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讲座

2024-12-07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讲座(精选12篇)

1.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讲座 篇一

《数学核心素养讲座心得体会》

东街小学 陈翠芳

2018年11月15日,听了王钰老师的讲座——《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案例分析》,我对数学核心素养有了一定的认识。用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进行讲解,让我们体验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在课堂上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感悟深刻,现就我的学习情况谈谈我的收获。

第一,“核心素养”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数学素养”是人在先天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等影响,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品质等融于身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一堂数学课的成功与否:无论教学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或模式,应更加关注自已的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更为积极地去进行思考,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更合理。因此,我在数学教学设计时:

一、站位要高、基点要低;

二、由浅入深、深入浅出;

三、融入思想、突出思考;

四、明暗交融、和谐统一。

其次,把数量和数建立起联系,就是形成数感的开始。在学习更大的数,以至学习小数、分数时都需要像这样建立数感。数感的建立是使学生把现实情境中的数量,与抽象的数建立起联系。用具体的情境和数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习分数时,“分蛋糕”、“分长方形卡片”、“剪绳子”等过程,也是体会分数的意义的过程,建立与

学生建立了数感,反过来有助于学生运用数表达与解决问题,用数来表示数量。“每排8 个小朋友,4 排一共几个小朋友?”学生要理解8和4 所代表的数量的不同,才能确定是4个8 相加或用8×4 来表达这一数量关系。核心素养是与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相关的,共同构成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二、“核心素养”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哪些数学核心素养呢?首先是“运算能力”,是核心素养之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对于运算能力,正确地进行运算和理解运算的算理是核心,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用“10-9=1,1+5=6”这样的方法思考“15-9=?”的结果,是学生理解算理的过程,也是培养运算能力不可缺少的。而理解算理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感,在这里就是数位与数值的理解。要清楚地描述出15中的1 是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可先算10-9,再算1+5。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推理的过程。9+□=15,15-9=□,思考过程 是:因为9 + 6=15(已经学过的知识),所以15-9=6。这里隐含的一个前提是加减之间是逆运算的关系。这个思考过程显然是一个推理的过程。

第三,“核心素养”反映了数学的本质和价值。

小学数学对人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为培养人的数学素养提供了可能。小学数学教学要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情景,直接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进行数学分析,寻求数学解决。只有这样的数学才有无限的生命力,并逐渐形成学生的数学意识。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转变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积极思考,精心设计教案,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考虑,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今后的教学工作,我将把这场讲座中学到的“以学定教”方法借鉴到我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2.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讲座 篇二

一、对核心素养的基本理解

素养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如果按照广义的理解, 其中包含道德品质、言谈举止、知识层次以及能力状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素养这个概念同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概念的区别在于:素养更加关注的是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内化调整, 指出了学习者深入思考之后的成果。在小学阶段, 语文教学应当注意对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 也就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 致力于使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适应性更强的语文学识修养、文风情趣状态。这和传统意义上仅关注知识记诵与应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比起来, 更具深度与广度。所以,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除了注意传统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养成之外, 还要关注学生对这些目标的真正内化, 使之上升到语文审美情趣与良好个性、健全人格构建的高度。比如在小学识字写字训练时, 应一方面注意到学生能力训练, 另一方面也注意到其对学生在文化熏陶方面的优势。

二、核心素养观照下的教学评价原则

在核心素养观照之下,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当遵循下述几个原则:首先, 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考虑系统性。语文教学评价是整个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 而且作用相对重要。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当关注到其全局性和动态性, 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个问题、某个阶段上, 使评价囿于狭隘是不科学的。其次, 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考虑前瞻性。小学语文教育的时间较长, 而且学生始终处在心理的变化过程之中, 因此评价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到学生未来发展走向, 考虑到评价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第三, 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考虑客观性。这一原则是所有评价的基础, 如果没有客观性, 则无论评价语言如何优美、评价方式如何花哨, 都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且容易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学生某次成绩取得进步, 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其进步的深层次原因, 是偶尔的发挥, 还是长期坚持的结果, 是主观的进步, 还是客观条件的促进等。总之, 只有坚持了这三个原则, 才能使接下来的教学评价更富现实意义。

三、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三个结合

(一) 口头评价同书面评价结合

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各有优势, 也各有不足。口头评价具有直接性与快捷性优势, 而且富于情景表现力, 易于使教师进行价值引导以及情感渲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价应当与课堂教学相始终, 从而为促进学生兴趣提升服务。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口头评价过于随机、难以记录, 这使得该种评价方式的范围和效果受到了限制。因此, 只有将口头评价同更具稳定性的书面评价结合起来, 才能使评价发挥更大作用。而在进行书面评价时, 则要注意语言的积极性, 多鼓励, 以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 使之有更大热情进行后续学习。

(二) 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合

主观评价指学生自主评价, 客观评价指教师、其他学生与家长评价。传统教学评价模式下, 教师评价处在核心位置, 这种局面需要得到调整, 让师、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才是未来趋势。首先, 学生自我评价可以使其主动了解自身优势及不足;其次, 学生同伴评价, 能够基于同龄人的视角达到能力审视效果;第三, 教师评价会以富有鼓励色彩的语言对学生表现加以说明, 其科学全面的总结依然具有难以取代的优势;第四, 家长评价能够从家庭角度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给予提示, 形成与课内评价的良好配合。

(三) 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结合

在语文课程标准里面提到:无论过程评价还是终结评价都很有必要, 其中过程评价的意义更加突出, 实际也正是如此。过程评价涉及到学生行为、心理兴趣、习惯特点等。出于评价方便的角度考虑, 教师可以将过程评价分阶段实施, 并将多个过程评价统一起来, 共同构成最终评价的一部分, 以保证评价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讲座 篇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立,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自然就成了深化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新的育人目标要求,这也必将成为今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一时,“核心素养”成了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当下最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落到实处。

要想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落地生根,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何谓“核心素养”?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核心素养”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教育部颁发的《意见》中对“核心素养”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不难看出,“核心素养”的内涵直接指向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及关键的能力。

因此,“核心素养”是学生一生发展所必需的素养集合体,是一个综合体系,需要各学段、每一门学科的协同努力。唯有这样,学校才能培育出一名又一名高素养的合格人才。由此看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由某一门特定学科或几门学科来完成的,而是由学校所开设的各门学科共同来承担、实施的。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人学习母语的启蒙阶段,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撑。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只关注语文知识的学习,教师一味地满堂讲、满堂灌,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然后就是大量、机械的抄写、记忆,使得学生苦不堪言,没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教学新思路。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习、积累必要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语文、对母语热爱的情感,拥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具备语文学科所独有的语文能力。当学生真正形成了这些品格和能力素养,我想语文素养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核心素养”并不是飘在空中的浮云,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抽象概念,它是由各学科素养共同形成的一个集合体系,就如同参天大树深植于大地的条条根系一样。

我们期待着小学语文学科能成为学生一生发展最具活力、最富营养的那条根!

