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2024-10-16

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共16篇)(共16篇)

1.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篇一

论高校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How to Enhance Teaching Quality for University Teachers

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 叶人珍

YeRenZhen(Dept.of.Math,Hu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430070)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师不容置疑的责任,而在高校教育扩大化、普遍化的今天,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更是刻不容缓的。本文从教师的师德、学识、科研、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与交流、教师的综合素质等几方面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 :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综合素质

Abstract: Enhancing teaching quality is no doubtful the responsibility for university teachers, especially when college educ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all-prevading today.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teaching quality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moral, lear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preparation for lessons, teaching in classroom, tutorship and communication after class, integrated ability of teachers and so on Keywords: teaching quality teaching in classroom

integrated ability

教育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国民的素质,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甚至国家的存亡。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远的话题。而在高校教育相对薄弱的中国,高校教育扩大化的今天,“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是一个迫在眉捷的问题。

一、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首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事业,要有甘为人梯,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如果对事业没有满腔的热情,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更不可能有所作为和贡献。作为教师,还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情育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爱、高尚的爱,是鼓励,是赞许,是欣赏,永远给他们力量,让他们充满信心,及时排除思想上的障碍,有勇气去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重重困难,积极地学习和生活。

二、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有渊博的知识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教师只有知识渊博、专业精深,才能高瞻远瞩,站在学科的前沿,给学生一片广阔的知识空间和发展空间。而且,在这个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年代,知识老化、技术更新的速度惊人,教师须穷尽一生的精力,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立足于先进的行列,成为科研的先锋,领引知识的潮流,并融入教学中去,让科研和教学相得益彰。

三、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充分地备课

教师必须深入地钻研教材,对授课的内容要有相当透彻地理解,对知识的结构、体系要相当熟练。同时,必须广泛地阅读与授课内容 相关的知识,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发展状况,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打好基础。另外,备课不仅备知识,还要“备学生”。因为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掌握及学生学习兴趣之上的,只有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动机,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四、课堂教学永远是教学的关键

1、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

比如:导入,设置悬念,引人入胜;讲解,层层深入,紧扣心弦;启发,循循善诱,步步紧逼;讨论,高潮迭起,跌宕回旋;小结,短小精悍,提纲挈领;结束,画龙点睛,给学生留下无限思考的余地。

2、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心理学表明:单一的刺激易于产生疲劳。在教学中,可使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从声音、图像、动画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记住,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必须逐渐废除压抑学生学习热情和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注入式教学,实行启发式教学,把启发式教学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变单向的信息传递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探讨、互相影响。经过认真、周密设计对话式、讨论式的双向式或多向式交流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探索 和钻研。

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应符合学科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采取适应这些特点的有效方法。赞科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惊人的效果。”

五、课后辅导与交流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课后辅导与交流,不仅有利于了解学生,及时地查漏补缺,及时地发现和纠正教学中的不足与失误,而且通过解决学生知识中的疑问,生活中的疑惑,可以减少学生心理的焦虑,思想的障碍,让他们愉快地学习、生活,身心健全地发展。

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除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艺术性,还要求教学者要有很强的表达能力,教师不仅注重自己的知识修养,品德修养,行为修养,而且需要注重自己的语言修养,不仅准确无误、生动形象,而且还要幽默风趣,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这样的讲课才能感染人,吸引人,让学生回味无穷。真正做到从教学的内容到形式都力求完美,教师还必须练得一手好书法,如果板书工整美观,字迹遒劲有力,再配上合理地安排知识结构,条理清晰,那么会给学生留下很好的情景回忆。难怪有人说,教学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我们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总之,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教师须为此奋斗一生!愿我们的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能够具有 世界竞争力的跨世纪的人才!

2.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篇二

一、明确教学内容和训练要求,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方法

教学要以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等的训练为主要内容, 通过较规范和系统的训练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歌唱方法。下面笔者就以呼吸、发声、共鸣训练为例谈几点看法。

1. 歌唱的呼吸训练, 包括各呼吸器官肌肉的锻炼和建立歌唱呼吸的正确方法。

所谓“歌唱的呼吸就是呼的肌肉和吸的肌肉的对抗平衡”, 一首歌曲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的变化, 全靠呼气和吸气肌肉在坚强而灵活的运动中达到平衡才得以完成。所以, 锻炼各呼吸器官肌肉的弹力、控制力和对气息的支持能力至关重要, 应是每课的必须内容, 也是需终生修炼的基本功。歌唱发声的呼吸方法有多种, 其中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 被认为是一种最完善、最科学的呼吸方法。用这种方法呼吸, 吸气可“沉于底”, 声“灌于顶”;呼气有节制且均匀有力, 发出的声音落在控制的气息上, 声音响亮悦耳、强弱有致、收放自如。

2. 歌唱的发声训练, 包括起音、打开喉咙、口形变化、稳定喉头、混合声等内容。

歌唱的发声是由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有机协调配合完成的, 要求呼吸力量的大小、声带张力的强度与共鸣腔体这三者之间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在这种状态下发出的声音是有气息支持的, 有充分共鸣、高位置的, 上下统一的声音。这种声音就是发声训练要求得到的声音。它能强能弱、圆润达远, 音色柔美持久, 具有很强的穿透性。

3. 歌唱的共鸣训练, 主要包括混合共鸣、可调节共鸣腔、声音位置等训练内容。

混合共鸣训练就是歌唱要使头腔、口腔、胸腔各共鸣腔体连成一个整体, 并根据高、中、低三个声区的不同比例, 主次有所侧重, 使之有机协调配合, 混合运用。要求发出的声音同时分布于三个主要共鸣器官, 使声音在三个声区内部都能做到明亮华丽、丰满结实, 既有金属光泽, 又具很强的穿透力, 并在声区转换时无明显痕迹。可调节共鸣腔 (口腔、喉咽腔) 是调节共鸣的主要腔体。通过训练要使之随歌唱中语言、音高、音量和情绪的变化能够敏捷作出各种不同的调节, 使声音能灵活地反射到各共鸣腔体, 发挥其共鸣腔体间的桥梁和枢纽作用。声音位置是人在歌唱时的一种感觉, 而声音位置是可以通过感觉来调节的。声音位置训练就是体会声音的位置, 学会用感觉来调节声音的各种位置, 逐步做到歌唱时无论声区、字音、音高如何变化, 都能保持同一高度的感觉。

二、转变传统教学形式, 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声乐课的教学上, 应该多运用启发式的教学, 不能“一言堂”, 不能采用满堂灌的办法。要善于组织教学,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点面结合, 力争重点突出而又面面俱到。多让学生参加讨论, 让学生自己说, 自己懂得分析声音, 使学生有学习的自主性。要让学生学会思考, 由教师主导型变成学生主导型, 老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 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演唱示范, 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而独立的声音概念

教师的示范是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直接解释。在声乐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演唱示范能使学生对音色、声音位置、共鸣、气息的支持、音乐艺术表现等有更明确、直观、完整的感知。因此, 我们要重视演唱示范, 第一, 教师要明确自己所要做的是哪方面的示范, 是情感方面的、音型方面的还是歌唱方法方面的等。第二, 教师要先依据自己的要求做一遍正确的示范, 辅助以解释和引导, 使学生清晰地了解老师的意图, 然后让学生按照提出的要求做。如果学生没有做正确, 教师应马上给学生讲解他没有做到的原因, 并用学生错误的方法做一遍示范, 接着再给学生做一遍正确的示范让学生进行比较, 并辨别声音的歌唱听觉现象, 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而独立的声音概念。

四、大课、小组课、个别课结合, 提高声乐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声乐教学效果, 在声乐训练上, 教师就要采用多种上课形式, 一是大课, 二是小组课, 三是个别课。首先是上大课, 主要讲述声乐理论, 让学生认识、了解各种有关声乐的理论知识;其次是小组课, 声乐小组课是将学生按男女分开为五人一组, 或者七人一组, 按组上声乐小组课。通过一起训练, 然后再进行逐个汇课, 在汇课的时候再进行个别指导, 这时其他学生在听别人唱的时候, 可从中受到启发, 共同受益;再次是个别课的训练, 对每位学生进行发声技巧训练,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 可以更清晰、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总之, 通过这三种形式的训练, 学生的演唱能力会提高得很快。

五、优化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过程性评价。

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 重过程、轻结果, 既重视学生的现在, 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 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有计划、有目的地发挥优秀学生的特长;抓住学困生一点一滴的进步, 及时给予鼓励, 使他们对声乐学习产生信心。

2. 评价内容多元化。

在“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的评价基础上,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 防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关注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对学前专业的学生评价应突出师范性, 对学生学习努力程度、感受音乐的能力、鉴赏能力、合作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查评价, 从而构建多元化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总之,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效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锲而不舍, 坚定信心, 在教学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 解决新情况, 接受新事物, 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让学生牢固掌握声乐理论知识, 全面提高声乐技能和水平。

摘要:在高校音乐教学中, 声乐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校一直沿用的声乐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刻板, 一些教学训练方法和教学理念同实践脱节, 忽视了学生的自身特点。这样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声乐教学的发展, 不利于提高声乐教学效果。鉴于此, 本文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要提高高校声乐教学效果, 就要从明确教学内容和训练要求,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方法;转变传统教学形式, 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演唱示范, 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而独立的声音概念;大课、小组课、个别课结合, 提高声乐教学效果;优化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方面做起。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演唱示范,评价

参考文献

[1]卢园园.声乐学习中的模仿与示范[J].青年文学家, 2010 (22) .

