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研究报告

2024-12-07

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研究报告(共10篇)

1.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研究报告 篇一

长春出台半导体照明产业规划

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光电产业振兴,长春高新区将依托长春制造业优势,发展特色LED/OLED照明显示产业,力争打造立足东三省、辐射东北亚乃至全球的国际化半导体照明产业重要集聚区和高端制造基地。27日,该区召开论证会,邀请省市相关部门、重点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有关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对《长春高新区半导体产业基地规划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证。长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纪工委书记杨俊良出席会议。

据了解,长春高新区与中国照明学会经过大量调研,制定了《长春高新区半导体产业基地规划实施方案》,设计了基地的产业定位、建设内容、规模与布局以及实施方案。基地将于今年启动建设,通过关键技术及企业的引入,服务平台和示范工程的建设,在外延芯片、LED背光模组、汽车船舶等特种半导体照明领域实现突破,在中高端制造、产业技术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形成特色竞争优势,培育多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若干知名品牌,将长春建设成为特点突出、优势明显、产业规模较大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到2015年末,基地力争实现年产值300亿元,完成税收45亿元;到2020年末,基地力争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完成税收150亿元。

论证会上,与会人员对基地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诸多合理化建议。中国照明学会秘书长窦林平表示,长春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市场空间很大,发展环境优异,如果基地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区域内汽车工业、基础工业、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吸引大量专业人才回归,加强应用研发,将取得非常好的发展。基地建设也让相关领域的企业家备感振奋,德国海拉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唐观玉说:“相信基地建成后将吸引大量优质的规模企业入驻,更好地统筹各方资源,使企业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实现更快发展。”

杨俊良表示,国家十分重视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其作为新兴产业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更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发展前景广阔。长春高新区将依托我市的市场优势和区位优势建设半导体产业基地,使其成为吉林省的一个特色基地。下一步,相关部门将进行认真研究,将专家提出的意见融入到方案中,通过省市共同协调,尽快开始实施,积极打造一个高站位、高起点、具有世界影响的高端产业基地。

2.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研究报告 篇二

一、半导体照明产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大陆逐渐成为半导体照明的中心之一,大规模应用甚至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这一结果不仅让众多国人感到意外,甚至也远远超出研发同仁们几年前最乐观的估计。当前半导体照明产业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企业间整合加速、竞争激烈、企业间相互模仿、创新能力差等。

(一)行业并购、整合、洗牌加速

未来3-5年一大批LED企业将面临主动或被动整合,甚至淘汰出局。未来将涌现出若干龙头品牌企业,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大,这部分企业将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一定程度上主导未来市场。国际方面:国际巨头分拆整合(飞利浦、欧司朗、科锐)现象频现。中资参与收购国际大品牌,将使行业竞争更趋国际化,这一切对中小企业,乃至一些骨干企业将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必须认真应对,找准自己的生路和生存发展机遇。

(二)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最近几年来,南方一些照明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跑路、关闭、转型、整合仍将持续上演,低价竞争的“野蛮增长型”企业仍将频现,由此而看,行业内骨干企业将面临规模和利润的更大压力,而中小企业的市场和生存环境将更为恶劣。

(三)企业间相互模仿、创新能力差

在半导体照明行业内,有许多企业是有传统照明产业转换而来,依照他们的思维惯性只是将照明光源进行了替换。并未进行严格的理论研究和设计。然而,半导体照明技术是一个综合力、热、光、电多学科的技术。

二、半导体照明行业发展对策

针对以上半导体照明产业存在的问题,可以从.领域细分,加强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团队建设,努力开拓智能照明产品三方面进行改善。

(一)加强半导体照明产业的领域细分

细分领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思路,伴随着LED行业技术成长和市场不断扩展,无数新的机会被造就,企业定位在若干个细分领域发展将是一个战略性选择。之所以说是战略选择,就是要避免人云亦云、东冲西撞或跟风而上的不良做法,通过专家、企业家、智者的共同分析判断,选择适宜的细分领域深耕细作才是上策。

企业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不见异思迁;不怕挫折,扎实果断向前;敢于创新,敢于投入,敢于领先,善于领先;目标清晰,力求第一。

当前照明领域细分为:

汽车照明:LED照明市场的新蓝海,功耗低、控制灵活、色彩纯度高、光强大是其优势。

农业照明:“植物工厂”特别是在无水、无土栽培和高密“植物工厂”方面有着广阔前景。医疗照明:从特种到通用,从病房、手术室、ICU等重要医疗场所,越来越普遍。

健康照明:舒适、安全、灵活的照明方式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

每个企业应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自己的领域。细分领域一定要做实,扎实推进,打开思路,努力保持始终站在前列,引领发展,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

(二)加强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团队建设

现阶段,团队建设的不稳定性是当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企业中的骨干流失、团队不稳定,彼此抢挖人才已经常态化,令人深感忧虑。因此如何建设稳定优秀的骨干团队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有针对性的建立企业内部的员工激励机制,要让员工知道他们的利益和前途与企业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必须建设有效引领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明确发展愿景,给大家发展空间;建设多途径的文化交流贯彻的平台。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员工学习培训;员工业余集体活动;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QC小组等活动凝聚各类团队的向心力和对企业的关注关心;适时组织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各类比赛竞赛等。广泛开展骨干间的交流谈心活动,以此在更深层次中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方法,形成凝聚力。GE原总裁伊梅尔特曾强调GE公司经营运作中,总裁三分之一关注指标和财务数据,三分之一精力关注市场成长,三分之一精力关注团队。每年都会和主要中层骨干做深入交流谈话。团队建设、文化建设、团队稳定性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长期努力,长期不懈坚持传帮带,传思想、传文化、传方法、传感情,久而久之将会有明显效果。

团队建设的好坏,象征着一个半导体照明企业后继发展是否有实力,也是这个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充分体现。加强团队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造力、高效、节约资源,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三)努力开拓智能照明产品

不断创新才能跟上发展步伐,半导体照明绝对不会至于照明,智能化的发展将开辟另一片新的天地。微电子和光电子的结合,三网融合将产生超越想象的惊人效果,但这一切需要技术创新的能力,需要不断创新的成果,新的专利、新的标准、新的产品、新的应用,创新是半导体照明的原动力,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技术、不断跟踪新的技术进步、不断融合多学科的先进技术,以形成更新的产品和市场空间。

小米与包括鸿雁、欧普、飞利浦、木林森在内的13家照明企业携手,打造智能照明发展联盟,推出了采用小米智能家居无线模块的智能照明产品,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可以用小米手机等硬件设备对其进行控制,从而建立家居智能照明系统。国内传统电工(鸿雁)、互联网(小米)、新型企业也跨界进入,国外的飞利浦、科锐、三星、欧司朗等,传统照明巨头飞利浦有hue系列,三星推出Smart Bulb,GE也推出i Beacons LED智能照明产品等;互联网企业小米(推出)yeelight,魅族也积极布局推出了魅族X-Light智能灯泡;阿里、京东等云服务企业提供统一云服务接入的开放式智能家居平台。但我们要清醒认识,智能照明仍在发展初级阶段。巨头布局,并不代表一切,智能照明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和规律,互联网时代,将以客户为中心,用户体验至上,用户个性化需求、体验越来越重要。新时代有新机遇,我们行业、我们企业要善用这些机会。LED要突破按需照明,要了解照明与人类互动模式,利用新时代技术,将智能照明融入未来照明事业中,这是我们要大力关注的领域。选好时机,选好突破口,顺势而入。

智能照明-智能家居-物联网这一综合产业需要大量的复合型、跨学科技术人才。其产业规模将是千亿元规模级别的市场容量,所以要高度重视智能照明这一领域,并及早储备人才和技术,才能种众多的照明企业中异军突起、占领智能照明领域的制高点。

三、结语

半导体照明行业的发展且任重而道远。每个地区、每个企业都应该正视不足、把握机遇、科学规划、优化环境。先天不足,诸如:自然大气环境、地理位置、资源被倒吸,这些都影响照明产业的发展。但要认识到机遇,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淘汰落后产能以及污染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和把握。同时,在半导体照明应重新规划布局,加大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龙头、特色企业、打造优势发展环境;鼓励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外引内联,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大众创、孵化器的扶持力度,吸引、发现、利用人才。加强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团队建设,细分半导体照明产业的领域,努力开拓智能照明相关产品。

总之,半导体照明对传统照明的替代已经开始,虽然由于照明应用领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一替代的速度在各个细分的应用领域中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是大势所趋。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半导体照明产品的应用和推广前景更加美好,发展更加迅速。它将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美丽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起源于20世纪后半叶的发现和发明,初见端倪于20世纪末半导体显示得到普遍应用之后的不断突破,半导体照明进入新世纪以后得到长足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产品光效高、能耗低,色温覆盖广、易控制等优点,是未来照明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半导体照明技术的门槛不是太高,造成了整个行业竞争激烈,许多企业仅仅是将传统照明的灯具进行简单的光源替换,整体创新能力差。本文通过对半导体照明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对半导体照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半导体照明,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半导体照明中国梦.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2]2015中国LED显示应用行业发展报告.

