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精选13篇)
1.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篇一
安全文化的作用
安全文化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规律和运行机制,创造其特殊形象及活动模式,形成宜人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教育、引导、培养、塑造人的安全人生观、安全价值观,树立科学的安全态度,制定安全行为准则和正确规范的安全生产、生活方式,使人民大众向着更高的安全目标发展。安全文化将发挥如下作用:
(1)安全认识的导向功能
对安全的认识,必须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通过不断的安全文化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公众逐渐明白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和信念,树立科学的安全道德、理想、目标、行为准则等,自己的行为和习俗已成为社会的安全要素,提高安全文化意识和素质是公众与社会的安全行为导向。
(2)安全观念的更新功能
安全文化给人民大众提供了适应深化改革、开放进取的安全新观念和新意识,使其对安全的价值和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树立科学的安全人生观和现代安全价值观,从而用新的安全意识和新的观点指导自身的活动,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从而更有效的推动社会安全和保护自己。
(3)安全文化的凝聚功能
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关爱生命的大众安全文化,是保护广大公众安全与健康的重理论基础和可行手段。整个社会都要尽义务和人民的安全与健康创造条件,遵纪守法、尽职尽责、珍惜生命、爱护人民、关爱职工,以其独特的安全文化,树立一种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形成共同遵守的安全行为准则。通过安全文化知识的传播、教育、宣传,形成人人需要安全,人人都应对安全尽义务、做贡献的新风尚。通过安全文化的思想、意识、情感和行为规范的潜移默化,更显示了安全文化对大众安全与健康需求的特殊凝聚功能。
(4)安全行为规范的功能
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将会使广大公众加深对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安全规章的理解和认识,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起到保障安全的规范作用或具有自觉的约束功能。
(5)安全知识的传播功能
通过安全文化的教育功能,采用各种传统而有效的或现代的安全文化教育方式,对广大公众进行传统或现代的安全文化教育,进行各种安全常识、安全技能、安全态度、安全意识、安全法规等的教育,从而广泛地宣传和传播安全文化知识和安全科学技术。
总之,通过倡导安全文化,宣传和教育公众,形成保护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的社会道德与风尚,以及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从文化心理、精神需求到安全的物质条件、安全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创造有利于社会文明发展的安全文化氛围,实现人类安全、健康、舒适、长寿。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企业的一切方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用安全文化造就具有完善的心理素质、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行为取向和文明生产活动秩序的现代人,使企业内的所有员工均树立安全第一的哲学观、珍惜生命的情感观、安全生产的效益观、综合效益的价值观、人机环的全局观及本质安全的科学观等现代企业安全观点。
(1)物质安全文化建设
物质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实体和外部形象标志,是指为预防事故而使用的各种安全设施、设备、材料以及工作环境,包括生产对象、生活资料、生产条件、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厂风厂貌、劳动保护用品及环境保护基本设施等,其目标是实现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①工艺过程的本质安全化 ②设备控制过程的本质安全化 ③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化
(2)行为安全文化建设
行为安全文化即员工们体现安全价值观的行为、体现安全理念的活动等,树立安全道德,安全道德就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维护国家和他人利益、人与人之间共同劳动生产工作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具体做法包括: ①树立集体主义的精神风貌。这是安全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人们在劳动安全生产过程中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②开展安全道德宣传工作,靠社会舆论、环境氛围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加强安全道德修养。③做好安全道德教育,培养人们安全道德的情感,树立安全道德的信念。安全道德教育要唤起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广泛关注,对生命和健康的价值理念。
(3)制度安全文化建设
制度安全文化是指与物质、心态、行为规范安全文化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实施及控制管理的总和,其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企业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事故防范规程、应急逃生预案、职业安全健康道德标准与规范等。
(4)员工心态安全文化
员工心态对安全文化建设即员工精神安全文化建设,是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是人对外部客观世界和自身内心世界的认识能力与辨识综合的综合体现,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思维,它主要包括安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安全生产意识、企业安全风貌和态度,对“安全—质量-效益”的认识,对真善美的认识,对安全科技与教育、企业安全形象及企业精神的完善等。它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为基础的有机基础,从人体的安全防范意识上分析,可分为应急、间接和超前的安全保护意识。①应急安全保护意识
主要体现在,当事故已显性危险方式出现时,能对这种直接的危害察觉、避让和采用应急措施。②间接安全保护意识
主要体现在,当危险因素以隐性的危害方式出现时,对间接的慢性的伤害及其所造成的后果,应采用防护、隔离等安全措施,这要经过安全教育与培训方可形成。③超前的安全保护意识
主要体现在,由于“安全管理的缺陷”造成人的态度、情绪与不安全行为,需要采取预防与控制的手段,一般人们在这方面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对潜在危险因素的洞察性、预防性和控制性均较差。
2.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篇二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生产力和生产手段达到较高的文明程度的产物, 它以关注和保障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生存权、生存质量和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和中心。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和员工在无伤害的环境中劳动, 并获取报酬的客观需要, 是企业制度和员工自身安全的需求, 是安全意识、安全措施和安全行为习惯的相互统一, 是保障员工个人和家庭幸福生活从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简言之, 可理解为企业和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行为习惯。
2 建设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建设安全文化是国家经济科学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 是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客观要求决定的。就我们企业而言, 虽然近几年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重、特大事故得到一定的遏制, 但我们作为特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同时也属高危行业, 面临安全管理的难度就显的非常大, 这主要是由以下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决定的:
(1) 生产岗位不固定、流动作业多。
(2) 作业时间、内容和环境多变。
(3) 多工序同时或连续作业、管理过程复杂。
(4) 立体交叉作业 (高桥、隧道、地铁、深基坑、高空、露天作业) 、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5) 劳动力密集、手工作业多、劳动强度大。
(6) 人员流动性大、分包作业多、员工技能参差不齐。
(7) 本企业员工和分包队伍之间的文化差异, 易造成文化冲突。
(8) 企业大讲特讲安全生产, 员工、作业人员却对安全熟视无睹, 不珍惜自己的宝贵生命。
以上都是企业需要在平时生产中要面对的问题, 也是容易造成事故的客观存在, 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各种管理措施消除隐患, 加强对员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教育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增强他们的自我防护的能力。同时增加安全经费投入, 建造相对安全的作业环境, 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产氛围。
3 建设安全文化的途径
(1) 培养全员安全意识。
①对全体员工开展安全思想教育。
②广泛深入开展安全知识教育。
③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2) 建立严格科学的制度和强有力的企业安全管理机制。
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用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 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有据。
