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健康的个人心得体会(共17篇)(共17篇)
1.学习心理健康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一
同学们往往存在重专业课和理论课、轻基础课的倾向,由于首次开设这门课程,怎样扭转学生对此类课程无用印象成为授课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个人心得体会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个人心得体会范本【一】
通过上了这么多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原则,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而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比较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健康的个性心理。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一、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我们都是从高中升到大学,面对新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烦躁、压抑、苦闷等,当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独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钻牛角尖,要积极主动调试自己的心理,知道适应环境;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学会改变学习方式,使学习轻松愉快,然后确定一个切乎实际的目标;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要学会从心里去接受现实中的一切,既来之,则安之,使自己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人际关系的处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大学生更要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恋爱中的矛盾问题
在现代大学生中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恋爱中应遵循:以爱为基础,以高尚情趣为恋爱发展的动力,在恋爱中相互尊重各自的选择、自由与权利以及人格,同时信守责任,忠贞专一,以诚相待。要以理解为前提,以奉献为内容,以被爱为结果。大学生要避免恋爱的消极影响,学会运用爱的技巧要学会澄清爱情价值观,做出爱的决定,注重爱的交流,并履行爱的责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可以阅读相关的心理辅导书籍,有需要的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定期进行体育锻炼,计划好自己的时间,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挑战。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个人心得体会范本【二】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大学中仍需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职欲望。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及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积极加入学生会、分团委等,如此既丰富了大学生活又锻炼了自己能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自己成为一个闪光点。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然而,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训练,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使我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个人心得体会范本【三】
听了本次心理健康的专题系列讲座,使我更进一步理解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听评课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个人心得体会范本【四】
在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这门课程帮助我培养健全的人格。它教会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过自我剖析我发现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在心理课上,通过老师的教导和书本的指导,我慢慢的开始正视自己。
这门课程帮助我规划人生,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人生的确需要规划,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定要想好自己的一生准备做些什么样的事,按自己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踏实的人生目标靠近。人的一生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永远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有些时候,理想也等同于我们的目标,但只是有了理想却没有认真规划,在实现的路上歧路多多,看着是大道,走的是岔道,计划往往赶不上改变,到头来感叹行路难,安慰自己已经追求了过程就不要太再意结果。这是理想与现实出入太大不得不给自己的安慰。
而如果你的确认真规划了你的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即定的目标,如果过程出现了偏差就及时改正,始终让自己的目标在现实的征途中存在。一旦紧咬目标,你会发现你有战无不胜的力量,而且会努力为自己的最终理想而奋斗不已。
目标清晰与昏昏噩噩根本就是两种不同人生的选择,规划好你的人生,你会奋不顾身地为理想而努力,而你行动的动力,也是你每一个阶段不同的规划目标。所以一个好的人生规划太重要了,而这门课就很好的帮助了我。
人的灵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础是心理。这门课程帮助我塑造了一个自由高尚的灵魂,为我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指导,为我的未来照亮了道路。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个人心得体会范本【五】
这学期课程还是紧密的进行。课堂总是欢声笑语,我们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可能是老师是主修心理学,对于我们这些青少年会比较了解。我对他脑子里的渊博知识感到钦佩。老师也显得很年轻,同时与这个时代并进,所以觉得老师和我们那么亲近是件很不错的事情,就像有一个伙伴,她比我们同龄人懂得多,同时可以为我们指点迷津。
首先,通过上心理课,我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如何正确利用自己的时间。使我的生物钟更加合理优化,使我把以前错误地运用时间的方式得以改正,使我现在的学习更加有计划。
之前,我是一个不善于调控自己情绪的人,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郁闷好长时间。通过上心理课,在不开心的时间便开始试着调控自己的情绪,尽量使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所谓挫折是前进的动力,总是把自己沉浸在过度的悲伤中,除了伤害自己又有什么用呢?不如去面对,不如开开心心地活着。其次,通过上心理课,我学到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无论是与亲人还是朋友交往,我们都要把握好交往的方法,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用一个宽容的心去待人,这样我们才能处理好与亲人朋友的关系,使我的身边少许多争吵,多许多的爱与温暖。
再次,通过上心理课,不仅增长知识,还得到新的感受。我学会很多知识和道理。我知道当彼此遇到误会,要换位思考,要宽容待人,要理解他人,也要把自己的一些事情坦白的说出来。
通过上心理课,我懂得了怎样尊敬父母,怎样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怎样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他人。我觉得人与人之间要及时沟通,与父母之间要敞开心扉,不要制造矛盾。平时父母管我,我心里感觉很厌烦,现在我什么事都为父母朋友和家人着想.让我终于感到人生的珍贵,感到要孝顺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悟到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父母为我们操心,不让他们为我们担心,我们还要关心身边的人,让每个人得到关心。
心理课的老师很用心,教育方式也不同,教我们怎么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些事,怎样对待和父母的争吵。上课的老师很棒,很详细,很活泼,上课没多久,同学们就被老师感染了,也都活跃起来。经过上课,我的知识更丰富了,办法更多了,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按老师教的方法合理去对待每一件事,打开心扉与别人沟通,不与别人产生隔阂。
心理健康课可贵,学会了与人共处,我会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平日生活中去,接受爱,报答令我受益匪浅,我感悟到人世间爱的爱。就让我们乘着爱的翅膀去腾飞!
上心理课让我懂得一些道理,在生活中要宽容,学会和家人朋友换位思考,理解体谅他人。更知道怎样去理解父母,爱自己的父母。希望多开展这样的课程。
心理课给了我新的生活体验:我要常去替别人思考,要去理解他人;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爱。
通过上心理课,我认为我们要想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我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2.学习心理健康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二
一、课程性质
《课程标准》 (2011版) 将课程性质定义为:“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练习手段, 以学习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 以增进学生健康,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还提出了体育课程的四个特性“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3]
二、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基本理念的主要变化有, “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高度重视“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 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强调目标、内容和方法都要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要求体育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要求,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教学。“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 保证每一个学生受益”, 鼓励地方和学校在课程标准总体精神的指导下, 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具体设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 (2011版) 对课程设计思路做了以下修改和完善:1.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2.为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体育与健康课程鼓励这部分学生进一步拓展和提高;3.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察的学习目标;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5.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这些变化, 更加突出体育课程要挖潜多种功能和价值, 充分发挥健身育人的本质特征, 因地制宜, 形成教学特色, 强调评价内容要多元、评价方法要多样, 评价要多主体。[3]
四、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由过去的五个学习领域, 改变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 即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合二为一。新加入了“学会学习和锻炼, 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和“提高自觉维护健康意识”的目标, 这是为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能力以及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4]
五、“三基”内涵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新“三基”, 超越了课改前体育课程所强调的“三基” (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 新“三基”中的基本技能包含基本技术, 用基本技能这一概念是强调要提高学生运用技术的能力。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体能的练习, 每节体育课都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 并尽量结合运动技术的教学让学生进行相关的体能练习。[4]
六、学习目标、课程目标和水平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描述和体现, 也是水平学习目标确立的依据, 在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标准》 (2011版) 的“标准”和“目标”, 都是针对学生而言的, 即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最终达成的学习结果, 因此, 无论水平教学计划、学年和学期计划、还是单元和课时计划, 都应该使用学习目标这一概念。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可以参考选择《课程标准》 (2011版) 的“举例”, 学校和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对每大类运动中的项目进行选择, 不是所有的“举例”“必学”。体育课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 包括运动技能的学习和体能的练习去实现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
