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共10篇)
1.中和反应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一
本课题是在九年级学生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及酸和碱的部分化学性质的基础上要学习的一部分知识内容,学生此时对化学实验的现象比较新奇,产生了学习兴趣,所以我把中和反应的演示实验改为:由教师演示引发学生多重对比的分组实验,且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自主创新,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用动画突破难点,更有利于对本节内容的掌握。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我把中和反应的应用放在课前知识准备部分,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课本上、网络报刊上、调查等多种渠道来了解中和反应的应用。尽力给学生多样化的平台,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体现了立足于课堂、超越课堂、超越教材的新教学理念。
当然这节课中还有不足之处,在学生实验探究时,部分学生没有打开思路,不会创新实验,也有部分学生不敢去尝试;在教学设计时,总想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可是总办不到。
“一师一优”的平台设的很及时,借助“一师一优”平台,在各位专家、同仁的指导下,通过与各位专家、同仁的交流讨论,我相信我在教学上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2.中和反应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二
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为了调动所有学生的实验兴趣, 尤其是不愿动手学生的兴趣, 笔者想了很多方法, 发现很多同学虽然学习不主动, 却喜欢评价他人, 于是决定进行小组角色分工。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和新课程的普及, 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主、合作和探究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并且各种评价方法也得到了重视, 其中过程性评价就是一种, 既然有些学生不愿动手却愿意评价他人, 笔者就给他们提供一个评价他人的平台, 把合作及评价都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 评价活动也就成了这节课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教学中如何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手段, 促进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挥,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 笔者将每班学生分成五大组, 每组10至12人;共同进行实验设计后再细分成四小组:两组 (各三人) 动手做实验, 两组 (各二人) 评价实验组并打分。实验组的投入因为同学的打分而更加认真, 评价组也因为有了打分权而仔细认真地观察实验过程, 虽没有亲自动手却在挑错、打分及评价过程中掌握了实验要领。
二、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在课前教师因为买不到酵母菌必须将实验进行一些小修改, 就提出了如下问题:1、新鲜酵母液中有过氧化氢酶可以促使过氧化氢溶液发生反应, 那么还有什么生物材料中有过氧化氢酶呢?非生物的物质中有没有可以促使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反应的试剂呢?请列举。2、请回顾还原糖的鉴定实验。
第一个问题旨在让学生自主的在课外进行一部分的探究活动, 因为难度不大, 学生也很愿意去进行, 在收集资料过程中, 或多或少地了解多一些关于酶与催化剂的相关知识。
教师准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 在评价上必须解决三个问题:1、评价的内容是什么;2、如何评价的问题;3、评价的效果如何。
1.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评价的目的既然是促进学生学习、实验能力的发展, 那么, 评价的内容就应该多元化:既有知识方面的, 也有能力和情感方面的;既要关注共性, 也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 倡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和表现对知识的理解, 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基于此, 在评价的内容上, 主要关注以下几点:1、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2、实验过程是否出现科学性错误?3、实验内容是否在原有内容上有所拓展?
从上述评价的内容来看, 前两项是对知识的评价, 最后一项则是关注学生的独特个性, 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赏识性评价。
2.如何评价的问题
在构思本节课的评价方式时, 考虑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 为了让评价组明确打分细节, 准备了评价内容的打分表, 让学生预习及操作过程中有较明确的依据, 也留下了空间进行补充和改进。学生的主体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在评价的方式上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 (自评和他评) 结合起来的办法, 使学生通过评价和被评价, 有所思, 有所得。
(二) 课堂过程
笔者将整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四个环节:明确概念——提出课题——实验与评分——总结与评论, 体现了边做边学的教学方法。
上课初始, 教师提出了关于酶的概念, 就课前作业让同学们发表意见, 同学们列举了许多含有过氧化氢酶的例子, 不但可以说出动物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还能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说出无机催化剂, 顺理成章地教师就将课本中的试剂“酵母菌液”改成了动物肝脏研磨液, 同时提出课题: (1) 如果对比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反应的话, 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和相同呢?请设计实验并操作。 (2) 对于实验二, 在本教材第二章中已做过一次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 那么围绕为什么要取唾液及其作用展开实验的重复及讨论, 在操作过程中更注意突出对实验组的操作评价。
课题提出后, 笔者提出分组要求, 喜欢动手的学生选择实验组, 平时不喜欢动手且对实验信心不足的学生可选择评分组但必须以理服人, 最后必须说出你为什么扣分。每组同学开始分小组, 当任务明确后, 将评分表发下去, 实验组因为要动手操作且处于被评定位置, 虽有信心也会有些紧张, 积极设计积极看书;评分组成员因为要为他人打分, 既有角色不同的新奇感也有些担心自己不能以理服人而积极看起书动起脑来, 而且因为有评分表作依据, 也就很明确自己应该了解什么, 在指正实验组的同时, 不但学习了新知识, 还将以往没留意的一些操作细节加以了改正。甚至评分组同学纠正了一些小细节, 例如:实验组不应该紧张到手发抖, 那样会导致滴管在滴试剂时的准确性, 事无巨细非常认真。一节课很快结束, 在最后五分钟的总结时, 笔者惊喜地发现, 尽管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动手操作, 却很清楚的掌握了实验的要领, 甚至比实验的同学更细心地注意到了一些细节问题。整体效果比以往单一实验课效果要好很多。教学中师生、生生的互动较多, 课堂气氛和谐活跃,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的效果
如果互动评价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内省和反思, 使自己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那么, 这种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 其效果就是积极有效的。从课后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看, 大部分的学生觉得这节课让自己“获益不浅”。以下是几个学生课后的体会:
“老师:我在实验的时候好紧张, 就怕自己做不好被同学笑我, 也怕自己做错了误导别人”, “老师:我上课时没勇气自己动手做, 但我可以很快发现做实验的同学操作上的错误呢, 我可不可以自己找个时间来操作一下呢……”学生能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也从给别人打分中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并把这种不足内化为下次努力的强大推动力, 进而产生继续参与和表现自我的欲望。这样的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的点滴进步, 成为了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同时也让老师更轻松的上完了一节曾经令人头痛的实验课。