②切实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逐级落实责任。建立起覆盖各单位、各项目部、各工种和各个生产工序的安全管理网络, 有效地卡控生产过程, 监督员工的生产行为, 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
③建立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作到赏罚分明, 通过硬性手段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感。
④依靠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等物质手段来预防事故, 保证安全。
⑤建立起安全事故紧急处理预案。
(3) 充分发挥安全标识、安全用语的警示作用。
在项目部形象建设过程中, 一定要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规划好, 切实抓好。
(4)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团员在安全生产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安全生产的关键部位在项目上, 因此项目部党 (团) 组织要按照工作职责发挥作用, 组织开展各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主题活动, 以身作则, 带动全体员工、外协工一起投入到保安全活动中去, 为企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 可靠的安全设施, 先进的技术设备, 优良的作业环境, 不间断的安全生产教育, 员工的思想素质不断的提高是安全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 只要我们真抓实干, 齐抓共管, 就一定能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安全文化建设就能落到实处, 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和谐发展。
摘要: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生产力和生产手段达到较高的文明程度的产物, 它以关注和保障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生存权、生存质量和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和中心。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和员工在无伤害的环境中劳动, 并获取报酬的客观需要, 是企业制度和员工自身安全的需求, 是安全意识、安全措施和安全行为习惯的相互统一, 是保障员工个人和家庭幸福生活从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
3.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篇三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职工;安全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对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也强烈呼吁加强生产与生活的安全性,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生产安全方面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不仅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保障职工安全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各大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生产的附加值、企业的间接经济效益等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就是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重视企业间接经济效益的重要表现。例如,企业文化中的安全文化,可以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生产的安全性,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意外损失。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促进企业高产、高效率运转。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是增加企业效益的重要体现
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安全生产是企业获得长久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有不少企业由于忽视对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导致职工安全意识薄弱,进而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更是会危及人们的切身利益,严重者甚至会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例如,三鹿奶粉事件。据有关消息报道,三鹿奶粉事件发生的大部分原因在于奶粉生产管理者对食品安全缺乏正确的认识,是典型的生产安全意识淡薄的表现。三鹿集团的破产告诉我们,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更长远的经济效益、维持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意识,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打好基础。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发扬民主法法治、公平正义、平等友爱等民族精神。在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呼吁下,企业的安全生产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就是倡导安全生产的重大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就是企业隐形的资产,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政治学角度来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是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性的基本保障;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的表现。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举措势在必行。
(一)、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层面的一部分,是建立于物质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因此,要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大对该工作的经济投入。有物质基础做保障,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例如,企业出资改进落后的生产设备,或者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企业文化的发展、职工安全意识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加大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力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企业职工能否提高安全意识主要取决于企业对安全文化的重视程度。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职工们在长期的企业文化熏陶下,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例如,企业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在开会过程中反复强调,并要求下级人员传达给职工,让每一位员工都感受到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会使职工养成“生产最大、安全第一”的思维习惯,促使职工们在工作过程中自觉以安全生产为原则,职工们的安全意识于无形中就得到了提高。
(三)、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施工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针对日益严重的安全问题,国家提出了加强各行各业安全作业的政策,并制定出了相关法律制度做保障。为贯彻落实国家推行的关于安全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管理体系。然而,有不少企业在实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落实政策上做的还不够。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充分利用团体的力量来切实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
三、结语
企业文化发展状况,在员工思想意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想满足日益高涨的生产安全需要,企业就必须采取措施来加强文化建设。在经济上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在意识上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职工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是健全企业相关管理体系的重要表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作者单位: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
参考文献
[1]宋楠;刘津侠;张丽华.加强企业文化素质建设提高职工整体精神风貌[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6)
[2]田华.加强建设企业文化,促进员工素质提高[J].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8)
[3]赖华新.打造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的企业文化[J].冶金企业文化.2010(04)
