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2024-10-06

大学生如何弘扬延安精神(精选15篇)

1.大学生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篇一

学生“弘扬延安精神,坚定使命担当”

延安培训心得

2018年8月22日-24日,我有幸参加了学生工作部(处)组织的以“弘扬延安精神,坚定使命担当”为主题的暑期能力提升训练,在延安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习培训。在延安,我们参观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体验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重温了神圣庄严的入党誓词;观看了催人泪下的舞台剧延安保育院;感受到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王稼祥等老一辈革命领袖艰苦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让我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白求恩、张思德等同志用生命诠释为人民服务的行为让我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也更加努力.......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让我感悟到了革命前辈们振兴中华、救国为民的伟大胸怀,感悟到了共产党人追求真理、敢于斗争的不屈精神,感悟到了伟人们的高尚追求和人格魅力。三天的学习时尽管短暂,但是收获却使我受益终生。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尽管从书本、网络、同学等多种途径都了解过延安以及它在我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从未有过身临其境的学习和参观经历。初入延安,在梁家河,我们参观了习总书记三下乡期间开挖的第一口水井、建造的第一个沼气池,开办的第一个小商铺;在三大革命旧址前,我们参观了伟人住过的窑洞、开会的礼堂以及种过的菜园;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了真实的文物,了解了感人的事迹;在宝塔山上,俯瞰了延安全貌,感受了“万众瞩目清凉山”的气概。亲身体验和参观让我更加真实的感受到了革命岁月的不易和他们生活环境的艰苦,体会到了为什么会在延安带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以及他们在延安生活的点点滴滴。时至今日,仿佛这些场景仍然历历在目,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不屈不挠和坚定信念!

二、深入学习了“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例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随处可见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忘我工作精神以及白求恩的国际友爱精神、军民鱼水精神等等。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的这些行动所焕发出的精神力量深深的让我感动,尽管条件艰苦,生活物资匮乏,武器只有步枪,大刀。但他们所展现的精神面貌让敌人胆寒!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所形成的延安精神密不可分。这些精神不仅我党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同时也得到的普通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三、较为系统的了解了延安十三年历史知识。

通过枣园干部培训学院教授的阐释以及各大革命旧址讲解员们生动的讲解、实地参观那些珍贵的鲜活的历史照片、图片,我对党在延安时期十三年的的历史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一方面,实地深入了解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间重大的历史事件及其重要意义。例如洛川会议、中共“七大”等等都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都解决了什么问题,产生了怎样的后果,加上亲自处于那些场景中,多了一分庄重和使命;另一方面在这片革命圣土上,了解到了不同人物在这些不同的历史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例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袖在反对王明等人错误思想中所做的努力和斗争;张学良、杨虎城等人在兵谏蒋介石,要求联系抗日期间曾经做出的贡献;白求恩、张思德等同志牺牲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让我十分感动。毫无疑问,延安时期是我党奋斗历程中独一无二的,不可取代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阶段涌现出了大量可歌可泣的人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于心。

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反思当下。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撼。联系到具体的实际工作,我发现自身仍然有大的提高之处。

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立场是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此次学习让我明白的坚定的政治立场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它是贯彻执行思想方针的根本保障。在越是关键的时刻,坚定的政治立场越发的重要。当前的高等教育工作就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在日常学生工作中,积极执行党的政策方针,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其次,在日常工作中,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相比与革命时期的艰苦条件,今天我们已经处于一个和平年代,物资丰富、生活优越。这更让我们在思想上有松懈、偷懒的动向。此次培训学习是对自身的一次警示和教育,无论在日常工作中做什么工作,都要踏实做事,认真做事。在奋斗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再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具体到学生工作,就是要做好学生四年大学期间的思想教育和服务工作。在带班主任的过程中,要学会和学生相处,关心学生,尊重位学生,真诚的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既要思想上说服教育,又要行动上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最后,注意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党在延安的十三年,也并非一帆风顺,同样出现过错误,蒙受过损失。但是他们都及时的纠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发展、壮大。因此,在平常工作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即时反思并改正,结合理论,在实践中总结探索更合适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提升效率,更好地为每一位学生服务。

2.大学生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篇二

1 关于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识

1.1 延安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之一

延安精神根源于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又经过几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心培育, 已经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灵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精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本质和核心,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显著特征”的基本内容。作为党在不同执政条件下提出的与时俱进的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当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延安精神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延安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之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延安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体现。

1.2 延安精神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动力

作为我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 延安精神以其独特的思想魅力, 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新时期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够促进更好地爱国、民主、文明与和谐, 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精神是助推公正平等法治的强大动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敬业诚信友善的根本归宿,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推动富强文明和谐的必要条件。时代离不开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始终与时代精神同步前行。

2 延安大学用延安精神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总结

在当前时代条件下, 延安大学以延安精神为依托, 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力度, 努力造就以延安精神为灵魂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合格延大人。具体来说, 延安大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在学生工作中用延安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爱国爱党, 立身做人”的前提

延安大学依托红色文化优势, 不断探索将延安精神用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新模式, 特别注重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 学工部组织全校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参加升旗仪式, 并进行国旗下讲话,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模式中, 组织新生聆听延安精神报告会、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及枣园革命旧址、依托清明节去“四八”烈士陵园扫墓、邀请老八路来校讲革命故事等, 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愫;延安精神研究会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读书会成为了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的理论研究组织;利用每年五月份的“延河论坛”辩论赛、六月份的“红歌会”、十月份的“祖国、社会、人民与我”主题演讲赛等活动培育爱党爱国、立身做人的品质。通过以上教育方式, 延安大学的学生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政治事件、政治话题之时都显得格外理性与谨慎, 能够正确看待各类政治问题, 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从未出现过违法乱纪的政治事件, 成为我国高校的楷模。

2.2“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勤学善思, 立志成才”的基础, 是追求诚信友善、自由公正的必要条件

延安大学始终将“尊重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创造性”作为基本办学理念, 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鼓励学生时刻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生活、办活动。其一, 注重课堂上的实事求是。“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铭刻于每一个延大学子的心中, 将书本上的学问应用于具体实践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延大学生的基本学习方法, 培育学生公正为人、诚信做事的习惯。其二, 注重课外活动的解放思想教育。在举办课外活动的过程中, 学校相关组织单位尽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国庆嘉年华、三·七女生节、来自星星的你、学生社团”等活动中, 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其三, 《延安大学章程》、《延安大圩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延安大学学生管理规定》都是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并充分征求学生的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的。通过调动学生在密切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下参与学校决策的积极性, 进而培养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增强学生追求民主、公平意识。

2.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是“历练本领, 立业为民”的条件, 是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重要突破口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 也是党的根本宗旨。延安大学以“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教育培养着每一名学生, 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砥砺人生品格的重要标准, 倡导做“爱国诚信友善人”。其一, 高度重视革命传统教育。延安大学将革命传统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组织学生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大学校史馆, 并组织革命传统电影展播等活动, 加强对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其二, 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多年以来, 延安大学成立了100余人的“张思德志愿者服务队”、50余人的“白求恩志愿者服务队”、300余人的“学生爱心社”、50余人的“支教志愿者协会”、60余人的“家电维修服务队”等学生组织, 为社会、学校开展志愿者服务, 在服务的过程中痛并快乐着, 在快乐的过程中体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三, 早操晨会工作。延安大学自1941年建校以来, 一直于每天清晨六点半不间断地开展早操晨会及体育锻炼工作, 并被《中国教育报》等主要媒体以大量篇幅予以报道, 对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 具有红色背景的延安大学在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过程中不断深化与创新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模式, 为陕北老区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优秀人才, 必将成为用延安精神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的典范。

摘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始终是延安大学开展各项学生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 延安大学紧紧抓住延安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动力优势, 形成了以坚定政治方向、培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砥砺“艰苦奋斗、自立更生”品格等方式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模式。

关键词:延安精神,学生工作,弘扬,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余明远.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2.

