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25-01-17

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15篇)

1.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一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由于劳动力流动的日趋频繁,流动党员的数量增多,如何加强街道社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既是一个热点问题,又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不可回避的难点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笔者通过对街道社区流动党员调查,形成了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基本现状

通过对街道25个社区进行调查,目前现有流动党员156名

。其中流出党员149名,流入党员7名。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近年来流动党员呈现出三个新的特点:

一是数量增多。社区流出党员中以大学毕业生党员和下岗职工的党员为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部分党员具有一技之长。总的来看,流动党员的数量和隐形党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是范围更广。外出党员的流动范围已从市内流动为主转向省内和全国范围内流动。主要集中流入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从业的单位主要以私营企业为主,从业的行业则以工业、建筑业、商业及饮食等服务业为主。

三是流动性大。部分流动党员虽然具有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特点,但大多数流动党员因工作环境、待遇等原因,不断“跳槽”,形成新的不确定、难掌握的流动去向。

四是管理更难。大多数流动党员在外人生地不熟,不愿亮明身份,有的流入单位没有建立党组织、流动党员找组织嫌麻烦;社区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上怕麻烦,造成管理“双难”的现状。

二、存在问题

主要存在“四难”问题:

一是去向掌握难。一些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有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加之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有的无固定地点且居无定所。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

二是活动开展难。流出党员远离所在社区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组织的活动。在当地又不愿亮明身份,多数外出党员不能参加所去地党组织生活。由此,造成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

三是管理落实难。在流出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有的外出预备党员则到期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有的大学生党员,毕业后无法落实工作单位,只能将组织关系挂靠在原所在社区党组织,人却长期在外,难以管理。有的流动党员党费由其亲属代为交纳。

四是作用发挥难。外出期间对社工党组织的工作不闻不问,对社区建设关心不够、支持不够,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以及带动作用弱化。而且大多数流动党员不愿亮明身份,作用难显现。

三、对策措施

针对存在“四难”的问题,要着力破解“四难”,提高“四新”,实现“四化”:

(一)着眼于破解“去向掌握难”,创新组织设置,促进组织建设网络化。

一是规范社区党组织设置。根据流动党员队伍的特点,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党支部—党小组”的三级管理网络。二是建立和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社区党组织要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一人一挂钩。流动党员到达外地以后,必须及时地向原社区党组织和联系人提供电话和通讯地址。指定的联系人每季度至少同流动党员联系一次,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三是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可在党员流入地较为集中的地方,将三人以上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对持证流入党员及时编入党小组。

(二)着眼于破解“管理落实难”,创新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管理长效化。

一是明确管理责任。明确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职责,建立起一个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党支部和党小组共同负责的责任体系,以保证流动党员流出流入都在党组织的管理监督之下。二是健全流动党员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党员外出流动报告制度、联系制度、学习活动制度、党员发展制度、《流动党员活动证》管理使用制度、检查监督制度等,使流动党员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三是加强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管理。对流动党员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从业地点和单位比较固定,且从业单位已建立起党组织的,及时将其组织关系转入所去单位的党组织。对外出时间6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实行“持证”管理。

(三)着眼于破解“活动开展难”,创新活动举措,促进活动方式多元化。

一是创新活动方式。把党组织活动同流动党员的本职工作联系起来,有效解决流动党员“活动无场地、缺资金、时间无保证”等实际困难。精心策划组织活动,从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以往简单的以开会传达、文件学习为主的单一活动模式,按照“时间短、内容精、方式活、效率高”的思路,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使流动党员“每次活动都能带点收获回去”。二是组织生活形式多样。每个季度布置组织生活会的专

2.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二

一、高校分类指导分类标准及其理论研究

为精准帮扶学生学业、生活、就业,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就业质量,现很多高校都已建立分类指导机制,全面全程服务学生。而在其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分类标准,并以此给予适当指导,以期达到帮扶效果。

1.对学生的学籍成绩信息进行分类。通过每学期的学业预警,以及学年必修课学分达到留级标准的学生,及时通知并对其进行教育指导;针对学年必修课挂科较多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建档,由班级骨干学生及党员学生组织帮扶小组进行帮扶。

2.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分类建档。通过平时集体活动的出勤状况,以及班级心理委员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并根据学生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分类教育疏导,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帮扶。

3.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并专门建档记录。学生遇到紧急情况,要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及时应对,以保证学生安全为前提,解决首要棘手问题,学院召开针对性会议,做好学生的安抚工作,做好建档记录,解决好后续问题。

4.就业帮扶。按学生就业意向进行分类,对就业当中的不同就业意向学生进行摸底沟通,了解其就业方向。安排就业指导教师分类进行指导帮扶,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保证就业工作的实效性。

分类指导主要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展开辅导与帮助,对提高“困难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及生活质量有着重大意义。针对学业困难、经济困难、痴迷网络、交流困难等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着重分析以上因素对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发展的映射关系,分析各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防止多种问题在同一学生身上交叉出现。

二、高校分类指导下师生党员的组织帮扶架构及工作培训

重视分类指导工作的实施安排,确立以学院书记领导,学院副书记、团总支书记牵头,各年级辅导员、党员骨干教师、青年博士和学生党员为组员的分类指导工作小组,分单双周举行分类指导专题汇报以及工作会议,单周组织碰头会,各年级分别汇报年级重点人重点事,交流工作经验和管理方法;双周召开学生管理办公室例会,针对重点人,重点事进行分析、总结,定期向学院党政联席汇报工作开展情况。而辅导员在当前的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学生基本信息,特别是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的掌握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这些也需要学生党员的积极配合和引导。对分类指导的学生逐一了解、逐一建档、逐一帮扶,建立规范的教育管理工作机制,确保教育的针对性、管理的科学性和服务的有效性。

而针对党员帮扶工作组的培训则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加强对教师党员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发展的分类指导与成长导航,需要教师党员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工作经验。除在工作中通过谈心谈话和帮扶积累工作经验外,在心理咨询与干预、语言的沟通艺术等方面也需要得到培养和完善。第二层面,每年可举办学生骨干素质拓展训练营,开发学生党员干部“领导力训练”“危机干预”“心理咨询”等多门实训类辅学课程以及多主题的素质提升工作坊,提升学生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骨干,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处理学生的个各种突发问题。

三、高校党员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帮扶机制及其引导

高校党员帮扶工作组遵循学生分类指导工作原则,细化相关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实现分类指导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而加强分类指导的各项帮扶工作对新学期指导学生制定学业规划、帮助学生尽快转入学习状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将分类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表现。

1.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因地制宜的指导机制。根据不同问题的响应级别,制定不同的分类指导方案,对学生实施一对一的指导。建立不同类别的学生指导档案并及时更新,在同一类型的分类指导中再分级记录登记,记录学生在不同阶段产生的变化,确保指导的有效性。

2.定期开会,建立交接辅导机制。针对休学、留级同学建立上下年级辅导员共同辅导的交接式辅导机制,实现对困难同学的跨级扶持、帮助。

3.跟踪指导,制定教师帮扶机制。辅导员将心理访谈过程、课业辅导以及其他工作情况记入档案,实现全程跟踪式指导。制定以青年党员教师、班导师、青年博士辅导员帮扶学业困难学生的教师帮扶原则,力图保证学业困难生提高学习兴趣,顺利毕业。

针对分类指导的帮扶机制,在每学期初,对各年级各班进行排查工作,主要对学业成绩不符合要求、心理、家庭困难等情况进行排查和统计,对特殊学生进行分级、分类总结归档。召开年级班委会,要求各班建立党员帮扶小组,对问题学生进行帮扶;对于问题较严重的班级召开班会,做到党员一对一帮扶、指导,切实做到认真筹划、统一部署。排查过程辅导员走进学生班级、宿舍,与学生交流谈心,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针对学习困难、生活困难、心理困难、就业困难、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学生进行摸底。如将对学业困难学生的帮扶作为重点帮扶项目,针对学业预警以及学业困难的同学,依托学院党建特色基地,建立预备党员、积极分子“一对一”学业帮扶,为学业困难的学生答疑解惑;党员教师对学业困难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定期了解其学习状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院教研室教学指导的作用,积极帮助学业困难学生进行选课咨询和学业规划,尽可能使学业困难学生的选课和学业规划科学、合理、可操作。

同时,为了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建立学业发展和思想进步的信心,学院还根据学校安排,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帮扶联系体系,针对面临人际交往和学业压力的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党员学长关怀计划进行个体指导和帮扶。

参考文献

[1]赵庆年,祁晓.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内涵与具体内容[J].教育研究,2013(8).

