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4-06-24

二年级《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9篇)

1.二年级《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一

13、坐井观天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画出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说说青蛙和小鸟产生的不同看法及其原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学习、做事都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的道理。

学习重点

知道青蛙和小鸟产生的不同看法及其原因。

学习难点

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的道理。

一、导入揭题.1、小鸟落在井沿上喝水,当它看到井底的青蛙,它会对青蛙说些什么呢?读了课文你就会明白。

二、明确学习目标(请一个同学读,大家注意听)

三、学生自学、师生互动、教师精讲点拨

1、出示自学指导一

(1)分角色朗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二至七自然段,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2、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5)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4、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导学过程预设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四、类比训炼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读了课文,我明白了(3、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大。

五、课堂反思,归纳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能跟大家交流一下吗?

六、布置下节课预习

自读课文第14课,自学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

七、板书设计

小鸟 落在井沿(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看问题,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青蛙 坐在井底(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13、坐井观天)。

2、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2.二年级《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二

1.今天, 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爬山》。 (板书课题)

2.请同学们拿起笔, 跟老师听写词语, 看谁能笔下生辉, 既写得正确, 又写得漂亮。 (又弯又窄、山路崎岖、沉静;慢条斯理、洞穿人心、智慧;似懂非懂、自以为是、逞强)

3.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组是描写青山的, 第二组是描写父亲的, 第三组是描写我的。) (相机板书:青山父亲我) 谁能用上其中的一两个词语, 说出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青山那里, 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 我学到了智慧。)

二、围绕主线, 引导质疑

1.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跟大家交流一下。 (学情预设: (1) “沉静”和“智慧”是什么意思? (2) 为什么说我从青山那里学到了沉静? (3) 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怎样的智慧?)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那“我”和父亲有几次对话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认真读读“我”和父亲三次对话的内容, 并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三、品词析句, 解疑明理

过渡:为什么说“我”从青山那里学到了沉静?“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怎样的智慧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和父亲的三次对话。

(一) 父亲第一次说的话。

1. 谁来读一下父亲第一次说的话? (指名读)

2. 为什么说爬山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去掉“格外”行不行?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来说说你的理解。

3. 你还有疑问吗? (学情预设:“征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征服山”和“征服自己”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征服自己?)

4. 面对父亲的教导, 儿子的表现是怎样的? (似懂非懂) “似懂非懂”是什么意思?

5. 我们刚才采用了什么方法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呢? (出示:联系上下文) 我们理解句子还有哪些方法呢?

6. 小结:“我”和父亲满怀信心,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爬山, 终于登上了山顶, 最终征服了自己。 (板书:征服自己) 这就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智慧。

(二) 我和父亲第二次对话。

过渡:父亲身上还有什么智慧?“我”又是如何感悟青山的沉静呢?让我们走进“我”和父亲的第二次对话。 (课件出示5、6、7自然段)

1. 同学们想象一下, “我”和父亲登上山顶后心情怎样?可以用你搜集到的诗句或名言来说说。

2. 父亲说这些话时是怎样的语气?什么是“慢条斯理”?

3. 同学们想想, 这一次父亲的话强调的是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父亲强调的是爬山的过程。我明白了爸爸告诉我做事要尽心尽力。)

4. 那作者认为自己尽力了吗?从哪里看出来?“自以为是”什么意思?

5.小结:做任何事, 都要尽心尽力。 (板书:尽心尽力) 这就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智慧。

(三) “我”和父亲第三次对话。

1.“我”又是如何感悟青山的沉静, 父亲的智慧呢?“我”和父亲的第三次对话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 (出示8、9自然段)

2.“逞强”什么意思?“逞强”也是一个十岁孩子做事的态度, 这时最需要静下心来, 踏踏实实, 用心体会。所以父亲要“我”和他一同躺在树林的草地上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3. 你想不想跟文中的孩子一起去听听山林的声音? (播放音乐)

4. 学生交流自己的体验。

5. 多美的景象啊!谁来读这段话?

四、朗读感悟, 总结全文

1.在爬山回来途中, 作者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最后一段。

2.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

3.二年级《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②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对“我”的爱护、鼓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互动。师:同学们,今天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三句话。(课件)第一句话送自己,请你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我很棒。”第二句話送同学,请你向你的同桌竖起大拇指说:“你真的很棒。”第三句话送给老师,请你转过去面向他们说:“老师,您真的真的很棒。”师:老师送给你微笑和掌声,你们看到、听到了吗?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光荣、温暖、自信……师:看,老师温暖的笑容,鼓励的掌声使你感到高兴、快乐,内心充满了自信。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也有一个小伙子,他在一位老妇人的帮助、鼓励下,重拾信心,刻苦练习,最终获得成功。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唯一的听众》。

一、回忆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这篇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一个小伙子在老妇人的鼓励下,由音乐白痴转变为一个水平很高的小提琴手的事。师:你的语言简洁,又说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得很好。(板书,音乐白痴,小提琴手,“耳聋”的老妇人)

二、品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师:文中谁说“我”是音乐白痴?生1:父亲和妹妹。师:父亲和妹妹还怎么评价?生1:“我”拉小提琴好像在锯桌腿。师:你们想,这样的评价怎么样?生:“我”觉得像刀一样,很伤人心。生2:“我”觉得像一盆凉水,一泼之后,就变得心灰意冷。师:那么“我”的心情怎样呢?生2:非常的沮丧和灰心。(板书:沮丧)师:沮丧是什么意思?生2:就是指对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师:那么这种“沮丧和灰心”带给 “我”的后果是什么?生2:“不敢在家拉琴,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去拉。”

2.第二自然段。师: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后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体会?生:我体会这时候林子里十分安静。生:当时的心里是很愉快的。生:我认为心里是十分激动、神圣的。师:除了愉快,“我”还想……生:拉出美妙的曲子。师:是啊。我对自己有一种期盼。

3.第三自然段。师:“我”拉出美妙的曲子了吗?生:没有。师:(指板书)可我最后成为一个优秀的小提琴手了。为什么?生:因为老妇人的帮助。

4.自主探究,品读感悟。⑴语言描写。师:老人对“我”的帮助、鼓励,是通过什么方面的描写传达出来的呢?生:通过语言描写传达出来的。师:同意吗?那我们就先来找一找老教授语言的句子。学生回答。师:现在同桌合作读一读好吗?一个从“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开始读。(生读)你们真的很棒!师:同学们,听了老人的话,现在你还想溜走吗?生:不想溜。师:为什么?生:因为她对我拉的曲子居然没有感到难听,没有责骂。反而还说是她错了,使我心动。⑵说变化。师:在老人这样诗一般语言的鼓励下,“我”有了怎样的变化呢?生:“我”不在乎了。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师: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呢?生:自信的力量。师:以前“我”只想到林子里一个人静静地练琴,而现在呢?生:早早地来到林子里,我变得勇敢了。师:以前父亲和妹妹会捂着耳朵逃走,而现在?生:家人们表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师:以前老人总不忘说真不错,而现在她说了什么?生: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幸福和快乐。师:非常好!⑶神态描写。师:课文几次写到老人的眼神。在写老人的眼神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词语,是什么呀?生:平静。师:同样的词语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是作者语言贫乏吗?不是,相同的眼神背后,老人的内心活动是不同的。在每次平静的眼神中,老人仿佛在想什么呢?生:第一次:老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她在想……生:第二次:对着我唯一的听众,一个耳聋的老人,我继续拉琴,她平静地望着我,她在想……生:第三次:老人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地打着拍子,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她在想……

三、回归整体,总结升华

师:“我”之所以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练琴,得益于自称耳聋的老人对“我”的鼓励。因此,“我”能从一个“音乐白痴”到最后成为“优秀的小提琴手”。然而,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在练琴的过程中,一直陪伴我的那位老人竟然不是聋子,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首席小提琴手!孩子们,当真相大白时,我的内心是怎样的?(震惊,感慨万千)文章写了吗?(没有)只有6个小圆点,省略号。老人为什么要自称是聋子呢?生:她故意装聋,是为了让我练琴时无所顾忌,减轻负担,鼓足勇气。师:老人给我信心,给我鼓励,带给我享受,带领我走向音乐的美好境界。那么,老人是用怎样的心来对待我的呢?生:一颗金子般的心。

配乐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师总结:文章抓住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向我们展示一个暖人心的小故事——一个善良的老人无私的关爱,让一个失去信心的小伙子成了真正的小提琴手。其实在我们身边这种关爱无处不在。一个慰藉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善意的谎言,都会激发我们加倍的勇气和信心。让我们感谢这唯一的听众吧!

板书设计:唯一的听众 音乐白痴 沮丧 语言描写

4.二年级《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四

博睿特外国语学校

刘 琴

教学目的:

1、会写:蛙、错、答、还;理解无边无际、大话,体会笑的含义。

2、读懂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大?小鸟为什么认为天无边无际?初步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大话、无边无际、笑,理解青蛙、小鸟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初步理解这个成语的寓意。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这个成语的寓意。教学过程:

一、课前诵读《小青蛙》

小青蛙

小青蛙,呱呱呱。它说自己是画家。画只兔子两条腿,没有耳朵扁扁嘴。画只鸭子四条腿,长长耳朵三瓣嘴。兔子鸭子笑哈哈,问青蛙,画的啥? 小青蛙,低着头,一下子成了哑巴。

二、谈话导入

师:儿歌中的小青蛙多粗心呀,孩子们会向它学习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与青蛙有关的寓言故事。齐读课题《坐井观天》。

1、先来和词语娃娃打打招呼吧!(开火车:小鸟、青蛙、朋友、看见、抬头、回答、不信、错了、还用、大话、井沿、坐井观天、无边无际)

2、还记得故事讲了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吗?

3、你能把青蛙和小鸟正确贴在黑板上相应位置吗?(全班回顾: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他们在争论:天有多大?)

4、想听听他们的争论吗?看,他们来了!

三、创设情境,学习课文

1、两生分角色表演

青蛙:大家好我是青蛙。

小鸟:大家好,我是小鸟。

青蛙:请大家认真倾听我们的争论。小鸟:想想我们看到的天有多大呢? 表演

青蛙:大家知道我看到的天有多大吗?对,我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贴板书)小鸟:伙伴们,你们知道我看到的天又有多大吗?真棒,我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贴板书)

2、师:听到这,你们想问什么?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就藏在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中。想像刚才两位同学那样读吗?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动作;

2、讨论:青蛙为什么觉得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而小鸟为什么认为天无边无际呢?

