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篇教案

2024-10-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篇教案(共17篇)(共17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篇教案 篇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800字「最新篇」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过,在我看来,诚信则是贯穿了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了诚信,所以才能构建起一个和谐美丽的社会。有言:“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所谓诚信,它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是构建成社会繁荣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诚信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在滚滚历史长河里,有商鞅徙木立信,取得百姓信任;有季札挂剑了却徐国国君心愿,成为千古佳话。“人若无信不知其也”,时空变换,不变的却是他们闪烁的精神力量。这份力量贯穿千年,融入滚滚的中国历史长河之中,养育了现代人的精神。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桥梁。孔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记》载:“儒有不宝金石,而忠信以为宝”朋友之间的交往,讲的就是诚信二字,失去诚信,又何谈朋友。有人言:“商不可奸”,这几年,毒奶粉,毒大米,瘦肉精,注水猪肉等等层出不穷,这不都是为了牟取暴利而对对诚信的亵渎吗?

同样的,在顾客去商店购物时,往往会有店员跟着,这是商家对顾客的不信任,而与此同时,也是有些贪图小便宜的人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造成人与人诚信的缺失,这难道不足以令我们反思吗?

诚信是人们相互理解的坚强后盾。如果一个人总是说谎,那么他在关键时刻还怎么获得别人的理解,没有真诚的感情支撑那一片友情的天空,去耕耘那一抹理解的沃土,我们的生活又怎么多姿多彩呢?中国自古就有“千金一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精神,而这些正也是构成理解的后盾。美国有一个公司,恪守诚信为人,在一次商业战争中受诬陷濒临倒闭,然而却是因为平时的诚信,使得他受到了许多人的理解支持,最终挺过了这次危机。

诚信为人,诚信为本,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个环节,就是因为有了诚信,社会才能更加美好,愿所有人都能恪守诚信,使得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篇教案 篇二

一、简析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发展社会主义最根本、最核心的看法和认识, 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学说、制度、运动以及形态中, 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最终价值驱使, 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同时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 因为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 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近期奋斗目标的共识, 有着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依托, 且体现于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上, 反映着社会主义基本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追求, 是社会主义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体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最终价值趋势。

二、公正的内涵分析

公正是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内容, 我们要正确理解公正的含义, 首先要区分公正与公平、正义的关系, 经济利益的分配多用公平, 而强调制度价值的普遍性则侧重正义。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所谓的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就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中最高的价值, 而公正更有政治和道德的意义, 体现了统治者、利益群体或集团领导者, 以及经济市场的主体与其他公民、消费者之间的伦理关系原则, 更体现了社会主义行为规范所具有的利他性, 是社会主义的统治者和政府工作人员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利益集团的领导和员工以及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基本价值标准。

然而公正在不同时代具有不一样的内涵, 但在本质上都应该是一个组织对个人和团体最基本的需求的满足, 作为一种规范准则, 借以达到社会关系的均衡合理。这种社会关系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还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包括国家内部的社会关系, 也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所谓均衡合理就是社会关系双方权利与义务、付出与索取之间彼此能够相对等, 从而达到社会生活井然有序。

三、公正的社会主义理论价值

公正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社会理想, 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之一,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可以说, 没有对公正的追求就没有真正的社会主义。理论上讲, 公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在要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本质体现。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基本信仰, 因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根源和表现, 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向我们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论述中有着它严密逻辑思维和无可争论的科学事实, 它因内含着公正的思想而成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公正的依据。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而公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也是其基本目标和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 公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又有其新内涵, 在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中, 是创新制度体系, 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也是协调社会关系的准则, 因此可以团结鼓舞人心, 增强社会凝聚力,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四、公正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从古至今, 公正都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起着推动作用, 从某方面说, 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也就是一部人民群众不断争取公正的斗争史。在我国古代, 孔子就提出了“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而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可见公正更有其现实和社会意义:

一是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既包括着生产力的提高, 物质财富的增加, 还包括合理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 以及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这都蕴含着对人的权利的保护尊重, 对义务的合理分配, 是社会有机体的和谐共进。社会发展应该体现公正, 也正因对公正的追求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也可以说社会公正与社会发展应该是相互促进的过程。

二是为社会发展提供衡量标准。

公正是一个表示关系范畴的词汇, 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于是否公正的评价是一种态度倾向, 由价值主体将自身所有的某特定的价值尺度运用于价值客体而表现出, 反映出人们对此价值关系的主观认识, 所以说公正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评价。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社会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的整体性范畴, 是一个体现所有社会关系的有机整体, 公正在对社会关系的评价表现为对一个社会发展质量高低的评价, 因此公正也是评价社会发展的标尺, 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方面的衡量标准。

参考文献

[1]徐国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辨微[J].兰州学刊, 2008 (1) :31.

[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3]王建佳.试论教育公正[J].上海师范大学, 2007.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三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13亿民众共同为之努力奋斗,但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凝聚起全体中国人的意志,达成共识?

党的十八大给出了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这一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行总结,有其现实针对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日益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人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动摇,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诚信缺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现象。

“当我与中国朋友交谈时,他们为中国经济社会显著的变化而骄傲,但中国人自己也有些彷徨,他们自问‘中国人究竟信仰什么。”美国知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库恩在新近发表的文章《中国人你信仰什么?》中写道。他注意到,中国人热议的一些话题,比如女童小悦悦被车碾无人相助、老人摔倒没人敢扶等,表明中国社会面临道德重建的挑战。在不少西方人看来,中国的一些年轻人越来越彰显个性,但他们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以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显得不那么关心。

此次中国共产党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颖而又与时俱进的内容,将为化解国内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持,有利于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

【练一练】

(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依法行政和民主执政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会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 矛盾具有特殊性

B.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C.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这说明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是相互促进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

(1) C (2) D (3) B

命 题: 上虞中学 朱建祥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持词6篇 篇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目标,奋斗的方向。以下是学习了小编整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持词,供你参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持词篇1

女: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女:浓情五月,鲜花吐蕊,莺飞草长。

男:浓情五月,我们欢笑,我们歌唱。

女:走过往昔,奋斗的汗水刚刚拭去,男:回首旅途,胜利的笑容正在绽放。

女:携手今日,高歌着一路荣耀感动,男:展望今朝,让我们一起携手昂扬。

女:一首歌唱出心中挚爱,一段舞跳出青

春节

拍;

男:一首诗写尽校园风采,一幅画展现价值情怀。

女:富强,民主,我们共同燃心为香,男:文明,和谐,我们一起举步向上,女:自由,平等,我们共同铸造希望,男:公正,法制,我们一起放飞梦想,女:爱国,敬业,我们共同奉献力量,男:诚信,友善,我们一起学习榜样。

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哺育着我们

健康

地成长。

女:大于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汇演

合:现在开始

女:当时光的脚步迎着醉人的暖风

走过了春天,男:当季节的候鸟划着美丽的弧线送来了祝愿,女:我们回首昨天,不难发现,男:我们走过的足迹,都是你用热情的目光点燃。

女:祖国,我们用歌声表达对您的眷恋,男:祖国,我们用歌声祝福您永远平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持词篇2

队会程序:

