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对口高考教学之我见(精选9篇)
1.《机械基础》对口高考教学之我见 篇一
机械制图教学方法之我见
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 李青
摘要 《机械制图》是研究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一门学科,是一门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绘制和识读图样的能力,其理论抽象,对中职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是中职老师面临解决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机械制图 兴趣 记忆 能力
《机械制图》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是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绘制和识读图样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但由于是由图来反映实物,就显得十分抽象,这样给教师教学及学生接受带来很大的难度,对重难点内容教师教时感到力不从心,学生学时一头雾水,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本课程和兴趣。那么究竟怎样教好《机械制图》这门课呢?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现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力量源泉,因此老师在上第一次课时不必急于按教材编排的内容去授课,可以通过制作几个简单且特征明显的形体的立体图和对应的视图(以挂职图或多媒体形式)展示给学生,通过引导让学生把实物和图对应地找到,以这种方式开始,可以让学生因为自己尝试性的成功而感到喜悦,从而激发他们想学这门课的兴趣。在后续的授课中也可经常让学生从多个答案中去寻找正确的一个,这种“找”的方式要比让强行让学生接受老师的传授方式更能激发学习兴趣。
二、充分利用身边的实物和模具,善于就地取材。
我在讲解三面投影体系时就直接把教室的黑板面、地面、墙面作为V、H、W面,在讲三面投影体系展开时,我却用书放在讲桌上给学生演示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书与我一起做;在讲点、线、面投影时就用粉笔为点、圆规为直线,书为平面来直观引导学生发现其投影规律;讲三视图与物体方位关系时,俯视图和左视图上的前后方位是学生接受的难点,我常常把自己的“手”当作“物体”,以此来演示空间物体上的前后方位向平面图形转换之间的变换过程(大拇指代表物体的前方,手向下翻转九十度即为俯视图,看拇指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跟着我一起做,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出“靠近主视图的为物体的后方”。
三、让学生“背图”,以建立“图库”。
在讲基本体时,我会让学生反复画常见基本体如六棱柱、圆柱、圆台等的三视图,“背”熟端面与不同投影面平行时的三视图,讲到组合体时,又要求学生“背”常见的由基本体组合而成的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如半圆头。学生通过记忆一些常见形体的三视图,就如在头脑中建立了一个“图库”,这样为后面学组合体及零件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强化学生记忆。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色彩丰富多彩,可以通过不断地切换画面对重点难点反复放映,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也可通过多次放映来强化学生的记忆。比如在讲读组合体视图时,应用多媒体先把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画出(采用多色线画出每个线框),通过线框的闪烁来对应“划线框”及“对投影”两个步骤,再放出该线框所表达的形体的立体图来对就“想形体”这个步骤,这种教学效果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还能强化学生记住读图的步骤与方法。
总之,要教好《机械制图》这门课,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机械基础》对口高考教学之我见 篇二
很长时间以来, 我们对“教育”一词的认识, 是一种单向的指称, 突出的主体是教师的教书育人, 学生是相对被动的接受者。这种现象, 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教育过程当中。时代的发展, 现实的需要, 今日的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变革, 或许可以说, 我们正处在一个从“传统教育”向“新时代教育”转型的历史时期;从目前国内外一些教育研究成果上分析, 这种转型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 更重要的是要突出教育的对象———学生, 突出学生的“学”这个主体。这种主体角色转换, 体现了当代人对教育的新认识。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突出学生这个学习主体, 并结合美术学科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在素描基础教学中尝试一种“研讨型”教学方式。
1“研讨型”教学方式的内涵
所谓“研讨型”教学, 具有如下内涵:实行教学与研讨的有机结合, 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 拓展探索未知的领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 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模式,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一个探索艺术世界的宽松环境, 创设一个研讨问题的情境, 激发创造与表现的欲望;以学生的“学”为主体, 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教学与研讨相结合的氛围中, 教师和学生间相互交流, 师生互动。
2 研讨型”教学方式的课程结构
当教育的主体产生变化后, 原来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改变课程的结构是必然的举措。改变的方向, 是从课程结构的总体上, 建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 学习和研讨并进的教学框架。
在课程设置上, 以研究客观物象作为培养、锻炼学生想象力、创造力、造型能力、审美能力为前提, 但在内涵上不同于传统模式。为适应“研讨型”教学方式, 初步将课程结构设置为三大内容:a.普遍规律的研究。首先, 是对传统造型规律的再认识;传统造型观对透视、结构、明暗、等因素的研究, 都是为了再现写实的目的。其次, 批判地继承现当代艺术的新成果, 加强对抽象构成、平面构成、意象创造、画面结构、空间结构等问题的研究。第三, 通过传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研究具体物象, 了解古典与现代美学的差异和不同的追求, 认识审美规律。b.情感表现的研究。传统绘画里, 绘画主体的情感是隐藏在立体写实造型之中, 处于从属地位。自从现代派绘画从描绘客观世界转入描绘主体的主观世界后, 情感表现的问题随之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在表现主义理论家克罗齐和科林伍德看来,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是一个表现情感的人。” (1) c.材料媒介的研究。在绘画史上, 时代发展变化的标志之一就是使用材料媒介的变化。可以说, 不同时代的艺术家采用不同的材料去创作。 (2) 虽然如此, 但是材料本身的美学价值只在现代艺术里才深受关注。如今, 在素描表现上所运用材料媒介, 可谓丰富多彩。通过对材料媒介的研究, 了解材料媒介自身的美感, 拓展形成独具新意的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运用材料媒介, 使学生个性样式充满了鲜明的多样性。通过改变课程结构, 创造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弹性的研讨空间。
3“研讨型”教学方式的实施
通过规范教学要素, 以“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为指导思想, 加强课程教学和训练主要环节的建设。所谓“课程教学要素”其基本含义是:课程的教学工作, 必须包括的主要教学环节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每一教学要素有一定的针对性, 每一教学要素在学时安排上有合理的比重。着重抓住课题设计、课程讲授、实践训练、课堂讨论等四个教学环节, 并以这四个环节作为基本要素, 把这些环节导向研讨型教学方式, 使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型教学向关注学习主体的研讨型教学转变。
“研讨型”教学方式, 教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而是通过课题的设计, 将自己对教学的宏观把握和想法, 贯彻其中。让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根据自己的视角, 自己的方式去发现事物的特征;在表现时, 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找发现恰当的表达方式, 对同一个艺术问题, 作多种诠释。
