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番木瓜栽培技术要点(精选5篇)
1.第八章 番木瓜栽培技术要点 篇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进网作业电工,应认真执行(A)的方针、掌握电气安全技术,熟悉电气安全的各项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重于泰山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人民电业为人民
2、电能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B)
A.危险性和高电压
B.危险性和破坏性 C.破坏性和高电压
D.低电压和过电压
3、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超过(C)mA时,就会在较短时间内危及人生命。
A.10~20
B.20~30
C.30~50
D.50~80
4、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A)
A.越大
B.越小
C.不确定
D.不变 5、220V/380V低压系统,如果人体电阻为1000Ω,则遭受两相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C)mA。
A.30
B.220
C.380
D.1000
6、当电压为250~300V以内时,以(C)频率的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最大
A.直流
B.小于20Hz
C.50~60 Hz D.大于100 Hz
7、人体触电时,根据触电的体位不同,电流通过人体最危险的途径是(A)
A.左手至双脚
B.右手至双脚 C.右手至左手
D.左手至右脚
8、身体不好或醉酒,则精力就不易集中,就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而且触电后,由于体力差,摆脱电流(B)
A.相对大
B.相对小
C.稳定
D.不确定
9、人体触电可分为直接接触触电和(C)两大类。
A.跨步电压触电
B.接触电压触电 C.间接接触触电
D.单项触电
10、人体发生单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是(B)
A.线电压
B.相电压
C.接触电压
D.接地电压
11、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比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危险性(A)
A.大
B.小
C.相等
D.不确定
12、当带电体有接地故障时,离故障点越近,跨步电压触电的危险性越(A)
A.大
B.小
C.相等
D.不确定
13、保护接地的电阻不能大于(A)Ω
A.4
B.10
C.15 D.20
14、剩余电流保护器作为直接接触触电保护的补充防护措施,以便在直接接触触电保护的基本防护失效时作为(A)
A.补充防护
B.主要防护 C.主要保护
D.后机保护
15、保护接零是指低压配电系统中将电气设备(B)部分与供电变压器的零线(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零干线)直接相连接。
A.内部可导电
B.外露可导电 C.金属外壳
D.中性线
16、实施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时必须注意在(C)配电变压器供电的低压公共电网内,不准有的设备实施保护接地,而有的设备实施保护接零。
A.接地方式相同的B.接地方式不相同的 C.同一台
D.接地电阻不同的
17、T T系统是指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而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D)分别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系统
A.相线
B.中性线N C.PEN线
D.保护线PE18、低压电网中的TN-C-S系统,整个系统内(C)
A.中性线(零线)N和保护线 PE是合用的 B.中性线(零线)N和保护线 PE是分开的
C.中性线(零线)N和保护线 PE是部分合用的D.中性线(零线)N和保护线 PE是混合用的
19、我国规定的交流安全电压为(C)V A.220、42、36、12
B.380、42、36、12
C.42、36、24、12、6
D.220、36、12、6 20、机床的局部照明应采用(B)V及以下安全电压
A.42
B.36
C.24 D.12
21、行灯的电压不应超过(B)V A.42
B.36
C.24 D.12
22、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方便的场所(如金属容器内)应采用(D)V的安全电压
A.42
B.36
C.24 D.12
23、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广泛采用额定动作电流不超过(C)mA、无延时动作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A.10 B.20
C.30 D.50
24、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后面的电网零线不准再重复接地,电气设备不准(C),以免引起保护器误动作。
A.重复接地
B.直接接地
C.保护接零 D.保护接地