4.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讲座 篇四

凤阳三中 陈永军

2017年9月15日、16日两天,我有幸参加由滁州市教研室张作真名师工作室筹划、组织的“核心素养”系列讲座。江苏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员,国内知名度很高政治学科专家顾润生和苏州市黄埭中学高级教师张华,为我们生动解读了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打造深度教学等几个问题。尤其为一线教师普遍存在如何开展怎样开展活动型课程和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深入浅出地进行讲授,我边听边做笔记,颇有收益。

思想品德的四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听了精彩讲座,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我认为要做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人民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一生。我想,今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让课堂“活”起来。原来我们搞的“填鸭式”教学,得到的结果是学生被动“唤听”,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的效果可想而知。通过学习,我着重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生理特点,采用活动型教学,主体探究式,在课堂中做到少讲,课堂设计问题不是课前设计好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生成,老师随时解答。教师“少讲”、“少问”便节约出时间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把教学重点难点有机地结合在讲问之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活动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读、问、写的机会,引导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学会”,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二、引领未来发展,让学生的胸怀“大”起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我经常对学生说:心大事小,心小事大。在人品上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有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我不仅关注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将来,充分利用课后活动实践课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基础,让学生做未来发展的规划师。

三、培育德才兼备,让学生的素质“雅”起来。受传统教学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某些学校部分教师仍然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不少人陷入围绕“分数”而教的怪圈,忽视了学生的本性发展和个性成长。通过学习和培训,我更加坚信了自己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做法是正确的。我的教育准则是:教育学生,要从学生身上看到自己,把学生当做自己的镜子。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平时,我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便给予表扬,并引导他们努力发扬。我清楚的知道培养能力、必备品格的重要性,同时还注重教学中德育、智育渗透交织。我从不占用音、体等课程,也不把剥夺学生上这些课的权利作为惩罚教育的手段,只有学生在德、智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教师才有成功后的喜悦。核心素养最关键要体现这样八个字:关键能力,必备品格。通过学习,我会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每一轮新学期开学,我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去记忆学生的姓名,了解学生的课后情况。在全体学生面前,我从不揭个别学生的短,让学生觉得老师尊重他,慢慢地对自己也开始有了一点信心,这时候,我再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以证实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得到老师、同学的无私关怀后,他们肯定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从而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

四、树立终身学习,让老师的水平“高”起来。新教材新课改新教法新理念已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思想品德课教育工作既要有实干精神,又善于开动脑筋,善于在反思中运用新方法、新形式、新理念解决教育教学存在问题。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途径,反思是教师进步的一大阶梯。我们要在反思中扬长避短,在新形势下以自己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目标。当然,反思不仅仅是停留在脑海中,更重要的是撰写教育和教学反思。在听完顾润生和张华两位专家的讲座后,经过几天的深度思考,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积极加以改进。

5.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讲座 篇五

摘要:语文作为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识字教学,为后期学习打下基础的关键环节。高效率的开展识字教学,既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长远意义。本文中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措施,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新课标中明确规定: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就是识字、写字教学。我们可以确认,识字教学不仅仅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而是随着学习不断延伸的动态过程。同时,汉字作为一种结构性文字,有着丰富来源与内涵,开展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活动,既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及教学现状

(一)核心素养

大数据时代下语文核心素养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养,其本身并不是具体的语文能力,因此并不能简单的进行描述。具体到我国内部来说,研究者对核心素养并没有统一的认定。学者朱立明在文章中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为后续学习提供支持。但也有学者认为,语文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才是语文的核心素养所在。这些定义从不同角度定义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语文核心素养,又从侧面证实语文核心素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需要学者与相关从业者持续研究。本文中以此为出发点,深入分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创新措施。

(二)教学现状 1.学生原因

虽然素质教育提出很多年,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犹在,部分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善于总结语文学习技巧与规律,普遍存在死记硬背的情况。

(1)大部分小学生语文学习依赖于教师灌输,自身很少主动思考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目前小学语文学习中存在严重不动脑情况,这就需要上语文教师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2.教师原因

虽然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展素质教育,但在具体实施中,很多教师具体的教学工作时都没有严格按照具体的规定和标准来实行。经分析,主要原因包含以下几点:

(1)是教师对于新课改的认识不够,仅从表面生对其进行了解,没有深刻领悟改革素质教学的含义和精髓,导致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的教学水平低下,许多新课改的教学内容都流于形式,与新课改的最初目的不符;

(2)迫于考试的压力,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依然坚持己见,沿用自己数十年的教学经验,对新课改视为无物。教师因为这两种心态的存在,导致我国新课程教育在素质化道路上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阻碍。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一)结合情趣元素,提高识字教学趣味性

汉语言文字与外国许多拼音文字不同,它是集音、形、义三者为一体,既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又能开发学生智力,多管齐下,同时,它还蕴含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和情调,或者说情趣。这对“唯情趣一族”的小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而且学习起来对于学生情感和智力的培养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例如“鱼”和“羊”,以前人写“鱼”时下面是“灬”而“鱼”上的“刀”其实是羊的角,再加上“灬”羊的四只脚,看起来像一只奔跑的:羊;而将“羊”倒着放,看起来就像一条游动的“鱼”,中间“丨”是鱼的脊椎和尾巴,这都是利用“形”确定字的意思,即象形字,传说当时仓颉造字时瞌睡了,所以再给人讲时讲将两者的意思弄反了。再如,“矮”与“射”,“矮”字是由“矢(古时指“肩头”)”和“委(古时指“放出去”)”两部分组成,古人讲两者组合在一起,其实是想要表达“射”的意思;而“射”却是由“身”和“寸”两部分组成,“寸身”的意思就是身体矮小,有“矮”之意。他们都是根据字组合在一起的“义”而确定的字的意思,但是后人将“矮”与“射”两字的意思弄反了,最后就约定俗成,一直沿用到现在。再比如,“驰”“地”“他”“池”几个形近字,关于这几个字还专门编创了一段顺口溜“有马可行天下,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可养鱼虾”,比如,在学习这几个字时,可以利用“转转盘”的方式,再配合顺口溜让学生猜字,因为无论转到哪个偏旁,它都能组成一个新的字、新的读音、新的意思,真的是趣味多多,化腐朽为神奇,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字历史悠久,音、形、义趣味多多。而且从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学习情感,对于识字能力也有初步的培养。

