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安全建设工作汇报

2024-11-02

饮水安全建设工作汇报(精选8篇)

1.饮水安全建设工作汇报 篇一

一、全市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

1、主要工作回顾

总结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我们主要是抓了如下几个方面:

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超额完成计划任务。截止2008年底, 六是水土保持工作不断向前推进。2008全市共投入资金2747万元,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0平方公里;新建、改建、扩建小型蓄水保土工程266座,完成土石方310万方,群众投工410万个。

七是“民办公助”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全市十个“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完成总投资2039万元,全部通过省级验收,共建设水源工程15处,渠道116公里,安装机电泵站17座,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3.55万亩,改善排涝面积0.41万亩,新增节水能力473.8万方。

2、主要做法

各地在开展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创造出了很多好做法、好典型、好经验。

第三,拓宽了筹资渠道。采取“国家补助、地方配套、群众自筹、社会融资”多轮驱动的路子,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罗田县围绕项目区建设,把扶贫、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土地整理等涉农资金捆绑起来,重点投入,重点建设,形成了“项目拨、部门帮、水费贴、群众筹,议事投”的十八字投入机制多措并举,统筹投入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格局。该县大崎乡采用这种机制进行低产田改造,完成土方3.7万m3,石方5900m3,总投资358万余元,五个村共恢复因干旱抛荒水田面积2170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810亩,可实现粮食作物增产80余万公斤,工程效益显著。

第四,推进了改革步伐。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用水者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投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维修、管理。如浠水县充分发挥23个用水者协会的作用,改革旧的体制和机制,明晰产权,减少行政干预,推行受益户全过程参与式管理模式,让农民真正成为小型水利建设管理的主人。

第五,加大了宣传力度。各地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典型示范、舆论引导作用。及时交流增加投入、加快建设、推进改革和引入竞争机制等方面的经验。红安县树立了一批效益好、影响大、带动力强的好典型。充分发挥当地电视、广播等舆论媒体的作用,该县还在《黄冈日报》等报纸上刊登农建工作情况,推广典型经验,宣传先进个人和事迹,通过典型引路来引导和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3、今冬明春具体工作安排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1、农村饮水安全状况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入快车道

2009年剩下的39.7万人的工程建设任务正在有序落实之中。全市各项目县(市)已按照有关程序规定完成了饮水安全工程所需管材和土建施工的公开招标工作,为工程的迅速开工创造了有力条件。全市各地正抢抓时间,倒排工期,加紧施工,掀起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规模建设的高潮。截至目前,全市39.7万人的建设项目开工率达到了56%以上,完成工程量占计划任务的42.5%。完成各类饮水工程205处,管网入户通水的受益人口达16.9万人,在建工程89处,预计11月底前可全面完成全市39.7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3、主要做法

从近几年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情况看,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连续两年将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列入向社会公开承诺办好的实事之一。发改部门优先计划、优先安排,主动积极做好计划安排与投资下达工作;水利部门责无旁贷,明确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好事做好、把实事做实,按时完成计划任务。

(2)精心勘查规划,合理布局供水工程。各地在勘查水源、验证水质、比选设计方案、优化投资效果上做了大量工作。一个工程,一项设计,实行当地群众、设计人员、主管部门三级把关,反复比较,择优选取。黄梅县根据本地实际,将全县划分为五个供水区域,分区设计,分类指导,逐年实施。在反复勘查比较方案基础上,按照“适度规模、重点集中”的要求,在孔垅镇新建万吨以上大水厂,可以解决这个供水区域十几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5)引用新的净水设备,打造优良精品工程。一是根据农村居住分散、水量有限的客观实际,部分地方选用了将絮凝、沉淀、过滤组合在一起的一体化净水器,通过变频增压供水到户。浠水县采用这种设备后,供水入户,计量收费,降低了工程成本,简便了操作程序,满足了水质要求,运转效果较好。二是公开招选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武穴市对安饮工程建设进行公开招标,规范施工,专业安装,全程监理,实行设计、施工、监理和责任人“四个”质量终身问责制,统一用水户标牌编号,统一水表箱、盖,统一收费合同协议,一大批“精品工程”建在农村大地上。

(6)管理体制逐步完善,运行机制灵活多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通过近几年的摸索,蕲春县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该县组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明确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3人,县财政每年按下达计划人数5元/人进行财政配套,做到了“专机构、专人员、专经费、专办公场所、专责任”,确保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指导有力,监督到位。同时加挂“村镇供水工程管理总站”牌子,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代行使农村供水行业主管职能,统管安饮工程中新增国有资产。

4、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2)批次多,投入小,难以全面解决问题。计划批次多、投入小,难以进行大规模水厂的建设。建议上级要加快投入、加大投入。村村通自来水是必然之路,我市龙感湖、黄州区和黄梅县都按城乡一体化供水、村村通自来水这个思路谋划,但现在的计划投资体制却不能解决这块投资的缺口,地方政府投入资金压力大。

(3)待成立专门机构,解决工作经费和项目前期费用。农村饮水安全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难度很大,而承担这么重的建设与管理任务的水利部门,却没有相应的机构,人员力量和工作经费来支撑,单靠市、县水利局1个农水科(股)承担此项工作。为了适应逐年迅速加大的工程建设的需要,切实将监督落到实处,迫切需要组建各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建设期是法人,建后是管理主体,履行统管农村供水的行业管理职能。

(4)出台新的优惠政策。农村供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带有公益性质的产业,没有土地、税收、银行贷款、用电价格、供水价格、城管、交通、财政扶持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支持作支撑,这个产业将难以生存和发展,现在大规模、大投入建设所形成的资产,也难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范文网】

2.饮水安全建设工作汇报 篇二

我省国有林场大多兴建于五、六十年代, 承担造林营林任务, 定性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985年, 国家实行“拨改贷”政策后, 体制变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实行企业化管理。2000年, 国家实行以生产木材为主全面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 国有林场承担任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主要是承担生态建设任务, 但体制一直沿用至今。

全省现有国有林场182个, 分布在14个市, 57个县 (市、区) , 其中辽东山区99个, 辽西北地区69个, 辽中南平原沿海地区14个。辽中南地区林场分布特点是一个县 (市) 只有一个林场。国有林场事权管理以县为主, 县属林场164个, 占90%, 厅直5个, 市直14个;职工总数23669人, 其中在职17178人, 离退休6491人。在职职工中, 60%的职工在管理、技术、护林岗位上, 40%的下岗职工承包、经营林场森林资源及自谋职业。