3、小组合作学习。

4、展示交流朗读三次对话。学习第一次对话

(1)哪个小组想来展示读第一次对话。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待会我们比一比哪些小组评得最精彩。(2)生评价:

我要表扬xxx,读出了疑问的语气(你关注了语气,你能像他这样读吗?); 我要给xxx提个建议:读一百多里时可以重一点,慢一点。师适时引导:你关注了词语:一百多里说明小鸟飞了很远很远,它可能飞过了高山,飞过了„飞了这么远,真是又累又渴,谁想再来读一读小鸟的话。学习第二次对话

(1)青蛙相信小鸟说的话吗?哪个小组有信心读好第二次对话。倾听比发言更重要,我期待着你们的精彩点评。(2)生评价。

生评价青蛙读出不相信的语气。师适时引导理解青蛙的话:

1、什么样的话是大话?(吹牛的,谎话等)青蛙认为小鸟说的哪句话是大话?为什么?(它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2、你能把不相信的语气读出来吗?

3、小鸟为什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它天天坐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大的天。)

3、动手实验:拿出卡纸卷成圈看天花板,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只有纸筒那么大,其余看不到,目光都被卡纸挡住了。)

4、小结: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他的目光被井壁挡住了。这真是一只(目光短浅)的青蛙。(板书:见识有限,目光短浅)

5、谁再来读一读青蛙的话。

生评价:xx强调无边无际,读出天的大。师适时引导小鸟的话:

1、什么是无边无际?还有什么可以说无边无际的?(大海无边无际,草原无边无际„„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它飞过很多地方也没有看到天的边。)

2、创设情境引读:是啊,小鸟飞过很多地方,它飞过一座座巍峨的高山,看到一片片茂密的森林,它觉得: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生读);小鸟飞到(碧绿的草原,看到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它想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啦(生读);小鸟又飞到广阔无垠的沙漠,看到万里黄沙,它不由地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啦!(生读);小鸟还飞过一望无际的大海,看到无数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它感叹地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啦!(生读)这真是一只(见多识广)的小鸟。(板书)

3、现在,一只井底之蛙却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它说得对吗?你想对它说什么?快和小鸟一起劝劝它吧!学习第三次对话。

(1)听了小鸟的劝告,青蛙又是怎么说的呢?指名小组读,他组评价(提醒大家关注表情:笑)

(2)师:在这两段话都有一个相同的表情:笑。你知道他们为什么笑吗?(3)生回答(青蛙认为自己是对的,小鸟是错的所以笑。)师:是呀,它不仅目光短浅,还是一只(自以为是)的青蛙。(4)(小鸟觉得青蛙错了,还自以为是,所以笑了。)

(5)让我们带着不同含义的笑,再来读一读第三次对话吧!全班读文。

6、拓展想象:听了大家的话,青蛙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又会说什么呢?(1)小组讨论

(2)指名汇报(青蛙跳出了井口,他来到„„,惊奇地看到红红的花„„,它会说(外面的世界真美啊!天空真的是无边无际!我以前真的错了„„)。(说美点,眼光放远一点。)

7、每个寓言故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同学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知道很多的课外知识。谁能我们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学到这么多知识的。

指名分享。

教师小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定能增长我们的见识的。

8、有了深刻的理解,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分角色朗读课文。(分三个大组)

四、指导写字:答、蛙、还、错 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书写环节。

1、出示生字。请看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指名读一读,提醒重点字音。

2、书写第一步:仔细观察;

3、书写第二步:提醒关键笔;

4、书写第三步:书空笔顺;

5、书写第四部:描红练写。

以生为本,构建有趣有效的课堂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博睿特外国语小学 刘琴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反思。

一、创设情境,能引导学生愉悦地走进文本。

在开课时,安排两个孩子带着头饰表演了课本剧。孩子们的绘声绘色的表演首先起到激发全班同学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想要读文的兴趣;第二对接下来小组的分角色表演起了示范作用;第三同学们在津津有味地倾听中回顾了课本的内容,顺利找到了青蛙和小鸟各自对天的不同看法。这个环节有趣也有效。

在帮助学生理解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时,带着孩子们做实验:把卡纸卷成圈观察天花板,再拿开纸筒看天花板。在对比中体会青蛙目光短浅的原因。但是在此环节不需要孩子和老师做过多的解释,几句话:观察完之后你发现什么?这和青蛙在井里看天是一样的道理: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让它变得目光短浅、见识有限,难怪它要说(引读):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在理解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时,我设计了动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出天的大:小鸟飞过了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看到一大片一大片茂密的森林,它觉得(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小鸟飞过碧绿的草原,看到成群的牛羊,它想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小鸟飞过一望无际的沙漠,看到万里黄沙,它不由地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小鸟飞到蔚蓝的大海,看到大海是那么大,那么美,它感叹地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这真是一只(见多识广)的小鸟。而现在这只井底之蛙却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快来劝劝它吧!再读小鸟的话。学生入情入境地反复朗读,反复体会,效果较好。

在引导学生想象说话: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会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生说话时思维有些局限在前面出现过的情境了:大海、高山、田野等。可以有一些示范或出示一些画面,打开学生思绪,逐渐引导学生说完整、说美、拓宽眼界说远。

二、通过小组展示读三次对话,他生评价,师适时引导重点词语“一百多里”、“大话”、“无边无际”、“笑”,达到指导有感情朗读的作用。

首先,在指导学生关注小鸟说它飞了一百多里时,就有意引导学生想象,小鸟飞过哪些地方(高山、田野等),指导读出天的大,也为体会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打下铺垫;在第二次对话中引导学生了解“无边无际”时,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可以像天一样可以说无边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海洋无边无际)、草原(无边无际)、宇宙(无边无际),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

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我还抓了“大话”这个关键词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大话”这个词来体会青蛙不相信的心情,并由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哪句话,引出青蛙的观点: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通过第四个关键词“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对话。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两次,这两次的笑是有区别的。文中两个笑。青蛙为什么笑,小鸟为什么笑?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是。另一个笑折射出了小鸟的真诚相劝。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

三、关于寓意达成的反思

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给学生的。语文教学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还在于他的教学育人作用。所以在课文教学的最后环节,让学生自由谈谈自己读后的收获,再分享老师的收获:不要作井底之蛙,要勇于接受新事物,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要像小鸟一样飞得高看得远,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再引申到学生身边也有许多见多识广的人。请这些孩子介绍他们见多识广的方法:看书、旅游、看电视等等,老师归纳为一句话引领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能见多识广。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

1、最后识字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完成,时间都去哪儿了?(1)在卷纸筒验证青蛙为什么只看到井口大的天时,学生在谈发现时重复的答案很多,想法对了,但表达不清时,我没有及时地、很明确地帮学生把思路理清,简要明白地表达出来。

(2)学生在评价读书同学时,没有抓住关键词语评价,老纠结于:没有动作等,浪费了很多时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一开始小组准备朗读时的要求改起。a要让要求更明确,不仅要关注语气、动作、表情,更要关注重点词句。b在第一个孩子评价:一百多里读得好时,老师就要明确地、夸张地表扬:评价抓住了重点词语,这就叫会学习。老师特别欣赏,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关注这些重点词语。给孩子一个评价的方向,让孩子知道从什么方面去评价,也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开展。

2、第三次对话中对于“笑”的理解不太到位,朗读也没有落实下去。在学生理解到青蛙为什么笑后,教师可以创设语境,让学生去揣摩着反复读出青蛙的自以为是。如:青蛙错了吗?(错了),但它不知道,还以为自己是对的,读青蛙的话;小鸟告诉它错了,可青蛙不相信,固执得认为自己是对的,读;青蛙自己目光短浅,不听从别人的劝告,还认为别人错了,读„„

5.二年级《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五

潘玉萍

【学习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4、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象。

教学难点:教学的难点在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现代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有关雷雨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下天常常下什么雨?(雷阵雨)雷阵雨就是雷雨。(出示课题)

板书:

15、雷雨

1、雷雨天有什么特点呢?(雷雨时间不长,但天气变化很大。)

2、雷雨时的天气是怎样变化的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边看边听,熟悉课文全文内容。(课件)

三、自渎全文,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那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前的景象?那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中的景象?那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后的景象?(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

四、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让学生观察雷雨前最突出的景象是什么?课文是怎样写的?(软件图①展示)

2、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观察到的景象。

如(满天乌云、天色昏暗、天气闷热。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说明电闪雷鸣在不断加剧。)

3、句式比较:(软件)

乌云压下来。

(1)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具体说明数量,颜色。)

解:满天的:本课指空中乌云多。

黑沉沉:本课指乌云很厚、云很低、天色很暗。

板书:乌云压下来刮大风

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2)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强调)

(说明雨前天气不是一般闷热,而是十分闷热。)

板书:叶不动蝉不叫

(过度: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蜘蛛逃走了。

(3)

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解:垂:原指东西的一头向下,如垂柳。本课指蜘蛛逃走时吊在细丝上的样子。

板书:枝乱摆蜘蛛逃

4、小结:(看板书)这三个自然段生动地描写了雷雨前天色昏暗,没有一丝风,听不见蝉鸣,突然又狂风大作,蜘蛛逃走,电闪雷鸣的景象。这是雷雨要来的主要特征。

板书:电闪雷鸣

5、指导朗读1-3自然段。

6、练习:1(略)

(二)用以上方法学习4-6自然段。

1、读课文4-6自然段,从哪些词中看出雨下得非常大?(软件)哗、哗、哗(突出了雨声大,很密,挡住视线所以看不清窗外的景物。)

板书:下起来越下越大

2、课文连用两个渐渐地,渐渐地说明了什么?

(打雷下雨时间较长,雷声雨声都是由大变小的。)

解:渐渐:一点一点,慢慢地。

板书:渐渐小了

3、小结:雷雨中最突出的景象是什么?

(雨势很猛,雷雨是慢慢变小的。)

4、有感情读4-6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7、8自然段。

1、引导看图,雨停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软件)

2、什么原因是天亮起来了?

(乌云散了,所以光线好了,感觉到天亮起来了。)

板书:天亮了

3、过渡:大雨过后,空气怎样?句式比较。(软件0

清新得空气迎面吹来。

(4)清新得空气迎面扑来。

解:清新:本课指空气清洁而新鲜。

扑比吹力量大,速度快。(动作演示)

板书:空气清新

4、课文里哪两句话与前文有联系?

蝉叫了,蜘蛛有坐灾网上。

(雷雨前蝉一声也不叫,蜘蛛从网上垂下与雷雨后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有什么联系?)