3.大学生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篇三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延安时期孕育的延安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集中体现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等优良传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工作。

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和形成的伟大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

什么是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史工作者有共识亦有多种说法,党的文献也曾提到很多次,但都没有集中地系统地讲。2002年4月,江泽民同志在陕西考察调研时指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必须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讲话深刻阐明了延安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地位、作用,是对延安精神的实质和主要内容的一个界定。

正确把握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及时确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无论是在瓦窑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还是“持久战争”和“人民战争”思想的提出,等等,这些都在紧紧围绕着党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路线、政治纲领等重大政治问题,并不断使其思想更深刻、理论更系统、行动更坚决、步调更一致,这些重大的政治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使我们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确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方向,吸引了成千上万革命者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投身救国救亡的洪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时期,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共产党反对教条主义,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在行为选择上,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成功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文化认同问题;在精神风貌上,开拓进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尊重实践,善于调查研究,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全党各级干部形成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的优良作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核心。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实践上“最有威力的创造”,中国革命和建设自延安时期以来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坚持了群众路线。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强调党除了人民大众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经过由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产生,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形成,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正式形成,到1945年6月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上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从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标志。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要站立起来,有所作为,必须有股志气,有点精神。这股志气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正气,这种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精神。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虽然日理万机,还在杨家岭的山脚下耕种了一块菜地,三五九旅将士“背枪上战场,锄禾斗田庄”,把人迹罕至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这样的事例在延安不胜枚举。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

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坚决扫除“四风”。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被称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党的领导人布衣草履、素食淡饭,毛泽东同志穿着补丁衣服给抗大学员讲课,林伯渠同志用绳子作腰带,边区“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展现了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和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秀品质。而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丰富,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和平时期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逐渐滋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把与群众的“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是严重脱离群众、背离党的群众路线的表现。如果不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对党内作风之弊来一次大扫除,如果党群干群关系不全面改善和巩固,势必阻碍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的如期完成,阻碍“中国梦”的实现。

弘扬延安精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朝气蓬勃地带领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

弘扬延安精神,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党的群众路线是一条加强和改善党和人民、干部和群众之间鱼水相依、血肉相连、水乳相融密切关系的根本工作路线。延安时期,党不仅明确地提出了群众路线,而且自觉地坚持了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以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我们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党的全部工作之中,牢记过去、把握现在、开创未来,更好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庄严历史责任。

4.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篇四

继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开展之后,《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在北京展出。连日来,参观展览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人们深情回忆中国革命走过的光辉历程,热情赞颂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表达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心声。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这里曾经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陕北和延安战斗、生活、工作了13个春秋,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这波澜壮阔的13年,正是延安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这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今天的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全党同志,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新世纪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动力。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要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不懈奋斗。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一生动教材,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青少年更多地了解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走过的艰难历程,了解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光荣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把老一辈开创的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在与时俱进的奋斗中,延安精神必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化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鼓舞我们谱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5.大学生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篇五

——平田小学延安精神办学工作总结

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教育工作已站在了新的起点,进入了新的阶段,揭示着新的特征。新起点,即:“上好学,读好书”;新阶段,即:依法办学、规范办学;新特征,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新起点、新阶段、新特征的旗帜下,必须用延安精神作指导来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此,我校积极推进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现把一年来我校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充分认识延安精神进校园的重要意义。学校利用教职工大会、国旗下讲话、晨会、班会等集会向广大师生宣传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基本内容?弘扬延安精神的现实意义?教育全校师生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同时让师生明确在学校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使它成为学校办学方向;教职工管理、服务、育人的行为准则;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学会做人的根本。

通过学习教育,全校师生都能掌握延安精神蕴含着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充分认识到了延安精神进校园的现实意义。大家一致认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坚持以德育为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联系实际,增强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

学校把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与学校的德育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弘扬延安精神,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

1、一是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课,采取专题学习、报告等形式认真开展课堂宣讲活动。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延安精神与学科内容结合起来,把延安精神融汇、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实现思想教育、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增强教学的思想性和教育性。通过教材宣讲活动,使延安精神进入课堂,真正做到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又让学生了解当时延安的学习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体会革命前辈经过万里跋涉、历经磨难、逐渐铸就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2、多形式开展延安精神学习宣传活动。一是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宣传延安精神。学校组织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搜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事迹,利用每周一上午的升旗仪式,迎着朝阳,面对国旗,聆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事迹,接受心灵的陶冶。二是利用少先队队活动宣传延安精神。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学生进步的象征,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延安精神的重要阵地。学校少先队组织利用每周一次的少先队活动,组织广大少先队员认真学习延安精神,并付诸实践行动。

3、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延安精神与道德实践的结合。一是广泛开展“我是环境小卫士”活动。通过组织小学生科学计算塑料袋、生活垃圾造成的危害,组织学生开展清捡生活垃圾活动,使学 2

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自觉树立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二是广泛开展“文明好少年”评比活动。将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落实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关心他人、遵守纪律、礼貌待人、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提高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工作水平。

一是将学习延安精神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在实施延安精神进校园、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过程中,学校都把延安精神的学习、宣传、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二是将延安精神与师德师风教育相结合,着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三是将弘扬延安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集中力量,大力发展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感染作用,充分利用现有校园文化的平台,加载精神文化境界、价值观念、道德修养、敬业精神、人格品德等教育内容,发挥校园文化的宣传感染作用,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校纪校风的转变。四是将学习延安精神与普法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师生的法制意识。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观禁毒防艾宣传展览,开展法制讲座等活动,有效控制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为了提高学生的校园、交通安全意识,学校与公安部门结成“警民共建平安学校”,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教育,组织学生参观交通安全图片展,强化了学生的安全出行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为创建平安校园创建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五是将学习延安精神与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延安精神的宣传效率。学校积极收集储备相关影像资料,如反映革命战争历程的《延安保卫战》、《董存瑞》、《大渡河》、《巍巍昆仑》、《地道战》,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雷 3

锋》、《焦裕禄》等影片,并充分应用现代教育设备和手段,按教学计划,定时向学生播放。

(四)、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

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活动的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以及学生都受到教育,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普遍提高,敬业意识、服务意识和法纪意识显著增强。一是教育宣传到位,提高了广大师生对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将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促进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把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教育活动有机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与学校德育相结合,与学校素质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了德育教育的内涵。四是充分发挥延安精神文化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了基础,使全校师生爱岗敬业意识进一步得到了增强。

当然,我校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教育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全县教育总体发展不平衡;二是教育活动面还不够广。

弘扬延安精神,最重要的是靠持之以恒的常抓不懈。在下一步工作中,我校将着力抓好活动的指导、检查、督促,努力拓宽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促进活动的总体平衡发展,形成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活动长效机制,提高办学育人的整体水平。

6.弘扬延安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篇六

--参加第二期理想信念培训班学习体会 历史不可以重复,精神的力量却可以穿越时空而永存。在我们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同我委其他31名党支部书记和支部骨干成员一道,于10月23日一大早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用延安精神更加加深我们这些支部书记和和支部骨干成员们的理想信念,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表率意识,获得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总书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要求,切实把我委的老干部工作做得更好,真正做到让党组放心、让老干部满意。

一、革命理想要高于天。理想信念是解决干什么的问题,它是一个人的事业追求和精神支柱。共产党人最高的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人民获得最大实惠、最大幸福的事业。长征时期,红军能够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冲过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封锁,胜利转战陕北,首要的一条,靠的是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党能够领导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当然,伟大的理想是靠不同历史阶段制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奋斗目标来实现的。抗日军政大学成立初期,毛泽东对学员说:你们历尽艰辛跋山涉水,不远千山万水,甚至死都不怕,你们来对了,因为你们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是打鬼子。现阶段,要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总书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要求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切实把把我委的老干部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更加细致,切实做到让党委放心、让老干部满意。

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这条道路上,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要求我们胸怀远大理想,敢于勇担重任,不断用总书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结合岗位实际,脚踏实地地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奋斗。

二、要让群众对你亲。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提出来的鲜明政治宣言,生动地阐明了党的宗旨,是解决为谁干事的问题。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我理解,是否坚持为人民服务,是党性是否纯正的根本标准,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人民群众,党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为人民服务包括几层意思,一是要摆正党和群众位置关系问题。二是要解决群众的民生问题。三是要培养对群众朴素真挚的感情。四是要让群众对你有感情。延安时期,是党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时期、为人民服务坚持得最好的时期,也是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时期。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为人民服务是长期的、无限的,当前不仅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中着重解决思想认识和实践问题,而且要用一生来践行这个宗旨,自觉维持好党的生命线。

三、要打破教条的牢笼。靠教条、靠经验,还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实际走新路,这是用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干事业的问题。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具代表性的延安整风运动,肃清党内残留的主观主义错误和影响,破除对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的神圣化,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全党在思想认识水平上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真正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团结统一。现阶段做到实事求是,一是要有求真务实的勇气和胆略,为了人民利益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迎接挑战和考验。二是走群众路线,善于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谋求实策。三是敢于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历史反复证明,实事求是没有私利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应该成为共产党人的重要工作准则。

四、要保持艰苦奋斗本色。中国共产党是在艰苦条件下诞生并发展壮大的,艰苦奋斗已成为其鲜明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延安时期,面临日本人和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地区经济封锁的情况,党中央立足于自力更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出现王震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让荒山变良田的壮举,是艰苦奋斗的真实生动写照。现阶段,尽管我们党的政治地位、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需要也相应地有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任务艰巨而复杂,要求必须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品格。一要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要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在建设节约型机关和个人中做出表率。二要保持一种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经过努力,要让无路变有路,小路变大路,大路变成民族复兴的强国之路。三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立足底线思维,致力于创造卓越,时刻保持革命斗志。四是保持清正廉洁。如今,我们党执政已经几十年,在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产生巨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同时,党内腐败和作风问题也产生了巨大离心力和破坏力,这是需要我们时刻警醒,并努力加以改进。

