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纪守法的心得体会

2024-07-23

遵纪守法的心得体会(共14篇)

1.遵纪守法的心得体会 篇一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学习法律、懂得法律、运用法律。法是治国的根本,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树立一种“遵纪守法从我做起”的意识,随时随地都要遵纪守法。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心得体会1

随着时代的前进,我们已经迈入了21世纪;随着祖国的强大,我们也加入了WTO。社会上那些“遵纪守法”的字幕也处处映入我们的眼帘。

在2002年公民道德规范中的第一句话是这样四个字“爱国守法”。作为一个公民,我们的基本道德就应该是爱国家、守纪律。而作为一个小公民,我就更应该时时刻刻牢记它。

要说爱国,我想人人都知道,也都会去做。那么针对我们小学生的就是“遵纪守法”了。所谓的遵纪,就是遵守纪律,守法,也就是遵守法律。我们作为21世纪的主人公,作为祖国新世纪的人才,就应该人人争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我们应该处处重视学校、社区、社会、国家的纪律,不可视而不见。要把它作为一种严以律己的要求,并要做到严格遵守、决不违反。我们要把违反、破坏纪律视为一种可耻的不良行为,坚决不把纪律违反。

那么,除了要遵守纪律以外,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呢?我们还应该守法。对于国家制定的一些基本法律条文,我们必须要了解,还要掌握一些与我们关系十分密切的条文,以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另外,如果碰到了纠纷、矛盾,我们也要能够利用法律来判断对于错、是与非。如果我们遇到了违法犯罪的事情,千万不能凭用个人的力量以及想法,应该用法律来惩治违法者。因为国家制定法律是用来维持社会治安,保障国家安定,惩治违法犯罪者的。因此,做一个守法的好学生也是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不可忽视的。

我们除了要了解法纪的作用之外,还要会学会用。

在日常的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许许多多违反法纪的事。如:闯红灯、乱穿马路、逆向行驶、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又如:说粗话脏话、打架、骂人、进行不法经营、诈骗……如果碰到这些事情,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因为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不便:给社会治安带来的混乱,在别人的身心上会受到伤害,触犯了法律或违反了纪律……那么,我们就应该及时上前劝阻。如果碰到劝止不了的,就应该叫大人或是民警叔叔来处理。防止小事闹大。

我们不仅要自己会用,也要动员全社会一起来行动,做有益的事,为我们的祖国做贡献。就比如:有人在做违反法纪的事,我们可以及时上前劝止,并告诉他这样做的危害。又比如:动员大家一起在社区、学校、社会上打扫卫生,让我们的国家更加整洁,并告诉那些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人这样做会破坏我们祖国的美丽环境……

在我们了解了法纪,并且会用之后,最重要的还是要牢记。只有当你时刻牢记了“遵纪守法”这四个字后,才会在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当中来更好地运用它们,利用它们来保护自己,来惩治违反者,取得应有的成效。所以,我们应该把祖国的强大,祖国的繁荣昌盛,祖国与世界接轨作为一种压力,再把压力化为一种动力;为我们美好的目标而奋斗,为我们美好的理想而追求,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而努力。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携起手来,心连心,把“遵纪守法”时刻印在心中,让全社会、让全中国都来为祖国的安定、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遵纪守法”,让我们小学生做一个真真正正的“遵纪守法”的小公民吧!

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心得体会2

遵纪守法是我们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应该去认真的履行他,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卫士。反之,如果不遵纪守法,那么我们将会受到一定的惩罚。

在一个双休日里……

“叮铃铃……”一阵阵吵闹声传入耳内,吵声就像一只隐形的手,将我从床上拉起。揉了揉那朦胧的眼睛后便穿上衣服走出房间,妈妈早已在厨房里做饭,“今天是双休日,我们一会去市里去玩。”妈妈一边翻动着炒勺一边对我说,“哦”我回答道。吃完饭后,我们一家收拾了一下便走了。那天的天气虽然比较阴,但是,在我的心里他却是如此的明媚。

来到市里,我们边走边聊。虽说今天是星期天,可是路上的行人也不是很多。走着,妈妈忽然看见马路对面的有一家衣服店,看上去挺火的,便要带着我和爸爸过去转转。可是,要过去还需往前走一段路从人行道上过去。“要不,我们从这翻过栏杆,直接从这走过去。”爸爸说,“好好”妈妈急忙答到。我又赶紧反驳“这样不好吧!你看,人家都没有从这里穿过。”“这有什么不好的,从这里走的人多了去,只不过是你没见到罢了。”妈妈道。我驳不过他们,只好从了。

于是,爸爸开始翻了。爸爸是一个胖子,要翻过那高高的栏杆,可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抓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胖乎乎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一副努力的样子。最终爸爸翻了过去;随后我和妈妈轻易的翻了过去。我们排成一字形,站在那等待这车间的空隙,突然,我们看好了,那辆车刚一过我们便往过跑,当我和妈妈快跑过去的时候,我微微的回了一下头,看见了爸爸还在后面缓慢的挪动着,可能是爸爸刚翻栏杆时耗费了太多的气力吧!于是,我叫住妈妈一起又回去搀爸爸。两旁的车也越来越近。瞬间,尘土飞扬,鸣笛声如擂鼓一般在两旁响起。等尘土散去一看,两旁已排着长长的队伍。汽车司机们将头探出窗外大声的喊着“快走呀!你挡道了。”此时,汽车鸣笛声、司机大喊声、旁人嘈杂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远处的交警看到后,急忙向这边跑来,“不好了,交警来了,走开。”爸爸惊慌的喊道。我和妈妈赶紧搀着爸爸走向栏杆,然后我们托这爸爸翻了过去,我们也紧随着翻了过去,我的脚刚落地面,交警便急喘吁吁的跑了过来。“你们违反了交通法则,并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应罚款500元。“交警吁吁的说道。“啊”我们异口同声的喊道!“交警先生,你看我们是……”妈妈有讨价道。“不可以”“交警肯定的回答道。“哎~只好认栽了”爸爸苦恼的说。随后,我交了钱。便回家的,因为这件事是我们已经没有心情再玩了。

