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语言教育感想

2024-09-17

蒙氏语言教育感想(12篇)

1.蒙氏语言教育感想 篇一

蒙台梭利教育

0~6岁,是儿童人生中最重要时期。同时,许多如语言、动作、感知、秩序感、社会化等心理发展的敏感期也相继出现在六岁前,因而,敏感期是儿童学习发展的最佳时期。王老师认为,在遵守规则的条件下,让孩子自由地活动,做一些他喜欢做的事,能让孩子收获成功,也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这个“规则”是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的。

如果,家长以称赞、支持、肯定等积极的态度去鼓励孩子,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和喜好去做事,并加之一定的引导,这往往就会产生良好的早教效果。让杭州家长亲身感知蒙氏教育精髓以及在家中也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更加科学的早教。

蒙氏教育即蒙台梭利教育法是由意大利女博士玛利娅?蒙台梭利于1907年所开创的,它不仅是一套完整的早教体系,也是全世界第一个致力于把0-6岁幼儿作为受教对象的早教系统。“以儿童为中心”、“抓住儿童的敏感期”、“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注重环境设置”、“建立自由与规则”、“实现儿童的自我教育”、“混龄教育”、“教师的引导作用”是蒙特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蒙特梭利教育法经历一百年的实践,证实了蒙氏教育真正促进儿童的智力和情感发展,发掘他们的无限潜能。上海蒙特梭利教育机构是国内领先的蒙氏教育机构,在国内以专注于推广原汁原味的蒙氏教育而著称,在中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2.蒙氏语言教育感想 篇二

关键词:蒙氏教育思想,数学素养,学前教育

由蒙台梭利创立的有着一整套教育理念及配套教具的独特教育方式, 是近年来学前教育领域实践研究的热门。各地不断涌现了专门培训蒙氏教师, 配备蒙氏教具的教育机构, 各幼儿园也纷纷举办“蒙氏班”, 运用蒙氏教育法对幼儿进行教育, 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院校, 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蒙台梭利课程是必要的且可行的, 尤其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玛利亚·蒙台梭利 (Maria Montessori) 是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 是教育史上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她以幼儿教育为基础, 创立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有学者认为,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思想和世界上一流的幼儿教育”。蒙台梭利认为在教育过程中, 有三个非常重要且缺一不可的要素:预备好的环境、谦逊的教师、干净整齐的教具。其中, 预备好的环境是成功教育的前提, 它能够提供一个足以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活动、自主学习的环境;谦逊的教师应该具有谦虚有礼、温柔亲切、省思自我的特质, 同时具备多重角色, 如儿童的观察者、协助者、示范者、解释者、环境的预备者、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者, 是推进教育成功的主导因素;科学的教具是教育成功的媒介, 这些教具的制作原理包含了孤立化的原理, 感官教育的对比、排序分类的构造性原理, 以及由简入繁从具体到抽象的系统性, 教具的自动订正等。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她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 遵循儿童的敏感期, 激发儿童潜能, 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 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其主要特点:以儿童为中心;不教的教育;把握儿童的敏感期;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完全人格的培养;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混龄教学;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摒除奖惩制度;爆发的教学成果。

二、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性思维形式, 它具有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的认识特征。具有数学素养的人善于把数学中的概念结论和处理方法推广应用于认识一切客观事物, 具有这样的哲学高度和认识特征。具体说, 一个具有“数学素养”的人在他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常常表现出以下特点:在讨论问题时, 习惯于强调定义, 强调问题存在的条件;在观察问题时, 习惯于抓住其中的关系, 在微观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做出多因素的全局性考虑;在认识问题时, 习惯于将已有的严格的数学概念广义化, 用于认识现实中的问题。

数学素养就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个体自身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建立的数学情感、形成的数学观念、优秀的数学品质和意识的综合。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认识数学素养更有意义, 广义的理解指除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 还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交流的能力、数学推理的能力, 了解数学和现实的联系以及对数学学习价值的再认识等。狭义地说数学素养是指数学思想方法和语言、数学思维品质、数学观念和意识或者说是数学文化中最基本的素养等。因此, 我们倾向于把数学素养当作是学习、探究数学并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水平, 是一个稳定的、可以终身受益的数学学习的学养, 需要经过长期的积淀。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 在幼儿数学教育中,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数学意识、发展幼儿的思维结构以及要将幼儿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等。在实践中幼儿教师数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的数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属于职业教育范畴, 是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特殊专业, 具有基础文化素质培养与艺术技能教育双重性特点, 而本专业学生入学时起点不高, 数学基础薄弱、数学理解能力差、缺乏数学兴趣, 这些都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普遍较低, 因此, 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尤为重要。

三、启示与思考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借助于数字、图表、字母等方面的转换, 通过空间、数量、推理等方面的训练, 培养人们的逻辑、计算能力的学科。数学教育在蒙台梭利教学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她认为让儿童在生活与操作中自然地认知数学, 这样不但可以为儿童奠定稳定的数理基础, 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而且可以培养儿童对数学的兴趣, 使我们懂得了数学是一连串的逻辑性思考与串联, 经过比较、分类与归纳, 找出其间的关联性, 并借助计算方法得到理想的答案, 因此数学不仅包含数字的组合与罗列, 还蕴藏着宇宙万事万物的法则。

1.操作性学习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蒙台梭利有句名言:“让我听……我随后就会忘记, 让我看……我就能记住, 让我做……我就能理解。”因此, 依据数学学习的内容, 蒙台梭利设计了与之配套的幼儿数学学具, 幼儿在数学学具操作中感受系统的数学知识, 获得了生活的经验, 将数值化的量抽象为数概念。

作为将来的幼儿教师, 不但能指导幼儿操作优质的、优秀的教具、学具, 而且自身也能完成由数学中抽象的、理念性强、思维意识强的概念或物体转化为可操作的、科学的、合理的外在形式, 运用所学到的相关数学知识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实施, 自行开发设计儿童玩、教具, 能为幼儿培养空间想象力、数的运算等技能得到提高和提升, 并学会运用数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充分改进蒙台梭利学具中为幼儿操作过程不可避免的情绪状态, 自我修订中易产生的“偷懒”现象, 这些都需要未来的幼儿教师应该思考的。

2.启发式教学提升学生数学理解能力

蒙台梭利反对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 主张以自我教育为主, 在教育活动中, 儿童是主体、是中心, 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 独立思考, 自我发现, 自我教育和成长。教师是孩子学习“灵感”的“启发者”, 与转变“头脑”的“诱导人”。蒙氏教育里的“让孩子们自己去打开吸取知识的灵窗, 运用自己的思考, 而日新又新”。让我们从一句问话中来体会这种不同:

传统式:小明, 你看看这两个球有什么不一样?哪一个是大的?哪一个是小的?

