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价值

2024-09-24

劳动教育价值(精选9篇)

1.劳动教育价值 篇一

试论红色旅游的社会价值及教育价值

所谓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一种文化创新,是一种教育创新,也是一种经济创新。广义上的红色旅游,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时期,从解放前到解放后;第二个层面是爱国主义教育;第三个层面是“中国红”,即蕴涵有中国特色的红色精神。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广大群众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每逢重大节庆日、旅游黄金周和学生寒暑假,到教育基地参观游览人数明显增长。一些单位还自发组织“重走长征路”、“伟人故里游”、“抗日根据地游”等活动。由此可见,红色旅游的经济价值自不必多说了,下面我想从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两方面谈谈红色旅游。

 红色旅游的社会价值

通过红色旅游,一方面可以树立发展民族精神的目的。一个民族的活力首先体现在生生不息的进取精神上,民族的复兴与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红色旅游标举的是一种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团结进取、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各种红色旅游产品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难的光辉历史,对当代中国社会,尤其在崇尚“个性追求和物质享受”的今天,无疑是一种特别的教育和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另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向心力的凝聚。国家向心力是促进和维护各民族团结统一的关键,是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问题。我国是个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要统一全国民众的思想、凝聚大家的力量,必须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精神支柱,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国家向心力。红色旅游是很具有渲染力和亲和力的,它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奋斗和新中国成立过程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它对于全国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增进对新中国成长过程的了解,建立对党的信心,以及培养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一个民族而言,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民族相互区别的重要特质,也是民族发展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一批宝贵的优秀的文化财富,除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之外,在中国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革命优良传统文化,即红色精神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的兴起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优良传统文化这一红色精神的崇敬,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步的象征。因为红色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奋斗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集中体现。同时,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这种追求独立解放、挑战生命极限的超越精神,也是全世界反压迫、反殖民统治、追求正义事业的壮丽篇章,理当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示它的魅力。革命优良传统是当今先进文化的形态之一,而红色旅游资源则是这种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通过对革命历史遗址和遗物的参观游览,就可以起到缅怀前人、教育今人、激励后人的积极作用,从而有利于革命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客观需要。

 红色旅游的教育价值

红色旅游中蕴含着一种文化,通过红色旅游能够向国民弘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成功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共产党人勇于奉献、不计得失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有了这种思想观和价值观,可以使人获得产生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因此,通过红色旅游可以昭示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使人们加深对共产党人革命思想精髓的了解,增进对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和巩固。通过红色旅游大力宣传红色文化,增强对党的先进性的理性和感性的认识,使人们感悟到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历史的必然”,更加深刻地领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旅游是青少年普遍喜欢进行的时尚型、文化性的高层次生活消费活动,具有很强的学习、教育功能。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将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以旅游的方式传输给广大青少年,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内容融入旅游活动中。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充分发挥旅游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把当前圣待加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活动之中,通过手段和方式的创新,寓教于游,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加生动形象,入耳、入脑、入心,不仅可以迅速扩大教育的范围,还能够大大增强教育的效果,使旅游者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思想境界得到升华。红色旅游将以其深刻的感染力、强大的生命力,成为范围广、影响大、效果好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方式。

红色旅游从正式提出到今天不过十余年时间,但却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尤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全国范围内掀起的爱国主义教育热潮中,红色旅游一路高歌,许多旅游地取得了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双丰收。

2.劳动教育价值 篇二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科价值,方法

前言

一谈到音乐教育, 如何进行音乐教育, 我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审美教育, 然后开始列举有关音乐教育的诸多特点, 如“音乐教育最基本的属性是审美性”, “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 在社会和全面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等等。实际上, 音乐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宽泛, 最不容忽视的是它的学科价值。

一、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

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 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 陶冶我们的情操, 是一种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特殊作用的教育。但我们在寻找让别人信服的理由时, 却忽略了一个首先要讲明的问题, 即我们音乐教育首先教什么的问题。简单说来, 我们音乐教育是教授人们一种方法, 一种符合音乐规律的方法, 一种能使人在音乐这个特殊环境中感受喜怒哀乐的方法。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 从音乐的起源来看。无论是《吕氏春秋》里关于原始居民们操牛尾歌唱天地万物 (即“娱天”) 的形式, 还是孔子的礼乐治国思想以及诸子百家对音乐“娱人”的不同看法, 都是一种利用音乐来表达各种感情和达到各种效果的方法。无论这种目的是音乐性的, 还是非音乐性的, 他们都是在了解音乐的规律之后才实施的。虽然这种原始的音乐表达方式过于直白, 不是那么含蓄和深刻, 但它却是一种雏形, 一种交流的方式。我们应该容许这种直白, 这至少证明了音乐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而这种方式在远古时代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先于许多我们今天居于“基础”地位的学科。

第二, 学校音乐教学违背教育规律

目前, 有许多学校不注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音乐审美教育特点, 在教学内容、要求及教育形式等方面, 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化倾向。如现行的学校音乐教学大纲及据此编写的多种版本的音乐教材, 无论在内容、体例上, 还是在要求上, 受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影响比较深。内容与要求追求全面、系统, 高难度, 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在音乐方面发展的需要;各类音乐知识在体例安排上往往成条块分割状态, 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音乐。同时, 封闭、单一、死板, 与音乐学科本身的创造性严重相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 轻学生参与重教师讲授;轻表现与鉴赏重知识技能;轻愉悦过程重教学的结果。这种具有专业化倾向的教学模式, 不利于普通音乐学科的自身价值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 从学科的共性和不同学科的认知模式来看, 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艺术学科, 都是在各自不同的领域, 以独特的视角向人们介绍一种了解和认识本学科的途径, 一种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认识规律, 一个只能应用于本学科的思维方式, 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我们的普通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天才, 不是精英教育, 我们面对的是广大受教育者, 我们仅仅是向大家介绍一种了解音乐的方法, 而这种方法属于音乐的独特认知模式, 不可能用其它任何认知模式替代的认知模式。我们进行音乐教育就是向人们介绍一种认知方法, 一种用音响和音符这种特殊的材料来开启音乐美的方法。音乐教育哲学家雷默曾谈到:“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价值是由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 在这里我要说: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是由音乐认知方法的正确选择来决定的。

第四, 从音乐美学方面看。音乐是具有内容和形式的, 其形式就我们通常所说的旋律, 曲式, 和声等。而内容就是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和意义, 在这里我们要运用绝对表现主义观点来说明。绝对表现主义观点认为, “意义和价值是内在的, 它们是艺术性自身的作用, 也是他们得以组织起来的由来”, “你必须深入到使作品成为一件艺术作品的那些创作素当中”。可见, 我们要理解音乐里的丰富内涵, 就必须深入到音响中去, 不理解音乐要素的特征和规律, 我们就不可能理解那跳动的音符到底意味着什么。音乐是音响的艺术, 有其自身的规律,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告诉人们音乐的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体验音乐的规律和方法, 就像对音乐脱盲的认识一样。“音乐体验直接来自组织得有表现力的音响, 听音乐——对音乐进行感知结构——它来自他或她想象的有表现力的音响”, “音乐上的实际脱盲, 可以定义为运用标记编码解码技能的能力达到了足够高的水准”。可见, 我们进行音乐教育的普及, 让大家了解音乐, 不仅是向人们介绍其它学科也可以达到的概念学习, 关键是要介绍音响的特点和音乐体验的技巧, 从而让这种技巧真正具有实实在在的音乐特色。

二、音乐教育学科价值的哲学意义

让人们认同音乐教育的应有地位, 我们要建立自己的音乐教育哲学, 于是我们发现了音乐的审美功能, 找到了音乐在社会中的地位, 找到了音乐在培养“四有”新人中的作用。但我们对审美这个哲学分支的解释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和能力去理解和接受的, 也不是所有音乐教育工作者都能对“审美”一词理解到一定深度的。因此, 我认为, 音乐教育向人们介绍、认识并最终掌握音乐认识的规律和方法, 就是对“审美”这个哲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诠释。