[2]夏娟.关于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3.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 篇三

摘 要: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党员育人导师制”工作自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就学院开展导师制工作的实践中“导什么”“怎么导”等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总结。

关键词:高职院校;导师制;党员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3-0020-03

2012年以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实施“党员育人导师制”工作,全院党员教师做了深入、艰苦的工作,逐渐在全院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风气,教师们深入学生中间,将育人理念带进课堂,带进宿舍;与学生交朋友,说知心话,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以本院开展“导师制”情况为例,就专科生实行“导师制”工作进行探析。

一、导师与导师制工作

导师(Hierophant)一词源自希腊语,象征有相当的知识和智慧,他们是知识和道德的传播者,是诊疗人世伤痛的行医人。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与学习、实践与生活。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将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科研、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全体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教育环节,对学生实施全程和全方位的教育和指导。

二、以生为本是“导师制”的要义

人的成长过程中,不管在哪个年龄阶段,都需要人的引导。高职阶段学生实行导师制,其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素质,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深入分析我院两年来实行“导师制”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我们认为开展导师制的首要问题,是要厘清导师的职责,让导师知道“导什么”的问题。

1.导人的观念

形成正确的观念有利于做正确的事情,提高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包括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大学生虽然学习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但是还没有形成较完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没有人加以引导,学生一旦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后果不堪设想。一个好的导师,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可以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完善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导师制”,最首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导人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好的行为习惯让人受益终生,而坏的行为习惯会毁掉人的一生。一个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提高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自于对行为的正确认识,可以让人知道哪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养成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靠持之以恒的毅力,更有赖于良好督导机制。因此,来自老师、家长、同学、朋友的引导与监督对高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在学校,单个辅导员因面向学生过多,难以尽到指导与监督每个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责任,而“导师制”的开展,因每个导师仅负责不到10名学生,可以做到因人施导,全年覆盖,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导人的职业操守

职业操守是指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必须遵从的最低道德底线和行业规范。它具有“基础性”“制约性”的特点,凡从业者必须做到。它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又是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一个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否则将一事无成。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卫生类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将来主要走向医护类的岗位,当前各类医疗事故频发、医患关系紧张,医院的各种负面信息的传播均在动摇学生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信念,影响他们的职业操守。通过学院施行的“导师制”,尤其是有医疗工作经验的双师型的导师,通过导师亲身经历的故事分享等形式,将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所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自身所应该具备的责任与义务。

4.导学

高职类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较大,而且受到专业调剂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入学后发现医学类课程较繁重,出现学习困难;也有些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目标不明确,产生厌学等不良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实行“导师制”后,导师可以有目的性地针对个别学生开展专业思想教育,转变学生学习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充分了解专业特点和行业发展的前景,对专业学习和行业发展充满信心,提升其专业学习的动力,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三、导师的良好心态是“导师制”成功的前提

知道“导什么”之后,导师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导”的问题了。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要具备对学生的爱心,教育学生的信心,了解学生的细心,培养学生的恒心,最终实现师生之间的“以心换心”。

1.爱心

爱心,就是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导师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要热爱学生,这是做好导师工作的前提。只有全身心放在学生管理上,时时处处关心、爱护、理解学生,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拥护和爱戴,才能为管理好班集体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陶行知先生倡导“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导师的道德素养的核心,是导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崇高思想品德的具体体现。

2.信心

“信心是基于对事件前景的分析而确立的一种倾向,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努力做好一件事的前提”。信心,是指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将学生引导好,教育好;对学生要有信心,并使之成为前进的动力。高职院校学生有极大的可塑性,学生的进步与否,能力的高低,与导师有极大关系,只要方法得当,教育是能成功的。有了这个信心,才能认真耐心地探索合适的方法。对学生有信心主要表现在要充分信任学生,特别是对后进或犯过错误学生,更要有信心,更要给予充分信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转变。

3.细心

敏锐细致的观察力是导师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之一,导师要教育好学生,首先应该了解学生,而细心的观察则是了解学生最常用、最基本的手段。只有具备良好的细致的观察力,才能从学生的外部表现和眼神、动作、姿态等各个方面的细微变化中觉察学生,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态,对其作全面、细致、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并落到实处。

4.恒心

坚强的意志是打动学生最好的方法。导师的工作也是非常的艰苦繁重,需要付出极大的脑力与体力,这就要求导师要沉着、耐心地对待学生,尤其是在对待一些不顺心的或令人苦恼甚至是感到气愤的事情的时候,更需要导师的沉着与恒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年轻人特别是少年,总是信赖这样的教师:他坚定地朝着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和道德修养的目标前进;他的精神面貌在学生眼里是日新月异的变化着,‘今天比昨天更好,而明天更胜于今天。”

5.以心换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教师必须以心换心,做学生的朋友,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维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学生,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你。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察学生的情绪,那么,很多事情就会顺利解决。教师能以朋友之心对待学生,多一份对学生的理解,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会有积极的影响。

四、科学的方法是导师制成功的关键

开展导师工作,也要注重科学的方法和工作艺术。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导师工作如何开展是每一个导师都要思考的问题。集中开展与分散开展各有利弊,用分散形式开展导师工作,耗费时太长,效率低,而单纯采用集中形式开展导师工作,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化教育,教育的质量又大打折扣。因此,单纯采取一种模式不利于提高导师工作的效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导师的工作效率,也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到导师制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展导师制工作。

2.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每个学生也是有共性与个性之分的。导师在开展工作时,要注意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共性,如职业道德素养、职业礼仪等;同时也要注意因人而异,结合不同学生所具备的不同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3.激励与鞭策相结合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导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激励是不可缺少的方法。适当的激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而教育的理智是实施理智的教育,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学生,犯错是成长必须的经历。因此,开展导师工作不仅要有激励教育,还要有鞭策教育,对于学生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认真劝导,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提高,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4.现实与虚拟相结合

随着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带来的海量的信息,一方面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接触到一些“负能量”的信息。导师除了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外,也可以通过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网络媒介,不定时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微信、QQ等网络交流的媒介,拉近师生彼此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分辨信息的真伪与好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5.活动与说教相结合

活动教育的优势在于它的非强制性,潜移默化、不动声色的。很多的事例也证实,一次好的活动胜过说教。导师与学生除了面对面的交流外,还可以通过一起参加有益的主题活动,更好地将导师制的教育功能发挥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郝娟,芦峰.高职院校实行新生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26).

[2]贾新华.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3).

[3]黄小玲.导师制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J].教育探索,2011(12).

4.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四

2005-12-3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大量“两新”组织、大批“社会人”、“新上海人”纷纷“走进新华”,为使他们有机“融入新华”的党建新平台,去年5月我们成立了社区党员服务分中心。我们遵循“组织起来、活跃起来、规范起来”的工作思路,本着“共享快乐,共对问题,共担忧愁,共建家园”的理念,实践“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宗旨,逐步探索并形成了以“五个化”为主要特点的做法,有效推动了社区“凝聚力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化与拓展。

一、努力构建开放化的组织网络,工作领域由部分覆盖向全覆盖转化

随着社会流动性加大,党建工作范围由区属变为区域,党建运作方式由封闭变为开放,一个高度开放的组织网络是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的基础。为此,我们把分中心作为社区党建的辐射平台,将社区内39幢商务楼分为东、西两片,按照“相邻、相近”原则,建立了12个楼宇党员联合服务点;又在17个居民区增设了17个党员服务点;在分中心里设立了1个流动党员活动站。分中心居于核心地位,负责指导、协调、整合、组织,并与片、站、点经纬交织,点面结合,形成了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了社区的各个层面。

党员服务网络的建立,为社区各类党组织和党员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家”,并建立了“全接纳制度”,即对愿意将关系转到社区或者愿意参加社区党的活动的党员、党组织全接纳。由此,使许多组织关系无处挂靠的党组织和党员找到了归属,使不少组织关系在异地、工作在新华的党员组织生活有了保障。华联发展大厦56家企业从没有党组织到成立楼宇联合党支部,又将升格为党总支,离“家”已久的55名党员重新团聚在党旗下便是一例。中心成立至今,已指导建立“两新”党组织21家;接转组织关系974人;梳理“隐性”党员123人,解决15名党员组织关系的挂靠难题,接纳36份入党申请,并将组织关系不在街道的6家企业党组织的94名党员纳入了双重管理,实现了“党员流动不流失”。

二、积极推行人性化的服务项目,工作内容由一般性服务向全方位服务转化 我们突破接转组织关系等一般性服务内容,坚持“你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的服务准则和三个“结合”的服务方式,即党员找组织与组织找党员相结合、服务党员与服务群众相结合、服务党员与党员服务相结合,努力从组织上、工作上、精神上、生活上实施全方位关怀。不仅提供党建工作方面的服务,还设立和链接法律、心理、经济、金融、医疗等咨询“门诊”、求助热线、职业介绍、企业服务、党员慰问等项目。迄今为止,分中心遍访了852家社区单位,与“两新”组织中900余人次进行谈心活动,为18位结婚生子、生病住院的党员上送鲜花贺喜或慰问、为50位去世的党员发去唁函,先后为社区125人次提供职介服务,共有350余家企业近千人次的党员得到了关怀和帮助,先后为96位老党员排忧解难,为社区老党员办理家政服务、安装“安康通”等26件实事。

藉这些细微而点滴的服务逐步树立起分中心的公众形象、打开了工作局面。党员群众则从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并且直接转化为精神感召力,强化了党员对党组织的亲近感和忠诚感。

三、注重运用柔性化的组织活动方式,党的活动由自循环向互动循环转化 我们立足分中心这个社区党的活动组织平台,寓党员教育于喜闻乐见、进取向上的活动之中,寓规范于动员、组织和整合社会之中,努力实现柔性化、渗透式的教育管理。

1、注重“互商、互量、互动”。通过发放调查表征询了解党员群众的志趣需求,设计组织众多跨小区、跨楼宇、跨企业的活动,取得党员的积极回应。

2、注重“小型、多样、业余”。分中心每月向各居民区、商务楼宇发送活动排片表供党员群众选择参加。我们还利用社区“一坛、一报、一网、一校、一栏”作为联系、沟通、服务党员群众的桥梁。

3、注重“自主参与、自主活动、自主管理”。通过组建流动党员创业指导站、经营管理者沙龙、网络活动小组等,多种以党员为主体、群众共同参与的活动载体,搭建各类人员施展才能的舞台。

这些活动从内容和形式上适应了需要,丰富了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内容,改变了原先以我为主、自我封闭、静态操作的陈规,把体内与体外党建有机地结合起来,分中心由此也更富有亲和力和号召力了。

四、着力培养专职化的工作队伍,党务干部由岗位培训向职业培育转化

培养一支高素质、专职化的党务工作者队伍,是党建工作有效向社区拓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尝试把分中心作为培育专职化社区党务工作人员的平台,组建了一支由分中心层面4名专职人员和居民区层面各配一名兼职党建工作联络员等21人组成的专兼职党建工作者队伍。他们佩带胸卡,深入到社区最基层,活跃在党建第一线,有效地延伸了分中心的工作手臂。