蒙氏:来!小明, 摸摸看这两个球, 你发现了什么?前者的问题, 局限性大, 而且早已规定好儿童必须回答些什么问题。后者的弹性非常宽, 他不仅要小孩亲自摸摸看, 去体会感觉, 更将问题的限度放到最大, 孩子可以灵活运用自己的脑子, 发现事物的种种不同和奥妙。再来, 前一个问题, 是老师“期待”的有限答案;后一个问题, 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各种的答案。观点与立场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这样更能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

在深入研究和学习蒙氏教育思想以及实际操作蒙氏教具后,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以前所学的数学相关知识在蒙氏教具中的灵活运用, 更能感悟到曾学习过的深奥的、复杂的数学知识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应用广泛, 对相关的数学知识逐渐地明白了, 提升了她们数学理解能力。

3.自由式教育原则提升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科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将是学生的自由, 允许个体的发展和儿童天性的自由表现。”“自由并非做你想做的事, 而是要做正确的事。”

数学是一门因果关系紧密、逻辑严谨、推理性强的学科。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指人类能够有效地运用数字进行计算、量化、推理、归纳、假设等复杂数学运算能力。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一些计算方法, 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的学习与演练提高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 增强儿童的独立工作能力, 使儿童将来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幼儿的内在冲动是通过自由活动表现出来的, 通过主客观的交互作用而获得思维上的发展, 激发兴趣, 把外部的动作转化为内部智力的操作, 使问题的解决过程在头脑中进行, 切实地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段云波.蒙台梭利数学教育及教具操作手册[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7.

3.蒙氏语言教育感想 篇三

关键词 延伸材料 投放种类 游戏性 科学性

中国分类号:H0

一、语言延伸材料的种类及投放原则

(一)语言延伸材料投放的种类

语言延伸材料的投放,我们把视线放在了三字经教学和主题活动中,在材料投放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三字经方面:传统诵读《三字经》的教学是我们的教研重点,对于幼儿来说,单一的诵读与背诵都不是问题,但是,这仅仅锻炼了幼儿的读的能力和记忆能力,对于识字与阅读能力并没有提高,所以,我们在语言区大量投放了锻炼识字阅读的材料。比如:关于三字经字句的操作,句子的对应与顺序排列,字与字的对应,句子与图片的对应,句子中,重点字的填空练习。

2、主题活动的延伸内容。以往,教完一首儿歌或听完一个故事,这节活动就结束了,没有任何延伸活动,幼儿也仅仅是会背儿歌而已,对于故事也是听过而已,至于会不会复述,内容有没有理解,老师关注的并不够多,而现在,我们关注的重点转变了,我们更加注重幼儿对字词的认知,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于是,我们根据儿歌、绘本和故事的内容,制作了一系列的操作材料,如:儿歌、故事、绘本等等,都有了相应的延伸材料,我们把儿歌或故事的内容,制作成小图册或图片,利用相框或影集的形式,孩子们可以贴贴字词,连线或者是拼拼句子,使幼儿在集体活动结束后,还有机会进行自主学习,而此时的重点就在于对于字词的认知及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二)材料投放的原则

在进行语言延伸材料投放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材料提供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幼儿才会不断地主动投入、全身心地参与与操作。因此,给幼儿提供语言操作材料应该选择一些生动、新颖、富有童趣的操作材料,形式上也要注意趣味性。

2、材料要体现多样性

一份材料可以用多种方法操作,能发挥多种学习功能,能满足幼儿反复练习操作的需要。因此,在投放中我们力求做到同一目标设计相同名称游戏、提供不同材料。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每一次使幼儿玩得爱不释手,大大激发了幼儿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能力。

3、材料要体现层次性

《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感。于是在区域活动中要提供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材料。使幼儿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同时幼儿的创新精神也得到了相应发展。

二、语言延伸材料的合理设计对幼儿语言能力提高的作用

(一)首先,语言延伸材料的游戏性能引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幼儿的生活中充满了游戏精神,他们在阅读时也就在游戏,既以游戏的方式,也为游戏的目的。一本捧在幼儿手里的书有时会变成铁扇公主的扇子,有时会变成锐不可当的盾牌,有时甚至还会变成好友密谈与私语的媒介。幼儿不仅在阅读时游戏,也在游戏时阅读。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具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只有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其次,材料的科学性为幼儿提供了正确的概念

教师在设计构思教具时,应注意知识,概念的正确性,同时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这样设计出的教具才会科学合理,适合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所以,在设计教具的时候,老师出示的或是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一定是正确的。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幼儿语言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逻辑性,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也表现出不同的语言发展水平。而在蒙台梭利教育的范畴之内不仅包括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了对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想象力的培养。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要有系统性,遵循由简至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过程,使孩子能力逐步提高。另外,教具本身的难度要适中,教具所含刺激的多少,也需要配合幼儿的需要调整,因此设计时应配合幼儿个性的内在需求而富有弹性。中班的幼儿主要以短句阅读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制作了许多面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可以操作的教具。比如;我们的神秘袋,就可以满足不同水平的幼儿的需要。

(三)、最后,材料的可操作性锻炼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众所周知,蒙氏教学是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要形式,那么,在动手考虑语言区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投放教具的可操作性,让幼儿通过教具的操作直接获得知识,达到教育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精心设计的游戏材料,孩子们玩了几次之后就不感兴趣了,尤其是语言区的材料,常常是孩子们驻足最少的区域,在本着让孩子们能持久专注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语言延伸教具,把每个月主题活动的内容,制作成故事、古诗、儿歌三段卡,供幼儿操作,以此来给幼儿提供阅读的机会。比如,我们把三字经,做成了相框,把一些重点字空缺,请幼儿找出来并贴上去,而且还把句子打乱,重新拼摆,这个教具的巧妙之处是我们把它制作的十分精美,并且,摈弃了以往的形式,采用了磁性贴,并且用了十分美观的相框,材料一投放进去,就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愿意尝试操作的幼儿很多,而且,观察下来,在里面工作的幼儿的专注力是十分高的,往往可以在里面操作很长时间。

语言是智慧的工具,语言也是智慧的途径,语言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幼儿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群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不可缺少的沟通工具。蒙氏说,语言是促使人类进步最有力的工具,是影响儿童未来发展的最大动力,儿童的语言不是双亲传给的,是出生后从环境中学来的,是以自我学习、自我形式发展的。因此,作为一名蒙氏教师,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探索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也将尽力而为之!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李季湄、冯晓霞教授主编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年: 2013-3

2、梁志桀 《幼儿好行为培养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兰小茹、宋茂蕾《蒙台梭利语言教育》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9-11

4.蒙氏教育 篇四

1、走线练习:家中地板或空地以有色胶带贴成椭圆形线或圆形线供孩子练习近平衡感、专心度,亦可加上音乐,或持物而行。

2、投掷游戏:制作几个小沙包或小型的球,再准备一个大篮子(如洗衣蓝),于适当距离(不要太远),和孩子一同玩丢掷游戏,属大肌肉的运动,经由练习,增加对距离的掌握。

3、抓握练习:准备两个大碗或塑料制容器(不怕摔破),其中一碗放置花生或黄豆,以单手示范抓起一把,放到另一个碗中,而不掉落出来(如有掉出,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练习二指捏),再由孩子练习。手指的运用使他们有抓握豆子的感觉与能力,以及一次抓握的数量。接着还可用汤匙、镊子或筷子练习,可做为使用餐具、自己吃饭的练习。

4、开关抽屉:小朋友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家中的橱柜抽屉常是他们有兴趣翻动之处。家长可将易碎及危险之物移开,示范开关抽屉、橱柜门的动作(如轻轻的开关,不可有声响),整理抽屉的方式等,培养有秩序、整齐、安静的能力。

5、照顾动、植物:家中若养有一些如小鸟、狗、猫、兔子、天竺鼠、乌龟等小动物,可帮助他们认识动物的习性,培养爱护、照顾动物的责任感。年幼的孩子对园艺也会很好奇、有兴趣。借着给家中的植物或盆景浇水、摘除败叶、施肥等活动让孩子认识植物,辨认颜色、香味,叶片的形状,和观察生命的成长。