一.各小队整队

报告

人数

二.出队旗, 敬队礼

三.唱队歌.四.宣布队会开始: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 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重点:

男:我们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

历史、灿烂文明的大国。

女: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开放的民族。

男: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民族精神哺育着中华儿女。

女: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年5月30日,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做了重要讲话

男:这是对全国少年

儿童

饱含着殷切期望的讲话。

女:在讲话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习总书记、党中央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深深希望和无限寄托。

男:让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从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实际行动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合:《从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男: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

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努力 女: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男: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

文化,而且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

女: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

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女:今天,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

男: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

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女: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

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男: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女: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男:“自古英雄出少年。”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我们就应该从小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女:那么少年儿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男:首先我们要记住要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熟背,铭刻于心

女:没错,古往今来,大多很有作为的人,都是在少年时代就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男:第二,我们要向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学习,向榜样看齐

女:相信大家都听过《鸡毛信》、《小兵张嘎》、《王二小》等少年英雄的故事

男:他们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涌现出的少年英雄

女:今天,我们学校和班级的“四好少年”、“道德模范”、“最美少年”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

女:要比一比谁更有志气、谁更勤奋学习、谁更热爱劳动、谁更爱锻炼身体、谁更有爱心。

男:在学习和做事时要听得进

意见,受得了批评,在知错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女:不要嫌父母说得多,不要嫌老师管得严,不要嫌同学们管得宽

男:首先要想想说得管得对不对、是不是为自己好,对了就要听

女:有些事没有做好,这不要紧,只要自己意识到、愿意改就是进步

男:只要从小就沿着正确道路走,学到一点,就实践一点,努力做最好的我、在自己最好的方面,人生就会迎来一路阳光

女: 长江后浪推前浪。只要少年儿童能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男:从小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女:在星星火炬的照耀下,在党的阳光的沐浴下

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

”时刻准备着。

下面请辅导员老师讲话,大家掌声欢迎。

退旗:敬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持词篇3

甲:尊敬的各位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甲:明天将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伟大的共和国即将迎来她的第xx个华诞

乙:在这不寻常的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将祖**亲的颂歌唱响

甲:长城内外,喜看稻菽千重浪。

乙:大江南北,笑迎金秋果飘香。

甲: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最大的福祉。

乙:当前我们的民族正处在深化改革的重要时刻,振奋中国精神,统一思想行动,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

甲:强化价值引导,为我们的事业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

乙:注重理想重塑,形成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目标,奋斗的方向。

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确立了做人的根本,人生的准则。

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让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让我们的社会到处都有自由的呼吸

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让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守正笃行

甲:国家、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相互依存

乙:国家、社会、个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甲:践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乙:践行价值观,让我们每个人崇尚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合:XX一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美德好少年演讲比赛现在开始。

甲:也许我们还沉浸在选手的精彩演说中,他们让我们浮躁的心灵得以宁静

乙:也许我们还被故事中的人感动着,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让我们的灵魂受到震撼。

甲:践行价值观,就是从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起,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乙:践行价值观,就是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做起,持之以恒,永不言弃。

甲:践行价值观,就是听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次作业,做好每一次值日

乙:践行价值观,就是牢记父母的叮咛,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召唤

甲: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乙:陶冶高雅的志趣

爱好,磨砺顽强坚韧的意志

甲: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审美

健体,求知育慧

乙:讲文明,讲礼貌,讲风尚,立德树人,德育为本

合: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践行价值观,胸怀中国梦,顽强拼搏,刻苦砥砺,让人生出彩,让中国出彩!

甲:今天的演讲比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一页更多精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持词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篇教案 篇五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一)党的十八大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大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它不仅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极大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执政情怀。而xx所作的大会报告,更是通过“发展、民生、党建、文化”这“四大主旨”,深刻诠释了“十八大精神”的本质内涵。

不断推动发展,可谓“十八大精神”之精髓。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正是着眼于此,xx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切实改善民生,体现“十八大精神”之根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抓住了民生问题也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xx就曾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加强党建,堪为“十八大精神”之内涵。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xx在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大力发展文化,尽显“十八大精神”之要义。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绵延的精神血脉,是形成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的精神纽带,是孕育民族气质品格的精神基因,xx就曾在报告中说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正如xx在报告中所言,“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怀着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以“十八大精神”为精神指导,争取为推动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不畏困难,勇于开拓,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二)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是xx级1班的xx,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当代青年的核心价值观。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青年风采》。

毛主席曾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青年人是国家希望之所在,责任之所在。青年人的价值观就是未来国家的价值观,如何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当务之急,更是使命所在。

当代青年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层次分明、各有侧重、各具功能而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短短的24个字给我们以启迪,我们当代青年应做什么样的人?答案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自己的梦想艰苦奋斗是每一个大学生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不可或缺的理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把个人追求和价值观融入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去,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拥有发展进步的广阔空间,才能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 篇六

闫佳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合作学习,发现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的教学,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情况下提出的科学命题,通过学习其科学内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及提出的背景。

一、教学过程:

1、这世上是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呢?当然不是,那有哪些类型的人呢?有好人,有坏人;有说话算话的人,有说话不算话的人;有爱国家的人,有背叛国家的人;有认真工作的人,有对工作不认真的人;有对别人友好的人,有对充满敌意的人。

2、那你想做什么样的人呢? 板书:核心价值观记心间 3、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 法制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4、对于个人来说,我们要做到: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二、爱国。

1、我们对待国家应该怎样?板书:爱国

2、爱自己的国家是必须的,我们总不可能不爱生我养我的国家而去爱别的国家吧?

3、那我们应该怎样爱国呢?大家讨论一下,问一下你的同桌。

4、我们目前能做的是什么?心中有国家---中国的好。哪个能说好在哪里?(扶贫建设、免费读书、住校吃牛奶鸡蛋„„„)

5、长大了可以怎么爱国呢?(如果有像日本美国这样的国家来欺负我们国家,我们应该怎么做?国家发生了大灾难:比如地震、洪水„„„)保家卫国

三、敬业

1、知道什么是敬业吗?

2、目前我们还没有工作,我们应该做什么?(学习)

3、那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读好书 遵守纪律 做个好学生

4、那这些你觉得怎么才能做得好呢?上课、自习、在家、作业、预习、复习、卫生、风纪评比„„.四、诚信

1、你知道什么是诚信吗?是“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2、那我们因应怎么做呢?

3、如果我叫你答应给某个人带一瓶牛奶,你路上口干了,怎么办?

4、你说了今天要还我的钱,又还不了了,应该怎么办?

五、友善

1、什么是友善呢?

2、比如,遇到一个客人狠他一眼,比如遇到一个陌生人瞪他一眼,比如对同学老是打骂,比如对家人不关心,比如对老师不尊重„„.3、当然,对于敌人、仇人、坏人可以友善吗?可是你知道什么是敌人、仇人、坏人吗?朋友之间亲近和睦

六、总结:

那我们究竟要做什么样的人?大家说!

