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最新规划

2024-10-01

武汉城市圈最新规划(精选8篇)

1.武汉城市圈最新规划 篇一

应城市2010年融入武汉城市圈 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安排

2010年以来,在孝感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市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提速的机遇,以改革为先导,以经济转型为目标,以产业对接为核心,以项目为支撑,围绕打造“三基地一县市”,全力加强“三大板块”建设,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关于2010年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情况

1、加强交流与合作,汉应关系进一步深化。全市上下继续深化与武汉的交流与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接,特别是与武汉江汉区和硚口区开展了一系列对接交流活动。2010年,全市各级各部门与武汉交流合作的次数近300次。

2、紧盯项目求质量,产业转移成效显著。以产业对接为核心,不断推进汉应合作,加大对武汉的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符合环保要求、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投资规模大的项目,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年共引进武汉项目34个,总投资16.3亿元,到位资金逾9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5个,过5000万元项目6个。长江埠街道办事处引进湖北卓熙氟化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新建年生产氟化油箱20万只、高纯氟气100吨、氟化石墨100吨项目;长江氟化工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新建年产1000万块锂氟 1 电池项目,均已开工建设。东马坊街道办事处引进湖北康园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武汉集萃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投资1.2亿元、1亿元,生产氨基酸和水处理剂,正加紧施工。市开发区引进湖北美特澳德钢铁辅料有限公司、湖北蒲纺进出口有限公司,分别投资5000万元,新建钢(中)包覆盖剂生产项目和服装生产加工项目,现已开工建设。郎君镇引进湖北盛威建材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新建商品混凝土项目,年生产能力30万吨,已于今年8月竣工投产。

3、加强基地建设,协作配套水平有效提升。一是加强项目建设,旅游品质不断提升。加快西部旅游经济区建设,按照“一轴、二区、多节点”的旅游发展格局,加强旅游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旅游品质。汤池温泉一期工程已完成改造升级投入运营,五龙山庄农家乐酒店建设营业,汤池温泉二期工程、五龙寺宗教文化园、北冰洋度假村、雅园、农耕年华、蒲阳人家等一批旅游项目正在建设,全年旅游投入近3亿元。今年来应城旅游总人数110.8万人,旅游总收入6.9亿元(其中武汉游客83.8万人,收入逾4亿元)。二是加强科技合作,成果转化丰硕。科技部门重点围绕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建设,组织有关企业与武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湖北弘锦高新产业创业园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富邦公司“中低品位胶磷 矿石浮选高效捕收剂产业化”项目作为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已通过省科技厅评审;志诚公司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氨基酸中间体”合作项目即将投入生产;恒新公司与湖北中科博策材料研究院“PFOS替代关键技术开发”已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糯稻基地与省农科院“优质糯稻高效种植技术集成及加工产业化示范”项目作为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已获省科技厅审批。2010年,与武汉市开展科技合作项目20个,总投资额1.5亿元,已到位资金1.35亿元。三是瞄准市场推品牌,农副产品份额逐步提高。2010年,我市着力培育优质稻、“双低”油菜、特色水产、畜禽、蔬菜五大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介现有优质品牌农副产品,扩大我市农副产品在武汉的市场份额。“豪丰”大米、“白玉”面条、汤池甲鱼、“金陵”酱菜、“义马河”黄滩酱油等农副产品在武汉市场销量进一步提高,全市输出武汉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2亿元。四是紧盯市场抓培训,劳务输出工作稳步推进。针对武汉劳务市场劳动力短缺的形势,有关部门狠抓劳动力培训和劳务输出,全年共培训劳动力逾8000人,向武汉输出劳动力7300余人。

4、加强汉应合作,两地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我市重点围绕2010年汉应合作项目,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低排放、低污染、能控制的盐化精细化工产业,全年共引进武汉化工企业9个,投资 总额6.45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2个。作为汉应合作的重大项目—汤池温泉二期工程正加紧建设,其临湖餐厅、汤屋别墅群、商务酒店、职工宿舍楼等工程完成主体结构施工,老景区改造升级全面完成并开园迎客,累计完成投资2.65亿元。

存在的问题:

一是县市财力有限,城市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招商引进困难,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未按规划进行,武汉化工企业向应城转移不够,速度放缓,错位发展不够,不能有效彰显应城的产业特色。

三是武汉城市圈城市之间工作机制不健全,城市圈“一体化”步伐缓慢,同城效应不明显。

二、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工作思路及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汉应合作项目为重点,以建设中等城市为目标,实施“三大板块”、“三基地一县市”总体战略,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力争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孝感市提出的构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作贡献。全年确保引进武汉企业(项目)16个,总投资6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1个。

1、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抓好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深度融入的障碍,探索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积极推动自主创新、产业集群发展、集约用地、投融资体制和节能减排方面改革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继续深入推进产业布局、区域市场、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一体化工作,进一步营造对武汉城市圈开放融合的政策环境、办事环境和服务环境,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

2、加强对武汉招商引进,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充分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加大对武汉的招商引进力度,把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的重点放在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环保型的大项目上,特别是引进与我市现有产业配套的企业,促进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壮大和循环经济发展,力争引进亿元项目1个以上。

3、突出“三大板块”建设重点,着力抓好项目载体建设。一是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区东城工业园和赛孚工业园新区水、电、路、汽(蒸汽)配套建设,为承接武汉化工企业搭建平台。二是全力建设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积极推进城南新区“三纵七横”道路及下水管网、第二自来水厂、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建设,加速推进武汉工业园、武汉理工大学高新产业创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积极引进武汉高科技企业,打造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三是加快西部旅游经 济区项目建设,加快渔子河水库复线道路工程、自来水厂、汤池二级客运站、国家矿山公园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汤池温泉二期工程、国家矿山公园、五龙寺宗教文化园等项目建设进度,加速启动应城文化体育主题公园项目,努力把应城建成武汉城市圈旅游度假胜地。

4、搭建各类平台,深化汉应合作关系。加强汉应两市政府及部门、企业的联系与互动,建立两市全方位合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政府及部门联系沟通机制。两市政府及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就有关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和沟通,促进汉应合作与交流。二是建立两地科技合作机制。以武汉大专院校为主要依托,加强与武汉科技合作,充分利用产学研联络平台,大力开展产学研活动,建立和完善长期稳定的校企、企企等联合科技攻关的“双赢”运作机制,促进武汉科技成果在应城的转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建立社会事务合作机制。两市就环保、金融、劳务、社保等方面开展合作与对接,推进社会事务同城化。

三、工作建议

1、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一方面孝感市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把我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纳入规划,支持我市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实力,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尽快将云应地区盐化循环经济园区、应城市“两型社 会”建设暨统筹城乡发展试验示范区上报省有关部门,列入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和“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促进我市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2、建立健全城市圈城市间工作联系协调机制。孝感与省、武汉市充分协调,切实把应城市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来建设,促进应城盐化工、精细化工与武汉80万吨乙烯产业配套,真正做到错位发展、有序发展,避免无序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

