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探索论文

2024-08-28

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探索论文(17篇)

1.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探索论文 篇一

校企联合培养环境科学专业人才探索论文

1环境科学专业目前面临的现状

1972年6月,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大会第一次正式将“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education)的名称确定下来,明确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1973年我国颁布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标志着我国环境类学科开始建设,经过了萌芽和起步阶段(1973~1983年)、发展阶段(1983~1992年)和深化扩展阶段(1992年至今)。截至,我国环境类学科共设有7个专业,300余所高校共开设655个专业点,已形成一个具备培养不同层次环境专业人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的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教育体系。环境科学专业作为环境保护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伴随着国家建设与环保事业的发展,该专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环保工程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有245个高校设置该专业(20统计)。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表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对环保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应该是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但由于工科基础相对薄弱,实践教学平台相对欠缺,与企业接触少,企业必须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入职培训,内容涉及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质等诸多方面,势必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如何适应市场变化,培养出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实践能力的多样化、个性化、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2改革思路与措施

校企合作是借助社会力量办学的一种模式,是在教育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提高实践基地社会服务的有效途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对人才在技能方面的实际需求,与高校共同设置专业课程、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该模式目标为培养“厚基础、高素质、重实践、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学生也可以通过联合培养模式的实施、结果评价等途径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随着当前社会对环境科学人才的需求,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模式已逐渐被接受。

2.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将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条件(校内外)、企业学习资源等有机的融为一体,并体现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校内课程(体系、内容、理论和实践)、师资、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学校学习3.5年+企业实践0.5年”的模式,包括学校培养和企业培养两大部分:在学校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基础技能和人文素质;最后半年由学院领导及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学习,配备企业师资与学生比例1∶3,期间由企业及学校共同管理。这种模式的实施,

(1)学生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

(2)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

(3)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研究与开发;

(4)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5)领取绩效工资,考核成绩和绩效工资相挂钩,激发了学生学习实践和工作的热情,也可以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

2.2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实践基地

我校以特色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与实践能力提高为基础,力求改变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强与企事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在基础学习阶段突出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前瞻性”,在专业培养阶段突出与市场经济的“适应性”。明确办学目标和方向,使得毕业生在掌握扎实宽广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实现多层次化培养。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积极推进名企名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联合知名企业加快建立一批产学研实习基地和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合作的企业主要为环境领域的相关企业,如从事环保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武汉境辉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从事环境治理、能源管理及循环经济新技术开发与推广的湖北吉隆危废处理技术有限公司;集水污染、废气、固体废弃物治理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工程设计与总承包、运营管理于一体的武汉森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境,让学生参与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开发和工程设计的全过程,熟悉企业项目开发、工程设计基本模式与流程,了解企业文化,逐步熟悉国内外环保产业市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造就符合企业需要的环境人才。

3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的收获

3.1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技术人才

校企共建环境科学专业和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明确学生在企业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掌握的技能、任务目标,学生参与企业产品开发或工程项目实施,学生接受与企业员工一样的管理。这为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在校大学生人数约为120人,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实践能力强,学习成绩良好,综合素质较高。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评比中屡创佳绩,毕业论文的质量较好。由于培养的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良好的科学素质和环境意识、较强的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可以满足社会各界对各类环境保护人才的能力要求,毕业生就业后得到了聘用单位的一致好评。

3.2打造高层次的师资队伍

目前高校教师均有较好的专业背景和高层次学历,以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师为例,8人均为博士学历。但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校参加工作,实际上与社会实际接触的机会较少,没有多少社会、企业工作历练,缺少动手能力的训练。然而既懂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基础的教师队伍是培养专业创新和实践人才的关键之一。各校应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学能力的锻炼。除了教师自身的校内培训外,还可以通过加强教师与实践基地的联系,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践基地得到提升。特别是具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潜质的青年教师在校企共建培养人才新模式中可以快速成长,收获颇丰,实现教师培养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2.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探索论文 篇二

一、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 人才市场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一方面是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 出现这种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出现了偏差。在《200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报告中指出, 要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政府必须把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导向从提高“就业率”转向提升“就业力”, 建立以培养大学生就业力为核心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从根本上解决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 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分类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按照高校和企业联合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直接型和嵌入型两类, 两类模式都能实现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目的, 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力达到企业的要求标准。

1、直接型。

直接型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和企业对大学生的培养在时间上是顺序的, 在内容上是平行的、互不干扰的。在这个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中, 学生在高校完成学历教育, 在企业完成技能教育, 合二为一, 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力达到企业要求的目的。从目前发展来看, 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成熟, 代表形式主要有服务外包和岗前培养。

2、嵌入型。

嵌入型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和企业对学生的培养在时间上是平行的, 在内容上是互动的, 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在这类人才培养模式中, 高校和企业把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采用嵌入的形式实现他们的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技能培养, 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力达到企业要求的目的。各高校目前开展的嵌入式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工作, 就是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三、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分类比较

直接型和嵌入型这两类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的不同类型, 虽然都可以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力达到企业要求的目的, 但是他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培养结果是有差异的, 对学校和企业的合作程度和付出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1、直接型和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培养结果的差异性分析。由于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采用高校和企业分别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培养的方式展开的, 高校和企业分别按照自己的培养模式或技能需求对大学生展开人才培养, 高校更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企业更注重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虽然在直接型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达到了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要求, 但是对高校毕业生而言, 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模块, 没有实现理论和技能的有机统一。要解决这个问题, 达到理论联系技能、理论指导技能和理论创新技能的要求, 还需要毕业生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

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克服了上述问题。在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中, 高校和企业对学生的培养在时间上是平行的, 在内容上是互动的, 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渗透着理论联系技能、理论指导技能和理论创新技能的理念, 在保持理论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同时, 嵌入了技能训练, 实现了理论和技能的有机统一。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都能够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力中关于获得工作能力的部分, 但是对于就业力中关于保有工作、做好工作的能力部分, 从理论上看, 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比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好一些。

2、直接型和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和企业要求的差异性分析。在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中, 高校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熟悉的人才模式开展人才培养, 而企业需要做的是, 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追加自己需要的技能培训即可。所以, 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和企业的改革要求相对比较低, 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层次也比较浅, 或许因为这个原因, 目前直接型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发展得比较成熟, 也比较繁荣, 出现了大批服务外包公司。

相对于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 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和企业的要求要高的多, 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也深入的多。在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中, 要求高校和企业一起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 在坚持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的基础上, 建立健全新的教育教学计划, 实现在保持专业理论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完成技能教育的目标, 这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探索,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探索实践期。

四、3+1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3+1教育教学改革是山东工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开展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与成功实践。山东工商学院自2007年开始3+1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至今已经历时4年多的时间, 对于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1、直接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自2007年开始,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作为山东工商学院3+1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试点单位, 与东方电子海颐软件联合开展了校企联合培训, 所有参加培训的学生正常地参加学院的课程学习, 在第七学期参加海颐软件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 第八学期在公司参加顶岗实习, 提升专业技能。截止到目前, 培训的效果良好, 有大约20%的同学被海颐软件公司录取, 没有被录取的同学也因为培训经历都找到了对口的工作。

除了和烟台东方电子海颐软件公司合作以外, 学院还和社会上的一些服务外包公司合作, 学生可以在第七学期参加服务外包公司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 参加培训的学生在取得相应的证书之后也能顺利地找到工作。

2、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在3+1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与北大青鸟合作, 积极探索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先后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修订实践;“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实践;根据企业的工作环境打造学生实验室, 实现校内实习基地与企业工作环境的接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 建立健全了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把理论教育和技能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

五、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经验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应该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合作原则, 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力为合作目标, 以嵌入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方向, 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基本途径, 以学校和企业深入、持续合作为保障, 坚持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统一,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实现帮助高校毕业生拥有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和做好工作三位一体的就业能力培养目标。

1、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 既不同于传统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模式, 也不同于企业单纯的技能培训模式。要求高校和企业密切合作, 在专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基础上,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建立一个能够实现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有机统一的教育教学计划, 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为确保新的教育教学计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学院通过课程置换和课程嵌入的方法, 在保留了专业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 安排了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学生, 首先培养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是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 “双师型”教师有利于在实践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 有利于创造性地指导学生课外实践,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师职业习惯。为了培养出自己的“双师型”教师, 学院把自己的教师送到企业参加培训和实践, 并且获得了他们的认证资格, 同时为他们的学习和培训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和保障措施, 制定出了相应的考核奖励制度, 切实调动起了专业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和转型的积极性。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实践教学环节, 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建立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主要包括修订教学计划, 重视实践环节, 建设专用实验室, 提供硬件条件, 以案例的形式组织理论教学,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以项目的形式组织上机实践环节, 通过指导学习课、阶段项目课、项目实战课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以毕业设计代替毕业论文, 加强实践训练, 同时加强职业导向训练, 提高职业素养。

4、加强学风建设。

人才培养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上, 加强学风建设是保障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工作, 也是基础性工作。自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危机之后, 就业就成了大学生关注的焦点, 形成了类似“能力至上, 知识无用论”这样的观点。在开展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 出现了部分学生重技能、轻知识的学习现象, 凡是有利于就业的课程就好好学, 对就业没有直接推动作用的课程就应付, 甚至干脆放弃。在他们眼中, 高校变成了职业养成所,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保障。但是, 应该明确的是, 高校不是职业养成所。推动学风建设, 保障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质量, 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与就业的关系, 坚持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并重, 把自己培养成知识面宽广、动手能力强、素质全面、善于创新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雪峰, 毛宏斌.双师型教师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作用及培养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 2005.6.

