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2024-07-30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共15篇)

1.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篇一

一、热身。

1. 分享我的快乐。

找朋友,两两结交,用两分钟时间交流,把近期自己最高兴的一件事告诉给对方,尽量用自己愉悦的情绪感染对方。然后,互换角色。

2. 分担你的忧伤。

用两分钟时间叙述一件自己最懊恼的事,另一方想方设法劝解,尽自己所能解除他(她)的不快。然后,互换角色。

二、夸夸我们的好伙伴。

生活中、学习中,有许多的不愉快、不如意,迫使我们在焦虑、苦恼中度日。长此以往,也往往遮住了我们的眼睛,看不到我们自己的优点,于是变得越来越自卑。今天,让我们借助伙伴的慧眼来找找我们的优点,夸夸我们的好伙伴。

活动步骤:老师把标有不同序号的小纸片撒在场地的中间,让同学们自行拾取,然后按拾得序号分成七个小组,每组成员分别给组内的同伴提至少一个优点,不要重复。这样每个成员至少有七条优点。之后,可让几个同学来分享。

活动意图:让每一个同学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

三、克服焦虑。

1. 画生命的蜘蛛网

促使同学们思考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结成蜘蛛网的是:亲情,友情,学业,优美的环境,坚强的信念,远大的目标……

2. 思考: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忽然发觉,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阳光,是免费的。芸芸众生,没有谁能够离开阳光活下去,然而,从小到大,可曾有谁为自己享受过的阳光支付过一分钱?

空气,是免费的。一个人只要活着,就需要源源不断的空气。可从古到今,又有谁为这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埋单?无论贩夫走卒还是明星政要,他们一样自由地呼吸着充盈天地间的空气。

亲情,是免费的。每一个婴儿来到世上,都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那是一份深入血脉不求回报的疼爱。可从没有哪一个父母会对孩子说:“你给我钱我才疼你。”父母的这份爱,不因孩子的成年而贬值,更不因父母的衰老而削弱;只要父母还活着,这份爱就始终如一。

友情,是免费的。寂寞时默默陪伴你的那个人,摔倒时向你伸出手臂的那个人,伤心时将你揽在怀里的那个人,可曾将他(她)的付出折合成现金,然后要你还钱?

爱情,是免费的。那份不由自主的倾慕,那份无法遏制的思念,那份风雨同舟的深情,那份相濡以沫的挚爱,正是生命最深切的慰藉与最坚实的依靠。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更是金钱买不来的。

目标,是免费的。无论是锦衣玉食的王子,还是衣不蔽体的流浪儿,只要愿意,就能为自己的人生确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既可以伟大也可以平凡,既可以辉煌也可以朴素,只要你愿意,你就能拥有。

还有信念,还有希望,还有意志,还有梦想……所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只要你想要,你就能得到。还有春风,还有细雨,还有皎洁的月华,还有灿烂的星辉……世间多少滋润心灵的美好风物,都是免费的啊……

再不要对着苍天唉声叹气;苍天是公正的,更是慷慨的;苍天早已把最珍贵的一切,免费地馈赠给了每一个人。

四、游戏:排队。

1.全体同学按身高排成一个圈

2.按体重排成一个圈(目测)

3.按出生日月排成一个圈

说明:一个人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衡量的标准不同,区分的角度不同,你的位置也就发生了变化。

五、正确认知。

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1. 老人?年轻人?

2. 男人?女人?

3. 几个人头像?

结合讲解,介绍“ABC情绪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有一个著名的“ABC情绪理论”。他认为,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的不同。即事情的前因(Antecedent),透过当事者对该事情的评价与解释,以及对该事情的信念(Belief)这个桥梁,最终才决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onsequence)。也就是说,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这也正如叔本华所言:“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所以要想使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一定要有个积极的态度或者说是情绪。而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和对生活情境的评价。

非理性信念——糟糕至极。它对事物的可能后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的预期。其实,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因此没有一种事情可以被定义为百分百的糟糕透顶。虽然,非常不好的事情确实可能发生,我们也有很多原因不希望它发生,但我们却没有理由说它不该发生。因此,面对不好的事情,我们应该努力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不好的状态,而在不能改变时去学会如何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下去。当事者可记得几个短句:

1、事情很糟时,我们安慰自己说“幸好不是更糟。”

2、事情变得更糟时,我们安慰自己说:“至少还不算最糟糕。”

3、事情到了最糟时,我们安慰自己说:“已经到了最糟糕的地步,接下来总会好起来。”

六、学会调适,快乐前行。

1.善于用积极的暗示。

多采用积极的自我意象,以积极的名言鞭策自己,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我能”,“我是最棒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人生如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没有人可以取代我”等等。

2.学会放松。

当感到过分紧张、焦虑、烦恼、害怕时,可采用深呼吸的方法,使自己的身心放松。或者大声喊“阿”。有一种声音是宇宙的声音,那就是“阿”。我们知道口语中有“阿公”、“阿婆”、“阿爸”、“阿妈”等称呼;耶酥教讲“阿门”;佛教讲“阿弥陀佛”;我们从高处掉下来,会“阿”的一声,这是人的本能。当我们很困惑时,可大声喊“阿”。这种方式简单易行,效果也相当不错。

3.学会宣泄:如果有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压在心里,要及时宣泄。

①口头诉说法。即通过向亲人或可信赖的人诉说自己内心的积怨,求得理解和同情。以得到安慰和劝勉,让内心得到调整。

②书面释放法。就是用写信或写日记的方式释放自己内心的苦恼。

③哭喊法。如果内心憋得难受,应当找一个适宜的地方大声哭喊。

其实,调节情绪的方式很多,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而寻找自己的方法。有些同学很喜欢唱歌,那么他可以通过唱歌调节情绪。有些同学喜欢逛街,那么逛街就是他的情绪调节方式等等。

4.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有这么两个人的对话:一人说“这么漂亮的玫瑰花居然长满了刺”,另一人说“这长满刺的玫瑰居然这么漂亮”。这是两种绝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无独有偶,看过这样一则对话:某人坐计程车,一路上遇到七八个红灯。“真倒霉!一路碰红灯。”乘客叹口气,“总是最后差一步。”“不倒霉!”司机回头笑笑说:“变绿灯,咱们都是第一个走的啊!”想一想,乘客和司机二人,谁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呢?

七、正确看待考试焦虑

适度的焦虑对学生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须的。它会使人精神集中、思维活跃敏捷、行为积极努力、学习效率高。中等强度的焦虑对考试的发挥也有很大的好处,它会提高大脑的兴奋度与灵活度,考出更好的成绩。如,偶尔会睡不着觉,或者拿到考卷会有一会儿紧张,心跳加快,直冒汗,但很快就镇定下来,进入到考试状态。考不好会有一段时间沮丧,但很快就会调整过来。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但是过度焦虑就会影响考试的发挥。过度焦虑表现为:长时间睡不着觉;拿到考卷,直哆嗦,心跳加快,而且很长时间都不能平静下来;考不好会很长时间处于沮丧、自我否定的状态。这些都是考试焦虑比较严重的表现。

八、畅想未来

1.全体同学分为七个小组,自行确立一个主题,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2.选派代表交流分享。

2.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篇二

1.发展团体信任, 并且将在团体辅导中学到的对他人的信任带到现实生活中。

2.探索自己的观念和观点。

3.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

4.强化自我认知,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二、团体辅导流程

(一) 热身活动

1. 滚雪球

目的:彼此相识, 建立互动关系。

时间:约15分钟。

操作:团队所有人围坐一圈, 从某一个人开始, 用一句话进行自我介绍, 话中需要包含:姓名、学院、自己的特征, 如“我是来自A学院的, 喜欢××的×××”。当第一个人说完后, 第二个人必须从第一个开始讲起:“我是来自A学院的, 喜欢××的×××旁边的来自B学院的, 喜欢××的×××, ”依次这样, 直到最后一个人说完。

(二) 核心部分

2. 组建团队

目的:建立团队, 增加团队凝聚力。

时间:约50分钟

准备:1开大白纸、水彩笔、塑料胶带、小剪子。

操作:确定小组的队长、队名、队训、队徽、队形及队歌。队长:选出本队队长一名。队名:团队的名字, 队员共同协商确定。队训:要求简洁明快, 富有感染力。队徽:在一张1开的大白纸上, 用彩笔画出象征本队特点的形象。队形:要求所有成员都参与队形的排列。队歌:激励团队, 振奋人心的歌曲。所有小组完成以后,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本小组的队长、队名、队训、队徽、队形, 并一起唱出队歌, 口号要由本小组同学一起大声喊出。

3. 我是谁

目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时间:约45分种。

准备:A4纸、圆珠笔。

操作:在一张A4纸上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20个特征, 当本小组的所有人都写完后, 把写好的20个特征按重要与不重要分为两类, 再对其中重要的10个特征按重要性进行排序。然后, 本小组成员互相谈感受, 最后带队培训师让所有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感受。

4. 我的自画像

目的:让所有成员更好地认识自我。

时间:45分钟。

准备:A4纸、彩笔。

操作:带队培训师给所有组员发一张A4纸, 每组1盒彩笔。然后让所有组员可以用任何形式画出自己, 抽象的、形象的、素描的、写实的、动物的、写生的、植物的都可以, 可以有标题, 也可以无标题, 把最能表现本人的事物画在A4纸上。我的自画像可以让成员发现潜意识里深层的自我, 更好地认识自我。小组所有成员画完后把所有的自画像挂在墙上进行展览, 其他成员观看他人的画时, 不可以随意评论, 展览完以后, 让成员对本人的画进行解释。

5. 对方眼中的我

目的:促进成员更全面的认识自我。

时间:约50分钟。

准备:A4纸、圆珠笔。

操作:每人发一张A4纸, 自己充分想好后分别写出长辈眼中的我、父母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自己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理想中的我等问题。该项目可以让成员从更多的角度认识自我, 能够帮助成员更深入全面地认识自我。

6. 价值观大拍卖

目的:认识自己的价值观。

时间:约60分钟

操作:现在我们把每人一生全部的精力和财富折合成1000万美金, 竞标以下标的物:可以无限透支的信用卡, 英俊果敢的丈夫或温柔贤惠的妻子, 诚实勇敢的品质, 一座风景优美与世隔绝的小岛, 三两个知心朋友, 一张环游世界的机票, 与情人浪迹天涯, 世界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 与父母每周团聚一次, 一项让人一生衣食无忧的技能, 一座豪华别墅, 智慧, 一辈子健康的身体。

注意:拍卖师不参与竞标, 底价由拍卖师决定。

7. 戴高帽

目的:学习发现他人的优点。

时间:约60分钟。

操作:所有团队成组员围坐一圈。然后请其中一位成员坐在中间, 组内其他成员轮流说出中间组员的优点, 被夸赞的组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不知道的, 所有组员都要到中间被夸赞一次, 只能说对方的优点, 态度一定要真诚, 不能吹捧。