3、加快城市圈的交通建设。规划西(安)武(汉)高铁经过应城并设站,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延伸到应城汤池,启动孝应高速和孝应一级公路项目,加快孝(昌)洪(湖)高速公路建设,促进圈内城市交通发展,形成与武汉高速直达、市域快速循环的公路网络。协调有关部门,启动武荆高速汤池连接线项目,促进汤池温泉旅游业的发展,为全省一流的温泉度假基地提供快速、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

应城市融入武汉城市圈 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11月25日

2.武汉城市圈最新规划 篇二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城市结构,优化

1 引言

武汉城市圈的概念是在2002年6月的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上首次明晰的, 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 由武汉及周边若干城市组成的一个经济联合体, 主要指武汉以及在其100公里半径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城市构成的城市圈。

2 武汉城市圈的城市规模结构分析及调整思路

2.1 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现状

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各类城市的规模层次与分布的总体构成, 同时城市等级规模也反映了一个地区城市空间结构分布的平衡程度。城市的等级规模按照非农业人口数量划分为四等:100万以上的为特大城市、50-100万为大城市、20-50万为中等城市, 2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

(1) 按照城市规模划分的标准, 武汉城市圈内特大城市、大城市的数量较少, 大部分城市为人口数量20-50万的中等城市, 这样就出现了断层现象, 是一种不利于整体发展的模式。

(2) 核心城市的城市首位度过高。城市首位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武汉城市圈的首位度为7.68, 即武汉与次级核心城市人口规模差别较大, 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城市圈的整体发展。

(3) 各个规模等级的城市人口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其中仅武汉市的人口就占了武汉城市圈内总人口的65.6%。

2.2 武汉城市圈城市规模结构的调整思路

根据武汉城市圈9座城市的规模分布图示, 如果现有城市规模分布整体向左移动, 则其城市规模分布趋势 (虚曲线) 与城市规模效益曲线基本一致, 圈内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将更符合城市规模效益原则。这种圈内城市等级体系的优化将大大促进都市圈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从整体上说, 武汉城市圈需要在完善城市等级规模层次的基础上, 实现大中小城市等级规模的整体向上跃升, 形成以大型城市为核心 (区域中心城市) , 特大和大城市为骨干 (区域次中心城市) , 以中小城市为节点 (特色节点城市) 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

从区域城镇体系来看, 武汉都市圈形成了以武汉市为中心的完整的金字塔结构。在这里, 本文直接引用师文明、高俊杰 (2007) 的研究结果。师文明, 高俊杰 (2007) 用规模报酬参数h来衡量集聚效应的大小, 并得出了如下的金字塔结构。

根据上述分析, 未来武汉城市圈的城市结构可以优化调整成金字塔式格局:

(1) 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为武汉市。是武汉城市圈内唯一的大城市, 因此它的发展在城市圈内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武汉要带动城市圈的总体发展, 就必须在巩固现有的核心地位的基础上继续做大做强, 起到真正的强辐射力作用。

(2) 努力发展次级核心城市。为解决武汉城市圈城市结构断层的问题, 应该将鄂州市、黄石市和潜江市为城市圈二级中心城市的培育对象。尤其是鄂州市和黄石市, 经济集聚效应高, 应该利用它们距离中心城市武汉较近的优势, 推动武鄂黄核心圈的发展, 使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圈由武汉一市扩展到武鄂黄三市, 能使武汉“单枪匹马”的情况改变为“三驾马车”齐使力的局面。

(3) 将黄冈市、咸宁市、天门市、孝感市和仙桃市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三级中心城市进行发展。但在这五个城市中, 只有孝感市和仙桃市的经济集聚效应超过了1, 黄冈市、咸宁市和天门市均小于1, 几乎不具备经济集聚能力。这对未来城市圈城市结构的发展很不利, 很可能将来又会出现三级中心城市的断层。因此, 黄冈、咸宁和天门三市在未来要加大经济发展速度, 提高自身经济集聚能力, 与武汉城市圈整体发展相协调, 避免将来出现三级中心城市的断层。

3 武汉城市圈的城市功能结构分析及优化思路

3.1 武汉城市圈的城市功能结构现状分析

城市功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负担的任务和作用, 可分为综合性, 行政、工业、旅游、文化教育、交通、商贸、特殊等职能。武汉市的二、三产业比重均较高, 为综合性的中心城市;黄石、鄂州、仙桃、天门第二产业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然而仙桃的霍夫曼系数高达3.406, 这说明了仙桃的工业发展阶段落后, 有待进一步加快力度改善轻重工业的比重。其他城市的功能结构不是很明显。

3.2 武汉城市圈的城市功能结构优化思路

充分发挥各城市的优势, 因地制宜进行建设, 避免重复建设和结构趋同, 大型城市应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大中城市应依靠科技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新兴产业, 中小城市应突出特色, 以资源深加工为主, 各类城市之间要职能互补, 形成主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高效的城市功能结构体系。具体思路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 武汉市要利用中央人民银行和众多国际金融机构在此设立的大区级机构, 大力发展金融保险及相关的法律、咨询服务业;要利用科教、人才优势, 在承接国际和东部三大都市圈产业转移的同时, 壮大“中国光谷”,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整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 努力成为中部地区综合信息服务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中心、立体交通枢纽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第二, 大中城市则要利用科技改造传统产业, 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明确优势职能, 进行适当分工, 有选择地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产业上实行集群发展, 产品上实行错位发展。黄石、鄂州应依托武汉“中国光谷”的科技优势和综合工业基础, 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 用新技术改造冶金产业,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孝感要重点抓好汽车产业, 并用新技术改造盐磷化工、建材等产业。

第三, 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城市要通过资源和农产品的深加工, 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化城市。

4 结语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武汉城市圈内的各城市要相互协作,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优化圈内资源配置, 培育区域主导产业, 延伸产业链, 发展产业集群, 实现优势互补, 利益共沾。

参考文献

[1]马金钟.打造武汉城市圈的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6, (5) .

[2]杨云彦等.武汉城市圈建设若干对策建议[J].长江论坛, 2004, (2) .

[3]王小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 (1) .

[4]周一星, 孙则听.再论中国城市的职能分类[J].地理研究, 1997, (3) .

[5]秦尊文.武汉城市圈各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及其核心圈建设[J].系统工程, 2005, (12) .