回家的路上,我坐在汽车里探着窗子朝外看了看,天气忽然便得更阴了。

那天之后,我渐渐的从一个不懂遵纪守法的人便成了一个懂得遵纪守法并且认真的去履行的人,因为那次我知道了不遵纪守法的后果了。

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心得体会3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我们平时所说的规矩就是遵纪守法,但我们能真正完完全全做到尊纪守法的有多少人。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遵纪守法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不遵守纪律,不遵守法律的行为,觉得有一些是很小的事情,没犯什么错,认为没什么影响,错误行为一直不改正,殊不知可能就会因一些很小的不遵守规矩的行为酿成大错。记得有一次暑假我和爸妈去柳江古镇游玩,在上梯子的时候,突然从上面掉下来一个矿泉水瓶,刚好打到了妈妈的头上,当是就听到妈妈痛的叫了一声,我们走到梯子上面看到是一个阿姨抱的一个很小的小孩子,是那个小孩子故意往下扔的瓶子,因为他觉得好玩,妈妈跟那个阿姨说让小孩不要往下扔东西,下面游客那么多,打到人了不好,那个阿姨没说话,也没和小孩讲不准扔东西。其实当时水瓶从上往下扔的高度只有两米左右,但妈妈被打到的时候还是很痛,那么可想而知从更高的地方扔下来是什么样的后果,我看到过一个报道,说一个鸡蛋从8楼扔下可以使人头起一个大脓包,从16楼扔下可以使人头皮破损,从24楼扔下可以使人当场死亡。现在我们所居住的城市都是高楼大厦,这些年经常听到报道说高空抛物,发生了很多悲剧,之前有次的报道我印象很深刻,是从楼上掉下来一个铁的衣叉,刚好叉中楼下一个人的头,那次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家住8楼,爸爸妈妈总教育我说不管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往楼下扔,我也按照他们说的,从来不乱扔东西,但我家阳台有时会有一些楼上扔下来的东西,比如说烟头,我想对楼上的邻居说,请你们不要高空抛物,不要乱扔东西,砸到楼下的人出了事就不好了。我也想对柳江古镇那个带小孩的阿姨说,小孩子不懂事,他扔水瓶砸到人觉得好玩,但大人要告诉他不能乱扔,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要改正,如果他从小就养成这种不好的习惯,以后在很高的地方也这样往下乱扔东西,出了事后悔就来不急了。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人人遵纪守法,我们社会的这个大家庭才会安定和谐,相反每个人只按自己的意愿行事,那社会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为了建设我们这个和谐友爱的大家庭,我们一起努力,从小事做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心得体会4

从小,我5261们就在没有任何风雨的温暖港—4102—家里面成长,1653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生活。童年时没有烦恼可言的,都很快乐,爸爸妈妈也带我们去很多地方玩,那时家就是我们的乐园,是我们的快乐安全小岛,家的感觉是最温馨最甜蜜的。

谁着年龄的增长,找们渐渐的懂事,变得成熟起来。因此,我们不能一直在那个温暖港里面生活下去,我们要经风雨见世面。从小就应该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做一个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孝教父母,遵纪守法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目前,我们正是成长的时候,不要去违法乱纪,去追求一时的“自由”。如断线的风筝,他已是随风摆动,可不久之后就会面对毁灭。

比如说在海口市某中学读初一的郑某与杜某,商量着去吃夜宵,但又没钱,两人便决定去学生宿舍找同学强行索要。郑某用衬衣蒙住脸,杜某则戴一顶旅游帽,窜入同年级某班宿舍,将门撞开后,向室内的学生索要钱物,并叫道谁不给就打死谁,并用扫把猛打床板恐吓学生,两人同时动手搜梁某等4人的口袋。抢得几元钱后,两人到校外去买了一瓶矿泉水,并买了几支烟抽后,又回去窜到另一个宿舍,采取同样的方式向同学们“要”钱,当时一个同学口袋里只有几元钱,他央求两人给他留一块钱第二天吃早餐,两人丢给这名同学一元钱后扬长而去。当晚,两人共抢得现金31.5元,均被两人用来抽烟喝水和炸东西吃。自以为找到了“快速发财”的捷径,仅隔一天两人又再次闯入学生宿舍准备抢劫时,被在宿舍附近执勤的校保卫人员和民警现场抓获。

法院审理此案后认为,郑某与杜某两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威胁手段劫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均构成抢劫罪,但因两人未满18岁,又系在校生,具备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一审分别判处两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0元。这就是法律的制裁与审判。

我们不要知法犯法,应该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应该拒绝所谓的“无依无附的自由”,要在国法,校纪,家规的约束下,努力提高道德素养,加强法制观念,努力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心得体会5

法律——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是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执行的行为准则。”这是字典中对法律的解释。但它对于我们很模糊,并不具体。作为中学生,我们要争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就要从生活中做起,学法.懂法.守法.遵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做遵纪守法小公民。

曾有古训:“无规矩不成方圆”。小得来说,学校没有规矩,就没有秩序,更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子;大的来说,社会没有规矩,就没有稳定,更不可能社会发展.国家繁荣。而法律正是国家制定的规矩,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学习和遵守的规矩。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人生当中最为重要的时期是从出生到成年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不摧毁种种恶习和错误的话,他们就会发芽滋生,一直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他们已经扎下了深根,可能永远也除不去了。”可见,少年时代养成一个好习惯是多么重要。只有从小养成好的习惯,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国家栋梁之才。

那么我们应如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呢?

作为尚在象牙塔的我们,很多法律都离我们很远,而此时我们应该遵守的就是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应该作为行为准则的就是道德的要求。

在学校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是我们应该时刻遵守的行为准绳。很多学生都能按照它来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品行优良的中学生。而同时却也有一些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如有的人自私自利,损坏公物,侵害集体利益;有人顶撞教师,打骂同学,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人沉迷网吧,整日不思进取,思想堕落,没有中学生应该拥有的积极进取之心;有人在其他人困难是不能伸出自己友爱之手,不能奉献自己的爱心。各种不文明、不道德的人和事,尽管是极个别,但严重破坏了学校应有的良好道德氛围。这些都是我们要改正的。在学校里,我们应保有一颗积极进取之心,努力学习,刻苦奋斗,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规范“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我们要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行,让自己成为团结同学.尊敬师友.行为规范.有美好道德的标准中学生。

我们应做的不仅是这些,我们也是社会的一员,所以也应遵守社会的各项纪律要求。当我们出行时,要谨记交通规则并认真遵守。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应助人为乐,积极奉献自己的爱心,热情的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帮助他人度过难关。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为贫困的学子捐献一点自己的爱心……这无一不体现出我们新时代青年应有的道德素质。在家里,“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为父母多洗一次碗筷,为父母少添一份担忧,这都是一个思想道德高尚的小公民应该做的。

一个表情,一句言语,一个动作,一件小事……都能体现出我们的道德风尚。所以,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我们举手投足之间都要遵守要求。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有素质的新时代青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知法守法,与法同行,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心得体会1000字

2.遵纪守法的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消费者,发票认识,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给海南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 诸多市县都在这股热浪的推动下, 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我们临近的海口、文昌、琼海、澄迈等市县都是受益者。海南省政府网数据显示, 2013年海口税收86.7亿、琼海17.8亿、文昌11.9亿、澄迈18.5亿、定安5.1亿, 定安在全省19个市县中排名13位, 还是比较落后的。这个数字刺痛了我们, 作为定安的一份子, 我们能为定安的发展做些什么呢?

