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考试重点

2024-06-16

马克思考试重点(精选7篇)

1.马克思考试重点 篇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立的。4)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5)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阶级性);c.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d.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6)如何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a.学习理论,武装头脑;b.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根本方法);c.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a.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b.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c.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3)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5)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6)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具有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

7)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8)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9)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0)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b.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基本途径;c.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3)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4)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其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内容: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3)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4)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是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6)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引起的变化: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8)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马克思考试重点 篇二

工作要点称, 2008年将深入推进招生考试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全面实施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推广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深入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将重点放在考试内容改革上, 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扩大并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的高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 推动高中课改和高考改革的有机衔接。完善对政府、学校、校长、教师及学生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 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工作要点称, 今年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认真做好2008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安排和管理工作, 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同时, 今年将继续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健全公开透明的招生工作体系, 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把学校的办学资格、招生计划、学费标准、录取规则、录取过程、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推广和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分段公开征集志愿等录取方式, 进一步提高考生和高校满意度。加强对保送生、艺术特长生和高水平运动员等考生考试资格和录取名单的公示和监督。继续综合治理高校招生环境, 坚决制止和有效打击危害考试安全和录取公正的各种违规、欺诈行为, 确保国家教育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和安全。

另外, 今年教育部将强化研究生招生管理和监督, 并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中心, 启动新一轮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度。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以初试、复试和推荐免试为重点的改革措施, 更加重视创新人才的选拔。

高校招生明确八类保送资格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08年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办法》, 八类考生可参与保送生选拔, 对在保送生招生过程中提供虚假身份证明或获奖材料而取得保送资格的学生, 一经核实, 取消其当年保送录取资格, 以及参加高考资格, 并记入考生高考诚信电子档案, 已被保送入高校的要取消学籍。

八类保送生资格包括: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赛全国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赛省赛区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得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赛中获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根据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对生源的特殊要求, 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仅可向高校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推荐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优秀且高中阶段均在本校就读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另外, 曾获得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他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退役运动员, 以及公安英烈子女也有资格参加保送生选拔。

教育部要求, 高校须对保送生进行文化测试及相关考核。

公务员面试题将每日更换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面试题将由国家人事部统一提供, 在面试阶段, 试题会每天换一套, 而同一天不同部门的面试题完全一致。昨天, 人事部副部长杨士秋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和人事部网站联合专访时透露, 为保证面试的公平和公正, 人事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包括每天更换面试题、面试期间有纪检监察部门的人员到现场进行监督等。

为规范招考面试工作, 做到客观、公平、公正, 杨士秋表示, 在今年招考当中, 中组部、人事部对面试名单的确定作出规定:各个招录机关要提前明确各个职位的面试比例。公共科目笔试结束之后, 中组部和人事部将根据面试的比例要求, 按照分数高低来确定各个职位参加面试和专业考试的人选名单, 在确定之后, 还要在人事部网站上统一公布。

3.马克思考试重点 篇三

关键词:自学考试;教学体系;教材体系;整体性;概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3年在全国推广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的历史。那么作为通识性课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无疑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教师的‘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往往因为其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语言,而成为90后自考学生群体对其形成价值认同难以逾越的藩篱。从教师‘教的维度看,怎样更好地做到学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信息的传递,与学生而言,不仅仅获得‘鱼,更重要的是‘渔;与老师而言,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GDP。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此环节,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深度把握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的整体性

1.首先明确一点——教学体系的整体性

何谓‘教学体系即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手段及两者的统一。《原理》教科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根据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将经典原著的深邃思想通过一本全国通用的基本原理教科书来得以完整体现,其内容的阐述注定是比较概括,缺乏感性材料的支撑,某些地方甚至是‘蜻蜓点水式一笔带过,缺乏系统的相关理论阐释,与学生而言,其呈现的难免有些‘突兀,接受都成问题,更妄谈价值认同,加之《原理》本身的学科特点,从而让自考学生对其‘望而却步。

如何克服以上缺陷,与教师而言,不得不说是一项挑战,是一项具有艺术性的工作。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地‘有声地将教材内容进行录音式传递给学生,而是要将教材知识点转化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来,根据理论内容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下面相关部分会有详细论述),给学生一种情感体验,使学生形成一种价值认同,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2.明确教材体系的整体性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性

自2005 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建设以来,关于《原理》的整体性问题的讨论一直不断,从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以及相应的二级学科建设,还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问题都至关重要。

(二)对概念的深度细化

首先,概念作为理性认识的最小单元,对理论的阐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原理》的哲学部分。哲学被称为所有学科之母,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哲学的高度概括、高度抽象。还有一种调侃式的哲学定义,哲学是制造概念的科学,这些人们对哲学的认识无不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这些的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以及我们头脑中自认为的那个涵义都相去甚远。以下同过举例说明。比如“物质”的概念,在物理学、化学以及其他学科研究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根据研究的需要对其有明确的界定,在我们的头脑中“物质”是最熟悉的“老朋友”,但到了哲学领域,我们乍一接触,这个老朋友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对其的界定“物质”就是“客观实在”。再比如“运动”一词,在我们的头脑中,就是物体方位的变化,涉及到的参数也无非是距离、速度及时间,这种直观性很强,甚至我们可以切身所感受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其的界定就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变化、发展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再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初高中阶段,我们或许就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烂熟于心,但却对何谓生产力,何谓生产关系而模棱两可,或者处于一种可意会却无法言传的状态。

其次,对概念的深度把握,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撑。感性材料的支撑除案例式教学外,还有重要的两点,一是,对概念的语句成分分析;而是引入该概念在经典原著的出处,以及相关理论的来龙去脉。以下以‘马克思主义概念的讲解为例。

