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四季教师教学反思(15篇)
1.雨的四季教师教学反思 篇一
这次制作的微课内容是最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课《雨的四季》中的一个知识点,主要讲述文章的写作思路,这也是这篇文章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
这次制作,可谓是大费周章,从一开始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录像、录音、剪辑,整个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三位老师共同参与,制作中间有不断地修改,不断重来,前后共费时一周,可谓是“大制作”了。
以往我们制作的微课形式主要是录屏,或者手机录制纸质材料。而这次我们采用的是课堂实录的形式,根据我们设计好的内容和课件,在一个班级进行授课、录课,视频中除了以往录屏微课讲解清晰明了的优点外,还增加了学生的分析、回答,使观看微课的学生在学习时既有自己的理解,还能得到其他同学的启发,比单纯的录屏微课效果要好很多。
这节微课优势很强,但是仍发现了不足之处:一是学生在观看实录式的微课时,会因为视频中学生的活动分散注意力,不如观看录屏式微课时专心;二是视频中有学生在思考,在回答,观看微课的学生反而不能自主思考。
这节微课虽然制作艰难,也有不足之处,但实际的运用也给我们的研究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户。
2.雨的四季教师教学反思 篇二
被儒家尊为“宗圣”的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可见反省在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教师是一个专业的教育者, 而专业化需要一个过程, 需要教师在自己长期的职业生涯中, 不断地反思与实践, 持续地学习, 最终才能达到真正的专家水平。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对象, 更应该成为教育教学反思的引领者, 学会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研究, 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努力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那么, 作为一名教师, 该从哪些方面反思, 又该反思些什么呢?在这里, 我想谈谈自己的点滴想法。我认为, 反思无处不在, 可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也可以反思他人的课堂教学。
一、反思课堂教学, 调整教学策略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 尤其是常态课教学,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 如何让教学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成为一种促进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力的催化剂, 笔者认为根据平时课堂教学及时记录课堂教学成功之笔和教学机智, 尤其要不断反思课堂教学中原先教学设计中的不足, 及时捕捉生成的教学资源, 调整相应教学策略, 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
1. 记下成功之笔和教学机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每一堂课总是有自己满意的地方, 如课堂上一些精彩细节;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感触;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整合和创造性处理;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渗透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在课堂中应用的感悟;设计合理、条理分明的板书;学法指导的技巧, 等等。把这些详略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总结、改善, 推陈出新, 教学艺术才能日趋完善。
如在一节语文课上, 学生正在交流一个问题时, 窗外突然电闪雷鸣, 下起了瓢泼大雨, 巨大的声响立刻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这时如果再勉强上课, 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 实施的就是无效的教学了。我突发灵感, 提出一个问题:“好大的雨啊!请大家看看窗外的雨, 想想你能用哪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这场雨呢?”等学生观察完了, 再让学生交流, 学生很容易地就将课内外学过的形容大雨的词句与这场大雨联系起来, 进行了一场很有效的口语交际课。课后, 我将这个突发的亮点记录下来。此后, 在课堂上偶有不同的突发状况时, 我都尽量将它进行巧妙处理, 化被动为主动, 基本上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2. 反思不足之处, 提出“再设计”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 或教学内容安排不妥, 或教学方法不适用, 或练习设计难易程度把握不准, 或课堂中的生成处理不当, 或未针对学生差异区别对待等。这就需要教师课后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 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寻找解决的办法,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少走或不走弯路, 进而使自己的教学活动逐渐完善。
如我执教校级公开课《桥》时, 在制作的课件中只插入了洪水来临的图片, 缺少了声音和视频, 没有更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洪水来临时紧张恐怖的情景, 因此学生在体会人物情感时, 无法很好地体会当时人们那种惊慌害怕的心情。在反思了不足之后, 时隔六年, 今年我第二次上这篇课文之前, 我重新修改、完善了课件, 加入了洪水冲毁道路、吞没房屋的视频, 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孩子们在朗读洪水肆虐和人们惊慌逃窜的语句时, 明显有了进步。
再如, 以往教学写父母之爱的习作, 学生写来的文章选材单一, 基本上都是写生病时父母怎样彻夜照顾自己;下雨天忘带伞了, 父母如何及时送来雨伞, 自己却淋湿了等。虽然所写的内容符合要求, 但却千篇一律, 也缺少情感体验。经过反复思考, 我认为写好这类习作的关键之处在于,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学会从小事中体会父母之爱。因此, 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后, 在充分学习了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慢镜头和快镜头结合的描写后, 我让学生利用周末仔细观察父母工作或做家务时的动作、神态等, 将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真实地记录下来。当我批改学生的习作时, 学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 一次次打动了我。有位学生写道:“今天, 妈妈又煮我喜欢吃的糖醋肉了。我站在一边仔细观察妈妈做菜时的动作。当锅里的油热了以后, 妈妈把肉倒到锅里翻炒。这时, 不少油星子溅了出来, 吓得我直往后跳, 生怕被油烫到。可妈妈却满不在乎, 手里的勺子熟练地翻炒着。我很好奇, 问妈妈:‘您不怕烫吗?’妈妈笑了, 说:‘傻孩子, 我早就习惯了。’我不禁看了看妈妈握锅铲的手, 第一次发现妈妈的手是那样粗糙, 在这寒冷的冬天里, 妈妈的手都有些裂了。我的心一酸, 妈妈, 您给予我的那样多, 我对您的关心却那样少。亲爱的妈妈, 我该怎样报答您对我的爱?”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 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他们笔下的人物是活生生的, 他们流露出的情感也是真挚感人的。
二、反思教育方法, 提高教育实效
作为一名教师, 除了教学, 还应育人, 因此, 不但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还应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一个班几十个学生, 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 教师应时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今年, 我所任教的是五年级, 班上有位小苗同学, 平时作业要么拖欠, 要么随意乱写。期末完成一张语文复习卷, 卷子上写满了随意的红叉和数字1、2、3……看得我火冒三丈。于是我把卷子揉成一团扔掉, 并给了他一张新卷子, 要求他重写。而他也非常生气, 全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带着一副倔强的表情, 一节语文课都趴在桌上, 完全不听课。
回到办公室后, 我开始静下心来思考, 如何对付这样的同学?叫家长?以他的脾气, 只能使矛盾激化, 而且他完全不听父母的话, 甚至会和妈妈打架;放学留他下来?他带着抵触情绪, 根本不可能好好完成, 如果再乱写怎么办?我想到了小苗同学性格是比较幼稚的, 比较喜欢被表扬, 于是我决定采取“爱的教育”。