1、师总结:我们要做这样的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请大家背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7.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研究 篇七

一、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问题的根本观点, 是人们在处理关系时所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的综合, 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其反映的对象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价值关系, 因此它不仅具有社会意识的一般本质, 而且具有价值意识的特殊本质。社会主义价值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 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理想。

在中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重要论断, 强调要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 在全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目前国内学者对核心价值观涵义的表述还不统一, 本文以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理解其涵义:第一, 从国家审计需求角度理解核心价值观的涵义。因为价值这个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国家审计是基于国家政治需要而产生, 其生命源泉在于满足国家需求, 因而研究审计群体的核心价值观首先应围绕审计需求去思考;第二, 核心价值观是审计群体的思维意识, 它包括审计人员的事业理想和个人价值追求两方面的内容。第三, 核心价值观是审计本质特征, 审计规律的反映、能够预测审计未来发展方向, 经受得起各个时期不同审计实践的检验。刘家义审计长在2012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核心价值观, 并对审计核心价值观内涵进行了高度概括, 为社会主义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构成了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框架。倡导审计核心价值观, 能够在审计群体间产生巨大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从而不断激发审计人员的创造力, 将审计事业整体向前推进。

综上所述, 审计核心价值观就是主导审计实践群体有目的地选择审计活动以满足国家审计需求的意识形态。它在国家审计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核心理念, 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国家审计”这一根本问题, 是国家审计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本文主要研究审计群体对国家审计事业的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同时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意识形态, 属于上层建筑的领域。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对审计事业具有如下作用。

1. 有助于审计群体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审计理念是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审计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审计工作者理解国家审计本质、坚定国家审计发展方向, 制定符合审计发展规律的审计理念。

2. 有助于指导审计实践。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则, 它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核心价值观属于后者, 能够约束、引导审计群体行为。中国正处于审计转型时期, 许多问题和疑惑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参考。深刻理解和把握审计核心价值观,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使审计人员自觉地探索符合审计规律的实践活动。

3. 有助于提升审计成果质量。

对于同一个事物, 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 就会产生出不同的行为。如果核心价值观无法引起共识, 审计工作同时出现多个目标, 就会使成果的广度和深度受到限制, 无法达到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有用信息的要求, 从而降低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4. 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理论。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三者之间核心价值取向明显不同, 中国国家审计文化与其他国家相比也独具特色, 研究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能够极大地丰富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研究。

三、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中国的审计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 审计文化才能够做到特色鲜明、多措并举、整体推进。可以说, 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地位将直接关系到审计文化建设质量的好坏。然而, 审计文化又是审计工作的灵魂, 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理念、目标、功能定位及走向, 对审计工作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 审计机关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审计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既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传授, 又要回归生活的现实世界;既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又要打造社会主义特色的审计文化;既要关注审计文化资源的全面性, 又要关注审计文化的资源整合;既要关注审计核心价值体系对各方面的引领作用, 又要强调引领的统一性;既要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宏观指导, 更要关注其具体实施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审计文化建设, 还可以增强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职能, 将其内化为审计人员的理想价值观念, 形成一种为实现审计目标和理想而努力拼搏、开拓进取的观念、实干奉献行为和文化氛围。

纵观社会主义审计的发展历程,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审计方式已由传统的制约性审计向现代的建设性审计转变, 审计的功能已由查处逐渐向预防、揭露、抵御等“免疫”功能拓展, 审计发挥作用的领域已由财政经济逐渐向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更多领域延伸。刘家义审计长根据国家审计工作的新发展, 及时重新定位了审计的本质, 提出了社会主义审计是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命题和“创新转型”的战略思路。随着审计职能定位的重新调整、审计战略思路的深刻变化, 客观地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 时刻把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放在首位, 积极发扬审计团队精神, 圆满地完成审计工作的目标任务。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些, 必须突出社会主义审计文化的核心作用, 弘扬社会主义审计文化的主旋律, 使文化建设过程成为审计人员不断得到激励奋进的过程, 成为审计先进理念和先进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的过程, 成为新形势下审计机关目标不断得以实现的过程。可以讲, 社会主义审计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 对推进审计创新转型、凝聚审计力量、彰显免疫功能等无疑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面精神旗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 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 此时就要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的价值体系, 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观来照亮我们前进的路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体系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的基础, 当代审计人受到新思想的熏陶, 有着各自的信仰和价值观, 正因为这样, 若没有一套共同的思想基础, 思想得不到统一, 审计工作将会变得涣散, 因此需要有一个全体成员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来维系, 进一步丰富审计理论。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硬实力的竞争渐渐转化为软实力的较量, 而在软实力中, 核心价值体系是关键, 它直接反映到队伍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上, 所以核心价值观是审计队伍拥有持久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障。社会主义审计是一项以第三者身份独立实施经济监督的活动, 审计人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审计工作展开的成功与否。构建核心价值观, 有助于坚定审计人工作的原则。保持审计队伍的廉洁、高效是展开审计工作的前提, 尤其是在当今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下, 构建核心价值观保证了审计人员在为人做事方面会坚持自身的原则不变, 有了核心价值观这面旗帜, 就坚定了审计人员的审计信念, 激励和引导全体审计人员为实现共同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推动国家审计全面发展;构建核心价值观, 是实现审计文化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文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根本, 文化发展不能满足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社会主义审计的核心价值观对构建核心价值观, 对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意义重大。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干部进入审计这支队伍中, 确定一个审计核心价值体系有其必然性。破旧出新, 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打破审计的历史传统理念, 鼓励青年干部不断创新审计机制, 在改造现有的审计队伍的同时, 打造出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纪律化的高素质审计队伍;构建核心价值观, 对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意义重大。确定一个审计核心价值体系有其必然性。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 没有现成的模板供参考, 需要审计群体研究国家审计本质、审计目标、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审计、其他国家审计的差异和不同, 更要比较中国审计环境与外国的异同, 审计群体在思考问题、分析矛盾时应紧密结合国家审计的特征进行, 突破原有的思想禁锢, 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

参考文献

[1]审计署科研所.中国审计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

[2]冯均科.以问责政府为导向的国家审计制度研究[J].审计研究, 2005, (6) .

[3]马曙光.博弈均衡与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变迁[J].审计研究, 2005, (5) .

[4]陈正兴, 周生春.中国审计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4.

[5]石爱中.寻绎审计文化[J].审计研究, 2005, (1) .

[6]吴宏彪.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灵魂的组织[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6,

[7]邢莉萍.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2) .

[8]刘家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Z].审计情况通报第14号, 2011.

[9]赵卫红.关于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认识与思考[J].各界 (科技与教育) , 2010, (1) .

[10]马亚男, 周洪杰.审计文化模式概说[J].审计研究, 2011, (1) .