(二)联系生活元素,提高识字教学生活性

语文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也为生活提供服务,在实际生活中不断丰富与完善,一旦与生活切割开来,难免失去生命力,逐渐演变成毫无生命力的理论学习,成为海市蜃楼般的虚影。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同样要与生活联系起来,这里以同音字教学为例进行分析。如“坐、座、做、作”,实际教学中我先进行“坐下”动作的演示,接着指了指作为,让学生充分体会两者字义的差别,加深理解与印象:“坐”上加“广”组成“座”,还可以引导学生组词,进一步熟悉字形与字义,如“一座庙”“一座山”等词语。等学生掌握音、形、义后来时引导学生进行组词活动,如(坐)在第四个“座”位“做”着语文“作”业的女孩就是张丽娜。通过这些强化练习,无形中加强学生对“zuo”的理解与认识。再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识字教学与教材内容练习起来,如学习《坐井观天》时总有学生混淆“喝”与“渴”的写法,这点也困扰教师本身。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教师:“同学们,我们平时用什么喝水?” 学生:“用嘴喝!” 教师:“那嘴又叫什么呢?” 学生:“口!”

教师:“那为什么口渴呢?” 学生:“因为只有三滴水!”

通过这种提问的方式,学生很快就掌握渴和喝的区别,即便遇到再相似的字,也会在短时间内记住。

(三)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的其他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学生一旦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就会自觉主动的去探索和求知。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喜爱对中国的语言文字,但在识字学习中,许多文章的趣味性不足,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和改变,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求知欲。

例如:故事导入法。小学语文中小学语文单元的“十二生肖”,教师直接给学生讲十二生肖的名称和顺序比较枯燥,学生也容易记混。所以,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先了解一下学生们的生肖,再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十二生肖中为什么小小的老鼠能够排第一吗?”这一问充分引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这样教师就可以将十二生肖争排名的故事讲出来,在讲的过程中顺便将生肖的排名也一一列出来,顺便人学生找出自己的生肖排名,帮助学生形成初步记忆;之后,再引出十二生肖的儿歌,加深学生记忆。这样学生对字、形、意有更深刻的认识。

2.塑造语言环境

(1)引入音乐。小学语文中存在很多优美的诗句,这些视觉对仗工整,存在优美意境。学生学习时,教师可以给这些诗句配上相应的画面,通过画面诠释意思,再引入优美的音乐,学生配合着音乐诵读诗歌,同时欣赏画面,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深深理解意境与诗句,切实感受到汉语的魅力,实现积累。

(2)音韵增加。小学语文中诗句简单且富有韵味。教师在讲解这些诗句的时候,可以引入适当的游戏模式,如拍手歌、对歌等形式,提高语言的节奏感。如,小学语文中有一些歌谣,可以将这些歌谣变成拍手歌。通过多次练习,通过歌谣的形式将知识记忆下来。借助这种学法迁移的方法,简化记忆难度,提高教学质量。

3.丰富教学内容

(1)知识衔接。在小学语文识字时,大部分时候仅呈现部分词句或知识,对教师来说有着更大的延伸空间,教师可以将课外原文直接推荐给学生,鼓励学生阅读内容。当说到具体词语时,可以联系到相关信息,如看到“礼贤下士”,就会联想到“三顾茅庐”;看到“割席断交”,就会想到管宁、华歆等。通过这种有关系的联想,让积累活动变得生动起来,通过各种方式连接,提高教学质量。

(2)延伸知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各知识点相对独立,与单元内容、上下册内容之间存在极少的联系。这就使得很多学生积累出现孤立点,并没有有效串联起来,很容易出现遗忘情况。因此实际教学中应该将新旧知识点衔接起来,实现知识巩固目的。如当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时,如果要积累汉字,前面已经出现过类似字词时,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将两者串联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

(3)利用多媒体技术。自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他凭借自己独具一格的技术优势将“音”、“形”“像”“动”等各方技术优势集于一身,全面表现,为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无以比拟的技术支撑,普遍赢得了广大师生的称赞和认可,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和推崇,已经成了日常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种辅助工具,成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例如,在语文识字教学活动中,在学习“旦”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一副“旭日东升”的壮观景象,当太阳跳出水平面后,画面渐渐静止,定格。然后太阳抽象成一个“日”字,海平面也抽象成“一”字。这样,上面的“日”字和下面的“一”字就组成了一个新的字“旦”。

结论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及情感等。新课改背景下,教学中强化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新的方法,不断提升教学实效性,有效推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改革。本文中详细分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6.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篇六

语文课程是基础课程之一,以培养“基础能力”为主,人们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大多是在语文课中学习和发展的。但是,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课程不仅与各学科课程一起承担着学生学科知识、技能的培养任务,还在学科课程结构上,为适应核心素养培养而发生变化,最后要走向跨学科的开放和综合,也就是从最初具有鲜明学科特征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特殊能力学习,发展到包含学科特殊能力的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集思考力、判断力、人格品性、价值追求等多项核心素养要素的综合性学习。所以,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变化,其语文核心的东西没有变,只是学习方式发生改变,教学行为发生改变。这些变化说明,语文教学仅仅抓住学科素养是不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人未来的发展更为重要,需要在语文学习实践中落实,并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变

1.更重“实践”的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实践过程中各种经验及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合力”,它依托于具体任务和领域的实践,由实践经验反思进而形成适应具体问题情境的实际能力。因此,核心素养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语文学科学习既是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又是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课程的“知识技能”维度是外显的,是可检测的,但“过程与方法”维度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却是内隐的,需要以语文实践来训练和培养。教师要转变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行为,不再仅以“授受式”教学,因为单纯关注语文知识、考试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是运用语言进行思考、分析、判断、表达、沟通等,也就是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课堂教学要创设更多让学生语言表达与写作的实践。此“实践”,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实践,也是过程与方法的实践,更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实践。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的标准,是语文学科素养的具体呈现。

2.发展“个性”的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教学需要避免“知识”被异化为“符号”,要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知识产生的过程,既要明确学什么,又要明确怎样学,更要明确学得如何。基于这三个方面,语文教学内容应更为集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应更为宽广,教师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鼓励更多开放和创意的答案,并分析答案中蕴含的认知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说,语文教学更彰显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个性”,凸显以人为本,尊重、维护人的理解和感受,给予学生适合自己的发展和指导。同时,“个性”又是独特性,是创新思维品质中不可或缺的。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文实践学习,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能力。最主要的方法是给予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打通课内外的壁垒,让学生有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课内有语文学习实践,课外有语文运用实践,并设置综合性学习(项目学习)实践等。

