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2025-01-07|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论语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10篇)

1.论语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一

关于马武传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马武字子张,南阳湖阳人也。少时避仇,客居江夏。王莽末,竟陵、西阳三老起兵于郡界,武往从之,后入绿林中,遂与汉军合。更始立,以武为侍郎,与世祖破王寻等,拜为振威将军,与尚书令谢躬共攻王郎。

及世祖拔邯郸,请躬及武等置酒高会,因欲以图躬,不克。既罢,独与武登丛台,从容谓武曰:“吾得渔阳、上谷突骑,欲令将军将之,何如?”武曰:“驽怯无方略。”世祖曰:“将军久将,习兵,岂与我掾史同哉!”武由是归心。

及谢躬诛死,武驰至射犬降,世祖见之甚悦,引置左右,每劳飨诸将,武辄起斟酌于前,世祖以为欢。复使将其部曲至邺,武叩头辞以不愿,世祖愈美其意,因从击群贼。世祖击尤来、五幡等,败于慎水,武独殿,还陷阵,故贼不得迫及。进至安次、小广阳,武常为军锋,力战无前,诸将皆引而随之,故遂破贼,穷追至平谷、浚靡而还。

世祖即位,以武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十三年,增邑,更封鄃侯。将兵北屯下曲阳,备匈奴。坐杀军吏,受诏将妻子就国。武径诣洛阳,上将军印绶,削户五百,定封为杨虚侯,因留奉朝请。

帝后与功臣诸侯宴语,从容言曰:“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武曰:“臣以武勇,可守尉督盗贼。”帝笑曰:“且勿为盗贼,自致亭长,斯可矣。”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时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无所避忌。帝故纵之,以为笑乐。

显宗初,西羌寇陇右,覆军杀将,朝廷患之,复拜武捕虏将军,合四万人击之。到金城,与羌战,斩首六百级。又战于洛都谷,为羌所败,死者千余人。羌乃率众引出塞,武复追击到东、西邯,大破之,斩首四千六百级,获生口千六百人,余皆降散。武振旅还京师,增邑七百户,并前千八百户。永平四年,卒。

(选自《后汉书马武传》,有删节)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欲以图躬,不克 克:成功

B.驽怯无方略 驽:驽钝

C.受诏将妻子就国 国:诸侯的封地

D.西羌寇陇右 寇:贼 答案 D

解析 寇:侵扰。

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马武“忠勇”的一组是 ( )

①复使将其部曲至邺,武叩头辞以不愿 ②武常为军锋,力战无前 ③坐杀军吏,受诏将妻子就国 ④武径诣洛阳,上将军印绶 ⑤帝故纵之,以为笑乐 ⑥斩首四千六百级,获生口干六百人,余皆降散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④⑤

答案 A

解析 ③是说马武受处分;⑤是说皇帝纵容马武。其余各句均体现了他的忠勇,故选A。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祖愈美其意,因从击群贼。

(2)时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

(3)覆军杀将,朝廷患之。

答案 (1)光武帝更加赞许他的心意,因此马武跟随光武击讨群贼。

(2)(马武)经常醉后在御座前当面折损同僚,评论他人的长短。

(3)(西羌)消灭全部汉朝军队杀死汉将,朝廷以之为患。

2.论语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10分)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②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文侯:指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②一:当初。会:约定。③罢:取消。

6.下面句中的“期”与“文侯与虞人期猎”中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B.道不通,度已失期

C.期日中,过中不至 D.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译文:

(2)乃往,身自罢之。

译文:

8.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跟虞人会面的(可用文中词语回答)?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3分)

答:

(一)(10分)

6. (3分)C

7. (4分)

(1)(2分)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

(2)(2分)(魏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取消打猎的约定。

8. (3分)饮酒乐,天又雨。文侯是一个守信用的国君。

3.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参考 篇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4分)

范文正公仲淹贫悴①,依②睢阳③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④,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⑤,内⑥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⑦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⑧我收之,今汝成立⑨,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⑩。

【注】①贫:缺少财物,贫困。悴:忧,忧愁。②依:寄居。③睢(suī)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④笃:严重。⑤封志:封存并加标志。⑥内:同“纳”,放入。⑦而:你。⑧俾:使。⑨成立:长大。 ⑩封识:即标志。宛然:依然如故。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会术者病笃 ( ) ②使人呼文正而告曰( )

③吾善炼水银为白金( ) ④不足以付 ( )