[2]刘爱林.“双师型”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4.

[3]何万国, 何华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6.

[4]王英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Vol.11.3.

3.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探索论文 篇三

摘 要: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行、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以及地方高校转型等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现有的培养模式的不足也逐渐显现,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地方高校通过“2+1+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和有效监控等举措,能够大力提升软件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软件工程;地方高校;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软件产业是21世纪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现在已经发展为国家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作为培养软件产业人才的软件工程专业,从2001年设立以来,专业的就业前景一直保持良好势头。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软件工程专业列在被看好的绿牌专业中,且属于年薪最高的两个专业之一(分别为建筑和软件)。然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加入《华盛顿协议》和实施地方高校转型等几大高等教育改革举措的出台,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提出了新要求,使软件工程专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境

要提升软件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拓宽专业的社会服务面向,地方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必须走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地方高校因其区位环境和师资水平等限制,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仍困难重重,与整个高等教育改革趋势与要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对于远离大中城市且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方高校而言,差距更大。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企联合培养先天条件不足。大部分地方高校所处地理位置远离大中城市且经济欠发达,一方面本地相关企业少而且规模小,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相对较差;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在师资、生源、实验条件等方面与地处大中城市的高校有较大差距。地方高校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开展软件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工作是制约该专业深度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2)对校企联合培养的认识不到位。受传统办学思想影响,部分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上仍然固执地认为高校应该是一个精神的乐园、学术的沃土,始终以学术型作为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尽管随着高校改革形势的发展,一些院校软件工程等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将培养目标转变为应用型,但是在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培养模式等方面变化仍不大。真正意义上的地方高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多仅为理念设想,实践落实不够,效果不明显。

(3)校企联合培养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地方高校现有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很多是以名牌大学的培养方案为蓝本拟定的,所以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运行中同质化倾向十分明显。此外,地方高校因其传统化、学科化的教学模式限制,致使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开发等方面与企业的要求不符,影响到校企联合培养的深度开展。所以,软件工程校企联合培养的基本内容不外乎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多向度、深层次的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相对较少。

(4)校企联合培养的保障力不足。一是高校缺乏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许多地方高校没有“双师型”教师,部分高校即使有也多数是只有证书,而无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参与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二是专业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领域飞速拓展,高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是,地方高校受办学经费和信息资源的限制,许多实验平台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升级,严重影响校企联合培养的深度开展。三是地方高校未形成有效的校企联合培养保障机制。地方高校的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在合作方案设计、管理制度建设等保障机制构建方面仍显不足。

三、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与举措

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和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成功经验,延安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构建了“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延安大学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软件企业在软件人才培养上的扶持政策,针对办学中的突出问题,适时调整学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积极为校企合作创造条件,先后与中软国际、文思创新等10多家企业或实训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我校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着力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依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借鉴国内外软件工程专业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总结自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校企各自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初步构建起切实可行的软件工程专业“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如下表所示。

经过“2年+1年+1年”三个阶段的分阶段联合培养,使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初步具备了软件产业工作者的基本能力与专业素养,为后续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构建“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落地生根才能产生效果、发挥作用。所以,延安大学依据软件工程专业“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体系设计为核心,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形成了知识培养五模块、能力培养六环节、素质培养三层次的课程体系。

4.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 篇四

甲方:

乙方:陕西师范大学

为促进高校博士后流动站和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为提高企业在高新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队伍,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共同促进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发展,在陕西省博士后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下,经协商,甲乙双方同意按照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企业博士后工作管理暂行规定》就博士到甲方从事课题研究工作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履行下列职责:

⒈ 负责办理博士后研究人员(简称:博士后)进、出站和博士后证书等有关手续。

⒉ 负责安排相关专业的⒊如工作需要,博士后研究人员到乙方进行研究时,乙方应提供查阅资料的方便和相应的实验仪器等科研条件,其费用从博士后企业项目经费中支出。⒋ 负责博士后出站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定工作。其评定条件按陕西师范大学有关规定办理。

⒌ 负责博士后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上报工作。

⒍ 协助督促博士后制定二年在站研究工作计划和不定期检查博士后阶段性工作。

二、甲方履行下列职责:

⒈ 提供博士后的研究经费和实验条件。(详情另附“科研工作协议”。)⒉ 博士后在站两年期间,甲方每年付给乙方万元人民币博士后在站期间,作为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后工作行政管理费,应在博士后进站后1个月内向乙方支付第一年的费用,在博士后中期考核完一个月内向乙方支付第二年的费用。如甲方因科研工作需要延长博士后在站时间,甲方向乙方支付延长期间的有关费用。

⒊ 提供博士后公寓配套的生活设施,并协助安排在站博士后配偶及子女入托、上学和博士后的户籍管理等事宜。

⒋ 指派相关专家作为项目指导人,并成立指导小组和指派相应的科研助手。

⒌ 博士后在站期间,每年甲方付给乙方指导老师元人民币指导费,应在博士后进站后1个月内向乙方支付第一年的费用,在博士后中期考核完一个月内向乙方支付第二年的费用。

⒍ 博士后根据课题工作需要提出到省内外调研、收集资料和进行实验工作,由甲方管理部门审批,尽量予以满足和支持。

三、其它

⒈ 博士后的研究成果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法和其它有关规定公正、合理地处理其权益归属。

⒉ 博士后研究工作由甲方提出研究项目、提供研究经费,博士后主要在甲方完成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

⒊ 甲乙双方共同出资合作完成博士后在站研究的项目,或乙方有前期阶段性成果转让,则甲乙双方应预先明确该成果的归属和分享办法。

⒋ 甲方博士后研究成果为职务研究成果,博士后研究人员按有关规定享受应有的权益。

⒌ 博士后在站期间单独或合作发表的科研论文、出版著作,由甲乙双方和博士后共同署名申报成果奖励。

⒍ 在站期间若出现博士后中途退站或不适合继续留站工作,由甲乙方商定,中止其在站工作,并停止供给博士后一切相关经费。

⒎ 本协议执行过程中,甲乙双方如有异议且经商量无效,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仲裁解决。

⒏ 本协议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各一份,陕西省博士后管理工作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一份,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一份,博士后本人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5.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书 篇五

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书

甲方:江苏****有限公司

乙方:**大学

为了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培养造就科学研究和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增强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能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企业与博士后流动站单位的合作机制,根据国家有关企业博士后管理规定,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在站期限

甲、乙双方愿意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限为二年。工作期满,确因科研工作需要延长在站时间,须报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期最长不超过一年,并报江苏省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备案。

二、甲方责任

1、为入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拟从事的科研项目提供科研经费(科研经费的数额视项目情况而定),并由甲方负责经费的管理。需要在乙方进行的科研工作,经双方管理部门协商同意,签订双方科研合作协议。

2、负责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日常经费,主要用 1

于支付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资、生活补助和在站工作期间的必要福利开支。同时,每年度支付给乙方3万元,作为对博士后的管理、培养和指导费用。

3、为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项目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指派合作指导导师与乙方合作指导导师共同组成博士后专家指导小组,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科研助手。

4、与乙方共同管理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工作,负责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企业工作站期间的日常管理及考核评价工作。

5、为博士后在企业工作站期间提供住宿条件。

三、乙方责任

1、负责办理经双方共同协商确定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出站手续。

2、指定专家参与博士后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对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和定期学术考评。

3、开放实验室,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科研工作条件。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使用乙方精密、关键仪器时,按优惠标准适当收取费用,其费用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4、负责博士后研究人员在流动站工作期间的日常管理及考核工作,并为其提供住宿条件。

四、科研成果归属问题

1、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专利,如为甲方项目,原则上该科研成果归甲方。如甲方和乙方共

同合作完成博士后研究项目,或乙方有阶段性成果转让,具体合作方式及研究成果的归属和分享办法,根据具体项目另议。

2、未经科研成果及专利所有权方的许可,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人员不得泄露其技术秘密,违者按有关规定依法追究责任。

五、中途退站或不适宜留站工作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由双方面定终止其博士后研究工作,由乙方按有关规定办理离站手续。

六、其他事项

1、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报经上级博士后管理部门裁决。

2、本协议一式四份,经双方签字并盖章后生效,甲方、乙方各执二份,具有回等法律效力。

6.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探索论文 篇六

办法

一、项目简介

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是指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加速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中选拔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院校、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培养一批若干年后国家建设所需各行各业拔尖创新人才的留学项目。