客观地说, 各个学科或者领域间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 因为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视角, 都有其在本学科里所呈现的某种独特的形式, 就像在化学这个学科里所遵循的微粒法则决不可以运用到语言学里, 通过绘画的视觉刺激也鲜有对人听觉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通过生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人的大脑不但可以分为抽象推理和空间想象两大半球, 而且在这当中又划分为不同的学科区域, 并且有其特定的生物反射区。每个学科的划分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有其经济和政治的深层原因。因此, 我们不能说这个学科优于那个学科, 对于教育的终极目标来说, 每一个学科都是不可或缺的。音乐学科教育是一个媒介, 一个连接人和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世界的桥梁和纽带。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 应当为此搭建更好的平台, 让音乐教育的学科地位更加牢固。

三、结语

音乐教育学是教育科学领域内正在兴起和形成的一门学科, 是研究音乐教育全过程的学科, 是揭示音乐教育规律的各音乐教育分支学科的总称。其学科价值在于对音乐学科本质、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 从而挖掘潜在的规律, 为音乐教育的整体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对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及其哲学意义进行了阐述, 以期对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5.

[2]贾镘, 杨洪冰.中西方人文主义的音乐理念与当代音乐教育[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9.

[3]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2.

3.浅析劳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关系 篇三

价值论是指经济学家对商品价值的形成的观点。价值论是经济理论的基础,没有正确的价值论,经济学其他的理论就很难说明经济现象。

价值论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对价值有不同的认识,形成不同的价值观。马克思认为:“什么东西你们认为是公道和公平的,这与问题毫无关系。问题在于在一定的生产制度写什么东西是必要和不可避免的。”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价值论必然会因为经济制度的不同而被划分为不同的观点。

资本主义价值论与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密切联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逼迫被雇用阶级为其创造剩余价值。资本阶级为了证明其占有剩余价值的合理性,把剩余价值说成是企业利润,并由资本本身带来。于是在资本主义主导的意识形态下,效用价值论自然被提出。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由商品满足消费者能力决定,而不是由劳动创造,进而否定劳动价值论。因为劳动价值论从商品交换入手,通过描述物物交换的关系揭示了其背后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即否定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从而动摇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

与之相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价段价值论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价值的认识上的。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必须要以人为本进行社会建设,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因此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形态下,劳动价值论成为人民进行按劳分配的依据。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区分出必要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不愿承认和企图回避、否认的。因为一旦承认了劳动价值论,就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整个体系。

现实中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是不断开放的,因此在思想领域,我国主导的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惧怕任何批评和挑战,也随时准备吸纳新的科学思想以充实发展自己。一些西方经济学虽然其立场不同,但其对于商品的某些论断是正确的。

二、关于财富的源泉

劳动价值论是从亚当·斯密提出到大卫·李嘉图发展再到卡尔·马克思所继承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人类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来源,但其并不否认商品使用价值的来源不仅包括人类结晶了的活劳动还包括自然界,例如,马克思提出“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做隶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

效用价值论首先由萨伊等人提出,效用价值论认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商品价值由该商品效用决定的,效用是指物品能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效用论着重点在于人的主观感受,但是人的主观感受不可能离开事物使用价值凭空做出结论,效用论和劳动价值论一致认为商品价值建立在商品使用价值基础上,在这一点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有其相似处。

可以看出,在对财富源泉的问题上,劳动价值与效用价值都认为财富其源泉是自然界和人类劳动,虽然效用价值论没有直接阐述,但是它认为只要对人有效用的对象即便可称为财富,对人有效用的对象无非是自然界天生就有的和人类后天创造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具有相似点,承认财富源泉即承认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基础作用。劳动价值论认为使用价值是价值基础,而效用价值论也肯定使用价值的基础,因为商品对消费者的效用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可以去使用它从中得到效用。因此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基础。

三、关于价值货币表现的认识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问题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值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即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这一点上,劳动价值并未否认价格浮动的现象。马克思在《雇佣劳动和资本》中也说过,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它是由买主和卖主之间的竞争即供求关系决定的”。又如马克思在批判韦斯顿的《工资、价格和利润》中写道:“需求的提高在某些场合完全不改变商品的市场价格,在另一些场合也只会使市场价格暂时提高,接着就会使供给的增加。这种供给的增加又必然是价格重新降到原先的水平,在某些场合还会使它低于原先的水平。”在这里,马克思明确阐述需求和供给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商品的价值有着精辟的概述,它一方面坚持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其它论述中阐述了需求和供给也会决定价值。这看上去似乎矛盾,为什么价值既由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又由需求与供给决定呢?其实在说明前者时有一个隐含的条件在内,即只有在供给和需求相等的基础上,生产的商品才能全部实现其价值。如果需求和供给不等,例如需求小于供给,该商品被社会承认的价值就会少于该物品内实际凝结的劳动量,其单个商品的价值就会少于该商品的实际凝结的劳动量;反之亦然。因此,这与西方经济学价格决定理论有着相似之处.效用价值认为价值表现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不论是商品是消费品,还是资本品,它的使用价值表现为物的有用性,即满足需要和欲望的能力。物品的使用价值既反映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程度,也是需求者愿意提供的价格的重要依据。物品的使用价值相对于消费者越大,需求者愿意提供的价格越高;反之,需求者愿意提供的价格越低。由于物品的使用价值相对于消费者具有边际递减的性质,从而需求者愿意提供的价格随物品量的增加而减少。价格与物品需求量的反向关系即需求基本规律。物品的需求价格不同于成本价格,它不由价值所决定,而受使用价值的影响。物品的使用价值同价值的矛盾,在需求与供给关系上表现为需求价格同成本价格的矛盾。物品的需求价格受使用价值及其边际递减性质的影响,不是对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价值规律的否定。

可以清楚地看到,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对于价值表现都有自己的论述,劳动价值论对价格的观点更着重生产商品的过程来推断其价格。而效用价值论更偏重于从商品的销售环节推断价格,虽然都是对商品价格的看法,但是他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而已,都是对市场经济价格现象的正确理解。

四、关于价格形成的认识

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最终商品的价值有三部分组成:原有固定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劳动力创造的剩余价值,即通常所指C+V+M。在商品的形成过程中,不是简单的价值转移过程,而是很复杂的价值先消化再生产的过程,在复杂的转变过程,必须要依靠一些生产要素做为生产条件,例如进行农业生产必须要拥有土地以及买种子化肥的资金做为生产条件,进行工业生产就必须拥有购买厂房的资金以及建厂房的土地、资金、技术、土地作为进行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以及价值形成的过程中像催化剂一样使得人类劳动物化到新的商品中去,为活劳动转化为价值并创造剩余价值创造客观的条件。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里,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利息、地租都是从剩余价值里占有的,是对劳动人民的剥削。

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以商品对消费者的效用为基础,效用是指物品能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但商品的边际效用也会随着商品的消费数量逐渐增多出现递减。当消费者在消费他最后一单位商品,此时他愿付出的价格就是商品的价格。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就是体现边际效用的工具,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之间关于商品价格形成对比,效用价值论更偏重把价格有决定权给需求方,而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与此种观点相悖的现象,例如对于一些垄断行业如石油行业,油价更多受供给方供给量的影响,而消费方在定价能力很弱因此用效用价值论中的价格形成理论很难解释此现象。