1.重构适切“学能”

小学语文横跨六个年级、三个学段,每一学段都有主要的学习内容。随着年级的上升,学习内容会越来越多,因此需要教师分析各学段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关键能力是什么,重构适合学生发展的“学能”,使课堂教学实施更有针对性。

(1)据“起点”定“终点”

要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实效,就需分析学生学习起点,如何分析?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有哪些,也就是他们已经学过什么,知道什么。二是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经历中具有哪些实践经验,也就是他们可以做些什么,能做什么。有了这些分析后,我们再去关照语文教学是在他们已有经验基础上发展些什么,要达成什么学习目标。

(2)依“纲本”梳“内容”

语文教学要对学生学习所需能力进行分析,有些学习内容是学生可以自己弄懂的,那么教师就设计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学习活动,有些学习内容是学生不能自己弄懂的,需要教师的帮助,那么教师就要设计具有示范引领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方法摘果子。在核心内容和关键能力的确定上,我们不能盲目瞎闹,而需有理有据地分析并拟出,扎扎实实地给予学生课堂学习的指导,不能丢掉语文学习的本质。如五年级第六单元《学会看病》的教学目标,就可以经过对学段阅读要求的分析、第六单元导读要求分析、课文导读内容分析确定以下内容:

① 检查课前预习,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② 开展自主学习,品析母亲的语言、心理活动描写,体会母亲的内心感受,理解母亲的爱。

③ 比较阅读《母亲的呼唤》与《学会看病》,感受表达上的异同,提高欣赏水平。

2.创设自主“习能”

如何创设自主“习能”,促进语文学习实践?下面以《学会看病》为例,解释其做法。

(1)设计贯通课内课外的学习活动,把握文章之道

对应“把握主要内容”的目标,设计课前预习任务和课堂检查,提炼把握内容的方法。课前预习的活动设计是根据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自己阅读了解课文大意,并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主要内容。这是一个让每个学生接触文本进行阅读实践的活动,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尝试运用已有知识与技能去解?Q“把握主要内容”的问题。

课堂检查的活动设计是让学生在小组中汇报其预习成果。在小组长主持下,每位组员都要呈现自己的内容,既是检查预习,又是语言表达,更是交流、比较、分析、自检。活动带有综合性,活动的过程能充分把各种隐藏的核心素养随着任务的开展而表露出来。

(2)设计赏评人物思想的学习活动,滋养人文之情

对应“体会思想感情”的目标,设计了“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的评价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母爱之深沉。它回应单元主题,在学生原有父母之爱认知基础上,感受“爱”的丰富内涵。我们在此要给予学生的人文关怀,就是把一个“爱”字读厚,这是高年级的阅读理解知识与能力训练螺旋式上升的结果。我们要让学生明白,随着经历的丰富,对某些字词的理解就不再是单纯的,而是丰富的、有温度的。

(3)设计深入文本内容的学习活动,感受描写之法

对应“怎样通过各种描写表现母爱”的目标,设计两个学习活动,品味语言感受写法。设计的两个学习活动分别是:①语言描写――学习任务是在语言描写中找出值得品读的句子,并说出原因。活动设计是锻炼学生找重点词、关键句并加以品析的能力。②心理描写――学习任务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梳理出“我”心理变化的线索图。活动设计是锻炼学生搜索、理解、分析、判断、整理等一系列的综合能力。教师变换形式,以语文学习任务让学生去实践,增加对文本的接触,让学生在过程中既理解和运用语言,又能培养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

3.聚焦整合“效能”

学习活动最终要有学习结果的呈现,学习成效的高低直接影响核心素养培养效果,因此对语文教学不可忽视“效能”检测,要聚焦学习结果,整合反馈信息,方可有效推动语文知识技能学习以及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学习结果的内在思维结构

学习结果可以反映出许多问题,可以把潜藏的各种核心素养的水平及状态表现出来。如教师普遍反映的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的问题,就可以从学习汇报中分析出学生思维的问题:在课堂学习上,学生较多是得到不同角度的答案,这些答案都是碎片化的,需要学生经过思维加工整理,形成有结构、有组织的内容,才能是完整的答案。这种思维加工整理过程需要在学习结果汇报的实践中锻炼并养成。现在国外有不少学校倡导学生学习进行“产品”式汇报,也就是说学习结果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应该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种锻炼让学生的思维更为完整,不仅有问题的产生、解决问题的经过,还有问题解决的方案。这也是核心素养强调的运用一系列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方案、打包成项目的最好载体。

(2)学习结果的外部沟通协商

在活动设计中,有些活动是要形成小组的学习结果,这就需要协商、沟通、比较、分析、判断等。这个时候,小学学习结果的汇报是十分珍贵的,它不仅是学生知识学习的结果,还是学生们集思广益后选择的结果,更是沟通、说服、妥协的结果。我们不要吝惜时间,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结果汇报展示,充分地表述学习结果形成的过程,这个汇报就是核心素养形成及发展的过程。

7.语文教学要有“核心素养”取向 篇七

这两年,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很热烈,教育界都在盼着国家层面对“核心素养”有个明晰的界定。全社会在关注和思考国民的“核心素养”,这是好事,也是教育改革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

9月13日,“核心素养”终于落地,从2月征求意见到9月正式公布,说明它的确定是经过很慎重研讨的。我们来看看这张“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核心素养”图:

相较于2月的征求意见稿,正式稿有了一些改变,比如:“实践创新”归入到“社会参与”中,强调了“实践创新”的社会性;“文化修养”改为“文化基础”,强调文化是根,是魂,强调学生阶段文化积淀的基础性;原来的“个体”改为“学生”,强调了“核心素养”的普适性要求。

对于教育实施者来说,现在亟盼国家层面的“核心素养”完成它的“课程转化”。要完成“课程转化”,首先得修订课程标准,构建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统领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把“核心素养”由理念到实际、由抽象到具体、由共同到分殊,环环相扣,层层转化为学科教学目标。这样,语文的课程标准在重新修订时候,需要根据“核心素养”重构三维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本质就是个体“核心素养”的一种反映。语文学科素养更要强调语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融合,超越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方式,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强调反思、探究与批判。重新修订语文课程标准就是要赋予“核心素养”以可教、可学、可测评的内涵特质,因此,课程标准要有质量测评标准,这很重要。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现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对语文学科素养已经有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标准》能正式把“语文素养”提出来,是很有思考力的,而且《标准》对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所需达到的目标表述得非常清楚:语文应用能力、语文审美能力、语文探究能力、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但是,“语文素养”到底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哪些层次?高中三个年级有什么样的层级规定?《标准》并没有具体说清楚。所以,尽管有目标,语文教师依然不知道语文素养从哪里着手培养,更谈不上如何打破学科壁垒、走向学生“核心素养”高地了。因此,语文的学科素养一定要在国家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基础上才能加以明确。语文教师希望在明确了“核心素养”以后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里能建立起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与反馈系统。