[4]王玉敬.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综合素质培养关系探究[J].经营管理者. 2010(23)
[5]荆智慧.浅议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中员工素质的提高[J].科学之友.2011(05)
4.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篇四
——— 安全活动月征文
安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加强职工队伍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是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消除事故隐患、保护职工安全健康的一种有效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得到进一步树立和强化。企业安全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安全生产、安全行为规范、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设,沉淀于企业员工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安全价值观等。如何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树立事故就是最大的浪费观念,从而提升职工的安全生产理念,促进企业平安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如何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理念
1、加强领导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领导在安全生产中负有重要的责任,一个企业、车间的安全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责任意识、工作作风、管理水平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同时也是被教育者。各级领导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深刻认识安全管理是第一决策、第一话题、第一保障、第一要务,不折不扣地履行安全职责,在切实抓好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并努力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积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将“安全第一”方针和安全政策法规真
1正落到实处。
2.加强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
积极发挥各类宣传媒体的作用,引导职工掌握安全知识。利用电视讲座、报告会、学习培训班、知识竞赛等各种手段,进行生产作业安全技术知识和抗避险情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再教育,加强充实职工的安全知识和不断更新职工的安全教育,着力提高职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安全知识、安全法规和遵章守纪教育,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3.加强警示职能,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不光是哪一个人的事,它与全体人员的参与密切相关。经常重温事故案例,现身说法,用发生在员工身边的事来教育员工更易收到实效,更能形成一种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导致个别人员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发生事故危险的诱因增多,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为此,要求变事后管理为事前与事后管理相结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采取激励、惩罚和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
4.加强员工安全文化的培养
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充分阐释传播、系统灌输和认真实践企业安全文化,树立安全质量管理是一切工作生命线的保障意识、不提升就是倒退的进取意识、不创新就是落后的意识、不落实就是欺诈的实干意识、不严格就是失职的责任意识。在职工心中树立人人有安全、人人在安全的防范意识。建立一些有益于增强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的艺术性较强的宣传标志、宣传报刊,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逐步形成企业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加强员工
行为规范化培育,通过岗位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对职工进行一轮安全操作标准化训练,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
5.发扬“三铁精神”常抓不懈
要遏制事故险情发生,必须发扬“三铁”精神,即:“铁面”对安全,强化安全防范意识;“铁手腕”抓安全,规范管理基础;“铁心肠”保安全,落实安全责任制。用严格的制度来管理、约束职工的行为,促使职工自觉遵章守纪,按规定要求干标准活,干放心活。
安全文化建设不可能像实施一项措施计划那样立竿见影,需要常抓不懈,持续不断,日积月累。形式上的“安全月”每年只有一次,而在我们心中,每个月都应是安全月。只有不断促进和发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地保障企业平安发展
二、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促进企业平安和谐发展
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是事关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工程,有效地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杜绝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是企业得以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1.加强安全教育、安全培训体系建设。
安全教育培训是一种多样性、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工程教育培训,目的是加快职工安全价值观的形成。“三违”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知识缺乏,而知识贫乏必然会带来行动的愚昧,因此应大力抓好三级安全教育、三不伤害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员的教育培训,一方面提高职工现有安全技能和安全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引导职工注意熟悉与自己职业相关的安全科学知识。
开展形式多样职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技能比赛、提合理化建议、职工身边无违章、班组无事故等群众性活动,多方位的安全文化渗透,引导职工增强安全
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应用企业内部刊物、宣传窗、黑板报、征文、知识竞赛等,寓教于乐,对职工安全文化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夯实安全基础。班组是企业安全工作的落脚点,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班组安全建设为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安全文化素质是企业职工必备的素质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职工文化和技术等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安全文化素质日益成为现代企业职工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血的教训要求职工必须具备安全文化素质。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伤亡职工及其家属带来不幸,也给企业、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职工的健康安全必然要求我们的职工有“过硬”的安全文化素质。
“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已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职工在安全工作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有效性。安全已成为企业员工的第一需要,这也是职工从切身利益出发,提高自身安全文化素质的源动力。
三、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是事故的“天敌”
1.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是根除事故隐患,控制灾害发生的有效措施和基础工程
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拒绝违章指挥。违章指挥主要是指挥者不顾安全生产,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而盲目指挥生产,或强令工人冒险作业,一般会酿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恶性事故,危害极大。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自然就要求管理者勿忘安全,尊重人的生命,敢于大胆拒绝违章指挥。
2.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制止违章作业
职工违章作业是没有正确树立安全价值观。无知违章是因缺乏安全知识;失误违章是因操作技能不娴熟或设计不科学造成的;故意违章是存在侥幸心理。职工之间常年工作在一起,彼此性格、脾气、爱好等相互了解,更能及时纠正违章,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职工之间的相互监督、职工家属提醒和督促是控制违章作业的头道防线。
3.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督促隐患整改
灾害并不在于事故本身而是对事故以及隐患的麻痹思想,同类事故的连续发生是没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所致,事故来源于麻痹便是很好的总结。职工安全文化素质高,能发现和督促隐患整改,从而避免一切可以发生的事故,做到警钟长鸣。职工的生命才能得到保证,企业的财产才能得到保障,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有了一个和谐的安全生产发展空间,我们的企业也才能真正的做到可持续发展。