3.中国半导体照明市场繁荣的背后 篇三

巨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中国照明电器学会数据,2009年,中国照明电器全行业销售额为2600亿人民币,出口额为141亿美元。2010年,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照明电器生产基地。

作为目前全球最受瞩目的新一代光源,LED因其高亮度、低热量、长寿命、无毒、可回收再利用等优点,被称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照明光源。中国自2003年6月正式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以来,已形成上海、大连、南昌、厦门、深圳、扬州和石家庄等13个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LED产业以年均20%的增长速度狂飙突进,2009年,全行业产值达到830亿元,2010年预计能突破1000亿元。据业内乐观估计,半导体照明未来三五年将会有30%的增长率,到2015年,全行业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

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据相关统计,我国拥有LED企业近4000家。我国LED外延材料、芯片制造、器件封装、荧光粉等方面均已具有自主技术产权,部分核心技术具有原创性,初步形成了从上游材料、中游芯片制备、下游器件封装及集成应用的比较完整的研发与产业体系。

政策支持

2009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部委共同出台《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指出到2015年,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30%左右;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功能性照明达到20%左右,液晶背光源达到50%以上,景观装饰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大型MOCVD装备、关键原材料以及70%以上的芯片实现国产化,上游芯片规模化生产企业3~5家;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拥有自主品牌、较大市场影响力的骨干龙头企业10家左右。2009年初,在科技部的主导下,21座城市发起声势浩大的“十城万盏”工程,各地方政府更是将引入半导体产业作为招商引资、产业转型的重点支持项目。

资本关注

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政策鼓励,使LED产业发展极其迅速。从国内LED行业融资情况看,最后一个财政年度LED行业新增投资大概300亿元。从A股的上市公司来看,大概有十二三家把LED作为主要业务或重要业务。作为国内最大的LED上游芯片及外延片制造企业之一,三安光电一直是LED及光电概念炒作的对象。乾照光电自2007年正式投产,短短3年之后,即于今年8月成功登陆创业板,首发市盈率高达70倍。

繁荣背后的隐忧

企业规模小而散 虽然近年我国LED产业快速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LED行业依然面临产业资源不集聚、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首先,该行业企业规模小而散。目前的近4000家企业,有80%是民营,其中,年产值上亿的只有140家。然而,在这140家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的产品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大部分都在1亿元至2亿元。可见,虽然我国LED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偏小。另外,全国有13个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以及21个试点城市,显而易见,产业基地集而不聚,能够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大企业几乎没有。

缺乏核心专利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和广东省信息产业厅联合发布的《LED产业专利态势分析报告》显示:在LED应用的相关专利国家中,日本拥有全球专利的27.9%,而中国仅占9.34%。

据相关调查显示,封装是我国的主要研发和申请领域,专利申请数占总体的39%,其它依次为应用技术、外延技术、芯片技术、白光技术及衬底技术,相关专利主要涉及LED的制备方法和设备。

目前,全球LED领域的技术和专利,一半以上被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少数大公司所占有。这些专利多为核心技术专利,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寻找到突破口。此外,这些国外企业已在全球尤其是中国,精心部署了专利网。我国LED产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突破这些专利的层层包围。

产业链不完整,多处于低端应用领域

目前全球已初步形成以亚洲、北美、欧洲三大区域为中心的产业格局,形成以日本的日亚化工、丰田合成,美国的CREE、GE,以及德国的欧司朗为专利核心的技术竞争格局。美、日企业在外延片、芯片技术、设备方面具有垄断优势,欧洲企业在应用技术领域优势突出,而我国的LED还处于较低端应用的水平,80%左右的产品集中在景观照明、交通信号灯等应用市场,在汽车照明等高端产品方面涉及得比较少。

过度竞争

在市场一致看好LED行业的同时,过度投资也在这个行业初步显现。企业正一窝蜂地将大笔资金投入研发环节,试图以技术抢占产业链各节点的制高点。

与此同时,LED行业性质决定了LED照明终端产品造价过于昂贵,市场无法爆发式增长;产业链过长,产品开发周期长;技术领先型企业涉足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分工不明晰,规模化制造尚未成型。然而由于过度竞争,众多的LED企业已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沼,导致利润下降,品质无法保证,进而影响企业信誉度,削弱了用户的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出路

加强自主研发与产学研结合,重视专利的重要作用

对国内企业而言,加强自主研发、壮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是提高中国半导体照明企业竞争力的首要任务。

“可以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强模仿创新,通过对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进行改进,提高其技术效果,申请改进型专利,这是规避专利侵权风险的一条有效途径。”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毛金生指出。 此外,加强企业与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也是促进我国LED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内有些研究机构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而有些企业则具有较强的加工制造能力,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要强化合作意识,促进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龙头”企业。这一点上,中山大学光电与显示重点实验室与中大中鸣科技的联合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政策扶持,制定行业标准

在众多助推LED行业的因素中,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无疑是动力最足、决心最大,同时也是最有转化为产业生产能力的力量。2009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部委共同出台《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提出了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基本设想和发展方向,并在产业政策支持上给予了更多的倾斜。科技部“十城万盏”显示了政府的巨大带头作用。地方政府大力推行LED灯应用及进行政策支持,在市政工程和事业单位中率先使用,如政府大楼、医院、学校、城市主干道、隧道等,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直接的订单,还能间接地起到良好的公共示范作用。

只有政府积极研究制定产业政策,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制定好相关技术标准,加强产品检测机构的建设和完善,建立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加强产业链的互动,促进产业链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LED在各领域的应用,这样,企业才能借助政策有利导向和支持迅速做大、做强。

打造优秀的LED企业

如何让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有两个条件是必需的:一个是资金,一个是人才。目前,最难的事情还是人才和团队的问题。同时,企业的产品开发、市场定位、质量保证、渠道发展等多方面取得综合优势,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

借助产业调整打造品牌优势

据统计,目前仅广东地区的台资照明企业就有500多家。大量企业堆积下游产业链造成产业集中度不高,实际上,下游的产业链利润是相当有限的,仅占整个产业链的10%~20%,因此,僧多粥少的现象尤为突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引发市场无序竞争等一系列混乱的状况。

企业的恶性竞争必然会降低市场消纳产能的能力,甚至有可能摧毁刚刚建立的市场信心,企业资历各异,产品良莠不齐,严重挫伤了消费者的信赖度。

中国照明产业的板块建设越来越明显,除了国家战略因素推动外,地方政府功不可没。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的亏损或将推动行业的重新整合与洗牌,对企业投资者来说,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要想突出重围,抢占行业制高点,借助产业调整的时机打造品牌优势或许是不可多得的机会。(作者系南方略国际营销品牌咨询机构高级咨询师)

4.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研究报告 篇四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LED照明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LED照明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在一个供大于求的需求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