“研讨型”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身心进入高度积极、主动的状态;从完成作业的效果上看, 也因思考和体验的大大加强而丰富多彩起来, 构建画面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研讨型”教学方式, 试图通过建构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内容结构、教学方式的实施, 以突出教育的对象———学生这个中心。这一改革方式, 是追随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举措。对“研讨型”教学方式的尝试, 目前只是个开始, 还需要不断总结, 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①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机械基础》对口高考教学之我见 篇三
【关键词】中职;对口升学;机械基础;教学方法
一、基础教学阶段
基础教学阶段即第一轮系统教学阶段,该阶段注重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内容要求全面、系统。机械基础课程理论性较强,课程涉及面较广,知识点较多,要综合运用机械制图、金属材料、机械原理等课程的基础知识,而作为学习对象的中职学生而言专业基础较薄弱。在中职学生对口升学考试中,一部分题目考察的是课程中的单个知识点,所考单个知识点内容范围覆盖整本教材,所以在该课程基础教学阶段,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好教学工作。
首先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教学内容要系统、全面。教师讲解要通俗易懂,注重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讲解时要借助对应的教具辅助教学,在缺乏教具和设备的情况下,要借助于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加强对知识点记忆,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要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学生学习机构和机器时,如果能联系实例,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也方便记忆。如学习机器与机构时,可以列举自行车和摩托车,摩托车有动力装置,可以将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可以实现能量转化;而自行车没有动力装置,只能完成运动的传递,所以自行车是机构,而摩托车是机器。通过比较从而得出机器与机构的区别。
例如在学习常用机构内容中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及间歇运动机构时,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过程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用按钮来掌握机构的运动,演示时利用暂停功能可以将机构停留在任何位置,从而将曲柄摇杆机构的极限位置、急回特性、死点位置、极位夹角等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形象。间歇运动机构中的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过程通过动画展示,学生能直观、生动的观察它们的动作过程,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总结出它们的工作原理,从而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第一轮复习教学阶段
第一轮复习阶段主要是对课程内容中一般难度和深度不大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提炼,以课程基本概念为主,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好课程上的基本知识。作为学生,在第一轮复习阶段必须要明确目标,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通过复习及时发现自己知识掌握上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正面看待与解决问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根据近几年我省中职学生对口升学考试命题特点,一般难度和深度不大的基础知识的简单应用在考试中所占比例最大。所以此阶段课堂教学中,要将教学的重点定位在一般难度和深度不大的基础知识的简单应用上,通过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互助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在互动学习中学习知识,并将已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提炼,并灵活运用。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第二轮复习教学阶段
第二轮复习阶段以加大难度和深度为主,学生需要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并且大多是综合性的问题。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将机械基础课程的知识系统化,把所学知识连成线,织成网,梳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次,通过大量做题练习,让学生发现自己在知识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回归课本,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在不断地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为最后冲刺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定轴轮系是本书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在复习这一块内容时,选一道典型例题进行详细分析、讲解,特别是传动路线的分析,再把各齿轮数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就要正确找出主动轮和从动轮,并进行判断出各齿轮的旋转方向,最后归纳小结形成知识结构。
四、冲刺教学阶段
基础部分教学时教师控制好进度,按照学生平均水平计划教学,但是在冲刺阶段,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素质存在较大差异,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层次不齐,为了提高冲刺阶段的教学效率,应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该教学方法主要是从教学目标、学习基础、授课、教师备课、作业设计等方面对日常教学体系进行分层教学。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教学目标划分为高、中、低三部分,不同目标要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通过分层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冲刺阶段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需要“回头练”。教师督促学生将前期做过的机械基础综合套题拿四五套出来,认真梳理其中频繁出现错误的知识点和重要考点,然后形成一份总结性的“错题报告”,再根据这份“错题报告”进行合理的复习安排。考试前几天,考生们可再进行知识点梳理,比如机械基础中常见的几个计算模块,以及知识原理、框架、题型归类、解答方式和解题思维等。在这段时间的复习中,教学任务安排时保持两三天一套新题的做题量,防止“手生”。考前最后一天,考生可做一些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再加一道综合计算题,练一下计算。
五、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人才专业水平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而职业教育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途径,同时也为扶持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满足中职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对口升学”政策,各个省份根据本地区特点也制定了一些关于“对口升学”的政策,我省近几年参与对口升学招生的二本院校也在逐年增多,招生规模在逐步扩大,这无疑给广大的中职学生实现大学梦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平台。而机械基础课程作为工业类考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中职学生对口升学考试中占70分,这对学生在升学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影响较大。为了更好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让学子们在升学考试中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能顺利进入高校深造学习,作为长期担任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研究和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探索出一套适合于中职学生对口升学考试的教学方法,真实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陆齐芳.探索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J].中等职业教育,2010(18):31-32.
