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欢迎辞

2024-06-11

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欢迎辞(精选8篇)

1.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欢迎辞 篇一

兩岸文化創意産業合作論壇 暨兩岸健康產業與品牌產業投資合作洽談會

尊敬的貴賓:

您好!隨著十二五規劃大陸城鎮化建設的蓬勃發展,將在未來十年拉動40萬億投資。城鎮化率年增1個百分點,就表示一年會有1300餘萬人,從農村轉到城鎮,相當一年新增13座百萬人口城市,所帶動的連鎖零售、餐飲、文創、食品、幼教、醫美、健檢、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需求將非常可觀,也為台灣品牌帶來無窮的商機。

【兩岸文化創意産業合作論壇暨兩岸健康產業與品牌產業投資合作洽談會】活動當天,除將

邀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等政要,以及前台北市副市長李永萍、法藍瓷創辦人陳立恆、華人設計界導師林磐聳等文創代表外,還將邀請來自大陸十個城市政府、二十家商協會及文創、零售、餐飲、食品、金融、幼教、健康等超過百位企業家和商協會代表赴台與會,包括「大陸品牌500強」前十名的均瑤集團、大陸第一家民營商業銀行的民生銀行、全大陸最多連鎖酒店的如家酒店、大陸文創產業標竿的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以及在大陸旗下會員高達56.4萬家企業的中國企業家發展聯合會等將應邀來台,與近300位台灣企業代表進行商機對接及考察。11月4日於神旺大飯店舉辦的「甬(寧波)台文創產業交流對接會」因您鼎力的支持與鼓勵已

圓滿順利落幕,活動中促成許多首度接觸的台灣及大陸文創業者、政府官員的洽談、對接以及交流,取得相當不錯的成果與佳績。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希冀加緊腳步在全球經濟時局變動快速的情況下,透過舉辦本次大師雲集的產業論壇,以及「連鎖品牌」、「文創」、「健康產業」三場務實的商機投資洽談會,為兩岸產業帶來跨時代的合作歷史機運。誠摯敬邀貴司出席盛會,拓展業務商機,促進兩岸企業優勢互補、產業聯合,為提高國際競爭力而攜手努力。

論壇暨合作對接會時間:2013年12月11日

(三)09:00-18:00(08:30入席)

論壇及對接會地點:臺北國際會議中心201室(臺北市110信義路五段1號2樓)

國民黨中常委 吳志剛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理事長 林磐聳

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理事長 王國安

敬邀

2013年11月14日 …………………………………………………………敬邀 【兩岸文化創意産業合作論壇暨兩岸健康產業與品牌產業投資合作洽談會】………………………………………

報名截止日

email:或傳真至(02)2705-8822後,請來電確認。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秘書處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97號28樓,電話:(02)2700-8811傳真:(02)2705-8822

2.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欢迎辞 篇二

一、两岸高职院校教师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分析

(一) 两岸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状况。

台湾地区在构建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 将现代西方职业教育先进的理念和东方儒家文化传统相结合, 建立与普通教育并重、上下立交、衔接互通的“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这套独具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 职教师资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支撑要素。

一流的师资构建一流的教育。台湾技职院校教师要求具备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教师学历普遍高, 一般具有留学欧美的背景, 学术表现优异, 国际化程度高, 教育教学技能强;很多教师是行业内的大师,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台湾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由专任教师、行政兼课教师、社会兼职教师和外籍教师构成。据台湾“教育部统计处”网站统计数据, 台湾地区2008—2009学年度技专校院中公立学校教师4, 275人, 私立学校教师17, 694人。其中, 助理教授以上师资比率, 公立学校为77.1%, 私立学校为51.6%;具有博士学位师资比率, 公立学校为69.3%, 私立学校为43.3%①。此外, 台湾地区还制定了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规划、实施与教学结果进行系统的评鉴机制, 并配以教师培训制度, 使每位教师以积极自觉的态度进行不同阶段的培训或进修。储备式的教师资源, 强大的师资力量适应并推动着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

大陆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专科教育为主。根据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文件精神, 内地正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致力于构建从中职到高职、应用型本科再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学制体系。受传统学术型师资的影响, 大陆高职院校过于强调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重视对职称、学历、理论成果和经费的要求, 从而对教师的专业技术技能的教学应用能力培养有所忽视, “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从师资队伍职称结构上看, 到2014年, 我国1327所高职 (专科) 院校共有438, 300名专任教师, 其中正高级职称18, 638人, 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4.25%;副高级职称110, 050人, 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25.1%;中级职称179, 358人, 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40.92%;初级职称92, 325人, 占总人数的21.06%;无职称37, 929人, 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8.65%②。可见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中, 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不大, 初、中级职称人数偏多, 结构不平衡。从师资队伍学历结构上看, 据统计, 2006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中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占89%, 硕士占10%, 博士占1%, 其中“双师型”教师在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平均比例仅为27%③。

(二) 两岸高职院校教师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在两岸高职院校教师交流与合作活动中, 基于地域亲缘与交通便捷条件, 福建和广东充当了先行先试的重要角色。闽粤台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交流与合作呈现出日益开放与多元的格局。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与台湾地区联合从2005年起举办海峡两岸 (粤台) 高等教育论坛, 推动粤台高校教师互聘和培训、科研合作等。2012年双方共同成立“粤台职业教育合作联盟”, 2013年签署了实施协议, 在此框架下, 双方开展合作一系列培训项目, 2012年10月至今已派出6期271人次, 其中包含高职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④。2009年, 闽台高职院校师资联合培训工作依托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校成立的7个高职师资培训中心开展, 已举办8期培训班, 培训学员391人, 邀请25名台湾专家、39名内地知名专家为参训学员授课, 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两岸高职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办学经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 主要采取专题报告、课堂讲授、实践操作、主题讨论、参观考察等形式进行⑤。

在与台湾优秀师资的交流与合作中, 闽粤地区高职院校教师在专业素养、专业技能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 两地区高职院校部分紧缺专业的应用型师资不足也得到了一定的补充。

二、两岸高职院校教师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近年来, 两岸高职院校通过教师互访、学术研讨、合作研究等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促进了两岸高职院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不过这些活动多带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松散、民间性质, 缺乏整体性和常规性, 属于一种非常态的交流互动。因此要使两岸高职教师交流与合作正规化、常态化, 需要建立保障两岸高职院校教师交流与合作的常态化机制。

目前, 两岸的高职教育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内地的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的发展中期, 而台湾的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台湾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优质、丰富, 但生源严重不足。在师资方面, 台湾高校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高于大陆高校, 而且大部分教师具有海外教育背景, 国际化程度高。其次台湾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除具有高学历以外, 还要求至少有三至五年的企业的工作经历, 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他们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教学中能突出重点和难点。另外, 台湾的高职教育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与社会经济及行业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他们现在大力发展“三创”教育, 即“创意”、“创新”、“创业”,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因此, 通过两岸高职院校教师交流学习、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能够优势互补, 共同提高专业水平, 形成两岸高职教育特色, 完善高职教育体系的建立。在交流过程中, 通过合作实践, 教师培养更多具备跨两岸综合职业素养的、技艺精湛的高端技术应用人才, 并且共同打造中华职业技术教育的品牌, 抢占国际高职教育市场, 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对跨国人才的需求, 同时也为两岸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双边教育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三、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两岸高职教师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机制

基于两岸高职教师间存在的差异及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 要使两岸高职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正规化、常态化, 必须创新两岸高职教师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机制, 保障两岸高职教师交流与合作有序进行与可持续发展。

(一) 组建两岸职业教育联盟, 建立管理机制。

福建和广东两岸高职教师交流与合作的经验证明, 两岸要深度融合, 必须设立教育合作专责机构, 如两岸教育合作协进委员会或两岸合作联络小组, 负责研究、策划、协调、评估教育合作事宜。所以组建两岸职业教育联盟很必要。2009年5月“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在厦门揭牌成立, 整合两岸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 推动两岸高职院校联合培训师资, 为推动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开展实质性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2013年5月, 海峡两岸宣布成立“粤台职业教育联盟”, 重点围绕粤台师资培训、学科建设、技术交流及合作办学等问题开展交流与合作, 更深层次地促进职业教育师资的协同发展。内地其他地区可参照筹建, 以完善的管理机制推进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二) 设立两岸教师交流与合作基金, 提供保障机制。

依靠个人或学校承担大批教师往返于海峡两岸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的费用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鼓励和方便更多教师往来参与交流合作, 让两岸间交流与合作真正落到实处, 建议两岸相关部门牵头设立“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与科研交流基金”, 其资助范围可包括:合作课程和教学资料的开发, 教师的专业发展, 尤其是定期进修和实地考察等活动。