5、从哪些地方还描写了雨后的景象。

(雨停后的太阳,彩虹挂在天空,蝉叫,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叫了。)

挂:吊起,悬在高处。本课指彩虹出现在天空,好像是挂着的样子。

板书:雨停了蜘蛛青蛙

(四)总结全文。(复述板书全文)

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记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

(五)反馈知识。

1、选择正确的词语移动在括号里。

黑沉沉一动满天的一声

(1)()乌云,()压下来。

(2)树上的叶子()也不动,蝉()也不叫。

2、想一想,用哪个词最恰当,将选种的用鼠标按一下。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盖、压、落)下来。

(2)打开窗户,清新得空气迎面(吹、打、扑)来。

(3)一条彩虹(挂、停、飘)在天空。

(4)蜘蛛又(爬、停、坐)在网上了。

3、造句。

(1)渐渐地„„

(2)挂„„

4、说说雷雨前和雷雨后有哪些地方不同,再填表。

雷雨前 雷雨后

天空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蝉 蝉又叫起来

6.二年级《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朗读韵文 课时目标:

1、复习所学生字。

2、了解春节等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文化。教学进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相机出示词卡:粽子]

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相机出示词卡:中秋]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月饼](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4)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5)指名认读、正音。

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

三、指导读韵文

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

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

四、生字扩展练习,丰富词汇

1、开火车,进行生字扩词游戏。如:饺——水饺、饺子、蒸饺„„每人扩一个词。“饺”字扩词完毕再换“拜”字。

2、比一比哪个组车厢最长,说明扩词最多,为优胜小组。

五、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团、饺、饼、端”这4个生字的。

2、教师范写生字,抓重点,指导“拜”、“墓”、“踏”、“端”的结构和笔顺。学生动笔之前,提示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临写。

3、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4、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5、认读课后词语。

6、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词语。

7、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及时反馈。

五、拓展延伸

从课文中或从平时生活中,任选一个印象最深的节日,说说你们家是怎样过这个节日的

1、小组讨论。

2、选代表在全班说。

7.《一路花香》(第二课时)教学 篇七

苏教版第七册第14课

设计理念

《一路花香》是一则寓言故事, 寓意是: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 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 也不能妄自菲薄。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比较抽象、难懂的, 但此文对于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是非常有意义的。于是, 我以破水罐的心理变化为切入点, 以其“惭愧→一丝快乐→伤心”的心路历程为教学线索展开这一课, 使学生入情入境, 真正与文本、人物进行对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教师生动描述并板画) 在印度, 有这样一条小路, 一边只有杂草碎石, 一边却百花争艳, 芳香四溢。人们走过这条小路, 都不禁会赞叹:真是一路花香! (板书课题)

2.过渡:昨天, 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还认识吗? (出示词语, 重点强调带点字的读音。)

过渡:这一路花香和谁有关系? (两只水罐)

二、了解两只水罐的不同特点及其运水的不同结果

1. (出示两只水罐图片) 一只水罐 (有条裂缝) , 一只水罐 (完好无损) 。

2.理解“完好无损”, 说出其反义词:残缺不全、破烂不堪、千疮百孔。

3.那么我们就不难想象, 它们在运水时, 好水罐——— (生: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 破水罐——— (生:只剩下一半的水。)

4.我们想象的和课文中的一样吗?把书翻到76页, 读一读, 找一找, 用横线画出最能表现两只水罐不同特点的词语。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读好“总能、满满的、只剩下”这几个重点词语。

三、学习破水罐和挑水工的第一次对话

过渡:同学们想一想, 破水罐残缺不全, 只能运半罐水, 它的心情怎样?

1.默读破水罐和挑水工的第一次对话, 找出描写破水罐心情的词语。

2.找出“惭愧”一词并理解其意思。 (做错了事, 心里感到不好受。)

3.想象:好水罐和破水罐各自会怎么想?

(好水罐可能想:你看我多了不起, 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 我多骄傲呀!破水罐可能想:我真是个没用的东西。)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教材, 分析两只水罐的内在心理活动, 为以后体会文章的寓意作好铺垫。】

4.指导朗读破水罐 (不好意思) 与挑水工 (大度) 的心理状态。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使学生入文入境, 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 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进而由读文过渡到说文, 写文。】

四、学习破水罐和挑水工的第二次对话

1.引读课文第3自然段开头第一句。

2.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一路花香的美景到底是什么样的?

3.谁来用我们学过的成语或诗赞美这一路的鲜花? (万紫千红、百花争艳、五彩缤纷、姹紫嫣红、五颜六色、万紫千红总是春、满园春色关不住……)

【设计意图:对于一路花香的美景, 文中只是只言片语, 一带而过, 此处是学生补白文本、拓展思维的绝好机会。首先, 请学生想象一路花香的美景, 然后让学生用学过的四字成语或诗句形容美景, 以此对其进行读写的整合训练, 从而达到以画促读, 以说促读, 由读到写, 运用积累语文素材, 内化语言文字的目的。】

4.想象:如果你走过这条小路, 你会有什么感觉? (这花儿真美呀, 真是百花争艳, 芬芳扑鼻。)

当行人走过这条小路, 他们会怎么说? (这么美的花儿是谁种的?是谁浇灌的?)

5.继续引读“这美好的景象使破水罐感到一丝快乐”。 (板书:一丝快乐)

问:为什么破水罐只感到“一丝快乐”? (因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 仍然感到伤心。)

(板书:伤心)

6.齐读挑水工说的话。

(1) 找出反问句, 换一种肯定的说法, 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a.难道你没有注意吗?

b.如果没有你, 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儿呢?

(2) 默读挑水工的话。同桌讨论: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写下你的感悟。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感悟自然也是多元的, 教师不应该告诉学生统一的寓意, 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静心品文, 用三言两语记下感受。只要学生能结合实际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无论深浅, 都是有价值的。】

以下是学生感悟到的:

一路花香, 表面看是破水罐浇灌出来的, 而实际上是挑水工的功劳。

挑水工有智慧, 聪明大度, 心地善良, 能换个角度去考虑问题。

好水罐这么骄傲, 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换成破水罐? (好水罐的骄傲, 不是得意忘形, 而是自豪, 所以没有必要把它换成破水罐。每个人都各有长处, 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板书:要正确认识自己)

【设计意图:教师注重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准确把握课文寓意。】

(3)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体会。

在班里, 你可能是个成绩不太突出的学生, 学了这篇课文后, 你会想……

在以后的日子里, 你可能是个不太出色的人, 想想小学时学过的这篇课文, 你会想……

7. (课件出示) 欣赏美景, 听老师范读, 再度回味挑水工的话。

五、

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

齐读全文, 说说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名人名言:

夫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 (屈原)

恢宏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

八、小练笔:破水罐听了挑水工的话, 它会怎样?

8.《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八

1. 这节课,我们将循着作者的文字走进一个关于水的难忘故事中——

2. (出示)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一组简简单单的数据,却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水的稀少,水的珍贵,水的来之不易。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

3. (视频)崎岖的山路,炙烤的骄阳,浑浊的担水以及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挑水路上漫长而又艰难地前行,细小泉眼旁焦急而又无奈地等待……构成了水给作者留下的苦涩记忆——

4. (板书)苦涩

(二) 创境——体验文情

1. “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

(1) (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从“最珍贵”这三个字,你能想到些什么?

(2)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并齐读——

(出示)

① 所以——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② 所以——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

③ 所以——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

(3) 下面,让我们细细来品读这些句子,品味这些句子背后的故事——

2. 由于水的稀少,水的珍贵,洗澡对于那里的人来说,是一件太奢侈的事情——

(1) (出示)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自己读一读,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2) 你能想象一下没有澡洗的日子吗?一天不洗澡?十天呢?几个月呢?天气凉爽的日子还好,夏天呢?

(3) (出示)特别是在夏天,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

① 知道“风干”是什么意思吗?根据字面猜一下,你能想象一下那种被风干的感觉吗?嘴唇?——皮肤?——嗓子?

② 当一场雨在这个时候不期而至,那该是怎样一幅画面?那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雨中——

(4) (出示)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然后大人们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这样的无遮无挡——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① 读一读这段文字,细细品味其中的一些词语,你能想象出它背后的画面,背后的故事?

② 谁为我们描绘一下你看到的,听到的?

③ 通过什么词,想到了(结合学生回答)那是一种什么心情?那是一种什么感受?你能读出来吗?

(5) (引导)

① 你注意到“抚摸”这个词了吗?抚摸是什么感觉?那雨水落在孩子们的身上,给他们一种抚摸的感觉,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② 从“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你能感受到什么?

③ 大家有没有关注最后一句话?在下雨天,无拘无束的孩子会在雨中洗澡,然而大人最终也加入到这样的行列,你从中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水的珍贵——

(6) (出示)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雨中洗澡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滋味?

(7) (板书)快乐

3. 像过节一样,美好的日子在我们那里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特别是在夏天,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储藏在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1) (出示)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

① 你能理解这句话吗?

② 让我们随着四兄弟一起来感受一下水带给我们的快乐与清凉吧——

(2) (出示)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水,这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润滑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

读一读这段话,其他同学闭眼想象,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3)(引导)

① 吸吮是什么意思,你能做一下这个动作吗?这是怎样的吸?由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对水的渴望)当那种极度的对水的渴望由于因为水滑过而得到满足的时候,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② “滑过”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从三个“滑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很轻柔,很舒服)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③ 哪里的水让作者感受到了这份舒服,这份畅快,这份满足?

(4) (出示)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

有多少水让作者感受到了这份舒服,这份畅快,这份满足?

(5) (出示)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

4. 现在能体会到母亲为什么这样说了吗?

(三) 读写——迁移文情

1. (渗透写法)雨中洗澡和一勺水沐浴让我们感受到水给作者他们带来的痛快,带来的满足,带来的幸福。然而,当我们读着这些文字的时候,当我们想象那一幅幅画面的时候,当我们透过文字背后,去触摸去感受他们的心情的时候,你又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这就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反衬写法。

2. (拓展资料)中国西北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极度缺水。那里的人、畜用水几乎全靠人工蓄集的有限的雨水。因无足够的资金对这种水窖的内部进行混凝土硬化,会很快出现渗漏。严重缺水的恶劣状况,导致当地农民生活艰难、生产原始、教育落后、妇女的疾病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妇女们承担着数倍于正常环境下妇女肩负的生活重任……

3. (升华情感)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4. (读写迁移)设计节约用水的公益用语。

9.二年级《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

(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二、学习课文

1、文中的白鹅一定给你留下了很多印象.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口头填空:

这是一只──的白鹅。

(高傲)

(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鹅形象。)

2、我们重点来探讨一下白鹅的高傲:

哪句话能体现出来?

(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第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的特点写具体的呢?

默读第三自然段:

找出一个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词语旁写一写,或者用图画来表示。

(“厉声大叫”“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等词语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白鹅叫声的特点。 )

师: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白鹅的高傲呢?

