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艺术文化的差异

2024-07-10

中西艺术文化的差异(精选11篇)

1.中西艺术文化的差异 篇一

这就是差距(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文化是一种磁石,无论你的思想是正面还是反面,你都要受它吸引。文化如同年轮,它带领你前进或后退。一个时代的文化影响一个时代的人,一个地方的文化。

当两张非常明显的具有强烈对比性的图放在我的面前时,我震惊了,一张是美国议会开会是,具有最高权利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居然坐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落认真的聆听各位议员讨论,开会。而另一张是一个官员高高在上,接受着别人卑躬屈膝的奉承。这是一种多么大的差距啊。

当我看到这两张图时,我有点点脸红,因为我为我们中国那无耻的等级制度而自卑,而羞愧。

个人认为还是比较欣赏西方的那种没有等级的,没有身份差距的文化。西方的那种没有等级的,以人为本的文化,就像东方文化中孔子所描述的那相信相爱的大同社会一样,人人都给予爱,人人都得到爱。在西方文化中没有因为等级的距离,而刻意忽视,或者特别的崇拜,奉承某人,人人都是平等的。

拥有了千年酝酿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博大精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不过在人人平等,没有等级差异的情况下,西方文化中以人为本,倡导理性,无职观念,公平竞争这些优良的思想精髓深深的吸引我,使我如痴如醉。

在西方文化中,以人为本,平等待人是最重要和最受到别人肯定的,强调人作为主体所具有尊严和价值,而东方文化却强调等级观念。

在东方文化中,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但是在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基本都是封建集中制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彻底丧失,虽然在东方文化中,孔子有说“仁”,孟老先生也说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老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确是包含了所谓的“民主”,可是,他们提出所谓的民主的这些思想家们极力推崇君权神授,努力的坚强的维护着等级制度,把人与生俱来到可以享有的自由,民主都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从而使人民越来越卑躬屈膝的奉承,越来越脆弱的民主。

而西方文化呢,西方文化并没有像东方文化那么做作,用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体现西方文化的民主,不!西方文化不像东方文化那么的虚伪,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只是让政府来行使一种权利而已,所以在西方文化中,西方人可以对不能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可以通过选票的方式可以给予否决或者改选。

或者在民主制度上,可能西方文化中还有些问题,但无论在认识水平上还是制度设计上,无疑都比我们要先进的多。中国那些选举真的是“民主选举”吗?

中国文化的等级制度进过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熏陶,可能还不能立刻改过来,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只是为中国这样的等级制度默默痛心而已,希望可以在以后几年里中国的等级制度可以改变。

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等级的差异,这就是中国与美国的距离。西方文化中没有等级观念,人人平等的观念很让人喜欢,希望以后中国也会如此,但愿~

只是应试作文而已,仅供参考。By:孙小沂。

2.中西艺术文化的差异 篇二

一、中西声乐思维的差异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的思维与意识,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和这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他在《自然辩证法》中进一步指出:“思维, 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文化的不同是由于其背后文化创造者思维的不同, 中国人注重意境, 在音乐表现上注重或大气磅礴或呢喃细语的意境感, 这与我们对音乐的本质和审美认识的环境与历史的独特产物。中国音乐思维是建立在其背后“中和”、“淡雅”“素净”的哲学以及宗教诉求, 使得我国的声乐艺术在思维意识里面没有明确的主客之分, 在整体上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模糊性、直观性的特征。在长期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的声乐思维注重“中和之美”缺少西方人的理性思维, 这使得我国的声乐艺术形成了对感官的意境感、生活气息比较浓郁。而西方思维理性超越了感性经验, 保留下了西方声乐作品的严谨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中西声乐作品的文化差异

中西声乐作品的文化差异使得中西音乐文化的不同内涵得以展现, 中国音乐作品强调的是作品的神韵和灵魂, 注重在作品表现上的气韵与形神的和谐之美, 在审美内涵上比较中庸和含蓄, 这与西方音乐作品在音乐表达上的准确、量化和通透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而声乐作品在文化差异的表现上更是突出。从旋律线条上来看, 我国声乐作品多属于单线性结构, 北方民歌多以四五度音为核心, 且以下行为主;南方的民歌多用小三度, 旋律多采用加花变奏的方式发展。而西方声乐作品更加立体多样, 音乐的独立性表现更强, 旋律通常以和声的外部轮廓得以展现。从节奏来看, 我国声乐作品节奏的装饰音较强, 节奏非均匀分布在整个作品中来, 无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 总体呈现出非均分性、非定量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如汉族的“散板”作品, 蒙族的长调等。戏曲中还有“紧打慢唱” (这实际是两种节奏形式的叠加) 的板式。而西方声乐作品的节奏精准、严谨和规范, 其重要性要比音调重要得多, 使得将西方节奏和记谱法应用于我国声乐作品中难以描述我国声乐作品的节奏, 还可能出现节拍和节奏脱节的现象。从织体来看, 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多注意旋律的横向发展, 属于单线条的音乐形式。受我国传统哲学思维以及“和”的思想意识影响, 我国大多数的声乐织体是单旋律的独唱或齐唱, 多声合唱以支声最为常见。同时受到我国织体结构的限制, 旋律线也只能在核心音调附近变化发展, 而难以实现动力性的空间延伸, 器乐伴奏也只能是依托声乐旋律进行简单的变化和发展。而西方的声乐旋律则是各声部自由进行, 又相互协调的多声部叠置的合唱织体。注重音响的和谐为由差别的和谐统一之美, 同时对自然泛音列的感受十分敏锐。织体结构属于多声部织体结构。向着空间四面延伸和发展, 给人以置身其境的音乐感受, 在器乐方面也能够灵活地展现声乐艺术的旋律之美。

结语

以上几个方面仅仅是中西声乐艺术作品中文化差异的一小部分, 作为一种积聚文学、声音、语言等多方面因素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其具有的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可代替感染力以及丰富文化内涵还需要每一位声乐研究者进行深入的研讨和分析, 分析中西声乐艺术的文化内涵为我国声乐未来发展提供对待西方音乐文化态度方面的参考, 对于我国民族声乐未来发展, 我们必须加以科学的考据和论证, 从历史的、现实的、文化的等诸多方面来审视、研究, 而这便是需要我们牢牢把握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站在我国民族文化的层面上来思考其发展趋势和方向, 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处理好继承、借鉴、提高与发展的辨证关系。我国声乐艺术中的意境之中庸、和谐和自然之美不能被丢掉, 能否在其基础上进行科学、严谨的思考呢?这需要我们每一位声乐教育者深入研究的课题。我国的声乐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形式, 才能够孕育出更加耀眼的果实并能够在世界舞台绽放出最美的光芒。■

摘要:随着美声艺术传入我国, 为我国声乐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但是美声艺术毕竟是外来的艺术形式, 其能够在我国土壤中发芽是源于其发声的科学性, 但是对于美声艺术背后的文化因素我们则应加以批判地吸收, 而不是将其照抄照搬少了本民族声乐艺术的独有韵味。本文欲通过找出中西声乐艺术文化的差异, 从声乐思维方面以及声乐作品的文化内涵方面找出中西声乐艺术的差异, 旨在为我国声乐艺术未来发展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西思维,声乐作品,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石惟正.是分道扬镳还是殊途同归?[J].人民音乐, 2009, 9.