[2]徐冬燕.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之我见[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3) .

3.浅谈如何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 篇三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不仅传授体育学科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要影响学生的“个性化”进程,使学生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价值观。在教学中,如何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一、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去宣传体育的重要意义,利用当代的人与事及国内外体育大事,增强学生关注体育和参与体育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能充分显示国家的经济实力、组织能力、科技水平、政治和社会安定能在世界人民面前充分展示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社会面貌,能振奋民族精神,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能提高民族的素质,也是每个人自身健康的实际需要。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自然会形成由认识———兴趣———投入,这一良性循环中。

二、提高自身素质,创立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当今时代,知识的更迭已越来越快,教师应在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新的教学经验,使之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体育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成长。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身体力行,言谈举止、仪表、品行情操等等,努力成为学生的楷模。

较好的身体素质是完成教学示范的保证,教师的动作示范在学生心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好的示范动作使学生振奋,争当上游,教师的主导作用突现出来。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在平时要注意自己身体素质、体能等方面的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休息习惯,保持强健的体魄。

三、了解学生,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从学生的实践出发,进行因材施教,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不“知”,则教育就是无的放失,徒劳无益,若“知”之肤浅,则教育缺乏力度,难有成效。只有“知”之深刻、全面,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四、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

(一)注重教学常规的体现

学科教学中渗透快乐教学意识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在倡导这种理念的同时,也不能完全忽视教学中的一些常规教学内容。常规教学的一个方面包括教授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这些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他们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常规教学的另一个方面包括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如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学生的智能水平往往能通过体育教学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对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学生掌握现在和将来乃至终身体育需要的健体知识、健体技术和技能,以及必要的体育文化素养,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结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是因为学习体育运动技术的人,首先要求头脑中形成准确的动作知觉,而动作知觉的形成除了需要视觉、听觉等外部感觉的协助和支持外,终究还是运动分析器发挥主要作用。但是传统体育教学运用的都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学生动作,互相纠正动作,再模仿,再动作等等墨守成规的教学手段,只注重了外部感觉的作用,而忽视了动作形象的身体表达,是脑中动作形象的外观,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学中我们必须很好地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创新意识,树立成功教育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同时,我们还要通过优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当然,要想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仅只局限在以上几点,更重要的是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和专业培养,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虚心好学,善于吸取先进教学经验、技术,有独到的创新和为祖国教育事业献出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刘春燕.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1999(1).

[2]王玉根.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体育教学效果[J].科技信息,2007.

[3]王同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J].学科建设,2011.

4.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篇四

在即将完成新课程培训时,我就如何提高教学成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必须吃透教材,这是传道授业的第一步。只有吃透了教材才能讲得出来,才能讲的学生心服口服,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记住知识,才能赢得学生的敬重,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要想吃透教材就得先通读教材,在通读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注意到不同版本的联系。然后是深入教材,拓宽思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应该想什么,怎样解决他们在想的与应该想的之间的矛盾。这样才能使知识更具有条理性、深刻性、完整性,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其次上好每一节课,争取使每节课都像优秀课的标准看齐,这就必须在授课时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班学生的特点、班风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教学方法,即使同一教学内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尽管这样自己会累一些,但收到的效果很好。尤其是在做练习的课上,在练习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如:做选择题,常用排除法,排除时要坚持三个原则,即排除与现实不相符的、排除与课本知识不相符的、排除与题干无关的。再如:回答主观题要坚持四步走,即第一步,阅读材料和设问确定考查的范围;第二步确定设问中的限定;第三步列提纲,明确都答什么,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第四步书面表达。在练习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举一 1 反三的能力、迁移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消除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这样就会使学生越学越轻松,越学越爱学。

第三、控制好课堂纪律,维护好课堂秩序,抓住课堂听课效率。因为没有纪律作保障,课讲得再好也不会出效果,纪律涣散会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利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及时将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拉回到课堂中来。

5.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篇五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艺术;教学效果

【论文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本文是作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就如何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来催化课堂教学效果,所提出的一些浅显看法。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指出:“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与实施,如何将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转化成为实施者自己的信念或行动哲学,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学又是十分关键的环节。随着新一轮课程标准的改革和实施,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教师需要确立起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新课程更注重知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提倡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合作者与促进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发挥指导作用,特别是当课堂的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化之后,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话语权中,充分提高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通过提高教师教学组织艺术来催化课堂教学效果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作为整个教学艺术的一部分,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原因是一堂课能否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能否取得成功,固然要看教学内容,看教学语言和手段,而除此以外,在新课程背景下,还必须看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受一定的时间限制,特别是在教室的话语权减少的情况下,教师倘若没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艺术,那他就难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学生的密切配合;也难于掌握教学的节奏,难于应变与控场。这样,哪怕是再好的教学内容,也不易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取得教学的成功。如何提高教学的组织艺术,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一、掌握适当的教学节奏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要提高效率,增强感染力,不能不注意教学的节奏。一堂成功的课犹如一首欢快的乐曲,按照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快和谐,各个环节有机相联。整个课的节奏体现出跌宕起伏,就会给人以艺术享受。所谓教学艺术节奏,是指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规律性变化。节奏一方面涉及教学速度,另一方面涉及教学内容的难易,即适当的“紧张度”和“难度”以及它们在课堂教学中规律性的变化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节奏。优秀教师们都很重视教学艺术节奏的作用。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如果四十五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般地淌,淌,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强调了课堂教学节奏变化的重要性。已故语文特级教师斯霞的教学,也是非常讲究教学艺术节奏的,她认为:“讲到主要的地方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很低沉。”甚至认为:“教师讲话的声调高低、速度都要适宜。声调太高了,太尖一了,会刺耳;太低了,又听不清;语言太快了,像放连珠炮一样,容易使学生疲倦打磕睡。”这都表现了优秀教师对教学艺术节奏的自觉追求。

二、掌握导入和结束的艺术

上好一堂课,就如同写一篇文章一样,既要有好的开头,又要有好的结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这样,一堂课的开头十分重要,设计并组织好新课的导入,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它能为整个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它的重要作用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为讲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而导人的主要方式有:衔接导人法、悬念导人法、情境导人法、激疑导人法、演示导入法、实验导人法、实例导人法、典故导人法、审题导人法、直接导入法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不同的一导人方法。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求开始引人人胜,而且要求结尾精彩,让学生回味无穷,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避免虎头蛇尾。常见的结尾艺术表现方法有归纳式、比较式、活动式、练习式、拓展延伸式等多种方式,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更提倡让学生自主总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对其进行评价和指导。

三、掌握课堂教学的应变艺术

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偶发事件”发生。所谓偶发事件,是指课堂上临时发生的教师意料之外的事情。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凭借高超的教学机智,巧妙地处理好这些偶发事件。其具体方式多种多样:或转移注意,或随机发挥,或幽默诙谐等,但概括起来无外乎冷处理、温处理、热处理三类。所谓冷处理,即教师对学生的恶作剧等偶发事件,可先采取冷落的方式,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的教育机智,引导其他学生回归到正常的教学过程。所谓温处理,即教师对于因为自己的疏忽、不慎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态度温和地承认失误,并顺其自然地过渡到原教学进程中。所谓热处理,即教师对一些学生矛盾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偶发事件,趁热打铁,对引发矛盾的同学进行正面教育或严肃批评,对其他同学也能起到警示作用。可见,偶发事件的性质不同,处理的方式也就不同。

事实上,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是提高教学艺术的关键所在,如果说艺术的青春在于艺术本身的创造和发展的话,那么教学艺术的活力就在于教师的开拓和创造,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必须深刻钻研新的教育理论,探索适应新时期教育特点的教学艺术,才能把枯燥课堂变成精美的艺术品,而教学效果的提高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作为教育一线的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求得最佳教学效果。

6.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 篇六

【摘要】本文遵循英语词汇的教学原则,通过分析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解决学生因此而产生的心理障碍,以求激发学生“积极学习”,能以较轻松的心情较快地识记单词并掌握它们,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词汇教学;积极学习;直观教学;语境

On the“new targets English”term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Yang Li

【Abstract】This paper followed the principles of te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number of issues,thus the students to solve 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s and to inspire students“active learning”,a more relaxed mood than Quick to make sure that you remember the words and grasp them,so as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j 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vocabulary effect.【Key words】Vocabulary teaching;Active learning;Visual instruction;Context

《新目标英语》在语法上没有做过多的安排,但词汇量大是该教材的一大特点。词汇的加大,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词汇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在初中阶段词汇教学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意义重大,所以教师应把词汇教学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当然学生掌握词汇也是英语学习中很重要的。

词是语音,音义和语法特点三者统一的整体。又是语句的基本结构单元。离开词汇的学习,任何语言的习得都是徒劳无功的。离开了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同时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英语水平的高低。词汇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基础,影响着英语教学的质量。词汇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拦路虎”,对于起步阶段的七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新目标英语》词汇量大,其中七年级上册有词汇700个左右,下册约450个左右,八年级上册约450个,下册约400个,九年级全册约500个,合计2500个,词汇量大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我们又必须让学生掌握,否则难以适应教材的要求。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来教学单词?