课间, 我找到小苗同学, 问他:“你知道我刚才为什么那么生气吗?”他想了一会儿, 说:“因为我没有好好写字。”我又说:“你能这样想, 说明你肯定能把字写好。刚才我是很生气, 但是我觉得自己对你太凶了。我向你说声对不起。你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他又想了想, 说:“对不起, 我不应该乱写。”我摸摸他的脸, 说:“中午你能把作业重新写好吗?”他点头表示可以。后来, 他真的将重新写过的卷子交给了我, 而且书写工整了很多, 得到了我的表扬, 而他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有了很大进步。在这件事的处理上, 正是由于我及时反思与调整教育方法, 才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常说, 教无定法, 因材施教。我们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心灵。
三、反思他人教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为一名教师, 除了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还应学会反思他人的课堂, 在听课中, 及时记下亮点和不足, 课后进行整理, 形成较完整的评课稿。长此以往, 就容易形成辩证的思维, 不但善于找出别人在教学设计中的优缺点, 取长补短, 而且能发现别人的缺点对自己的启发, 它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应养成在听课时同时反思的好习惯:“这个环节为什么精彩?我从中可以学到什么?这个环节是否存在不足?如果是我自己, 怎样设计会更好?”
江苏省教育科学院的张晓东老师在讲座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全国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 在一次上课时, 给了一个孩子七次回答的机会, 直到那位同学回答正确为止。此后, 有一位老师在网上写到, 他给了一个孩子九次机会, 比于永正老师还多。这位老师的学习是很庸腐的, 因为他只学到了于老师等待的次数, 而没有学到它背后的东西——对孩子真正的理解和尊重。我想, 这就是这位老师没有对这堂课的优点进行深入反思的结果。
作为市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对象, 我们更应当常常自我反思, 并对反思的重点进行调整, 如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如何构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目标?如何面对教师教育新形势下的竞争与挑战, 坚持自我发展与教师团队共同发展?如何面对新课程改革, 坚持教育创新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如何切实做好减负增效工作, 做到既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又能提高教学效率?等等。
3.《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品味语言。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的手法。
3.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趣。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刘湛秋(1935——),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被誉为“抒情诗之王”。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欢乐》。
雨是文人的宠儿,对雨的情感,随文人的情感而各有不同,对雨的描写亦随作者的风格而有所不同。在刘湛秋先生笔下,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写出了怎样的形象,让我们一起走进《雨的四季》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散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文眼等,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分别找出描写不同季节的雨的特征的文字,批注自己的阅读体会,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探究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散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
理解结构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1.本文有怎样的行文线索?
明确:一条是以四季景物的描写为线索,一条是对雨的情感为线索。即:喜欢(美)爱恋(活力、滋润、流动)
2.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①):我喜欢四季的雨
春雨: 美丽、娇媚 第二部分(②~⑤)四季的雨的特征
夏雨: 热烈、粗犷
秋雨: 端庄、沉思
冬雨: 自然、平静 第三部分(⑥)四季的雨对我的影响。总结固趣:
作者用诗化的语言、抓住各季节雨的特征绘出如画的四季雨景,在其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
布置作业
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品味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的手法。2.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趣。教学内容与步聚
情景激趣
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其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并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就是要体会他的行文的风格,领悟他在文中所表现的意趣。
探究生趣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一、朗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探究 1.作者喜欢四季之雨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四季之雨给他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2.一场春雨,给大地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让树枝变柔软了,萌发的树叶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让整个大地变美丽了。小草复苏,发出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3.请找出最能表现春雨特征的语句,并概括出春雨的特征: 明确:语句: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特征:美丽、娇媚。
二、朗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探究 1.“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总领下文内容,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夏雨给大地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降低了,雨打荷尔蒙叶之声与蝉声蛙声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3.找出最能表现夏雨特征的语句,并概括出夏雨的特征: 明确:语句: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特征:热烈、粗犷。
三、朗读第四自然段,然后探究 1.秋雨能对人产生怎样的作用?
明确: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
2.找出最能表现秋雨特征的语句,并概括出秋雨的特征:
明确:语句: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特征:端庄、沉思。
四、朗读第五自然段,然后探究 1.冬雨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明确: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谧静。
2.找出最能表现冬雨特征的语句,并概括出冬雨的特征:
明确:语句: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特征:自然、平静。
五、朗读第六自然段,然后探究
1.一年四季的雨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给他的生命带来活力,给他的感情带来滋润,给他的思想带来流动。2.“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这几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对北方少雨感到遗憾,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改变北方少雨的现状,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
探究中心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中心?
明确: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进而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
一、个性解读。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课堂探究:
1. 你对本文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见解? 2.本文的主旨对你有何启示?