6、整理衣物:清洗干净的衣物能学习折迭后,分类、整齐地放进橱柜中,脱下的衣帽、鞋袜亦能挂放在适当的位置,不会乱丢。这项练习可以培养手眼协调、分类、辨识(家人的衣物)、爱好整齐、秩序的能力。

7、穿脱衣服、鞋子:经由拉拉链、扣扣子、系鞋带等过程培养照顾自己的能力,以及手指小肌肉的练习。可以以游戏的方式为娃娃或填充玩具穿脱衣服、扣扣子等。

8、擦拭桌椅:从洗净抹布、扭干、擦拭桌面、椅面、再清洗抹布的过程,让孩子有照顾自己生活环境,懂得动作的连贯性。擦拭桌椅时也有一个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而不是胡乱抹,擦不干净。

9、餐具的摆设:孩子知道家中有几个人,吃饭时帮忙摆放几副碗筷等餐具,可以具体获得一些数的概念,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一双筷子配一个碗,或一个汤匙),孩子还可学习餐桌的礼仪。

10、洗碗:将必备的清洁用品准备好,示范洗碗盘的步骤、方式,再由孩子来练习,一开始先由他自己的餐具洗起,较熟练之后,再增加其它的餐具,让孩子在参与家务工作时有成就感和喜悦感,同时也培养其责任感,明白家事是全家人的事,不是妈妈的事。

11、瓶子、盖子:家中都会有各种瓶瓶罐罐,大小、形状、颜色不一,找几个放在桌上,扭开瓶盖,混和集中一起,再请孩子一一找出,与瓶子配对,盖上盖并扭紧,可做配对、尝试错误、手眼协调的练习。

12、串珠(洞口较大者):准备不同颜色、形状(圆形、方形、橄榄形、圆柱形等)的木制、塑料制珠子,来指导孩子穿珠。他们可依颜色、形状或自己的构想进行,学会分类、排序、数数等,体会其中的变化。随着能力的增加,可使用扣子练习,穿针引线,学习钉扣子。

13、面团:妈妈做面食时,给孩子一小块面团去揉、搓、捏、杆,或任意造型,组合、分开,让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份发挥。

14、神秘袋(盒):在一个不透明的袋(盒)子中装数样日常用品(如钥匙、火柴盒、铅笔、玩具等),将眼睛蒙上,伸手入袋(盒)中取出一物,并说出其名称,使孩子熟知不同的物品,并发展其视觉的敏感度。袋(盒)中的物品可随孩子的年龄不同而增加其难易度。

15、摸摸看:温度——冷、热、冰、温;形状——方、圆、三角形;感觉——粗、细、硬、软、毛皮等。

16、听听看:在不透明的盒(瓶)子中装入大豆、绿豆、米及其它的物品,盖上盖子摇一摇,由声音辨别盒内装的是什么。

17、闻闻看:是嗅觉敏锐度的练习,将家中有不同气味的、常吃的水果(橘子、香蕉、菠萝等);蔬菜(如:韭菜、芹菜、红萝卜等);调味料(胡椒、芥末等)或常用的物品(香皂、樟脑丸等)装在盒中,让幼儿闭上眼睛,闻闻看,再说出是什么物品。

5.蒙氏教育实施特点 篇五

(一)让幼儿自己做,也就是所谓的“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自已建构完善的人格。

蒙特梭利每次在演讲时,总会提出这么一句话:“helpmetodoitbymyself”(幼儿在呐喊: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一般父母对子女呵护的很仔细,什么都帮他们做得好好的,看起来是父母的爱心实际上却抹煞了许多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其实,孩子在学习走路时,就是尝试“独立”的开始。

让我们来听听幼儿说:

“我听到了,但随后就忘了;

我看到,也就记得了;

我做了,我就理解了。

(二)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蒙台梭利的发现敏感期对早年学习的重要性的理论已被近代研究所证实的观察。对幼儿来说,若在某种特性的敏感期学习该特性,要比他在生命中的其他时期学习该特性来得容易。蒙台梭利环境运用了这些事实,让孩子在各阶段的敏感期,自由选择活动。何时开始?

虽然入学的年龄在每个学校都不一样,通常,小孩是在两岁半到四岁之间入蒙台梭利教室,这完全依他在教室的环境中,是否感到快乐和舒适而定。他将从所有的小孩都喜欢且最简单的活动开始;而他在三、四岁所使用的教材,将帮助他发展集中力、协调力,以及他在五、六岁时,将从事的一些较难的活动中所需的工作习惯。这整个的学习计划是很有系统的,因此,若一个小孩错过了整个计划的头几年,或在他尚未完成这里所提的一些基本课程之前,就已退出这个计划,那么他就无法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蒙台梭利教室并非托儿所,也不是提供给孩子的一个玩耍的地方。这一个独特的学习环境,是利用孩童在两岁半至六岁这段敏感年龄,能从丰富的环境中吸收讯息的特性而设计出来的。在此环境中,是让孩子已自然的方式,获得阅读和算术等基本技巧,因此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觉得单调、乏味、辛苦或受到挫折。在蒙台梭利环境中,因为可按照个人的兴趣发展,孩子很早便产生了对学习的热爱,这是使他真正能自发性学习的关键。

(三)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

在蒙台梭利的课程当中,教师称之为导师,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在儿童操作教具,即儿童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现实水平的目标,制订每个儿童通过活动可能达到的目标,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示范者和观察者,而应该是儿童发展的积极支持者和指导者。因为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具有有吸收力的心智,因此,教师不应当是知识的传授者,他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和帮助幼儿进行各种感知觉的训练,从而达到发展幼儿的心智的目的。同时如果缺乏教学目标,完全依赖儿童自己操作,儿童的自动发展是不可能的。

(四)完全人格的培养

完全人格的培养是蒙台梭利课程所追求的目标。教育者头脑中应该具有的关于儿童发展的理想形象——具有完全人格的儿童。

蒙台梭利的课程当中试图通过一个一个孤立的感觉训练达到儿童的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五)混龄教育

所谓混龄教育,就是把3—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放在同一个班内游戏、生活和学习。开设的目的就是扩大幼儿的接触面,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年龄儿童相互交往,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学会关心、分享、轮流合作等社会行为,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奠定基础。

混龄教育更强调尊重儿童成长步调,最大限度的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蒙台梭利说:”适度的教育只有一种,那就是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速度的教育“.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主要特色,就是真正地实践了以孩子生命力为活动中心的教育目标。混龄教育形式,因不同年龄段幼儿心理和生理发展明显的差异性,更加要求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全面细致的了解每个幼儿的情况,组织各项活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简言之,蒙氏教学方法的根本精神就是依照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用科学的方法了解孩子各阶段的心理(生理)成长变化情形及其需要,而给予适当的帮助,以启发或诱导其心智体能的有效活动,让他们发展成未来最有用、最有效率和最幸福的人