在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兴趣小组的碰头会上, 我们小组成员翻阅了2014年9月份以来的海南日报, 我们注意到海南日报的广告版面有个遗失栏, 里面有很多遗失信息, 有身份证、毕业证、营业执照等, 但其中一项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发票遗失。发票是什么?小组成员都瞪大了眼睛互相看了看, 谁也不知道答案。我们的指导老师告诉我们发票与税收紧密相连, 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深远, 没有发票, 我们的税收就会受损, 没有良好的税收, 国家和地方就没有资金搞建设, 就不能改善居民生活, 可以说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一直在思索能为定安的发展做点什么, 既然发票与税收的联系如此紧密, 我们就做发票的社会实践吧!小组成员一拍即合。确定了主题后, 我们小组成员先从网上查询了发票的相关知识, 对什么是发票、发票有什么作用有了直观印象。经过讨论, 我们决定对定城的消费者进行发票认识和使用的社会调查。

一尧我们制定的活动方案

二尧走访学生和居民

10月24日~10月31日, 我们利用周五放假时间, 分别来到定安中学、定安实验中学两所学生数量较多的学校和人流密集的天安百货广场, 通过口头了解学生与居民是否知道什么是发票, 平时是否有索要发票的习惯等, 大部分人表示对发票有一点了解但没有索要发票的习惯。我们在天安百货的实地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我们在天安超市出口处观察了半个小时, 在此期间购物的顾客只有一位到服务台开具了发票。而后我们来到一楼的肯德基, 坐在距离收银台较近的位置, 观察消费者是否索要发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 没有任何消费者索要发票。我们感慨:怪不得有新闻报道说肯德基每年在中国因为人们不索要发票而避税可达10多亿呢!小小的一个习惯竟可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这更让我们明确提高人们对税法相关知识的了解, 促成人们消费时索要发票是何等紧迫。

三尧问卷调查与分析

根据实地走访与观察的结果, 我们设计了定城镇消费者发票认识与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先在我校初中部发放问卷36份, 再利用周末时间外出发放问卷, 其中定安中学30份、定安实验中学30份、天安百货54份, 总共发放问卷150份, 收回问卷150份, 去除漏答题的无效问卷12份, 有效问卷总计138份。

在发放问卷过程中, 学生群体的问卷调查较为容易, 学生都积极配合。但天安百货发的调查问卷就一波三折了, 一些人看我们穿着校服拿着一沓纸, 便表示出了不耐烦的态度, 我们还没问话, 他们便赶我们走;有一些人表示无奈, 说根本不懂发票是什么, 也不愿意跟我们谈话;有些人爱答不理;有些人推脱说没时间;有些人答到一半没耐心了……怎么办?针对这些情况, 我们紧急商讨了对策, 首先调整心态, 多点耐心和微笑, 两两组合, 转换询问方式, 显示诚意。俗话说:“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我们一定会坚持到底。而后大家在商场里分散开来, 各自寻找着调查对象。放眼望去商场内满是穿梭的思源学子, 我们的热情点燃了人们。两个小时匆匆过去, 我们的问卷终于完成了!

问卷的数据统计是我们遇到的又一挑战。统计过程中, 由于粗心数据总是出错。在老师的指导下, 我们耐下性子, 先后核对了几遍才将数据确认。这让我们懂得细心谨慎的重要性。

问卷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调查发票的认知使用情况, 那商家对发票是什么态度呢?我们对部分商家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他们表示因工作很忙, 工作中从没主动提示消费者可用小票换发票, 老板也没有要求。这说明商家特别善于利用人们的盲点和弱点为自己避税。

四尧走访地税局

为了解决问卷中反馈的问题, 我们小组成员对定安地税局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专访。定安地税局的王磊副局长和严文晶主任热情接待了我们。我们就什么是发票、发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何辨别真假发票、如何应对商家的避税行为, 以及如何提高消费者索要发票的意识和行为等问题, 认真请教了两位专业人士。

通过王局长和严主任的解答, 我们了解到目前我们国家对发票的定位, 发票对于国家和地方的税收, 以及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了解到我们国家目前的发票样式, 及其不同的税种;了解到发票真伪的鉴别方法。特别是了解到, 长期以来, 我国公民一般都没有养成索要发票的习惯。这使部分经营者感到有机可乘, 采用不开具发票的手段来隐匿经营收入, 从而达到避税目的。

当前, 如何应对商家的避税行为, 税务部门应采取什么有力措施, 作为广大民众又该如何去做, 才能保证国家和地方的正常税收。这是应该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五尧我们的建议

为了建设美丽定安, 践行中国梦, 我们向当地政府部门建议———

1.构筑多元化的宣传网络, 扩大宣传范围。了解发票、税法知识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政府部门要向所有民众做好宣传。只靠税务机关的宣传太单薄, 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社会资源扩展宣传范围, 构建税法进社区, 进校园、进闹市区、进农村, 进网络平台的多元化宣传网络。尽最大努力让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人了解发票和税法知识, 提升公民的发票税收素养。

2.转变宣传方式, 加大对普通发票使用的宣传力度。当前发票、税法的宣传多是纸质宣传单, 宣传语言比较刻板, 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我们建议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媒体, 以情景剧、小品等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将发票、税法知识融汇其中进行宣传;还可定期举行一些发票税法知识竞赛, 奖励参赛人员;还可在所有商家的醒目位置做一些生动的宣传标语。总之, 要想法设法使广大消费者和用票单位能真正了解发票的用途, 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协助做好发票管理工作。

3.加强税务机关内部管理机制, 提升税务人员的专业素养。目前, 税收管理人员征管任务繁重, 对普通发票的管理存在一些漏洞。我们建议税务机关加强内部管理, 完善规章制度, 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执法队伍, 形成优势兵力, 加强对普通发票的宣传与管理。

4.加大发票检查力度和深度。现有发票管理与使用存在诸多漏洞, 我们建议税务机关在开展对企业税收检查时, 加大对发票的检查力度, 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结合进行, 让不法商户无机可乘。

5.加大发票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现在很多商家利用各种手段避开发票,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发票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不够, 小痛小痒商家是不会在意的, 我们建议加大惩处力度, 让商家“吃一堑长一智”。

6.设立有效的举报奖励制度。建议税务机关充分利用好12366等举报电话, 实行有奖举报制度, 对有价值的举报及时查处并向举报人反馈意见, 并实行重奖, 提高群众举报的积极性, 从而把所有的票据置于社会的监督管理之中, 为税收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六尧我们的行动

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 我们梳理了思绪, 理清了思路, 先在学校做发票、税法宣传, 再到校外向老百姓做宣传。在校内, 把我们了解的发票知识做成幻灯片在班级进行宣传, 学校帮我们把整个调查做成了展板在全校宣传, 同学们对我们的讲解听得很认真, 也表示愿意向他们的亲朋传播发票、税法知识;在校外, 我们拿着印好的发票宣传资料来到塔岭的天安超市向前来购物的居民发放。让我们欣喜的是这次宣传没有遇到阻碍, 大家都很乐意接受我们的讲解并拿走宣传资料, 而且没有出现丢弃的现象, 队员们都很兴奋, 这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 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努力是值得的, 我们的行动是有效的,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动为定安的建设贡献力量!