为此,我们建立了五项制度。一是岗前培训制。每位党务工作者上岗前都要接受基本技能培训。二是带教制。由俞静等“金、银奖”获得者传帮带教。三是工作例会制。每月定期进行交流、研讨。四是选送培训制。择优选派人员参加外出学习培训。今年我们还选送了部分人员参加华东政法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高级研修班”学习以及全市社工资格考试。五是考核评议制。组织对这支队伍进行技能测试、综合考核,及时调整充实最新鲜的血液,还给予优秀者提高职级、外出考察和待遇激励。我们正努力把这支队伍塑造成兼备党务工作与社会工作双重技能的队伍,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区党建需求。

五、不断探索多元化的资源整合形式,党建资源由依托行政调配向借助社区各类资源转化

我们试图把分中心作为资源整合的操作平台,借助社区各类资源用于党建工作。一是依托街道行政资源,直接获得人力、资金、设施、场地等方面的有力支撑,除自身拥有150平方米用地外,社区青年中心、文化中心也成为其有机的组成部分。二是挖掘社会资源,如上海影城作为党员群众每季必盼的大型报告会课堂。华联发展大厦的开发商在分中心为之解决困难的真实感受中,改变了对党建工作的看法,主动提供一间房作为楼宇党员服务点活动场所。许多业主、员工都自愿无偿提供设施、经费及志愿服务。三是调动党组织资源,我们将党员这一重要资源组织起来,策划并成立了党员志愿者工作站,42名来自各个方面的党员组成了文化教育、法律援助、医疗保健、经济金融、心理咨询等6支志愿者服务队伍,成为分中心一支不可多得的辅助力量。我们还通过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党群同步,促成商务楼宇与居民区、新生的协管员队伍与专业队伍等基层党组织之间的结对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我们还将探索对分中心工作实行由专家、上级党员服务中心进行评估,党员群众进行测评,基层党组织进行评议的社会化监督评估机制。

实践证明,党员服务分中心正逐步成为社区党建的新的功能平台,成为关怀党员、服务群众、凝聚社会的有效载体。我们将再接再厉,以“凝聚力工程”建设十周年为新起点、以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为契机,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和更为灵活的手段,更大程度地开展服务,更大效能地整合资源,更大限度地凝聚人心,进一步推动新华社区“凝聚力工程”建设。

5.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五

对在职党员实行“双向管理”。建立在职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社区活动记录卡、社区活动反馈卡,对党员进行跟踪管理。充分利用社区星光榜、宣传栏加大宣传力度,定期进行评比表彰,年终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党员表现情况,作为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根据在职党员特长、爱好建立功能性党支部30个、党小组61个,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为居民群众义务服务107次。

对直管党员实行“规范管理”。对社区直属党员着力从“管得住、管得好”上下功夫,通过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教育培训等各项制度,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深入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实行定岗、定责、定目标,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同时,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技能大比武2次,建立党员先锋岗9个,评选党员服务标兵12人。

对流动党员实行“温情管理”。各社区党支部选拔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的党员,设立“流动党员专职联络员”,通过划区包片、结对联系,在流动党员与社区党员群众之间搭建桥梁,及时掌握流入、流出党员情况。同时,社区党组织通过电话、信函或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外出流动党员进行联络沟通,与外县(市)15个党组织取得联系,建成“流动党员信息互通支部”,畅通党员信息互通渠道,为流动党员过组织生活提供保证。

6.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六

一、充分认识实施“一岗双责”。

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全局工作大局,圆满地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因人因岗制定“双责”目标,落实党员的双重责任

1、“双责”的责任内容。“双责”目标主要分为党内职责与岗位职责两个方面。党内职责目标以党员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一对一”帮扶等活动和党风廉政建设、缴纳党费等为主。岗位职责目标以具体的岗位业务工作以及其他工作为主。

2、分解“双责”目标。党支部将通过党员大会向全体党员公布全年的党建工作任务和行政工作目标,采取党员个人自我“认”责、党支部审定相结合的办法,结合党员的年龄、文化、特长等特点和具体岗位要求,分解细化落实“双责”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对于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新部署的工作任务,党组织要及时分解落实给有关党员。

3、公布“双责”目标。“双责”目标确定后,由党支部将党员“双责”目标在党员活动室的学习园地或政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作为党员自我约束管理和党支部实施督查的主要依据。

三、实施阶段性督查,严格考核奖惩

1、加强督查和考核。党支部要对党员“一岗双责”目标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加强指导。要结合党员活动日的开展,组织党员对照目标责任进行自查总结,汇报交流上一阶段完成的情况和下一阶段的打算。党支部要定期对党员履行“双责”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记入《党员目标管理考核登记表》。

2、实行综合考评。党支部要把党员“一岗双责”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年终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每年年终结合民主评议党员,首先由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自我小结认格,并在党员大会上述职汇报“双责”目标任务完成的情况,然后组织全体党员进行民主测评,在此基础上由党支部结合平时考核情况,确定每个党员的等次。

7.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七

一、参与社区管理的主要做法

据调查,当前社区矛盾主要有三点:一是少数开发商不按规定配备公配设施,业主合法权益被侵占;二是物业管理不到位,环境脏乱差,社区生活质量不高;三是部分社区文化体育设施缺乏,社会治安、环境质量、教育卫生、扶贫助残等公共管理服务滞后,政府公信力下降。业主委员会参与社区管理,就是充分发挥广大业主力量,借助房管物业、 司法调解、社区干部、专家学者、志愿服务等社会资源,形成强有力的维权力量和自我服务平台,达到化解矛盾、维护权益、自我服务、联合自治的目的。

1.健全组织、增强广大业主的自我管理意识

由于历史原因,温州居民小区业主委员会组织建设十分薄弱。据统计,温州市鹿城区550个居住小区,建有业主委员会200多个,仅占40%,大多数旧民居没有业主委员会,新建小区有的因为入住率不高未建立,有的为了物业入驻临时组建,名存实亡,广大业主的诉求渠道堵塞。从2010年开始,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主动配合当地居委会认真抓好业主委员会组织建设,公推选举业主委员会30多个, 改选10多个,让一些群众威信高,政策观点、服务意识强的业主进入业主委员会,主导社区事务。并从中挑选出律师、物业管理专家、社会管理专家、 优秀社区退休干部组成专业团队,指导业主委员会日常工作。共举办两期业主委员会干部培训班,进行物管知识、司法知识和社会管理知识方面的专题辅导,增强广大业主委员会干部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参与社区管理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2.依法维权,切实维护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

业主合法权益被侵占是小区突出的矛盾之一, 维权成为确保社区稳定的重要内容。过去开发商侵占业主利益,有的业主不知情,有的知情了不知道向哪里诉求,就是诉求了也势单力薄。现在有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具体协调,组成维权专业团队,形成了强有力的维权力量。例如:华昌大厦某开发商,违反住宅小区按总建筑面积7%的比例配备物业管理用房的法律规定,仅提供物业用房30平方米,侵害了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从2007年到2010年4年间,业主委员会4次起诉、上诉,都因为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等原因法院或不予立案,或驳回诉讼请求。 2011年上半年,协会和大厦业主委员会向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检察院反映,按照法律规定,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检察院为华昌大厦的业主们解决了诉讼主体、诉讼请求及关键证据取证等三项主要问题,以检察院的名义支持起诉,并获得成功,保护了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

3.主动配合,积极参与社区日常管理实务

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区管理事务也不断增多。从2010年开始,协会认真贯彻落实温州市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六城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广泛开展“和谐业主·幸福温州” 主题活动,动员广大业主以主人翁姿态参与文明社区建设。先后在黎明新村社区、松台广场开展小区和谐文化宣传,法律、科普咨询和科普文化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发放“六城联创”宣传资料28万多份。 积极开展邻里互助活动,为小区邻里互助站提供医疗、家政、居家养老等人力资源。主动协调邻居之间、小区物业之间、个体经营者之间的小矛盾、小纠纷, 消除隔阂,互敬互谅。嘉鸿花园等10多个社区业主委员会成立了义务卫生监督队、绿化养护队,主动承担小区卫生监管、绿化养护,有的业主还自己出资补植小区绿化,过去把小区环境不好的责任全推给政府,现在把小区当做自己的家一样呵护。

4.整合资源,努力打造社区自我服务平台

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为广大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事关民生、事关政府的公信力。协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小区各类资源,在重大活动日、 节庆日开展一系列便民服务和扶贫助残活动。2011年第21个“助残日”到来之际,协会联合各业主委员会举办了“牵手残疾人结对帮扶联谊活动”,筹资40余万元,对30名特困残疾人实行结对帮扶,对150名残疾人进行了帮扶慰问。2014年9月,协会在温州市鹿城区文明办的支持下,广泛联合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关爱老人,传承爱心接力主题活动,举办了“幸福鹿城关爱空巢老人·三生融合促进社会和谐”专场文艺演出。活动当天,对2081名老人进行了免费体检,对其中的1059名“空巢老人” 和167名特困老人赠送了慰问金和生活用品,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各业主委员会还根据自身特点, 建立志愿者服务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医疗卫生、健康生活常识等咨询服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等,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和协会联合参与基层社区管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在为政府减压、为居民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碰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1.社会管理创新理念淡薄

部分同志,特别是一些管理部门的同志,对创新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认识不足,有的习惯于惯性思维,把自己的职权看得太重,有的对社会组织有一种恐惧感,把社会组织列在自己的对立面。协会在协调化解矛盾纠纷,特别是协调事关部门职权利益时,往往出现个别部门和利益群体不理解、不支持的尴尬局面。更有一些利益群体侵占业主权益后,不能面对现实,对协会维权刁难设障, 扩大矛盾,引发群体事件。

2.社会组织参与面不广

社会组织是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加强行业管理、推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主动性还不够,参与面还不广, 创新质量还不高。实践中,社区管理所面临的物居矛盾比较普遍,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者之间如何加强沟通联系,加强监督管理, 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物业协会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只要以加强社区管理为目的,好多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还有建筑行业、公益慈善、文化体育、科技卫生等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都可以扮演重要角色,都可以提供丰厚的服务资源。