(六)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这是蒙台梭利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所谓蒙台梭利的课程就是幼儿操作教具的过程,因此教具的丰富是进行蒙台梭利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儿,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蒙台梭利强调感官训练必须由儿童自己控制某些教具来进行。为此,蒙台梭利特别设计和制作了一整套进行各种感官训练的教具。例如,蒙台梭利为专门训练儿童视感知能力制作的一套教具是:一块木板上有十个大小不等的孔,每个孔相对于一个圆柱体,每个圆柱体的直径只相差一毫米。在利用这套教具进行训练时,要求儿童能正确地把混杂在一起的各个圆柱体放入相应的孔中。儿童如果把一个圆柱体放入一个比它小的孔时,则放不进;如果把它放入一个比它大的孔中,最终至少会留下一个圆柱体放不进某一个孔里。儿童通过反复运用这套教具进行练习,不断比较判断,不断纠正视感知控制的错误,其视感知能力的精确性和敏锐性就会得到训练和提高。蒙台梭利要求对儿童进行每一种感官训练,都要有与之相适合的一套教具,且要由一套循序渐进的练习组成。因此,根据每个幼儿的特征,蒙台梭利都设计了相对应的教具,可见教具的丰富性。

评述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重视幼儿的内在需要,强调借助于能满足此内在需要的环境与活动,来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毕竟是脱胎于智障儿童的训练方案,再加上时代的局限,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一)孤立的感官训练> 蒙台梭利强调孤立地训练各种感官。她设计的每一感官教具均是针对一个特定感官的,她要求儿童在接受不同的感官刺激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感官上,通过对各种感官的”困难度孤立“的训练,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这是一种严重脱离现实生活也脱离实际的做法。世界上仅具一种特征的事物几乎是不存在的,人在认知事物时,也总是把它当作一个整体而不是部分来反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立的感官训练也许适合那些有智力障碍的儿童,却不适合广大发展正常的儿童。

(二)对创造力的忽视

首先,蒙台梭利虽然强调在操作教具时给儿童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是选择教具和选择操作时间上的自由,儿童在操作教具的方法,规则上则没有自由。因为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是固定的,儿童不能改变。她要求的只是让儿童按照某种固定的步骤和方式不断地进行重复练习,这十分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其次,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缺乏最能发展儿童创造力的自由的艺术教育。在蒙式教室中,虽然孩子也使用艺术教具,但已被指定在既定的目标上创作,只强调技巧及实体复制的做法,这也反映出蒙式教育对创造力的忽视。

(三)过于强调读,写,算

关于这一点,我们通过蒙式的课程组织结构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四)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

蒙式方案中强调个人特色,强调每个孩子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教具,材料,自己进行操作,自我发展,因而缺乏与同伴协商和合作的机会。这对于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和语言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总之,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是建立在对儿童内在的发展潜能和能够通过自发,自动的活动来进行自我教育的信念之上的,因而主张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反对成人的强制性干预。但多年的实践并未能真正实现蒙台梭利的教育理想。关键问题可能在于:蒙台梭利一方面主张儿童的自由教育和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却为儿童创设了一个过于刻板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材料,以至于限制了儿童潜能的实现。这固然是蒙台梭利自身的矛盾,但部分后来者机械地搬用蒙台梭利的形式,而未能真正领会其精神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且将蒙台梭利教育由原先的面向贫苦家庭的儿童变为面向社会上层的高收费教育,恐怕也是创始者本人始料未及的。

针对以上所存在的局限,一些新一代的蒙式教育思想的追随者对原有的方案进行了改进和发展。主要表现为:

1、扩展了课程内容。将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的原有的五大领域扩展为十大领域,分别为:日常生活训练,感觉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文化教育,体能(大肌肉活动),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戏剧(角色扮演),社会教育(包括社会交往技能的练习)。

2、强调课程的实质,而非形式。现代的一些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使用者强调把握蒙式课程的实质,即回应学习者,支持他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要过于拘泥于形式。

3、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与经验。针对蒙式方案脱离生活的做法,一些课程设计者将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与单元主题方案有机结合起来,称为”蒙台梭利幼儿单元活动“.在”蒙台梭利幼儿单元活动"课程中,单元主题活动的主题往往是来自于幼儿实际的生活,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了蒙式方案在这方面的饿不足。在作息安排上,基本上沿用了蒙式教室的作息安排,只不过对其原有的时间段的活动安排进行了一些改动,如蒙式上午团体时间成了单元主题活动的时间,下午仍保留原有的活动,如讲故事等,当然故事也可以结合当时进行的主题加以选择,或进行一些唱歌律动活动。另外,在工作时间幼儿可以选择蒙式教具,也可以选择与单元主题有关的工作,这主要看其内在兴趣与敏感度而定。

蒙式方案中强调个人特色,强调每个孩子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教具,材料,自己进行操作,自我发展,因而缺乏与同伴协商和合作的机会。这对于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和语言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6.蒙氏语言教育感想 篇六

一、创设有序的环境,营造有序操作的良好氛围

蒙特梭利的秩序敏感期理论认为,人类的各种智慧与能力都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增长的。秩序是各种物品与环境的关系,即每一种物品在环境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幼儿天生有一种对秩序的爱好和追求(即敏感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特点创设有序的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积极投入,形成有序活动的良好习惯。

1.布置有规律、有秩序、允许儿童自主活动的环境

蒙氏教育理论对教室的布置是比较讲究的,主张活动室中每一件物品的摆设都应有固定的位置。根据我园房间小、幼儿人数多的情况,我们运用蒙氏教育理论,将操作性、合作性强的热闹区域和安静区域分隔开,以便减少幼儿活动时的互相干扰。

在材料投放方面,我们重视投放游戏性、趣味性、开放性强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要自选。例如,生活区有喂小动物吃食物、夹乒乓球比赛、给娃娃穿鞋等所需的多种操作材料;语言区除了有幼儿看的图书,可供幼儿讲述故事的背景板和人物、动物指偶,故事拼图,还增加了一个有声玩具,可以让幼儿合作讲述、创编故事。

2.建立合理完善的活动区规则,使幼儿自觉形成有序的行为习惯

布置好活动区后,我们首先向幼儿介绍了各个区域,然后带领幼儿共同制定入区规则并张贴在区角明显的位置。如“商店”里的物品玩后要放回原处,图书看完后要放好……为了加强幼儿的自律意识,我们设计了各种进入区域的标志牌,让幼儿挂牌进区。为了让幼儿养成游戏后将物品放回原位的良好习惯,我们在柜子及活动材料上都贴上了相应的小图案,方便幼儿在活动结束时将材料有序地放回原位。同时,我们在区域内巧妙地根据地毯上的拼图做标志,提醒幼儿有序就座,避免了幼儿在活动中拥挤在一起、互相干扰。久而久之,幼儿不但在活动区中学会了遵守秩序,在日常生活中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通过自我控制游戏让幼儿养成有序安静的入区常规

成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我们专注地做某件事情之前,都会或多或少地做一些准备工作,既有生理上的准备,也有心理上的准备。例如,写论文之前会平心静气、排除干扰,以期达到写作思路的顺畅。蒙氏教育理论非常注意按幼儿的生理、心理曲线开展活动。走线活动和肃静练习就是蒙氏教育中让幼儿做好学习准备的铺垫活动,是蒙氏教育理论的特色之一。

为了让幼儿能以平静的心情进入活动区开展活动,在幼儿进区前,我们运用蒙氏教育理论的走线活动和肃静练习原理,设计了一些简短的小游戏,以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走线游戏——这是蒙特梭利为训练幼儿的专注、平衡等能力而专门设计的。走线游戏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主动地运用各种感官调控自己,以进入聚精会神的状态。为增加走线游戏的趣味性、游戏性,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一些辅助材料,如让幼儿头顶玩具、端着盘子、手持装着珠子的汤匙、平举的胳膊上放着沙包……使幼儿的专注力在走线游戏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为幼儿进入区域后专心活动做好准备。