“安全”两字说起来就这么简单,但做起来就不简单了,只有我们真正将安全牢记心中,安全才能常伴我们左右。在人生的旅途上,安全就在我们身边!的确,我们自从离开母亲的怀抱,踏上人生道路以后,我们一直依赖着“安全”这个拐杖,没有它,我们可能会跌倒,可能走不过风风雨雨,更不可能到达人生的辉煌。“安全”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它的意义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与欢乐,伴随着人类的稳定、繁荣、发展和进步。更在于人的生命安危!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抵达到成功的彼岸,去感受成功的快悦;它又是培育幸福的乐土,只有在安全这片沃土的培育下,幸福之花才能随时绽放在你的生命旅程。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有了一个和谐的发展空间,我们的企业才能在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真正实现平安发展。
5.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篇五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建设和发展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直按影响着企业和谐发展的步伐和效果。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及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也都包含了安全文化建设。这给我们搞好安全工作,建设安全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我们云阳供电公司乘着这一东风,加快安全文化建设,以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形成了全面的、系统的可操作性的安全文化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把握特点,有的放矢
对企业而言,安全文化建设既有许多的共性,但也有各自企业的特点。供电企业与交通、矿山、冶金和化工等企业相比,其共性的目标,那就是确保企业不发生任何大小事故,但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手段、渠道、对象和范围却不相同。所以,充分认识和把握企业自身的特点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企业安全文化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范性。安全文化建设的规范性与其他文化建设的规范不同,具有强制性特点,具有法规和制度的效力。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司制定的安全管理、教育、操作等方面的制度基本完备,特别是进入国家电网系统以后,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和完善,保障了安全生产秩序井然有序。因此,规范性是安全文化的保证。
二是科学性。安全来源于科学、事故出于科盲与违章。纵观国内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故案例,经调查、分析表明,绝大多数事故都是违反科学和客观规律,祸起违章所致。电力管理和建设的规章制度和规程是以科学为依据,以实践检验甚至无数血的教训总结中而制定或修订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其实质就是违反科学。因此,科学性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灵魂。三是群众性。企业安全文化有极强的群众性,光靠领导一班人或各级干部是不可能搞好安全生产的。作为供电企业,其安全工作涉及到企业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任何事故,都
会影响企业和社会稳定。如果职工参与的程度不高,社会各界支持不够,那么,安全文化就失去了根基,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群众性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
四是针对性。各个企业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技术装备、产品种类和服务对象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作为供电企业,我们以电网安全为重中之重。因为,电网事故影响的不单是企业本身,而是供区内全社会的各个层面。所以,我们针对电力行业这一特点,着重加强了以电网安全为主的相关文化建设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因此,针对性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要点。五是创新性。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更是我们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开拓思路,开创领域,创新观念,创新形式和内容。目前就我司而言,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实施了五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安全思想观念创新;二是事故防范机制创新;三是安全工作职能创新;四是安全检查方式创新;五是安全生产技术创新。因此,创新性安全文化是必然选择。
二、精心实施,全面推进
我们明确了企业安全文化所具有的五个特点,并依据我司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它的工作思路和发展态势,安全文化建设就有了基础和环境。因此,按照公司安全工作要求和时代特点,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班子建设,发挥主导作用
企业领导班子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掌握着企业的人、财、物,有制定企业发展方针、经营策略、工作思路的决策权。因此,领导班子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力度。如果领导班子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对安全文化理解不深,保障和运行体系的各个方面就难以进入正常的工作程序。如果领导班子思想统一、认识到位,重视安全文化建设,那么安全文化的发展才有了支撑和活力。近两年来,我们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除了召开各种会议专题研究安全工作外,每年还召开一次领导班子安全生产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加强沟通,校正观念,修正偏差。
(二)建立保障体系,确保上下贯通
领导班子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虽然处于决策地位,但重大决策和工作思路一经确定,具体组织实施就要依靠各级干部和专(兼)职的骨干队伍,他们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中坚力量。对上是企业领导的参谋,协助领导组织筹划;对下组织实施,起到指导、督促和带头作用。因此,建立安全生产的保障和运行体系,形成安全管理网络,十分重要。在这方面,我们除了设立安监保卫职能部门外,在各个车间和班组均设立了专(兼)职安全员,一是充分发挥这一系统和网络的作用;二是加强执行力建设,做到上下贯通,安全指令和规章执行无“死角”和“盲点”。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安全生产效能监察,由公司纪检监察室,不定期地深入各个生产、营销一线和电网建设工地,检查作业和操作情况,督查是否存在违章行为。形成了安全生产的全方位的闭环管理,构筑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体系。
(三)强化系统管理,实施三个规范
一是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教育和培训,规范人的安全理念,增强安全责任感,提高主动安全的意识;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规范人的行为符合安全生产要求;通过各种安全教育培训,规范各类人员在操作中技能要达到安全要求。
二是规范设备和物资的管理。加强对设备设施的预试、定检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隐患检查,消除设备缺陷,使各类设备始终处于安全、良好的状态。强化设备设施和物资的定置管理,建立了物资管理信息处理系统,确保了设备和物资科学管理,有序调度,合理使用,定置存放。
三是规范环境设施和条件。积极推进标准化供电营业所的建设,强化变电站的绿化美化工作,努力改善基层职工的生产工作条件和环境,达到规范、卫生、整洁的标准,减少环境
对操作人员的压抑,从而保证职工上岗及操作精力集中、心情舒畅。
(四)加强阵地建设,搭建管理平台
宣传教育阵地是企业安全文化活动的平台或载体,如果没有这个平台或载体,就不可能将安全文化表现出来、展示出来。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安全文化的阵地建设,在企业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逐年加大投入。一是设立安全生产和合理化奖励基金,每年拿出数万余元资金,重奖安全生产中取得突出成绩以及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被公司采纳的职工;二是投资数十万元建成内部局域网,机关专责和每个班组配置一台电脑,设立“安全文化”专栏,及时传递和通报公司各项安全信息;三是拿出专项资金创办内部报刊《云阳供电》,专门设立“安全生产”版块,宣传公司安全生产的重大决策、规章制度和重要工作动态等,还设立了“反违章曝光栏”,及时曝光违章行为;四是投入一定资金建起了安全教育培训室、远程电视(电话)会议室。为开展企业安全文化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和信息平台。
(五)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安全氛围
安全文化有了阵地和平台,那么重要的就是宣传和教育,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每年均安排大量的职工参加重庆市电力公司组织的各种安全培训,学知识、学法规、学技能;二是积极开展自主安全教育培训,仅2006年就开展安全知识培训达12次,培训职工达340余人次,通过自主培训,扩大了培训面,提高了培训效果;三是充实职工安全文化方面的精神“粮食”,一是给各个车间、班组订阅了《电子技术》和《安全管理》等有关书藉和报刊,二是精心编印了《安全生产规程》等各类小册子,做到人手一册;四是组织宣传队送安全下乡。2006年,公司抽调文艺骨干组成文艺宣传队,自编自导了近20个节目,先后组队下到农村集镇、院坝、学校演出,宣传安全法规、农村用电常识等;五是制作了安全生产的主题宣传图板、宣传片,组织职工观看;六是每年广泛开展了安全知识竞赛、演讲赛和有奖征文等各种活动;七是召开职工家属座谈会,向职