[11]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10.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篇教案 篇八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58-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实际上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就要充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民族特性的价值体系,就要大胆借鉴西方文化;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就要面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一、 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就要充分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 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举其要者主要有:

(一)是“中和”“仁爱”思想。“中和”思想,是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最古老、最持久、最本质的思想传统。“中和”一词的含义,是指按“中庸”的标准去做事、去处理一切关系,就会达到处处“和谐”的状态。有了“中和”和“仁爱”的思想,就必然会与人为善,就会推己及人,就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会“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就会使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每个单位、我们的整个社会,都充满祥和和欢乐,充满友爱和情谊,充满生机和活力。有了“中和”和“仁爱”的思想,就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就能够正确对待名利和一切身外之物,就能够做到“自知者明”,就能够做到“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就能够安分守己、知足常乐,就能够实现身心交泰,就会成为一个与人与世有益的人。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二)是“修齐治平”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对他人、社群甚至自然界所负有的责任,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我们自觉地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兢兢业业,勇往直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和价值。

(三)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始终把家、国视为一体,始终把族群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萌生发展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民族特性的价值体系,就要大胆借鉴西方文化

我们说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民族特性的价值体系,不能局限于中华文化本身,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核心价值体系即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碰到的最直接、并共存于现时代的一种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正确对待和批判借鉴这一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对待西方近现代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既要肯定其进步性、现实性的一面,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辩证对待、大胆借鉴,同时又要进行彻底批判、坚决斗争、实践超越,揭示其在阶级性质上的虚伪性、反动性和话语上的霸权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形成一套既大胆借鉴又科学超越西方近现代核心价值体系的、站在人类文明和价值观形态制高点的、具有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就要面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一)是面向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实践是价值观念生成的源头活水,价值观念不仅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要廓清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问题上的诸多纷争,就必须面向实践,实事求是地考察并理解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应当到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基于当代中国语境提出的,因此,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就不仅要彰显出社会主义的“价值”意蕴,更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就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二)是深入生活,特别是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深入生活与面向实践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深入人民大众生活是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要求。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要善于结语、概括、吸收来自人民生活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北京精神”、“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都是人民共同凝练出来的来自人民生活的崇高价值。

(三)是遵循规律,特别是价值观念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发展文化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样,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必须遵循价值观念自身的发展规律。因为严格说来,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凝练都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尽管精神生产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水平决定的,但是任何思想、观念一旦从物质生产的纠缠中超越出来,就会成为一种“新的独立的力量”,它力图沿着自身的逻辑发展下去,并反过来又对生产的条件和进程发生反作用。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也可能在思想领域“拉第一小提琴”,有助于我们理解价值观念的相对独立性,更提示我们要遵循价值观念自身的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万舒全.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个向度[J].《高教学刊》2015 (14)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富强) 篇九

教学目标:

(1)了解富强含义以及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2)懂得国家的发展富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3)懂得要从平时点滴做起,争做好学生,也是为了国家富强,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

教学重点:了解富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价值目标。

教学难点:认识当前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的国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五千年来,数以亿计的中华儿女始终在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懈努力,那就是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梦”重要内容,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什么 “富强”在首位?

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学习,全面分析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观。

二、理解“富强”含义

1、中国名人故事

2、游戏:名人名言连连看。

3、分享富强:生活消费水平,本地的变化。

4、富强定义

富强不仅仅经济的富裕,还包括综合国力的强大。

板书:富强 = 富裕 + 综合国力强大

5、综合国力如何理解?

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

三、历史回眸——走向富强的历程

1、播放视频:国家衰弱历史——国家抗争历史——国家艰辛历程

2、看完视频有什么感受?(小组交流并发表感想)

3、教师小结:

66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四、现阶段我国国情。

1、对比中、美、欧综合国力对比,你知道了什么?

2、小组讨论

3、小结:直视差距,勇于面对,大步向前。

五、展望未来,目标宏伟。

1、“两个一百年”宏愿:

第一个百年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第二个百年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2、思考:两个目标实现时,同学们多大了?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就是“两个一百年”宏愿实现的主力军和主人翁。我们要看到前景是美好的,但是道路却是坎坷的,这是因为在通向富强的道路上,还有许多拦路石阻碍富强的实现。

3、合作探究:搬掉富强道路上的绊脚石 ①农业不发达,农民收入低

②中国产品科技含量低,自主品牌稀少,③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遭到破坏,④食品安全、质量问题突出,⑤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收入差距较大; ⑥人口多、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 ⑦腐败问题......(1)请就其中一个问题,具体谈谈如何解决?

4、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

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我做起。

1、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每一个公民,我倡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结合24字和生活小事,我们怎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学生讨论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篇教案 篇十

教育目标: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对自身的价值观有更深更正确地了解,从而初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优良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前期准备:

搜集有关故事、歌曲 活动形式:

讲故事、朗诵、歌曲、表演 活动过程:

一、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张意:敬爱的老师 张铎邺:亲爱的同学们 合: 大家好!

张意:十九大刚刚落下帷幕、伴随着2018春的脚步,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张铎邺:今天下午,我们在班级里隆重举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中”的主题班会。

张铎邺:我宣布,三年3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中”主题班会。合:现在开始!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意: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页 第 2 张铎邺: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张意: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张铎邺: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张铎邺: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张铎邺:首先请班主任霍老师给我们讲一讲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诵读《弟子规》

张意:我们要懂得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铎邺:要懂得民主、文明、和谐。张意:要懂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张铎邺:要懂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张意:大家还记得我们背的《弟子规》吗?下面让我们共同朗诵《弟子规》。

四、《 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张意:《弟子规》这本书写的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张铎邺:这本书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关心他人。

张意:还要学会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学习。

页 第 3 张铎邺: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想,有榜样,不断朝着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去追求,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五、孝心故事《黄香温席》

张意: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有利于许许多多的人。

张铎邺:当父母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时,要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能让他们伤心。

张意:请欣赏 同学带来的孝心故事《黄香温席》。

六、张铎邺:拥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做一个是非分明、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人才。

张意:我们从小要学会更多,更大的本领,才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七、《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张意:同学们,请牢记,我们是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时刻以一个少先队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张铎邺:我们还要学会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较好的生存和生活能力。请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页 第 4 吴沚桐:我提议,请全体起立,一同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八、结束语

张意:“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张铎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张意: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张铎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张意: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树立伟大的梦想并为自己的理想而艰苦奋斗是每一个学生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不可或缺的理念。

张铎邺:我们是光荣的少先队员,是祖国的希望。

张意:我们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祖国的希望全都寄托在我们身上。

张铎邺:让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 合: 繁——荣——富——强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矛盾论;和谐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3-0079-04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价值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矛盾论哲学与和谐论哲学两个范畴,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矛盾论哲学与和谐论哲学

(一)矛盾论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即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它揭示了事物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基本内容,提供了理解事物的本质、自己运动的根据。唯物辩证法认为,解决矛盾的形式大致有四种:一是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二是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矛盾双方所代替;三是矛盾双方经过斗争,融合为一个新的事物;四是矛盾双方经过斗争,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并行发展的形式。

(二)和谐论哲学

和谐论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协调、配合,有机统一、和衷共济的阶段过程和理想状态,也是一种科学理论和实践战略。作为一种新时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非否定矛盾,更非否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这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全面把握这一命题的科学内涵:

1.从属性上讲,更加注重矛盾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术语来表述,如统一性,一致性,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互相转化,“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2.从形式上讲,更加偏重矛盾双方并存的形式。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矛盾的形式,既不能是“克服”型的,也不是“同归于尽”型的,更不能是“融合”型的,而只能是“并存”型的。就是说,矛盾双方经过适当的调和,找到一种适当形式,使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各自都要得到发展。如我们党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政策,和对各民主党派采取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就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恰当形式。