[2]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M].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

3.中西艺术文化的差异 篇三

关键词:多元文化 音乐 差异以及文化内涵 影响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这个过程中,对西方音乐文化内涵进行全面了解,准确定位本土音乐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时代价值,为我国音乐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然而,明确中西音乐文化的差异,是高效完成文化交流的基础和前提。

一 中西音乐形式的差异以及代表的文化内涵

音乐的创作基于某一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音乐中也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古典元素和现代意识,音乐将美学、心理学、宗教信仰、哲学等融为一体,成为教化、欣赏、传播的重要载体;西方音乐文化的核心是科学和宗教,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紧紧围绕艺术和道德,侧重点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是中西音乐最明显的差异。

1 中西音乐在调式上的差异

四音音列组成的12个调式构成西方音乐体系调式,随后慢慢发展成旋律大小调和和声大小调;中国古典音乐的调式由三音小组组合形成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两者相比而言,五声体系表达简洁、音调质朴,偏柔和、优美、平静,七声体系较为复杂,创作精致,偏刚强、崇高、壮丽;中西方在音乐调式上的不同表现了中西方迥异的文化性格,中国传统乐曲如昆曲《牡丹亭》、《长生殿》等大都温婉娟秀、含蓄雅致;西方交响乐《豪勇七蛟龙》、《马赛曲》等则呈现出恢弘雄壮、悠扬华丽的特点;

中西音乐在调式上的不同,显示出中西方文化在美学追求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简而言之,西方文化以科学知识作为创作本体,主要功能是娱人,而中国文化则以生命为创作本体,主要功能是娱己;西方艺术文化从理性出发,用科学的态度和方式处理外界事物的矛盾,中国艺术文化从感性出发,用对生活的体验和切身感受传达内心世界的领悟,所以西方音乐更加推崇科学和真理,主张理性认知,致使音乐表现出崇高、雄伟、精密等特点;中国音乐讲究中庸质朴,追求返璞归真,使音乐表现出简明、轻快、传神等特点。

2 中西音乐在织体上的差异

西方音乐体系在思维方式上是纵向的、立体的,重视主调旋律以及其它声部之间的和声关系,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歌剧以及交响曲中的混声合唱部位,如:交响曲《卡门》、歌剧《图兰朵》、《猫》,然而中国音乐体系在思维方式上偏向于横向的、线形的,很多旋律都是以流线型展开,单声部音乐占绝大多数,旋律和织体重合,例如:古琴曲子《高山流水》以及姜夔的《扬州慢》等,中西方音乐在织体中的不同,体现出不同文化类型的追求,换句话说,西方音乐文化属于空间型,追求音乐的空间感,在整个音乐过程中渲染出磅礴的气势,就像西方的绘画艺术都侧重色彩统一、明暗有序以及透视等空间效果,但是中国音乐大都有细水长流的感觉,就像线条一样蜿蜒流长,突出极其细致的情感体验。

造成中国音乐织体以横向、线性思维方式发展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国著名音乐家沈知白先生曾经在《和声在中国以往不能发展的原因》一文中提出两个因素:首先,在西方音乐中,男女合唱模式发展的已十分成熟,由于男女生的音域不同,和声出现的时间也较早;而在中国音乐文化中,自汉朝以后,男女合唱、共舞的现象就不常见了,再加上中国传统戏剧中假嗓歌唱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男、女声音域的差别模糊化,致使和声发展速度缓慢;其次,我国五声型、单线型的音乐旋律非常适合士大夫阶层官员,对安然自得、顺应自然、清净无为等理想的追求,如琴曲《梅花三弄》就是古代文人借物抒情的典范之作,作曲者借梅花的凌寒飘香、迎雪吐艳、傲骨冰心等气节比喻自己犹如梅花一般不屈服与逆境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作者坚贞、执着的精神面貌和文人情怀。

3 中西方音乐在节奏上的差异

音乐的节奏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对于西方音乐来说,大多数都是均分律动,十分明显的节拍,在强弱交替、分布规则上都有鲜明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节奏感特别强;但是在中国音乐中,虽然均分律动也十分常见,但是又时长会在其中融入自由节拍,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的“散板”,这种现象在中国音乐的开头或结尾处比较常见。

究其中西方音乐在节奏上产生巨大差异的原因,最科学的解释应该是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喜欢逻辑式的思维,而西方人常采用数学式的思维;另外,中西音乐节奏在刚性和弹性上也存在一定差距,这一道理符合哲学中“重自然或重人为”的理论,音乐的刚性节奏具有明显的折线性,其音符轨迹挺直而有棱有角,音乐的弹性节奏属于曲线型,轨迹呈现出圆滑、柔和的特征,西方音乐是机械论和分析型思维的综合,重视音乐中的人为创造,中国音乐是有机论和时间整合型的综合,重视音乐中的“天人合一”。

4 中西方音乐在类型上的差异

20世纪以前,在中国汉文化中,音乐的类型可以基本上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官方用来巩固统治者的领导地位,属于政治性的礼仪乐曲,被称为“雅乐”;第二,诞生于民间、反映民俗风情、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乐曲,深受汉民族以及各族人民语音、语调、性格气质的影响,具有鲜明的灵活性,被称为“俗乐”;第三,这是古代中国特有的音乐类型即“文人音乐”,以古琴音乐为最典型的代表,重视音乐的“中正平和”,渴望音乐中渗透出“宁静致远”的内涵,“文人音乐”另一大特点就是其精神内涵富有高度的个人意识和自由倾向。

而西方音乐在中世纪以后,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世俗音乐”和“宗教音乐”,其中由于西方宗教观念浓郁,致使宗教音乐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占绝对有利地位;然而17世纪以后,音乐类型逐渐丰富起来,出现了“剧院音乐”、“宫廷音乐”、“教堂音乐”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符合西方社会文化形态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满足了宗教礼仪以及精神娱乐的不同文化要求;18世纪启蒙运动发生以后,形成“近代音乐会体制”,促使音乐从艺术种类中独立出来,自此音乐的分类完全根据自身的编制、组合,出现了多种类型,如歌剧、交响乐等等;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现代化、都市化、商业化步伐的加快,使音樂体系又发生了巨大变化,“流行音乐”作为后起之秀,成为风靡全球的音乐类型,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民间音乐的发展。

二 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音乐带来的影响

1 在创作技巧上实现交融

中国传统音乐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全面的作曲技法体系,作曲家大都是根据自己的音乐需求和心理状态完成创作的,这样导致传统创作具有起点低、随意性大的不足,严重影响到传统音乐的长足发展。近几十年来,我国在音乐创作上,深受西方音乐作曲文化的影响,使很多音乐都融合了中国古典风格和西方现代气息,同时我国音乐艺术家也积极探索歌剧、交响乐等西方音乐类型,诞生了经典不朽的巨著,如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交响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歌剧《白毛女》等,特别是交响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我国戏曲音乐的开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族音乐的发展。

2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

就目前来看,国内将音乐唱法简单分为原生态唱法、通俗唱法和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四大类,其中提到的民族唱法,是将起源于意大利歌剧的美声唱法和中华民族独特的声乐唱法相结合而形成的;民国时期,周璇等人最开始使用美声来唱一些民间小调,之后在社会各界广泛传播,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一直发展到今天,在中国民族唱法已经成为一种独立唱法;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具有一定的相似点,即采用真假声混合的方式歌唱,然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民族唱法中,真声较多,并且能够保留民族特色,就现当代的艺术家来说,如蒋大为、阎维文、宋祖英等人,都是最具典型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广为流传的作品是《敢问路在何方》、《小白杨》、《辣妹子》,等等。