四、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后, 笔者为能轻松而有效地上了一节实验课感到非常开心, 为了解这堂实验课是否达到目的, 课后, 请所教班级的学生谈谈对这节课的感受和体会, 根据学生和反馈回来的信息对本节课的评价进行了自我反思和再评价。而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调动起平时可能连观望也没有兴趣的学生的积极性, 认真回顾课堂上每组同学的表现, 笔者对于新课程的改革理念真正地体会到了以下几点感受:
1、俗话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自身”, 这句话一针见血
地指出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其引导者而不是搀扶者的作用, 学习的主体应是学生自己。因此, 学习的主体应是学生,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性,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只有科学的适当的师生间共同的活动, 才能促进课堂教学信息的流通和反馈, 才能增强师生的情感、意志等的相互沟通, 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相应的目的。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应由传统监视人转变为参与者, 应十分注重换位意识, 定位于主导地位,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可以提供给学生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不要拘泥于各种传统教学方式。
2、对学生获得的知识进行评价, 也就是要对学生在各个
阶段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必要的检测, 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和缺陷, 并能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 促进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可是教师一个人一双眼是很难同时兼顾每一个学生的, 而学生的不足与缺陷如果由他们自己发现的话, 就更容易令到学生自己的主动地来弥补。对于教师来说要注意收集反映全面的信息。全面的信息包括学生学习缺陷部位、性质和程度, 纠正的方法措施, 这样才能切实帮助学生克服缺点, 取得进步。因人而异, 有针对性地反馈学生客观上存在着的差异, 教师必须承认差异, 更应该照顾差异, 才能进而缩小差异, 有针对性地反馈便是照顾差异的有效措施, 以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化健康发展。
美国一位课程理论专家说: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改进。也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节课中, 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也理解了为什么在新的课改中, 学习的评价方法的改变何以提到了醒目的位置上来。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因此, 发展性评价已经成为课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通过评价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 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 给予积极评价, 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 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从本堂课的多种方式结合尝试及效果来看, 既有师生互动, 又有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甚至两者的结合。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 评价的态度是中肯的, 评价的效果是积极有效的。通过这种师生、生生之间多元互动的评价方式,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3、当然评价不是目的, 而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
评价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 它具有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效。通过评价可使学生评判自己的成绩, 监控自己的发展, 显露自己的特长, 分享成功的喜悦, 增强自信, 从而促进学习。
4、教师要掌握好评价上的“收”和“放”。
让学生自行评价, 是为“放”, 但是不能无的放矢, 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 不能任由学生喜好, 要有意识得指出评什么怎么评, 是为“收”。
5、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发展性评价, 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例如, 在评价之前, 教师如何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
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篇三
白云区第八初级中学
张海霞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中和反应的概念,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健康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
三、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课题1的学习,学生对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及其用途有了初步的认识,课题2提出酸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顺应了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会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酸碱溶液混合后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产生疑惑,这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学生在本单元课题1中已经掌握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这就为实验探究该问题准备了条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酸碱在水溶液中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为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酸碱之间的反应作了铺垫。但要较好地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对于一些抽象能力欠佳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些困难。关于中和反应的概念,学生可能会错误的认为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对比、归纳、总结
五、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1、我们认识了解了哪些常见的酸? 它们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为什么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我们认识了解了哪些常见的碱? 它们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为什么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课内探究
探究活动: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吗? 提出问题: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吗? 做出猜想:会发生
设计方案:学生讨论有哪些实验方案,是否可行? 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并描述现象)
得出结论:酸与碱能发生反应。问题思考:
1、为什么要加入酚酞指示剂?