七、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表述, 是对某一运动项目提出明确的内容框架和学习要求, 至于某一运动项目中要教哪些具体的技术和战术, 完全由学校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整体教学内容安排等来自行确定, 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是“捆绑”在一起进行描述, 即内容紧随目标, 这样既体现了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 又增强了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程内容高度重视规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其规定性主要体现在指导思想、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学习方面、学习内容框架、教学方式、学习评价等, 1~9年级的学生都要努力达成规定的标准。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上述思想、理念等统一指导下, 学校和一线体育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学习评价等方面灵活运用和组织实施, 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既达到国家层面提出的统一要求或标准, 又能满足各地各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并形成教学特色。[5]
《课程标准》 (2011版) 增加了对课程内容的举例, 目标、内容与评价组成的课程内容体系, 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使体育教师了解为什么教这些内容, 从而积极参与学校体育教学计划的全过程。《课程标准》 (2011版) 在课程基本目标理念部分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 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 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 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出:“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需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为重点, 并与学生已有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 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研员和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内容选择和实施上, 应利用有限的体育教学时间, 引领学生进行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的学习。体育教师要树立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观, 不断更新和提高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选择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八、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水平如何, 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质量, 课程设计的思路与课堂实施的行动方向刚好相反, 其设计由大到小, 先从总体框架开始, 再到细节的设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内容和适合的难度, 同时考虑学生的水平、教师专业、学校场地、器材、学校的传统项目和特色。如, 广东省教育厅规定, 水平一每周4学时, 实行2+1+1, 即2节课上选择标准框架规定的内容, 1节形体课由舞蹈老师上, 1节学校特色体育课。水平一的全年教学时间只有144课时, 确定哪些教学内容?每个内容多少个课时?用几个单元完成?单元如何评价?是需要通盘考虑来设计的。
九、课堂实施
课堂实施是此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教师能否按新的课程标准有效地使用教材, 能否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现有的环境条件实现课程目标, 是课程改革成败的标志。在体育课上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不仅需要体育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2011版) 和教材, 开放有关的课程资源, 而且需要教师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来形成新的课程理念, 掌握新课堂教学管理的模式、方法、组织和策略。在课程实施中, 教研员与一线教师要充分交流, 教研员应该设计出适合本地框架的方案, 供一线体育教师参考, 使他们的体育课既能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框架规范地教学, 又能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保证体育课的密度和质量, 为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 积极发挥体育课主阵地的作用。在各地教研部门的指导下, 在新课程的框架下, 由学校和体育教师根据场地和师资条件选择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单元时数, 每个学校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时, 可以参考《课程标准》 (2011版) 附录“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56页) , 在水平框架内完成内容的选择和教学。[6]
十、广东省的行动及其方向
《课程标准》 (2011版) 发布后, 广东省迅速启动了各级体育教研员对“标准的理解、设计、指导和实施能力”等培训活动,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接下来, 还应该利用暑期迅速展开校长、体育骨干教师、体育教研组长等不同层面的相关培训活动, 并且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快速启动各级培训所需要的专项配套资金落实工作,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体育教研员作为基层的培训组织者, 一是引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2011版) , 并尝试设计特色鲜明、适应性强的课程方案, 对国家的体育课程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 在框架内分类选择适用的内容, 确定让大部分学生能学会的单元时数, 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化, 并开展集中教研、专题研讨等活动, 促使骨干教师在自身专业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二是组织一线体育教师的培训活动, 使每一个体育教师都参与校内的课程设计, 制定学年和学期教学计划, 制定学期教学进度, 根据学期教学进度制定单元计划, 根据单元计划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制定课时计划 (教案) , 使体育教学在有计划的基础上按照教学进度进行;三是发挥体育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教研员可以用“好课导向、典型引路”的工作策略引导教师提高体育常态课教学质量。这些培训都是为新学年新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
目前, 部分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还不能满足新课标实施的要求, 区域和学校之间体育教学质量还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笔者希望通过有针对性的新课标培训活动, 引领一线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把新课标的新要求落实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如, 前不久的教研活动中的一节小学跨越式跳高课, 课后, 笔者立即指导上课教师进行了重新设计, 变“原来将56个学生分成4组, 每组14个人”为“现在将学生分成14组, 每组4个人”, 因而基本部分主教材跨越式跳高的练习就由“原来每组1个人练习时, 13个人在等待, 最后每人只跳了4次”为“现在每组1个人练习时, 3个人在观摩学习, 练习次数因此会增加很多”, 接下来的游戏环节由“原来将56个学生分成4组, 每人做了1次后就结束了, 每个学生一节体育课基本部分25分钟的练习活动只有5次”为“现在的基本部分最后10分钟, 安排分组轮换的体能素质‘课课练’:每人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30×2组、举哑铃30×2组、俯卧伸腿30×2组, 从而使基本部分的练习次数、质量和锻炼效应明显提升。”自始至终, 笔者没有批评体育教师, 而是通过设计的改变, 使上课教师和观课教师清楚, 在教学实施的组织环节, 尽可能多分组来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和基本技术的掌握, 利用“课课练”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 扎扎实实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实效性, 把新课标的“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 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落实在每一节体育课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通知.教育部文件.2011.12.30.
[2]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3 (.6) .
[3]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说明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2.3.
[4]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说明分析 (二) [J].中国学校体育.2012.5.
[5]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说明分析 (三) [J].中国学校体育.2012.6.
3.学习心理健康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幼儿教育 指南 儿童健康 共同关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期望。
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为我们一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认真学习了《指南》以后,我的感悟是;
一、让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幼儿教育的根本
在《指南》中把“幼儿健康”放在首位,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只有充分地尊重幼儿,使其发挥应有的主体性,幼儿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创造性的活动。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幼儿的健康教育工作呢?
(1)《指南》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些基本原则都是“尊重儿童”个体价值的理性表达,要尊重每个幼儿,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使幼儿能寓学于乐。
孩子们都有尊严,教师应该给予孩子的是尊重。按照一桶水的原理,我们每个孩子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在设计活动时,要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我在设计区域游戏时,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的区域供幼儿选择,在同一个区域中还提供难易不同的材料。在中班下学期《小鬼显身手》主题中,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出发,开设了各个区域,在美工区的设计区中,有服装、鞋子、房子等不同设计,并且在每一个区域都有范图、半成品、成品等,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玩法,使他们对游戏充满了乐趣。
(2)做好科学的教育评价,理解幼儿,这是促进每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此,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比较。当孩子犯了错,教师要以慈母般的胸怀理解孩子,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责骂孩子。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孩子不会、不明白的,老师要用合理的方式让孩子去明白,而不是责怪孩子,更不能去和别的孩子进行对比,这样会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
(3)要有多样的教育形式和途径,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将“美”的事物都展现给我们孩子,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舒适、和谐、美观的外在和内在环境,让幼儿每天都有好心情。
二、在教学中,多与与幼儿交谈、交流。
尽可能与每个孩子交流,自由活动中的交流往往更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表达。我晨间活动中利用孩子自主游戏的时间,来到孩子们中间,听听他们谈论的话题、了解疑惑和感兴趣的话题。除了自由活动交谈机会,在集体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师也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兴趣点,给予充分表达的机会,在活动中多听取孩子的想法的意见,尽可能多的创造幼儿交流表达的机会。
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鼓励并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易的调查或有趣的小实验。在日常活动中,孩子们会经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会问你一些有趣的问题,和他们一起分享、交流、探索,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三、和家长需共同关注的问题
(1)“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建议中提到了“告诉幼儿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这虽是属于幼儿自我防护的范畴,但我们也要让幼儿树立正确、科学的性启蒙教育。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都要多关注幼儿性启蒙教育,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消除身体的神秘感,这对于幼儿是很有价值的教育!