随着LED照明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LED照明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LED照明企业愈来愈重视对产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LED照明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LED照明产业中的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LED照明产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采用与国际同步的SCP科学分析模型,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产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LED照明产业链结构和格局;国内外LED照明市场发展现状;LED照明产业市场竞争格局;LED照明产业市场环境;LED照明产业技术应用;中国LED照明应用市场;中国LED照明工程;中国LED照明产业基地发展状况;LED照明产业的领先企业经营情况;LED照明产业前景及投融资;同时,佐之以全产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LED照明产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LED照明产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LED照明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LED生产企业、LED照明企业、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LED照明产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LED照明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以及产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本报告将帮助LED生产企业、LED照明企业、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LED照明产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LED照明产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前瞻性的把握LED照明产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有效规避LED照明产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产业竞争的主动权。

5.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研究报告 篇五

分析

第一部分:LED及led灯具

一、LED的基础概念

LED是Light Emitting Diode的缩写,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它是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当两端加上正向电压,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发生复合,引起光子发射而产生光。LED可以直接发出红、黄、蓝、绿、青、橙、紫、白色的光。

二、LED的发光特点

◆ 寿命长(>100,000Hrs)

◆ 驱动电压低(1.8~4.5V)

◆ 耗电量少(40~1000mW)

◆ 相对冷光源(熱輻射小)

◆ 点亮速度快(时间常数为10^-7~10^-9S)

◆ 体积小

◆ 多种色彩

◆ 耐震性特佳(全固体封装,不易破损)

◆ 单色性佳(发光波长稳定)

◆ 绿色无污染

三、LED产业价值及社会意义

1、节能价值,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能源效益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办公室节能调查结果十分惊人,中国能源的12%用在了照明上,每年约3000亿度以上,如果用led技术取代全部白炽灯或部分取代荧光灯,可节省1/3的照明用电,就意味着节约1000亿度,相当于一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三峡工程全年的发电量。这对能源供给紧张日益凸显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环保价值,对人类产生“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环保效益

(白光)LED不仅节能,而且无热辐射、不含水银等重金属,无污染及废弃物处理问题等众 1

多优点,因此被视为“绿色照明光源”的明日之星,在不久的将来,将取代目前为照明市场的主流白炽灯泡及荧光灯(日光灯);其广泛应用将同样产生不可估量的环保效益。

因此,LED技术产业其自身的节能和环保特征,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源战略”和“环保战略”的重要产业,因此世界各国、地区领导人都十分重视这一产业的发展培育。

四、led灯具分类

1、LED显示类:LED显示屏;触摸屏;LED立体发光字; led芯片、外延片、磊晶片及相关基材;led发光二极管及大功率器件;LED封装及配套材料; LED产品控制系统及ic; LED背光源;LED制造设备及测试仪器;OLED(有机发光二级管)、LD(激光二极管)、EL(冷光源);LED点阵、数码管等。

2、LED灯类:LED室内照明灯具;LED景观照明灯具;LED交通照明灯具;特殊照明灯具;闪灯;LED汽车灯饰;室外照明灯饰;灯杆、灯臂、灯头、灯罩、灯座、灯盘、光源、插头、线缆、开关等其他LED灯具灯饰及配件等。

3、霓虹灯类:粉管及配件;霓虹灯电子变压器,电极,电源;霓虹灯程序控制器及专用材料,零配件;霓虹灯高压线包;霓虹灯制作工艺及设备;霓虹灯安装工程及维护设备;霓虹灯设计及其作品;霓虹灯检测仪器及生产设备;霓虹灯气体。

第二部分:中国LED产业发展现状

一、展会感受

在2011年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上,LED产品覆盖12个展馆,涵盖LED产品的品牌厂商超过1500家,成为整个展会中吸引观众眼球的一大靓点。LED已被认为是可取代现有照明的第四代光源,发展态势极为迅猛,尤其是在这一届的广州国际照明展,有爆发式的增长态势,几乎每一个参展大企业,都无一例外的带来了LED的产品,这是一个诸侯纷争,务求在这一块被寄望在未来五年将有2000亿美元容量的巨额市场里占得先机。

通过参展对多家LED生产厂家的调查,对led灯饰的供给市场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目前几乎所有的知名LED生产厂家都以外销为主导,内销几乎为零。其中外销部份,又以日本和美国市场为主导,其次是欧洲市场,其它市场份额非常少。

2、LED生产厂家的LED室内照明灯饰产品的种类主要有:高功率LED射灯,普通高亮led

2球泡灯,LED日光灯,LED光条和模组,LED彩虹灯,普通高亮led台灯,其中高功率LED射灯最为热门,几乎所有LED灯饰厂家都生产。有1X1W,3X1W,1X3W。各个厂家的产品外形差异很小,但价格及品质差异很大。国内二流厂商价格平均约在单颗1W或3W1~3元,国际大厂价格平均约在单颗1W或3W7~15元。

3、虽然这两年,许多厂商出口销售额逐年上升,但是,基本上订单量都不是很大。还未进入到大规模生产的状态。

4、国内厂家数量近两年急速上升。竞争的日益加剧,同时由于产品缺乏差异化,使整个行业提前进入到价格竞争的阶段。

二、国内市场分析

随着led技术的进步与成熟,国际社会对于环保节能的呼声愈加强烈,国家也适时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半导体产业的扶持,照明企业是LED业内最敏锐的、动作最早、最快的群体,传统照明企业里80%的企业早已布局led照明,多年前就投入资金与力量进行研发与技术研究,由于这些企业在LED照明应用技术、市场开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会对LED应用产品生产企业造成较大冲击:

1.由于不规范的市场竞争,大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快能被小厂模仿,同一款产品,同一个样式,同一项功能,各个品牌的都有,严重冲击了大厂的产品。

2.几乎所有参展商展示的产品在外观上几乎没有任何的差别,产品的差异性较小,加上营销手段相对缺乏,消费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放弃便宜而且还实用的日光灯或节能灯来购买LED灯,因此普通客户对产品的认可度较弱。

3.由于缺乏市场监管,仿造产品泛滥(主要集中在中山等地),同质产品,大厂几百元,小厂几十元,严重冲击了大厂质量好的产品。

三、销售市场分析

通过近期对2家综合超市(人人乐、民生)、2家建材超市(红星美凯龙、大明宫建材市场)、1家电器超市(苏宁电器)、和1家灯饰灯具城(大雁塔灯具城)的走访,目前LED灯饰销售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1、LED灯饰产品目前终端销售市场上仅局限于有限的品种:射灯、日光灯、球泡灯、手电筒、台灯、小夜灯、头灯、露营灯。其中,除LED手电筒在多数超市的货架上都有供给外,其它品种仅于部份超市和专营店有售。

2、除日光灯、球泡灯等大功率led照明外,以上在市场有售的品种的价格与传统的灯具相比,差异并不明显。所以才得以快速进入终端销售市场。

3、销售人员对LED灯饰产品并不十分了解。多数普通消费者对LED更是一无所知。不同市场内所销售的产品其本上都是来于广东不知名品牌或相同的一两个品牌。可见,是少数的制造商努力的结果,而消费者只是非常被动接受有限的信息。

4、当提到高功率日光灯、球泡灯等大功率led照明,多数销售人员并没表现出非凡的爱好,对其价格反应强烈,并表示由于市场需求不佳及价格滑动较快,故店内不压货,只根据需求提供订货。

结论

一、根据现阶段国内市场及公司目前具体情况,可考虑资源整合和自主研发同步行进的路线。初期可考虑由与小厂合作成品贴牌销售到成品组装为引导,迅速进入行业,同时通过解剖、仿制等手段研究大厂成熟产品的电源模块,完成包括技术、专利、成本等方面的电源模块自主研发,待市场较为成熟,有稳定出货时完成自主电源模块替换,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完成驱动芯片的研制与替换。