3.武汉城市圈憧憬“同城时代” 篇三

2009年3月22日,南国樱花烂漫,在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流芳火车站,随着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一声令下,武汉至孝感、黄石、咸宁、黄冈四条城际铁路拉开建设大幕,届时,武汉与这4个城市之间半小时到达,武汉城市圈将迎来“同城时代”。

“半小时铁路交通圈”

新建的四条轨道交通线路以武汉为中心,成辐射状连接周边城市,是连接圈内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金桥”。

孝感,因“孝子昌盛”而得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楚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汽车机电、盐磷化工等支柱产业增势强劲。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起自汉口站,终到孝感东站,途经天河机场,全长61公里,桥隧比为83%。全线共设车站11个,工程投资总额为107.2亿元。工程完工后,从武汉到达孝感仅需半个小时。

黄石市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是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城市之一。这里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江南聚宝盆”之称,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等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新建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起自武汉站,终到大冶北站,全长97公里,全线设车站8个,工程投资总额169.1亿元,直达运行时间仅为26分钟。

咸宁市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享有“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茶叶之乡”“温泉之乡”之誉。在工业方面,咸宁正朝着建立电力能源和新材料加工制造基地迈进。新建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起自武昌站,终到咸宁南站,全长90公里,全线设车站13个,工程投资总额97.6亿元,全程运行时间仅为28分钟。

黄冈市地处大别山南麓,境内有京九、合九、沪汉蓉快速通道等铁路穿过,加上长江水运通道,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黄冈有着优良的革命历史传统,工业初步形成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支柱产业,农业则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油基地。新建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全长66公里,跨长江后终到黄冈站。新线建成后,武汉至黄冈的直达运行时间仅为28分钟。

四条城际铁路列车设计时速均为200公里及以上,等级全部为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工期除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因跨越长江需要4年外,其他3条均是两年半。届时,武汉与孝感、黄石、咸宁、黄冈将迎来“同城时代”。

“武汉城市圈”插上腾飞翅膀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周边8个城市,面积达六万平方公里,是目前武汉的七倍多,又被称为“1+8”城市圈。将形成以大武汉为核心,与周边8个中小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的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格局,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被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适应“两型”社会建设需要,打造具有输送能力大、快速准时、全天候等特点的轨道交通体系,成为武汉城市圈加快发展的最佳选择。为此,武汉城市圈四条城际铁路从开始规划就突出环保主旨,四条铁路大部分线路采用以桥代路,可以有效的节约土地。

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鸿忠说,建设大容量、高密度、高效率、快速便捷、安全环保的铁路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对于优化城际运输结构、构筑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实现武汉城市圈“同城效应”,引导圈内城市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带动全省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实现“低碳经济”生活方式

交通能源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面对日益严重的工业污染和剧增的机动车,乘坐城际铁路、地铁已经成为值得倡导的一种“低碳经济”生活方式。武汉市规划专家陈华称,大力发展城际铁路,有利于推动“两型社会”的创建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研究表明:假设以人每公里消耗能源为1个单位,则使用电的高速铁路为1.3,公共汽车为1.5,小汽车为8.8,飞机为9.8。一条城际铁路占地仅为公路的1/8,为高速公路的1/3,实现相当于5条高速公路的运能,而每百公里人均能耗,轨道交通只是小汽车的5%。

在发达国家,城际铁路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份额大体上占到35%-50%。日本仅东京市郊铁路就有近2000公里,每天客流量达3500万人次,年客运量约50亿人;法国市郊铁路的年运量达5.4亿人,占法国国铁总客运量的65%;德国在13个城市修建了城市快速铁路,承担了德国铁路总客运量和短途客运总量的66%和74%。

由此可见,发展城际轨道交通是我国发展交通的一种现实的选择,也是武汉城市圈建立紧密交通联系的一种较好的途径。

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就指出,建设武汉至孝感等四条城际铁路,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提升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城市群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利于发挥武汉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直达周边城市的“半小时至一小时交通圈”,实现同城效应,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推动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

这四条铁路建成后,将与京广铁路、京广客运专线、沪汉蓉铁路通道、武九铁路等一起,形成覆盖范围更广,服务人口更多的快速客运网。在不久的将来,武汉城市圈的人们会享受到一种舒适、快捷的城际交通方式,再不用为坐火车难而发愁,武汉大城市圈城市间同城化生活将成为现实。

4.武汉城市圈最新规划 篇四

转载日期:2012-7-16 22:10:00 来源:互联网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断言中国的城市化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中国城市化实践似乎正在有力的诠释着这句话,而城市圈的建设是城市化的一个主要方式。2007年12月27日,武汉“1+8”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它包括了武汉及湖北省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各个方面。在教育方面,武汉“1+8”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措施将会对湖北省的教育产生长远的影响,下面就城市圈在教育方面的措施对湖北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武汉城市圈实验区高校教育发展概况

武汉城市圈内业已存在的发展条件、发展潜力、发展水平客观要求各城市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但现阶段武汉城市圈范围较大,圈内各城市发展水平悬殊也较大,各城市经济职能各异,与中心城市武汉的经济联系也各不相同。而在教育方面,武汉城市圈内现有85所高校,其中有60所集中在武汉市,其余的散布在城市圈内的其他地区。由于高校的分布地区不同,整体的发展不平衡,武汉城市圈内各个高校的发展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武汉城市圈实验区高校教育发展的成绩

在教育方面,湖北省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但把教育作为重要的依靠力量,而且一直都作为重要的建设目标和战略重点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程度稳步提高,形成了全国第三的在校生规模,基本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足的短缺问题,办学实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作为湖北省突出的比较优势,为湖北乃至全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

截止到2008年,湖北省共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18所,硕士授予权的高校28所。湖北省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92个、博士学位点579个,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105个、硕士学位点1518个。湖北省高校现有“两院”院士3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有215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国家“863计划”专家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6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2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21人。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3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11个。此外,还有省级重点实验室59个,省级工程中心2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0多个,并建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学科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高校学科发展,湖北省始终坚持学科创新,注重内涵发展,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如湖北省从1999年开始,率先在全国实施博士、硕士学位点立项制度,增加了一大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优化了学科结构,促进了我省高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全省高校现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目前湖北省高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99个、二级学科668个。一些学科在国内的优势和特色非常明显,若干学科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这些学科以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与湖北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物流基

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建设紧密相关,为国家和湖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武汉城市圈实验区高校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从城市圈内一些城市反映的情况看,集中表现在对城市圈内教育合作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过窄。一方面,公众的共建意识尚未完全形成。另一方面,部分城市的高校还普遍存有疑虑:一是认为武汉经济协作区由各地政府组织推动了多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效果不明显也体现在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上,因而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推动城市圈内教育共同建设的信心不足;二是认为一些城市与武汉天相连、地相接,具备合作条件的项目过去已经做了,加之武汉自身还有一些高校需要发展,因而对周边城市究竟能承接多少武汉市高校教育发展的辐射、扩散信心不足。由此造成城市圈内其他城市高校对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热情不高,行动不力。

(2)行政区划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本位主义驱动的力度过强。受自成体系的行政区划分割体制和产权、税权、行政隶属权合一的财政包干体制的影响,圈内不少城市的高校教育发展规划不能贯彻突出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各地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规划的专业同构、特色不足的现象。这些都阻碍了城市圈内各个高校的协同发展。

(3)教育发展政策上的问题。主要突出体现在发展政策互动的速度过慢。城市圈内各城市客观存在的政策规定、执法标准、教育发展大的环境差异,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统一规范,传统的管理体制、陈旧的决策行为致使教育政策领域出现新旧杂陈、参差不一的状况。大的方面如城市圈内其他城市都在反映的进入武汉市的交通规费收取、电信一网通、项目摆布、市场准入、户口迁移、居民就业、子女入学、高校发展规划、金融税收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内外有别”,客观上为推进城市圈建设形成了一堵围墙。而这堵围墙体现在教育发展政策上的不统一,妨碍了教育的客观公正的发展。