3.从地位上讲,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革命者、建设者来说,最根本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实现中国化。建设和谐社会,在意识上要以和谐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但并非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统一并存性”的一面化解中国问题。同时,也用中国的宝贵经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和谐论哲学是矛盾论哲学的深化、发展

伟大的实践呼唤着伟大的理论,更需要伟大的理论,而且为创造新的理论概括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要面向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实际,只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和创新,勇于打破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教条理解和附加到其名下的错误观点,抛弃前人限于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已不适合时代要求的旧的理论框架即逻辑体系,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为时代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但又超越产生它的那个特定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深深植根于社会实践的土壤中,不断地排除任何对它僵化的教条主义理解。它科学地揭示了世界整体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一般规律,汲取了历史时代精神的精华,反映了历史时代的总体特征、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全世界无产者的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立场、观点、方法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现时代的本质,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地位,同时,现时代的新变化、科学的新突破、实践的新发展,又迫切要求摸准时代的脉搏,把握时代的基本课题,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它从内容到表述形式更符合现代的需要,更有效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和谐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成为我国人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有可能成为其他各国人民的指导思想,这一世界性的理论将引导人类实现美好的愿望[1]。

二、从矛盾论哲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

“意识形态必须符合现实世界,意识形态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尽管许多人想把它变成教条,但它不是也不能变成一种教条。”[2]从矛盾论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首先,从国际上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运动处于全面快速发展阶段,从经济领域日益向社会的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渗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全球化的实质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在经济和科技上的绝对优势来影响和控制世界经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借全球化之机,逐渐把全球化和现代化上升为一种意识形态,将西方社会的价值理念说成是一切民族国家的普遍价值理念,以此来实现西方国家对全球的统治。进入新世纪,西方国家往往打着“人权”“人道主义”和“民主”等旗号,利用各种方式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意识形态渗透,大力实施和平演变图谋。而互联网络的兴起更是助长了这一趋势。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以其具有的全球性、虚拟性、互动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致使西方的自由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念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得以更加便利的途径,大量传输到我国。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大量涌入,给我国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冲击,引起社会意识领域的冲突和激荡,严重威胁着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我国的民族价值观念和西方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当今我国意识形态研究的重大课题。

其次,从国内来看,当前中国正处于由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引导的激烈的社会转型期。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分配方式、生活方式及社会组织的多样化的趋势将会不断增强,社会分化的程度将会不断加深。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意识产生于社会存在,并随着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作为对变化了的现实生活的反映,必然会出现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而社会当前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贪污腐败等大量消极现象的出现,更加剧了人们新旧观念的碰撞、是非观念的冲突,使一些人的道德观念出现混乱和扭曲,法纪观念和社会诚信严重缺失。上述现象的长期存在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将会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信仰,从而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严重的挑战,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现。由于市场经济是以个体性作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国家促进个人的发展以及保障个人的权益,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但是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无视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个人主义、唯利是图、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有不断蔓延的趋势,这又势必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协调和处理个人、国家和集体的关系,重建社会主义价值信仰,以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就成为当今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另一个重大课题。

三、从和谐论哲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价值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关系着行为的结果。要改变不和谐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斗争论”哲学,更需要以和谐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容应对,趋“利”避“害”,方显大智慧、大策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

积淀在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里的传统伦理道德,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深深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任何一个国家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本民族的文化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作精神支撑。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促进世界文明的共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浸润在这样的历史文化传统中,能够承接的道德遗产也无比丰厚。以“追求真、善、美的伦理道德境界,崇尚以义至上的伦理道德精神,强调仁爱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整体的伦理道德价值导向、倡导修身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伦理道德[3],是中华民族和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形成了以公灭私、公而忘私、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已成为全社会公认的政治价值取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生死荣辱观念,在价值导向上都重视个体和整体利益的融合,强调个体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原则,已成为我们民族所信奉的崇高的道德伦理规范,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追求整体的思想,要求个人对民族和国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这对于我们维护历史上国家的统一,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新的时代,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效纠正当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崇洋媚外心理和行为,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反对台独和一切分裂势力,对于有效遏制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渗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一向提倡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反对“见利忘义”的价值观念,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利于我们处理好前进中的各种矛盾,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团结和谐,以保证社会稳定持久的发展。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则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今天我们只有大力弘扬这种精神,才能不断增强民族的自信力,使我们团结起来战胜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从而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合乎时代精神的新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大的生命力

恩格斯曾经说过,任何思想都属于其所处的特定时代。所以,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也必定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建成,关系到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能否巩固和发展的大问题。一切体现人类文明发展和时代精神的成果,都是我们今天应该更加珍惜和着力继承的“精神食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个人与国家、民族和集体荣辱的统一,为我们正确解决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问题指明了方向。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个人的合理权益。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的缺失,违法乱纪现象的大量发生,既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又对个人的权益造成了巨大损失。要求每个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又是对公民权益的有力保障。以崇尚科学为荣的思想,既是知识经济社会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又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全面地发展。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为个人只有在为社会、为人民、为集体利益而奋斗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和保障自己的个人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民族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强调个体利益要服从国家、集体和民族利益,个体要遵循整体主义原则,这为我们正确处理新时代条件下个人、国家和集体的关系,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重建社会主义价值信仰

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提供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主导价值观,有利于对社会思想的整合,有利于引导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韦伯指出:“任何统治都企图唤起并维持对它的‘合法性的信仰”[4]。合法性是影响和控制社会最有效的、最节约成本的政治资源。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激烈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分化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利害冲突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并且在一定时期内还可能会激化,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发展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因此,在当前意识形态的感召力趋于弱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重新唤起人们的合法性信仰,就需要进行意识形态的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内容和适应对象的广泛性。任何成功的意识形态应该能够兼容并蓄其他意识形态中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以符合不同的个体和社会集团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主要针对干部和广大青少年,但是,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其中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既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又与人类文明和时代精神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既坚持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性又有多元性,既能够把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又能够容纳多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之间的个性差异。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信仰基础,能够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信仰它。相信只有按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提供的价值规范和取向去行动,个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

2.指导现实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意识形态要发挥作用,就必须避免传统意识形态的空洞说教、深奥难懂与枯燥乏味,而应符合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心理特点和接受水平,容易为社会大众所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鸣,否则人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正在于:它把我们从小就浸润于其中的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以及我们从现实的实践中所自觉或不自觉加以接受和内化的时代精神、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等,以浅显易懂的形式明确提出,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旗帜鲜明地为全社会提供了一种主导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利于人们按照共同的价值标准去确立人生目标,安排自己的活动,并能够使个人按照相同的预期与其他人发生联系,由此才能够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5]。

参考文献

亚当·沙夫.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意义[M]//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57.

乔治·洛奇.全球化的管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108.

缪德良.中国传统文化要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5-138.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69.