国有林场是我省生态建设的主力军, 其森林大多分布在生态主要区域及生态脆弱带, 构成我省生态体系建设的基本柜架。大伙房、浑河、观音阁、白石等二十几座大中型水库周围, 由10处国有林场庇护;重要江河源头有65处林场分布;科尔沁沙地南缘由7处林场连成防护网;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辽西地区也有19处林场保护。国有林场在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 所经营的商品林为我省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全省林业建设中起到了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

2 国有林场饮水设施存在问题

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国有林场饮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据不完全统计, 国有林场场部吃水困难的70个工区, 饮水困难的人口达6万人。国有林场绝大部分没有自来水, 饮水困难有五种类型:一是资源型缺水。西北部分地区十年九旱, 多年连旱, 造成这一地区长年缺水。此种类型占饮水困难林场的30%。二是工程型缺水。部分地区, 年降雨量虽在1000mm左右, 但由于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复杂, 山高坡陡, 有水蓄不住, 没有饮水工程。长期靠人挑车拉到几公里以外的水井、河流取水。此种类型占饮水困难林场的10%。三是水质型缺水。一些林场所在地区地下水和地面水含氟、砷等矿物质严重超标, 林场群众长期饮用, 轻者患氟斑牙, 重者骨骼变形乃至瘫痪。四是直接饮用河水、雨水等达不到国家饮水安全标准的苦咸水。此种类型占饮水困难林场的5%。五是其它原因如海水入侵导致的吃水困难等。此种类型占饮水困难林场的2%。

造成的主要原因:一是国有林场在建场初期采取的是“先生产、后生活”、建设做贡献的思想指导下, 国家投资主要用在营林生产上, 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没有搞。二是国家在1985年以前对国有林场基础设施的投入很不足, 1985年以后国家又停止了投入。林场社会性公共基础设施欠账相当严重。三是国有林场饮水设施建设没有纳入当地水利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四是绝大多数国有林场没有积累资金搞建设的能力。

3 国有林场饮水设施建设建议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有林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从广大国有林场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林场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坚持以人为本, 加快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高国有林场群众的生活质量, 全面建设现代化国有林场。

加大投入, 加快国有林场饮水基础设施建设, 国有林场基本实现生产生活用水供应有保障, 并达到安全卫生标准, 饮水工程项目拟按以下运行。

3.1 明确任务加强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重要内容, 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领导, 把抓基础设施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精心组织, 明确责任。

3.2 统筹规划紧紧抓住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 制定科学规划, 确定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统筹安排, 分步实施。

3.3 加强资金管理将国有林场饮水安全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计划中。项目建设资金分项目、分资金类型进行管理, 分级签订资金使用合同, 明确各级法人和项目实施单位的责任与义务。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严禁挤占、截留、挪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4 保障工程质量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项目的立

项、设计、招标、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办法。未经批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国家批复的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建设方案和建设内容, 不得随意调整概预算。各级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 强化工程质量意识, 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确保工程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发挥应有的效益, 保证建设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3.5 统筹兼顾实施项目国有林场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 要与林

场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 要与林场的脱贫致富相结合, 要与林场的各项改革相结合, 要与林场的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力争项目发挥出最大最好的效益。

摘要: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有林场在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中起着骨干、示范作用。改善国有林场基础设施, 是解决国有林场饮水安全问题, 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饮水安全问题 篇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饮水;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1-0200-01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的投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解决了一些农民饮水问题。但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经济发展和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农村饮用水源污染和水资源枯竭,这些问题正日益威胁到农民的饮水健康。因此,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已经成为建设新农村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农村饮水现状和展望

农村饮水是指农村和乡镇居民生活用水。我国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有氟水区、苦咸水区、用水量不足、用水方便程度低等9种类型。其原因: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环境污染严重,流经城市90%河段受到严重污染,75%湖泊出现富营养化;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等。全国1/4以上国家河流监测断面和近1/2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最低要求,一半以上的国家河流监测断面和70%以上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不适宜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河湖污染相当严重,饮水安全问题任重道远。

目前,全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饮水不安全人口在数量上中部多东部少,中部为1.4亿人,东部为0.7亿人;在饮水不安全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上,西部多东部少,西部40%,东部27%。按照规划,中国到2010年底,将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至2020年底,农村基本普及自来水,乡镇实现自来水化。在农村饮水困难基本解决的基础上,今后工作重点将着力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

2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问题

1)水资源紧缺、气候变化,加大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难度。我国水资源紧缺,是世界上最贫水的国家之一。受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极端气候发生频繁,且水资源总量呈下降趋势,严重威胁饮水安全。资料显示,1997年全国水资源总量27,855亿立方米,2004年降24,130亿立方米,特别是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水资源总量下降趋势明显。河北省平均年降水量上世纪五十年代为612毫米,近七年只有430毫米,明显减少。我国华北、西北地区主要靠地下水源,多年来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单井出水量减少,有的井深500米以上。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山丘地区,主要靠集雨的水窖、水池和小水库,由于持续干旱,这些蓄水设施干涸,需要到几十公里外拉水吃。由于水资源短缺和缺少必要的供水设施,全国农村水量不足、保证率低的饮水不安全人口占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三分之一。

2)水污染严重,已成为威胁农村饮水安全主要因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工业及城市污染大量向农村转移,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交错,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村镇水环境恶化,局部突发性恶性水污染事件经常发生,大范围出现的水源污染和水环境破坏,对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地下水位下降。研究表明,尽管种类繁多的污染物可通过多种途径污染地下水,构成地下水广域性和持久性污染的并不是潜在有危害的重金属污染物,也不是有毒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而是存在于地质构造、成为天然水基本溶质成分的主要离子和生物中成份物质,这是因为地下水含水层比地表水有更强的净化能力,以及这些化合物自身的化学性质和在含水层中的化学行为。使地下水变苦、变涩,使形成的水体硬度增加,是当前地下水污染中的突出问题。

4)农村供水工程小型分散、建设标准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据统计,目前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4亿多,约占农村人口40%,而日供水量大于200立方米集中式供水工程受益人口约占农村总人口15%;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许多集中式供水工程设施简陋,缺少水处理和消毒设施,工程没有达到原设计标准和规定的水质检测。

5)水土流失。不适当的人为开发,引起了生态环境改变和自然环境的退化,使水源涵养能力下降,部分草原退化、植被稀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有大量泥沙及腐植质进入地表水体,在底部淤積,形成地表水体的内污染源。

6)农村面源污染。农村面源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质是氮、磷营养元素:一是我国农田的氮肥使用量居世界首位,利用率很低,过量的氮肥随降雨径流和渗漏排入水体引起水源污染;二是我国农田磷素进入水体的通量比美国高8倍。过量使用化肥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这类污染是水源保护工作中不易控制的因素。