实践证明,传统教学中,靠讲解和机械操练掌握词汇的方法是不行的,尤其在当前中、小学英语脱节,词汇量大,教学任务重的形式下,我们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习兴趣

在所有的学习方法中,激发学习兴趣是最有效的一种。词汇教学本身是比较枯燥的,如果在词汇教学中让学生死记硬背,高压政策,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在学生中滋生厌学情绪。因此在七年级的单词教学中,应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创造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将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作为七年级英语教学的重点。总之,在起步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应把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重视起始年级字母教学

在实践中我发现,许多记忆单词存在困难的学生,字母掌握情况不容乐观,比如许多学生把m和n,i和r分不清,在拼写单词时总会出错,把name拼成mane,shirt拼成shrit等。同时,许多学生将字母发音和书写联系不起来。影响单词的记忆。英语作为一种字母语言,所有的单词都是由26个字母构成。字母学得怎么样,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单词记忆,在教授26个字母时,把字母教学的中心放在字母在单词中发音规律上,引导学生观察辅音字母和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一般读音。字母教学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由辅音到元音的循序渐进过程。强调音、形、义的教学

英语教学实践证明,三年看头年,初一是基础,语音是核心,要学好英语,首先要突破语音关,让学生多积累一些拼读规则是突破语音关的关键,尽管英语单词难记易忘,但它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英语单词的读音和拼写形式上是两套符号,但绝大多数单词在音、形之间是统一的,有规律的。毕竟英语是拼音文字,只要读出单词的正确发音,掌握一定的拼读规则,许多单词就很容易拼写出来。众多的多音节单词的出现,势必会给学生的单词记忆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让学生通过音节划分来记忆单词,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注意多渠道的输入、多形式的输出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动用各种器官识记单词,尽量做到通过耳听、口说、眼看、手写来学习词汇。注意新单词的直观教学方式

用直观法教词汇,生动活泼、快而有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记,也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六、注意在应用中学习词汇 孤立地教学词汇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在句子中,在一定的情景中,在听说读写的各项训练活动中教学词汇,才能实现词汇教学的真正目标。

7.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篇七

1、民办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师课堂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 还取决于有效的课堂管理。在实际课堂管理中, 会有一些共同的问题影响着教学效果的提高, 如课堂秩序不规范, 迟到、早退现象比较严重, 学生逃课现象突出,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课堂气氛沉闷, 师生关系冷淡疏远等, 现将这些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如下:

1.1 学生方面的问题

1) 民办院校艺术专业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部分, 他们既与普通高校学生有相通之处, 又有其诸多的不同特点。近年来, 随着高校艺考生扩招持续升温, 与公办院校相比, 民办院校生源素质有所下降, 大部分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浓、自律能力和日常行为规范较差。

2) 有不少学生所学的专业不是原先自己所期望的, 而仅是因为艺术类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相对较低或完全依据家长的要求, 上大学要个毕业证。由于对艺考专业的认知不够, 学习动机不明确, 选择专业时也较盲目, 加之自身基础较差和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 所以学习起来很吃力, 因此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不大。

3) 很多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反感, 尤其是英语、思政类的课程, 希望多开设一些更实用、更有趣的科目。

4) 部分学生经常通宵迷恋网络游戏或网上聊天, 有的则是寻求异性的寄托而不理性的恋爱, 课堂上消极被动, 不做笔记, 不积极思考, 愿开口说话, 也不愿积极配合老师参与课掌活动。

5) 课堂违纪现象普遍, 如穿拖鞋、睡觉、吃东西、玩手机、看小说或手机上网等等, 只在考前“冲刺”一下, “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普遍存在。

1.2 教师方面的问题

教师课堂管理一般分为放任型、民主型和专制型三种。而就目前来看, 我国高校教师课堂管理较多的是停留在专制型向民主型过渡阶段, 仍然偏向于专制型管理, 课堂基本上成为教师进行单独表演的场所, 学生被动服从。多数教师管理风格多为任务型的。教师始终把注意中心放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上, 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格及生命意义的关注。部分教师为了控制课堂秩序, 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的时间去进行的“转化教育”, 对此, 学生厌烦并产生逆反心理, 结果不仅老问题未解决, 反而产生了新的课堂问题和“病原体传染效应”, 增长了学生对纪律的淡漠与厌烦情绪, 也使教师成为一个失败的管理者。

以上这些原因都加大了民办院校教师课堂管理难度。然而, 无论民办还是公办, 都是教育人的场地, 都有培养人才的责任, 所以需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课堂情况不断探索管理的新思路, 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并不断加以创新, 真正提高教育的质量。

2、提高民办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师课堂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人们开始认识到, 评判老师课堂管理效果与成败关键是学生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是否获得了持续成长和发展的能力, 而不仅是学生所获得知识数量的多少, 课堂管理目标从“授人以鱼”逐渐转型为“授人以渔”。我们的大学要致力于人的终身发展, 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 根据具体的情况对课堂管理的理念和行为进行必要的调整, 进而改进教师课堂管理的效果, 要做到这一点, 可采取以下策略:

1) 以美育人, 润物无声

“美育”是一种属性, 它最终表现为人的修养、品格与情感, 而“艺术设计”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就是审美教育, 具体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艺术美, 逐步培养学习兴趣同时积累审美经验, 最后达到知美、懂美并能创造美的境界,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比如老师从每天都会用到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和课程讲解两方面去适应艺术类学生学习特点, 课件制作更重视版式设计, 以美的视觉形象去引发学生对课程兴趣, 而不是给他们简单排列抽象概念, 在课程讲述中, 始终结合艺术与设计创作实例进行分析讲解, 避免枯燥。

抓好学科渗透, 比如在展示设计的课堂上, 结合具有审美价值的2008北京奥运会这种渗透着人文关怀的开幕式设计, 让学生找出其中最具代表中国元素的实例, 通过以艺促教, 产生寓教于乐的增效作用。再比如以2010上海世博会的“东方之冠”设计为例, 引导学生“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设计理念。美的创造也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 有助于充实艺术教育的内涵。

2) 关乎细节, 运用策略

课堂管理细节优化, 了解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是其心理活动的动力, 是对教学的一种心理需求, 因此在课堂管理中应高度重视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是内因, 教学活动只能通过这个内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作为拥有强烈归属欲望的社会生物, 大学生的所有行为都表现出要求被接纳和被重视的愿望, 学生的问题行为往往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这些心理需要而发生。有效的课堂管理能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比如:在课堂讨论中, 教师引导其他同学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 给正在发言的学生一个受尊重受重视的环境, 会使学生得到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他会感到自信, 进而形成信任、宽容、尊重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这样会建立起师生感情日益加深的良性循环。再比如赏识教育, 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 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老师要时常走下讲台, 弯下腰来欣赏学生, 使学生获得一种被关注、关爱的情感满足,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 始终伴随着理解、友爱、鼓舞的心理体验, 通过老师的赏识教育, 也能学会去欣赏别人, 这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3) 以“有效”课堂管理为抓手

如何有效管理课堂, 要因地、因人、因时的不同时常要调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学校里也不应该有一模一样的课堂, 不同的班级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 才能获得理想的课堂管理效果。