现阶段,国内大众对民族唱法的看法各有不同,很多人觉得民族唱法全盘西化,缺少很多民族特色;但是我们认为,民族唱法能够学习、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优点,并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形成一种科学的唱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本民族语言特色和演唱风格,同时还将自身融入到世界音乐发展中,无疑是对自己的一大创新和挑战;此外,我们认为民族唱法应该持续创新、从真实的生活中创作,了解大众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3 在乐器使用上的融合

以钢琴为例,钢琴作为西方乐器的典型代表,从近代起,钢琴音乐大量涌入中国,到如今,我国不仅出现像李云迪、朗朗一样杰出的钢琴家,还涌现出很多优秀的钢琴曲;但是在中西音乐文化交流过程中,我国的钢琴音乐依旧不占优势,特别是在钢琴曲的创作上。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就像虚无飘渺的风,没有方向,却带给欣赏者别样的风情,中国传统音乐没有规则、没有机理,如行云流水一般灵活独特,有着荡气回肠的神韵和宁静致远的意境,如果将这些音乐创作和钢琴弹奏结合起来,无疑是对演奏者的挑战和考验,我国很多作曲家针对如何在钢琴上显现出古曲的神韵做出过巨大努力,也诞生过很多优秀的作品,如《夕阳箫鼓》,还有部分民歌改编曲,如《浏阳河》等,但是对于类似于《牧童短笛》这样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钢琴原作非常少。国外对我国钢琴改编曲的看法是“太热闹、三段式”,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钢琴乐曲的发展依旧需要不断努力、积极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钢琴曲风格。

三 结语

4.观《刮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篇四

《跨文化交际》课程论文

题 目: 《观<刮痧>看中西文化差异》 学 号: 姓 名: 年 级: 学 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3 年 月 日

观《刮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不同文化的冲突在所难免。中西文化在亲情、友情、孝敬、思维模式、法律观念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隔阂。电影《刮痧》以传统中医疗法“刮痧”为焦点设计了一场中美文化冲突。通过对中美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的过程的描述,揭示了全球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刮痧、文化、差异、冲突、融化

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中西方的差异也体现在文化的领域中。电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刮痧》这部电影,把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得淋漓尽致。

故事发生在美国圣路易斯市的一个中国家庭,主人公许大同和妻子简宁在美国奋斗了八年,事业有成,还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丹尼斯,过着和睦幸福的生活。许大同的老父亲从中国来探亲。但是,随后降临的一次意外把大同从舒适繁华的美国梦中惊醒。一天,丹尼斯患感冒,爷爷用中国传统的刮痧疗法为孙子治病。但没过几天,丹尼斯因不慎碰伤,被大同送进医院。医生发现孩子背上有紫红色的刮痕,认为他受到了家长的虐待,美国的儿童福利院更是认定许大同有暴力倾向。于是一场福利院试图以法律手段剥夺大同对孩子的监护权,和大同付出种种努力夺回儿子的斗争开始了。随后大同面临的是:父子分离,夫妻分居,朋友决裂,工作丢弃。大同的父亲对于自己给孙子刮痧引发这么多变故非常内疚,找到大同的同事,用打手势的方式向这个美国同事解释。最终,大同的同事和保护儿童权益机构的工作人员理解了刮痧,一家人终于团聚。电影的线索主要围绕中西文化差异展开。因为有差异,随之而来的必然有隔阂,对立与冲突,在这过程中,中西文化产生了强烈的碰撞,以下说几点感触最深的地方。

首先是在医学领域的认识差异。中医是我中华四大国粹之一,然而最近有一种论调,就是要取消中医,其主要原因就是认为中医不科学。国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外国人了。当然了,有许多外国友人对中医很感兴趣,被它的神秘所吸引。可是,大多数的西方人还是无法接受中医的。刮痧是故事冲突引发的倒火索,刮痧疗法在中国民间很是常见,也确实能够治愈一些常见病。但是,让外国人接受刮痧是一种治疗方法真的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刮痧留下的痕迹会让人认为是对身体的一种摧残。所以,这种疗法搬到美国,就成了大同对孩子施以暴力的罪证。西方精密仪器可以测出孩子是哪天伤的,然而却不能判断出那时一种治疗手段而不是虐待。就中西医而言,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中医有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谈的东西,在西方却有严格的概念和标准。这也是现在争论中医科学性的原因所在。

第二,法律观念的不同。不同制度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法律条例和社会管理方法。在美国留小孩子单独在家是违法的,然在中国却没有那种概念,孩子一个人在家太正常了。美国的法庭及儿童福利院虽被大同的满腔激情,真挚而忘情的诉说所震慑,却仍要求有“爱的证据”,以供法庭判决。最后在收集到证据以后霍尔威兹法官撤消对许大同的禁令。西方的法律制度的健全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在那样一个法律意识很强的国家,尊重法律是很重要的。然而大同隐瞒爷爷给丹尼斯刮痧而自己顶替。圣诞来临他不是寻找证据而是想办法悄悄回家,冒着违法和被摔的危险最后爬上九楼。

第三,西方国家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的人文精神。许大同当着好多人的面教训丹尼斯,其实原因很简单,丹尼斯打了昆兰的儿子但是拒绝道歉。在西方国家最多也是对孩子进行教导,不管怎样也不至于当这那么多人的面不给孩子一点尊严。“我打他是为了给你们面子,尊重你们!”昆兰非常不解地说:“什么乱七八糟的逻辑?”也只有中国人才会有这种面子观而且那么根深蒂固。大同的“当面教子背后教妻”的中国传统观念已经与昆兰“孩子打架一会儿就好了,算了吧”的美国态度背道而驰了。同为教育孩子,大同的“当面教子”、“打是亲骂是爱”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教育传统,却被美国人视为暴力倾向。昆兰认为小孩子打架是很平常的事,大人不必干涉,更令他无法理解的是大同打孩子是为了给他面子这种奇怪的中国逻辑。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没有对与错,有的只是东西文化理念上的差异。西方人更注重的是人性本身,尊重个体的存在性并对个体给以尊重,哪怕是小孩子也如此,他们并没有把中国人习惯的“面子”问题掺合进去。如果像中国人通常会有的那样,把承认错误和丢了自己的面子混在一起,管你丹尼斯能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老子有权就没错,拼着命也要坚持自己正确,那就把事情越弄越复杂了。中国人管教孩子的方式往往是打孩子,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可是在片中,打打儿子还是个挺严重的事情。打儿子究竟是在管教儿子还是在虐待儿子,你自己说了不算,要由法官来裁定。

第四,文化传播的差距。中国人对西方的文化可谓是非常了解,西方名著就是没读过,也多少有个耳闻。可是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却是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的差距很大的。孙悟空这个形象在西方算是小有名气了,但还不是家喻户晓。西方人对孙悟空的了解仅停留在对名字的认识,而对他的故事却知知甚少。一个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如果只是阅读《西游记》的个别章节是无法对孙悟空有全面了解的,甚至会有错误的理解。片中的律师就是拿《西游记》里个别章节中表现孙悟空不羁性格的情节片段,来证明孙悟空是一个邪恶的猴子,进而攻击男主角。