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把‘就是这样的定义而要求学生去熟记于心。首先应该分析‘马克思主义概念的中心词是‘理论体系或者‘科学,前边是一系列来界定的语句成分——谁创立,谁发展,以什么为目标的‘理论体系,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句子成分,以此达到一种精准的分析。

二、学生的‘学

(一)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陈述的内容,而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卓越的智力。这样学生就好比得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可以独立前进了。

在讲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部分,通过观看《检察官与女囚》社会调查类节目,作为本节内容的切入点,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讨论,节目中的悲剧看似是个人原因造成,其背后却隐藏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最后将主题升华——撇开生存问题,道德只是妄谈,人只有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才会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此处也可以引入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

在此过程中,不主张运用外在的、强制性的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学习,而是要把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建立在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

确切地说在班级建立什么样类型的学习组织,是一个管理学的问题,尤其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在其“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传统角色的效用较之前日渐式微,在当下社会环境下,教师應该发挥怎样效用,完成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这种角色定位所赋予的使命,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就笔者所带的班级具体情况而言,同一个授课单位内,既有理科背景,又有文科背景,基础不一,只能通过分类管理。一个班级一般分为七个学习小组,小组分类以文理基础为主要参数,兼顾性别﹑年龄的搭配。相比师生型的教学组织,同辈人相互影响的扁平组织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0.

4.中原工学院马克思老师重点 篇四

唯物辩证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行,客观性,多样性。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却是迂回曲折的。事物都具有矛盾性,矛盾即统一又对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事实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主观能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改造客观世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价值规律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消耗,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量变质变。

陈锴老师:马原理期末三大题型:两个简答从一、二章出题;材料分析涉及第三章;论述考察第四章。第五章不考.请各班班长负责通知到各班学生。

马克思原理考试重点

最重要是两点:

辩证论(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唯物主义

(每道题要用到这2点论述)。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百度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绪论)

劳动价值

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

商品二重性:价值、使用价值

共产主义为什么没实现 回答劳动关系

资本主义为什么会被共产主义替代

前4章每章的前2节

材料为社会热点包含:中国梦,十八大

做题注意:共4道大题,均为材料,内容较多,每道题25分钟其中读题5分钟,注意把握时间;从宏观上把握,不会涉及到太过细致的问题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篇五

陈碧莹整理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者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

一、历史必然性:

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 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 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 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 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 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答: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

2.规律的本质: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意识的本质,机及其能动作用的表现

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使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的作用。

4.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能动性规律性的关系

规律与人的能动性: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根据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在发挥是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还应注意: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实践是发挥人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5.什么是物质?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答: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7.运动与静止

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物质运动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8.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人们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界以获取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改造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生产、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都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答:对立统一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0.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答: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食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

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11.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2.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

答: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在时间上的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1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新事物。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

1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她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2)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1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两点论与重点论关系

两点论和重点论: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重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与均衡论相对立。旨在研究复杂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人和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

16.质、量、度。

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17.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证食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转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和连无形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

18.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都顶,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想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

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 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 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 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 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 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 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教材P26-

27、P29)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见下题)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 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 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 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 发展期。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甚至引发局部贫富不均的现象。这必然要影响一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突显期,从而对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 产生不良影响。

三、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为指 导,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社会政策,兼顾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正确地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将我国的经济社会 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无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条件性,孤立和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是世界,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理矛盾。这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有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出度的范围,达到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和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

第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辩证法作思想导。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

一、概念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三、意义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8、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答:

1、按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 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社会主义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就要求以 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道路,实行按劳分配,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是由矛盾普遍性原理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发展 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起点低,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自己的国情,它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3、依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以特殊性否定普遍性,借口中国特色,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二是抽象地承认普遍性,看不 到矛盾特殊性,将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无视我国具体国情,否定党和国家根据中国具体实际而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

4、我国党和国家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 质要求及现实状况,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先后实行改革开放、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分配方式并存、一国两制等大政方针,就是依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 理制定出来的,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又兼顾了我国国情,充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所证明,所以是极其正确的。

1、社会生活的实践性及其主要体现

【解答】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联系的普遍性

【解答】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主要表现

【解答】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主要表现有: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活动能够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活动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解答】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社会实践是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2.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得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答: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的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以及相互关系。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4.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时间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时间为认识提高哦你好了可能(3)时间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型的唯一标准。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如何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生物的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必须以理性认识为基础。

(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要求。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思考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7.真理的决定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

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9、真理的检验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答:确定性(绝对性):指时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不确定性(相对性):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局限。

1、蚂蚁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我们能证明蚂蚁看见而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且这种证明只能以人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说明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据此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56)

答:

1、任何动物只能依靠本能去接触外部世界,而人类却可以通过实践了解并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2、蚂蚁能看见人类所看不见的光线,这是蚂蚁 所具有的本能。从人类的本能来看,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虽然有限,甚至连蚂蚁也不如;但人类可以在改造世界的科学活动中,创造出世界上本来并不存在的太空探 测仪、高能加速器、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大大地拓展人类的视野,看到人的视力所看不到的极远或极其微小的东西。

3、以上事实证明了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 识的绝对界限,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其主要来源不是人类的自然本能,而是人类的实践。

2、互联网既可用来传播先进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发展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答:

1、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2、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 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它的出现,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为大学生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己的思想认 识提供了可能。

3、互联网作为一项现实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既可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当代大学生在 实践中经常接触互联网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汲取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如果经常性接触其中的文化垃圾,则会对 自己的思想上的健康成长带来若干不良影响。

4、因此,当代大学生对待互联网的发展,不能仅凭个人兴趣,受互联网中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应该把个人的价值追求 同汲取科学知识、积极精神和艺术熏陶等先进的文化与观念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 作用而避开其负面影响,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人文素质。(54-56)

3、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结合马克思的论述,谈谈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或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P72-73)

答:

1、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类对真理的把握和真理的发展水平。人类所发现或创造出来的每一种新事物,都具有合于人类需要的某种价 值。但价值具有主体性,对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意义。

2、人类的一切新发现或新创造,都标志着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能力扩大,从这些发现和进步可资人类利 用的价值来看,就成了人类智慧的化身;当这些新事物因其利用价值脱离了真理的制约,成为人类不同个体或社会集团之间争夺的对象或进行各种斗争的武器时,就 会加剧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与冲突,对整个人类造成伤害,又似乎使人类变得更加愚蠢起来。

3、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成功的实践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 提。当人所追求的价值与真理标准相统一时,由此产生的新发现或新事物就会成为人类社会进步“智慧生命”的力量;当人所追求的价值与真理标准相违背时,人的 生命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历史前进的“愚钝的物质力量”。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新事物价值的追求与评价,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在实现真理价 值的前提下实现人生的价值。

4、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P58)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答案不行,慎用!)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66-67)

答:

1、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

2、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 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只有实践。

3、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 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 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另一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标准的基本命题。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争论由来已久,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都没能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认识史上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全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质是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真理就是判断主观认识

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人的认识没有超出主观思想范围,不能确认自身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具备把人的认识同客观实在加以对照的能力,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只有实践。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主观与客观的“交错点”,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把主观认识同

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加以对照。人们把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加以整理后再返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认识变为现实,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因此,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既是实践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解、总结和表达实践成果的必要条件。但是逻辑本身也是以往人类实践的精神成果,逻辑推理的前提和逻辑法则的真理性也要靠实践来检验。某些逻辑证明的结论,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后判定它的真理性。因此,实践高于逻辑证明,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也只能是实践。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6、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7、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8、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答: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树立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我们的亿万莘莘学子,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住磨练和考验,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卓越的贡献。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

【解答】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2、认识过程第二次能动飞跃的意义

【解答】第一,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3、认识过程第二次能动飞跃的条件

【解答】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通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

4、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解答】认识的发展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一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5、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解答】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成果,但人类的认识过程并没有因此结束。

6、真理绝对性的含义

【解答】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这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7、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解答】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通过相对表现出来。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于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过程中。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解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其次,实践是人们履行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能够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最高权威。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3.社会存在中决定社会发展的因素:生产方式。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评价生产关系的标准。

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时,起阻碍作用。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依据是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标准:现有的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5.唯心史观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缺陷

主要缺陷: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陈是精神发展史。

(一)根本上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二)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在有自己的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和社会发展的不平和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7.唯物史观、唯心史观、英雄史观。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

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矛盾运动

答: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9.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10.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另一种情形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1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12.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

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 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第 427 页)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 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答: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 筑。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火药、指南针 与印刷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它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而必将引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连串的变 化。

3、封建时代的后期,资产阶级作为新兴阶级,代表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方向。资产阶级运用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击败落后封建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的代表封建主,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

4、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的发明,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 在历史上曾长时间地领先于世界各民族,近代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才落后了。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 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由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所以我们以较快的速度初步 建成了小康社会。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改革经济基础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 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答: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但科 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 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3、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 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 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3.试分析: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答:1、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到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反作用。2、社会意识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实在,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 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平衡性。在同样的社会存在条件下,不同社会主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其次,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 历史链条,各自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意识在相互间的影响中会有其不同反应。第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因如此,处于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 念会丰富多彩,出现很大差异甚至产生对立。正确地认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正确而辩证地鉴别客观存在中的一切事物,认识社会 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积极汲取社会现实中一切人类积极的科学人文成果,摒弃或反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巨大的意义。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答: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 结果。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在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受自己的目的的驱使,会对历史活动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人们对历史的选择性,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归根结蒂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2、社会是由人民群众组成的。历史中的每个 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社会历史就是在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一个人积极的或消极的历史活动都会成为历史事件具体 内涵的组成部分,成为整个人类意志中的合力因素和影响历史前进的力量。

3、任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就,虽然离不开杰出人物的巨大作 用,但一者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二者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要么建立在无数代前人和当代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基础之上,要么离不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或方向。一切杰出人物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在这个角度上,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 人们的意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合力”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行不悖,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

4、“国家兴亡,匹夫有 责”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个人奋斗作为人类意志合力组成部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抱负,自觉地担负 起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责任,现在为振兴中华而学习,将来为复兴中华作出自己毕生的贡献。

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答: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中国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等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生 产力水平还不高,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中还有不够完善的方 面,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某些落后的、不适合实际情况的东西,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以上情况是我国社会主 义基本矛盾的特点。这些矛盾处理的不好,加上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及分配方式的存在及个体收入的差距拉大等,就会引 发甚至加剧各类社会矛盾。

3、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 产力发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消弥两极分化,化解各类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 会主义社会。

6.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竖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答:

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 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

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 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 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

答: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抽象劳动反映的则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

3、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此观点错误。

(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答: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即使是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他们之间也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企业租赁或承包经营。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购,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资,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市场创造市场条件。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这回公众的合法权益。

3、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变质?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运用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

答: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再次,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最后,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机密联系在一起,交织发挥作用,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6、有人说,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适用所学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

答: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存在依赖的的危险。经济全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自由发挥)

1、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解答】与自由竞争相比,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具有新的特点:第一,在竞争目的上,垄断竞争的目的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第二,在竞争手段上,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三,在竞争范围上,竞争不仅在国内市场和经济领域,而且扩大到国际市场和其他领域。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 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早产论”的内容和论证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影响却不一样。20世纪末,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 潮,“早产论”似乎得到了某种“验证”,因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你认为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 入社会主义。因为:

1、中国、俄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是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是非洲式的落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政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都具备了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器比较强大,加之统治阶级利用让步、福利政策、将社会矛盾转嫁到落后国家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影响了社会主义革 命的发生。落后国家人民受国内外资本家双重剥削和压迫,革命要求更迫切;加之统治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客观上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与胜利。

3、生产力是发 动革命的根本条件,但不是直接条件。

4、社会形态的更替在薄弱环节突破,在历史上具有普遍性。所以,考茨基将相对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畸形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邓小平指 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 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如何理解邓小平上述论断的深刻含义?