生:我从白鹅的叫声中体会到它的高傲。见到生客进来,它必然厉声叫嚣,仿佛大声训斥别人似的,表现它的威严。远处有人走动,也没惹着它,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吠,好像责备别人打扰了它的安宁。

师:体会得不错。如果鹅也会说汉语的话,你们猜猜,它会说什么?

生:见到生客,它会大声训斥说:“你是谁?为什么不通报一声就进来?没礼貌的家伙!”

师:够傲的。

生: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引吭大叫,一定说:“外面谁在走动?最好离这儿远点!”

生:我认为它可能这样说:“喂,是狗吗?你这个讨厌的东西,还没到吃饭的时候,你又在外面干什么?”

师:你为什么认为它会这样说?

生:因为每当吃饭时,狗都来偷食,白鹅一定恨透了狗,稍有动静,它就会认为是狗。

生:我认为它在喊:“主人,外面有人走动,快出来赶走他!”

师: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看到了它的尽职,难怪主人喜欢它呢。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

(相机板书:好一个高傲的白鹅叫声步态吃相)

(以“怎么写”为着眼点,引导从课文的中心句、过渡段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表达顺序。)

2、通过多种形式读:

带着想象读出内心感受。

3、认真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说说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再次交流:

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雪白的大鸟”可以看出鹅十分可爱;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相机板书:

尽职勇敢可爱

4、指导读书方法:

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

(通过引读有关句子,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认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阅 读。)

5、带着感情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品味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感悟作者认真观察的态度和写作方法。

7、齐读本段的词语:

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写鸭呢?这是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中,体会作者通过鸭和鹅比较的方法突出鹅的步态特点。)

2、同学们能从课文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演一演?下面的同学注意看,看一看演的象不象,并且要用课文里的词语形容他们演得样子。

(感悟观察细致运用对比、拟人来突出特点的表达方法。)

3、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自由朗读,抒发喜爱之情。

4、小结后齐读第四自然段,加深体会。

5、积累词语:

步调急速、局促不安、大模大样、从容不迫。

六、找句子

1、课文在描写白鹅吃相高傲着一特点时有些句子描写的很形象,你能找出这样的一些句子来吗?

2、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在文中画出来读给大家听:

师:课文在描写白鹅高傲这一特点时,有些句子是直接写的,请同学们把这样的句子画出来读给大家听。

生: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生: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生: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生: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师:通过刚才我们读的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些句子表面上是说不喜欢这只鹅,在说它的缺点,而实际上更能感觉到作者特别喜欢这只白鹅。

师:看来你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写法的作用,所以鹅的“缺点”也就成了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那么,文中除了用这种写法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外,还用了什么方法呢?我们快速浏览课文,再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我发现作者一直把白鹅当作人来写。

师:那你觉得这只白鹅像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它叫的时候像一个严厉的警察,走起路来像一个京剧里出场的净角,吃饭的时候像一个要专人侍候的大老爷。总之,像一个很高傲的人。

师:看来你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写法的作用,所以鹅的“缺点”也就成了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文中除了用这种写法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外,还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作者用这种方法写,既突出了鹅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有许多好的方法,大可不必口口声声地说我喜欢它。请同学们课下也认真观察一下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试着用我们发现的写法,把它特点写出来,把你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七、积累运用,读写结合

课文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写出了鹅的高傲。你愿意把自己当作一只高傲的白鹅,向别人介绍自己吗?

出示“快乐写话卡”:

10.二年级《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

引背第一节: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地方,那就是---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叫---过渡:咦,一个小小的青海湖为什么能闻名中外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鸟岛上游览一番吧!揭题,续题。

1、现在正是春光明媚的季节,就让我们走近春天的鸟岛吧!

2、课件出示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指续,齐读)适时补充:因为天气变暖,蓝湛湛的湖水解冻之后,湖里到处是又肥又嫩的水草,鱼虾成群,这样的气候和环境非常适合鸟儿的生活,所以有大批大批的鸟儿飞到这个小岛。出示句子: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出示“一群一群”。

你从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a、(当学生说到鸟多时)老师告诉大家,每年春天一到,就有很多很多的鸟儿成群结队地飞来鸟岛,有十万多只呢!再读好词。

b、手势演示:一群鸟儿飞来了,又一群鸟儿飞来了,这一群一群接连不断地飞来呀!再读。评价:哇,鸟儿成群结队地飞来了,一群紧接着一群呢?(2)这么多群鸟,是同时一起飞起来的吗?(动画演示)你们看,今天飞来了几群,明天又飞来了几群,后来又有许多像这样有先有后,有多有少,这就叫陆续。再读句子

3、这么多的鸟儿飞来会干什么呢?引读:它们在这里筑巢安家,养育后代。课件出示鸟巢的图片。

师:孩子们,鸟巢就是我们说的鸟窝呀,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鸟巢在哪里吗? 课件出示北京鸟巢图片。

师:自08年北京奥运会后,鸟巢就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它节能、环保、美观、实用,现在鸟巢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是我们国家又一标志性建筑。这么伟大的成就创意来自哪儿呢?就是鸟儿给我们的启示。鸟窝做好了,看鸟儿们还会干什么呢?

课件出示鸟妈妈养育孩儿图:鸟妈妈带着孩子(),鸟妈妈教孩子(),这就是养育后代。

课件出示春天

养育后代 齐读

二、过渡:小鸟们在岛上快乐地忙碌着,转眼间,夏天来临了,咱们赶快去瞧瞧吧。

1、自由读第三节,你觉得六月的鸟岛怎么样? 交流后板书:鸟儿多,鸟窝多,鸟蛋多。

2、哇!这么多的鸟儿,鸟窝,鸟蛋,真让我们目不暇接,先来看看描写鸟多的部分吧。a、出示: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谁来读

你们从哪儿读出鸟很多很多?

抓住“各种各样”

有哪些鸟儿呢?想看看吗?

出示各种鸟儿图理解“各种各样”

告诉你们,鸟岛上还不止这几种鸟,一共有一百六十几种呢!真是

各种各样(指导读)b、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是多么开心热闹呀,它们会干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

鸟儿们有的()有的()有的()

c、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水里游的还是鸟,真是鸟的世界!读好这个词。还可以说是鸟的()(天堂,乐园,王国)。

3、过渡:因为岛上鸟多,所以鸟窝也特别多。

出示句子:“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哪些词语突出鸟窝多?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表演理解)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4、再走近鸟窝一看,出示“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指名读,“窝里窝外,到处”我好像看到满地都是大大小小的鸟蛋啊!再指名读,出示图“玉白色”“青绿色”,好美的颜色。女生再齐读

小朋友,鸟岛上遍地是五光十色的鸟蛋,你走路来可要小心啊,千万别踩到鸟蛋,男生再齐读,小心翼翼的。

5、海西皮小岛上有这么多的鸟,这么多的窝,这么多的蛋,怪不得被称为(点题)让我们美美地读,感受六月份鸟岛的热闹,齐读这一段。

三、过渡:鸟岛上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景色奇丽,所以来岛上游玩的人 引读第四节

1、岛上的游人多,为什么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指名答 是啊,因为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游人们懂得爱鸟,护鸟

出示句子: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没有人去碰一下。

没有人去碰一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表达方式不同,一句先说结果再说原因,另一句先说原因再说结果 男生读上句,女生读下句

2、那现在你明白了吗,为什么青海湖鸟岛能闻名中外呢?让学生任选一种说。出示:青海湖鸟岛闻名海外,因为

因为

所以 出示青海湖鸟岛资料。

11.《冰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一

1. 这节课,老师带着小朋友们继续去欣赏美丽的冰花。让我们再一次呼唤它的名字。(生看板书,多形式读课题)

2. 上节课,小朋友认识了许多词语宝宝,跟它们打打招呼吧!(课件映示词语)

树叶 小草 牡丹

宽大 柔嫩 丰满

晶亮 洁白 漂亮

爷爷 时候 玻璃

分行,一组组地读,齐读轻声字。注意朗读形式的多样。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巧妙引入词语,既可较好地导入新课,又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字词的学习。同时,教师对出示的词语进行归类,让同学们在复习巩固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类结构”的影响。

二、 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冰花的晶莹

1. 过渡:大家读得真棒!词语宝宝看到大家把它们的名字读得美滋滋的,要奖励你们听一段优美的音乐,请闭上小眼睛欣赏欣赏。

2. 播放音乐并描述:一转眼,寒冷的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冬天的夜晚可真冷呀!清晨,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来了,人们渐渐地从睡梦中醒来,拉开窗帘,(课件映示),快睁开你们的小眼睛!你看到了什么?

3. 小童和我们一样,他看到了——(指名读)

4. 再读一读,这句话里,告诉我们冰花是什么样的?(晶亮)理解“晶亮”一词的意思,还有什么是“晶亮”的呢?(指名说,相机填空:冰花像( )一样晶亮。

5. “一朵朵”:这个词告诉我们冰花只有一朵吗,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体会多:

树上的叶子很多,我们会说——一片片。天上的星星很多,我们会说——一颗颗。路上的汽车很多,我们会说——一辆辆……所以,玻璃窗上的冰花很多,我们就说——一朵朵。

6. 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激情,引领学生更快地进入课文的学习。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晶亮”及冰花的多。并紧密地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来指导朗读,达到了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

三、 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冰花形态美

1. 小童第一次看到这么晶亮的冰花,他忍不住——(生)喊起来。

2. “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喊呢?(他感到很惊讶,很奇怪,不由得喊起来)

3. 小童是怎样喊的?现在你就是“小童”,老师扮“妈妈”,请你来读一读,把你的惊奇告诉“妈妈”吧!指名朗读。(再次齐读)

4. 啊,真漂亮!(映示图片,教师范读)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冰花怎么样?(指名说)所以,小童忍不住说——“啊,真漂亮!”

那么,冰花到底有多漂亮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评议,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在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议读等多种方式中,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词句,引导学生体味文中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体会冰花的美丽多姿和晶莹透亮,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

5. 在这些像树叶、小草、牡丹一样的冰花里,你最喜欢什么样子的冰花呢?(指导朗读。学生自由汇报)(1) 它像宽大的树叶。这是怎样的树叶?(指名说)你能读好吗?