[2]刘波.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150-150.
[3]敖勇.中职院校机械教学方法创新探微[J].现代交际,2015(3):194-194.
4.历年高考作文之我见 篇四
四九鼎革后,各个阶段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所经受的浮沉跌荡,全凭操权柄者的主观需要定夺一切,大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势。从隋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至清朝光绪论三十年(1906年),一千三百年间,其间因战乱、改朝换代,科举考试或稍有影响。但像1966年—1976年十一年间大学停招的情形,可谓千百年来之未有。对于生处这个时期的适龄学子来说,真是绝大的不公,青春伤逝,不少人学业无成,对社会来说也是无可追挽的大损失。1951年前政权新定,尚未来得及分身搞统一思想、窒息教育自由的全国统一高考——四九年前是各大学自行招考,没有全国统一高考——因此所谓五十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自然只能取个约数。准确地说,我分析的是1951年—1965年,1977年—2005年,总共四十四年的高考作文命题。
审视过去的历史,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观察,国朝五十年来,国史失诬、家史失谀,野史失臆,真是一个活脱脱的诬妄世界。而考察高考作文命题,看政权对教育中立以及自由的干预,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角度。折腾孩子自然是我们的传统,五十年来的伟大成就,便是将这传统变成了国粹,而作文便是通向这项国粹的方便之门。
引子:两次历险
因为业余研究点教育,每年高考前后,仿佛备受优渥,其实就是挨些传媒将你观点拦腰斩断的折磨,登出些前言不搭后语的废话。说白了是自己有心撞上去找抽,怪不得别人。不动脑子,大家都知道高考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优渥待遇,不把你考得七窍生烟,它哪会轻易给你亮出底牌,大名鼎鼎的艾弗森——其绰号是学生考试最喜欢的,因为他是“答案”——可不是随便出来的。如果把高考弄成“欢乐总动员”,让这些不知甘苦的半大小子,白捡便宜,那我们这些成人不是很没面子的饭桶么?虽然现在十三亿人都普及了一个成语,扫盲成就举世独瞩目,它叫与时俱进。但与时俱进在高考面前,像遇着了仓库重地,只能捞着个“闲人免进”。还好,我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贱得找抽。譬如有回报社约我去谈高考作文,到了报社才知要写一篇作文。最后我把张铁生当作“粉丝”,认作哥们,交了白卷。我不做题,好像省了劲,捡了便宜。结果报社非常满意,因为从效果上看,他们才是真正的赢家,只有如此才能变成新闻。敢情他们一开始非逼我写一篇不可,其实心底里是在给我告矮,就算我们求你了,你行行好,千万别写啊,不然我这新闻怎么炒啊。比考生写作文揣度成人社会的废话套话、大话假话,都来得费劲,真可谓用心良苦。今年高考,本地一家媒体又约我写四川省的高考作文《忘记与铭记》。朋友以为我很坚强,其实我神经脆弱得一塌糊涂,不堪折磨。一个人如同一个国家,稳定压倒一切。你要破坏我的稳定,颠覆我的安全,是何居心?让我再考一次,敬谢不敏。何况当年高考时落下的心理疾患,至今未曾痊愈。从地狱过来的人,你让他再去,除非他喝了高质量的孟婆茶。
一: 命题类别概析
古今公文文种,据梁永诲等编的《古今公文文种汇释》所载,约有四百一十七种,分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其它四大类。在书中“其它”无法归类的这一类里,他们收入了“八股文”,这样的分类是否恰当和科学,暂不在我的考虑之列。我看了田子霖编著的《八股文观止》中四百八十四篇八股文,无一例外都是代圣立言,可看作“上行文”之一种,但可能因为没有上行文那么具体的有送达人物和机构,因此他们将其编入无法归类的“其它”类之中。但八股文被纳入公文之中,本身反证了八股文不是一种创作,而是一种套路——依傍“四书”,摸拟圣贤,严守起承转合的文法——类同没有多少特点的公文。
公文在我们现今通称为“应用文”,但八股文却没多少实
用价值。八股文可憎的面目,历来为人诟病,就连苏轼这样的文章高手,写出来的《王省维岁》、《作周恭先作周孚先》、《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君使臣以礼》等八股文,都令人生厌,了无生趣。至于李维新主编的《天下第一策——历代状元殿试对策观止》里,状元们回答皇帝的考题,虽有皇帝“悉心以对,毋有所隐”、“详切敷陈,毋徒泛泛”的指令,脑袋也不是南瓜,他们哪敢讲什么太真的话,到最后无非是“伏乞天恩,特赐裁择”、“冒犯圣听,不胜战栗屏营之至”、“臣昧死谨对”的话。这些话没有什么想像力,却很形象,因为我们后人仿佛看到他们回答问题时,恐惧得全身都在发抖,令人难过。
今天的高考作文也承袭古代八股而来,深得代圣立言的传统。从到处空话套话、大话假话的作文来看,似可归入公文之中,因为我们现今不少公文就是做假的典范。但这些作文与八股文一样,除了拿来作为一次性使用品——考试用外,可谓没有任何价值。一般说来,作文命题,从文种来分,无非是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从文学体裁来分无非散文、诗歌等,但这样的统计看不出几十年来作文命题的实质。我将以命题所涉内容来作些较粗浅的分类——有不少作文命题无法准确分类,不少兼有多种类型的特征——以便明了作文命题的倾向。
励志类:我所报考的志愿是怎样决定的(1954年)、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1955年)、我在劳动中得到了锻炼(1960年)、路(1977年,浙江)、不到长城非好汉(1977年,甘肃)、在我报考大学的时候、难忘的一天(1977年,宁夏)、攻书莫畏难、青松赞(1977年,云南)、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1980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2年)、看图作文,漫画《挖井》(1983年)、“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1989年)、《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任意选择或不选择,中心围绕“心理承受能力”(1998年)、田中耕
一获奖的启示(2003年春季卷,上海)、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2004年,全国卷一)、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04年,全国卷二)、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2004年,全国卷三)、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2004年,全国卷四)、材与非材(2004年,天津)、自己的认识与别人的期待(2004年,重庆)、谈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2005年,湖北)、凤头猪肚豹尾(2005年,江苏),共二十一篇。