(三) 整合两岸高职院校优质教师培训资源, 完善培训机制。

通过加强与台湾职业院校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 是提高内地职业院校师资质量的重要途径。

1. 依托“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两岸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基地”, 打造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综合平台。

通过完善教师进修、培训制度, 扩大教师进修、培训规模, 鼓励两岸青年教师到对方一流大学学习、培训或者参加相关学科学术会议, 有效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联合培训专业教师, 建立职业教育优秀专家资源库, 两岸教师共享实训基地, 共同编制教材, 联合进行证照考核等。

2. 建立教师交换互聘制度, 每年由合作学校选派教师至合作方担任教学工作, 教师专长可以依照合作学校性质及课程教学需要进行遴选;

选聘双方教师到对方学校担任短期或长期教学及研究, 既可让双方教师有效进行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 又可让双方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教学理念。同时, 采取各项优惠政策, 加大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重点建设专业、学科的人才的引进力度, 包括聘任台湾地区知名高校的知名学者做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等。

3. 台企和学校合作共建专业实训教师队伍。

支持职业院校与台资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项目, 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 教师深入企业实习, 聘请台企中的优秀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任教, 联合举办专业教师技能培训。

4. 建立教师评价制度。

借鉴台湾的师资评价标准, 从课堂教学评估、学生的反馈情况、参与实践培训的表现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考核。

随着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交流的日益深入, 教育资源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实践证明, 海峡两岸高职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是促进内地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两岸高职院校应秉承“扩大交流, 加强合作, 共同发展”的重要原则, 抓住时机和优势, 通过两岸高职院校教师交流与合作机制的建立, 教师相互学习和借鉴,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力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出优质、实用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耀荣.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第九届海峡两岸 (粤台) 高等教育论坛综述[J].高教探索, 2015 (5) :121-125.

[2]姜平.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9 (10) :184-186.

[3]黄小丽.海峡两岸高职教育资源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1, 5.

[4]张添洲.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现状及前瞻[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2008 (1) :5-8.

[5]杨洋.关于建立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机制的几点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2) :91-92.

[6]邓启明, 闫华清, 张真柱.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内容与平台创新[J].台湾研究, 2011 (5) :8-12.

[7]刘阳.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策略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3 (6) :10-12.

3.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欢迎辞 篇三

首先,两岸出版交流平台逐年增多。从1988年被称为“破冰之旅”的首届海峡两岸图书展览举行,到如今,两岸已经拥有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大陆书展、海峡两岸出版高层论坛、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交流研讨会、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发展坛、海峡27城市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多项交流平台。这些平台,也为两岸业界的合作搭建了良好的桥梁。

其次,图书进出口逐年增长,数据显目。近年来,不管是台湾销售大陆图书,还是大陆销售台湾图书,一直都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每年平均以两位数增长,今年大陆出口台湾图书出口可达2亿多人民币,进口可达 6000多万人民币。

第三,版权贸易成为两岸业界合作的重头戏。据统计,2007年,大陆从台湾引进版权892种,对台湾输出版权630种。从1998年到2008年的11年间,大陆共引进台湾版权17219项,输往台湾版权6290项。大陆每年的版权输出中,对台湾的输出量占第一位;大陆每年的版权引进中,从台湾引进量占第三位,仅排在英、美这两大版权输出地之后。而且两岸图书版权交易,台湾购买大陆版权的增幅超过大陆购买台湾的版权增幅。

第四,两岸出版合作已实际操盘阶段。由于政策原因,两岸的出版合作一度受到阻碍,如今,通过两岸业者的不断努力,合作已成遍地开花之势,内容合作、资金合作、人才合作成为两岸业者开拓华文图书市场的重要途径。

内容合作方面,台湾业者利用各自的优势以内容提供商的面貌参与大陆的出版。现在北京就有近400家由台湾出版人掌控的图书原创作室与出版社合作参与大陆图书的出版。此外两岸合作共享资源,人才,技术,通路,市场优势,合作出版了一批有价值,有分量,有影响的图书。如2010年3月,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就于北京达成共识,计划用1年左右的时间编纂一本两岸常用词汇词典,用3到5年的时间编纂《中华语文大词典》,用10年左右时间建立中华语文云技术数据库。随着两岸电子书的崛起,共用的文字语言、共享的文化传统更成为两岸数字出版大交流、大合作的基础。大陆最大的中文原创文学入口网站“起点中文网”,就于今年与台湾城邦原创合作成立台湾分站,并向城邦输出约12000部VIP作家的签约作品。当然,内容合作的最大受益者并不是图书业者,而是读者。

资金合作,即两岸业者通过合资,在大陆或台湾建立图书策划、发行、运营、零售等机构。比如,5月31日,被誉为台北文化地标的诚品书店就筹备注资大陆,将大陆的首家门市店选定在苏州金鸡湖东畔,预计2014年开幕。而7月26日,北京新经典也与台湾业者合作,成立台湾新经典文化出版社,成为首次在台湾地区投资成立出版公司的大陆出版企业。

人才合作,主要体现在两岸人才引进与培训。比如,4月13日,首届台湾知名出版人高阶研修班开班,就是利用台湾资深出版人,在大陆开展人才培训,以提高图书出版编辑的能力。

4.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欢迎辞 篇四

一、合作机构︰

1.台湾方面︰工业技术研究院生技与医药研究所和美国华肝基因股份有限公司(Gene Health USA Inc.)。

2.大陆方面︰福建泉州绿谷基地生技产业孵化中心泉州华肝预防医学中心。

3.主要运作方面︰○○○○生物预防医学中心和○○○○健康小站。(§ 招募加盟对象)

二、合作方式︰

1.台湾方面︰

a.提供台湾生物科技产品、生医技术;

b.提供和交换台湾、美国、大陆、日本和独联体几方客源;

c.提供台湾医务管理人员和经营技术;

d.协调海峡两岸生物科技产业分别在两岸举办信息交流、经验分享论坛和技术合作等交流合作项目。

2.大陆方面︰

a.提供中转和商业服务平台;

b.提供各项政策、各地生物预防医学中心和健康小站服务;

c.协调台湾方和主要运作方签约合作各项生医产业通路和生医产品供销合作事项;

d.培训医务管理人员和取得证照;

e.提供有偿办公场地和实验室设备等;

f.提供全方位实验、检测和医疗咨询、医转和养生住宿等服务;

g.提供全方位美容、健康、预防和医疗诊断服务;

h.协调并经营全方位各项CRO业务。

3.主要运作方面︰

a.经营预防医学业务和健康小站;

b.经营和管理中草药和生物科技产品销售业务;

c.负责客户管理和服务工作;

d.提供地区性实验、检测和医疗咨询、医转和养生住宿等服务(§ 各地生物预防医学中心);

e.提供地区性美容、健康、预防和医疗诊断服务(§ 各地生物预防医学中心);

f.协调并经营地区性各项CRO业务(§ 各地生物预防医学中心)。

三、合作内容︰

1.共同合作引介台湾生物科技产品、生医产品之营销通路;

2.共同合作发展大陆生技和生医市场;

3.共同合作交换大陆有关中草药和生技产品研发、生产、规范、制造、实验和营销等相关信息;

4.共同合作经营预防医学业务和健康小站;

5.共同经营美容、健康、预防和医疗诊断服务业务;

6.共同经营实验、检测和医疗咨询、医转和养生住宿等服务业务;

7.共同经营客户管理和服务工作;

8.共同合作协助海峡两岸生物科技产业分别在两岸进行技术转化、技术交流、专利申请、技术交易、委托动物实验、临床实验或化验、委托生产制造和营销、委托培训、委外研发等工作;

9.共同合作协助海峡两岸生物科技产业分别在两岸举办信息交流、产品说明、经验分享论坛和技术合作等交流合作项目;

10.相互支持对相对方均有利之其他技术研发、产品营销、项目支持等等生技产业和生医产业合作交流项目;

11.共同合作建立为台湾方在大陆之延伸生医和生技合作基地。

四、合作流程︰

五、配属机制︰

1.运作方取得当地各种医疗院所合作和支持,或具有医疗院所证照资格,以及拥有或者可取得医疗院所医疗器材设备(至少具备CT64)支持;

2.运作方营销通路和物流公司、医疗管道或美容健康中心;

3.运作方具有合作关系之医疗管理人员或者本身具有医疗证照人员;

4.运作方合乎GLp规范之实验室或检验室;或者可取得当地合乎GLp规范之实验室或检验室合作或支持。

六、义务和责任︰

1.工业技术研究院生技与医药研究所只负责行政支持、服务性等工作,不介入各项经营活动;

2.签约合作之各方依合作协议或者合约各自承担义务和责任;

3.发生费用依合作各方协议内容个案处理;