25、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后,被保护支路应有各自专用的(B),以免引起保护器误动作。
A.接地线
B.零线
C.保护线 D.电源
26、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设备和没有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设备不能共用一套(D)
A.电源
B.零线
C.保护线 D.接地装置
27、装设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值一般应不小于电气线路和设备正常最大泄露电流值的(C)倍。
A.1 B.1.5
C.2D.2.5 28、电气安全用具按基本作用可分为(A)
A.绝缘安全用具和一般防护安全用具
B.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
C.绝缘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
D.基本安全用具和一般防护安全用具
29、(C)是指那些绝缘强度能长期承受设备的工作电压,并且在该电压等级产生内部过电压时能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用具。
A.绝缘安全用具
B.一般防护安全用具 C.基本安全用具
D.辅助安全用具
30、绝缘棒工作部分不宜过长,一般长度为(B)cm,以免操作时间造成相间或接地短路
A.2~5
B.5~8
C.8~10
D.10~15
31、验电器属于(C)
A.绝缘安全用具
B.一般防护安全用具 C.基本安全用具
D.辅助安全用具
32、声光型高压验电器由(B)和全绝缘自由伸缩式操作杆两部分组成
A.回转指示器
B.声光显示器 C.绝缘器
D.电晕器
33、用高压验电器验电时应戴绝缘手套,并使用与被测设备(A)的验电器。
A.相应电压等级
B.高一电压等级 C.低一电压等级
D.多电压等级
34、携带型接地线应当采用(D)
A.多股铜绞线
B.钢芯铝绞线 C.多股软裸铜线
D.多股软绝缘铜线
35、(A)是用来安装和拆卸高压熔断器或执行其他类似工作的工具。
A.绝缘夹钳
B.绝缘棒 C.验电器
D.绝缘手套
36、绝缘夹钳主要用于(A)的电力系统。
A.35KV及以下
B.110KV C.220KV
D.500KV
37、当有带电体接地故障时,(B)可作为防护跨步电压的的基本安全用具。
A.低压试电笔
B.绝缘靴(鞋)C.标示牌
D.临时遮拦
38、绝缘棒一般每(D)进行一次绝缘试验。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39、绝缘靴(鞋)要定期试验,试验周期一般为(C)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40、电容型验电器试验周期一般为(D)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41、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电气作业组织措施有:(A)、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A.工作票制度
B.操作票制度
C.防火安全制度
D.安全保卫制度
42、在高压设备上进行检修、试验、清扫、检查等工作时,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时应使用(A)
A.电气第一种工作票
B.电气第二种工作票 C.口头指令
D.倒闸操作票
43、在大于设备不停电时安全距离规定的相关场所工作,应使用(B)
A.电气第一种工作票
B.电气第二种工作票 C.口头指令
D.倒闸操作票
44、工作票由(C)签发或经设备运行维护单位审核合格并批准的其他单位签发,承发包工作中,工作票可实行双方签发形式
A.检修单位
B.试验单位 C.设备运行维护单位
D.操作电工
45、一个(A)不能同时执行多张工作票
A.工作负责人
B.工作班成员 C.施工班组
D.施工单位
46、在变配电所内工作时,工作许可人应会同(A)到现场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备、可靠,并检验、证明、检修设备确无电压
A.工作负责人
B.运行值班人员 C.施工班组
D.施工单位
47、工作监护人一般由(A)
A.工作负责人
B.工作票签发人 C.工作许可人
D.工作班成员
48、检修设备停电时,除了把各方面的电压完全断开,还必须拉开(C),使各方面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
A.断路器
B.SF6断路器 C.隔离开关
D.真空断路器
49、检修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停电后,在装设(B)之前必须用验电器检验无电压。
A.绝缘垫
B.接地线 C.隔离遮拦
D.标示牌
50、线路验电应逐相进行,同杆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验电时,先(C)先验下层后验上层。
A.验低压
B.验高压或低压 C.先验低压后验高压
D.验低压或高压
51、拆除接地线的顺序(A)
A.先拆导体端,后拆接地端
B.先拆接地端,后拆导体端 C.先放电再拆接地端 D.先放电再拆导体端
52、接地线必须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导体上,严禁采用(C)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
A.绑扎
B.螺栓连接 C.缠绕
D.压接