3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确保农村饮用水源卫生,保障农民用上足量安全的水,其根本措施就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供水工程、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对于农村地区,要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加快以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的微型蓄水工程建设。污染一般是由人类活动带来的,对于农村饮用水源来说,主要是生活废弃物和工业“三废”引起的污染。由于土壤岩性、生活垃圾、卫生条件、农药化肥和工业废水肆意排放等因素造成了饮用水源地污染。对此,提出相应的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3.1选择不易污染的水源

水源的选择应从技术和经济方面综合考虑。由于地表水易受到工业废水、农灌尾水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以地表水为饮用水水源会增加水质净化的难度。在同等条件下,地下水源不易受污染,易于防护,卫生条件好,宜优先选择水质符合要求的地下水。只有当地下水短缺或水中含氟、铁等物质过高、水味苦咸或遭受工业有害废弃物严重污染致使水质恶化时才考虑地表水。

3.2严把水源工程关

确保水源水质符合国家饮水卫生标准,应建立坚持在水源工程开工前检验相关水源水质的制度,尽量采用全封闭水源构筑物,避免污染物直接污染。

3.3加强水源卫生防护

生活饮用水水源,应设置卫生防护地带,划分不同的水源保护区,规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3.4强化水质监测

为防止水污染,建立健全严格的水质检验制度。水源水质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全面掌握水源水质的动态变化特征,为水源水质的准确评价和水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水源污染防治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依据。水源水质监测与评价应包括:监测点的布置、监测项目、监测时间、监测频率的确定、监测方法的选择和水质评价等内容。具体监测项目可针对不同水源,按水源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源污染的实际情况加以确定。

参考文献

[1]翟浩辉.把握重点,统筹规划,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在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审查会上的讲话摘要[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5:1-3.

4.饮水安全建设工作汇报 篇四

——xxx镇2011年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汇报

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现场会后,x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

视,按照竞争立项通过的实施方案和单户工程建设要求,坚持质量和进度并重,建设和建后管理并重,提早部署,快速推进,着力在动员各方力量、健全过程管理机制、坚持建设标准、谋划建后管理措施上下功夫,较好完成了阶段性目标。目前全镇5个村均全面启动,单户工程已启动440户,其中蓄水池开挖结束的440户,各标段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明年2月上旬将全面完工。

1、广泛宣传,调动各方力量。

坚持多途径宣传动员,积极争取参建各方和群众的支持理

解,最大限度调动参建各方和群众投身建设的积极性。一是层层召开会议,广泛宣传动员。召开村干部、党员理事长、群众代表会,分社区召开了群众会,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县镇文件会议精神及相关政策、实施方案及细则,明确群众投工投劳投资的内容及具体要求,保证了各项内容家喻户晓,赢得各方支持。二是印发宣传资料。将实施方案、单户工程技术要点及图纸印制发放到参建单位施工人员、村干部、社区理事长手中,保证知晓率。三是特殊对象入户宣传。对积极性不高、支持力度不大的重点户,采取村、社区、党员轮流入户宣传政策、做思想工作的方式,消除群众疑虑,引导其参与和支持项目建设。

2、健全机制,强化过程管理。

一是健全责任约束机制。分别与受益区域群众、理事长、联社区村干部、单户工程农户签订责任状和合同。明确群众、理事长、联社区村干部等职责,纳入村干部及理事长年度目标考核;明确单户工程建设标准及建设管护责任,并在签订合同时收取履约保证金,对在合同签订后5日内未备料、15日内未开工建设的一律取消建设计划;对未按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安装的,限期整改并按合同约定扣取履约保证金,确保项目百分之百落实到位,确保工程建设标准。二是健全村、社区、群众代表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村安排专人跟班作业监督施工,并填写好旁站记录;受益区域理事长、受益户群众推选群众代表日常监督,赋予其相应权责,既充分尊重各方意愿,又实现了质量监管多元化,确保建设质量。三是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村坚持半月召开一次碰头会,定期了解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及项目问题,及时向镇反应情况,确保工程快速顺利推进。四是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对所有单户工程实行三张照片、标牌制度,即对实施单户工程的农户在选址后、建设中、竣工后各采集1张照片,每口单户工程实行编号挂牌,既确保农户真建、真正发挥效益,又便于验收,提升了整体形象。

3、坚持标准,突破建设难点。一是参观取经。将组织参建方、村干部、单户工程农户代表赴我镇xxx村集中水厂和xxx单户工程现场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增强感性认识,统一建设标准。二是现身说法。对照先进村建设标准、经验和自身实际,组织群众畅谈参观体会,增强理性认识,明确建设思路。三是巡回督导。组织专班对照标准定期到现场指导,确保建设质量。

4、立足长远,落实建后管理。

为防止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发生,真正落实建后管理措施,确保项目长久发挥效益,我们将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项目管理思路,在项目规划和项目启动时分别召开受益户群众会,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起草章程,推选协会理事长,提前谋划“以水养水”机制,提前介入工程过程管理,落实建后运行管护措施,确保饮水安全工程建一处,成一处,长久发挥效益一处。

xxx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

5.饮水安全建设工作汇报 篇五

工作情况汇报

多年来,在省、市水利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水利事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作为全省2017年拟整体脱贫摘帽县的之一,我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主要承担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研究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作进行,并出台了《中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办法》,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中阳县辖5镇2乡,100个行政村(居委),311个自然村,总人口15.5万,其中农业人口9.8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村32个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124户、贫困人口12404人。已建各类农饮安全工程295处,其中联村供水工程8处,单村提水工程140处,引水工程76处,蓄水71处。供水点供水的自然村49个,供水入户的自然村168个。

二、目标任务

我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主要承担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通过83处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1138万元,使全县达到饮水安全。其中新建工程20处,总投资646万元,解决21个自然村、13593人的饮水问题。维修工程63处,总投资估算492万元,解决63个自然村,28032人的饮水问题。

三、完成情况

(一)、新建工程

2017年新建工程从8月4日陆续开工建设,其中桔槔饮水工程因村民阻挡严重,与县配套第二批计划中的王家岭提水工程进行对调,计划调整后完成情况如下:

2017年我县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处,解决21个自然村,13593人的饮水问题,涉及贫困户747户,贫困人口1601人。其中利用中央财政资金解决了12处,总投资423万元(中央投资400万元,县配套23万元),其中贫困自然村5个(包括天洼、弓阳、米家塔、神疙瘩、普善庄),涉及贫困户340户,贫困人口662人;

利用县配套第一批资金解决3处,总投资53万元,涉及贫困自然村2个(包括圪针耳、深焉),贫困户81户,贫困人口216人。

利用县配套第二批资金解决5处(柏家峪、桔槔、九盘岭、福禄峪移民、雷家垣)总投资170万,涉及贫困自然村2个(包括雷家垣、桔槔),贫困户326户,贫困人口723人。