听听猜猜游戏——让幼儿闭上眼睛玩“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我们有意设置了一些有趣的声音,如心跳声、小溪的流水声、刮风声,让幼儿静静聆听,然后猜猜是什么声音。听听猜猜的过程,培养了幼儿的倾听习惯,锻炼了幼儿排除干扰的意志。

吹气娃娃游戏——让幼儿在优美轻柔的音乐中,模仿为吹气娃娃吹气的动作,做呼吸调整练习。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快呼、快吸慢呼的腹式呼吸法,可以使幼儿通过对呼吸的调整达到对自己心境的控制。

实践表明,在做过各种自我控制的游戏后再进入活动区学习或玩游戏,幼儿往往比较能够集中注意力。

三、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巩固幼儿的良好常规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的自觉性和自我认识是通过爱实现的。儿童自身具有发展的能力,有自我教育的方法。因此,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区活动,能够引导幼儿在自由与尊重中获得发展,形成良好的常规。在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相信幼儿、深入地了解幼儿;要做一名幼儿学习的观察者,细心观察每个幼儿的活动意图,揣测他们的思维方式,即使幼儿做错也不急于干预,而是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让幼儿在操作中进行自我教育。当然,由于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差、缺乏经验,正处于获得感知印象的阶段,在幼儿常规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方法,适时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帮助。

1.语言提示

语言提示的方法因简捷、方便而经常被采用。教师在指导幼儿的过程中,要注意提示语的艺术性。提示语有时可以是直观的,即用正向言语代替负向言语,如告诉幼儿“不要吵”,不如告诉幼儿玩玩具时要安静,如果有问题可以小声交谈,不要影响其他小朋友。有时可采取带有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如表演区的幼儿因为争抢角色而发生纠纷时,教师可以启发幼儿进行协商,引导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动作暗示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适当运用动作提醒幼儿,不仅可以减少幼儿的心理压力,也可以让幼儿在模仿中学习遵守常规。例如,当发现感官区的幼儿在操作粉红塔时经常将最小的积木乱扔,我悄悄来到了他们的身边,和他们一起操作,在拿取最小的积木时,我用双手将它捧在手心,然后再轻轻放下,显示了我对它的珍惜。我的举动影响了幼儿,在以后的操作中,再也没有出现幼儿乱扔积木的现象。

3.材料调整

当幼儿违反常规时,作为教师,我们都该首先想想,是什么原因让幼儿不去遵守规则,是幼儿忘记了,是幼儿的自制力不够,还是材料等其他因素干扰了幼儿?如结构区的幼儿在活动中持久性差,往往还没有拼出成型的作品就离开,玩具也被扔得乱七八糟。这时教师就要仔细考虑,是不是材料太小、太单调、操作性不强?继而对材料进行调整,增加一些性质不一、型号不一的材料,如易拉罐、纸盒等,并扩大结构区的场地。这样可以提高幼儿对结构区的兴趣,让他们改掉以往的不良操作习惯,形成良好的结构区活动常规。

4.行为评价

在幼儿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交流与评价,以促进幼儿巩固良好的常规。这时,教师的评价可以是表扬性的,如说“你把珠珠穿得真长”,表扬幼儿专心学习、有始有终地完成一项任务;可以是勉励性的,如说“你今天进步可真大,剪纸剪得太好了,下次剪纸如果记得把纸屑放进美工区的小纸篓里,那就更棒了”;可以是讨论性的,如通过讨论离开座位时为什么要把椅子推到桌子下面,让幼儿了解到,如果不这样做,很可能让别人走路时撞到椅子而受伤,而且教室里的活动空间会因此变得比较小……这样,幼儿除了有更强的参与感,还能真正了解常规的意义,自然而然地认同教室常规并自觉遵守。

7.蒙氏语言教案《分果果》 篇七

1、喜欢阅读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趣味性。

2、懂得与人相处的方法,知道谦让是一种美德。

3、能熟练地朗诵绕口令,发音清晰,认识“多、哥、己、分”等汉字。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吃点心前让幼儿说说这水果叫什么名字,什么味道,你喜欢吃吗?可以选择两个,送一个给自己的好朋友。

(2)比较事物大小,可结合图片进行,让幼儿先说出他们的名称,再进行比较。

2、物质准备:

儿歌挂图、字卡(“多、哥、己、分”)、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导入热身

持物走线:每人一只小盘,里面放一个水果,注意保持身体平衡,拿稳盘子。线上活动:围圆圈坐好,将自己盘子里的水果送给右边的朋友,并对送水果给自己的小朋友说“谢谢”。

师: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愿意和别人分享吗?

2、经验迁移

谈话引出课题:有个小朋友叫“多多”(出示字卡“多”),他也在分果果,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后回答: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图片内容,教师适当指导。

3、伴随阅读

教师边慢速朗诵绕口令边出示相应的字卡。

发放图书,让幼儿找出字卡上的字,并练习正确发音。看书,跟教师指读绕口令

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朗诵绕口令,提醒幼儿朗诵的速度不要快,但要口齿清楚。

1、体验分享

讨论:你会和多多一样,把大的,好的让给别人吗? 你还有什么好东西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吗?

8.蒙氏教育:我爱我家 篇八

“家”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甜蜜。尤其是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更让我们的孩子感到了他们对自己无限的爱。进行这一主题是想让我们的孩子通过多种方式去收集来自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再次感受家的温暖。

“我爱我家”以生动形象的手指木偶“我家有几口“拉开了我们主题活动的序幕,引导幼儿去了解自己的家与家庭中的每一位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成员。随之的活动丰富多彩,又紧紧围绕亲情文化展开。“我的家”、“家是什么”、“全家福”、。。。。。。等一系列活动,把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表达无遗。孩子们置身于“家 ”、“幼”、“师”共同创设的环境中,感受着自己与家人间的亲情,自己与家人间的关系、感恩的心情也在不知不觉中建构着、发展着。

主题环境创设:

这一主题我们共创设了壁面环境“我爱我家”、“家是什么”、“全家福”,游戏环境“做客”、“我的家”五个环境。

环境名称一:我爱我家

材料准备:瓶盖、药瓶、塑料小勺、笔套、手套、乒乓球等

设计意图:

“家”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甜蜜。尤其是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更让我们的孩子感到了无限的爱。“我爱我家”的这一环境的创设,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与自己的爸爸妈妈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来表现自己最亲的家庭成员,它既是活动室的背景环境,更是我们孩子与自己家长展示自己家庭的舞台。

环境名称二:家是什么

材料准备:学习亲子单、爸爸、妈妈和我的人物图片等

设计意图:

家是什么,家是一盏灯、家是一张床。。。每个孩子与他们的爸爸、妈妈对家都有自己的认识,何不妨为自己的孩子与爸爸妈妈创设一个想象的天空呢?