小题2:与所给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A.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B.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C.不以物喜(《岳阳楼记》)D.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即 以 其 方 与 所 成 白 金 一 斤 封 志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小题1范仲淹死后,后人在祭文中称誉他“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读了本文,你觉得范仲淹身上哪些品质值得后人垂范?(2分)参考答案:

小题1:①适逢②叫,派③擅长,善于④能够,值得

小题1:C (2分)

小题1:即 / 以 其 方 与 所 成 白 金 一 斤 / 封 志

小题1:⑴范仲淹正想推辞,术士已经气绝身亡。(2分)⑵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2分)

小题1:正直,不贪财。(2分)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除了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会”这个字,就要注意其古今义。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A、来,B、如果,C、因为,D、用,例句中“以”的意思为“因为”,所以选“C”。

小题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之外,还要注意句子的结构以及一些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除了要注意到“方、绝、经纶、反”等关键词,有时还要补充冲省略的成份,同时还要让语句通顺即可。

4.孔子世家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四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2326题(15分)

甲:太史公曰:诗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乙:太史公叙帝王则曰本纪,公侯传国则曰世家,公卿特起则曰列传,此其例也。其列孔子为世家,奚其进退无所据耶?孔子,旅人也,栖栖衰季之世,无尺土之柄,此列之传宜矣,曷为世家哉?岂以仲尼躬将圣人之资,其教化之盛,舄奕万世,故为之世家以抗之?又大非极挚之论也。夫仲尼之才,帝王可也,何特公侯哉?仲尼之道,世天下可也,何特世其家哉?处之世家,仲尼之道不从而大;置之列传,仲尼之道不从而小。而迁也自乱其例,所谓多所抵牾者也。

(选自王安石《孔子世家议》)

22.翻译下面句子(3分)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乙文中列传是《史记》写作体例,除上文提到的本纪、世家外,还有 ____ ____(2分)

24.乙文中,王安石推测司马迁把孔子列入世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段运用引用和对比的手法,突出孔子的至圣至贤以及他的威望之高,影响之大。

B.甲段写作者仰慕孔子,感到读其书还不足以感受其为人,便到鲁地实地考察体会,最后流连忘返。这样写突出孔子思想的感召力和为人的魅力,更令人信服。

C.乙段的辩驳,有理有据,步步深入,作者认为在《史记》中孔子应当被列在列传之中,而列在世家之中反而不利于光大他的思想。

D.乙段的第二自然段,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对孔子的才能和思想大加褒扬,说明孔子的.才能足以和帝王相比,孔子的思想可以世代流传于天下。

26.《史记》将孔子列在世家中,甲文司马迁对此作了一定的阐释,乙文王安石对此大加辩驳,你倾向哪一方的意见,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2.(3分)孔子是平民百姓,(他的思想)传递了十多代,求学问的人都尊奉他。

23.(2分)书 表 24.(2分)仲尼躬将圣人之资,其教化之圣,舄奕万世。

25.(3分)C

26.(4分)要点:观点和理由(倾向司马迁:孔子的功绩,作者仰慕的感情倾向,《史记》

5.淳于诞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五

文言文,完成4~7题。

淳于诞,字灵远。其先太山博人,后世居于蜀汉,或家安国之桓陵县。父兴宗,萧赜南安太守。诞年十二,随父向扬州。父于路为群盗所害。诞虽童稚,而哀感奋发,倾资结客,旬朔之内,遂得复仇,由是州里叹异之。赜益州刺史刘悛召为主簿。萧衍除步兵校尉。

景明中,自汉中归国。既达京师,陈代蜀之计,世宗嘉纳之。延昌末,王师大举,除骁骑将军、假冠军将军,都督别部司马,领乡导统军。诞不愿先受荣爵,乃固让实官,止参戎号。及奉辞之日,诏遣主书赵桃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级“零诊”考试语文试题弓宣旨劳勉,若克成都,即以益州许之。师次晋寿,蜀人大震。属世宗晏驾不果而还后以客例起家除羽林监萧衍遣将张齐攻围益州诏诞为统军与刺史傅竖眼赴援事宁还朝。