二、公司目前可以以LED日光灯管驱动电源模块为龙头产品,带领射灯、筒灯、吸顶灯、壁灯等商用照明领域常用灯具的电源模块逐渐拓宽市场。

三、作为家用照明领域的代表产品,球泡灯也是我们必须抓住的产品路线。

导致LED照明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在管道没有成型的前提下,技术相对成熟的商业照明经过多方贸易商转手,为了维持各个环节的利润,价格将不下来。而工程单方面的公关费用是一笔较大的开销,最终也只有羊毛出自羊身上;另外家居照明市场冰封未破,在销售量不大的前提下,产能比较小,厂商运作起来成本比较高,也样导致家居照明的价格也同样降不下来。

二、对于专业LED照明厂商来说,LED照明没有管道,导致销售起来耗费人力物力以及运输费用,增大了销售成本;而对于传统照明来说,其虽然具有较大的管道优势,但是也不能转型太快,否则也会在短时间难以“吃得消”;

三、另外LED照明产品的成本上还没有达到比较合理的位置,其电器部分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也是导致LED灯具价格高水位的原因之一。

LEDinside认为:政府仿照家电下乡政策给予LED厂商补助,虽然有利于推广LED照明产品的应用,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却阻碍LED产品的价格良性下滑。

日前三星宣布摒弃LCD电视业务,主攻LED电视业务。据悉,目前三星已经全面停产LCD电视,并且将LED电视维持在一定的低水位。此举可以引发的大得猜想:全球电视机市场将有多么大的波动!

6.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研究报告 篇六

这一年, 是不平静的一年, 潮水虽猛, 仍有善泳者。有轰动一时的并购事件;有企业争相走上央视;也有万众瞩目的大手笔营销策划;更有精彩绝伦的市场对决……在不平静背后, 中国照明行业也随着中国经济一起走过危机、走向复苏、走进超越。当我们年初还在大喊“抱团取暖”时, 仅仅是半年之后, 经济已迎复苏的曙光, 更是走出了持续发展的阳光行情。

回眸2009, 盘点来自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等的方方面面, 我们发现中国照明行业的精彩仍在延续, 并正在新时代实现新的成长跨越。

一、企业抱团市场回暖如期而至

中国照明行业经历了从2008年底以来历时一年的金融危机的考验, 在2009年, 终于迎来了市场回暖。伴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的信号日益明显、能源价格上涨、政府和行业即将出台行业新政策和新标准以及市场渠道重心向二、三线城市的转移, 照明行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有独到眼光的照明企业, 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 迅速发展和壮大自己。特别是房地产业高歌猛进, 照明灯饰行业不借势发展, 更待何时?此时, 中国家居市场也进入了跳跃式发展的阶段。与之配套的照明产品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增长, 由此引起家居照明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展。照明灯饰也作为装饰的必备元素, 被应用到居家的装饰中, 中国照明灯饰行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牛市”, 掀起照明灯具的新热潮。

当然, 企业自身谋求发展、积极应对也成为市场回暖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抹亮色。或者与在销售渠道上比较接近、与装修装饰相关的产品生产企业结成同盟, 比如雷士照明与另外5家建材、家具企业结成“冠军联盟”;或者与可直接采购产品的房地产企业成为战略伙伴, 比如欧普牵手万科, 霍尼韦尔朗能携手广州越秀, 这一系列举措都体现了照明企业抱团取暖的强烈意愿, 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照明行业越来越强的应对危机的能力。

据中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9年1月-10月中国照明器具制造业累计完成销售产值年增2.61%, 照明器具产销率达95.35%。其中, 10月单月完成工业销售产值年增10.34%。前10个月累计数转为正增长, 逐渐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2009年, 为在低谷徘徊的照明企业吹来暖风, 行业市场回暖如期而至。

二、节能减排关乎照明企业生与死

中国节能照明产业在2009年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 并享受“超国民”待遇的社会关注和支持, 得益于国家为节能减排作出的努力。

2009年, 在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和能源问题日益凸显时, 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绿色照明”。在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 轻工业振兴规划较早受审议通过, 其中设立家电、照明等行业产业升级专项。计划2009年实现普通白炽灯产量比2008年减少15%, 紧凑型荧光灯产量比2008年增长30%, 逐步淘汰白炽灯, 减少20%汞污染排放。我国为了大力推广节能灯的应用, 国家拿出巨资, 在去年已进行了1.5亿节能灯的财政补贴, 这对企业是极好的机遇。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推广, 照明行业人士奋起拼搏, 市场激流涌动, 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综观2009年我国照明产业的发展, 都离不开以绿色、生态照明为核心的工作。一方面, 政府正在增强实施助推新型节能光源产业的有力政策;另一方面, 企业也在这一领域加快布局。巨大的市场潜力促进了照明产业的整体升级。

国家对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力度的加大, 政策导向带来的巨大市场商机, 已经让国内照明产业的龙头企业开始了借“技” (技术创新) 突围低效照明产品的力度。一直以来, 由于存在初始投入大、市场不规范、社会认知度低等问题, 单独靠行业内的力量推广节能灯始终显得势单力薄, 而政府运用了财政补贴这一直接有效的方式, 则显示出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2009年节能灯的推广活动, 充分挖掘了国内节能灯的巨大消费市场、推动产业的良性发展等方面, 起到积极作用。去年已经有23家节能灯生产企业中标, 中标企业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 也在行业内树立了讲质量、重信誉的标杆。

在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扑面而来的今天, 国家用政府招标的指标性导向, 再次向中国照明企业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的要求。可以说, 在照明行业略显沉闷的2009年, 众多照明企业得益于政府的推动, 赢得了更多的关注。

2009年, 节能减排不再是企业体现社会责任的“门面功夫”, 更是关系到未来发展甚至生死的重要能力。

三、明星代言寻求突破投怀大众媒体

2009年的灯饰照明行业风云变幻, 企业的明星代言行为也吸引了很多眼球:钜豪照明续约范冰冰;金达照明牵手黄晓明;百丽安特签约蒋雯丽;美蝶美家携手傅艺伟亮相灯博会……

难怪有人形容“星光大道”的刺激已成灯企的“集体意识”。不是说请代言就一定能够成名, 明星代言更适合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品牌快速崛起。当然携手明星对品牌突破而言也是一个利器。

当照明企业纷纷登上央视的舞台, 企业品牌开始了向大众“投怀送抱”之路, “大众化”一词, 在2009年上演的似乎特别欢。

自2009年7月中旬, 欧帝尔、品上、冠雅3家照明企业联合在央视第一、二套投放广告。产品定位一向高端的金达水晶灯, 请来一线级别的策划人叶茂中和明星黄晓明, 其目的竟是为了“下嫁”大众, 而老牌企业华泰照明2009年战略研讨暨新品推广会上也宣称:致力于打造带有高附加值的、老百姓买得起的整体家居照明品牌。此外, 雷士照明投巨资赞助电影《孔子》,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而乔森照明也牵手曾志伟, 开拍了广告片。各照明品牌的行为都在向社会展示, 照明品牌正在向大众化品牌过渡。

品牌提升是2009年照明行业的一个重头戏, 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途, 品牌提升同时也是实力企业突围的最佳方式。

四、卖场大增行业建设如火如荼

在2009年之前, 全国的很多地级市还处于分散经营状态。在这些地级市, 灯饰照明经营商户或者在综合装饰建材市场内, 或者在临街的独立店铺经营。虽然这种经营方式很灵活, 也很接近附近的消费社区, 但是与专业灯饰卖场相比较, 抗风险能力差, 信息流、物流状况较差。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城市建设的扩大, 分散经商屡屡出现问题, 消费者对专业照明灯饰卖场需求和呼声也越来越大。据对消费市场的调查, 在购买灯具场所的选择中, 48.9%的群众选择了专业灯具卖场。

大卖场的优势, 在于从厂家品牌到商家品牌的过渡, 厂家只是制造的专家、未必懂市场, 而商家是精明的行家。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灯饰照明产品的需求增加。目睹这一盛景的各地房地产开发商也在觊觎供需两旺的灯饰照明产业, 灯具卖场的数量增多不可避免;同时卖场档次有所提高。灯具城的规模优化升级, 成为一股推动行业品牌化发展的汹涌力量。