二、读写结合。
学法指导:找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体现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以《我生命中一场难以忘怀的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注意借鉴刘湛秋在《雨的四季》中的写作技巧。
拓展学习: 虞美人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总结固趣
本文通过细致描写雨的景象、雨的音响、雨的气息,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把雨表现得可感可触,表现得亲切可爱。文章用诗化的句子,增强了形象感和动作性的表达。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布置作业:
4.《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篇四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2)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3)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学习开始由基础性学习转向语言、情感思维性训练,有浅层阅读转向深层次理解。处于这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的阅读分析能力,缺乏细致阅读的能力,对生命与生活虽有一定的认识,但感悟上有限,同时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性体裁,美感有余趣味性可能稍欠,学生要真正深入领悟散文的魅力还任重道远,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老是重在引导其学习的过程在文章的要害之处加以点拨,从而实现有教读到真正自读的转变。
3、教材分析: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都是写景抒情的诗文,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在单元学习要求中提到的“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还要注意揣摩和品位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雨的四季》是刘湛秋的精心之作,也是新时期的散文名篇,篇幅不长,内容不深,语言规范优美,四季雨的情态在文章里表现得恰到好处,具有很强的画意美和抒情美,它给人以清新、深刻的印象,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师范读、分组合作阅读、学生领读等阅读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文中优美的描写景物的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多种方法。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两个活动,教师范读、分组合作阅读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能总结出情景交融的类型和作用,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雨是沟通天地的美丽使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潇洒俊逸、风情万种的雨的世界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花苞(bāo)彩棱镜(léng) 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吝啬(lìn sè)
淅(xī)淅沥(lì)沥 咄咄逼人(duō) 池畦(qí)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静谧:安静。
高邈:高而远。
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多用于书面。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粗犷:粗豪,豪放。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十分急切。
3.作者简介
刘湛秋,1935生于安徽芜湖,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其作品清新空灵,被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代表作有《雨的四季》《随便为自己找个座位》《中国的土地》等。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学生大声读课文,对文章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文章的内容。
1.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交流点拨】通过对四季雨景的描绘,表达自己对雨深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之情。
2.请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段落大意。【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我”对雨的喜欢。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各个季节雨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总结全文,抒发“我”对雨的爱恋之情。
3.这四幅雨景图你最喜欢哪一幅?说说你喜欢的理由。【交流点拨】春雨图:轻柔而娇媚。一场春雨滋润后,整个大自然都从睡眠中苏醒过来。我们将五官都调动起来,能看到树木“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听到小草生长的沙沙声,嗅
到空气中芳甜的气味。置身其中,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太美了!而这一切都是这一场春雨的功劳啊!把春雨写得如此亲切可爱,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夏雨图:热烈而粗犷。夏天的雨让人来不及思考,经过夏天透雨的浇灌,万事万物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整段文字充盈着火热奔放的豪情。
秋雨图:端庄而沉静。在这里,作者一扫古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哀怨与凄凉,没有林黛玉“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的伤感。在这里,秋雨只是轻轻地倾诉和沉思,它纯净了人的灵魂,让淡淡的情思萦绕心头。
冬雨图:自然而平静。冬雨透明,幻化为雪花精灵,给人间带来蜜情,送上一年中的最后一份礼物。
(二)深层探究
作者抓住雨在四季中不同的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四季的雨人格化了。作者把雨比作了什么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交流点拨】作者把春雨比作一个娇媚的少女,把秋雨比作一个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这样写不仅很生动形象,增添了文章的趣味,而且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之情。
(三)语言品析
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交流点拨】(1)“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以及降临时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2)“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草比作复苏的蚯蚓,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出雨后小草的生机。(3)“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热爱。(4)“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一句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整棵树以及她的每一个部分拟人化、形象化,使之整体富有人的形态;“明亮的眼睛”“手臂也顿时柔软”“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四)技法赏析
作者能把《雨的四季》写得打动人心的原因有哪些?【交流点拨】(1)调动感官显色彩。调动各种感官生动形象地描绘雨在四季里的不同特点。如描写春雨,作者从听觉(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视觉(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嗅觉(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美丽、娇媚的特点。
(2)巧用修辞绘神韵。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四季雨的不同妙趣。
(3)按照顺序分层次。作者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条理很清晰。
(4)融情入景巧抒情。作者笔下的雨生动可爱、富有灵性,不管是哪个季节的雨,都融入了作者的浓情厚谊。
四、课堂小结文中的四季之雨,“容貌”有别,“性情”各异。作者抓住不同季节雨的特征,从形、声、色、味等角度,以饱蘸情感的笔墨写出了雨的情趣、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亲切可爱,从而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追求。
五、板书设计
六、拓展延伸
5.雨的四季教师教学反思 篇五
1、知识与技能:感受此散文如诗如画的立体美感,体会作者细腻的笔触,提高学生的鉴赏和抒发美的能力;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写作特点和行文结构;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强烈情感;坚定发现美、享受美和传递美的信念。
【教学重点】欣赏文章的立体美感,体悟作者细腻的笔触,抓住四季的不同特征。措施:通过有抑扬顿挫,平仄昂扬的泛读和朗读来体悟文章的美,抓住关键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写作特点和行文结构。措施: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小组成员之间各抒己见,共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对文章进行多样的解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
在游戏中激发兴趣。通过双手模拟出雨的声音。跟着老师一起参与模拟雨声的动作。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去领略雨的美、领略散文的美。?