53、在已停电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上的操作把手上挂(A)标示牌,防止运行人员误合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A.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B.在此工作 C.止步,高压危险
D.从此上下
54、“两票三制”是从长期的生产运行中总结出来的安全工作制度,是防止电气安全事故的有效(A)
A.组织措施
B.安全措施 C.技术措施
D.绝缘措施
55、一张倒闸操作票最多只能填写(A)操作任务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56、操作票填写要严格按照倒闸操作原则,根据(B)和运行方式及操作任务和操作中的运行要求进行,操作步骤要绝对正确,不能遗漏。
A.设备状况
B.电气主接线
C.接地方式
D.工作状态
57、倒闸操作要有正确的调度命令和合格的(B)
A.工作票
B.操作票 C.安全用具
D.操作用具
58、在运行中,(A)和电火花或电弧等都是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
A.电流的热量
B.电压高低 C.环境温度
D.干燥天气
59、引发电气火灾要具备的连个条件为:有(A)和现场有引燃条件。
A.现场有可燃物质
B.湿度 C.温度
D.干燥天气
60、带电灭火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正确选择(C)
A.绝缘工具
B.灭火位置 C.灭火器材
D.操作工具
二、判断题
1、单相触电的危险程度与电网运行方式有关(√)
2、将电气设备的中性线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称为保护接地(×)
3、绝缘靴由特种橡胶制成,以保证足够的防水性(×)
4、安全电压是低压,但低压不一定是安全电压(√)
5、人体的触电方式有单相触电、两相触电。(×)
6、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组织的一种伤害。(×)
7、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比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危险性小。(×)
8、人体发生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是相电压。(×)
9、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撑伞并不得靠近避雷针和避雷器。(×)
10、采用保护接地后,假如电气设备发生带电部分碰壳或漏电,人体触及带电外壳时,人体电阻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式并联的(√)
11、低压电网的配电制及保护方式为IT、T T、TN-C三类。(×)
12、绝缘夹钳主要用于接通或断开隔离开关,跌落保险,装卸携带型地线以及带电测量及实验等工作。(×)
13、电气设备停电检修时,为防止检修人员走错位置,误入带电间隔及过分接近带电部分,一般采用遮拦进行防护。(√)
14、使用绝缘棒时,绝缘棒禁止装接地线。(√)
15、拆接地线的顺序应同时拆导体端和接地端。(×)
16、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用接地线接地并三相短路。(√)
17、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可移动或拆除遮拦、标示牌。(×)
18、倒闸操作票由操作人填写、一张操作票只准填写两个操作任务。(×)
19、倒闸操作中发生疑问时,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
20、万一发生电气火灾时,必须迅速采取正确有效措施,及时扑灭电气火灾。(√)
三、多项选择题
1、电流通过人体,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通过的(ABCD)A.电流大小
B.电压高低 C.持续时间
D.频率
2、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有(ABCD)A.采用安全电压
B.装设剩余电流保护器 C.保护接地
D.保护接零
3、电气设备有(ABD)三种工作状态。从一种工作状态转换到另外一种工作状态所进行的一系列操作称为倒闸。A.运行
B.检修 C.试验
D.备用
4、下列(AB)造成的触电称之为直接接触触电。A.人体直接碰到带电体
B.离高压带电体太近造成对人体放电 C.跨步电压触电 D.接触电压触电
5、关于装设剩余电流保护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A.不能作为单独的直接接触触电的防护手段
B.必须与基本防护措施同时使用
C.可作为单独的直接接触触电的防护手段 D.不需要与基本防护措施配合使用
6、电气安全用具按基本作用可分为(AB)A.绝缘安全用具
B.一般防护安全用具 C.基本安全用具
D.辅助安全用具
7、在电气设备上悬挂标示牌是用来(ABC)A.警告作业人员不得接近设备的带电部分
B.提醒作业人员在工作地点采取安全措施
C.指明应检修的工作地点,以及警示值班人员禁止向某设备合闸送电
D.介绍设备运行状态
8、在高压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的安全组织措施有(ABCF)A.工作许可制度
B.工作监护制度 C.工作票制度
D.安全保卫制度
E.操作票制度