正光中,秦陇反叛,诏诞为西南道军司、假冠军将军、别将,从子午南出斜谷,趣建安,与行台魏子建共参经略。时衍益州刺史萧渊猷遣将樊文炽、萧世澄等率众数万围小剑戍,益州刺史邴虬令子建拒之。因转营,为文炽所掩,统军胡小虎、崔珍宝并见俘执。子建遣诞助讨之。诞勒兵驰赴,相对月余,未能摧殄。文炽军行之谷,东峰名龙须山,置栅其上以防归路。诞以贼众难可角力,乃密募壮士二百余人,令夜登山攻其栅。及时火起,烟焰涨天。贼以还途不守,连营震怖。诞率诸军鸣鼓攻击,文炽大败,俘斩万计,擒世澄等十一人。文炽为元帅,先走获免。

孝昌初,子建以诞行华阳郡,带白马戍。二年,复以诞行巴州刺史。三年,朝议以梁州安康郡阻带江山,要害之所,分置东梁州,仍以诞为镇远将军、梁州刺史。永安二年四月卒,时年六十。赠安西将军、益州刺史,谥曰庄。

(选自《魏书·列传五十九》)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衍除步兵校尉 除:授予某项职务

B.师次晋寿,蜀人大震 次:按次序攻击

C.诞以贼众难可角力 角:比试、硬拼

D.诏诞为西南道军司 诏:皇帝的命令或文告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属世宗晏驾不果/而还后/以客例起家/除羽林监/萧衍遣将张齐攻围益州/诏诞为统军/与刺史傅竖眼赴援/事宁还朝

B.属世宗晏驾/不果而还后/以客例/起家除羽林监/萧衍遣将/张齐攻围益州/诏诞为统军/与刺史傅竖眼赴援/事宁还朝

C.属世宗晏驾不果/而还后/以客例起家/除羽林监/萧衍遣将/张齐攻围益州/诏诞为统军/与刺史傅竖眼赴援/事宁还朝

D.属世宗晏驾/不果而还/后以客例/起家除羽林监/萧衍遣将张齐攻围益州/诏诞为统军/与刺史傅竖眼赴援/事宁还朝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淳于诞自小勇毅,敢于决断。家居蜀汉时,其父在路上被贼人杀害,时虽年幼,但果断地拿出全部资产结交侠士,没有多久就报了父仇。

B.淳于诞为人实诚,无功不受禄。自汉归魏时,他上表进献攻打蜀国的计策,世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又给他各种封赏,但他只领了虚衔。

C.淳于诞有勇有谋,善于征战。不管是攻打蜀国,还是平定秦陇叛乱,他都执掌兵权,既能凭军威震慑敌人,也能用巧妙的计策打败敌人。

D.淳于诞能武功,懂文治。在蜀国时即当过文吏,又做过武夫;投诚魏国后,担任过各种军中职务,也担任过太守、刺史等地方职务。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因转营,为文炽所掩,统军胡小虎、崔珍宝并见俘执。(5分)

译文:

(2)及时火起,烟焰涨天。贼以还途不守,连营震怖。(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4.(3分)B(驻扎)

5.(3分)D(属世宗晏驾,不果而还。后以客例,起家除羽林监。萧衍遣将张齐攻围益州,诏诞为统军,与刺史傅竖眼赴援。事宁还朝。)

6.(3分)C(“不管是攻打蜀国,还是平定秦陇叛乱,他都执掌兵权”错,据原文第二段,伐蜀时,淳于诞没有领实职,只领了虚衔,不可能“身居要职”)

7.(10分)

⑴(5分)因转迁兵营,被文炽偷袭,统军胡小虎、崔珍宝一起被敌军俘获。(“转”“为”“掩”“并”“见”各1分。意思相同即可)

6.杨布打狗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六

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①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②也。向者使③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

注释

①缁衣:黑色的衣服。②犹是:像这样。③使:假使。

阅读训练

1.下面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杨朱之弟曰布 B.迎而吠之 C.莲,花之君子者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衣素衣而出_______________ ②衣缁衣而反___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

译文:

4.学习语文重在积累。请你写出三个含有“狗”的成语。

5.狗只认衣冠而不认人,这不足为怪。读了本文后,你认为这则故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①动词,穿; 名词,衣服 ②同“返”,回来

3.先前假如你的狗是一身白色出去,又一身黑色回来,难道你能不感到奇怪吗?