虽然从表面看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有着其对立的一面,但是在商品的价格决定问题上,二者又具有联系。劳动价值论是从供给上面研究以及具体分析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它其实是给商品的价格规定了一个下限即商品的成本。如果商品的价格低于这个下限,生产商就得亏本,除非该生产商想转行,否则他不会看着商品的价格低于这个下限。因此它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成本决定了价格,成本低或高,价格就会跌或涨。效用价值论是从需求上面研究以及具体分析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商品消费者只有当消费者认为商品的效用大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才会从钱包拿出钱来购买,因此消费者的自身效用是商品价格的上限,如果商品价格大于消费者所认为的效用,消费就不会购买;而生产商就不能完成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换,从而价值实现不了,生产商一样会倒闭。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商品的效用会决定商品的价格。因此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其实并不矛盾。它们对于商品的价格形成的有着统一的地方,这样的认识为当今我国市场经济的种种现象提供解释。

五、对分析两种价值论的启示

1、劳动价值主要研究对象是商品现象背后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其研究目的是为了解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规律。可以说劳动价值论是研究生产关系的。而效用价值论主要通过商品作为研究对象,解释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通过数学方法使得经济学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我们认识现实生活中各种经济现象提供较科学的工具,笔者认为,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则下,同时要吸取西方效用价值中有利于发展我国生产力的成份更好的繁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服务。

2、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再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须总量时花费在单个标准质量商品上的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时间在内的劳动时间。”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不过是这些东西的社会职能而与他们的自然属性毫无共同的地方,这些所谓的社会职能就是社会劳动,因此,我们可以说商品的价值概念的发明是为了更好的社会分工。而交换价值由商品的共有的东西来衡量,这个共有的东西就是内化的劳动量。但与之相适应的效用价值论,则认为这个共有的东西是消费者的个人效用。无论是劳动价值论还是效用价值论,它们都曾认价值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社会分工,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

①CHARTER SCHOOLS PROGRAM [EB/OL].http://www.ed.gov/programs/charter/funding.html. 2008-07-05;

②Gregg Vanourek.State of the Charter Movement 2005(Trend, Issues, & Indicators)[R/OL].http://www.publiccharters.org/content/publication/detail/543/. 2008-07-09;

4.乡村教育的样本价值 篇四

这是一所偏远的学校:背靠大山,距县城有35公里。记者驱车一路颠簸,终于来到辉县市吴村镇中心学校——这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学校。

这是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占地135亩,教学楼、办公楼、餐厅、学生公寓等现代化建筑应有尽有,高标准的足球场、塑胶跑道、塑胶篮球场、大型看台„„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置身校园中,记者不禁有这样的疑问——这是农村学校吗?

这是一所有内涵的学校:在“一轴双翼,动静结合”的发展理念下,学校成为乡村文明的策源地。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李醒东多次到学校调研,称“学校以超前的眼光、探索的精神,充分利用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社区读书和健身活动,发挥了乡村学校文化中心的辐射功能”。——这是优质乡村教育的样本!

吴村镇中心学校有很多“乡村教育新气象”——新老教师都争着上课;校长带头读书,教师买书全部报销,学生有6个专门的阅览室;校本教研不走过场,定时定点集体教研;九年级不补课,其他年级不加班,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学生成绩大幅提高,学生从城区学校回流„„学校走出了一条乡村学校绿色发展之路,郑州、周口、濮阳、鹤壁等外来参观者络绎不绝。

在乡村教育发展困难重重的时期,吴村镇中心学校何以能提升师生的精气神儿,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吴村现象”的样本价值在哪里?

现象一:站在课程建设的高度,树立课程意识,把学校的大事小情都做出教育的味道。

样本价值:以课程建设为轴,树立大课程观

2012年,辉县市吴村镇中心学校搬迁至新校区,面对这所投资6000多万元的高标准学校,该如何立足乡村学校,引导学校变革发展,把她真正办成“吴村人民家门口的优质学校”,校长和全体教师都感到肩上沉甸甸的压力。

拥有教育管理硕士学位、有着初高中教学与管理经历和城乡教育体验的张文栓校长,对于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对于乡村教育,有自己的理想、情怀和行动方略。他对记者说:“乡村教育发展有很多困难,但我所关注的重点是,在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下,我们能做哪些事情——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做哪些事情,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当下生活做哪些事情。我们要站在课程建设的高度,树立课程意识,从课程的角度力求把学校的大事小情都做出教育的味道。”

近年来,吴村镇中心学校提出了“为学生拥有智慧而幸福的未来奠基”的办学目标,积极践行以课程建设为轴、以动静结合为“双翼”的“一轴双翼”的学校发展思路。对于“一轴”,学校认为:学校生活绝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所谓“生活即教育”,习惯养成、课堂学习、文体活动等都是教育内容,都是学校课程。

在课程建设上,学校树立大课程观,在活动的安排上都考虑增加“教育”的元素。德育副校长魏建平说:“德育课程是学校的重要课程,我们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养成教育、理想教育等都从课程的角度来组织活动。”学校开设了电影课程、劳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离校课程„„谈起课程建设,学校老师有说不完的故事。

现象二:动起来,健体启智激情;静下来,读书学习思考——动静之间,展现活力之美、秩序之美。

样本价值:一动一静,教育之道

走进吴村镇中心学校,动静之间,让人感受到活力之美、秩序之美:在文体活动中,学生们动起来热情似火、全情投入;在食堂就餐、宿舍休息、阅读思考时,静下来,秩序井然,静能生慧。“一张一驰,是文武之道;一动一静,是教育之道。”张文栓校长说。

学校充分利用资源,积极与河南绿茵足球俱乐部合作,建立训练基地,率先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全校一至九年级全部开设篮球课、足球课,学校编写了《小球大智慧》校本教材,体育组老师还集体创作、编排了首套“童心律动”篮球操、足球操,作为阳光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内容。足球、篮球运动多层次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学生运动的兴趣。在每年辉县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上,吴村镇中心学校都能取得好成绩,学校还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

学校为开展读书活动,高标准配置了六个学生阅览室、一个教师阅览室、两个图书室。学校要求阅读进课堂,确立了“大阅读、大视野”的读书观,小学每天安排一节阅读课,初中每周四节阅读课,并对学生适时进行阅读指导。教师整合资源,开发出影评课、名著导读课等10多种阅读课型,积极开展诵读、演讲、课本剧展演、现场作文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强化说写训练。同时,学校通过向家长推荐好书、召开家长会、编印家长教育教材等形式将读书活动辐射到了家庭、社会,让学校成为农村文明的策源地。

现象三:“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共同价值观,让教师工作“心气儿顺”,新老教师争着上课,基本上看不到职业倦怠。

样本价值:教师心气儿顺,则干劲儿足

1975年参加工作的鲁志祥老师,到今年9月份就到退休的年龄了。可他现在仍担任着两个毕业班的物理课。老伴抱怨他只管别人家的孩子,连自己的小孙子都不带,但他告诉记者:“教课是我的乐趣!在这个学校做教师,心气儿顺。多培养几个人才,多考上几个学生,给学校争光,也给自己有个交待。”

九(2)班的班主任李珍,现已怀有八个月的身孕。这学期开学时,她的家人曾到学校申请这学期不让李珍做班主任,张校长倒是同意,但李珍老师坚持要把这个班带到毕业。“我很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但这是我工作以来从八年级带上来的第一个毕业班,对学生很有感情,我一定要带到底!”李珍告诉记者。

在吴村镇中心学校,基本上看不到职业倦怠现象,老师们抢课上的现象屡见不鲜。刘铜林老师今年55岁了,还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所教两个班的成绩都优秀;杨红玉老师临产前几天,在校领导的催促下才请假待产;任秋芳老师,娘家在焦作,婆家在濮阳,丈夫工作在新乡,她产假一结束就克服没人带孩子的困难,带着婆婆来上班,体育硕士学历的她面对学校数学老师短缺的情况,主动请缨,积极担任了七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而且教学成绩遥遥领先„„对此,李醒东副院长感叹道:“我到许多学校,校长们都谈到教师职业倦怠并为此发愁,而这所学校教师的工作状态却是如此积极,我感到很震撼!” 一所乡村学校,老师们能有如此的劲头儿、如此的精神状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记者通过实地观察走访,和教师交流,一些脉络开始渐渐清晰——