7.大学生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篇七

唱读讲传发扬传统让革命理想流光溢彩

理想信念, 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和演绎。理想、信念是我们生活、工作的动力源泉, 是事业成功的最基本保证。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小到每一个人, 如果没有正确的理想追求, 没有坚强的信念支撑, 势必会走向消沉。

理想信念具有巨大的感召力, 为什么延安会成为当时中国有识之士向往的革命圣地, 就是因为延安不仅是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 也是中国的一大文化中心。在那里,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把“抗日救国”作为自己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 公开竖起一面旗帜、一座灯塔。不管是家有万贯的资产阶级叛逆者, 还是一贫如洗的农家子弟, 冲破层层封锁, 奔赴延安, 经过革命思想的洗礼, 又奔赴全国各地, 与当地的劳苦大众结合起来。

现如今, 市场经济如火如荼进行, 社会多元价值, 实用主义思想, 自由主义思想以及功利主义思想等影响深远而广泛。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利益, 理想信念缺失, 精神懈怠, 更有甚者认为理想信念是虚的, 不能直接带来物质利益。一些同学用实际效果作为行动的指南, 急功近利, 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就做, “学习成绩60分就行”、“只要学习好入不入党都无所谓”、“上大学就是为了一张文凭”等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问题存在的核心是缺少理想、信念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其实, 在每个青年人的内心深处, 都有朴素的爱国情结, 希望自己的祖国、民族更加美好, 这种沉睡的理想信念需要我们不断去唤醒、集结并升华, 如果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同这种美好愿望结合起来, 这种美好愿望就会变成崇高理想, 而这正是“延安精神进校园”的意义所在。

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 还原历史, 审视现在, 展望未来, 我们从一颗颗平凡的良心, 积淀了更为丰厚、更具活力的道德资源, 开辟出更为清晰、更其宽阔的进步路径。以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把延安精神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德育课教学之中专题讲授, 广泛组织开展诵读、歌咏比赛、影视教育、宣讲、参观、读书征文等活动, 把延安精神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不断扩大教育效果, 使学生在参与中受感染、受教育、受启发、受陶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进取无止境

当前, 在学生群体中, 很多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乏学习热情。部分学生不知道为谁学习, 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甚至有的认为是为父母而学, 不是我要学, 而是父母要我学, 到校后是老师要我学。因而, 经常出现上课迟到、早退, 课堂上精力不集中, 随便逃课等现象。很多的大学生都持有“专业无用论”, 他们这样感叹, 学的这些东西有啥用?参加了工作一点都用不上。于是, 便出现了“六十分万岁, 多一份浪费”者, 这些同学究竟做了什么, 翘课、逛街、打游戏、看小说……眼高手低, 昏睡终日, 大好的青春就在浑浑噩噩中流逝。这些学习上的懈怠, 思想上的浮躁都是与延安精神相悖的。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转瞬即逝, 我们要远离浮躁, 这是一个心灵修炼的过程, 更是一个内心提升的再造结果。其实, 用一句来解读的话, 那就是:锻造精神空间。今天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 仍然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些延安精神的精髓。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各种各样的新思想、新观念也不断涌现, 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学生不断解放思想, 不断的思考辨别正确的和错误的思想和观念, 并且在实践中检验这些想法。我们应当勤学习、善思考、勇实践、敢转变, 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将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

磨砺品格砥砺意志谱写艰苦奋斗新篇章

当年, 美国作家斯诺到延安采访, 从毛泽东住窑洞、周恩来睡土炕等平凡小事上, 洞察出共产党人作风的伟大力量, 并动情地把它称之为“东方魅力”、“兴国之光”。

延安时期, 自然环境恶劣, 经济形势严酷, 特别是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 日本侵略者对之疯狂“扫荡”, 使我党陷入了生死存亡的险境。

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 党中央、毛泽东及时地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 动员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在严重的困难形势下, 党中央一面强调生产, 一面提倡节约、廉洁的作风, 最后才能度过抗战难关。

当下, 不少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贪图安逸、追求享乐。有些大学生不愿倾听老一辈艰苦创业的故事, 上一代人艰苦奋斗精神在学生中有些淡化。有些大学生滋生了享乐主义的毛病, 生活不够节俭, 铺张浪费, 花钱大手大脚, 超前消费, 互相攀比, 追求时髦, 一掷千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学生认为, 今天我们的综合国力强了, 生活条件好了, 现在再来强调艰苦奋斗, 已经没有多大的必要了。其实, 艰苦奋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其中的“艰苦”与其说是指条件或环境, 倒不如是一种精神状态。其实, 艰苦奋斗, 不是要叫人做苦行僧, 而是提倡一种为实现一定理想而克服艰难险阻的奋斗精神。

8.弘扬延安精神 密切联系群众 篇八

密切联系群众 始终保持组织工作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在延安干部学院学习的心得体会

永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王 飞

11月23日至27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委组织部在延安干部学院举办的县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短短五天时间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尤其是通过对延安精神的再次学习,让我领略了延安精神的博大精深,感悟了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心灵又一次接受洗礼,思想得到又一次升华。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在陕北延安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的精华和结晶。他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他的核心内容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大法宝之一。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管理干部的重要职能部

说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来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显著标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为组工干部就要不断增强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问政于民,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坚持问需于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问计于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扎实的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不断加强学习,在提高为民服务本领上下功夫习近平同志指出:“高度重视学习、善于进行学习,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作为组工干部,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只有认认真真地学习、与时俱进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始终跟上时代进步的潮流,才能担当起重任,才能做到真学、真信、真用,使认认真真学习成为不断增强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清醒的过程。一要真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做到学思结合,以学引思,以思促学。只有加强学习和思考,才能加深理解、领会精髓,才能牢记使命、心系

化拓展“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扎实开展组工干部与困难党员群众“结对子”活动,定期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开展调研、访贫问苦,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真心倾听民意民声,切实解决民生民忧,真正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落到实处,架起组织部门和广大群众之间的桥梁;二是建立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机制。要不断促进城市党组织资金、信息、技术等向农村党组织流动,实现城乡党组织之间的同频共振,互动双赢;三是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历来是我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领导干部要定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访民情、解民困、兴民事;四是建立村级干部考核激励机制。按照“一定三有”要求,完善村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奖励保障及管理考核等制度,让村干部在岗有待遇、退岗有保障、干好有出头,从而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五是建立完善党员承诺制度。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让广大党员“亮身份、树形象”,积极为民办实事、做好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六是建立组工干部与基层党员干部定期谈心制度。认真倾听基层党员干部心声,解决基层党员干部实际困难。通

9.弘扬延安精神构建文明宿舍 篇九

弘扬延安精神构建文明宿舍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及个人访谈等方法,时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问卷调查,探究符合现代大学生特点的延安精神教育方式和途径,一方面可以使延安精神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得到传播与继承,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及全面发展以及良好的舍风、学风、校风的形成,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作 者:李玲 季蓓 高园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1169 刊 名: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 “”(23) 分类号: 关键词:延安精神   文明宿舍  

10.大学生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篇十

一、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青年思想教育实践的产物和成功的典范

延安精神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风范相结合而产生的。其内涵的表述有多种, 但比较为大家所公认的表述是江泽民同志所总结的四方面, 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所包括的这四个方面,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总体精神风貌。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一代人进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重要精神财富, 是青年思想教育成功的典范。抗日战争时期, 一批批国统区乃至敌占区的青年冲破重重阻挠, 冒着生命危险, 不远千里来到延安, 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不仅要加紧工作和学习, 还要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改造自己的思想, 使自己的一切工作能围绕着党所指引的政治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进行, 他们正是在延安精神的哺育下, 得到了非常有益的锻炼, 学到了以前学不到的新鲜的事物和道理。他们从各地奔赴延安, 然后又从延安奔赴各地, 在民族解放、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自己的才干, 使自己的青春闪闪发光。延安精神是青年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的载体。