3.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

经济建设要投入,社会管理更要投入。在创新社会管理初始阶段,一些社会组织,特别是一些公益服务型、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更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两年多来,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和协会共协调化解社区矛盾130多起、维权60起,组织开展扶贫助残、关爱老人、医疗健康服务等大型活动10多起,其经费全靠微薄的会费和个人赞助经费来解决。受经费限制,一些必要的协调服务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甚至连协会办公用房和正常办公秩序都受到影响。

4.社会组织创新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社会组织虽然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但其创新能力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还有差距。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和协会的主要会员是各社区、生活小区、 楼幢的业主委员会,由不同阶层的人员组成,缺少专业系统的管理和培训,政策法律意识、协调处理能力、管理服务水平等都还不能适应社区管理创新的要求。同时,党的建设、制度建设、监督管理机制建设等都直接影响社会组织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几点建议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大力营造创新管理的舆论氛围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抓好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基层社区等不同层面的宣传教育,充分认识创新管理的现实意义,形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社会共识,要大力宣传本地和其他地区创新管理的做法与经验,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提供舆论支持。

2.切实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管理

要从社会管理需要出发,重视培养发展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群众生活类和联合型社会组织,建立完善自律监管机构,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信息化管理项目进程和社会组织登记评估工作。要全面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强内功、提素质,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坚强的组织基础。

3.加大管理创新的财政扶持力度

要制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具体实施意见,落实相关的财政扶持政策。建议政府设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项基金,补助奖励成效显著的社会组织和管理创新项目;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社会管理现状调研,设计助推管理创新重点项目方案,争取中央、省级财政扶持;加快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政府部门在转移下方事权的同时,制定购买服务配套方案,完善购买服务的方法、途径、监管、 评估机制,确保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健康发展。

4.整合优化社会组织资源

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扶持、业务指导、创优争先等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分类管理,整合优化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增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 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5.认真抓好社区业主委员会组织建设

8.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八

关键词:社区;建设;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社区建设与管理提供组织保障新模式

社区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基層组织,新型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开展的怎么样,有没有生机和活力,直接体现出社区基层党组织有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班子成员包片抓,党小组成员重点抓的“金字塔”型领导体系。二是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模式。进一步强化社区管理和服务,按党员居住区域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有一名小组长牵头负责具体事宜,在此基础上,按照“上下联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整体推进”的工作要求,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运行机制等方面大胆创新,从上到下进行理顺,确保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协调、服务、监督等作用。

二、完善社区网络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为社区建设与管理搭建电子服务新平台

一是全面构筑技防网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社区加大技防投入,在社区居民集中居住的居民小区安装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努力实现重点路段、道口和区域视频监控的全覆盖。二是搭建电子政务平台。社区应通过建立局域网、门户网、政务公开系统和网络舆情处置等电子政务平台,畅通民意诉求渠道,让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掌握政务信息,发表个人意见。

三、创新管理,整合队伍,提升社区建设与管理服务新水平

一是推行网格化管理。本着“条块结合、优化组合”的原则,针对不同情况,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管理片,在每个管理片中挑选思想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的居民担任信息管理联络员,配合楼长、居民小组长、调解员、保安员、社区干部、社区民警、街道包社区干部开展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形成由街道、管区、社区、片区、楼(栋)长组成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二是整合社区联防队员。投资建立社区联防基地,将原先分散居住的联防队员集中居住,实行军事化管理。结合联勤队伍的网格化管理,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布局,形成“社区保点、联防巡线、治安志愿者参与”的大巡防格局,大限度地把治安队员放在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和社区主干道,提高对犯罪分子的震慑力。

四、帮扶救助,文化育人,丰富社区建设与管理服务新内容

一是完善帮扶救助体系。建立社区慈善、老龄等一系列帮扶救助体系,为社区弱势群众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义工帮扶等救助。二是搭建文化育人新载体。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步伐,按照“一居一组一特色”的工作要求,成立社区巾帼文明宣传队、秧歌队、锣鼓队、健身队等社区文艺队伍,引导居民自编、自导、自演、自娱、自乐,让社区在活动中发现、培养文艺人才,带动社区群众文化深入发展,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以人为本,优化环境,精心打造环境优美幸福和谐新社区

一是建立信访联动机制。本着“小事、大事不出社区,问题解决在基层”的维稳工作思路,建起机关指导、社区解决、信访部门协调的信访联动工作机制,将社区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前预测,深入排查,超前介入,主动化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处置在萌芽状态。二是改善人居环境。结合青岛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街道争创全国卫生乡镇等有利时机,对部分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强化社区物业公司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对社区脏、乱、差等卫生死角,开展集中治理,彻底解决居民反应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同时结合创城工作,对城市社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拉网式综合整治。

六、几点启示

我们在建设幸福和谐宜居社区过程中,不断创新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互利共赢,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加强组织领导,是创新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治本之策。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好坏,与基层组织的战斗力、执行力密切相关。基层社区党组织以创先争优为目标,把强化组织领导作为提升执行能力、创新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治本之策来抓,每年用1/3以上的时间在社区调研,把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一线。同时选优配强社区干部,并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依法治居能力和为民服务本领,使街居干部的工作由被动型、应付型、任务型向主动型、服务型、创新型转变。

2.强化源头治理,是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的基础之功。

影响社区平安和谐的主要因素是人民内部矛盾。社区在加强干部管理、提升干部为民服务本领的同时,制定完善了规范社区两委干部行为的《七项制度》,从而有效地规范了社区干部的从政行为,夯实了基层政权建设的根基。在此基础上,街道帮助指导各社区重点抓了“一会、两组、八公示”。各社区成立居民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财务收支、税费收缴、征地拆迁等八个方面的情况定期在政务公开栏里进行公示,接受居民咨询,有效地防止了干部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9.实行机关绩效考核的实践与思考 篇九

自2003年起,上海市杨浦区开始探索在机关绩效考核工作中引入第三方公众评价,问“绩”于民。如今,“问绩于民”已经成为杨浦区机关绩效考核的特色。2007年2月,原国家人事部充分肯定了杨浦区机关绩效考核工作,被确定为全国政府绩效考核工作的5个联系点之一。

一、建立机关绩效考核的基本做法和初步成效

当绩效用于机关行为成果考核时,是指它在经济社会管理工作中体现出的能力、业绩、效率、效益。杨浦区机关绩效考核体系,由群众评议结合部门互评、职能部门评估和分管领导评估构成,为确保群众评议的公正性、科学性,区考核办专门委托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通过随机向居民群众寄发问卷、服务窗口现场调查、到群众家中上门访问等多种形式,对各部门工作的态度、效率、质量等方面进行满意情况调查。从几年来的实践看,绩效考核在群众中的认可度大幅飙升,在机关内的激励示范效应愈趋明显,干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明显增强,“知识杨浦”建设与发展的各项工作得到有序推进。

(一)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强有力的目标导向。区考核办在设计这套机关绩效考评体系时,着重引导广大干部弄清楚:“为什么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如何在实践中注重应用科学发展观”,“如何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创造政绩”,“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绩由谁来评价、检验”,力求使科学发展观的文化理念真正融入思想,内化为信念,使从政行为模式成为理性的自觉。

(二)服务型机关建设扎实推进。绩效考核的推动机制,促进了服务型高绩效机关建设。各部门自觉转变职能,以“服务群众、改进管理”为己任,以“一线工作法”为载体,把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集中时间和精力,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民情,体察民意,解除民忧。三年多来,5000多件群众反映的各类急、难、愁问题得到及时处置。

(三)干部队伍建设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促使各部门时刻关注自身工作的改进和工作绩效的提升,真正发挥出考核的激励效应,杨浦区积极强化考核的结果运用:一是将部门的考核等次与部门班子成员和公务员的考核等次、比例挂钩;二是干部的提拔和晋升向考核为“优”的部门倾斜;三是根据考核结果适当拉开奖励差距。这种科学的激励手段,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机关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现行机关绩效考核存在的缺陷据笔者观察了解,现行的区机关绩效考评模式还存在一些缺陷:

(一)业绩目标有短期化行为。部门绩效目标的确定需要建立一种群众愿望和需求的确认机制,才能确保部门的目标与群众需求的衔接,确保部门目标与组织的职责和使命的一致性。由于科学论证机制尚未健全,以及缺乏中长期工作业绩目标考评加以引导,易造成一些部门工作行为缺乏长远的战略思考,尤其在目标的“挑战性”和“可行性”之间的平衡中,一味追求近期的显性效果,不愿“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或是为了“保险”,不思进取,想方设法压低目标。

(二)评估内容兼顾“潜绩”不够。政绩指标应该是多方面的,既应该包括可感可触的“显绩”,也应该包括看不见摸不着的“潜绩”。从技术角度讲,对这些需要纳入绩效考核的“潜绩”的内涵、指标设计,评估技术和方法的建立,还很难设计一套全面准确而又操作性强可量化的评价体系,往往只能通过政治性标准,即“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来检测,这就容易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偏差。此外,如果对绩效管理的结果不进行评估,则对绩效管理效率的质疑也难以得到消释。

(三)信息的公开透明存在模糊性。现代公共管理日益强调信息的透明、公开。在政府的职责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不少群众对机关各部门的职能、行政能力和工作完成的“结果”仍知之甚少,在满意度测评时难免会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更难以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与询问。加之,群众对公共权力较大的部门与资源权力相对较小的部门的认同感、依附性不一,随机调查访谈对象之间的政治理念、思想感情、社会行为特征、文化特质、价值取向以及年龄和职业不一,面对同一份调查素材,都可能有不同的个体感受,做出彼此不同的评价。此外,主管部门对各部门考核终端中的核心数据又不便公开,这就容易忽略公平效应的考量和社会公众的反映。