(2) 像柔嫩的小草。(想象)什么季节的小草是最柔嫩的?(春天。软软的、细细的、嫩嫩的,我们还可以在草地上睡大觉呢)对呀,这样的小草多想让人去轻轻地摸一摸呀!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3) 像丰满的牡丹。(映示两幅图)比较理解“丰满”一词。你觉得哪幅图中的牡丹是丰满的?它长得怎么样?(很漂亮,开得很大,花瓣多)

你们看,这朵牡丹的花瓣那么多,那么密,开得这么大,多美呀!这就叫“丰满”。(相机指导朗读)。

6. 这些冰花各种各样,真美呀!能连起来把句子读一读吗?(指名读)

【设计意图】冰花景象美丽,作者想象贴切,对于 “宽大,柔嫩,丰满” 这三个体现事物形态、感觉的词语,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我们可以巧借图片、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让同学们在观察、比较、想象、朗读中,在头脑里去复原文字描述的景象,感受冰花的晶亮之美,无言之美。

7. 老师把书上的句子变成了一首小诗,谁能试着来读一读?还可以加上动作,自己先练一练。(配乐练习,指名读)

大家想不想再去看看各种各样的冰花?(映示课件,仔细看冰花像什么)

8. 欣赏,出示句式练习。指名说:“冰花像————。”谁能把刚刚同学们说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把刚刚说的句子连起来就能变成一首小诗。你能看着黑板和大屏幕说一说吗?(映示学生的作品指名说)你看,这就是我们大家创作的小诗。多美呀,我們也来读一读自己创作的小诗,要把你对冰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哦!(齐读)

【设计意图】在诗歌的品读、句式的说话训练、小诗的创作过程中体悟冰花的形态美。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让学生做做说说,意在让学生通过想象,运用文中的语言说说自己的创意,内化课文的语言。

四、 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冰花的成因

1. 过渡——这么美丽的冰花是从哪儿来的呢?相信聪明的小朋友读完第3自然段就一定会明白的。(自由读,指名说)

2. 谁来做小童,谁来当妈妈?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指名读)

3. 指导朗读:小童心里充满了疑问,他可是很好奇的哦?谁再来读?

4. 冬爷爷是怎样把冰花这份礼物送给我们的呢?他有个小秘密想告诉大家!(录音播放冬爷爷的话,将冰花的成因藏在故事里)

哦,冰花的形成里还藏着这样的秘密呢?大家听明白了吗?

【设计意图】这一自然段中,小童的问题充满孩子的天真,而妈妈的回答又是充满了智慧,充满想象。它可以让孩子们去想象,去发挥,唯一不需要的就是具体解释冰花是怎么形成的。可以让孩子们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听录音故事中,形象地了解冰花的形成原因。

五、 拓展升华,感受冬季的自然美

1. 除了冰花,冬爷爷还会给我们送来什么礼物呢?(映示课件)瞧,这是开在大树上的冰花。多美,多亮!冬爷爷把雪花撒向大地,多么迷人的景象!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堆雪人呢?多开心啊!这是晶莹透亮的冰凌,挂在屋檐下,多像银色的门帘。

看,还有不怕寒冷的梅花呢,它们多勇敢呀!

2. 小朋友们,这些都是大自然神奇的现象,如果你能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一定会收到大自然送给我们更多的礼物。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体会大自然的神奇,让语文课堂更具开放性,让学习不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是有机地拓展到课外,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

六、 教学生字

1. 过渡:刚上课时,小朋友们把词语宝宝读得可美啦!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还记得吗?复习六个生字。

2. 丰: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说笔顺,教师范写,教口诀:一横中,二横短,三横长,一竖竖中线)学生书空。在书上描红。

3. 他:要写好“他”这个字,两笔很关键,横折钩和竖弯钩。横折钩要斜一点,左低右高,不能高也不能太低,要恰到好处。竖弯钩竖要短,弯要有弧度,顿笔再勾。笔画写得舒展,注意左窄右宽,写得略为紧凑。相机区别“他、它”。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写好铅笔字是低年级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必须在每一节语文课中坚持不懈地培养,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2.《九色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二

国标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1课《九色鹿》一文, 主要讲述了美丽善良的九色鹿救了落水的调达, 然而调达却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为了得到重金, 竟然出卖了九色鹿, 但“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最终调达受到了国王的严惩, 九色鹿又过上了安宁平静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应当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见利思义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 不图回报的品质, 谴责调达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认识了九色鹿, 还认识了 (调达) , 那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板书:

那九色鹿是怎样救调达的, 调达又为什么要害九色鹿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精读课文, 深入探究

1. 这是一只怎样的九色鹿?自由朗读课文第1小节, 画出描写九色鹿的语句。

练习说话:真是一只_________的九色鹿!

过渡:这么美丽的九色鹿你们见过吗?可惜我们大家都没遇到过, 但是有一个人他却遇到了, 那就是 (调达) , 那调达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遇到九色鹿的呢?

2. 默读课文2~5自然段。要求:

(1) 用“________”画出描写九色鹿的语句, 想想这是一只怎样的九色鹿。

(2) 用“﹏﹏﹏”画出描写调达的语句, 想想这时候的调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 课堂交流:

(1) 这时候的九色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

(1) 善良、勇敢

出示:“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 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a、你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九色鹿的勇敢?

b、“立即”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c、这时候的调达正处于怎样的境况中? (抓“汹涌”、“奋勇挣扎”感受情况的危急)

d、就在这危急的时刻, 九色鹿出现了, 难道九色鹿掉进这汹涌的波涛中就没有生命危险吗?那它为什么还要去救他? (勇敢)

e、再读这句话, 读出九色鹿的勇敢、善良。

(2) 不求回报

出示:“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就算知恩图报了”。

a、什么是“知恩图报”?这里的“恩”在文中指什么?

b、对于调达来说, 他准备以怎样的方式去回报九色鹿?

c、九色鹿需要调达这样的回报吗?它只要调达 (不泄露自己的住处)

d、这真是一只_____________的九色鹿。

(2) 此时的调达给你的印象又是怎样的? (感恩戴德)

(1) 出示:“落水人名叫调达……终身受你的驱使”。

a、此时此刻的调达内心有着怎样的情感?

b、你从哪些词感受到的? (抓住“连连叩头”、“感激”、“永远”、“终身”体会)

c、读出调达的感激之情。

(2) 出示:“调达郑重起誓, 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 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a、什么是“郑重起誓“?

b、出示“誓”, 解释:誓, 上折下言, 古人发誓时跪在地上, 手拿枝条, 发完誓后折断枝条, 如果违背了誓言必将和这根枝条一样。

c、面对自己的救命恩人九色鹿, 调达郑重起誓:我调达对天起誓, 今生今世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 如果说了, 必将____________。

过渡:真切的誓言还在耳边回响, 可是这样的誓言禁得住时间的考验吗?调达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去回报九色鹿的呢?

4. 默读课文69自然段, 要求:

(1) 用“________”画出描写调达的句子, 想想这时候的调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用“﹏﹏﹏”画出描写九色鹿的句子, 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3) 用“======”画出描写国王的话, 想想国王为什么惭愧。

5. 课堂交流:

(1) 这时候的调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调达看了皇榜, 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 就进宫告密”。

(1) 告什么“密”? (说出九色鹿的住处)

(2) 刚才还是信誓旦旦, 为什么突然之间就发生了变化? (看到了一张皇榜)

(3) 皇榜上会写些什么内容?联系课文内容谈一谈。

此时, 调达会想:_____________。

过渡:最终, 调达还是没能抵挡得了金钱的诱惑, 他最终选择了金钱, 出卖了九色鹿, 他不仅告了密, 还带领国王的军队去捕捉九色鹿。

(2) 当九色鹿发现调达站在国王身边的时候, 她内心的感受怎样? (十分愤怒) 。

(1) 为什么愤怒?

出示第3、5、7小节, 通过对比感受调达的背信弃义, 忘恩负义。

(2) 读一读九色鹿的话。

a、此时九色鹿眼中的调达是怎样的?

b、“见利忘义”中“利”、“义”分别指什么?

c、什么是“灵魂肮脏”?这和衣服的肮脏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说调达灵魂肮脏?

d、九色鹿仅仅斥责了调达吗?它还斥责了谁?斥责国王什么?

e、带着愤怒之情再次读一读九色鹿的话。

(3) 听完九色鹿的话, 国王十分惭愧, 他为什么惭愧?最终, 国王还是醒悟了, 他会对调达说“________。”

对九色鹿说“________。”对全国臣民说“________。”

(3) 故事读到这儿, 你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说, 把你从中受到的启迪用一句简短的话写下来。

三、总结延伸

1.“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同学们, 让我们多一份善良,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那样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13.二年级《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教学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趣的故事【出示:《一分钟》】。齐读课题(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读的时候要注意翘舌并且后鼻音,再读一次)

现在请同学们轻轻的翻开课本,找找课文出现哪些表示数字的词?(你有一双火眼金金一下子就发现了)【板书:一分钟 20分钟】

谁能抓住这两个数字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故事?(说得真好,看样子这个故事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板书:多睡 迟到】 注意:迟是这节课的生字,拿出你们的手指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个字,注意最后一笔是点,好,读读这个词:迟到)

二、对比学习1、5自然段,感受元元的后悔。(哈欠轻声)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整整20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在我们就去看看多睡一分钟时的元元。(出示第一幅图片:贪睡)

谁来读一读这一段?(恩,你注意到了哈欠的欠在词语里读轻声)

你能做做“打哈欠”,的动作?孩子们,你们从他这个动作中知道了什么?(他太困了不想起床)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像元元这样不爱起床的时候(没有:看来你已经养成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不像元元,闹钟响了也不愿意起床,非常懒,谁能再来读读这句话?恩,真懒)(有:那你不爱起床你是怎么表现的?好带着你的这种感觉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课文句子“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谁来试一试。(看来你平时就是这样)好,谁还有这样的感受,请你来读一读(哦,感受到你/元元不爱起床了)还有谁也有这样的感受?有这样感受的同学一起来读一读(感受到你们/元元不爱起床,懒洋洋的样子了)

看,这是多睡一分钟的元元,钻在被窝里,多舒服放松呀!让我们再来看看迟到20分钟时的元元。(出示第二幅图画:迟到)

1、【板书:看图说话】:大家看,知道哪个是元元吗?你是怎么发现的?【出示课文句子“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再观察图片,你还看到了什么?老师在评判元元,你还注意到了同学们的眼光。面对老师的批评,同学们异样的眼光,请你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说说元元这时候的感受,他感到非常...段6(板书:后悔)

2、元元——非常后悔。【出示:第六自然段】。

三、学习2-4段,感受元元一路的后悔。

元元是不是当他迟到的时候,回到教室里才后悔的呢?那你还从哪些地方也读出了元元很后悔?请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2-4段,画出表示元元后悔的句子。(师巡视)

1.【出示: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bei)着书包上学去了】

恩同学们读的认真画的也很仔细。大家看,谁来读读这句话,老师发现这里有一个字很特殊,刚才有些同学没读准,谁能提醒大家,背多音字,背着书包齐读。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出示:背】)

谁来说说你从第二自然段的哪个句子可以读出元元的后悔?