二、新时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当前,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素质教育, 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规定:“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 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延安精神并不僵化也不过时, 它同样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 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青年学生, 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全部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高度概括, 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精神体系, 涵盖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其出发点和归宿。延安时期是中国抗战最艰难的岁月, 共产党人在这座革命大熔炉里, 经过血与火的洗礼, 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逐步升华, 从而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 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做支撑, 抗日军民克服了一切不利因素, 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饱满的热情, 正是这种始终不渝、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和为人民解放事业献身的伟大精神, 以及为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坚强意志形成了延安精神的灵魂。而这一点也正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当前, 中华民族正处于完成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关键时期, 需要一代甚至几代青年人具有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才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以延安时期共产党人奋斗牺牲的实践和在这种实践的基础上升华的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学生必将产生很强的示范效应, 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2. 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在不断与各种教条主义作斗争进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延安时期是这一思想路线真正得到确立的时期, 也是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 中国共产党通过整风运动, 系统总结党的失败与成功两方面经验教训, 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等著名论断。这一思想路线不仅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 而且是指导我们未来革命和建设的基本思想路线。用这种思想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对于培养他们树立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3. 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实实在在的行动。延安时期, 从党的领袖到普通党员, 从工农干部到知识分子, 都自觉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毛泽东在陕北十三年, 不仅始终和群众同甘共苦, 而且日夜为中国革命操劳, 常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在普通的党员群众中, 也浮现出了张思德、白求恩等许许多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人物。那时涌入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大批知识分子, 之所以能很快由孤立的、自在的个体, 变成坚强的革命战士和各项工作的骨干, 就是因为接受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实践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结果。可见, 为人民服务精神拥有着无穷的力量和巨大的影响力。高校用这样的思想和许许多多先进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 对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无疑仍具有着重要作用。

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

延安时期, 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 舍小家、顾大家, 表现出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爆发后, 中国共产党人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 率领和团结各族人民奋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 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一批批有识之士奔赴延安, 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可以说整个延安时期是一个爱国主义精神高涨的时期。今天, 青年学生是否具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能否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对于中华民族的振兴, 国家的长治久安, 同样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对学生加强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意义深远。

三、高校开展延安精神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 充分利用延安精神教育资源, 加强实践体验。

延安精神教育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其基本途径是实践体验。通过实践体验, 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从而有效地把外在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 达到道德境界的升华。因此, 其最佳方式是身临其境式的实践体验方式。这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体验阵地和鲜活的教材。因此, 可以运用延安精神的这一资源优势, 通过广泛的实践体验, 使大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有效解决延安精神教育的方法论问题。

2. 充分发挥延安精神对大学生的德育作用, 促进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

(1) 把延安精神的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之中。延安精神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德育作用使它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走进德育课堂。延安精神有其科学体系, 借助德育课的主战场地位, 把延安精神与其他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互相融会, 相得益彰。把延安精神引入教学, 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不仅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能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使他们能更全面系统地掌握延安精神。在具体操作中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正面灌输原则。延安精神博大精深, 要弘扬它, 首先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它, 理解它, 弄懂它, 然后才能掌握它。这样就必须发挥德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通过正面灌输加以强化。二是寓教于乐原则。大学生处于青春期, 乐于接受新生事物, 更愿意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接受教化。因此, 教育形式若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 则能事半功倍。三是自我教育原则。学生受教育的效果如何, 不仅取决于外部因素, 更取决于学生自身努力, 事实上, 大学生有较高的知识水平, 有较完备的认知结构, 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 因而具有很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四是知行统一原则。延安精神既是实践的结晶, 又是理论的源泉。特别是当一些大学生的政治观、人生价值观、道德观还存在种种误区时, 运用这一原则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对他们进行教育, 提高其对延安精神的认识水平, 另一方面, 又要他们把延安精神溶入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 指导自己的言行, 健康成长。 (2) 发挥老同志的典型示范作用。老同志革命生涯几十年, 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并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他们中的许多人就是在延安精神和哺育下成长起来的, 有对延安精神的亲身体验。他们在大学生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传播延安精神的工作中, 他们的典型示范作用是其他任何人所无法替代的。 (3) 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延安精神学习研究组织。依托这种组织, 通过协调、发动、组织等多种形式, 可以形成大规模、深层次、大范围的自我教育气候。这种方式教育目标更现实, 内容更充实, 针对性更强, 也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从中培养一批学生骨干, 并通过他们去带动更多学生参与, 使延安精神深深植根于校园, 开花、结果, 发扬光大。 (4)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延安精神表现为强烈的实践性。它源于实践, 又要归于实践。因此, 大学生学习延安精神必须立足校园, 走向社会。一方面组织大学生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及相关的革命老区参观、学习、考察, 增加感性认识, 加深对延安精神的认识与理解, 感受延安精神的雄宏与博大, 另一方面深入社会生活, 全面了解国情, 认识社会, 更深刻地理解延安精神的重大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进一步明确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必要性, 进而以此来武装学生, 激发他们刻苦努力, 全面发展,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摘要:延安精神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是延安时期青年思想教育实践的产物和成功的典范, 是当今青年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新时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有利于学生形成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 要通过加强实践体验, 发挥延安精神的德育作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延安精神,大学生,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过夏玲.延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引领作用[J].传承, 2011, (14) .

[2]雷志强, 袁旭华.试论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延安精神[J].教育与职业, 2006, (15) .

[3]李秀芳, 吴永.延安精神的本质特征和现实意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4) .

11.大学生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篇十一

楚雄医专延安精神研究会工作检查汇报材料

延安精神是党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的教育资源。在新时期,“延安精神进校园”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我校高度重视“延安精神进校园”工作,在楚雄州延安精神研究会的领导下,坚持把延安精神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之中,将弘扬延安精神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工程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完善延安精神“三进”工作体系,大力实施“一体两翼”工程:即以培养适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主体,以强化学生的政治信仰和创新能力为两翼,以延安精神塑造人,以社会实践锻炼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青年学生走上成才之路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明确责任,加强领导

为了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保障我校延安精神研究工作有序推进,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将延安精神进校园纳入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管理体系,于今年3月初正式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分会,由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姚天春任会长,将全校教职工、在校学生吸纳为分会会员,形成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学校党政工团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同时分会还拟定了章程、工作要点,明确了研究任务,按照“从上到下,从党员到群众,从教师到学生”的思路,开展研究工作和推进“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为切实推进延安精神学习研究和进校园奠定了扎实的组织基础。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在工作中,学校党委制定了《楚雄医专2011年干部理论学习计划》、《2011年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方案》等文件,将延安精神学习纳入学校党团组织和教职工理论学习内容,通过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教师例会等,采取集体学习和自学的形式,认真学习新时期延安精神的有关内容,领会实质。同时学校还把弘扬延安精神作为培训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学习使师生们认识到新时期的延安精神不仅仅是自力更生艰苦朴素的精神,更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为此,在新的时期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有着无比重大的现实意义,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从而为这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三、精心部署,认真组织

我校坚持把“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措施,丰富载体,取得良好效果。

(一)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紧密结合学情和学风的实际,积极推进延安精神入心入脑。

开展延安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是“延安精神进校园”的主要环节。因此,学校政治教研组积极探索工作路子,在政治课和形势政策课教学中,融合、渗透延安精神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知识与道德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同时学校还坚持以“三生教育”为德育教育的抓手,将延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三生教育”教学中,特别是结合医学生职业精神培 2

养的需要,通过“三生教育”,让学生从“生命存在、生命价值、生命权利”等角度,提升对生命的理解、敬畏,培养“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责任意识,树立一个医学工作者以“仁术”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用延安精神引导全体学生努力做人民欢迎的、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

(二)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延安精神进师德师风。

教师肩负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责任。推进延安精神进校园,首先就要推进延安精神进师德师风。为此我校今年重点组织实施了“以生为本、教真育爱”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学习教育、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传统教育、结对帮扶、一线体验等系列活动,让全体教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根本的思想,自觉把德育教育放在优先位臵,以自身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职业道德、优良的教风,去影响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加强师德校风建设和教师职业操守教育,加强党纪党风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党纪观念和廉政意识,使广大教职工养成善思勤勉、笃行的学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作用,使延安精神通过教师落到实处。

(四)充分发挥文化作用,紧密结合文明创建和和谐校园建设的实际,积极推进延安精神进校园

1、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注重校园文化发展,着力提升校园环境品位,发挥环境育人功效。学校2010年通过确立了“砺志笃行、大医精诚”的校训,“远志勤业、厚德济世”的校风,“博学善导,敬业求真”的教风,“虚心好学、善思勤勉”的学风。加大校园宣传文化建设,把思想道德、专业素养、行为品 3

德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教育体现于学校文化宣传的内容之中。坚持“医学生誓词”宣誓制度,并形成宣誓制度,编制并确定了校徽、校旗、校歌,建立了校史馆,把承传延安精神优良传统与开创学校现代文化紧密结合,把学校自然文化建设与人文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逐步形成了学校处处有文化的学校环境氛围。

2、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学生文化活动,我校形成了以团委为主导,以各学生社团、团总支、学生会为依托的格局,组织开展了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五〃一二”国际护士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周”、模拟面试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书画展、辩论大赛、配乐诗朗诵比赛、护理技能操作大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成立了学校健美操队、校合唱团、校礼仪队,形成了一批具有医专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既丰富了青年学生的业余生活、夯实了大学生的专业基础,也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学习的最佳结合。

3、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健康成长。学生社团活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新领域、新载体和新途径,已经成为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截止目前,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共有学生社团16个,上设社团联合会,负责所有社团的日常事务处理和协调工作。学校各社团在校团委的指导开展活动,实现校团委的指导与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相结合。各学生社团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能动性,精心策划,悉心组织,开展讲座、演讲、读书征文、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公益服务等系列活动,形成了社团每周都有活动,活动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良好发展态势,极大 4