政治类: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论增产节约的好处(1951年)、我投到祖国的怀抱里来、记一件好人好事(1952年)记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记你最熟悉的人(1953年)、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56年)、当社会主义总路线公布的时候、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记整风运动中的一件事(1958年)、我学习了毛主席著作以后、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1961年)、说不怕鬼或雨后(二者任选一,1962年)、唱《国际歌》时所想起的、“五一”劳动节日记(1963)、谈革命与学习、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65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7年,北京)、他像雷锋同志那样、宏伟的目示鼓舞着我(1977年,天津)、“知识越多越反动”吗?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1977年,上海)、心中有话向党说(1977年,湖南)、《一个青年矿工的变化》读后感(1977年,四川)、苦战(1977年,江苏)、《大庆见闻一则》读后感(1977,福建)、难忘的时刻、当我想起雷锋的时候(1977年、江西)、在沸腾的日子里、谈青年时代(1977年,辽宁)、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1977年,河南)、学雷锋的故事(1977年,湖北)、伟大的胜利——难忘的一九七六年十月(1977年,吉林)、每当想起敬爱的周总理、驳“难”、在攀登的起点上、大治之年里的几件小事(1977年,新疆)、为四个现代化做贡献(1977年,山西)、难忘的日记、我们要继承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1977年,广西)、谈实事求是、在红旗下(1977年,内蒙古)、每当我唱起《东方红》(1977年,黑龙江)、从“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谈起(1977)、难忘的一天、致全国科学大会的一封信(1977年,陕西)、缩写“速度问题是个政治问题”(1978年,安徽)、一份关于改革的摘要、五十年前的今天(1987年,上海),共三十篇。
道德类:“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1964年)、改写“陈伊玲的故事”(1979年)、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1982年)、论知足常乐(1985年,上海)、习惯(1988年)、我更喜欢、清流与活源(1988年,上海)、看图作文“李雄救人”(1988年,广东)、素材为“玫瑰园的里花与刺”(1990年)、以圆形为物体,写一篇想像以及近墨者黑或者近墨者未必黑(1991年)、要学会关心别人、谈回报(1991年,湖南、云南、海南)、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1992年)、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1995年)、“我更喜欢”(1996年)、“助人为乐”为主线(1997年)、以“诚信”为话题写篇文章(2001年)、心灵的选择(2002年)、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3年)、包容(2004,北京)、自豪和平凡(2004年,辽宁)、忘记和铭记(2005年,全国卷)、位置与价值(2005年,黑龙江),共二十篇。
其它类:我的母亲(1957年)、难忘的一天(1977年,山东)、“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1985年)、“树木.森林.气候”(1986年)、评《十五的月亮》、2000年回母校(1986年,上海)、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1987年)、“借书规则”、“借书规则”实施之后(1987年,广东)、我的一点看法、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1989年,上海)、史蒂芬研制火车的遭遇(1989年,广东)、欢送老师退休、时间啊时间(1990年,上海)、代拟电报稿一则、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1991年,上海)、看图作文、遥远夜空(1992年,上海)、别生活在懊悔之中(1992年,湖南、海南、云南)、关于补课报酬问题(1993年)、找回文具盒和介绍文具盒、帮同学补课该不该拿报酬(北京、湖北、湖南、云南、海南)、介绍“上海之夏”、机遇(1993年,上海)、尝试(1994)、介绍街头或乡村小店、父辈(1994年,上海)、运动会简讯、责任(1995年,上海)、初夏的时令特征、我的财富(1996年,上海)、推荐一部电影、我看课外阅读(1997年,上海)、以“春水”一诗为题、读报有感(1998年,上海)、假如记忆可以移植(1999年)、开考时刻、以“回声”的启示主题(1999年,上海)、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0年)、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题(2000年,上海)、以“世纪交流”为题(2000年春季卷,北京安徽)、如何看待世界(2001年,北京安徽内蒙春季卷)、以“如果我办专栏”为题(2001年春季卷,上海)、以中国的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为题(2001年,上海)、如何看待中外动画片对青少年的影响(2002年,上海春季卷)、以“出发”和“到达”为话题(2002年春季卷,北京与安徽)、以“面对大海”为题(2002年,上海)、以“规则”(含“规则与……”)为题(2002年,北京)、以“水的联想”为题(2003年春季卷,北京与安徽)、以“杂”为话题(2003年,上海)、以“转折”为题(2003年,北京)、以“忘忧草”为话题(2004年春季卷,上海)、以“寻找”为话题(2003年春季卷,北京与安徽)、忙(2004年,上海)、山给你以沉稳,水给你以灵性(2004年,江苏)、人文素养与发展(2004年,浙江)、买镜子(2004年,湖北)、语言与沟通(2004年,广东)、家庭教育(2004年,湖南)、以下列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为题作文(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霍金、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2004年,福建)、以“教育方式”为话题(2005年春季卷,北京)、打开心灵之窗(2005年春季卷,上海)、《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2005年,全国卷)、说“安”(2005年,北京)、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2005年,上海)、留给明天(2005年,天津)、筷子、自嘲(2005年,重庆)、以纪念为题作文(2005年,广东)、今年花胜去年红(2005年,辽宁)、一枝、一叶、一世界(2005年,浙江)、跑的体验(2005年,湖南)、以“双赢的智慧”为题作文(2005年,山东)、看两圆形(一稳定,一多变),自拟题目(2005年,福建),脸(2005年,江西),共六十篇。