工家属发出安全倡议书,企业与职工家庭共建安全文化;八是职工签订安全承诺书,九是建立政府部门、乡镇、社区和企业安全联动机制,签订共保安全用电责任书;通过这些活动或形式,形成了全员、全系统、全社会的安全文化氛围。
(六)完善奖惩制度,实施强力推动
完善奖惩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是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我们一是建立了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二是建立了培训考核上岗制度;三是经常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练兵活动,进行单项奖惩;四是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大了车间、部门的安全考核力度;五是建立了机关职能部室与车间结对的关联安全责任制;六是对安全生产有突出成绩的职工给予重奖;七是建立了月度安全生产分析制度。通过近两年的不断总结和完善,我司形成了一套比较严密的安全奖惩制度,并将各项安全指标分解到了车间、班组和个人,基本达到了安全压力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实现了安全生产的可控、能控和在控。
三、助推和谐,彰显形象
安全是满足人们幸福生活的需要,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需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安全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前题。搞好安全工作,建设安全文化,是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确保了企业平安。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氛围,全员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职工的业务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实现了无人身伤亡事故、无人为责任事故、无电网瓦解事故等各类安全事故。
通过安全文化建设,确保了企业和谐发展。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部管理得到了提升。2006年,公司上下同心同德,全面完成了重庆市电力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企业的效益稳步提高,公司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地方“行风评议”中位列前矛,在云阳县开展的“创建平安乡镇,建设平安云阳”的活动中,被县委、县政府评
为“平安单位”。同年,还被县人民政府评为“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6.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篇六
长期以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分析,我国事故发生率比发达国家高出—倍以上。以煤矿为例,我国原煤产量约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1/5,而工伤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煤矿死亡人数的4/5。我国原煤产量与美国接近,但开采百万吨原煤人员死亡率达6.04,是美国的200多倍。
安全形势具有如此大的差距,除硬件方面的原因外,软件方面的差异是很大的因素。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伤亡事故都是由“三违”引起的。因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最大隐患。按照冰山理论,意外事故的发生是在很多次有危险的行为基础上的,一次事故的发生对应有多次的未遂事件。要制止事故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清除三角基座部分,消灭未遂。因此,行为管理即成为安全管理的基础,通过技术、组织、法制建设、规程、活动、经验等,来减少不安全因素,这些内容,正是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
1、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的导向作用。
企业安全生产决策者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和文化气氛下进行的。它不仅取决于企业领导及领导层的观念和作风,而且还取决于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氛。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为企业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气氛。
2、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的激励作用。
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形成强烈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就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生产精神就是一把员工自我激励的标尺,他们通过自己对照行为,找出差距,可以产生改进工作的驱动力,同时企业内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
3、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起凝聚、协调和控制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系统管理理论告诉我们,组织起来的集体具有比分散个体大得多的力量,但是集体力量的大小又取决于该组织的凝聚力,取决于该组织内部的协调状况及控制能力。组织的凝聚力、协调和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制度、纪律等刚性连接件产生。但制度、纪律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及个人作业的管理要求。而积极向上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是一种内部粘结剂,是人们意识的一部分,就可以使员工自觉地行动,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
二、建立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人本管理是电力企业先进安全文化创新的核心。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人才。实现企业的目标要依靠全体员工的干劲、智慧、创造力。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是调动和运用员工的积极性、责任心、创造力,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的能动产品。电力设备生产企业
安全生产的第一要务就是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电力设备与电网的安全是依靠人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的,因此,人本管理思想是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安全文化创新的核心。
三、安全文化创新的特色
1、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
创新的安全文化能使企业具有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企业员工都努力为企业承担更多的责任,做更多有效的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安全文化的价值观和信念成为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力量源泉。
2、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企业与员工的利益融为一体,员工的需要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一致,每个员工都有归属感,都为能成为本企业的一员而自豪,员工主人翁意识强,关心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喜怒哀乐与企业的成败兴衰息息相关;企业是一个温暖的家,企业中的每个员工在人格和尊严方面都能获得公平的待遇,员工只要努力工作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员工只要工作能力强都有获得提升的机会。
二是企业领导与员工只是岗位不同、职责各异,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领导敢为下属承担责任,不仅关心下属的工作,而且还关心下属的生活、学习、身体;领导不仅要关心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员工,而且还应关心那些有时意见与自己不同的人;企业员工主动为领导分忧,创造性地完成领导交待的工作,在工作中遵章守纪,兢兢业业。
三是员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3、高效的安全生产管理
企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并且将目标分解成指标落实到各个岗位。安全职责清楚,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在工作中会出现哪些不安全的因素和怎样预防,企业为实现安全目标而制定的各项安全措施都能落到实处。员工行为标准化,管理体系按程序运作,不因人而发生改变。整个企业是个高效运行的体系,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指挥体系令行禁止,政出一门,部门之间相互协调。
4、优美的工作环境
优美的环境不仅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形象,而且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员工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优美的环境能净化、美化人的心灵,约束人的不良行为。在安全生产上优美的作业环境一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条件,二是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三是给人以舒畅的感觉。