4.鸡鸣狗盗 鸡零狗碎 蝇营狗苟5.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想正确地认识事物,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更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译文

7.论语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七

【原文】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参考译文】

司马光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他却独自苦读,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他自己说:“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时间长了,就读遍了古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1)尝:曾经;(2)为:担任;(3)若:如;(4)既:已经;

(5)俟:等到;(6)已:停止;(7)及:等到;(8)或:有时

2.翻译:

(1)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译文:(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2)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

译文:等到他长大了,读遍了古代书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

3.司马光学习的特点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8.论语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八

秦恶楚善齐

[明]刘基

秦恶楚而善于齐。王翦①帅师伐楚。

田璆谓齐王曰:“盍②救诸?”齐王曰:“秦王与吾交善而救楚,是绝秦也。”邹克曰:“楚非秦敌也,必亡,不如起师以助秦,犹可以为德,而固其交。”

田璆曰:“不然。秦,虎狼也,天下之强国六,秦已取其四,所存者齐与楚耳。譬如摘果,先近而后远,其所未取者,力未至也,其能终留之乎?今秦岂诚恶楚而爱齐也?齐、楚若合,犹足以敌秦。以地言之,则楚近而齐远,远交而近攻,秦之宿③计也。故将伐楚先善齐以绝其援,然后专其力于楚。楚亡,齐其能独存乎?谚有之曰:攒④矢而折之,不若分而折之之易也。此秦之已效计也。楚国朝亡,齐必夕亡。”

秦果灭楚,而遂伐齐,灭之。

(选自《郁离子》,中州古籍出版社3月版,有改动)

[注释]①王翦(jiǎn):秦国著名将领。后文的田璆(qiú)、邹克都是齐国大臣。②盍:为什么不。③宿:一向。④攒:聚集。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秦恶楚而善于齐( ▲ ) (2)是绝秦也( ▲ )

(3)不然( ▲ ) (4)楚国朝亡( ▲ )

10.用“/”给下列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故 将 伐 楚 先 善 齐 以 绝 其 援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齐、楚若合,犹足以敌秦。(2分)

(2)楚亡,齐其能独存乎?(2分)

12.秦国最终灭了楚国和齐国,这充分说明了文中 ▲ (人名)的 ▲ 主张是正确的。(2分)

参考答案

9.(4分)(1)交好,与……友好 (2)断绝 (3)这样 (4)早上(每空1分)

10.(2分)故 将 伐 楚/先 善 齐/以 绝 其 援(每处1分)

11.(4分)(1)齐国楚国如果联合,还足够来抵挡秦国。(2)楚国灭亡,齐国难道能独自幸存吗?(每小句1分)

12.(2分)田璆 联合楚国对付秦国(救楚国)(每空1分)

参考译文

秦国很忌惮楚国与齐国友好,王翦统帅军队讨伐楚国。

田璆对齐王说:“为什么不去解救他呢?”齐王说:“秦王和我交情很好却救楚国,这会导致与秦国关系断绝的.。”邹克说:“楚国不是秦国的对手啊,一定会灭亡,不如派军队来帮助秦国,这样可以让他感恩,从而巩固关系。”

田璆说:“不是这么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天下的强国有六个,秦国已经夺取了四个,剩下来的只有齐国和楚国了。就像摘果子一样,先摘近的后摘远的,他之所以没有夺取的原因是力量还没有达到,难道远的果子能最终获得保存么?现在秦国哪里是厌恶楚国而喜欢齐国呢?齐、楚要是联合,还可以抵御秦国。以地理位置来说,楚国近而齐国远,远交而近攻,是秦国一向采用的计谋啊。因此想征伐楚国,先善待齐国,来断绝他的支援,然后专注力量对付楚国。楚国灭亡,齐国难道能独自生存么?谚语说:聚拢箭杆来折断它,不如分开折断容易啊。这就是秦国已经得到成效的计谋啊。楚国早上灭亡,齐国就会晚上灭亡。”

9.你好,时间的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九

你好,时间!

叶延滨

①你好,时间。每逢佳节,都会想到时间。像一个恋人,追求过,也逃避过;等待过,也消磨过。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时间就是我自已,就是流入我生命的一切,也是从我生命流走的一切,我这才认真地打量时间,像对着镜子打量自己的模样,有了白头发了,额头也有了皱纹,只是眼睛里还藏着笑意,好像说,你真的认识我吗?

