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2024-09-18

修改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4篇)

1.修改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篇一

1.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

2.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3.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类的生命更具有智慧。

4.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5.集体往往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6.过渡性是少年期学生心理发展的根本特征。

7.青春期心里充满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

8.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最常见的是把情绪分成四大类:喜、怒、哀、惧。

9.情绪对人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10.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挫折和逆境对人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关键是看采取什么态度应对。

11.学习有压力是正常的,学习压力常常与我们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有关。

12.学习压力对我们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

13.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14.青少年具有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是正常现象。

15.自尊是获得尊重的前提。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一个人只有能够自力才能自强,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才能成就伟业,实现人生目标。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坚强意志是人们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16.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17.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实力,才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的支柱。

18.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19.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

20.理想是自强的航标。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

21.挫折对人有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

22.人们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

23.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4.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

25.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想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26.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27.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28.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质,就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30.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内心世界。

3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由理解开始。

32.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33.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

34.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是个人得以在社会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35.诚信是获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36.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诚信的核心是善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37.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38.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39.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关系。

40.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41.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42.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43.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

44.竞争有利也有弊。

45.我们参与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6.任何一种竞争都应该是公平竞争,对每一个竞争者来说,应本着公平竞争的法则参与争。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47.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

48.竞争中合作的真谛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9.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队的利益。

50.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51.竞争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方式,优秀的竞争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

52.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53.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及有区别又有一致性。

54.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55.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56.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犯罪一定是违法行为,犯罪是严重违法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57.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诉讼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58.我国的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我国的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

59.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它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人身自由是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内容,是公民基本权利之中最基本的权利之一。

60.生命健康权是公民首要的神人权利,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健康权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利。61.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62.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63.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64.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具有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65.在我国现阶段,多数继承采用的是法定继承。

66.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67.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68.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财产的所有权,是未成年人获得财产的主要形式。

69.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共鸣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

70.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

71.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

72.社会需要合作,合作要以公平为基础。

73.公正的对待,必须要以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公平的获得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74.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和规则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它的程序和规则是面向每一个社会成员的。

75.实施正义的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76.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的对待他人和自己。

77.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78.不同的身份承担不同的责任。

79.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的责任。

80.一个人首先要自己对自己负责。

81.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82.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83.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8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8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87.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88.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方式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89.我国国家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90.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9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9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9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9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96.至20世纪末,我们已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97.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98.建党100年(2020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99.建国100年(21世纪中叶)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100.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1.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2.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103.我过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主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

104.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最大的“实际”。

105.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106.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个重要国情。

10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108.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09.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11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1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1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13.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114.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5.在我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16.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17.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发展教育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1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119.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20.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2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22.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23.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124.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交易创新能力。

125.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名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发展科技和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126.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7.中华民族精神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28.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129.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130.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31.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32.一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3.一种精神: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3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136.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37.我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138.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对我国科技、文化方面的国情,我们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139.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40.我们之所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4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的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4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143.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4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145.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146.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都是发展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47.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直接关系。

148.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49.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50.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151.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界文化的特点:丰富多样。

152.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153.语言是一种文化,语言有差别,但没有优劣。

154.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155.对待各国不同的文化,不能全盘否定、一概抛弃,也不能全盘肯定、照抄照搬。要批判地吸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56.对待我国的民族文化,不能全盘否定、一概抛弃,也不能全盘肯定、全部吸收。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5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艰苦创业,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

158.通向理想的道路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艰苦奋斗。

2.高一政治常考易错易混知识点 篇二

1、商品的基本属的易错点

(1)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前对,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2)凡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一种劳动产品虽然用于交换,但如果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也就不再有价值,那么它就不再是商品。比如有毒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

(3)服务是一种无形商品,它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人的服务是劳动产品,劳动服务用于交换,也可以成为商品,也有价值)

(4)商品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

(5)所有物品都是劳动产品,所有劳动产品和物品都是商品。(物品不一定都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要用于交换才是商品)

(6)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类劳动,具有价值;或者凝结了人类劳动的东西都有价值。(前对,但并非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只有需要交换时,才需要比较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这种劳动才形成价值。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无需比较劳动量的大小,这种劳动不形成价值)

(7)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不可分割地属于商品所有者。(不可同时拥有)

(8)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不可分割的和统一的,因此,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也一定有价值。(二者可以分割,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9)企业只关心商品的价值,消费者只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企业不仅关心商品的价值,也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消费者不仅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关心商品的价值,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总是力图找到两个方面的最佳结合点)