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的进步, 于是, 兴起了卖场建设的热潮, 极大地推动了灯饰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各地灯具卖场纷纷进行改造, 提升自己的软硬件环境, 大力招揽灯饰经营户。同时, 良好的卖场环境也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从而提高了卖场的经营业绩, 最大限度地吸引经销商、消费者、设计师的眼球。不断新生的市场在蚕食原有市场份额的同时, 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样, 一些实力较弱、经营不善的灯具卖场将会退出, 让路给优胜者。2009年, 俨然成了灯配市场建设的“元年”。

五、十城万盏催“火”LED一片繁荣

2009年, 照明行业最耀眼的新星无疑是LED。而十城万盏试点工程的推出则是为LED又添了一把“火”。

2009年4月, 科技部正式发189号文, 在全国21个城市开展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 (简称“十城万盏”) 试点工作。其带来的作用必将迅速扩展到全国范围, 对半导体照明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是重大的历史机遇。

大规模更换LED路灯计划和LED路灯重大科技专项示范工程, 向世人宣布LED照明由传统景观照明走向道路照明, 并顺利走向规模化使用。承载着厚望的中国新光源与新能源照明产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LED以其独特的优势, 开始进入各行各业。

巨大的市场吸引了企业纷纷布局。企业早已打破规模、地域、传统优势的限制, 抢滩LED市场, 成为2009年照企最热门的话题。国际企业飞利浦、欧司朗、GE都表现得相当积极, 在多个城市上演了短兵相接的争夺战;国内企业欧普照明、雷士照明、史福特等传统照明企业自然也不甘人后, 利用本土优势, 积极抢占市场。大连、南昌、武汉、西安等多个城市纷纷投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建立半导体产业园区, 而广东则更是提出利用区位优势, 在佛山、中山、东莞、江门等建立半导体照明产业链。

2009年, 十城万盏催“火”LED一片繁荣, 成为当之无愧的“LED年”。

六、标准发布规范行业不容忽视

我国的照明技术近年来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与国际先进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面对机遇和挑战,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积极推进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9年, 众多照明灯具标准的发布实施, 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行业的发展。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起草的GB/T5700-2008《照明测量方法》, 该标准已于2008-07-16发布, 2008-12-25出版, 2009-01-01实施, 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CISPR 15 Li mi t s and met hods of measur ement of r adi odi st ur bance char act er i st i cs of elect r i cal li ght i ng and si mi lar equi pment《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第7.2版标准, 已于2009年1月发布。

IEC61347-2-10 Lamp cont r olgear-Par t 2-10:Par t i cular r equi r ement s f or elect r oni c i nver t or s and conver t or s f or hi gh-f r equency oper at i on of cold st ar t t ubular di schar ge lamps (neon t ubes) 《灯的控制装置第2-10部分:高频冷启动管形气体放电灯 (霓虹灯) 用电子换流器和变频器的特殊要求》第1.1版标准, 已于2009年1月发布。

IEC61000-3-2 Amendment 2-Elect r omagnet i c compat i bi li t y (EMC) -Par t 3-2:Li mi t s-Li mi t s f or har moni c cur r ent emi ssi ons (equi pment i nput cur r ent≤16 A per phase) 《电磁兼容第3-2部分: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 (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修改件2第3.0版标准, 已于2009年2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8年11月4日发布第141号公告:行业标准JGJ/T163-200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8年11月13日发布第144号公告:建筑工程行业标准JGJ/T119-2008《建筑照明术语标准》自2009年6月1日起实施。原JGJ/T119-98《建筑照明术语标准》同时废止。

GB/T16275-2008《城市轨道交通照明》, 2008-12-23修订, 自2009-06-01起实施。原GB/T16275-1996同时废止。

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具有广阔的照明市场需求, 在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空间。影响巨大的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 为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安排做好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 引导产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随着标准的相继出台, 照明行业的门槛也随之儿提高, 一些没有实力的厂商也随之被淘汰。

2009年, 各种标准的发布, 已成为照明行业不断前进的风向标!

七、渠道深耕突破地市级市场

随着省会中心城市市场趋于成熟, 地市市场已经成为行业厂商关注的重中之重。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合适的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 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地级市场再度成为撬动整个企业发展路径的支点。

地级市基本上都是发展中城市, 主要特点是:市场竞争不激烈、资源充足、商家容易找到营销突破口, 比如小区推广、渠道建设等。

无论是当地的基础建设还是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都有很大的潜力和可塑性, 虽然开发起来比较困难, 但一旦市场成型却非常稳定, 而且大多数品牌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到了一线城市上, 使得地级市的竞争不是特别的激烈, 相对而言地级市的开发也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再者地级市的数量可是一线城市的数倍, 未来潜力非常大。谁能占据优势的地市经销商资源, 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地级城市把握着未来大多数市场, 甚至三、四级市场的命脉, 厂家在地级城市的投入越来越大。在2009年, 照明行业厂家派往地级城市的人员数量增加大大多于一级城市, 不仅人员数量增多, 在广告宣传、渠道建设上下的功夫更大。以往没在国内铺设纵横稳固的网点而错失先机的外销企业, 经历前段时间对省级运营中心的集中建设, 现在对地市级市场也展开密集攻势。

八、开疆扩土大型照明企业在行动

2009年, 我们看到很多照明企业开始在家居照明、城市照明、办公照明等各个领域进行疆土拓展, 其声势浩大, 不绝于耳。有专家称, 未来数年内, 中国将是众多照明企业全国业务最大的新增长区域。2009年, 对基础实力雄厚的企业而言, 绝对是一次进攻良机。

从他们2009年的战略行动上, 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大型照明企业的扩展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技术升级。产品和应用技术一直是中国本土企业的软肋, 却是外资品牌的长板, 所以, 雷士、欧普、三雄·极光、亚明等企业都投入较大的经费用于技术的改进和升级。

二、规模扩张。无论是外资, 还是内企, 2009年都在规模上进行了扩张, 而且速度十分快。这也意味着, 在众多企业仍在低迷或回暖中艰难前行时, 他们却开始以“速度+规模”进一步抢占先机, 进一步拉开差距, 这也正是低迷中的疯狂策略。

三、大宗项目。如果说前些年的渠道布局, 是为了奠定业务基量和企业根基的话, 对大宗项目的高调介入, 是为了抢占高端话语权, 体现综合竞争力, 比如世博会、亚运会等。任何一个行业的企业, 若在国际化大宗工程项目中无法占有一席之地, 那绝对是战略性失败。

四、进军LED新领域。目前中国的LED照明市场近似疯狂, 却叫人难以阻挡。尽管LED技术尚未成熟, 但是佛山照明、亚明、本邦、雷士、欧普、三雄·极光等都在不同程度地介入, 但是要比较慎重地介入, 避免战略失误。

五、品牌升级。从行业到社会, 这是一个跨越。因为他们在行业内基本上奠定了领导地位, 走向社会成为必然。这是行业成熟和企业壮大的明显标志。

2009年, 照明企业的行动都一致地向外界表现出同一种态度:逆势而上, 大胆行动, 抢占为先。

九、家电下乡企业转型动作不断

2009年, 中央政府在很多省市都实行了“家电下乡”的财政补贴计划, 其中为了推动建设更加节能社会和发展照明产业, 实现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 中央政府还正在考虑出台对高效照明产品进行财政补贴的政策, 以此支持优秀的节能灯企业去开拓相关市场。

尽管“家电下乡”政策并没有明确地指明照明节能产品, 但实际上已经让不少照明企业搭上政策顺风车, 直指巨大的农村市场。国家“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 对照明行业相关企业来说是一场及时雨。

对于国内生产节能灯的大多数企业而言, 他们现在大都将重心放在了城市, 如今在城市中节能灯市场的竞争用“相当残酷”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甚至因产品种类众多、库存数量庞大、销售乏力等原因而出现微利甚至亏本甩卖的现象。城市节能灯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已经进入了行业洗牌期, 每年都有很多生产节能灯的企业倒下, 而且更为广阔的农村市场却被很多企业所忽视。