(2)很多家长认为小学的知识储备特别重要,于是对数学、拼音的学习,有更为强烈的需求。但我明确,在幼儿园“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对于幼儿是不适宜的,也是我们应该杜绝的。在家长会上,我用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把幼儿园严禁“小学化”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使家长转变观念,要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有价值的学习环境,從而培养起良好习惯。
(3)《指南》中更强调“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当今世界的儿童教育中,越来越多的社会、老师、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将学习品质视作儿童入学准备与持续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关键的领域。因此,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正确理解幼儿学习,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才是我们教育任务的核心,珍视孩子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努力使每个幼儿都拥有一个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美好童年。
4.教师心理健康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篇四
01
心理危机干预
首先,通过听盛老师讲解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和典型案例,明确且生动的让我了解到如何通过学生不同程度的外在行为、语言及情绪评估学生的状态。学生的某些看似普通的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或是食欲不振等表现,可能就是心理危机出现的征兆。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对这样的外显行为敏感察觉,及时干预。当我们在与父母沟通学生出现的问题时,恰当的表达方式会让家长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我们应该客观、准确的陈述所发生的事件和学生的状态,不对学生的行为下定义;同时,根据同理心原则,沟通时也应该要考虑到家长的顾虑和担忧。
心理危机的发生往往是突发性的,所以对于心理危机的处理是心理救急,是一次短期的心理援助。当遇上重大心理危机的学生,盛老师现场演练告诉我该如何处理,找个人跟他现场对话,迅速确定当时所在位置,报警110或119。校内危机干预行动组迅速行动,封闭现场,通知家属。我们可以调取心理档案,日常跟踪记录单,从日常行为判断问题。
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固然是老师们应该重点关注的,但是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我们应该通过及时发现、快速防范、有效干预,进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毕竟每一个孩子还有无限且美好的未来,拥有积极心态,掌握调节自我心态的方法,让祖国的花朵能更灿烂的绽放。
02
心育”的力量
下午通过李老师《用心育理念共创美好未来》这堂讲座,深深感受到“心育”的力量。心育能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心育,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心育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心育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心育给小小的人们带来自信。
03
学会运用“优势教育”
“优势教育”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弱点置之不理。“优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纠正以往教育界过于看重弱点的倾向,但并不是彻底用优势关注取代弱点关注。优势教育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关注孩子能做什么,而非不能做什么。在孩子的最佳发展区和潜力发展区构建能力。当人遇到困难和挑战时,需要关注和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该如何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呢?李老师给出了很多可实际操作的方式方法,如:扎实推进心育课程,多样化开展心育活动,全员参与心理普查,融合创新生涯教育,科研宣传心育工作……
5.关于宪法学习个人的心得体会 篇五
掀起学习热潮 树立宪法信仰
姜明安(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
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使我国宪法更加完善,更好、更充分地反映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更好、更充分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抓好宪法的实施工作,应认真开展对修改后的宪法的学习,掀起学习热潮,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全面推进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为此,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不断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信仰。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知识竞赛等,营造全社会学习宪法的良好氛围,让宪法法律的权威内化为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同时对公职人员进行宪法理论、知识测试等,真正达到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和宪法信仰的目的。(本报记者张 洋整理)
董明珠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宪法修正案通过后,下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学习新修改的宪法,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确保宪法精神入脑入心。
6.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个人心得 篇六
人不是孤立于社会的存在,我们在社会的打拼中会遇到很多人,有些人很投缘。却有人是相看两相厌的存在,不过,不要质疑自己,正如《亲爱的,你只是遇见了你自己!》中言:有人喜欢你,那只是喜欢他喜欢的本质,属于他的喜欢,其实跟你没关系。有人讨厌你,那只是不接纳经由你投射出他的自己,其实跟你没关系。
在和他人的相处中,相信自己,不要随意质疑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认识自己能力的人将拥有自己的天下,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潜意识,泛指“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亨利“当我相信时,它就会发生!”这就是信心,心理学家表明:人的行为受信念支配,你想要做出什么样的成绩,关键在于你的信念,也可以说潜意识在起作用。潜意识无处不在又异常强大,如梦的存在,日常生活中口误的出现。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说:“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三万倍以上。”潜意识是强大的,毋庸置疑。正如菲迪波德斯在潜意识信念的支撑下奔跑了42千米,只为传递胜利的喜悦。相信自己,全面认知自己。
弗洛伊德在人生晚期提出自我、本我、超我形成人格,当三者之间平衡被破坏,则会引发自我焦虑,从而促使自我防御,阻碍个性发展。本我有些原始本能,满足自我快感;自我以现实原则行事;超我则代表人性的至高境界,有着道德准绳的捆绑。当人的行为受到欲望支配,会受到超我抵制,正如弗洛伊德所言:“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于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的抵制。”从而自我焦虑,焦虑的产生让人类在本能下转移或逃避,我们称之为自我防御,弗洛伊德将其归纳为压抑、否认、投射、合理化、反向作用、替代和升华等几方面,当人格在发展中受到刺激,自我防御无法起作用,当事人则会保留下受挫记忆和习惯性动作,我们将人格的发展期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五个阶段,如中国人有着明显的口腔期人格,日本人的肛门期人格等。
全面认识自己,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对自己下达积极暗示,通过快走、着靓装、锻炼、树立好心态等有效调控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并不断超越,更加全面的发展自己。
认知自己,高考后的时光在懵懵懂懂中度过,想着自己能干什么?忽然脑洞大开“摆摊卖花卉”,刚开始,不敢叫卖,不敢交谈,不服输,不甘心的念头涌上心头,而后向周围的大人请教,虚心接受,太阳一日日变得灼热,我却愈加兴致高昂。我大胆地迈出了步伐,生意渐渐上了轨道,纵然仅是一个卖花卉的小小生意,却让我更加自信,更加了解自己。
7.学习心理健康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七
萨蒂奇在1968年《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中对超个人心理学概念做了最早的定义:他说:“超个人 (或第四势力) 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正在形成的一种势力的名称, 一群心理学家和来自其他领域的专业工作者对人类的终极能力和潜能问题感兴趣, 但这种问题无论在‘第一势力’即实证主义或行为主义、‘第二势力’即经典精神分析那里, 还是在‘第三势力’即人本主义心理学, 都没有得到系统的考察。正在形成中的‘第四势力’, 即超个人心理学是关于如下主题的科学研究和负责任的实践活动:成长、个体和种系的元需要、终极价值、统一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入迷、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极其快乐的境界、神奇、终极意义、自我超越、精神、一体性、宇宙意识、个体与种系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的人际知遇、日常生活的神圣化、超越现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戏;最大限度的感性觉知、反应和表达, 以及一些有关的观念、体验和行为。”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西方心理学思潮和革新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其理论产生是出于反击当时两个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派, 即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在这些心理学中, 作为心理学核心的人的心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没有得到正确阐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们继承了19世纪末狄尔泰和韦特海默的传统, 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 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 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等, 故在西方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中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布根塔尔等四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的公认领袖和主要代表, 其主要观点是:
(一) 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 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
(二) 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 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
(三) 坚持以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 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四) 坚持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内容, 强调实施心理治疗、教育改革、犯罪防治和社会改造。
在这种形势下, 以人为本、注重研究和开发人的潜能的超个人心理学的产生就具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对主流心理学科学主义传统的一次重大变革, 又是促进心理学回归于人性科学的一种理论思潮”。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超个人心理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哲学基础方法论和研究对象的确定为超个人心理学提供理论依据
超个人心理学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 在宏观的理论思想方面, 超个人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例如在哲学基础方法论、对人的本性的看法等方面, 二者都有很多共同的语言。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方面继承了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的传统, 反对禁欲主义, 主张以人为本, 强调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使人得到充分发展。同时,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存在, 人的存在价值, 主张以人为本、高扬人的个性, 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理论前提。
(二) 人本主义心理学中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是超个人心理学超个人发展主题的重要心理学来源
自我实现心理学所倡导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人类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有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种需要的满足都会带来幸福感。越是高层次需要得到满足, 产生的幸福感也就越强烈、越深刻。
当低层次的需要都得到适当满足以后, 人就会进入人生的至高境界———自我实现的美妙幸福状态。这种状态又叫做“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有19个普遍特征, 其中包括暂时性的时间和空间定性失调, 强烈的奇妙和敬畏的感觉, 极度的幸福, 以及在宏伟的宇宙面前抛开畏惧和防备。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理论较系统地论述了个人成就的体验, 是超个人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源泉。超个人心理学家继承并发展了马斯洛的观点, 认为个体的心理和精神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发展阶段实现的, 在每一个发展阶段, 个体对自我的概念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同时, 个体还能借助高峰体验预见在这个阶段之后的未来发展。
(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特质理论是超个人心理学性格特征主题的重要心理学来源
根据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对人格的多年研究, 我们认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的15个方面的特征, 应该可以看成健康人格的积极人格特质。它们是:对现实的更有效的洞察力, 对于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行为的自然流露, 以问题为中心, 超然独立的特性, 对于环境的相对独立性, 欣赏的时时常新, 较多的高峰体验, 深沉的社会情感, 精粹的私人关系, 民主的性格结构, 区分手段与目的, 富于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创造力, 对文化适应的抵抗。
(四)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理论及方法论为超个人心理学理论方法的创新奠定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布根塔尔等人提出了人性本善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受辅者中心治疗法和教育改革论;为超个人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方法论上反对心理学中僵死的方法论和实验主义, 主张对研究方法采取开放、兼容和综合的态度反对心理学刁形洲, 的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 主张突出人的主体和主观的作用, 实现实验和经验两种范式的统一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素主义, 强调整体分析的方法论的意义。也为超个人心理学理论方法的创新奠定基础。综上所述, 我们在论述超个人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概论的基础上, 阐述了超个人心理学的的重要理论来源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四、对超个人心理学的展望
超个人心理学从建立之初, 就力图整合心理学的各派力量, 运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和手段对要研究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的全面讨论。它甚至也提出建立科学的超个人心理学的设想, 这种设想的内涵就是要形成一种比较统一的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这种研究范式具有强烈的整合观, 具有深刻包容性, 也代表超个人心理学的一种学术追求和理想。超个人心理学不但以其整合性的研究取向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从而成为心理学科发展的新趋向, 而且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重新认识自我乃至跨越自我的新途径。面对现代社会伴随科技发展, 超个人心理学致力于提升人类的心理层次, 跨越自我, 走向“真我”, 以塑造适应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更健康、更自然, 也更完美的心理状态。这就是超个人心理学崛起的学术意义与实践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年第9期。
[2]Sutich, A.J.T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History and definition[A].In Boorstein, S. (Ed.) .T 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C].New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 ress, A lbany, 1968.