二、选派计划

1、选派规模与选派类别 2012年我校作为“211工程”学校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签约的方式确定选派计划和双方的责任义务。

2、推荐名额

2012年我校将选派15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将按一定比例上报国家留学基金委。

3、留学期限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留学期限为6-24个月;

4、选派专业领域

本项目重点支持《人才规划纲要》、《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支持学科、前沿技术、基础研究、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领域。学校重大科研项目、创新团队、创新基地和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及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确定具体选派专业和领域。

5、留学单位

留学人员应派往教育、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院校,或国际知名的研究所、实验室。可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国外教育、科研机构合作项目渠道派出。

6、资助内容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规定期间的奖学金生活费,资助标准及方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申请教育部/留学基金委与国外有关教育/科研机构合作项目有特殊规定的,按各项目的具体规定执行。

三、申请条件、1、具有中国国籍,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身心健康,无违法违纪记录,有学成回国为祖国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学习、科研能力和交流能力,综合素质良好,学习成绩优异,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3、申请时年龄不超过35岁(以申请截止时间为准)(1977.3.20以后出生)

4、外语水平符合拟留学单位的语言要求或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一)外语专业本科(含)以上毕业(专业语种应与留学目的国使用语种一致)。

(二)曾在同一语种国家留学一学年(8-12个月)或连续工作一年(含)以上。

(三)参加“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并达到合格标准。

(四)曾在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培训部参加相关语种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英语为高级班,其他语种为中级班)。

(五)参加雅思(学术类)、托福、德、法、意、西、日、韩语水平考试,成绩达到以下标准:

雅思6.5分,托福95分,德、法、意、西语达到欧洲统一语言参考框架(CECRL)的B2级,日语达到二级(N2),韩语达到TOPIK4级。

5、申请时应为国内高校全日制优秀在读博士研究生(委托培养和定向生除外)。申请时应已获拟留学单位出具的正式邀请信及国内外导师共同制定的联合培养计划。

6、选派范围不包括:已获得博士学位人员;已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尚在有效期内的人员;曾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的人员(本科、硕士期间派出者除外);曾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的违约人员;已获得国外全额奖学金资助的人员;已取得国外永久居留权的人员。

第四章 选拔办法

1、选派办法

学校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采取“个人申请,导师推荐,择优申报”的方式进行选拔,并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推荐;留学基金委组织专家评审并确定拟选派人员名单,经教育部审核批准后予以公布。

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主要依托高校及博士生导师与国外高水平教育机构合作渠道选派,同时应充分利用教育部/留学基金委现有与国外教育/科研机构合作项目(详细情况请登录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网站查询)渠道派出。留学院校和外方指导教师主要由申请学生自己联系,学校相关部门、相关学院及申请学生的导师要积极协助申请学生落实留学院校和外方指导教师。

2、申请受理方式

我校学生申报的受理机构即为本校,具体负责部分为研究生培养办和国际合作交流处。

3、申请材料

请按照《关于准备2012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申请材料的说明(学生类申请人用)》准备书面申请材料。

五、工作进度安排

(1)向国家留学基金委网上申报时间:2012年3月1日-3月20日;(2)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报送纸质材料实践:2012年3月27日;(3)选派类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4)时间安排:

①2011年11月28日-2012年2月10日:本人申请、导师推荐、学院初选,申请人填写《合肥工业大学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申请表》,申请人将填写完整的申请表交到研究生培养办公室;

②交表地点:行政二号楼211,袁老师,电话2901225;

③2012年2月10日-2月底:研究生培养办会同人事处组织有关能力测试,具体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④2012年3月20日前:学校相关部门、相关学院及申请学生的导师协助申报学生落实留学院校和外方指导教师;

⑤2012年3月1日-3月20日:组织申报学生网上报名,审核网上报名信息,收取、审核书面申请材料;

⑥2012年3月27日:向向留学基金委报送书面申请材料;

⑦2012年4月:留学基金委组织专家评审,确定拟录取人员名单,呈报教育部审批; ⑧2012年5月:确定并公布录取人员名单;

⑨2012年7月起:学校组织行前集训,被录取人员陆续派出。

六、派出与管理

1、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的管理实行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办法,具体办法按照《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执行。

2、留学人员派出前须与留学基金委签订《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并办理公正、交存保证金和《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审核后再予办理签证、预订机票等派出手续。派出后应遵守留学基金委资助出国留学人员的有关规定及《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的有关约定。留学期间,留学人员应自觉接受驻外使(领)官教育处(组)的管理,具体按照《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试行)》执行。

3、学校研究生培养办和国际合作交流处具体负责留学人员的管理与派出工作。

七、鼓励政策

公派留学生可与学校签订学成回校工作的意向书,学校在选留应届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时,优先考虑公派留学生。

7.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探索论文 篇七

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是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目标, 也是社会的需要, 我国在确立研究生教育之初, 其课程设置主要是模仿和借鉴国外课程设置的体系和模式。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计进行了不断的调整, 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 校企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为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也成为了改革研究生课程设计的重点。本文在分析现有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阐述广西科技大学近年来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实践及教学特色等, 为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提供借鉴, 以提高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2 当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体系不合理

随着校企合作办学的规模扩大, 许多院校均进行了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由于经验的不足, 在课程的设置上面, 并未实现真正的转变。在开设的课程的科目上, 有些院校和企业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增设, 理论课以有什么样的老师开什么样的课, 而实践课程就已有的设备和环境来设置, 有些研究生专业完全根据社会职业的变化来调整和开设课程, 不考虑专业和学科的结构体系以及学科的长远发展。在课程内容上, 一些内容比较陈旧, 并且许多内容是与本科阶段重复。而在课程教学方法上, 也仍然以讲授为主, 调查研究为辅, 研究生不能真正参与到导师的前沿性研究中来, 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除此以外, 对专业课程设置过于狭窄, 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以及对综合课程的重视不够, 缺乏与其他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等等。

2.2 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 缺乏校企合作特色

研究生课程体系应能直接反应出不同培养层次、培养规格的目标要求, 但不少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同程度地存在生搬硬套现象。我国现有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培养模式。前者以学术研究为导向, 偏重理论和研究, 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后者以专业实践为导向, 重视实践和应用, 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因此, 两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存在很大的不同, 而对于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 由于其培养的特殊性, 相应的课程设置亦应有所侧重, 但是有的院校研究生课程体现不出不同的培养规格间的差异性;部分基础课和专业课偏重知识灌输, 忽视能力培养, 研究生课程的研究性和探讨特点不明显, 比如现在一些校企合作流于表面, 存在着走过场和喊口号的现象, 一些老师本来就把精力集中在本科和科研上面, 对于研究生的课程也是应付式的, 随意性大。

2.3 课程设置执行不力

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开始被大家所认同, 但是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 很多老师也是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 最后出现高调开场低调收场的局面, 造成企业和高校的老师和学生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也仅仅局限于形式, 更加不利于观念的转变, 甚至一些企业工程师、学校老师、家长包括学生都觉得校企合作没有多大意义, 还是传统的培养模式适合当代的社会。

3 联合培养研究生课程设置实践

研究生教育走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道路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广西科技大学经过几年实践, 逐渐完善了联合培养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其相关机制,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质量水平进步显著。

3.1 培养课程设置的目标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 其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 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企业教育资源, 采用校内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和分模块分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3.2 设置的特点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 其课程设置要体现地缘优势及当地特色。广西科技大学地处广西柳州, 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 柳州是全国预应力机具积聚地, 同时也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 城市建设发展迅猛, 广西科技大学与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已有多年合作基础, 在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上, 设有《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结构健康监测》等与预应力相关的课程, 同时还开设了《高等土木施工》、《边坡工程》、《地基加固技术》、《结构非破损检测技术》、《结构优化设计》等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课程, 以满足地方经济对高层次人才需求。

同时, 强化实践能力, 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加强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做了以下尝试:首先, 与联合培养的企业商定, 安排固定时间到企业进行较高层次的实习, 并给予相应的实践学分。对于研究生的实习, 应有别于本科生, 根据学习进度和研究需要, 在时间上灵活掌握。其次, 设置了若干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将许多大型企业已经解决或正在面临的工程难题作为课程教学、专题讲座, 部分由教师讲解, 部分由研究生组成研究小组, 课后查阅资料、独立分析研究, 找出切实可行的思路及方案, 强化了研究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也有助于深化校企合作, 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

此外, 课设设置考虑了不同学科方向间的交叉融合, 以便形成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的知识结构。目前大多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中, 研究生开展企业项目研究, 大多数以交叉学科知识作为研究基础, 而研究生开展研究要有所创新, 在交叉学科领域较容易做出创新成果, 因此广西科技大学开始了《土木工程复合材料及检测技术》、《MATLAB原理与工程应用》等一系列交叉学科课程供研究生选择。