(4)教育发展机制上的问题。明显凸现在整体联动的程度过低,没有形成规范有效的推进机制。就整个城市圈来看,虽然政府间联系机制已初步建立,并正在运行,但全方位的推进机制尚不完善,这种不完善也特别体现在高校教育的发展上。

虽然城市圈内部分高校已经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如2008年11月26日,武汉大学与孝感学院在孝感签订《武汉大学对口支援孝感学院协议书》,两校在全省率先落实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规划》。双方协议规定,武汉大学将在孝感学院学科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与改造、硕士点建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帮助。孝感学院也将为武汉大学在孝感的相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提供帮助。但可有效操作的运行机制亟待健全,尤其是有利于引导和推动各高校主体间加强联系、促进合作的机制急需建立。

以上这些问题在妨碍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限制了教育的发展。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城市圈内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就有很多关于促进城市圈内教育发展的政策。

二、“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的相关政策

1、“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的建立

2008年8月4日,教育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商定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并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其内容包括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探索教育管理新体制、统筹协调新机制、科学发展新模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等多项政策和措施,使武汉城市圈率先在中部地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全国教育改革

发展提供依据。教育部部长周济、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分别在部省合作协议文本上签字。

部省共建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将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重要内容,制定专项规划。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础教育统筹,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职业教育统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高等教育统筹,推动高校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深化教师教育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改革,增强高校服务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教育部与湖北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省部合作的长效机制,既是共同促进湖北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服务中部崛起的具体行动。教育部将把做好与湖北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和领导,大力协同、密切配合,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支持湖北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建设,这些都是城市圈内高校教育发展的利好消息。

2、两会提案促进武汉城市圈高校教育的发展

为了构建武汉城市圈区域性大教育新格局,从2006年起,武汉市组织实施《武汉城市圈“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并从校际交流合作、教育人才交流、教育科研合作、职业教育合作、师资队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勤工俭学合作、产学研合作、部门联谊交流、信息资料交换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划安排。在2009年武汉市“两会”上,武汉市委提交提案《构建武汉城市圈“教育大格局”的现代教育体系》,认为构建“教育大格局”的体系必须从八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建立跨行政的统一机制,使教育资源的利用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引导型转变;建立跨行业的统一管理机制,使教育资源的配置由“作坊式”向“集约型”转变;建议统一规划武汉城市圈“东西南北中”的高中与职业教育教学基地,同时探索“校长职务化”向“校长职业化”、“教师职业化”向“教师专业化”的改革等。

而这些政策的目的都是想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圈内各个城市内高校教育的发展,武汉城市教育圈的各项政策对九城市的教育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城市圈教育发展方向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双活双赢”。

三、武汉“1+8”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

1、武汉“1+8”城市圈推动高校教育联动发展

2008年初,武汉市教育局将联合城市圈内其他八城市教育部门,共同成立武汉城市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将致力于九城市教育交流与合作,重点对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教育科研、职业教育、语言文字、环境与节能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进行研究。2008年,武汉城市圈九城市教育部门还共同培养中职人才,共享实习实训设备,定期交流、推介各城市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早在2005年,武汉城市圈内九城市就首次召开教育联席会,约定共同打造“1+8”城市教育圈。自此之后,城市圈九城市教育合作与交流日趋紧密与频繁:武汉22所重点职校开始面向城市圈招生,其中武汉仪表电子学校、东西湖职校等多所职校纷纷到城市圈开办分校等。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将更好地推动城市圈内各类高校教育的联动发展。

2、武汉“1+8”城市圈建设成为促进高校教育公平的推动器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鉴于中国复杂的国情,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教育公平的步伐

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2008年3月1日,由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编写的2008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深入推进教育公平》正式出版发行。其中,蓝皮书中据对城乡居民进行的调查显示,公众的教育满意度虽然比2007年有所提升,但是依然介于“一般”到“比较满意”之间。这说明教育公平是一个关系教育体制和社会公平的制度性问题,因此,解决教育不公问题单靠解决具体问题实现仍然是不够的,应该从体制和政策上寻求突破。如今,城市圈内高校除了加强合作之外,还在不断完善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等,而这些对推动城市圈内诸城市教育的均衡发展将有巨大作用,实现城市圈内教育公平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3、武汉“1+8”城市圈教育发展模式会推向全国

当前,促进城市圈建设的各项实施政策已经基本出台,只要有关各方不单方面设置障碍,保证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将会很好地促进城市圈内各个城市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在城市圈内各城市教育部门的帮助下,高校之间的各种交流合作已陆续展开,从目前的实施情况看,社会各界还是给予了广泛肯定。本文认为,武汉城市圈教育一体化发展前景很好,这种以经济唱主调,教育、文化等扮演配角的城市圈发展模式还会在全国陆续出现。

总之,武汉“1+8”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措施将会对湖北省的教育产生长远的影响,必将更好地促进湖北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5.武汉城市圈最新规划 篇五

SpecialTopic

武汉城市圈弱势群体就业创业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430071(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湖北武汉)

摘要:本文针对金融支持城市圈弱势群体创业中存在的结构不平衡、管理体制障碍、操作环节障碍、服务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金融支持城市圈弱势群体创业两条主要途径:一条途径是通过专营金融机构进行政策扶持;另一条途径是选择弱势群体中的优质客户进行商业扶持。关键词:弱势群体;就业创业;金融支持;武汉城市圈F832.43A1009-3540200901-0025-0003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金融支持弱势群体就业创业基本情况371016092万元、天门为。政策性专项担保基金余额2003自年开始,金融支持弱势群体就业创业工作万元。九城市人民银行都在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并取得20086在全国各地大力推进。截止年底,武汉城市圈了一定成效。其中,武汉、黄冈、鄂州等城市三年内实现22125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余额达到万元,其中了贷款余额翻番。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小额贷款带动就168191.3个人小额担保贷款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业再就业人数累计达到万人,还涌现了一批就业636612414款万元。九城市贷款余额分别为:武汉万创业典型,如:武汉市居民陈水清,最初通过小额贷款2866156718421元、黄冈万元、黄石万元、鄂州万元、万元起步,从事城市废品回收,逐步发展成立“曙光***72孝感万元、仙桃万元、咸宁万元、潜江金地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已带动位下岗失业人员

而对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又是利润低、风险大的一种行实力,促进担保倍数的放大,改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业,因而政府应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补充信贷关系。当单个担保公司实力不足以承担一笔业务资本金。二是建立对外募集股本金制度。担保公司应积时候,可以通过集团联保的方式,既可以增强规模实极引导中小企业入股,引入公司治理结构,向外募集股力,又能在此基础上促进担保倍数的放大,提高担保资本金,扩充资本。三是可借鉴潜江等周边县市经验,按金使用效率。11民间投资与政府投入:配套,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