②时间最早是床边的一只双铃马蹄钟。它一响,我就醒了,我不知道我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我只知道我开始自己的生活,就是那座会吵会闹的钟,告诉我时间到了。时间是起床,是上学,是作息时间表,是家庭作业,是我的逃学记录与鉴定书上的评语,也是老师严厉的批评。大人说,这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就是批评你不听话,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时间是我的第一个老师,就像孔夫子,也像老城区高塔上的大钟。多少人在它面前走过去了,老钟依然走着,不管是在宫中威严的皇帝还是拼命造反坐了天下的老百姓。

③上年纪的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时间珍贵,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年少不知愁滋味,其实就是不知道时间可贵。用时间爬格子换学问,也用时间打游戏换快乐,用时间找朋友换爱情,也用时间编大网捞虚名。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有的就是大把的时间,轻抛不心疼,直到年龄苍老时才发现,捏在自己手上的是一把无用之物,而时间的存折上已经支付得所剩无几。时间是有价的,电视上的《鉴宝》节目里,那些专家凭什么叫专家,是因为他们能看出凝聚在瓷片和铜锈上的时间,那些变得苍老和憔悴的器物凭什么叫古董,是因为它们拥有久远的时间。可惜的是,人们总喜欢犯错误,当这些古董向人们展示时间的价值时,人们记住了钱币的数量,忘记了那不是古董的价值而是时间的分量。

④说光阴无价,这是诗性的.表述。说时间有价,这是古玩行存在的理由。认识时间的价值,不需要改朝换代,坐上出租车,堵在街头,你就看那计价表往上跑数字,直跑得你心惊肉跳。当然时间也有贬值的情形,花了几百元订的报纸杂志,翻过了,到了月尾,收废品的用秤一称,只值几角钱了。时间会贬值,是因为时间还健忘。那些报纸当初拿到手上的时候,真叫如饥似渴,那些消息让我怦然心动,那些社论让我热血沸腾,那些事件让我揪心挂念。然而,时间过去了,那些事与人,文章与图片,都成了一捆废纸中的墨迹。时间还在向前,我告别了那一捆旧报刊,就像落叶后的树,又准备长出更多的叶片来,挂满朝露迎接新的

太阳。也许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健忘,也许这是时间最无情而又最必须的存在方式。人们用“年”“年代”“世纪”来丈量时间,简洁而清晰,然而,无数的像我这样的生命和非生命体就被匆匆地忽略了。伟人在评说历史时总说: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伟人之所以叫伟人,大概就是因为他洞悉了时间的秘密。

⑤尽管如此,对于我,我知道上苍给我的时间就是一次生命的过程。无论卑微还是平凡,珍惜这个唯一,是生命的觉悟和实践。伟人、帝王与百姓平民在这一点上是平等的。因此,皇帝以为尊荣和权力就可以延长这个过程,“万岁”是最大的白日梦,也是臣子给皇上最不需本钱的“贿赂”。其实,珍爱生命,珍惜时间,什么办法最好?我的建议就是倒计时记岁数: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60岁,过一年,少一年,成了59岁。这样就会知道有多少时间可以去学习去做事去创造去思考去恋爱去结婚生子!时不我待,自当奋进和珍惜。到了60岁归零,再过的日子就是赚来的,多活一天,就多赚了一天,这样的日子自然应当快快活活地享受,享受生命!

⑥时间是什么?时间就是镜中的你自己!

19.作者以“你好,时间”为题,有什么妙处?(4分)

20.请对③段中划线句子加以赏析。(4分)

直到年龄苍老时才发现,捏在自己手上的是一把无用之物,而时间的存折上已经支付得所剩无几。

21.作者在③④两段借古董和报纸的例子表达怎样的观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2.文章最后一段说“时间就是镜中的你自己”,请联系全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试题答案:

19.①运用拟人手法,采用第二人称称呼时间,亲切自然;

②点明题旨,体现了作者对时间的珍重、理解和友好。(评分标准:每点2分。)

【答题建模】题目的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手法的,还要分析其作用。

20.划线句子运用比喻,形象地抒发了当人生命走到尽头时一生碌碌无为的遗憾之情,告诫人们要明白时间是可贵的,不可随意浪费。(评分标准:手法2分,分析2分。)

【答题建模】赏析句子=手法+分析+情感

21.①列举古董的例

子表达的观点是:时间是有价的,是珍贵的。

②列举报纸的例子表达的观点是:提醒人们时间会贬值,需要珍视。

③作者用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来表达对抽象的时间的理解,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评分标准:分析两个例子表达的观点各1分,作用2分。)