5、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个企业建立了先进的安全文化,企业就成了一所学校。企业员工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需要努力学习,学习成了一种时尚,知识成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资源,主动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已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使员工由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四、建立安全文化的途径
安全文化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建立安全文化的基本途径可围绕安全管理、行为管理和安全培训三方面。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闭环系统(见表)。
1、规范管理,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保证
管理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加强管理是提升企业综合水平的有效措施,也危险源的分析控制、风险评估与制定相应降低风险的措施及标准化作业就成为安全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每个环节的运作程序,要求员工必须遵守,避免因管理的漏洞或疏忽给企业带来损失,只有规范的管理才有规范的员工行为,这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
2、风险分析是行为管理的基础,是使职工形成和培养安全意识重要手段
其管理框架包括风险政策和风险矩阵和工具、风险评估、风险登记和处理三个层次。确定风险重要性的方法可基于定量或定性技术,一般包括后果的严重性、频率及暴露情况。风险分析是一种系统化、标准化的过程,通过风险分析,使之成为持续地、前瞻性地支持管理决策,达到提高安全健康的目的。
3、通过标准化作业和行为安全观察来强化行为管理
行为管理是建立在设备、安全技术系统完善和规章制度健全的基础上的。标准化作业是强化行为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工作环境标准,其含义相当于我们的质量标准化标准;二是工作程序标准,即职工从上班开始,针对当日的工作任务,按要求的工作程序完成任务,其含义相当于操作规程。行为安全观察是强化标准化作业的手段,其目的是避免所有伤残和职业病的发生,使每一个职工都能深刻感悟到保证自身和其他同事安全的重要性。每位员工都是行为观察员,对不安全行为进行观察评估,填写行为安全观察评估表,观察内容可包括人(工作程序)、机、环境三个环节,并建档分析。以消除诱发危险的因素,最大限度地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班前安全评估是最基层的活动,也是风险评估的进一步延伸。各分厂、班组利用班前的3分钟讨论一下工作任务、程序、标准化要求。仔细想想、看看工作现场潜在危险的环境因素,员工精神状态等,由员工自己讲述,落实任务后指定工作负责人等,并要检查现场环境和隐患。
小组相互沟通、交流能创造安全文化的良好氛围,通过图片、录像甚至职工现场操作等让大家共同讨论那些是不好的,存在什么隐患,不安全的地方应如何控制,这种人性化的活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增进了工作友谊,从而达到控制事故的目的。
4、加强培训是持续改善人的行为、着力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手段
强化对职工的职业培训,包括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贯宣、标准化作业及知识、技能的学习、潜在危险的认知和控制等内容,但像我们目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效果不理想,因此强化培训应探索方式的多样化。现场场景的简单模拟、制作模拟教具等等是使职工掌握技能及安全知识的有效途径。采取图文并茂互动式学习讲解,互演角色、互相答疑或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设备,是激发员工学习、参与的好方式。
5、企业要发扬“三铁精神”常抓不懈。
7.加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道德建设 篇七
中国社会对安全生产道德的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同志针对安全生产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其中, 关于“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和“人命关天,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的论断, 就是从安全生产道德高度为我国安全生产的科学发展所确立的道德要求。此外, 《安全生产法》第一条开宗明义地指出了安全生产的首要目标就是“保障人民生命”, 赋予了安全生产的道德功能。从企业价值看, 安全生产发展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行为。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 实施一个“道德”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给企业带来益处。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具有“道德”的安全生产发展意味着企业的商誉和形象。从控制市场竞争机制后果和对其缺陷进行补偿看, 安全生产发展的道德性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和认可。
安全生产道德的内涵
正确认识安全生产道德内涵是加强煤炭安全生产道德建设的前提。安全生产道德内涵极为丰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以人的生命为本是安全生产道德的核心
安全生产的道德基础是人的生命伦理, 即“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的终极关怀价值。坚持以人的生命健康为本也是根据马克思主义伦理基本原理和原则提出来的。马克思认为, 人的生命是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前提。而保存生命和追求健康的目的, 则是人的全面发展和所有人目的的终极价值基础。以人的生命健康为本, 体现了安全生产道德的本质要求。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安全问题, 从根本上讲, 是以人为本理念是否真正树立起来, 对安全问题是否足够重视。”
这一论断, 落实到煤炭行业, 就是揭示了煤炭安全生产工作“以人的生命为本”和“对劳动者的生命关怀”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功能。这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战略编制和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煤炭企业劳动者的生命安全是衡量煤炭企业一切风险决策与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 各煤炭企业应把安全生产工作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提高每一个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保障上, 以满足人的安全需要和安全期待。
维护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是安全生产道德的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也是人权保障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和条件。煤炭安全生产是体现国家人权保障的文明窗口, 没有安全生产, 煤炭企业的劳动者安全权利就得不到保障, 社会主义的人权事业建设也就失去了基础和现实意义。应当看到, 人的安全生存权与发展权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人权, 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权利。煤炭经济发展不能逾越保存生命这一基本伦理原则而追求发展。
实现安全生产领域的社会正义是安全生产道德的基本要求
关爱生命首先要确定“生命安全获得”优先于“财富价值获得”的安全生产理念。具体讲, 首先, 关爱生命就是要禁止“加害”于生命, 即尊重生命、不伤害生命, 坚决杜绝“要产量、不要命”“宁可炸死、不被饿死”的旧的煤炭生产观念。其次, 关爱生命是煤炭安全生产遵循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要坚持维护生命的存在和提高生命的质量, 其主要是通过建立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保障制度、加大安全资源投入和安全培训等途径, 提高其生命健康水平。最后, 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要求煤炭安全生产在其发展领域实现社会正义。保存生命是人类最为优先的基本价值和一切道德的基础。不被他人伤害的权利也是一个公正的主张, 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道德, 也是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
积极推动煤矿安全生产道德建设
要使煤炭企业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 确立煤炭企业的社会道德责任, 积极推进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道德建设, 笔者认为, 当务之急应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 制定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伦理战略。安全生产发展伦理战略就是规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道德方向”的纲领性文件,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发展战略应定位于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这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生命线, 是煤炭企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发展战略应始终贯穿生命伦理关怀的基本精神和保存生命道德原则。
第二, 树立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性善理念。煤炭安全生产活动领域是人性至善实现的重要场所。安全生产性善理念表达的是煤炭企业最高管理层为实现有组织、有秩序的安全生产风险控制与事故预防所遵循的道德原则和意图。在煤炭安全生产中, 要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性至善理念, 就必须要在安全生产各个环节中处处体现生命关怀精神和价值理念,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道德观念, 从根本上讲是要求煤炭最高管理层在安全生产中必须具备“以人的生命为本”的道德性善理念, 以保持以矿工生命为本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及其神圣性。