答: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进程中遭受的巨大挫折。

2、它发生的原因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二是这些国家的改革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放弃了四个坚持。加上长期经济体制僵化,民主集中制受到损 害,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力,思想僵化保守,党的执政能力下降,党群关系恶化,对外推行霸权主义等造成的结果。

3、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 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悲剧深刻地教育了各国人民,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质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不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生产力,不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会被人民所抛弃,社会主义也巩固不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从中吸取了深刻的 教训,必将矢志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时俱进,社会主义一定能走出低谷,经过曲折而迎来新的伟大复兴,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3.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他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无产阶级专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列宁曾经把无产阶级专政又称作“无产阶级民主制”,就是突出其发展民主的只能。随着专政只能的逐渐缩小,民主职能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最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归于消亡。

4.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①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革命实现的。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矛盾特别精锐,出现很好的革命形势,以及革命的主观条件的成熟,使这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

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定的社会形态的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但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的了,某个阶段,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在一定条件下,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方面。

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不考)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答: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展望。

第二,它不是从绝对真理、理性、正义这些抽象的观念出发描绘未来社会美景,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即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特别是经济形态来获得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他们以此法勾画出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替代物。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相对立的,同时,二者也有同一性,后者不仅是前者的对立物,而且也是继承者,应当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还应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形态特别是经济结构时,采用了典型分析和科学抽象的方法。

第三,当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简单说就是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大体轮廓,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不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且要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6.马克思考试重点 篇六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 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尖锐化

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 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伟大任务

 时代需要本身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各种物质条件和因素

3.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康德、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费希特 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 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费尔巴哈  英国古典经济学它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完成于19世纪初

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傅立叶、圣西门、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 除上述理论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与自然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

5.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6.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7.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8.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 它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 它不是宗派主义体系,它能正确的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积极合理的内容。

 它不是固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科学的进步 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 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 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 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2.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革命性:·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科学性:·不带任何偏见·具有深刻性·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4.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  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6.理想就是人的奋斗目标,就内容来划分: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

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7.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共同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8.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的现实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是人生精神的支柱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 其次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我国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 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同意即是理论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本体论和认识论  本体论: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是第一性的

·认为物质是本原,属于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认识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认为世界是可认识的属于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被认识的是不可知论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

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4.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形而上学认为事物都是静止的,孤立的

5.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的两个对立: 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6.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世界是统一的,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7.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 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有三种基本形态是: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8.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中国的“元气说”

9.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  机械性:企图用机械、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也称机械唯物主义  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  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

 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0.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最高形态

1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其基本思想是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 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 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12.自然界、人类社会、人本身构成了整个世界,自然界是客观的,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 首先,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  其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1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同唯心主义划了界限  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 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1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肯定世界是物质的,而且认为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15.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16.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 运动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 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17.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主要有以下情形:  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 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18.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绝对运动的同时,也承认物质相对静止 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形而上学错在把静止绝对化

 相对主义诡辩论则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19.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的有:

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 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20.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观点:  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 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 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 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21.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即不是循环,更不是倒退,也就是具有不可逆性 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每一个物体都具有固定的长宽高 2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23.毛泽东把实践规定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2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 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  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集团、类主体

 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具有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  实践客体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25.实践具有以下特点:

 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 自觉能动性:实践是本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26.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时间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27.人生活其中的世界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 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人化自然 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8.实践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29.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 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 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3.联系具有:

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指联系的客观性 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的是指联系的普遍性 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这是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4.事物联系的重要形式有: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5.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 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6.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限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  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需要经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曲折发展过程  旧事物在一定时期内不有相当大的力量,总是对新事物加以压制和扼杀

 社会历史领域内的新事物,被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理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需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但是,不管经历怎样的限难和曲折,新事物必然会战胜并取代旧事物

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主要表现在: 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形而上学否定这种联系,认为是事物是孤立的  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是不停运动发展变化的 ·形而上学否定这种运动

 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形而上学否定这种矛盾的存在

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岐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9.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 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提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1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  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 承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11.对立统一规律也称之为矛盾规律,就矛盾的本质而言,它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双方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 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 区别:·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 联系:·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1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事物内部的矛盾

1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 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用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 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4.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关系:

 含义:·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 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5.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的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1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 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 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 关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18.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1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即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0.掌握事物度的方法论意义: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 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

·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21.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2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 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 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又有部分质变  意义: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

2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及其意义:

 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的环节而联系起来  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 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

26.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还包括一系列其他范畴,主要有:

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

27.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及意义: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否定之否定阶段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积极因素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一方面,否定之否定规律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另一方面,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

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或直线论 意义: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 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

 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在曲折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28.因果联系的显著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 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 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 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29.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主要类型:

·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30.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关系: 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

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 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 对事物发展的过程起影响作用,加速和延缓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

31.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关系:

 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把二者割裂只承认一方面的话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唯心主义宿命论的错误

32.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 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是活跃易变的

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是相对稳定的

33.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34.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  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 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  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 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本质是不存在的  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也是不存在的 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

35.掌握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 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对立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

 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

36.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真象与本质是一致的,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与本质是不一致的

37.规律是一种本质的联系,具有的两个特点:

 客观性: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胶不能任何地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在改变规律。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 普遍性: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 38.39.40.41.42.43.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的

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经历漫长的过程分三个阶段:从反应特性到刺激感应性到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