【答题建模】第一问怎么问怎么答,放回原语段找表达观点的句子信息。好处:阐明观点,更形象的说明事物特点,引发共鸣,有手法答手法。

22.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过程,我们只有珍爱生命、珍惜时间,勇敢创造,才能享受生命,体现生命的价值。作用:呼应开头,结构上浑然一体;用设问句,引起读者思考。(评分标准:内涵4分,作用2分。)

10.胡则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十

胡则,字子正,婺州永康人。果敢有材气。以进士起家,补许田县尉。时灵、夏用兵,转运使索湘命则部送刍粮,为一月计。则曰:“为百日备,尚恐不支,奈何为一月邪?”湘惧无以给,遣则遂入奏。太宗因问以边策,对称旨,顾左右曰:“州县岂乏人?”命记姓名中书。后李继隆讨贼,久不解,湘语则曰:“微子几败我事。”一日,继隆移文转运司曰:“兵且深入,粮有继乎?”则告湘曰:“彼师老将归,欲以粮乏为辞耳,姑以有余报之。”已而果为则所料。后提举江南路银铜场、铸钱监,得吏所匿铜数万斤,吏惧且死,则曰:“马伏波(西汉名将马援)哀重囚而纵之,吾岂重货而轻数人之生乎?”籍为羡余,不之罪。改江、淮制置发运使,累迁尚书户部员外郎。

初,丁谓举进士,客许田,则厚遇之,谓贵显,故则骤进用。至是,谓罢政事,出则为京西转运使,迁礼部郎中。……徙广西路转运使。有番舶遭风至琼州,且告食乏,不能去。则命贷钱三百万,吏白夷人狡诈,又**不可期。则曰:“彼以急难投我,可拒而不与邪?”已而偿所贷如期。又按宜州重辟十九人,为辨活者九人。

乾兴初,坐丁谓党,降知信州,徙福州……复为太常少卿、知池州。未行,复谏议大夫,徙河北都转运使。初,则在河北,殿中侍御史王沿尝就则假官舟贩盐,又以其子为名祈买酒场。至是,张宗诲擿发之,按验得实,出则知陈州。逾月,授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刘随上疏言:“则*邪贪滥闻天下,比命知池州,不肯行,今以罪去,骤加美职,何以风劝在位?”后徙杭州,再迁兵部侍郎致仕,卒。

则无廉名,喜交结,尚风义。在福州时,前守陈绛尝延蜀人龙昌期为众人讲《易》,得钱十万。绛既坐罪,遂自成都械昌期至。则破械馆以宾礼,出俸钱为偿之。(《宋史 列传第五十八 胡则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称旨 对称:回答符合 B.籍为羡余 籍:没收

C.坐丁谓党 坐:犯…罪 D.再迁兵部侍郎致仕致仕:退休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兵且深入,粮有继乎 B. 太宗因问以边策

存者且偷生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C. 彼以急难投我 D. 得吏所匿铜数万斤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现胡则“尚风义”的一组是 ( )

①已而果为则所料。②籍为羡余,不之罪。③谓贵显,故则骤进用。④则命贷钱三百万。

⑤为百日备,尚恐不支,奈何为一月邪?⑥则破械馆以宾礼,出俸钱为偿之。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胡则果敢有材气,一次入朝奏事时,宋太宗询问他边策之事,他凭借其回答而深受太宗赏识,名字被记进了中书省。

B.胡则提举江南路银铜场、铸钱监时,效仿西汉名将马援,对于那些私自藏匿铜钱的官吏宽大为怀,并没有加以追查。

C.胡则担任广西路转运使时,对落难求助的外国商人,不顾手下官吏的反对,借给了他们三百万钱,表现出了急人之困的品格。

D.胡则为官有才干,屡受重用,但“喜交结,尚风义”的性格也曾使他犯了不少错误,致使他一生仕途坎坷。

15.把第I卷中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微子几败我事。(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又按宜州重辟十九人,为辨活者九人。(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以罪去,骤加美职,何以风劝在位?(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B)[籍:登记]

12.(D)[A将/暂且;B趁机,顺便/根据,;C因为/连词,表目的,来;D…的]

13.(C)[①表现其料事如神,③表现丁谓知恩图报,⑤表现胡则正直敢言。]

14.(B)[“并没有加以追查”有误,应该为“追查却不定罪”。]

15.①如果没有你,差点坏了我的事。(2分)

②又审查了宜州犯了死罪的十九个人,替他们明辨而让其中的九个人活了下来。(3分)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校园童心动感魅力秀的活动方案下一篇:学校心灵之旅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