七尧活动感想

3.七年级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研究 篇三

一、七年级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现状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七年级学生对社会问题具备了一定的解读和评价能力,但由于自己分辨善恶是非的能力差,一些学生容易对思想境界低的人的处事方式和行为产生认同模仿。同时,由于他们自控能力不足,不健康的读物和网络影音资料会对其形成诱惑,从而染上不良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出现违纪行为。

对有违纪行为的学生,采用嘲讽、训斥、体罚等简单粗暴手段,可能会使部分学生出现懊悔情绪从而改正错误,但会有更大一部分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导致问题更加深化,出现固执敷衍、逃避隐瞒或野蛮报复等不良行为,从而加大教育难度。

二、培养七年级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方法

1.培养人格高尚的学生,使其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

教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榜样的示范作用会凸显出教师的教学心态以及教育目标,急功近利的冷酷教育必然会产生只重视成绩的无情学生。因此我们要把常规的德育工作落实好:教师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用心对待每一名学生;落实日常规范,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在班会课上经常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学中,认真组织“学榜样,读好书”活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学校定期进行法制讲座,强化法制教育;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亲情教育……

教育呼唤人性,这就需要教师高尚师德的坚守,以教师自身的价值认同实现对学生价值取向的感召。学校需要重视对教师素养的提高,重视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强度,通过培训学习提升教师职业技能,通过交流沟通释放教师部分不必要的压力,形成学校教育的集体合力,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2.以校园文化为核心,形成社会化教育网络

教育教学行为不是说教,更重要的是以校园文化为媒介深深地触动学生的灵魂。以告别童年追求梦想、远离网吧避免诱惑、激情早读开放课堂、互助学习班级展示、无声自习有序午休、学生干部自查、学生主持升旗等活动,构建文明有序的校园文化。

教育发展,不仅仅是教育教学单位的问题,尤其是学生遵纪守法行为的养成更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整体的理解与支持,学校应尽量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教师要利用好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烈士陵园、植树林区等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学生教育延伸到校外,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实现在校行为与社会行为的统一,引导学生向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3.建立家长学校,搭建家校联系平台,形成家校联合的教育体系

家庭是学生容易放松自己的地方,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深远而持久,孩子能否成才与父母的教育理念关系很大。在现实中,一些家长教育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使学生在困惑中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与人生观。

建立家长学校意义重大,通过家长学校可以进行“学生成长档案”试验。通过定期举行讲座和交流,利用好家校联系平台,让家长和教师及时共同对学生进行引导;实行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进校园,进课堂;以家校联系本、上门家访等多种形式加强沟通联系;开设班级QQ群,创建教育话题,让家长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向教师咨询相关问题。通过以上方式,实现师与生、亲与子、校与家之间无障碍的互动交流,为学生的人格品德积极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

七年级学生处于由儿童向少年成长的重要时期,是身体发育、知识积累、学习方法养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已经开始出现由成人依赖向个体独立的转变,他们形成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他们所产生的尚未定型的思想会影响其行为,因此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举动或违纪违法行为。由于少年时期人性的可塑性最强,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重点关注七年级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形成遵纪守法的观念和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实现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企业遵纪守法心得体会 篇四

企业遵纪守法心得体会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要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让遵纪守法成为我们的信念。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无论是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法律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需要学法,懂法,用法,不犯法。才能像法国的泰〃德萨米说的 这些神圣的法律,已被铭记在我们的心中,镌刻在我们的神经里,灌注在我们的血液中,并同我们共呼吸;它们是我们的生存,特别是我们的幸福所必需的。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一个国家有没有健全的法制、遵纪守法的国民,是衡量是否是一个真正文明、强大的国家的标准之一。依照这个标准,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构建起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框架,普法教育也搞了多年,但 遵纪守法四个字还远没有成为所有公民的自觉行动。只有当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荣辱观真正成为一种被全社会广泛认同、自觉追求的公共时尚时,中华民族的实力才能软硬兼备,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遵纪守法是保障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和谐安宁的重要条件。遵纪守法不仅是大到遵守国家的根本大法、各项制度政令,更应该是小到遵守公司的法。公司也有公司的法,公司里的法既包括国家的各种法令法规,也包括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集团公司去年通报的xx公司的几起交通事故,里面就有因为不遵守交通法规而导致事故发生的案例在。这些违反法律、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的人并没有深刻认识到事故发生的必然性:一个人的行为日久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习惯日久会形成一种性格,一种性格日久会成就一种命运,最终导致自食恶果。因此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对每个公民自身的保障。一个有法制观念的人,他的守法行为能够促进他的人生发展,并且有利于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的心得总结 篇五

这种字面上的意思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还是有些模糊,并不具体。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想要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首先,我们要知法、懂法、守法、遵法。曾有古训:“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很好的说明了只需的重要性。试想,如果学校没有了校规,怎能培养出优秀的学子;如果家庭没有了家法,怎能养育出出色的孝子;如果社会没有了秩序,怎能维持国家的繁荣昌盛。我想,法律,就是一个国家的规矩,我们每个公民应当遵守的规矩。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今日中国固然强,但今日的中国少年唯有更强,我们才能骄傲的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告诉他,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有的同学认为,讲法律就是限制自由,实则不然。大家可曾想过,鸟儿为何会在空中飞翔,鱼儿又为何会在水里游?因为有了翅膀,鸟儿才能飞,因为有了腮,鱼儿才能游。那么,我们一直行走的马路为什么要有红绿灯?没有了红绿灯,我们就自由了吗?不,没有了红绿灯,我们会被飞奔而来的车给撞死。在我们追求这种哦你好所谓的自由之前,我们会先交出我们的生命。由此可见,自由与法律是相互依存的。法律限制自由,又保护自由。当你走进图书室,里面静悄悄的。对于读书的人来说,这一片安静多么宝贵!因为人人都遵守看书纪律,大家可以享受这文明读书不受干扰的自由。倘若有人不守纪律,高声谈笑,大吵大嚷,这种文明就消失了。法国着名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人生当中最为重要的时期是从出生到成年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不摧毁种.种恶习和错误的话,他们就会发芽滋生,一直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他们已经扎下了深根,可能永远也除不去了。”可见,少年时代养成一个好习惯是多么重要。

只有从小养成好的习惯,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对社会有帮助的人。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那么,还在象牙塔的我们,应该如何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少年呢?“遵纪守法”就是遵守法纪,做好自己的本分。但不做偷鸡摸狗、杀人放火的坏事,就是遵纪守法。既然要做好,那就得从小事做起。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去观察,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在学校,严格遵守《中学生法则》,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从领导老师管理的文明自觉的好学生。别让课堂上的老师生气,别让管理的班主任费心,别让清洁阿姨劳累,别让优美的校园添乱,别让我们快乐的校园生活打折扣。在家里,“百善孝为先”的我们要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找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为父母多刷一次碗,为父母少添一份担忧。在社会,我们也要遵守纪律。当我们行走时,要谨记交通规则并认真遵守。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应助人为乐,积极奉献自己的爱心,热情的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帮助他人度过难关。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为贫困的学子捐献一点自己的爱心……

这都是一个思想道德高尚的青少年应该做的。其实这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展露笑容,它也会对你微笑;你对它抹泪悲伤,它也会对你哭泣。你对它大发雷霆,他也会对你发怒;你对它柔情似水,他也会对你温柔。只要我们遵纪守法,也一定会变成有内涵,有修养的人。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行动,一件小事……都能体现出我们的道德品质。所以,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青少年,我们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要遵守要求。

6.做遵纪守法好少年心得精选 篇六

曾听说,一个富有的孩子,被哥哥带坏,整天沉迷于网络和游戏,趁父母熟睡,偷取存折,将家中钱财全部用尽。每到深夜,他便来到网吧,于是欠债累累于是动起了抢窃的念头。一天,他看见一个阿姨在商场里看衣服,但包却落在一边,他跑过去一把抓住,飞快冲出大门。后来,他被警察抓住送去少管所。如果当时他遵守了法律,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曾见过一名年轻的店主,为了钱财,绑架一个富家子弟,一时谋财不成便起了杀戮之心,这个正处在青春年少的孩子,就这样悲惨的离开了人世。几个小学生应几口脏话,得罪了黑老大,竟举刀杀了他们……古往今来,多少人因无视法律的存在,为了钱财,干了多少偷鸡摸狗的勾当……甚至于丧失了生命。