最近看到一份专家讨论稿,对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了如下界定: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笔者不知道“核心素养”落地后,这个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会不会改变。应该说,“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具备了语文学科的特性,但这些素养并不能仅仅由语文学科来承担培育,如何打破学科界限,建构起课程体系,和别的学科一起完成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方面的素养培育,这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语文学科素养是“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领地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语文学科之后所形成的,所以,语文学科素养应该是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也是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如果脱离了语文学科,忽视学科的独特性、固有性,不是基于和体现语文学科的文字表达、文学思维与文化传统的独特的本质内蕴,人为地拔高,素养就又成为空洞的词汇。

另外,语文学科素养也要有层级性,不能以低层级的学科素养代替高层级的学科素养,比如,《标准》也有“课程目标”的规定,“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个发展”不能说是学科素养,只能算是语文学习的方式,或者说是语文学习的方法素养。再有,高中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素养应该和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有所不同,其层级应该如图2所示。

语文学习的内核即第一个层次是语言与言语层次。这个层次的语文,较多关注词汇这个建筑构建材料和修辞语法等结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进行交际。语文姓语,学习语言既要学习“话”,又要学习“说”,这是语文的基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最基础的学科素养。

第二个层次是文章与文学层次。一方面,当“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提高后,学生的语言具备了完整形态的表达,也就有了连缀成章的意义追求;另一方面,学生要接触人类最典范的文学,这些典范文学应该是包含最美好的语言、最美好的情感、最美好的思想的,所以,在这个层面上,不仅要强调“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高”“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第三个层次是文化和哲学层次。这是语文学习的高层次,要达到这个层次,不仅需要学生有较为深厚的语言、思维和审美的素养,还需要有一定的社会认知和人生阅历,有文化的辨识力和批判力,这是需要学生在母语文化的长期熏陶滋养下,慢慢形成的。要达到这一层次,不仅要启智,要滋养,还要顿悟,这样才能在前面的基础上具备“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学科素养。强调语文学科“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培育,既强调民族性,也强调世界性,还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并发展传统文化。

不管这份专家讨论稿是否会变更,语文学科素养不能离开母语文化的土壤,在这土壤里生根发芽,汲取养分。读书、写作,这是语文学科最本质性的行为表现,不会因为“核心素养”的提出而改变。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要循序渐进的,小学更强调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初中开始慢慢强化文章与文化,也就是凸显语言、思维和审美,高中阶段,学生走向成年,应该带进“文化和哲学”,也就是开始强调“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语文学科素养的培育不要急于求成,在学生语言和言语发展的初级阶段,就开始进行思维训练和审美培养,是不合时宜的,如果灌输太多文化和哲学内涵,那更是揠苗助长。

语文学科素养是育人目标的具体化、细化,需要向学科、学段和校本化几个方向努力。笔者以为,校本化要从学校的沿革历史、区域文化、师生特点三个角度考虑如何对接国家“核心素养”要求和语文学科素养要求,建构起符合和适应学校文化特性和育人目标的课程体系,课程的结构要整合,内容要整合,在领域整合的基础上制定课程标准,形成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体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从教学内容的确定到教学发展的走向都呈现出迥异的取向。比如,同样上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教师以“‘面朝大海’,怎么会看得到‘春暖花开’呢?”“‘面朝大海’,那么背对什么呢?”“为什么是从‘明天’起,而不是从‘今天’起?”几个问题出发,形成“问题群”,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强调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也有教师从核心意象“大海”切入,谈这首诗歌意象的“单纯明净”的特征,继而分析诗歌所呈现的实景和虚景,以及诗歌的情感走向,最终归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含义分析。前者很高蹈,后者很实际;前者强调个性,后者强调实用。语文学科应该在诗歌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哪些素养?语文学科应该在教学中生成哪些素养?课堂是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平台,到底是哪一种课堂能成为学生生成学科素养的理想平台呢?

“准心”不明,语文教学的目标总是很模糊很多义,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课堂走向,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确定,语文的热闹就由此产生,而热闹背后可以说是乱象。

文本研习是有一定的规律的:(1)确定目标;(2)充分阅读;(3)品味思考;(4)表达交流;(5)总结归纳。这个思路虽然明确,但如何从“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走向“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教材的文本选择和写作活动设计与编排要有个合理的体系,要根据文本的核心价值和写作活动的序列化来安排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系。当语文教学有了“核心素养”的靶心,就要明确每一个专题、每一篇课文的四大核心素养要求(重点在于哪一个素养),要使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有层级要求的目标,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质量测评标准,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就体现在有效地实施教学,从而真正达成目标。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才有清楚的指向,教学质量才有清楚的评判。

8.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讲座 篇八

一、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小学语文新课标倡导教师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建立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种种活动中来,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和感悟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文化的传承,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内化成个人态度、信念、价值观和个人教养的养成。在小学语文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让学生的生活事件与社会现状联系起来,又要让学生的志向兴趣、心理需求和社会思潮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大胆演练社会角色,让他们在角色转换中展能力、长知识、增才干,并高效完成课文学习与语文训练任务。一般可以采用改编课本剧、再现生活情境、即兴演讲、思维对对碰等多种兴趣盎然地形式,也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深入社会,开展系列语文实践活动,这样也就更体现出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譬如:我在执教《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时,就安排学生完成如下学习任务:和爸爸妈妈聊聊,听听他们对我国飞天事业的看法,和老师同学谈谈你所了解到的中华飞天之梦,并到网上去看看网友们对此事的看法,初步了解我国人民近年来生活的变化。在新课导入时,就开门见山的提出问题:“同学们,你觉得这‘梦圆飞天四个字应该展现的是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说是民族的骄傲,有的说是中国人的自豪,有的说是中国人从此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了,还有的说我们的生活也像航天事业一样蒸蒸日上了……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思维的火花被激发出来了,学习的愿望强烈起来了。接着,我简要阐述祖国曾经的经历过的屈辱,从而引导学生将讨论的话题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注重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经验,人们的认识发展是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路径螺旋式上升的,违背了这一規律也就迷失了方向,而素质教育就是要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因此,我们就要借助于课程功能的改变、课程结构的重建、课程内容的调整、课程实施的落实,把学生引向“综合实践活动”,引向在开放情境中的探索中去。譬如,我在执教《神奇的克隆》一文时,鉴于学生对“克隆”一词难以理解的实际情况,就让学生联系生活中桑树的压条、柳树的扦插、马铃薯的切种、仙人掌的扦插等简单的实践活动,这些学生原本就有的实践经验就会产生作用,学生就会对“克隆”一词产生一种非常真切的理解。然后再从低级的复制到高级的生物克隆逐步讲解,学生就会对这一高科技的技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难点就会迎刃而解。学生也会对克隆技术的前景产生浓烈的兴趣,对未来社会中可能的发展展开丰富的联想。