环境名称三:全家福

材料准备:黄色书面纸、记号笔

设计意图:

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孩子如数家珍,那我们的孩子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又有多少了解呢?“全家福”的创设,就是让我们的孩子能从外形上对自己爸爸妈妈有一了解,学会一些画人物的方法。在画中增进自己与爸爸妈妈的情感。

环境名称四:做客

材料准备:一次性麦管、幼儿了解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彩色手工纸等

设计意图:

孩子经过一年的幼儿园生活,彼此都已很熟悉了。他们都想把自己的家与家庭成员介绍给大家,让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家的快乐。那走样走进自己同伴的家呢?电话成了我们的好帮手。一个号码能让我们的孩子走的更近,能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关心自己的同伴,也能让孩子在游戏环境中学习数。

环境对孩子的发展:

9.活动名称:沉浮实验 蒙氏教育 篇九

教具构成

塑料水盆、防水围裙、橡皮泥、塑料玩具、泡沫块、玻璃球、火柴、海绵,2个小筐等。

适用年龄 3.5岁以上

教育目的

直接:认识有的物体浮在水面,有的物体沉到水中。间接:体验玩水的快乐。

操作方法

(1)教师介绍今天的展示是沉浮实验;选择在小桌子上进行。(2)请小朋友去取水(陪班老师协助),大家致谢;(3)教师出示材料,请幼儿一一辨认;

(4)教师提示,这些物品,有的放进水里会下沉,有的放进水里会上升,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

(5)教师轻轻把选择的物品放在水面上,请小朋友们观察,教师语言提示:“浮起来了”、“沉下去了”。

(6)请幼儿尝试,观察的同时,说:“某某,浮(沉)上来(下去)了。”(7)将浮起来的物品和沉下去的物品分类,放在不同的小筐子里。

(8)收回工作:先把材料一一拿起,用海绵擦干放回托盘,用海绵清理晒出的水和手上的水,把托盘放回。

活动延伸

10.蒙氏教学中教师使用的语言 篇十

蒙氏教学中教师使用的语言

一、音乐:教师一进入教师,面带微笑,用喜乐的声音跟孩子唱“早上好……”(妙事多问好歌)

二、如何帮助孩子选择工作:教师首先要在教室准备一整套的蒙台梭利教具,从简到繁,孩子从日常生活开始,再到感官区,孩子之间可以随意交谈,聊天,是一种生活氛围。教师要在教室建立一定的制定和准则,让孩子遵守的工作守则,:工作,走路,选择展示过的工作,小声讲话,自由选择工作时间,把工作放到原处,对别人讲话要礼貌优雅……积极的准则。

(家长一样可以跟孩子建立准则,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然后自己也要遵守)

有12个行为是扼杀孩子的:命令、警告、传教、评判、表扬、叫他的外号、分析、质问、整治

三、如何跟孩子沟通:

走线后,教师可以通过肃静游戏(如看老师口型叫名字)或者:请穿X色衣服的小朋友去选择教具……。让孩子依次一个个安静的走到教具柜前选择自己的工作。教师的语言从很轻的到很确定的话,选择自己的工作,如果孩子还是无动于衷,老师要说:请你选择这个或者那个工作?要是孩子还是不动,就说:我来帮你选择工作好吗?

不要说:你现在去选择这个工作。这是命令的语气,孩子会说:不。可以说:我要给你展示一个很有趣的/特别的/工作。或者说:“你应该喜欢这个工作。”不要让孩子有说“不”的机会。引导用语:“你想要去选择你自己的工作吗?”

“我可以帮助你选择工作吗?”

“我们在教室里工作。”

“我把这个工作放回去,你可以拿来做。”

“你可以坐在这里。”

“我给你展示一个新课。”

“我要给你展示一项有趣的工作。”

“你想要看一些特别的工作吗?”

四、工作期间

1、许多老师不知道,她在给老师展示完工作之后,她应该再退一步——这个时候孩子不需要你。很多新老师不能明白这一点,如果老师一直在孩子附近转悠,你就是在给孩子一个信号:“我不信任你!”我们应该相信孩子自己能够把事情做完。我们宁愿孩子自己去做,即使做错了也比老师帮得好,这个过程对孩子心理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就要让孩子知道:没有关系,水洒了没事的。

2、孩子有时会选择低于他能力的工作,有时会选择高于他工作能力,当孩子还没有达到这个数学能力时,就不要让孩子接触到,否则他会不感兴趣。“让每个孩子都成功!”教师是孩子成功的协助者,如果孩子选择错误的工作,不能说:“把它放回去,你现在还做不了这个工作。”首先,我们都不能够判断孩子是否能做这个工作,不要让孩子每次选择工作的时候都在考虑我是否能做(对自己没自信)我们可以说:“我再帮你选择另外一个工作。这个工作我改天再给你展示。” 引导用语:“我可以帮你拿这个吗?”

“我先帮你做,你可以自己完成。”

“你可以找到跟这些配对的物品吗?”

“让我把这个收回去,我们改天再用。”

“我把这个收回去,你一会可以用。”

“意外是常常发生的,没关系” 积极的聆听:

1、每次孩子给你展示工作成果的时候,你不要用那种单一的语言说:“好”。这样孩子每次都容易依赖于教师对孩子的夸奖,就如同你给每个孩子都盖上同一个“好”的印章一般。孩子的成长在于自己,孩子本身具有力量。我们可以对孩子说: “你对你的工作感到很自豪。”

2、在蒙台梭利教室里,不分享,是轮流。每个工作只有一个,孩子要学习等待。例如,如果孩子家里的金鱼死了,不要马上就去买一个,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很容易被代替。

“你很难过(受伤害,伤心,生气,忧虑,孤单,等等)引导用语:“在我们学校我们轻声讲话。”

“我们要尊重别人。”

“我们很小心地使用工作。”

“我们在学校里工作。”

“我们选择被展示过的工作。”

“我们用两只手卷毯子和拿毯子。”

“我们要很礼貌很优雅地跟别人讲话。”

“你应该选择你自己的工作。”

“在我们学校我们一次只选择一个工作。”

“我们可以在室外跳舞,在室内,我们要工作。”

“在我们学校我们不让别人分担自己的工作。”

“请你先自己试一试,然后我再帮助你。”

3、最难的是用第一人称的陈述,孩子不高兴的时候,你仔细的倾听,感受到孩子的孤独和难过。如果你感觉不安全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孩子,“我感到很不安全”这是对孩子的尊重,同样他们也学会尊重你。

第一人称的陈述:

“你在学校跑的时候我很担心,因为我想要保证你的安全。”

“你打XX的时候,我很不高兴,因为我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安全和开心。” “你踢我的时候我很难过,我的腿很疼,我都不能带小朋友了。”

第二章 蒙台梭利术语集锦

一、吸收性心智

二、自我教育

三、儿童为老师

四、儿童喜欢重复

五、儿童的专注力

六、合作而不是竞争

七、教育作为生活的助手

八、形成期

九、个性化教育

十、自发的内在动机

十一、限制干扰

十二、新型的教师

十三、观察自主学习的儿童

十四、环境中的秩序

十五、有准备的环境

十六、寻求秩序的变革阶段

十七、敏感期

十八、触觉

十九、老师作为观察者

二十、学习的成功感 二十一升级的小学班 二

十二、独特的学习者

十、蒙台梭利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比较

蒙台梭利教育 传统教育

1、积极的个性化学习:

1、被动的课堂学习: 通过刺激性和多重感官教学材料

通过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和纸笔练习。

2、不分龄的班级: 这是一种“ 自然的”社交环境,它包括更宽的年龄范围。培养自我激励机制,学生喜欢通过工作而获得自己的成就感。

3、选择的自由: 自己做决定,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工作。

4、按照个人的步调学习: 使学生可以不受干扰长时间地学习。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潜力独立地决定学习进度。