4.涉及相关厂商责任或权益问题,以涉及业务应负责任之各方自行处理为原则。争端管辖法院以责任方所在地法院为准。

七、各方经营内容︰

(一)大陆方(§ 泉州华肝预防医学中心)︰

1.设计经营管理方案;

2.负责经营作业,包括︰基本的健康检查(一般的生化血液检查、癌症标记、荷尔蒙测试、心电图、肺功能、体脂肪及X光等)、基因检测(解毒基因、心血管基因与其他等)、癌症标记、危险因子的评估(B、C肝病毒、EB病毒、Hp和其他等)、营养咨询、基因咨询、64切高速计算机断层(Ultrafast Multislices CT Scan)等

3.提供上述经营作业内容之全方位整合方案、解决方案和后续处方、药品和生技食品;

4.健康管理人员培训;

5.营销作业(检测、预防医学、生技产品、药品、临床实验、养生、保健、治疗、教学训练、核发管理师证照和咨询);

6.研究、实验和开发生技食品与新药、临床实验用药;经营实验室;

7.组织临床实验、教学和研究联盟,树立国际水平和知名度;

8.打造肝病防治和治疗基地工作;

9.打造结合预防医学、诊断治疗、教学研究为一体之权威医院;

10.生医技术交流和合作;

11.组织全国预防医学营销网和健康小站,深耕预防医学在农村之基础;

12.负责投入包括医院、实验室和先导性GMp厂等设备;

13.提供场地设施、仪器设备、医疗设施;

14.提供行政便利管道,以供经营管理和营销应用;

15.配合全国各地生物预防医学中心和健康小站营销作业。

(二)运作方(§ 各地生物预防医学中心)︰

1.负责经营作业,包括︰基本的健康检查(一般的生化血液检查、癌症标记、荷尔蒙测试、心电图、肺功能、体脂肪及X光等)、基因检测(解毒基因、心血管基因与其他等)、癌症标记、危险因子的评估(B、C肝病毒、EB病毒、Hp和其他等)、营养咨询、基因咨询、64切高速计算机断层(Ultrafast Multislices CT Scan)等;

2.提供上述经营作业内容之全方位整合方案、解决方案和后续处方、药品和生技食品;

3.健康管理人员培训;

4.营销通路设计和组织营销管道(本业和异业结合之产业链);

5.营销作业(检测、预防医学、生技产品、药品、临床实验、养生、保健、治疗、教学训练、核发管理师证照和咨询);

6.研究、实验和开发生技食品与新药、临床实验用药;经营实验室;

7.打造肝病防治和治疗基地工作;

8.打造结合预防医学、诊断治疗、教学研究为一体之权威医院;

9.生医技术交流和合作;

10.组织地区性预防医学营销网和健康小站,深耕预防医学在农村之基础;

11.负责投入包括医院、实验室等设备;

12.提供场地设施、仪器设备、医疗设施;

13.提供行政便利管道,以供经营管理和营销应用;

14.配合泉州华肝预防医学中心和地区性健康小站营销作业。

(三)运作方(§ 各地健康小站)︰

1.营销通路设计和组织营销管道(本业和异业结合之产业链);

2.营销作业(生技产品、药品、养生、保健、治疗、教学训练和咨询)。

3.提供地区性生物预防医学中心经营作业内容之全方位整合方案、解决方案和后续处方、药品和生技食品;

4.负责客户管理和服务工作;

5.设置医疗管理人员负责预防医学健康咨询工作;

6.配合泉州华肝预防医学中心和地区性生物预防医学中心营销作业。

八、备注︰(资考资料︰1.VIp预防医学中心; 2.健康管理师培训认证课程内容样本)

VIp预防医学中心

一、宗旨与使命:

预防医学的目的及方向是建立未病先防,有病早治,若已病,则防止疾病的变化及恶化,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涵义有更深刻的理解,以养生、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为一体的观念已经成为21世纪预防医学的主流,建立养生防衰保健以及优生优育等观念。

当身体在生理与心理上表现大大小小的警讯时,可能带来无法预知的后果拜现代医学科技之赐,细胞功能性的医学检测技术,可让隐藏疾病无所遁形,使民众及早发现是否为高危险群,了解身体内究竟发生着什么变化以便及早做好疾病预防。所谓见微知着,预防胜于治疗,保健预防使得人人都能够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康是最大的财富,无论贫富,拥有健康便可以安心自在地实现生命善美的质量。

21世纪的疾病是癌症与老年性疾病,得病后治疗不易,近年来老年性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明显上升。全国高血压患者达1.34亿,每年新增300万人;糖尿病患者有3,000多万,是20年前的5倍;心脑血管已成为第一死亡因,每年有百万以上的人死于脑中风;肥胖患者已超过7,000万,潜在的肥胖人口达2亿人,这是令人非常忧心的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身体会日渐出现衰老性的变化,各种生理机能逐渐减弱,容易罹患各种疾病,如果能够适当地应用一些优质的保健食品调节免疫功能,对延缓衰老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具有相当程度帮助,尤其是已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者,除了正确地服药治疗,建立良好的生活态度外,优质的功能性保健食品可以有效地帮助疾病免于恶化。

慢性病的发生病因除了饮食结构的改变造成营养不均衡,与环境污染、现代人生活紧张、精神加压、运动量的不足等有关。慢性病的潜伏期皆长达10到20年才会发病,高血压潜伏期10年,糖尿病、心脏病潜伏期15年,而癌症潜伏期可长达20年之久。

很多疾病患者愈来愈年轻化,这对国家、社会、家庭是一大隐忧,只有预防,可以免于疾病的发生或让疾病伤害降低。

二、背景

在高度竞争的地区,人才的培养与保留是各企业的重点项目而人才的健康是企业经营的一个必要项目。亚健康是企业主管的常见状态,如何使他们由亚健康变成正常视预防医学(健康管理)的重点。以定期(每年或半年)的健康检查,配合高科技健检,与基因检查,依其结果拟定「健康管理计划」,并定期追踪,这有助于疾病的预防,达到「真健康」的目标。

三、目标

1.为满足市场需求建立最佳的VIp预防医学健康管理中心或健康小站。

2.创立「健康产业」和「生态休闲养生农场」的理念与制度,落实大的企业中心。

3.带动各相关区域医院各科以及各种相关产业的营业额。

四、关于新式诊断仪器:

现今最新最快的64切片CT影像机。

特点:

速度特快, 全身造影, 仅需数分钟可早期诊 断肿瘤极微细骨裂 切片细薄(可小于1mm)影片可做三度空间(3D), 便于外科医师做手术计划 四度空间立体显影, 用来侦测血管内部有无不正常的变化

(1)心脏冠状动脉造影

免插管、麻醉, 无伤害性。在短短几分钟内可知道冠状动脉阻塞的程度及位置。对50岁以上工作压力大的人或有高血压、高胆固 醇家庭史的人士是很方便的检查。

(2)无镜大肠计算机断层造影

无插管的危险, 可舒适的完成检查。可看到肠内或肠外有无长瘤或瘜肉。对45岁以上 无任何症状的人是很安全、省时的健康检查工具。

(3)骨头造影

切片细薄到每片可达0.75mm对手腕或脚踝等部位的小骨头都可看到细微的骨裂或病变。并可以三度空间(3D)展示骨裂受伤的情形, 以帮助外科医生做手术计划。

(4)头部

可诊断有无肿瘤、脑出血、或先天性的脑血管瘤及其它病变。经常性头痛的人更有需要做此检查。

(5)肺部

肺癌肿瘤若能愈早发现, 就愈容易开刀治疗。我们 的16切片计算机断层有特别为肺部筛选检查设计低放射量的摄影, 让有癌症家族病史及吸烟族的人, 能定期做筛选检查(Screening)。

(6)全身血管造影

可立体显示大动脉血管瘤的大小及长短。走路会腿痛的人, 可检查看腿部的动脉有无阻塞。有头晕或走路不稳的人可检查颈动脉有无狭窄, 以避免脑中风。

(7)腹部、下腹部

用来检查腹部(肝脏、胰脏、肾脏等器官)或下腹部(子宫、卵巢、摄护腺等)有无 肿瘤或其它毛病。借着快速注射显影剂, 可知道内脏器官(尤其肝脏)肿瘤的大小和特性及血液循环的速度。

(8)泌尿系统结石(无需打显影剂)

摄影时间祇有几分钟。可看到结石的位置(在肾脏、输尿管或膀胱)。比一般的IVp X光摄影快速、安全、舒服。

五、实施︰ VIp预防医学中心

a.中心业务

1.提供个人化健康管理︰

面对繁多的健诊项目却又不知如何挑选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健康检查项目,健诊中心贴心地提供健检前的咨询服务,了解客户的需求及身体状况,提供客制化的健康检查,及多元服务帮助建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及圆融的面对「疾病与健康只是生命现象」,重新运转生命机能。