F.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9、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有(ABDE)A.停电
B.验电
C.放电
D.装设遮拦和悬挂标示牌 E.挂接地线
F.安全巡视
10、电气工作交接班时要做到“五清四交接”。所谓“五清”是指对交接的内容要(ABCDE)A.讲清
B.听清
C.问清
D.看清 E.点清
F.交清
2.第八章 会计档案 篇二
一、会计档案的概念和内容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会计档案具体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其他会计资料。
二、会计档案的归档
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都应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的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会计机构保管1年。期满之后,应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的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各类会计档案的具体保管期限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包括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以及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税收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四、会计档案的查阅和复制
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拆封和抽换。
五、会计档案的销毁
3.第八章 附则 篇三
第三十三条 国务院立法规划和计划中规定由科学技术部起草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起草工作,参照本规定执行。
法制机构会同部内有关单位组织法律、行政法规的起草工作。
第三十四条 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征求科学技术部对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草案意见的,由法制机构综合有关单位的意见后复函。涉及到重大问题或者重要事项的,报主管部长或部长审定后回复。
第三十五条 法制机构负责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编纂、汇编工作。
4.第八章讲义提纲 篇四
观看教学片:
1、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
2、纯真心态
一、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定义
是研究人们在工作中和组织中的行为。研究涉及如何在应聘者之中进行人员选拔,在人员晋升和雇用中如何进行考核、培训或评价等。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成熟的标志是爱与工作的能力。
二、人事心理学家如何选拔雇员?
(一)背景资料
(二)面试——结构化面试(也称标准化面试)
(三)心理测验:职业兴趣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
(四)能力倾向测验
(五)评价中心——无领导小组讨论
(六)情境评价测验——文件筐测验
三、霍兰德的职业爱好问卷
Holland的人格类型论:现实型(顺应的、具体的、老实的);研究型(分析型的、指挥的、探究的);艺术型(想象的、独白的、情感性的和无秩序的);社会型(社交性的、爱帮助他人和善解人意的);企业型(冒险的、精力充沛的、社交性的和自信的);常规型(守规则的、慎重的、自制的、顺从的)
四、16个经典面试问题
1、“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2、“谈谈你的家庭情况”;
3、“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4、“你最崇拜谁?”;
5、“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6、“谈谈你的缺点”;
7、“谈一谈你的一次失败经历”;
8、“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
9、“对这项工作,你有哪些可预见的困难?”;
10、“如果我录用你,你将怎样开展工作”;
11、“与上级意见不一是,你将怎么办?”;
12、“我们为什么要录用你?”;
13、“你能为我们做什么?”;
14、“你是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如何能胜任这项工作?”;
15、“你希望与什么样的上级共事?”;
16、“您在前一家公司的离职原因是什么?”
五、如何面对求职压力
1、积极应对比抱怨更有用。
2、找到自身的优势。
3、求职要做到“四不”:不轻易放弃就业、不轻易跳槽、不随意违约、不乱存放档案
4、女大学生求职应避免四大误区:求职过分追求文职、遇到困难选择退缩、择业抱有“将就”心理、对自己的容貌美丑看得过重。
5、做两手准备——择业和创业
课程赠言:
大学的生活可谓滴水藏海,幼稚的目光需要智慧沉淀出见识;
单纯的头脑需要风雨洗礼出思想;
年轻的心胸需要沧桑锻打得通达;
成长的脚步需要跋涉磨练出坚实!