[3]杨韶刚:《超个人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
[4]郭永玉:《两种人本心理学的辩论》, 《心理学探新》, 2002年。
[5]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年。
8.浅析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篇八
摘要:超个人心理学是19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是研究个人及其超越的心理学。它对于人的理解与传统心理学很不相同,本文试图对它的基本理念进行阐述。
关键词:心理学基本理念
0引言
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是人本心理学充分发展的结果。当年人本心理学兴起的时候曾将行为主义视为心理学的第一势力,精神分析为第二势力,自称人本主义为第三势力。随着人本心理学被主流心理学所承认,到六十年代中期,一些人本心理学的领袖人物,包括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和苏蒂奇等人,他们经常讨论超越人本主义的问题,越来越不满人本心理学只关注个体的自我及其实现,意识到应该将自我与个人以外的世界和意义联系起来,这个领域属于超越的领域或超出自我关怀的精神生活领域。于是他们开始酝酿一种关注这一领域的心理学,自称这种心理学为第四势力心理学,或超个人心理学。
如果从方法论和学术渊源上下定义,那么,超个人心理学可以被理解为这样一个学派,它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世界精神传统和现代心理学是两种关于人自身的知识体系,前者是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传统宗教和哲学,其中包含着对人及其精神生活的理解和行为方式,但不是以现代科学的方法和系统化的表达方式存在的;后者包含着对人的身体与心理的科学研究,但这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割断了与世界精神传统的联系。超个人心理学对世界精神传统和现代心理学持同等尊重态度,试图将二者结合起来,并加以创造性的综合,进而提供一种包含身体、心理和精神(body-mind-spirit)的架构来全面地认识我们自己。
简言之,超个人心理学就是关于个人及其超越的心理学,是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的一个学派。
1该理论基本假设
李安德(1 997)认为,超个人心理学有以下三个关键性主张。第一,超个人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以外,还有精神(或灵性)的层面。第二,超个人心理学家揭示一般人的自我迷失。大多数人盲目和错误地认同自己所扮演的某种角色、自己的人格、自我观念,或认同自己在平常清醒的意识状态下所含含糊糊觉察到的所谓“我”,但这些都不是我之所以为我,也就是说,都不是“真我”。第三,超个人心理学家强调,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独立的个体,而是属于“大我”,并置根于“大我”的,因此,人的使命不只是人本心理学所强调的自我实现而已,人还需要自我超越。
尽管超个人领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但超个人心理学家特别是超个人治疗家都同意本流派的基本假设主要有如下几点。
1.1人的本性主要是精神的。超个人心理学家坚信,只有将现代心理学和世界精神传统关于人性的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性模型。我们在本性上既是心理的(psychological),又是精神的(spiritual),但在超个人观点看来,精神处于首要地位,正是精神为自我(self)提供支撑性的架构。人类确实具有精神追求的强烈驱力,表现为通过进入个体、社会和超越意识的深处而寻求全体(whole-ness)的倾向。精神的寻求不仅是健康的,而且是整个人的健康及其实现的实质。心理健康的定义必须包括精神的维度才是完整的。
精神追求变得越来越重要并成为当事人生命的中心。心理学已经关注到动机的层次—生存需要、性与攻击、整合感的需要、亲密关系、形成一种内聚的自我(cohensive self)、通过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实现自我的潜能。但在超个人心理学看来,自我实现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是精神的追求。这样动机发展的历程就是从低级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后达到精神的或超越的境界。
1.2意识是多维的。超个人心理学倡导研究意识的不同状态。在传统心理学中,人们往往简单处理意识的变异状态,而各种对于意识的研究都,证明大多数人通常状态下的意识只不过是表面的。精神体验常常将一个人送到一种扩展的意识状态,从而显示出通常状态下的意识的局限性。
意识的其他维度或方面显示出智慧传统的真谛,宇宙间所有存在的连通性,一切外在多样性之间的统一性,意识的敏感领域和层面更加朝着这样的境界敞开:澄明、宁静、明朗、爱、知识以及内在的力量感。将意识的这些维度中的任何一个排除于心理学之外都会导致意识理论的贫困。
1.3人的内在生命是智慧之源。几千年来宗教传统都宣称我们的本性是巨大的智慧之源,我们能够而且应该寻求内在的真正的智慧。弗洛伊德将潜意识看成是盲目而混乱的欲望之仓库,荣格则认为潜意识深处蕴藏着丰富的智慧。超个人心理学发展了荣格的思想,更明确地指出为了获得更大的心理整合,必须进入内在智慧,进入自我或有机体智慧之源。这种内在智慧就是生命深处的精神本体。因此,我们的自我(seIf)往往是一些生命的表象,并非生命的真相。必须沉静下来,不断地向内寻求,才能发现真我之所在。
1.4生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行为、欢乐和悲伤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是有意义的,它们不是任意的、无意义的事件。超个人心理学使我们用更开阔、更积极的眼光看待生命。严格的存在主义立场认为健康是在一个无意义的世界里创造意义的结果,与此相对照,超个人的观点认为健康是我们揭开生命固有的意义的结果。超个人的观点看到人一方面要不断发现深层意义,同时又试图不断地建构和解释这种深层意义。发现生命的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治疗价值,这与Vic-tot Frankl(1905—1997)的如下观察相一致:一个人可以应付任何事,只要它是有意义的,无论它多么可怕。生活的创伤和悲剧往往提供了进入精神世界的动力。在黑暗中,心灵最痛苦之处可能会出现一抹补偿的光芒,一种安慰、康复和新的成长可能由此开始。
1.5精神之路是多样的。在精神寻求中,对治疗家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一切精神之路。教条地执著于任何一种特殊的灵修(spiritualpractice)之路对超个人实践来讲都是十分局限的。整合世界各种文化传统的宗教、哲学及其践行的知识并将其纳入现代心理学的架构就成为超个人心理学的使命。
2几点说明
2.1超个人心理学不是超心理学。很多人常将超个人心理学等同于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超心理学研究超感知觉等特异心理功能,它充其量只是超个人心理学的一个不重要的研究领域,根据Boucouvalas(1980)对超个人刊物和超个人心理学家的调查,许多超个人心理学家根本不承认超心理现象是其研究对象。当然,不是说超个人心理学与超心理学完全没有联系,而是说它们是两种不同的领域,在某种维度上它们的研究对象之间可能会有联系,有名的Charles Tart在这两个领域都有建树。
2.2超个人心理学不仅仅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超个人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研究的新范式,它首先关切的是作为整体的心理学,它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带进具体的研究之中。这种取向的研究可以深入到心理学的许多分支中去,除意识研究、人格和心理治疗等受影响最大的领域外,其他如教育、管理、社会等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超个人思潮已经渗透到心理学的很多领域。所以不能将超个人心理学仅仅视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2.3超个人心理学不是一种哲学。超个人心理学家的专业背景是心理学的,不是哲学的,他们使用的仍然是通用的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测验、实验、访谈、问卷调查等等,并用统计工具处理所得数据。他们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人的经验和行为,也是在心理学刊物上发表研究报告。超个人心理学对哲学不采取回避或拒斥态度,而是特别注重吸收自古以来各种哲学关于人及其精神生活的理论解释与经验总结,Aldous Huxley称以生命与存在的本源这种终极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哲学为“长青哲学”(Perennial Philosophy)。超个人心理学就是要将长青哲学与科学心理学在生命与精神的契合点上加以整合。
2.4超个人心理学不是宗教。将超个人心理学视为宗教,是对超个人心理学最严重的认识偏颇。超个人心理学所研究的超越性经验或精神领域,远比宗教经验广泛,例如各种审美经验、科学家追求真理的入迷和惊喜,甚至日常生活中对弱小生命的关爱,都属于超越性的或精神性的,当然也包括宗教经验,所以宗教经验只是各种超个人经验的一种。宗教经验属于超个人经验,但并非所有超个人经验都属于宗教经验。这里问题的实质是,研究宗教的学科本身不是宗教,宗教与宗教研究的根本区别在于;宗教研究不提供特定的教义和宗教价值系统以及相应的仪式,也没有带宗教色彩的组织(如教会)。
2.5超个人心理学不只研究高级的精神活动。人们通常认为超个人心理学只研究最高级的精神现象,忽视了较低层次的心理现象。事实上,超个人心理学并不否定较低层次的心理活动,反而强调超越的精神层面要以较低的层面为基础。它的立场是,所有的层次,身体、情绪、心智及精神,都应予以尊重、发展和整合。一方面,较低层次的健康发展是进入超越层次的基础;另一方面,超个人的取向又为较低层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注入了精神性的因素。所以超个人治疗家不只着眼于精神的层次,而是要着眼于所有的层次。
3小结
9.关于销售员学习个人的心得体会 篇九
关于每天阅读《羊皮卷》是看法:每天阅读羊皮卷,反复重复阅读,从而坚持让自己每天看到自己的进步,在过程中获得超过自身想象的坚持力和战斗力。但是个人认为,《羊皮卷》本身所表达的不是每天反复的阅读,而是告诉我们阅读的重要性,要我们我们在阅读在进步,在阅读中每天都能学习和实践,每天都能比前一天做得更好学得更多。所以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多阅读,爱阅读,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在阅读中学习和成长。
10.学习心理健康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十