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结合重大节庆日开展主题教育,不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利用每年的“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广泛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诚实守信、明责践行、修身报国”,“我与祖国共奋进”,等系列主题教育,通过“永远跟党走、信仰代代传”宣誓,“十八岁成人礼”宣誓,“与信仰对话——万场党史报告进校园”等活动。特别是今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时代主旋律,充分表达我校广大青年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心声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学校组织了“五月的鲜花——党的恩情永不忘——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庆祝建党90周年红色经典诗歌诵读比赛活动”、“党在我心中〃党史知识竞赛”“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党的光辉历史教育,有力宣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热情。

四、以社会实践为手段,拓展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与实效性,积极推进延安精神进社会实践。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致力于探索和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竞赛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有效增强了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1、坚持实践育人,不断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校团委坚持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积极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 5

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构建了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社会实践体系,每年都坚持开展“五〃八世界红十字日”、“三下乡”活动,3.5志愿者日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义务测量血压进社区活动等一系列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坚持每年寒、暑假都安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把“三生教育”作为社会实践重点内容,组织“社会实践优秀论文” 评比表彰,通过在实践锻炼中融入“三生教育”,培养学生对待患者生命健康职业道德精神,培养大学生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恪守职责、认真负责的职业美德,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育人效果。

2、大力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把学习、宣传、弘扬延安精神落脚到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利用课余时间深入街道、社区、村委会、敬老院和农民工小学等地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先后与楚雄州特殊教育学校、鹿城镇敬老院和东瓜镇白塔邑村民黄永福老人建立长期点对点帮扶。

3、积极倡导无偿献血,弘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仁爱精神,2010年有398名学生参加无偿献血,献血总量达到86100毫升,400余名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有267名同学合格并完成标本采集工作,形成和倡导了学生“救死扶伤、奉献社会”的医学精神。学校2010年被云南省红十字会表彰为“全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

4、倡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意识。学校至今校园环境卫生由学生负责打扫,把校园劳动作为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课堂。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去塑造学生自力更生的品质和顽强拼搏、6

战胜困难的勇气;用勤工俭学活动和校园文化氛围去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用延安精神拓展“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新途径。

12.在弘扬延安精神中推动文化建设 篇十二

就世情来说,现在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对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突出显现,引起了国际上反共反华势力的极度紧张。通过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加强国际宣传力度,连续不断地将文化拳头产品推出国门,就可以让一些别有用心的谎言逐一揭穿;再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文化这一软实力则仍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所以,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不要很长的时间,我们国家就能既是社会主义经济强国、又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主义事业树立起一个光辉的典范。

就国情来说,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有较大改善,从总体上说社会和谐、安定、风清气正,但离全面的小康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而城乡居民在经济生活有所改善的同时,精神文明的需求也快速增长,并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此外,一些人社会道德缺失,黄赌毒、假丑恶现象滋生,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突出。因此,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教育,扫除社会的丑恶现象和陈规陋习,大力推进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先进文化教育人,用优秀文艺作品鼓舞激励人,实属具有迫切意义。

就党情来说,广大党员大多是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的坚定信仰者,是能够做到讲党性、重品性、作表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但也有些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自身修养差,淡忘党的宗旨,不能够成为道德品格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为此,必须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在全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党的革命传统的教育、党性教育,力争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坚持党的革命传统的榜样,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在各级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尽职尽责,切实发挥骨干作用。

由此可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是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以宽广的全球视眼和深邃的历史眼光,深刻阐述了推进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并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决定》不仅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行为准则。

如何结合我省各级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工作实际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呢?涉及的方面自然很广,这里仅谈一点认识。《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文化建设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决定》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与延安精神的核心内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四个方面,是一脉相承的。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植根于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之中,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具有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无穷力量,提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价值取向,是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而延安精神呢?大家都已熟知,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难险阻、浴血奋斗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代表,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延安精神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源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延安精神的价值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拓展和升华,它们两者是血脉相连、承前启后、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从精神实质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要在开展延安精神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的活动中,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和建设一致起来、结合起来,一同抓。这样做,既继承和发扬了延安精神这一党的优良的革命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并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同时又实践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时代精神。

13.大学生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篇十三

延安精神“真”的价值在于延安精神是一种真理性认知的总结和升华,是实践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对救国真理的科学性把握。这种把握是基于爱国主义要求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认定,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实践精神。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指导下,结合中国当时具体国情,科学揭示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并坚信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如果没有这种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解放思想的勇气,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理性精神,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壮志豪情,就没有延安精神的产生和凝聚。从这个意义上讲,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科学的精神,就是维护真理、捍卫真理的精神。

延安精神“真”的价值还在于它指导了实践,战胜了革命斗争中的重重困难,促进了革命事业的成功,并在实践中捍卫真理、发展真理,使自身随着实践与时俱进。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地区处境十分困难,在现实面前,党中央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扩大统一战线,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加租加息的土地政策,又实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这正是延安精神指导的结果,是实事求是正确运用和发展的结果,是延安精神“真”的价值与时俱进的结果。

二、延安精神哲学意蕴“善”的价值

延安精神“善”的价值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坚守真理的过程中始终把自己的使命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鲜明地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旗帜。作为中国共产党阶级属性和根本宗旨的体现,延安精神的形成和传播一开始就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具备了延安精神形成的出发点和践行延安精神的归宿点,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体现的人民群众观。

“延安精神形成的主体是老一代革命者自我品质的汇聚,是通过他们具体的革命生活而创造的精神财富。离开了人去谈精神,就失去了精神的主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把延安精神着重培养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动力,作为创造“陕甘宁边区成为抗战的堡垒,民主的模范”的智力支持。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人文关怀下的延安精神,不仅增强了人们在军民革命和建设边区实践的信心,而且通过民主形式,团结了各阶层各党派,提升了革命边区广大群众的文化素养和高尚价值情操,最大化地满足了革命边区人民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卓绝实践中,为自己树立了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贴心人的光辉形象,人民群众成为中国共产党前进道路中依靠的根本力量。

总之,延安精神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陕北延安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与生活作风的精华和结晶”。它主要内容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作为老一辈革命者在革命时代对延安社会生活实践的提炼,其本身就是哲学意蕴上的“真与善”的统一。

三、以科学理性的延安精神重塑高职学生的精神信仰家园

延安精神形成的根基是“延安革命实践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化和全党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追求的执着,而这两者缺一都无法使中国共产党战胜革命的艰难困苦”,高职学生的精神信仰家园也同样是现实生活中他们求进步、求发展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化和对未来生活美好向往的理想信念执著。部分高职生缺乏科学的具体的人生方向和目标,很大程度上是主观能动性发挥受挫和对未来生活美好向往的理想信念遥不可及造成的。以科学理性的延安精神重塑高职学生的精神信仰家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主观能动性发挥和对未来生活美好向往的理想信念是否科学,这与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联系,与高职学生完整的人格塑造相联系。第二,主观能动性发挥和对未来生活美好向往的理想信念是否符合高职学生正确的价值需要,这与高职学生正确的内在需要相联系,与高职学生鲜明的独立主体性要求相联系。第三,主观能动性发挥和对未来生活美好向往的理想信念是否真正具备社会的支撑,这与高职学生有没有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相联系,与高职学生个人理想信念是否和社会理想信念相一致相联系。

四、以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提高高职学生的大学生活质量

延安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高职学生大学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实事求是地形成科学的大学观念、能否实事求是地形成科学的大学学习品质、能否实事求是地提高大学生活的整体质量,所以高职学生必须用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来正确看待这些关系,来正确看待自我。第一,高职学生要明白,大学应满足自己个体社会化的需要,应当把大学看成自我融入社会的必经阶段,把个体的社会化当成大学阶段所要实现的重要使命。这种使命的实现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还有技能方法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要把大学看成重塑鲜明个性的大熔炉,看成综合素质获得发展的大舞台。第二,高职学生要清楚,大学的学习基于个体社会化的需要必须多元学习,要有自主学习所形成的“才气”,要有“协作和沟通”所形成的合作学习、互动学习的“人气”,还要有满足社会要求的新知识、好技能和高素质,注重创新学习。第三,高职学生要看到,大学生活质量的整体提高必须建立在正确大学观的引导下,必须有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学习品质作为支撑,任何割裂生活和学习的行为、任何缺乏诚信的举止都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活质量的整体提高,都不能兑现即融入社会的命题。

五、以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高校中存在“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依赖性强,缺少远大志向,不能吃苦,集体观念淡漠,只顾眼前的享乐,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等现象”。作为延安精神的标志,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要在高职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必须与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结合在一起。第一,高职学校在高职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中必须体现出“社会之善”的主流价值,纠正部分高职学生急功近利的个人主义倾向,把他们的“自我之善”价值认定与“社会之善”的社会价值认定结合在一起。第二,高职学校在高职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形成过程中必须体现国家教育职能的原则性,在德育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教育的效果必须在提供资源的同时,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创造、自我奋斗,给他们留下发现、创造、奋斗的机会,并旗帜鲜明地把党的理论思想始终贯彻于学生生活的行为中。为培养出合格的德才兼备的学生,对部分学生必须进行民主教育和善意批评,强化学校办学主旨,凸显高等教育的人民性价值。

摘要: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华和革命精神的结晶, 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把延安精神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这对高职学生解决成长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是他们塑造精神家园, 提高大学生活质量,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延安精神,高职学生,成长问题

参考文献

[1]魏建克.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延安精神的三维度分析[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9 (4) .