【出示: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你能做做叹气的动作,恩,元元,元元,你为什么叹气呢?(红灯亮)

读:当红灯亮的时候,他心里会怎么想的?(这时候怎么亮了呢,真不巧)恩,很扫兴很可惜,请你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他还会想些什么(红灯你快变成绿灯)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恩,有点后悔)齐读(扫兴可惜后悔)

这是她第一次后悔因为晚了一分钟没赶上绿灯,接下来元元又遇到什么事?

【出示:第三自然段】谁来读读这一段?

【出示:“他等了好一会,才走过十字路口”】孩子们你们看。元元在等什么?【字体颜色:好一会儿 才 】注意到加点的词了吗?从这两个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他等了很久)你们认为元元等了多长时间?(不知道?)据老师观察,但大多数的红绿灯变换时间只有30秒,像这样,1-2-3-数到30就到了,时间不长。可元元,感觉时间过了很久(因为着急)

读:谁来读这一句。读出时间过的慢的感觉,再慢一点,对了。时间过得真慢。

读2: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一会,才”读重音强调。)

好不容易等到绿灯亮了,元元飞一般地过了马路,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来得及吗?来不及,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眼看就要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想:请你想象一下:看到车子离开元元心里又会想?(这车子怎么就开了呢,怎么就不等等我呢;这回我可要迟到了;我迟到了怎么办)

读:老师感觉到了元元这时候心里着急了,后悔了,他追着跑着喊着,就差那么两三步了。汽车却开了!于是,他又叹了口气说...【课件: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你们看,元元又在为晚了一分钟没乘上车后悔了,但是后悔有用吗?他只好继续等公共汽车,谁来上来模仿元元等公交车的样子(着急+盼望:眼睛四处张望看看车子来了没,边走来走去边想:怎么车子还没来)齐读段四【出示: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等啊等,时间真漫长)老这样等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元元决定——

走到学校去?(注意我们要认识这个词,【红色字体显示:决定】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词,这是一个无奈的决定)也是因为这个决定元元最后迟到了。以前每天是坐公交车去学校的,说明学校离这儿近吗。现在你知道元元迟到20分钟的原因了吗?

四、课文小结,补充拓展。

1、小朋友,多睡一分钟,只不过是放松了一下自己,带来的却是()。

带来的还有老师的批评,同学们异样的眼光,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后悔,还带来更是那宝贵的教训。

此时此刻,你想对元元说点什么呢?

2、对,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能错过每分每秒。(出示:珍惜时间,分秒必争)古人给我们留下很多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谁来读读?(指名读,齐读)

【出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好似流水,只能流去不能回。

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

五、想象练笔,自我警醒。

那么,明天早上,元元又会怎么样呢?大家好好去想一想,模仿课文的样子编个关于元元的明天的故事,晚上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从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时间非常的宝贵)

六、总结:

同学们,时间不可以倒流,世界上更买不到后悔药。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做时间的主人,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我们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14.二年级《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四

中南路小学

刘昱含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

二、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学生只是把本文当做了一个故事进行了朗读,没有感受到老汉的高大形象,因为同学们没有体会出当时气氛的紧张,没有体会到老汉对于村民的重要性,也没有体会到牺牲自己、牺牲儿子,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村民。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当洪水来临时,老汉指挥全村人民渡过了桥,保住了生命,最后老汉和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吞没了。

师:老汉的事迹感动了每一个人,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看看老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二)感受洪水之大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的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

可以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动作与神态

生: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结合具体词语说说)(当人们都着急逃命的时候,只有老汉静静的站在那里,他十分的镇定)(板书:沉着冷静)

指导朗读:当山洪爆发时,人们的惊慌与老汉的沉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一段

(自读、指读评价、再指读)

师:人们为何这般惊慌,请同学们联系上文想一想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洪水呢?

1、找语句、谈感受: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找出一句结合具体词句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即可)师:还从哪里也能感受到洪水的特点?(生进行相机补充)

2、概况洪水的特点:读到这里你感觉到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

(板书:突如其来、凶猛可怕)(生答不上来时,不仅凶猛可怕,而且突如其来)

3、进行朗读: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些句子。(课件)

4、拉近距离:想不想看看这可怕的画面?(播放录像)如果你置身其中,心里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5、再次朗读:多么可怕的洪水啊!简直就是魔鬼。一起读

师:作者正是抓住了对洪水这一环境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当时危险的场面。

6、过渡: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生的欲望。一起读: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 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 回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三)品读句子,感悟老汉的形象 出示老汉的图片

过渡:面对着肆虐的洪水,面对着乱哄哄的村民,老汉像一座大山稳稳地、镇定地站在木桥前。

想象:此时此刻,他想用眼神告诉人们什么?如果你是当时逃生的人们,看到了老汉的神情,你又会怎样做?

朗读:老汉就是要用这样的眼神,使大家镇定下来,从老汉的神态描写中,体会到了老汉的沉着冷静,镇定如山。谁能站起来,像老汉一样稳稳地站着,读这段话。我们全班站起来,像老汉一样稳稳地站着,一起读这段话。

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汉的品质?

2、语言:

老汉沙哑地喊话: 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此时情况危急,死忙逼近,老汉该怎样喊话? 没读好:

朗读:老汉始终把群众的安危放在 第一位。哪一个标点引 起了你们的注意?(感叹号!连续出现三次!)能体会下它的作用吗?

师:老汉的喊话虽然是沙 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 样铿锵有力!让咱们铿锵有力地读读这段话!

读好

老汉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 样铿锵有力!让咱们再来铿锵有力地读读这段话!

小结:作为一名党员,老汉就像一 座山临危不乱、沉着镇定。(板书:临危不乱)

过渡;急着逃生的人们引读----“竟没 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师:谁来接着汇报?

3、动作: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 小伙子,吼道: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一只 豹子。

(结合具体动词体会出老汉的品质吗?)

朗读;老汉揪出的是谁?此时此刻在老汉的眼里,他揪出的是谁?(是党员)此时此刻在老汉的眼里没有父亲与儿子,只有党员与村民,明知生死攸关,却依然是铁面无私,好一个狠心的父亲呀,谁能读读这句话?

(指读、齐读)

小结:一个简单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公无私的村党支部书记,同时

还看到了一个不徇私情、狠心的父亲。(板书:不徇私情)

4、语言、动作;

过渡:这个危在旦夕的时刻,老汉把他的儿子从队伍中揪出来,那是他的 亲生骨肉啊!他是不是不爱他的儿子?你从哪看出老汉爱他的儿子?

老汉吼道: 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小结;既然爱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要把儿子从队伍中揪出来?小组讨论一下。

朗读:从„推‟字可以感受到,老汉此时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子,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让我们来读一读父子俩的对话。(课件)

2、水已经爬上了胸膛,老汉心急如焚,老汉吼道:“”(引读)师:可是洪水无情

5、以读代讲

21--23自然段,齐声朗读(配乐)(课件)

洪水吞没了一切,无法吞没的是什么?(父爱、光辉的党员形象)

(四)小结

文章正是通过环境描写和对老汉的细节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洪水吞没的是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不没的是他的精神、他的父爱和他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的人格!在生死关头,老汉作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了大灾中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

那么,当洪水过后,全村的老老少少都来祭奠老汉了,他的墓前跪了一片。悲痛欲绝的乡亲们会说些什么呢?请你身临其境地想一想,写下乡亲们的肺腑之言。

15.《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五

1.朗读课文的第9 自然段。2.分辨什么是联想, 什么是实在的事物。

3.初步了解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和相反联想。

4. 课内外联系, 读与写结合。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 在读写结合训练中, 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月光曲》这篇课文, 让我们再次来聆听这美妙的乐曲吧。

1.听音乐。

2.同学们, 听完了乐曲, 再联系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你能完成这道填空题吗? (指名填空)

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____, 时而____, 时而____, 真是_____!

二、通过朗读, 学习联想的写作手法

1. 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乐曲跌宕起伏的旋律吗? (出示第9 自然段)

(1) 先自由练读。

(2) 请学生读第9自然段。

(3) 全班齐读。

2.同学们, 皮鞋匠真的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光粼粼的大海了吗?那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师总结:是的, 这是皮鞋匠听到月光曲后产生的联想。 (板书“联想”。)

3.请大家默读第9自然段, 用波浪线画出联想的句子, 横线画出描写实在事物的句子。

(1) 学生默读第9自然段, 边读边画。

(2) 指名读画出的联想部分的句子。

4.比较句子。

(1) 出示句子, 指名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皮鞋匠看看妹妹, 月光正照在她那……睁得大大的眼睛。”

(2) 去掉了这些联想的句子后, 你觉得这段话的表达效果怎样?

(3) 那加上联想的句子呢?

生回答。师相机板书:内容更充实, 情感更丰富。

(4) 如果去掉了这些联想的句子, 那么《月光曲》那跌宕起伏的旋律就不会如此地打动我们。通过对比, 我们明白了, 写文章的时候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写具体, 再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 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 表达的情感就会更丰富。

三、了解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和相反联想

在《月光曲》一文中, 皮鞋匠由月光曲的旋律联想到相关的事物———月光、大海, 这种联想叫相关联想。其实, 除了相关联想, 还有相似联想和相反联想。 (学生齐读名称) 那么谁知道什么叫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呢?

1. 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 看资料袋, 快速浏览, 了解这三种联想的含义。

2. 通过刚才的浏览, 你知道了什么?

3.生回答。师点评:你们能够把资料袋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真好, 学习就应该这样。

4.比喻、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属于什么联想呢?

5.老师这里有选自课文《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落花生》中的三段话, 你们看看, 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联想呢? (出示三个语段。学生思考, 交流。)

6.总结。

四、拓展运用

1.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练习:由“绿”分别进行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 看看你能联想到什么。

(1) 四人小组讨论。

(2) 指名交流。

(3) 师出示答案, 总结。

绿———小草、树木、环境保护 (相似联想) 。

绿———生命、希望、和平、青春 (相关联想) 。

绿———雾霾、环境污染、乱砍乱伐 (相反联想) 。

2.实践运用。

同学们, 我这里还有一篇短文《水之畅想》, 大家可以抓住相关、相似或者相反之处,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展开联想, 为这篇文章润润色。

学生润色, 朗读习作;师生评议;师总结。

五、总结全文

16.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六

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习课文第三小节,从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三件趣事中体会赶海的乐趣。抓住“嘿”、“哎”、“咦”、“哦”等语气词儿感受作者童年赶海的乐趣。

3.通过设置情境及朗读,初步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特色,体会写法并会运用。

4.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并练习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过渡: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舅舅带我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那不忍离去的浪花把大海向人们奉献的宝物送到了金色的沙滩上。这节课让我们随着小作者去那令人神往的海边,一起去体验赶海的乐趣!