第三, 确立道德的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战略目标。在寻求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所要求的事故预防措施的同时, 制定煤炭企业“道德”的安全生产管理战略目标, 是煤炭企业在自愿追求伦理愿景和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所确立的相对具体的阶段性任务。与开展“不道德”的安全生产管理的自私动机相比, 开展“道德”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煤炭企业也渴望利润, 但限于在合理的规范内 (尊重关爱生命与公正公平) 。煤炭企业的目的仍然是强调利润, 但是, 应建立在开展“道德”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上, 而不能以违背法律法规和牺牲合理道德为代价。
8.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篇八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尤其是对当前的国有企业来说各种不利于企业良好发展的现象,其中最重要的是缺少一个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企业经济的管理是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企业应该把经济管理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抓好抓实,才能见到效果。为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油田企业经济管理的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科学的统筹规划、树立创新理念、加强各方面领导,起到表率作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形势也在不断的变化,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的统筹规划的最终目标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占主导,企业必须走创新之路,加快推进方面产业的更新换代,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持续推动优势资源更好的发展。油田要深挖经济管理中的潜力,例如:加大技术的投入,更好的抑制原油的递减,抓注水、跟进油井的免修期、提升油田的日常管理水平。企业在新改革方面下的发展,使得企业在同行业中占有优势,让企业朝着现代化经济模式下发展。在经济管理的方面,领导者要起到表率的作用,首先培养自己对油田经济管理的知识,在丰富自己经验的时候,制定出适合公司的发展规划,其次,对员工也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其在岗位的实战中找出企业在新时代下应该怎样去做好经济方面的管理,同时也可以向管理者之间相互探讨,这样不仅完善了企业公司内部的关系,做到了权责分明。还可以加强公司的制度,这样,在制度上强化了职工的参与程度,总之,不断优化的经济管理制度对企业的管理产生了深层次和长远的影响。
二、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化企业的经济制度下,科学技术在增强企业创新力的时候,应该对自身原本出现的问题进行更改的同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制定出一套符合现在管理的方案。同时有利于管理者为员工消除在管理体制下的意见或差异,要是没有良好的现代化经济的管理,现在拥有的技术优势就会很快的消失,因此在对自身管理层面进行创新的时候,要注重对世界上先进的管理技术借鉴,并让其植根在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上,并为之自己所用,来创新现存在的管理模式,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作为油田经济管理中一个彻底的蜕变,更好的迎接这个机遇和挑战,完善科学技术的管理,来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者要建立起一个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人才的创新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积极性,保持对各企业的成功的经济管理模式有个很好的借鉴,从而摸索出一套属于企业的管理模式,以保持在同行业的领域中占领先地位,大力的发展创新的同时,吸收先进的经验,努力在核心技术方面有更大的突破,通过抢占技术、管理结构的来实现油田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油田的企业的管理中,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努力吸引高科技和技术性的人才,优胜劣汰,这样也是的企业内的人忧患意识的加强,在无形之中会是的自身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积极为创新人才营造一个好的创新环境,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以人才方面的创新做企业管理经济的载体。来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优化升级。
三、成本核算在油田企业经济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油田是国家的企业,企业所销售的油气及副产品等都是由国家指定的,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式和供求关系为社会提供油气。然后以及所得的成本和收入,依照法律的规定缴纳税金,坚持公平的原则,来更好的促进油田的建设和发展。物质消耗支出和劳动报酬是成本的一大概念,在所有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要加大对成本的控制。换一句话说控制企业成本是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本文在油田企业经济管理中成本的控制进行了探讨的作用,主要方面有几个:
1、对成本的控制有助于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生产经营耗费的掌握。油田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只有加大对成本方面的耗费,才能维持企业的发展,从而在后期获得更大的收益。
2、成本核算有助于随时掌握经营过程中的利润。在当前的这个市场环境下,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允许油田企业自身进行完善,而在国家方面也对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对其进行合理的纳税。作为企业在通过不断创新技术和完善经济管理制度,通过提高油气等的利用率和扩大再生产这条渠道,使得企业自身得到更大的发展。所以,企业只有通过对经营中的利润和成本的对照,通过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来提高企业的利润。
3、成本核算有助于企业树立长远的目光,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于其它行业,比拼的无非是质量和价格,然后再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而对于油田企业来说,油田企业必须通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和在技术上的创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来适应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油田企业在各项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只有做好对成本的核算,这样才可以对企业有明确的掌握,明确企业需要的人力物力,对一些不必要人员的进行裁减,最后对各职能部门的具体经费进行简单的调整,节俭不必要的开支,努力降低企业成本,通过获得这些信息的同时改正这些问题,尤其是对企业经济管理层面的问题。成本核算是油田企业在经济管理中管理者制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保证了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合理的运行。减少了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必麻烦,为油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四、企业应该改善在成文核算方面的措施
1、油田企业成本的意识不足。由于油田是国有企业,而加上管理人员和企业职工没有很好的成本意识的概念,或多或少的在一定程度上有些资源的浪费。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和监督机制。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企业对成本核算的正确性。
2、缺乏健全的成本核算的专业性人才。油田企业在经济管理的层面上看似有相关的制度,但是各方面的职责没有明确到职员,而且制度没有严厉的进行执行,让制度趋于形式化,没有起到太大的效果。引进专业性的人才,在原本的经济管理制度上创新,让管理人员进行切实的实践,再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从而制定出一套属于企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策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为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保障。
3、成本预算趋于形式化,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成本预算没有结合企业中所出现的问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都是根据以往经验来进行预算。时代的不断发展,也需要管理理念不断的更新。所以成本的预算需要与实际情况相接近,从而制定出正确的经济管理策略。
综上所述,成本核算在经济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业,企业要加强人才在技术方面的创新,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出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方法,注重长远的眼光,从而更好的为国家和企业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金莉 胜利油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02).