3.3 课程教学保证措施

为保证设置课程培养效果, 改革了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 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采取了以下几个主要措施:首先强化研究生教师队伍建设, 要求所有专业课程教师, 必须是高职称教师或者是博士教师, 有相关学科专长, 具备承担该专业课程的能力, 同时深化与企业合作, 委派相关教师深入合作企业共同承担课题研究和企业产品开发, 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在教学方法上, 坚决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方法, 采用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重视和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法, 由教师选择恰当的授课教材, 每次课前由任课教师拟定讨论题目, 研究生事前分组查阅相关资料, 在课堂上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分组讨论, 教师在讨论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重点, 总结有益的研究思路, 重点梳理研究生争论或者认识不清的部分,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过程中, 从而使学生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主动学习。这种方法不仅能够锻炼研究生查阅文献的能力, 而且也能够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培养效果

经过几年实践, 课程设置渐趋合理, 提高授课质量, 研究生主动性得到发挥, 增强了动手能力, 提高和激励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质量逐年提高。由于课程设置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与企业联合培养的研究生, 在合作企业开展课题能较快进入研究阶段, 思路活跃, 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指导下, 课题研究和毕业学位论文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创新成果。

4 结语

总之, 校企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课程设置的完善及其内容的丰富显得更为重要, 要提高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就要在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充分体现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希望本文的研究和一些做法能够对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的优化发挥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云, 李阿利.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2 (3) :23-25.

[2]刘胜江.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0, (2) :55-58.

[3]史万兵.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建设与东北振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1 (2) :72-75.

[4]刘敏, 黄应平, 陈和春, 等.以区域特色建设省属高校校外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 (4) :178-179.

8.校企联合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探索 篇八

关键词:校企联合 知识型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相较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理论性强、实践性弱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很大的瓶颈,这也决定了单纯的高校培养,很难造成社会适应性强的知识型技能人才,因此,需要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来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知识型技能人才。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阐述了小企业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联合培养的举措,希望对相关的高校和企业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高校培养人才,企业为人才留住施展才华的空间,高校和企业本来应该存在一种继承性关系。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高校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较低,其中知识型专业这种需要大量实践的专业,要真正培养和社会紧密挂钩的人才,就需要将高校和企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小企业联合人才培养。具体来说,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实现校企双赢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本身就建立在双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这也是这个人才模式能够长久发展的基础,高校通过校企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并争取到一定的投资,企业参与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能够充分利用高校的技术设备、科研成果,大大节省了自己的研发成本,充分利用了高校的科技资源、空间资源,并可以先期培养后续人才,这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降低用人成本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和企业的关系得到了很好的加强,校企之间了解程度逐渐加深,产学研实施更加便利,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也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科研和工程课题由教师和企业的工作人员来共同指导,在这个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实际上成为了企业的兼职技术人员,这样就使得教师的知识型技能得到了更好地巩固和提升,企业的工作人员被聘为教师或是教授,将一线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分享给学生,这样就使教学的时效性和质量得到了提高。一般的企业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新进员工身上,而通过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准新员工,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就能适应相应的工作,这样不但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率,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拓展素质教育

虽然教育并不完全是为了就业,但是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来说,高等教育始终是很多人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为此,建立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是切合当下我国的国情的。一般的企业招聘不但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其具备社会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而这些技能对高校毕业生往往是一种限制。而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能够为学生构建素质教育的平台,使学生的知识型技能得到不断的锻炼和强化,这样当其步入社会、寻找工作的时候就能更加顺利。

二、校企联合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举措

分析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我们对其有了更深的了解,为了更好地促进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就需要采取措施,这种模式的完善,具体来说,主要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1.编制实用性教材

为了更好地将课堂教学和企业生产实际联系在一起,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当前的教材为蓝本,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教材,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符合市场实际的教材,并设计相应的多媒体实验教学,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型技能水平,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增强。

2.优化教学的内容

要增强联合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技术水平,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和企业科技人员双重作用。在教授学生理论课的时候,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原理传授给学生,企业技术人员负责为学生普及最新的先进基础理论知识和成果;而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科技人员的实践优势,将最前沿的操作技术和研发技术教授该学生,教师负责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这样,教师和科技人员结合在一起,就能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将得到有效的提升。

3.落实人才定位

为了更好地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人才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先确定人才的培养方向,才能更好地制定相应的目标、流程、计划等。为了进行人才定位,需要由校企联合设立人才培养委员会,及时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方向进行确定,其中应该以高校为主、企业为辅,毕竟学生的成才方向并非仅仅局限在企业,只不过企业的指向性更加明确。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对行业发展动态了解的优势,将社会需求和人才定位进行协调,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质量。

4.细化培养方案

为了取得更好的人才培养效果,不但需要明确的方向,还需要完整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应该充分结合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行业的具体需求,广泛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调整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等。为了提升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有效性,高校应该适当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来担任教师,这样不但可以使其充分介绍其所了解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应用,而且还可以使其更好地了解高校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对培养方案的合理性才有更大的保障。

5.实现就业对接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定期的人才输出,高校和企业要商定定向选拔学生到企业的名额,这样就可以拓展学生的就业通路。除此之外,还应该邀请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企业背景、职业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为其进行就业指导,使其更好地进入社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岗位。

三、小结

理论性强、实践性弱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很大的瓶颈,这也决定了单纯的高校培养很难造成社会适应性强的知识型技能人才。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型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越来越紧俏,要更好地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不但需要加强高校的培养力度,还需要加快校企联合培养的步伐,只有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知识型技能人才。笔者在此阐述了小企业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联合培养的举措,希望对相关的高校和企业有所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高凯,许云峰,张永强.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

[2]沈君.基于校企联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

[3]王建民,范通让,刘立嘉.软件工程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S1).

[4]董瑞.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5所名校学院建设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1(6).

(作者单位:无锡技师学院)

9.联合培养博士后协议书 篇九

甲方:沈阳药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乙方:

丙方:博士

甲乙双方对丙方进行考核后并报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博士后工作站批准,决定联合招收丙方为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经三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丙方在站工作时间从年月至年月。

二、研究课题为:

预期目标为:

三、乙方负责为丙方办理进站、出站手续,负责丙方在站期间个人档案的存档工作,为

丙方提供其在站期间的工资、医疗费用及福利费等(根据当地水平),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丙方的落户、配偶安置及子女入学入托。

四、根据国家文件规定丙方主要从事乙方的研究课题,因此主要在乙方开展工作。丙方

在乙方工作期间的日常管理由乙方负责,乙方应提供丙方从事研究工作所需的条件,丙方应遵守甲乙双方的有关规章制度。

五、丙方在站期间的研究工作由甲乙双方联合指导和考核。甲方由教授

负责,乙方由负责。丙方进站后由甲乙丙三方商定研究计划。丙方有责任按照研究计划开展工作和接受考核。若需中途变更研究计划,应由甲乙双方协商决定。甲方合作导师有义务对丙方的研究工作给予指导。

六、丙方在站期间,乙方向甲方提供万元/年的管理和合作导师指导费用,并在博

士后办毕进站手续后的当月内一次性拨至甲方(沈阳药科大学帐号:2100 1530 0080-

5926 9025,汇入银行:建行通汇支行,收款单位全称:沈阳药科大学,款用途:博士后XXX,汇入地点:沈阳市,同时将电汇凭证传真给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处,并注明汇款的收据寄回所需的详细地址、邮编及负责人),FAX:024-23903547)。如丙方需短期在甲方工作,丙方在甲方工作期间所需费用,由乙方另行提供,不含在管理费用内。因任务需要,甲方人员到乙方工作,其差旅费、食宿费均由乙方提供。

七、丙方的课题研究经费由乙方提供,研究的内容、预期目标、所需经费和管理办法等

由乙丙双方另签协议。

八、丙方在站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由三方署名,学术论文注明双方单位。

九、丙方已完成研究计划需提前出站,或因课题进度等原因需延期出站,应由甲乙双方

协商决定。

十、丙方在站期间,因病连续请假半年以上,应终止研究工作。对于个人表现不适宜继

续做博士后工作的,甲乙双方有权劝其退站。

十一、丙方在站期间不能申请到国外做博士后或进修。如因研究工作需要,可由乙方根据

实际情况安排其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短期交流。

十二、丙方完成研究计划,符合晋升任职资格条件的,离站前可申请高级技术职务资格。

经乙方、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审核同意后,按照企业所在城市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评审程序和要求进行评审。

十三、本协议一式五份。甲乙丙三方各一份,其余报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设站单位。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丙方(盖章)

代表:代表:代表:

10.联合培养优秀博士生出国协议书 篇十

甲方: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 负责人: 电话:

乙方:(联合培养人员)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身份证 现工作单位 ;邮编: 现学习单位 ;邮编:

联系电话:();传真: 住址(户籍所在地): 现住址: ;邮编:

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乙方在甲方支持下出国联合培养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甲方为实施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满足国家人才培养计划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接受乙方的申请,同意派遣乙方,按交流学生身份赴(国家)(学校)联合培养,培养期限从 到,合计 个月(以录取通知的联合培养期限为准)。

第二条 甲方同意乙方申请时选定的联合培养专业和双方合作导师制定的培养计划。第三条 甲方承担如下义务:

1.对乙方联合资格最终审定,对乙方出国联合给予必要的指导,并向乙方提供有关出国联合培养的咨询和服务。

2.为乙方办理出国联合培养手续提供帮助和方便。(1)由甲方为乙方出具在读证明、派出公函等;

(2)由甲方为乙方提供联合培养所需的生活费、旅费等共计 万元,剩余不足部分由 导师和学生自己解决。

第四条 乙方承担的义务:

1.保证完成第二条所规定的联合培养计划,并保证在第一条确定的联合培养期限内学成回校。

2.联合培养期间的研究成果如需发表,发表的论文第一单位必须为北京化工大学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Beijing Advanced Innovation Center for Soft Mat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100029 Beijing,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且发表的论文及相关专利等知识产权应归北京化工大学所有。

3.未经甲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本协议确定的联合培养期限、联合培养国家、联合培养身份和联合培养计划,不得擅自改变联合培养身份。

4.保证抵达联合培养所在国后十日内凭有关材料向研究生院报到。未能于十日内及时报到者,应阐明理由。

5.乙方出国后应按照联合培养所在国要求及时购买医疗保险。因未购买医疗保险产生的费用和损失由乙方自理。

6.联合培养期间与使(领)馆及我校保持经常联系,定期向使(领)馆、学校汇报学习进展情况。

7.联合培养期间要树立回国服务、为国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从事有损祖国利益和安全的活动,自觉维护祖国荣誉,服从使(领)馆的指导和管理;遵守我国和联合培养所在国法律;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与当地人民友好交往。

8.联合培养期间应始终遵守国家联合培养的有关规定。联合培养结束时应及时作出书面学术成果报告和联合培养总结;联合培养期满回国后及时到学校报到,办理相关复学手续,汇报联合培养情况。

第五条 如乙方违反本协议约定,甲方有权根据其违约事实,按照国家法律、教育部和甲方的有关规定,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1.对乙方在国外联合培养期间未经甲方同意,擅自放弃联合培养身份、擅自提前回国、擅自变更联合培养国家和联合培养身份、改变国籍、从事与联合培养计划无关的活动严重影响学习、表现极为恶劣、未按规定联合培养期限回国逾期一个月以上、未完成回国工作两年服务期等违反甲方规定和本协议约定义务的,甲方有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

任。

2.对因航班延误和意外事故等特殊情况确实不能在规定的日期内回国,逾期未超过一个月者,甲方不追究其违约责任。

第六条

确因实际需要不能按期回国者,应提前三个月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由导师、学院出具初步意见后报研究生院和高精尖中心,经研究生院和高精尖中心批准后方可延长在外期限,延长期内高精尖中心将根据博士生的研究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提供资助。未办理延长期限手续或未获研究生院批准者按违约处理,超出期限两周即视为自动放弃学籍。

第七条

甲、乙双方因违反本协议而发生的纠纷,应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起诉讼,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或按协议进行仲裁。

第八条

本协议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签约各方均负有履行本协议的义务。第九条

本协议书正本一式两份,甲、乙方各一份。签

甲方负责人(签字)

乙方(签字)

(公章)

签约日期:

****年**月**日

签约日期:

11.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探索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校企联合 交通运输 专业学位

1.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

1.1我国交通運输业持续快速发展,使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出现短缺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人才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近二十年,我国交通运输业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期,“十一五”末,我国通车公路总里程398.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4万公里。根据交通运输部颁布的《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0.8万公里[1]。可以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纯是量的巨大增长和积累,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1.2未来十年,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结构性人才的特殊需求数量巨大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我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共有从业人员3429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3万人,占从业人员8.8%;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5.3%。《纲要》指出:未来十年,结构性人才的特殊需求主要涵盖建设养护、工程管理、现代交通物流、道路运输、轨道交通、综合运输人才。其中,高层次科技人才年均需求1.4万人[2]。

2.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定位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虽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二者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质[3]。

2.1专业学位教育更强调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统一

专业学位教育并非学术学位教育的去“学术化”,而是将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更强调学术的应用性和特定针对性,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技术再创新。专业学位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化取向。

2.2专业学位教育更强调高校、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

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以学位授权单位为单一主体而构建起来的、由多方参与协作的培养系统,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强调多元主体,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同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有利于实现协同创新,形成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的合作育人机制。

2.3专业学位教育更强调创新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结合

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培养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科研后备人才,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类型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但不仅仅是强调实践性,而且强调实践环境下的技术创新,强调围绕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强调创新成果实际应用,是实践、创新和应用的深度融合[4]。

3.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3.1校企合作,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1)依托企业诉求、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

在面向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中,形成了“一条主线(突出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两大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三个平台(通识式基础教育平台、递进式专业教育平台、开放式综合教育平台),四个结合(基础平台与专业模块相结合、课程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教学实践与科研生产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五个系统(教学督导系统、学生评教系统、教学评估系统、信息反馈与问题处理系统、社会需求与质量评价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创中赛”的内涵式人才培养的新方法。

(2)结合企业生产环节、合理划分培养阶段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采取学位课程学习、企业实践及学位论文等三阶段展开,结合企业生产过程,合理安排学生阶段任务,并且突出学生工程实践管理技能训练。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3)融入企业工程一线,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建立与交通运输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战略联盟和协同机制,坚持专业教学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相结合,企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相结合,开展高层次应用型交通运输人才培养。

结合课程总学分要求,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中根据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开设的研究方向,进行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至少开设5门企业提供课程,培养学生强烈的工程意识和良好的工程素养。

3.2校企合作,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1)与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本着“互惠互利、相互融合”的原则,联合建立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工程实训中心。并以此为纽带,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学生以顶岗的形式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生到企业后先由企业领导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让学生熟悉企业和企业文化,然后进行上岗培训,包括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再根据岗位需求顶岗工作,所有标准规范都按企业职工要求进行。

(2)在一线工程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拓展实习实践内容。组建了由企业冠名的专业试点班,[JP+1]实施应用型人才的联合培养,在合作建设的工程项目中,融入真实的工程环境,开展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在工程一线开展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使学生受到了比较系统的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3)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依托合作平台,面向交通运输系统企业员工,开展职工技术培训,包括岗前培训、青年技能培训等。学校还可以利用专业技术资源优势,积极为地方服务,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使双方形成的互利共赢合作关系不断深入和发展。

4.结语

交通运输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在解决专门技术人才培养的同时,促进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很好的解决了特殊地区交通领域的技术问题;又充分发挥了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职能,提升了学校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为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

[2]《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交通运输部.

[3]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设计[J].现代教育管理,2009.

[4]王莹,朱方长.我国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

12.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探索论文 篇十二

1 存在的问题

1.1 高职学生党员培养数量与质量的矛盾

“2+1”人才培养模式下, 势必使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由原来的三年缩短为两年。高职院校对学生党员的培养与考察发展的速度不得不加快, 时间上不得不缩短。当一名学生经过初级党校学习、团支部推优、确定积极分子进行更深的党内培养考察期, 而按照《党章》规定, 党员的发展, 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期, 通过考察期才能最终确定为党组织发展对象后, 基本上已经是大三毕业学年了。另外, 同时也存在另一种情况, 当院系、各党群机关基层党组织发现某个同学可以“重点培养”时, 他已经是二、三年级的学生了, 此时才开始组织培养, 即会造成校期间虽然经过确定积极分子培养, 但是因毕业离校仍未能经过考察期而顺利发展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这种模式对于学生党员的成长、发展、成才尤为不利。

面对上述培养现状, 高职院校通常的做法则无法避免地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 重数量, 轻质量。学校支部工作考核的一项指标为发展学生党员的数量, 不少党组织在具体工作中认为数量是关键, 忽略了党员的培养与考核, 对于质量把关就不是很严格, 或者说口头上强调质量, 但是在行动上却相当忽视, 使得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时常发生。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模范典型, 各方面都要在群众中起到表率作用, 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但是高职学生的来源决定了这些学生质量不如本科生。其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多元差异, 具体体现在他们的基础知识, 思想道德水平, 文化修养, 人生规划等等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文化课的成绩普遍偏低;对党的认识和了解少之又少, 甚至机会没有接受过任何关于党的知识教育;入党动机不纯等等这些现状无形中给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党员培养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而学校方面为了完成指标, 降低了培养要求, 或是被一些假象所迷惑考察不够彻底全面, 甚至发展了一些不符合入党基本条件的学生党员,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的党员很大一部分思想上不够成熟, 表率作用不够明显, 有悖于提高我党党员质量和我党的生命力的党员发展要求, 同时也会让学生产生低年级入党很难、毕业时可突击入党的错觉。