[2][4]毛泽东年谱 (1893-1949) :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105.

[3]本刊记者.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 (7) .

14.大学生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篇十四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1日 09:00

来源:《求是》期号:2012/03作者:张本正 刘 强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一、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弘扬延安精神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历来高度重视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延安精神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在民族危难时刻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政治自觉和自信,而且体现了党对先进文化创造的高度自觉和自信。延安精神是党领导先进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已经深深融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就是守护好、建设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就是坚持文化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就是巩固党执政的文化根基。

我院地处延安精神的发祥地,是专门培养全军政工干部的政治院校。建院34年来,我院充分发掘驻地红色资源,坚持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坚定不移地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育,自觉把弘扬延安精神作为神圣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的信念从未动摇,脚步从未停滞。建院之初,院党委面对“办什么样的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作出了《关于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决定》,规定参加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是每一名学员的必修课。针对社会上一度出现的 “革命传统过时论”等错误思潮,院党委旗帜鲜明地再次作出《关于新形势下深入进行延安精神教育的决定》。我院长期坚持从校内、军内传播延安精神到面向社会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弘扬延安精神不动摇、不断线,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被誉为“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先锋”。2010年7月,学院的事迹被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确定为全国全军重大典型并进行了集中宣传。

延安精神不仅属于历史,而且属于现在,属于未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用好红色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这为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先进文化传统,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延安精神,使之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二、把握文化建设新趋势,不断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不断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开拓创新中充分展示先进文化的创造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多年来,学院党委始终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坚持与时俱进弘扬延安精神,赋予延安革命传统教育新的内涵,确保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历久弥新。我们始终紧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紧贴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实际,紧盯官兵和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紧抓人民群众和广大学员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大力传播延安精神。不断适应官兵和群众文化认知水平和认同方式的新变化,坚持在延安精神传播路径和手段信息化上下功夫。不断挖掘和拓展弘扬延安精神的新资源,开辟弘扬延安精神的新课堂。

延安精神产生于革命战争时代,但它蕴含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反映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体现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凝结着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了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适应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因而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和永恒的精神支柱。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活跃,人们的价值取向、文化取向多元多样,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准确把握精神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不断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三、强化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做延安精神的模范践行者

弘扬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要靠坚持不懈地教育宣传和躬身践行。伟大的延安精神教育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我们党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弘扬延安精神,离不开全体共产党人对延安精神的学习实践。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牢记“两个务必”,保持延安时期那么一种忘我精神、那么一股昂扬斗志、那么一种科学精神,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

30多年来,学院党委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建院育人,指导学院建设各项工作。构建以“求是”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校园文化,作为全院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确保办学育人的正确方向;始终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开拓创新的品质,坚持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学员,确立 “需求牵引、问题中心、能力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全面推动学科理论、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确保人才培养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始终坚持挖掘延安精神这个宝藏,全院上下真学真信真情实践延安精神,形成了“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院训精神和“忠诚使命、求实力行、团结拼搏、忧患进取”的精神品质,为部队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政工干部,使他们成为部队“过得硬、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人才;始终坚持以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情操和崇高品格为榜样,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育人与育己相结合,让延安精神内化为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涌现出一大批模范践行延安精神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学院教学工作和全面建设呈现可喜局面,先后获得“全军教学优秀单位”、“全军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延安革命传统教学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军队级一等奖、“国家精品课程”。

宝塔山下,延河岸边,孕育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我们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延安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而且是全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它的价值是永恒的。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使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15.弘扬延安精神 促进学校发展 篇十五

促进学校发展

——师宗县雄壁镇中心学校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雄壁镇中心学校始终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弘扬延安精神结合起来,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让延安精神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师生的头脑,用延安精神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形成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良好氛围

延安精神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创造意义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集中概括,也是中华民族美德的具体体现。多年来,学校在开展“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创办一流学校”活动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事迹,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然而,在成绩面前,在新的条件下,怎样继续弘扬延安精神,继续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继续克难攻坚、创造新奇迹、夺取新的胜利,这是面临的新课题。上鸭子塘完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结合学校总体办学目标,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开展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工作。

首先,我们继续组织教职工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延安精神的论述,深刻领会延安精神的实质和科学内涵。其次,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和研究小组的工作需要,适时发展“延安精神研究会”成员,先从学校领导、班主任,逐步发展到各科教师。扩大研究人员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为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奠定了思想基础和人员保障。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的总体办学目标和中心工作,研究制定了《延安精神研究小组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确立了“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延安精神营造心灵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绿色校园营造环境美”的思路。坚持“两个纳入”,实行“三个结合”,做到“四个贯穿”。“两个纳入”即:将延安精神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纳入教育教学的实施计划之中;“三个结合”即:把延安精神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四个贯穿”是:把延安精神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贯穿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贯穿于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之中,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和师生员工的工作生活之中,不断拓展和创新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内容,不断创造教育教学质量的佳绩,不断提升学校规模和办学档次,努力促使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将延安精神融入学校管理,构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西山民族中学的搬迁,给民族教育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长年封闭在深山老林间,与外界交流少,使之与先进学校的差距拉大。2003年,张贤校长从民职中调到西民中时,审时度势,确立了“科学管理,从严治校,努力把西山民族中学办成全县最优秀的初中重点学校”的奋斗目标。确定“两年打基础(到2005年)、三年初见成效(到2006年),四年、五年(到2007、2008年)出品牌”的实现途径。

1、引导教职员工正确解读奋斗目标的重要性。宏伟的目标只有达成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为实现目标而进行顽强地拼搏和忘我地工作。因此,引导教职员工正确解读学校奋斗目标尤为重要。第一,这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县市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质量竞争日趋激烈,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大好局面。面对这种形势,张贤校长理性地、深层次地作了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作为一个特殊市场,已显现出优胜劣汰的规律。随着竞争的机会越来越大,优质教育占领市场,教育质量低劣的学校必定门可罗雀,到时候连教师本身的职业功能都无处体现。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认清教育市场的属性,尊重客观规律,这样才能赢得教育的制高点……目前,西民中必须抓住弥勒教育各个阶段的入学都处于高峰期的机遇,将学校办成品牌学校,这样才能占领弥勒初中教育的制高点。”杨学诗书记进一步阐述道:“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和其他文化建设上不去,品位低劣,就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同情,没有人支持。”因此,我们要竭尽全力办好学校,为人民提供优质教育。第二,这是教师自身成就事业、体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我们的教师受党和人民培养教育多年,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和成就体现人生价值的愿望。然而,没有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只靠“单枪匹马”是难以实现的。要大家团结一心努力工作,实现目标、办成名校,才能成就名师。通过解读,使大家认识到,创建名校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教师实现人生价值,与教职员工的职业利害攸关。在统一思想认识后,全校教职工人心思定,人心思上,人心思发展,更加坚定了“创优”信念。

2、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常言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可见师德建设之重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专业化发展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走内涵发展的基本保证。首先,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弥勒县学校教职工六条禁令》和《弥勒县学校教职工十条禁语》,倡导教职工要做到“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以良好的心态适应每一位学生,以极大的努力服务好每一位学生”。其次,对教师进行“群体攻坚”的团队意识教育,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逐步树立现代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教育方式、学习和生活方式,努力形成讲奉献、讲大局、讲品位、讲合作的良好氛围。第三,加强法纪教育。编印出《西山民族中学法纪宣传教育读本》,做到人手一册,促使教职工依法从教、依法行政。第四,开展“体验式”教育。为了让年轻教师珍惜工作环境,每逢暑假组织青年教师跋山涉水到山区,把录取通知书亲手发送到家长及新生手中,关注山区农民子弟读书难的问题。每学年都派出老师分别到西

一、西

二、西三中学、东山中学支教,与山区教师同吃、同住、同工作。支教回来后,老师们深有感触地说:“同样的大学生,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拿国家的俸禄,但工作生活环境竟有天壤之别,如果我们不珍惜优良的环境努力工作,不把教育质量赶上去创造一流成绩,那么,愧对党和人民的殷切厚望,简直是浪费教育资源。