公平公正的环境——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学校让哪些人吃得开?让会干的人、肯干的人吃得开。”“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张文栓校长经常这样讲,这也是学校的价值导向。“在这个学校,只要你愿意干,老师们都能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再也没有那种不公平、心里憋屈的感觉。”七(3)班班主任武国旺说。

人性化的服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在吴村镇中心学校,班主任每月可享受一天半,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的老教师每月可享受一天,其他老师每月可享受半天的“疲劳假”,不计入考勤;九年级的班主任不用坐班;怀孕6个月以后的女职工不用签到。所有的班主任在学校餐厅就餐都免费,老师们每人发一张饮奶卡„„“很多细节问题,学校都会为老师们考虑周全。”鲁志祥老师说。

专业发展的引领——用专业尊严成就职业幸福。谈到吴村镇中心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辉县市教育局副局长付营玮说:“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专业阅读。学校领导带动教师读书,教师又带动了学生读书,于是学校便有了浓浓的读书学习氛围。”学校为教师购买了大量的专业书籍,结合不同教师的特点“私人定制”了上百种报刊杂志。学校还规定,老师们外出在书店遇到想看的书,买下来回来都可以报销。在引领教师读书的同时,学校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实施每周一“集体教研活动”、每周三辖区小学“大教研活动”,实行“2+2”评课模式(每节课至少提出两个优点和两个不足)。专业阅读的积淀让老师们获得了课程权力和课堂自由,副校长赵国栋说:“学校从不用什么固定的教学模式来束缚教师,把教学自主权还给教师,激活教学创新的动力,师生共同构建了幸福课堂。”

教师的专业成长、精神状态,在学生的成绩上有直接的反映。近几年,学校中招成绩一年一个台阶,升一中人数连年攀升:2013年15人,2014年20人,2015年41人。对于即将到来的2016年中招考试,老师们更是充满了信心。

关注教师的健康——丰富教师精神文化生活。学校努力营造“高效工作”风气,把“结余”下的时间用于精神生活。坚持每月举办一次全体人员参与的趣味活动,整个校园洋溢着欢快、和谐、向上的祥和氛围。学校还举办“美在校园”摄影大赛等活动,让广大师生挖掘身边的精彩内容,捕捉校园的精彩瞬间,让师生懂得感受美,记录美,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文体活动让我们释放了工作压力,收获了健康、快乐和友谊。”老师们如是说。

现象四:认识到学生的差异,为不同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差异、有尊严地发展。

样本价值:为学生打上亮丽的精神底色

5月13日下午,记者到吴村镇中心学校时,正赶上学校举行毛泽东诗词诵读成果展示会,中心校下辖的5所小学及中心校1—8年级的师生参加了展示活动。他们以朗诵、情景剧、合唱、舞蹈、书画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生动演绎了毛泽东的一首首经典诗词作品,使在场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毛泽东那澎湃的激情、才情和豪情,期间现场互动环节,台下的同学们通过年级对抗赛、班级对抗赛、接龙比赛、嘉宾抽签点背等形式,用激昂的声调、铿锵的语言、恢弘的气势展示了集体诵读效果。通过活动真正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情操传诵、传唱、传承为韵律叠生的铮铮“民族之诗”,让39首毛泽东诗词融于学生成长的基因之中。辉县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王琦参加过活动后,用三个词概括了学生的精神状态和自己的感受:“一是激情满怀,二是热泪盈眶,三是重任在肩。可以感觉到,孩子们通过诵读毛泽东诗词,放大了心胸,树立了志向。”

毛泽东诗词诵读是吴村镇中心学校“大阅读观”的一个缩影,也是学校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有差异、有尊严地发展的一个写照。

学校从改革评价制度着手,利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对老师实行“日常管理+教学成绩+活动成绩”的办法,打破唯成绩论,进一步解放教师思想,引导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魏建平副校长说:“要想解放学生首先要解放教师,如果学校只向教师要成绩,教师必然要转嫁到学生身上,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特别是后进生,更是没有出头之日,痛苦不堪。学校科学制定评价办法,将学生在篮球赛、足球赛、田径运动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中的得奖情况纳入班级的教师管理积分,使得班主任、教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展特长,并且发现人才积极训练,而不是将学生限制在教室‘榨取’成绩。”2015届毕业生李雪云因品学兼优、特长明显,被辉县市一中录取。他的父亲每每谈到此事,总是对学校充满了感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吴村镇中心学校组建有班级篮球队、年级篮球队、学校篮球队,周周有篮球赛,另外,组建了鼓乐队、田径队、文学社等团体。学校经常开展文艺汇演、校园歌手大赛、课本剧展演、书画展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多元平台,为学生打上亮丽的精神底色,真正将枯燥的校园生活变成精彩的精神乐园。

结语:

这样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发展到今天的状态,成为“乡村教育的样本”,成为“吴村现象”,绝不是由某一个因素、某个方面的特色而形成的。记者在采访时,遇到郑州市各县区的100多位教师来学校参观学习,郑州市惠济区第五中学教导处主任韩玉芬感叹:“学校师生呈现的精神状态绝不是一时之功,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这个效果。这与地处乡村或城市无关,因为好的教育理念、好的教育是共通的。”

5.生命教育:真实的价值 篇五

周三晚上很晚了,小力妈妈电话曹老师:

曹老师,小力发烧了,要输液,但是拒绝扎针,也拒绝吃药,怎么哄怎么劝都不管用,没有办法,我只能麻烦您来医院一趟,请您来帮帮我。

曹老师到了医院,小力已经在精疲力竭中睡着了,曹老师一摸小力的脑门,烫得很,妈妈说刚量完体温,38度7。

在等小力醒来的时间里,妈妈使劲跟曹老师抱怨:

以前这孩子不这样啊。

以前也是每次打针都使劲哭,但都哄哄就好了。

跟他说不疼的,一会就好,怎么这次就不管用了?

使劲表扬他勇敢了,也使劲鼓励他了,怎么越大越……

跟他说男孩子要勇敢要坚强咳真是……

看看人家比他还小,也没见这个样子啊……

真是恨不得想使劲踹他。

……

曹老师在旁边,静静听着,等着小力醒来。还好,不一会,小力醒了,看见曹老师,愣了一下,咧咧小嘴,满脸委屈的样子,又要开哭了。

“来,老师抱抱”曹老师也很难受,很心疼孩子,赶紧把小力从妈妈怀里接了过来。

曹老师先给小力讲了一个小故事,小力听得津津有味,完全忘记了哭泣。故事讲得差不多了,曹老师就问小力:

“小力,你生病了?”

“嗯,老师,我发烧了。”

“很难受吧?”

“嗯。”

“哪怎么办啊?”

“……”

“医生要给你打针吃药,你不喜欢,是吧?”

“嗯,我不要,我不要。”小力立马嚷起来,小嘴一咧,又要开哭。

“是啊,老师也不喜欢打针,我想,没有人会喜欢打针的,你想哭就哭一会吧。”

“老师也不喜欢啊?”一听这话,小力倒是不哭了,只是转头很奇怪地看着老师。

“是啊,打针好疼啊……”说着,曹老师做出一副疼痛的样子。

“你看看上次打针,打到老师这个地方了,好疼啊……”

“你上次打针打到哪里了?让老师也看看。”

“老师,我这儿,这儿,都打过针。”

“哇,你好勇敢啊,打过这么多针。”

“打针这么疼,你是怎么挺过来的?”

“没事的,忍一会就好。”

“真的,宝贝,你真是勇敢啊,这次又要打针了,能让老师看看你的勇敢吗?”