目前,20处工程已完工19处,桔槔饮水工程待乡镇、村委调解成功后继续实施,涉及桔槔1个贫困村,361户,1288人其中贫困户126户,贫困人口344人。

(二)维修工程 维修工程63处,总投资估算492万元,涉及31个贫困自然村,28032人,其中贫困人口5283人,贫困户2171户。

目前维修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组织验收决算。

四、典型做法和预期成效

(一)、高度重视 统筹安排

作为今年拟退出贫困县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多次在脱贫攻坚常委会及扩大会上研究安排今年的饮水安全工作,要求水利部分认真摸底,精准到户,确保每一户贫困户都能吃上放心水。在资金上中阳县脱贫领导组办公室专门以(中脱办函[2017]12号)《关于推进2017年重点产业奖补项目的通知》文件下拨两批扶贫资金用于解决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共计246万元。

(二)、因地制宜,创新模式

根据我县实际,结合各村自然状况,确定了单村供水、联村供水和集中供水三种模式,坚持以集中、规模供水为主,坚持以水质水量并重。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因地制宜整合水资源,打破地域界限,逐步向规模化集中供水转变,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既有利于开发利用水资源,又有利于保障供水水质,提高供水保证率;既有利于加强管理,又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从而保证工程效益的持久有效发挥。

(三)严格把关,确保质量

为确保工程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我们严把了“六关”:一是严把水源关。我县大体可分为采煤漏水、地表水污染、干旱缺水、管理性缺水四种缺水类型,可靠的水源是实施饮水安全工程的第一道关口。为此,每一处工程都聘请水利专家深入调查研究,认真选址,确保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二是严把设计关。每处工程的建设方案都由县、乡、村共同研究确定,工程可研设计都委托专业设计研究院编制,确保工程设计合理,方案周密。做到了宜提则提、宜引则引。三是严把施工队伍选择关。对实施安全饮水工程的施工队伍,全部采用招投标,从施工技术、施工经验、资金实力等方面,择优选用。四是严把施工质量关。全面推行了技术人员工程质量包干制和质量追究制,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体系,对不合格的材料不予签收,不准进入工地,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五是严把资金关。努力用好、用活可用财力,坚持资金倾斜,县级所需资金全部列入到财政预算。在资金调度上,优先保障贫困村的安全饮水工程需求。加强对工程资金的审计核查。六是严把验收关。认真落实《中阳县饮水工程施建验收标准、质量规定的通知》,工程竣工后,必须经过发改、水利等部门联合进行验收,不合格工程一律不予决算,并责令返工,确保每一处工程都成为精品工程、优良工程。

(四)新建维修 明确分工

新建工程全部由水务局统一实施,维修工程全部以文件形式下拨乡镇,由乡镇统一实施。并在过程配出工作组跟踪督查落实情况,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83处工程全部完工后,可解决全县41625人的饮水问题,其中贫困户2918户,贫困人口6884人。

五、存在突出问题和短板

部分受益村民出于个人利益对饮水工程项目不理解、不支持,导致工程推进速度比较缓慢,在乡镇和村委的努力协调下大部分工程已顺利完工,只有桔槔引水工程1处因调解不顺利还未完工。

六、解决措施

加强乡镇村委的协调力度,通过说服教育提高村民思想觉悟,使工程早日完工,使村民早日受益。

6.饮水安全建设工作汇报 篇六

建设与管理专题发言材料

一、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

永宁县总人口21.439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8.1225万人。“十一五”期间,全县规划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3.2097万人。2010年,永宁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有利时机,坚持项目带动战略,认真抓好自筹资金配套、工程进度质量把关以及建后管理等各项工作,在自治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先后组织实施了杨和镇观桥、望远镇政台、望远镇望远、永宁县南部4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程总投资5687.8万元,其中:国补资金2653万元,自治区配套56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2474.8万元,解决了63个行政村529个自然村37599户13.2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0.31万人,解决新增不安全8960人。

1、望远镇政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该工程2009年7月批复,日供水量652立方米。供水范围涉及望远镇政台、立强、通桥、长湖、政权、东升、上河、下河8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3522户12357人,其中:解决“十一五”规划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0945人。

项目批复总投资44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272万元,市县及群众自筹170万元。工程自2009年9月7日开工,2010年5月30日全面完工通水,打机井1眼、深105米;建深井泵

—1—

房、加压泵房和管理房162平方米; 50立方米蓄水池1座;配套离心泵3台、潜水泵、变频加压供水控制设备各1台;埋设高低压电缆1.5公里;安装80KVA变压器1台;铺设各类管道103.17公里;建各类阀井422座,其中:联户水表井352座,检查井、分水井70座;建过渠、过沟、过路等建筑物22处;配套消毒设施一套。工程实际入户2818户,入户率80﹪。(东升村300户重新规划、新农村庄点正在建设当中,按照规划以上住户全部安装自来水,入户后望远镇政台饮水安全工程入户将到达3194户,入户率达到90﹪)。

2、永宁县望远镇望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该工程2009年9月批复,工程总投资53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299万元,市县政府及当地群众自筹233万元。

2009年10月23日开工,2010年5月30日完工通水到户。完成了更换深井潜水井泵1台套、增加离心泵3台、配套动力线路1.0km和50千伏安变压器一套;铺设干支管道24.73km,支管道15.79km,入巷管道100.7km,过路建筑物25处,建各类阀井540座。解决了望远镇新银村、红旗村、胜利村、板桥村、东位村、望远村、永清村和西位拆迁安置小区8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4969户17392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3、杨和镇观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该工程2009年7月批复,工程总投资115.5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62.0万元,市县及群众自筹53.5万元,解决杨和镇观桥、永红2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833户3332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工程自2009年9月7日开工,2010年5月底全部完

—2—

工,铺设主管道3.77公里,支管道9.02公里,入巷管道22公里;建过路、过沟、过渠等建筑物19座;各类阀井115座,入户691户,入户率83%。

4、永宁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该工程2010年7月批复,该工程批复总投资4598.33万元,国家补助资金2020万元,自治区配套560万元,银川市补助400万元,永宁县财政补助564万元,受益群众自筹1054.33万元。

项目区涉及永宁县望洪镇、杨和镇、胜利乡、李俊镇和闽宁镇以及金凤区良田镇等6个乡镇44个行政村405个队共2.8288万户,9.979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解决“十一五”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7.4637万人,同时解决项目区内28所中小学7905名师生的饮水。