第五,对家庭的理解的差别。这是《刮痧》中冲突的本质所在。远在异国他乡、事业有成的孝子把年迈的父亲远从大洋彼岸的中国接到美国与自己和妻儿同住,希望能和妻子一同照顾老父,让父亲享受天伦之乐。这完全不同于美国的主干家庭。在美国以及很多西方国家,儿女成年后,不论成家与否,一般都会离开父母,单独居住;同样地,父母年纪太大无法照顾自己时常常住进老人院,而不愿意与儿女住在一起,增加儿女的负担。这在中国人看来似乎不合人情,但在美国无论父母或是儿女都抱着同样的想法,希望自己独立,不愿意由于合住造成自己和他人的不便。在中国,更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儿女必须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如果一个事业有成的的儿子弃老父于不顾而让其栖身于养老院,他很可能受到社区舆论的炮轰。

第六,办事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当孕妇难产的时候,常常会面临一个选择就是:保大人还是保孩子。除了一些很不通情理的人之外,一般都会想都不用想的表示要保大人。也许用片中男主角的一句话更能说明问题,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于这样的事情,国人肯定会认为这是人知常情,然而在片中,男主角这样的选择成为了对方律师攻击他的把柄。他们认为这是对生命的扼杀,不给孩子生活的机会。片中男主角的美国朋友得知给孩子刮痧的是他的爷爷而不是男主角时,非常不能理解,他想女主角询问:“Why?”而女主角的回答很简单:“Because he is Chinese!”昆兰看着扶父亲上楼的大同,陷入了沉思。很多事情无法解释,也只能用上面这句来回答了。

第七,感性的中国文化与理性的西方文化的冲突。昆兰在法官面前,乃至是在起诉朋友的原告面前,依事实说话,当众指证许大同打儿子的事实。这引起了许大同的强烈不满,尔后愤而辞职,友情破裂。朋友在中国人的眼中,最崇高的境界是那种交往长久且困难时敢于为朋友两肋插刀或者共患难的朋友。然而在美国人眼中,诚信是最基本的美德之一,诚信重于友谊,理性原则高于感情,说谎无异于放弃基本的价值观。这在血液里仍然传承着中国儒家文化的许大同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以至于将昆兰的实话实说当做出卖朋友更深一层来说,对同一种情景,昆兰认为是按原则办事,许大同却认为是出卖朋友。中国人偏向于“感情用事”,而美国人则面对事实,就事论事。当时许大同打了儿子一耳光,其实知道的人并不多,昆仑完全可以说不知道,但是还是说出了当时的事实。这种处事方式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激化了许大同与昆仑之间的冲突。

第八,语言的差异。开庭审判中大同对刮痧的解释令美国人一头雾水,把丹田、七经八脉翻译成“dian tian”、“seven jing and eight mai”,其实,许多中文术语在英语里根本找不到相应的词汇表达。

该电影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悠悠华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浸染着儒释道三家精华,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不断发展着。而西方文明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带来了更多新鲜的活力,使其更加民主开放同时注重法律的作用,他们更强调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纵观全面,中西方的差异实在是伯仲难分,文化本身并无一定的好坏标准,尊重差异的同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两种文化的相融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流血的,我们看到作为个体而存在的许大同,最后完全有可能坠楼而亡。但是文化也是需要理解精神和博大胸怀的。回避矛盾,放弃自我,相互排斥都不是文明的出路。尊重,吸纳,兼容并蓄才是文化的出路。《刮痧》的大团圆结局也阐明了这种道理,更是寄寓了这种希望。

参考文献:

5.中西文化教育差异 篇五

中国的教育体制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少显得有点窘破,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呼声之下,改革也是一种必然,但如何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呢?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需要慎之又慎!今天我写为什么西方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的文章是想警醒国人,继续发挥中国上千年来最大的传统美德:学其精华、弃其糟粕;把西方好的学习模式和教育方法引进来。希望咱们的改革能朝着最有利的方向发展。

一、学校的教育

1、中西方教育的本质区别: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并非所谓的真学习)按部就班,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两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西方教育以人为本,从人的学习的本能出发,符合学习论,而中国教育是一种消除错误的“生产”教育,将学生当作产品,希望在生产线上生产出的是合格品,而不是次品。正是不能正视“学习是可以犯错的”这一规律,使得学生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

2、从教师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看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差异: 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这在西方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

3、考生成绩的计算方式也是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一个显著差异 在西方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从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情况,比较客观和公正。由于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值。

在中国,成绩是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命根子,一切唯高分是从。一些综合分数低,而偏科成绩比较严重的学生,反而被埋没了。成绩主要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定,主要是笔试,比较单一,另笔试的成绩很容易被复制。像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很容易因为发挥失场,而与大学教育失之交臂。高分低能那是我们国人的最大悲哀呀!

4、从知识层面来说,西方教育更容易发掘天才:

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对学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西方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精英”。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以数学为例,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

二、家庭的教育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西方家长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而中国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和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外国家长重视的恰恰是中国家长忽视的。西方家长教导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做错事自己纠正,自尊并尊重别人,全身心锻炼,按兴趣学习。他们鼓励孩子成为梦想家,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成功者。中国的家长们,您不妨借鉴一下。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6.浅议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篇六

摘要: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本文主要从中西方文化在交际语言、餐桌礼仪、服饰礼仪、待人接物几个方讨论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进而探讨对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提出一些简单的建议和设想,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提高交际效率。

关键词:礼仪、差异、和而不同、融合礼仪,是一种人为构筑的用来在社会交往中规定人们言谈举止等行为的交际规范。只要人类存在交往和交际活动,就需要通过礼仪来表达对彼此的感情和尊重。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礼仪,经过中世纪的黑暗,迎来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在今天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跨国交往的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愈发明显,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西方的礼仪文化,可能会引起误会,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中西方在礼仪文化方面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一)、中西方在招呼语上的差异。

打招呼是人际交往中最为平常的事情,是联络感情的手段,沟通心灵的方式,增进友谊的纽带。在招呼语的表达上,中国人大多使用“吃饭了吗?”“你干什么去?“”今天不用上班呀?”等涉及个人生活的语句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与关心。可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没有这种招呼语,他们打招呼是很自然的,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者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打招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跟对方有进一步的交往,只不过是一种礼仪形式。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是属于个人的隐私,别人无权干涉,往往有管闲事和窥视隐私的误解,他们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私事,这是西方注重人权的表现。

在中国古代就提出家天下的观念,,家长制长期存在, 同时每个人都要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实质是人们要维护皇帝的国家,就是在今天也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称呼上也要加上什么哥姐的,以视团结和和谐。在西方,文艺复兴就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展开的,提倡个人自由和独立。这种个人主义已经渗透到政治经

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人们一般不干涉和过问别人的事情, 尤其是年龄,婚姻,家庭、收入、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二)、中西方在称谓上的差异。

称谓方面,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中,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在西方,“老”是虚弱、老朽、不中用的代名词,称别人为“老”则是一种轻视无礼的表现。这些和中国都是不同的,在中国一般只有熟悉亲密的人才能“直呼其名”。中国孩子要是对父母、祖父母,学生对老师直呼其名,那一定会被认为是十分无礼。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汉文化一向认为小的、年轻的必须尊敬老的、年长的。我们常说老张、老先生、老人家、张大嫂、等,都是表示尊敬的称呼,并没有唐突或不礼貌的感觉。这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等级思想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等级观念还零星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西方则不然,他们崇尚民主与独立,这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在处理与人的关系上。他们不太讲等级,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分尊卑长幼,只要彼此尊重,父母子女可直呼其名,表现出一种轻松宽容的氛围。