(10)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基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二者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其中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12)人们购买商品都希望“经久耐用”,这是商品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的反映。(“经久耐用”只涉及到商品的使用价值)

(13)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的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需要交换的原因,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都有价值。价值是不同的商品相互比较、相互交换的基础)

(14)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大小之别。(商品的使用价值没有大小之别,只有优劣之别。使用价值与价格无关)

(15)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卖者的目的所在。(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买者的目的所在)

(16)公民无偿捐赠给灾区的救灾物资是商品。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也是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救灾物资是无偿捐赠的,没有用于交换。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既不是劳动产品,又没有用于交换)

2、商品价值量的易错观点

(1)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质量也不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2)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往往表现为“物以稀为贵”,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会随供求关系变化,但价值量的大小不取决于市场,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指的是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其中主要是使用的生产工具。绝大多数同类产品的生产条件)

(4)商品的价值量是指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的总和。(商品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总和叫价值总量)

(5)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前者成正比,后者无关)

(6)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应该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的平均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的平均,而不是总平均。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理解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7)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在判断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关系时,首先要看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还是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没有必然关系,只是对劳动者收益有影响)

(8)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

(9)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无关,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10)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都成反比。(都成正比)

(11)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或供过于求)。(价格虽然受供求关系影响,但是由价值决定价格,所以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12)已故名人字画,古董物价高是因为其价值大。(生产的不可再生性与需求的可变性组合推动邮票、古董等特殊商品交换价格的大幅攀升.)

(13)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单个企业的技术改造不可能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只能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14)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15)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的影响)

(16)商品的价格由质量或者使用价值决定或由供求关系决定。(由价值决定或由市场决定;价值决定价格,价格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价值量大,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17)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

3、货币的易错观点

(1)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孪生兄弟。(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货币。(可以直接和其他的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因此,货币的本质是商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纸币只能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也有价值,可以代替货币执行所有的职能)

(5)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能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但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贮藏手段的职能。(纸币既可以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也可以执行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的职能)

(6)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7)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金银是自然物,货币才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8)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黄金价格的波动是由价值的变化引起的。(黄金只有作为货币时,才是一般等价物。黄金价格的波动是由供求变化引起的)

(9)金银在本质上体现了不同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货币在本质上体现了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10)金银纪念币是纸币。(金银纪念币不同于纸币,金银纪念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流通;而纸币没有价值。)

(11)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2)流通手段即购买手段,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流通手段即购买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职能,商品交换不等于商品流通)

(1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14)当购买某样商品支付货币时,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不能看到有支付二字就判断为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而要看支付的对象是什么货币,如果是商品,那么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

(15)纸币的面值、面额、发行量及纸币的种类、实际购买力都由国家决定。(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面额、种类;国家虽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随意发行纸币,因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购买力由市场决定)

(16)币值就是面值。(货币的“面值”,本质是它的币值。币值这个词,就是政治经济学的“金属货币量”,通俗的理解,就是其可购买的财富的能力,也即购买力。面值的纸币代表多大价值由纸币的发行量决定)

(17)用信用卡购物体现了货币的流通手,且十分安全。(用信用卡购物体现了支付手段,也存在安全问题,并非十分安全)

(18)使用银行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银行信用卡的使用,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与缓解通货膨胀无必然联系。)

(19)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20)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要看是不是全面的持续的上涨或下跌)

(21)“通胀”必然引起物价的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胀”。(“通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胀”)

(22)纸币发行过多会引发“通胀”,因此纸币发行越少越好。(纸币的发行量是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

(23)合理的价格是指价格与价值完全一致的价格。(合理的价格是指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

(24)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25)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商品的价格就必然降低;价值增加,商品的价格一定上涨。(一般来讲,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商品的价格就会降低。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除了价值因素外,还受供求关系,货币本身的价值、纸币的发行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商品的价格可能会出现上升、下降、不变三种情况,因此不能绝对化)

(26)价格由购买力决定。(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价值,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

(27)质量决定价格,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决定价格的是价值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质量。一般而言,质量高的商品,其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多,因而价格也高)

(28)物价越低,对老百姓越好。(从长远来看,对老百姓不好)

(29)商品生产者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商品的价值,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商品生产者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可以大幅度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从而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30)只有货币的基本职能才反映货币的本质。(所有职能均反映了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31)货币本身的价值量与商品的价格成正比。(用货币购买一种商品时,如果货币本身的价值量越大支付的货币量就少,商品的价格就越低,故两者成反比)