3、狠抓教学能力的提高。为适应培养名师的需要,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一是聘请省、州、县有关专家和全国知名学者、名优教师作为顾问,适时邀请上海方略教育集团专家莅临我校为师生上示范课,进行相互交流和磋商教育教学心得和经验。我校是“上海方略教育集团培训会员校”之一,每年支付10万元培训费。每个教研组都组织教师参加“上海方略教育集团”的远程教育培训。与此同时,积极争取“弥勒县中学英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红河州初中英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讲赛”、“云南省中考研讨会”(红河片区)等大型教研活动在本校举行,让教师足不出户就目睹名师风采。二是组织教师到建水、个旧、玉溪等地名校考察学习取经,加强校际之间沟通,促进教师相互磋商、取长补短。2006年暑假,组织全校教职员工一行140余人浩浩荡荡开进北京,观光祖国首都,领略北大、清华校园风采,对开阔视野、凝聚人心收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三是狠抓校本培训。重视本校内专家、名师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研究成果直接指导教育教学,避免“墙内花开墙外香”(例如,云南省特级教师杨学诗书记、红河州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视导团常任专家、红烟园丁奖获得者张贤校长、杨凤副校长、以及弥勒县“红烛奖”获得者陈宝艳、高永清老师等,都要根据自己工作的侧重点,每学期为教师举行专题讲座,指导学校管理、德育工作和教学科研)。四是抓教师的校本考试。如2006年底,学校组织100多名一线教师进行业务考试,促使他们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考试,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4、继续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首先是强化级部管理,实施“教职工二级聘任制”。“一级聘任”是校长聘任年级部主管校长(即副校长),“二级聘任”是级部主管校长“组阁”本级部领导,再聘任班主任和学科老师。大胆放权给年级部主管领导,实行“谁聘用、谁管理、谁考核”,让他们有职、有权、有责,并与校长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其次是“绩效分配制”和“三类课程考核制”,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第三是“推优晋级考核制”。即把对教师的师德要求、教学成绩、教研成果等方面进行细化、量化。考核中,特别加大“班主任工作、教学成绩、教研成果”的加分比重,让确实有突出成绩的教职工优先晋级或评优,打破论资排辈的做法。第四是强化“民主评议制”。即学校领导每年一次接受教职工民主评议;上课教师同时接受学生评议和本年级内部教师互评。要求学校领导的“民主评议”优秀率不低于80%,党员教师和年级部领导的“学生评议”优秀率不低于70%,低于要求者,亮出“黄牌”警告。第五是“表彰奖励制”。学校根据不同的岗位设立了“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教学能手奖”、“优秀班主任奖”、“优秀后勤工作者奖”等多个奖项,每学年结束,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为全校教职工提供了展示聪明才智的平台,学校里的教职工没有一个闲人。能干事的给他们岗位,干成事的给他们地位,干得优秀的给他们名誉和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

5、唤醒和鼓动学生自主学习。爱因斯坦说过:“唤起学生的独创性表现和求知爱好,是为人师者至高无比的秘方。”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民中的生源不是拔尖的,前几年是经其他学校录取筛选后剩下的三四类学生。面对这种状况,不少教师士气低落,个别教师还说:“这样的学生,哪个老师来教也教不上去。”张贤校长、杨凤副校长等领导认真分析后说:“这种观念必须改变!”并提出:“学生入学成绩与别人相差二三十分,只能说明他们„沉睡‟的思维尚未觉醒,„天赋‟的面纱尚未揭开,„自信心‟尚未找到,不能说明他们与别人的智商差距很大。即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决不能把生源差作为自己不努力的挡箭牌。”于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如何喊醒学生、开启心智方面的探究活动,老师们认真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每个学生的脾气、性格、作风、生活习惯了如指掌,认真分析考试成绩差的原因,从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入手,培养“内驱力”。在教师中掀起了“喊醒学生、鼓动学生学习”的热潮。党总支书记杨学诗写的《怎样消除民族生的自卑心理》等文章正是在此基础上物化的研究成果。

6、学校领导冲在教学第一线,狠抓教学质量。俗话说,榜样是无声的命令。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学校的三位副校长蹲点到教学第一线,引领控制本级部的教育教学。如王家声、李华友、杨凤副校长分别出任初

三、初

二、初一年级部的“主管校长”,并担任班主任,上满课时。其他领导成员如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等一律担任班主任上满课时,并且都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为教师做出了表率。此外,学校建立了“培养造就名师、管理使用名师”的制度,“名师”不是用来做装饰招牌,而是要为提高教学质量勇挑重担,如果不能为学校提质升位作贡献,那么名师也名存实亡。因此,既有领导带头冲锋陷阵,又有一大批名师紧紧跟上,使教育质量“接力棒”的成功传递提供了保障。

三、弘扬传统、拓宽领域,不断创新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内容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尤其是初中阶段,世界观逐渐形成。西民中从中学生的认识特点出发,从知、情、意、行入手,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继承革命传统,让延安精神薪火相传。为了让师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我们经常组织共产党员、延安精神研究小组成员、班主任到蒙自查尼皮,参观瞻仰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馆,缅怀革命先驱为人民的独立和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和丰功伟绩。为了对师生员工坚持不懈地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将西一滥泥箐老学校和西一镇黑路丫(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弥勒县委、县人民政府临时所在地)作为西民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清明节,组织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重走西山游击革命战争线路,徒步30余里到“教育基地”参观,了解游击时期革命前辈奋斗的事迹,祭扫烈士墓,让青少年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育他们养成自强不息、知难而进、孜孜以求、志存高远的品质,珍惜大好年华,加倍努力学习回报党、国家和人民。每学年对初一学生军训,磨炼意志、增强体魄,进行入学纪律和国防意识教育,对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生活,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2、创建“五星级”文明卫生宿舍。“五星”包括:卫生星、纪律星、团结星、文明星、学习星。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与延安精神结合起来,并纳入创建“五星级宿舍”活动中。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每天节约一分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做起,养成爱护公物、崇尚节俭的良好风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做人、知荣明耻,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达到了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让延安精神走进课堂。首先是政治课教学中增加了延安精神的主题内容;其次是注重德育在各学科的全面渗透,把延安精神渗透到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第三是举办别开生面的“延安精神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让学生知道,延安精神是长征精神的继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所有革命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延安精神也是与时俱进。

4、开展帮贫济困和感恩教育活动。西民中的学生大多来自高寒山区贫困农民家庭,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农民子弟读书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不少学生为了求知欲望,在学校用开水泡饭、薄衣挡风寒,艰难地度过三年寒窗。学校把扶助贫困学生安心读书完成学业作为办学的着力点之一。在扶贫教育中,首先是共产党员带头,对特困生实行一帮一结对扶贫;其次是全体教职工开展阶段性集中捐助形式;再次是向社会各界倡议援助。从2007年1月至今,学校共筹集资金18.05万元,用于扶助贫困学生。其中,教职工捐资1.8万元,社会各界捐资8.65万元,学校压缩其他开支,节省划拨7.6万元。社会捐资中,昆明邦越培训公司(LP-3)72000元,香港鲍斯高基金会10000元,邵瑞义副主席、上海市离休干部黄宣镇、红河烟厂职工张锡光,每年每人对口扶贫3人,每人500元,计4500元,为特困生解决了燃眉之急。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增强忧患意识,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情,感谢社会上所有人的关爱。一是宣读“中考誓言”,向父母、向学校、向老师表决心,用实际行动把感恩之情落实到提高考试成绩上;二是受外界资助的学生,每学期结束时向资助者汇报思想道德表现、家庭和学习成绩进步情况,报答感谢之心;三是探索“感恩”教育的新形式。例如,2007年6月23日,西民中与昆明邦越培训公司LP-3班学员在本校举行“爱心接力,成就梦想”大型感恩教育活动。让受助学生和父母与资助者面对面“零距离”接触,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激烈的震撼。四是开展“爱心传递”活动。学校经常组织师生到山区贫困中小学捐资助学,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经常组织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到“弥阳敬老院”为孤寡老人做好事。特别是今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校师生对遇难同胞表示深切哀悼,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抗震救灾。全校捐资额达47829元,为灾区人民献上爱心。同时免费接收了从四川绵阳市秀水中学的初三学生邓清雯到我校插班就读,为灾区人民提供温暖的港湾。