二、餐桌礼仪的差距

中西方在饮食方式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这种饮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中国人进食的过程中无须他人事先进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西方人习惯于分而食之,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而西方人决不会勉强别人,客人往往随女主人动作。在西方宴会上,虽也围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

中国文化主张集体主义与团结,喜欢与他人和睦相处并乐于助人。中国向来爱讲排场、讲面子。表现在饮食礼仪上,请客吃饭就不再那么简单的仅仅是吃饭,而是为了达到某种明确的目的,故设宴只是一种形式,通过宴请以及“礼遇”表达让对方高兴满意,在一种欢悦和谐的气氛中与东道主在情感上达成交流,进而促成真正目的的实现,这是中国食礼的一种追求。“吃”,在中国,都须依“礼”而行,表现出对吃请对象的充分的尊重与敬意。其宗旨与目标只有一个,即追求“和谐”的氛围与环境。因此,在中国吃饭,与其说是 “吃东西”,不如说是 “吃 文化”。“和”、“合”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文化理念,事实上已渗透到了中国饮食礼仪上,吃出团结,吃出友谊,吃出感情,吃出关系,最终吃出价值,才是中国食礼内蕴的丰富的“潜台词”。

西方的饮食文化事实上反映出西方人所崇尚的文化理念:“自主”与“独立”。其特征:第一,自己对自己负责。在充满竞争、弱肉强食的社会,西方人认为,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独立地面对残酷的社会与冷峻的生活,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自我奋斗,争取自身的幸福。第二,尊重他人的权利与个人隐私,不过问他人的事情,不习惯关心他人,彼此坚守相对的独立性,以获取精神的最大自由。正是由于以上两点,表现在西方饮食上的礼仪,大多是形式上的表达,是一种文明性的体现,而渗透在西方人骨子里的,仍然是西方人所崇尚的“独立”的文化精神与鲜明的“自我”意识。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三、服饰方面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在服装颜色上的差异

一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好反映了这个民族潜意识的性格特征。在中国,黄色标志着神圣、权威、庄严,是智慧和文明的象征,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彩。中国人对于红色的偏爱,也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红色代表着温暖、热情、喜庆、吉祥,一直是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如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具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

而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它象征纯洁、正直,无邪,身着白色婚纱,和心仪的白马王子步入婚姻殿堂是不少女孩梦寐以求的事情。白色成为西方服饰文化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中国,白色却是丧服的主要颜色,在中国文化中,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着死

亡与凶兆。

(二)、中西方文化在着装观念上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所表现出来的服饰差异还体现在如下方面。中国的服饰有浓厚的道德、礼仪色彩,比较保守、传统、端庄、平衡。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对服装的社会伦理功能的重视,中国人穿衣始终保持着一种东方式的矜持。中国人注重服饰,首先不是要漂亮,也不是要舒服,而是要合礼。中国近代的中山装、旗袍就是中庸之道的体现。人们在着装上注重伦理内容,用服装掩盖人体,竭力超越人体的局限,以达到儒家的道德要求。

而西方的服饰则以实用性为主,相对比较随意,开放,多变革。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服装的款式更是千变万化,人们追求的是用服装张扬自我,表现个性,着装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在任何场合服装都要适合自己的形象,彰显自己的气质和个性。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相似。

四、待人接物的差异

(一)、中西方国家的人们在接人待物方面都本着礼貌和热情的态度,但在礼貌和热情的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多不同。中国人热情好客,出去在餐厅吃完饭后争相买单付钱,而西方国家的人们不会因为朋友关系好而争相付账,在赴宴之前都会说好谁设宴请客,所以不会见到几个朋友吃完饭同时争相付钱的场面。在西方国家,最多可见的是“AA 制”。这种各自支付自己花费的方式。这也是西方国家强调个人和独立意识的体现。

(二)、中西方的人们都有谦虚的美德,但谦虚的方式有所不同。中国人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扬和肯定时,总是会否定的说:“没有、还不行、一般”等等这样的话语以表示自己的谦逊。而西方国家的人们在得到别人的赞扬时会说“谢谢 这既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赞扬自己的人的判断力的肯定。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不懂得谦虚,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西方人谦虚的表现。

(三)、由于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男尊女卑的影响,很多场合女士不能像男人一样得到同等的尊重,在正式的宴会上总是男士在上座就座,而女士只能紧随其次。而在西方国家,尊重妇女是起传统风俗,女士优先是西方交际中的原

则之一,无论在任何公共场合,男士都要照顾好女士。

五、对中西文化交际的启示

孔子说“和而不同”,意思是说,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即和谐、融合,能使事物得以发展。今天的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文化交流,在承认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基础上吸收对方优秀的文化成果,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亦即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使自己的文化跟上时代,臻于先进的水平,才是一种积极可取的态度。

首先,礼仪是实现人际交往和谐的前提和保障。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形式更多,内容更复杂,人与人关系和谐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之上。人与人关系和谐需要一定的社会礼仪作为黏合剂与润滑剂,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是如此。礼仪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及个人的素质,是人们跨文化之间有效沟通的前提和保障。

其次,礼仪的差异源于不同的文化内涵,其在历史演绎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带有本土文化的特征,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仅要承认差异的存在,而且要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有意识地学习和比较不同文化中礼仪的差异,深刻领会其文化内涵,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能帮助我们预测对方的交际行为,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最后,在跨文化交流中要善于探寻文化的互通性,发掘不同文化中所存在的相近或相似的观念,加以现代化的阐释,达成相互间的认同,从而建立一种互补互存的和谐关系。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和各种关系时,平等友善的理念应贯穿交际行为的全过程。对于礼仪文化中诸如此类的共性,我们应予以充分的发掘,使其成为多元文化展开交流、对话、商讨,进而达到求同存异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

正视差异,求同存异,保持积极的沟通心态,实现文化认同。在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注意吸收西方优秀的文化成果,丰富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正确对人,正确待己,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7.漫谈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 篇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世界经济紧密联系, 我们的地球也被称为地球村。由于社会的发展, 世界正不断缩小。以前做生意有区域性限制, 如今早已冲破国界;以前信息传递耗时, 如今媒体遍布、信息迅捷。由于发展的需要, 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日益频繁。因此, 涉足他种文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阻碍人民自由交流的那堵无形墙也正在日益崩塌。而交流就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送礼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送礼不仅是拉关系, 更是加强往来, 增进情谊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文化风俗不同,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定的送礼文化。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入手, 谈谈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并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希望能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方送礼习俗特色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意重”。人们常以送礼来表达情意。有时候礼物本身并不贵重, 却深深表达了送礼人的心意, 使受礼人为之感动。但综观全世界, 由于各国的文化风俗不同, 各国皆有送礼的风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红包是一种装钱的特殊红色小纸袋。这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由父母或朋友送给小孩的礼物。红色也可以送给没有结婚的亲戚或朋友。未婚的职员同样也希望从老板那里得到红包。在某些特定的场合, 如婚礼或关系亲密的亲人朋友生日时, 也会送红包。红包里的钱可以是几元, 也可以是一大笔。

