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学期教学计划

2024-07-07

四年级科学学期教学计划(15篇)

1.四年级科学学期教学计划 篇一

四年级教学计划 2014年9月 任秀荣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观察,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二、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动物与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和“交通运输”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本册教材以“运动”为主线,通过与运动有关的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的世界,从而为下学期学习“变化的世界”奠定基础。

2、本册单元目标:(1)动物的运动

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观察并模仿动物运动的多种方式,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体育锻炼的习惯,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身体结构与运动功能的联系,并鼓励学生大胆设计仿生产品。

(2)位置与运动

通过学生亲历各种活动,能选择参照物,定性的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地图图例,帮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能利用简单工具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不同时刻所经过的距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力与运动 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体验各种力作用的不同结果,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意识到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4)昼与夜

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探究方法认识地球运动的有关现象。帮助学生探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昼夜交替现象和原因,以及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历程。

(5)交通运输

鼓励学生对常见的交通工具分类,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体会到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大胆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以主人翁的精神分析生活中的交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点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在本册的活动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3、要求学生不仅观察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科学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

五、进度安排

周次授课内容时数备注

第1周1、《运动着的世界》1 第2周第一单元 动物的运动

2、《动物运动会》2 第3周3、《生命在于运动》

4、《小吊车》2 第4周4、课题《小吊车》2 第5周 十一放假

第6周第二单元 位置与运动

5、《确定位置》2 第7周6、《做沙盘》1 3

7、《动与静》1 第8周8、《慢与快》2 第9周第三单元 力与运动

9、《推和拉》2 第10周10、《常见的力》2 第11周11、《怎样让小球动起来》2

12、《怎样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2 第12周第四单元 昼与夜

13、《我们的地球》2 第13周14、《太阳和影子》2 第14周15、《昼夜的形成》2 第15周16、《昼夜与生物行为》2 第16周第四单元 交通运输

17、《交通工具》2 第17周18、《交通与生活》2 第18周19、《展示会》2

2.四年级科学学期教学计划 篇二

一、Sing a song (or a chant) for the teacher. 在书中选择一首英语歌曲 (或歌谣) 唱给老师听。

评析:

此活动考查一级目标中提出的学生应具有唱英语歌曲和说英语歌谣的能力。而且, 评价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歌曲和歌谣的权力, 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为学生展示能力和个性提供了空间。

二、Read the text on page58: We can shop online. 朗读教师指定的课文。

评析:

此活动考查学生能否对所学课文进行正确地朗读。有意识地渗透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培养语感。

三、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 ?说说周六你做什么?

评析:

此活动贴近学生生活, 话题明确, 具有趣味性和真实性。符合一级目标中提到的学生能表达交流简单的情感和生活信息。

听力部分 (30分)

一、Listen and choose. 根据听到的内容, 选择相应的图片。 (10分)

Let’s go to the cinema to see a fi lm. ( A )

2.I’m wearing a pair of gloves. ( C )

3.I play on the computer. ( A )

4.Jenny is riding a bike. ( C )

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听到的词句选择正确图片的能力, 符合一级目标中有关“听做”的要求。即“能根据听到的词句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二、Listen and choose. 听音, 选出你听到的信息。 (10分)

( A ) 1. A .Tuesday B.Thursday C.Friday

( A ) 2. A. playground B.school C.library

( B ) 3. A. brush B. wash C.comb

( C ) 4. A. twenty B.thirteen C.thirty

( A ) 5. A. tomato B. potato C.orange

1. I’m wearing a new sweater on Tuesday.

2. I jump rope on the playground.

3. I wash my hands.

4. There are 30 desks in the classroom.

5. My favourite vegetables are tomatos.

评析:

本题通过考查单句, 培养学生捕捉基本信息的能力。此外, 第1, 3, 4, 5小题还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相似单词的辨别能力。

三、Listen and judge. 听音判断, 相符的写“T”, 不符的写“F”。 (10 分)

1. We fly kites.

2. I write a story.

3. Turn left.

4. They go to the restaurant by car.

5. Go down the stairs.

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听和看图, 将句子信息和图片信息相比较, 学生需要通过自己对所听信息的辨别来进行判断。

笔试部分 (60分)

一、Write the words. 看图写单词。 (10分)

二、Look and fi ll in the blanks. (10分)

评析:

以上两道题尽管都是考查学生对所学单词能否正确书写的题, 但却是两个层次的评价活动, 第一个评价活动相对简单, 只是考查学生书写单词的能力。第二个评价活动采用了有意义的单句形式, 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单词书写能力, 而且, 还考查了学生对句子的认读能力。

三、Choose. 选择。 (10分)

(A) 1. I go to the zoo by ________.

A. car B. bus C. bike

(B) 2. This sweater is________.

A. new B. old C. nice

(A) 3. I wash my________.

A. hands B. face C. clothes

(A) 4. Is the library far _______ here?

A. from B. of C. at

(B) 5. Let _______ help you.

A. my B. me C. I

评析:

单项选择题是考查学生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常用考试形式之一。本题有针对性的考查了一级目标要求掌握的部分词汇。此外, 还有针对性地考查了常用表达法以及语用知识。

四、Match. 连线。 (10 分)

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型以及如何回答的掌握情况。

五、Choose. 选择合适的句子补全对话。 (10 分)

Danny wants to go to the restaurant, but he doesn’t know where it is.What will happen next? (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A: _______ Can you help me?

B: _______

A: I’m lost. _______

B: _______

A: Is it far from here?

B: _____________________.

A: Thanks!

B: You’re welcome.

评析:

本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景, 话题具有实用性 ,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考查了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问路”的语言表达形式。

六、Read and judge. (阅读短文, 判断正误。10 分)

Today is Sunday. We don’t go to school.I want to go to the book shop with my friend Jim. We live near here.So we walk to there.I want to buy a story book.My friend Jim wants to buy an English book. After we buy some books.We go to the gym to play catch with a ball.We are fun.

( ) 1. Today is Saturday. We don’t go to school.

( ) 2. We live near the book shop.

( ) 3. I want to buy an English book.

( ) 4. After we buy some books.We go to the park.

( ) 5. We are fun.

评析:

3.四年级科学学期教学计划 篇三

本我所担任的是三、五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在这个学期里我认真学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从书中吸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时时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能接受我,喜欢我。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我想,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课前备好课,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的实验材料,如果仪器室里没有材料,我就自己找材料或动手制作,如,用易拉罐底替代蒸发皿等。做到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处理效果最好。在课堂上,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自觉的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特别是在实验操作中,注意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树立以实验为基础,以探究为先导的理念,改变教师单纯的讲解,被动应付考试的做法,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确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地位。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认真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

4、创造性的布置探究式的课外作业。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课外作业尽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课题。虽然那些课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题,但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科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究能力上有长足的进步。

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惑,有待于以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

4.四年级科学学期教学计划 篇四

教学工作总结

科学这门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一、认清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改革目标的能动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做法:

1、教师是科学学习的主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吃透教材,明确目标和任务,理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如教学“天气与生活”这一内容时,指导学生制作“雨量器”和“风向仪”,并到大自然中去实践,不但检验了制作质量和水平,而且掌握了“降雨量”和“风向”这两个知识点。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严格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生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 1

体会到科学规律的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如“测量不规则石块儿的体积”的实验和“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的实验,先让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所需器材、用品,以及注意事项,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设计好学生实验和课堂演示实验,彻底改变了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法与学法,为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创造性的挖掘课程教学资料,布置探究式的课外作业。

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课外作业尽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课题。虽然那些课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题,但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科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究能力上有长足的进步。

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惑,以待于以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的问题是:

一、知识的全面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原有教材中没有而新增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去学习;