“嗯。”

于是,打针很顺利地完成了,针扎进去的时候,小力哭了几声,可是一会就不哭了,一切都很顺利。

曹老师陪小力输完液,妈妈配了些药,让曹老师带回幼儿园,明天给小力吃。

自然,小力会轻松愉快地完成吃药任务。

到了家,妈妈问小力:

为什么曹老师在你就不怕打针,也不怕吃药,在妈妈面前你为什么就这么不乖?

小力没搭理妈妈。

花径寄语:

曹老师做了如此清晰地示例,这位妈妈还是不懂,后来曹老师跟妈妈好好聊了一次,解答了妈妈的疑问。

我的小香香在1岁多开始懂点事的时候起,就不怕打针、不怕吃药,甚至还很享受这个过程,每次去医院都欢天喜地的。因为她喜欢人多,而医院的人,总是很多。我想,对于她来说,去一趟医院,和大一点的孩子去一趟游乐园的`感觉,应该是一模一样的吧。

当然,扎针进去的时候,她也会因为疼而哭几声,但是也就这个样子了,其他时间,都是欢天喜地的。

所以,孩子真的是怕疼吗?

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孩子怕的,究竟是什么呢?

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你悟出来后,那么,以后你的孩子每次去医院的心情,也会和去游乐园是无别的。

去医院和去游乐园无别,这是“无分别的爱”的教育的自然的结果。

花径的老师所做的,其实就是这些:

没有欺骗、全盘允许、充分接纳……

也就是说,除了对生命的最高的

诚实、理解、尊重、信任……外

没有其他的了。

在花径的老师看来,孩子生命中所有的真实的感情,所有的真实的感受,都是好的,都是美的,这其间没有什么不好,没有什么不美,没有什么好坏美丑高下贵贱之分别,无须加以任何褒贬或扬抑,只是需要我们静静地,用心聆听,用心尊重,用心理解,如此而已。

所以,怎么让孩子去医院和去游乐园无别,只需要把这些“欺骗”,把这些“不允许”,把这些“不接纳”、“不要”、“不……”统统都去掉,就好了嘛。

这就是:

无分别的爱。

我们的生命已经有很久很久

没有和真实的自己在一起了。

我们已经遗忘很多

我们已经迷失很久

我们已经尘封很久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斥和弥漫着“必须这样”、“应该这样”、“不要那样”、“不能那样”、“这好”、“那不好”……的声音。

这样的声音,她是在做什么呢?

这样的声音,她最“佳”的作用,就是摧毁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的声音,让我们必须扭曲、修改、装扮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感情和感受,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来。

显然,这是这个世界最可怕的现实,是生命真正的噩梦之源。

只是,亲爱的伙伴,难道我们还想让我们的孩子

也过着和我们一样的

和自己真实的心灵

永久隔阂着的

6.劳动创造价值奋斗成就人生 篇六

索特传动 吴建龙

人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一切。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我们中华民族是以辛勤劳动著称的民族,凭借劳动这种精神,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历史,创造了光耀世界的华夏文明。劳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基。一个人是否活得有尊严并不在于其有如何显赫的地位,如何体面的工作。能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活得坦荡自在,就是有尊严地生活。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最终都要靠劳动来实现。离开劳动,知识形不成力量,人才无法成长,创造就会失去方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因为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都离不开辛勤的劳动。什么样的劳动才算是辛勤的劳动?如何正确对待工作和劳动的问题,是每个人如何选择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我们国家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我们国家的真正强盛和人民的全面富足,需要全体人民继续辛勤工作,继续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继续艰苦奋斗十年、二十年以至更长的时间。党提倡的“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要把辛勤劳动当做美德去大力倡导,去发扬光大。小到个人、家庭,大到民族、国家,坚持辛勤劳动就能兴旺发达;而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则只能衰败、灭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只有明荣辱,正是非,与一切贪图安逸,轻视、鄙视劳动的观念和行为决裂,才能逐步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劳动使人聪颖,劳动使人进步,劳动使人类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们不仅从劳动中可以创造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而且还可以得到很多情感上的满足。在劳动的环境中,我们得到了不可缺少的人类间的交流;从劳动的成果上,人们得到了更大的满足。试想想:当插秧后的土地变得青葱点点,当秋天的果实结满枝头,当流水线上的成品源源流出,当你的作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我们的心中会有多么的愉悦。有些人不明白一些富人的生活,他们的钱财足以使几辈子都花不完,为什么还每天工作呢? 于是便认为他们贪得无厌。但事实上,很多富人都明白钱财带不进棺材,他们需要的是那种劳动后受重视、受尊重、受赞许时的心情满足。现在的不少新贵们感到生活空虚,就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致。

其实人生也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一个人一生中能做成几件事就非常了不得了。一般人能做成一件事就可以生活的很舒适了。贾平凹写出《废都》,靠着描写性文学而一举成名;宗庆厚做成了娃哈哈,因此成了中国知名人士;陈明先生和樊营先生专心研究成功学终于悟出《财富心经》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人生就像一张蜘蛛网,牵一发而全动,只要你选择了一件事,把它做好,你毕生都不用发愁,就可以高高在上享受无限的风光。巩莉因演《红高粱》而成了国际影星,赵薇因演《还珠格格》成了花季少男少女心中的偶像。

人一生下来就是为死亡而准备的,没有人能逃的了这世纪的轮回,当然更没有人会喜欢生会在逆境中,也没有人会喜欢被骗、被打、被冤枉,真因为有了这太多太多的无奈才会有了“奋斗”这个词,贫穷与富贵、无赖与善良、偏见与容忍、阴谋与正直、天灾与横财这些就是用来为“奋斗”铺路的,只有把自己的不公平遭遇、自己的贫穷、生活中对手、甚至自己的敌人看成是自己奋斗动力的人,他才能真正领略到“奋斗”的真正含义,由于人和人的欲望是千差万别的,所以造成了人生奋斗目标的高低不一,绝大部分人的奋斗目标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低,那是因为绝大部分人不会因为绝少的机遇而去继续追寻,你不能把儿时的梦想当成是现在的目标,那是因为社会在前进,很多人通过多年自己的奋斗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就沾沾自喜,可他不知道他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因为时代的步伐不会停留在你儿时的梦想上,不过只要这世界上还有人存在,总会有一部分人不顾一切的去追寻梦想。最后我想说:

即使你不相信,奇迹也在发生;

即使你不等待,明天照样黎明;

即使你不承认,机会依然存在;

即使你不参与,成功仍在继续;

没有你的今天,阳光依然灿烂;

有了你的明天,世界更加精彩;

7.数学表象教育价值探析 篇七

一、借助数学表象的直观性, 帮助学生形象、快速地认识抽象的数学知识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这种抽象性常制约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借助数学表象, 充分利用数学表象的直观性, 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 小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表征的圆的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在同一平面上, 和定点距离为定长的点的轨迹”。但是,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画圆、剪圆和摸圆的过程中认识圆, 建构圆的直观图形表象, 并借助圆的图形表象, 直观形象地认识圆的本质属性以及其他知识。

斯诺的“折纸测验”, 说明了表象表征可以压缩人们的工作记忆容量, 这也是其他表征形式难以做到的。表现在数学学习中, 借助数学表象, 能帮助学生迅速回忆起相关的数学知识。例如, 在解决与三角形有关的数学问题时, 解题者都习以为常地先画出一个三角形, 然后结合数学问题中提供的信息, 迅速、条件反射似的想起有关的三角形的知识, 如定义、分类、内角和为180°、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以此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从中筛选出有效、简捷的解决问题方法。这种帮助学生压缩记忆数学知识容量、迅速回忆起数学知识的功能, 是数学表象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借助数学表象的表征功能, 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分析当前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不难发现, 数学陈述性知识的命题及其网络表征受到了教育者的普遍重视, 而数学表象的教学被忽视, 也是不争的事实。结果是,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中逻辑化成分很突出、很强, 而学生的直感能力乃至创造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制, 数学表象在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的地位没有得到教育者的充分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应该解决当前数学表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发挥数学表象在知识表征过程中的作用, 实现优化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目的。