目前,经过百日攻坚战建设主体工程已完成,现已通水。主要完成2眼270米、2眼170米的水源井的打井任务,总计成井深度880米;架设高低压线路7.4km,安装160KVA变压器一台;建设日供水量5250m3水厂一座(包括550 m3清水池2座,加压泵房、管理房及附属用房1619.01 m2);砌筑水厂围墙718米;水厂厂区拉运回填土方4.8万立方米,土建工程完成铺设主支管道359km,入巷管道472km,入户管道1438.9km,砌筑阀门井3990座,过沟过渠建筑物103.13米,安装户数22715户,涉及村队数359个。配套水质检测化验设施1套、消毒设备2套、水表校验维修设备1套、工程维修车1辆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

—3—

二、责任书落实情况

1、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一是根据国家发改委《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我局及时成立农村供水管理站,并向申请县政府提出申请,经县政府批复同意我局农村供水总站作为我县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项目法人代表为县水务局副局长唐清宁,并制定了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了工程管理人员,明确了职责,切实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建设的责任追究。二是成立了永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工程建设指挥部,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水务局、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各自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水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三是指挥部成立了综合协调组、技术施工组、材料复核组、督查考核组、宣传报道组5个工作小组,负责项目规划、实施、资金筹措、技术指导、协调、宣传、质量监督等具体工作,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人、每项具体工作,真正做到了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四是及时将项目建设内容、投资、项目实施负责单位、负责人等情况在永宁县电视台进行公示。五是县政府与涉项乡镇签订项目实施目标责任书,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做为年终考核的一项硬指标,奖优罚劣,实行一票否决。

2、确保前期工作进度与质量,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4—

为确保各项工程设计方案科学、符合设计要求并达到最优,我局专门召开局务会议研究,确定了项目前期工作由局分管副局长负责,农村供水总站配合,主设由具有水利三级以上资质及丰富经验的银川市水电勘测设计院和银川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承担设计任务。2010年我局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对于离城市较近的观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直接接入永宁县城市自来水管网,实行通网、同质、同价。对于整乡推进的望远镇望远、政台续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继续加紧建设。对于2010新建的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按照年初提出“永宁县要跳出地域谋规划,着力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的建设目标,打破乡镇界限,整合资源,优先选址安排打井工程,解决工程水源,按照规定程序做好水源论证、水质检测,方案优化等工作。为此,我站在时间紧、任务重和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及时将各项任务分解到人头,积极配合设计院的同志深入到各个村庄,挨家挨户调查、座谈、访问、取水化验,跑遍了这些村庄的每眼机井和大街小巷,一遍又一遍的测量、修改设计,进行设计方案比较,优化方案。多次邀请宁夏地质勘探院、设计院的专家查资料、实地勘查、勘探;水利厅领导及专家们的科学分析、论证。终于在永宁县园林村附近寻找到了能够满足10万人饮水要求并符合农村饮水安全标准的合格水源,为永宁县南部10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提供了强有力的设计支撑。方案涉及永宁县望洪镇、杨和镇、胜利乡、李俊镇和闽宁镇以及金凤区良田镇等6个乡镇44个行政村405个队,共2.8万户群众饮水安全问题,—5—

其中解决“十一五”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7.4万人,同时解决项目区内28所中小学7905名师生的饮水。设计方案上报水利厅后,由于方案技术可靠和新颖,很快得到水利厅专家和领导的认可,并通过了审查,水利厅、区发改委下达了批复。

3、足额落实地方建设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管理。2010年实施的4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均向县政府做了具体汇报,并以县政府办印发了各项工程实施方案,分别从工程投资与资金筹措及工期、保证措施、建设管理、涉项乡镇负责群众自筹资金收缴并按时足额到位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对国补和地方配套资金均正在按照批复进行落实,(1)望远镇政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批复总投资44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272万元(全部到位),市县及群众自筹170万元(县配19.5万元,群众自筹4.687万元,共计24.187万元)。(2)望远镇望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53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299万元(全部到位),市县政府及当地群众自筹233(正在筹集中)万元。(3)观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115.5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62.0万元(全部到位),市县及群众自筹53.5万元(县配18万元,群众自筹2万元),(4)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4598.33万元,国家补助资金2020万元(到位1700万元),自治区配套560万元(全部到位),银川市补助400万元(到位280万元),永宁县财政补助564万元(到位250万元),受益群众自筹1054.33万元(到位83.867万元)。

资金使用管理按照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支付工程款,工程建设资金实行报账制,国库集中支付、专款专

—6—

用、专帐管理,做到报账程序规范,报账内容与建设内容相符合,工程款按进度拨付、分批次分期报账。每一项支出票据都要经过监理、项目分管领导、项目法人签字后才能报账,资金使用实行财务公开,增加资金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并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无截留、挤占和挪用。

4、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在望远镇政台、望远、杨和镇观桥、永宁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管理办法,遵循水利项目有关建设程序,坚持阳光操作,在工程设计上,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在工程建设上,实行“三个统一、五个把关、五项制度”,即:统一项目招投标、统一工程监理、统一质量标准;严把材料设备采购关、施工队伍准入关、工程质量监督关、资金拨付关和竣工验收关;严格执行 “五制”,即: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在工程施工上,法人单位与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人员密切协作,严格标准,严把工程施工质量关,保质保量按工程进度施工;在技术革新上,全面推行8-10户联户水表集中装井管理,推广防滴漏水表、锁闭阀等技术,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奠定了基础。

(1)项目审批报建手续:开工报告经银川市水务局审批,并在县住建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县环保局办理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登记,并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对施工图进行审查。

—7—

(2)法人责任制执行情况:为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高建设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发挥投资效益,根据项目批复的工程实施方案,组建了项目法人,县水务局分管副局长为项目法人,制定了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了工程管理人员,明确了职责,切实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建设的责任追究。

(3)招投标制执行情况:望远镇政台、望远、杨和镇观桥、南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均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在《宁夏日报》、《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发布了招标公告,并在县电视台对项目进行社会公示,严格执行公开招投标各项程序。

(4)建设监理制执行情况:望远镇政台、望远、杨和镇观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委托宁夏正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进行监理,永宁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通过公开招标,由宁夏正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中标并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监理公司按照监理合同配备了有资格证书和岗位证书的总监1名,每个标段派1名监理员,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对实施的工程质量进行现场监理,对设计缺陷、工程量变化及时提出变更,对重点部位、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签字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严格按照监理规范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理,做到施工资料、监理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进行。

(5)合同管理制执行情况:人饮工程招投标后,均采用合同制管理,土建采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监理合同采用国家建设部、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的统一合同格式,合同包括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及工程质量保修书;材料、管件采用产品购销