2.健康检查前咨询︰

包括医师及健康管理师专业咨询、健康状况回顾、量身订制健检项目、健康生活量表评估

3.基因检测︰

21世纪医学的主流是预防医学,在基因解碼之后,人类的基因被发现有30,000多个,科学家发现其中10%的基因跟人体功能和疾病有密切关系。也因此21世纪的医学可说是个人化的医学,依照个人基因的不同,可以提早发现对于得到疾病的或然率,因此针对这些高危险群,依其家族史、生活与饮食习惯及遗传基因的评鉴,为受检者提供最佳的癌症预防措施。

4.癌症检测︰

5.慢性疲劳检测︰

6.专业身体重金属检测︰

7.营养保健食品咨询︰

8.64切高速计算机断层(Ultrafast Multi-slices CT Scan)︰

64切CT的高速与高分辨率,大幅提升病患检查的处理能量。可细切0.0625公分,每转一圈扫瞄64张计算机断层图像,比传统单张的计算机层扫描仪速度快173倍,分辨率达0.33mm的精细程度,克服了过去计算机断层扫描受限于心跳造成影像不清楚的问题,在诊断的应用上提供医师丰富且精细的影像信息,其优越的后处理功能成为筛检心脏、肺癌及大肠癌等疾病的新利器,有助于医师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六.成立健康管理中心(健康小站)︰

与之搭配的健康管理中心系统营销如下︰

健康管理师培训认证课程内容样本

健康管理师认证课程

一、惟有改变观念,病人才有更好的照护︰

过去百年来,现代医学在传染病、急症医学、疾病诊断等范畴的确有长足的进步,也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大幅延长,但对于慢性病及退化性疾病(即所谓的老化)的治疗与预防上却无显着进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及社会生活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当经济及知识条件日趋发达的今日,多数人对医学的期待已不仅止于「治病」,「预防疾病、追求健康」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从事医疗服务的专业人员,都应该期许自我成为「促进健康」的指导员,而非被动的只是「等待救援」的消防员。

二、比医师更贴心的保健专家︰

健康是个人最重要的财富,每个人都了解财富需要管理,因此健康更需要专业的管理方能长久维系。健康管理是针对每一个个人的健康与疾病,进行分析、评估、监测、维护、促进、专业建议的完全管理程序。因此要成为一个称职的健康管理师,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及认证过程,并具备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营养学、心理学、社会学、运动科学等跨学科之综合知识。而健康管理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则包括采集和管理个人的健康信息,进行健康咨询与指导并为服务对象订定健康促进计划,以达到预防疾病、去除疾病、促进健康、减缓老化等目的。

三、财富第五波保健产业︰

paul Zane pilzer(美国总统布什及前总统柯林顿之经济顾问)于其著作「财富第五波」中指出:「21世纪人类面临严重饮食失衡,却人人希望更健康、抗老化、预防胜于治疗,从而开启保健产业的兆亿商机」。「保健产业将是继第四波网络革命后的明日之星,预计2010年产值将达一兆美元。」健康管理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新兴行业,由于人的寿命延长和慢性疾病发生的增加,因而造成医疗费用大幅度持续上升,为了寻求控制医疗费用并保证个人健康利益的需求乃推动了健康管理的发展。现今世界各国医疗保健系统皆正面临严苛的挑战,唯有懂得满足和创造需求者,才能成为保健产业新贵并真正掌握新一波财富的浪潮。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师检查、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20%,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健康管理师的服务对象远超过一般的医疗院所,而是针对所有有健康服务需求的普罗大众。其所适用的行业除了现今的医疗产业外,更将扩及保险业、保健品、美容休闲健身中心、生态农场、小区诊所或疗养机构等产业,甚而开创出个人化健康管理的新型产业。

四、课程基本简介︰

健康管理师认证课程包括72小时的课程,让您从基本的健康概念入门,建立专业医疗知识、身心咨询技巧,并掌握保健产业趋势及核心价值,进而成为具备「订定个人化保健计划」能力的健康管理专家。完成全部课程并通过考核认证者,将协助取得中国国家机构签发之健康管理师证书。如欲进一歨取得美国自然医学健康管理师证照,亦可协助办理申请。

授课日期:○○○○年 ○○月○○日起至○○○○年○○月○○日止(每周六、日,共六周)

授课时间:上午9:00 至下午 16:30

授课地点:○○大学进修推广部○○教室(○○市○○路○段○○号)

招生对象:医疗专业人员(50名额满截止)

主办单位:○○预防医学中心 协办单位:泉州预防医学中心、美国华肝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报名费:¥○○○○元(含讲义、点心茶水、午餐)

报名事宜

一、报名时间:○○月○○日至○○月○○日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下午17:30(中午12:00-13:30休息);传真报名24小时开放

二、报名专线:○○○○

三、报名方式:通讯报名 – 将报名表、汇款单及专业证照复印件传真至(○○)○○○○

四、汇款账户:○○银行(○○)– ○○分行

账号:○○○○ 户名:○○○○

学员报名表

编号: 姓名:性别: □男 □女

出生日期:年 月 日 身分证字号:

通讯地址︰

联络电话:(O)(H)(手机):

E-mail:

服务院所:专业科目:

收据抬头:

汇款证明黏贴处:

以上数据请详细正确填写,连同汇款证明一并传真至(○○)○○○○;完成报名手续后会主动与您联络后续上课事宜。

Health Care Consultant Training Schedule

九、附件︰个人化预防医学产业展望

各国健康医疗支出不断增加,如先进国家美国、英国及日本,2005整体医疗支出分别为1.9877兆、1,718亿及2,820亿美元,公共医疗支出分别占45.4%、83.4%及84.3%,而美国之整体医疗支出预估2015年将达4兆美元,显见全球公共医疗支出造成各国政府庞大的财务负担,而如何减少非必要性的医疗支出,降低国家社会医疗成本,为各国当务之急。再加上婴儿潮世代逐渐步入高龄期,以及高龄化社会的趋势,更带动庞大的健康照护需求。

以荷兰为例,该国为了降低公共医疗负担,因此于1994~2004年间,针对国人进行全面性的基因检测,并投入降胆固醇药物之预防性治疗。结果使新个案平均增加3.3年的寿命,早期检测、早期介入的效果相当良好,让心肌梗塞发生率减少26%,也让相关医疗与检测费用降至每人平均为7,500美元,且增加的生命余年价值更达8,700美元,推估此计划荷兰政府带来价值15亿美元以上之预防效益,其成效不可小觑。

显见利用个人基因型或是基因表现以及其临床数据的详细信息,选择最适合个人使用之药物、治疗方法或是预防的方法,以期达到最大疗效与最小副作用。而结合预防医学概念,即尝试预先了解自身对于特定疾病的风险,并回避或矫正增高风险的因素,以降低罹患特定疾病的机率的个人化预防医学将是减少非必要医疗支出的新解答。

本研究以个人化预防医学技术为研究观点,从技术出发来探讨可行策略。由于个人化预防医学因目前并非为产业,故相关技术没有一定的范畴与确切定义,因此工研院IEK在本研究中,将可使用于了解个人基因型、基因表现与临床数据的相关检测工具,以及可应用于个人健康数据、诊断检测信息、疾病风险评估、长期追踪管理与健康促进方案的相关策略与技术,纳入相关技术范畴中。

基于个人化预防医学应包含服务、产品与信息财,才能够提供适切的策略方案与措施参考,因此本研究的思考观点是从个人化预防医学的价值链,所创造出的市场为出发点,包含从个人健康信息与诊断检测信息作风险评估,并进一步提供长期追踪与健康促进的产品,结合个人化预防医学服务来创造新的市场观点出发。由于本研究主要是以技术为切入点,因此进一步探讨这些市场中所需要用的产品类别与重要技术为何?由于这些产品类别,有些可能已经相当成熟,直接使用或应用即可;有些可能还正在研发中;有些可能可以积极投入,有些可能已是台湾强项或是台湾从未商业化的领域,因此需要的策略并不完全相同,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从未来全球趋势、台湾能力等观点,作为潜力技术的优先投入筛选指标,藉以找到台湾厂商可以切入的方向与策略。初步筛选指针,主要包含全球市场规模、领导大厂布局、潜力市场评估、技术前瞻性、台湾学研能量、台湾产业现况等构面,并据以提供综合性的评估依据。其中,诊断检测相关技术大致可分成目前较为成熟的诊断试剂、分子诊断与分子影像等数类,以全球发展观点来看,分子诊断与分子影像是大厂投入的主要项目,且未来有渐趋整合应用的趋势。台湾目前在诊断检测类的投入较生理监测器材为少,但是在学研单位的研究上,有累积相当多的先期研究能量,若能够运用策略,将能量继续延伸至产业界,应该有发挥空间,因此选择符合全球发展趋势的分子诊断与分子影像先切入研究。