首先, 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表象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 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表象是直观性和概括性的辩证统一。分析学生在数学表象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多数是由于他们只看到了数学表象的直观性, 而忽视或遗忘了数学表象的概括性。按表象的概括性分, 表象可以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我们通常说的某知识的数学表象是指它的一般表象。学生在经历数学表象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中, 需要分别考察某数学知识的个别表象, 需要通过个别表象的概括, 抽象出某数学知识的一般表象。因此,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认识到某数学知识的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之间的辩证关系, 克服学生只见数学表象直观性的片面性。

其次, 发挥语言表征的协同作用, 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数学表象所表征的意义。特别是图形表象教学中, 小学生经常把图形表象所反映的非本质属性当作了它的本质属性。如, 学生把“四个角不是直角”看成是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 就是一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表象既可以用图像编码, 也可以用语言编码。具体地说, 教学中可以发挥语言的协同作用, 借助语言把握数学表象所表征的意义。

再次, 帮助学生构建以数学表象为内容的知识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以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 包括数学命题和数学表象之间的关系等。具体分为两种情况:第一, 某一数学表象表示不同的数学对象。例如, 图式表象“a=bc”不仅可以用来表示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而且可以用来表示时间、速度与路程之间的关系等。具有相同的图式表象, 说明了这些知识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 表现在解决行程问题时不仅可以用线段的长度表示路程, 而且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路程, 长和宽分别表示时间和速度等。第二, 不同数学表象之间存在的联系。例如, 图1就很好地反映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概念图形表象之间的联系。

三、以数学表象为基础,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指的是依靠人脑中对表象的意识领会, 得到理解的思维方法。数学形象思维的基本材料是数学表象。数学形象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直感能力和想象能力两种形式。

1. 在利用数学表象进行判别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直感能力。

数学直感是指在数学表象的基础上对有关数学形象特征进行判别的思维过程。根据数学直感的定义, 不难看出, 数学表象是学生数学直感的依据。因此, 数学表象对学生直感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 数学直感又可以划分为形象识别直感、模式补形直感和形象相似直感等形式, 也就是说, 培养学生的数学直感能力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形象识别直感是指用数学表象的特征去比较具体数学对象的个象、判别个象特征的思维形式。教学实践经验显示, 加强数学表象的变式训练, 是提高形象识别直感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例如,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中, 当学生遇到变式后的问题“计算26×309=”时, 他们首先要对算式进行形象识别, 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学生发现这个算式“26×309=”可以化归为已学过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例如:144×15=) 后, 他们才有可能在众多方法中选择适合的、简便的计算方法, 如, 竖式计算。在学生发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图式表象“144×15=”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是学生鉴别算式“26×309=”特点的依据。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26×309=”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算式的识别直感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模式补形直感是指利用人脑中已建构的数学表象, 对具有部分特征相同的数学对象进行表象补形、实施整合的思维形式。在形象识别的基础上, 利用图形表象和图式表象分别对有关对象进行补形, 是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教学中有大量的实例可以说明这一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对具体对象进行补形的过程, 就是培养学生补形直感能力的过程。

形象相似直感是指以形象识别直感和模式补形直感为基础的复合直感。这种直感常出现在解决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过程中, 学生此时找不到同质的已有数学表象, 也不能通过补形将该数学对象化归为已有的数学表象, 而是需要学生筛选出最接近于目标的数学表象来进行形象识别的一种思维方法。因为在原数学问题中找不到同质的数学表象, 所以需要解题者通过添加辅助线的形式, 构造出能帮助有效解决问题的数学表象。

2. 在对数学表象进行结合和改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数学想象力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数学表象经过结合和改造, 产生新表象的能力。从数学想像力的定义, 不难看出, 数学表象的结合和改造的过程就是学生想象力培养的过程。例如, 在问题“求的和”的解决过程中, 小学生常用的方法是“先同分母, 再相加”, 而学生如果以分数的图形表象为基础 (见图2) ,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对的图形表象进行改造和结合, 就能构造出算式“”的图形表象 (见图3) , 探索出一条直观、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即。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力至少得到了两次提升:第一次, 是学生构造出的图形表象;第二次, 是组合出算式“”的图形表象, 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说明的是, 数学想象力是通过图形想像力和图式想象力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两者缺一不可。其中, 图形想象力是以图形表象为基础, 学生通过改造和组合而展现出来的能力, 而图式想象力则是以图式表象为基础, 通过学生的改造和组合而表现出来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兼顾学生图形想象力和图式想象力的培养。

四、以数学表象为桥梁, 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表象虽然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但是以表象为依据进行的思维仍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是他们胜任数学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表象在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朱智贤和林崇德认为, 表象是从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和桥梁。没有这个过渡和桥梁, 就不可能有抽象思维活动和理性认识[3]。因此, 可以说, 数学表象是由感知觉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基础, 它为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

抽象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 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其中概念是基础, 判断是概念的展开和发展, 推理则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数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抽象逻辑思维的作用, 以数学概念为基础, 进行判断、推理是形成数学学科理论体系的主要手段。下面以长方形概念的形成为例, 探析长方形图形表象在整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长方形概念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显示, 长方形的图形表征要先于长方形的概念而产生。人们认识长方形的活动最早开始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中, 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仅限于图形表象的直观认识, 在随后漫长的历史变迁中, 人们才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概念, 即长方形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其次, 当前教学实践显示, 学生在长方形概念的建构过程中是离不开长方形的图形表象的。正是在学生折一折、量一量和比一比长方形纸片的边和角的过程中, 他们才尝试用语言的形式来表征长方形的本质属性, 经过师生的讨论, 最终抽象、概括形成长方形的概念。因此, 无论是从长方形概念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还是从学生建构长方形概念的过程来看, 长方形的图形表象都是其概念形成的桥梁。进而, 以长方形概念为基础, 才可能进行相关的判断或推理。

五、借助数学表象表征数学问题,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复杂的, 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归纳为四个步骤, 并提出了“问题表征”是数学问题解决的第一步。数学表象是表征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 同样, 它也是表征数学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研究显示, 借助数学表象表征数学问题,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 数学表象是表征数学问题的常用材料。解题者理解数学问题的过程一般包括:第一步, 数学问题的字面理解。解题者需要把数学问题中的每一个陈述尝试转换为自己内部的心理表征, 尝试着将数学问题与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情境知识联系起来, 为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做铺垫。第二步, 数学问题的深层理解。心理学认为, 问题深层理解指在问题表层理解的基础上, 进一步把问题的每一陈述综合成条件、目标统一的心理表征。问题深层理解需要问题图式的知识[4]。数学图式是人脑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般特征的概括, 它是组成数学问题图式的重要内容, 而数学表象又是数学图式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 数学表象成为表征数学问题的常用材料太自然不过了。如, 波利亚在关于“怎样解题”的论述中提出, “画张图, 引入适当的符号”是解题者“弄清问题”的重要途径, 而几何图形和符号都是数学表象的内容。

其次, 借助数学表象, 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快速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 在解决与梯形有关的数学问题时, 利用梯形的图形表象要比利用其命题表征的概念直观得多和快速得多。前者将要解决的问题与梯形的图形表象联系起来, 问题变得直观了, 随之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就变得清晰多了。而后者则需要学生以梯形的概念等知识为基础, 在判断与逻辑推理的过程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者相比前者, 对学生思维的要求要抽象得多和高得多, 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要大得多, 解题时间要长得多。当然, 我们并不否认, 后者更有利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 解题者以数学表象为对象, 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She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令人信服地表明, 人在完成某种作业或解决某些问题时, 主要依赖于视觉表象或表象过程[5]。学生在借助不同数学表象来表征某一数学问题时, 他们很可能探索出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 苏教版教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内容:计算28×12=[6], 教材给出了四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见图4) 。分析这四种方法, 不难发现, 原数学问题的解决分别与图式表象“28×10=280”、“28×6=168和168×2=336”、“28×10=280、28×2=56和280+56=336”以及“”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 假设学生能想到12可以分解为1和11、3和9、4和8、5和7, 想到12=3×4等图式表象, 那么原数学问题至少又可以增加5种解法。总之, 借助数学表象,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问题的表征能力, 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Paul Ernest.数学教育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161.