(2) 重程序、轻内容。对于学生党员的培养、考察、发展到最后履行党员义务, 这样一个基本过程中, 某些基层组织更注重的是相关程序是否到位, 但对于在每个程序中需要做的工作、具体落实的问题和达到的目的却并不是很重视, 或者说不关心, 只要程序到位, 其他问题就好解决。我们不能否认, 程序很重要,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程序的设定只是一种手段, 目的是保证在每个程序中的具体工作要落到实处, 才能做到我们的发展培养考察工作有针对性, 才能真正帮助我们的对象提高。

1.2 高职学生党员培养在校期间与实习以及毕业之后的脱轨真空阶段的矛盾

1.2.1 培养上学校和实习脱轨

大部分高职学生自进校之后经过党的基础知识学习, 递交入党申请书, 团支部推优, 确定积极分子之后才能进入为期一年的积极分子考察期,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 根据教学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需要进入了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顶岗实习, 与学校培养人的联系会减少, 甚至完全远离了培养人的视线, 处于真空状态。这一年里, 学生刚刚从学校跨入社会, 本就难以适应, 与象牙塔完全不一样的社会使得原本设想一切美好事物的学生在思想上发生着剧烈的冲击, 特别容易走偏。而此时培养联系人如不能及时地进行疏导教育, 他们则可能就会把不好的思想留在心底, 而这种情况也可能对以后他的党性等各方面发展造成阻碍。顶岗企业的带教人员觉得学生就是来实习, 专业技术是学习重点, 主要传授技能。对于党员培养方面不是很关心, 觉得没有这方面的义务, 同时也没有这方面的机制。更有单位外企或中小型私企, 根本就不存在党的基层组织, 对其培养更无从谈起。这就造成学校培养和实习单位都不培养的脱轨, 不能保证党员培养的质量。

1.2.2 顶岗实习较为分散且流动性较大难于管理

第三学年, 学生被要求离开课堂进入到单位进行实习, 积极投身到社会实际生产工作中。在这段时间里, 容易出现这样一些情况:一顶岗实习变更了手机号码却没有及时通知支部或联系人, 致使在出现状况时联系不到积极分子本人;二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学生更换实习单位频繁, 支部不易通过实习单位了解他们的顶岗实习的工作情况;三是校外顶岗实习, 地点分布全国各地, 支部不易组织民主生活会和进行实地走访考察等。

1.2.3 在校学习期间的培养和毕业之后单位培养的脱节

根据现有的学生党员发展程序, 学生必须在进校之初就需具备积极要求入党的思想, 才有可能一步步通过培养教育到毕业之前发展为预备党员。如果某位学生到大二下半学期才考虑成熟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 那么根据现有的发展程序, 该同学是来不及在毕业之前发展的, 即使经过党校学习, 经过组织考察培养, 这些材料到了单位通常不具有任何参考作用。这是程序造成的, 但是却无形中对那些真正想要入党并且具备入党要求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壁垒。久而久之, 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不再努力争先创优。

1.3 学生党员发展前后变化的矛盾

所谓发展前, 是指在成为预备党员前, 发展后是指成为预备党员开始履行党员义务承担党员责任后。这一倾向主要表现在, 发展前, 对于学生的发展工作比较重视, 培养计划、工作要点、组织谈话和思想汇报等工作都还能按照程序进行, 对于积极分子的各方面的要求也比较关注。但是成为党的一分子之后, 也就是应该开始履行党员义务、承担党员责任的时候, 相反还忽视了对这些新党员的进一步考核和提高, 无谈话、少督促、轻学习, 使得有些学生党员产生“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错误想法, 觉得目标已经实现, 下一步可以轻松一下, 这不利于他们的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更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2 具体做法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直属党支部在校党委的领导下,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毕业生在相关行业内供不应求, 广受欢迎。作为支部工作内容之一, 全面培养学生党员, 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直是我们的重点。成长起来的学生党员能够很好地带动周围同学, 共同进步, 达到了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最终目标。

针对上述问题, 旅游管理学院直属党支部着眼于实际情况, 经过几年来不断探索、不断修改建设制度, 尤其是十八大召开前后, 我支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 研读十八大报告。报告中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广开进贤之路, 广纳天下英才, 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 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 重视实用人才培养, 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

2.1 广播种

进入大学第一学期, 组织所有学生参加初级党校的学习, 使学生对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最低要求是明确入党动机。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同学服务, 为集体在奉献起表率树榜样作用的, 组织时刻要对递交入党申请书有意愿入党的学生重点考察与培养, 并且具备火眼金睛发现那些暂时没有递交入党申请书并且表现优异的学生的思想, 与其交流, 掌握其思想状态, 鼓励其向组织靠拢。

2.2 找苗子

对那些有入党愿望并且表现优异的学生, 组织团小组深入学习, 重点培养。表现优异不仅仅是指成绩优秀, 更多地是综合素质, 除成绩优良外, 还需要热情、激情、踏实肯干, 有奉献精神等。高职学生层次不齐, 有优点, 也有缺点, 同时具备优良素质的学生相对很少, 组织要发现那些本质上较好的苗子, 然后肯定其优点, 指出缺点, 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团支部推优推选出一些好苗子, 本阶段组织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是这些苗子的考察与培养, 使其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都有明显进步, 群众中突出作用明显。

2.3 结果实

通过一段时期重点考察与培养, 经过组织党内外任课老师、学生的各类座谈会和个别交流, 广泛听取意见, 确定积极分子, 群众中骨干力量的形成, 更有利于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我们要求积极分子不仅要成为同一届学生当中佼佼者, 也要带动低年级学生共同进步, 让榜样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党员先进性得以届届延续。一年后, 通过洗礼的优秀成员经过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报批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上述三个阶段通常需要两年半甚至三年的时间, 支部从不为了达到发展党员的数量指标而发展一个未成熟的学生, 因此近些年发展的学生党员质量上都较为保证。这些学生党员毕业后都能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我支部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仅满足学生党员在校期间的培养, 更重视这些党员后续培养和提高。

2.4 后续联合培养

高职学生不同于本科学生, 从进校到毕业只有三年时间, 随着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2+1”模式的不断推进, 高职学生真正在校期间读书学习的时间只有2年左右。因此, 如何做到让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体现是我支部一直在研究的工作。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一直是我院的特色工作之一, 因此, 我支部与各合作企业均建立了党建工作相关机制, 共同完成入党积极分子的后续联合培养考察及发展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先进性在企业届届延续。几乎每一家校企合作单位都会有毕业生党员通过实习留用至今, 并且已经在岗位上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不少学生成为企业中层骨干或重点培养对象。每年7月, 学弟学妹们进入实习单位, 毕业生党员们就会主动召集大家, 团结在一起, 成为一个大家庭, 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如何度过职场初期的磨合期, 让大家更快地适应职场, 更欢乐地融入职场, 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一届又一届, 先进性在企业延续发展。

第二方面, 联合企业党委或支部, 共同培养培养与考察。因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的特殊性, 部分优秀学生毕业之前没有达到党员的标准或是因程序问题未能发展, 对于这类学生, 我支部并没有放弃对他们的培养, 而是和其所在企业的党委或支部联系, 将其在校和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和培养情况互相交流, 共同考察和推荐。同时, 与相关单位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例如, 我支部与国际贵都大饭店, 衡山宾馆, 东郊宾馆等签订“入党积极分子联合培养”协议, 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培养表示认可, 到单位后不再从头开始培养。尽最大可能使毕业生能够在工作单位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继续发挥其先进模范作用。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进入单位后, 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增加, 表率作用更加明显。

2成效与启示

通过依托校企合作, 建立学校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党员制度的做法, 我们可以初步解决现阶段高职学生党员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瓶颈。

从数量上看, 该支部每年发展的党员在学校各个二级学院中排名前三, 完成学生党员发展的指标。从质量上看, 秉承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从不轻易发展不合格的党员, 力争做到学生党员都是最先进最优秀的, 在各个方面都能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 毕业之后也能在单位树立典型, 在同伴中起带头作用。

学校与企业的脱节问题已不复存在。无论是顶岗实习期间, 还是学生毕业之后, 我支部的老师们与企业支部的管理人员随时保持紧密的联系, 企业管理人员定期将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告诉学校, 学校相应的联系人会主动进行跟踪, 学生也会非常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向学校和企业的组织汇报交流, 具有较高的归属感。

届届延续的党员先进性, 也会减缓学生在实习单位的流动性。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 流动性大主要是因为适应问题, 并非是工作内容。学长学姐的及时的疏导让刚刚走入职场的学生意识到其实这只是磨合期的适应不良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自动会改善。这不仅可以体现党员积极分子的先进作用, 且更加有利于完善顶岗实习的系统管理和成效。