俄国人社交中讲究送礼, 尤其是亲戚朋友之间。礼物选得合不合人心意很重要, 礼物的价格倒在其次。设计新颖、制作精美又有一定纪念意义的礼物, 像旅游纪念品就广受欢迎。去人家里做客或参加聚会, 俄国人通常送鲜花、糖果或小纪念品等。对俄国人来说, 直接送钱给他们是一种侮辱。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 社会交往中, 给主人/女主人赠送一份小礼物是比较得体的做法。通常, 这种礼物是酒、巧克力、花等等, 不必包装。其他在生日、周年庆、婚礼、领洗礼等场合赠送的礼物轻重要依你们的关系而定。

对西方人而言, 圣诞节的精神是向周围的人表达关爱。因此, 圣诞节可算得上是最重大的送礼节庆了。礼物大多数是写满祝福与问候的圣诞卡, 但小卡片铺天盖地、漫天飞舞, 表达了浓浓的关爱之情。

二、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

1. 购礼的方式不同。

中国人通常为了方便, 往往从客人住地附近的商店购买礼物。英美人喜欢购买礼品在一地, 而送往另一地。因为异地礼物有“异国情调”, 好满足受礼人的猎奇心理。有的中国人很喜欢跨国邮寄来的礼品, 而英美人会尽量避免跨国邮寄礼品, 以避免给受理者带来不便及额外的海关费用。

2. 礼品的选择不同。

中国人在节日里送时令的礼品。例如, 在中秋节送月饼和水果, 农历新年时送贺年礼品, 例如洋酒、香水、水果、巧克力糖等。中国人也会在亲朋好友的葬礼上送钱。在中国很普遍而在西方不多见的礼物是从市场上买的食物 (水果、糖果或其他能吃的东西) 。除了葬礼和开业典礼以外, 鲜花不是一种流行的礼物。而美国人在圣诞时送的礼物比如:产品样品、书桌上的摆设品、酒、饮品、特别的食物等。鲜花是送给女士的最常见的礼物, 几乎适用于任何场合:生日礼物、贺礼、给女主人的礼物。

3. 送礼的对象不同。

有的中国人为感谢领导或便于工作、提升等, 会千方百计地找机会给上司送礼;他们将礼物送给客人家的男主人或女主人。中国人喜欢给商业伙伴赠送礼物, 特别是初次见面。而英美人做下属的不宜送上司任何礼物, 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关系;他们送礼往往送给客人家的女主人。

4. 送礼的方式不同。

中国人送礼比较重物, 讲究礼品的价格档次。中国人通常对礼品的包装是不大讲究的, 一般宁可盒子小些, 也不希望盒子大而装不满。在美国以及其他有些国家, 人们习惯用彩纸包装和用丝带包扎, 有时还习惯附上一张名片。这是胡静在《实用礼仪教程》中提出的。英美人送礼注重其形式的本身。他们认为, 礼物贵贱不在价格, 而在于礼物是否投人所好, 给人一份惊喜。

5. 送礼的时机不同。

中国人很讲究雪中送炭, 即十分注意送礼的时效性。因为在最需要时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一般来说, 时间贵在及时或超前, 如一张小小的贺年卡一定要提前赠送, 否则毫无意义。中国人忌讳别人在刚办完喜事或丧事之后补送礼品, 否则会被视为不祥。而在赵左荣的《茶与咖啡》中提到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赠送礼物的最佳时机是你到达或离开时。美国人除了特定场合外, 不提倡送商业礼物 (除非是小礼物) 。而中国人喜欢给商业伙伴赠送小礼物, 特别是初次见面时。

三、提高送礼技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来华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中国人出国留学、游玩、谈商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这为我们练习外语了解西方文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在便利的同时, 我们也会面临着如何进行更好的交流问题。当我们希望和对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时, 送礼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我们在送礼时就要特别注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送礼技巧。

1. 别出心裁。

在礼品馈赠中, 最受欢迎的是富有意义的、品质不凡却不显山露水的礼品, 因此选择礼品要考虑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和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力求别出心裁, 不落俗套。而且西方人在送礼时十分看重礼品的包装。多数国家的人们习惯用彩色包装纸和丝带包装, 西欧国家喜欢用淡色包装纸。

2. 投好避忌。

选择受礼者想要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礼物。因此, 挑选礼品要了解对方的品味爱好, 赠送的礼品要有意义, 要考虑周全, 有的放矢, 投其所好, 然后又针对性地精心挑选合适的礼品, 尽量让受礼者感觉到馈赠者在礼品选择上花了一番心思的, 是真诚的。这是许爱玉在《现代商务礼仪》中提出的观点。的确, 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一些地方风俗、民族禁忌和个人禁忌等, 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比如西方人都推崇“3”, 而忌讳“13”, 认为这个数字是不吉利的。

3. 掌握时机。

在送礼时要坚持因时、因地、因事而宜的原则, 不能随心所欲。在确定送礼对象后, 必须寻找合适的场合, 时间。否则, 虽有好的礼品而没有选择好时机、场所, 那也会使受礼者觉得突兀甚至难堪。礼品馈赠通常是在节日以及喜庆、慰问及其他特殊的场合进行。

4. 礼轻情重。

中国人送礼喜欢送重的, 送贵的东西, 稀罕的东西。但是西方人的礼物不在于它本身的价值, 而在于它的内在价值。只要送的礼物是对方需要的并且很尊重他的文化的, 哪怕是一个杯子, 一付刀叉或是一件普通的T恤, 他们都非常喜欢。虽然这些很便宜, 但是却包含了一层特别的含义, 从小处着眼但表达的东西却很感人。

5. 当面赠送。

礼品代表的是一份浓浓的情意, 因此赠送时可当面说些祝辞或问候的话语。送礼时可既说明寓意、特色与用途, 又说明它是为对方精心选择的。不要画蛇添足地说什么“小意思, 实在拿不出手”等, 这种过谦的说法, 会大大减低礼品的分量。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送礼时表情要自然大方, 让对方不会有贿赂的感觉。

四、案例分析

送礼是讲究艺术的, 请看蒂娜 (Deena R.Levine, 1982) 所举实例。美国某公司高级行政经理史密斯先生, 为与日本某公司签订一份重要协议, 专程前往东京以便双方进行初步商谈。史密斯了解到日本有送礼的习俗, 临行前于美国著名珠宝公司“蒂法尼”珠宝公司购得几件贵重珠宝首饰, 请人精心包装后 (礼品包装在日本送礼文化中非常重要) , 准备送给总裁夫人。

史密斯知道, 与日本人进行商务谈判之初, 首次见面时相互认识了解这一环节非常重要。于是与日方代表会见时, 他按照日本礼仪弯腰鞠躬并同时递上自己的名片介绍自己, 这一做法使他马上获得了对方的认可。因此, 接下来双方的会谈十分顺利。然而, 当商务洽谈进行到最后阶段———与日方董事会成员确认定案时, 问题出现了。见面伊始, 史密斯就将准备好的礼品送给日方总裁并请他送交其夫人, 会场气氛骤然尴尬, 史密斯马上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送礼的大忌, 但到底哪里做得不对呢?