二、精读感悟第三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朗读感受赶海的“趣”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课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余学生请认真听,一会儿老师要请同学们谈谈听后的感受。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赶海给你留下的印象?(有趣)板书:趣

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到的?赶海“趣”在哪儿?

课件出示:

(1)画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

(2)读一读有趣的地方,想一想有趣的原因

下面请同学们边想这个问题,边读书,可以轻声读课文,可以默读课文。比一比,谁画得多,读得好。

2.已经有许多同学画好了,想把你画的分享给大家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读书成果?你觉得哪里有趣,就读哪里。好,我就先请你读吧!

交流一: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板书:摸海星

老师告诉大家“摸呀摸呀”可以想象我摸得怎样(认真、细心),所以要读得轻些、慢些,你再来一次,谁再想试一试?(几生试)有进步,老师感觉到了,你们是那么地仔细、那么地小心,不放过一个地方。

突然摸到一只海星,真是(又惊又喜)谁来试试?嘿,要笑着读,读出欣喜劲儿!练读,齐读

板书:惊喜

你认为什么地方还有趣?读一读

交流二: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他的手。

板书:捉螃蟹

A.谁能告诉老师,小伙伴为什么不做声,?(担心把螃蟹吓跑了)所以要读得轻些,谁来做努努嘴儿的动作?你来试试(生读)。

B.“突然”后面又该怎么读呢?(大声)提一生读,但声音不大。谁能更大声来读。

齐读

C.老师听出来了,你的“哎哟”一声读得特别有好奇味道!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呀

板书:好奇

D.(指导学生表演)捉螃蟹这件事太有趣了,努着嘴的小伙伴,四处逃窜的螃蟹以及那哎哟一声的疼痛大叫,同学们想把它演出来吗?我们该怎样演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谁来说说螃蟹该怎样演?我呢?小伙伴?(选好角色)

师生互评。

还有有趣的地方没有?指读

交流三: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板书:捏大虾

你从哪些地方感到有趣的?你觉得哪个词写得最有趣?

A.读好疑问的语气

B.恍然大悟的神情(用表情来告诉大家)

板书:恍然大悟

“咦”和’哦”这两个语气词读得很好,如果捉大虾时再读得轻一点就更好了,谁再来试一试?

C.你们见过戏台上的武将吗?(出示图片)在这里“武将”是指?(大虾)同学们,把你们的手伸出来当作长须,也威武地摇摆吧!看着你们神气的样子,好像要对我说什么呢?生自由说,怪不得我的脚这么痒,来咱们比试比试,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威武的大虾们,你们已经被我束手就擒了,别再这么神气了!快坐端正吧!

D.这一块太有趣了,还有同学想读吗?(又一生读)有没有哪位同学能超过他?(生再读)

交流四: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1.把浪花当作人来写,浪花不时回过头来,好象不忍离开似的。指导学生读出兴奋的语气。

2.读出我兴奋的心情。

刚才,我们同小作者一起捏大虾、捉螃蟹、摸海星,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沙滩上还有好多人,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

他们也一定很开心,请同学们结合文中的图画,自由想像,也学着文中的小作者说一说,看谁说得最有趣?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赶海的趣事说也说不完,当我们还沉浸在一片快乐之中时,太阳已经偏西了,再看看周围,又有什么变化呢?傍晚的大海是多么美呀!让我们再次朗读这一段,感受大海的宁静美!(齐读)

板书:美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愉快的赶海结束了,同学们仿佛还在回味着赶海的乐趣,让我们一起挥挥手向美丽的海滩告别!此时,面对大海你最想对她说些什么?你能用上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表达你心中的情吗?让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细心的同学最会发现问题,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开头和结尾相同)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为什么开头和结尾都有相同的歌词呢?聪明的同学,好好把第一、第五自然段读读,再想想他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样写的好处是:首尾呼应,更加突出了赶海的乐趣和难忘。

五、回归整体

让我们再次朗读全文,把你感受到赶海的乐趣化作最动听的书声传递给周围人吧!

六、拓展

今天,我们随着小作者来到沙滩上,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感受了赶海的乐趣,感受了大海的美。

请你们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特别开心的事情,

(谁来说一说)(没有时间可以放在课后练习)

下面请同学们敢快打开练习本,把自己的趣事写下来。

17.二年级《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给小朋友也带来了欢乐。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4、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四课《荷叶圆圆》。瞧,圆圆的荷叶多漂亮啊,词语宝宝们就藏在下面,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和它们做朋友吧!谁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呢?(课件依次点开一个荷叶,出现词语)

看来小朋友们对词语宝宝都很熟悉了,我把这些生字宝宝单独请出来的时候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开火车读

(课件出示:荷珠摇篮晶停坪透翅膀蹲嘻)

生字宝宝藏到字谜语里了,看你能不能把它猜出来。

三个太阳在一起。人来小亭边休息()月亮在旁边。()

一支羽毛。()

二、朗读课文。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荷叶是:生说。

你瞧,满池的荷叶真美呀。你们想不想知道荷叶有哪些小伙伴呢?那么请小朋友打开书,读读课文吧,想一想,荷叶有那些小伙伴,他们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师:荷叶有哪些小伙伴呢?小伙伴们把荷叶当成了什么呢?

生:小水珠把荷叶当作了摇篮。

师:还有呢?

生:小蜻蜓把荷叶当作了停机坪,小青蛙把荷叶当作了歌台,小鱼儿把荷叶当作了凉伞(生说师板)

师:荷叶的小伙伴们多可爱呀,你们喜欢他们吗?

生:喜欢。

师:你最喜欢和谁交朋友呢?喜欢谁就把那一段自己读一读。

师:把你喜欢的那个自然段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吧。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来分享你的快乐呢?

以下内容随机出现

1、水珠部分。

指名读

(课件出示小水珠动画)

师:小水珠在干什么?亮晶晶的眼睛很美,还有亮晶晶的什么呢?你们见过摇篮吗?是小孩子小时候睡的床,你们瞧,小宝宝睡在里面,它会摇来摇去的。为什么小水珠把荷叶当摇篮。让我们闭上眼睛,现在我们就是那一颗颗亮晶晶的小水珠了,躺在这绿绿的,圆圆的荷叶上。这时候,风姐姐轻轻一吹,我们就随着风摇啊摇,像躺在摇篮里。(停顿)谁来说说有什么感觉?

生:像要睡着了一样。

生:很舒服!

师指导读。

师:谁来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呢?这句话挺有趣,加上表情动作读起来更生动了!你们先练一练吧。指生读,愿意加动作的就加动作,齐读。

你还喜欢与谁交朋友呢?

2、小蜻蜓部分。

指名读

理解停机坪(出示图),为什么蜻蜓把荷叶当停机坪?蜻蜓的翅膀怎样的?还有透明的什么呢?指导朗读。

师:现在老师就是荷叶姐姐,谁是小蜻蜓呀?

师:小蜻蜓你好!

生:荷叶姐姐你好!

师:你帮我们捉虫子很真辛苦啊!

师:快到停在我身上休息休息吧。

生:好啊!

师:在荷叶上休息得多舒服呀!指生读—齐读---加动作读。

3、小青蛙部分。

生:“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理解歌台,为什么说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这是个圆圆的歌台,这是一个绿绿的歌台)

谁来唱一唱。”呱,呱,呱!“评价。

师评价他把小青蛙的声音说出来了。

生:他的声音很粗,”呱,呱,呱!“真像一只大青蛙。(笑声)读

生:他的表情好,显得很神气,呱呱呱,就像一个大歌星!(笑声)读

师:那大家都来像他这样当一次大歌星吧!(学生兴致勃勃地读课文,不时发出笑声)指导朗读。

谁喜欢小鱼儿,喜欢的站起来齐读。

4、小鱼儿部分

师:小鱼儿在干什么呢?什么季节?为什么小鱼儿把荷叶当凉伞。夏天太阳火辣辣的。小鱼把荷叶当做了什么?

师:小鱼儿在凉伞下面干什么呀?很()很()的()。

生:它们在做游戏。读

生:它们快乐地游泳。读

生:它们在捉迷藏。读

师:小鱼儿自由自在的在荷叶下快乐地玩耍,尾巴摇来摇去,发出“哗哗”的水声。多开心啊,你们能读出开心快乐的感觉吗?那我们比比,男女生小鱼读得最快乐!师:小朋友们,你们读得可真好,让老师感觉到这绿绿的荷叶仿佛就是夏天里的一首清凉的小诗,就让我们一起和这些可爱的小伙伴尽情玩耍吧!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表演你喜欢的小伙伴吧。同组的同学可以互相帮助,看怎样可以表演得更好。集体表演,生读前面的。

三、拓展想象。

师:小朋友们,荷叶圆圆的,绿绿的,你们喜欢他们吗?

生:喜欢!

师:总结。出示名式:荷叶是()的()……

18.二年级《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八

四年级语文《爬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爬山过程中三次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谈话

一、抓住文眼,感知行文思路。5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学习21课《爬山》。板书课题《21爬山》

1、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作者和父亲一起爬山的过程中有他独特感受,请看大屏幕: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请同学们一起读这句话。

2、智慧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板书:智慧

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智慧就蕴藏在父亲的话语中。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静静思考:父亲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请同学们画上“ ”。今天的默读老师还要给同学们加点难度,就是默读的速度,默读要求一分钟300字,这篇文章大约800字,我给你们3分钟,敢挑战吗?

学生默读。

二、细读课文,感悟父意

(一)感悟征服自己

师:刚才大家学习得很认真,老师很喜欢和你们一起学习。谁来说说父亲是在爬山时说了什么蕴含智慧的话?把机会给你。谢谢你,你很会读书!请大家看大屏幕。一起读

课件出示“对于我们爱流汗的人来说,爬山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 板书 征服自己 师:你从父亲的话语中,知道了什么?