参考文献

3.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篇三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景激发下,受个体认识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的,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基本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适当的焦虑能提高效率,过度的焦虑则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危害。2009年5月和2012年5月我们分别对我校高三学生的焦虑状况、焦虑原因进行了问卷式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发现:高三学生临考前焦虑水平显著上升。其中轻度焦虑者由平时的15%上升到考前的51.7%,中度及重度焦虑者由平时的9.5%上升到考前的21.9%,个别学生出现了睡不好觉、胃不舒服等重度焦虑症状,有身体反应的占45.2%,思维受到阻抑的占42.1%。从原因上看:担心考糟了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占48.5%,担心对个人的自我形象增加威胁的占45.9%,担心未来前途的占46.5%,担心对应试准备不足的占52.6%。由此可见,对中学生的考试焦虑进行适当的调节非常必要。

对中学生的考试焦虑进行调节,除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试焦虑水平的实际情况外,还要考虑他们在毕业前夕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为此,宜选那些用时短、简单易学、用起来方便的方法,采取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节。本文只就考试焦虑团体辅导进行探讨。

活动背景:

面对我校本级的高三学生来说,压力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同学:临近高考了!明显加快的节奏、题山题海的轰炸、父母的唠叨与担忧、老师的督促与叮嘱、身体的疲劳与倦怠、内心的焦虑与恐惧。压力是客观存在的,适度的压力能产生动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组成要件。因此,如何在压力中发展是同学们迫在眉睫的任务。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正确看待考试焦虑。了解压力存在对于成功的必要性,引导同学调整心态直面压力,并做好应对高考焦虑的准备。

首先应对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焦虑原因进行调查,可采用问卷法、调查法、谈话法等。然后针对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和普遍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①对考试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如总是考虑考试结果对自己的影响,认为只有考好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等;②考前缺乏充分准备,对考好无把握;③人格因素,如气质抑郁、个性脆弱、自尊心太强等;④生理原因。如身体病弱等。2009年5月和2012年5月我们分别对我校高三学生的焦虑状况、焦虑原因进行了问卷式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发现:高三学生临考前焦虑水平显著上升。其中轻度焦虑者由平时的15%上升到考前的51.7%,中度及重度焦虑者由平时的9.5%上升到考前的21.9%,个别学生出现了睡不好觉、胃不舒服等重度焦虑症状,有身体反应的占45.2%,思维受到阻抑的占42.1%。从原因上看:担心考糟了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占48.5%,担心对个人的自我形象增加威胁的占45.9%,担心未来前途的占46.5%,担心对应试准备不足的占52.6%。由此可见,对中学生的考试焦虑进行适当的调节非常必要。

团体活动目标:

1.了解压力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压力与成就的关系。

2.调整心态,做好应对学习焦虑的准备。

3.协助学生基本掌握放松的方法。

团体对象:高三学生

团体人数:180人

成员招募方式:在高三各班张贴招募海报,组织学生自愿参加。

重点分析:

1.考试焦虑的原因

2.应对考试焦虑的方法

3.面對考试的心态

团体活动一:我看考试

团体活动目标:协助成员了解自己对考试存在的不合理的认识。一些学生焦虑情绪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存在许多不合理认识。活动准备:每人一张“考试前后的想法”表;每人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填写“考试前后的想法”考前考中考后我的想法导致的结果

2.小组讨论交流

把成员分成两个小组,每个成员把自己的想法和可能导致的结果谈出来,然后其他成员帮助他(她)找到不合理的认识。

团体活动目标:

1.帮助成员初步掌握“合理情绪疗法”;

2.协助成员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

活动准备:每人一张用于写“合理认识”的纸张;每人一只笔;用于蒙住眼睛的丝巾。

(一).“心”中的障碍

1.活动的过程:在活动室的中间留有一个通道,通道上放有一些障碍物,然后请出一位成员,要求他(她)蒙着眼睛沿通道从活动室前面走到后面去。先请他(她)看好要走的通道,然后蒙上他(她)的眼睛。这时让其他成员悄悄搬开通道中的障碍物。这位成员会小心翼翼的、摸索着向前走,因为他(她)害怕碰到障碍物。

2.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1)被蒙眼睛的成员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想法?

(2)其他成员的想法是什么?

3.教师点评

以往考试失败的经验有时会成为我们“心”中的障碍物,削弱了我们的信心,阻碍了我们的行动。请把“心”中障碍物搬开,放松心情去努力和奋斗

团体活动二:人生感悟

4.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篇四

一、活动主题

人际沟通

二、团队性质

团结互助,共同奋进的班集体

三、团体辅导对象

指导者:** 成员:****全体成员 组织者: 观察员:

四、活动目的:

1、增强同学间的团队合作意识

2、帮助同学体会在团队工作中沟通的重要性

3、训练同学对于结构变动的适应能力

4、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5、加强成员间感情的沟通

五、活动时间、地点

2014/11/21,南院操场

六、引导语

我们感谢缘分,是它使我们27颗年轻的心从不同的地方汇聚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集体-----*******班。27颗年轻的心,27种不同的性格;有张扬,有内向,有纯真,有刚烈„„但共同拥有着年轻与自信。性格差异,地区差异丝毫无法阻挡我们凝聚成一个团结奋斗的集体。建班之初,虽然我们彼此之间并不了解,甚至是陌生。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组成一个和睦温馨团结友爱的大家庭的步伐。我们的心是紧紧栓在一起的。在日常生活或学习生活中,我们互相关心,彼此照顾。不论是谁遇到困难,我们大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都会献出关爱之心。

七、活动内容

热热身

时间:10分钟 记忆考验:

简述:随着越来越多要记的东西,试试自已可不可以

人数:不限 场地:不限 适合范围: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 游戏方法:1.全部人围成一圈,从第一个人开始说“今天我吃了一个AA”(AA为随意食物名!)2.接着第二个接着说,吃了一个AA,二个BB„(BB不同的食物名!)3.像这样一直传下去,每传一个人就必须重覆前面的食物名,另加一个新的食物名。4.一直到有人中途讲错出局!题目例子:可选一些较难的食物名或菜名!或一些平常不容易吃到的!例:滑蛋干贝牛肉

组织者请同学们分享游戏感受

正式阶段:

1,相识,是缘 时间:10分钟左右

目的:通过讲述不多的共同记忆,增进成员之间情谊;通过别人的描述了解更多同学的特点

操作:一位成员根据自己的经历讲述开学以来与班上某位同学一起印象深刻的时,讲述中需体现所描述同学的特点,听的同学一起猜是谁,被猜出的同学必须学三声狗叫或者唱歌。讲述人自愿或由前一讲述人指定均可。

组织者请同学们分享游戏感受

2,平地而起 时间:10分钟

目的:促进团队间的合作,增强团队间的团结

规则:每组先派2名队员,背靠背坐在地上。两人双臂相互交叉,合力使双方同时站起。以此类推,每组每次人数增加一倍,如果尝试失败需再来一次,直到成功才可以再加人。时间最少且重复次数较少的为胜利的团队。活动过程中,如果团队失败,则失败队男队长20俯卧撑,女队长做20次蹲起。

组织者请同学们分享游戏感受

3、训练幽默乐观的游戏

目的:增强团队成员的幽默感和提高意志力 时间:10分钟

情绪有正性与负性之分。有些正性情绪,如兴奋、好玩、幽默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而许多负性情绪,如痛苦、焦虑、恐惧则会阻碍人的创造力发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因成功或失败而导致情绪波动的经历。下面这个游戏可以让你体验情绪在问题解决中的强大作用。更可以训练你的幽默和乐观的情绪。

这个游戏要求你和一些朋友一同做,而且要求你偏离你一贯的社会行为。游戏的内容是要你学动物园里动物的叫声。下面一表决定你要学的动物是什么: 你姓氏汉语拼音的第一字母 动物名称 A----F狗 G----M猪

N----T牛

U----Z猫

游戏要求: 所有人围成一圈,第一个学动物叫的人由组织者随机抽出,被抽到的同学选择一个伙伴(最好在这些朋友中挑一位不太熟悉的人作为伙伴)。彼此盯着看,目光不能转移,同时用嘴大声学动物叫,至少10秒钟,若有没完成的同学必须当面唱一首歌。点评: 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你的感觉如何?你是否感到既幽默有趣又有些尴尬?这个游戏尽管开始时会感到不舒服,很可能结束时已是笑声满堂。也许不管你模仿的动物是什么,最后你的表现都是“傻驴”一头。

你是否注意到好玩和幽默的情绪会有助于你在这个游戏中创造性的发挥,可能会使你灵机一动,模仿出种种出人意外的叫声,获得满堂喝采,或者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而在游戏中,感到尴尬的心理却会使你羞于开口?假如你有幽默感,学动物叫就更容易开口。

正性乐观的情绪是创造力的催化剂。因此,在最困难的时候,不要忘记幽默可以使你保持乐观。

组织者请同学们分享游戏感受 4,笑容可掬

时间:10分钟

目的:促进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

规则:让学员站成两排,两两相对,各排派出一名代表,立于队伍的两端,相互鞠躬,身体要弯腰成90度,高喊XXX你好。然后,向前走交汇于队伍中央,再相互鞠躬高喊一次XXX你好,要求鞠躬者与其余成员均不能笑。如果哪队有人笑出声来即被视为对方俘虏,需排至对方队伍最后列,依次交换代表人选。在活动过程中,如果团阶段失败,则失败队男队长20俯卧撑,女队长做20次蹲起。

组织者请队长和同学们分享游戏感受

5、踩汽球 时间:10分钟左右

需要材料:气球150个,线1卷

目的:活跃气氛,增进协调性和协作能力。

要求:尽量全班同学都参加,男女按照一定比例分共两组。步骤:每位同学左右脚捆绑三至四个汽球,在活动开始后,互相踩对方的汽球,并保持自已的汽球不破,或破得最少,则胜出。注意:若当自己脚上的气球全部破了时,应马上主动退出游戏领域

组织者请同学们分享游戏感受

笑容可掬活动总结:人们常说,当你面对生活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在面对一面镜子,你笑,生活笑,你哭,生活也在哭。面对别人的时候也是这个道理,要想获得别人的笑容,你首先要绽放自己的笑容;在团队合作中,彼此之间保持默契,维系一种快乐轻松的氛围,会非常有利于大家彼此之间的沟通,也会加快我们的合作步伐。

八、大家对此次活动的总结

九、领导评价

活动预案:如果到时因场地和材料准备不齐,则开展预案游戏 1.、猜五官

时间:10分钟左右

目的:活跃气氛,提高团队成员的反应能力和增强游戏趣味性

游戏说明:

1、两人面对面

2、先随机由一人先开始,指着自己的五官任何一处,问对方:“这是哪里?”