导致他送礼失败的原因如下:首先, 当众送礼是不适宜的。在上文场景中, 礼物应当私下赠送, 但如为在场各人都准备了礼物, 则另当别论。其次, 归于初次相交的商业合作伙伴来说, 用贵重珠宝做礼物颇让人怀疑其别有用心, 尤其当受礼者不是本人而是其太太时。因此, 所送礼品价格应当适中, 比如一只印有公司标识的钢笔就足够了。最后, 包装纸用黑白色调是忌讳的。在日本, 黑色和白色是丧葬的标志。

所以, 综合看来, 送礼的原则只有两个字———感受, 即始终以受礼人的感受为向导, 送出去的礼物要使受礼者开心而不是让他窘迫。在这里, 慎重是最基本的, 而价值的大小并不重要。而本案中史密斯先生当众送礼使日方总裁感到很意外很尴尬, 大大地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结论

在跨文化交际中, 文化差异无处不在, 各国风情各有不同, 送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事实上, 送礼是一门艺术, 送什么, 送给谁, 怎么送等, 都大有讲究, 必须遵守其约定俗成的规矩。因此, 我们必须了解各自的送礼文化差异, 才能更好地实现送礼的目的。本文只是就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进行了初步的介绍, 希望能提高人们对中西方送礼的认识, 加强交际。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商务礼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00-106.

[2]赵左荣.茶与咖啡[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169-173.

[3]胡静.实用礼仪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108-117.

[4]许爱玉.现代商务礼仪[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82-87.

[5]刘霞.商务礼仪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144-153.

[6]王馨仪.商业礼仪[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132-135.

8.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篇八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不折腾”;影响

导论: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8年12月8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使用了“不折腾”,使记者招待会上的现场翻译一时感到不知所措,爾后该记者灵机一动翻译成汉语拼音“bu zheteng”。此译一出,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顿时沸沸扬扬,好不热闹。如何翻译”不折腾“成了风靡一时的“超女”。从名家到普通学者纷纷献上自己的作品,五花八门,林林总总,可谓眼花缭乱。我们译者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如此之深,因此在翻译实践中难以看到地道的英语表达。如“中国企业家”有各种译法,不管你译为什么,受语者对“capitalist”的译文的意义最为深刻,对企业家的内涵更为了解。本文从“不折腾”的英译作为导语,深入探讨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下面就文化差异谈谈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文化意识

由于中英文两种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在我国翻译课教材和课堂教学大多遵从传统的模式,即把重点放在讲解语言上。从理解角度讲,教师会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词,如专业术语,俚语,双关语等。从翻译技巧的角度讲,教师会着眼于句子结构,篇章逻辑方面,如句子成份的拆分,合并,移位,搭配等。这样做无疑会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掌握某些具体的翻译技巧,但是没有将翻译活动提升到跨文化交流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难免有“一叶障目”之感,忽略了翻译的精髓。比如说,根据中国的习惯,某人发生不幸时,你对他(她)说:“我很同情你”,是一种安慰对方的话,对方听了会感到好受,心里很感激说话人。可是在同样的情况下,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说:“I sympathize with you”,对方不一定会领你情。在西方,人们讨厌别人对自己表现出一种condescending attitude (恩赐或屈尊俯就的态度)。在翻译过程中只要有了文化意识,我们就会对所用的每个词,每个短语、每个搭配、每个介词、每个句子进行考虑是否符合英语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2、文化的时代性

文化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在演变的。最近,我们常说:最基本的人权是生存的权利。本来可译为:the right to life或the right to live ,但是在西方这个词的意思已“变味”了。反堕胎者的口号就是the right to life ,the right to live. 如我们这样译就会产生误解。只好译成:the right to existence ; the right to survival。

3、文化的价值观

在翻译中词语的选择关系到价值判断。如“反分裂法”如果当时把它翻译为Anti-Separation Law效果就会完全不同。Anti-Secession Law一语出来后,台湾当局非常恼火,他们在提到Anti-Secession Law时特地在后面加个括号注明(Anti-Separation Law).为什么他们喜欢separation而反对secession 呢?原来美国的《独立宣言》中用的就是separation ,美国人把它译为中文的独立。“闹分裂”和要“独立”的含义自然不同。

4、文化的不兼容性

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中西文化对待事物的看法在很多方面有所差异,在翻译时我们必须做到文化兼容。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翻译中存在文化不兼容的错误:警告:此地有恶犬!翻译成Warning :bad dogs!要知道在宠物盛行的西方,狗是可爱的象征,若以恶犬称呼,给人以一种不愉悦的感觉。再看“干”的译法:干锅鱼头Fuck a fish head;干货Fuck foods of goods ;干货计价处Fuck the certain price等猥亵的词频繁出现。

在中文里,有一种特殊文体“标语口号”。在翻译中如不顾及文化的兼容,那会笑话百出,受语者会不知所云。中国关于强制人流的标语特别多,还有一些政治、经济、教育方面的标语口号也是耐人寻味。如:(1)一人超生,全村结扎(如直译会给受语者感觉这是在侵犯人权)(2)、只生一个好!(意味着生第二个孩子就不好)(3)放火烧山,牢底坐穿。(这是威胁,让受语者感到不自在)(4)农村想不穷,少生孩子养狗熊。(把孩子与狗熊相提并论有点滑稽可笑)(5)以“三个代表”指导我们的屠宰工作。(这简直就是讽刺)6、稳定压倒一切(意味着中国政治正处于混乱中)如果翻译上述口号,这就要考虑文化兼容,否则就会出现无可奈何的英文翻译。

5、文化的禁忌

在中西文化中,有些语言是喜闻乐见的,有些语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有些语言是禁忌的。因此,在翻译中且不能望文生义进行直译。

中国人常说:血肉关系,鲜血凝成的友谊。血浓于水等。如直译过去,西方人听后觉得血淋淋的,很反感。我们常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译文是With the skin gone ,what can the hair adhere to ?看后不禁令人毛骨悚然。“一条标语,吓走外商”并不是耸人听闻的个案。出口商品的译名造成产品的滞销,甚至影响企业形象的事例屡有耳闻。

6、文化的局限性

中西两种语言的承载,依附的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是毋庸置疑的,而一般英语受众对中国及其文化了解有限,甚至一无所知,有些文化在西方根本不存在。因此,在翻译时要考虑文化局限性和受众的认同和理解。如,“三八红旗手”,“热在三伏,冷在三九”,这些怎么译?特别是一些专有名词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在翻译时需要音译和意译相结合。例如:大观园,Daguanyuan(Garden View Garden)、怡红院,Yihongyuan(Happy Red Court)等等。

7、文化的地域性

由于中西方处在地球的两边,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气候也随之不同。我们喜欢东风,英国人喜欢西风,因此有了著名的“西风颂”这首诗。我们喜欢春天,英国人喜欢夏天,因此他们往往把情人比作夏天。我们在地理上西高东低,英美并不如此,因此在语言的相关表述上就大相径庭。英国人看世界,眼睛是由北向南,以北为起始点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脱口而出的“东南西北”,到了他们口中,必定脱口而出为“北南东西”。

8、文化的风俗性

跨文化交际,首先必须了解对方的风俗,否则,在交往中必然会产生不悦。1972年尼克松访华,当周恩来总理到上海接待美国客人时,发现上海政府把尼克松夫妇安排在宾馆15楼,基辛格14楼,罗杰斯和其他官员在13楼,这使13楼的客人非常不高兴,因为“13”这个数字在西方是魔鬼的代名词,后来在周总理幽默的解释下才化解了这次文化的碰撞。

由此,文化的风俗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受到重视,否则会产生文化碰撞(cultural block)。

结束语

除了上述文化差异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不在此累述。一般说来,在翻译过程中一是尽量使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来传译原文;二是对原文中含混的、晦涩的语言做出明晰化处理;三是对原文中某些特有的语言文化现象用注释加以说明。由此可见,“不折腾”如何译成英文就具有本文论述的代表性了。

参考文献

1、陈小蔚、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J】、中国翻译,2007,(1):60-65.