此外,由于风险评估是个人化预防医学重要的关键决策点,包含信息的收集、探勘处理与整合等构面,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虽然目前多由地方型服务型厂商自行发展,并收取服务费用,但也因为如此,将可创造出许多新的商业机会,也有外销的可能性。基于以上原因,进一步以分子诊断、分子影像与风险评估技术作为本研究优先探讨的重点项目。

研究结果发现:从全球大厂的策略布局来看,个人化预防医学已成为大厂的主要诉求,研发领域以慢性疾病、癌症、失智症等疾病为主,这些疾病不仅是未来重要疾病类别,也是医疗费用最高的项目,因此大厂投入可以获取较大的利润,也可以增加厂商在产业的重要性。此外,也可发现厂商们多朝向提供整体性解决方案为核心。在产业价值链上所扮演的角色,会从以往消极的治疗与照护面,转往积极的预防层次发展,这是新的思维点所在。全球大厂多会先以本身能力为基础,在健康照护之次产业领域先占有一席之地,接着再以购并或策略联盟方式,来获得关键技术,并朝向其他领域发展,补足产品线,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方式,提高获利机会。

随着分子技术进步,厂商多着手以分子观点出发,在技术与应用范畴中着墨,如发展分子诊断与分子影像产品,已经渐成主流,因为需要以分子层次来获取能够更早期发现的信息,以让预防医学变得更有意义,能够达到早期侦测早期治疗的目的。因此可知未来分子诊断与分子影像类的技术,将在个人化预防医学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此外,随着资通讯技术的进展迅速,也提高整体方案的可行性,因此整合性软件与系统,也是未来可以聚焦的重点,因此除了诊断工具之外,提供风险评估或决策之IT整合技术应用也越趋重要,这些都是未来可以关注与努力的方向。

分子标记领域方面,应以亚洲特有市场潜力为研究标的。由于台湾生物标志发展处于初期阶段,相关的研究成果仍以学术研究单位内的基础研究为主,且大多数的研究能量都集中于癌症相关之生物标志研究,但却因缺乏明确主轴而显分散。整体而言。在技术层面,仍以寻找及验证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进而应用于研究亚洲特有具市场潜力的疾病药物,或基因检测产品开发上。目前为止,肝脏相关的基因体研究已有相当好的成果。然而,虽然拥有这些研究信息,在应用这些知识的产品化进程仍较国外业者落后,加上许多技术专利仍掌握在国外生技业者的手中,因此国内在技术研发上必须以积极创新的观念运用这些引进的技术。此外,由于台湾文化仍自承于儒家思想,不同于欧美各国看待生命的态度,因此发展基因科技时,符合台湾民情的社会研究将会是未来相当重要的议题。

利用生物标志开发新药对台湾现阶段的产业环境仍是严峻的挑战,比较适合的方向是朝向建立生物标志与临床特征的关连性,应用于疾病标定或病患筛选,并开发适合亚洲人种应用的基因检测技术产品。营运模式则较适合发展成个人化医疗的检测产品,配合亚洲人种的基因特质开发医疗检测技术产品;也可以利用建立研究数据库的方式,协助其他国际上的生技制药公司研究特定的基因表现,形成所谓Specialty CRO的营运模式。

未来,台湾分子标志相关厂商可选择本身既有之优势,朝向适合台湾发展的模式运作,从筛选现阶段台湾最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疾病着手,透过建立该疾病完整的生物标志数据库的方式,取得台湾在该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从现实环境观察,政府资源仍扮演产业发展的关键角色,因此集中有限的资源聚焦发展为当务之急。

风险评估系统方面,可以朝向依据华人健康数据库与生活形态特色发展独有系统发展。风险评估是一套流程与管理系统,包含前台服务与策略以及后台信息处理系统两大部分。信息处理系统主要需要针对患者整体特性进行分析,相关信息需要包含疾病史、用药记录、健康史等医疗信息,进一步透过数据探勘(data mining)技术与健康数据库(database),将用户分成3~5阶状况评估与阶层化,进一步针对生活型态问卷与评估,修正之前的分类,再进一步分类与决定介入方法。决定使用者分类与介入方式后,以进一步提供相关服务,可以选择以电话、面对面、web或远距照护方式来提供服务,提供的服务内容可能包含知识、生活习惯、运动、食事指导、服药或戒烟等策略,组成这些服务内容,也需要发展出一套评估技术。

随着服务增加,也将带动风险评估技术需求。未来,在健康信息管理分析方面,建议台湾厂商以开发良好人性化操作界面的平台,管理平台应能够提供多项健康信息加载与整合的功能为主。在个人疾病风险评估上,由于亚洲族群的疾病常模与欧美国家不尽相同,有华人市场的发展机会。此外,由于台湾国民健康数据库计划正发展中,也可能有提供较佳的流病数据为基础,个人健康计划拟定上,可配合服务模式,设计出最适合个人的健康计划,容易切入,容易形成特殊性,有利基市场。

个人化医疗趋势下,可从功能医学健检、基因检测,看适合高危险群,为个人量身订作合适的预防方案,越趋向更个人化的服务。健检中心目前朝向健康管理角度,目前已可以作华裔的健康管理服务,不仅是分子诊断与分子影像的结合,高阶影像已经将分子影像纳入健检项目,配合后端饮食与运动改善与持续追踪。未来,可以针对东方人好发疾病找出华裔种族特有的疾病模式,将是一个可以外销的产业,有其利基。

未来,政府可以着力的方向,一是从促进全民健康观点,让个人化预防医学成为政策。从荷兰与美国的例子可知,实施个人化预防医学可以达到降低庞大医疗支出的目的。美国已经将疾病管理概念纳入保险中,日本也于平成17年从事医疗根本改革,由厚生劳动省开始推动3项医疗制度改革,其中将抑制医疗费成长加以制度化,并将减低医疗费的业务视为未来健康照护体系的庞大商机,相关商业机会包含「健康咨询」、「健康管理」、「食事指导」、「运动指导」等项目,不仅带动个人预防管理意识,也进一步促动商业机会,这些创新模式正在日本积极展开,值得台湾全民健保机构转换思维,将预防医学也纳入给付,或由政府提出相关策略,让个人化预防医学得以实施,也才能达到降低整体医疗支出之目的。

二是借镜美国学研单位,针对台湾好发疾病进行致病因子研究。目前台湾好发疾病且占医疗成本最高的肾病,需要建立良好的预防策略,以达到降低发生率与罹病机率。由于肾脏病病因相当复杂,需要进行长期的流病研究,尤其是如美国NCI所进行的族群健康差异研究(health disparity),透过族群基因差异及所处地理环境及生活型态,探讨与肾病的关连性,将可进一步拟定相关预防策略,以收降低洗肾费用的目的。

此外,政府应该重新塑造健保局或卫生单位的角色,积极推动以「个人化预防医学」为核心的思考方式,如杜克大学成立「预防性健康照护研究中心」,以「预防性健康照护俱乐部」,从基因体学、蛋白质体学、代谢体学与生物信息为基础,运用分子信息作更有效的风险评估,以达到预防与减缓慢性疾病发生机率。并运用成立俱乐部方式,推动并落实相关预防措施,形成风气。未来有待政府担任指导员角色,积极鼓励投入相关预防策略与促动主动性的营运模式的研发,唯有真正由民间直接带动,落实预防策略,才有可降低整体医疗支出的成效。

台湾相关产业可依既有之能量及优势发展,各项技术未来发展策略如下:分子诊断之新检测方法亟待开发;生物标志应以亚洲特有市场潜力为研究标的,例如寻找及验证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进而应用于研究亚洲特有具市场潜力的疾病药物,或基因检测产品开发上,并积极寻求长期获利的营运模式;生物芯片则可采取与大厂合作或与临床医师合作,增加被采用度;分子影像值得长期在应用面或新技术上投入,或者投入关键组件与显影剂的开发;风险评估系统,是一套包含前台服务与策略,以及后台信息处理的流程与管理系统,主要针对患者整体特性进行分析,相关信息需要包含疾病史、用药记录、健康史等医疗信息,进一步透过数据探勘技术与健康数据库,将用户分成3~5阶状况评估与阶层化,进一步针对生活型态问卷与评估,修正之前的分类,再进一步分类与决定介入方法,并以电话、面对面、web或远距照护等方式提供包含知识、生活习惯、运动、食事指导、服药或戒烟等策略等相关服务,为落实个人化预防医学,健康管理的风险评估系统将是核心关键技术,值得厂商与政府大力投入发展,带动商业机会与达成全民健康效益。

5.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欢迎辞 篇五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胡启立

2006年8月16日

尊敬的林国正副总团长

各位嘉宾、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举行“首届两岸大学生领袖论坛”代表的欢迎宴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向来自台湾的各位嘉宾和大学生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问候!