拜访作者
刘湛秋,男,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著有诗集《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人·爱情·风景》,散文诗集《遥远的吉他》,论文集《抒情诗的旋律》等共22种。
感知课文
1、师生共同诵读文本。感受作者的优美文采。
2.请简要概括文中描绘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
春雨的特点:美丽、娇媚 ;
夏雨的特点:热烈而粗犷;
秋雨的特点:端庄而沉思;
冬雨的特点:自然而平静。
【设计意图】 解决教学重点,初步感知文本。概括事物特点。
合作交流
通过小组承包责任制,分析并且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写作结构。使问题更加直观。
6.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六
第一,总结成功经验,在经验中反思。
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往往能给人以自然、和谐、严谨的数学美感。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上都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闪光点,如可以为激发学生兴趣运用精彩的导语,为引入新课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创新处理等,这些教学闪光点教师都可以在课后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做详细记录,供以后教学做参考。例如,我在教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时,让学生自带小木棒,分组搭建三角形,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学生会发现并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木棒都能搭成三角形。于是我引出问题,具备什么条件的木棒才可以呢?进而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好。
第二,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目标中反思。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事关一节课整体的重要问题,是教师备课的目的所在。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要进行反思,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以九年级毕业班复习课为例,复习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确定什么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而使有效性和针对性更强。如进行函数的第二轮复习时,如果仍从定义、图像、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这些点进行复习联系,则与第一轮复习没有区别,学生很难从整体上构建知识体系和掌握方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也难有提高。教师应把着力点放在函数与其他内容的交融以及函数思想的广泛应用上,在选择例题时要特别注意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体现数学问题的综合性和思想性,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的整体体系,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撰写教后感,在教育经历中反思。
7.《雨的四季》 篇七
(刘湛秋)
教学目标:
1、感受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3、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趣,提升鉴赏品位。
4、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教学重难点:
欣赏文章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在朗读中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教学设想: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画面美,教学中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共同分析文章的画面美,并领会作者抓住特征写景时用笔之细腻,同时领悟、体会作者外露的情感。教学方法:
朗读法 分析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雨丝画面,配乐)
一、导入
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二、作者简介
刘湛秋(1935--),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被誉为“抒情诗之王”。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欢乐》。
三、读
(配乐欣赏,初步感知)
诗人创作散文,终脱不了诗人的气质。本文就是如此,作者用诗化的语言绘出如画的四季雨景,请同学们欣赏配乐朗诵,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现自己对雨的喜爱的,四季雨景图你最喜欢哪一幅呢?(学生听读)
同学们听后,定会发现作者很喜欢雨,他是怎样表现自己对雨的喜爱的呢?(通过对四季雨景的描绘),这四幅图你最喜欢哪一幅?老师最喜欢“春雨图”,我想请同学们先和我一块来欣赏它。
分析“春雨图”:
朱自清《春》中也有一幅“春雨图”,同学们还记得吗?一起背背看: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的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这是一幅雨中即景图,写出了春雨轻柔的特点。
刚才同学们在欣赏配乐朗诵时,我发现有些同学都被那美情朗读陶醉了。不过,我想,我们同学也能读,而且会读得更好。我想请一位同学朗读,(同学们最想听谁读?)在听的同时,注意看看作者是否也给我们推出了一幅雨中即景图?写了哪些景?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你可在文中找关键词句。(师生共同欣赏“春雨图”):
一场春雨过后,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多媒体展示:
柔软
春雨绵绵 娇媚 驱走冬天 改变姿容 教师小结:
确切地说,这是一幅春雨后景观图,春雨“润物无声”“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场春雨滋润后,整个大自然都从睡眠中苏醒过来,把你的五官都调动起来,我们看到树木睁开明亮的眼睛,我们听到小草生长的沙沙声,我们嗅到空气中芳甜的气味,置身其中,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太美了!而这一切都是这一场春雨的功劳啊!在这里,作者对雨充满了喜爱之情,把春雨写得亲切可爱。这段文字我最喜欢“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你的鼻子和嘴唇。”我忍不住作个深呼吸。(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段文字)
同学们可用同样的方法阅读夏、秋、冬雨图。(师生共同欣赏其余三幅图)
夏雨图:夏雨有什么特点?热烈、粗犷的仅仅是雨吗? 多媒体展示:
热烈
夏雨倾盆 丰满大地 展示诱惑
粗犷
教师小结:整段文字充斥着火热奔放的豪情。
秋雨图:在文中找出描写秋雨特点的词语。多媒体展示:
端庄 深情
秋雨轻轻 倾诉 沉思 纯净灵魂 产生情思 轻 发光
教师小结:“自古逢秋悲寂寥”,在此作者一扫古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哀怨与凄凉,更没有林黛玉“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秋雨助凄凉”的伤感。
冬雨图: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冬雨和南国的雪?用了什么手法? 多媒体展示:
自然
冬雨透明 降临温暖 带来蜜情平静
教师小结:冬雨自然、平静给人带来异样的蜜情,真希望今年的雪能早点到来。
归纳总结:王维的诗被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文也可说是“文中有画”了,作者抓住四季雨的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四季雨人格化了。如果说春雨是一个娇媚的少女,那夏雨可就是一个泼辣的大嫂了;如果说秋雨是一个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那冬雨可就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了。作者在这里表现出对自然、生命的热爱。
四、悟
1、体会情感 雨给作者留下了如此美的形象和记忆,雨在作者笔下显得如此可爱。对四季雨景的描绘,可谓一条线索,除此之外,还能找出一条线索来吗?
喜欢(美)爱恋(活力、滋润、流动)用了什么抒情方式?(齐读第1、6、7段)
作者也曾说过:“我好像是属鱼的,因为只要下雨,我的身心便舒适起来,情绪进入那种静谧的活跃,灵感的泉眼似乎也滋润了。”
这与作者有着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心是分不开的。
2、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何在?