二、如何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的问题;

三、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外界条件的支持,但是学校的条件往往达不到这方面的要求,如何去合理地解决好这一问题。

5.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总结 篇五

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任课教师:韦雨欣

科学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认真做好科学课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工作,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计划顺利完成了四年级(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有得也有失。现将2012—2013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教学总结如下:

一、立足教材扎实稳步推进科学课教学

由于科学课的特殊性,科学课的教学对每一个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很长一段时间我对科学课的教学充满疑惑,但慢慢的我感觉到科学课的教学首先要立足于教材,吃透教材,进而开展灵活的课堂教学。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科学知识。在实验教学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进行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和实验总结。同时根据教材内容,安排学生一定的课外观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科学、感受科学。

二、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科学的主人

兴趣是学生学习科学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影响科学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课堂氛围的活跃、积极,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实验中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操作,让学生感到科学其实离他们很近,他们也就更有兴趣去学习科学。

三、重视加强观察和实验。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科学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显著特点。教会学生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科学教学中,我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教学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及学生的观察、实验等项目。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教学需要的替代材料。在观察和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实验操作的习惯。

四、存在的不足。

一学期下来感觉收获颇丰,但也有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把握教材、驾驭教材能力的能力还需提高。

2、组织课堂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的能力有待加强。

6.四年级科学学期教学计划 篇六

1.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3.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内容。

4.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1.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认识我吗?噢,不认识!我们彼此间刚刚见面,当然不认识了。那待会儿老师做个自我介绍,我希望大家听一听好不好?

生:好!

师:我呀,姓唐,叫唐晓俐,来自安徽芜湖镜湖小学。今天看到你们个个精神饱满,我特别高兴!好,我说完了,你听到什么了吗?

生:我听到了老师姓唐,叫唐晓俐。

师:真棒!听得真仔细!还听到什么呢?

生:还知道唐老师来自安徽……芜……湖。

师:恩,有点绕,因为我们小学的名字也带个“湖”,叫镜湖。很不错了,能听到这样。真棒。还有吗?

生:唐老师说你今天来到这里很高兴。

师:对,这是最关键的,这是我看到你们的一种感受。(板书:感受)

师:什么是“感受”?

生:是发自内心的感想,是自己做完一件事的心得。

师:你看“感受”是几个字啊?

生:两个字。

师:我们先看“感”。我们看到的大千世界,包括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包括我们读的书,这都是身外之物。这些身外之物是我们内心感知它、感觉它,这叫什么?(板书:感之于外)引起我们内心强烈的共鸣,引起我们内心 情感的波 澜 ,这叫———(板书:受之于心)

(生齐读“感之于外“”受之于心”)

师:这就叫———(指板书)感受。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预备,起!

生:感受……

师:大声点!

生:感受!

师:古人说目击事物以心击之,用心击之,用心感受它,引起你强烈的情感活动,这就叫“感受”。从什么地方开始?

生:从观察开始,从思考开始,从审题开始,从情感爆发开始,从准备写作文开始。

师:说了很多,我觉得要写一篇好文章,要从你的生活、你经历的事情的“感受”开始。感受是习作的开端,感受是立意的前提,感受是抒情的基点,感受是行文的动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敞开心扉,自由地心灵与心灵对话,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通过游戏活动来感受,通过文字和语言来沟通情感,相信我们会在每一分钟里都能有所创造,都将诞生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

二、游戏规则

师:这节课我们看什么?知道吗?

(生摇头)

师:不知道?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既然玩游戏,就得有游戏规则。下面仔细听游戏的规则。(板书:游戏规则)

师:每人先发一张纸条,第一组到第三组同学分别写上“谁“”在哪里“”干什么”。再选出三位同学随意从中抽出一张,依次大声读这三个词并凑成一句话。被读到的句子凡是符合实际的,大家鼓掌祝贺;不符合实际的就一笑了之,切莫计较,因为这是游戏。听清楚了吗?谁来说一说规则呢?

生:游戏规则是第一组写上姓名,然后第二组写上地址,第三组写上干什么,第二步是把句子连成一句话,第三步是看句子读得通顺不通顺,通顺的就鼓鼓掌,不通顺的就一笑了之。

师:咱们评价下她说得怎么样。你给评价一下。

生:非常好。

师:好在哪?

生:她把老师说的话全都复述了一遍。

师:这叫说完整。(板书:说完整)

师:原因是她刚刚听得很认真。(板书:认真听)

三、准备游戏

师:下面就请大家用铅笔在小纸片上按要求写一写,开始。

(师生交谈)

师:请问你写好了吗?

生:写好了。

师:因为最简单,只要写———

生:名字。

(师走到另一位学生旁)

师:你为什么东张西望?不知道怎么写,是吗?

生:还在想。

师:好好想。(走到另一位学生旁)

师:你写的是什么?

生:我写的是地点。

师:地点是什么?

生:东渡六中。

师:噢!在六中。哇,就是我们这个会场。

师:写好了没有?

(一女生举手)

生:我们在六中上课。

师:嗯,她说在上课,记住你写的是“干什么”“,在上课”就可以了。

(一男生举手)

生:我写的是钓鱼。

师:我请各个小组的组长收一下小纸片。

师:好,我们刚刚写的时候,有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写,有的人觉得很简单。那到底会出现什么情景呢?

师:现在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

师:刚刚我们在写纸条的时候,你觉得我们的教室怎么样?

生:很大。

师:我们的教室很大,那有没有声音呢?

生:安静。

师:嗯,除了安静还能怎么说?

生:我感觉充满了神秘感。

师:嗯,还有吗?

生:我感觉教室很美丽。

师:很美丽,因为内心充满期待。

师:好的,现在游戏进行到这儿,我们都觉得很神秘很神奇很美好,所以刚才有的同学在东张西望,有的同学在抓耳挠腮,有的同学很期待。你们能不能把刚才的场景用两三句话完整地说一说,静静地想一下再来说。

生:有的同学很期待,有的同学在抓耳挠腮地想着什么,有的同学一直看着这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师:嗯,看到了不少同学的表现,不错,你看你的发言引得大家都想说了。

生:有的同学盯着老师……有的同学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上课。

师:真不错,用了“目不转睛”,请其他同学继续说。

生:有的同学在教室里东张西望,想看看同学是怎么写的。还有,我是在认真地写着。

师:好的,咱们就把这两句话快速地写在你的稿纸上,不抬头,不停笔,看看谁写得最快。

师:写纸条时,教室里怎么样?有的同学怎么样?有的同学怎么样?“我”怎么样?

师:教室里真安静,就听到同学们“沙沙”的写字声。

师:请一个同学念念。

生:我们在六中上课,游戏开始了,有的同学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有的同学在想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同学东张西望,再看这里多安静啊!

师:好的,她说的是上课的情景。我再看看写纸条的情景。好,我再找个同学来念念看,谁写好了?

生:教室里有的同学东张西望看教室里多么新奇,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期待老师给我们讲课,有的同学左顾右盼,有的同学在认真地思考问题,而我却在努力地想怎么才能写得好。

师:好,刚才我们说写的这个过程就是在准备游戏。(板书:准备游戏)

师:在这个过程中咱们同学真棒,乐于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板书:乐分享)

四、感受游戏

1.第一轮游戏。

师:好,现在想不想听听抽读的句子是怎么样的?

生:想!

师:我开始抽了,仔细听。 (抽纸条)

师:戴一城,是谁?请站起来。

师:在床上,做作业。

师:戴一城,你满意吗?

(戴一城摇头)

师:不满意,那咱们再来一个,请坐。(抽纸条)

师:张瑞涛,是谁?

师:在厦门市东渡六中,吃糖果!