同学们,我想问你们:你们已经分别访问了上海和西安,你们觉得这次参访好不好?(台下台湾大学生齐声回答:好!)

这次参访有没有收获?(台下台湾大学生再次齐声回答:有!)

好,我代表所有接待过你们的朋友,对你们的响亮答复,表示衷心的感谢!这里,我也必须说明:

你们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属于全体中华儿女,当然,也属于你们!

或许,你们已经感受到大陆的一些发展变化。这里,我还要说明:大陆同胞的一切成就都是在台湾、香港、澳门以及全世界华侨、华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取得的。你们不仅是客人,你们也是大陆的主人。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地上地下的丰富宝藏,大江南北的秀美山川,民族振兴的宏伟蓝图,如春潮涌动的无限商机,都在热情地向你们展开双臂,欢迎着你们,等待着你们!

同学们,朋友们,像我这样一个耄耋老人,亲历了外族入侵、列强瓜分,我为鱼肉,他为刀俎的惨痛岁月,而今,到了晚年,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看到一个统一、繁荣、强盛的大中华,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我相信:中华民族在全世界扬眉吐气的时代,一定会在你们的手中实现,你们决不会让我们失望!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文明经历数千年的积淀,不断丰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里,我不禁想起中华民族历史上灿若星河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等杰出人物,从地动仪到四大发明,从都江堰到万里长城,从秦兵马俑到丝绸之路,我们的祖先曾经在华夏大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无数辉煌的业绩,留下了许多璀璨的创造,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闪烁着光芒。

今天,中华儿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依然不断的创造着美丽,书写着传奇,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试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胜利竣工,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还有2008 年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也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决心、勇气和能力。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实施,更使神州大地的每一片村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激情、蕴含着活力、收获着希望!

朋友们,时代召唤青年,青年创造时代。青年时代是质疑、求索和发现的时代,是一个实现创造和发展创造力的时代。德国的伟大诗人、小说家歌德曾说:“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和创造力联系在一起的。要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在青年时代开始。"

我认为:青年总是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充满着探索的热情和创新的勇气,充满着献身精神和坚定的意志,因此,青年是我们的未来!

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大家还将一起开展“首届两岸大学生领袖论坛”的各项活动,希望台湾与大陆的青年朋友多沟通、多交流,共同回顾中华辉煌的文化和历史,共同展望美好的明天。

同学们,此时此刻,看到你们一个个朝气蓬勃的身影,我感到自己也年轻了许多。我真希望时光倒流50 年,那样,我就可以站在你们的队伍之中,和你们在一起了!真的,我羡慕你们,因为,你们承载和演绎着我们的期望和梦想。

现在,我衷心祝愿即将召开的“首届两岸大学生领袖论坛”,圆满成功!

我衷心祝愿两岸青年亲密团结、合作,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6.后金融危机下两岸经贸合作 篇六

自2008年开始,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而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乃至最后愈演愈烈形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格局大洗牌,随着欧美实体与金融业好转,美国经济的好转以及新兴国家因为通胀压力普遍实行货币紧缩都标志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以及国际经济体系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立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有望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同时,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两岸经贸关系自92共识达成之后开始恢复,至此,两岸三通已基本实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受金融危机影响,两岸都面临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外部需求下降,出口投资下降,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上升等问题。这也意味着两岸经贸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后金融危机概述

1、后金融危机概念阐释

后金融危机是指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经济触底到经济回升乃至下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到来之前的一段时间间隔。

2、后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由于其失败的资产证券化计划所导致的损害横扫了房屋市场及其企业,继而引发了次级房屋信贷危机。令更大量的银主盘被银行在市场上抛售。这些过量的房屋供应使得周边的住屋价格都大为下跌,致使它们容易遭法院收回拍卖或被放弃。为日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因为世界经济联系正愈来愈密切,鉴于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受经济全球化因素的影响,华尔街的金融风暴由最初只影响到那些与房地产无关的普通信贷,进而影响到那些与抵押贷款没有直接关系的大型金融机构,从而导致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的发生,最终包括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美林证券和HBOS都开始面临了压力。就连美国最大的存款及借贷公司华盛顿互惠银行和大型投资银行摩根史坦利和高盛证券都未能幸免。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形成波及全球的世界性金融危机。

3、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股市暴跌,资本外逃,银行的正常信用关系遭到破坏,货币大幅度贬值,通货膨胀加剧,官方储备减少,偿债困难等等各种迹象都表明此次金融危机,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世界经济遭受重创。

经过各国的共同努力,目前世界经济已逐渐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步入后金融危机时期,这个时期可能是两年,三年,五年甚至更长。各国经济尤其是中国都临着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问题。

二、两岸经贸合作概述

1、两岸经贸合作背景 1987年底,两岸长达三十多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人员往来,以及其他各项交流活动都随之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也衍生出种种相关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台湾不得不调整其一贯遵循的“三不政策”,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为便于与海基会接触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推动于1991年12月16日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并授权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性商谈的基础。

2、两岸经贸合作历史

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

自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以后,于2001年1月1日起,台湾海峡两岸开始实施小型的三通模式,实现两岸小规模的通商、通航和通邮。2008年12月15日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两岸终于实现从小三通到大三通的转变。

3、两岸经贸合作现状

随着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日益消减,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台湾经济和大陆经济都开始回升。

中国大陆政府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和刺激消费与扩大投资政策,总体经济仍保持在8% 以上增长的较高的增长速度。台湾经济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由于两岸经济合作效果的逐步凸显,两岸贸易也出现较高的恢复性增长,台商对大陆投资也将会出现新的发展,并且在投资方式以及地区和产业布局等方面都会出现新的调整。

2010年9月21日举行的“两岸经贸合作论坛”上,来自两岸的学者专家对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如何能促进两岸和平统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011年7月21日,由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海贸会)与台北世贸中心共同举办的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产业发展商机研讨会19日在台北举行。

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为两岸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后金融危机下两岸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

1、政策层面:十二五规划为两岸经贸发展带来新机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张冠华认为,“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扩大以消费需求为主的长效机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城镇化等目标,将为两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的重大机遇。在能源方面,大陆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路线,这样就会使可再生能源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明确的发展战略、政府政策支持和已经形成的产业发展基础,都为两岸合作提供了条件。

“十二五”期间大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也将给两岸经贸合作带来深刻变革,大陆庞大的内需市场、高速增长的服务业和以高附加值及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将给台湾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因为台湾经济体量小、外向度高,内需对经济拉动力小,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外部力量,抵御世界性风险的能力偏弱。所以需要与经济体量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并且已经和台湾形成良好经济联系的大陆地区加强经济合作交流,以增强自身对经济风险的抵抗力,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而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政治条件。

2、两岸金融合作领域面临新机遇

由于ECFA的签署和正式实施,逐渐打破两岸的贸易壁垒和制度障碍,不断推动两岸的经贸和金融的融合。内地作为主体经济,台湾重点发展科技孵化产业,两者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制度的合作、优势互补、经济融合、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必将对两岸经济金融圈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作为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平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当重点在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共同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发展双边品牌、加大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着力。这些都为两岸金融领域的深化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在2011两岸金融研讨会暨高峰论坛上,王兆星透露,目前,已受理和批准了13家台湾地区的银行来内地设立分行或代表处,台湾地区的银行监管部门也批准了内地的4家银行到台湾设立代表处。(资料来源:经济观察网:http://)这意味着两岸金融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两岸银行业,证券业的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在未来的不久,相信两岸的银行监管部门也将可以直接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对话,这将为下一步两岸银行业的交流、合作与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奠定更好的基础。

两岸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中央在金融业开放方面给予海峡西岸经济区很多的鼓励政策。例如:鼓励台资金融机构参股或设立子公司,放宽台湾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和开展业务的相关要求等等。这些可以让台湾的金融业者直接参与中国大陆快速发展的金融需求。未来不仅台资银行有机会在大陆经营较具优势的资金及财富管理业务,证券业期待进行的A股经纪,也在海峡证券成立后开始起跑,未来海峡西岸金融业务有望成为台湾金融业者的成长新引擎;而大陆也可通过与台资金融业者的交流,学习先进的金融技术,双方合作将日趋紧密。

3、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人才回流

金融危机的爆发催发了新一轮的海归潮,金融危机成为外资行人才向中资行回流的转折点。据有关业内人士透露,以前外资银行的饭碗无疑比中资银行更“吃香”,不仅应届毕业生纷纷首选到外资行工作,而且中资行的骨干也频频跳槽过来。但是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余波未尽,国外就业压力大,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外资银行风险跨境传染的形势依然严峻。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不容忽视,运行和监管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由此导致了部分优秀人才选择回流。