五、延伸拓展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感受,随着生活环境、生活处境的变化而变化。雨给作者留下了美的形象和记忆,作者对雨的感受始终没有变化,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他生活在太平盛世,未能感受到时代的沧桑之变,而蒋捷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一生颠沛流离,心系朝廷,对雨的感受自然会发生变化。(多媒体展示、齐读)虞美人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师生共同赏析)
听雨有两种境界:一是雅趣盎然的赏心乐事,雨声具有一种乐感、美感。一是悲苦、惆怅莫名,雨声淅沥,益增愁思。
课外可阅读《语文读本》第三册,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其中作者写了自己在大陆、台湾听雨的不同感受。
六、课后练习:请抓住某景物特征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七、结束语
8.《雨的四季》 教案 篇八
1.学习文章生词,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加深印象并熟练掌握。
2.感受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4.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趣,提升鉴赏品位。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文章生词,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加深印象并熟练掌握。
2.感受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二、作者简介
刘湛秋(1935——),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被誉为“抒情诗之王”。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欢乐》。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
明确: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7. 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明确:“四季的雨”单纯强调 “雨” ,显得呆板、生硬。“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8.文章第一段称呼雨为“她”行文中称雨为它,结尾称雨为“你”感悟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作者将很多物象拟人化,使之可亲可感。人称的变化使雨的形象亲切自然,作者的情感流露更真实。
四、课堂总结
雨是神奇大自然的一部分,作者喜欢雨正是源于对自然的热爱,而一个热爱自然的人必是一个热爱生命和生活的人,希望同学们也像作者一样以积极的心态感受雨的四季,感受大自然的一切,做一个热爱生命和生活的人。
五、板书设计
雨的四季
春雨——温柔、娇媚
美丽 喜欢 夏雨——热烈、粗犷 爱恋 渴望
秋雨——沉静、端庄
冬雨(雪)——自然、平静
六、作业布置
9.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阶梯 篇九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师成长
我国古代就有“学而不思则罔”、“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来阐述反思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 反思已成为人的自觉行为, 而教师在教学中更需要不断地反思来提高专业成长。
那什么是教学反思呢?也许我们并不知道, 但是每次在我们上完课时我们的心中都会有各种想法, 有对这节课部分内容的肯定、有对这节课部分内容的否定……。这些内心深处的想法会对你以后的授课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是教学反思在发生作用, 只是它还没有上升到有意识的自觉总结的层面。课堂教学不是授课的结束, 课后反思是完善、创新教学的延续, 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它具有研究的性质。
教师要成长, 最主要的方法是反思, 所以我们要研究教育, 研究自己、发展自己, 通过对教学反思的反思来加速达到这种成长。教师通过课后教学反思, 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评估、思考和探索, 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索改进, 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创造性;为不断超越现有水平, 改进教学工作, 向更高层次迈进, 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性。因此不难看出, 教后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后反思的内容很多, 笔者主要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总结“成功之举”, 肯定成绩, 促进自身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 每上一节课总有自己最满意的地方, 这就是“成功之举”。比如笔者在教授个人所得税会计工资薪金时, 采取学生课下自己先复习, 课上讲授时脱离课本, 把课本中的理念和我们学校教师的工资薪金联系起来, 理论联系实际。举学生身边的例子引发学生共鸣, 引发思考, 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整堂课上大家都很认真, 有的地方甚至引发大家激烈的讨论。课后同学们和我进行交流时都认为这种方法好, 记忆深刻, 如果完全按照课本上的讲授, 同学也能理解但是课下很容易遗忘。成功的教学经验体现了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思维, 体现了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的能力, 以恰当的方法和表现力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等。另外, 学生在课上提出的一些独到见解, 精彩回答和创新思维等, 往往都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可拓宽教师的教学, 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课程资源。同时, 可以作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 并以案例分析的技术, 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阐述。
教师进行课后教学反思, 把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感悟, 体会加以升华、深化, 把感性的东西变成理性的东西, 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中自己能得到极大地提高, 促进自身成长。
二、反思“败笔之处”, 发现问题及时探索改进
“教, 然后知不足。”即使是自己觉得非常成功的课堂教学, 也难免会有疏漏失误之处和不如意的地方。例如:很多年轻的老师刚开始教学时, 只把学生当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摆设, 一个等待被填充的容器。在课堂中一旦学生不愿意跟着老师备课设定的思路走, 是将教案进行到底, 还是大大方方顺着学生的的思路走, 是我们老师常遇到的问题, 也是我们每节课反思教案预设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关键所在。
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 发现问题, 及时探索改进。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课上提问是否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案例设置是否能够引发学生共鸣……。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 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 针对以上问题, 要找到解决的新方法与思路, 为以后教学提供经验教训。
三、师生贯通互补, 共同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 应遵循“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原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总会有一些新奇甚至怪异的想法出现, 一个学生有一种奇思妙想, 70个学生就有70种想法, 教师可以从中选取有益于教学的想法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 做到教学相长。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是我们所期待的, 学生让我们“经常有惊喜”“经常被缠住”, 改变了教师的权威地位, 迫使我们主动“充电”,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近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写教学反思就像是积累财富的一个过程, 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腹有诗书气自华”, 教学中的案例记得越多, 你的教学就会越充实, 你也会越自信。我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在反思中成长, 将教学反思坚持到底, 让教学反思成为促进自我教学能力不断成长和进步的阶梯。
参考文献
[1]李斑斑, 徐锦芬.中国高校英语教师反思量表构建[J].现代外语, 2011, (04) .
10.《雨的四季》阅读答案 篇十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一场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春雨的特点:柔情而有生机)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般的雨点就打来。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夏雨的特点:热烈而粗犷)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秋雨的特点:端庄而沉思)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而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 www.zx98.com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冬雨的特点:自然而平静)
啊,雨,我的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爱恋的理由是: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灵魂得到净化。)刘湛秋《雨的四季》阅读答案
1.本文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热爱)和对人生(生命)的追求。
2.请简要概括文中所描述的四季的雨的特点。
答:春雨的特点:美丽、娇媚;
夏雨的特点:热烈而粗犷;
秋雨的特点:端庄而沉思;
冬雨的特点:自然而平静。
3.文章开头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结合了全文,谈谈作者“喜欢雨”的原因。
答:雨给作者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雨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
4.文章的第三段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答: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光头浇雨,更有滋味;一切不掩饰地敞开,花朵、树叶、杂革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吸收;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雨的交响曲。
5.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特点,请你以第四段为例,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答:本段语言清新、优美,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细腻流畅,处处匠心独运。或拟人,或比喻,或排比……无不形象逼真,引人人胜。
6.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作者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因此在雨的四季中看到的是一种生命中激动人心的美丽。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灵。
附:
阅读提示:
1.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2.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3.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活泼。
4.文章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题目:
1.本文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热爱)和对人生(生命)的追求。
2.文章开头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结合了全文,谈谈作者“喜欢雨”的原因。
答案:雨给作者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雨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
3.文章的第三段“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句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光头浇雨,更有滋味;一切不掩饰地敞开,花朵、树叶、杂革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吸收;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雨的交响曲。刘湛秋《雨的四季》阅读答案
4.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特点,请你以第四段为例,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答案要点:本段语言清新、优美,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细腻流畅,处处匠心独运。或拟人,或比喻,或排比……无不形象逼真,引人人胜。
5.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要点: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作者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因此在雨的四季中看到的是一种生命中激动人心的美丽。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灵。
6.文章第2自然段画横线的文字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答: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一场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季雨的特点。
答春雨柔情而有生机;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思;冬雨自然而平静
8.文章的最后“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无限爱恋,结合全文,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答: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灵魂得到净化!