—8—

合同,合同签订规范,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合同进行。

(6)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人饮工程招投标后,水务局及时落实安全责任,与各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由局总支书记带领监察室工作人员,不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主要针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是否按要求佩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对进入现场所带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品进行监督检查;对施工人员进场前上报的现场负责人,施工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专职安全员及特殊作业人员)花名册检查其是否持证上岗;对施工用电、机械设备及防护设施、国防电缆、石油管道及沿线的各类地埋光缆、电线、管槽开挖、管道铺设、土方回填、各类建筑物施工等安全工作是否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及按规范操作等工作进行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排查处理,杜绝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工程顺利实施,保质保量完成。

(7)抓质量促进度,确保工程如期完工。一是甲方与中标单位签定施工合同、安全责任合同,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明确责任领导,技术总负责人、技术员、材料管理员。二是在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受益村队每个项目区推选3-8名热心公益事业、办事公道、责任心强、威信高的党员群众监督员挂牌上岗,每天巡回对工程质量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监督,施工单位也精选了5名技术精湛、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挂牌上岗,现场对工程进行全过程指导,监理单位对施工中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环节及时进行纠正,限期返工。三是对于隐蔽工程,施工方与甲方紧密配合,由甲方技术员、现场监理对该工程验收合格报验后,才进行下一

—9—

道工序。四是选派工作能力强、技术精湛的人员担任技术总负责人,每天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进度督导、质量监督。四是注重现场办公,定期组织各施工企业项目经理、技术员、旁站监理、工程指挥部成员、村干部、农户代表例会,认真分析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限时解决具体问题,共同推进工程建设。五是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督办会同县水务局、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等有关部门,对成员单位配合情况、工程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促进度。六是银川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暨永宁县南部人饮工程通水仪式在永宁县隆重举行。永宁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我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工期最短、标准最高、施工难度最大、质量要求最严、受益人口最多的一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我县把南部10万人安全饮水作为2010年重点工程,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力促该项民生工程保质保量快速推进。七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成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力配合、攻坚克难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百日攻坚,百日通水”的目标,提前5个月让10万群众喝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受到了区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8)竣工验收制执行情况:严格实行施工单位自验、县供水总站与监理单位初验、区市竣工验收的三级验收办法,对质量不达标、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工程,坚决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返工,直到验收合格为止。确保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10—

(9)各项检查、稽查工作配合情况。对于国家和自治区及县级发改、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开展稽察、审计和专项检查等工作,我局都积极配合,认真撰写相关汇报材料、提供相关资料,全力以赴做好迎接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并针对国家审计署对永宁县2008-2009年中央扩大内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项目建设审计情况、2009年以来观桥、政台历次稽查检查发现的问题及下达的整改意见、水利部稽查2009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稽查提出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都100%及时进行了整改。

5、加强工程建后管理,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一项惠及广大群众的民心工程。其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且点多、线长、面广,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建管并重才能确保工程良性运行,使群众长期受益。

今年我局按照永政办发[2009]109号《永宁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切实加强人饮工程的建后管理,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工程管理模式,健全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机构,落实管理责任,加强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及时入户走访,不断提升管理运行水平。管理人员实行统一挂牌上岗,划分责任片区,从农户用水、管网维修、抄表收费,一人负责到底,规范用水管理。一是加强领导,及时成立机构。我局及时成立了农村供水管理总站,由县水务局选拔5名具有专业技术特长、人饮工程知识丰富、管理经验扎实的技术人员,招聘2名给排水专业的大学生充实供水总站,加强了供水总站技术力量。二是对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时成立供水分站,招聘相关专

—11—

业人员,成立抢修队,对全县农村饮水工程进行统一管理。三是企业化规范管理模式。成立了永宁县惠民农村供水服务有限公司,按照“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严格开支、逐步积累、滚动发展”的企业化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全员聘任制,对望远政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运行管理,目前运行管理状况良好。四是城市化公司管理。对于接入县城自来水管网的杨和镇观桥和望远镇望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移交县自来水公司和望远庆丰源自来水有限公司进行管理,实行同网、同价、同质,目前工程运行状况良好,群众十分满意。五是供水总站直管模式。永宁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工程规模大,战线长,管理难度大,为确保该工程发挥最大效益,确保10万人正常饮水,我局经局务会议多次研究,决定由县供水总站进行直管,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外聘13名技术人员参与该工程的建设管理,并对工程进行直接管理,明确职责,核算量化,实行工效挂钩、绩效考核、包村到户、指标控制。六是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按照永政办发[2009]110号《永宁县农村供水工程水源保护与污染防治管理暂行办法》协助环保部门防止水体污染,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对饮用水的取水井、蓄水池和水源地实行封闭管理,设置封闭设施。按照《宁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设定保护范围。并在醒目位置设立警告标志,杜绝人为污染。七是落实水质检测等保障措施,加强水质检测,及时了解水源状况,按规范要求安装和使用水质净化消毒设施,建立健全水质检验制度,每年由县疾病防控中心对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水、管网水、末梢水水质进行化验2次,确保各饮水工程水质符

—12—

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七是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进一步落实灌区管理单位“两费”。八是加强工程维修养护,保证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每个供水分站或供水公司设立1个抢修队,开通 “供水维修服务电话”和“供水监督电话”,设立 “用户来访记录”,坚持做到小修2小时内完成,中修8小时内完成,大修24小时内完成;对维修8小时以上事故,及时通知相关用水户,征得用水户的谅解和配合。九是建立保证工程正常运行的水价机制。2010年元月我局供水总站、县惠民农村供水服务公司会同县物价部门及时核定水价,按照永发改发【2010】59号文批准的农村饮水价格向用水户收取水费。全县农村人饮工程供水价格根据行业不同,采用不同水价,2010年3月1日开始执行新核定的水价1.8元/立方米,实行两部制水价,即低于2方按照两方收取,高于2方按实际收取。十是制定了《永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建立技术、物资和人员保障系统,平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24小时不准关闭手机,对于重大事件要及时报告,并将事件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记录在案,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

6、总体评价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中,我局通过狠抓规划和前期工作,狠抓工程建设质量,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和放心工程。狠抓建后运行管理,通过制度化、社会化、公司化管理,企业化经营、专业化运行、制度化收费、优质化服务,确保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主要成效

2010年我局以“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优质”为目标,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初步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县实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道路,成效显著。

2010年永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有效的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项目实施后,使项目区内63个行政村529个自然村37599户13.29万人告别了饮用不卫生水的历史,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减轻了群众的医药费开支,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稳定,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和人居环境,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永宁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是川区建设的最大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永宁县把这项工程做为全县的重点工程,采取各种强有力措施,鼓劲加压、攻坚克难,水利职工和各施工单位发扬水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工作作风,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强势推进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最终实现了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百日攻坚,百日通水”的目标。

(二)主要经验

为了确保该工程在2010年11月30日顺利通水,工程共划分为材料、设备、土建等十七个标段。8月7日上午永宁县人民政府组织各乡镇、各涉项成员单位及乡镇主要负责人、村书记,监理单位、中标单位项目负责人等参加了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14—