推荐歌曲:
《我的未来不是梦》——张雨生。
《永远相信》——翁倩玉
《心的方向》——周华健。
《向前走》——林强。
《单飞》——锦绣
《锦绣前程》——锦绣
5.第八章--预测分析 讲稿 篇五
一、预测分析概述
(一)预测分析的意义
预测(Forecast)是指用科学的方法预计、推断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行为,即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由已知推断未知的过程。
(二)预测分析的特点 预测分析具有如下特点:
1.预见性;2.明确性;3.相对性;4.客观性;5.可检验性;6.灵活性
(三)预测分析的程序 1.确定预测目标 2.收集和整理资料 3.选择预测方法 4.分析判断 5.检查验证 6.修正预测值 7.报告预测结论
(四)预测分析的方法 1.定量分析法
(1)趋势外推分析法
趋势外推分析法是指将时间作为制约预测对象变化的自变量,把未来作为历史的自然延续,属于按事物自身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一类动态预测方法。
(2)因果预测分析法
因果预测分析法是指根据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函数关系,按预测因素(即非时间自变量)的未来变动趋势来推测预测对象(即因变量)未来水平的一类相关预测方法。
2.定性分析法 3.两类方法的关系
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定量分析法虽然较精确,但许多非计量因素无法考虑。
(五)预测分析的基本内容
1.销售预测;2.利润预测;3.成本预测;4.资金预测
二、销售预测
(一)销售预测的意义
(二)判断分析法的种类和特点 1.推销员判断法
推销员判断法又称意见汇集法,是由企业的推销人员根据他们的调查,将各个顾客或各类顾客对特定预测对象的销售预测值填入卡片或表格,然后由销售部门经理对此进行综合分析以完成预测销售任务的一种方法。
2.综合判断法
综合判断法是由企业召集有关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那些最熟悉销售业务的销售主管人员,以及各地经销商负责人集中开会,由他们在会上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特定产品未来销售量进行判断和预测的一种方法。
3.专家判断法
(1)专家个人意见集合法(2)专家小组法
1(3)特尔菲法
(三)趋势外推分析法的种类及其应用 1.平均法
平均法是指根据所掌握的特定预测对象若干时期的销售量历史资料,按照一定方法进行处理,计算其平均值,以确定预测销售量的一类方法。
(1)算术平均法 该法又称简单平均法,它是直接将若干时期实际销售业务量的算术平均值做为销售量预测值的一种预测方法。
(2)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是指在掌握n期销售量的基础上,按照事先确定的期数(记作m,m<n/2)逐期分段计算m期的算术平均数,并以最后一个m期的平均数作为未来n+1期预测销售量的一种方法。
(3)趋势平均法
趋势平均法是指在按移动平均法计算n期时间序列移动平均值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趋势值的移动平均值,进而利用特定基期销售量移动平均值和趋势值移动平均值来预测未来销售量的一种方法。
(4)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掌握全部n期资料的基础上,按近大远小的原则确定各期权数,并据以计算加权平均销量的一种方法。
(5)平滑指数法
平滑指数法是指在综合考虑有关前期预测销售量和实际销售量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事先确定的平滑指数预测未来销售量的一种方法。
2.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
通过分析一段时期内销售量(Q)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来建立回归模型并据此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时间序列回归法。
(四)因果预测分析法的程序及应用 1.因果预测分析法的程序
利用因果法预测销量的步骤如下:(1)确定影响销量的主要因素
(2)根据有关资料确定销量y与xi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因果预测模型(3)根据未来有关自变量xi变动情况,预测销售量 2.因果预测分析法举例(1)指标建立法的应用(2)回归分析法的应用
(五)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原理(1)萌芽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
三、利润预测
(一)目标利润的预测分析
传统的利润预测就是根据事先预计的销售量、成本、价格水平测算可望实现的利润额,其计算公式与事后的实际利润计算并没有本质区别。
1.调查研究,确定利润率标准。
2.计算目标利润基数。3.确定目标利润修正值
4.最终下达目标利润、分解落实纳入预算体系
(二)利润敏感性分析
1.利润敏感性分析的意义
利润敏感性分析(Profit Sensitivity Analysis)是研究当制约利润的有关因素发生某种变化时对利润所产生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2.利润敏感性分析的假定(1)四个因素的假定(2)因素单独变动的假定(3)利润增长的假定
(4)变动率的绝对值为1%的假定
3.利润灵敏度指标的计算及其排列规律(1)利润灵敏度指标的定义(2)利润灵敏度指标的计算公式
任意第i个因素利润灵敏度指标=(该因素的中间变量基数/利润基数)×1%(3)利润灵敏度指标的排列规律 第一,单价的灵敏度指标总是最高; 第二,销售量的灵敏度指标不可能最低;
第三,单价的灵敏度指标与单位变动成本的灵敏度指标之差等于销售量的灵敏度指标,即:
第四,销售量的灵敏度指标与固定成本的灵敏度指标之差等于1%,即: 4.利润灵敏度指标的应用
(1)预测任一因素以任意幅度单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2)测算多个因素以任意幅度同时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3)测算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利润变动率应采取的单项措施(4)预测为实现确保企业不亏损的因素变动率极限