(四)建立补偿和奖励机制参与公司投资建设;四是可拿出部分住房公积金、养老中小企业担保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社会效益显保险金等投资于担保公司运作。五是允许圈内其它担著的行业,建议武汉市和有条件的地区依财力情况每1%-2%保公司入股,最大限度地发挥担保公司担保功能,不断年按担保发生额的给予补充或一次性建立中扩大融资担保能力。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以参股、委托运作和提供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担保机构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

(三)组建担保龙头,发挥规模效应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资本实力越大,获得银行贷款增信。同时对经担保机构担保成长起来的,产生效益的担保放大倍数会相应得到提高。同时注册资本超过中小企业,每年从其产生的税收中安排一定比例,给予2000担保机构损失补偿准备或予以奖励担保机构,以发挥万元以上,达到国家有关条件的可以享受国家减其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推动银行、担保机构和企业的免税收政策。政府应该着力推动小型担保机构的合作▲三方合作。重组工作,培育一批大型龙头担保公司,发挥龙头企业注释的带头辐射效应,带动城市圈内担保行业规模示范效①20084截止年月,在武汉市登记注册的、业务范围与信用担应。使得中小企业更加了解担保行业,密切企保互利合440保有关的各类机构共有余家。但真正从事中小企业担保业作,同时也可以使担保机构的企业效益得到提高,社会11务的机构只有武汉信用风险管理公司等家。效益得到放大。通过组建行业协会,形成互保机制。以主持人:谢崇礼会员制形式形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担保机构、担保机成员:周永胜方爱国刘军陈翔构与担保机构之间集团担保、集团联保模式,增强整体责任编辑:吴莹

25期

荩荩专题

SpecialTopic再就业,还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全球微型创业经过劳动保障部门、担保机构审核后申报到银行的符奖”———城市服务业一等奖。下岗工人王四快,通过小合条件的贷款对象不多,影响了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6600额担保贷款万元创建华四创业香菇基地,带动的转化。600多人就业,实现年销售额多万元。

(三)弱势群体受关注范围狭窄有的城市创造了一些好的做法。如:湖北仙桃北农一是目前关注较多的是这一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商村镇银行为当地养鸡协会提供“协会农户银行”而对这一群体改善生存状态和生活水平这一层次的需3392008授信,为当地郭河镇养鸡业累计贷款万元。求关注力度不够。二是目前小额担保贷款涵盖对象相5年月,又与湖北通威农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合对较窄,除了武汉和仙桃以外,其他城市的扶持对象限++作协议,向水产养殖户推出“担保公司农户银行”授于下岗失业人员,其他人员如大学生、农村劳动力、科1000信模式,两年内合作发放贷款不少于万元;咸宁技人员创业等没有包括其中。通城县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打工仔”返乡创办企业的(四)多头管理协调难度大小额担保贷款是政策性较强的业务,街道、社区等“回乡工程”,有效带动本地经济和就业的发展。

二、金融支持弱势群体创业的主要问题面临着人员少、经费紧张、工作量大的问题,财政担保部门面临着财政担保基金安全增值的压力,经办银行

(一)小额担保贷款发展不平衡20086一是贷款在城市间发展不平衡。据年月统面临着额度小、业务成本高、收益低、结息手续繁琐等59.7%计数据,武汉市贷款余额就占了城市圈的,三个困难,相关激励政策、保障措施的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制省直管市此项工作稍显滞后,其中有壹个城市基本就约了相关部门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积极性。虽然没有真正启动。二是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发展不平各级政府都成立了由相关部门参加的再就业领导小200863277衡。截止年月,贷款余额武汉为万元、咸组,但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工作实际上5064160宁万元、孝感万元,其他城市均为。三是地主要由人行和劳动保障部门承担,协调难度大,缺乏对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重视程度不平衡。有的城市如其它部门和承办单位的协调和督办效力。逾期贷款代武汉、黄冈等地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配偿机制运行不畅,代偿所需担保基金的扣划要经过经合。武汉市长亲自给此项贷款下达工作目标,并与各办银行、财政、劳动保障、担保公司等多部门审批,而目区政府签订就业再就业贷款目标责任书,分管市长亲前对各部门的审批程序、权限和职责缺乏明确统一的自带队外出学习考察,协调研究制订优惠政策,参加促规定,使代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影响经办银行的积极进会或业务推广活动,并做重要讲话。在咸宁嘉鱼县,性。诸多环节互相牵制,使得小额担保贷款进展缓慢。人行、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都积极配合联

(五)操作环节困难多400手推进小额贷款,目前贷款余额已超过了万元,这一是信息不对称突出。金融机构面对众多的风险对于山区县是一个可喜的成绩。但个别省直管市,因管承受力弱的客户,全面了解弱势群体的真实情况信息理体制不顺等原因,当地人民银行在协调地方政府开困难。贷款需求者与金融机构交往不多,信息获得和分展此项工作中难度较大,地方政府只是简单地比照省析能力也不强,对国家扶持政策和贷款手续等也不了里相关文件出台地方性文件,以应付上级检查。五是担解,更不懂得运用金融产品解决就业创业中的困难;二保基金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城市圈担保基金的放大倍是交易成本高。贷款者认为贷款需要办理相关证件、资1.076数仅倍。产评估等的时间和费用成本也相对较高、不划算;三是反担保门槛高。目前反映较多就是担保公司普遍设立

(二)贷款有效需求相对不足一方面,广大就业再就业群体对小额担保贷款需了过高的反担保要求。2007求强烈。以武汉为例,截止年底,全市登记失业人

(六)服务形式单一11.9274884口万人,累计发放就业再就业优惠证本。一是宣传渠道窄。主要是相关政策、程序、要求的20%2按照失业人口的、每人万元额度保守数字计算宣传渠道窄、方式不多、力度不大、持久性不长;二是金4.8可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金额近亿元,而目前仅融产品少。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对弱势群体金融服务12414.6方式简单化,除了贷款外的金融服务很少;三是担保形万元。另一方面,据人民银行监测,圈内小额担95%式少,方式单一,专业组织、合作、协会等担保方式在武保贷款平均满足率达以上,小企业贷款满足率更100%汉城市圈内还不多。是高达,较高的贷款申请满足率表明,各经办金

三、金融支持城市圈弱势群体创业就业:相关对策融机构对经劳动社保部门和担保机构审查通过的小额建议贷款需求是积极予以满足的,不存在推诿现象。两相对照,说明由于此项业务贷款金额小、贷款申请审核环节