“家电下乡”已经使得节能灯的价格更低、市场需求更大, 所以很多企业都竭尽自己的能力争取进入这些政策的补贴名单。同时, 作为一个比较新又注重环保的领域, 很多企业在注重自己优势产业的同时, 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企业在加大品牌塑造的同时, 还进行一些节能灯的环保教育, 做一些节能灯的公益广告;并且配合和赞助一些环保机构搞一些环保宣传活动。

2009年, 在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扑面而来的今天, 国家用政府招标的指标性导向, 再次向中国照明企业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的要求。

十、OEM“变脸”企业转向专业化与集约化模式

OEM是社会化大生产、大协作趋势下的一种必由之路, 也是资源合理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结果。OEM在照明行业中普遍存在。然而在2009年, 原来盛行一时的OEM厂家, 在经济竞争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 已有不少开始“变脸”。

OEM企业属于生产型企业, 当他们看到自己生产的产品贴上别人的标签在世界市场上驰骋时, 一方面是感到骄傲, 另一方面也是辛酸, 因为毕竟是“为人做嫁衣”。再有就是没有安全感, 总觉得命运被操控在别人的手中。因此, 当资金有了一定的积累后, 往往就萌发出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市场的强烈愿望, 并积极地付诸行动。

规模经济和品牌战略成为相当多企业追求的理想目标。在建立规模优势的同时, 通过全球化的整合, 一些照明企业已经基本掌握了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和设计能力, 完成了从OEM向专业化、集约化的转变。这种趋势不可逆转。现在不抓紧自主品牌建设, 仅仅为眼前成绩沾沾自喜, 最终必会在国际分工中被无情抛弃。

同时, 在照明行业的市场变化中, 一些精明的商家已在筹谋“大商城”、“大商圈”式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 甚至准备引入专业管理公司, 把投资与经营管理分离, 进行适应市场变化的自我调整和企业完善。当然, 这一切也是要经历磨练的, 有的商家由于规划、设计等方面的投入, 也会有所损耗。但正如业内人士指出, 政策的经济倾向是大方向, 是市场发展的晴雨表;而商家的利益延伸应从地域、政策的优势和倾斜上来体现。自己要把握好发展机遇和市场的变化。只有这样, 新机遇前的震荡才会转为市场的整合动力。

而在照明企业纷纷加入品牌战的同时, 也加速了这一行业洗牌的进程, 而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有一些OEM转型成功了, 而有一部分则被淘汰了。通过市场的竞争与淘汰, 也进一步完善了行业的有序发展。

2009年, OEM制造企业开始向专业化与集约化模式发展。让整个照明行业再登高峰, 让蛰伏多时的商家最终破茧而出。

2009年, 中国照明产业风起云涌。喧嚣过后, 我们看到众多大型企业舞蹈正酣, 但是“大者恒强”的论断能否一一验证, 还有待市场和时间的考验。我们有理由期待, 中国照明业界与战略投资者们, 会根据自身实际状况与产业发展形势, 以科学合理的投资模式与运作策略, 在全球照明行业站稳脚跟、谋求发展, 推动中国产业走向世界。

7.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研究报告 篇七

“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旨在奖励既注重科学研究,又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并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中起到了良好榜样作用的科研人员。

2007年,徐科在自己近15年氮化物材料研究的基础上,在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支持下成立了苏州纳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纳维),并出任总经理,积极推动氮化镓衬底晶片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仅三年多时间,苏州纳维的氮化物衬底晶片生产技术就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全球少数能够提供氮化镓衬底晶片的公司之一,为我国的氮化镓半导体产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徐科,也正在努力奋斗,尝试成为“一个有科学家头脑和战略眼光的企业家”。

立足前沿 锁定氮化镓

氮化镓是一种具有较大禁带宽度的半导体,属于所谓宽禁带半导体之列,是研制高效率、高功率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的新型半导体材料。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之一,氮化镓的研究与应用是目前全球半导体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氮化镓所具有的直接带隙宽、原子键强、热导率高、化学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等特点和性能,使得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照明(节能灯)、显示(LED显示器)、通信(微波基站)、消费电子(蓝光光驱的光头)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氮化镓衬底是高端氮化物半导体器件的基础,在未来超高亮度LED、蓝绿光激光器应用、功率微波电力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对于我国节能型通用照明、新一代激光投影显示产业、医疗仪器、智能电网及微波通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影响重大。

徐科从1995年起,开始从事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的外延生长和物性研究工作。十几年间,他最早开展了非极性氮化物的MOCVD外延生长工作,利用实时和原位监控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氮化物的MBE和MOCVD生长机理、极性选择、极性控制;阐明了极性对InN生长的特殊影响,也是国际上最早发现InN窄带隙的研究者之一。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是中科院与江苏省、苏州市政府共建的研究所,2006年9月18日奠基,最初就定位在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研发两个方面。徐科是最早加入纳米所的几个研究员之一,负责研究所测试技术平台建设。经过综合考量,在杨辉所长的指导和支持下,徐科决定充分发挥自己的研究专长,将“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系统及氮化镓衬底外延生长”作为下一步的科研方向,继续推进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目标直指产业化。

现在,虽然做氮化镓材料的研发机构很多,但能做出高质量氮化镓衬底晶片,即便在全球范围内也只有寥寥几家。而十几年前,我国氮化镓晶片及器件的关键技术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高端应用产品完全依赖进口,且在尖端技术上受制于人。

2007年5月,苏州纳维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徐科出任总经理。苏州纳维以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为技术依托,以徐科为核心组建创业团队,致力于氮化镓衬底晶片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苏州纳维在创立之初,就确立了以创新为先导,积极探索核心高科技的目标,立志突破发达国家技术封锁,提高我国半导体照明、全色显示、高功率微波器件等领域的整体研制水平,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实现我国民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除徐科外,苏州纳维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到现在也只有12人,纳米所杨辉所长也为这支队伍的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王建峰博士一毕业就加入到这个团队,目前已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干将。就是这支迅速成长且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队伍,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重点开展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衬底晶片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从最初级的设备研发开始,一直到氮化镓衬底晶片的全套技术,他们以极其顽强的精神和高超的战斗力,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研发出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氮化镓材料,为我国氮化镓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突破封锁 推进产业化

徐科介绍,最初的时候,没有任何资金来源,项目是在苏州纳米所筹建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开始运作。但也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徐科团队便自行设计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用于氮化镓生长的(HVPE)设备;2007年8月,苏州纳维的第一批氮化镓衬底晶片也制备成功。“我们自主研发的设备不但成本只要商业化设备的十分之一,而且在该HVPE设备上首次实现了原位光学的实时监控,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控性和重复性,更为关键的是设备的运行成本得到大幅降低,使得我国利用HVPE方法实现氮化镓晶片的产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紧接着,徐科获得“苏州工业园区首届科技领军人才”资助,氮化镓衬底晶片研发项目也通过国内专家和风险投资公司的层层筛选,得到地方政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公司产业化发展有了资金保障,在氮化镓晶片的设备和产品开发上取得飞速进展。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到2008年底,我们完成了HVPE设备由单片机向多片生产机型的升级,并达到了6台的规模。氮化镓晶片质量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苏州纳维成为中国第一个、国际上第七个能够提供氮化镓衬底晶片的公司。”徐科自豪地说。

2009年,苏州纳维在开辟市场的同时,又完成了另外两款产品的研发:小尺寸自支撑氮化镓和半绝缘氮化镓衬底晶片。自此,我国拥有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氮化镓材料,不必再受制于人。徐科解释:“高质量氮化镓材料和半绝缘氮化镓,是研制短波长半导体激光器和高功率微波器件的基础,因此,这两款产品都是国际上对我国禁运的。”