通过对以上四十四年一百三十一篇——肯定尚有遗漏,不过以后的补充,也不可能影响我对高考作文的基本判断——高考作文的粗疏(因为有些只看到标题,未看到要求及给出的材料,故有可能分类不准确)分类,励志类、道德类、政治类所占比重是很重的,至于“其它类”也或多或少与这三类有关,只是不像上述三类那般用意彰显。
5.《电工基础》教学改革之我见 篇五
一、选择或编写一本合适的教材
很多中职学校的电工教材,理论知识偏重,公式多且推导过程繁琐,不仅教师讲起来费劲,学生听得也吃力;还有的教材内容陈旧,与实际应用存在着严重脱节。因此,选择或编写一本合适的教材势在必行。所选(编)的教材要跟得上当代电工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要能体现当前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最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教材内容要针对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和企业对用人技能的实际需求,在内容编排上要体现分层次教学的思想,以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需求;在排版形式上要新颖活泼、图文并茂,举例要贴近时代和生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源于教材,又不能囿于教材;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同时把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启发、引导学生上,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笔者在讲授“伏安法测电阻”这一节时,没有直接给学生陈述答案,而是找来电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导线,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由学生自己动手连线、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和总结。这种以任务为驱动展开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寓教于乐
传统的教学手段很简单,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师就能“独揽天下”,形式单调、枯燥。学生没有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没有感性的认识。在电工基础这门课程中,有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单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因此笔者在教学时,除了采用挂图展示、实物演示外,还把这些知识点做成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其工作过程和原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注意“教”与“学”结合,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平时讲的“教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缺一不可。有的教师只注重“教”,一节课满堂灌,讲得口干舌燥、嗓音嘶哑,学生却并不领情,反而埋怨老师讲得太多太快听不懂。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很好地和学生沟通交流,只顾自己“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
对于《电工基础》这样的专业课,要想让学生当堂就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至少要给学生留下10分钟左右的时间消化和吸收。在这个时间内,要鼓励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方法,对不理解的地方及时提出来。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创新观点及提问进行评价和答复,同时要注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特别是对那些上课犯困、学习落后的学生,更要给予特别的关爱,了解他们犯困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鼓励他们大胆说出对教师授课过程的意见和要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对于教师的真情付出,学生也会积极配合。有了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和“学”双方一定会取得双赢。
五、教学评价要全面、客观、公平公正
在教学评价方面,要走出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学生学习质量好坏的标准,代之以学生的学习态度、进取精神、课堂行为表现、自主探索能力、动手能力等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标准,力求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例如可以采用新的教学评价标准,每学期期末的考试成绩只占学生学科总成绩的60%,而学生的平时表现占学生学科总成绩的40%。这样的评价标准可以打击那些投机取巧的行为,如平时不学考试时抄袭;同时鼓励那些理论基础较差但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他们可以通过平时的努力和进取,获得理想的学科成绩,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总之,在《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活泼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做到师生双赢,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尧.教育是国家永恒的事业[J].交通高教研究,2001(1).