3、对方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来回答提问方的问题,例如如果对方指着自己的鼻子问这是哪里的话,同伴就必须说:这是鼻子。同时同伴的手必须指着自己鼻子以外的任何其它五官。

4、如果过程中有任意一方出错,就要受罚;3个问题之后,双方互换。

组织者请队长和同学们分享游戏感受 2.笑容可掬

时间:10分钟左右

目的:促进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

规则:让学员站成两排,两两相对,各排派出一名代表,立于队伍的两端,相互鞠躬,身体要弯腰成90度,高喊XXX你好。然后,向前走交汇于队伍中央,再相互鞠躬高喊一次XXX你好,要求鞠躬者与其余成员均不能笑。如果哪队有人笑出声来即被视为对方俘虏,需排至对方队伍最后列,依次交换代表人选。在活动过程中,如果团阶段失败,则失败队男队长20俯卧撑,女队长做20次蹲起。

组织者请队长和同学们分享游戏感受

5.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篇五

第一次月考过后,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放松,想通过活动激发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增进同宿舍同学之间的友谊,建构和谐的文明宿舍。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大风吹,吹什么?吹想妈妈的同学;吹爱我的同学;吹戴眼镜的女生;吹爱运动的同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打消顾虑,积极参与到本次的活动中来。

二、游戏活动:

1、自愿报名的原则,需要5名同学参加。

2、游戏规则:让五位同学排列成一列,在他们的前面放置一些障碍物,之后让五位同学蒙上眼睛,把障碍物悄悄的撤掉,让他们走到对面。

3、五位学生走到对面后让学生睁开眼睛,让学生谈谈他走过程的感受。

反思:

1、准备不充分,没有准备好蒙眼睛的手帕之类的物品。后来用学生的(冬季)校服来蒙眼睛。这样要是拍照的话就不是很好了。

2、在学生参加这项活动时没有交代清楚,假设对面就是高考的目标,你是不是一定要朝这个目标走去。

3、学生在谈感受时不懂的适当的引导。

三、互动环节:

1、按照宿舍进行组合小组。

2、主要的活动(1)宿舍的目标(城市、大学)(2)宿舍吉祥物(3)宿舍舍服(4)激励口号(5)对舍员的要求(6)展示分享

在展示环节发现一些有自信的学生会主动的进行分享,一些不是很自信的学生都是一言不发的跟着这个团队。在互动环节督促每位学生都要参与,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时有绘画、书法等特长的学生都纷纷亮出他们的优势,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很棒,通过交流完成主要活动的要求。一些激励口号采用英文,我觉得这和学生在这段时间对学习英语有一定的兴趣有关,学生学到的就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感到欣慰。最后每个宿舍摆个pos来阐述他们的想法,每个pos都有特殊的意义。

四、结束:

运用我们班级这段时间常读的“昨天的忧虑不等于今天的忧虑,今天的不懂不等于明天的不懂。”来激励同学们再接再厉。

五、存在问题:

1、学生在分享是一些学生在交流,没有认真的倾听。

2、课前没有充分的准备。

6.团体心理活动策划方案 篇六

一、活动时间:周六下午

二、活动地点:科技楼108

三、活动对象:心理班全体成员

四、活动主题:架起沟通的桥梁,体会领导的艺术

五、活动目标:

1、引导组员们发现沟通的真谛。

2、学会从微表情和细节处观察别人。

3、体会组织中领导的重要性,培养领导意识,学习如何在组织中正确的实施领导。

六、活动内容:

热身游戏

1、带领者引导同学发出四中声音:握拳互相敲击,用力鼓掌,两手轮流拍大腿,跺脚

2、想象一幅《雨点变奏曲》:小雨--握拳互相敲击,中雨--用力鼓掌,大雨--两手轮拍大腿,暴雨--跺脚。

3、各位同学们好,现在即将为您播报本周六盛乐校区的实况天气预报,晴转多云,突然开始下小雨,小雨变成中雨,中雨变成大雨,大雨变成暴雨,暴风雨变成大雨,大雨变成中雨、、、、、、最后雨过天晴,今天的气象预报就到这里。(可以随时不断变化)

4、最后,“让我们以暴风骤雨的掌声开始今天的活动!”

活动一“生日线”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感受到沟通的方法有很多,语言仅仅是其中的一种。

2.让学生体会领导的重要性。

3.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体验沟通的差异。

(二)规则:(轻音乐)

①每位学生要按照自己真实生日的月份和日期按顺序排列成一个U 形,1 月1 日出生的在A 点,12 月31 日出生的在B 点,如图所示。②全过程所有学生都不能说话,只能用肢体动作等进行表达。

③任务完成后指导者会进行检查,如果有人站错位置,站错位者和后一

位同学将会接受惩罚。(说排错原因和感受并表演节目)

④当每位学生都清楚了游戏的规则后,活动开始,限时3分钟。

(三)相关讨论:

1.你认为在游戏中反映出什么问题?

引导方向: A.影响沟通的要素中除了语言,还有肢体语言等多种方式,语言只是一种工具,通过它我们的意愿和思想就得到交流,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身体语言是比说话更有效的沟通方式B.沟通的心态很重要。当你认为沟通很必要并且乐于这样做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克服沟通的障碍,达到目的。C.领导的重要作用,带头人很重要。D.尊重残疾人。

2.你觉得有什么改进的方法?

引导方向:沟通前要事先选择合适的渠道和方法,细心地组织安排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活动二“缺失的一角”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体会组织中领导的重要性,培养领导意识。

2.学习如何在组织中正确的实施领导。

(二)规则:(欢快音乐)

①六组同学每组派4人参加比赛,进行比赛。

②将事先准备好的被裁成4块的图片,随机分给组员。

③分好图片后下令让所有同学开始寻找班内拿着另外3块图片的同学,然后重新组成新的小组

④记录重新拼组的时间,对前三组进行奖励

(三)相关讨论:

1.你认为在游戏中反映出什么问题?

引导方向: A.学会承担责任,考虑别人的处境和需要B.领导才能的本质就是主动,班级也是如此。

2、对活动有什么提议?

七、分享收获

7.如何有效开展班级团体辅导活动 篇七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年龄特点设计主题, 如学习动力、人际交往、青春期教育、爱情、生涯规划等。可是这些题目都太大, 不适合班级团体辅导的形式, 必须把这些问题再进一步细化在更合适。班级团体辅导是以课堂为载体的, 受到课堂时间限制, 一节课不可能承载太多内容, 所以主题明确切入较小, 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更深的体验和感悟, 真正达到辅导的目的和效果。题目太大, 内容繁杂而分散, 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完成所谓的丰富活动, 可能看上去热闹, 却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而且经验丰富的老师一定会知道越是细小的题目越好开展辅导工作, 否则辅导老师就陷入到了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的怪圈。而且学生受到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 不可能对大主题有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所以主题过大, 学生只能敷衍了事。

其次, 以活动体验为主

与传统教学侧重认知不同, 团体心理辅导侧重学生的情意体验, 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 促进学生在互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 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 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以发展良好适应能力的过程。而传统的认知教育模式缺少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更无法提供互动性。活动则构成了心理特别是人的意识发生、发展的基础, 是内化知识经验的桥梁, 而且人的活动具有对象性和社会性, 有利于学生体验角色情感, 也有利于学生选择行为模仿标准, 而且只有活动才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心理防御水平, 更加积极的探索自己的内心。在实践中, 我们也发现活动环节对学生有更强的引力, 更符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学生对直观形象的活动比对理论学习更感兴趣。同时, 活动也可以打破课堂环境中长期以来存在的“知识本位”、“教师中心”、“灌输为主”的固有模式,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辅导过程, 创设更加自由宽松的心理氛围。可以说活动是团体辅导的动力和生命, 活动是构成辅导的基本环节, 精心设计好活动形式是辅导成功的关键。

第三, 活动设计要循序渐进, 目标一致

班级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中, 重要的一环就是确定团体辅导的目标。班级团体辅导的总目标是发展性的, 以开发心理潜能, 促进人格成长, 增进心理健康为目标。所有的主题设计都应围绕总目标进行, 设计出的每一个活动都要与总目标保持一致。l

有些团体辅导教师在辅导中存在目标不明确或忽视对学生进行目标指导的现象。活动虽然丰富多样, 学生参与性很高, 看似很热闹, 但是辅导后反思, 却不知道参加辅导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 让学生谈谈感受, 学生面面相觑, 根本说不出来, 这就失去了团体辅导的心理学价值, 团体辅导要有活动和游戏, 但不只是活动和游戏。它注重活动过后的内心体验和升华。因此, 教师在辅导前, 要让学生了解团体辅导的目标是什么, 特别是在首次班级团体辅导活动中, 教师要向学生宣传辅导的目标, 并且协助学生设立与团体目标一致的有意义的个人目标, 明确自己愿意做哪些改变, 以便让学生围绕主题有目的地进行活动, 避免为活动而活动, 乃至活动后还不知道活动的目的。L

团体辅导活动的设计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还要循序渐进, 层层深入, 不要上来就是自我认识和提升的活动, 学生的身体和情绪都还没准备好, 要先做好热身活动, 再慢慢引入更深层次的探索。

第四、重视分享环节

分享是指班级团体辅导后, 班级学生一起讨论由活动引发的想法和感受, 以增加活动的价值。可以说分享才是团体辅导的神来之笔, 才符合团体动力的要求, 活动是一种辅导的手段, 活动可以催化学生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化学作用, 但活动不是辅导的目的。有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分享的重要性, 不太重视辅导后的分享, 于是在时间安排上用于分享的时间很短, 或者简单让学生说两句教师就开始总结, 让学生觉得分享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自己说不说都没有关系, 听不听别人说也没关系, 事实上, 分享是非常好的互动和整合过程, 分享可以促进学生对有关问题的思考, 使学生更深入地探索自我;分享能够使学生开放自己, 表达自己, 使其他同学了解自己;得到其他同学的理解与支持。分享也能使学生获得反馈信息, 调整自己的言行。

有些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分享的重要性, 也设计了分享环节, 但是学生在分享时却无话可说, 这个时候我们要看看教师是如何设置问题的, 如果教师只是笼统地说“谈谈活动后的体会”, 问题太开放, 学生常常感到茫然, 无从谈起。如果教师能问的具体, 学生才能思考有方向, 就会踊跃发言。如经典游戏“信任之旅”, 一名学生帮助另一名蒙上眼睛的学生走完有障碍的路程, 然后两人再呼唤角色, 完成同样的任务, 学生在参加游戏活动后, 如果教师可以这样提问: (1) 当你被蒙上眼睛的时候, 有何感受? (2) 帮助你的人有没有让你感到安全? (3) 作为帮助者, 你有何感受? (4) 为了增加伙伴对你的信任, 你做了什么? (5) 你愿意做“帮助者”还是“盲人”?我想学生一定会有话想说, 有话可说。

第五, 班级辅导必须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

班级心理辅导是师生真情的流露、心灵的交融。对于团体活动中的氛围有很高的要求, 如果我们构建的环境缺乏安全感, 学生是不愿敞开自己, 积极参与的。因此, 教师要采取各种措施, 注意各种事项保证环境的温暖舒适、安全放松、被支持和鼓励。教师首先要转换自己“教育者”的角色, 放下价值判断, 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不予评价, 尊重和接纳学生, 使学生尽量少受心理防御机制的阻碍, 学生放下防御才能展露自己最核心的情感, 揭示一个真实的自我, 并从他人那里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反馈。这也就是林孟平博士所说的, 辅导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能给被辅导者一种安全感, 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所以教师教要修炼自己, 展现真诚、接纳、尊重的人格特质。