苏州纳维取得的显著成果,不仅得到了国内各方面的广泛认可,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09年10月18日,徐科受邀赴韩国参加第八届氮化物半导体国际峰会,在这个两年一届的氮化物半导体领域最高级别会议上,徐科做了《关于氮化镓衬底晶片的研究和产业化进展》的30分钟特邀报告。这是对该领域中国科学家前所未有的待遇,也足以证明国际同行对徐科团队高质量氮化镓衬底晶片研究推广工作的高度认可。近几年,徐科多次受特别邀请在国内和国际的重要会议上做报告,也与美国、英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地的著名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2010年1月,吴邦国委员长来江苏考察高科技企业时,参观了苏州纳维科技有限公司的氮化镓衬底晶片,并高度赞扬说,这是未来光电子和微电子产业的核心战略材料。

徐科介绍说:“基于氮化镓衬底晶片的器件都是高利润产品,一片2英寸的氮化镓上可以制作5000个蓝光激光器,而每个激光器的平均售价均在100美元以上。”但是,“目前氮化镓衬底晶片的大宗用户都在国外,例如生产蓝光DVD的日本索尼公司和三洋公司,生产高功率微波晶体管的日本东芝和美国的Cree公司等。而他们都有本国固定的供货商。”因此,苏州纳维将自己的产业化目标定位于努力打破国外在氮化镓衬底晶片市场上的垄断,同时为我国的下游企业用户开发相关产品提供重要支撑。

nlc202309022209

2009年以来,苏州纳维和中科院北京半导体所、山东大学、山东华光、厦门大学、南昌大学、南昌晶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电集团55所和13所、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苏州纳晶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华灿等开展广泛合作,为短波长激光器、超高亮度LED、微波器件等的研发提供免费或有偿试用。

氮化镓衬底研发和产业化的突破,必将提升我国氮化物半导体产业在高端应用领域中的国际竞争力,在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上占领一席之地。

因创新成果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显著,徐科也获得了众多荣誉与奖励:2007年“苏州工业园区首届科技领军人才”、2007年“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08年“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人才、2009年“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2010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等。这是对徐科及其团队的最大肯定和鼓励。

预期未来 任重而道远

目前,苏州纳维已经拥有近20项核心技术专利,是中国首家氮化镓衬底晶片供应商。针对企业、高校和研究所的不同用户,苏州纳维现主要提供2英寸氮化镓厚膜衬底、2英寸氮化镓自支撑衬底、小尺寸方形氮化镓衬底、小尺寸非极性面氮化镓衬底、高结晶度氮化镓粉体材料、图形蓝宝石衬底等多种类型产品。此外还可根据客户具体要求,提供各种非标准氮化镓衬底材料的制备,为多类型、多领域的相关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尽管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徐科说,现在的产业化仍然不够规模化,虽然关键技术已经取得突破,开发出了产品,但要形成规模化、系统化、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很难,要真正实现氮化镓半导体产业的产业化发展,要走的路还很长。徐科认为,现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才和观念的问题。中国的研究体制和市场机制,决定了我们严重缺失介于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既懂技术又熟悉市场的人才,科研和市场结合不够密切,科技成果产业化链条不够顺畅。而且,科研人员和经营者的思想观念仍存在很大差异,重技术、长线投资回报和偏利润、注重眼前利益,两种观念无法得到最大范围的融合,在高科技领域尤其如此。

徐科认为,中国要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业,除了要具备国家大力提倡的自主创新精神之外,还需要科研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我们的科研工作应该更加关注从重大产业和国家需求中凝练科研问题,需要有相当一批科研人员保持对市场和产业发展方向的敏锐性,着力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达到产学研相结合,打造出基础研究、变革性技术突破、产业化推广的创新价值链。

现在,苏州纳维正在和几家上市公司洽谈合作,如达成一致,苏州纳维将获得不低于2亿人民币的产业投资用以扩大生产规模,预计三年内公司总产值将超过3亿元人民币,五年内可望达到10亿。徐科表示,“‘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紧紧围绕氮化物半导体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展相关工作,在保障提高材料质量、增大晶圆尺寸的同时,降低成本,形成优势,确立国际地位;在氮化镓材料产业化应用的过程中,着力提升我国在氮化物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国际竞争力,突破发展瓶颈,支撑我国在氮化物半导体的高端器件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在产业化方面取得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

徐科表示,苏州纳维将立足于材料生长技术和设备的持续创新,始终围绕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及应用领域,打造具有原创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高科技公司,且努力将自己的技术辐射出去扩大影响,最终形成高科技产业群,促进我国氮化物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徐科曾说:“未来十年我会尽最大努力成为一个企业家,然后50岁、60岁我会考虑重新做回一个科学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徐科和他的团队推动下,在众多氮化镓材料研究者努力下,中国氮化镓半导体产业必将得到更加稳健有序的发展,迎来溢彩明天。

徐科,内蒙人,现为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测试分析平台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创办并兼任苏州纳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199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专业,后获得该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博士学位后,留所从事晶体生长、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外延生长的研究工作。

1999年赴日本千叶大学光电子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并留日本工作。 2004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06年加入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徐科多年从事氮化物材料的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工作,现承担纳米结构高效太阳能电池973项目部分任务、非极性GaN衬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苏州市纳米专项、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中科院方向性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被引用35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130次;在E-MRS、ISE3、MRS、ICNS等重要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10余次;申请专利2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

8.半导体照明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 篇八

关键词:半导体,照明,综合,标准体系

1 概述

“综合标准化”强调的是要运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以实现标准化对象系统整体最优为目的, 以产业链各环节技术或产品作为标准化对象, 以成领域、成体系制定和实施标准为手段的一种先进的标准化工作方式。

因此半导体照明 (LED照明) 综合标准化总体思路:以服务和支撑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为目标, 坚持“系统管理、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原则, 创新标准制定的方式、方法, 采取部内司局联手、标准化组织联合的工作方式, 整合资源, 协作分工, 加强标准化体系顶层设计, 完善半导体照明标准框架体系, 以器件、模块、光源和灯具标准的制定为重点, 协同制定外延生长、芯片制造、器件封装、原材料、零部件、灯具、配套制品、技术手段、生产准备、检验方法等成套、成体系标准, 加强标准的宣贯, 以半导体照明标准的制定规范行业发展, 推动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半导体照明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打破传统的以标准归口分工为划分依据的模式, 将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范围内现行有效的标准、正在制定的标准、规划制定的标准, 按标准的分类和产品门类的关系有层次、有联系地组成的一个反映技术标准总体全貌的图表。它具有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和预见性, 是半导体照明技术标准化领域进行标准化活动的依据, 应能对标准的编制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2 半导体照明综合标准化工作对象

半导体照明综合标准化工作对象是:以半导体照明产业链上各环节产品为主, 兼顾相关材料、设备和应用。其产业链和各环节主要产品如图1所示。如果将更多地与人居环境、数字家庭和网络、建筑学等相结合的半导体照明产品看作半导体照明系统, 那么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半导体照明综合标准化的工作对象, 其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

图1、图2中:

(1) LE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如未加说明, 即指“器件”, 也是通常所说的“封装”。

(2) LEDs:是指用作光源的, 包括单个LED、或多个LED、或由多个LED芯片组合的, 可包括散热或光输出结构, 不包括驱动电路 (源自IEC 60747-5-6半导体器件第5-6部分:光电子器件——发光二极管) 。

(3) LED模组:由单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和/或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封装在一起、带有连接接口并具有发光功能且不可拆卸的整体单元为LED模块。由LED或LED模块和电子元器件组合在一起, 具有一定功能并可维修或拆卸的组合单元为LED组件 (源自SJ/T11395-2009《半导体照明术语》) , 统称为LED模组。

(4) LED部件:一种组合式照明光源装置。除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 (LED) 外, 还包括其他元件, 例如光学、电气、机械和电子元件, 要求连接GB 19510.14《灯的控制装置第14部分: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规定的控制装置工作 (源自GB/T 24826-2009《普通照明用LED和LED模块术语和定义》“LED模块”) 。例如LED球泡灯、射灯、灯管、LED光引擎等具有相关特性的照明中间装置。