学了这么多年的,不能说有多么好的方法,但是也算是摸爬滚打过来的,总结了一些学习的经验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使大家在学英语的道路上走得轻松一些,付出较小的努力得到较大的收获,也希望大家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拿出来一起分享。先说一下词汇的学习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词汇学习是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单词记得越多越准确,释义,搭配,例句,用法掌握得越牢固,你学英语才会如虎添翼。学习词汇的方法很多,这里我只介绍一下我用这还比较好用的方法。首先要找规律。英语中的词汇构成大多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加前后缀,合成等。也能找到一些在构词法中非常活跃的词根:如某些单音节词。如果找出了这些词形,词义,发音中的规律。将对记忆词汇有举一反三的作用。词汇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非英语母语国家的人没有环境,只能自己创造环境,如:和学习伙伴用英语交流,去英语角,自己朗读,坚持写英语日记和学习体会等。另外联想法也很有用,当你的词汇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学会在学习新的单词时联想到曾学过的与新单词有联系的表达方式,反之亦然。这样不仅能更深刻理解这些有联系的单词的区别。同时也能起到“温故”的作用。再说一下的学习也许有的人会说,其实英语母语国家的人都不学语法的,我们学语法也没有什么用。你如果这样想那你就错了,你应该知道,他们不学语法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周围的人说的都是英语。就像我们学汉语一样,一开始我们也是不学语法的。学语法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英语的逻辑,使学英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练习是学习语法最好的方法,也就是造句,写作,以及最基本的口语造句。小方法:把今天学习的语法通过自己想之后创作起来几个句子,最好是你喜欢的句子,然后写在小纸条上,除了反复看,还有多读,轻读,像疯子一样快读都行。语法是英语学习中最枯燥的环节,但仔细看看,你会发现同中文有很多相通之处,如句子构成,主谓宾,词的运用,要注意的就是中英文元素排序不同。语法对于分析句子的意思帮助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超长的句子,有的时候一个句子就有三四行甚至占据整个段落。尝到了甜头,就有了学语法的动力了。英语听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英语听力不行,就等于你是英语聋子,生活中最多的.还是口语上的交流,你听不懂对方说的话,根本就无法进行交流。我以前上听力课的时候总是打瞌睡,一是觉得枯燥,二来也听不懂。要培养你听英语的兴趣。可是兴趣从哪来呢,要从你喜欢的事物中来。有很多人都是通过看英文电影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的,我也采用了这个方法,简直是屡试不爽。但是电影一定要选好。选择电影有三看:一看语言含量是否大,二看内容是否贴近生活,三看发音是否清晰地道。不一定只在电脑上看,你可以准备一个mp4,用mp4 converter将你选好的电影转换格式以后放进去,去哪都随身带着,什么时候想看就什么时候看。
11.学习心理健康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十一
当然,矛盾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一定是有法可解的。虽然“个人税优健康险”确实有“严禁核保、赔付率高达80%”等可能会让险企“哭”的明确要求,但“个人税优健康险”仍然是穿透目前商业健康险经营迷雾的一缕阳光。如何真正能沐浴在阳光下,需要相关方理解一方的苦心和另一方的难处,合力迎接阳光普照、市场沸腾。所有的政策红利都有绝对意义上的通行逻辑
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新国十条”后的保险业有了全新的内涵,全新的内涵,全新的内涵(重要的事说三遍)!小伙伴们还记得去年“新国十条”颁布后的用词吧一一一个“大保险、大保障”的宏大篇章,试问这个宏大篇章到底要怎么作?
“跳出保险看保险”,是多个领导反复强调过的,宏大篇章的题中之义一定是要把保险业放在深层次服务国计民生的大框架中去考虑。渡人渡己和成人达己对于保险行业来说绝不仅仅是~句佛家偈语和某大保险公司的品牌口号,一定是要落实在各公司的经营决策中的,尤其是对于有政策导向和支持的险种。
政府在经济下行、财政吃紧的背景下给出税收优惠政策,到底意欲何为?政府希望用保险这个工具解决什么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才有可能真正做好这个业务。可以再来回顾下国家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一些表述: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衔接互补,可以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有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扩内需、调结构。
可以说,所有的政策红利都有绝对意义上的通行逻辑: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当然,还可以加一句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外围打转,未曾进入主战场
政府的态度一直是很明确的,就是希望借助商业保险的力量来解医改这道难题。但医改中的“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市场上的健康险产品所能解决的吗?当然,覆盖率不够是一回事,但扪心自问,现在的产品真的合用、划算吗?覆盖率不够和产品不合用本就是环环相扣的。
各位小伙们还还记得2006年的“重疾险风波”吧?“保死不保生”的质疑犹在耳吧?老百姓口中的重疾(费用的标准)和保险公司产品定义中的重疾(险种的标准)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再延伸断言句,传统保险业保的都是小概率事件,但未来保险业一定是要保大概率事件(老百姓只有多次、充分体验过保险赔付后,才会真正认可保险的价值),这也是时下最广为认可的互联网保险“高频、低价、海量”的精髓。就健康险领域而言,费用报销型的医疗保险和健康管理才是所谓“高频、低价、海量”,这点对照每个人自身的健康险需求就能理解了。
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人身险产品
作为目前国内首个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人身险产品,“个人税优健康险”的试点对于人身保险行业意义重大。可以联想下交强险对于车险、财产险的意义,还有其他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农业保险等,这些都是财产险领域, “个人税优健康险”的试点,是人身保险行业受政策支持的重大破冰,当然,随后还会有税延型养老保险。
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国家以个人所得税为购买税优健康险产品的纳税人提供补贴,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群众购买健康险的积极性,促进健康保险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将带动其他人身保险的销售。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讲,商业保险公司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的作用再次得以强化。
回顾过去,最为典型的就是商业保险公司全面介入大病保险领域,部分保险公司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探索出了一条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互相补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有效缓解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直接推动了2012年8月《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指导意见》的出台。商业保险公司第一次在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展示了自己独特作用。
保监会创新与颠覆
三部委联合通知下发之后,具有资质的保险公司的税优产品尚未正式出炉,但依据与《通知》同时下发的《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产品指引框架》,作为一款兼具政策性的商业保险产品,“个人税优健康险”特点鲜明,亮点多多。
亮点一
税收优惠。不赘述,以北京地区为例,税前工资10000元的人,假如按照最高200元/月的标准购买税优健康险,其每月可以少缴税20元,一年则可节省240元的保费。
亮点二 保障额度高。保险金额不得低于20万元人民币,终身累计赔偿限额为80万元,且不得设置免赔额,被保险人符合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费用的自付比例不得高于10%。
亮点三 差额返还。也就是说医疗保险简单赔付率不得低于80%。赔付率低于80%的,差额部分返还到所有被保险人的个人账户。这也就意味着,只给商业保险公司预留了20%的成本利润空间,与大病保险类似,属于微利经营。
亮点四 允许带病投保,且保证续保。明确商业保险公司不得因为被保险人既往病史而拒保,以保证最需要医保的人得到应有的保障,但为了保障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允许商业保险公司对带病投保的投保人调低保额,但最低不能低于4万元,终身累计保额不得低于15万元。
亮点五 可免费转换保险公司。对于保单权益转移,保险公司不设置犹豫期,但允许保险公司对该保单进行核保。此后,保险公司的服务能力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竞争力指标,消费者选择权自由灵活,自然话语权大增。
亮点六 『保险业成体系作战。中国保监会组织开发全行业统一的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平台,该平台可以支持个人税优健康保险业务的承保、理赔、转移等;可以向保险监管部门报送相关统计数据;支持税务部门对保单的真实性及税优使用额度进行检验;可以为投保人提供自助式的保单信息及账户信息查询服务;当然,还必然可以和医保部门的医保报销系统和医院的费用系统相挂钩和连接,保险业有了对抗医疗系统的平台体系。
nlc202309032021
五、最大亮点、也是最大争议的“带病投保”:只能说这是高贵的、神圣的、带有拯救意味的、道德层面的考量,但谁又能说最终的颠覆不是从最初的直击人心开始的呢?