(32)优质优价和质优价廉都不符合价值规律。(优质商品比同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多,因而价格高;优质的商品往往供不应求,所以价格高。优质优价反映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符合价值规律。优质商品也可能“价廉”,原因可能有三:一是生产优质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促使价格下降;二是优质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造成价格下降;三是生产优质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价出售商品,以扩大市场占有率。)

(33)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大幅减少。(水属于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水价格提高,不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34)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下降。)

(35)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而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36)随着高速铁路的通车运行,航空公司的反应是提高票价,吸引客源。因为飞机和火车是互补商品。(航空公司的反应是降低票价,吸引客源。因为飞机和火车是替代商品)

(37)只有货币或金银才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38)我国计算汇率,通常以100单位人民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币(以100单位外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39)人民币汇率升高,国际购买力增强,是好事。(应一分为二地分析)

(40)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没有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影响比较小,但不是没有)

4、价值规律的易错观点

(1)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互相制约。(应该是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

(3)所谓等价交换,就是商品交换双方的价格要相等。(等价交换要求在物物交换条件下双方价值量要相等,在货币出现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符合)

(4)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

(5)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说明了等价交换并不存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并不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6)价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换时商品的价格和价值都相符合。(由于受供求关系影响,并不是每一次交换价格与价值都相符合,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之中。)

(7)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次数。(不可绝对化,它在动态中实现的,从某一静止的来看,二者经常不一致)

(8)价值决定供求,供求影响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9)价格由购买力决定。(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价值,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

(10)商品交换以价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11)免税商品一般是生活必须品。(免税商品一般是需求弹性较高的商品)

5、消费的易错观点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没有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比较小,不是没有影响)

(2)重大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通行费与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3)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生存资料消费不可缺少)

(4)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原因是能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

(5)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应多发行纸币。(纸币发行过多,会引发通货膨胀,纸币的购买力减弱,会降低居民的消费水平)

(6)物价水平越低,说明消费水平越高。(物价持续下跌,会影响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

(7)扩大内需就是鼓励超前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节制消费。(任何时候都应该倡导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符合的适度消费)

(8)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有、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国家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才能刺激消费)

(9)恩格尔系数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10)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是按消费的交易方式不同划分的)

(1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的消费所取代(取代的说法错误)

(1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食品支出越来越少。家庭消费以享受资料消费为主。(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小,越来越注重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13)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可取的。(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14)贷款消费属于超前消费,适度消费就是限制消费。(如果贷款消费是依据国情及自身实际,并且未来有还贷有能力,就属于适度消费。适度消费既反对铺张浪费,也反对过于节俭)

(15)消费贷款能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消费贷款能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但不能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

(16)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限制消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指反对铺张浪费,不是限制消费。这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17)消费结构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18)粮食、蔬菜、食用油价格上涨,需求量会大幅下跌。(粮食、蔬菜、食用油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小,不会大幅下跌;汽车、珠宝首饰等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大,价格上涨,需求量会大幅下跌)

(18)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对既定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方向变化相同。(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变化方向相反);两种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也减少(变化方向相同)。

(19)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同时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不一定发生变化)

(20)物价水平越低,消费水平越高。(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收入水平和物价总体水平,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物价水平较低,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消费水平根本上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并不完全取决于物价水平,不能说物价水平越低,居民的消费水平就越高。物价持续下跌,会影响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

(21)预期消费就是超前消费。(预期消费不等同于超前消费,二者虽然都具有超越现阶段支付能力进行消费的特点,但是二者却有本质的区别。预期消费坚持量入为出,讲求消费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这种消费本质上还是适度消费、合理消费。超前消费则意味着消费严重脱离预期收入,是一种盲目攀比、不顾实际的消费行为)

(22)凡是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二重性。当消费的增长和变化与生产的增长和变化相适应时,消费对生产发展起促进作用。而消费水平过高或过低,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不会促进生产的发展,相反还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知识点 篇三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1)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2)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3.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2)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

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

(3)屯田制(三国)

原因:东汉末年,曹操为筹措军粮,推行屯田。

做法:招募流农耕种田地;在军事频繁地区,让士兵屯田。

作用: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使流民有田耕种,有利于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保证了军粮供应;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

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主要内容:北魏时,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百姓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服徭役和兵役。隋代和唐代前期推迟了服役的年龄,甚至可输绢代役。

意义:中国古代一项比较完备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 瓦解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

(5)明代后期,土地高度集中,激化社会矛盾,明末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表达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说明封建土地制度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

高中历史高考必备知识

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垄作法、《氾胜之书》、耧车、犁壁、耦犁、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为主,开始出现两年三熟制。

2.魏晋南北朝:《齐民要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轮作和绿肥种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江南和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