(一)以政策扶持为重点,增强金融支持弱势群体就业创业的可持续性过多、贷款发放流程长、反担保门槛较高等因素影响,2620

荨荨专题 SpecialTopic1.产抵押和仓单、票据、经营权、应收账款和专利权质押扩大扶持对象范围。凡是在就业创业过程中,有资金需要的弱势群体都应成为金融机构支持的对象。贷款;三是寻求商业性担保机构的支持,发挥社会中介圈内各城市可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不同的优惠政策。组织,如行业协会、商户联保、产业链企业鉴证贷款的2.作用,分散贷款风险;四是对于专业性强、高风险高利发展专营金融机构。目前,我国主要是依靠现有+润的项目,如科技创新企业,采用“保险银行”、“风险金融机构发放小额信贷,下一步可考虑加快村镇银行、+投资信贷”等方式,创业成功的项目采用市场运作模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组织等专营小额信贷机构,并辅式筹集资金;五是引入社会资金对城市圈内担保机构之以相应政策支持。3.按股份公司模式进行整合,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担保加强经营风险控制。一是开展诚信建设和征信能力,为创业活动提供担保服务。知识的宣传,充分发挥弱势群体所在社区、居委会在贷3.前推荐、贷中跟踪及协助催收中的作用,有效解决金融重视对贷款项目和企业的配套政策扶持。一是支持弱势群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充分发挥担要将现有一切支持弱势群体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二保公司等中介机构和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是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和促进弱势群体就业创业中的积三是充分发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司法系统和社会极作用。对于特殊创业,如归国留学人员和自主知识产道德评价系统在约束借款人诚实守信中的作用。权的科技人员新创办科技型企业和创新项目,可以给4.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扩大政策倾斜力度。一是提高贴息贷款额度。圈4.内各城市可结合当地实际,扩大个人和劳动密集型小改进对创业主体的金融服务。除了提供信贷支企业贴息贷款金额,让资金额度更符合就业创业群体持以及基本咨询服务外,还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更多金的实际需要。目前武汉市已将个人小额担保贷款最高融经济信息、金融产品知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征信5限额提高到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进行贴息查询等方面服务,让创业人员感觉到金融机构是其创300范围将每笔贷款上限扩大到万元;二是降低贷款业可信赖助推手。反担保门槛。以下群体申请贷款均可考虑免除反担保:

(三)发挥协同效应,为金融支持弱势群体就业创信用社区和信用乡镇推荐认可的贷款,正在创建信用业营造良好氛围1.社区推荐认可的贷款,第一次贷款及时还款、经营状况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一是建议武汉城市圈建设和信用良好的创业者申请的第二次贷款,参加创业培领导小组和各级政府都应把支持弱势群体就业创业工训、完成创业计划书并经过专家论证的人员和大学毕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体系;二是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定业生。反担保可以采取抵押质押,还可以允许机关事业期开展督导、总结、考核,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单位工作人员、达到一定条件的居民、各级公共人力资三是出台《武汉城市圈金融扶持弱势群体就业创业考源服务机构和群团组织、行业协会等提供信用担保;三评办法》,以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余额增长为指是减免相关费税,降低弱势群体贷款成本。对弱势群体标,以扩大贷款规模为目标进行考核。2.从事个体经营的,可考虑按一定标准减免营业税、城市加强部门间协调与配合。一是政府部门积极完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说,免收属于管理善工作机制,消除影响就业创业障碍,做到就业创业环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四是增加担保基境“有障即清”、创业服务“有需即帮”;二是财政部门要金规模,完善担保基金风险补偿机制,财政每年通过预积极通过预算扩大财政支持力度。劳动保障部门积极算方式对这两部分资金进行补充安排,以有效提供担保。扩大技能培训服务,扩大职业培训面、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水平,降低弱势群体就业创业培训支出;三是人行分

6.武汉市城市规划 篇六

1城市概况

武汉,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武汉号称九省通衢,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截至2015年末,武汉市下辖13个市辖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8594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060.77万,城镇化率79.3%。2发展历史

武汉最早的城市建设史应当从距今3500多年前商代盘龙城开始。武汉三镇中,武昌历史最为悠久,三国时期孙权得夏口后,将郡治移至夏口城,即今武昌。汉阳城则几度兴废,至南宋度宗咸淳十年始新筑汉阳城,城区自此定型。元、明、清时期,武昌为湖广行中书省、湖广布政使司、湖广总督署所在地,历来为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汉阳为汉阳府治和县治。汉口的发展,始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以后,其主要是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作为码头和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明末清初,汉口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并有“九省通衢”之誉。3 规划

历史上,武汉由三个完全不同的城镇联结而成,三镇之间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差异很大。其中武昌、汉阳两城主要依据中国封建后期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采用方城直街、城外延厢,以形寓意、礼乐和谐的布局方式。城址选择重视对城区周围自然环境的探察,追求山环水绕的形胜境界,其城垣发育较好,且依据地形呈不规则方形或长方形。城内道路多呈直角相交的方格网状,并有南北和东西通向城门的主街。城市内部空间布局整体感较强,主要政治、文化类建筑具有明显的轴线配置关系。城市中心形成十字或丁字形街口,并作为衙署、钟鼓楼、市楼或学宫等官方建筑的布局场所。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其他地方,沿街主要布置牌楼亭阁、寺观庙宇、商肆店铺、大族府第等,平民住宅多位于街道背面的闾巷之中,城隅僻地还有农地、园圃、山林、川泉及教场等。封建社会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武昌、汉阳城垣以外,在主要城门和临江的水运码头地段,还形成以商肆、码头、手工作坊和民宅为主体的水旱关厢地区,其空间结构较为散乱。

与武昌、汉阳中国封建城市典型的空间布局形态相比较,汉口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具有独特性。如前所述,汉口的发展主要是作为水运码头和商业市肆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的,其空间结构形态有如下特性:

(1)突破了一般中国封建社会城市“方正居中”的空间布局模式,沿汉水、长江岸线向外呈自由的扇状发展。

(2)城市扩展主要沿通往水运码头的道路逐层向外扩展,并随着商业的繁荣,逐渐形成与“路”相垂直,与江河走势相呼应(平行)的商业街道。通往码头的多为“路”(交通运输功能),平行河岸的则为“街”(商业生活功能)(3)与武昌、汉阳“自上而下”的规划建设方式相比较,汉口“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城市空间特征更为明显。并且,由于城市的扩张比较迅速,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发育极不完善,如缺乏有规划的绿化开敞空间和作为城市中心的政治文化空间,没有形成城市公共空间体系。(4)1858年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城市向半殖民化方向发展。沿江一带,特别是租界区形成了联排式住宅与街道相结合的居住区组织方式。如洞庭街和青岛路一带的“里分”,就突出反映了此种特征。

武汉市由解放初期约30万人口、“三镇鼎立”的组团式城市发展至现在将近400万人口的集中型特大城市,其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49-1978整体化空间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解放初期,武汉市被中央人民政府列为直辖市。武汉三镇在行政上隶属为一个整体,但城市发展仍是三镇独立。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武汉城市用地扩展很快。其中工业用地是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原因。“一五”时期,武汉被列为国家投资重点地区,城市布局主要考虑工业用地的发展和自然条件,先后在武昌开辟了以武汉钢铁公司为主的青山工业区,以武汉重型机床厂为主的中北路工业区,以武汉锅炉厂为主的石牌岭工业区以及以建材工业为主的白沙洲工业区;在汉口开辟了以轻、化工为主的唐家墩工业区,以肉类联合加工为主的堤角工业区;在汉阳开辟了以地方机械为主的庙山工业区,由此搭建了武汉大工业城市的基本构架。