通过五年的努力, 该支部在学生党员的培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们在校和实习期间的先锋模范作用已经在单位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不少已成为单位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2006届毕业生廖坤金现在是携程网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地区的A级主管;2007届毕业生朱火旺现在是东郊宾馆餐饮部主管。2008届学生党员毛燕婷现在是上海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的培训部经理;2009届毕业生刘琪现任东郊宾馆房务部会议部领班, 拥有金钥匙身份, 是管家式服务的五名成员之一。2010届毕业生张军现在是大通旅行社销售部经理;2011届、2012届的党员毕业生如张卿、陈佳蓉、董紫琴、杨徐斐、蒋丽铭、陈成彬等分别在衡山宾馆、上海大厦、国际会议中心、瑞金宾馆等单位表现出色, 且在各自的单位的关键岗位承担着重要的工作;2012届毕业生郑于、田方、张磊磊、张依文等学生都已经作为国际贵都大饭店、衡山宾馆、瑞金宾馆的单位业务骨干和和党组织重点培养对象, 校企合作党建制度正在发挥着延续作用。

旅游管理学院直属党支部联合企业党委或党支部共同培养年轻党员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 已见成效。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通过校企合作的联合建制共同考察和培养和学生党员。在高职教育中, 避免了因时间短而形成培养考察期瓶颈的矛盾, 使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工作得以健康、科学的延伸和不断完善。学生也不会因为实习就业等身份的转换而中断组织的培养, 从而更有效地学习和工作, 并将先进性不断发扬光大。这些年轻的党员一旦走上社会, 即成为一颗颗的火种, 在社会各个角落发热发光。因此, 高校党建工作尤其具有“播种机”的作用, 这是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推动器, 也能为社会提供更多在思想素质、组织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符合当代中国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摘要: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直属党支部通过近几年对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调查和对学生党员成长路径的跟踪, 初步建立了“依托校企合作机制, 建立学校-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党员的制度”。不仅重视学生党员在校期间的培养, 还加强预备党员或者入党积极分子在顶岗实习期间及毕业后工作单位的表现考察及培养, 将两者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年轻党员在基本理论、党性修养、以身作则及综合素质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提升。

13.校企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协议书 篇十三

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

年月日

甲方:(学院/系)乙方:(单位/公司)

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需求,本着自愿、互惠互利、互相支持的原则, 就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立大学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地点设在乙方单位。乙方每年能接待专业(专业方向)学生实习。

二、为认真履行本协议,双方组成实习基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双方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和教师组成,方任组长,方任副组长。定期研究有关实习基地建设和协作事宜。

三、双方职责

(一)甲方职责

1.选派优秀教师为带队指导教师,管理实习生的业务和纪律。

2.聘任或续聘乙方人员为实习指导教师。

3.制定实习大纲,确定实习内容。

4.提前周向乙方提供实习学生人数、名单,与乙方商定实施方案,并共同组织实施。

5.与乙方协商确定教学实习基地的终止或延续。

6.优先为乙方的工作需要提供有关专业的信息、技术咨询或开展技术协作。

7.负责实习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遵守乙方的保密制度、安全制度和其它有关规章制度。

8.向乙方推荐优秀毕业生,乙方招聘录用人员时优先考虑。

9.为乙方在职人员培训提供优惠条件。

10.实习期间按有关规定,付给乙方适当的实习费用。

(二)乙方职责

1.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人担任实习指导人员,与甲方协商后确定聘用人员。

2.指导、管理实习学生的业务和纪律。

3.提供必要的实习条件,如因非人为因素不能在规定时间实施完成实习任务时,需提前周通知甲方,以便甲方对学生的整个教学工作做出统一安排。

4.为参加实习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实习期间必要的劳动工具和劳保用品,提供实习必须的技术资料和样品,并在生活,如就餐、住宿等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方便。

5.制定实习生具体实习方案。

6.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提出建议,并对实习生的实习表现做出鉴定。

7.可向甲方提出具体工作建议。

四、本协议有效期年,年月日至年月日。若有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五、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学校教务处留存一份。

甲方:乙方:

负责人:负责人:

单位签章单位签章

14.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探索论文 篇十四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决定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不断强化校企之间的联系纽带,满足双方的利益要求,扩大利益交集,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实现优势互补;通过真诚合作和加强自身的体制与机制改革,构建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高职院校以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的办学宗旨,学校的发展必须有企业的参与,将企业的实际对人才的需求带到学校中去,给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使得培养的人才能够得到企业的认可。那么高职院校如何激发和充分调动相关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如何将校企合作深入到教学工作中、如何能够实现校企双赢,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校企合作办学理念认识不够

从学校方面,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到位,之前局限于关门办学,没有跟紧区域经济的发展,关门办学,或者与企业合作不够积极,不能主动与企业联系,走出校门走入市场,了解市场的用人需求,等待企业主动上门,缺乏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企业方面,大部分企业的用人需求等待学生毕业后招聘的形式,没有从长远培养计划做起,对校企合作缺少实际经验,没有积极主动的与学校多方面联系,对校企合作缺乏战略思考和实践经验。

(二)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部分院校只停留在与企业签合作协议,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企业不能充分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缺少与企业建立长期的、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中。

三、高职院校实现校企合作的具体措施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特色,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设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确定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和时间教学体系。在师资配备上应该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在学生实习、就业方面,采取企业、学生双向选择。

按订单要求培养的学生,由于其既了解企业的实际,又熟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很受企业的欢迎。

(二)创建生产(经营)实践环境

通过真正企业(经营)化的生产、实习基地,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运营有机结合起来,成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托和独特优势。

其次是教学工厂环境。使教学工厂既拥有真实的工作环境,又具有良好的教学环境。

再次是职业训导环境。学生通过真实生产(经营)环境,不仅能够掌握过硬的动手能力,而且达到“应知、应会”的基本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四、案例分析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思路,在订单班人才培养机制上将视角前移,瞄准企业需求,立足校企共赢,在订单班学生就业的时间设置上立足“早”字、在过程管理上突出“严”字、校企沟通上抓住“实”字,对接企业需求,融合校企文化,为企业输送优质员工,为学校培养优秀人才。

为企业预设课程,校企合作订单班的课程,由双方协商后“私人订制”,更多地加入了合作企业的独特元素,以更好更快地让学生进入“企业人”的角色。

从订单班学生的入学教育开始,到日常教学计划制定,再到毕业前的企业实习,学校都会聘请企业讲师通过集中授课,课外交流,实地参观等方式使企业文化传播、专业技能培养与学生思想状态、学习进度实现了互信与共融,让学生在校就成为企业“准员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徒。

为学生预设未来,视角前移的工作思路为订单班的学生预设了更加清晰和更好的未来。我院计算机系与蓝鸥科i O S开发技术订单班培养中,坚持高门槛准入制,只要努力跨过这个“门槛”就能让学生看见成长的空间与未来。

15.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探索论文 篇十五

关键词:校企合作 双师型教师 措施 途径

一、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

我国政府近年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力度,相继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等文件,开展了一系列教育与行业发展对话、校企合作论坛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并推动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也渴望与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进行密切合作。目前,企业正在进行自身改制与相互之间资产重组,市场竞争机制也在不断完善,这使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已从“物”的竞争转为“人”的竞争。谁拥有了高素质的员工,谁就拥有未来,于是精明的企业家们都把目光投向了高素质工人的摇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青年、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然而随着经济知识和高科技时代的来临,中职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发生了改变:由过去的那种单纯以就业为中心的培养目标提升为让学生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转变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一巨大挑战,培养双师型教师势在必行。培养“双师型”教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同时也符合教育改革对教师的发展要求。对于中职教育来说,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企业来说,培养“双师型”教师能够为企业培养先进的技术人员,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挑战和企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提示我们,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

1.对“双师型”教师认识不足

尽管许多学者对“双师型”教师作了介绍,但是人们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不足,造成了“双师型”教师在认定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的标准。有些人认为“双师型”教师是同时担任理论课和实践课,还有人认为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叫“双师型”教师,甚至还有人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和教学能力强的人,这些说法明显具有片面性。正是因为这些对“双师型”教师的错误理解,才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影响教学的实施。

2.双师型教师实操能力不强,难以适应传统专业向新型专业的转型

在对教师“双师型”培训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到企业学习的时间有限,学校与企业没有良好合作的关系,学校虽然对教师提供了培训,但是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大部分教师需求,这就制约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有时为了应对上级检查而将不具备“双师型”教师条件的教师纳入“双师型”教师队伍中,以壮大本校的师资力量;还有一些教师虽然具备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但由于长期与企业的生产一线脱节,使原有专业技术水平降低,一些老化的专业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从而减弱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传统专业逐渐淘汰,新型专业得不到及时补充,现有的教师更难以胜任新型专业的专业素养,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教师来源单一,双师型教师队伍难以形成