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特点, 少给学生条条框框束缚的东西, 多给学生一点自由的想象空间, 教给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 逐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课堂”管理功夫在课外, 东坡先生云: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确实, 老师们只有重视课外工夫的积累, 对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学问处处留心, 兼收并蓄, 才能得心应手地做好课堂管理工作。同时也要意识到课堂也是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 注意培养学生“课外”学习的自主性。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 教育不能没有爱, 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而“爱而不宠”就要求严之有情、严慈相济。课堂管理要管放有度, 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做到“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而安”。什么事过了头, 都会走向反面。民办高校的学生课堂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我们要不断研究、不断探索实践并结合自身实际, 不断创新、完善各项教学机制和管理方式, 使民办教育独树一帜, 为国家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

摘要: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本文基于民办高校的课堂管理难度较公办院校要大, 除常规的共性的对策之外, 必须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思路才能更见成效。笔者源于所在学院的具体教学课堂管理的实践, 通过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特点分析, 课堂管理的对策研究, 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思路, 不断创新教师课堂管理模式, 以期抛砖引玉, 使民办高校的学生课堂管理工作能更上层楼。

关键词:课堂管理,艺术类

参考文献

[1]张承芬主编, 《教育心理学》,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2]吴文胜, 实施课堂管理的创新策略,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8.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篇八

关键词:高校教师 素质 教学水平

1 概述

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和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而作为教育金字塔中的顶层,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发展重要培育基地的大学教育,更是体现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人文素质水平的窗口之一,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是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修养和教学水平。

前些年,为了适应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满足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国家开始不断地扩大大学生的招生规模,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出现师生比大幅度下降、教师队伍水平不高等问题。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在高校多年的任教经历和体会,对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修养和教学水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到之处,恳请各位的批评和指正。

2 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修养和教学水平的措施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随着大学生的不断扩招,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所以,高校教师的水平和素质不可避免的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要想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在很多国家的相关文件中都提到了要切实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2.1 首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首先要学会做人,也就是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将决定他的工作态度和职业修养。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更好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教师是学生的学习和模仿对象,既然选择做一名大学教师,就必须耐得住寂寞,抱有一颗潜心专研、乐于奉献、甘于平淡的心去面对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和模范作用。

2.2 其次,老师一定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爱护学生。21世纪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80后或者90后,都是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后的独生子女,他们拥有敏锐的思维、充沛的精力、特立独行的性格等等,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优点与缺点或许都不太一样,因此,作为能够包罗万千的大学教育,更直接的说也就是大学教师,也必须拥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不论学生的家庭出身、不论学生的成绩好坏、不论学生的能力高低,真正做到平等对待他所面临的每一位学生,关注其学习、关心其生活和思想状态,不断地与之交流、沟通,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做人,进而获得学生从心底里对老师的尊重。

2.3 要想提高教学水平,必须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从原来单纯的黑板教学,到如今声、光、电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让原本枯燥的公式、乏味的讲解变得更加立体、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但是,哪些内容应该在黑板上手写,哪些内容可以出现在幻灯片上,哪些内容可以通过视频等手段解释,哪些内容只能通过嘴巴解释,还有,每节课应该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如何协调多媒体教学的快节奏和学生记笔记的慢速度等等,简而言之,如何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值得每一位大学教师的好好研究。

2.4 要想提高教学水平,大学教师还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作为传授当今世界先进知识和技术的一名大学教师,自己首先应具有学习的意识,时刻不忘记学习,还要善于学习,以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随时跟踪自己学科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假如大学教师不知道给自己充电,自己一个人固步自封,只能有两种结果:要么他被学生从课堂上赶下台或者遭受嘘声,要么教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最终遭到社会的淘汰。相反,假如一名大学教师知识渊博并且口才很好,学生必然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

2.5 最后,还需要适当的给大学老师减负。在许多人眼中,大学教师是一份很清闲的职业,只需要备备课、张张嘴,而且每个星期的课不多,有大量的节假日和大把的时间。殊不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来备课,还需要不断地追踪当代前沿技术,以免被不断前进的科学技术抛向脚下。另外,现在很多的大学教师还承担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科研任务,还需要不断地发表论文、编写教材或者专著以应付各种考核,很多学科还需要建设这样或者那样的质量工程,参加各种各样的研讨会、交流会等等,更有甚者还需要承担学生就业等等额外的任务,让本已不堪重负的大学教师整天忙于琐事之中,浪费了其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消耗了其创造力和激情。

3 结束语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总而言之,要想提高大学的教育水平,我们每位大学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进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教学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大学教育。

作者简介:

9.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篇九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近年来,各中小学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把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作为深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提高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质量的一次重大举措,以信息化带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跨越式的发展。我校的计算机学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始于1992年,尤其是近几年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信息技术课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他作为当前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创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一块坚实阵地。而如何提高计算机课的课堂效果就成为众多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以下是我如何提高课堂效果的几点看法:

教学内容的确定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应用性强、更新快等特点,我们不能完全生搬硬套大纲和教材的目标要求,应根据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实际情况而确定。此外,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立足于教材又突破教材。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教学内容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的背景化

二是教学内容的新颖化

三是教学内容的过程化

四是教学内容的应用化

五是教学内容的整合化

教学方法的选择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既有趣味又苦涩难学的学科,若是脱离实际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教法选择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有机结合。

2、教法选择应注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兴趣越浓,注意力越高度集中,求知欲最高,知识迁移最快,信息交流量最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3、教法选择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这样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步骤的采用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科,教学步骤设计不好,安排不紧凑,将会影响上课效率。教学步骤要具有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使教学诸环节衔接自然,协调有序,有机结合,浑为一体,从而产生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因此,要求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目的,严密的逻辑,预期的

[1] [2]

10.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篇十

论文摘要:专业教学是一门复杂的劳动,也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专业教师应具备的业务基本功包括专业业务基本功和教学业务基本功两方面。只要专业教师不断提高业务基本功,一定能取得更好的专业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专业教学;业务基本功;教学质量

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性。其知识素养和能力结构直接影响学生素质能力的高低。专业教师所应具备的业务基本功主要包括专业业务基本功和教学业务基本功两方面。加强专业教师业务基本功是提高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这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一、专业业务基本功

(一)厚实、牢固、扎实的专业功底是搞好专业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拥有丰富广泛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正所谓“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必须有一桶水”。

(二)专业教师应对所教学科的专业业务知识熟悉精通惟有这样,才能使课程讲得轻松自如:才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关系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化;才能变换多种方法来讲解同一问题等等,否则,只能照本宣科,做书本的奴隶。

(三)专业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要能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特,最能较好的从职业定位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出发,组织专业教学,同时能主动适应专业学科科技发展的需要,不断掌握了解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掌握专业教学上的主动权。

(四)专业教师应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这一点对于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相当重要。如果专业教师不能经常广泛地深人生产实践、没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没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能培养出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合格学生呢?

二、教学业务基本功

专业教师毕竟不同于工厂中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其除了具备专业业务基本功外,还应具备教学业务基本功。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较前者显得更为重要。

(一)要懂得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融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只有遵循教学规律,依据教学原则,恰当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及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性的将知识传播与审美教育融合起来,才能抓住学生心理。吸引学生注意力,不断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主动地学习教育理论并自觉加以合理运用,来指导专业教学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二)加强备课基本功

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保证。备课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作为专业教师应具有把生课讲熟。把“熟课”当成“生课”讲的认真态度。同时专业教师还要把教会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看得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应该让备课产生出“磁性效应”。使学生们像观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影视片那样津津有味的`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来。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三方面。

1、注重钻研

教材钻研教材就是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和相关资料。首先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体系的安排,掌握它的内在联系,研究它的科学性、系统性、以便向学生传授规律性知识。其次,应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属性特点,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初步分类排队,将知识技能划分为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等不同层次,进而来确定整个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所在。最后,研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明确哪些内容需要加以补充。哪些内容需要进一步扩充。哪些内容需要进一步探讨加深理解等。只有通过对教材的深入消化理解处理,才能写出一份针对性较强的教案。对于教材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紧扣而又不照本宣科。同时,还应为学生列出必要的参考书目让他们多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不断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2、深入了解学生

专业教师备课时不但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而且还要了解学生对于本专业、本学科的目的、态度和兴趣,目的在于因材施教。这对于搞好专业学科教学非常重要。

3、设计恰当的教法

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也是课堂的调控者和导演者。更是一堂课的灵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往往来自于教师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设计教法就是要考虑如何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将枯燥的书面教材变成学生可以接受的口头教材。要特别注意考虑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方法开展教学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三)不断提高讲课基本功

这里所讨论的讲课基本功主要包括语言基本功、板书基本功以及使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基本能力。

1、语言基本功

教师的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最主要、最经常和最难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用词准确、规范,符合逻辑性和科学性,是对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教师首先要善于巧妙地运用语言的艺术,讲究语调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语句的速度和间隔和学生的心理节奏相适应同时使语言新鲜活泼,既有时代感又有幽默感,努力创设一个愉快轻松的教学情景和氛围,使学生容易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记忆深刻并且不易忘记。而且还应注意学会所教学科的“教学语言”。这一点对学生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影响极大。