真正对武汉城市空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是1957年建成的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和汉水桥,它们在交通和城市用地上进一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此期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武汉城市空间布局及发展的主要构想是:试图用欧洲式的城市轴线和广场系统来统一武汉三镇,形成一体化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如1954年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就集中反映了此种构想。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由现在的洪山广场经汉阳门过长江穿汉阳南岸嘴直至汉口中山公园和武汉展览馆,开辟一条贯穿武汉三镇的城市主轴线,将武汉三镇空间连为一体。除此之外,在武昌徐东路和杨园一带另辟有通向江边的城市次轴线,整个武汉城区共规划有大小城市广场近20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广场群和城市轴线体系。这种在欧式的形体规划思想指导下的一体化城市空间构想,由于忽视了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忽略了武汉三镇在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上的差异,最终未能得以实现,但它提出的整体化城市空间系统构想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并且也正是由于此次规划才给今天的武汉市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广场,如洪山广场、红楼广场和武汉展览馆广场。

二 11959—1978拼贴状扩展

1958年后,国家建设的重点放在内地八省一市的“大三线”地区,武汉市的发展与全国其他同类城市一样,因没有得到国家重点项目的投资,城市发展相当缓慢,城市功能单一,结构失调,基础设施虽经多年建设仍很落后。

此期间,武汉市城市用地扩展主要依托地方工业,陆续兴建了以机电为主的关山工业区;以纺织、机械为主的七里庙、唐家墩工业区;以机械为主的鹦鹉洲工业区。同时青山工业区向武东地区发展,并且在远离市区约30km的葛店,开辟了以化工为主的葛店工业区。在此期间,武汉市城市用地扩展主要受工业用地规模扩张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时间序列上,也表现在空间序列上。其用地扩展基本上围绕汉口、汉阳、武昌、青山四个核心逐步向外扩张。由于没有考虑到生活居住空间的需要,城市内部的建设密度越来越大,同时三镇之间规模上的差异进一步加大。其中汉阳扩展较小;汉口向东北部、西部扩展较大;武昌扩展最大,一方面沿原有核心区向东部大规模扩展,另一方面青山工业区规模越来越大。

由于此期城市用地扩展没有以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为依托,也没有明确的城市空间规划作指导,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系统不够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特征不明确。由1959年和1978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图可以看出:此期间武汉市城市发展既放弃了欧洲式的整体化空间构想,也没有遵循三镇原有的城市空间格局和自然环境特征,基本上表现为填空补齐的方块状拼贴发展,城市空间结构比较松散零乱,尤其反映在城市道路网的布局上不成系统,各自为政,随意性很强。

解放后武汉市城市发展是以建设生产性的大工业城市为目标,在城市用地扩展的同时,忽视了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因而反过来影响了城市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武汉市城市发展目标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特别是1984年5月武汉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以后,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开放“两通”(交通和流通),发挥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为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系统的调整提供了动力。如1987年武汉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初步提出了城区外围中环线的建设,并在中心城外周布局了阳逻、吴家山、沌口、花山等卫星城镇。

90年代以后,随着全市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按照建设开放型、多功能、投资环境好、生活设施完善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目标,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着重提出了建设结构完善、层次多样的现代化城市交通、商业、文化、游憩、防灾及市政设施体系,强调严格保护城市自然环境,构建合理的生态框架,提高绿化水平,逐步把武汉建设成为富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1995年编制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集中体现了这种系统性的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在城市地区规划中,在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方面提出了多中心组团式的规划构想:即以长江、汉水和东西山系为纵横轴,以市内外若干生态绿地和生态走廊相互穿插,构成环状放射型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以支持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在城市地区确立了以主城为核心,以外围7个重点镇和4个区(县)城关镇为卫星城的圈层状城镇布局结构。这一规划构想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度很大。如主城与卫星城之间、主城内各城市组团之间大面积的生态绿地得不到保障,自然山水被蚕食,城市最终会形成“摊大饼式”的蔓延发展。

7.武汉城市圈最新规划 篇七

据悉,该中心将致力于9城市教育交流与合作,重点对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教育科研、职业教育、语言文字、环境与节能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进行研究。

今年,城市圈9城市教育部门还将共同培养中职人才,共享实习实训设备;定期交流、推介各城市发展均衡教育的经验;对即将启动的高中课改,开展信息交流。此外,武汉还将利用城市圈“红色旅游”资源,举办学生夏令营。

2005年,武汉城市圈首次教育联席会在汉举行。会上,城市圈9城市教育部门签订协议,约定共同打造“1+8”城市教育圈。

8.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篇八

摘要:以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介绍了武汉城市圈的概况,然后分析了研究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若干建议,最后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趋势,认为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应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结合,使得优化后的土地资源最终能够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武汉城市圈;土地;优化配置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500(2009)02-0020-04

Study on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 i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s

MA Cai-xue,GUO Ling-xia

(College of Economy Managrment and Land Management,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land resources of Wuhan metropolitan areas as studying obje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 i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s. Firstly, an overview of Wuhan metropolitan areas was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necessity of the study on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 i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s was analyzed and some propose on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 were made. At last, this paper gave the trend of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 and think that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 i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he land resources so as to maximize the benefits of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Key words: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Wuhan metropolitan areas;land;optimization allocation

城市化成为全球普遍现象,它是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和重要标志之一,也是集约利用土地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必由之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将占用更多的土地,这就给如何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难题。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必然会加快城市化的步伐,探讨武汉城市圈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十分重要。

1武汉城市圈的概况

2003年11月8日,湖北省做出重大战略决策:打造“武汉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 km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它包括武汉及湖北省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周边城市。这里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我国中部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武汉城市圈”将形成以大武汉为核心,与周边8个中小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的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格局[1]。

2研究的意义

按照《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的设想,武汉城市圈将借助“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都市圈南北两端的支撑,并依托于“长三角”城市群,建成绿色、宜居、和谐,并充满活力、快捷的生态型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显示:武汉城市圈交通规划是重点、并且要在10年内将武汉城市圈打造成中部金融中心[2]。当前,很多专家学者都针对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龚信力[3]认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关键是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潘世炳[4]认为建设武汉城市圈,一要理清武汉城市圈发展思路;二要推进房地产市场和谐一体化。

笔者认为,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涉及诸多机制体制的改革,也必然要搞很多规划和建设,要在城市圈内进行各城市之间的用地协调。无论是搞规划还是搞建设,如何使得城市圈未来综合利益最大化是目前最应该考虑的问题。而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土地资源的面积有限性决定了土地资源的经济特性。城市圈土地利用的最终结果都是在空间上的一种土地类型的布局形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圈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讨论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无疑能为决策者提供更好的依据。

3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3.1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涵义

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利用规划、计划、经济、技术、法规等手段,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实行调控的过程[5]。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包含2方面的含义:其一,对于某一土地单元的适宜用途的选择。可对该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该土地单元的适宜用途或主导用途;其二,对于适宜某一用途的土地单元的选择。可根据该用途必须具备的特征,对具有该特征或与该特征相近的其他土地单元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识别,以确定最佳的土地单元[6]。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手段即土地资源的特征变化和用途的变换,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1)土地资源总量的增加,即围海造地;(2)未利用土地资源的改造,即通过投入一定的改造资金,将未利用土地资源改造为已利用土地资源;(3)已利用土地资源的结构调整,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来配置土地资源[6]。