三、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的思考

(一)促进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要坚持公共责任和服务对象至上,健全机关绩效的社会评议制度,综合运用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等方法,分门别类建立一套包含政务流程、系统评价、定量测度、定性分析、记分设级等内容的完善的社会评议标准体系与优化机制,尽可能做到主观评判与客观评判结合,正面评议与负面评议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让公共服务对象通过社会评议制度促进机关绩效管理。时机成熟时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专门的社会评估组织,聘请区域内的相关研究单位和高校中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绩效评估机构,接受评估主体的委托,对机关绩效进行科学诊断和评估。

10.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十

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郭燕飞

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普遍滞后于城镇,而农村社区文化事业发展不仅滞后于城镇,而且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农村社区文化载体短缺、积极文化活动贫乏、消极文化现象盛行,成为当前农村社区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农民思想文化观念传统、农村人口流动性大、文化建设管理乏力,是造成农村社区文化事业滞后的主要原因。农村社区文化事业的现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差甚远。笔者通过为母亲举丧期间的观察,以及对部分乡村文化现状的调查,试图对乡村文化事业、特别是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化建设管理 农村社区 对策

一、当前农村社区的文化现状

(一)农村社区发展文化滞后于经济。我的家乡谷团村共有420多户烟灶,1800多口人,是一个中等农村社区。当前农村对比改革开放前,变化不能说不大。谷团村所在乡2008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917元,在吉安市250个乡镇中排名106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近些年来,该村修通了水泥公路,完善了电力通讯设施,兴建了农贸市场,人流物流活泛了,商家店铺增多了,市场经济气息也在社区形成了。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村庄大格局虽然没有多少变化,每个自然村的变化却比较大,新楼房多了,建筑质量高了;有线无线电话、名目繁多的家用电器进入了部分农家。更值得欣慰的是,农村医疗保险事业发展顺利,一批特殊病患者已经享受到新的医疗体制的益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已经成为现实,社区的特困户解除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农村灾害自救能力得到切实加强,尽管2008年初发生过连老年人都没有见过的重大冰雪灾害,农村电力、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全面受损,但很快得到了恢复建设,而且“旧貌换新颜”。这些变化无不受益于改革开放,受益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农惠农政策。但是,对比经济发展,谷团村的文化发展不仅滞后于经济,某些方面还不如改革开放之前的文化景象。

(二)农村社区现代文化载体短缺。像谷团村这样的农村社区,物质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精神生活却明显贫乏,乡村没有电影放映队、文艺宣传队,也极少开展舞龙舞狮、文体比赛等群众性活动,文化娱乐、图书科普、体育卫生等方面的设施或载体都是空白。尽管以电视为主要载体的现代文化生活进入了农家生活,但是由于大部分社区目前还没有建立“接受卫星传送广播节目”的站点,社区生活条件较好的居民,还只有依靠“数字接受器”各自接收电视信号享受先进文化。谷团村有一个体户出资建设了“接受卫星传送广播节目”点,大大提高了该社区电视收视率,有线电视入户率也只有25%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该社区仅此一家“接受卫星传送广播节目”站点,遭受冰雪灾害后已经一年多了,还没有完全得到修复。

(三)农村社区消极文化现象盛行。农村社区文体载体严重缺乏,文化生活极为单调,给予消极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留下了极多的时间和极大的空间。农村居民劳作之余,文化娱乐生活好象除看电视之外,大部分时间专注在两个方面:一是打牌。男妇老幼,三五成行,便是玩扑克、字牌、麻将,借以消磨时光。虽然这种“过日子”的业余活动大多数输赢基数不高,金额不大,一场牌局下来,也就三、五元钱,但这种现象却相当普遍存在。再就是买“码”。近些年来出现的“地下六合彩”,简直就是一场瘟疫,遍及城乡,乡村似乎尤盛,形成了一张有严密组织、有严格运作方式的网络,致使不少社区居民家中的油盐钱都从这里打了水漂。此外,还有两种奇特现象,一是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个别人竟然信奉起了洋教。谷团村有一个曾经在“社教”时期担任过贫协主席的老党员,如今竟成了忠实的基督教徒,每天早晚勤于功课,甚是虔诚。邪教现象也偶尔可见,地方政府及社区基层组织防不胜防的“法轮功”标语口号,在房前屋后、交通要道时常出现。再就是封建迷信盛行,社区举办红白喜事、庙会香会,一些历史传承的、具有当地浓厚特色的民间文化形式,却变成了宣扬封建迷信的重要载体。

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部分农民思想文化观念传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告别了“饥寒型”,实现了“温饱型”,正在向“小康型”奋进,部分农民却满足于“碗里有白米饭,杯里有红薯酒”的物质生活,对精神生活看得很淡。随着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增多,留守农民对于农业生产抱着“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的小农经济意识,致使农村耕地抛荒、或者两季只当一季种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追求经济富裕的方式上,还没有走出“私有制”的禁锢,注重“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各管各家的米和盐”的单打独斗意识强烈,集体观念淡薄,特别对公益文化事业不热心、不关心、不用心。尽管农村社区新民居建设普遍增多,却因规划滞后、建设无序,单门独院增多,致使原有的亲情关系淡化、和谐气氛受到影响,国土资源浪费严重,环境卫生恶劣,同时也折射出个体意识强烈、集体观念淡化的思想观念。

(二)农村社区主要劳动力流动大。由于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增多,留守山村的青壮年人口比例急剧下降,老幼病残人口比例迅速上升,谷团村2008年底共有在册人口1879人,而实际常年生活在本村社区的人口不足1000人,且基本是妇幼老残,人们戏称为386199部队。常年在外的人口主要是3部分,一是基本放弃农业生产、长年累月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占在册人口的1/4以上;二是原分居两地的“半边户”随夫(或妻)、一些农村子女随父母进入其工作单位所在地社区的;三是一些年轻父母携带子女进城择校读书,成为一边“伴读”、一边打工的城市“暂居”人口。这些户口在村、常年在外的农民或农民工,基本上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农业从业主要劳动力的大幅减少,致使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谷团村人均不足1亩耕地,耕地荒芜率却在10%以上;不少农户只为“糊口”,或为了得到农耕补贴、避免因抛荒受罚而耕种,将每年种植“双季稻”改成了“单季稻”;由于天灾(如冰雪灾害)人祸(如乱砍滥伐)的影响,山上几乎无可用之材、无可食之果;大部分农家没有饲养禽畜,更谈不上规模养殖;村小学规模大幅度萎缩,由原来的数百名学生减少到现在的不足一百名学生;村党支部绝大多数是老年党员,年轻党员属于凤毛麟角,团组织更是有名无实„„

(三)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管理难度大。一是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基础差。谷团村基本上没有集体经济来源,兴办任何集体项目都得依靠捐款集资,举办庙会香会则靠“画缘”筹集善款。近些年来,国家支持农村基础建设的“村村通”工程,国家与集体按对半比例投资,集体这一半只能依靠捐款集资、甚至摊派,每人100元至500元不等,不足部分还得四处想方设法筹集。二是农民生产生活分散、人心不齐。“田土山到了户,用不着党员和干部”的观念在一些农村社区还严重存在,农村社区干部一年四季只做三件事,“一抓开刀(计划生育),二抓上交(集资款,以前还有农业税),三抓打跤(即打架,民事纠纷)”,其他事情几乎不需要、也不会让干部插手。农村社区干部要发展和管理集体企事业、特别是公益事业,可谓心有余力不足。三是农村社区宗族势力强盛。对于农村社区事务管理,干部表现乏力,宗族势力却能呼风唤雨。农村社区普遍设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但只是“官方”组织,仅限于筹办“官方”文化活动。乡村红白喜事、庙会香会的组织筹办,按照惯例属于族长“村”长、香首会首等“民间”组织机构。即使要当上农村社区干部,家里没有三兄四弟、众多亲朋戚友作后盾,没有宗族势力全力支持,要么选不上,即使勉强选上了也当不好。可见封建宗族意识(包括文化意识)在广大乡村依然根深蒂固,宗族势力在当前农村社区经济文化生活中依然处于强势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正视农村社区文化发展有利条件和时机,坚定新农村文化建设信心。首先,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心理健康。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广大农民具有健康的文化需求心态,一向崇尚有益向上的文化,尽管不同文化形态随着开放的国门渗透进来,他们也不会不分是非黑白、不辨香花毒草地轻易接受,不会轻易改变、更不可能根本性改变对民族文化的需求欲望,不会任意让不健康的文化形态在当地生存与发展,这就为建设农村社区先进文化具备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笔者为母亲举丧期间,隔壁村也有一老人去世,老人膝下5个儿子,其中一个信奉基督教。为了其母亲的葬礼形式,兄弟之间、实质上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或者说是中华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其结果,前者无疑战胜了后者。其次,当代农民

2文化观念逐步更新。随着长期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不断感受到新的物质文化生活,给家乡故土不断带来现代文化观念和信息,成为广大农村社区新文化的强力传播者和建设者;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加速提质,为农村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再次,党和政府越来越关心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党的十七大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要使“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这些英明决策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农村社区“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重物质生产,轻精神生产”的局面必然得到根本改变,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责任和投入必然得到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振兴的时机已经到来。

(二)突出新农村文化载体建设重点,加强社区文化软件的充分开发利用。首先,必须加强文化硬和载体建设,诸如图书室、阅览室、娱乐室、科普室、体育健身室、医疗室以及文艺宣传队等。鉴于当前农村社区文化设施和载体建设普遍滞后,不一定“村村组组齐步走”,而是采取以乡统一规划,投资大的项目以村为单位建设,投资小的项目以组为单位建设,并且社区与社区之间实施“插花式”建设,防止“一阵风”式的建设而造成设施载体的浪费。在此基础上扩大建设面,至少确保每个社区不存在公共文化设施载体空白的现象,为发展普及繁荣农村社区新文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其次,必须加强农村文化软件开发。我们应该迅速采取抢救性措施,积极搜集、挖掘、整理、开发这些文化软件,特别是散落在广大乡村的民间原生态文化遗产,传承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丰富特色突出的文化内容。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制定相关政策,关心、救助民间老艺人,确保民间老艺人具备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尽可能地发挥他们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下大力气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民间文化新秀和乡村文艺骨干,传承优秀文化遗产,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后继有人,发扬光大。再次,必须改革完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应该作出规定,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民间文化软件开发的投入,要达到当地集体经济的一定比重;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农惠农政策,要向基层文化建设倾斜,对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扶持资金,不宜“撒胡椒面”,应该建立“以奖代投”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农村社区文化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弘扬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制定城市帮助乡村、先进带动后进的扶贫帮困政策,促进城乡文化和谐发展,贫富地区共同进步;要建立文化市场机制,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资本和民间资金,动员广大农民集资入股,兴办农村社区文化载体和文艺团体,开发利用农村文化资源;要加强民间文化交流,相互激励、共同促进农村社区文化事业发展。