7.论法治社会下的公民守法问题 篇七

一、守法概念探析

守法也常常被称为遵守法律,指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全体公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依法享有法定权利,履行法定义务[1]。关于“守法”的概念可以看出,法律没有特权,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违反和超越的。而法治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全民、全社会守法,这也是法治社会的最高境界,要从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情感等多个方面教导社会民众。而公民守法也有主动性和被动性之分,如果公民是因为外在压力而被强制守法,那么法律在此时就是义务性规定,属于被动形式的守法;如果公民是自身意愿强烈,自觉遵守法律约束,那么守法则是公民的主观行为,也是个人思想品德层次的具体体现。因此,全面守法不能单纯依靠强制力,而是要引导公民自觉守法,主动性和被动性守法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我国公民守法问题的具体表现

1. 守法意识较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法治化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法制建设也逐步走上了正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相关部门便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法律常识,经过三十年的普法教育,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提升,守法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但是,我国公民的守法更多地是“被动性”的,而能够将法律作为一种信仰来坚守的公民较少,只能说我国公民敬畏法律,但对于法律却没有明确的认识,进而守法的自觉性与自律性不够,属于“消极”守法,这是我国全民守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2. 权力与守法错位。

我国还有一些公民没有理清权利和守法的关系,虽然我国已经全面步入依法治国社会,但“以权代法”现象却时有发生。在理论上,人们都知道法律高于一切,将法律看成是权力的来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个别干部拥有的权力却高于法律。那么,对于民众来讲,权力和法律哪个更应该追求和坚守就成为了民众疑问的焦点。因此,法律被行政权力干涉、左右、取代是法治社会必须杜绝的问题,即便是特权也不能覆盖法律,以弱化在全民守法道理上出现的各种阻碍[2]。

3. 情法间存在矛盾。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一切不外乎人情”等话语使公民在遵法守法过程中心理出现了偏差。情法间存在的矛盾使当前社会变成了“关系社会”,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等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看关系、找关系”。在这样的社会现状面前,人们自顾不暇,那么就很难再把法律看得至高无上,使法律在公众面前权威不足,人们遇事时选择不再信任法律,而是更愿意去“找关系、托熟人、走后门”,而在“人情社会”,这些非法途径确实有效。这样的思想,影响了全民守法体系的建立。

三、法治社会背景下引导公民守法的基本途径

1. 树立法律权威,领导干部带头守法。

首先,党员和国家领导干部要带头守法,进一步明确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和职责,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守法。虽然我国是共产党领导政权,但党和国家政权并不是相等的关系,党员干部不能向国家行政机关直接发号施令,要体现民主集中制的先进性,要让党员干部首先遵守党纪和国法,才能领导人民遵纪守法。其次,机关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守法,积极发挥政府机关“上行下效”的作用,也只要领导干部带头守法,才能起到更好的社会效果,使公众充实对法律信心。再次,保证法律神圣而不可侵犯,法律的权威要在公众心中树立起来,坚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那么在我国的法治化社会进程中才能真正地将传统的人治转为现代的法治,在具体的法律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3]。

2. 培养公民守法精神,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法制化社会的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努力过程,才能根本解决法律问题,因此说,公民守法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思想建设工程。因此,首先要全面培养我国公民的守法精神,从而形成全社会范围的守法氛围,因为公民具备了守法精神才能保证守法行为和习惯深入人心,并内化为公民守法的精神需求和人生信仰,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公民是缺乏守法精神的,长期的传统文化和国民意识影响,使得中国社会倾向于“轻法惧诉”,这种意识的根源是深植于传统社会中的,公民对于正式的律典和诉讼是陌生的,因此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去转化公民思想,改变传统的法律意识。其次,培养现代公民的道德意识,要从基本的道德规范入手,纠正公民的意识和行为。再次,进一步培养公民的规则与权利意识,让公民明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社会都会有人情存在,但是要全体公民一起讲规则、讲原则、讲秩序,那么我们的社会将离彻底的法制化越来越近,而如果公民只重视规则而忽视权利,那么规则也无法发挥作用。同时,我国受传统思想影响深远,公民重人情、重义务的意识较重,但是在现代的法治社会,却必须要培养公民的规则与权利意识,以提高公民综合素质为前提,加强法治宣传力度,深化公民法治教育。

3. 有法可依是守法的前提条件。

说起公民守法,必须要注意的是,其前提是“有法可依”,所谓的无规矩不成方圆,但如果社会没有事先设置“规矩”,那么公民将无法遵循法律,如果我国整体的法律是缺失的,那么公民守法则无从谈起[4]。因此,必须要正视有法可依这一公民守法的前提条件,制定健全的法律,并对我国全体公民提出平等的守法要求,根据现有的法律体系,对公民进行普法宣传和法治教育,积极引导社会公民遵守法律。

4. 良好的法制环境。

良好的法制环境是指一个社会整体法制运行状况良好,包括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等环节的稳定运作,这些都与法律的遵守有密切的联系。从立法的角度分析,健全的法律制度才能够对公民产生积极影响,这就要求立法时注意现实生活、客观规律等因素对法律的制约;在执法司法角度来看,无论是行政机关人员,还是司法机关人员,他们的言行都会直接影响社会公民的行为,这是公民守法的基础,执法司法人员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办事。从法律监督方面来看,法律监督是检察督导手段,在法律行为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见,良好的法制环境增强了法律的威慑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法治社会背景下,全体公民守法不是难事,但是必须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消除一切特权和人情,建设现代法治社会。在制度建设方面、具体实施方面、精神培养方面,都要引导公民自觉守法,将法律上升为一种精神追求和人生信仰,共同营造公民守法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江必新.严格依法办事:经由形式正义的实质法治观[J].法学研究,2013,(6):30-43.

[2]江必新,王红霞.法治社会建设论纲[J].中国社会科学,2014,(1):140-208.

[3]莫纪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笔谈之一全民守法与法治社会建设[J].改革,2014,(9):6-10.