(生笑)

师:刚刚读的时候张瑞涛你的名字有没有错?

(张瑞涛摇头)

师:没有错。那在六中有没有错?

(生摇头)

师:没有错,吃糖果有没有错?

(生摇头)

师:都没错,那凑在一起怎么会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呢?因为什么?

生:因为不符合实际。

师:噢,不符合实际。好,这样因为搭配不当而发生了的现象,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表达?

生:张冠李戴。

师:真好!(板书:张冠李戴)

师:姓张的人的帽子被不恰当地戴在了一个姓李的人的头上,有点不太适合,就会闹出笑话。那今天我们就来玩这个游戏,用我们的语言,用我们的文字把它记录下来,有信心吗?

生:有!

师:这个游戏会玩了吗?

生:会!

2.第二轮游戏。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第二轮游戏。这时候你在写的时候,任意地写你想写的人物,任意地写发生的地点,任意地写想干的事,越新奇越有趣越好,开始。

(生开始写纸条)

师:这次同学们会思考了。

师:现在请组长再来收一收。

(组长收纸条)

师:这时我来问一下,你是想被抽中还是不想被抽中?

生:我想被抽中。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写的人是我最好的朋友。

师:她写的是一个朋友的名字,你们要小心噢。

师:你写的想被抽中吗?

生:我想被抽中,因为我觉得我写得很好玩。

师:噢,很好玩。再来一个。

生:我想我写的句子被抽中,原因是,我想把自己的快乐和大家分享。

师:多好啊,把快乐与大家分享。好,那刚才的心情能完整地说一说吗?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看。“我写的句子想被抽中,因为什么?”请开始,互相说说看。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句子分享给大家?

生:我不想被抽中,因为我还没有写完。

师:噢!他很伤心,他没有写完。还有呢?

生:我写的句子想被抽中,因为他也是我的好朋友。

师:不得了,好朋友在哪里啊?

生:我有点不想被抽中,如果很不合理的话,我不想把痛苦建立在别人的身上。

师:这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但记住刚才讲的,这只是一个———(生:游戏!)那游戏就是有快乐,也有一些小小的心跳的感觉。刚才在准备游戏的过程当中,我们都很注重自己的感受,乐于将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板书:感受)

师:游戏开始了。认真听,听得时候要记住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句子。不要只顾着笑,好不好?

生:好。

师:好,请个同学来吧。(抽出三张给一位女生)

生:陈美玲。

生:在船上……

师:这是地点。

生:陈美玲在船上快乐地唱歌。

师:通不通啊?

(生点头)

师:通啊!来,鼓鼓掌!

(生鼓掌)

师 :好 ,我们再来 看第二个。

生:范佩西在厕所开心地游泳。

(生大笑)

师:笑了!我们来看看你是怎么笑的?(提问一男生)

生:那个人物是我写的。

师:你写的,你刚刚是怎么笑的?把这个动作做给大家看看,然后说说。

生:我捂着嘴巴……

师:讲完整。

生:我捂着嘴巴哈哈大笑。

师:好的,你是怎么笑的? (提问一女生)

生:我捂着嘴巴小声地笑,不然会被人家听见。

师:噢,你很内敛。(提问一男生)

师:你怎么笑?

生:我……我捧腹大笑。

师:噢!你捧腹大笑。(提问一男生)

师:你怎么笑?

生:笑不露齿。

师:你是笑不露齿啊,是不是因为今天这个会场太大了,咱们都有点掩饰,是不是啊?其实快乐就要大声地笑出来,开开心心地感染别人。(提问一女生)

师:你怎么笑?

生:我笑抽了。

师:笑抽了,很时髦的语言啊。笑抽了筋,是这个意思吧! (提问一女生)

生:我趴在桌子上哈哈大笑。

师:好的。你说。(提问一女生)

生:我眯着眼睛大笑。

师:眯着眼睛还大笑,这个表情比较复杂。你呢?(提问一女生)

生:我靠着椅子哈哈大笑。

师:噢,好的。好,同学们,还记得刚才的那个句子是什么句子?

生:范佩西在厕所里开心地游泳。

师:好的,当这个句子一念完,教室里怎么样啊?

生:爆发出笑声。

师:有的怎么样,有的怎么样,还有的怎么样?“我”怎么样?请你用笔把它写下来。

(生写)

师:好,有同学写得不错,观察到的都记录下来了。我们再来玩一组,你再注意观察一下同学的表情。(抽出纸条)

师:郭文建是谁啊?

(郭文建举手)

师:是你吗,小帅哥。我再抽了啊。

师:在花园里,吹电风扇。

(生笑)

师:别光笑,要看表情啊,看每个同学的表情,待会儿要写下来的啊。再来一组。 (抽纸条)

师:陈薇。

(陈薇站起来)

师:在月球上,玩电脑!

(生笑)

师:观察别人的表情了吗?好,再写!开始。

(生写)

师:写好了吗?我来听听啊,没写好的继续写,写好的来念一念。

生:玩游戏时,有的同学哈哈大笑,有的同学趴在桌子上笑,有的同学眯着眼睛笑,有的同学捂着嘴巴笑,我靠在椅子上笑。

师:嗯,各种各样的笑,跃然纸上。

生:有的同学哈哈大笑,有的同学笑不露齿,而我呢,肚子都笑疼了。

师:嗯,还有不一样的笑吗?

生:有的人捂着嘴笑,有的人在冷笑,有的人在旁边“呃呃呃”地大笑。

师:有声音的表述“,呃呃呃”地大笑。但是为什么还有冷笑呢?

生:有的同学露出牙齿哈哈笑,有的同学捂住嘴巴笑,但我们班的杨家豪和戴一辰却当什么都没发生。

师:噢,他们很从容淡定, 是吗?好,我们到此为止,咱们玩了游戏,说了游戏,也写了游戏。我们在感受这个游戏的过程当中,勇于尝试着把它写下来,其实我们把一个一个的片段连缀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事情,咱们先来试着表述一下。 (板书:感受游戏,尝试写)

五、体验游戏

师:谁愿意来说说游戏的规则,刚才的游戏规则谁愿意说?谁愿意说写纸条时教室里的样子?谁愿意说咱们念纸条前心里是怎么想的?谁愿意再读读刚才是写怎么笑的?(师分别请几位学生上前)

师:咱们把它们串一下啊———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玩了一个游 戏 , 游戏的名 称叫———(指向黑板,生答:张冠李戴。)

师:游戏的规则是———(让上来的学生依次按顺序说)

生:第一步是在纸条上写“姓名”“地点”和“干什么”;第二步是随意抽取三张纸条,读一读句子,看看是否通顺,句子通顺的话我们给他鼓掌,不通顺的话,我们就笑一笑。

师:真的很不错啊!好,那下面就是开始写纸条了,“我” 怎么写———

生:开始写纸条了,教室里安安静静的,有的同学在埋头苦想,有的同学在飞快地动着笔写着,有的同学却在想着……

师:嗯,好的。游戏开始了,教室里怎么样?

生:游戏开始了,教室里很安静,我似乎能听见全班同学的心在怦怦地跳。

师:讲得真好,鼓鼓掌。

(生鼓掌)

师:句子刚读完———

生:句子刚读完,如果合理的话,大家会给他用最热烈的掌声鼓掌,如果句子不通顺的话,大家会哈哈大笑,好像肚子都疼了一样。

(师示意下一位学生继续说)

生:我最感兴趣的句子是“范佩西在厕所里游泳”。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像炸开了锅,有的人捧着肚子哈哈大笑,有的人靠着椅子大笑,有的人“呃呃呃”地叫着……

师:好,我们再来看还有哪一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下?