三、以生为本,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传统的教育方法以“知识中心”为重点,把“知识量”作为教学的出发和归宿点的,与之相对应的是现代素质教育所倡导的“能力中心”,主张“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等理念,尤其是杜威“在做中学”的主张,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所谓“在做中学”就是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核心,通过尝试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长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从而让课堂教学从“知识中心”转变为“能力中心”。譬如我在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就如此提问:“巴迪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学生在泛读的基础上展开了讨论,许多学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有的学生说出了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的学生说出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还有的学生甚至把在考试后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不同看法说了出来……如此的教学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理性地看待自己,而且对他们的成长也是极为有利的。

四、授之以渔。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面对“知识呈指数激增”的时代,面对信息浩如烟海的网络时代,“学会学习”是显得那么的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习方式的改变。诸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三大学习方式都是行之有效的,尤其是自主探究式学习能让学生获得能力的发展,情感的体验,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合作学习也能看到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这样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认知过程,而且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因此,我在平时激励学生展开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的形式,让学生走向社会,去发现社会问题、社会现象,通过调查说说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充分、有效地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可见,通过上述学习方式的转变,能使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协调发展。

9.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讲座 篇九

【摘要】核心素养是最近几年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实施策略认识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首先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对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知识产出的效率也不断提升,以“书山有路勤为径”为指导思想的知识灌输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因为,即使学生穷毕生之力都无法将现阶段已有的知识学完,而在未来知识产出的数量也必然明显增多,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不断增多,知识储备已经不再是影响个人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会对学生的知识获得效率产生明显的影响。基于此种情况,我国教育部2014年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现阶段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已经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分析

在传统教育阶段,提升学生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以知识与技能为教育目的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影响。许多学者对于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最终认为教育阶段必须要引导学生形成能够支撑学生情感、心理以及终生学习发展的素养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核心素养包含多个层面的内涵,例如健康生活、主动学习、科学精神、人文底蕴、社会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的概念也是最近几年才被提出来了,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缺陷,而对于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认识也不够深入。

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知识教育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主要是由于能力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而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理念与认知能力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大部分教师认为基础知识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往往以提升学生的知识量为教�W的主要目的。为了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的将学生的核心素养纳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当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

从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来看,涉及到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发展,其中大多数能力的培养都必须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但是一直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课堂理论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虽然部分教师也会为学生安排实践教学,但是实践教学的“质”与“量”往往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从而无法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基于此种情况,当前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进行缩减,并增加实践教学。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教师还需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几乎已经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唯一指标,这种评价模式对于学生的心理发育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影响,最终会严重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种情况,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即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而不仅仅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其进行评价。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期末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在本学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记录遵守情况等全方位的信息,并针对不同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对不同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调整。

四、结语

10.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讲座 篇十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一名扎根小学语文教育近二十年的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小学教育中存在着众所周知却不容忽视的问题:重智轻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今教育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又如何得以实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样一个现实环境下又应如何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解和实践?

一、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意义,我翻查、收集并理解了一些相关资料。得出,我们先要明白一个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而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二、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实践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应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实践,着力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漪老师也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又愉快地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1.精心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诗文,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总是充满好奇,有着求知欲,因此,相对于简单机械的抄写,学生对这样的作业更感兴趣。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甄选资料的能力,又能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提高其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

2.注意课程导入的新颖。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创造、再现课文情境,巧妙导入课程,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文中,不知不觉地学语文。这样的学习生动又活泼,能自然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情怀。

(二)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实现泛读和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1.依靠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都是文学大家长久积累下来的,经过专家精挑细选的,在遣词造句等方面堪称范本中的佳作。

2.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底蕴。《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帮助学生做好两件事,一件是让学生大量阅读,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另一件是让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

3.诵经典诗词,背名篇名句。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因此,我要求我的学生每天自由选择背诵一首诗歌(可以是古代诗词,也可以是现当代诗歌),或是课内中的一些经典片段、名句。课前请一名同学上台背诵并和全班同学一起诵读,这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

(三)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不断提升其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的意义、语言的情感、语言的技巧的感悟,很大程度上与自身生活体验、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教师教学需要构建对语义的理解,通过穿针引线、巧妙点拨,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语言得到升华,得到灵性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1.精心设计,重视问题的发散性。在课堂讨论中,问题的解决不再是简单以学生掌握知识点为结点,而是让解决的过程成为思维方法的训练过程。因此,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教材为基点,精心设计问题。课堂讨论既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又是课外学习的集中反映。因此,问题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发散性,既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又能使学生的情感在问题的引领下,在教师的点拨下,向更深、更广的层次拓展。

2.加强引导,增强讨论的实效性。面对小学生,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如果组织不力,则容易导致讨论不深入,抓不到问题实质,或是急于求成,造成组内个别优生包办代替现象的出现等情况,造成课堂纪律涣散,学生无所适从。这样,作为“总导演”的教师,必须深入小组,端正学生心态,调整其注意力,帮助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确立各小组的“原子核”,及早缩短适应期,把焦点调节至如何才能更科学、更完整地解决问题上来。同时,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互补性,让教学更顺畅。

11.语文核心素养大家谈 篇十一

“语文核心素养”这一话题比较宽泛,赵老师这一次的解读主要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定位”来切入。

赵老师首先从新修订课标提出这一核心概念的背景谈起,然后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对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概要介绍。

简介过后,赵老师就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定位,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先明确讨论的前提:“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应该是一种“学科特质素养”,即这种素养是本学科特有的,其他学科不可能具有,也是没办法培养的。如果认同“‘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应该是一种‘学科特质素养”这一提法,那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两个大类恐怕都存在问题。

其一:关于“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提法可能有问题。发展与提升学生思维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内容,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有语言教学就不可能不对学生进行思维培养。但是把它说成“核心素养”恐怕就会成为问题。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的“核心素养”,那么,就不是其他学科的素养了吗?其他学科就没有“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的任务了吗?哪一个学科不需要“发展与提升”其“学科思维”呢?尤其是数学学科,不更应该“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吗?“思维”这一概念太大了,太大就容易无当。“思维发展与提升”是各个学科的一个公共任务,把一个“共有”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学科的“核心”,恐怕不妥吧?