对于“带病投保”的合理性,或许没法给出严谨的论述。毕竟,核保是保险业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几个根基之一。正面战场攻不下来,侧面倒是有些现实可以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当下的保险业可以尝试“带病投保”。
长期以来,严格核保,严控理赔,是商业保险公司对健康险业务进行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按照保险公司的操作流程,被保险人一旦告知既往病史,保险公司需要根据严重程度,选择加费甚至是拒保。当然,很多时候,保险公司为了争取到客户,在核保的时候会有意识的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在理赔的时候,一旦发现有未如实告知的情况,往往会采取拒赔的处理方式。“宽进严出”的风险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但也让保险公司遭到了“投保容易理赔难”的诟病。
好产品与好公司
“没有高赔付率的保险公司不是好公司,没有高赔付率的保险产品不是好产品。”这又是一种价值判断,但确实有定道理。所有政策支持的保险更是如此。
如上文所述,“高频”很可能意味着高赔付率。继大病保险之后,“个人税优健康险”再度出现了“保本微利”的规定。“个人税优健康险”留给保险公司的成本以及盈利空间只有20%。
作为公共产品,无论是大病保险还是个人税优健康险,留给保险公司的盈利空间不可能太大,但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承接该类型业务最主要的目标并非盈利,而应该是提升品牌知名度、积累客户、数据、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更多类型符合消费者实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进而获得利润。
在一定程度上,这是我国健康险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洗牌机会。通知刚发布几天,泰康、平安、太保、太平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税优健康保险的框架产品,能坐在牌桌上就是胜利。保险公司不能仅看到“保本微利”四个字而被吓到,更要看到背后的几亿中产阶级的健康医疗费用大市场。当然,这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无疑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经营粗放的保险公司“呛水”那是必然。
“医疗险十个人万能账户”的精华所在
“个人税优健康险”采用了“中端医疗十个人账户积累”的万能险形式,但保险公司不得征收初始管理费等管理费用,其中中端医疗险应当与基本医保、补充医疗保险相衔接,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在经基本医保、补充医疗保险补偿后自负的医疗费用。个人账户积累由于已经享受了税收优惠,仅可用于退休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和个人自负医疗费用支出。
近年来,我国健康保险发展迅猛,近两年更是保持了高达40%以上的增速,商业健康保险在人身保险中所占份额逐步提升,由2009年的6.95%增至2014年的12.18%。截至目前,有100多家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备案销售的健康保险产品涵盖疾病险、医疗险、护理险和失能收入损失险四大类,共2300多种产品。数量虽多,却难掩产品高度同质化尴尬。重疾险与寿险类似,赌的都是概率,并不能体现保险公司健康管理与服务方面的专业性。
与目前市场上主推的重疾险等不同,“医疗险十个人万能账户”的产品设计下,有医疗行为则可以报销、不发生医疗行为则可以积累,成为老百姓可以信赖的个医疗费用报销池子,老百姓两头不吃亏。试想,当前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就是老百姓对未来医疗、养老支出的不确定性担忧吗?一旦保险公司能成为医疗费用预备队,那就是保险业替国家解决了大问题。
当然,“医疗险十个人万能账户”的操作难度也是前所未有,根据《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险公司必须配备专业人员队伍,健康保险事业部具有健康保险业务从业经历的人员比例不低于50%,具有医学背景的人员比例不低于30%。用数据说话、用技术说话才是正道。
170亿杠杆撬 4000多亿市场
201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截至目前,交个税的人只有2800万人,占整个人口总数的不到2%。假设每个税纳税人都能按200元/月的标准投保税优健康险,则意味着个税健康险将带来保费增量672亿元,相当于目前国一内健康保险市场保费收入1587.18一亿元的40%以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纳税人群体虽小,但却属于国内较高收入人群,同时综合素质高、对于自身健康问题也更加关注,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这部分人群是最优良的客户群体。通过“个人税优健康险”的普及,其所提供的中端医疗将带来中端护理、高端医疗以及高端护理的需求,这对于保险公司又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据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测算,如果商业健康保险税优政策全面实施,且由此引发的健康保险需求完全释放的话,那么未来商业健康险的年增长保费约为4000多亿元,而政府在此方面税收让利大概是每年170亿元左右,相当于用170亿元税收让利的杠杆,撬动了4000多亿元保费的健康险市场。
12.学习心理健康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十二
近年来,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加速了计算机产业的技术革新。云计算作为一种基于Internet的计算模式, 可提供给用户动态可扩展可伸缩的计算服务, 其最大作用在于确保用户可以方便地按需申请并使用计算资源, 这些资源主要包括计算能力、信息空间和存储服务等, 其计量方式采用类似水电消耗的方法, 根据用量收费。
云计算具有高扩展性、高可靠性、虚拟化和高通用性等特点, 可方便为用户提供虚拟化资源。云端集成了专有软件来实现计算资源的自动分配和管理, 这使得用户无需具备任何云计算相关背景知识, 就可以安装应用程序或使用云端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实时通过互联网与远程的服务器进行通信。云计算这种新的技术趋势已经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以及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产生了显著地影响。在云模式下, 资源可以是外部公有或内部私有:私有云为企业或其他组织内部的用户提供免费的计算资源;公有云则为外部按需付费的用户提供访问权限。
2 教育云架构设计分析
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中, 一般都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 对异构资源支持度差, 学生学习延续性得不到保证等诸多问题。因此, 在教育云搭建过程中, 就要考虑利用云计算的特有优势, 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予以解决。
针对个人学习空间的构建需求, 我们把教育云的体系结构划分为五层, 如图1所示。
这五层的主要功能为:
(1) 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由教学资源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组成。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积累, 并可能分布在不同的领域和单位。信息基础设施则主要包含:系统软件、Internet/Intranet、信息管理系统等;该层位于云平台中的最底一层, 云中最主要的计算资源—如CPU, 物理存储等硬件资源均由该层提供。其核心特点是物理主机池为高可扩展的、动态的, 随时可增加新的物理主机, 提高了云服务的计算能力。
(2) 软件资源层。软件资源层主要包含中间件和操作系统两个部分。在这一层中把各种软件资源整合起来, 为后期的开发者提供了基础的接口。在此基础上, 开发人员可以开发诸多基于各种软件资源的应用程序并把其内嵌到云端, 云用户就可以很方便地访问并使用这些软件。
(3) 资源管理层。资源管理层主要实现软、硬件资源的松散耦合。这就需要设计一个云资源调度策略来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和流动, 并可适应于不同平台、不同终端和不同软件平台下灵活分配。
(4) 服务层。服务层包括三层, 分别为:Iaa S (基础设施即服务) , Paa S (平台即服务) , Saa S (软件即服务) 。Saa S层为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不同于传统软件, 用户通过Internet使用软件, 无需一次性购买软硬件, 且无需升级维护, 只需支付月租费用。
(5) 应用层。应用层可整合云计算模型中的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主要包括共享的教学资源和互动课程。
3 云平台下的个人学习空间构建
个人学习空间 (PLE) 的定义, 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是Stephen的理论, 他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种工具、服务、人和资源的松散集合体, 是利用网络力量的一种新方式”。本文提出的个人学习空间是指在网络技术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通过模块化、灵活组合化的能够帮助广大学习者管理和控制自己学习进程和程度的平台或系统。在这样的学习空间下, 学习者可以建立自己个人的学习目标、个人的学习进度计划, 并可在学习过程中实时和他人进行交流。PLE同时帮助学习者聚合所有学习资源和学习中可能用到的工具。
PLE应能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引导, 并把看似分离却能相辅相成的资源、工具和服务联系起来, PLE一般同时具备开放性和独立性两个特点:一方面, PLE是开放和共享的, 学习者可以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教训并分享给他人, 还可以结合互相之间的反馈进一步提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 PLE又具备相对的私人私密特性, 可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的网络平台搭建具备高度私密性和个性化的个人中心, 有取舍地选择资源、工具、服务和资讯等并把它们聚合起来方便学习者使用。
在云平台下构建个人学习空间主要要考虑如下问题:
(1) 数据资源的存储与共享。教学资源分散在各地的教学资源库中, 这就要求我们利用云计算技术, 将异构资源统一到云端, 方便众多用户访问, 为学习者利用资源提供保障。
(2) 资源整合与集成。个人学习空间可能会涉及到多种资源和用户数据, 其中就包含了管理系统在的学习者数据资源、不同学科种类的资源库等等, 这就要求在整合基于云的个人学习空间时要重新整理、规范这些资源, 为各类不同硬件平台、不同软件实现架构的资源提供统一的接口, 为各类异构资源库提供整合融合的方式和技术支持。
(3) 服务层与数据资源层的接口。构建PLE最关键的是要解决数据资源层与服务层的接口问题。教师和学生是PLE最主要的用户, 他们对平台的需求可能是不同的, 这些个性化需求也决定了服务层与数据资源层的接口方式。接口不合理, 就会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会极大加重访问负担和资源浪费。利用云计算技术, 提供虚拟化平台, 构造虚拟实验、虚拟教学平台;与数字化校园集成, 统一门户管理, 提供便捷的操作方式。
(4) 应用方式与手段。PLE的核心特点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因此针对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恰当的学习方式与手段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上文提到的应用层, 不仅要提供要提供虚拟实验、自主学习、学习交流的平台, 还常规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其中的交流, 不仅是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更多的应该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学习小组之间的交互。这样就使得有关学习课程的虚拟实验资源、教学资源等可以方便的获取和使用。