2、吴自选、文化差异与电视新闻翻译[J]、上海翻译,2005(1):24-27

3、胡菊兰、论中英思维模式与英汉语不同的句式特点【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73-76

4、徐鹏,等、修辞和语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9.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篇九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具有表达思想、描绘世界,进行交流的.社会功能.因此,学习外语必须了解外国的社会、文化、历史、地理乃至人情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外语.英语和汉语是建立在两种不同文化上的两种不同语言,它们各自反映其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一下英汉词义的差异,借以说明英汉词义与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

作 者:李津花 作者单位:桂林工学院外语系,广西桂林,541004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007“”(21)分类号:H31关键词:文化差异 词汇 比喻 阅读

10.中西文化差异探讨总结 篇十

高二1班 李文静 指导教师:张秀芹

这次研究性学习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探讨,使我们了解到了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在饮食、宗教、节日、服饰、礼仪等方面的差异。帮助我们从理解中外文化到扩大知识面及开拓视野,从了解和学习外国文化,到加深对外国文化的借鉴和吸收,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从而产生对政治文化生活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可以使我们改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从探究中找到使我们更深刻的知识。其次,团队精神、合作至上是很重要的。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组员通过多种方法来收集中外文化差异的有关资料。通过了解中外文化的类型、由来、意义,分析、整理、归纳出中国外文化的差异。小组成员思维活跃,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有创新精神和一定的整理资料的能力。另外,通过研究性学习,还加强了我们的综合素质,增长了课外知识。

11.中西文化差异浅析 篇十一

摘 要 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差异,甚至在某些领域有着根本的不同和隔阂。这就需要我们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去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了解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本文从文化的定义入手,首先介绍了中西方哲学之间的一个差异,然后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的一个差异,并说明了其根本原因。然后又从艺术和宗教层面进一步阐释了,中西方间的差异。

关键词 文化 中西差异 哲学 艺术 宗教

如今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在不断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文化上的冲突和歧义,为工作和交流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而所有的矛盾归结为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差异,甚至在某些领域有着根本的不同和隔阂。这就需要我们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去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了解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当你换位思考时,你会发现其实价值观虽然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思想深处或者说人本性的东西是共同的。当我们将这些共同之处加以研究,就能很好解决文化共融问题,只有这样全世界的人们才能更好的站在一起,更理性地解决一些国际的争端,真正做到互利双赢。

一、文化的定义与简介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狭义的文化仅指社会意识形态,或社会观念形态。梁漱溟先生曾认为中国是伦理型文化,以讲五伦,互以对方为主;希腊是科学型文化,突出科学精神,强调科学与理性;罗马是政治型文化,表现为罗马法的制定与应用,罗马的扩张等。庞朴先生也曾探讨过几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认为希腊文化较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文化较重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印度的文化则关注人与神的关系等。

二、中西文化之比较

1.哲学之分歧

文化是生活的表现。生活最为基本。文化、社会、思想等等皆为生活的表现,或者说为生活的一个侧面。生活支点便称之为文化、社会、思想等等。因而,重要的是人们怎样领会自己的生活。哲学思想即是一个民族生活自我领会的总纲。显然中西方各个民族自我领会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总的来说,中国思想领会世界是重体会,西方思想领会世界是重思辨o中国思想的特征也是东方思想的特征,这是东西方文化最主要的区别之一。毛主席《实践论》有一句名言:“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口尝一尝”。此语可解作脱胎于禅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讲的是感觉层次(味觉),喻的是感应。如果从英国经验论哲学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把尝梨子滋味看作仅仅指味觉,那就失去了其主旨了。

中国思想强调体会或直感,认为真实的世界的存在不可能去用逻辑来证明,只能以直感证明。在中国哲学中,这也被称作体证或亲证,也就是体会。所以即使是愚不识字的贩夫走路都能从自己切身体验中知道真实的世界确实存在着。中国哲学讲的“有”与西方哲学讲的“有”不能相提并论,原因正在这里。这是中国思想高于西方思想的一个地方。而西方的逻辑主义有其极其成功的领域——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例如元素周期率的发现,令人惊叹不已。西方科学讲相互作用,一般归结为“力”。中国科学则称作“感应”,如“天人感应”,生病则由于“感风寒”或“为邪气所侵”。“侵”是“感”的一种方式。西方思想把按逻辑主义原则,从原子假设出发,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元素,认为整个世界是由这些元素按一定的结构方式建立的。中国人也有原子学说,但对分析缺少积极性,而是把“气”看作有阴阳五行。中国古代思想家也寻求对气的分析。走上了一条全然不同的科学之路。

这一点区别在中西药的治疗上就能很好的看出。如果你生病了,西医回去给你吃药打针,你哪有问题,我就针对哪个地方,一一击破。这样往往治好了这,那儿又出现了毛病。但中医看病不是这样。它注重调理,是从你身子整个全局去考虑,所以中医更在乎修生养性的一种自我调养。

2.中西道德思想(价值观)比较

东西方都讲博爱,但立德次序全然相反。西方思想从理念出发,如《圣经 •新约》上说的,第一是爱上帝,其次是爱邻如己。东方思想则从亲情出发。向外扩展,如孟子的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东西方各民族都珍爱自己的价值观念,以为自己的价值观念最高明。但西方思想倾向于强迫他人接受自己价值观念,东方思想则缺少这种倾向。西方国家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美国总倾向于推销自己的人权观念:别国不肯接受,动辄实施经济制裁压迫之。东方国家从来不喜欢输出价值观念。儒家思想从来主张以自己文化的先进性吸引别的民族学习,决不强迫。即使观点不同,也要友好相处。这是西方国家输出价值观念常常引起战争的文化上 的原因。现代中国也有“唯有我最革命”、“唯有我最正确”的“极左”思潮。这是受了西方思想的影响,已经远离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3.艺术的两条河流

西方的艺术非常注重人以及人的精神。西方绘画中通常会有许多的裸体画,展示人的力量美,身体美。这其实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具体体现。中国的艺术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中国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山水、花鸟,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西方艺术偏好于写实,以真实刻画人物细节为主的素描产生了。中国的艺术不喜欢写实,而讲究写意。认为实在的物质缺少灵气,而含蓄与隐喻才能将人的情感与思想表达的淋漓尽致。我们都知道现代设计的教学体系和理论体系都源于西方,这就是因为西方人对于艺术的继承站在理性的理论体系之中,通过规范化的训练,和创新性的实践来学习艺术,发展设计。中国的艺术设计传统来说源于经验和技术上的言传身教,更多的情况下强调的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领悟。

参考文献:

[1]董晓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学林出版社.2003.

[2]侯建军.文化与中西文化差异之比较.商场现代化.2007.

[3]秦璜.祸起西方优越感.环球人物.2007.

上一篇: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 增强团的执行能力下一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