11.对班干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班干部;管理;实践;思考

班干部在学校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因为他们在管理班级的同时还要投入时间进行学习,而且管理班级会给他们造成一些困扰,这会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人员要深入分析班干部的管理实践,然后针对现状做出具体的分析,为解决班干部的困扰提供可行的措施。

一、高中班干部的管理现状

高中生设置班干部对班级进行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式,高中的班干部管理的权利主要集中在几个干部的手中,比如说班长和团支书,这就导致班干部之间的不平衡,有些班干部并没有完全参与班级的管理,而有些班干部却承担着繁重的管理任务,这种现象和班主任的任务分配有很大的关系;班级干部承担着很多方面的任务,班主任的任务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高中有很多科目的学习,任课老师也会把一些任务分配给班主任,这就对班干部的学习和管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在课堂中,很多自控力不强的学生会讲话,这对其他学生的学习会造成严重的干扰,同时也会影响他人的情绪,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班级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高中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还不成熟,因此这些情况都需要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学生中产生的问题也是需要班干部进行管理的,虽然班干部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了干预,但是实际效果并不强,很多高中班干部都会用强制的方法来控制班级,他们会大声地对同学说“不要讲话”,而且必要的话还会直接点名,这种管理所取得的成效并不大,班干部是代表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因此班干部有一些权利,这会对管理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有些班干部会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这会对班级的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产生高中班干部管理问题的原因

1、班主任方面

高中的班干部是有班主任选择和决定的,班主任很少创造机会让班级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班干部,因为高中有较为沉重的学习任务,班主任认为选举会占用学生的时间,因此班主任在选择班干部的时候很少听从学生的建议。选择的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都是按照班主任的规定的任务进行管理,而且很多时候班干部都是充当传递任务的角色,他们发挥能动性的机会不多,而且班主任很少对班干部进行培训,这就严重影响了班干部的管理方式。班主任在传达任务的时候比较倾向于找班长,对于其他的班干部布置的任务相对较少,因此这对班干部间任务的不平衡也有很大的影响。

2、学生方面

如果班干部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学生很少发表意见,大部分时候学生都是直接服从班干部的管理,如果不满很少会通过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高中生关于管理的知识较少,他们对于谁管理、如何管理没有任何的想法,因此他们严重依赖班主任的意见。高中生对待班干部的态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是完全依附,而有些学生则比较仇视班干部,这种极端的心理会对班干部的管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学生要正确对待班干部的工作,学生的配合程度对于班干部的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影响,仇视班干部的学生会对班干部的工作设置障碍,他们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不会积极配合,这些都增加了班干部管理工作的难度。

3、班干部个人原因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他们自身的素质对于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很多班干部并没有树立正确的意识,他们没有认识到管理工作更多地是为学生提供服务,而不是严格控制,当班干部处在特殊的位置时,他们很容易产生膨胀的心理。班级干部要承受同等的学习压力,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班级工作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比如说在晚自习的时候,教师会让班长管理班级的纪律,为了完成自己的职责,班干部在学习的时候就容易分心。

三、完善高中班干部管理的建议

1、完善各项制度

班干部的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班级规章制度的影响,为了减轻班干部的负担,班主任要完善管理规则,比如说在选拔环节,教师要更多地采纳学生的建议,这样才能保障选拔的班干部是代表学生的利益。

2、提升个人素质

班干部的个人素养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学习和管理中的各种压力,学生要学会处理各种现状,同时班干部要积极学习各种管理方面的知识,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使自身的管理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班干部的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高中班干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体现在很多方面,对班干部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相关人员要多角度地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为班干部提供更多合理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张云.高中班干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 刘秀艳.班干部任职对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7

[3] 杜明峰.班干部权力的人种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12.对安监员实行垂直管理的实践 篇十二

1 深入调查研究, 找准症结所在

1.1 体系不清, 界线不明

生产班组的安全员既要负责基层单位的日常安全管理, 又要负责安全监督工作的开展和效果评估, 集“裁判员”和“运动员”于一身, 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职能不清, 造成工作中无所适从, 往往顾此失彼, 安全监督效能大打折扣。

1.2 职责不清, 管理混淆

该公司下属7个供电所, 1个生产运行所, 1个检修试验所, 共9个生产班组, 其中7个班组设有专职安全员, 2个班组只设兼职安全员 (由运检班长兼任) 。生产单位给安全员安排了许多具体事务性工作, 造成安全员很难有足够的精力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从而不能很好地行使安全监督职能, 难以及时掌握班组的安全状况, 更谈不上为所在单位的安全管理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1.3 多方掣肘, 不敢大胆监督

基层安全员受所在单位负责人任命和考核, 其收入与所在单位“大盘子”挂钩, 安全员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或者受制于所在单位负责人的行政干预, 对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内部解决”或“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 基层单位安全工作不排除存在走形式的现象。

1.4 组织力量薄弱, 个人单兵作战

基层安全员人事关系隶属所在单位, 其安全监督工作的开展取决于直接领导的支持。在基层工作中, 安全员直接面对班组成员, 好像监督与被监督的“猫鼠游戏”, 使安全员实际处于一种孤立的状态。而基层单位负责人在任务与进度出现矛盾时, 不可避免地会打“擦边球”, 此时, 安全员的处境可想而知。

1.5 安全员队伍整体业务技能不高

在原有体制下, 安全员由基层单位负责人在本单位范围内选拔任命, 安全员责任重大, 但岗级比班组长低, 对优秀的安全管理人员难有吸引力。同时, 由于其岗位的特殊性和实际工作的分散性, 日常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故造成基层单位安全员队伍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总体水平不高。

2 创新模式, 实行安监员垂直管理

2.1 建立职责清晰的管理体系

该公司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当前安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革新思路, 创新方法, 制定出台了《基层单位安全监督员管理办法》。安全员由公司安监部直管, 更名为基层安监员, 安监部的编制由5人增至13人, 调整后为:主任1人, 副主任1人, 线路安全监督专责、变电安全监督专责、信息管理专责各1人, 基层安监员8人。基层安监员常驻基层单位, 由安监部统一管理和考核, 直接对主任负责, 代表公司安监部对派驻单位实施安全监督。工作中, 安全监督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从上至下完全分离, 实现安全工作“凡事有人监督”。

2.2 全面落实安全监督责任

实现安全管理的过程监督。从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 基层安监员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强化对基层班组贯彻落实公司规章制度、上级安全工作要求的监督;开展生产单位安全保证体系运行情况分析、评估、诊断, 提出改进意见;参与各类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方案论证、竣工验收等各项工作。安监员参与公司安全生产巡查大队对所驻单位的安全巡查工作, 开展问题总结和分析, 向所驻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将巡查情况及时向安监部报告, 督促实现闭环管理。

强化作业全过程监督。把施工作业作为基层安监员安全监督重要内容, 要求安监员从现场勘察、危险点分析、施工方案会审、工作票办理、工艺工序卡编制、安全施工器具准备、班前会、施工作业、班后会等全过程加强监督, 确保安全规章制度落实;若施工单位作业点较多, 或有大型复杂施工时, 安监部则统一召集安监员对作业现场采取蹲点旁站监督, 以强化现场安全。

2.3 推行安全监督标准卡, 实施科学监督

为全面准确把握基层单位安全工作中的问题, 该公司强力推行《安全监督标准卡》。一是安监部根据省电力公司要求, 制定《安全监督标准卡》, 利用岗前培训和每周五例会组织开展《安全监督标准卡》的学习、运用、讨论、完善, 结合实际及时调整和修改标准卡, 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二是严格要求基层安监员在安全监督工作中必须使用《安全监督标准卡》, 以此作为安监员痕迹管理和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施工负责人必须在监督卡上签字确认, 对问题的整改落实由安监员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通过《安全监督标准卡》的运用, 有效提高了安全监督工作质量。

2.4 强化作风建设, 构建双赢格局

安全监督与被监督者似乎是一对矛盾体, 但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的实质是要求两个体系发挥合力, 共保安全。为此, 该公司安监部主动加强与各生产单位负责人的沟通, 通过定期走访、安全巡查等方式, 带领基层安监员帮助基层单位查找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主动服务安全生产, 为安监员开展工作引路搭桥。工作中, 要求基层安监员办事公正严明, 以身作则, 带头学习安全规程制度, 遵守安全工作规定, 定期向基层单位负责人汇报, 当好助手和参谋, 取得其理解和支持;妥善处理与班组成员的关系, 注重工作方式方法, 避免误解, 化解矛盾。

2.5 强化安监员培训, 确保工作质量

13.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十三

关于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实行 规范管理 分别管理的思考

——邵虎

自2008年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实施以来,司法劳教所便加挂了牌子——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由此,劳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便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开始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相比劳教人员而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有其身份的特殊性,这对长期从事劳教工作的警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就目前我所实际而言,少数学员为之前的劳教戒毒人员,现在换了一种身份,实则为吸毒成瘾人员。《禁毒法》实施至今,包括《戒毒条例》(国务院597号令)及《贵州省禁毒条例》均没有配套制定“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诊断评估办法”。各省(市、区)、各强制隔离戒毒所评估办法不一,这给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带来了很大困难,《戒毒条例》第五章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被责令接受社区康复的人员拒绝接受社区康复或者严重违反社区康复协议,并再次吸食、注射毒品被决定强制隔离戒毒的,强制隔离戒毒不得提前解除。目前问题集中在:生病、违规违纪受处分、逃避必要的生产劳动以及不得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学员身上,而后者最为严重,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增多。解决和处理这些学员的问题是关键。