社会性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意识的本质包括三方面内容:

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意识的物质器官

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

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4.人还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文字系统引起的反射

4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46.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用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47.意识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 意识活动能改造客观世界

 意识活动对于人的生理活动有一定影响

48.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

49.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及其意义。 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的主体是指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具体的人

3.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自然性)、社会历史性、能动性:这是主体的突出特点

4.认识的主体的结构分为:个体、群体、人类整体

5.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6.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认识客体的属性有: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7.实践关系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是一切其他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基本关系

8.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主体必须认识和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改造才能成功

9.认识的本质及掌握认识本质的理论意义: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揭示了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 揭示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 揭示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10.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分为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分为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11.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的

1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 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 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割裂二者,就会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在实际工作中经验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根源

1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比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 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 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14.正确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的反复性:常常是通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  从客观方面来考察:·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 ·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

·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

 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 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15.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 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  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

16.真理的客观性是有两个含义:

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17.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真理即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这就是真理观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18.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它的含义是:

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 承认客观真理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 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19.真理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它的含义是:  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需要进一步扩展

 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和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20.真理绝对性、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23.唯心主义哲学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有:

 提出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古人云“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 实用主义哲学提出的“有用即真理”

24.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 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 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25.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这个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这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26.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

·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27.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

·任何实践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局限性·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28.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29.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

·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30.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31.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3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党领导路线和工作路线

3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第三章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2.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人类生存依赖着地理环境: 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场所

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3.地理环境影响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 地理环境通过对军事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公国家的社会发展

4.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 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 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只有与物质生产相合适的人口,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5.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谋取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6.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表现为:

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和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 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  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7.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8.属于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有: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艺术 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有: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9.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主要表现有: 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 社会意识受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

10.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得以实现,表现为两种情况:  正确的、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促进社会的发展

 错误的、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延缓社会的发展

1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能动性,是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1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3.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 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配工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  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 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1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第一层含义: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 第二层含义: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 第三层含义: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15.生产关系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包括三项内容: 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 产品的分配方式

16.生产关系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 它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 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 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 它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

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通的规律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 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性质与发展要求之间 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 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 意义: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8.经济基础是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方面的总和

19.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20.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2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落后的,上层建筑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 是一个万古常新的循环过程,而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是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较高的阶段

 意义: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22.经济社会形态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它是由三种宏观经济形势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决定的。这两种社会形态划分法都是马克思提出的,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

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2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

 在历史决定论看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现实生活中,规律是非直接的只是作为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  在历史决定论看,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是多值的、或然的、非线性的因果联系即或然决定  每一种可能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们对具体模式和途径的选择 可以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  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 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

 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 制约和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  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 决定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

 决定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4.历史上最初产生的两个阶级: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

5.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的有:

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 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6.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一个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

7.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

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8.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三种基本形式

是指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基本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先进积极手里 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9.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10.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

 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 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11.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 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 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质变的准备

 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12.结合我国实际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社会改革特殊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

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

13.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

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改革具有自己的特点

特别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较,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14.从本质上说文化是人和社会的具体存在方式,有三个根本特性:文化的创造性、文化的自由性、文化的兼容性

15.文化的功能:·有信息功能·有教化、培育、塑造人的功能·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有认识功能

16.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 它具有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  它具有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

 它具有大力发展和科学事业的功能

17.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 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 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过程

 我国的改革必须是正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个方面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第三节人名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从根本上讲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2.马克思界定了人的本质:

·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3.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是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以获取自己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

4.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  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 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相应地发生变化的  不是超阶级的,而是有阶级性的

5.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要表现在:  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

 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  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  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6.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7.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

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 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8.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有: 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9.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10.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 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 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11.正确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 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候的发展趋势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 能够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主张,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倡导者和发起人的作用

 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依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战略、策略 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进行斗争 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 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 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也对社会发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

 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 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2.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其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13.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 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观点  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 必须用辩证的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 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就是商品生产

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势就是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也是决定性条件

3.最初的商品经济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包括: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4.商品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关系:

 商品价值的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在商品交换中,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不同的所有者,交换双方各有自己的物质利益,因此在相互交换产品时,需要计算生产时耗费的劳动量,而且要等价交换 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5.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 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6.一个商品的价值是由两部分价值构成的:  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

 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是由活劳动所创造的。

7.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

8.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

 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

 第二,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

9.劳动熟练程度是指人们的劳动经验和技术精湛的程度

劳动强度是指人们在单位劳动时间内劳动消耗的程度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而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10.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11.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 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 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 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 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代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 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 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1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 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 实行等价交换,即不同的商品是按照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4.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 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1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包括:  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  商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形成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所创造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

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在流通中购买到劳动力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3.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

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的劳动力  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

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合适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5.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 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 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一天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6.资本的本质、划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依据、内容及其意义:  资本的本质:资本的本质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其价值则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量的变化 ·可变: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

 意义:·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说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反映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7.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 绝对剩余价值: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 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

 剩余价值率: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8.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

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9.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

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10.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

 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 另一方面,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

以便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竞争力。所以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11.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

历史作用是: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

趋势是:由于资本积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因而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这个矛盾的日益锐化,用和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成为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趋势。

12.资本积累的结果: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第三节 :笔记33-56(参考第五章)

1.商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产业资本依次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

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实践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3.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固定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 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生产资本、流动资本、可变资本  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资本属于不变资本、固定资本、生产资本 4.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 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区分为两大类,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 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构成部分,即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

5.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它有两个方面,·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

6.经济危机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过剩并不是人口的绝对过剩 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 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 一种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 另一种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8.资本注意再生产周期一般来说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阶段时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

9.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利润:

 剩余价值本来是由可变资本生产的,并不是由全部资本生产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利润则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10.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 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 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

11.商业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在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  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 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2.资本主义银行和银行利润:

 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银行利润与其自有资本的比率,应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 银行向外贷款所收取的贷款利息,大于吸收存款所支付的存款利息,两者的差额再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就形成银行利润。银行利润的来源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13.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 以平均利润形式由资本家所占有

 超额利润,以地租形式缴纳给土地所有者。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基本形态,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 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

2.资本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其构成形式主要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两种:  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英国)、二元君主制(约旦)

 议会君主制是议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既是立法机构,也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 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德国、意大利)、总统共和制(美国)

 民主共和制是由选所产生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元首掌握权力,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 议会共和制又称内阁共和制,它是以一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政府由议会产生

 总统共和制是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并担任政府首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  民主共和制还可分为半总统制(法国)、委员会制(瑞士)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一党制、两党制(美国)、多党制(法国、意大利)

4.资产阶级政党作为资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其主要职能:

 主导资产阶级议会和国家领导人的选举使选举结果有利于资产阶级或由本党所代表的某个资产阶级利益集团  由本党代表资产阶级控制议会和政府,执掌或参加国家政权

 将某资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政见上升为议会制定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并利用政权的力量加以推行

5.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度是指公民普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制度

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的平等权利具有虚伪性

从本质上看,它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

6.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又称“分权制”

所谓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权力 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

7.资本主义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

它一般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主要职权是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

8.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包括资产阶级的:

政治法律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文学艺术思想等各种理论与思想形式 涵盖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宗教观等各种思想观点,它们相互有机联系,构成一个网格状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9.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10.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体现在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人生观,宣扬人生的目的就是谋求个人利益,追求个人的幸福和享乐

资产阶级价值观的重要特征是以金钱作为判断价值的标准,以获取金钱作为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的体现 把是否能获取金钱和获取金钱的多少看作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真实尺度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2.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由竞争

3.到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托拉斯、辛迪加、康采恩

4.1916年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 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 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 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5.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6.二战后,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  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  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

 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

 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7.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

垄断的银行资本由普通的中介人变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万能的垄断者同时 也开始了垄断的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

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 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竞争的目的不同、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竞争的范围不同 9.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 来自对本国无产阶段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 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 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10.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

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  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 垄断低价是指垄断资本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一般垄断的产生虽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仍然大大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本质上要求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计划、协调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但私人垄断资本仍然是从其私利的角度做出决策,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  在这种条件下必须由国家出面,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运行。于是就出现了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2.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 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 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 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  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 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调节机制实现的

15.发达市场经济中国家调节的主要是四大市场: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外汇市场

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 宗旨在于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协调社会总资本的正常运行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垄断资产阶段利益服务的工具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段的利益 17.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把国民收入集中起来进行分配,主要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18.在货币资本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宏观经济调节:对利率的调节、对货币流通量的调节

利率调节主要通过利率高低和差别利率来实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节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三大手段: 一是公开市场业务、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三是再贴现利率政策

19.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制定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增长计划、财政收支计划、货币发行计划、国家重点投资计划、科技教育发展计划、主要产业发展计划等

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任务、目标:  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 目标:包括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 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等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

 方式: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  另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

 手段: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个别情况下出台行政手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

 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实现的

21.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在于:大量所谓“过剩资本”的出现这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 可能性在于:·许多国家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并卷人世界市场 ·这些国家劳动者出现了分化,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

·这些国家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已有所建设

22.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分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看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23.从资本输出国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这方面看,资本输出的作用和后果是:  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  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

 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24.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资本流向的变化,从原来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发展到当代的多方向输出 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大幅度增加。

25.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则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或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2.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3.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 国家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迫切要求 因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 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不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迫切要求 也是发达国家过剩资本的一个出路,而且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也在增加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也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方面分析:

 生产力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发展,有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 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

 生产关系方面。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的调整 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调节,主要有三个方面:

进行了社会改良、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加强了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扶持  上层建筑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上层建筑的新变化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发展变化所要求的

4.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 其内部自我否定的因素将不断积累、新社会因素也会逐步增多。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5.资产主义造就了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力量是无产阶级

6.社会主义要否定的是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经济制度,借鉴继承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那些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方面。

7.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在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代替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有其历史必然性。

 比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初期,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化的更高形式 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的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程度,为社会主义做了充分的物质准备 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8.马克思指出:“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即已出现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是英国人莫尔的《乌托邦》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2.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3.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问世

4.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  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 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5.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即和平形式两种

迄今的实践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6.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7.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过一个过渡阶段

8.从1917年末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到1924年初在列宁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

9.1921年春,苏维埃俄国击退了外国武装干涉,开始了和平建设时期 这时列宁果断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

10.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通过的苏维埃宪法宣布: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11.1924年初列宁逝世,他的主要贡献是:

 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

 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社会主义革命后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某些方法建设社会主义。

1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包括: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13.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波兰、捷克斯拉找克、罗马尼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

14.中国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获得全国政权的独特的社会主义成功之路

15.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

于1949年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司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6.社会主义从一国到数国发展的历史贡献和教训:

历史贡献:

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 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 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

 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  第四,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历史经验和教训:

 第一,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第二,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体制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尤其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上 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

 第三,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第四,要善于吸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学习人类发展中各方面的优秀成果这样才会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

17.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18.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19.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的国家。它是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在无产阶级专政下,人民群众享有广泛而深入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是保护人民、为人民谋求利益的新型国家政权 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产阶级社会。

20.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是人民当家作主,从政体上说,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 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

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又是人们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奋斗和追求的目的,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的只要特征是:  生产资料归全水会所有的公有制

 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

 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 商品经济消灭

 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  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的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  在所有制上是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并存  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 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高的劳动生产率  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

2.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基本特征可归纳为:

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实行按劳分配,才能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 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3.简述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 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序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 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 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 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