2、什么时候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合作讨论:
阅读课本,试着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酸和碱反应的实质。
课内练习:
根据中和反应的原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OH)2 + H2SO4 = ____ + _____ Ca(OH)2 + HCl = _____ + _____
自主学习:
课本: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归纳总结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以致用:
1、实验后剩余的酸性或碱性溶液,能否直接倒入下水道?应怎样处理?
2、备受欢迎的贵阳肠旺面,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少量的使用碱,所以食用时有涩味,如何除去?
能力提升: A、B两班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反应中和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实验后废液倒入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班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1)A班:观察废液呈无色,则废液不可能显___性,再向废液中加铁粉,若看到_________说明显酸性。原废液中的溶质有 ________。(写出物质的化学式,酚酞与水除外,下同)
(2)B班:观察废液呈红色推断:废液中没有__________,含有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本节课里,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课时作业: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
一、中和反应
1、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2、NaOH+HCl = NaCl+H2O
3、中和反应的实质 H++OH-==H2O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酸碱性: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
2、处理工厂废水:
4.中和反应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四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中和反应(2)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的实验探究,掌握烧杯实验的操作,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和实际应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同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等的密切联系。
2.教学重点/难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展示小魔术
设计意图:小魔术导入,有利于立即吸引学生注意力。【活动与探究】
(1)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2)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3)与本组同学一起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引导:溶液的酸碱性我们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来指示,如果我们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滴上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继续上述实验,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
指导观察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小结:NaOH+HCl=NaCl+H2O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并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清晰确定没有明显实验现象发生的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举例:Ca(OH)2+2HCl=CaCl2+2HCl 2NaOH+H2SO4=Na2SO4+2H2O 归纳、汇总: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钙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称为盐。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提问:是否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就一定是中和反应呢?你能举出两个反例吗? 举例:CuO+H2SO4=CuSO4+H2O,CO2+2NaOH=Na2CO3+H2O
设计意图:两个反例有利于学生深刻意识中和反应不仅要看生成物,更要看反应物是否符合要求。这也是学生判断中和反应常出现的错误。
思考:为什么这些中和反应生成物都有水。
讲解:中和反应实质是酸溶液中的H+与碱溶液中OH-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即H++OH-=H2O 导入:展示有关中和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视频。
归纳: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经常下酸雨形成的酸性土壤可以加入熟石灰中和酸性。处理工厂的废水,如硫酸厂的污水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用于医药,如胃酸过多时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等碱性物质的药物;夏天蚊虫叮咬后可涂氨水、牙膏等碱性物质中和蚊虫分泌的蚁酸。
总结: 引导学生讨论:本节课我的收获(包括知识上和学习方法上)及困惑。
设计意图:一节课的总结尤为重要,知识点上的总结只是其中的一个层次,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上的总结,因为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后续学习的培养尤为重要。
课后习题
1.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是()A.纯碱 B.烧碱 C.小苏打 D.熟石灰 2.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NaOH B.Na2O C.Na2SO4 D.Na 3.U型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C.充分反应后U型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 D.充分反应后U型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4.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5.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酸的水溶液中不一定有氢离子 D.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不一定有水生成 7.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Cu+2AgNO3=2Ag+Cu(NO3)2 B.NaOH+HCl=NaCl+H2O C.NaCl+AgNO3=AgCl↓+NaNO3 D.2HCl+CaCO3=CaCl2+H2O+CO2↑
8.向HCl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pH随所加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与下图中的哪一项相符?()9.甲酸(HCOOH)是一种有机酸,它的酸性比碳酸强,比盐酸弱,有刺激性气味和较强的腐蚀性。蚂蚁、蚊虫叮咬时会分泌出甲酸,所以甲酸又俗称蚁酸。
(1)人被蚊虫叮咬后会痒痛,可以涂抹下列物质中的(填序号)()消除。①稀盐酸
②食醋