(四名学生上前)

生:游戏规则是,第一步写纸条,第二步读纸条,看读起来通不通顺,通顺就给他鼓掌,不通顺就笑一下。

生:写纸条的时候大家很安静,有的在埋头苦写,有的在想着怎么写,有的在听着老师,大家都很安静,都能听见大家写字的声音和钟声。

生:我的被抽中了,因为我写得最搞笑。

生:哦,当读到有我写的“范佩西在厕所里快乐地游泳”时全班哄堂大笑起来,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笑不露齿,有的哈哈大笑,而我要笑抽了。

师:写清事情的经过,感触最深的地方是要展开来细细地写。刚才有些同学写了那么多词语,把这种感触放大,写出来。第二,写下最真实的思考与启迪。可以多角度地思考,你可以模仿别人,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希望你们把感受表达清楚,一句话是不足以说服人的,是不是?这节课同学们注意观察、留心体验,把一次有趣的活动写出了好几个片段,我们可以根据刚才大家交流的体验、评讲的内容进行修改,先在小组内分工,各写一个片段,然后试着将几个片段连起来在小组内说说看,互相交流分享,最后在全班汇报,行吗?

(生写作,师巡视。)

师:轻轻地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想想这几个问题:(1)我有没有将事情最关键的地方写具体?(2)我有没有将刚才最真实的感触写清楚?(3)我的观察与感受有没有完整地表达出来?画出让自己不大满意的地方,多读几遍,再试着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已经写好的同学可以看一看黑板上老师的提示──轻轻地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

(生写作,或修改自己写的片段。师巡视。)

师:好,你看,这是在与大家分享,而且不断地在修改。其实修改的过程也是练的过程,在练的当中我们就会发现问题。(板书:能修改)

师:到这儿为止,我们的游戏做完了,一件事情也说了,也写了,我们的评价内容也出来了。下课之后,在同学们完成这篇习作的时候,请遵照这样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如果你自己觉得做得好可以给自己打五个星。

7.四年级科学学期教学计划 篇七

质量分析报告

二小振兴校区 董朝东

一、年级统测基本情况概述

四年级有学生205人,实考205人,最高分96分,最低分32分。其中90-99的14人,80-89的45人,70-79的51人,60-69的63人,50-59的17人,40-49的13人,0-39的2人年级平均分:平均分70.51,及格率:84.39%,优秀率:16.59%。

二、卷面考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卷涵盖了本学期所学的五个单元的知识。试卷分为七种题型:我会填、我会判断、我会选、我会连线、看图填空、研究题、问答题。基本符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试卷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检测的内容比较全面,到位。

第一我会填。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大部分学生的得分不够理想,有一些学生根本不理解,不认真记忆乱做,失分较多。

第二我会判断。相对于其它的题得分较高,说明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学生失分较少,说明学生对所学的科学知识还是理解得比较好,知道它的对错。

第三题我会选。错的较多的是第2、8小题。第2题错误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关节类型,什么是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不理解导致错误。第8题的出错主要是对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不理解。

第四题我会连线。失分不多,因为摩擦力的相关办法、运动的方式也讲过多次,学生基本理解。

第五题看图填空。本题主要考察骨的内部构造、蚕一生的变化。学生答错主要原因是对图看得不够清楚,由于是黑白照,加之印刷的问题,导致学生出错,特别像第2小题第④空,学生根本看不出是蚕茧还是蚕卵。因此在以后的出题中希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第六题研究归纳。失分较多,因为小车的运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本身就不太清楚,加之题目中有错字“拉车赵大”,应为“拉力越大”,就更加大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难度,因此学生失分较多。

第七题回答问题。失分较少,主要是学生对“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生活中成功预测的事例有哪些”认识比较到位。

三、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及对试卷的意见和建议

1、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只是死记硬背,不能联系生活实际灵活掌握,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待开发。

2、部分教师和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实验教学的作用,仍停留在为完成实验任务而做实验上,如实验题小车的运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很多学生写不出实验策略,却能得出结论。这一矛盾现象说明我们的实验教学很大程度上和教学目标是脱节的,学生死记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在此实验没有成为掌握知识的有效方式,反倒成了学习负担。

3、学生的表述能力有待提高,很多学生回答问题没有重点,表达混乱,语句不通顺,另一部分学生只会用课本上的原句回答,不会自己组织语言,仍属于死记硬背。

4、对于一些带有主观发挥性质的题,学生回答中规中矩,所有学生的答案都没有超出课本范围,没有让人惊喜的亮点出现,反映在各个简答题和实验题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5、有的卷面中频繁出现错别字,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失分。反映出一些教师对学生汉字书写的规范要求和指导不到位。个别学生的书写习惯也不好,字迹潦草,连线题直线画成曲线,难以辨识,给阅卷造成困难,6、从得分情况看,个别学生间仍不均衡,班际、学生之间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如最高分96,最低分只有32分。

7、建议改变一下评价体系:如像英语学科一样,将卷面分值降低,增加一点平时分(实验操作分)。

四、今后查缺补漏的措施及努力方向

1、科学学科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应保障教学设备和师资配备,开足课时,落实科学教学常规,为科学课程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

2、教师要高度重视科学课程,真正理解并认真落实科学课程的价值取向,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3、教师要上好每一节科学实验课,加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

4、教师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创设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2015年7月12日

8.四年级科学学期教学计划 篇八

(时间: 25分钟50总分:)

一、选择题(12分)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叫()。

A.206B.骨头C.306D、骨骼

2、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含量高的食品。

A.蛋白质和脂肪B.钙和脂肪C.蛋白质和钙D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3、打网球戴护腕是为了()

A.增强心肌B.减少运动创伤机会C.使肌肉发达D 增强腿部肌肉

4、少年儿童经常做广播体操可以锻炼肢体的()

A体力B柔韧性C耐力D体力 柔韧性 耐力

5、蚕蜕皮的原因是()。

A、皮太旧了B旧皮阻碍身体长大C、有病菌D、环境改变了

6、如果想改变摆的快慢,只需调整()即可。

A摆线的长度B摆角的大小C摆锤的重量D风向

7、汽车在路面上前行,车轮的主要运动方式是()的复合运动。

A直线和来回B曲线和来回C曲线和直线D、没有规律

8、小明和爸爸坐在同一行驶的火车里,如果以()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A、爸爸B、路旁大树C、运动D静止

9、太阳从东方升起,它的参照物是()。

A、电梯B、火车C、铅笔盒D、地球

10、我们知道1牛顿的力约等于()克的力

A、10B、100C、1000D、不能换算

11、体操运动员手上擦镁粉是为了()。

A、增大摩擦力B、减小摩擦力C、做记号D、美观

12、在使用测力计前要首先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在()。

A、上端B、下端C、零刻度D、刻度

二、判断题(20分)

1、人体的手骨是由多块骨头组成的。()

2、在睡觉时,我们身体的所有肌肉停止运动。()

3、跳高和举重两项运动锻炼的效果都是一样的。()

4、骨骼又硬又结实,不可以生长。()

5、我喜欢的运动是远足,对身体的柔韧性特别有好处,今后我还要羽毛球锻炼。()6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着的。()

7、物体的运动不仅有速度,而且有方向。()

8、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的速度只跟小车的拉力有关。()

9、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椅子为参照物,司机动了,方向盘也动了。()

10、物体的弹性是无限的。()

1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形式,但不能改变物体形状。()

12、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不会产生摩擦力。()

13、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其伞面的大小有关,和其他没有关系。()

14、橡皮筋、弹簧具有在外力作用下会变形,去掉外力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点,墙壁、石头等也具备这种特点。()

15、磁铁吸回形针是属于重力。()

16、下雪天,在鞋底上绑上一些带子是为了增加摩擦,减少因路滑而导致的摔跤()

17、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流线型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力。()

18、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牛顿。()

19、所有的预测都是正确的。()

20、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三、连线题(3分)

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

汽车轮胎上的花纹增大摩擦力

轴承中的小钢珠

车胎上的防滑链条

流线型的船体减小摩擦力

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

四、画图题(3分)

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几种物体的运动。

(1)风车旋转(2)拍球(3)荡秋千摆动

五、观察实验(6分)

1、填一填实验报告单。(3分)

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

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是:。

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是:。

2、生活中的预测。(3分)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预测。通过你的观察,你能举出生活中科学预测的例子吗?