3.隋唐时期: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曲辕犁,中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4.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耧锄;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东北、西北地区得到发展。

5.明清时期: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政全书》

2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4.修改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篇四

文章来源:福州五佳教育网(中小学直线提分,就上福州五佳教育)

《政治生活》易错易混部分选择题训练

第一单元

1.某市公民李某出于好奇,在网上散布甲型H1N1流感疫情谣言,李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受到该市公安机

关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这一事实告诫我们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利益②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和义务

③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的对等④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工伤保险条例》作出修改。修改后的《工伤保险条例》扩大了工伤认定范围。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范围,由原来的机动车事故伤害扩大到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这表明我国: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③保护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我国新的《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

有权依法取得国家赔偿。对新的《国家赔偿法》颁布实施,下列评论中正确的是

①它进一步保护公民权利,推进政治文明建设②它规范了国家机关行为,全面保障人民利益③它扩大了公民权利,体现人民民主的广泛性④它加强了法律保障,体现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下列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解错误的是 任何公民都享有同等的权利.任何公民的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任何公民都有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5.下列国家采取的举措中,可以“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的有

①组织制定教育规划纲要 ②修改选举法,实现同票同权③公民要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④积极推进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2009年10月,新疆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被告人进行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这表明我国: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③保护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某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提出一个事关居民利益的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设立日间照料室,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该方案应该:

A.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B.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C.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D.报请有关行政部门批准

9.某市民发现,当地有关行政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于是打电话给该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该市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B.舆论监督制度C.社会听证制度D.信访举报制度

10.某村依法定程序对村委会主任进行海选,贯彻村民自治.村官民选.村事民管,从而使干群关系融洽,其经济在稳定中迅速发展。有人认为“这种选举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步的体现,是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观点

A.正确,对村委会进行海选是基层民主选举 B.错误,将村委会主任选举与人大代表选举混为一谈

C.正确,村委会作为国家最基层的政权组织,进行海选,是国家政权组织的具体形式 D.错误,对村委会主任的海选不是基层民主选举

1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要求,要把领导干部接访的重点定位在“事要解决”上,努力在“案结事了”上狠下功夫。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有利于①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决定国家重大事务②改善干群关系,杜绝腐败现象③公民表达权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利④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今年“两会”召开前,多名农民工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向“两会”提交一份关于农民工医疗、养老等问题的提案。农民工的行为是

A.依法直接参与民主决策B.依法间接参与民主决策

C.依法直接参与民主管理D.依法间接参与民主管理

13.小廖同学发现当地某行政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督职责,于是就打电话给该行政部门

反映情况并提出建议。下列对小廖同学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A.运用行政裁决机制向政府投诉B.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C.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监督权D.属于社会与公民对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14.小林同学希望厦门市政府有关部门能增加上下班高峰期部分BRT线路的班次、车辆增大空间,以方便市民出

行。下列可以让他表达这一意愿的方式有

①通过人大代表转达②电话、信函、电子邮件 ③拨打“市民热线” ④社会公示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5.2010年7月7日起,交通运输部就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十二五”规划)面向公众征求意见和建议,公众可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及留言、电子邮件、传真和信件等多种方式,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建言献策。公众的做法属于

A.BC.D

A.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监督B.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c.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监督D.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第二单元

16.现在北京等一些城市将百姓“幸福感”纳入到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调查中。要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政府应该:

①执政为民,强化政府的权力②求真务实,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着力点③以人为本,尊重老百姓的一切利益④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7.国务院19个部委主要负责人,于2008年先后深入14个省区市的基层单位对“三农”、社保和医改体制等问题进行考察调研,总计45人次。很多部长通过基层调研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并解决了许多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

①高度关注民生问题②坚持民主执政③坚持群众路线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2009年8月,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会议,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确保基本药物的质量公平可及、合理用药,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负担,最终让群众得到实惠。这一举措体现了我国政府:

①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④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

19.近日,广州市财政局做了件破冰之举,把全市114个职能部门200亿元的预算全公布在政府网站上,供社会各界浏览和下载。这是国内第一次在网络上将政府“账本”完全“晒”在阳光下。实行政务公开的根本目的是:A.使政府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B.使政府更有效地塑造权威形象 C.使政府提高工作效率D.使政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20.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3月联袂召开。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2010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首次提出“老百姓活得有尊严!”。这再次说明国家机构坚持

A.对人民负责的原则B.民主集中制的原则C.依法治国的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1.2009年8月15日,公安部部署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公安交通