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明确团体辅导的规则, 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还要学会敏锐扑捉学生的情绪, 更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 教师的眼神、手势、身体倾斜的幅度、偏头的姿态等等, 无不需要调整到和团体辅导所要求的状态, 尤其是目光, 当你和每个学生都有眼神的沟通和交流时, 你会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字让会被你所吸引, 变得更加专注。还要注意很多活动中的小细节, 他们座位的摆放是否有利于开展活动和同学之间的互动, 总之对辅导者的要求很高。

班级团体辅导是团体辅导工作在我国的本土化体现, 还是一个很年轻的课程, 理论和实践都还不够完善, 需要所有学校的心理学人不断学习和总结, 我们每一个教育人也都有责任为这一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摘要:班级团体辅导也被称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等, 不一而同。班级团体辅导是在西方传统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 把团体辅导的模式运用在班级, 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团体辅导, 运用班级的特性, 为全体学生提供发展性的服务。班级团体辅导面向全体学生, 省时省力, 而且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很高的一致性, 符合教育的完整性, 同时有利于班集体的形成, 并且适合班主任和兼职心理教师操作, 所以班级团体辅导的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可, 甚至很多学校以课程的形式纳入到学校的校本课程教育体系中, 可以说班级团体辅导的形式符合我国本土特点, 可以更加有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但是毕竟尚处于发展时期, 理论研究薄弱, 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作为一线的心理辅导老师, 我认为要想有效开展班级团体辅导活动除了要掌握心理学理论和团体辅导策略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班级团体,辅导

参考文献

[1]班级团体辅导, 李坤崇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团体心理辅导, 樊富珉何瑾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学校心理咨询, 李正云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美) 杰拉尔德·柯瑞著,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8.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篇八

关键词: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问题;探讨

团体心理辅导是目前学校小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方法之一,于上世纪90年代初被传入到中国。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教师或辅导人员的带领下,面对多数被辅导者———学生,基于社会及团体动力的原理,运用适应的辅导技术,以协助个体自我了解、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团体心理辅导是改变学生态度、观念和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一、学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而目前大多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上,尚未向开发潜能转变,而团体心理辅导因其发展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在团体中受员之间的相互感染,从而激发自我成长,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需求。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掌握了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做好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学校辅导员来说,浅层次摆事实讲道理的教育模式,很难达到教育的效果,将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学校全方位育人的需要。近年来,各学校都在探索全方位育人的新机制,从政治上、思想上、心灵上对小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养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塑造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针对多人进行辅导,提高心理辅导的效率,而且是一种发展性的心理辅导,可以满足学校全方位育人的需要。

二、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几个理论问题

1、团体心理辅导可帮助小学生提高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以团体动力学为理论依据之一,强调在人际互动中促使个体成长。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看、听、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获取信息,不断感受与体验,从而启动其深层的自我探索。本研究表明,封闭式、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水平及改善人际关系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小学生的自信心水平与其人际关系的状况也直接相关,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2、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应不断规范。从已有的研究资料来看,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存在着不规范、不完整、不严密的问题。这其中,一些研究只限于理论的描述与探讨,没有数据的支持;一些研究虽称为量化研究,但未考虑对照组的设计;还有一部分研究虽然设计了实验组与对照组,但在对比上并不严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同源性不能凭感觉,需要经过前期的实验论证工作。

3、校团体心理辅导的运用。首先,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学校班级中班级是学校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最基本单位,班级中的学生都处于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面临着共同的成长困惑,而且比其它年龄段的群体更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在班级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有着天然的好环境。其次,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新生进入大学,经历着重要的人生转折,对于自我的成长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再次。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特殊群体教育管理中特殊群体的学生普遍具有共同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开展有目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培养他们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能够让特殊群体小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改善消极情绪,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后,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学生社团、学生干部培训中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开展学生社团、学生干部培训,以自信心培养、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竞争进取,团队协作为内容。

三、前景展望

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团体心理辅导,其优势在于为学生提供行为模仿的情境,帮助成员们悦纳自己和他人,提高心理輔导效率。将团体心理辅导与入学教育相结合。抓住入学教育的心理辅导,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适应养成教育。

四、结语

小学生正处于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自我探索、自我成长最深刻的时期。此时立足于发展的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正为青年学子所需。相对于个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的优点在于所提供的类现实生活情境,成员有机会在这过程中通过模仿、体验来学习新的行为,增长新的技能,并易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产生迁移效果。因此,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了解小学生自我意识及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进行针对小学生的封闭式、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及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峰,吕瑶.论团体干预在小学生人际交往修正中的作用与意[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22-124.

[2] 孙美虹.学校学风建设教育及其实现途径探讨———以图书馆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S6):474-476.

[3] 王莎莎.网络成瘾小学生的动机激发式团体辅导干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14):410-412.

[4] 胡凯,等著.小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93

[5] 王卫平.学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5):441-443.

9.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篇九

活动目标:帮助学生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挫折。

活动主题:逆风飞扬,直面挫折。

辅导重点:引出学生面对挫折的思考,增强学生意志力品质的锻炼,引导他们坦然地面对挫折、挑战挫折、最终战胜挫折。

辅导难点:增强学生意志力品质的锻炼,坦然面对挫折,挑战挫折。活动形式:游戏,给对方留言的形式 活动地点:操场空地 活动时间:2个课时

活动对象: 5年级学生(3个班)

团体类型:以小团体的形式进行训练的教育团体,旨在帮助学生坦然面对挫折,战胜挫折。

辅导内容和步骤:本方案活动具体内容主要围绕四个活动——“大风

吹”,“小蜜蜂”、、“超级进化论”、“请给我留言”

人员安排:主持人/裁判:1人

督导/助手:4人

参与人数:每班50人左右

具体活动方案:

(一)开场:自我介绍——活动的目的——注意事项

1.自我介绍: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来自XXXX的哥哥姐姐们,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我叫xxx,你们可以叫我xx姐姐/哥哥。2.活动目的:我们都知道在我们的生命中经常会出现很多困难和挫折。今天,我们就是希望能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大家学会相信自己,坦然地面对挫折、挑战挫折、最终战胜挫折。

3.注意事项:①活动场地范围②注意安全,如果有什么特殊的情况记得报告,我们也有准备药箱③遵守游戏规则。

(二)活动内容

第一个游戏:破冰之旅——大风吹

活动目的:让学生放松身心,消除紧张感。并打乱学生所站位置,便于之后活动的顺利展开。

活动时间:5分钟

活动程序: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主持人介绍活动规则。先由主持人站在团体中说:“大风吹”,学生问:“吹什么?”,主持人说:“吹XX的人”,那么所有XX的人就必须离开自己站的位置,重新寻找新的位置。不符合条件的同学则原地不动。

备注:可「吹」的资料:戴手表的人、扎辫子的人、穿运动鞋的人,穿X颜色衣服的人。做四组游戏

第二个活动——热身活动“小蜜蜂”

活动目的:放松,活跃气氛,调动同学的集中注意力。

活动时间:大约5分钟。活动道具:无 活动程序:

1、让成员站起来,围成一圈。

2、听主持人的口令“同学们,我们现在伸出左手,掌心朝下,同时伸出右手竖起食指。把食指放右边学生的掌心下,到时候我会念一段文字,当我念到“雨”时。左手要努力抓别人的食指,右手的食指要逃脱被抓。”并和协助一起演示动作。

朗读材料: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乱哄哄的摇摆,地上的花草却笑得浑身抖动。突然哗哗下起了倾盆大雨,雷越打越响,雨越下越大,地上的积水越来越多。路上的水一会儿漫过人的脚底,它们汇集在一起像一条条小溪水流入地下。调皮的雨点儿像谁扔下来的钢珠一样砸在河面上,溅起高高的水花;像筛豆子似的往下直掉,打碎了如镜的湖面,吓跑了原本想跳上水面看看雨景的小鱼儿。粗大的雨点打在人家的窗户上,咚咚作响。慢慢的雨停了,打开窗户清醒的空气迎面扑来,真舒服!霎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绚丽多彩的彩虹,真美啊。

注意事项:维护好现场的秩序。

第三个活动——超级进化论

活动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很多事情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过很多次失败和挫折才能走向成功。活动时间:大约15分钟。活动道具:无 活动程序:

1.主持人担任活动的裁判员,简要介绍活动规则“我们的活动规则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地上有四块区域,分别是小蛋,小鸡,人类,凤凰聚集地。在开始时候每个人都是小蛋,然后通过猜拳进化,一步步进化成小鸡,人类,直到最高级的凤凰。输了的同学就只能退回之前的一个阶段”。将活动区划分为大小不等的四个区域,分别供小蛋,小鸡,人类,凤凰聚集和进化使用。

2.所有的学生在初始化阶段都保持小蛋的状态先(大家抱头蹲下样子像鸡蛋形状)

3.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说一声”进化开始”,而后学生相互找同伴进行猜拳“石头,剪刀,布”。赢者进化为小鸡;进入小鸡等待区域(小鸡是蹲在地上,双手垂地)。输掉的同学依然保持蛋的形状,在小蛋等待区。

4.而后小蛋和小蛋再猜拳,小鸡和小鸡再猜拳,小鸡猜赢者进化为人类(人类的状态是站着抱手,在事先划定好的人类聚集区)。猜输者则退化为小蛋,等待下一场的进化,重新和小蛋猜拳。5.人类和人类猜拳,赢着进化为凤凰(凤凰的状态是站着展翅高飞的状态在聚集区观看)。进化成凤凰后算胜出,不再参与猜拳,输了的人类退化成为小鸡,回到小鸡的等待区,继续下一轮的进化。

注意:主持人应把握活动结束的时机,可以选择在进化论无法进行下去的时候结束。也可以在选择在第N个凤凰“诞生”的时候结束。要在游戏开始确定下来,并告诉学生们。

6.讨论与分享;活动结束后,主持人可引导学生讨论; a)当你从小蛋进化成凤凰的时候,你的感觉怎么样? b)当你还是小蛋的时候,却有人进化成凤凰了,你的感觉怎么样?

c)你成为了凤凰,却只能在一旁观看别人的活动,你的感受是什么?

第四个活动——请给我留言

活动目的;通过自己对他人,他人对自己的祝福,鼓励或感谢来触动心弦。重新获得新力量。活动时间:10分钟

活动道具:便利贴(在活动中,播放音乐,如大手牵小手,最初的梦想等。)

活动步骤: 1.主持人宣布活动程序:先请每位同学在便利贴上方写下自己的名字,字迹工整,不要写得太大,然后请同伴帮忙把他固定在自己的背后,写着名字的一面为正面,请同学在纸上留言,留言可以不署名。可以写几句鼓励的话或者温馨的祝福,也可以是这位同学的优点,最重要的是给予鼓励和祝福。2.主持人宣布活动要求:

 态度要认真,真诚,切记开玩笑,胡乱涂画以及不负责任的乱涂一通。

 尽量给更多同学留言和送祝福,这样你也会收获他人更多的留言和祝福。3.进行活动分享:

请同学们安静下来后,换上悠扬的轻音乐。让同学放下一切手中的活动,取下便利贴,用心去读同学们的期待与祝福,好好收藏这一份感动。

分享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因为时间有限,一个人不可能给班里每一位同学都送出祝福,希望有同学能主动站出来说说自己对全班同学的祝福或者此刻自己想要说的话。

备选活动:食指的力量

活动目的:了解自己的潜能,探索方法,挖掘自己的潜能。学会客观的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克服畏难情绪。活动步骤: 1.将全班分组,每组11人左右,围着一把椅子站好。2.活动程序:

1)选一名个体最小的人坐在椅子上

2)其余的人每人伸出食指,合力将坐着的人连凳子一起抬起 3)每组换一个人被抬,减少两个人抬的人,试试结果怎么样? 4)再减少两个人,试试结果。3.讨论与分享;

1)活动之前,你有什么想法?觉得能抬起来吗? 2)你们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如何? 3)完成的说一下感受和经验,没有完成的分析一下原因,再做尝试。

4)为什么我们能完成这个看起来不能完成的任务?