“百日攻坚战”动员大会,并与各乡镇、涉项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8月9日全面开工建设,通过实施“百日攻坚战”,11月27日举行了银川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暨永宁县南部农村人饮工程通水仪式,区、市、县领导于革胜、崔波、郝林海、孙荣山、梁积裕、白建平、丁建懿等参加了启动仪式。自治区各有关部门、银川市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和我县近千名干部群众参加了启动仪式。实现“百日攻坚”目标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统筹谋划,科学规划。为把这项民生工程办好,县委、政府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坚持整乡推进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对水量、水质的要求,集思广益,因地制宜,确保项目编制规划的科学性、最优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成立组织,齐抓共建。成立了永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工程建设指挥部,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水务局、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各自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水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指挥部成立了综合协调组、技术施工组、材料复核组、督查考核组、宣传报道组5个工作小组,负责项目规划、实施、资金筹措、技术指导、协调、宣传、质量监督等具体工作。

三是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高农民群众饮用水安全意识,改变农民用水观念,增强水商品意识。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制作10期专题片,积极报道工程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动员广大群众自愿投劳、投资,—15—

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四是强化管理,建章立制。通过实行“三个统一、五个把关、五项制度”,建前定规范、建中抓质量、建后抓管理,确保饮水工程长效运行。强化建设责任,从项目涉及的乡镇各抽调2名具有专业知识、综合素质高、协调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参与工程建设,成立现场督查组,对饮水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进行现场督查。

五是广泛参与,多方筹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实行国家、区、市、县和受益农户五级筹措,采取国家专项投资为主导,区、市、县政府按比例配套,受益群众按户分担的方式解决。按照项目批复要求,水厂主体建设、主支管材、机电配套设施由国家和区级配套资金解决;工程主支管道、入巷管道土方开挖和回填由市县两级政府配套资金解决;入户管道土方开挖和回填由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完成;自筹款由受益乡镇和村队组织专人收缴,收缴后及时上交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专用账户,确保资金安全。

六是严格监督,明确责任。甲方与中标单位签定施工合同、安全责任合同,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受益村队每个项目区推选3名热心公益事业、办事公道、责任心强、威信高的党员群众挂牌上岗,每天对工程质量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监督,施工单位精选4名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全过程指导,监理单位对施工中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环节及时纠正、限期返工。凡是隐蔽工程,施工方与甲方紧密配合,由甲方技术员、现场监理对工程验收合格报验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全方位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七是健全机制,奖优罚劣。县委、政府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16—

作为考核乡镇秋季农田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纳入年终综合考评,对成绩突出的乡镇、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完不成任务、协调不力的部门和乡镇,进行绩效问责。

八是密切协作,现场办公。注重现场办公,定期组织各施工企业项目经理、技术员、旁站监理、工程指挥部成员、村干部、农户代表例会,认真分析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限时解决具体问题,共同推进工程建设。

九是严格管理,严肃纪律。要求监理单位、工程管理人员不得接受施工单位的宴请,坚决杜绝吃、拿、卡、要事件的发生,对违反工作纪律的工作人员,一经核实严肃查处。各部门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时,积极主动办理工程建设相关手续。县政府督办会同县水务局、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等有关部门,对成员单位配合情况、工程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

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核查规划、勘测设计、项目报批缺少前期工作经费。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立项前期都需要先寻找合格的水源,进行打井工程,取水化验;由于点多、面广、线长、农户居住分散,前期规划、勘测设计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最终项目批复都缺少这些前期工作经费。

2、工程建成后缺少启动经费。

每个工程建成后,都要先进行打压试水、冲洗管道、试运行半年以上才能正常运行,而在试运行期间无任何效益,电费、人员工资、维修费、管理费等运行成本无法保证,造成管理人员人

—17—

心不稳,运行管理举步维艰。

3、工程运行电价偏高,导致运行成本上升。

永宁县农村供水统一按照0.195元/千瓦时的电价核算供水成本,水价每立方米2.45元,县物价局对农村供水水价统一定核定为1.8元/立方米。在电价不涨价的情况下,勉强维持各供水站正常运转。从2010年3月开始,供电部门按照非普工业用电标准,将农村供水电价调整到0.487元/千瓦时,因电价较高,导致各供水站收缴的水费收不抵支,工程正常运行面临困难。

4、维修基金财政应补贴。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民生工程,是一项公益性事业,由于没有工程试运行期间无效益,又无启动资金,维持工程正常一项十分困难,工程维修基金应由财政补贴,补贴工程折旧费用,以确保这项惠民工程长久发挥效益,长久惠泽与民。

7.饮水安全建设工作汇报 篇七

关键词:饮水安全,水库,建设,论证

1 农村饮水安全情况

东昌府区位于山东省西部, 是聊城市市政府驻地, 总面积1245平方公里。东昌府区辖10个镇、6个办事处及2个工业园区, 共847个行政村, 总人口95.49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58万人。东昌府区自1982年开始建设农村供水工程, 1994年以前工程形式全部为单村供水, 1994年以后, 针对单村供水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我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尽量采取联片、联村的形式, 扩大供水规模。特别是2005年后, 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启动, 给农村供水工程地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东昌府区以此为契机, 加快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 广泛动员, 积极发动, 多方筹集资金, 认真组织工程建设。目前, 东昌府区现有集中供水工程19处, 供水村庄776个行政村, 受益人口54.34万人。

2 规划新建水库的必要性

2.1 保证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的需要

随着我区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由于超量开采, 地下水最大埋深达20多米, 全区漏斗区面积逐年增大, 尤其是我区西部地势高亢区域, 60米左右的机井出水量减少, 现有供水工程水源地机井的出水量已远远不能满足高峰期用水的需求;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发生变化, 出现了硬度及氟超标的现象, 长期饮用这种水势必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2.2 规模化供水的需要

目前, 我区现有供水工程规模偏小, 一般每乡镇都有1至2处供水工程, 供水人口一般在1.5万至5万人之间, 供水保证率低, 另外, 我区乡村供水水厂分散, 水源地保护难度大, 管理成本高, 水源实施机井取水, 水质稳定性差, 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同时又易造成补给困难;另外由于干旱、污染等原因也造成一些较早建设的供水工程水源水质发生变化, 出现原有饮水不安全人数地反复等情况, 这些现象的存在促使饮水安全平原水库的建设提上了工作日程。

2.3 饮水规划的需要

平原水库规划建设完成后, 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对我区农村供水工程进行总体规划, 以东昌府区境内的平原水库蓄水为水源, 建设标准化水厂, 充分利用现有供水管网, 将水厂处理后的水送至现有供水工程水源地进行供水, 彻底解决我区农村饮用水水质问题, 进一步提高工程规模化程度, 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和档次。