4.如何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 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 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 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5.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 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

 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6.简述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要把握如下几点:

 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 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 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保证。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 工人运动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它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主要体现在:

 思想领导方面。要有正确思想的指导,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群众 这些任务都要由马克思主义政党来承担。

 政治领导方面。当革命的形势到来时,必须审时度势,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和行动步骤。

这些任务只有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承担和胜任。

 组织领导方面。有党的坚强统一的领导和具体严密的组织,才能成功地进行革命斗争,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起由劳动人民掌权的新型国家。

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

 思想领导方面。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 政治领导方面。党要起到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组织领导方面。党领导人民,通过各种组织形式

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以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领导

第八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特质基础

3.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从而人类社会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4.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的科技水平极大提高而实现的

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 5.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

就在于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6.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且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7.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是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人们的劳动具有直接的社会性。

8.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说的消灭阶级,首先是指消灭剥削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与对立,彻底消灭阶级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恩格斯指出:

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国家不是“被废除”的,而是自行消亡的。

9.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表现在多方面:

 人们树立了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遵守社会纪律,团结互助,诚实友爱。

 人们摆脱了封建的、保守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人们习惯于履行社会义务,不拿报酬地为公共利益工作成为普遍现象。

10.怎样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11.具备了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 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和社会需要来自由选择职业和 变换工作,为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2.共产主义实现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全人类彻底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

 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 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

 人类从剥削阶级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13.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观条件,即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社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节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1.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进程中,将经历低级和高级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

 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为公产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特征和重大差别。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狭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则专指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3.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 二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 二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 二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  二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 他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关系

 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4.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又存在着重大差别: 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低。

 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本身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 社会主义社会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规律仍起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劳动还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 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制度,但阶级和阶级差别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仍须存在。 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也长期存在。

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  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说就是: 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  全体社会成员的文体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  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  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7.马克思考试重点 篇七

一、学生状况

调查工具及对象:周步成教授修订的、适用于我国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在本次调查中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从哈尔滨某重点中学选取高一学生620人, 收取有效问卷607份, 其中男生272人, 女生335人;一批次学生290人, 三批次学生317人。重点对该量表中学习焦虑一项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注:*p<0.05, **p<0.01, ***p<0.001, 下同

研究发现, 学习焦虑高分的学生占了总调查对象人数的42.7%, 即学习焦虑高分的学生有259人, 学生表现出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 无法安心学习, 非常关心考试分数, 继而影响正常学习。因心理焦虑水平过高而导致身体症状高分的学生则有71人, 即自身焦虑水平较高时, 学生会出现一些如失眠、呕吐等症状, 这说明高中生考试焦虑水平较高的一个普遍现象。虽然普遍, 但并不代表正常, 说明目前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子们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和身体的煎熬付出, 而这一焦虑水平在男女生和不同批次方面差异表现并不显著, 也就是说性别和不同学习程度两因素不是影响焦虑水平的主要原因。

二、原因分析

高中生学习焦虑水平较高, 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学生自身因素。

调查对象为省重点高中高一的学生, 其对自身的期望值高, 加之个人目标没有及时得到调整与修正, 使得他们承受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较大。同时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 其心理承受能力表现不如人意, 因而心理上容易失衡。此外, 处于“暴风骤雨”期的高中生, 总想证明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为了拥有这种独立感和成人感, 他们会不惜做一些标新立异的举措。这几点在学习焦虑水平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2. 家庭教育方式与家长期望水平易影响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

现在的高中生基本上是一个家庭的核心, 家长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给了孩子, 因此内心特别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 各方面都优秀。然而孩子间是有差异的, 家长这种高期望很容易成为孩子成长和学习的巨大压力, 加之部分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还会有一些不恰当的做法或理念, 导致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压力释放的途径。学生在达不到家长的目标, 或是满足不了家长过高的期望时, 就会对学习产生恐惧、焦虑、挫折感等不良的心理。

3. 学校与社会环境因素。

高考体制与导向使家长、社会仅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和重点率, 学校则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以学生知识学习的情况和考试的成绩作为学校工作重点, 而老师则在学校的评价下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甚至唯一的评价指标, 这一链接反应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态, 使羽翼还不丰满的孩子过多地承受与体验这种高压下的生活。同时重点中学对学生成绩的重视, 学生平时的课业量多, 定期频繁的考试和成绩排名等, 使得学生面临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竞争压力, 学生在这样的压力下产生焦虑, 有的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三、辅导案例

◆案例陈述

求助者是一位高一女生。她目前的成绩不理想, 进入高中后的所有考试, 每次成绩与其意愿相差甚远 (她认为自己应该是班级的前三名) , 特别是与初中相比, 成绩滑落的更是让她难以接受。数学原本是她的长项, 不过最近这次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不到90分, 结果导致她不愿意上数学课, 现发展到不敢上数学课, 目前状态无论上哪科的课, 听不懂也坐不住。自习课上看到其他同学积极认真学习的样子, 对她来说是莫大的痛苦, 她害怕考试, 害怕上课, 最后, 她不想上学了。就这样, 一次期末考试, 让这位学生彻底失去了信心和勇气。

◆案例分析

对于这个学生来说, 树立积极心态和信心是今后应解决的重点和关键所在。帮助她理顺事情的前因后果, 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才能为其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事件背后心理上的变化:一是一贯的“优生”心理, 导致心理承受力较差;二是进入高中后较大的心理落差, 不再是“优生”;三是以点带面的消极心态;四是来自家长的高期望、来自学校及老师的排名、来自自己的心理设障以及周围大环境等;五是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强, 患得患失;六是完美心理, 自我要求过于苛刻, 希望自己各个方面都是最好的。

四、具体措施

基于调查与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我认为要想实现我们理想中适度的焦虑水平, 应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努力实践:

◆外因方面

1. 在学校与社会环境方面:

学校发展已经进入多元发展阶段, 仅重视高考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需求, 因此学校发展应开拓视野, 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层面, 在学校发展的同时学生才能得到更优更好的发展。同时应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心理健康老师师资力量和硬件配套建设, 树立积极心理教育理念,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开展好团体与个别心理咨询, 给需要帮助的学生最好的帮助, 也应适当考虑个别学生需求, 给予其特殊政策, 可以根据主观意愿减少一些考试, 缓解学习压力。

2. 在家庭及家长方面, 建议学校开展家长心理讲堂。

普及心理知识, 使家长了解青春期孩子身心特点, 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 做孩子合格的听众。从过来人、长者的角度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 教授孩子必要的成长阶段知识, 在孩子面前表现出适当的无知, 而不是在孩子面前摆“家长”的谱, 高高在上, “一言堂”, 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孩子必要的鼓励, 给予精神与心理上的支持与帮助。

◆内因方面

1.改变认知。

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对考试的认识。一般情况下是认为考试越重要, 焦虑水平会越高。心理学中提出了焦虑与成绩的关系是倒“U”型的, 也就是焦虑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个人的最佳状态得到调动, 只有适度才能最佳。因此适当调整考试期望水平, 方能正确对待考试和发挥正常水平。

2.具体行为。

“视练为考, 考似练”, 即把平时的练习当作考试, 那在真正大的考试面前时就能够像平时一样参加了。也就是说, 心理素质的提高不是说一说就能解决的, 而应是在实践中不断累积实现的, 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在平时的小考或练习中能够严阵以待,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 那在真正考试时其认真与紧张程度不过如此。

3. 给自己留有余地。

目标的制定应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 也就是每个人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应有一定的余地, 这样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 不会出现“瓦伦达心态”, 即因压力过大关注结果而无法专心做当下应做之事, 从而适得其反。

4. 调整心理落差。

心理落差大, 源于自身的一种主宰心理。何不把这次当成成长路上的磨炼, 因为这事发生在高一而不是高考中。要学会积极对待生活中的事, 换个角度看世界, 这样会让我们得到更多的收获与成长。

5. 懂得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

完美是人人追求的, 但我们也知道人无完人, 能够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地扬长避短就是最棒的。人与人是有差距的, 而缩小差距的方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是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做到的, 所以还应客观地为自己的发展定位。正如前面所说, 关键不是别人对你说了什么, 而是你对自己说了什么!你觉得你行你就行, 你觉得你不行你就不行, 别人说你行你也不行。

6. 了解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能力侧面, 各有所长与所短, 正确对待自己的薄弱环节, 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

7. 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

建议对惧考、惧学进行自信训练和系统脱敏训练, 逐步树立信心并解除过敏症状, 慢慢恢复正常学生生活。

(1) 何为自信训练?

自信训练主要是运用交互抑制原理, 通过考试焦虑者自我表达正常的情感和自信心, 使得那些消极的自我意识得到扭转, 借以削弱或消除其考试焦虑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自信训练的设计直接针对考试焦虑的担忧成分。如“离考试时间越近, 我越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胜任这次考试”;“我担心其他同学在这次考试中都比我强”等。研究表明, 当一位应试者出现充满担忧的情感时, 便会在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 妨碍正常的认知活动。自信训练的两大步骤:

第一步学会察觉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

如当得知即将参加一场十分重要的考试以后, 就会产生朦朦胧胧的担忧念头。针对这些朦胧的念头, 把它清晰地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也就是在一张白纸上把这些担忧的想法逐条记下。这种做法可以把个体朦胧的潜意识提高到意识的水平, 从而可使个体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当前消极的自我意识究竟有哪些。这是自信训练的第一步,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第二是养成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的习惯。

当你逐条记述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以后, 下一步就是要训练自己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 这是自信训练的决定性步骤。所谓挑战, 是指向消极的自我意识中不合理成份进行自我质辩, 其中包括指出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 阐明由此对个人所造成的危害, 并明确今后应取的态度。 (主要是三个问题:这种担心有必要吗?此种担忧对自己有危害吗?个人应取怎样的态度?)

(2) 何为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是将放松训练和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基本方法是, 在产生考试焦虑反应时, 同时引起一个与之对抗的肌肉松弛反应 (放松训练) , 以使考试焦虑者原来的不良反应强度减弱, 这种做法又称交互抑制。将交互抑制按等级排列, 从弱到强, 渐次实施, 直到最终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 此即系统脱敏。

下面, 我们对考试焦虑进行系统脱敏所用的假定等级程序, 并让考试焦虑者大声朗读这段假定程序 (进入情景) 。

(1) 班主任宣布, 三天内将进行一次小测验。

(2) 明天就要考试了, 今晚我觉得准备得还不充分。

(3) 我走在去考场的路上。

(4) 我看见其他应试者陆续来到。

(5) 监考的教师到了, 我等得得急, 脑子也好像失去了知觉。

(6) 我收到了考卷。开始做题之前, 我把卷子仔细看了一遍。

(7) 我中断考试, 考虑自己怎么才能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8) 我被一道试题难住了。

(9) 我看见有人在我之前答完题, 交上了卷子。

(10) 时间快到了, 我根本做不完了。

进行系统脱敏时, 要求考试焦虑者先进行放松训练, 待全部放松程序完成后, 要考试焦虑者按假定焦虑等级的第一种情景进行想象, 看自己是否会出现紧张。如果感到不紧张, 肌群继续呈松弛状态, 便可转入下一个情景。假如在某一个情景的想象中感到存在紧张状态, 即应在自觉紧张的肌肉部位做一遍放松练习。以此类推, 直到每一个情景均不感到紧张为止。

上一篇: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下一篇:泡沫厂年终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