9.下列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CE)
A.文章通过对雨的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www.zx98.com感可触,可亲可爱。
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古朴典雅。
D.文章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E.“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这句话是对工业污染的批判和对工业文明的否定。
11.3《雨的四季》导学案 篇十一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朗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句子,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培养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同时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学习重点】
1.品味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句子,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培养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学习难点】
1.展开联想与想象,培养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2.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导入
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二、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词中加粗字的读音。
静谧(mì)高邈(miǎo)咄咄逼人(duō)粗犷(guǎng)干涩(sè)一脉情思(mò)莅临(lì)2.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高邈:高远,也形容人超凡逸俗。____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3.走进文本和作者
刘湛秋(1935--),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被誉为“抒情诗之王”。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欢乐》。
二、合作探究
1.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一条是以四季景物的描写为线索,一条是对雨的情感为线索,即喜欢(美)爱恋(活力,滋润、流动)人教版 七年级 语文上册导学案设计 编写人:尚平2.课文结构。
第(1)段: 总写对雨的感受。第(2——6)段: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第(7)段: 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三、精讲点拨
概括四季的雨的特点。
“雨的四季”,不是简单的写雨,而是写了四季的雨景,那么,四季的雨景各有什么特点呢?默读课文,圈出四季的雨的特点。(提示:抓关键性词语进行概括)
明确:春雨:美丽、娇媚、温柔
夏雨:热烈、粗犷
秋雨:端庄、沉静
冬雨:自然、平静
五、当堂检测(堂堂清)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中伤(zhōng)澄澈(chéng)掺和(he)绵廷(yán)....B.缥缈(piāo)陛下(bì)显耀(yào)愚蠢(yú)....C.忙碌(lǜ)辍行(zhuì)充沛(pèi)梳理(shū)....D.放肄(sì)苛刻(kē)凸起(tū)笨拙(zhuó)....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D)A.这一幕还令人记忆犹新,其教训值得吸取。
B.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C.《中国新声代》的学员个个才华出众,对歌曲的精彩演绎令人回味无穷。D.“消法”修正案将网络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等条款纳入其中,市民们对此纷纷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解析:“随声附和”的意思是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主见。贬义词,用在这里不恰当。)3.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A.“好吧。”他说,“我相信你能行!”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解析:B.“等”和“……”不能同时使用,删掉其一。)
六、分层作业设计
1.必做题:配套练习1、2、3、4 2.选做题: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人教版 七年级 语文上册导学案设计 编写人:尚平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1、活动一 ——听雨篇
分小组讨论,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春雨:美丽、娇媚 夏雨:热烈而又粗犷 秋雨:端庄而又沉静 冬雨: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 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 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2、活动二——问雨篇
(1).文章没有直接描写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写出了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突出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间接抒发了对春雨的爱恋之情。(2).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这一段改称“你”。
作者将“雨”拟人化,使之可亲可感。人称的变化使雨的形象亲切自然,作者的情感流露更真实,直接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二、交流展示
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仿照下面的句式: “这句运用了(感官、写作手法或修辞、特点.)” 表述出来。
示例:作者通过抓住春天景物的色彩、情态,运用不同的感官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美丽、娇媚的特点。
品析一:拟人句子: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表达作用:“化妆了”,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 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二、当堂检测(堂堂清)
1.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B)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解析:A项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让”;C项语序错误,改为“深受读者喜爱”;D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2.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C)①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自然、平静 人教版 七年级 语文上册导学案设计 编写人:尚平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他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⑥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⑦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A.①⑦⑤②④③⑥
B.①⑦②⑤④③⑥ C.③①⑦⑤④②⑥ D.③①⑦④⑤⑥② 3.选词填空
(1)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______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_________、开阔的大地。
(2)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______利落的木刻。
(A.干净
B.纯洁
C.净美
D.纯净)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2)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3)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4)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2)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3)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4)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6.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四季的雨的不同特征进行具体描绘,表现了春雨的________、夏雨的_________、秋雨的_________、冬雨的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的感情。
7.仍以“水珠子”为主题仿写句子。
例句: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四、分层作业设计
12.音乐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十二
一、课堂导入部分非常重要
尤其是前10分钟的导入如果能够做好就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效率。比如说可以把一些师生问候用音乐唱出来, 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 这样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 所以说, 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 课堂的效率就可以提高一半。
二、音乐学习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游戏”