对面临着经济复苏和发展,处于经济发展关键时期的大陆和台湾来说,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特别急需处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熟悉国际市场和国际规则的优秀人才。而拥有更开阔国际视野,更加专业技术知识,更丰富工作经验的海归们,毫无疑问会为大陆和台湾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这次金融危机将逼迫我国经济结构作出重大的调整,需要借鉴西方社会的先进的经济发展经验。无疑,创业型海归将面临国内各类产业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对海归人员自主创业也给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这也将令其拥有施展拳脚的广阔空间。

4、两岸产业结构的互补性,投资合作方向由“单向”向“多向”发展。贸易方式多元化发展。

两岸经济发展具有很高的互补性。首先双方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上差异悬殊就成了鲜明的对比。大陆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这些资源无论是在绝对量和相对量、结构和品质还是在其潜力与开发利用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其次,大陆还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劳动力资源。相比之下台湾工业开发所必需的矿产资源极为贫乏,同时劳动力也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短缺。最后大陆资本相对不足和台湾丰裕的资本,也正好形成资本投资的互补。由此可见。大陆和台湾的两岸贸易整体上呈高度互补水平,两岸高互补的商品集中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以及产业内贸易方面。

此外随着两岸经贸规模的扩大,合作领域的扩展,使得双方的贸易依存度越来越高,以台湾高水准的技术和品质,加上海峡西岸不断成熟的市场基础,两岸有望联合打造享誉全国乃至全球的品牌。发挥合海峡两岸各自的产业、人力资源和研发等长处,优势互补。通过共创品牌、两岸产业进行合理布局与分工,建立通路、增加附加值等,可以提高两岸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从而扩大双方在世界市场中的影响。

近年来,薪水上涨、经营成本上升成为投资大陆台商的共同体会,撤资、内迁成为一些企业的选择。大陆投资环境变化,劳动力价格上升,人民币趋于升值,对大陆台商的代工生产模式将是重大挑战,而对着眼于大陆内需市场的企业则是重大机遇。

从长远来看,大陆庞大的内需市场将成为台企最重要的市场。而作为长期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海岛型经济体,台湾正面临重要的经济转型期,将逐步改变主要依靠欧美消费市场的态势,把外销市场向大陆新兴市场倾斜。双方在贸易往来规模和方式上有更大的合作和发展空间。

四、后金融危机下两岸经贸合作面临新的挑战

1、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台湾对大陆(包括香港)市场的依存度也相应下降,从近两年的40%降为11月份的33.6%。台商对大陆的投资项目与投资金额均呈现低增长或负增长态势。依商务部统计,2008年1至9月,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1692个,同比减少31.8%。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4.6亿美元,年增长7.3%,而合同投资金额持续负增长。依台湾方面统计,2008年1至10月,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为83亿美元,年增长仅9%,增长速度较前几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如今,金融危机的余波仍未过去,全球正处于经济恢复的后金融危机时期,这个时期持续时间可能会很长,这对两岸经贸发展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挑战。

2、两岸经济结构差异

从两岸贸易贸易产品来看,大陆对台输出的商品主要为民生用消费品和轻纺、家电等生活必需品,其中以中药材为最大宗,占输出总值的33.4%,第二位是鱼类,占27.54%,香烟占10.07%,居第三位,仅上三大类产品就占大陆对台转出口的70%以上。而台湾输往大陆的产品,主要集中于原料和机电及零配件,其中人造纤维、纱布占40.96%,电机与零组件占10.15%,塑胶原料为9.74%,机械设备8.49%,上述产品占台对大陆出口的将近70%。由此可见,两岸贸易商品结构呈现出落后地区对先进工业区的形态。由于大陆产品附加值较低,台湾出口的产品附加值则相对较高,因此不利于缩小两岸贸易不平衡的差距。

从长远战略目光来说两岸未来会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但是令人担忧的是,自从关税减免以后,大陆具有价格优势的同类产品可能会对台湾相关产业带来不小的冲击。自从2009年ECFA开始谈判的时候,台湾方面反对声音最大的就是纺织业和农业,导致ECFA早期计划中,台湾纺织业反对声音最大的18个项目没有列入其中。因此 ECFA实施半年多以来,其作用尚未完全凸显。当两岸经贸联系程度越来越密切之后,大陆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与台湾同类产品直间的矛盾和摩擦仍会是不可避免的。

3、两岸贸易发展不平衡状况持续

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两岸间的贸易形态基本上维持着台湾出口(大陆进口)高于台湾进口(大陆出口)的状态,并且差额日益扩大。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比重一直居高不下。两岸间的贸易十分不平衡,台湾一直处于“出超”地位,大陆则一直处于“入超”地位,且随着两岸贸易总额的增长、差距不断扩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台湾当局实行“管进不管出”政策、限制大陆产品的进口但是几乎允许所有的产品通过间接的方式出口到大陆。使得两岸之间虽然贸易额逐渐扩大,但是大多都是间接贸易方式,少有直接贸易。另一方面则是大陆坚持开放政策,率先单方面开放了大陆市场,采取“同等优先,适度放宽”的原则,即凡大陆需要进口的商品,都允许从台湾进口,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在商品的品种、质量、价格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从台进口。

虽然两岸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但是两岸的贸易结算并不是以人民币或者新台币结算,而是通过第三方货币美元来结算的。这不仅使得两岸外汇资产可能大幅缩水,还面临汇兑成本增加以及汇率风险提高的问题,增加了两岸企业经营的风险。同时由于美元的世界货币日益衰弱加上此次由于美元危机而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会使得双方以美元会结算货币面临着更大的外来风险。两岸在金融合作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金融强有力的支持,但是就目前两岸的金融合作情况来说,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这已经成为制约两岸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的瓶颈之一,与两岸经济大合作的前景很不相称,尤其是从2008年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引发的严重的金融危机,对两岸的经济增长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尽管经济的基本面仍然是好的,但是两岸都面临着外部需求下降,出口投资增长速度减缓,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增大,以及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等等问题。虽然第一阶段ECFA早收清单,且效果显著,已经为金融业争取诸多优惠,但主要受惠者还只限于银行业,对相关的证券业和保险业来说并无太多优惠。

4、台独分裂势力的蓄势破坏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西方列强的干涉和台独分子的有意挑唆,使台湾至今仍然和大陆处于既不统一,又不分裂的局面。自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以来,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国民党、亲民党等访问大陆,使两岸关系更加明朗;两岸的交流频繁、联系的日益密切,使台湾人民对大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但是在两岸关系不断好转的过程中,少数台独思想严重的当权派和国际反华势力不断阻挠,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和平统一。其中西方国家的对台军售,尤其是美国的对台军售,成为了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两岸应该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

1、抓住有利时机,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加强两岸经贸合作

今年是大陆“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大陆“十二五”规划首次把发展两岸关系单独列章进行了专题论述,并提出了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促进双向投资、加强新兴产业合作等两岸经济合作的重点方向。这不仅是近几年两岸经贸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大陆进一步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真诚愿望。两岸应根据ECFA关于两岸经济合作的共识,坚定信心,抓住机遇,通过协商投资谈判,建立两岸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合作机制 以植根两岸,促进双方产业对接合作,营造良好的合作和投资环境。维护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秩序,减小两岸出现对立或冲突的风险,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发展。早日迎来两岸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黄金时期。

2、完善多边合作机制,加强监管合作、货币合作、市场合作、机构合作。鉴于国内是通过在香港上市,走向国际市场,筹集了很多资金,对内地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的内地的大企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内地的经济发展作用起的很大。所以两岸的合作首先可以考虑在两岸之间展开全方位的,在金融方面的监管合作,这对于两岸的经济合作来说将会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会为两岸其他领域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目前正是推动两岸贸易以本币结算的一个绝佳时机。因为作为世界国币的美元在世界中的影响力正日渐衰弱,美国仍深陷金融危机之中。而人民币稳定升值,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况且台湾与大陆贸易金额很大,若两岸贸易能够以本币结算的话必将利于两岸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使两岸免于积累过多外汇,逐步摆脱对美国和美元的依赖。

3、加强两岸经贸合作,深化产业优势互补,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发展两岸贸易关系

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行业重点重组的加速,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陆出台了一系列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此外还颁布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些对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加速优化经济结构,调整行业布局,推动企业并购重组,实现产业升级都会发挥充分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会为两岸经济合作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外部条件,对两岸深化产业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经济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温家宝总理曾经讲过,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说到了不可分割的地步,2010年双边的贸易额已接近1300亿美元,其中台湾的顺差是778亿美元,台湾在大陆已经落户的企业达到3万多家,落实的投资资金已经多数470亿美元,长期以来两岸在贸易、投资、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往来已经相当密切,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以及第五大进口市场。台资占大陆累计吸收外资的5.6%,排名第五,产业链也紧密相连,在这样一个互利共存双赢发展的条件下,大陆与台湾经济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密不可分,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两岸应加强经济合作,步调一致,携手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化为危机,共度难关,迎来两岸经贸合作发展新时期。