(三)结束语:

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玩了那么多游戏,看到大家的笑容就是我们今天来为大家进行团辅活动的最大收获,希望大家都能够在这次活动中明白挫折没什么大不了的,当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坦然面对,相信你会收获成功!最后我们一起在《幸福拍怕手》的歌声中结束我们这节课吧,大家一起动起来唱起来。

小组的情况:

1、小组名称——

2、小组成员:

3、活动前的具体分工:负责活动策划书——

撰写主持人稿——

PPT制作——

4、活动中的分工:

板报设计—— 收集音乐—— 负责多媒体—— 第一组的负责人—— 第二组的负责人—— 第三组的负责人—— 第四组的负责人—— 第六组的负责人——

第七组的负责人——

10.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篇十

社会工作系“心理团体辅导方案选拔赛”活动总结

社会工作系“心理团体辅导方案选拔赛” ――活动总结 为了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促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我校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使他们树立团队合作意识,也可以培养活动参与者与活动组织者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此次活动贯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理念,促使在校大学生树立维护身心健康的意识,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生活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3月18号开始,我系心理发展部开展了团体辅导选拔赛,通过心理委员的宣传以及宣传部的协助在系门口展板宣传我们的活动,希望全系同学积极参加我们的活动,由此选拔出优秀的团体辅导方案来落实团体辅导活动。活动伊始各班同学积极参与,大家相互谈论,偶尔向专业老师咨询,或许对于团体辅导这个名词大家都有些陌生,但是我们毕竟是社工系的这是我们专业领域该掌握的知识,也许这也是专业敏感度的原因,大家的`理解甚透,随后各班以电子版上交材料,活动截止到3月27号,我们秉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各班上交的材料进行评估,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并征得指导老师的意见, 本次活动获奖结果: 一等奖:社工0933 二等奖:心咨1032 社工1032 三等奖:人管1031 人管1033 通过此次方案选拔赛让更多的同学更加清楚的了解了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相信掌握了这些必要的心理知识,同学们能够防范于未然,调整心态,积极的面对生活和人生,在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里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涯。 虽然方案选拔赛结束了,但关注学生心理的动态仍在进行中,相信通过此次培训,在老师和心理委员的宣传教育下,同学们能更加珍惜生命,为自己的人生涂上缤纷的色彩。 社工系学生会 心理发展部 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11.军校心理教育中团体活动的应用 篇十一

[摘 要] 运用团体体验式教学,创设军校心理教育课程的生成模式,培养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战斗精神,是我院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立足任职教育发展,针对士官学员,开展心理学课程团体体验式实践教学,最终实现教学训练中增强学员心理素质,培养实战顶用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 团体体验式;静默观察;冲突内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56-02

一 团体体验式教学的内涵解读

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个体必须作为团体的一份子,获得团体给予的支持和归属感,需要和期望才能得到满足。团体在治疗心理创伤和维护心理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助人的功能。军校心理教学中,针对授课对象的特点开展团体体验式教学,正是将“体验”作为一种外在的行为活动与内在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利用团体中他人的体验,体察学习者的心理状态,整合自我内在经验,改变认知,重塑行为。教员通过精心设计的团体活动,让学员对过去进行再认,引导其审视自己的感受,积累积极正向体验,使心智得到改善和建设。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团体体验式教学界定为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体验式授课方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和心理体验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双向提升的一种教学形式。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团体体验是一种非规定性的思,是个体周遭生命世界与非生命世界的一种思维图式。以团体‘体验之思审视学习,体验式学习就是一种生命活动或历程,是学习者以完整的生命投入体验与学习之中,在自我、他者和世界的互动中感受生命、发展生命。”团体体验式教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 重视过程持续体验,生成适应机制

团体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员的体验式学习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学员在心灵分享和感悟活动中,将形成的观念和思维通过体验感受不断重构,课堂学习就会成为一个起源于体验并在体验下不断修正并获得观念的连续过程。换言之,学员在习得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会掺入个人的过去经验或体验,当团体活动在阐述理论的同时唤起个体的情感共鸣时,就会激发学员内在的驱动力,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重新审视自己的固有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持续体验必然会促使学员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并进行重新组合。因此,单纯从学员学习结果的维度去评价团体体验式教学是不够的,而应该更多地重视学员内在认识过程的重构和组合。

2 辩证解决内在冲突,学习创新模式

库伯认为,冲突的解决产生了学习,学习是经历自身非常本性的紧张与充满冲突的过程。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有四种能力是必须的,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学员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加上部队环境的影响,追求自由灵魂与严格单一的管理本身格格不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进而会让年轻的心灵产生困惑或迷茫,团体体验式教学以心理体验为着眼点,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借助课堂团体活动和心理互动,还原学员的现实冲突,促动学员的深层体验;通过静默观察和分享交流,利用团体的力量概括冲突的实质要义,进而提出实操性措施;通过教学观察帮助学员从内而外解决心理冲突,生成和过去经验连接的有效体验,习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内心冲突带来的情绪困扰相信每个人都有过体验,而这种负性的体验如果积累太多势必会影响个体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严重者还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现实生活中,我们对自我内在冲突往往感到无力,缺乏有效的解决模式。在咨询中,很多学员和基层官兵反应,道理我们都懂,但做起来真的很难,这是因为我们一直沿用过去既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解决问题,有过体验但未有实践。团体体验式教学则是充分将体验和行动灌输到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在唤醒学员深层体验的同时,通过团体他人经验分享和交流,现场演绎解决冲突的行动模式,并让学员实践演练、重复内化,直观体验到改变和调整所带来的愉悦的感受,促使学员接纳改变,重塑新的行为模式,习得不同的解决冲突的有效方法。

二 团体体验式教学的操作体系

现代心理学认为“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情感活动,一种对感情的感知方式。团体体验式教学尊重学员内在体验,围绕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专题开展团体辅导活动,立足于学员不同的经验认知和情感体悟,教学实践分为以下阶段:

1 设计主题,团队建设

团体体验式教学模式改革按照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和学员需求的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士兵学员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要求,紧贴学员岗位任职需求,以培养学员职业认知水平和岗位实践操作能力为核心,实现了教学内容专题化。

按照团队建设的步骤,其教学过程划分为:团体创始阶段、团体过渡阶段、团体规范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和团体结束阶段。各个教学专题分设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教员在心理学专题理论阐释的同时完成班级团队建设,在专题讲授中融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拓展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意在将紧贴学员实际生活状态的成长过程和部队经历在课程教学中真实还原,找到现实和心理困惑的焦点问题,围绕实质问题展开交流探讨,答疑解惑,从而打开学员心结,得到心灵负性能量的释放,有效解决内心冲突,从而更好地提升学员内在心理品质。

2 厘定目标,优化过程

团体体验式教学以实现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培养为目标,展开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让学员在团体教学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着眼于更加突出学员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团体心理辅导的互动体验理念和技术方法、手段等,有机融入心理学课程课堂教学中,以设计科学合理、内容生动有趣的团体活动为主要载体开展课堂教学,整个教学过程贯彻“课堂精讲——案例研讨——心理体验——交流分享——总结升华——模拟训练”的教学思路,让学员在团体活动中感知、体验自身和团体其他成员的心理状态和变化,既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又能够提高开展心理教育与疏导工作的能力,满足士官学员第一任职岗位需求。

第一,内容精讲。在传统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增设心理咨询理论的最新知识、心理实验的结论分析和心理服务的基本技能,使学员既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又提高学员在部队带兵过程中心理服务工作的能力和素质。比如在“士兵心理健康”专题中加入心理咨询技能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将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满灌疗法、意象放松训练等实操技能穿插在理论讲授中,课堂现场以视频或实操的方式呈现咨询技术运用的全过程,帮助学员直观感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在基层部队工作中对自身与他人心理问题的敏感度,提高他们有效解决部队官兵心理健康问题的服务能力。

第二,案例研讨。通过课堂教学、部队调研、个体和团体咨询、军事训练中的心理疏导等多种途径,收集各个专题内容的典型案例,有效增强学员内心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在“士兵认知过程”专题中,挑选部队官兵认知偏差的典型案例进行研讨,并结合认知理论进行分类,让学员明晰正确的认知方式,并结合自己在部队当中感受到的官兵认知问题进行交流,提升他们判断认知问题并有效解决认知问题的心理疏导能力。

第三,心理训练。针对专题知识设计贴切的体验活动,充分利用士兵学员的基层经验,开展模拟演练和心理训练,展开交流分享,促进心理学知识向心理服务技能和素质转化。充分利用心理咨询训练中心的宣泄室、放松室、沙盘室以及心理行为训练场,开展团队合作训练、自信心提升、释放压力训练、负性情绪疏导训练、心理健康维护技能、人际沟通互动训练等项目,使学员在训练活动中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提升心理疏导的能力,更好地增强官兵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提高学员任职岗位能力。

第四,心理体验。我们都知道触动心灵深处的东西才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并采用行动进行有效解决。团体体验式教学正是利用这一原理采用课堂静态想象、动态观察和咨询视频回放等方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和心理体验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双向提升。教员在课堂中利用MOOC、心理咨询视频、情境角色表演、心理剧以及多媒体方式呈现心理问题及疏导的过程,学员作为观察员设身处地共情与体验,分享自己的心得感受,讨论不同的观点与处理方法,在实践探索中提高学员处理心理问题的应对能力和实践技巧。

3 评教相促,内化品质

该课程结课时采用题库机试、调研报告和心理情景剧表演等多种考核方式,学员以团体组合的方法形成团队分工合作,在结课时进行团体答辩和表演,并提交纸质报告,考核分值包括课堂表现30%、结课答辩30%、结课报告40%。这种考核方式可以避免学员死记硬背只关注考试分数,学员通过积极参与课堂体验式教学,使心理知识与心理服务能力得到统一提升,使学员把学习重点放在提高自身心理服务的能力上。同时,课程组设置教学效果评估卡,要求学员在结课并得到成绩后进行分级评价和教学考核。学员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收获进行评分并提出改进建议,真正做到评教结合,以评促教。学员在评教的同时,也使得自身在部队现实环境中的心理困惑得到清晰地认识和有效解决,包括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以及未来职业生涯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冲突,将心理学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品质,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有的放矢,全面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心理学课程中采用团体体验式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专题紧贴部队化、教学方法实操训练化、教学团体参与互动化,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心理学课程中学员主体地位不够突出、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让学员在同步、融洽、实践的团体中感受体悟,交流共促,增进内部成长。同时该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有利于增强心理学课程教学实效性,促进学员的心理素质提高,改善学员内在品质,增强学员团队意识和凝聚力,满足任职教育需求,对培育实战化顶用人才具有建设性意义。