现各地都没有明确指示如何诊断评估,执行机关和决定机关不是同一机关,评估材料的报送和审批紧靠双方协调,随意性较大。一次或二次戒毒人员都有可能不得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这给场所管理埋下了安全隐患。就我所而言,由于地域的特殊性,自2011年6月26日《戒毒条例》(国务院597号令)颁布实施后,收治二次以上戒毒人员比例较高,老、弱、病、残学员增多,加之一次戒毒人员多数为曾经在公安强戒所戒过毒,多数学员签有社区康复协议。再则80、90后学员收治明显增多,而这些学员年轻气盛,多为独生子女或单亲家庭,性格偏执,易冲动,自我约束能力差,严重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以我为中心,钻牛角尖,易走极端。而我们的“首要标准”是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率,场所职能是维护稳定,确保“四防”,提高教育挽救质量,促经济发展,这就要让学员快乐戒治,快乐生活,尽量避免警教矛盾,努力构建警教和谐。

我所即将面临大多数戒毒学员不得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等诸多因素影响,这会使部分学员没有了戒治动力、没有了希望。纪律和秩序将面临极大的挑战,不及早进行规范管理,分别管理,主动出击,将会导致被动的局面。当前的形势是只要有一名学员(《戒毒条例》第五章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没有得到提前解除,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说服不了学员,工作会被动或部分失控,影响管教也影响经济发展。

应该从纪律上下功夫,必须进行整顿,将“严格管理、人文关怀”融入到“规范管理、分别管理”之中,而规范管理必须要先健全分别管理,这样才能落到实处。要让学员生病了能治疗,违规违纪了有惩罚,消极软抗了有管理,减少学员消极软抗辐射面,让各队专心抓好管理,维护场所安全稳定,服务经济发展。遵循“急性脱毒期、康复期、巩固期”进行分别管理,严格落实“遵守纪律、戒毒治疗、教育矫治、生活卫生、康复和生产劳动”。实行动态管控、分级处遇,及时兑现、呈报处罚、延长戒毒期等。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一、新收管理。学习及身体康复训练必须由民警亲自落实或现场亲自监督。进所就由警察直接管理,对学员是一种良好的导向,消除了学员心中的“拐杖”印象。严格落实新收学习训练时间,把好收治关,特别是身体检查。收治了再办外医或退回,易引起不良导向,一些别有用心的学员便以此为借口,无病装病,小病大养,想方设法逃避戒治、劳动或达到出所目的(二次戒毒以上或曾经刑释解教学员表现相对突出),导致突发事件、警教矛盾增加,管理难度加大。

二、病员管理。经医院诊断为患病,但又达不到外医,本人申请治疗或需要给予必要治疗的,依法统一集中在医院进行必要治疗,既符合《禁毒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戒毒条例》(国务院597号令)第三十条;《贵州省禁毒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也减少这些学员因得不到

治疗,为逃避戒治、必要劳动或达到出所目的,而找种种理由、借口,给管理警察施压,故意挑衅警察,上访或自伤自残,扰乱场所秩序。同时也利于影音资料、治疗记录的收集和整理,作为证据留存,以备用时之需,做到有备无患。

三、违规违纪、出所巩固期学员管理。因违规违纪之后认错态度差或即将出所消极软抗,影响场所戒治秩序的,按程序拟报重新学习,统一管理、教育,巩固戒治成果。减少这些学员的不良行为影响其他学员,进而产生化学反应。

当然,进行规范管理,分别管理,就要配齐配强管理警察。医院要独立,配备2-3名警察值班;新收队要独立,对新收、重新学习、巩固戒治成果学员的管理要分级,按制度给予分级处遇,可从各队抽调警察充实警力。

14.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十四

客观的说,近几年来,社区党组织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使得社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加强。但是新时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环境、对象、内容和要求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党员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性。由于当前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四个多样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许多变化,思想上的矛盾也日趋错综复杂:一方面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使得社区内的私营企业主、企业承包者、个体户、工薪阶层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加大,从而使这些不同利益群体中的党员,对改革和发展产生不同的愿望、要求、态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导致他在思想观念上变化多样化,特别是一批企业党员,经济上的困难,使得他们的心态不平衡,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理解;另一方面从“生活方式多样化”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滋长曼延,使得这部分党员对党的先进性失去信心,理想信念产生动摇;第三“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不同组织中的党员的思想普遍存在差异;第四“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给处于流动、分散状态,并且思想不一的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社区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空白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不断进行兼并重组,大量的新经济组织出现在社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涌入社区,社区党员队伍随之迅速扩大,给管理上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是由于社区内新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滞后,使得其中的党员处于无组织状况,甚至部分新经济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表现为不重视、不支持,对党建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对于离岗下岗和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较为普遍的脱节现象,受传统党组织管理体系的限制,使得这些党员用人单位不管、原单位不管、社区党组织无权管,从而出现了许多“口袋党员”和“档案党员”;三是对社区中弱势群体——离退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使得这部分党员没能充分发挥余热。

3、社区党员的先进性不明显。作为共产党员不只是社区党组织教育和管理的目标,更应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服务群众的主力军。然而很大部分党员特别是在职党员,在社区工作和生活不能起到表率作用,有的对社区工作漠不关心,有的对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敬而远之,推倭了事等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也严重损害了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造成的影响极坏,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二、加强对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

社区党建的重要性和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社区

党组织必须结合社区发展和社区党建工作的实际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切实加强社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社区党支部作为城市街道党的最基层组织,要表现出党的先进性和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一是加强社区党支部的硬环境建设。解决部分党支部无办公场地、无活动经费、支部书记无报酬的现象。要解决这个困难,作为直接主管部门的街道党工委应该为之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这样才能调动支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专心致至地干好工作。二是配齐配强支部班子。街道工委必须选好社区党支部书记,将工作能力较强,年龄较轻,文化水平较高,热心于党的工作的同志充实到支部班子中,从而提高社区党组织班子的整体工作水平;三是加强对班子的培训和管理。一方面是鼓励班子成员不断加强科学文化的学习,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加强政治素质教育,经常组织引导班子成员学习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班子整体的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强化和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水平和作用。

2、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岗、失业人员的增多,社区内党员结构呈现复杂性,给党组织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目前的状况,社区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对象除班子党员外,主要有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和流动下岗等特殊群体党员。针对各类党员的不同特点,社区党组织应以社区大党建为着眼点,分类别分层面,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管理。一是对于离退休党员。这部分党员在社区在册党员中占很大的比重。但由于这部党员的构成比较复杂、思想水平、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加之年老体弱,活动不便,因而社区党组织主要应从政治、思想、生活上关心他们,按照“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要求,依据他们的所想、所盼、所需进行教育管理。二是在职党员。主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发挥其职业特长,让他们在参与社区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逐步完善楼道党员公示制度、在职党员登记制度,党员志愿者制度等等,实现在职党员单位和社区的双重管理,从而引导他们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对于辖区内的下岗流动党员。社区党组织应加强与工商部门及辖区内单位的联系,通过建立流动党支部,党员联络站等载体,采取直管、代管、协管、联系等方法把他们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范围,努力改变党员管理中的断层现象。

3、创新教育管理的活动内容。党员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在参与社区建设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而党员的教育管理应以社区建设与管理为中心,以地域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为抓手,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围绕社区居民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地开展各种活动。一是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实践活动。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创建卫生城市活动的不断深入,社区管理与整治的任务越来越重。社区党组织应围绕不同时期党的中心工作结合社区实际,组织各类党员参与社区义务劳动,从而发挥广大党员在创卫、创文明社区等活动中的突击队作用;二是组织党员参与社区日常工作。教育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走在前头,始终成为居民群众的旗帜和榜样,使党员在社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治理、民事调整等日常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三是组织党员为民办实事。可以组织有一技之长的党员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义务为社区居民搬家、疏通下水道、房屋修理等。另外可以通过举办“爱心奉献月”、“科普宣传周”、“为民办实事集中活动日”等活动,积极扶贫帮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4、发挥社区党建的整体效应。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因而社区党支部应协调和动员社区各方力量,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努力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实现资源共享。一是加强阵地建设。社区党组织可以通过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在职党员之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活动阵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党员的活动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同时以此来吸引社区内的广大党员;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社区党支部活动与辖区内的单位加强联系,共同制定一些对(本文权属中国物流信息网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cn查看)党员的教育管理规定。通过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会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等协调或者协商机构,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和作用,来共同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从而真正实现“优势互补,服务互为,利益互与,资源共享”。

15.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十五

两类教育的再定位

实行分类高考, 必然导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教育功能及教育目标上产生新的变化, 乃至重新定位。

(一) 基础教育的再定位

当前, 基础教育的定位是以对受教育者施以普通文化知识教育, 培养公民基本素质为目标。从理论上讲, 这并没有错。但仔细审视其现实, 却有明显缺憾:一是功能性偏失。即通过不断的选拔与淘汰, 实际上强化了学生发展层次的划分, 而忽视了学生发展类型的区别。二是导向性偏失。即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过于注重学术型人才培养, 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技术型人才培养。

为了弥补上述缺憾, 必须对基础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其定位要点是:第一, 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 介入职业教育内容。如通过整合劳技课和课外科技活动, 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第二, 在职业启蒙教育的基础上, 开设正规的职业科目。这既包括普及性的职业通识教育, 也包括以学生“成长档案”为依据的具有初步职业定向性质的培养。第三, 为学术型和技术型两类高等教育输送合适生源。即由单向输送向双向输送转化, 为两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同样牢固的基础。