专业教师要学会使用“专业教学语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人手:(1)是深入钻研熟悉教材;(2)是要注意学习新知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使表达专业学科内容的语言不断地得到丰富发展,因此专业教师要注意学习有关专业期刊和专业书籍。(3)是要熟悉所教专业学科的语言特色。

2、板书基本功

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师生相互交流教学信息的一种传导方式。优秀的板书,既能使知识概括化、系统化,体现教学的意图落实教学原则;又能理清一堂课的脉络,便于提纲挈领;更能突出重点,深化教学内容,强化直观效果,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良好的板书设计与严谨规范而又不失幽默诙谐的口头讲述密切配合,就会相得益彰,使课堂教学增色生辉。

3、不断提高对现代教学手段的基本运用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教学获得了比过去更加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对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和教育过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会打破,学习过程将会更加多样化、社会化和主体化,教学过程更加主体主观,这一切都迫切需要专业教师自觉进一步深化多媒体教学的认识明确其优势和缺憾,不断学习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学会设计、制作并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来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四)具有良好的教风和高尚的师德

教风主要指教学作风,它应该是严谨的,应视其为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同时,专业教师还应该注意自身的形象和职业道德修养。完美的教师人格形象、不但包括一个人外在的气质、服饰、言谈和举止、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思想政治品质、道德情操、业务修养和审美素质等。作为教师要处处事事时时为人师表,慎其所习,修身洁行,并不断自觉的加强师德修养。

三、加强教师业务基本功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一)鼓励专业教师多参加一些培训班、学术研讨班。或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学历再提高,丰富专业知识面和能力。

(二)充分利用专业阅览室的作用,倡导读书活动,借助专业科技期刊和计算机网络,不断补充丰富专业新知识。

(三)通过定期举办各种专业新知识、新技术讲座,或聘请校外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来学校讲学,营造教研学术氛围。

(四)鼓励专业教师多下厂实习参观,或与厂方共同研发课题,或采取参加技能考核等形式,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努力造就“双师型”教师

(五)倡导同专业教师集体备课,共同探讨,相互取长补短,有助于深入研究教材和教法,提高专业教学效果

(六)在用活用好已有专业教材的基础上,倡导专业教师能及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自行编写教材和讲义。

(七)通过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很高学术水平的专业老教师的传、帮、带,不断提高青年专业教师的业务基本功。

(八)鼓励倡导专业教师多接触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专业教师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11.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篇十一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

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清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由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该《规范》于2011年12月30日由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以教人〔2011〕11号印发。《规范》规定教师职业道德由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6部分组成。具体如下:

(1)爱国守法、敬业爱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于律己,能够抵制各种诱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事不能逾越法律红线。敬业爱生,要求老师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直有这样才能算是一位称职的教师。(2)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3)服务社会、为人师表。教育工作是一项伟大而意义深远的工作,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整个国家长远发展。做为此项事业的工实施者,要不遗余力,不计得失,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接班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

二、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完善自我,不断学习。这里的学习包括对职业道德理论和规范的学习,也包括对优秀的教师榜样的学习,还包括对优秀学生的学习。加强职业道德理论和规范的学习,帮助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教师意识到什么事是自己该做的,为自己争光的。什么是不该做了,为自己丢脸。使教师具有强烈的荣誉感,知羞耻,为建立良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打下坚实基础。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学习榜样热于奉献、关爱学生的作风,学习他们严谨教学,严于律己的态度等当前社会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不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活的体现。向他们学习,帮助我们提高对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并提升自己形象。向学生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是学生,他身上也会有一些老师身上没有的好的品质。教师与学生长期相处在一起,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反应中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并随时检醒自己,审视自己,随时加以改正,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2)在教育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除了学习,我们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教育实践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唯一标准。教师在学习中学到的各种职业道德,只有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才能逐把所学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进而成为自己持久的行为习惯。所以任何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不例外,它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完善。只有通过实践的反复磨练,教师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从外界环境来说,可以从以下层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 学校层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道德。人无完人,任何人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都不是天生的。都是通过后天对正确事物的学习建立起来的。因此,学校要在校内树立教师榜样,让其他同学以向其学习为荣。并多组织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及研讨会。对倡导的优秀教师道德品质给予褒扬。对错误的道德观点给予指正。并在教学实践中鼓励老师实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每学期让学生投票选举,鼓励教师成为学院的优秀教师、学生最喜爱的教师。鼓励老师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2)社会层面:1)利用媒体的作用,树立教师榜样,倡导尊师重教的风气。教育无小事。把握好教育,就相当于把握了我国的未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支教,爱岗,敬业等优秀教师的行为。营造全社会向其学习的氛围。让其他老师也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自己的行为。国家举行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中,鼓励优秀教师的行为。倡导全社会向其学习的风气。2)建立监督机制,即时制止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国家教育部专门成立教师职业道德监督部门,并完善法律规范教师的行为。对不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给予开除教师行列。对违规、违纪的教师给予行政及法律制裁。监督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监督,鼓励教师自律,向优秀教师学习,以最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该部门通过公开教师行为等方式,规范教师行为。

总之,高校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自己的行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平时严格要求自己。热爱学生,认真备课,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以服务社会、严谨治学为荣。积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做学生喜爱的教师,人们需要的教师,国家敬爱的教师。

参考文献:

12.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篇十二

一、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

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仍然关注分数, 长期采用灌输、填鸭式的教学, 学生学习很被动, 即便考试, 一旦遇到灵活的题型, 也难以把握。学习的能力和思维创新被埋没。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对此, 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 教会学生看书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基本的依据, 因此, 不能忽视教材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只有吃透教材, 才能更好、更深地掌握知识。所以, 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看书。学生在阅读时, 首先, 要学会预习, 从整体上大致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上课时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还要找出自己不会的地方, 在课上专心听讲, 当堂解决问题, 提高学习的效率。其次, 要在阅读中领会。运用多种阅读方式, 如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研读等等, 不同的阅读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多动脑, 边读边思, 内化理解, 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 还要多动笔, 记下自己感兴趣的比喻手法, 优美的词句等, 增加积累和写作素材。第三, 在读的过程中, 要感受文章的情感, 有感情地去读, 有助于加深对作者写作意图的了解, 从中获得情感的升华和启发。

2. 教会学生提问

疑问是思维的开始, 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疑问, 提出了问题, 才能更加深入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因此, 教师要教会学生提问, 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 报纸上的时事, 都可以作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 从课题入手。每次学习新课时, 我让学生先读课题, 问学生从课题中想知道什么?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提出各种不同层次的问题。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对一篇课文来说, 题目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学生会根据题目提示的材料范围、主题思想、揭示的文章重点等思路拓展, 我通过题目这把钥匙, 帮助学生打开提问殿堂的大门。

3. 教会总结归纳

每一章节的知识内容, 每一类型的知识点是零散的, 归纳总结就是对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整理, 将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构建成有机的物理板块, 让学生在整理中巩固提高。比如, 每上一节课的内容, 下课前不是自己单方面进行小结, 而是采取不同的总结方式。大多数内容要求同学们自己归纳, 然后相互交流补充完整。部分内容找一个学生进行课堂总结, 我来进行补充完善。

二、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取得学生的信服

我们常说:“亲其师, 信其道。”意思是学生因为对教师有好感, 而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学习起来积极性高涨, 学习效果明显。反之, 学生对教师反感, 有抵触心理, 甚至对着干, 就没有学习的注意力, 得过且过, 学习成绩落后。由此看出, 教师要让自己的教育行为在学生身上起作用, 看到学习的效果, 就要在教学知识的同时, 首先取得学生的认可、信服,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教感染学生。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被效仿的榜样, 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的言行, 对每一种现象的态度, 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 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因此要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 让他们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他们牢固树立热爱祖国的使命感, 增强努力学习、提高能力、奉献社会的责任感。我们的教师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 有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崇高的人格力量。比如, 教师要有诚实的品行。“言必行, 行必果”是教师恪守的信条。诚实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学生。

三、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 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教学原则, 以学生的学来定教师的教,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等, 用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熟悉教材内容, 精心设计课时。一节课只突破一两个难点, 一次作文只实现一个小目标, 一套试卷只设计两到三个难点问题, 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信心倍增。教学中还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地分析引导, 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又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的情感触发, 让每个人都能学有所成。

13.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篇十三

嘉定区职业学校

田凤霞

摘要

本文试从应用多媒体教学、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与学校文化活动相结合及让学生理解音乐的思想这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中职校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中职校