结论:

7.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欢迎辞 篇七

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5月17日在厦门揭牌,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邓力平在揭牌仪式上致辞, 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两岸180多所院校的校长出席揭牌仪式。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中心主任由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鞠维强担任。该中心将联合两岸职业院校、研究机构、社团及大中型台资企业, 开展两岸职业教育研究、推动两岸职业教育双向交流和合作办学。中心下设研究部、交流部、合作办学部、企业联络部等机构。

8.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欢迎辞 篇八

两岸各项交流高潮迭起

进入5月以来,随着首届“海峡论坛”登场亮相、“胡吴会”二度握手、民进党籍高雄市长陈菊高调登陆以及一批批大陆“万人旅游团”、“采购团”接踵入岛,两岸各项交流高潮迭起。

多方位多层次的直接沟通。借助国共党际交流平台,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已举行了两次高层会晤,并积极朝国共两党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化方向规划,“国共经贸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并逐渐成为由两岸执政党共同举办,广邀两岸各界人士参与的重要年度交流平台。自去年6月重启后,海协会、海基会这一半官方协商谈判机制,已先后举行了三次会谈,达成了九项协议、一项共识,并已形成在大陆与台湾两地轮流召开的惯例,两会各种层级的交流与互动也次递展开,迈入了机制化、制度化、常态化的运作轨道。自去年4月胡总书记与萧万长在博鳌举行“胡萧会”后,博鳌论坛也成为两岸高层举行经贸对话的另一重要渠道。目前,两岸高层通过两岸两会、国共论坛、博鳌论坛等多种渠道,展开了多层次、多方位的直接接触与沟通。

“海峡论坛”将民间交流推向新高潮。随着“大三通”的基本实现、两岸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大陆资金得以赴台投资,两岸经贸关系逐渐迈入正常化。特别是,两岸直航逐步由周末包机、平日包机发展到定期航班,不必绕行、不必弯靠第三地,为两岸各项交流提供了极大便利,两岸“一日生活圈”逐步实现,两岸学术、文化、新闻、体育、宗教等各种交流交往迅猛发展。5月中旬,由两岸50多个部门共同举办,来自两岸各阶层、各领域、各地区的共约两万多名人士参与,议题涵盖经济、文化、医药卫生、宗教、体育,少数民族事业等方方面面的首届“海峡论坛”在福建隆重召开,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代表性最广泛的两岸民间交流盛会,也是专门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与互动打造的新平台,将两岸民间交流推向了新高潮。

民进党人士“登陆热”跃跃欲试。面对两岸各项交流蓬勃发展的大势,下野后一直固守“台独”立场、阻挠两岸关系发展的民进党迫于民意的压力也不得不酝酿调整现行政策。党内不少人士指出,“民进党不能老是用屁股对着大陆”,必须调整与大陆关系,不能自绝于台湾的主流民意。5月21日,在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的首肯下,具有民进党中常委、前新潮流系“大姐大”身份的高雄市长陈菊,以“行销世界运动会”为名率团参访北京、上海两地,在岛内引起不小震憾,也打开了民进党人士“登陆”的缺口。除吕秀莲早有意以《玉山午报》创办人身份“登陆”外,台南市长许添财更宣布将于6月底赴厦门出席“第一届海峡杯帆船锦标赛”以推销台南市风光。罗文嘉等党内人士还纷纷举办与两岸关系有关的论坛、研习营,力促党中央顺应形势、调整立场。

大陆掀起一波波“赴台旅游热”,“采购热”。自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后,大陆民众为实现魂牵梦萦的宝岛梦,赴台旅游热急剧升温。台湾机场、观光风景区以及高档大厦随处可见操着各地口音普通话的大陆观光客,仅2009年上半年赴台旅游的人数就达25万人次,年内将争取突破60万人次。同时,为具体落实惠台措施,协助台湾渡过金融危机,大陆方面自5月底以来陆续组织了多梯次的“采购团”赴台,采购包括电机、电子产品、电视面板、化工、机械、农产品、水产等多种物品,仅6月初赴台的“采购首发团”签署的采购协议总金额就超过22亿美元,刺激了岛内经济景气。

大陆有力引导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祖国大陆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本世纪头20年发展机遇期的国家总体战略的高度出发,提出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中心主题”的重要思想,并不失时机地抓住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的难得历史性机遇,推出一系列灵活、务实措施,有力地引导了两岸关系迈入和平发展轨道。

一是提出了“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十六字方针,并秉持“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原则,务实、灵活地推进了两岸协商与谈判。

二是积极回应台湾民众在扩大国际参与方面的愿望,营造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氛围。如在去年北京奥运期间,以“中华台北”称呼台湾代表队;同意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代表马英九出席去年11月在秘鲁召开的APFC非正式领导人会议;对马英九提出的“两岸外交休兵”予以积极配合,使台湾得以保住现有23个“邦交国”;允许台湾以“中华台北”名义取得世界卫生大会(WHA)观察员身份等,受到岛内民众与舆论的高度肯定,认为大陆释放了善意。

三是推出一系列惠台措施以协助台湾渡过金融危机,强化了两岸经贸合作。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两岸特别是岛内经济造成重大冲击,祖国大陆不断呼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共克时艰,并推出了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支持台资企业拓展大陆市场、组织多批次大陆采购团赴台采购等一系列惠台措施,以帮助台湾渡过经济寒冬。

四是大力推动与包括民进党在内的岛内各党派人士的接触,深化了两岸交流。大陆不仅多次呼吁欢迎民进党回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也对民进党人士以适当身份访问大陆做出务实、灵活回应。如此次陈菊登陆前受到来自“急独”势力的压力曾一度想打退堂鼓,但最后在大陆的积极运作下,同意其以高雄市长身份登陆,并给予免持台胞证、按APEC模式礼遇通关等高规格待遇,使之最后得以成行。

马英九当局务实推动两岸和解

马英九上台后,视推动两岸和解为任内最大目标,积极务实地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首先,马英九主张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全面恢复两岸交流与协商,不断重申保证在任期内不会搞“两国论”或“法理台独”,并提出两岸是“非国与国的特别关系”,是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的“一国两区”关系等论述,使两岸得以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互信、恢复协商。

其次,马英九上台后抛弃了李登辉、陈水扁时期以“管制”和“锁岛”为主的两岸经贸政策,采取了务实开放立场。如积极推动两岸全面“三通”,大力放宽台湾企业赴大陆投资的金额与类别限制;逐步开放两岸资本市场,开放大陆资金赴台投资生产业、制造业、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开放人民币在台兑换;积极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与新闻交流,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陆学生赴台就学,研拟承认大陆学历;放宽岛内政务官和县市长赴大陆交流限制,放宽大陆党政人士赴台交流限制等,有力地推动了两岸经贸、文化与人员交流交往的发展,有助两岸同胞增进情感、消除误解、打破隔阂、累积共识。

最后,马英九推动务实、灵活“活路外交”政策,进一步营造两岸和解氛围。马一再强调不在国际上搞“两个中国”与“双重承认”,在推动对外关系上也尽量避免挑衅、刺激大陆,强调“任何外交动作都务须随时考量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并以更加灵活、务实的态度寻求参与国际组织,表示可以接受“中华台北”的安排模式,可以先以观察员身份加入,再寻求成为正式会员。在推动“参与联合国案”时也尽量降低提案的政治敏感性,表示今年有可能不提案,等等。

仍面临诸多挑战

目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两岸各项交流的议题主要集中于低政治性、低敏感度的经贸、文化、教育等方面。因马英九当局坚持“中华民国主权地位”及“台湾主体性”的立场强硬,两岸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分歧依然突出,两岸协商要由经济议题迈向政治议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由初级阶段迈向更高阶段,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马英九当局一再宣称,“九二共识”的核心就是“一中各表”,一个中国不是问题,但这个中国对台湾而言就是“中华民国”,自1912年成立迄今,现正处于分裂分治状态。“中华民国”与台湾的命运已经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中华民国在台湾目前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两岸政治谈判时,中华民国在台湾的政治实体与对等伙伴地位必须获得承认与尊重”。现阶段两岸无法做到相互承认,但可以“相互不否认”。

马英九还不断指出,现阶段两岸没有谈统一的基础与条件,维持现状最符合台湾人民利益,两岸问题最终解决的关键不在“主权”争议,而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并一再重申“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立场”,宣称“不会在任期,不管是四年或是八年与大陆协商统一问题”,台湾未来前途应由台湾人民决定,甚至下一代来决定,这不是我们这一代可以决定的。

上一篇:学校管理学个人学习总结下一篇: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