8.守法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篇八

皇帝并非说一不二

中国古代的皇帝虽然拥有刑赏大权,但却并非今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专制主义化身,当其意志和决定涉及律法的时候,就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了。

自秦统一后,“律”作为中国古代王朝统一颁行的法律就出现了。之后各朝虽然在具体流程上有所区别,但一般程序都是王朝建立或新帝即位后,下诏制定或修订法律,参与人员由朝中重臣、地方大员、精通经学及律学的专家学者等组成。这些人对历代颁行的律法体例、条文、实践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采其精华,然后广纳朝臣、律学家的建议,最终形成法律,由皇帝下诏颁行天下。可见,中国古代的立法并非是皇帝“出言即法”,而是有着严谨缜密的订立过程,在这些订立的律法中,皇帝要受到“祖宗之法”的制约,制度并没有给他们“为所欲为”的机会。

在法律的践行方面,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也并非如时下一些人认为的那样,都是帝王粉饰世道的幌子。依据史实,古代的案件在进入司法程序之前,皇帝的确拥有制度上的“立断权”,可以不顾法律的规定。但这种案件的数量其实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偶然的,绝大多数案件都是要依法审理的。而案件的审理一旦进入法定程序,即便是皇帝也是难以干涉的。也就是说,法律并没有因为皇帝具有最高的司法权而被任意破毁。

唐代时,唐德宗李适有一次命玉工为其制作玉带。一名玉工在制作时不慎摔坏了玉带上的玉质扣版,为了掩盖罪责,便在市场上买了一块来补缺。但由于皇宫的选料都是价格昂贵的上品,玉工替换的那块劣质玉料一眼就被唐德宗看了出来。责查之下,玉工伏法认罪。盛怒的德宗皇帝不等有司审查完毕,便下令以“欺君”罪名处死所有参与制作玉带的工匠。结果诏令刚到申书省(掌握机要、起草和发布诏令的机关)便被负责的官员理直气壮地拦了下来。最后,审判部门只是以“误伤皇家车马用具服饰罪”判处了那名犯错工匠杖刑六十,其他工人均无罪释放。

其实,不仅唐太宗、明太祖、清康熙、清雍正、清乾隆等明君有过克己守法的事迹,就连以暴虐著称的隋炀帝也是如此。隋炀帝因为荒淫常恐惧被暗杀,于是敕令宫中卫士须臾不得离开职守。但有一次,一名卫士队长私自批准手下卫士外出,隋炀帝得知后,将其送交大理寺(最高审判机关)审判。大理寺少卿(类似今天的最高法院副院长)源师依据律文判以徒刑,而隋炀帝却认为处罚不够,下令处斩。源师劝谏炀帝说:“既然您把案件送到了大理寺,我就要依律办事。”最终,隋炀帝只好“乃止”,服从了法官的裁断。

皇帝也要忍气吞声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皇帝不仅对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没有发言权,甚至在涉及其切身利益的一些事情上,也要遵循法令,不得不对执法官吏“忍气吞声”。

西汉的汉文帝有一天出巡至中渭桥(位于西安,始建于秦),忽然有人从桥下跑出,惊了其坐骑,侍卫将此人捉拿,交给廷尉(类似现在的最高法院院长)张释之审查。张释之查明此人并非故意冲撞皇帝的坐骑后,便依据汉律,只按照“犯跸”罪(跸,禁止人通行的条令)罚他4两金(铜)了事。文帝觉得处罚太轻,便非常生气地质问张释之:“幸亏我的坐骑是匹温驯的良马,换做别的马,被惊吓到还不把我摔伤?你怎么能罚点小钱就打发了事呢?”张释之据“令”力争说:“法是天子与天下人约定的共同守则,廷尉是为天下守护法律的人。如果皇帝当时立诛此人,而不是交与廷尉处断,那大家也无话可说。但是案子既然送到了法司廷尉处,我只能依法办事。如果因为您的干涉,而使律法成为一纸空文,那么以后让天下百姓如何相信法律,并以之作为行为准则呢?”文帝听后沉默良久,说:“廷尉说的是。”

9.知法守法心得体会 篇九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和战略目标,不仅为我们全面勾画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更是为我们今后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新高度。做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带头依法行政,争做懂法、畏法、守法的先行者,为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国家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懂法是依法行政的基础。不懂法就不知畏法,不畏法就不会依法。当前之所以会有很多乱为、扰法、违法事件发生,就是我们个别领导干部法治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目中无法。有人信奉“权大于法”的信条,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有人持有“法有例外”的观念,认为自己是党员干部,身份特殊,在法律面前可以享有特权;有人心怀“法不责众”的侥幸,看着别人触摸法律的红线,也心安理得“随大流”。殊不知,正是因为少数领导干部将党纪法律作为束之高阁的摆设,当作为了个人私利可以随意揉捏的橡皮泥,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透支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最终作了最坏的示范。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做到依法行政,必须树立法治理念,一定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没有特权、法律约束没有例外的原则,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带头学法、知法、尊法、守法,带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时刻绷紧法治这根弦,做到心中有法、虑必及法、行必依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畏法是依法行政的前提。畏法,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是“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另一种表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法无授权不可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些地方政府或部门的行为及出台的规定,不少都是“法无授权”而为之,甚至没有对其“合法性”进行调研论证。虽然政府初衷良好、目的正确,但出台的规定于法无据,即合理不合法,容易造成群众的不理解,或给个别别有用心之人制造混乱以借口,形成新的社会矛盾。因此,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我们要时刻把自己的言行、决策置于法律约束之内,在作出任何决策或形成某项决议时,都必须取得法律授权,于法有据,以保证权力在法律框架内运行。反之,如果我们作出的决策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只要我们的决策符合群众意愿,有利于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我们也不能因法无明文要求而不去作为,而是要出于公心、出于国利,在不违法、违纪的前提下,即便法无授权也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勇于探索创新,大胆做出的决策,并在一定范围内召开民调会、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力求决策的科学化、正确化。

守法是依法行政的核心。守法,是每个党员干部“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关键核心,是对“法定职责必须为”的重申和强调。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推进,政府权责统一、法定职责必须为逐渐成为越来越多领导干部的共识。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着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政府简政放权的推进,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与法定职责必须为相违背的情况,“为官不为”就是典型的表现。这不仅影响政府职能的履行,也是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管理相对人利益的不负责任,对政府公信力乃至对全社会信法、尊法、守法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如何避免个别领导干部“该为不为”或“不为想法去为”现象的发生,四中全会关于“法定职责必须为”的相关制度设计,都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我们必须要加强法治学习和宣传教育力度,强化机关工作人员权责一致的法治意识,进一步完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和严格的问责机制,强化担当意识,不能籍口一项决策或工作无明文规定,或者政策界限不清晰,就不去作为,做太平官。而是从工作实际出发,在职责范围内应该做到的就要努力去做,既要有担当又要正确厘清宪法、法律为先的原则,让“为官不为者”为他们的行为付出法律代价,从根本上扭转“为官不为”行政乱象发生,进而促使各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保证依法行政。

(2)银行员工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

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学法律法规、学规章制度、学业务知识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从严治行,近日,农业银行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支行积极开展“知法·守法·敬法”案例警示教育活动。

该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案例警示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细化日程安排,确保有序推进活动的开展。同时,召开案例警示教育动员大会,对案例警示教育进行动员部署。

在宣传教育方面,该行精心制作包括重要案防制度、《刑法》中与银行从业人员密切相关的罪名,和服刑人员悔过书摘录等内容的学习展板,组织员工进行教育图片展览警示教育,并邀请检察院工作人员进行了“农行廉政夜话”为主题职务犯罪预防专题讲座,进一步增强员工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法律意识。

此外,该行还要求做好三个结合。一是与“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相结合,组织广大党员学习《准则》和《条例》,唤醒党章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组织意识。二是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年度考核相结合,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将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年度考核内容。三是与案件防范工作相结合,通过案防制度解读和经典案例警示,增强员工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杜绝案件隐患。