只有当孩子在音乐游戏过程中获得快乐, 才能唤起他们对音乐的那种缘自心底的热爱, 并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不竭动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各项音乐课常规、在游戏中聆听、在游戏中想象、在游戏中积极表现、在游戏中大胆创造。游戏中, 学生有个体的独立活动, 更有充分的师生、学生合作活动 (如小组合作听辨高音与低音、分角色扮演玩具兵练习走等) , 在这些合作的游戏活动中, 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的本领, 体会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 更为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了与人交流、与人对话, 锻炼了胆识, 增强了自信心。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 “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达到了,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也达到了。这全受益于采取了“游戏、合作”的学习方式, 方式的改变也让老师教得轻松愉快, 学生学得快乐有效, 并使音乐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三、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一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 通常情况下, 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 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如果是在农村, 很多同学对简谱并没有了解, 他们没有那么好的先天素质, 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 学生不但没有对该曲目产生兴趣, 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白白浪费掉。对此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 以听为主。条件允许的时候还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 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 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 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 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 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 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 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加深对音乐的热爱。对于有素质的学生, 也可以让其来做带头, 教大家一起来识谱, 这样就起到了带头作用。所以说先唱歌、后识谱和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
四、音乐教师更要更新观念, 转变思路
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必须抛弃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 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我们教师应当更新观念, 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这样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提问方式,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让学生自己动脑子想出答案。例如:音乐课本经常出现的创编歌词和歌谱, 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自主能力的练习机会。每当学生们唱起自己编创的歌词, 也显得特别兴奋。因此在音乐课上, 老师应该不断拓展更大的创作空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
五、教师应善于启发
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感知音乐的耳朵”。让学生学会欣赏, 是培养学生听觉、感受音乐的前提。过去曾片面认为, 中小学音乐课就是教一首新歌、识几个音符, 音乐欣赏不是这个年龄段所能感受的。事实证明:只要不断启发, 学生还是能够懂得欣赏音乐的。学会欣赏, 将带给学生音乐感知的快乐, 在这一点上, 教师的循循善诱尤为重要。
六、结合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音乐、舞蹈、诗歌、绘画是文学艺术范畴中的几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各有其表现特征, 但相互间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在审美意义、表现手法方面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其目的是一致的。音乐、诗歌有声无形, 而绘画、舞蹈则有形无声, 它们相互结合后的表现形式更加完美。
孩子就象一张白纸, 你给什么就留下什么。而音乐, 特别是美妙的音乐, 蕴涵着真、善、美的音乐, 有着无尽文化内涵的音乐, 从小给予孩子心灵的滋养, 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工作。我爱音乐, 我爱孩子。我要做一名音乐文化的传播者, 把爱和音乐给予孩子, 只要我不断努力加强自身的音乐修养和人文修养, 总有一天, 孩子们一定会爱上音乐。
13.雨的四季作文400字 篇十三
春天的雨是轻柔安静的,绵绵的细雨像柔丝般的羊毛从天空飘落下来,轻轻的落在我们的头顶。别看她们小,它们可调皮了呢!她们落在大树下,几滴落在房顶上,几滴落在马路上,几滴落在小女孩的彩色雨伞上,几滴落在滑滑梯上,玩起了滑滑梯的游戏,玩得可开心了。
夏天的雨,是粗暴狂野的,大豆般的雨点像冰雹似的落下来,天空打起了雷,出现了闪电,雨点落在碧绿的树叶上,被树叶染绿了,落在红花上,被红花染红了。落在黑车上,被黑车染黑了。夏天的雨不一会就停了,让人感到空气十分清新。
秋天的雨是凉爽轻快的,它带来了颜料盒,滴在苹果上,苹果变红了;滴在绿叶上,绿叶变黄了;滴在桔子上,桔子变黄了;滴在松柏上,松柏变得更绿了;滴在小麦上,小麦变得更饱满了;秋天的雨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冬天的雨,是轻柔的,它下下来的时候,洁白的雪化了,松柏的叶子在雨水的滋润下,变得更绿了。
14.雨的四季教案 篇十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2、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不同的特点,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3、运用自读、诵读等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4、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想象的能力与自主鉴赏文章和即兴表达的能力;
5、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体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教学重难点
1、运用自读、诵读等方法,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不同的特点;
2、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3、培养学生展开联想的能力与自主鉴赏文章、即兴表达的能力,体悟生命的美好与价值。
一、激情导入
雨曾出现在各式各样的文体之中,也曾出现在古代诗人笔下。古诗中有许多描写雨的诗句,如: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雨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他们以雨寄托内心的喜怒哀乐。那么,在当代诗人严重,它是怎样的存在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的散文——《雨的四季》,共同感受四季不一样的雨之美,情之美。(PPT展示有关雨的诗句)
二、走进作者
(ppt展示作者的相关知识)
三、自主学习
活动一:听雨篇(初步感知文本,简要概括文中描绘四季雨的不同特点)听录音,学生默读,感受作者的优美文采。要求:
1、借鉴朱自清的《春》给本文分层
2、找出最能体现出四季之雨的特点的句子,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来。总结:
春雨的特点:美丽、娇媚;夏雨的特点:热烈而粗犷; 秋雨的特点:端庄而沉思;冬雨的特点:自然而平静。
四、合作交流
活动二:品雨篇(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做批注。仿照句式:运用了(感官、写作手法或修辞)写出了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这几句话调动了视觉、听觉,运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向我们展示出雨后春景美妙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学生拿出纸笔,写写看)总结写法:
调动感官显色彩巧用修辞绘神韵按照顺序层次清融情入景巧抒情
提问:
1、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春雨,而是写万物经春雨洗礼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为何第六段改称“你”? 活动三:悟雨篇
1、文章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2、作者对雨的爱恋贯穿全文,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喜欢雨的原因。
3、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学生四人小组,互相讨论)
小结: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都能轻松地娓娓道来,吸引着你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五、比较三位作家笔下的雨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六、作业设计
15.教师教学反思行动的现状分析 篇十五
一、教学反思包含的内容
1. 教师个人方面的反思。
在教师个人方面, 教师会用批判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观念, 对自身所持的观点、信念、价值观与态度进行批判与反思。教师还会对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进行思考, 这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2. 学生方面的反思。
在学生方面, 教师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方法的培养, 关注学生健全的心理与人格发展。
3. 教学方面的反思。