③肥皂水
④食盐水
(2)白蚂蚁除了会蛀蚀木头外,它分泌的蚁酸还会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填字母)()。
A.铜栏杆 B.钢筋
C.大理石 D.玻璃
10.(1)氢氧化钠是一种常用的碱,其溶液显碱性,原因是该溶液中含____离子(写离子符号)。
(2)刘丽同学进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当滴加酚酞后,溶液显__ 色。如果再滴加稀盐酸时,发现盐酸多滴加了,可选择 ____(写一种试剂名称)来证明盐酸过量。
参考答案:
5.中和反应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五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通过对比,建立了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强化对了学生知识点的理解;
三、为学生深层次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提供了有力的直观依据;
6.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范文模版] 篇六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32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酸碱中和反应,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分析教材
本节课选自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第四节课。主要包括中和反应和中和反应的应用两部分。这是在酸和碱性质的基础上,对酸碱化学性质的进一步延伸。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掌握酸碱反应的规律
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以实验探究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应用能力,使化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学重点是酸碱反应的规律,难点是中和反应的实质。
其次精选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以下教法学法
先说教法,鉴于九年级学生表现欲、求知欲强烈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演示法,在综合运用各种教法的同时,始终渗透着启发式教学思想,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再说学法,我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这样既能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能表现出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学会“如何思考,怎样学习”,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接下来,我重点论述教学过程 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我设计6步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好的化学课,必须有一个精彩的导入。上课伊始,我给学生演示一个化学小魔术:先同探究魔术的谜底吧。用向盛有无色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无色的溶液,烧杯溶液变红。然后再向变红溶液烧杯中滴入无色溶液,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烧杯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停止。同学们,为什么溶液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用魔术的形式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激活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指明方向。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这一过程主要探究酸碱反应。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混合后pH值变化了吗?pH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自学教材18-19页,然后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验证酸碱发生了反应?并分组展开实验:一组用pH试纸测量盐酸的pH值,再加入多量的氢氧化钠,再次测量pH值,对比两个pH值;二组将酚酞滴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在滴加盐酸,边滴加边震荡,观察现象;三组用温度计测量盐酸与氢氧化钠的温度,将两种溶液混合后,再次测量混合后溶液的温度,对比前后温度。随后,我用多媒体投放活动天地7-4,用表格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我把学生摆在学习主体的位置,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胆实践,自我探索,力求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3、归纳总结,掌握重点
等学生实验结束后,各小组将结果进行交流,这个过程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然后师生共同概括“”
(1)通过实验可知:HCl+NaOH=NaCl+H2O,酸碱中和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2)酸碱反应的规律:酸+碱=盐+水
4、层层递进,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中和反应的实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酸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那么在微观上是怎样反应的呢?我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微观反应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从视频中分析得出:氢氧化钠溶液分解出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盐酸溶液则是分解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氢离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结合,因此氢离子与氢氧根结合生成水;通过动画视频的直观演示H++OH-=H2O,让学生不难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为下一课时奠定基础。
5、反思小结,深化练习
引导学生自主归纳,问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课前魔术的谜底你们知道了吗?结合板书内容,强化本节课知识网络。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题,当堂练习,现场讲解,巩固新知。
6、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考虑学生的水平,我布置必做题和选做题,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练习和发展,又让部分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小组课下探究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精心设计板书,构建知识网络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这便是我的板书设计。对于板书,我力求简洁明了,层次清晰,利于揭示教学重难点,便于形成知识网络。酸碱中和反应
1、酸碱中和:HCl+NaOH=NaCl+H2O
2、酸碱反应的规律:酸+碱=盐+水
7.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篇七
我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个问题:将硫酸氢钠滴入氢氧化钡中和将氢氧化钡滴入硫酸氢钠中,其反应实质相同吗?