道格拉斯·C·偌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8.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篇教案 篇十二

一、以社会认同的方式践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三个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党的十八大后,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培育和践行什么样的主流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以社会认同的方式践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的是在全社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民族精神, 优化社会风尚, 塑造美丽人生。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 不管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哪一个领域工作, 不管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军人哪一种身份, 不管是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党派, 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可能会有差异, 但每一个社会人对法律和道德规范并不陌生, 因此, 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式是法律与道德层面的“四守”, 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评判体系是法律与道德层面的“四问”。以社会认同的方式践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悉易行、接地气、保持了底线思维, 为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方法方式引导, 为全社会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自我评判体系。在当今世界范围内, 各国公民某些正向价值取向有共性, 但价值观有差异性, 有的国家甚至用所谓的“普世价值观”混淆视听。弘扬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确定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现在和引领未来的方向, 以社会认同的方式践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守”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相承接, 在中华价值观领域承前继后、继往开来。各类媒体相继报道并引起人们点赞的银川“全城寻耳”、郑州“全城吃面”、乌鲁木齐“全城买鹅”等, 这些普通人的善行义举感人至深, 就在于他们守住了社会共同认同的良序规则并以自己的选择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守望相助的理念得到彰显。鉴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现实社会认同, 我们认为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是“四守”, 即守法、守职业道德、守社会公德、守家庭美德。所以,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难, 也不深奥, 难的是做不做, 只要在工作生活中坚持“四守”, 也就在不同层面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在餐饮业倡导的“光盘行动”, 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 全社会崇尚节约反对浪费既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个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知行统一, 重在践行, 防止以新的形式主义对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尤其是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分批进行取得了实效, 反对“四风”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的正能量是一致的。

三、全社会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问”自我评判体系

法律与道德共同调节社会职业领域、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活动, 法律是制度上的强制, 道德是精神上的坚守,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 道德是最高的法律, 因此, 法律和道德框架下的最好境界是正确的自我评判与自律。每个人要有自我评判良莠的意识, 要遵循自我评判的行为准则“四问”, 即我守法了吗?我守职业道德了吗?我守社会公德了吗?我守家庭美德了吗?所以, 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难, 也不抽象, 难的是问不问, 每个人不断地自问自省, 保持底线思维, 有助于解决“扶不扶”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有助于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 只要在工作生活中坚持“四问”, 也就内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结果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动力和自觉行为。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方式与结果统一, 重在统一中内化。只重视方式和只重视结果都可能导致评判的片面性, 为什么在社会中小事件引发大讨论, 源于社会普遍认同的准则被异化。方式是外显的过程, 自我评判是内在的心理活动, 通过全社会公认的方式, 建立自我评判长效心理机制, 在全社会减少分歧取得共识。

综上所述, 以社会认同的方式践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是建立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行为和心理机制, 以社会认同的方式践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点是全社会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自我评判模式, 能够自我鞭策、自我鼓励、自我提高。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 篇十三

16动漫 郑秉玉

设计理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在价值追求上抱有怎样的信念、信仰、理想,便构成了价值观特有的思想内容。价值观对学生的行为有着深层的导向作用。学生的信念、信仰、理想总是像心目中的“坐标”、“天平”和“尺子”一样,随时都在起着价值判断的作用,以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向、态度和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总是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取向。这就迫切需要使学生们对价值观的正确性有更深更正确的了解!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对自身的价值观有更深更正确的了解,从而初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优良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的材料。

2.板报《我们的价值观》的创作与准备。

3.收集十大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活动流程图:

1、主持人理论剖析

2、板报《我们的价值观》赏析

3、案例剖析

4、表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5、小组讨论:对正确价值观的理解

6、班主任总结引导

7、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活动步骤:

一、主持人理论剖析

主持人深入介绍与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

二、板报《我们的价值观》赏析

展示板报《我们的价值观》 学生分组讨论感想,主持人强调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三、学生初步感知价值观

四、案例剖析

主持人介绍十大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学生分组讨论:道德模范身上的价值观体现,主持人总结归纳。

五、表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六、小组讨论:

对正确价值观的理解,学生分组讨论:对于价值观及正确价值观的理解,小组派代表发言。主持人总结。

七、班主任总结引导

今天的主题班会很成功。让我们积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其指引下,塑造自身优良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希望大家在今天班会的启发下,踊跃参赛,充分展示大家心目中正确的价值观。

八、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活动特色: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篇教案 篇十四

题目:《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学科:小学数学

任教年级:五年级

作者:陈翠珍

单位:珠海市红旗镇三板小学

联系电话:***

单式折线统计图

珠海市红旗镇三板小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了解绘制统计图的过程。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科学兴 国,科教强国思想。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统计图的使用中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正、平等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国家现在正在全国范围内在国民心中树立良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国家富强、民主。一个国家要强大,科技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广大青少年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将来为祖国的富强做出贡献。你们听说过了吗?我国家早在2001年起,就每年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人。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热爱科学,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2006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12年,参赛队伍已经达到了51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陈翠珍(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图和统计表)

(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示统计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能表达清楚意思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

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2006-2012年)。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

(3)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课件演示)

2.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了解折线统计图中的点。

教师:折线统计图完成了,同学们思考一下,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图中其他的点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在折线统计图中也能根据图中的点看出每年参赛的队伍数量,这与条形统计图是一样的。(板书 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2)了解折线统计图中的线段。

教师:在图中除了点还有什么?(线段)这些线段看起来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这些线段的长短、倾斜角度会不同呢?

教师:从2006年到2012年,哪年间参赛的队伍数量变化最大?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互相补充后教师小结:从2007年到2008年的线段长度最长且坡度最“陡”,所以2008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变化最大。

(板书

线段: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教师:观察一下其余的5条线段的长度和倾斜角度,哪一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变化最小?为什么?

(3)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比较一下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像条形统计图一样直观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我们只需看每条线段的长度与坡度,就能知道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这就是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妙更“强大”的地方,也更能体现这些比赛的一些具体情况。因此,我们说“折线统计图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板书: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分析、绘制折线统计图(1)预测数量变化情况。

教师:请继续观察折线,根据折线的变化情况,你能说说这几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发生着怎么样的变化吗?

学生:2007年数量减少,2008年数量增多,2009年数量稍微减少,2009年至2012年逐年增加。

教师: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追问:总体情况怎么样呢?这说明什么? 学生:这几年参赛队伍数量呈上升趋势。

教师:对,说明爱科学爱创造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科教兴国也是必然。根据总体情况来看,你预测2013年参赛队伍数量会有多少支呢?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

(2)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师:刚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教师得知2013年参赛队伍是528,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在作业纸上把2013年的数量表示在折线统计图上。

(3)学生动手绘制,教师巡视指导。展示学生作品,全班交流。

提出并解决问题。教师:根据现在的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由其他学生解决,教师适时引导。

4、举例认识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教师:同学们,平时生活中,你在哪里还看到过折线统计图? 举例:股市行情图、心电图、气温变化图、路程行驶图、某地每年人均收入等。(教师课件展示)

(四)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做一做”。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1)陈东哪一年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2)根据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集体评议,汇报交流:

(1)全班读题,请学生说说该题统计的是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3)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绘制的折线统计图。(4)回答第一个小问题,追问: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5)解决第二个问题,指名回答。

2、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练习根据统计图找相关信息。(2、3、4题,课件示题,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再集体汇报评议。)

3、根据某地2014年全年降水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绘制折线统计图。(生在作业纸中练习)。

(五)全课总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征?通过学习这些统计知识,我们更加热爱科学,也明白了科技发展能让我们的祖国更强大,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社会会更和诣,更文明。我们也要热爱生活,要科学公正的整理生活中的数学数据。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特点: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 篇十五