音乐课堂

教学效果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专,现有学生5千余人。多年来学校始终把艺术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把艺术渗透到学校的各个环节。在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过程中,艺术教育真正起到了“以德辅艺,以艺益智,以艺养性”的作用。其实在中职学校,学生是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的,作为“副”科的音乐课,一般不被学校和学生重视。特别是我们的学生普遍文化素质较底,如果再按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走下去,学生们定会感觉索然无趣。为了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对音乐课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充分利用学校高科技的先进设备,在音乐课中引入了不仅引用现代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同时在选材上也扩大选择范围。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觉得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点滴想法,若有不当请多指正。

一.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的应用是重要手段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我们日常通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之一。音乐课件制作,是时代的要求,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个音乐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所以,多媒体教学对于音乐课就具有特殊意义。我校每个班级都有电视机,并且还配备相应的设备。这样我就可以运用电脑、网络收集资料经过精心地选择、编辑、合成,制作成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一个个多媒体课件,进而,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到音乐课的教学之中,这样,音乐课就成了声、像、情并茂的富有魅力的课,它就能把学生由原来无所谓一直要讲话吵闹的课堂,变得鸦雀无声全神贯注起来。这就是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凭借它的声频效果和视频效果在音乐课中能充分地展现音乐这双重艺术的魅力,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不仅能使学生学到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而且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因此,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音乐教学,对每一位音乐教师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需要不断探索。对职业学校的音乐课而言,它显得更为重要。

二.提高教学效果音乐内容要选择得当

兴趣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就目前中职技校音乐的教学现状来看,除了一些学校使用上海音乐出版社发行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艺术欣赏》教材外,我们大部分学校的音乐教材是音乐老师自己制订的校本教材。所以,选材非常重要,好的选材在教学效果上将是事半功倍。在选材方面,除结合课本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知识,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口、动手去完成老师所设置的学习内容,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作为非主课的音乐课,兴趣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我讲京剧时,就会先放时下很流行的陶吉吉作品《苏三说》,以及王力宏的专集《盖世英雄》的单曲给他们作对比欣赏,引发出中国的京剧艺术。这样学生们不仅看到和听到偶像将古典艺术和现代流行元素巧妙结合的精彩演绎,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不断的提问和视觉的带动下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博大精深的京剧文化,也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对京剧的学习兴趣。于是,同学们对京剧不仅有了新的深刻认识,对于传承和加深对我国的民族文化的感情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适当地加入时尚因素。我们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他们喜欢时尚。因此,在内容选材上适当地加入时尚因素是必要的。为此,我大胆尝试精选一些歌星演唱的内容健康的歌曲和流行乐器进入课堂。我们的学生面临着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走上社会,可能他们在文化课上水平不高,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音乐听辨能力还是有广度、深度的。如:在选择乐器教学时,就把大家喜欢的萨克斯带入课堂。课堂开始就用人民币的头像标志作引子问:世界上只有哪个国家把乐器印在纸币上?或者问:在休闲场所我们会经常听到哪种乐器演奏的乐曲做背景音乐?导入新课。前者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后者则是很多同学都能马上脱口而出的时尚乐器,学生很快就能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进而把萨克斯管的历史、构造介绍给大家,还听了《回家》、《茉莉花》名曲及改编过的流行乐曲等;我们还专门开设吉它课,我把电吉它、电贝斯也融入其中,相互比较,从音高音色、构造功能方面给学生一种展示,并赏析了如名曲《爱的罗漫史》以及罗大佑的《童年》、老狼的《同桌的你》等校园乐曲。同时在介绍歌星时,我把他们的歌声和成功的不易一并带给学生。例如:讲“周杰伦”时,介绍他虽然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走上社会后做侍应生的工作,从没上过一天音乐学院,全凭他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有蜗牛一样的精神,在一次次被别人退回作品的情况下,最终成功红遍大江南北。对于我们中职技校的学生来说,他这种奋斗精神,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和毅力是值得学习的。这样进行教学,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

三.提高教学效果要动静结合

要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教学不能让止步于他们做在座位上——“听”,还要让他们离开座位——“动”。“动”分三种。第一种是“跳”,“跳”是指跳舞。中职校的音乐课基本上以欣赏为主,不象中小学教材设计以“动”为主,老师也容易调动气氛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唱唱跳跳,内容丰富。所以,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如果设计不当,会容易造成课堂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甚至成为很多同学的睡觉课。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情况出现,我就想出一些办法。比如:让同学们欣赏蒙藏音乐时,就先放几个舞蹈片断让同学们根据舞蹈让学生辨别出不同民族风格的作品。然后再用韩红或者是腾格儿的美妙歌声将学生带进入意境,激发出学生想要载歌载舞的愿望。最后,回放前面欣赏过的舞蹈片断并教和带动全班同学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让他们试着走出课桌,在预先设置好的空地上边听边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大家载歌载舞,姿态各异,跳得十分开心,整个教室成为歌舞的海洋。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第二种是“唱”。让学生离开座位唱,勇敢的拿起麦克唱出自己心理的歌,那就是班级卡拉OK!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足够的自信心,还可以及时个别纠正使得学生唱歌的音准、节奏等个人表演能力有所提高,同时在他们个人形象上也可以加以指点为今后择业面试做铺垫。当然,还可以发现歌唱人才,为自己的校合唱团创造和选拔后备军。这不但锻炼了他们的个人技能,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充分的学习音乐的兴趣。第三种是“讲”,离开座位走上讲台学做老师——讲课。这种方式在充分调动爱好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能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特别是一种由学生转换成老师角色的荣誉感。现在的中职生,他们有时比普通高中生更渴望有展示他们才华的舞台,哪怕是小小的教室,一句有力的肯定就足以让习惯了批评和平庸的他们激动很久,甚至是改变他们今后的学习态度。我一学期会安排几课时专门给学生留一刻到二十分钟时间,让学生来上课,讲他们自己平时喜爱和知道的音乐,或单独或小组担当下节课的老师。一周的准备时间,老师可以辅导。要求——只要你拥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敢,教学内容健康向上。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要和学校文化活动相结合

我校每年有两次大型文艺活动,“五 四”文艺汇演及“十月歌会”。学校非常重视这两次的文艺活动,进行评比并列入班级和班主任考核中去。同学们班级的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班主任也很重视和支持,这样同学们上课就特别的认真。我针对这两个活动,就会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到班级里去。如:歌堂的边听边舞,我就是有意识的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讲解几个有代表性民族舞蹈的特点,这样不仅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舞蹈,还可以帮助他们在今后文艺汇演的选材上有较明确的方向。班级卡拉OK,把声乐教学融入课堂,规范他们的发声方法及相关技巧,教授各班不同的合唱歌曲等。这样一来,就有可以辟免,学生舞蹈千篇一律街舞,学生合唱歌曲大部分选《明天会更好》《同一首歌》等重复歌曲,同时学校也做到“班班有不同风采舞蹈”、“班班有不同的美妙歌声”。

五.让音乐的思想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力手段

当今社会,流行音乐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是极其大的。诚然,多数流行音乐作品是好的,思想内容是健康的。但是,不可否认也有少数消极颓废、甚至内容腐朽的流行音乐作品。如音像画面过于激情,用词过分暧昧等等,这对于分辨能力差的青年学生危害很大。因此,音乐教师在选择内容教学时,必须把内容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必须选择思想健康的音乐作品。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则应该旗帜鲜明地激浊扬清,用好的健康的音乐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如:在介绍BEYOND时,问:同学们为什么家驹离开我们十五年,他唱的歌曲仍在同学们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师生总结得出:除了歌声优美外,更重要的是歌中的内涵。他们的歌曲涉及了非洲种族差异、弱势群体等许多题材,但每一首都蕴含着一种积极和坚韧的精神,让人在听他的歌声时,从心灵上得到一种震撼,因此BEYOND的歌声和精神在我们心中永不消失。

14.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篇十四

内容摘要: 加强新时期学校德育必须重视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必须研究基本策略。增强目标意识,严格目标导控;研究教材和学生,用教材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心理、行为中的实际问题;遵循“思品”教学基本规律,合理建构课堂教学格局;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合作、探究、实践等学习活动,促进自主学习和道德内化——不失为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基本策略

正文: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整个常规工作(备课、上课、改作、考查和课外活动等)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全面带动整个常规工作的正常运行,才能切实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本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在此谈谈提高“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几个基本策略。

一、目标统领,要求适度。

“思品”课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个要素。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对于教师而言,增强目标意识,严格目标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既然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呢?《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简言之,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我”,正确处理“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

《新课程标准》将这个总体教学目标分解为“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等十个方面,并且又分解为若干个教学要点。教师应当认真领会 《新课程标准》,真正把握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如《新课程标准》对于“ 学法用法”的教学目标界定为:(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