6.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之我见 篇六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创新教法
对中职技术学校机械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机械制图是他们入学后首先要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会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反馈回来的情况,我了解到他们大部分都会从事一些机械维修、数控加工、普通机床加工等方面的工作,很明显都离不开图纸。因此必须要让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有很好的识图能力,否则,他们就无法胜任以后的工作。为此,提高机械制图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刻不容缓。经过我及同行长时间的思索总结,认为要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要从学生现状着手,了解第一手资料
目前,相当大的一部分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都是学习比较差,甚至有小部分学生还有厌学的情绪,招收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直接导致了课堂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与机械制图教学很不相适应。教具仅仅是三角板、圆规,自己边讲边画,学生也只能被动接受。而学生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差,又缺乏学习兴趣,这多方面原因直接导致了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的质量差。为此,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多加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勤于思考,提升教学效果,以适应新时期中职教学的需求。
二、教师要与时俱进的解决问题,适时调整学生情绪,增强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就像打仗首先要解决的是士气问题一样。那老师要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呢?首先,要以思路清晰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提问题要自然明确,分析问题要做到层次清楚,做出结论更要准确简明、便于记忆。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难题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更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最后,教师要多用表扬的武器,让学生完成任务后有成就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使学生产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们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后,兴趣油然而生。要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自然而然的也就达到了。同时,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教科书也在不断更新,所以教师也要不断充电。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到各知名大学和工厂进行学习和深造,不仅学习本专业知识技术,还可以学习如模具、数控、多种绘图软件等相关知识。把这些知识和经历灵活地融入到制图教学中,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会使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合理使用教具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机械制图作为一门基础课,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要求学生有较强标准意识和空间想象能力,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初学时,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于是要慢慢的去培养,用教学模具或多媒体展示来配合书本实例去讲,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有较大的提高。如在教學过程中,可以用橡皮泥、塑料泡沫、纸等原材料让学生自已动手做模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验证了他们绘图的准确程度,还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在潜移默化中,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四、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方法,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都在下面学,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理念,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下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引导,让学生自主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问题。将来走入社会,也会有很强的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五、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活学活用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目的是掌握一种技能,然后服务于社会。因此,我们不可整天将学生关在教室里呆板地学习,应多让学生进行绘图实习,通过这些实习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可以由简单到复杂,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练习抄图实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标准,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随后,可慢慢加大难度,直至学生能自已独立地掌握整套机器零件的测绘技术。这样学生到社会上以后可以和企业真正对接,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总的来说,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提高专业课的学习质量是很重要的,作为我们专业课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驱动下,我们更要竭尽全力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们掌握过硬的知识和技能。为国家为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钱可强.机械制图(第四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2]姜树卿.教育探索.黑龙江:教育探索编辑部,2006.
7.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之我见 篇七
关键词:技校生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 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技校生教育中的必修课, 目的是普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技校拥有较好的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 可为技校生提供很好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条件,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及其软件的应用。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对有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育谈点粗浅的体会。
1 技校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应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技工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到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日常教学应“以人为本”, 强调人的和谐发展, 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由于周围环境、教育条件、技校生本身素质及先天因素的影响, 每位学生在气质、性格和智力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 以学生为中心, 因材施教。就计算机学科而言, 有的学生在进校前就接触过计算机基础知识, 有的学生自己家里就有计算机, 已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 学习基础参差不齐。针对技校生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分等级教学法进行教学, 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分等级教学法的原则是考虑到技校生学生优、中、差三个等级特点, 分别是推着、扶着、拉着走向教学目标, 实现教学最优化。计算机知识较复杂, 如果还按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优生越听越没兴趣, 中等生越听越没味道, 差生越听越没信心。如何做到让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生“吃得消”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 课前先了解好学生的基本情况, 以便调整教学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味地灌输同一难易程度的内容, 而是根据不同等级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讲解, 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得。另外在上机操作课对不同等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操作要求。如在练习打字的操作系统的上机中, 要求优生能既快又准地输入汉字, 中等生能准确输入汉字, 差生能输入基本汉字字根和简单汉字, 这样侧重点不同, 不同学生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 消除技校生对电脑的神秘感, 认识电脑的真面目