5、整体教育 学科学习与自由活动相均衡,创造了身体、社交和精神活动的和谐。各种活动有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6、独立性: 它的养成源于专门用来鼓励最大限度发展的课堂环境。

7、自我评价: 学生通过与教师一对一的学习和使用能够进行自我修正的学习材料,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

8、面向现实的教育: 以具体的,第一手的经验作为抽象教育的基础。

9、密切的师生关系: 确保对学生学习和身体进度完整和准确的评价。

2、按年龄分班: 使得外在的奖赏如评分、竞争和社交调节成为必要。

3、课堂教学: 要求学生在统一时间做同样的功课。不考虑个人兴趣。

4、群体学习: 要求将每一学科主题安排在有限的时间里。每个学生的学习进步直接受到班级进度的影响。

5、零散学习: 提供的学习主题经常缺乏相互关联性。由紧张的脑力工作转换到剧烈的体育运动是为了释放压力。

6、依赖性: 由教师教授一切而造成的。

7、课堂比较: 学生的成绩由教师打分,学生是按照在班级里是属于“最好的”或“最坏的”来评估自己。

8、抽象教育: 让学生通过机械的记忆来学习。

9、面向课堂的教学: 切断了师生之间的密切关系。需要标准化考试来测试学生的进度。

第三章 蒙台梭利教育要避免和要强调的要点

蒙台梭利教育要避免的

1、避免强调失败

2、避免羞辱儿童

3、避免过度竞争

4、避免限制自由选择活动

5、避免对活动的限制

6、避免分数评价

7、避免教师支配儿童

8、避免“帮忙”(除非得到请求)

9、避免介入争辩

10、避免侵犯儿童的私人空间。

蒙台梭利教育要强调的

1、强调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

2、强调积极的强化作用

3、强调用兴趣引导儿童

4、强调秩序、美、整洁

5、强调体谅他人

6、强调独立

7、强调自由选择

8、强调做决定的能力

9、强调分享

10、强调联系实际

11、强调集中注意力

12、强调儿童人格尊严的权利

第四章

蒙氏教师杂谈

在蒙氏学校不应该看到的、使蒙台梭利学校看起来像一所传统学校的做法:

1、让学生排队进入教室或走出教室。

2、点名,特别是拿着点名册在手上。

3、桌子和椅子的数量多过学生数的半数。

4、拿着记录板做记录。

5、打断儿童的工作区纠正他们,或把她们带到特殊的小组活动,比如音乐课等等。

6、每星期不止一次地向国旗宣誓。

7、每天使用日历

8、批改学生的作业。

9、把学生的手工作品或艺术作品挂起来,进行表扬和比较。

10、要求儿童完成他们的工作(要求全日制儿童努力完成当天的工作)

11、用食品或限制户外活动时间作为执行纪律的手段。

12、通常由教师为学生选择要做的工作。

13、告诉学生他们干得很好。

14、要求学生的行为表现符合教师的要求。

15、分配给学生工作的桌子并做标签。

16、在全班学生面前纠正一个孩子的错误。

17、有超过20分钟的线上活动时间。

第五章 蒙台梭利教师新助教原则

1、静静的观察。请不要与教师里的其他成人交谈,把你的问题留到课后。

2、尽量呆在教师的外缘或者靠周围墙的地方,除非有必要,不要让你的存在过于明显,跟孩子说话时请弯下腰。

3、如果某个孩子不小心打翻了东西,在他看你之前马上把头转向另一边。通常他会看成人,期待某种反应。然而,必须让他自己拣起来,擦干净桌子或地板;只有当他自己提出要求的时候才去帮忙,如果打翻的东西里有碎玻璃,这时你要告诉他你来清理这些玻璃,因为这时危险的工作。不过要让他帮助你拿纸巾和簸箕等。

4、如果一个孩子忘了关门,一定要提醒他关门,如果他用力过猛,要告诉他轻轻地关门。

5、当指导教师正在给一个孩子做演示时,尽量阻止别的孩子去打扰她。通常他们所要寻求的帮助,你就可以帮助解决了。如果不能,就提醒他决不能打断指导教师的演示,要等到演示结束。

6、做演示要慢而仔细,这样在一旁观看的孩子才能照着学,要慢慢地在房间里走动,任何时候说话都要轻声慢语。

7、把丢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放好;除非你看见是哪个孩子仍的,那就叫他自己拣起来放好。

8、尽量别让孩子看见你在观察他。如果他抬起头来,你就垂下头去或看别的地方。

9、如果一个孩子正在做一件很难的工作,千万别去帮忙;除非他提出要求。如果一个孩子试图做一件对他来说太超前的工作,或者你知道他还没有掌握那件工具;最好在他还没有开始前提前阻止他,并邀请他做另一项工作。

10、不要称赞一个孩子的工作,如果他征求你的意见,希望得到你的赞同或反应;就说“你对这个工作很兴奋„„很失望„„”或者说:“跟我谈谈你的工作。”

11、绝不允许教师混乱:诸如乱跑、喊叫、打架、扔东西等。牵着捣乱孩子的手,把他领到一边,跟他解释他打扰了正在工作的人,告诉他教室是一个必须保持安静的场所。如果他继续捣乱,就呆他去见知道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要用严厉的口气跟孩子说话;跟孩子讲话时既要严肃,又要和颜悦色,也不许拉孩子的胳膊或者体罚。

12、一般来说,当一个孩子哭着跑来跟你说他以外地受了伤或被人弄伤了,要对他表示同情并咨询他的伤势(要表现真正关心在他身上的事)。区分不同的情形,对孩子表示一些身体的关怀(楼一楼,抱起来等等)。我们不能让孩子依赖我们,但也不能表现得漠不关心,他会从你的声音和态度中感觉到他是被爱的。

13、洗手间必须时刻都有监督,对里面的戏耍和胡闹总要竖起一只耳朵。要时时查看洗手间,尤其是当你知道里面有好几个孩子没有人看管的时候。我们要同时强调保持洗手间的整洁和独立使用洗手间。对于发生在里面的脱衣服及性行为要立刻报告指导教师。

14、你可以帮助孩子系鞋带、围裙等,但不要跟在他们后面清理东西,他们需要自己做,你可以

请年长的孩子帮年幼的孩子穿脱衣服,但千万不能强迫同龄孩子帮忙。

请记住这些规则,以便在教室里和孩子一起工作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它们做参考。蒙氏教室中的“可做”与“可不做”

可做

1、阅读知道教师的笔记,了解儿童现在的学习水平,帮助儿童选择学具。

2、牵着儿童的手,教他怎样绕着工作毯走。

3、轻声地跟儿童说话。

4、如果绝对需要安静就关掉灯。

5、让孩子自己把椅子拉拢。

6、走到孩子面前,在他耳朵边轻轻告诉他你想要说的话。

7、线上活动时在孩子的后面走。

8、演示时,背对着墙,眼睛关注整个教室。

9、巡视所有的区域,即使给你指定了某个区域。

10、注意那些自己不工作还打扰别人以及滥用学习材料的孩子,轻声地阻止他们。

不可做

1、让儿童使用超前的学具,只是拿着玩。

2、放任儿童在工作毯上奔跑、跳跃或横穿。

3、放任儿童大声说话甚至叫喊。

4、对大声喧哗置若罔闻,或只是对孩子说

“嘘„„”