2.4 改善生活环境, 合理调配水资源的需要

平原水库规划实施后, 农民喝上了清洁卫生的优质自来水, 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 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减少了疾病, 提高了生活质量, 有力地推进了东昌府区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同时规划平原水库项目的实施, 有利于项目区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使本地区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的管理与调配,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带动当地其他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 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 规划新建水库的可行性

3.1 政府重视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

近几年, 东昌府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供水管理制度, 使工程运行管理纳入规范。2010年, 我区出台了《东昌府区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实施细则》, 2011年出台了《东昌府区农村公共供水工程大修基金使用暂行办法》及《东昌府区农村供水站考核办法》, 进一步规范了我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

3.2 完善的工程建设组织体系

规划平原水库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的关怀, 为避免重建轻管现象, 结合该工程的建设, 在遵循“标准化建设, 市场化运作, 专业化管理”的运作思路下, 为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按照以往工程的建设经验, 区乡两级要成立水库建设项目领导小组, 由区长、镇长任组长, 区发改局、财政局、水务局等单位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 明确责任, 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 实行多元化投资策略,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上投资大户参与水库工程建设。

3.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基础扎实, 前期工作充分

近几年来, 我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抢抓上级对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扶持的机遇, 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受益群众投资投劳参与工程建设, 经过不断努力和持续建设, 到2011年底, 总投资近亿元, 共建设水厂19处, 设计日供水量6万吨, 受益人口54.34万人, 通水率达92%。

3.4 水源条件良好, 蓄水有保证

东昌府区属于位山引黄灌区上游, 位山灌区干渠境内长度76.9km, 水源条件较好;全区境内徒骇河、马颊河、四新河、西新河、周公河具有蓄水能力, 对于建设水库来讲, 引蓄黄河水的水量充足, 蓄水次数有保证。

3.5 当地农民有积极性

平原水库规划初期广泛听取了当地群众的意见, 当地群众对建设用于饮水安全水库工程地积极性很高, 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 当地乡镇政府也承诺全力配合工程建设。

3.6 规划技术方案符合当地情况, 切实可行

东昌府区规划建设的平原水库, 位于东昌府区郑家镇, 郑家镇位于我区西部, 地势高亢, 地下水资源紧张, 郑家镇是全国最大的轴承保持器生产基地, 全镇拥有民营企业千余家, 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给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 当地群众对于建设引蓄黄河水的平原水库的热情高涨。规划库址位于马颊河以东, 前官屯村以南, 温集以西, 以耕地为主, 不迁占村庄。该水库是一座以饮水安全为主的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该水库建成后, 可解决东昌府区沙镇镇、郑家镇、堂邑镇及张炉集镇四个镇, 20.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同时可带动当地手工业发展和农副产品加工提档升级, 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3.7 规划水库占地及资金有保障

东昌府区规划平原水库位于郑家镇, 在耕地的基础上建成, 规划没有搬迁人口。下一步, 在国土部门的大力配合下, 积极解决规划新建水库的占地问题。

水库工程的建设投资巨大, 东昌府区有较强的整合资金能力和经验, 积极运作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除去各级财政资金外, 同时采取市场化运转, 考虑社会资金入股的方式整合建设资金。

综上所述, 东昌府区建设平原水库是切实可行的, 水库的建设今后将成为我区饮水安全建设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这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 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东昌府区修建平原水库, 调蓄优质地表水, 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问题目前凸显必要性和紧迫性, 不仅是政府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更是提高当地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区域经济战略的必然要求, 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 保障居民身心健康,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S

参考文献

[1]周志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

8.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探析 篇八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1. 前言

1.1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水旱灾害频发,水利的重要地位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水利的改革发展也愈加迫切和需要。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能够惠及民生、造福群众,让农民群众从水利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1.22005年之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状况为:水利工程大都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工程建设标准低,且经多年运行,部分工程损坏严重,影响效益发挥;水利设施老化,供水能力不足,水量、水质都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用水方便程度低,远距离运水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1.3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户户通、农村饮水安全及农村饮水巩固工程,大大改善了农村饮水状况,水源设施好了,供水保证率高了,水质也好了,达到了饮用水标准。不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建管模式滞后:集中供水工程虽然实行了责任制管理,但依然不完善,日常运行中,水费不能及时、足额收取,维护经费不到位,工程管护不到位,造成水源损坏,水质变差,供水量减少,部分村内工程主管网损坏,只能实施定点供水。

(2)行业管理不规范:农村饮水工程缺少专业管理人员,乡镇水利站工作人员少,业务繁忙,无暇顾及农村饮水业务指导,导致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剧。

2. 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工程建设人员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得到了以下几点经验:

2.1认真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

(1)科学规划是一个工程的基础,为了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成立由水利、发改委、财政、卫生、环保、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做好领导和协调工作;吸收专业人员参加项目实施,由水利、卫生等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规划编制及专家咨询组;全面推广从前期工作到建后管理的全过程参与式方法,扩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充分听取受益群众的意见。

(2)因地制宜建设饮水工程。根据各乡镇、村居的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标准。既考虑当前的现实可行性,同时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距城区自来水厂管网较近的农村居民点,尽可能依托已有自来水厂扩建、改建,辐射延伸供水管线;具备集中供水条件,但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宜新建、改建自来水设施。

2.2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

(1)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

(2)完善饮水安全监测体系。由水利与卫生、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中心。对于集中供水工程,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落实机构、人员、任务、责任、仪器设备和经费,并实现信息畅通、资料数据准确及时。

2.3狠抓建设管理。

(1)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材料和一流的设备供应”的“五个一”要求,从施工设计、施工队伍管理,到材料设备购置等具体环节都严格把关,抓工程质量,促工程进度,严格按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施工。组织骨干技术力量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搞好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期竣工。

(2)加强工程建后管理,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树立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的思想,把工程建后管理作为一项大事来抓。根据《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的要求,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确保农村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2.4多渠道筹集资金。 修建饮水工程所需资金、材料、设备,应贯彻“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联村饮水工程要坚持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根据受益多少分摊劳力和资金。饮水设施的维修和更新,或因管理不善而损坏失效,由乡、村自筹解决。各级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扶持引导,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引入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2.5重视运行管理。 农村饮水工程要良性运行,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应摒弃传统的管理观念,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市场化

管理和受益户参与式管理的模式,村村户户装水表,按方计收水费,使农村供水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服务道路。

2.6立健全政策、法规。

(1)为保证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行业指导,负责组织研究、制定供水工程管理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进行供水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总体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上一篇:班级负责人竞选演讲稿下一篇:包容是一条五彩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