别人是征服山,我们是征服自己。我们爬山的目的是征服自己

师:我们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爱流汗对于我们爱流汗的人来说,爬山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想象一下我和父亲在上山时会遇到什么困难?自由读2——3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说出关键词又弯又窄 浑身是汗 露脸

师:是啊,你们看,课件出示图片,山路又弯又窄,才爬一会儿,已经浑身是汗了,山又那么高,你能爬上去吗?板书信心 真是有信心的孩子,这就叫征服自己。板书征服自己

还有什么困难呢?第三自然

师:是啊,外衣都湿透了,那么累,那么热了,你还爬吗?别爬了吧?真是有毅力的孩子,这就是征服自己。板书,毅力或决心

师:作者爬山时和我们的年龄差不多,对于父亲这番含义深刻的话他听明白了吗?从那个词可以看出来?似懂非懂,我有点懂但没有真懂。

师:征服山是什么意思呢?爬上山顶 征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战胜

师:征服自己又是什么意思呢?战胜自己,有信心 有决心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智慧。面对困难有信心,有毅力征服自己

师:让我们一起再次读一读父亲的话。开始课件出示“对于我们爱流汗的人来说,爬山一件格外辛苦的事,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

同学们,父亲的话是多么有力量啊。在父亲的鼓励下,尽管山路又弯又窄,阳光

越来越烈,汗水越来越多,而我们父子俩也是越爬越高,不久我们已站到山顶了。记得有一句话这么说的:“无限风光在顶峰”课件出示图片 只见山下一片碧绿的树海中,几座房子若隐若现。

(二)感悟尽力

山顶的风景多美啊,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时父亲对我说了什么蕴含智慧的话?你来说一说。非常好。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爬到山顶固然令人高兴,但是爬山的过程更让人愉快。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师:同学们,仔细听听我读父亲的话,这样读行不行?

为何不行?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你的理由吗?慢条斯理慢条斯理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慢条斯理地读读?现在听一听老师慢条斯理的读一读。我们一起慢条斯理地读读。

师:父亲的话强调的是什么?找出关键词 板书 尽力

师:父亲告诉我爬山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爬山要尽力。

师:但是文中的我,那次数学考试尽力了吗?自由读6——7自然段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如果你真得尽了力,就的确没关系,不过你真得尽了力吗? 我们一起读一读父亲的话

师:你从父亲的话中,听出了什么?不满意。

师:也就是说,父亲认为我没有尽力。我觉得父亲说的对吗?我听了以后,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赶紧低下头。

师:其实还有一个词语可以看出父亲说的对就是洞穿人心。这个词语用得很妙,请同学们做上记号积累下来。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发言,我们知道了我在那次数学考试中并没尽力,但是我开始的时候觉得自己尽力了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就像上次我得了61分,可已经尽力了,所以就没关系,对不对。”我自以为是地说。

师:圈出关键词语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自己认为自己尽力了谁来带着你的感受自以为是的读一读。听老师读一读。大家一起读一读。“就像上次我得了61分,可已经尽力了,所以就没关系,对不对。”我自以为是地说。

师:我的自以为是让父亲很不满意,父亲用那双能洞穿人心的双眼凝视着我说:大家一起读:“如果你尽了力,就的确没关系。不过,你真的尽了力吗?”我听了,我听了以后,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赶紧低下头。最终文中的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觉得很惭愧。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情,例如有的同学交作业留许多白空,他的理由是不会做,是真的不会做老师不会批评的,但是真的不会做吗?所以我也想对你们说:其实我们的学习和爬山是一样的,学习成绩优秀固然令人高兴,但是学习的过程更让人愉快。其实能不能得到优秀的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三)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师:下山时父亲又对我说了什么蕴含智慧的话?谁找到了?你来说一说。真不错!

课件出示: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父亲告诉我们什么?怎样才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

师:下山途中,父亲还对我说了什么?自由读第8自然段。“如果你只是急着下山,又怎么能欣赏沿途的美景呢?”这句话什么意思?不能欣赏美景。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反问句,你能改成陈述句吗?父亲的的意思是要我怎么做?

师:怎样欣赏呢?父亲让我躺在山林中的草地上静静地倾听。

师:作者听到了什么?我仿佛听到了微风的吹拂声、鸟鸣蛙叫声和清脆的蝉声„„

师:你们想体验一下闭上眼睛躺在树林中的草地上静静的聆听,会听到什么吗?好我们一起来试试。此时,你已躺在树林中的草地上,请大家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体会,看你能听到什么?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

生闭眼想象。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4人

师:此时,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说,从青山那里学到了沉静了吗?

师:同学们,如果青山像繁华的都市一样喧闹,我们能听到这些细微的美妙的声音吗?

师:所以,我们只有像青山一样沉静下来,才能听到这些声音,才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因此在最后说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

师:沉静是什么意思? 板书 沉着 冷静 请同学们做好笔记。

师:这个沉着 冷静其实也是父亲交给我的,因为是父亲告诉我

大家一起读——

课件出示:要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就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

师:只是欣赏美景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吗?

师:谁来说说做什么事要这样做?

()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

师:是的,我们读书,做作业,画画,括我们现在的听课,都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

这就是父亲给予我的智慧。我们再次读读父亲的话?课件出示:要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就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

三、总结全文。

1、还记的我和父亲刚刚爬山时的情景吗?

师:沿着又弯又窄的山路行走,不觉已是浑身是汗,而那时朝阳才不过刚露脸罢了,转眼间夕阳为天边披上了艳丽的色彩,随后星星和月亮也为黑夜燃起了光明。父亲一手拿着手电筒另一只手牵着我长夜漫漫,山路崎岖我们父子俩小心地迈出每一步终于走出了黑暗而宁静的山林回到了灯火辉煌的都市——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

2、师:同学们,我们从父亲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智慧,看板书。征服自己的智慧有信心有决心尽力,在征服自己过程中,重要的是尽力,还要学会欣赏美景。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26年过去了,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夏日的清晨,因为,在那一天,父亲的敦敦教诲,让我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

谢谢同学们,希望这节课你们能有所收获。

四、积累优美语句。

现在我们轻松一下,老师带你们去大自然看看,听听„..课件配乐风景图

1、有感情地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摘抄含义深刻的语句。

板书设计: 爬山

信心

征服自己 决心

尽力

智慧

19.《蒲公英》第二课时教学 篇十九

1援理解感悟课文的主要语言, 有感情朗读课文, 为复述做好准备。

2援理解寓意, 初步懂得要听从长辈的正确指导, 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实实在在做事做人。

3援学会用“亲切”“嘱咐”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援 (课前板书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蒲公英》的生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宝宝? (课件出示词语)

2援谁能用屏幕上出示的词语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 教师先和学生一起回顾已学过的字词。接着, 引导学生用黑板上已有的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为后面更有效地学习课文作铺垫。这一步设计可以在解决本文工具性的基础上, 为本节课的人文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精读课文

(一) 准备出发

1.师:秋天到了, 蒲公英的花瓣落了, 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绒球。看, 这就是蒲公英的种子。 (课件播放蒲公英种子图片) 他们长得怎么样啊?

2.蒲公英的种子多可爱呀!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从哪儿听出来的?

3援一阵阵风吹过, 风婆婆正催小种子远行呢!他们告别了妈妈, 向着蓝天飞去了。此刻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颗蒲公英种子, 你想到哪些地方去呢? (学生想象)

4援师:我们也来做一回蒲公英的种子, 让风婆婆带我们去旅行吧。准备好, 飞上蓝天啦! (请小朋友体验飞上蓝天的感觉)

5援在蓝天上随风飘荡, 你觉得心情如何?此刻的心情可以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设计意图: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对文本的细读。运用多媒体课件, 以生动的画面配合愉快的音乐, 在优美的情境中体味文本,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细读、精读文本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 笔者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感悟等多种方式, 将自己当成蒲公英的种子, 可以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对生活的想象嵌入到蒲公英的旅途中去, 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迁移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二) 太阳公公的嘱咐

过渡:看到蒲公英种子们就要出发, 慈祥的太阳公公说话了, 你们听———

1.太阳公公嘱咐小种子们别去哪里? (板书:沙漠湖泊)

2.师:虽然沙漠金光闪闪很美丽, 湖泊银花朵朵很迷人, 但是太阳公公嘱咐小种子只能去——— (板书:泥土黑黝黝)

3.谁来学着太阳公公嘱咐一下小种子?

4.师:太阳公公在嘱咐小种子呢!平时生活中, 长辈对晚辈们说话, 我们才用“嘱咐”。谁能用“嘱咐”来说句话?

5.指导朗读:这样的嘱咐凝聚着长辈对我们的关爱。听老师读一读吧!

6援听了太阳公公的嘱咐, 小降落伞们是怎样回答的? (齐读)

【设计意图:在这个片段中,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文中人物的对话, 相机提问有关内容, 并结合学生的个体经验, 让学生介绍沙漠, 形容湖水, 用生活的语言解释波光粼粼, 能联系生活学习语文, 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 让平淡的文字顿时鲜活起来, 这样, 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词语就会更加牢固, 课后再加以练习巩固, 从而达到知识的内化。

儿童的天性就是游戏。在这个片段中, 教师让学生学着太阳公公说话, 不仅有指名读, 还有教师范读、学生评读。在此过程中, 对“嘱咐”一词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这里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 让学生在与长辈的交流中体会什么是叮嘱。教师范读更是让学生有了进一步模仿的对象, 这种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气。在接下来的学生自由读、指名读环节中, 就不难看到学生的精彩表现。重要的是, 笔者在此除了关注学生模仿太阳公公的口气之外, 还让学生体会太阳公公的心情———这是长者关爱幼者的心情。在这种模仿中,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体会到自己曾经接受过的呵护, 从而对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产生一种感激之情。】

(三) 蒲公英的选择

过渡:可有两颗小种子, 他们的心里并不是这样想的。请大家轻轻地读一读第三小节, 看看他们做了怎样的选择。

(四) 蒲公英的结局

1援这些种子有的落在沙漠里, 有的落在湖泊里, 还有的落在泥土里。他们最后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四小节。 (板书:干死

淹死茁壮成长)

2. (课件播放:漫山遍野的蒲公英竞相开放) 你们看, 漫山遍野的蒲公英种子茁壮成长起来, 他们你追我赶, 争着开放, 大地因为他们更加美丽了。

3援蒲公英的种子怎么会有不同的结局呢?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感受)

三、拓展训练

1援师:第二年秋天, 蒲公英的种子成熟了, 他们又准备去安家落户了。我就是其中的一颗小种子, 飞呀飞呀, 我看到了金光闪闪的沙漠, 我多想去看看呀!谁快来劝劝我, 让我打消这个念头? (指名回答)

2援师:飞呀飞呀, 我又看到了银花朵朵的湖泊, 太迷人了, 我要去湖泊。 (学生劝阻)

3.师:同学们, 把我们刚才说的内容写下来, 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题目就叫“蒲公英历险记”, 这就是今天的课后作业。

上一篇:厦门太古可口可乐饮料公司实习论文下一篇:山歌七夕唱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