旁边我画出了一只烧杯,在烧杯上画了一只滴管。烧杯旁标着硫酸氢钠,滴管旁标着氢氧化钡。
有的学生很快叫起来:相同。我追问:为什么呢?答道:因为反应物相同的。
我继续问:只要反应物相同,生成物也是相同的吗?
学生们低下头来。过了一会有的学生回答:不是的。我说: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有的学生找出来了。提出碳与氧气反应,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也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我再问:大家能分析一下原因吗?有的学生思考很积极:因为氧气的量不同。
我在黑板上分别写下了碳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方程式。说:你们看,当反应物的量不同时,我们得到的生成物也是不同的。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量”的问题,大家在分析化学问题时,也一定要有“量”的.观念,进行深入地思考。大家能否用“量”的观念再去看看我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们开始在草稿纸上写了起来。但很多同学仍然是不知怎样动手。
我想这是学生在方法上存在问题。也就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的问题。怎样去将“量”的观念成为一种具体可操作的知识呢?
我开始引导学生。
大家分析一下在烧杯中大家会“看到”哪些微粒?学生们马上回答: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水分子。我又问:在滴管中有哪些微粒?学生回答:钡离子,氢氧根离子。看来,学生们在分析微粒这方面掌握得不错。
我接着问:如果将他们混合,你们说这些微粒哪些将“打仗”?学生回答: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学生们在定性分析离子反应方面也挺好的。这是上节课的内容了。
我说:好了。现在我假设,如果滴管中滴下了一个钡离子,你们觉得会同时滴下多少个氢氧根离子?学生们回答:两个。
我在滴管旁边标出一个钡离子,两个氢氧根离子。
我继续说:下面烧杯是氢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海洋,里面有足量的氢离子与硫酸根在哪儿“守株待兔”,你们想想,这一个钡离子,两个氢氧根离子一旦闯入进去,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们笑着说:氢离子来消灭氢氧根离子,硫酸根来消灭钡离子。我追问:将用去多少个氢离子,多少个硫酸根离子?
学生们说:两个氢离子,一个硫酸根离子。
我在黑板上写出两个氢氧根离子,一个钡离子,两个氢离子,一个硫酸根离子。我说:你们看,参加反应的离子我们清楚了,他们的量我们也分析出来了,你们能用离子反应式表示出将氢氧化钡滴入硫酸氢钠中反应的实质吗?大家自己动手试试。
学生们写了出来,一个钡离子,两个氢氧根子,一个硫酸根离子,两个氢离子反应生成了一个硫酸钡和两个水分子.但有一个细节问题我强调了一下,有的学生硫酸钡忘了标沉淀符号。
我说:你们看,我们分析微粒在水溶液中行为有三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分析微粒的种类;第二个过程是分析哪些微粒间发生反应;第三个过程是分析这些微粒是按怎样的量进行反应的。现在大家再来自己分析一下将硫酸氢钠向氢氧化钡中滴加的反应,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出来。
学生们有了这种程序性知识后,他们分析还是很快的。我检查了一下,大部分学生写得很好。
我又抛出我的第二个问题:将硫酸氢钠向氢氧化钡中滴加,请大家写出下面离子方程式:一是氢氧化钡溶液刚好呈现中性的离子方程式,二是刚好将钡离子沉淀完全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们都低下头,在纸上画了起来。我看到有的学生在滴管边标出一个氢离子,一个硫酸根离子,下面画出了大量的钡离子和氢氧
根离子。有的学生问我:这不是与上面的一个反应实质是一样的吗?氢离子完全反应,硫酸根也完全反应。
这说明,他们理解题意上存在偏差。
我问:下面烧杯里有大量的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你一个氢离子滴入进去能够使溶液呈现中性吗?
学生们开始明白了,原来这里滴入的氢氧化钡的量是不个同的。
我说:假设这时烧杯里有100个氢氧根离子,有多少个钡离子?学生回答:有50个。
我说:好,现在我们如果要使溶液呈现中性,需要滴入多少个氢离子?学生回答:100个。我追问:同时滴入了多少个硫酸根离子?学生答道:100个。
我在黑板上写出:100个氢氧离子,50个钡离子,100个氢离子,100个硫酸根离子。
我问:大家说,这样的量反应的结果是怎样的?