益;(3)、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不仅要把握整体的目标层次,而且要把握课节的目标层次。就是一堂课,也要切实把握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分寸。所谓目标明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知道什么是知识,讲清什么 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做到什么要求,师生都要心中有数;所谓要求适当,就是要按照《新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切实可行,力求做到学习一点,理解一点,践行一点。

确定了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在什么时机、用什么方式展示目标”,以及“怎样实施目标”等问题,真正让教学目标引导和控制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钻研“两头”,有的放矢。

所谓“两头”,一头是指教材,另一头是指学生。教师必须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所谓“的”,是指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实际;所谓“矢”,是指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用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解决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思想品德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这是“思品”课教学的根本。

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文本。教材其实是一套课程资源,它主要包括了主教材——课本,副教材——教师用书,活教材——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对于主教材,教师要钻研精、深、透,明确应知应会,处理好原理与案例的关系;恰当利用课本中的“图片”、“链接”、“练习”等;适当利用教师用书中的材料,加强对基本观点的教学;要针对性地选择现实生活中的新的、近的、典型的、感人的事例感化学生。

钻研教材是一方面,研究学生又是一方面,两者必须兼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研究学生,就是要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思想实际、心理动态、接受能力、思维特点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等。当下,特别要重视研究农民工子弟、“留守学生”、优生和后进生的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面向全体”,课堂教学才能“全员参与”;只有钻研“两头”,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遵循规律,建构“格局”。

思品课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晓理、激情、导行”,这是思品课的本质特点,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建构课堂教学的格局,是上好“思品”课的一个重要策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要素构成的。从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

般过程来看,认知是基础,能力和行为是关键,情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调节由知转化为行(能)的内部动力。初中学生 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 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乃是建构课堂教学格局的理论依据。“思品”教学实质上是教学生学会到会学到会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学有法”——课堂教学一般采取“五段式”或“三段六步式”。比如“五段式”,即 1、导入新课; 2、主题教育; 3、深化教育; 4、导行反馈; 5、课堂小结。“三段六步式”,即 1、预备:激兴、揭题; 2、明理:激情、明理; 3、导行:辨析、导行。然而,“教无定法”——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注意晓理、激情、导行的结构化,逐步形成自己课堂教学的特色格局;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结构环节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值得注意的是,那种“故事讲一遍、课文读一遍、作业做一遍”的“三遍式”的僵化格局是不足取的。还有,把思想品德课上成语文课也是不对的。

四、改进教法,注重实效。

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得法。我们要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我们还要 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从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教学方法要形象化、多样化、趣味化。切忌概念化、抽象化、成人化。具体的教学方法有很多,诸如谈话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分析比较法、社会调查法、参观访问法等等。但是,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钥匙”。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考虑到与之相关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教师自身素质和时空因素等。通过改进教法,努力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开展合作、探究、实践等学习活动,促进自主学习和道德内化。

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担负着十分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只要我们切实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就必定能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15.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篇十五

一、制度为根本, 明确自身定位

如何切实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德育教育工作效果, 高校的制度建设是前提, 它为辅导员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保障。

1. 构建情法“规矩”, 汇成完满“方圆”。

关于高校学生管理究竟是实行“情制”还是“法制”, 就像我们讨论社会治理应该强调法制还是道德一样, 从没有一方能真正的说服另一方。事实上, 没有结论已经说明了问题, 那就是情法结合。“情制”可以细致入微, 人性化强, 但抵不住学生的冲动, 散漫;“法制”可以有理有据, 但限制了学生的活泼和多元化。情法制度矛盾的尖锐是对高校管理者大胆结合, 重新规划的呼吁。从实际的角度来说, “法”要从群众中来, 亦要有“情”的细致入微;“情”亦要有理有力, 奖惩分明。以人为本, 完善制度, 才是辅导员顺利进行德育教育的前提和根本。同时还要说明的是, 无论是哪种制度, 一定不要成为辅导员回避问题的理由。无论是作为教育者或是管理者, 自省的能力和无障碍的反馈渠道, 是保证效果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 《高校大学生行为准则》、《学生手册》、《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 循规蹈矩的管理模式, 使得高校辅导员对于制度本身缺乏思考, 使得在整个教育管理过程中学生主人翁意识逐渐弱化。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出台, 标志着中央在高校管理方面理念的转变。大学生阶段的思想德育教育问题, 绝不是突出一个“管”字, 而是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管、如何去管, 甚至让学生最终成长为管理者。以人为本的制度建设, 应突出人文关怀, 结合大学生要求独立、标新立异的思维特点, 转变管理的角度和模式, 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融入到管理的过程中, 消除辅导员与学生, 管与被管的对立, 才是和谐化的终极理想。

2. 把握根本角色, 明确工作主次。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 承担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日常管理等多重任务。随着高校管理理念向精细化管理方向的进一步转变, 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内容进一步增多, 辅导员作为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者与作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者角色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在进一步加剧。从时间的角度上讲, 在我们实际的工作中, 辅导员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大量的学生日常管理的事务性工作当中, 只有很少的时间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 因此, 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无法得到保障, 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从内容的角度上讲, 随着先进的教育理念产生, 我们在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可以融入相应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手段, 虽然取得一些教育效果, 但是此时的教育受到了管理目标、管理内容和管理手段的制约, 在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性上, 我们的教育内容还存在不足。

因此, 如何从制度上厘清辅导员的工作内容, 把握辅导员的根本角色, 明确主次, 是高校辅导员充分实现其德育教育职能的前提。是教育服务管理, 还是管理服务教育, 二者需从制度上进行明确, 为辅导员把握其角色提供依据。另外, 在理清思路的同时, 各高校还应加大对于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积极为辅导员承担过多的事务性工作, 使辅导员在管理事务中得到解放, 潜心投入到学生德育教育中来。因此, 各项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是提高辅导员德育教育工作效果的有力保障。

二、正人先正己, 提升自身水平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工作职责和任务, 面对的是正处在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的年轻大学生。如何能够教育和管理好他们, 顺利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任, 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相当的素质和能力。

1. 完成辅导员从职业化到专业化蜕变。

(1) 制定职业体系, 明确职业领域。辅导员工作是一种政策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 但目前社会普遍观念却认为“辅导员工作是任何人都可以干的工作”, 门槛低, 无技术含量, 甚至在高校内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地位, 从根本上导致了辅导员从业水平参差不齐。建设严格规范的辅导员选聘标准, 遵循公开、公证、规范的原则, 严格招聘程序。要根据工作情况科学划定辅导员职责范围, 明确辅导员的职能定位、岗位职责以及行为规范准则, 使得辅导员成为一个独立的、自成体系的职业岗位, 制定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 明确规定从业者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从业资格标准、资格认证程序等。[1] (2) 完善专业课程, 丰富专业知识。要进一步确立辅导员的专业地位, 开设专门的教育学科, 将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作为辅导员要学习的专业理论课程;结合辅导员工作的实际, 讲解表达演讲技巧, 计算机多媒体应用, 心理咨询, 时事政策等能够将专业理论和技能进行应用, 开展专业化的辅导工作, 比如:心理辅导、就业指导或生涯规划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教育和服务。 (3) 建立导师团队, 构建培训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努力构建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平台, 以全国辅导员培训基地和研修基地举办的培训为龙头, 以各高校举办的系统培训为主体, 形成统一的、值得认可的辅导员导师团队, 建设辅导员培训组织机构, 实现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多形式的专业化培训。在培训体系保证权威和与培训考评相结合的基础上, 提高辅导员队伍对培训的热情, 提高专业化培训的参与性, 尽可能全面覆盖高校辅导员队伍。同时, 还要积极为各高校划拨或要求各高校进行筹备辅导员培训的专项经费, 组织、选派辅导员参加全国性的专业资格认证培训, 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准。 (4) 规范考核机制, 完善考评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管理体系, 是推动辅导员队伍从职业化向专业化发展的保障。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岗位定位和职责, 建立科学的岗位考核和职级管理制度, 特别要明确的是, 在辅导员工作考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区分与其他专任教师工作内容的考核, 制定专门的考核量表, 把定量和定性两个维度相结合的进行评价, 并形成能够真实反映辅导员工作内容特殊性的专业性的评价标准。将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晋级和各类奖惩的重要依据, 并不断促进辅导员专业地位和社会声誉的提升。 (5) 建立职业协会, 拓展学术交流。借鉴国外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成功经验, 积极开展校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部门集体的工作访谈和经验交流, 加强高校之间辅导员工作的交流和合作, 在其领域内逐渐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其他教育研究机构为载体成立相关的专业化协会, 通过组织群体交流学习、经验分享、难题研讨等, 不断总结和创新辅导员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思路;出版专业性的会刊、期刊, 形成浓厚的专业发展氛围, 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水平。