[2]田万海主编.数学教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26.

[3]朱智贤, 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301.

[4]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131.

[5]王更, 王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238.

8.劳动教育价值 篇八

关键词:教育法律;核心价值;教育正义

正义是人们对是非善恶做出的肯定判断,法律价值主要指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和帮助哪些值得期冀、希求的美好的东西。教育法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笔者以为,教育法律的核心价值就是教育正义。

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所谓正义,简单地说就是指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做出的肯定判断。我国传统理解,正义有以下几层意思:公正的、正当的道理(《韩诗外传》卷五:“耳不闻学,行无正义。”);正确的或本来的意思(桓谭《抑讦重赏疏》:“屏羣小之曲说,述五经之正义。”)。再通俗地说,意指公道正直、正确合理的意思。作为道德范畴,它又与“公正”同义,主要指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

正义问题历来是道德哲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从古希腊至今,很多哲学家、伦理学家或政治学家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西方社会认为正义包含了合理性和善的内容,是社会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是解决矛盾和冲突的依据。古希腊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分别开创了正义论的理想主义建构路径与经验主义演进路径,理想建构与日常演进一直成为西方正义理论与实践的两种基本类型。这种基本类型,既在启蒙时代的英、法出现过,也在当代的罗尔斯与阿马蒂亚·森身上呈现。

罗尔斯指出关于正义的两个原则:第一,每个人对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1)在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他进一步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主要制度被安排得能够达到总计所有属于它的个人而形成的满足的最大余额,那么这个社会就是被正确地组织的,因而也是正义的。”因此,“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试图通过对西方契约论传统的继承,构建一种全面和综合的正义理论,以代替在现代政治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功利主义的、有关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理论。

二、法律价值解决“法律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价值是用以表示事物所具有的可以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的概念,并非一切客观事物都具有价值,某一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就看它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价值是随着人类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范畴,是在人们的观念和社会生活中用以判断事物或行为的标准。人与物之间的需要与满足的对应关系,就是价值关系。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应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一贯精神,如实地反映人类历史发展的生活实践。

“法律价值”一词最早起源于西方,是哲学“价值”的一般概念在法学领域的延伸。法律价值概念自20世纪产生以来,至今仍存在极大争议。主流观点认为,法律价值主要用来指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和帮助哪些值得期冀、希求的或美好的东西。法律发挥社会作用的目的就在于对这些有价值的事物予以保护,这种价值构成了法律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法律价值回答的是“法律应当是什么”的问题。按照一般的价值观念,人身安全、人格尊严、社会的公共福利、经济可持续发展、善良风俗的维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等,都是有价值的。其中,人权、秩序、自由、正义在现代社会是备受重视的基本价值,是已经被现代人类作为不证自明的正确准则而获得一致同意、被广泛接受的法律伦理目标,也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法律价值。法律发挥社会作用的过程也就在于对那些有价值的事物予以保护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法律就是对一个社会的最低限度价值标准的权威性表达。法律价值所要解决的是“法律应当是什么”这一法学家的终极关怀问题。

三、教育正义是现代教育法律的核心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用以表示事物所具有的可以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的概念。法律价值是指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和帮助哪些值得期冀、希求的或美好的东西。而人权、秩序、自由、正义在现代社会是备受重视的基本价值,是现代人类社会所必需,为大多数国家所认同。但笔者认为,人权、秩序、自由、正义在内涵及作用方面并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能充分保障公民人权、自由的社会是正义的,而正义的社会肯定是有秩序的社会。可见,人权、自由、秩序都是衡量正义的某一个方面,而正义则是衡量社会制度“善”与否的标准。

教育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是教育秩序稳定的保障,也是教育领域中人权与自由的重要保障。教育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社会理想,是现代人成功走向社会的起点。教育法律作为国家法律的一个方面,它的正义也是社会正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育正义指向的是教育向善的方向的改进和建构,它使得教育更合乎道德,合乎伦理。教育从制度、机构到具体的各种实践,不仅涉及制度与人的具体行动的正当性问题,还涉及受教育机会的分配,如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是否需要通过立法来保障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歧视、择校问题、学生在教育中的各种基本权利保障等问题。具体来说,教育正义就是如何解决教育领域中的权利与义务问题,是否有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和人的个性解放,教育中利益与负担的分配是否合乎价值伦理标准等问题,从而实现教育内部秩序的和谐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因此,教育正义就成为教育法律的首要的与核心的价值。教育法律能否最大限度地体现正义成为立法者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价值目的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正义是对不正义的祛除。在“正义”价值目标引领下,克服社会中的不正义现象,这是当代中国社会正义实践的现实可行路径。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既面临全球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与矛盾,又有自身发展的特殊问题。过去30多年,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基于经济高速增长基础之上。这种经济的高速增长,一方面会解决一些既有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又创造和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尽快培养出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赶上国际一流科技水平,国家在教育方面采取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精英化政策。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GDP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文化科技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同时,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也产生和积累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就是涉及正义的公平、公正的问题。公平正义的主旨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平等分配,是对待和处理现实不平等的有效方式。公平正义适用的背景制度和条件是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开放社会体系的建立,社会摆脱财富匮乏的状态。公平正义是一种价值理念,是应该坚持和遵循的原则规范,也是制度的重要价值。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就是坚持所有人受教育与培训机会的平等,使每个人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艺的机会不受家庭出身、家庭境况、个人所处阶层的影响,消除社会偶然因素对人所受教育的任意影响,实现初步的社会平等。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体现在两个方面:(1)教育公平是每个人获得平等的自由全面发展机会的基础,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化保障机制;(2)教育公平是收入和财富分配正义的基础。教育正义的主要目的在于如何调和教育、政治和经济等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整个社会和谐秩序。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恰好符合罗尔斯所说的公平正义适用的背景制度与条件。社会价值或基本的利益如何公平的分配,已经成为现实的焦点问题。如何在多种公平正义观中达成重叠共识,如何对社会价值分配进行优先性排序,需要我们结合国情和文化传统进行研究,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正义理论的精神实质,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研究公平正义问题,树立和形成合理的公平正义理念,构建我们关于公平正义的价值理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说明在实践中,我国的核心目标价值已经从效率转移到公平与公正上来。和谐社会要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整个社会公平、公正,“人”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法律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教的各个方面,用法律的权威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正义之所以是制度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制度分配基本的权利和义务,所确定的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生活前景,即人们可望达到的成就和状况,对人生的影响深刻而且久远。

教育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法律意志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教育法制是以维护教育正义、保证教育秩序为目标的制度和体系。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法律的内容和实施必须具有公正性和合理性。体现正义的内涵,引领社会向善的方向发展,保护值得期冀、希求的或美好的价值,如人权、秩序、自由、正义等,而正义是其中最为核心与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文正邦.法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35.

[2](美)普拉诺.政治学分析词典[M].胡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87.

[3]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8:11.