显然, 基础教育再定位的核心目标, 是将仅注重培养学术型预备人才, 向既注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又注重培养技术型预备人才转型。

(二) 职业教育的再定位

当前, 职业教育基本定位于进行科学技术理论和职业技能教育与训练。但在实际执行中, 也有明显缺憾:一是教育体系不健全。即仅有中专、大专两个层次, 鲜有本科层次, 研究生层次基本空白, 故被指为“断头教育”。二是中职和高职衔接不畅。所谓“中职接高职”, 主要着眼于架设升学通道, 双方缺乏相互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三是职业教育“普教化”倾向值得关注。

实行分类高考之后, 为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有几件事是必须要做的:其一, 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即建立与普通教育 (学术型教育) 相同的办学层次架构;设立从中专到研究生教育的统一教学计划、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其二, 确立明晰的职业教育目标。近年来, 一些职业院校提出的“中专加中级技工”和“本科加技师”的培养目标值得推广。其三, 优化职业院校的教育模式, 着力扭转脱离产业、脱离实际的非职业性倾向。

概言之, 职业教育再定位的核心问题, 不是原有定位不确切, 而是要采取有力措施, 使之更加完善。

(三) 高等教育的再定位

当前, 普通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 一是过于偏重规模扩张和层级升格, 忽视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二是过于偏重学术型人才培养, 忽视技术型人才培养。而高职教育的突出问题, 一是仍然存在偏重“学科本位”的办学思路, 在一定程度上与生产实际和产业结构相脱节;二是教育层次过低, 社会认可度不高, 在某种程度上陷入“既不叫好, 也不叫座”的困境。

实行分类高考, 为两类高等教育作了形式上的再定位。而如何将这种新定位落到实处, 还需下一番工夫。就普通高校而言, 主要是压缩规模、提高质量, 集中优势资源, 切实造就一批学术型杰出人才, 以提升国家的整体科技实力。对高职院校而言, 主要是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排头兵作用, 着力建设层次完备、衔接紧密、与产业结构相适应、能引领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职教体系, 造就一批技术型领军人物和数以亿计的创新型劳动者。

简言之, 高等教育再定位就是要充分发挥两类高校的各自优长, 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相同的发展空间, 合力推进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新定位, 是国家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行分类高考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的延伸效应。因此, 顺应形势、有所作为, 就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必然选择。

两类教育的再融通

实行分类高考的要旨, 表面上是促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各司其职、各展所长, 而深层次的目的, 却应当是促进两类教育的进一步融通。

(一) 教育理念的再融通

尽管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是分属两类不同性质的教育, 但在教育理念上却有许多共通之处。

第一, 都要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因为无论哪类教育, 都不能流于空谈, 无论哪类人才, 都应当知能兼备。所以, 应像黄炎培先生所倡导的那样:“一面做, 一面学。从做里求学”。将教育目标界定为“是给人家一种实际上服务的知能, 得了以后, 要去实地应用”。

第二, 都要秉持为社会需要服务的宗旨。普通教育为各科学领域的发展服务, 职业教育为诸技术领域的发展服务, 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都是为社会需要服务。现今的理、工、农、医乃至艺术、军事院校, 无论称之为普通教育也好, 称之为职业教育也罢, 都不能脱离具体的产 (行) 业而存在和发展。

第三, 都要以造就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当今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但无数事实证明, 其本质却是教育水平的竞争, 是人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的竞争。毋庸讳言, 在前一时期, 无论哪类教育, 在造就创新型人才方面都有较大欠缺。当前, 要以实行分类高考为契机, 切实补上这块短板, 并应努力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

(二) 教育模式的再融通

简而言之, 普通教育模式具有“学科本位”的特征, 主要表现是学科划分严谨, 知识结构系统。而职业教育模式具有“能力本位”的特征, 主要表现是注重知识的应用性, 强调能力的实践性。

学科本位与能力本位并非是截然对立的, 只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教育而已。那么, 普教模式与职教模式的契合点在哪里?答案是素质教育。这主要体现在: (1) 发现人的价值。学术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有着同等的社会价值, 实行分类高考, 只是为他们铺设了适合于不同发展趋向的成才路径。这两类教育的共同目标, 都是充分发掘和展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2) 发挥人的潜能。任何教育的价值都在于把自然人的潜在能力激活, 使之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自主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教育门类, 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显然是分类高考的要义之一。 (3) 发展人的个性。个性是创造性之源, 各类教育都要着力造就既遵循科学规律、又善于创新, 既尊重前人成果、又勇于超越, 既遵守普遍规律、又敢于标新立异的个性化人才。

(三) 教育资源的再融通

实行分类高考之后, 学术型院校与技术型院校的教育资源必须实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这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师资融通。学术型院校汇聚了一大批各学科的领军式专家、学者, 可以为技术型大学的专业定向和专业建设提供指导。同样, 技术型院校中富有技术实践经验的教师, 也可以到学术型大学授课, 或兼任普通中小学职业科教师, 指导职业启蒙教育。

二是设施融通。通过校际合作, 学术型院校的实验设施、设备, 可以向技术型院校师生开放, 以提高其科研水平。技术型院校的实习场地、设备也应当向学术型院校师生开放, 以提高其实践能力。这对于两类教育的理念融合及造就“双师型”教师和“双能型”学生大有裨益。

三是联合研发。学术型和技术型大学都承担着国家或地方的科技开发项目, 如果开展联合研发则更能体现集成优势, 较好较快地取得成果。无数事实证明,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我们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领域, 因此, 加大技术开发在科技研发领域中的力度, 已成为当务之急。

增强两类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科技研发中的深度融合, 一定会在提升我国教育水平, 进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产生巨大推动力。

教育体系的再构建

实行分类高考必然会催生教育体系的再构建。因此, 建议中央政府在适当的时候, 以政令方式颁布一部新学制, 以利地方执行。至于学制系统的基本架构, 笔者不揣浅陋, 试提出如下构想 (如图1所示) 和建议。

(一) 基础教育

主要指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教育。小学和初中学段, 以教授普通文化知识为主, 酌增职业启蒙教育和职业科。普通高中学段除设置职业科目外, 应完成学术型和技术型人才可培养方向的测试和甄选, 在此基础上实行分类施教。至于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 似以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0%为宜, 其升学方向为学术型和技术型高校。

(二) 职业教育

系指初等、中等、高等 (含研究生) 学校职业教育和初、中、高三级职业培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可占高中阶段教育的60%, 其毕业生应达到中级工水平, 出路为直接就业或升入高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可占高等教育的70%, 招收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毕业生入学, 以本科层次为主, 修业4年。其毕业生应达到技师水平, 出路为直接就业或接受研究生教育。

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职前和职后培训。其指向为单一工种 (如电气安装工) 或工种群 (如金属切削加工类) 培训, 期限数月至数年不等。初等培训主要招收初中学段愿接受职业教育者 (主要是欠发达地区) , 学制4年, 培养初、中级工。中、高等培训分别招收初、高中后未升学和同等学力的在职者, 学制2~3年, 培养中、高级工。此外, 还可举办紧缺工种培训 (如电焊工) 、晋级培训 (如高级工晋升技师) 等短训班, 学制依需确定。职业培训主要由各级人社部门举办, 可依托全日制职业院校办学, 亦可直接设在中、高等职业院校之中。此外, 还要制定相关法令, 规定企业的职业培训义务, 强化企业内职工教育。

(三) 高等教育

主要包括普通 (学术型) 高等教育和职业 (技术型) 高等教育, 以及相应的两类研究生教育。仅就学术型高等教育而言, 其宗旨是培养学术型高端人才, 造就当今世界前沿科技的领军式人物, 其学术水平应瞄准世界尖端水准。因此, 学术型高等教育当前的第一要务是压缩规模、强化内涵。换言之, 是将规模掌控在高等教育的30%左右, 集中优势教育资源, 精心培育一批学术精英人才。这是适应人才合理结构之举, 也是抢占世界学术高地, 增强国际学术竞争力, 彰显大国综合实力的必然抉择。

学术型大学和技术型大学都要设立研究生教育, 前者要侧重基础科学研究, 后者则应侧重应用科学研究。同时, 应注重两类研究的融合, 以打造复合型高端人才。

(四) 师范教育

不争的事实是, 学术教育和技术教育所需要的师资是不同的。纵观我国师范教育现状, 是普通师范教育与职业师范教育的比例严重失调。据笔者所知, 独立设置并有一定规模的职业师范院校仅在天津、吉林等省市有几所, 这是长期迟滞技术教育发展的主因之一, 也与分类高考之后的教育结构转型极不适应。

因此, 重新构建教育体系的关键在于大力强化职业师范教育, 建议把普通师范和职技师范的规模调整为1∶1的比例。同时, 职技师范类研究生教育的占比要适度高于学术型大学和技术型大学。普通师范院校以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 职技师范以招收职业高中毕业生为主、以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辅。据悉,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早在35年前就开展了同时从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招收学生的尝试, 并一直延续至今。建议有关部门就此展开专项调研, 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

另外, 还要保留一定规模的中等师范教育, 以培养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及职业启蒙指导教师。

总之, 实行分类高考, 释放出我国教育体系将要进行战略性大调整的明确信号, 预示着各级各类教育必将重新定位、再度融通, 最终构建起一种全新的教育体系。这就是分类高考的倍增效应。

分类高考的倍增效应, 在某种程度上有水到渠成的必然性, 而更多的则应按照国家战略部署有意而为, 主动拓展。唯有如此, 才能充分彰显分类高考的重要价值和深远影响。

摘要:分类高考模式的倍增效应, 主要体现在各级各类教育的重新定位、再度融通上, 最终将构建起一种全新的教育体系。这样的倍增效应, 在某种意义上有其水到渠成的必然性, 而更多的则应按照国家战略部署有意而为、主动拓展。

关键词:拓展,分类高考,倍增效应

参考文献

[1]纪秩尚, 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务全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6.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创新下一篇:热闹非凡的西瓜灯会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