学生们说:有50个硫酸根离子过量。
我请学生们自己写出离子方程式。学生们写了出来,也知道将50去掉,使方程式最简化。
还有几位同学马上把第二种情况的离子方程式也写了出来。看来,学生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是很强的,反应也极快。
8.《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 篇八
1)氧化还原反应定义不难理解,通过课前微课学习,同学们可以学会并判断出什么样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样上课可直接进入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
2)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时候,将实验和动画做成微课进行播放,现象明显,方便同学们观看。不需要老师在不同的班级反复讲解,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多次播放。
3)课后,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微课的形式,讲解一遍。基础差的同学,周末或下课可以自学。
缺点:
1)求电子转移数目的时候,有点概括。可以分成几种类型,有全参与氧化还原的,有部分参与的,还有部分氧化部分还原的,如果点明一下,同学们计算的时候能更清楚一些。
2)虽然概念的理解不难,但是在做找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这种题型的时候,若是一起分析一个例题。然后同学们再独立做相关习题,会顺利很多。
9.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篇九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能帮助学生定量地了解化学反应的快慢,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反应物的本性和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也是学习化学平衡必要的知识准备。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提高学习能够分辨、识别化学反应速率,即要求学生知道如何判断反应的快与慢,了解与反应速率相关的观察与测量方法。同时,强调通过实验探究进行学习,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温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初中化学已初步涉及。学生已经知道温度、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但要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反应速率,还必须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本节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特别是与物理学中的速度、速率的对比,大家相互交流,课堂气氛马上变得很活跃。在之后的比较“温度的高低、是否加入催化剂、反应物浓度的大小、压强的变化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采取由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老师适时的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和鼓励,并做适当的总结,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反馈表明,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场景,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0.中和反应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十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从教材中归纳知识网络,但图1-
5、图1-8的直观教学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接着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归纳的结果,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课堂气氛活跃,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总结缺乏主次、有序性(逻辑性)与完整性。如:
1.得电子,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失电子,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2.得电子(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氧化性。
失电子(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产物→还原剂→具还原性。
3.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氧化性→被还原→还原过程→还原产物。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还原性→被氧化→氧化过程→氧化产物。
4.得氧→被氧化→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具还原性。
失氧→被还原→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剂→具氧化性。
随后,我引导学生归纳出合理的知识网络: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反应物)(性质)(实质)(特征)(变化)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很明显学生对8个概念找不到主次,不能形成有序、清晰的知识结构,造成概念的模糊、杂乱无章。既不方便于对概念的记忆,在解决问题时又不能准确无误地提取相关概念,相应的技能也没有形成。从学习认知心理的角度看,就是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未能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但在教学中我只让学生把他们的结论和合理的结论做了简单的比较,未能深入讨论、及时引导学生注意思维的“有序性、逻辑性”。
在接下来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总结中,我让学生自己总结,同学们能利用课前查资料积累的知识准确的回答出:“升、失、氧、还;降、得、还、氧”的规律。于是,我及时设置练习进行巩固,结果学生只是停留在对概念的简单记忆上,未能真正理解规律的内涵。此时,我启发学生让他们重新认识4组概念,并让他们对比总结出的规律,这样程度好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判断运用,但还不够熟练。我让他们把刚才的规律变成“升、失、氧、还(剂);降、得、还、氧(剂)”,然后让他们谈新的认识,很快,大部分学生意识到与前面的区别。接着,我引导学生仿照上述方法分析规律中蕴涵的其它意义,有些同学能够找出一些,但不全面。我启发学生“还原剂→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对比“升、失、氧、还(剂)”,不难发现规律中的第三个字“氧”包含有三种含义即“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这样学生便认清了规律,并能理解、掌握、运用于解题中。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能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完成教育教学(此文来自)任务,但未能将新课程教材体现的系统性、逻辑性,以及注重方法、能力培养的目标很好的贯穿于教学中。同时说明我对新教材还没有吃透,教学目标还不够清晰,对课程标准也没有认真地去学习、钻研。
【中和反应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酸碱中和反应说课课件07-17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反思07-24
初中化学教材《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08-20
高三复习课《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06-12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教学设计07-24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教案11-19
故宫中和殿导游词08-08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教学案09-01
输血反应与处理09-26
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教学法的优缺点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