4 结语
将云计算引入到教育领域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本文提出的基于云计算的个人学习空间建设对教育云的未来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但未来个人学习平台的服务内容以及服务对用户的吸引度和创新性还有待深入研究。
摘要:将云计算应用于教育领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 并提出了适用于教育云平台的架构设计方式。在此基础上, 对个人学习空间作了阐述, 探讨了云平台架构下构建个人学习空间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云计算,个人学习空间,教育
参考文献
[1]洪伟.基于web2.0的PLE模式创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09.
[2]张子峰.Web时代个人学习环境PLE探究[D].云南大学, 2011.
[3]陈全, 邓倩妮.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J].计算机应用, 2009 (9) .
[4]刘鹏.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5]刘晓乐.计算机云计算及其实现技术分析[J].电子科技, 2009 (12) .
13.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三
按照**局党委要求,近期学习**所未按照市局要求,严格落实**等级勤务模式统一部署,相关单位和个人被严肃问责,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通过警示学习,我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存在问题
(1)
每一次上级安排的纪律政治教育学习,认为自己没有多少问题需要自查自纠的,同时认为自己和同志们虽有缺点,但问题不大,对落实上级领导安排的纪律教育活动,责任感不强,态度不端正,对队伍管理失之以松。
(2)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时强化管人者的角色,片面的认为只要同志们的工作干好了,其它的一些小毛病都不是主要的问题。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上级机关和领导安排的任务,队伍管理失之以软。
(3)
自身存在最严重的问题是急躁的心理。在工作任务繁重或复杂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焦躁、心烦意乱的情绪,这样会导致工作中出现失误。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造成的。在这段时间通过理论学习,对自身的不足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反思。深刻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危害,从主观上查找原因:
(1)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理论知识浅薄。平时只满足于增加日常的集体学习,而自学的少,不能够正确的把学习同工作结合在一起。
(2)
业务水平不高,不够钻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作任务也不断加大,不学习就会掉队。特别是做为基层所队的主要领导,不能忙浮于会、忙浮于人。
(3)
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把自己份内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对问题不能深层次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一种负担,未注意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
三、整改措施
(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纪律教育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也是受益于一生,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2)
强化有为的工作作风,不断进取。大力发奋有为的工作作风,确保真抓实干。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饱满的工作激情,把思想凝聚到工作事业上,把功夫下到**上,迎难而上,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3)
我们**队伍是铁的队伍,落实上级**机关和领导的工作部署。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是我们的基层**的责任和使命,我们**长更要做表率、当标兵,做到令行禁止。
14.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四
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规定》、《实施细则》,以上率下,提出了六点具体要求。
一、贯彻落实好____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抓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保质完成,并强调“一把手是关键”,“要把责任扛在肩上”,这就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主题、主要任务、工作方法和承担责任,使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____大目标任务有了更加明确、细致、可操作的工作思路与务实举措。
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明确的政治准则和根本的政治要求,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带头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努力为全党做出表率。
三、带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自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老老实实的态度、行动与作风,带头遵守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忠诚老实、诚意正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各种问题。在纠正“四风”上抓出习惯、抓出实效、抓出风清气正,树立标杆,做出表率。
四、带头调查研究,聚焦问题,崇尚实干,抓出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政治局同志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身入”更要“心至”,围绕主题,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在务实苦干中解决问题,推动各级干部动起来、深下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五、中央政治局要带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位越高越要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自觉确立敬畏感,只有敬畏法律,敬畏纪律,自觉管住自己,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才能扛起肩上的责任,自觉担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知责明责、履责尽责、查责问责,形成公正廉洁的党风,要勤于检视心灵、洗涤灵魂、校准价值坐标,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堤坝,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成为优良党风政风的指示灯。
六、带头增强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法宝,面对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回应“四大危险”“四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尤其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时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知危图安,尽职尽责,勇于担责,着力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如上六个方面要求,深刻阐明了中央政治局作为____大目标任务落实的领路人、恪守政治纪律与规矩的带头者、正确政绩观的示范者、的先行者、增强忧患意识的先觉者的突出角色,从而以自我革命、身先士卒、全面从严治党的勇气、胆量与魄力,成功塑造出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领头雁”,以此引领和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健康发展。
15.学习心理健康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十五
关键词:小学生,个人卫生,健康教育手册,社区护理实践
个人卫生是儿童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个人卫生问题主要有皮肤清洁、衣着清洁与卫生、口腔卫生和饮食卫生等问题,这些个人卫生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小学生卫生意识不强,自控能力差;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缺乏健康教育[1]。小学生处于理解知识、接受教育和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健康教育手册能够让他们很好地认识到不良卫生习惯导致的健康问题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本学期开设的社区护理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对社区健康教育手册制作的实践学习。在健康教育手册的制作的过程中,护生需要把专业理论知识转换成小学生易于接受的图文信息,这给护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社区一至三年级小学生。排除标准:具有认知能力、学习能力障碍者及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手册的制作方法
整体实践过程按照社区健康教育程序实施,综合考虑社区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及认知水平。具体步骤如下:(1)评估与诊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健康教育手册制作小组成员讨论后决定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使手册更加通俗易懂,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手册的外形剪切为卡通熊图形,以便使手册协调统一。文字内容则使用易于记忆、易于理解的简单词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动画片语言、儿歌、顺口溜等作为健康教育手册的主体语言风格。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观察法确定一至三年级小学生群体存在的主要个人卫生问题。(2)计划:经过编写与修改整理,小组成员将文字部分形成初稿。主要内容包括:小学生个人清洁卫生、牙齿卫生、饮食卫生三方面,整个手册内容以连环画故事情节进行介绍。小组成员通过查阅网络资源、图书馆书籍等,确定小学生最喜爱的卡通形象作为故事的主角。(3)手册的制作: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将买好的纸张裁剪成卡通熊造型,将文字和图画经排版书写与绘制到裁剪好的纸张上,完成后汇总,添加页码、目录和封面,最后装订成册。(4)评价和修改手册:采用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在小学生及其家长阅读手册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小组讨论评价意见,作出相应的修改,对手册进行完善。