5、亲自帮白子把椅子拉拢。

6、从教室的一边对另一边的孩子大声喊叫。

7、在孩子前面横穿活动圈。

8、将脸转向墙,把整个班级甩在后面。

9、坐在地板上,整堂课都呆在那里。

10、对大声喧哗的孩子熟视无睹,让他们

主导整个教室。

蒙氏教师的“12要”

11、要细心地照顾环境

12、要清楚准确地向儿童说明学习用品和工具的用途。

13、在儿童准备与周围环境建立关系时要起“积极作用”,而当这种关系已经建立时要起“消极作用”。

14、要细心观察儿童,这样既不会错过观察那些探索的努力,更不会错过向你寻求的帮助。

15、要反应灵敏,对儿童的召唤要热情地响应。

16、要做到积极聆听。

17、要尊重儿童的工作,从不打断或质疑。

18、要尊重儿童所犯的错误,从不直接纠正。

19、要尊重那些停下来休息,观察别人工作的儿童,不要劝告,不要强迫儿童工作。20、对那些拒绝工作的儿童要不厌倦地努力引导他去工作。

21、作为“指导者”,要使那些寻找你的儿童感觉到你的存在,而又使那些不需要你的儿童感觉不到你的存在。

22、作为指导者,要在儿童完成了工作,并自然地用尽自己的全部努力时出现,用她温柔美丽的灵魂给儿童带来静寂的安慰。

做个好教师的秘诀

秘诀

1、好教师总是沉重冷静、脾气温和,他们从不失掉“酷”,从不表现强烈的情绪变化。秘诀

2、好教师没有偏见和成见。无论是笨的、聪明的;男孩子、女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好教师从布什种族主义者或者性别歧视者。

秘诀

3、好教师能够而且一定奥在儿童面前隐藏自己的感情。秘诀

4、好教师对所有孩子都抱着同样的接受态度,从没有偏爱。

秘诀

5、好教师会提供一个令人愉悦的、催人向上的,自由而又井然有序的学习环境。秘诀

6、好教师总是言行一致。他们从不朝令夕改,显隐各半;从不丢三忘四;情绪从不忽上忽下。

秘诀

7、好教师总是知道问题的答案。他们必有高于学生的智慧。

秘诀

8、好教师互相支持,能够抛开个人的感情、价值观和信仰。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一个“团结的整体。”

一个孩子给家长们的10项忠告

1、我的手很小,任何时候,请不要期望我把被子叠得很好、画画得很棒、球投得很准。我的腿很短,请慢一些走,这样我才可以跟上您。

2、我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还没有您看到的那么多,请让我安全地探索这个世界,不要对我进行不必要的限制。

3、家务活永远也做不完,所以,我只是需要您腾出很少的时间——请花一点点时间向我解释这个精彩的世界,并请您情愿地位我做这样的事。

4、我的感情很脆弱,请您对我的需求敏感一些。请不要整天对我唠叨(好像您也不愿意别人对您的好奇心唠唠叨叨)。请您用希望别人对待您的方式对待我。

5、我是上天赐给您的特殊礼物,请按照上天希望您做的那样珍惜我。请您支持我学会对我自己的行为负责。请坐我生活的向导。并以爱的方式约束我。

6、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我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表扬。请用简单的方式批评我,而且请记住,您要针对我做的事而不是对我这个人进行批评指正。

7、请让我自己决定我喜欢做的事情。请允许我失败,这样我才能从我所犯的错误中学到东西。因为最终会有一天需要我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

8、请不要改正我做过的事情,那样会让我感觉我的努力没有达到您的要求,没有您做的那么完美。我知道这很难,但请不要将我同其他的兄弟姐妹相比。

9、周末时您们一起出游不要担心我。因为我知道家长有时需要离开孩子去度假,就像有时孩子也需要离开家长去度假一样。您这样做也是像我们孩子表明您们的婚姻是如此的特别。

11.蒙氏语言《月亮姑娘跟我走》教案 篇十一

1、喜欢朗诵儿歌,感受儿歌中含蓄优美的意境。

2、乐于观察自然现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表演。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月亮,每天画出月亮不同变化,做成图书版的观察日记,幼儿

园给大家一起欣赏,并给小朋友介绍你观察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2)初步了解月亮和地球的关系。

2、物质准备:

字卡、儿歌挂图、填空卡、幼儿用书。

3、环境准备:

在科学区域用橡皮泥制作成八大行星行轨迹图。活动过程:

1、导入热身

(1)走线活动:听鼓声走线。

教师敲鼓,鼓声有轻重缓急,幼儿根据不同的鼓声进行快快走、慢慢走、轻轻走、重重走.(2)提问:你知道月亮离我们有多远吗?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在的?

2、经验迁移

(1)出示儿歌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

师:这是什么时候?你看到了图上有什么?小女孩的表情怎么样?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女孩在想什么?她对月亮说了什么呢?

3、伴随阅读

(1)教师示范朗诵,有表情,慢速。

(2)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划指阅读儿歌。

(3)出示字卡(“月、快、慢、羞、下、在”),让幼儿在而各种找到这些字,并正确读

出。

(4)发放幼儿用书,提醒幼儿正确懂得阅读方法。

(5)跟随老师读儿童诗,边听读、边用手划指过每句儿歌,再次请幼儿在书中找到“月、快、慢、羞、下、在”。

(6)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4、体验分享

(1)将较详细、较清晰的幼儿观察月亮的记录本展示给大家看,并请幼儿说一说这是什

么时候的月亮。

(2)讨论:你有过月亮跟你走的感觉吗?你知道哦啊这是为什么吗?

(3)师生共同收拾整理物品。

12.关于蒙氏教育理念 篇十二

蒙特梭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不是为上学作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其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儿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长和完善。具体的说就是让儿童获得身体、意志、思想的独立,达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

蒙特梭利教学法有两个主要的要素:一是环境(包括教具与练习),另一个是预备这个环境的教师。对于教室环境必须具备6个子要素: 自由的理念;结构与秩序;真实与自然;美感与气氛;蒙特梭利教具;能使儿童拥有的生命内在发展模式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教师被称为“指导员”,其所作的工作是为儿童准备环境,具体地讲:一是确保儿童有自由活动的机会;二是为儿童提供适合的有秩序的教具;三是为儿童提供帮助,引导教具操作和活动展开的示范与说明。蒙特梭利教师不再以讲授知识或技能为主。她是以观察与帮助者的身份出现,观察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及其敏感期的表现,然后提供相关的材料和活动,使儿童尽量按照其自然发展的内在规律成长。同时教师也是作为儿童环境的一部分存在,即精神、情感部分的存在。因此,作为蒙氏教师必须具备爱心,始终要能以参加活动的儿童为中心,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机会、帮助和指导。

蒙特梭利教学法的内容涉及五大领域: 1.日常生活训练(包括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基本动作,社交行为,家事应用);

2.感觉教育(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几何形体 几何立体学 形状解剖分解); 3.数学教育(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建立 数概念建立,数的四则运算 后段的代数 分数平方概念的导入);

4.语文教育(包括书写的准备,字母、笔顺的练习,简单的单词,短语 词性的理解);

上一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下一篇:卫生应急值班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