对此观点,盐城周友喜、江苏杨虹、山东刘飞老师都很赞同。刘飞老师还指出:假如把“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那么完成这样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手中的载体是什么?靠阅读教学吗?如果把阅读教学上成思维训练课,恐怕有悖于阅读教学的内在规定性吧?不是阅读教学,那是什么呢?至少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教材里有可以完成这一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如果完成这一核心素养的载体不能明确,恐怕“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提法就不太合适了吧。其实除了语言,剩下三者都有必要重新审视下与核心的搭配。河北廊坊董云飞也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价值观应该体现语文特质。卓立子老师指出:作为物质外壳的语言是“核心素养”这肯定没问题,但是“物质外壳”是“核心”时,是不是就意味着外壳之下的内容就一定也是核心呢?恐怕这不是必然的逻辑关系。

赵老师认为,把本来一个“共有”的“素养”说成是自己学科的“核心素养”恐怕是值得商榷的。如果真的认为语文学科素养需要在“思维”上做点文章,那也该对“思维”加以限制,把它限制到语文学科上来,把它限制得让其他学科无法完成,这才符合真正体现思维科学的——逻辑上的要求。

这样来定位语文学科素养,是语文学科一直存在的一种语文人的潜意识——“包揽天下”——惹的祸。安徽魏为秋也强调这恐怕与学科定位的心态有关。

其二:关于“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提法恐怕也有问题。首先是语法上的问题。“审美鉴赏”让人感到十分的别扭。“审美”之“审”本身就含有“仔细辨别鉴赏”之意,后面又加上一个“鉴赏”不是重复了吗?“鉴赏”什么呢?“鉴赏”的目的不也是“审美”吗?日常更多见的是“文学鉴赏”“书法鉴赏”,“审美鉴赏”这一提法并不多见。其次“审美鉴赏”也太过于宽泛,又一次把别人家的田揽到了自己的锄底下。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明确规定“审美”属于艺术范畴,当然文学也属于艺术范畴。但是不能因为语文里有文学欣赏就把“审美”全包了,我们包得了吗?包不了的。改为“文学品读与鉴赏”是否更妥一些?再次关于“创造”能不能教的问题一直是有争议的,把一个有争议的东西放入“学科核心素养”里是否欠妥呢?有一个机器人制造专家说得好:“机器人永远替代不了人类。说到底机器人只是对人的学习与模仿,人类有两样东西永远无法模仿——情感与创新。因为情感与创新是没有规律的,没有规律就没法学习与模仿。”可见,“创造”本质上是不能学习与模仿的,不能学习与模仿,也就是不能教的。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可以引领思维创新习惯。

赵老师由此延伸到对阅读教学的看法,目前我们把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搅在一块。实际上,阅读可以分为“浅阅读”和“深阅读”,小学、初中的阅读和高中的文言文阅读都属于“浅阅读”。“浅阅读”的目标是让学生“读懂文本”——读懂字面意思即可,“浅阅读”基本上还是围绕着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素养而进行的语文活动。“深阅读”的目标是让学生“读透文本”——透过字面看深层语义。“深阅读”需要去品味语言,去鉴赏文本写作上的各种技巧。这该是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也应该是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之一。可惜目前语文教材的选文还不够经典,还不是每一篇课文都值得去“品读、鉴赏”。

语文学科要做的事太多,教材建设就存在很大空间需要我们去努力——我们应该不应该设定一个能够建构学生“品读、鉴赏”素养的标准,然后围绕着这个标准来敲定100篇(也许可以更多)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章,不管谁编教材,它们是必选篇目。语文有“经典篇目”,每一篇都有教学内容的规定动作,老师们就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了。

最后,赵老师分析了核心素养定位出现的问题的原因是学科没有自己的准确定位。因此让专家们给语文学科核定一个“学科核心素养”确实难为他们了,因为,到目前为止,语文学科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定位。给一个没有准确定位的学科进行学科的核心素养核定,实在是一件很荒唐、很搞笑的事。语文很悲哀,几十年了,依然是一个身份不明的角色;语文人很悲哀,我们是一群站在课堂里而没有人告诉我们该教什么的人。谁想教什么就教什么。世界上有这样的学科吗?这还叫学科吗?语文不是很悲哀吗?语文人不是很悲哀吗?为什么会是这样?原因在于“语文学科没有自己的内在规定性”。

按照教育部原先的说法,2016年带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要问世了,对“学科教什么的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有所期待。但说实在的,我信心不足。到目前为止,语文界在顶层设计上有话语权的人,他们身上没有让我们看到有解决问题的希望光芒——语文界没有教育家。

对此江西何有湖、河南刘志远、广西吴超、安徽张奇纷纷表示赞同,河北廊坊董云飞也认为只有核心问题解决,才能带动外围。安徽崔成志认为抛开一切,一心围着高考转,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体悟语文核心素养。也有群友认为从考试的角度看,就是如何在语文高考试卷中体现核心素养的考查。赵老师说:教育部规定学生必看的100本书,然后语文高考考100书的内容,赋30分。学生阅读问题、语文素养问题,就解决了。河南刘志远觉得这倒是一个高考很好的切入角度。

本次研讨对本话题而言只是抛砖引玉,相信随着新的课标面世,这一热点会持续发酵,期待群友们能有更新颖更独特更广泛更深入的解读。

12.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讲座 篇十二

1.什么样的课程能够满足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2.怎样的学习路径能够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3.立足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方式需要做怎样的转变?

上述问题可提炼为载体选择、路径设计和策略调整三个方面。需要说明的是, 摆在教师面前的课题不是打破重建, 而是梳理重构。“重构”, 原本是软件工程学用语, 指通过调整程序代码改善软件的质量和性能, 增加程序设计模式和架构的合理性, 提高软件的扩展性和维护性。将“重构”用于语文教学, 是指筛选原有课程、教学中的合理成分, 吸纳新的理念和经验, 以改善组合方式为重心改进教学, 使教学能够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

一、载体选择: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特设课程

学校现有课程, 大致可分为两个层级, 一是国家或地方的规定课程, 二是依据学校特色研发的校本课程。前者致力于实现同一学段学生的共性发展, 后者力求满足不同学校学生的个性需求。这两类课程都能够推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但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均未直接指向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面对具体的现实生活情境, 分析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它关注个体解决真实的专业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时所需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包括四个方面:语言运用与建构、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紧密联结, 是一个不可拆分的整体, 学生可能在某个活动中重点发展某一种素养, 但绝不可能只发展这一种素养。换个角度来看, 不存在发展单一核心素养的语文活动。因此, 用“一一对应”的思路, 试图各个突破核心素养的做法, 并不符合核心素养整体发展的要求。