①一枚纽扣电池一旦破损溶解,就可能污染60万升水,这也许就是一个人一生的饮用水量。②如果没有充分地进行热身就参加激烈的运动,我们就可能在运动中受伤。

③。

④。

⑤。

六、问答题(6分)

1、请你解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3分)

9.四年级科学学期教学计划 篇九

一、五国科学教学的研究框架

为了描述和比较五个国家的科学教学情况, TIMSS科学教学录像研究对439节八年级科学课进行了分析。在科学教学领域, 如此规模的国际录像数据收集和分析是史无前例的, 本项目的研究程序包括:选择样本课、现场摄录、录像带的数字化处理、课堂教学信息编码、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

为了组织和优化学习目标、研究问题及编码维度, 各参与国代表组成了“科学代码研发团队”, 他们采取不同的研究策略。首先, 研究团队利用实地课程录像做出参与国科学教学特色的假设;第二, 大量文献回顾为研究调查到的科学教学特征提供一览表, 这些文献包括参与国的课程标准以及调查研究, 这就为观察录像提供了一系列的研究问题和课程特征。作为项目顾问的五位美国科学教育者和来自五个参与国的国家研究协调员共同回顾、优化挑选出研究问题和编码维度。最后, 为了研发一个总体的概念框架和一系列可用来指导优化编码顺序和成果汇报组织的研究问题, 研究团队比较了基于文献的重要科学教学特征、顾问所推荐的重点课程特征以及他们自己的课程评议。

图1是研究团队研发的录像研究中科学课程分析的概念框架。[1]TIMSS概念框架强调分析单元的课程的集中性, 关注了施瓦布的四个教学要素 (教师、学习者、主题和社会环境) 的重要性。学者们一致认定本研究不应仅限于观察教师行为, 需要考察科学内容和学生行为 (即学习机会) 。因此, 本项目中提及的教学不只是教师行为, 而是一种教师、学生和科学内容之间的互动。概念性框架同样强调了文化大环境对科学课各个方面的重要影响, 即科学教学是一种文化活动, 教学的开展是在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和感兴趣民众的日常生活、传统、信仰、期望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该研究还表明教师对于学生、教学和学习以及教师角色和科学有着深深的信念, 这些信念会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及其为学生提供科学学习机会的方式。在本研究中, 文化上的差异不会被直接观察到, 但会通过对课堂中教师、学生和科学内容的观察中得以揭示。虽然概念性框架认可施瓦布四个教学元素的重要性, 但其只对教师、学生和科学内容的可观测特征进行分析。例如:本研究分析可观察的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而不涉及不可观测活动, 如教师对于教学过程的选择和教师、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等。为了弥补这一欠缺, 本研究在集中录像可观测教学特征的同时, 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背景、备课情况以及目标等信息。

二、教学录像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录像使得研究者可以多次观看教学事件, 以便研发一套连接形象术语和定义的指代物。这在涉及多种语言和国家的研究中尤其重要, 录像允许研究者对数据进行语法分析以便得到更具有可控性的部分, 从而促进了复杂过程的研究。观察者既可以在各个阶段对录像进行编码, 又可以在每个阶段对科学教学的不同维度进行编码。来自不同地方与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研究者可以在同一地点利用一套共同的录像数据研发代码并建立其信度。录像使从各种角度编码成为可能, 并且使得具有不同领域专业知识和观点的研究者能够考察相同课程。[2]虽然对课堂教学进行录像给研究增加了难度, 但这种方法比其它通过记录研究教学的方法有明显的优势。为了完成以科学教学为基础的共同语言目标, 团队研发了一系列指导原则从而进行编码。这些原则包括: (1) 使“文化当局者” (cultural insiders) 、科学家、教师和教师教育者参与到编码过程中; (2) 采用一种研发代码的重复过程; (3) 使用能够捕捉事件发生、持续时间、特征和质量的代码。

TIMSS科学录像研究的课程覆盖了生物、化学、地球科学、健康、物理和技术等科学主题。由于内容的范围和所收集的具体主题 (如电学) 和具体学科课堂的数量较小, 本研究集中在八年级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的一般体验。例如:不会具体描述八年级的化学或物理课程中某一知识内容的教学。因为在各国观察到的科学教学差异可能是所强调科学学科的不同所引起的, 所以这种局限性很重要。因此, 观察到的科学教学中第一手现象可能和各国科学教学实践或科学学科的不同有关。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把科学作为一门综合课程, 而捷克和荷兰则把科学分成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球科学等分科的课程。因此, 该录像研究的内容并不关注具体的科学学科, 而是以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为核心, 可以分为三个维度 (如表1) , 分别是教师活动、科学内容和学生活动。

三、五国科学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

(一) 教师的经验背景和工作量

教师在录像课教学后需要回答调查问卷, 通过该问卷, 研究者收集教师的背景信息和课堂情况。问卷中科学课堂的背景包括:教师特点、教师对科学教学和学习的期待、看法以及他们对课程安排的意见等。为了收集上述信息, 调查问卷以三个问题展开:教师的经验背景和工作量如何?教师认为什么因素影响教授课堂内容?教师如何看待课堂的代表性?

教学准备:教师报告表明五个国家八年级科学教师至少拥有后中学科学教育学历和八年级科学教育证书。美国有10%科学教师的资格证书低于八年级科学课水平, 和其他国家相比, 美国八年级科学教师的专业多元化程度较低。平均来说, 相对其它四个国家, 捷克八年级科学教师的教学经验更丰富。

专业发展:在所有五个国家中, 教师通常参加一些职业发展活动, 但是他们参加活动的类型有所不同。除澳大利亚外, 38%~56%的科学教师在录像前两年参加了额外的科学或科学教育课程。最为常见的职业发展活动包括技术应用、科学教学技能和基础课程标准的教学。与捷克和日本相比, 更多澳大利亚、荷兰和美国八年级科学教师使用教学技术 (澳大利亚、荷兰、美国、捷克和日本分别为79%、68%、84%、45%和42%) 。与澳大利亚和捷克相比, 更多的美国科学教师参加过科学教学技能活动 (66%) , 并且美国教师参加标准教学的比例 (52%) 比荷兰大 (22%) 。

活动时间:各国八年级科学教师每星期平均花费38~45小时用于教学和其它学校活动, 这些时间中至少1/3用于科学教学。和其它国家相比, 日本科学教师花费最少的时间从事课外科学教学活动, 荷兰科学教师花费最少的时间从事课堂中的科学教学活动。

(二) 课程与教学及其认识论

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其它国家相比, 更多捷克科学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了解科学信息;和美国、捷克相比, 更多的澳大利亚和日本科学教师认为课堂教学目标是理解科学思想。在澳大利亚和日本, 更多的科学教师希望学生理解科学思想而非了解科学信息。另一方面, 在捷克, 更多的科学教师希望学生了解科学信息而非理解科学思想。