参考文献

[1]阳志平.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王海民.士兵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12.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篇十二

目前, 各高职院校团体活动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还在不断探讨和摸索中, 反映在开展团体活动的对象、内容、形式、设计等方面, 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在一定程度上, 会影响教师对团体活动的实施过程, 影响团体活动在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效果。

一、高等职业院校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高职新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 由于本身性格、年龄特点及初到一个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在角色转换过程中, 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不良。刚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 由于学习、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变, 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不适感, 如孤独、空虚、焦虑等。并且, 如今的高职新生, 在中学阶段基本上是走读, 在家受父母万般宠爱, 独立生活能力差, 进入高校后, 要与来自不同家庭、社会背景, 有不同生活习惯的同学集体生活, 容易出现生活上的不适应。

2.人际关系障碍。这些新生大多来自五湖四海, 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加上“90后”新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 个性鲜明, 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和经验, 在与同学交往时, 难免出现人际冲突和矛盾。部分学生或因过分自傲或自卑, 在人际交往中出现抵触或恐惧等心理。

3.学习困难和考试焦虑。由于高职院校的学习方式、管理模式、课程设置、考核方式等与高中阶段有很大的不同, 再加上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 学业成绩普遍不佳, 学习习惯不好,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因此他们容易出现学习困难、旷课违纪等情况。另外, 由于高职院校普遍采取学分制, 考试不及格, 使学生备感压力, 出现焦虑、沮丧心理, 对学习更加没有信心, 破罐子破摔, 导致恶性循环。

4.理想信念缺失。高职新生刚刚经历紧张的高考, 心理上有一种松懈感, 再加上对所学专业不了解, 不明确未来的就业方向, 他们大多处于目标模糊、动力不足、角色定位不准、理想信念缺失的状态。部分学生因上大学后出现心理落差或人际关系不良, 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软件, 空虚迷茫, 精神萎靡, 虚度光阴, 更别说进行合理的学业、职业生涯规划了。

4.5.情感障碍。高职新生的年龄一般为18~20岁, 正值青春期, 生理的快速发展使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 渴望爱情。但由于心理发展的滞后性, 尚未形成健康、成熟的爱情观, 缺乏爱的能力, 性心理认识上存有偏差, 不能妥善处理恋爱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冲突, 因暗恋、失恋及恋爱过程中的争吵而产生的问题比比皆是。

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团体活动特点

长期以来, 心理健康教育干预不够深入, 无针对性, 形式单调不易吸引学生等, 一度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陷入尴尬境地。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要想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断激发他们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团体活动正好满足这一条件。团体活动是指在团体带领者的指导或帮助下, 由团体成员部分或全部参与, 为引发成员互动与成长而设计的讨论、游戏等活动。在团体活动中, 成员可通过各种途径交流信息, 探索个人价值, 共享资源和经验, 在安全、信任的氛围中尝试模仿或改变行为, 共同解决问题。团体活动具有活动性、体验性、主体性、高参与性等特点。

1.活动性。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相比, 团体活动的最大特点是改变单向说理教育和直接灌输方式, 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或游戏,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在活动中感悟和体验。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形式, 能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发掘他们的内部潜能, 使不良情绪在活动中得到释放。常见的心理问题或困扰, 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缓解。

2.体验性。团体活动注重成员的体验式参与过程。团体成员通过团体中的观察、学习、体验和探索, 不断增强自我认识, 调整情绪, 改变观念、态度和行为, 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团体中的人际互动, 也会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 潜移默化地优化心理品质, 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主体性。研究发现, 团体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团体活动强调团体成员的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 让学生在讨论、互动、交流、体验中增进自我认识, 增强自我调整、自我教育的能力, 激发内在发展需求。

4.高参与性。团体活动内容新颖, 形式多样, 生动有趣, 能吸引大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另外, 团体活动重在团体成员间的互动、讨论与交流, 体验性和实践性很强, 应用范围广, 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三、高职新生中开展团体活动的途径

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团体活动已初见成效。研究指出, 团体活动对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技能及健全人格品质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就高职新生来说, 开展团体活动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针对新生集中开展团体活动。根据高职院校新生特点, 应分阶段分主题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例如, 可在新生入学教育时, 集中开展有关环境适应的团体心理活动, 减轻学生的不适症状,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和适应环境。在军训期间, 开展抗挫折能力的团体活动, 在完成国防教育的同时, 增进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在新生心理普查后, 根据普查结果, 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 集中解决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问题。根据新生正处于青春后期的特点, 可在第二学期, 分别针对男生和女生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团体辅导活动。还可根据新生自我认识不全的特点, 有计划地设计相关团体活动, 帮助新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

2.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贯穿团体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实施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块主阵地。目前, 在大多数的高等职业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必修课程, 会在大一新生中开设, 而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职业院校学生的需求。因此, 将团体活动贯穿于各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分组活动、团体游戏、总结分享等方式, 既可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也可体现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各式各样的团体活动,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 促进学生思考, 获得启发。这种教学方式, 既可保证教学效果, 又深受学生欢迎。

3.以班级为单位, 开展团体拓展活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主要以班级管理为主, 人员相对固定, 每个班的人数一般在40人左右, 平时集体活动和上课大多以单个班级为单位, 成为一个自然团体, 很适合做团体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活动, 目的是塑造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增强团体凝聚力。可根据不同班级的人际交往特点,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团体活动, 连续多次进行。班级拓展活动可在室内和室外举行, 在室内适宜开展小型团体活动, 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更有利于团体成员间凝聚力的形成, 但缺点是空间较小, 不利于活动的开展。室外团体活动突破空间和班级的限制, 趣味性和新鲜感更浓一些, 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缺点是增加管理和安全等问题。在团体活动中, 可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在集体中表现自我的机会, 增进对班级同学的认识, 使他们在亲身体验活动的过程中观察、学习、领悟, 最终改善班级人际互动模式, 增强集体荣誉感、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

4.开展主题鲜明的团体辅导活动。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无论基于何种理论流派的团体辅导活动, 在促进新生环境适应、改善学生焦虑和抑郁、促进人格发展、提升学生自信心等方面, 都有显著效果。随着高校团体辅导活动的发展, 团体辅导形式由单一的矫治性辅导逐渐过渡为集预防、优化和发展的多元化辅导。研究指出, 团体心理辅导集中个体咨询和一般社会团体的许多“治疗性因素”。团体本身的特性, 使团体心理辅导有着独特的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内在机制。在团体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多向的, 能量是交互的, 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互动、讨论、交流、自我体验等增强自我调适能力,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何立群.体验式团体活动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9, 10 (6) :125-127.

[2]谢长旺, 毕丽娜, 赵彦.团体活动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 2009, (30) :72-73.

[3]裴利华.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 (8) :527-530.

[4]李丹丹.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育效果的研究——在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团体活动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1) :268.

[5]李红锋.拓展训练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3 (3) .

13.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篇十三

1.协助成员调整不合理的认识,增强自信。2.协助成员基本掌握放松的方法。团体对象:高三学生 团体人数:12~16人

成员招募方式:在高三各班张贴招募海报,学生自愿参加。

一、让我们相识相知(乡镇学雷锋活动方案)目标: 1.帮助成员了解团体的性质; 2.协助成员制定团体规范; 3.帮助成员相互认识和了解。活动准备:用报纸卷成的纸棒。活动程序:

1、滚雪球(目的:成员相互之间了解)

(1)成员两两一组,进行自我介绍:姓名、班级、兴趣、参加团体原因和对团体的期待等。

(2)每两个小组组成四人小组,请成员将自己刚才了解的伙伴,向其他两位成员作介绍,轮流进行。然后依次组成八人组,十人组。

2、棒打无情郎(目的:检验成员之间的相识情况)

成员围成一圈,请出一位成员站在中间,依次叫出成员的名字,如有错误或叫不出,就用纸棒在其头上敲一下,表示惩罚。成员轮流进行。

3、共同制定团体规范 将规范投影在幻灯片上,每个团体成员表示自己愿意遵守。团体规范一般包括:(1)小组内发生的事情不外传,不损害他人利益

(2)活动中对其他成员信任,愿意分享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对别人的表露给予反馈

(3)不对其他人进行人身攻击(4)活动中不做与活动无关的事情

二、我看考试

目标: 协助成员了解自己对考试存在的不合理的认识。一些学生焦虑情绪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存在许多不合理认识。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考试前后的想法”表;每人一支笔。活动程序:

1、我看考试

(1)填写“考试前后的想法”表

考前 考中 考后 我的想法 导致的结果(2)小组讨论交流 把成员分成两个小组,每个成员把自己的想法和可能导致的结果谈出来,然后其他成员帮助他(她)找到不合理的认识。(3)小组总结

将小组成员的不合理认识全部归纳出来,下次活动时使用。(4)领导者做小结

对考试的不合理认识是导致紧张、焦虑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下次活动将介绍“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我们建立合理的认知。

三、建立合理的认知

目标: 1.帮助成员初步掌握“合理情绪疗法”; 2.协助成员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

活动准备:每人一张用于写“合理认识”的纸张;每人一只笔;用于蒙住眼睛的丝巾。

活动程序:

1、“心”中的障碍

(1)在活动室的中间留有一个通道,通道上设置五位同学作为“障碍物”,然后请出五位成员,要求他(她)蒙着眼睛沿通道从活动室前面走到后面去。先请他(她)看好要走的通道,然后蒙上他(她)的眼睛。这时让作为“障碍物”的同学悄悄移开。这些成员会小心翼翼的、摸索着向前走,因为他(她)害怕碰到障碍物。

(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被蒙眼睛的成员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想法? 其他成员的想法是什么?

高三心理辅导方案高三心理辅导方案(3)领导者点评

以往考试失败的经验有时会成为我们“心”中的障碍物,削弱了我们的信心,阻碍了我们的行动。请把“心”中障碍物搬开,放松心情去努力和奋斗。

2、“合理情绪疗法”

(1)结合幻灯片做简单讲解 “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强调人的认知在情绪和行为中的主宰作用。他认为,人们往往不快乐,是因为被“绝对化倾向”、“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等不合理的认知束缚了心灵,导致了情绪困扰。要想从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就必须与不合理信念作斗争,用合理的认识来取代不合理的认识。(2)调整认识

按上次活动的小组进行。把每一种不合理的认识都换一个角度写出新的认识,比如:

不合理的认识:“高考一旦失败,我就没有前途了” 反驳:升学考试不理想,人生前途必定黑暗吗?

合理的认识:高考不是非胜即负。人生漫长,一次机会没抓住,怎能说以后没有第二次、第三次呢?