并且整理,仅为查考。

2016年银行人员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

(1)银行人员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

为不断强化法规法纪和反腐倡廉教育,提升全行员工守法意识和素质,近期,农行贺州分行在全行开展“知法·守法·敬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强化“三结合”,切实推动全行员工认真学习展板、图册、警示录,学习《准则》和《条例》,学习业务制度流程,进一步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2016年银行网点负责人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

第1篇:银行网点负责人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

2015年5月13日,湖滨农商银行召开“学法用法、知法守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动员大会,重点传达银监分局的“学法用法、知法守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会议精神,并对认真开展此项活动进行了全面动员。此次会议由副行长主持,200余名干部员工参加了此次动员会。

农行员工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1)

2016年5月20日,农行陕西营业部正式启动“知法·守法·敬法”案例警示教育活动。据了解,该部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是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行要求的有效途径,是强化内控管理、遏制各类案件和违规违纪问题发生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员工法治素养、合规观念的必然要求。活动为时

农行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1)

10.学习“爱国守法”心得体会 篇十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每位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落实到我们实际工作中去,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中去。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做爱国守法的模范,用我们的言行去熏陶、教育下一代,使他们从小树立爱国守法的意识,为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教不好学生,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师。我们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不辜负胡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人民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

远。”我们要用百倍、千倍的责任心教好书、育好人,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我们的责任心、爱心、宽容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我们的亲情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绝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常言说:“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要面对全体学生,不能歧视、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让所有学生成为专家、教授,而是让每一个学生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我们要用模范的言行去熏陶、感染学生,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为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做出榜样。

“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看现在“一桶水”也远远不够了,自己必须是源源不断长流水,否则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最终要被淘汰。

新《规范》六条,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我们的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

11.争当知法守法小公民 篇十一

1.我国《 法》规定,每个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2.公民的通信自由受 的保护。

3.小学生享有 权,任何人不得用污辱性语言或手段损害其名誉。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的权利。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 、 ,不得 。

6.学校安排未成年学生参加 、 、 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7.任何人不得在小学教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 和 。

8.行人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时,应靠路边 范围内行走。

9.《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规定:禁止在铁路线路上 、坐卧 。

10.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有权 和 。

答题须知

1.答题者请按照题目序号,将正确答案用笔填在答题卡上(答题卡在第6期登出)。

2.请参赛者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所在学校、通讯地址等,待全部填好后,把答题卡沿边框剪下放入信封,于2015年6月30日前(以当地邮戳日期为准)寄至: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3号中国儿童中心《学与玩》杂志社(邮编100035),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知识竞赛”(答题卡复印无效)。

3.参加活动的同学可以自己邮寄,也可以由学校统一组织邮寄。

奖励办法:

中国儿童中心《学与玩》杂志社向在此次竞赛活动中成绩优异的学生颁发获奖证书,向组织50名以上的学生参赛的单位及个人颁发组织工作奖证书,向组织200名以上的学生参赛的集体颁发先进集体奖状。

12.遵纪守法的心得体会 篇十二

一、增强和提高全民守法意识的重大意义

首先, 增强和提高全民守法意识是坚持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经济文明的建设、社会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建设等等都是与法治建设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缺少法制的保障, 缺少法治的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所有发展成果都有可能会得而复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也同样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推进, 需要每一个公民法治意识的增强和提高。亚里士多德曾说, 一个国家即使拥有好的法律制度, 如果全体人民都不能够去遵守它, 仍然不能实现法治。因此只有全民守法, 让遵纪守法成为全民的自觉意识和真诚信仰, 才能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才能促进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现。

其次, 实现社会和谐和稳定也需要不断增强和提高全民守法的意识和观念。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 并且也必然是全民知法学法懂法尊法守法的社会。当前我们国家正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 社会发展也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 诸如个别地方出现的治安状况恶化、群体性事件上升以及群众上访事件持续不断等都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而这些都是法制不能得到很好遵从和执行的具体体现。法是规范市场行为、调节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只有形成“人人守法、事事依法”的法治环境, 才能有利于化解各类矛盾冲突, 降低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一个有活力的稳定社会, 必然是一个全民守法的社会。大力推进全民守法, 将有效促进政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源头上减少各种矛盾的产生, 将有效促进民众依法维护权益、表达诉求, 将促使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纳入法治轨道, 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重要保证。

二、全民守法宣传和教育要做到持之以恒抓好基础突出重点

推进全民守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必须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 不能虎头蛇尾, 半途而废。中国很多事情说起来重要放下来不要, 形式主义, 一阵风充斥了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制的宣传和教育如果光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落在行动上的话, 依法治国只能等同于空谈, 法治中国的理想蓝图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我国是一个具有长期封建历史传统的国家, 人治、神治、君主治理、家族治理的色彩比较浓厚, 往往导致国家、社会和单位治理中的“家长制”、“一言堂”、独断专行等封建作风比较严重, 现实中出现的“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权枉法”“权大于法”等现象正是长期人治传统的沿袭和体现。因此如何从“人治”走向“法治”, 建设法治国家, 在整个社会中始终不懈地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培育民众对法律的信仰至为重要。

首先, 普法宣传和教育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能够普及和深入到农村、学校和普通民众当中, 争取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公民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

培养全民守法意识既是立法的精神源泉, 又是法律实施的社会保障。只有学法, 才能更好地守法。法律知识的宣传既不能束之高阁, 更不能像阳春白雪, 而是要走下去, 走向基层, 走到平民百姓当中, 能够深入到农村地头田间, 大中小学校和乡镇街道, 争取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公民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普法宣传和教育要采用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比如像《今日说法》、《社会与法》、《天网》、 《道德观察》、《法律讲堂》、《法治在线》、《普法栏目剧》 等都是比较好的普法方式, 它们往往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运用真实再现、情景剧、系列剧等手法, 在和全国普法办等部门充分合作的前提下广泛搜集素材, 进行生动普法, 弘扬正气, 震慑犯罪。不仅做到通俗易懂, 使老百姓能够入眼入耳入心入脑, 而且能够激发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的热情, 增进广大群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掌握和认知。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 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 也不是刻在铜表上, 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其次, 增强全民守法意识和观念要抓好基础人群的普法教育和宣传。

一是要重视在学校中进行普法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使法律知识进教材进学校进学生心中。近年来, 中学生中的犯罪率也在呈逐年上升趋势。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偷盗、抢劫、吸毒、性犯罪以及杀人犯罪案件时有发生, 其中引起中央高层震惊的徐力杀母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还有中学生打架斗殴致人伤残、敲诈勒索、拉帮结派等也不同程度地显露出来, 既让家长们痛心不已, 也使社会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 这些都在警示着我们整个社会, 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国家提倡依法治国, 学校也要提倡依法治校。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一个普及法律知识, 转变教育观念的过程, 这需要社会的倡导, 更需要学校的教育, 学生阶段, 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改变过去那种以学分取人、以文凭用人的机制, 要扭转教育的误区, 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能够学知识学做人, 使之能够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具有良好人格和品行的遵纪守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学校教育不仅仅要传授文化知识, 还要传授法律知识, 道德知识, 使其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社会负责, 从而减少对社会的危害, 这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二是要增强对城乡普通居民的普法知识宣传和教育, 依法治国才会拥有丰厚的土壤。这些年, 通过普法频道和各种普法媒介的宣传教育, 很多群众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制意识在明显增强。但仍然存在对法律知识的曲解、一知半解或一无所知, 遇事不去求助法律帮助, 而是采用拦、堵、围、上网、上访等非正常方式和途径来达到维权的目的, 不仅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也不同程度触犯和践踏了法律的底线。因此如何对基层群众进行普法教育非常必要。在这方面, 有很多经验都可以学习和借鉴。比如, 吉林省搞的“振兴吉林·法治同行”活动, 方式灵活多样。以“法治文化在身边”为主题, 一方面加强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建设, 营造“出门有法、抬头见法、知法守法、办事循法”的法治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借助新闻媒体打造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播平台, 努力做到群众想了解什么就上门宣传什么, 群众需要什么就送什么, 实现有的放矢、按需普法。只有将法治文化以灵活多变的方式融入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让民众养成从自我做起, 从身边做起, 从具体行为做起的习惯, 把法律作为衡量个人行为的标准, 才能真正把守法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 进而做到事事尊法, 时时敬法, 处处守法。法制宣传要做到无所不在, 普法教育要坚持时时刻刻, 公民的法制观念才会逐渐形成和树立起来, 依法治国的土壤才会浑厚踏实。