党的十八大凝练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近期也多次在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教育部、北京市等先后就如何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具体实施意见,让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蔚然成风,方兴未艾。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键要在如何“融入”上下功夫,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里选编的一组文章,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路径、方法创新研究”及北京市教委委托项目“北京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行动研究”课题组从北京市近百所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地调研发现的案例中选择出来的,现以专题形式予以发表,旨在展现一线中小学在结合区情、校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丰富实践,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生活的多元途径与方法,如义务支教、经典传承、同伴引领、家校联动、红色游学、班级管理、课堂渗透、舞台体验、榜样示范等,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在这些文章中,《关于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一文,则是对入校调研过程中校长和教师普遍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回应,希望能够起到交流思想、答疑解惑、坚定信念、促进行动的作用。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篇教案 篇十六

——《老子》第五十六章

兑:孔洞,穴窍。

堵塞欲望之窍,关闭钻营之门;挫去锋芒,解脱纷扰;蕴藏光彩,混同尘俗。这就达到了与道合一的境界。

在老子看来,圣贤之人与世间寻常人在表现上没有差别,即使是圣贤,也不应该光彩四射、令人仰视。因此他提出上述观点,指出圣贤之人如果能放低自己,做到“挫锐”“解纷”“和光”“同尘”,那么人我之别、地位之别、知识之别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世界就会实现“玄同”。老子所追求的这种境界,带有人人平等的意味。

每个人不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少、学问深浅、年龄大小,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那些自视甚高,自以为高人一等之人,首先在道德素质上就已经输人一等,何论其他。人与人之间应该收敛锋芒,以平和、平静、平等的心态交往、相处。这句话通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的处世之道。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

不担心少,而担心分配得不均衡;不担心生活贫苦,而担心社会动荡不安。

总的来说,儒家强调等级、贵贱、长幼,其影响下的传统中国也被称为差序社会,但这并不代表儒家就不讨论、不重视平等问题。这句话集中反映了儒家关于平等的基本看法。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在谈论平等时,立足点是以民本为基础的,即反对因贫富悬殊导致百姓不安、社会不宁。事实上,不论是讲等级还是谈平等,在儒家看来,这些都是手段而非目的,目的是为了使百姓安乐。因此,不能将这句话简单理解为平均主义。

今天,我们需要赋予这句话新的内涵。例如,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发展的成果不能全民共享,促进平等,反而造成贫富悬殊,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不均”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比“寡”还令人“不安”!这句话常用来强调平等的重要性。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下》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人。

儒家对平等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德性上的平等,孟子最早阐述了这一问题。《孟子》一书中反复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圣人与我同类”,“尧舜与人同耳”。就是说,即使是圣人如尧舜,他们与普通人在天性、本性上都没有不同;或者说,普通人也具有“仁义礼智”四端,经过砥砺磨练,都能够在德性上与圣人达于一致,具有像尧舜一样的道德高度。

孟子强调内修、“尽心”、“养性”、“养浩然之气”,通过“内圣”达致“外王”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着积极意义。正是由于德性平等的存在,普通人经过坚持不懈的道德锤炼,也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这对于在纷纷扰扰的万事万物中时常迷失心灵的现代人来说,不恰是一剂清醒药吗?这句话强调了人在道德上的平等性。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礼记·檀弓下》

嗟来之食:嗟,文言叹词。原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

廉明的人不会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春秋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庄稼颗粒无收,许多人外出逃荒乞讨。一位名叫黔敖的财主,舍粮熬粥,施舍给过路的饥民。饥民们一个个都饿得受不了,见黔敖施舍粥饭,都对他千恩万谢,黔敖也有些飘飘然起来。这时又走来一名饿汉,黔敖便得意地对那人叫道:“喂,过来吃吧!”不成想,那饿汉对锅里的粥饭看都不看一眼,扬起脸对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轻蔑的施舍,才饿到这般地步的!”说完坚决不吃黔敖的粥飯,最终饿死在街头。

人格平等是一切平等的基础,是社会上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前提。“嗟来之食”的故事表明,施惠者与受惠者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为追求平等,有时甚至连生命都可以牺牲。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人格平等的重要性。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赏罚》

奖励时要平等对待,惩罚时也要一视同仁。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攻打北魏,任命爱将马谡镇守街亭。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叮嘱: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北魏的咽喉要道,一旦失守,蜀军必败。并告诫马谡要靠山近水安营扎寨,以免被敌军包围。但马谡擅作主张改变驻地,拒不听从副将王平的劝谏,致使街亭失守,蜀军大败。诸葛亮虽与马谡私交深厚,且爱惜马谡的才能,但为严明军纪、赏罚分明,最终挥泪将马谡斩首,同时奖赏了劝谏有功的王平。

组织机构中的奖惩机制,要遵循人人平等的原则,不应因人的贵贱、亲疏而有所差异。在平等的前提下运用正、负激励手段,才能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从而帮助实现工作目标、维护管理体系。这句话阐明了奖惩机制的关键在于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六祖坛经·行由品》

虽然人有南方和北方的地区差别,但人的佛性却没有南方和北方的不同。

作为禅宗的宗经宝典,《六祖坛经》在中国佛教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绝无仅有的一本被称作是“经”的由中国僧人撰述的佛典。经中认为众生皆有佛性,所以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平等理念论述最多的要属佛家,佛家对平等的定义也十分广泛,核心就是“众生平等”。众生既包括有感情的生命体,如人与动物;也包括植物、微生物乃至山川海岳等没有情识的物体。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中的积极成分也应为当今社会所汲取。“众生平等”的理念可以推演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既强调人与人没有等级尊卑之分,要平等相待;也强调国家与国家不论富强还是贫弱,都应和平相处、平等对话;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能以破坏、掠夺自然环境为代价求得发展。这句话常用来强调平等的

观念。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nlc202309041231

自古以来的帝王都重视中原民族,而轻视周边的少数民族,只有我对他们一视同仁。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历时十九年编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旨在总结历代政治经验,供北宋统治者借鉴。书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与大臣们讨论施政得失时,总结出五条成功的经验,其中一条就是推行“华夷一家”的民族政策,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平等看待、一视同仁。唐太宗在民族政策上的创新与突破,开创了民族平等的先声。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唐太宗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极大地缓和了民族间的矛盾,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注入了活力,也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民族平等,作为当今社会的普遍共识,既是我国宪法确立的立国原则,也是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总依据,更是我国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本保障。唐太宗这句话用来阐释民族平等的重

要性。

夫妇,人之始也。

——明·李贽《夫妇论》

夫妻关系是人伦关系的开始。

明代后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物质和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提高,思想界也出现了巨大变革。以“异端”形象出现的李贽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从各方面提出了与传统儒学“三纲五常”迥異的观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出男女平等的主张。这句话即强调了夫妻关系乃人伦关系的初始,他甚至说“夫妇正,然后万事无不出于正”。

李贽男女平等的思想是受其老师王襞(bì)的影响,王襞曾说:“人心自善,本之天性,而甚灵且巧者也。此灵此巧,岂独丈夫为然,妇人女子亦同有是理也。”李贽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并付诸实践,他认为女性也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于是身体力行教授女学生。今天看来,李贽的这些观点和行为具有很大的革命性和进步意义。这句话常用来体现男女间的平等地位。