2. 打造辅导员德育教育的“三零模式”。

(1) 沟通零障碍。辅导员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线人员, 面对着大量形形色色的学生, 必须要求其具备过硬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面对不同的学生个体或群体能够实现良好的交流沟通状态,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 要求辅导员除具备管理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外, 更需要对各类学生有爱心、有耐心, 能够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 认真的倾听学生的述说, 诚心的给予建议和引导, 不教条、不形式、不罗嗦, 达到交流的顺畅和有效。这种优化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统一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现师生之间零障碍的沟通, 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为达到德育教育的切实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关注零死角。在辅导员日常的工作中, 很多人往往受到“抓两头带中间”这个传统的管理思路的影响, 处在表现“好”与“不好”两头的学生往往会不知不觉就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点, 更多没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便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关注。国外教育工作者把这些学生称为“灰色学生”, 在这些学生中, 有时会产生对周围的事物反应冷淡, 学习的劲头不高, 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等现象, 最终成为我们教育和管理的死角。因此, 辅导员要想取得教育和管理的全面效果, 必须把关心和关注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争取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 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 知道每个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性需求, 从而制定不同的个性化管理理念, 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使辅导员德育教育工作凸显效果。 (3) 教育零“下班”。辅导员, 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者和道德品质的塑造者, 其自身必须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辅导员的言行举止、仪表着装、精神风貌、行为规范、生活作风等, 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和极大的教育意义, 而这个过程不仅仅限于工作时间, 更多的体现在辅导员自身的生活中。辅导员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同时, 学生们亦在全面的审视着辅导员, 辅导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想法、看法、做法都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 因此, 要坚决杜绝辅导员队伍中“下了班, 变个人”的不良作风, 始终达到自身言行的统一。为人师表, 言传身教这种非语言方式, 往往要比直接的言语教育来得更客观、更直接、更有力, 而这种教育要贯穿辅导员自身生活的始终。

三、与时俱进, 探索德育教育新思路

1. 角色互换,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当代高校教育过程中, 由教育者采取主动措施向学生群体施与教育的行为, 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与肯定, 尤其在高校德育教育方面更为突出, 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更被学生群体戏称为“被教育”。那么该如何才能找到适合当代学生群体、乐于被学生群体所接受的教育途径呢?我们不妨换个思路, 如果辅导员和学生角色进行互换, 让我们的学生作为教育者, 学生或辅导员作为被教育者, 他们会采取什么方式来教育我们呢?他们所采取的方式是否是他们所乐于接受的?是否是我们当代教育者应该学习和应用的?在结合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主观意识的前提下, 我们有理由相信, 他们采取的方式或许比我们的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教育效果也更为明显。

2. 更新载体, 把握新型的媒体平台。

随着我国通讯工程和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教育工作也正逐渐向这个新的媒体平台蔓延, 教育信息网络事业也正在逐步得到发展, 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其德育教育功能。网络的德育教育工作正将我们传统的教育从封闭式转向为开放式、从认知式转向为践行式、从接受式转向为批判式、从他律式转向为自律式。在其中, 关键还在于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 而这种正确引导必须以新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为支撑。[2]因此, 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对网络及网络信息的认识和了解, 加快知识的更新, 扩大自己视野的宽度和广度, 这样辅导员才能更多的了解学生们了解和关注的东西, 才能有教育和引导的机遇和平台。因此, 辅导员们必须在教育实践中建立起多方面的知识体系, 以满足教育进一步现代化的需求。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德育素质的主要塑造者, 辅导员的自身定位、自身素质、工作方式是否得当, 直接影响着高校能否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直接影响着高校能否实现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更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因此, 高校辅导员角色的重要性, 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对德育教育及相关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各方面的素质, 真正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

参考文献

[1]傅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与专业化培养研究[A].教育与职业, 2011, (02) .

16.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篇十六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以往只重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现在情感目标愈来愈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从而构成了三维目标体系。文章对一堂课中的成败因素中的情绪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以期与职教同行共勉。【关键词】教师 情绪 课堂 情绪,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情绪也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活动。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实践证明,当一个人的情绪正处在积极状态时,他的思维乃至由此传递出来的信息、行为一般会具备逻辑性、连续性、完整性的特征;当他的情绪处在消极状态时其传递出来的信息、行为就会因思维受到抑制和干扰,信息的传输也会受到阻碍。就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育人解惑这一职业特征而言,教师在达标过程中情绪之优劣,无论是主体对知识的逻辑性、连续性、完整性的输出还是客体的接受效果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左右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能否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情绪显得尤为重要。 毋庸置疑,一堂课的成败因素固然很多,如教师是否熟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备课是否充分、是否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的教学方法等,但切不可忽视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情绪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 积极的情绪与积极的效果采用班级上课制为教师设计了一个特定的教学环境,当教师信步走在学生面前时,教师的形象是学生的最初感受,如果此时的教师情绪处在良好状态时,脑细胞就会异常活跃并启活存储在脑细胞中的知识信息,使该信息在传递时会更具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教学方法更加运用自如,甚至会增加风趣性、艺术性,进而增加了教学过程的顺畅性。这样的积极情绪无疑会影响到学生,使学生注意力更加专注。与其说是师生间的一种情绪传递,倒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沟通,或是一次默契的配合。这种沟通或默契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情绪信息反馈,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并又会使教师的积极情绪得以进一步的增扬。积极情绪不仅在提高思维及信息传递中有积极作用,而且在某些体能学科教学中,同樣会有积极作用。如舞蹈、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具备基本技能技巧的前提下,会由于情绪正处在积极状态下,其肌肉也正处在舒驰的状态下,使各相关肌肉更具协调性,示范动作更到位。可见,积极情绪在各科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意义。二、 积极情绪与负效应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相对应。带有消极情绪的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会由于情绪的消沉使信号的输出受到抑制并导致思维逻辑的不连贯、信息传递的不完整,甚至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上述消极情绪又会无意中影响到学生,导致学生情绪的不稳定,反映在外表上的则是注意力不集中、焦躁不安。这种现象又反馈到教师,此时教师不知是应该组织教学还是应该传授知识,课堂气氛紧张、顾此失彼、无所适从,使教师的情绪更加消极,产生慌堂现象,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产生负效应。三、 教师课堂教学情绪的来源教师情绪的产生来源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课堂教学情绪的产生来源于教师对知识体系的掌握的牢靠性和传达知识手段的科学性、熟练性。知识吃得透,备课充分及教法得当,定会增强教师的把握性心理和增加达标过程的顺畅性,由此也一定会激发教学的积极情绪。反之,如本学科知识为吃透、备课不充分、存有夹生饭、导致达标过程的吃力。载入教学方法运用不当,缺少艺术性,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也会对双边情绪产生不良影响。积极情绪还有赖于周围环境因素,如同事之间的和谐相处,家庭、社会与个人的和谐发展,还有赖于个人健康的心理及生理条件。四、 为人师表,做情绪的主人情绪是大众精神世界的客观存在,人不可能每时每刻生活在愉悦心境的积极情态中,由于教师面对着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复杂群体,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中,其情绪变化极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无疑加剧了教师工作的困惑性,但是,这种特殊的环境对教师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拿出常人难以拿出的勇气,努力把热情、豁达、乐观、欢悦等为人师表的鲜明个性展现于学生面前,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和某些强装笑脸、逢场作戏在性质上有着截然的不同。倒值得一提的是那种把个人消极情绪毫无顾忌地带入课堂,甚至无端发泄于学生,都是对教师为人师表的一种否定。那么作为教师应该怎样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呢?笔者以为作为教师至少应做到如下几点:一、用爱与宽容把握情绪。爱是一切的源泉,多和学生沟通,化干戈为玉帛,变荒漠为绿洲。学生出现问题非常正常,教师要平静、睿智地处理突发事件,用爱与宽容调控课堂。二、用信任与赞扬激发情绪。人性最本质的渴望是肯定。多赞扬学生,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喜欢老师和所教的学科,形成正螺旋状态,创设课堂最好的育人环境。三、用欢乐和成功塑造情绪。“成功是欢乐的,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成功不应是优等生的专利。要为各知识层次的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提出不同的“成功标准”。对待“学困生”,要优先点拨辅导,有微小进步,及时表扬,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积累自信,逐步找回失去的学习动力,用好情绪塑造好性格。四、用目标和期望克服不良情绪。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性、独特性决定了老师要给予班级、学生不同的合理的目标和期望。老师不能乱加议论,三人成虎,不负责任的言论会扼杀学生的前途。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里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一名好老师能利用皮革马利翁效应使学生和班级获得新生。只有这样,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民教师才会不辱使命,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人才的历史重任。

上一篇:九月九重阳节手机祝福短信下一篇:渐行渐远的年味8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