(三)经营杠杆系数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1.经营杠杆的涵义
2.经营杠杆系数及其计算(1)经营杠杆系数的定义
经营杠杆系数(Degree of Operating Leverage,DOL)又称经营杠杆率,是指在一定业务量基础上,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计算经营杠杆系数,可分别采用理论公式和简化公式。
(2)经营杠杆系数的理论公式 计算经营杠杆系数的理论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DOL)=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3)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
按理论公式5.3.18式计算经营杠杆系数,必须以掌握利润变动率和产销量变动率为前提。这就不便于利用经营杠杆系数进行预测。为了事先能够确定经营杠杆系数,在实践中可按以下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经营杠杆系数(DOL)=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 3.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规律
(1)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
3(2)在前后期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产销量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产销量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所以产销量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3)成本指标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同。(4)单价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5)在同一产销量水平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就越大,从而风险也就越大。
4.经营杠杆系数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1)预测产销业务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在已知经营杠杆系数DOL、基数利润P和产销变动率K3的情况下,可按下列公式预测未来利润变动率K0和利润预测额P1: 未来利润变动率(K0)=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K3·DOL 预测利润额(P1)=基期利润×(1+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 P(1+ K3·DOL)(2)预测为实现目标利润应采取的调整产销量措施
在已知经营杠杆系数DOL、基数利润P和目标利润P1或目标利润变动率K0的情况下,可按下列公式预测销量变动率K3: 销量变动率(K3)=(目标利润-基期利润)/(基数利润×经营杠杆系数)或 = 目标利润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
(四)概率分析法及其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1.概率分析法概述
2.期望值分析法及其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3.联合概率法及其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四、成本与资金需要量的预测
(一)成本预测 1.成本预测的意义 2.成本预测的程序(1)提出目标成本草案 第一,按目标利润进行预测
第二,以先进的成本水平作为目标成本(2)预测成本的发展趋势(3)修订目标成本 3.成本的预测方法(1)历史资料分析法
成本预测中的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指在掌握有关成本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一定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建立有关成本模型,并据此预测未来成本的一种方法。
(2)因素预测法
因素预测法则是通过分析与定型产品成本有关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变动以及物价变动方向和经济发展前景,考虑上述因素以及预定采取相应措施对成本指标的相对影响,预测现有老产品未来成本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3)定额测算法
定额测算法指利用定型产品的各种消耗定额及成本价格水平等资料,预计测算现有产品生产成本的定量分析的方法。
(4)预计成本测算法
预计成本测算法一般用于新产品成本预测或改型产品成本预测。
(二)资金需要量的预测
(1)确定未来销售收入变动率指标K。
(2)分析基期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计算A与L。
(3)按折旧计划和更新改造计划确定可作为内部周转资金来源的折旧摊销额与同期将用于更新改造的资金数额,进而计算D。
(4)按照预计销售额和基期销售净利润率计算预期净利润,按计划期发放股利分配率测算预计发放股利,进而计算R。
(5)确定新增零星开支M。
【第八章 番木瓜栽培技术要点】推荐阅读:
木瓜作文400字12-09
木瓜海棠的繁殖方法介绍10-01
木瓜猪骨汤的做法有哪些12-06
茶叶栽培技术08-25
柚子树苗栽培技术09-14
辣椒栽培技术免费11-10
香菇的栽培技术01-26
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技术06-20
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06-26
高效优质玉米栽培技术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