教学实践的反思能促使教师成为更好的教师, 甚至更加完美的教师。新手型教师的反思更多的是对于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反思, 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教育教学知识比较多地停留在间接的书本知识上, 对于这些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缺乏实践经验。
4. 教学环境方面的反思。
在教学环境方面, 教师会反思教学的心理环境的构建对学生的学习和自身教学的影响, 心理环境包括教学的人际环境、教师的管理方式、校风班风等因素。同时, 教师还会思考物理环境如教室的采光、通风以及班级规模等。
二、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特征
1. 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教师对于教学方式的更新、教育理念的获得都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才可实现的。也就是说, 在反思的过程中, 教师自身是反思主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教师认识到主体性这一个特点是决定教师反思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2. 实践性。
教师反思, 是教师对跟自己教学有关的一系列活动的深刻的反省和审慎的思考, 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思考过程, 是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没有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 就不可能有教师的反思。因此, 反思是一种实践活动。
3. 探究性。
反思需要教师有问题意识, 是教师针对教学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剖的思考过程, 它是自觉的而非自发的, 它又是有意识的而非无意识的思维活动。这里所说的问题, 必须是有研究价值的, 不能是一种空泛的问题。因此, 它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情感, 善于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进而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从多个维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反思就是要教师去不断地探索新的问题和寻求策略, 具有明显的探究特征。
4. 创新性。
教师个体反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改进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 从而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而要实现这个目的, 教师就必须不断地思考自己的教学以及相关的活动, 并提出质疑, 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并进而超越自我。因此, 教师反思的目标决定了教师反思必定是具有创新性和发展性的。
5. 批判性。
教师在反思时, 应该做到辩证地看待任何问题, 而不是全盘接受或是完全抗拒。具有反思思维的教师必须具备去伪存真的能力;具备如何组织、整合有效信息的素质;能够将不同的信息整合为更具包容性、更广阔的系统。
6. 社会性。
个体反思需要群体的支持, 如果把教师反思仅仅作为一种个体教师所需要的活动, 就会限制教师反思的效果。教师反思活动通过社会互动来获得支持和挑战, 有助于教师在群体的支持中树立信心, 并得到一种力量和灵感。因此, 教师教学反思并不是孤立的个体的活动, 而是互相关联的个体在群体中寻求自我发展的一种方式。
三、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
1. 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比较薄弱。
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表现出的主动性、质量、频率在一定的程度上都能体现教师反思意识的强弱。反思并未成为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必然环节, 个别教师甚至对教学反思毫无所知。大部分教师谈到教学反思都是在教学遇到困惑时才会实施教学的反思, 把对教学的反思等同于对教学过程的简单回顾, 倾向于关注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情绪的体验。这种反思虽然是自发的, 但大多是盲目的, 缺乏明确的目的。对自己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经验的积累影响甚微。能够对教材内容做出调整以服务于课堂的教师不足1/4, 多数教师以教材为本, 忽略了教材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一个媒介, 过于强调教材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不利于自己灵活开展教学。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反思意识普遍淡薄, 缺乏质疑和创新的意识。
2. 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重视不够。
教师通常是在上级布置任务时才被动地去关注教学改革的动向, 在应付检查的时候会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教学参考资料与日常教学直接相关, 用起来更直接、更有效, 所以阅读人数更多。因此, 虽然他们在教学中注重学习, 但是学习的内容比较单一, 忽略了教育理论的学习, 更无法满足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只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 才能认识问题的本质, 找到问题的根源。教学理论学习和修养的不足, 制约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3.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单一。
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师多采用写课后记或教学日记的形式。大多数教师认同对学生进行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 并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但能开展调查的教师甚少。很多教师因为平时教学工作任务太重, 每天疲于应付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没有更多的精力主动地组织问卷。
4. 学校缺乏教学反思的良好氛围。
学校的教师评价体制可以说是教师管理制度的一部分, 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教师的角色变化提出明确的要求, 而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在教学反思氛围的建设上, 学校应该做出必要的引导, 教师自己也应该本着为自身专业发展负责的态度, 积极投入到教学反思中, 创建和谐顺畅、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四、改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措施
1. 提高理论素养, 增强反思意识。
教师要增强反思意识, 深厚的理论素养非常重要。在反思性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地对自身已有的观念、假设以及教学活动过程、结果进行批判性分析和思考, 同时将反思的结果作为以后制定行动计划和选择方法的依据。因此, 教师的反思既要瞻前, 又要顾后;既要依靠经验, 又要有所突破。这些都需要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同时, 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反省、分析、推理、归纳, 提出多种解决的假设, 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修正, 直至得出合理的、科学的结论。反思任务的艰巨性, 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坚韧与果敢的意志力, 还需要强大的科学动力为后盾, 这些更多地来自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2. 打破思维定势, 养成反思习惯。
思维定势其实就是经验性思维或习惯性思维。在教学中, 它主要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 对某些教学现象或典型的教学问题的高度概括。这种思维常有以下明显缺点:它具有引出错误信念的倾向;它不能适应于新异的情境;它具有形成思维懒惰和教条主义的倾向。当然, 经验性思维对于教师处理类似的教学问题时能够得心应手, 利用原有的经验或方式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但是, 教学情境是千变万化的, 教学问题也不总是一成不变的, 因此, 依靠经验性思维的教师难免会思维僵化、固执己见、狭隘保守、不思进取。表现在教学中, 常常是迷信经验, 不愿意接纳新观念、新思想;对问题缺乏敏感性, 更少有反思与探究;对于自身的教学行为很少质疑, 缺乏批判意识等。这样, 在错综复杂的教育教学形势下, 教师会显得力不从心, 束手无策, 课堂也会如一潭死水, 毫无生机。因此, 打破思维定势, 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无论对教师, 还是对整个反思性教学来说, 都非常重要。
3. 优化教学设计, 提升反思水平。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和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所谓优化, 也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不断地调整与修正, 以促进教学有序、合理完成的过程。通过优化教学设计, 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的整体布局与进程, 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系统, 同时也是督促教师不断反思和持续发展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 (第2版) .姜文阂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洪明.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成因.上海教育科研, 2002.
[4]Stephen D.Brookfield.批判反思性教师ABC.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雨的四季教师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雨的四季教案06-16
《雨的四季》 教案09-22
描写四季雨的段落07-18
雨的四季仿写600字08-29
部编教材 《雨的四季》说课稿09-29
4四季教学反思07-12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四季服装》及教学反思08-14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设计及反思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