最后, 增强和提高全民守法意识要突出重点, 做好牵引。

一是要把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普法教育作为重点, 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水平。作为领导干部如果手中的权力不能在法制的范畴内正确行使就会给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群众利益造成很大的危害性。所以必须把对领导干部的普法教育作为重点来抓。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领导干部对法律知识和法律条文的学习往往采取实用主义、形式主义的态度, 导致学法时不求甚解, 用法时随心所欲, 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和错误。另外一些领导干部守法意识薄弱, 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徇私枉法的现象屡见不鲜, 把个人的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严重破坏了民众对法治的信心和敬仰。因此对于领导干部来说, 首先要做普法的模范, 自觉守法, 为全民守法作出表率;其次要拓宽渠道, 通过大众传媒以及法制讲座、党校培训、专题学习等各种形式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质, 提高他们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第三要加强对领导干部普法知识的考试考核, 将其同领导干部的任职甚至晋升结合起来, 以此促进他们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是把执法人员的普法教育作为重点。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推进依法行政, 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这对广大执法人员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自觉守法、树立法治信仰提出了严格要求。一个执法者有没有守法意识, 将决定着法律条文能否正确实施, 法治精神能否得到贯彻, 同时也影响了法在民众心中的分量和轻重。对于行政执法人员来说, 一要熟练准确掌握相关法律条文和规定, 依法行使手中权力;二要谨慎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 严格按照法律权限和法定程序作出相应的行政行为;三要转变执法理念, 积极运用行政指导、说理性处罚文书等柔性执法方式, 将执法的过程与向行政相对人进行法律宣传教育的过程有机结合;四要自觉接受执法监督, 不断提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和实现需要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 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 只有全党全国人民共同行动起来, 合力而为才能达成。全民守法意识的形成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有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从点点滴滴做起, 学法知法懂法尊法用法护法, 才能让我们的生活行进在法治的轨道上, 每个人的权利也才能得到有效维护和实现。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

13.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 篇十三

为贯彻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行要求,不断强化法规法纪和反腐倡廉教育,农行东洲支行在全行组织开展以“知法·守法·敬法”为主题的案例警示教育活动。

农业银行具有“一广”(服务广)“四多”(客户多、产品多、业务多、员工多)的特点,在外部监管、合同管理、业务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将面临更严格的法律规制,需防范更显性的法律风险。那么,农业银行应如何推进法治建设呢?一言蔽之,推进“法治农行”建设,应大力倡导“知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文化。

一是强化思想认识。我行从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行要求的高度充分认识本次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党纪国法、规章制度以及剖析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增强法治观念和规矩意识,从中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夯实从严治党、从严治行思想基础。

二是强化内控管理。通过警示教育活动,对重要案防制度进行解读,所选案例包括柜员、客户经理、部门负责人、行长等各个岗位,还包括贪污、挪用、贿赂、失职、违法发放贷款等类型,多维度、多层次、多岗位展示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以案明纪,用身边事教育身边的人。

三是强化素质提升。要求每个党员干部结合典型案例学习《准则》和《条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切实守住底线。通过《刑法》解读和案例点评,充分展示并深刻剖析违法犯罪的严重危害,真正触及员工的内心深处,大力营造依法合规、遵章守纪的氛围,为全行的改革发展、稳健经营营造良好环境。

四是强化宣传效果。为加强学习活动信息交流与宣传,市分行将利用内部网、信息简报等载体,及时通报、宣传报道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广泛宣传各级行、各部门在发动动员、安排部署、组织学习、检查推动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以支行为单位,每半个月要向市分行报送一期活动动态。

五是强化检查督导。活动期间,该行组建专项检查督队伍,对各支行进行督导检查、召开推进会和协调会等形式,指导、督促活动开展,帮助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活动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同时对各支行的督导面不少于50%以上。对组织不力、流于形式的单位和部门,责令整改,并对主要领导进行问责。作为一名领导,不仅应当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和能力,还应当有对法律的“敬畏”感;不仅仅应该做到懂法,更加应该做到守法。日常工作中,一方面,我们必须从杜绝工作中每一个细节性的差错、失误入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错小而容之”,把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贯穿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每一项工作中。另一方面,必须要坚持“合规前提”,把合规作为一切业务经营、内部控制和创新发展的前提,真正使“合规精神”渗透到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成为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我们应当遵守的“最起码的规矩”。仅仅“知法懂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敬法畏法”才能够“常走河边不湿鞋”。当然,最高的境界还是以守法为前提的“法治精神”和以合规为前提的“合规精神”。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谨记我行的规章制度,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保持高度的警惕心,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14.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 篇十四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要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让遵纪守法成为我们的信念。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无论是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法律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需要学法,懂法,用法,不犯法。才能像法国的泰〃德萨米说的 “这些神圣的法律,已被铭记在我们的心中,镌刻在我们的神经里,灌注在我们的血液中,并同我们共呼吸;它们是我们的生存,特别是我们的幸福所必需的”。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一个国家有没有健全的法制、遵纪守法的国民,是衡量是否是一个真正文明、强大的国家的标准之一。依照这个标准,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构建起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框架,普法教育也搞了多年,但 “遵纪守法”四个字还远没有成为所有公民的自觉行动。只有当“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荣辱观真正成为一种被全社会广泛认同、自觉追求的公共时尚时,中华民族的实力才能软硬兼备,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遵纪守法是保障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和谐安宁的重要条件。遵纪守法不仅是大到遵守国家的根本大法、各项制度政令,更应该是小到遵守公司的“法”。公司也有公司的“法”,公司里的“法”既包括国家的各种法令法规,也包括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集团公司去年通报的XX公司的几起交通事故,里面就有因为不遵守交通法规而导致事故发生的案例在。这些违反法律、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的人并没有深刻认识到事故发生的必然性:一个人的行为日久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习惯日久会形成一种性格,一种性格日久会成就一种命运,最终导致自食恶果。因此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对每个公民自身的保障。一个有法制观念的人,他的守法行为能够促进他的人生发展,并且有利于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上一篇:推荐的《今天我是升旗手》读后感下一篇:个体工商验照 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