1.2.2 健康教育手册的评价
健康教育手册制作的评价包括课程实践成绩的评价和接受教育对象的评价两部分。(1)实践成绩的评价:实践成绩满分为30分,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审题及理解实践要求(5分),实践环节的计划与实施(5分),组员之间沟通与协调(5分),健康教育手册的内容(5分);小组实践报告的书写(10分)。(2)健康教育对象的评价:利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0名小学生及其家长,通过焦点人物访谈,对手册的内容、形式、语言等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2 结果
2.1 小组实践成绩
小组实践活动得分为28分(总分30分)。
2.2 健康教育对象的评价
100%受访对象给予手册制作的肯定与赞扬。许多小学生都想留下健康教育手册,家长认为该手册内容充实,讲解细致,能很好的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讨论
3.1 巩固了护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了护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重新定位为: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具有更广泛的知识,更强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实用型人才[2]。个人卫生健康教育手册的制作过程中,护生自我选材,自我编著,不仅巩固了护生的理论知识,还培养了护生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教育对象为儿童,需要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改编成他们易于接受的简单语句,充分发挥了护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3],而每页手册文字上插图的绘制,则充分发挥了护生的想象力,最大程度地挖掘了护生的创新能力。
3.2 提高了护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了护生的责任心个人卫生健康教育手册的制作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小组成员要合作学习、共享资料,为了保证手册的协调一致性,小组成员要共同完成手册的制作。这样不仅培养了护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还能促进小组成员相互信赖、取长补短,从同伴的身上学到一些做事的态度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成员积极地相互依赖和有效地相互促进,将独立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个体竞争转变为小组竞争,齐心合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4]。制作过程中,每个人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任务,提高了护生的自主能力和责任心。人际沟通是护士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手册制作完后,进行成品的预试验,在与小学生及其家长两个年龄阶层的人进行交流时,充分锻炼了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3.3 体现了护生的个人价值,培养了职业认同感我们把完成的健康教育手册发给小学生和家长阅读,并根据手册内容进行提问,他们能够流畅作答,表明手册能够帮助他们迅速有效地掌握个人卫生的知识。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手册,不仅具有吸引力,而且便于记忆和模仿,有助于他们修正不良生活习惯,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实践过程的学习,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成就感是和付出成正比的。从开始接到任务时的毫无头绪,到完成手册时的喜悦,这整个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通过认真思考与分析,再困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当护生看到健康教育手册能够获得小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并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感到个人价值得到了体现,同时提高了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
社区护理人才除具有扎实的医学、护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较强人际交往、沟通力,健康教育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这些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的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在实践活动中慢慢锻炼。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环节有效巩固了学生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建议社区护理课程多开展此类实践活动,并且将制作完成的健康教育手册印刷成册。通过小学生健康促进活动或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推广,促使小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达到维持小学生群体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军,徐晓莉,石毅,等.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现状调查[J].中国教育杂志,2006,22(4):269-273.
[2]林梅.学校-社区-医院联合型护理实践教育模式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36-537.
[3]李滨,李宇.提高护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浅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7):48-49.
[4]郭明贤,李烦繁,崔艳,等.合作性学习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7):643-644.
16.从站姿剖析个人心理 篇十六
挺胸收腹、双目平视
这样的人充分了自信,或者十分注意个人形象,或此时心情十分乐观愉快。
含胸、背部微驼
这种人在生活中缺乏自信,如若是女孩子,则是非常单纯的类型,需要加强保护或积极引导。
单腿直立,另一腿或弯曲或交叉或斜置于一侧
这样的人此时心里是保留态度或轻微拒绝的意思,也可能是感到拘束和缺乏信心的表示。
将双手插入口袋
小心这样的人,他们一般不流露心思、暗中策划的表现;若同时弯腰弓背,可能说明事业或生活中出现了不顺心的事。
两手叉腰而立
这是很有自信心和心理上优势的表示。若加上双脚分开比肩宽,整个躯体显得膨胀,往往存在着潜在的进攻性。若加之脚尖拍打地面的动作,则暗示着领导力和权威。
双脚成内八字状
这是大多女性的站姿,有软化态度的意味。不少女性在担忧自己显得支配欲和好胜心太强时,往往采取这种站姿。
双脚并拢,双手交叉站立
这种人看起来缺乏进取心,并拢的双脚表示谨小慎微、追求完美。但往往韧性非常强,是属于平静而顽强的人。
喜欢倚靠站立,不是靠墙,就是靠着人
这样的人比较好比较坦白,容易接纳别人。不好的方面就是缺乏独立性,总喜欢走捷径。
背手站立
这样的人通常是自信力非常强的人,喜欢控制和把握局势,或自恃是居高临下的强者。若一只手抓住另一只手的手臂,则可能是在压抑自己的愤怒或其它负面情绪。
遮羞式站立
手有意无意遮住裆部,一般是男性采取的动作。遮住要害部位,是一个防御性动作,说明心里坐立不安,准备遭受批评和不赞同。这种方式的确是一种遮羞的心理。
·以史为鉴·
加减乘除法 帮您来减压
近年来,医学专家发现,由心理压力引起的身心疾病已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所以心理减压成了当代人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一现象,心理专家研究出了一套加减乘除减压法,大家不妨一起来体验一下。
1、加法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拓展生活圈子。任何项目的体育活动都能使人感到惬意,但前提是不要运动量过大。另外,与其在家中使用健身器械,不如到公园散步,同朋友踢球或者是登山、游泳,有意结交新朋友,接受新信息,开拓视野。
2、减法
降低生活标准,接受别人的帮助。对生活高标准严格要求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应该学会适度放松,不要认为自己能够做好一切事情。如果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最好能请别人帮忙。
3、乘法
给自己留一些时间,要学会多留些时间给自己。一个人如果总是不闲着,会使周围人的情绪也随之紧张。如果感到累了,一定要休息,即使不累,为了爱惜自己也不妨躺下来放松一会儿。
4、除法
不要总想自己能够同时做好几件事。与其同时忙碌好几件事情,不如考虑如何提高效率,最好是把工作或者家务分成几部分来做。心理学家认为,适度的工作或家务劳动并不会使人感到疲劳,而且还会给人带来愉悦感。
17.学习心理健康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十七
20XX年7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丛台区20XX年暑假《聚焦核心素养 推进课程建设》专题培训会。在这里,我为能饱览各位名师专家游刃有余的教学艺术而热血沸腾;在这里,我可以充分充分感受小语教学的无穷魅力。两天半的学习,让我真正的感受到: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
管建刚是第一个让我的听得热血沸腾的老师。管老师所执教的《陶校长的演讲》一课,语言轻松幽默,从课前学生的自我介绍,到演讲技巧的训练,再到学生听课过程中细微学习习惯的培养,令我无不折服。在教学结束后,管老师提出了一个令我困惑的很久的问题:为什么孩子读了很多书,可是仍然不会写作文呢?管老师解释说:听说读写是每一个学生都应具备的能力,但这些能力的培养不能单单靠语文这一门学科,“听说”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各门学科中,而语文学科则应在“读写”方面多下功夫。不仅要指导学生读什么?关注什么?更要指导学生关注怎么写?也就让学生读书不能只停留在了解故事梗概,还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写的阅读思维?这便是我接下来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思考的问题。
在这节课当中,没有花枝招展的形式,没有所谓“精彩”的效应、没有虚幻的观赏性,有的只是师生智慧的交流和学习的互动。庆幸这次的观摩学习,我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思想、敢创新、勤思考的老师。
【学习心理健康的个人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关于职场心理的学习心得10-08
学习心理健康心得09-23
心理健康培训学习心得07-25
心理健康课学习心得体会06-09
心理健康学习心得800字12-10
心理沙盘培训学习心得09-08
学习《学前心理学》心得体会07-18
积极心理学学习体会09-19
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