(3)根据下面所给格式,把话写完整。(目的是通过形成合理的认识,调整自己的情绪)

*高考越来越临近了,我既兴奋,又紧张,因为„„

*备考这段时间有些紧张、烦躁的心情是很正常的,因为„„ *虽然在模拟考试中我的成绩不太理想,但是„„*或者:模拟考试中我的成绩不错,我相信„„

*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所以„„

(4)领导者简单进行本次活动的小结,并预告下一次团体活动的内容。

四、自我认知训练

戴高帽游戏,认识到自己的优点

五、放松训练 目标:

帮助成员了解和初步掌握放松的方法;

活动准备:音响、可用于放松训练的背景音乐。活动程序:

一.深呼吸放松法:

要领:深吸一口气让它到达腹部,然后缓缓地呼出来。二.想象放松法 :

1.放松的要领:(1)在整个放松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深慢而均匀的呼吸;(2)要能体验随着想象有股暖流在身体内运动。高三心理辅导方案文章高三心理辅导方案出自http://,转载请保留此链接!2.指导语:(配合轻缓的音乐)

“我仰卧在水清沙白的海滩上,沙子细而柔软。我躺在温暖沙滩上,感到舒服,能感受阳光的温暖,身边听到海浪声音,感到温暖而舒适。微风吹来,使我有说不出的舒畅感觉。微风带走我的思想,只剩下一片金黄阳光。海浪不停地拍打海岸,思维随着节奏飘荡,涌上来又退下去。温暖的海风吹来,又离去,带走了心中的思绪。我感到细沙柔软、阳光温暖、海风轻缓,只有蓝色天空和大海笼罩我的心。阳光照着我全身,身体感到暖洋洋。阳光照着我的头,感到温暖与沉重。” 轻松暖流,流进右肩,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右手,感到温暖和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又流回我右臂,感到温暖轻松。又流进我后背,感到温暖轻松,从后背转到脖子,脖子感到温暖和轻松。

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左肩,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了左手,感到温暖和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又流回左臂感到温暖和轻松。

我呼吸变慢、变得越轻松。心跳也慢,越有力。轻松暖流,流进右腿,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右脚,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又流回右腿,感到温暖轻松。

呼吸变慢,越来越深,越来越轻松。轻松暖流流进腹部,感到温暖轻松,流到胃部,感到温暖轻松,最后流到心脏,感到温暖轻松。整个身体变得平静。心里安静极了,已经感觉不到周围的一切,四周好像没有任何东西,我安然躺卧在大自然中;十分自在。

(静默几分钟后结束)三.音乐放松法

春江花月夜、舒伯特《小夜曲》、肖邦《小夜曲》、月光曲(德彪西)、四季春、春之歌等乐曲

六、坦然面对高考

目标: 1.帮助成员建立信心;2.成员之间互相鼓励,结束团体 活动准备:彩色纸每人一张、每人一支彩笔、歌曲《真心英雄》。活动程序:

一.“激励留言卡” 活动要求:(1)所有成员围成一圈,给每位成员发一张彩纸,对折,在中间用彩笔画一个心形,在心形中间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依次向右传;

(2)每位成员都围绕着心形写下自己对其他成员的祝福和鼓励;(3)每位成员在封面写上一句激励自己的话;(4)每位成员轮流大声念出对自己激励的话。二.坦然面对高考

1.领导者引导:学习本来就是一项艰苦的长期的劳动,需要那种历经挫折、煎熬、仍不放弃的执著精神。“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让我们在《真心英雄》的歌曲中结束我们的活动。

2.所有成员起立,手拉着手,随着《真心英雄》的音乐,一起齐声歌唱,在激昂的气氛中结束团体。在高考备考这个阶段,大家会觉得同学间的关爱和支持减少了,每个人都在拼命学习。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越是困难时期,越希望得到周围人的鼓励、支持和肯定。对于我们周围的同学,我们应首先主动敞开心扉,接纳、肯定、支持、喜欢他们,保持在人际交往中的主动地位,这样别人才会接纳、肯定、支持、喜欢我们。第2篇:高三年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一、时间:2009年3月22日

二、地点:大会议室

三、时间:60分钟

四、团体对象:高三1、2班学生

五、团体目标:增强自信,调整认知和情绪,轻松面对高考

六、团体内容:面临高考,适度的紧张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是一些同学会出现如下反应:情绪紧张,忧虑不安,头昏发晕,睡眠困难,注意力难于集中,思维混乱„„这些都是考试焦虑的症状。这种焦虑状态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影响复习的效率和考试的正常发挥。因此帮助和引导他们摆脱和缓解这种焦虑状态,让他们学会保持乐观的心情是非常必要的。

七、团体活动规则:

1、参加的同学要尽可能的放松心情。配合指导老师遵守团体纪律

2、积极与组内成员讨论分享。活动中对其他成员信任,愿意分享 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对别人的表露给予反馈。

3、不对其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活动中不做与活动无关的事情。

(一)破冰活动 大风吹

目标:热身,对象能迅速融进团体,并使其放松,并根据人数将对象分组。问: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你的心态是怎样的呢?着急?恐慌?还是冷静从容?

(二)心有千千结

1、游戏规则:

A.先把班级分为两半,两组同时进行。两组同学手拉手围成圆圈,并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边分别拉的是谁。

B.记住后,当听到主持人说放手时,大家立刻放手,并在一定范围内走动,要求是走得越乱越好,再当听到主持人说“停”时,大家都立住不动,迅速找到原来左、右手所牵的那两只

C.当手牵住后,再一定时间内恢复到起初的完整的圈。D.再把整班和起来围成一个大圆,按照之前的方法结结.2、小组讨论

高三心理辅导方案活动方案

当大家围成一个结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是否着急? 当大家解开结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3、点评

面对困难和问题,不能一味的慌乱,要从中寻找出条理,一步一步慢慢解开这个“结”,心乱则慌张,欲速则不达,在学习、考试中也是如此,遇到不会解的问题,不要慌张,冷静下来,慢慢寻找出问题的条例,由点到面,一点点去解决,而不能忙乱慌张,从而引起负面的效果。

(三)乐观积极的情绪面对高考

情绪有正性与负性之分。有些正性情绪,如兴奋、好玩、幽默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而许多负性情绪,如痛苦、焦虑、恐惧则会阻碍人的创造力发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因成功或失败而导致情绪波动的经历。下面这个游戏可以让你体验情绪在问题解决中的强大作用。更可以训练你的幽默和乐观的情绪。

这个游戏要求你和一些朋友一同做,而且要求你偏离你一贯的社会行为。游戏的内容是要你学动物园里动物的叫声。下面一表决定你要学的动物是什么: 你姓氏汉语拼音的第一字母 动物名称 A--F 狮子 G--L 海豹 M--R 猩猩 S--Z 热带鸟

现在选择一个伙伴(最好在这些朋友中挑一位不太熟悉的人作为伙伴)。彼此盯着看,目光不能转移,同时用嘴大声学动物叫,至少10秒钟。点评:

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你的感觉如何?你是否感到既幽默有趣又有些尴尬?这个游戏尽管开始时会感到不舒服,很可能结束时已是笑声满堂。也许不管你模仿的动物是什么,最后你的表现都是“傻驴”一头。

你是否注意到积极地和幽默的情绪会有助于你在这个游戏中创造性的发挥,可能会使你灵机一动,模仿出种种出人意外的叫声,获得满堂喝采,或者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而在游戏中,感到尴尬的心理却会使你羞于开口?假如你有幽默感,学动物叫就更容易开口。

正性乐观的情绪是创造力的催化剂。因此,在最困难的时候,不要忘记幽默可以使你保持乐观。而乐观的情绪是一味无敌的良药。

(四)学会调试,快乐前行

1、善于用积极地心理暗示。

多采用积极地自我意象,作用是非常大的,比如每天告诉自己我真的很不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今天也要尽全力冲刺,我是最棒的。。

2、学会放松当感到过分紧张、焦虑和苦恼的时候,可采用深呼吸的方法,或者大声的喊“啊”,我们口语中有阿爸、阿妈等称呼,耶稣教讲阿门,佛教讲阿弥陀佛,我们从高处掉下来会啊的大喊,这都是人的一种宣泄情绪的本能,是最原始的声音,当我们很困惑的时候,或者需要宣泄的时候,可以大声喊“啊”,方法简单易行,效果也相当的好。

3、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有这样的一段对话:一个人说“这么漂亮的玫瑰花居然长满了刺”,另一个人说“这张满了刺的玫瑰居然这么的漂亮”,很简单的一句话,却揭示了两种绝人不同的人生态度,无独有偶,有一个人坐出租车,一路上遇到七八个红灯,“真倒霉!一路上的红灯”乘客叹了口气“总是差了最后一步”。“不倒霉!”司机笑了笑说:“红灯后面就会是绿灯,我们永远都是第一个走的啊”。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也经常会有这种不积极的人生态度呢,转换一种想法,保持一种积极地态度,人生会大不相同。第3篇:高三学生考前心理辅导方案辅导目的:

1、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我校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2、教会学生合理认知高考。

3、理解成功的定义,让学生掌握如何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4,通过进行自我放松训练,让学生学会几种简单有效的放松方法。5,通过对高三家长开展专题讲座,让其明白如何有效地跟老师、孩子沟通,做好孩子的陪考工作。辅导形式:问卷调查,(学生、家长)专题讲座,(学生、家长)个体心理辅导辅导年级:高三年级辅导思路:整个辅导活动的开展是以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先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作为基础,在此之上有针对性的开展一系列学生讲座活动以及学生个体心理咨询,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如何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掌握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等。除此之外,我校还不忘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家长进行心理专题培训,开设家长个体心理辅导,让他们远离以往家有高考生时的茫然无措,学会有效地跟孩子、老师进行沟通以及相处,进一步做好孩子的陪考工作,让孩子真正地能轻松上(考)场,正常发挥,取得满意的成绩。辅导内容:

一、开展《高三学生心理问卷调查》活动高中生正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过渡阶段,心理上正趋于成熟,随着学习紧张程度的增加,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书本知识,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鉴于此,我校先通过开展《高三学生心理问卷调查》活动,进一步具体了解到我校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后续辅导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指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在保证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使他们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开展学生心理专题讲座高三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国内多次调查研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较常人严重,更应受到关注。由于我校是一所普通中学,普通中学的高三学生既要承受繁重的学业负担,又因自己在普通中学担心甚至认定自己考不上大学,或面临择业问题,学生很容易会产生焦虑、担心,由此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变得多虑,人际关系紧张,对别人充满敌意,甚至有了“破坛子破摔”的心理等等。鉴于我校高三学生的具体心理现状和特殊的学情,我校将有针对性地分时段的开展以下活动:

1、开展一次以《缓解压力 增强自信》为主题的心理讲座通过故事的引导,让其明白积极心态的重要性,正如拿破仑说的:“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心态),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成功与失败)”,进一步让学生合理地认知高考,辩证地理解成功的定义。其次,结合心理学上的经典定律及效应(如:耶克斯—道德森定律、皮格马利翁效应等),帮助他们回忆成功的体验,教会他们学会欣赏自己,坚定自己必能成功的信念,进一步帮助他们减轻压力、增强自信体验。

2、进行《自我放松训练》自我放松训练,对学生保持正常学习,以及调节考试焦虑情绪,发挥自己应有的知识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很多高三学生都知道压力大了,要减压,可具体怎么减压放松却了解不多,鉴于此,我将开展这方面的讲座,给他们介绍目前几种简单有效的自我放松方法,如:自我暗示法、放松训练法、呼吸法等。为了防止有些学生听完讲座下去揣摩练习时出现不规范,或者不能持续导致半途而废。鉴于此,我们除了当堂带领大家练习之外,课后我还将进一步培训“班级心灵小助手”,让他们在平时充当心理教练,为更多的同学服务。