计算机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现在已发展成为独立于其他学科的计算机科学。对于初学电脑的人来说, 对电脑都会有一种神秘感, 似乎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 但又无从下手, 不知所措, 这是学用电脑的一大心理障碍, 如果不排除这个心理障碍, 势必影响学习效果。所以老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及早扫除学习电脑的神秘感, 改变因无从下手而觉得对电脑无可奈何的心态, 把电脑看作一种学习工具、一种不同于电视机的另外一种电子设备, 认清电脑的真面目。学用电脑时如果对硬件很陌生, 也会无意产生一种神秘感。我在教授我校0803模钳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时, 我在学生们的注视下打开机箱, 对计算机主板上的每个原器件都做了标签说明, 使学生在课堂上认识电脑真面目, 真正走近电脑, 亲手摸一摸电脑内部的器件, 并通过我的讲解, 对计算机内部运行流程有了初步认识, 这样很好地消除了学生学用电脑的神秘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乐中学, 在学中乐。
3 创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 激发求知热情
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 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影响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降低了教学效率。全面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改革教学模式, 建立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是技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计算机基础课带有很强的工具性和实用操作性, 需要教师边操作边讲述, 以往在介绍操作命令和其它应用软件时, 都是先讲命令格式、操作步骤, 再上机操作。这样做使有基础的学生不愿听, 没基础的听不懂, 教学效果不理想。而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将操作方法、程序或命令的执行过程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图文并茂地演示出来, 教学画面的变换, 声音效果的叠加, 动画效果的处理, 远远超出了教师的讲解示范。在兴趣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去探索, 去创造, 使课堂教学有密度、有强度、有情感, 学生自始至终在情境交融、兴趣盎然中动情明理。如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OFFICE办公软件Power Point是用于计算机教学的良好工具软件。Power Point不仅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幻灯片模板、数千种精美的剪辑图片以及方便实用的作图工具, 还具有多种多样的幻灯片切换和动画效果。它不单能做出美观、实用、生动、形象的幻灯片讲稿, 使课堂气氛互活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教师课堂板书和画图的时间。我在教学过程中还注重小组协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应用,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性延伸, 拓展学生的视野, 从而使课堂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应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 上机操作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创造性的重要环节。在操作课上, 上机前教师把要操作的内容先讲解和做示范, 对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地点拨, 有意留下问题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解决, 以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创造的能力。由于技校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上机时注意巡视、仔细观察, 发现问题时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方法指导, 大大提高学生的上机效率。给学生业余上机操作的时间, 让其自己动手操作去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同时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和平时上机时所掌握的操作技巧, 达到熟能生巧。学生在这种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中, 思维和意识就会完全被激活, 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现代中国正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但技校学生入学基础差, 这对于从事技校教学的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挑战, 任重而道远, 必须在实践中探索, 在总结中提升教学方法和质量, 真正地服务于技校学生, 从而让他们能够很好的利用计算机来提高工作效率, 成为一名优秀的技工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晓燕.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2) .[1]胡晓燕.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2) .
8.如何优化计算机基础教学之我见 篇八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学习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1. 任务驱动。
教师应在计算机教学中, 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 以任务驱动为主的原则, 结合教材设计一个有趣味、实用性的教学课题, 让学生自己动手, 从实验操作中认识到计算机的知识, 鼓励他们在探索中完成任务。
2. 使用多种辅助软件。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面向所有学科的, 而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中, 充分使用更多的媒体信息, 给学生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精心设计教案。
教师首先应该针对教材的特点, 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 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 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 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很轻松、便捷, 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1.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多媒体课件的闪烁变形、声像同步、动画效果、人机会话等多种手段, 有利于营造恰当而轻松的学习氛围, 提供生动直观的演示效果, 有着其他媒体及传统教学方法 (图片、语言、文字) 远远不及的优势, 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计算机教学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 采取循序渐进、做学合一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 又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 使学生由浅入深、有步骤地学习, 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后, 再用这些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促使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应用能力。
3.“个性教学”展现教师魅力。
中专学生对新鲜事物非常敏感, 他们好奇心强。老师上课如果做到既不枯燥, 又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老师上课必将很受欢迎。学校要督促老师在创新教学上有所作为。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发散性思维, 以引导性教育, 悟性教育为依托, 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让我们的学生学有兴趣, 学有收获。
4. 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知道以前那种赶鸭子上架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不再适用于课堂, 尤其是对于实践性特强的计算机课而言更是如此。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 通俗且还图文并茂, 大部分学生都能看得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贯通、点拨的作用, 对易懂部分作简单介绍, 对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作重点讲解, 然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 让他们独立或者小组合作完成,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协作能力。教师可以每节课都安排一个固定的环节通过大屏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 给予充分的鼓励, 即使是一个很简陋的作品, 只要有独特之处就应该予以肯定, 赏识学生的每一件作品, 并可以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从而激活创新的思维。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 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采取考试手段, 但这是一种量化的简单评价, 它不能为提高和改善课程教学提供有力帮助。根据计算机课程的特点, 我认为可以采用如下几种评价方法来促进计算机教学。
1. 认知理论评价。
对于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评价, 在日常教学中采用课堂考查的方法, 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 (1) 通过提问:这样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情况, 并能根据多数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 做出适当的补充。 (2) 通过作业考查。
2. 上机操作的评价。
上机操作评价的重点不只是成果与水平, 同时要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及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3. 应用能力的评价。