5、挖掘本地教育资源。学校非常重视搜集本地区、本民族,甚至是本校校友在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和目前在校师生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先进事迹作为师生学习的榜样,以坚定学生的理想和学习信念。例如东山镇彝族人张冲,从一个山里娃成为抗日名将的故事;革命烈士、彝族阿细人杨治廷在敌人的屠刀下宁死不屈的英勇事迹;西一镇野猪塘村段文奎、大平地村武自立从小在农村边劳动、边放牛、边读书,成为新中国的大学教授的经历整理出来,教育和启迪学生。促使学生认识到:“山区人、农村人也不是傻瓜”,只要善于学习,“山沟里也能飞出金凤凰”的道理,引导他们去掉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与此同时,学校把教职工和学生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大会表扬、橱窗宣传、撰文在报刊登载事迹介绍等形式,树立学习榜样。让大家直观地看到“什么叫严谨治学、诲人不倦”,“什么叫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什么叫不怕困难、顽强拼搏”,“什么叫助人为乐、不怕脏累、甘为铺路石”……例如,黄向云,一位彝族青年教师,平时不善言辞,“纳于言而敏于行”,当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不法分子威胁时,挺身而出,在身遭数刀后仍然与歹徒殊死搏斗。事情发生后,学校立即宣传。他的英勇事迹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的褒奖和赞扬,被红河州委州人民政府授予“红河州见义勇为公民”的称号。

6、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抓死安全责任不放松。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邀请公、检、法、司领导以及县安监局、县交警队、消防队、地震局、气象局领导、专家为师生作法制报告和安全教育。举办“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遏制艾滋”的签名承诺活动,师生参与率达100%。针对目前全国校园安全案例不断出现的状况,把安全教育作为办学的着力点之一,抓死安全责任制不放松。配备学生安全防范知识读本,做到人手一册,做到警钟长鸣,防患未然。成立“创安办”,充实和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食堂管理,定期组织学生对食堂的“食品卫生、饭菜数量和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核,考评量化结果与奖惩挂钩。在食堂内随时摆放公平称,接受师生的监督。

7、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西民中延安精神研究小组工作计划,重大节日举行庆祝纪念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全校性冬季田径运动会和一次夏季球类运动会,参与人员达100%。让每位学生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发挥特长,向着“更快、更高、更强

”的目标,年年刷新学校记录;每年“建党节”来临之前,都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党在我心中”的征文比赛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每年元旦来临之际,都举行隆重的辞旧迎新文艺晚会,邀请县延安精神研究会领导、县“关工委”、县老干部文艺队一起同台联欢,充分发挥师生的个性特长,学生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异彩纷呈、盛况空前。既活跃了校园文化,又陶冶了学生情操。

8、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各族师生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西山民族中学是名副其实的民族大家庭,师生中有汉、彝、壮、苗、傣、回、白、侗、蒙古、仡佬、哈尼、拉祜等12种民族,145位教职工中少数民族占46%,2860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占61%。学校重视民族教师与汉族教师、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和睦。一是采取了汉族学生与民族学生“一帮一”手拉手活动,使民族生尽快过语言关,增进相互了解,提高交际能力。二是每年一度中秋节,正是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时,学校拨出专款给各班师生欢度佳节,让远离父母的民族学生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使师生其乐融融。三是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张贤校长在校本培训中,明确提出了“要建成一支正义之班子和仁义之班子”的目标。“正义”即为讲学习、讲政治、讲原则、讲正气、讲奉献、讲效益。“仁义”即为讲团结诚信、讲理解支持。注重取长补短,促人发展,助人成功。并指出了实现目标的途径:加强道德修养,以德建其威;练就过硬的领导作风和业务素质,以事立其信。推行了“当周校长”负责制,让领导成员轮流值周锻炼,体验“校长”的工作。采取了“指路子、压担子、结对子、搭梯子、建台子”的方法,提高了民族干部和民族教师素质。少数民族教师与多数民族教师之间团结协作,齐头并进,出现了“比、学、赶、帮、超”的态势。彝族女副校长杨凤2006年获“红烟园丁奖”,傣族副校长李华友2006年被评为红河州优秀共产党员,彝族教师高永清、石菊仙先后被评为“弥勒县红烛奖”,彝族教师张碧成2007年被评为红河州优秀教育工作者。四是针对民族学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由本校教科室牵头的《民族学校新课程改革学生适应性研究》被省教科院批准立项。实施两年多来,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考试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四、把延安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挖掘和传承学校文化底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校园文化,是提升教育内涵的重要方面,是一所学校成长进步、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上升到全面优质教育不可缺少的要素。

1、建成西民中“校史展室”和“党员活动室”。西山民族中学是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于1951年在西一镇滥泥箐村创办的一所民族中学,其目的是为纪念西山人民在解放战争中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让更多的老区各族人民子弟培养成为民族干部和社会建设人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励精图治、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已走过了58年的风雨历程,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传统。为了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和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先后建起了“校史展室”和“党员活动室”。“校史展室”展出了“校园由来”、“领导关怀”、“教师教学”等八大块内容百余幅照片,体现了学校各时期的重大活动;“党员活动室”设置了“学校的总目标”、“做有规定”、“学有榜样”和每个党员要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等十大块。并配置了三套电视机、DVD、音箱配套设备和两个微机接收电脑联网的多媒体。同时配备了《井冈山》、《长征》、《八路军》、《新四军》、《大决战》、《延安颂》、《开国领袖毛泽东》等100余部电影和电视连续剧,时常为师生放映,为师生进行延安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直观生动的教材。西民中党员活动室被中共弥勒县委命名为基层党组织“党建示范点”。

2、让校园每个角落成为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育人场所。学校从校园规划、建筑设计、部局安排入手,形成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力图使学校的每一面墙、每条标语、每一扇门、每条小路、每条流水、每一棵树、每个角落都具有文化品位,体现人文精神。学校在校园内设置了校园文化长廊,在教学楼墙体显眼处悬挂革命领袖、著名科学家、文学家画像、生平事迹及其名言警句。在教学楼、食堂、宿舍过道旁张贴了文明礼貌用语等,让学生低头不见抬头见,潜移默化熏陶学生,营造用延安精神育人的氛围。

3、运用教育管理理论,总结提升办学经验,积淀学校文化底蕴。西民中非常重视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研究,将教育反思心得体会写出文章物化教研成果。在校长张贤、党总支书记杨学诗的带动下,全校教师全员参与,教育科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老师们结合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总结成功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张贤校长写的《校长应树立的几个科学发展观》、《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走进名校,探索学校管理的空间》等多篇文章发表在《弥勒教育》、《红河教育》等刊物上;杨学诗书记写的《中考政治答卷反映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课余写作大有裨益》等10多篇论文发表在《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等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对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更大的社会效益。至今,西民中汇编了校刊《扬帆》四期,《教师论文集》3集,汇集各类文章346篇。教师所写的论文100多篇被《云南日报》、《云南教育报》、《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充溢着浓厚的学术风气。在基础上汇编了《真抓实干,努力托起明天的太阳》、《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弘扬延安精神,创办一流学校》等三本专集。分别汇总了多年来学校德育工作、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的经验特色文章。为积淀学校文化底蕴、传承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加强绿化美化建设,创建州级绿色学校,努力创设具有西民中特色的高品位的花园式学校。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良好的环境有竞争力,良好的环境是生产力,良好的环境可以塑造高尚的人格魅力。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良好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张贤校长积极主动联系和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在红烟集团等企业的无偿扶助下,把学校东边38亩土地让给西民中,使校园面积达到了138亩。并且根据美学原理,帮助学校修建池塘——学海;兴建田径(绿茵)场、植草种树,硬化道路和建设大门;拆除原来的封闭式围墙,换成花纹型栏杆,成为开放式学校,已投入资金达1600万元。校园内乔木、灌木、花、草、藤互相补充,弯弯曲曲的石板小径盘旋于“学海”周围,穿梭于草坪之间,与小巧玲珑的“小桥流水”互为衬映、相得益彰。如今,当你站在大门外的东边向西望去,恰似“扬帆起航”的建筑形象映入眼帘。前面是一个椭圆形的大池塘,清澈见底,鱼儿蹦跳;后面是宽广的大草坪,绿草茵茵。其间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树木枝繁叶茂,松鼠出没,小鸟鸣叫,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景象。对调节学生心理,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西民中在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群体精神面貌健康向上,德、智、体全面发展。2006—2007连续两年中考高分段人数创全州初中学校第一,沈梦香、李莹中考成绩位居全州第三、四名。在参加省级各科竞赛中,获省级一等奖6人,省级二等奖10人,获州级奖52人。70位学生被分别评为省、州、县“三好学生”和“优干生”;教师参加州、县级课堂技能大讲赛,陈宝艳、张海艳、龚艳、姜雪静、毕芬兰等获得一等奖;教师中,有2人荣获“红烟园丁奖”,有1人获红河州劳动模范,有1人被授予“红河州见义勇为公民”称号,有29人被评为州县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县红烛奖”;学校18年一直保持县文明学校单位称号,2003年评为“红河州文明学校”,今年已申报省级文明学校,并经州级通过评估。学校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先进学校”、“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县平安校园”、“红河州消防先进学校”。被授予“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县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红河州创建绿色学校”。受到了省州县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上一篇:语言活动:风在哪里(文学活动)下一篇:市政工程部年终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