课程内容的选择:调查表明录像课的内容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且每个国家的因素有所不同。与其它三个国家相比, 更多的捷克和美国科学教师认为课程大纲是影响科学课内容的主要因素;和澳大利亚、美国相比, 更多的捷克和荷兰科学教师认为规定的教材是影响科学课的主要因素, 并且认为教材是主要影响因素的日本教师比美国多。和其它所有国家相比, 更多的美国科学教师认为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对课程内容起到了作用。

教师的认识论:澳大利亚、荷兰和美国比捷克和日本八年级科学教师熟悉当前先进的科学教学和科学学习思想。除日本外, 其它国家至少85%的科学教师认为录像课与当前科学认识论相一致。

四、五国科学教学录像的研究结果

(一) 五国科学课堂教学的共同点

1. 教学组织的共性

所有参与国98%以上的八年级科学课堂内有全班的讨论活动, 用于进行新的科学内容教学的时间占到课堂总时间的95%。即便是一些实践活动, 例如:向全班展示物体或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或构建模型, 其所用的时间在各个参与国也有所不同, 并且这些活动占到所有参与国72%以上的科学课。[3]

2. 科学内容的共性

在所有参与国中, 84% (或以上) 的八年级科学课至少对于规范性知识 (科学界公认的事实、思想、概念和理论) 给与一定程度的关注。科学本质 (即科学的价值、特点、进程、政治或历史) 、元认知策略 (即学习策略或学习过程的反思) 和安全知识加起来在任何参与国中都不及公共讨论时间 (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或学生向全班讲话部分) 的2%。在五个国家的科学课堂中, 科学规范性知识与其他类型的科学知识相比, 处于更重要的地位。

3. 学生行为的共性

在全班交流中, 学生参加各种形式讨论的比例占到各参与国81%以上的科学课堂。虽然各国学生参加独立实践活动所占教学时间的比例有所不同, 但所有参与国的学生在独立实践中更倾向于观察现象, 而不是设计与制作模型、进行解剖、分类和对照实验。在有足够观察数据来进行可靠评价的国家中 (澳大利亚、荷兰和美国) , 其学生在独立实践活动中书写一段以上内容的课堂比例不到11%。在进行可靠评价的国家中 (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 , 学生为了开展实际调查研究而提出研究问题并设计流程的课堂比例不到10%。[4]虽然各参与国在科学教学上有很多共性, 但他们同样具有其独特的方法, 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科学课学习方式。

(二) 五国科学课堂教学的差异

1.教学组织:教学目标和社交组织上的差别

除捷克外, 其他四国每节课至少3/4的时间展开新内容。然而, 当此项活动与其他教学目的相比, 每个国家便出现了其独特之处。例如:日本的教师利用更多的时间 (93%) 展开新内容, 捷克的科学课包括更多的复习 (19%) 和测试 (9%) , 荷兰的科学课上, 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复习作业 (12%) 。和其他三个国家相比, 捷克和日本的科学课利用较少比例的时间用于其它目的, 如管理任务。

在全班活动、独立活动、座位活动 (读、写和讨论) 以及实践活动 (亲手实践、实验) 方面, 各国的课堂组织有所不同。与捷克和荷兰相比, 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科学课分配更多的独立实践活动。美国提供给学生独立实践活动的科学课比澳大利亚少, 比捷克多。当用教学时间评估时, 会出现类似的模式。在捷克课堂中, 4%的教学时间用于独立实践活动, 少于其他国家的科学课。与捷克和日本相比, 荷兰科学课利用更多的时间独立讨论。和其他四个国家相比, 捷克科学课堂中的实践活动多以全班活动的方式而非独立活动方式。

2.科学内容:主题、知识类型、具体内容等的差别

在美国, 八年级科学课程中地球科学、生物、物理、化学和其他领域 (科学本质、技术、环境和资源问题、科学与其他学科) 比重均衡。相比之下, 日本的科学课堂涉及更多的物理和化学话题, 而在澳大利亚, 科学课偏向于物理话题, 生物和物理更多地出现在荷兰科学课中。

在参与国的科学课中, 涉及到不同类型的知识。与其他四个国家相比, 捷克八年级科学课更大比例的公共讨论时间教授规范性科学知识。各国公共讨论中程序性知识和实验性知识比例明显不同, 日本的程序性和实验性知识 (关于如何做有关科学实践的信息, 如操作材料和完成科学实验过程) 占有更大比重 (日本为25%, 其它国家为11%~17%) 。此外, 日本的科学课中实际生活问题 (如社会问题或学生个人经验) 占公共讨论时间的比例更小 (6%) (澳大利亚、捷克、荷兰、美国分别为12%、14%、15%、17%) 。

捷克科学课中混合基本知识和挑战性内容占到了56%, 而且25%的课堂主要讲授难度较大的挑战性科学内容。相比之下, 在其它国家47%觸65%的课堂只讲授基本内容。此外, 和日本相比, 更多的捷克科学课讲授高密度的科学经典思想 (15个以上) (捷克为26%, 日本为7%) , 而且每节课公共讨论中包含更多的非重复性科学术语 (每节课平均56个) 和更多的非重复性高级科技术语 (每节课平均33个) , 这同样证明了捷克的科学课比其他四个国家具有更大的难度。

与荷兰和美国相比, 更大比例的澳大利亚和日本科学课集中在使学生学习内容和开展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更多的日本科学课为学生提供偏向于思想、经验、模式以及解释的活动 (72%) , 更多的澳大利亚科学课主要集中在建立联系上 (58%) 。相比之下, 捷克、荷兰和美国的八年级科学课学生更倾向于以事实、定义或运算的形式获得知识, 而非建立联系 (分别为72%、73%和66%) 。进一步分析表明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科学课在收集数据和发展科学思想的活动中, 通常是以探究或引导的方式展开 (分别为43%和57%) 。

3.学生行为:独立实践活动、全班讨论、科学探究实践等的差别

与捷克和荷兰相比, 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科学课集中更多的时间在独立实践活动上, 而捷克将更大比例的科学教学时间用于公共讨论 (33%) 。在更多的荷兰科学课中, 学生使用课本和工作手册, 他们花费20%的课堂时间用于阅读有关科学的书籍, 而在澳大利亚、捷克和日本的学生花费不到8%的时间阅读。

教师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探究实践的机会, 这种实践指学生在独立实践活动前、中、后完成所要求的任务。在进行独立实践活动前, 学生可能会提出研究问题、设计研究问题的流程或做出结果假设;在进行独立实践活动期间, 学生可能会收集和记录数据;在调查后, 学生可能会整理已收集的数据或解释数据。日本的学生在23%的八年级科学课中做出了科学预测, 更多的澳大利亚和日本科学课中学生有机会收集和记录第一手数据或现象。此外, 与荷兰相比, 更多的澳大利亚和日本科学课中, 学生经由教师或课本指导进行组织和记录、分析数据。与捷克和荷兰相比, 澳大利亚科学课的学生更倾向于解释独立实践活动的结果, 而捷克的科学课更倾向于要求学生解释结果而非收集和记录数据。

在科学课堂中一些教师引入了对学生来说更有趣并且使其参与学习过程的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游戏、智力测验、惊奇的和引人入胜的展示、竞赛活动和角色扮演。除澳大利亚外, 美国 (63%) 比其他国家八年级科学课包含更多的激励活动, 而且这些激励活动占据更多的教学时间 (23%) 。学生需要在多方面承担起自己的学习责任, 这在各国有所不同。在美国, 26%的科学课中学生通过开展已确定的课堂导入活动独立地开始课程学习, 其他参与国至少50%的科学课堂中学生自觉记录笔记。和其它大多数国家相比, 学生公共活动和测试在捷克科学课中更加常见。评价家庭作业发生在66%荷兰科学课中, 比在捷克和日本更普遍。

综上所述, TIMSS五国八年级科学教学录像研究的结果表明, 五个参与国存在着独特的教学模式, 其中突出表现为内容和核心方法在高成就国家教学中的作用。尽管这些国家有着很多的共同点, 但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科学教学方法。[5]这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科学学习机会以及对于科学学习意义不同的看法。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教学组织和科学内容特点, 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科学工作的不同方式, 但这些国家的科学课堂都存在着一个核心的教学方法, 这个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接触到高内容标准的教与学的组织策略。

参考文献

[1][4]Roth, K.J.et al.Teaching Science in Five Countries:Results from the TIMSS 1999 Video Study.Washington DC:NCES, 2006.