职业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技术,要求老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职业教育要求一部分教师来源于企业,以便更好地培养技术型人才。但就目前教师队伍结构来看,许多教师来自高等院校,并不是从企业中来的技术型教师,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地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实践操作技巧,这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极为不利。与此同时,由于教师来源的单一化,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比较差,使得在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难以形成“双师型”。

三、校企合作基础下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措施和途径

1.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广纳优秀人才,促使双师型队伍的形成

中职教育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应改变那种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传统观念,采取优惠政策,面向社会广纳优秀教师,吸收社会各行各业、企业优秀人才到中职学校任教,或兼职任教,按照一定的比例吸收招聘,促进实践型教师与理论教师互补,促使双师型教师队伍迅速形成。

2.加强校企合作,打造校企“互聘共培”平台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聘请学校优秀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等工作,为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创造实践机会。当然学校也可以根据专业设置要求,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进入学校讲学,开展相关技能培训、专题讲座等,将企业生产一线的生产加工工艺、技术攻关项目、生产实践经验带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样一方面节约了企业的人才培养时间和经费,另一方面,使教师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和掌握企业所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情况,双方共同打造校企互聘共培平台,既改善了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又为企业注入了新生力量,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打造了实训平台,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3.发挥学校内训基地培养双师型教师主阵地作用,实现企业外训与学校内训零距离接轨

“双师型”教师的建设不仅仅要依靠企业的帮助来完成,最重要的还要依靠学校自身建设这块主阵地。一方面中职学校要建立资金保障制度。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师资结构的改善、数量的壮大、质量的提高,都需要有经费作保障。学校应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加大投入,设立“双师型”教师培训专项基金,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保驾护航,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职业学校根据其自身的教学特点,除了企业这块外训基地外,更应加强学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使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成为锻炼和培养专业课教师的摇篮,为专业教师提供教学实践的平台,使实习实训场所成为“双师型”教师展示其动手操作的课堂,让学校内训基地成为模拟工厂,实现学校内训与企业外训基地零距离接轨。

总之,校企合作的有效实施,需要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作支撑,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离不开企业实训基地。为此,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要创造机会,让教师广泛与行业企业接触,学校长期与企业合作,合作的企业一定是人力资源需求量大且比较安全稳定的企业,打造坚固的校企互聘平台,建设一批理论教学水平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让学校培养的学员与企业需求零距离接轨,这才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周炬,孙传亮.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效途径[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

[2]崔丽华.浅议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中的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8(12).

[3]刘焕,冷士良.关于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与校企合作的思考[J] .中国市场,2010(52).

[4]赵丽君.论校企合作下的家政“双师型”教师培训[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3(36).

16.联合培养博士信 篇十六

拟留学国别、单位:

导师推荐信内容(联合培养博士生国内导师应提交推荐信,主要内容包括:对申请人推荐意见;重点对申请人出国学习目标要求、国内导师或申请人与国外导师的合作情况及对国外院校、导师的评价等)。

17.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探索论文 篇十七

目前, 我国的博士整体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确实还有差距, 这主要表现在创新性指标上。我国博士生的创新大多数属于次级创新, 或者微创新, 也就是已经有一个创新在先了, 我们在他人创新的基础上做了个小发展、小进步。这虽然是创新, 但不是原始的创新, 我们博士论文的原始性创新较少。相比之下, 国外一流大学的博士论文在开辟一个很新的领域、进行原始性创新方面比我们强。可以说, 在博士论文的创新方面, 我们是以微创新取胜, 而真正的原始性创新是我们的弱项[2]。这与培养制度有关系, 我们在制度上有诸多限制, 此外还有心态、科研政策的导向问题。我们常常希望看到短平快、见效快的成果, 所以学生在选题时不大会去选择一些大问题、难问题, 导师也不鼓励这么做, 宁愿选做一个在三年四年之内就能完成的课题, 同样可以在SCI上发表, 也算有创新。所以我们的博士生论文就常常会集中在这些短期能拿出成绩的课题上面[3]。

其实, 我国的博士们对自己的处境、学校、导师、社会的境况会有理性的认识, 他们承认自己追求学术并非读博的唯一原因,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以学问为乐, 学生专注于学问本身, 甘心坐“冷板凳”, 向往在简单的生活中拿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第二种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这种人读博, 更多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 以读书做人为乐, 实现一种学问以外更高层次的理想[4];第三种则是为个人创造更多利益, 希望以读博为跳板或敲门砖, 获取体面的收入和职务。在当前社会环境下, 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进入文化、经济和政治领域, 对社会的良性发展必然起到更多的积极作用, 这是一种很好的趋势。但是, 我们更需要甘于寂寞、志存高远, 能够潜心钻研学术, 致力于原始创新的“专家型”博士, 去完成常人无法企及的科研创新工作。

德国既是博士生教育大国, 又是博士生教育强国, 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与问题或许对我们有所启示[5]。德国博士生教育被归纳为“学徒式”培养模式, 其特点是导师对博士生进行个别的指导和培养, 大学中没有专门负责博士生教育的机构和系统的博士生课程, 指导教师与博士生的关系更像一种私人关系。德国博士生资助有以下几个特点[6]。

其一, 科研报酬是资助的主要方式。博士生通常从两种渠道获得工作报酬:一是帮助教授从事教学工作。例如, 授课、批改作业、负责带领学生实习、指导学生从事科研活动, 以及指导硕士生的毕业设计等[7]。二是参与校方安排的或自己联系的科研项目。德国博士生教育的经费绝大部分来自在大学中的兼职, 担任助教或助研, 这样就形成了占主导地位的助教或助研博士培养体制。

其二, 资助水平较高, 基本能满足博士生的生活需要, 属于中等收入水平。德国的博士生不用交学费, 而且还享受生活费用和奖学金的资助, 获得的资助基本上能满足学习期间的生活所需。就博士生的生活费用而言, 约有14%的博士生能够享受到奖学金, 60%~70%的博士生在大学里工作。工程类专业博士生在校工作的机会较多, 每个月领取大约4000马克的工资;如果博士生不需要供养家庭, 那么, 维持基本生活是没有问题的[8]。

中国储运网Http://www.chinachuyun.com115

其三, 博士生是导师的助手, 定位为科研人员。在德国, 博士生培养阶段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过程。博士生受雇于学校, 博士生的中心任务是从事课题研究, 作为研究员在研究所工作, 边工作边写论文[9]。博士生与研究所签定雇佣合同, 由研究所提供资助。有的博士生在校外谋到一份职业, 职业之余进行论文工作。可见, 德国大学把博士生看作是大学雇佣的科研人员, 博士生享受教师的工资与福利, 通过获取工资解决经济问题。因此, 所谓的博士生资助, 其性质是工资或劳动报酬,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资助。

相比较而言, 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我国近年来博士生培养规模的急剧扩张 (大幅超过教育经费增长的速度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速) , 已导致博士生教育的师资“捉襟见肘”, 平均研究经费亦有下降之虞, 这将对博士生培养质量构成重大的现实威胁[10]。

第二, 很多学位授予单位的博士学位课程仅设几门, 并且外语和政治理论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而有的学校博士生的业务课是“与硕士生混编在一起上课”。从课程设置上, 不能完全保证博士学位获得者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第三, 我国博士生的科研工作, 很多是在追赶当前世界流行的高精尖课题。由于科研时间和条件的限制, 博士论文的研究仅能就别人所提出的方向做一点补充的工作, 创新也往往局限在小聪明、微创新的范围。

第四, 优秀生源不足, 缺乏淘汰机制、评审制度不严格而导致评价失真, 同时, 博士生受社会需求的指引导致“博士不博”[11], 扼杀了博士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针对以上问题, 有关行政部门和高校不妨从严格控制博士生招生规模与增幅、适度延长博士生教育年限和适度加大淘汰力度等方面来强化博士生教育的规模约束和质量保障, 自觉地克服各种功利动机的驱使, 严格遵循博士生教育的内在规律, 严守博士生教育“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发展原则[12], 以切实保证我国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准。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为保证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同国际水准的“对接”, 可以考虑在制定博士生培养质量标准的过程中, 吸纳国外专家参与。在博士生毕业论文盲审、抽检以及博士点的质量评估等方面, 亦可尝试吸纳国外专家参与评审。对经评估后认为质量不达标的学科和单位, 应本着从严的原则予以撤销。

第二, 考虑到博士生教育师资的重要性和师资建设的周期性与复杂性, 为有效提高我国博士生教育的质量, 应大力倡导国内大学加强同国外高水平大学之间的合作, 通过师资共享、科研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拓展合作领域, 加大合作力度, 提高合作水平, 大胆尝试“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博士生教育新思路[13], 千方百计提高我国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第三, 鉴于我国现有的博士生教育规模已相当可观, 应该

将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立即转人“严格控制规模、努力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可以考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适度延长博士学位授权的审批间隔期, 提高相关的“准入门槛”, 从严审批, 确保博士生教育规模的相对稳定。

上一篇:惊艳绝美古风句子下一篇:火灾疏散逃生演练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