另外, 语文核心素养是内隐的, 需要借助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显现出来, 也需要在上述语文学习活动中发展、提升。语文学习活动要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够真实发生。真实的情境大致有三种指向——个人情感体验、社会生活经历和学科认知过程。

现有的学校课程很难兼顾四种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品质需要在综合性的活动中体现和形成, “四位一体”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依托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 三类实践活动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生。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迫切需要特别设计课程, 使之能够涵盖三种情境, 融合三类活动, 整体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 将书册阅读开发为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特设课程”, 明确课程目标, 梳理课程内容, 设计实施过程和评价方式。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合理嵌入阅读与鉴赏活动、表达与交流活动、梳理与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基础上完成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 在此过程中丰富原有的言语实践经验, 提高对语言、对情感的审美品位。梳理探究书册内容特点、语言风格和情感倾向的同时, 与其他阅读内容建立联系, 与自己生活的世界建立联系, 完成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如此, 书册阅读课程成为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合理载体。

再如, 将某个主题开发成语文学科综合实践课程,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现, 基于发现建构知识体系, 生成对语言、对生活的新思考和新认识。在这样的“特设课程”中, 学生需要运用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解决问题, 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形成核心素养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路径设计:立足真实情境的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要求学生完成真实的研究或实践项目, 充分选择、利用多种学习资源, 借助实践体验、内化吸收和探索创新等活动, 获得相对完整而具体的知识, 发展实践能力。项目学习的基本结构为“基于问题—研究反思—呈现成果”。相对于以“讲授、训练”为主体的语文学习方式, 项目学习的特点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 过程完整。项目推进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也是探索新策略、新方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他们的思维方式得以调整, 行动方案得以完善, 能够从更为宏观的层面设计方案, 处理问题, 提升应对新环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其二, 深度学习。项目学习的实践取向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是基于自身体验的建构过程。学生需要不断反思认知经验, 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不断调整或重构原有的认知图式, 进而形成新的认知图式。项目学习伴随着学生认知方式的更新和认知策略的丰富, 让学习的深度大大增加。

其三, 团队合作。项目的复杂性使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变得更为重要, 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制定合作的规则, 协商合作的机制, 共享合作的成果。这样的学习过程与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更为接近, 实现学科认知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个人体验情境的整合。

例如, 针对学生不喜欢中国现代散文的问题, 设计“编一本现代散文选”的项目学习。学生需要完成的工作如下。

(1) 查阅资料, 界定中国现代散文的年代分期。

(2) 检索文献, 圈定中国现代散文的名家名篇。

(3) 学习理论, 确定中国现代散文的分类方法。

(4) 研读选文, 商定不同文本的阅读价值。

(5) 辨析评论, 判定文本及作者的文学地位。

(6) 编目排版, 选定文选的框架结构与呈现方式。

在此过程中, 学生依据项目推进的需求收集、整合知识信息, 为做出合理的选择不断拓展阅读广度, 在研读的过程中更为细致深入地感受中国现代散文的艺术魅力, 阅读他人评论的同时, 学习评价文学作品的不同视角。随着了解和理解的深入, 学生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原始体验可能会发生变化, 探寻如何站在读者的立场选择并呈现文章, 学生的“读者意识”得到强化。

另外, 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召开讨论会, 摸索参与讨论的合理方式, 逐渐体验到沟通和协商的重要, 学会捕捉交流过程中的关键信息, 认识到观点整合的价值。相比教师的宣讲, 项目学习的内容和情境都有比较强的综合性, 三类言语实践活动融为一体, 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更为真实, 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三、策略调整:设计凸显主体的“学的活动”

语文素养关注个体解决真实的专业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时所需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这些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必须也只能是学生在自主自觉的体验和实践中习得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我们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从关注“教的活动”转向设计“学的活动”。

学的活动, 是指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的言语实践活动, 活动主体是学习者, 主要形式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在学的活动中, 学习者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 以体验、建构为主要形式, 充分展开学的过程, 生成学习成果。在学的活动中, 学生的参与度高, 思维习惯得以养成, 认知能力得以提升, 成为语文知识的发现者和建构者。

学生自主发现和建构语文知识的过程, 也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整体发展提升的过程。例如, 阅读《苏东坡传》, 教师可设计五个彼此关联的学习活动。 (1) 画出苏东坡的“人生地图”。 (2) 为苏东坡纪念馆选址并陈述理由。 (3) 为苏东坡纪念馆设计展厅并撰写前言。 (4) 为苏东坡纪念馆设计雕塑。 (5) 为纪念馆的大门撰写对联。

第一个活动, 指向传记阅读的基本要求——了解传主的主要经历, 学生完成“人生地图”, 基本勾画出苏东坡的人生轨迹, 顺利达成学习目标;第二个活动, 指向对传主重大人生事件和突出业绩的掌握;第三个活动, 指向传主的主要成就领域;第四个活动, 指向传主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第五个活动, 是对传主的评价。完成上述五个学习活动, 传记阅读的目标就可以基本达成。更为重要的是, 为完成上述活动, 学生需要反复阅读文本, 而且每次采用的阅读方法并不相同;需要将阅读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加工整理, 转化为活动要求的呈现形式, 综合运用议论、描写、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反复阅读启动了学生对苏东坡所处时代历史文化的思考, 文化传承渗透其中。上述“学的活动”是一整套“智力动作”, 整套动作形成合力, 共同推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又如, 《木兰辞》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你代木兰写一封信给父亲, 告诉他离家后的这段时间你都做了什么, 现在的状况怎么样。完成这个学习活动, 学生首先要依据要求筛选信息, 然后依据写作对象和目的选择写作视角和话语方式, 最后是正确使用书信的格式。看似单一的活动, 包含多重目标, 学生完成活动的过程涉及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类言语实践活动, 表现出较为鲜明的综合性。

再如, 《四世同堂》学习活动设计:如果小羊圈胡同的人们要建“群”, 哪些人会在一个群里, 他们会给自己的群起什么名字?学生给小羊圈胡同的人建群, 前提是给他们划分类别, 不同的人群在作品中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比较大的差异, “群名”则反映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划分类别的过程中, 学生关注到《四世同堂》对人物群像的刻画, 产生梳理探究小说人物形象的愿望。在阅读小说的审美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对小说探讨的地域文化形成初步认识。

综上, 学的活动为学生“习得”搭建了平台, 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高质量地完成学习过程。学习任务均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成果要求上凸显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重要地位, 能够综合表现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上一篇:山东省教育厅网下一篇:送给宝宝满月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