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

—— 明末清初·唐甄《潜书·大命》

天地运行的规律是平等的,平等了万物就各得其所,一旦出现不平等,有人富裕,就会有人贫穷;有人快乐,就会有人忧伤。

明末清初,统治者极力钳制思想,这时出现了一批反抗专制、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家,唐甄就是杰出的代表。《潜书》历时三十年而成,汇集了唐甄言学、言治各项主张,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倡导社会平等,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进步的历史作用。

这句话集中反映了唐甄的经济主张。唐甄一方面提出富民立国,只有人民生活丰裕,国家才可能长治久安;另一方面强调贫富之间要达到平衡,富人所得实际上是穷人所失,如果厚薄不均、乐忧不等,这样的状态难以维系持久,必将导致动乱。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治理社会、发展民生,仍有着极大的借鉴。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篇教案 篇十七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都接触过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班集体成员的自我教育活动。大家知道主题班会需要有哪些内容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对自身的价值观有更深更正确的了解,从而初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优良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的材料。

2.板报《我们的价值观》的创作与准备。

3.配乐诗朗诵与表演唱的排练。

4.收集十大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5.现场书法展示的工具准备。

【活动步骤】

一、主持人理论剖析

主持人深入介绍与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

二、板报《我们的价值观》赏析

1、展示板报《我们的价值观》

2、学生分组讨论感想

3、主持人强调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三、配乐诗朗诵《价值》

翁嘉伟同学表演配乐诗朗诵《价值》,学生初步感知价值观

四、案例剖析

主持人介绍十大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学生分组讨论:道德模范身上的价值观体现

主持人总结归纳

五、表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周王杰同学展示表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六、小组讨论对正确价值观的理解

1、学生分组讨论:对于价值观及正确价值观的理解

2、小组派代表发言

3、主持人总结

七、现场书法展示

邹玉红同学进行现场书法展示(主题——我们的价值观)

八、班主任总结引导

今天的主题班会很成功。让我们积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其指引下,塑造自身优良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下周,我们将举行“我们的价值观”海报设计比赛,希望大家在今天班会的启发下,踊跃参赛,充分展示大家心目中正确的价值观。

九、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更深刻更正确地领悟了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下决心在价值观的引导下调整好自身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部分;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帮助、指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活动目的:(励志主题班会)

1.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争做文明守纪好学生,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活动形式:班会、讲述、讨论。

三、准备工作:ppt制作

四、班会的内容:

1.什么是价值观(教师讲述):

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一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

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简单的说,人生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事,对人,对生活的看法。也有人说,人生观就是“人自己对人生的意义的看法”,主要表现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理智的人,做任何重大事情的决定,基本都是权衡选择的结果,在选择的`过程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不能违反的规则,什么是可以背叛和违反的,这些东西在心目中的位置,构成了价值观。

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教师提问,一定冷场,大家好像没有自己的价值观。由下面内容点出)

3.说出大家自己认可的价值观

(1)我们崇拜的历史人物:说出他的事迹,总结他的品质

(2)我们讨厌的历史人物:说出他的事迹,总结他的品质

(3)说出教师自己的讨厌的历史人物或崇拜的历史人物(教师补充学生没有说到的价值观)

(4)我们内心认可的价值观:(引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

4.同学讨论我们需要的价值观

教师总结我们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十八大)(PPT演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同学谈体会(教师提示从以下三方面)

(1)如何在学习中加强自我修养

(2)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我修养

(3)如何在与人交往中加强自我修养

(4)如何在学校争做文明守纪好学生

6.教师总结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乃至个体的一个人前进的标杆和奋斗的力量源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个零零后的学生,我们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奥,但我能理解的是努力学习政治、学习文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不仅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外部教育和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同样需要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守纪好学生,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在价值追求上抱有怎样的信念、信仰、理想,便构成了价值观特有的思想内容。价值观对学生的行为有着深层的导向作用。学生的信念、信仰、理想总是像心目中的“坐标”、“天平”和“尺子”一样,随时都在起着价值判断的作用,以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向、态度和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总是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取向。这就迫切需要使学生们对价值观的正确性有更深更正确的了解!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对自身的价值观有更深更正确的了解,从而初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优良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的材料。

2.板报《我们的价值观》的创作与准备。

3.配乐诗朗诵与表演唱的排练。

4.收集十大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5.现场书法展示的工具准备。

【活动流程图】

主持人理论剖析

板报《我们的价值观》赏析

配乐诗朗诵《价值》

案例剖析

表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小组讨论:对正确价值观的理解

现场书法展示

班主任总结引导

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活动步骤】

一、主持人理论剖析

主持人深入介绍与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

二、板报《我们的价值观》赏析

展示板报《我们的价值观》

学生分组讨论感想

主持人强调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三、配乐诗朗诵《价值》

xxx同学表演配乐诗朗诵《价值》

学生初步感知价值观

四、案例剖析

主持人介绍十大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学生分组讨论:道德模范身上的价值观体现

主持人总结归纳

五、表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周王杰同学展示表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六、小组讨论:对正确价值观的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对于价值观及正确价值观的理解

小组派代表发言

主持人总结

七、现场书法展示

邹玉红同学进行现场书法展示(主题——我们的价值观)

八、班主任总结引导

今天的主题班会很成功。让我们积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其指引下,塑造自身优良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下周,我们将举行“我们的价值观”海报设计比赛,希望大家在今天班会的启发下,踊跃参赛,充分展示大家心目中正确的价值观。

九、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活动特色】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更深刻更正确地领悟了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下决心在价值观的引导下调整好自身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帮助、指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和谐、平等的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学之间如何更和谐、平等的相处。

活动形式:班会、小品、朗诵、讲述、讨论等。准备工作:ppt制作

二、班会的内容:

1、什么是价值观(教师讲述):

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 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简单的说,人生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事,对人,对生活的看法。也有人说,人生观就是“人自己对人生的意义的看法”。主要表现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理智的人,做任何重大事情的决定,基本都是权衡选择的结果,在选择的过程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不能违反的规则,什么是可以背叛和违反的,这些东西在心目中的位置,构成了价值观。

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教师提问,一定冷场,大家好像没有自己的价值观。由下面内容点出)

3、说出大家自己认可的价值观

(1)我们崇拜的历史人物:说出他的事迹 总结他的品质

(2)我们讨厌的历史人物:说出他的事迹 总结他的品质

(3)说出教师自己的讨厌的历史人物或崇拜的历史人物(教师补充学生没有说到的价值观)

(4)我们内心认可的价值观:(引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

4、由同学、老师表演小品。

5、由两个同学合弹合唱《朋友》。

6、同学讨论我们需要的价值观

教师总结我们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t演示)

7、同学谈体会(教师提示从以下三方面)(1)如何在学习中加强自我修养(2)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我修养(3)如何在与人交往中加强自我修养

8、教师总结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乃至个体的一个人前进的 标杆和奋斗的力量源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个九零后的学生,我们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奥,但我能理解的是努力学习政治、学习文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不仅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外部教育和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同样需要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一篇:春天的抒情作文600字下一篇:企管部工作计划、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