9.数学实验的教育价值论文 篇九

四篇文章由读者自品其味,这里笔者对数学实验的教育价值再作一番思考。

一、数学实验:学习认知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一,从学生的认知发展分析。数学实验是指通过动手动脑“做”数学的一种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运用有关工具(如纸张、剪刀、模型、测量工具、作图工具以及计算机等),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进行的一种以人人参与的实际操作为特征的数学验证或探究活动[1]。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对实验对象进行细致观察,实验对象可能是实物,也可能是文字、符号、图形信息,观察就是要辨析对象变化的特征,提出变化前后可能的因果关系猜想,这一过程以空间想象为支撑。其次,通过观察,去除无关因素和表面信息,抽象概括出对象在数量或图形方面的本质特征。因此,数学实验的过程包括了观察、空间想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而空间想象、概括这些认知要素最终会形成能力,从这个角度分析可以看到,数学实验与空间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就产生了直接的因果关系。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和经常的,但它造成的结果是不连续的,因此发展具有阶段性。因而我们需要关心学生的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关键发展期在什么阶段。其实,这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先生做了深入研究。他把概括能力分为四个等级:第I级为数字概括水平;第II级为初步本质概括水平;第III级为形式运算概括水平;第IV级为辩证抽象概括水平。初中一年级学生是第II级水平,初中二年级学生是中学阶段概括能力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但仍是第II级水平占优势,经过初中三年级过渡,高中一年级概括能力又是一个显著的变化,第III级水平占优势p]。这项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学生概括能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

同样,林崇德等人对空间想象能力也做了研究。将空间想象能力分为三个水平。第I级水平:由形状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通过整体形状来认识二维或三维的几何图形,分析出简单几何图形的特征。第II级水平.?能够由较复杂的图形分解出简单的、基本的图形,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关系,并能够将图形及其特征联系起来,根据条件作出或画出图形。第III级水平:能够由基本图形组合成较复杂的图形,能够想象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会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表现在:每一级水平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而呈现上升发展的趋势。其中,初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第1、11级水平上,与初一学生相同水平层次上的能力相比较,并没有太大的进步。初三年级学生在前两级水平上有一个飞速发展,这表明初中二年级是空间想象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期。由于初中二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大大丰富了?面几何的内容,因此经过初二一年的学习,初中三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获得了一个质的飞跃发展。

上述研究为初中阶段开展数学实验提供了学习心理学方面的依据。在初中学生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数学实验的介人会促进这两种能力的发展,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第二,从“具身认知”理论分析。“具身认知”是一种将认知和身体联系起来的理论,其核心观点是: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而塑造出来的。从根本上讲,心智是一种身体经验,身体的物理体验制约了心智活动的性质和特征[3]。认知心理学认为,心智是对符号性表征的加工和操纵,认知在本质上是发生于大脑中枢的符号运算,身体的作用只是提供刺激和执行指令。与认知心理学不同具身认知”理论还认为,身体的结构和性质决定了认知的种类和特性。认知是身体的认知,而身体的结构和性质又是进化的产物,是环境塑造出来的。这意味着认知、身体和环境是一个紧密的联合体。思维与身体密不可分,如影随形地相伴而行,没有离身的思维,思维活动过程中各种信息都是来源于身体的各项相应的感官通道的撷取与初步组织,而思维的动力与能量的取得,也离不开作为物质的身体健康状况的承载,就是说,发生认识离不开身体的支撑。事实上,杜威的“从做中学”就是践行“具身认知”理论的典范,因为这一学习方式建立了学习者的认知与身体动作之间的联系,以身体的动作来促进思维的发展。

数学实验是学习者通过对实验工具的操作,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数量特征和图形特征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传统数学教学“先学后做”为“先做后学”或者“在做中学”的模式,树立了一种新的教学范式,这种教学的“反叛”在具身认知理论中找到了支持。

二、数学实验:教学过程完善性的必要补充

长期以来,由于定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试评价导向作用,使一条完整的教学链遭到了破坏。

我们把当下的数学教学称为知识教学,其特征为: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证实轻证伪、重训练轻理解。表现为:要求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而不顾及这些知识与现实的联系,要求学生只是掌握知识的结果而不追问这些知识的结果从何而来又向何而去,要求学生记住知识的外壳而不挖掘知识内在的思想方法,要求学生以虔诚的心态证实和接受真理而不去辨析谬误和体验产生真理的艰辛,要求学生能够解决大量数学练习而不理解数学的本源性问题……本质上,知识的教学不是一种文化教学。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界定了“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种新的导向无疑是对以知识和技能为教学目标的一种批判,必将会使人们产生对教学本质的重新理解,还原教学的完整过程。

教学的完整链应当包括三个阶段:怎么来的?是什么?怎么去的?第一阶段,“怎么来的”指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产生这个知识的缘由是什么?这个知识是如何生成的?它与其他知识有什么关系?要解决这几个问题,教师就必须揭示知识产生的过程和在产生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的曲折。显然,知识的过程因素、知识的证伪因素、知识的实践因素都会在教学的这一阶段介人,同时还会有数学文化元素的渗透,这个教学阶段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起着奠基性作用。第二阶段,“是什么”指对教师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果的理解,包括利用知识解决数学本身的问题和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知识的理论因素、知识的结果因素、知识的证实因素会在这一阶段介人,这个教学阶段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起着夯实性作用。第三阶段,“怎么去的”指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知识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在这个知识基础上会生成什么新的知识。这一阶段需要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的参与,需要猜想、证伪、证实等方法的并用,这个教学阶段在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这个教学链中,数学实验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它的亮相主要是在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数学实验教学摒弃了只重视教学第二阶段的传统做法,是对教学过程完善性的必要补充。

三、数学实验:课程资源开发的丰富源泉

数学课程资源可以分为外显素材性资源、外显条件性资源、内隐素材性资源、内隐条件性资源。外显素材性资源主要指以文字、语言、符号、图形、图表等在教材或媒体上显示的知识,反映的是外显的、静态的结果型知识。外显条件性资源指课程实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主要涉及设施、媒介和环境。例如图书馆、博物馆、大众传播系统、网络、校内外教师资源等均属于外显条件性资源。内隐素材性资源是指不以文本形式显性表述的,潜藏于显性知识深层的隐性知识。具体地说,包括数学知识的文化元素、数学知识的过程元素、数学知识的逻辑元素、数学知识的背景元素等。内隐条件性资源主要指教师根据对素材性课程资源的理解,结合外显条件性资源去构建的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

数学实验材料本身是属于内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这些资源需要教师对知识的产生、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中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有深入的理解,对其进行教学法层面的再加工,形成实验设计。由于这些要素都没有在教材中明确写出,需要教师自己开发,因此属于一种内隐性资源。另一方面,一旦把这些资源开发出来,它们就变成了外显素材性资源,例如,“初中数学实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开发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实验手册》(共5册)就是外显素材性资源。数学实验材料的开发是对内隐素材性资源的挖掘,开发后形成的结果又是外显素材性资源’即从课程体系来看,数学实验兼有外显和内隐双重课程资源的性质。

初中数学中许多内容都与数学实验有内在的联系,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由具体到一般的问题。从具体到一般去发现规律的过程往往可以介人实验,实验就是对个别现象的处理,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形。例如,“数字黑洞”是一种数字游戏,通常从一个整数或一组整数出发,按某种规定的计算法则,反复进行同一种操作程序,最终都会回到一个数值上,这个数值就像宇宙中的黑洞一样将任何数字牢牢吸住。这是从特殊到一般发现结论的过程。

(2)代数问题的几何解释。代数问题几何化,使抽象变为直观,可视化往往带来实验的契机。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例如,将两个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分别沿对角线剪开,得到的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1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边长a是一个无理数。请在数轴上表示出无理数a。

(3)几何图形变换问题。通过平移、对折、旋转、压缩等几何变换,能够发现新的问题。其中,如何变换本身就是数学实验。(4)通过计算数据发现规律的问题。例如,通过计算、掷骰子、操作Excel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几个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出发认识无限不循环小数,感受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客观存在的。总之,数学实验为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上一篇:工程决算申请书下一篇:株洲家居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