此处测评的重点在于动作的标准化、定型化, 要求实践操作熟练、迅速。所以在评价过程中要有在不同时段的评价记载, 从而通过过程评价的结果来激励学生努力实践, 提高成绩。评价可以采用分阶段、分小组的方法, 让学生从初始状态就有接受评价的心理准备。另外, 在评价练习中适当配合游戏和小组之间的竞赛, 能使枯燥的内容更加有趣。
4. 创作能力的评价。
创作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是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目前许多应用软件已向智能化发展, 软件的使用方法已趋于简单, 但对软件的应用, 特别是应用工具软件创作自己的作品是信息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渠道。
5. 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
评价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是根据课程内容要求, 结合教学进度进行的总结性评价, 旨在评价学生自觉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内容可以选用多种应用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进行文字排版、表格制作、文稿演示等。评价在班际间、小组间进行, 学生既是受测试者, 也是测试者, 评分过程也是一次学习其他同学优点的过程。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加强, 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 但教无定法, 全靠我们自己去把握和创造。在计算机教学中, 贵在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活泼,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真正培养,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这一现代工具, 使之终身受益。
摘要:学校的计算机课堂教学, 既要让学生充满学习兴趣, 又要培养其动手和实践能力, 就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化课堂教学, 采取合适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本文从三个方面着手, 浅谈了如何优化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9.《机械基础》对口高考教学之我见 篇九
一、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学习积极性
基础会计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课程。该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 加强实际的操作和实训, 例如, 在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同时, 能运用该方法去处理一般经济业务, 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财务决策的能力。可是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 有些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设置基础会计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缺乏学习热情。他们认为该课程并非是自己专业的课程, 只要考及格就行, 因此学习敷衍了事, 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2.学生在学习中常会遇到两种情况
(1)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偏差。有些学生学习很认真, 态度也端正, 但在学到借贷记账法应用业务题的核算时, 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具体会计业务的处理上, 没有做到将会计要素的确认及计量等问题与最终的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联系起来理解, 孤立地看待各项业务处理, 由此反映出这些学生学习不够灵活, 并没有真正掌握基础会计的精髓。
(2) 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这是按照先具体后综合的过程来组织教学的, 前后内容联系紧密, 如果前列知识没掌握好, 相关知识衔接不到位, 后续知识点的学习就很困难。例如, 有些学生在学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时没学好, 致使后面学习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就遇到阻碍, 就会产生畏难情绪, 轻则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 重则对所学知识点失去信心, 放弃该学习。
3. 教学方法失当, 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很多院校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 还是以教师为中心, 满堂灌, 一言堂;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 对会计知识的距离感使得他们认为所学知识脱离实际, 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的对策及建议
1. 准确定位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在对非会计专业学生上基础会计第一节课时, 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重点。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意义, 并通过实例剖析, 让学生明确学习基础会计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无论是就业还是自主创业, 都要学习一些会计基础知识, 这对自己提高效益, 争取利润最大化都非常有益。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都会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一些财会知识, 不是只有干会计的人才需要学会计, 因此教师要精心备课, 根据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典型案例, 设计教学情景, 明确教学目标,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 理解基础会计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 能对相关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 并运用会计知识解读有关财务报表, 理解财务报表传递出来的财务信息。
2. 开展多样化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应重视开展多样化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诸如案例教学、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手段, 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1) 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尽可能地结合一些实际案例, 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在分析、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自己的操作实践能力。在案例选取时, 应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有针对性地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例如,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教学:固定资产折旧有平均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两种, 有各自的理论依据和适用范围。教师可选择实际案例, 先介绍固定资产背景资料, 如企业情况、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等, 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根据所学理论, 通过计算, 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 这比单纯向学生灌输有关知识其效果要好得多。
(2) 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的应用。在本课程的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尤为重要, 例如, 可制作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为学生创造或模拟会计环境, 这远比单纯讲授的效果要好得多, 它能大大缩短教学与现实的距离, 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 通过感官刺激, 加强知识建构和记忆。
3. 加强实训教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基础课程, 因此, 加强实训教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很重要。例如, 凭证、账簿、报表等这些会计信息的载体应尽可能有更多的操作实践, 以巩固理论知识, 提高感性认识, 促进理论探究与社会实践的融合,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
以上是本人就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提出的一些拙见, 希望通过教学实践使该课程教学方法更多样, 教学内容更丰富, 教学效果更显著, 让该课程成为非会计专业学生人人喜欢的一门课程。
摘要:由于基础会计这门课专业性强, 教学内容多, 操作实训要求高, 所以在该课程教学中, 尤其是在非会计专业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就目前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一剖析, 并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雷莉萍, 古力, 杨厚学.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思考[J].读与写杂志, 2007 (4) :93.
【《机械基础》对口高考教学之我见】推荐阅读:
关于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01-08
《机械基础》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09-15
适合新形势要求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09-11
加强看守所基础建设工作之我见09-01
机械设计基础总结07-11
机械设计基础小结09-23
机械设计基础 总结11-06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12-15
职高机械基础教案12-29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首页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