(5) LED照明设备:包括LED光源与灯具组装后的照明装置, 也包括整体式LED灯具。

(6) LED照明系统:由LED模组/光源/灯具、智能控制系统 (包括通信协议、控制软件等) 、传感器 (各类传感器) 、直流供电系统 (如一次供电电源、二次供电电源、分布式供电控制系统等) 组成的, 与使用环境、网络、建筑学等相结合的LED照明系统。

3 半导体照明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

我国半导体照明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是由框架图和明细表两大部分组成。框架图在《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2年第10期《探索半导体照明综合标准化工作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文已经介绍过, 在此不再赘述。

半导体照明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明细表由已发布标准、正在制定中的标准和待研究制定的标准建议三部分组成, 其中待研究制定的标准项目见表1。

半导体照明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与产业链的主要产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但也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进行调整, 以提高基础标准和产品性能规范的适用范围, 避免标准的重复制定。同时考虑到半导体照明产业链长、产品种类多、应用广泛、技术交叉跨学科, 因此将该体系分为三个子体系组成, 总体系将制定一个最顶层的通用标准:“半导体照明术语”, 该标准将对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产品生产、流通、贸易和标准的制定起到统一协调的作用。各子体系主要包括:

(1) 子体系01:材料和设备

该子体系分为两个部分, 其中材料部分, 包括产业链上游的LED照明用主要原材料、衬底材料、封装材料、发光材料等;涉及的标准主要为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等。设备部分包括关键的制造、测试、试验设备, 涉及的标准为产品标准、安全标准等。

(2) 子体系02:芯片和器件

包括产业链中上游的LED外延片、LED芯片和LED, LED照明的驱动IC用芯片、控制IC用芯片等;涉及的标准主要为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能效标准、光安全标准等。

(3) 子体系03:照明设备和系统

9.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研究报告 篇九

关键词:半导体照明,非成像光学,应用

半导体照明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根据此技术提供的设备支持,我们实现了夜间作业等极具工作效率和节省工期的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半导体照明主要仰仗的媒介便是非成像光学技术,这一技术目前基本通过LED光板这一主要途径来实现,从而将半导体照明设备的一系列显著特性都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从而为人们带来生活质量的改变。但若想使半导体照明中的非成像光学的具体应用更加切合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实际情况,还需要对非成像光学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LED光源的特性

1.1 照明光源的种类繁多

半导体照明作为当下照明技术的主体,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要对半导体照明机制的原理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在目前半导体照明的具体应用环节,半导体照明技术的主要实现形式是LED光板照明途径。而LED光板照明又要借助于非成像光学机制,因此非成像光学机制就被作为半导体照明的核心技术而广泛开发和利用。而LED照明作为照明类光源的一种,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领域。

半导体照明在当下正作为市面上的室外景观性路灯以及一定室内环境条件下的照明设备来向市场具体投放,以此来满足大众的照明要求。而因为个人的实际使用状况和对光源的需要因人而异,具有较为强烈的差异性,这对于半导体照明操作人员的要求也就随之增大,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就必须结合不同人的不同使用标准来设计与布置不同款式的半导体照明设施。另外,性能的硬性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照明的效果,但是LED芯片的光分布还需要进行布置,性能的标准无法控制光分布情况,因此,需要按照垂直分布的要求,合理使用LED芯片。

1.2 LED光线特征明显

LED板作为一种发光媒介,在实际的光源释放层面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其光线成像的机制需要借助自身的主屏来实现,因此主屏之上光线的具体现实情况与光线之间的夹角密切相关。据观察发现,夹角越大,实际的光线也就越弱,而这也恰恰说明了LED的光源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这一灵活性使得它能够随环境的变化而做出自主性的调整,也就能够在这一基础上满足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光源要求,较为符合人们个体的主观差异性。

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就需要从技术的实际应用层面出发,以光学的基本原理为主要核心,再结合不同场所的不同条件,尽量使相应的LED光源满足一定的照明要求,使LED光源的具体分布更为合理化。LED发出光线可以随着夹角变化而改变,这样的光学问题就属于非成像光学的范畴。基于此,技术人员一定要合理设计光学分布,使其可以在光学系统管理的情况下,提高LED光源的使用效果,进而满足更多的使用要求。

2 半导体照明中的非成像光学具体应用情况

2.1 非成像光学的要点所在

半导体照明与传统的光学机制不同,并不存在能量的过度损耗以及光源的一次性运用等不合理的缺陷,半导体照明在当今新时代的全新科技化元素相结合之后具有了更为人性化和更为优异的光学性能,在对光源的能量转化层面处理的十分妥当,能够使光源在一次成像期间未来得及开发的能量在循环体系中被重复利用,进而使得能量转换体系能够得以系统性的优化。

半导体照明还打破了传统光学系统的平面型光源传播界限,从光线的原始点型光源出发,从光学的基础出发,让非成像光学体系能够在主屏上以更为稳定的全息全能性光线集中性体系得到全方位的释放,进而使光线的强度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及优化,并且这份提升具备一定的可控性,能够根据人们的实际需要进行自主调节,打破了传统光学机制较为狭隘且具有限制性的框架。但是这一技术的实施和应用要基于使用者的自身使用背景来进行人性化的技术处理,以使得技术能够准确而没有误差地为人们所用,并且还要注意外环境对光线发生机制的实地影响。

2.2 非成像光学具体照明应用案例

为了更加全面的展现出非成像照明的优秀特质,研究非成像照明的优势,在阅读室中,由于读者需要长时间阅读,视觉神经会非常疲劳,如果设置出柔和的光线,就会有效缓解视力疲劳。这要求阅读灯必须在一个统一的平面上,其照明的强度不能低于特定值,并设置出合理的LED照明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非成像光学照明的先进性。

在使用时,非成像光学照明会在主屏上形成一个最大边沿的暗点,这就说明光照强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上限,这种情况下,对阅读者的眼睛就是最好的保护状态。在给定的照明区域中,也存在光照强度不断变化的情况,所以需要利用非成像光学系统对LED光源进行控制,使光照区域可均匀照明,并确保区域外没有或存在一少部分光照,这就是LED光源节约能源的一种体现。按照非成像光学系统的控制要求,需要合理设置发光线与轴线的发光角,进而满足光源保护视觉的标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半导体照明中的非成像光学技术打破了传统光学技术的局限性框架,以一种全新的光感传播体系将光的传播和使用体系上升至一个全新的层次,从而使得光学在我们生活以及生产中的时间性、地域性应用更为人性化、自由化。而半导体照明中的非成像光学技术的这一突破性应用领域的全面开发有利于光学资源的全面性合理分配,有利于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系统提供更多的便利,同时还有利于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和科研单位必须重视这一研究成果,并将之加以全面性的合理利用,进而从光学的角度推动我国经济体系建设的全面革新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杨国平.半导体照明中的非成像光学及其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2]王兵兵.半导体照明中的非成像光学及其应用[J].智富时代,2016.

[3]祖宇霆.半导体照明中的非成像光学及其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10.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研究报告 篇十

内容提示:未来大陆龙头企业凭借固有优势,将在发展逻辑上获得资金,政策和市场的认可和持续支持,行业追赶的过程中,扮演主力军角色。

半导体企业一直是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第1吃肉,第2喝汤,第3受伤”是充分竞争的结果,优质企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大陆企业仍处于产能和技术优势相对分散的阶段,回顾2013年数据,全球范围内设计,制造和封测排名前3位的企业集中度分别达到39.4%,65.5%和40.0%,分别高于大陆约14个,32个和26个百分点,未来行业比肩国际水平,龙头企业将通过技术领先、产能规模和创新能力等优势不断提升集中度,产品市场增量巨大。

除此之外,持续投入是技术领先的前提,纵观2012~2013年全球前10位半导体公司,研发投入占比销售额高达16%,英特尔,高通和博通等顶级企业研发投入比例高至20%~30%。

上一篇:高中理科政治复习提纲下一篇:如何上好小学生交通安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