3、开展《高考时的心理状态调整及考试策略》培训向同学们介绍如何规范睡眠、科学用餐、调整心态,沉着应考等相关知识,让他们在考场上保持良好心态,发挥正常。

三、开展高三家长专题讲座——《与孩子、教师 如何沟通更有效》很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越大越不听话,总是家长问一句,他才不情愿地答—句,—句也不愿多说,就像挤牙膏似的„„。孩子进入高三以后,许多还表现出烦燥、自负、自卑、偏执、渴望发泄、脆弱、情绪不稳定幻想、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集中困难、自控力下降等症状,以往很多父母在这个时候都会很茫然,不知道该给孩子说什么,做什么„„,父母这时候更是需要了解一些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知识,这样才能及早地发现问题,并有效地帮他们排忧解难。除此之外,在这重要而关键的高三,家长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陪考工作也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该如何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鉴于此,对高三家长开展《与孩子、教师 如何沟通更有效》专题讲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14.小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篇十四

“打开心扉交朋友”——小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 2.团体性质 封闭式、结构式、同质性、成长性 3.团体目标

本团体希望通过“心理游戏”的形式,为组员营造一个真诚、尊重和温暖的小组氛围,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优缺点以及人际关系,通过与其他成员的沟通、探讨,使组员认识、了解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优缺点,并勇于接纳自己的缺点。帮助组员在团体中培养一份归属感和被接纳的感觉,在体验与他人的亲密交流、彼此信任的同时,学会关心、倾听和体察他人,提高人际沟通技巧、建立互信互助关系。4.团体对象

新造镇在校小学生,需有比较强烈的的认识自我的意愿,希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能认真地对待小组活动。5.团体规模

12~16人(团体人数为偶数)6.团体时间

活动计划3次,每次2小时,在一周内完成。7.团体地点 新造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8.团体领导者

领导者:吴丹婷,湛江师范学院大二在校生。2013年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现为新造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实习生。曾在三下乡活动中带过“人际交往”团队。9.理论依据 1.人际沟通理论

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交流过程,是人们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前提条件。人际沟通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角色,形成健全个性的基本途径。人际沟通具有传递信息、心理保健、自我认识和人际协调等功能。

人际沟通为团体咨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怎样增强沟通效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或减少交往障碍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也为团体领导者选择怎样的团体沟通方式,如何观察、指导团体成员的沟通,增进自我了解和他人了解,在协调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成长提供了具体的方式和技巧。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原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着重阐明人是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行为进行观察学习。团体咨询为来访者创设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3.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的,他受经济交易理论的启发,而强调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商品交换。其基本假设是,人们所付出的行为发么是为了获得报酬,要么是为了逃避惩罚;并且,人们是按照昼缩小代价而昼提高收益的方式行动的。而后,发展出代价与报酬的关系理论,提出了获得报酬与付出代价的关系,即对称的获利、对称的吃亏和双方代价与报酬的不对称。海斯(Hays,1988)对交换关系得失的研究表明,人们认为从人际关系中自己获益的方面是:陪伴、自信、情感支持、交换信息、物质或任务上的帮助、自尊及获得朋友的价值观。为对方付出的代价有:花费时间、增加责任、影响情绪、失去独立性及对其他人际关系的否定影响。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尊重和欣赏以及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团体可以满足人社交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10.团体方案第一单元

单元名称:有缘来相识 单元目标: 1.打破僵局,营造气氛,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并初步了解。2.订立团体契约,培养团体凝聚力和信任感。活动准备: 大白纸1张,大头笔1支,彩色卡纸(剪成各种形状不一的三角形或正方形,并一分为二),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 活动程序:

(一)开火车(10分钟)

活动目标:活跃团体氛围,打消拘谨气氛。步骤:

1、全体成员为一组进行游戏。

2、在开始之前,每个成员要说出一个地名,代表自己,地名不能重复。

3、游戏开始后,假设甲来自北京,乙来自上海,甲就要说:“开呀开呀开火车,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全体成员一起问:“往哪开?”,甲说:“往上海开。”那代表上海的乙就要马上快速反应,接着说:“上海的火车就要开。”然后大家一起问:“往哪开?”再由乙迅速地选择另一个游戏对象,说:“往某某地方开。”如果对方稍有迟疑,没有反应过来就算输了。输者要受到惩罚。(二)最佳搭档(15分钟)

活动目标:彼此相识,建立互动关系。步骤:

1、每位成员抽取一张裁好的彩色纸。

2、成员拿着自己的彩色纸在团体里找到与自己同色、同形状的另一半。

3、找到后,两人自由交谈2分钟,互相认识。

4、共进行3轮。

5、在领导者的带领下,全体成员交流分享。

(三)自我介绍(30分钟)活动目标:通过轻松的氛围与活动,使全体成员彼此更加认识。步骤:

1、领导者要求成员在介绍自己的名字时,在名字前面加上一个标号,如“我是紧张的小明”等。

2、当每一个成员介绍完后,领导者引导大家分别解释为何会得此标号,同时分享感受。

(四)许愿(20分钟)

活动目标:探索并交流团体成员对团体咨询的看法、期待,引导成员心往一处想。步骤:

1、按逆时针顺序。让每个团体成员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以澄清每位成员参加团体的动机和对团体的期望。

(1)我加入团体的希望是:(2)我希望我们的团体是:

2、领导者澄清成员对团体的错误期待和认识,说明团体的功能、目的和内容。

(四)你我的约定(20分钟)

活动目标:建立团体规范加强我们的团体凝聚力,为后续活动做好准备。步骤:

1、领导者说明订立团体规范的原因。

2、团体成员共同讨论和制定团体规范,如“做到保密,不把团体内的事情说给其他人听”;“仔细倾听。不打断和批评他人的发言”;“不缺席,不迟到,不中途离开”;“不把食物带到团体辅导室来吃”等。然后将它们加以归纳,写在一张大白纸上,形成《团体契约书》。

3、每个团体成员在《团体契约书》上签名:以示自己愿意遵守这些团体规范。

(五)小结(15分钟)

1.领导者进行简单的小结,并分发《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要求每位成员每次团体活动结束后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心得。2.领导者预告下一次团体活动的内容,然后结束团体。第二单元

单元名称:心灵不设防 单元目标:

1、进一步增进团体成员间的了解。

2、协助成员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

3、检视团体的凝聚力,以及成员在团体中的参与程度。活动准备:纸笔每人一份,眼罩一个,桌子椅子若干,活动程序:

(一)背背佳(20分钟)活动目标:消除组员之间的隔阂,增进组员间的了解。步骤:

1、先请每两人组成一组进行。两人背靠背坐在地上,然后两个人的手臂扣住手臂。各组成员都准备好后,领导者下达站起来的命令,各组组员依靠背靠背的支撑一起站起来。

2、组员在站起来的过程中,扣在一起的手臂不能松开,不得借助其他的外力站起来。

3、当两人站起来成功后,将两组合并成一组,一同样的方法站起来。以此类推,直至全体成员共同站起来为止。

4、分享感受。(二)积极倾听(10分钟)活动目标:让成员学会倾听。步骤:

15.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篇十五

感恩对个体具有积极人格功能, 可以帮助个体抗挫折、脱困境, 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韧性因子, 能提升人的幸福感。感恩对社会具有道德功能, 能诱发人的亲社会行为[2], 推动个体关心他人和传递支持性社会联系。有些研究还证明, 感恩能降低抑郁、嫉妒, 减少躯体病症, 增进身心健康, 还能提高创造性, 甚至能提高学习成绩。在积极心理学思潮迅速发展的影响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作为主要目标和内容, 关注人性的优点和美德。本研究试图围绕感恩素质设计团体心理沙盘辅导方案, 并检验其效果。

一、研究对象

某高校一、二年级学生114人。其中男生29人 (24.8%) , 女生85人 (75.2%) ;独生子女74人 (64.9%) , 非独生子女40人 (34.2%) ;农村21人 (18.4%) , 乡镇23人 (20.2%) , 城市70人 (61.4%) 。

二、研究工具及活动内容

采用《感恩现状问卷》《感恩意识问卷》两个工具, 分别在团体心理沙盘前、后施测。感恩主题团体心理沙盘包括破冰活、团队建设, 以及活动过程中摸沙体验、最棒的自己、别人眼中最棒的自己、感恩家人等沙盘操作。

三、数据分析

1.大学生的感恩认识、感恩行为状况。80%以上学生对父母的生日、爱好、健康等比较了解;88.5%的学生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是由于血缘亲情;90%的学生认为感恩父母主要是关心父母的生活状态, 照顾好自己, 不让父母担心, 工作后要照顾父母的经济状况, 适当寄钱;54.8%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81%的学生认为影响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最重要因素是社会、家庭因素和学校感恩教育。92.3%的学生在父母生日当天会表达祝福;41.3%的学生放假回家, 会带礼物给父母;53.8%的学生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活;77.9%的学生很少或从来没有对父母发过脾气;93.2%的学生在一周内会和父母至少联系一次;联系父母的主要目的, 51.9%的学生是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情况, 29.8%的学生是关心父母的近况;48.1%的学生想过并在大学期间通过做兼职来减轻父母的负担;未来工作后的第一份工资, 64.4%的学生选择报答父母。

2.团体活动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结果表明, 大二学生的感恩意识稍高于大一学生;女生的感恩意识稍高于男生的感恩意识;独生子女的感恩意识稍高于非独生子女的感恩意识;城市生源学生的感恩意识最高, 其次是农村和乡镇。但是总体上, 各类学生之间的感恩意识差异不显著。

四、结论

团体心理沙盘活动前, 对大学生感恩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 绝大部分的学生对感恩父母有较高的认识, 也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一些感恩行为, 如向父母表达生日祝福, 放假回家带礼物给父母, 在校期间经常和父母电话联系。64.4%的学生选择用第一份工资报答父母。但是, 只有53.8%的学生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活, 超过半数的学生与父母电话沟通是交流自己的情况, 只有29.8%的学生是关心父母的近况, 48.1%的学生通过做兼职来减轻父母的负担, 调查结果符合个体在做自我评价时的社会期望效应, 也即是说大学生实际的感恩现状要比调查结果显示的状况稍差些。

通过量化研究, 可以看出学校感恩意识教育的效果较好, 均高于平均水平。同时, 学校教育让学生去体验感恩, 而不是去认知感恩, 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激发积极的感恩行为, 积极的感恩行为会让感恩意识内化成个人的积极心理品质。通过质化研究学生活动后分享, 可以发现感恩意识是来自于学生的内在真实感受, 团体心理沙盘活动还培养了学生其他的积极心理品质, 如好奇心、创造力、洞察力等。

参考文献

[1]杨艳, 刘长青.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综述[J].江南大学学报, 2009 (2) .

[2]张利燕, 侯小花.感恩:概念、测量及其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 2010 (2) .

上一篇:家长学校发言稿 发挥家长学校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一篇:出纳会计求职个人简历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