[2]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2002) .NCES Statistical Standards (NCES 2003-601)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Washington, DC:Author.

[3]Olson, J.F., Martin, M.O., and Mullis, I.V.S. (2008) .TIMSS 2007 Technical Report.Chestnut Hill, MA:Boston College.

10.四年级科学学期教学计划 篇十

一、填空

1、在岩石中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些叫做()。

2、我观察岩石的方法有()、()、()等。

3、通过学习,我认识的岩石有()、()、()等。

4、通过学习,我了解的矿物有()、()、()等。

5、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硬度最小的是()。

二、选择

1、下面属于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是()。A、化石B、浮石C、页岩

2、沙漠中的石蘑菇主要是()作用形成的。A、水B、生物C、大气

3、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中最硬的是()。A、石英B、长石C、云母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岩石和矿物要保护和合理利用。C、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变的。

5、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属于()。

A、软B、较软C、较硬D、硬

三、判断

()

1、岩石很坚硬,永远不会改变模样。()

2、石英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

()

3、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4、要辨别一块岩石是不是花岗岩,只要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

5、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四、边线

石英像玻璃光泽那样 长石有蜡烛一样的光泽 云母光泽和丝绸差不多

五、简答

很多矿物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你能举例说明吗?

六、应用

11.四年级语文学期教学计划 篇十一

四年级(1)、(2)班两班学生性格都比较活泼好动,班级属于两级分化,主要后进生,课堂气氛不活跃,学习缺乏自觉性。本学期我决定主要抓好学风建设,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优化, 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内容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使学生知道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并借助熟悉的场地的面积来感受这两个面积的单位。除此之外,本册还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认识线段、直线、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在认识条形图的基础上,学习在条形图中根据数据特点以一当多来表示数据,在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过程中,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同时体会数据中蕴涵着的信息这一特点。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优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活动“1亿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感受1亿的大小,初步了解小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由此体会探索的乐趣,培养初步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教材的特点:

这套实验教材是以《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以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教材结构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和会用数学的信心,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初步形成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使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将数学学科体系严谨性与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又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加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验算。

3.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5.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6.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画垂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认识条形统计图(以1代多),会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对学生进行环保和爱国教育。

五、本册内容的重点、难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主要教具、学具: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钉子板等。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

1.多位数计数器

2.多级数位顺序表

3.计算器

4.算盘

5.用吸管做的平行四边形

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

7.其他教具

七、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方法:

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方法。

2.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也可以采取适当分散、多举事例等办法。

3.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则,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

4.要揭示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从前面所学的知识中掌握新的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八、主要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本册教学中本人要注重: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加强估算,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发展学生思维。

4.在课堂上利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时效性。

5.后进生辅导做法、措施:

(1)了解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

(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6.同时注意中等生的提优工作;针对优生在课堂吃不饱的现象,鼓励每天思考两道奥数题,为竞赛做好准备。

12.四年级科学学期教学计划 篇十二

(1) 认识什么是城市中的“牛皮癣”。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拥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⒉重点和难点

从小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⒊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 搜集城市中的非法小广告。学生准备自制非法小广告及双面胶带。

⒋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师: (播放课件:几幅城市“牛皮癣”的图片。) 看完这几幅图片你们有什么话想说?

生:有损我们城市的形象, 破坏环境等。

师:是啊!损害了我们城市的美好形象。 (目的是:前后对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些非法的小广告, 对我们城市的危害很大, 我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城市“牛皮癣”。 (板书课题:城市“牛皮癣”。)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老师想问一下你们对“牛皮癣”的了解有多少呢?

生:一种皮肤病, 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

老师播放课件, 同时介绍, 据医书上记载:“牛皮癣”是一种生长于人体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

师:顽固性和复发性谁能够解释给老师听呢?

(学生回答。)

师:你们了解的知识可真不少。同学们看我们的课题, 加了引号的“牛皮癣”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对, 回答得可真棒。为什么会给这些非法小广告起这个名字呢?是因为非法小广告的特点和“牛皮癣”的特点有相同之处。 (播放课件:小广告的特点。) 我们了解了它的特点, 它的危害你们知道吗?

(学生回答。)

师:总结危害有:一是影响城市形象;二是虚假广告使人上当受骗。 (老师同时板书。) 同学们, 我们认识了城市“牛皮癣”, 也了解了它的特点、危害。你们知道我们的市政部门在清除城市“牛皮癣”方面做了哪些贡献吗? (播放课件:环卫工人使用高压水枪清除小广告。) 我们来想一下, 如果没有这些城市“牛皮癣”, 把这辆车的钱节省下来, 就能够帮助很多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 视频中也用到了一台新型的广告清除车, 我们看看它的效果。 (播放视频:高温喷雾清除小广告。) 视频看完了, 比我们上次介绍的便宜好几万, 威力也不小, 但是对柏油路上的油漆类小广告还清除不了。希望我们同学们努力学习能够发明出一种既便宜又有效的清理各种各样非法小广告的机器, 使我们的城市更加漂亮。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下面让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游戏的名字叫“我是一根电线杆”。在我生活的小区旁边有两根电线杆, 线杆上面很干净, 每到夏天的晚上, 都会有很多人在它们的下面乘凉、聊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身上开始出现“牛皮癣”, 后来, 越来越多, 乘凉的人们再也不愿意到我的下面来了。

老师讲解游戏要求: (1) 把两名同学请到讲台前; (2) 现在站在这里的同学就是两根电线杆, 默默地为我们奉献着自己的一生; (3) 同学们可以把自己手中的小广告贴在这两根线杆上, 不准贴到脖子以上的位置。

(2) 学生开始游戏。

师:小广告贴完了, 他现在已是面目全非。老师想问一下, 你现在有什么话想说?

(学生回答。)

师:你会这样站在路边让来往的行人看你吗?

生:不会。

师:是啊, 我们都是把自己美好的一面、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同学们能不能伸出我们的双手来帮一帮它, 把它身上的小广告清理干净?同学们都很踊跃, 我们请小红帽志愿者上来帮它清理干净吧。

(学生开始活动, 动手把“线杆同学”身上的小广告清理干净。)

师:清理干净了, 现在感觉怎么样?

(学生回答。)

师:老师感谢你们, 希望我们身边的所有人都会参加到这种行动中来。这只是一个游戏, 我们思考一个问题, 身上的小广告很容易就清除掉了, 但是粘贴于大街小巷的小广告会这么容易就清除掉吗?