管理部门对酒后驾驶者,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从严处罚。这体现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①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②坚持公正司法,违法必究③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④坚持以人为本,对人民负责

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④

22.政府公信力,即政府通过自己的行为得到社会公众信任和认可的能力,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

满意度。在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是

①某市政府为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实行全民强制拉闸限电②某市环保局投入巨资治理河流污染,关停多

家高污染企业③某市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共商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计④某市认真贯彻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我国某村300名村民因质疑县政府对该村的征地批复,提请县政府行政复议,遭拒绝后,村民将县政府告上

法庭。经过法院审理,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村民胜诉。材料中体现的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形式有()①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②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③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④司法机关的监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第三单元

24.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国家、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毫不动摇地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其优势和功能,这是因为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

A.互相监督、分工合作的关系B.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D.立法机关与执法、司法机关的关系

2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

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②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③决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④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27.2010年12月2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召开分组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由此可看出全国人大常委会:A.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B.行使表决权C.行使监督权D.行使立法权 28.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它们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②两者都是我国体现民主的重要组织形式 ③前者是国家机关,后者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④两者都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9.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取消城乡差别,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实现城乡“同票问权”有利于

A.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法定职责

C.保证公民平等地参与国家立法D.完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

30.2011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57年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一制度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②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31.在政治协商会议上,人称“麻辣”委员的蒋洪,尖锐地提出了《阳光财政,我盼得头发已白了》的提案,呼吁我国各级政府的财政应该加强透明度,而不能让老百姓一头雾水。委员之所以呼吁,是因为 A.政协委员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B.政协与共产党是亲密友党关系

C.政协委员是人民选举的,代表人民的利益D.政协委员可行使国家权力 32.人民政协在履行职能时围绕的两大主题是

A.参政和议政B.和谐和发展C.监督和协商D.团结和民主

33.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深入阐述了我们党和国家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并明

确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折腾”蕴藏着我们对旗帜、道路问题的深刻理解,包含着我们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体现了我党的高超智慧。要做到“不折腾”对中国共产党的要求是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③坚持立党为公、依法行政 ④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34.2011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审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

划的建议》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②国务院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建议》提交全会审议期间,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意见。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畅所欲言,对文件稿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这表明A.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B.人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C.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6.在海瑞陵园的亭柱上,挂着海瑞写的一副对联:“政善民安歌道泰,风调雨顺号时清”。这副对联反映出海瑞①崇尚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具有积极的历史价值②强调执政为民的民主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③憧憬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环境友好的发展观念④主张勤勉清廉的从政道德,具有净化官风的积极意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7.2月17日在央视元宵晚会揭晓的“郎酒·红花郎杯我最喜爱的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活动中”,西藏自治区参选央视春晚的踢踏舞《欢歌起舞》荣获歌舞类特别奖。

《欢歌起舞》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充满激情的舞蹈,使广大观众对新西藏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以及西藏的优秀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西藏的发展表明 A.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B.我国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C.我国现阶段各民族之间的差别已经消失D.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8.2010年是我国西部大开发10周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已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

1.74万亿元。民族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8.5%。这表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

①完善区域自治,促进和谐稳定 ②推动经济繁荣,实现跨越发展③消除民族差距,实现政治平等 ④促

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第四单元

39.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自2008年l2月20日起,中国政府已五次派军舰到海盗活动猖獗的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参加对过往商船的护航。我国参加护航行动:

①是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尽的职责②是巩固我国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战略联盟的需要③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国家承担国际义务的具体体现④与我国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相符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0.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传统文化,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在我国

外交政策的阐释中,最能体现这一“黄金法则”的是

A.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C.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D.外交政策的宗旨 41.2010年11月在韩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强调,通过“全面、合作和各自政策行动”来推动“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共同目标的实现。这表明

A.各国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B.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C.共同利益是各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出发点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处理对外事务的基本准则 42.中美关系在2009年基本保持了平稳发展。2010年伊始,中美关系因美国对台军售、贸易保护、谷歌事件一波

未平一波又起,中美关系陷入低迷。中美关系时而平稳发展时而低迷体现了

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国家间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③国家根本利益的变化导致了国家间关系的变化④国际社会需要协凋好国家间关系以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43.2011年1月14日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14日在京表示,维护好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符合有关各方利益。中方呼吁各方共同努力,创造条件,尽快恢复六方会谈,使当前半岛问题通过一个适当的机制加以处理。我国做法:①与我国国家利益相符合②是巩固我国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战略联盟的需要③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国家承担国际义务的具体体现④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相符合A.①② 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上一篇: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育下一篇:质量测评部助理研究员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