3.2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

3.2.1 发挥好规划的作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两规”是保证土地资源有序、合理开发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保证,规划不合理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因此,应以科学务实的精神认真制订好。首先,应讲究科学性,要遵循客观规律,多做调查研究,多听取专家意见,使制订的“两规”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其次,要有前瞻性,制订规划时既要考虑城市及土地利用的现状,更要考虑城市发展及土地利用的将来,把现实需要与将来发展结合起来,以避免规划的朝订夕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再次是要有实用性,制订规划的最终目的是要用于指导实际工作,切忌纸上谈兵,不切实际。只有这样,制订的规划才更切合实际,更具有指导作用和实践价值[7]。

在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在城市圈内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闲置土地的调查和清理工作,对“约而不用”、“征而不用”的土地,采取措施督促项目落实。对工业项目用地,应尽可能地明确约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工业产值和税收等集约利用指标及开发进度要求。推进并村建镇,允许在城市圈范围内并村建镇腾出的土地转为非农用地。

3.2.2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武汉城市圈内部土地利用要以挖掘内涵为主。注重武汉城市圈土地的内涵挖掘,突出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主要包括:

(1)加强宏观调控,调整城市圈内部土地的利用结构。首先,政府应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通过总量控制调节市场,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其次,要加强土地审批管理,杜绝土地资产流失,防止腐败行为发生,并为土地通过市场配置创造条件。最后要加强土地使用管理,严格土地有偿使用制度[7]。

(2)引入市场机制,完善和提高市场配置水平。充分合理地利用经济杠杆,从地租、地价、税收等方面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调控,提高集约化水平。全面开放市场,提高农地非农化的成本,完善和发展土地交易性服务行业,制定和完善部门规章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8]。

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势必会进一步加剧整个武汉城市圈的城市化进程。而人口城市化是对耕地变动产生复合影响的一个过程。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是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动力,这对耕地形成了占用的直接影响。人口城市化对耕地也会产生积极的间接影响,因为城市人均用地比农村少,土地利用集约度高,可以间接减少耕地占用。

3.2.3控制建设用地,切实保护耕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行圈内耕地占补平衡,控制建设用地不合理的扩张。武汉城市圈应同时运用经济杠杆对建设用地扩张进行约束,积极开展土地改良和土地整理,充分挖掘现有土地利用潜力,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3.2.4改造武汉城市圈内旧城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应该体现地尽其用,将潜在的区位收益转化为现实的城市经济效益。采用“腾笼换鸟”、“退二进三”、“双优化”、“置换土地”等工程可以遵循土地优化配置理论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寸土寸金”的优势,提高城市圈的经济效益[9]。

在改造城市圈内旧城区时必需贯彻“充分利用,加强维护,积极改造”的方针,将武汉城市圈中心城区的工业、仓库外迁到城市圈的外围,尤其是污染重、达不到环境要求的工厂企业坚决要搬迁甚至关闭,腾出土地用于发展金融、商贸、娱乐等第三产业,留下来的企业也要进行调整改造。另外,对于地价高的中心城区,在改造进程中城市建筑应向地下、地面、高空三位空间发展,调整城市圈的建筑密度,完善城市圈内旧城区的公共环境配套,改善城市圈内旧城区的拥挤程度,促进城市圈生态环境的改善。

3.2.5要实现产业一体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产业一体化的建设,概括讲就是重点在武汉市发展第三产业,而将多数的第一和第二产业放在武汉城市圈内的外圈发展,这样不仅使得产业布局得到了优化,而且使得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可以使城市圈内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具体来讲要:(1)按照产业层级分工,武汉主要发展体现中心城市功能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周边8市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2)实行产业内部和上下游配套分工,大力发展城市圈的产业链,如周边城市围绕武汉的汽车、钢铁、石化等支柱产业发展配套产品;(3)按照产业发展功能进行分工,大力发展武汉和周边地区“前店后厂”的模式,鼓励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将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放到武汉,把生产加工基地放到周边,使武汉城市功能完备和周边加工成本低的两大优势能在企业内部高度结合,从而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10]。

强化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制造和节能降耗技术,尽快改变城市圈主要产业高耗能、高耗物、高污染的状况,形成与生态环境亲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结构。

3.2.6加强动态监测与管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完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技术体系和应用技术体系,重视3S技术、信息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不断优化制度建设、完善保障体系和突破结构制约,建立有利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组织管理体系、政策激励与监督机制,加大公众参与力度,促进各个部门和利益主体的积极参与,优化不同尺度的土地资源配置[11]。

3.2.7建立“规划、计划、利用、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制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决定其可行性和实用性。编制规划的目的在于实施和执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规划指导计划,计划控制利用,利用接受监督,监督反馈规划。只有建立起这一整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土地利用调控机制,才能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优化配置,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12]。

3.2.8树立可持续性利用土地的观念,优化土地资源配制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是:能提供最可持续效益的土地利用,并推动向土地资源可持续和综合管理方向转变[5]。而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更应该将可持续利用原则作为一个首要原则。具体要做到:(1)要注重生态规划,并将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同步进行,使之成为“绿色规划”,提高科学性;(2)要完善生态经济手段,继续推进排污收费制度,把建设项目评估加入环境评价过程。最后是利用生态技术手段,包括环境动态检测和一系列生物及工程技术,保护生态环境[13]。

4思考与结论

随着用地的紧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这项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在某个城市进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在更大范围内尤其是跨行政界限的范围内进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笔者对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几点建议,但是由于资料的缺乏,很多细节问题并没有深入阐述,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但是有一点必须是明确的,即要以可持续利用原则为前提进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方法上应结合GIS等进行。

参考文献:

[1] 武晨. 湖北九市共建武汉城市圈[J].城市规划通讯,2003(20):9.

[2] 武江. 湖北通过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07(21):8-9.

[3] 龚信力.武汉城市圈发展重在体制机制创新[N].湖北日报. 2008-2-25(1).

[4] 潘世炳.湖北省政协湖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大会发言材料[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b2677b01

0086zt.html,2008-01-18.

[5] 谢俊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J].国土经济,2000(6):11-13.

[6] 张光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原理分析[J].中国土地,1998(6):33-34.

[7] 汪明林.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J]. 国土经济,2002(1):30-31.

[8] 马姝玮,刘觉民,任艳胜.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初探[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3):37-41.

[9] 任艳敏,张加恭.广州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研究[J]. 广东土地科学,2007,6(2):40-44.

[10] “聚焦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系列报道①—武汉城市圈: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升级[N].经济日报, 2008-01-03(1).

[11] 万年庆,吴国玺.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河南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4):521-524.

[12] 宋艳玲.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途径[J].宁夏农林科技,2001(5):48-53.

上一篇: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正能量励志语录下一篇:避孕药具知识试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