生:不会。

师:就是今天清理干净了, 第二天还会有新的小广告粘上去。这也是它的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下面你们就讨论一下,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广告不会到处乱张贴。

(3) 学生讨论。

师:请小组代表回答。我们班有一名同学, 已经写好了一份倡议书, 我们请他上来读给大家听。

(某位学生读“倡议书”。)

师:他的倡议书读得很有感染力, 我们都是城市中的一员, 美化我们的城市, 是我们大家的事情。我们可以成立实践活动小分队, 用我们的双手, 美化我们的城市。你看他们已经行动起来了。

(播放课件:同学们清理小广告的图片。)

13.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篇十三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4、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三、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四、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第一单元 机械和工具 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臵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 形状和结构 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 能量 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本单元介绍了多种多样的植物和动物、相貌各异的我们、生物之间的关联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五、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 第一单元第1、2课

第二周 第3、4课

第三周 第5、6课

第四周 第7、8课

第五周 第二单元第1、2课

第六周 第3、4课

第七周 第5、6课

第八周 第7、8课

第九周 第三单元 第1、2课

第十周 第3、4课

第十一周 第5、6课

第十二周 第7、8课 第十三周 第四单元第1、2课 第十四周 第3、4课

第十五周 第5、6课

第十六周 第7、8课

14.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科学试卷分析 篇十四

一、试题题型及总体成绩分析:

本次四年级科学测试试题共涉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四种题型,内容涵盖四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集中体现了“关注科学概念、贴近学生生活、突出科学能力、导向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试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基础知识,尤其是对重点内容的考查,较为客观全面地检查了不同层面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探究的能力水平。从此次的质量检测结果的试卷分析来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准确,科学概念理解比较到位,但涉及操作性试题问题较大,失分较多,反映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实验教学还比较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二、卷面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为填空题,20空,每空2分,学生基本上在30分以上,主要考查的是科学教材中最直接、最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覆盖面较广,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

第二大题为选择题,8题,共20分,每题2.5分,部分学生最高得分为20分,失分最多的为第7小题,题目为“肺的作用是()”,此题为应用基础知识解决科学概念,失分原因主要是思考问题缺乏联系,没能激发学生思考科学问题,加之学生已有知识的局限性,对事物认识分欠缺,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不到位,从而只能做出盲目选择。

第三大题为判断题,10个小题,总分20分,每题2分。从试卷卷面得分情况来看,得满分的同学不多,得14分者居多,主要原因是本大题中有10分为教材中的直接概念,其余6分需要对基础知识加于应用。

第四大题简答题,2个小题,总分20分。其中前2个小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是本册教材中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因此失分很少。第1小题属于科学实验知识试题,少部分学生有失分现象。纵观本大题,除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失分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因为语言表达、书写规范等因素失分。

三、对今后四年级科学教学的建议:

1、作为一名科学学科教师潜心研读《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吃透课程标准,以教材为纲,用以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梳理教材,归纳重点、难点,把握细节,逐步实现各级目标。

2、要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纵观本学年整个科学试题,教材中的直接基础知识占到80%左右,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即使是操作题,也必然是利用基础知识作为突破口,因此,必须把基础知识务实作为首要任务。

3、努力探索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解、讲授或者让学生“读”、“听”、“记”、“看”就可以实现的。当然这样的方法对于巩固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但不是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4、加强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从本次考试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实际解释科学实验问题时存在薄弱环节,这与平时的动手训练不到位是密切相关的。而科学课程标准理念就是要求学生形成科学素养,形成动手探究能力,而这些必须落实到科学实验教学上来。

15.四年级科学学期教学计划 篇十五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方法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小学语文是学生脱离幼儿教育后接触的重要学习内容。小学时期的学生在心理与性格上都未定性, 对于学习的理解不够深入, 自制力很弱, 常常会由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上一门课, 讨厌一个教师而抵触一个学科。对于这样的年龄阶段来说, 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应与学生建立起紧密而信任的关系, 让学生从心里愿意接近教师。另一方面教师应对教学课堂进行创意化, 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教学方法的丰富。

一、情景教学法对于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每个小学生都是天真活泼又爱动爱闹的, 其情绪变化大, 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也非常明显。“三分钟热度”是小学生常见的性格特征, 他们会因为一个情绪而开始特别努力地主动学习, 也会由于一点教师眼里的小事而开始不爱学习。小学生敏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的态度应是全面而细致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心情应全面掌握, 在课堂上以平等信任的态度去对待学生, 以开放鼓励的心态去面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类问题与各种天马行空的回答。而情境教学法就是针对于当下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而设定的教学方法, 它与传统性语文教学中以文字和语言进行教学的方法不同。情境教学法强调知识的全面展示,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乐、场景、视频等各种形式来进行教学设计, 把课文中的知识“演活”。相比传统意义上单调的讲解与中心思想解读, 情境教学法贴近学生心理, 强调学生的感官体验,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对老师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他们重视教师对自身的评价与看法。如果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感觉是“严苛且冷淡”, 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就倾向于“沉默和应付”。如果教师展示给学生的课堂是“生动且活跃”, 那么学生也就会表现得“积极和兴奋”。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鸟的天堂》的教学中。文字内容的描写非常多, 小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还处于积累学习阶段, 而其感官上的印象却是最深的。教学中, 笔者首先就在进行教学引入时, 就向学生们提问:自己去过的绿色最多的地方是哪儿?学生们纷纷把自己曾经去过的山、去过的湖边、去过的森林感受全说了出来。接下来, 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选择了《阿凡达》里的树屋、九寨沟的山水等各种风景优美的视频片段, 并且进行介绍与讲解。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 学生的情绪已经紧跟着视频里的内容而起伏, 此时笔者再切入网上所找到的《鸟的天堂》中相关的图片与资料, 配上各类的鸟鸣声让学生听。每个片段中还放入一段课文的原话, 并且提示学生, 待会儿要把这些句子在课文中勾选出来。良好的情境塑造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对于文中作者所描述的场景, 也得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效地让学生整堂课都跟着教师的上课节奏走, 而且还让学生在各种感官体验中静思文字之美, 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 也大大提升了整节课的教学有效性。

二、情感融入对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语文的教学单位就是一篇又一篇的课文, 而这些课文都是饱含作者情感在内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汉语抑扬顿挫的声调特点, 带有感情色彩地去带读, 把文字之美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投入情感, 把呆板枯燥的文字句子用充沛的情感去表达。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 古诗的教学内容也占了一定比重。对于诗的教学, 小学语文阶段并没有对其体裁、几言律诗、平仄等进行要求, 而只是让学生进行积累与背诵。针对于这样的教学目标, 笔者对于古诗的教学与传统的《千字文》、《三字经》一样, 通过不断的诵读让学生去体会其中的文字之美。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年龄与其性格特征, 强制性地要求其去背去读, 只会让学生对其产生“任务式”教学的反感。只有通过情感的带入, 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所包含的文字之美, 情不自禁地去吟咏才是其最终的教学目标。小学生的文字底子还处于积累阶段, 自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对诗中的情感引发共鸣, 而教师的工作就是带领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感受到情感共鸣。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两首《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时, 笔者先在教学开始前, 进行了情感铺垫。让学生们想一想除了父母自己最舍不得的人是谁,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有说奶奶的, 有说同学的, 有说邻居小朋友的。接下来笔者再让学生们想一想:如果这个最舍不得的人今天就要离开你去到很远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们开始嘈杂, 慢慢沉默, 接下来就开始想自己的情感表达。当笔者挑了几位平时情感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形容了自己此刻的心情。学生的回答中, 不舍是主要, 但还有祝福, 更有期待未来的见面。当情感铺垫到位后, 笔者开始介绍诗中的作者与送别人的关系时, 学生的情感很快与诗人取得了共鸣。甚至有学生说, 诗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感觉, 自己形容不出, 但诗人却说出来了。特别是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让他特别感同身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真实而针对性强的情境化教学创设, 寓教于乐, 让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考虑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接触是全身心的, 教师不仅仅应从传统的听说背上去作创新, 还应运用图画、音乐、动手等各种感官接触的方法去加强学生的情感共鸣, 增加其情感体验, 进而提高对于知识的理解力。

参考文献

[1]陈慧云.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课程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22) .

[2]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11, (05) .

上一篇:信贷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下一篇:伤离别初中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