[2]郭梅 浅析ERP在油田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1).
9.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篇九
安监总办〔2010〕1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中央企业:
近年来,随着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生产安全事故逐年减少,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但是,一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基础工作不扎实、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仍然很大,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指导督促企业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大安全基础投入,加强教育培训,推进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二、健全和完善责任体系
(一)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法定代表人要依法确保安全投入、管理、装备、培训等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企业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二)明确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管理;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分管业务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三)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责任体系应涵盖本单位各部门、各层级和生产各环节,明确有关协作、合作单位责任,并签订安全责任书。要做好相关单位和各个环节安全管理责任的衔接,相互支持、互为保障,做到责任无盲区、管理无死角。
三、健全和完善管理体系
(一)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企业及其下属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研究、部署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专题研究重大安全生产事项,制订、实施加强和改进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
(二)依法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并配齐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企业,要设置安全生产管理专职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单位有条件的,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等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三)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企业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程标准,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的要求,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投入,积极组织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的建设活动,并持续巩固达标成果,实现全面达标、本质达标和动态达标。
四、健全和完善基本制度
(一)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建立班组班前会、周安全生产活动日,车间周安全生产调度会,企业月安全生产办公会、季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安全生产工作会等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布置安全生产工作。
(二)安全生产例检制度。建立班组班前、班中、班后安全生产检查(即“一班三检”)、重点对象和重点部位安全生产检查(即“点检”)、作业区域安全生产巡查(即“巡检”),车间周安全生产检查、月安全生产大检查,企业月安全生产检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复工复产前安全生产大检查等例检制度,对各类检查的频次、重点、内容提出要求。
(三)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以企业负责人为重点,逐级建立企业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车间班组、各工种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企业各层级、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形成涵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责任体系。
(四)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现场带班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要认真执行现场带班的规定,认真制订本企业领导成员带班制度,立足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巡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据实做好交接。
(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分专业、分工艺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当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重新组织审查或修订。对实施作业许可证管理的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爆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空作业等危险性作业,要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审批监督。企业员工应当熟知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六)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标准,完善现场职业安全健康设施、设备和手段。为员工配备合格的职业安全卫生健康防护用品,督促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并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
(七)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隐患全员排查、登记报告、分级治理、动态分析、整改销号制度。对排查出的隐患实施登记管理,按照分类分级治理原则,逐一落实整改方案、责任人员、整改资金、整改期限和应急预案。建立隐患整改评价制度,定期分析、评估隐患治理情况,不断完善隐患治理工作机制。建立隐患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员工发现和举报事故
隐患。
(八)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完善企业绩效工资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挂钩比重。建立以岗位安全绩效考核为重点,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为主线,以杜绝岗位安全责任事故为目标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办法,加大安全生产责任在员工绩效工资、晋级、评先评优等考核中的权重,重大责任事项实行“一票否决”。
(九)高危行业(领域)员工风险抵押金制度。根据各行业(领域)特点,推广企业内部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加大奖惩兑现力度,充分调动全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十)民主管理监督制度。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安全生产目标、重大隐患治理、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形势等情况应以适当方式向员工公开,接受员工监督。充分发挥班组安全管理监督作用。保障工会依法组织员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员工安全生产的合法权益。
(十一)安全生产承诺制度。企业就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持续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等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向企业员工及社会作出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监督。同时,员工就履行岗位安全责任向企业作出承诺。
各类企业均要建立以上基本制度,同时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标准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五、加大安全投入
(一)及时足额提取并切实管好用好安全费用。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必须落实提取安全费用税前列支政策。其他行业(领域)的企业要根据本地区有关政策规定提足用好安全费用。安全费用必须专项用于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应急救援器材装备、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事故隐患评估整改和监控、安全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等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投入。
(二)确保安全设施投入。严格落实企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投资应纳入项目建设概算,安全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高危行业(领域)建设项目要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三)加大安全科技投入。坚持“科技兴安”战略。健全安全管理工作技术保障体系,强化企业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按规定配备安全技术人员。切实落实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负责制,针对影响和制约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技术问题开展科研攻关,鼓励员工进行技术革新,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一)强化企业人员素质培训。落实校企合作办学、对口单招、订单式培养等政策,大力培养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有条件的高危行业企业可通过兴办职业学校培养技术人才。结合本企
业安全生产特点,制订员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针对不同岗位人员落实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机构、培训费用,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素质。
(二)加强安全技能培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接受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加强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工作,新员工上岗前、转岗员工换岗前要进行岗位操作技能培训,保证其具有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三)强化风险防范教育。企业要推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做到安全宣传教育日常化。要及时分析和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技术方法、事故案例及安全警示教育,普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风险防范知识,提高员工安全风险辨析与防范能力。
(四)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注重企业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把先进的安全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之中,努力建设安全诚信企业。
七、加强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的监控预警
(一)实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企业应当实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并及时将重大隐患现状、可能造成的危害、消除隐患的治理方案报告企业所在地相关政府有关部门。对政府有关部门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企业应按要求报告治理进展、治理结果等情况,切实落实企业重大隐患整改责任。
(二)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企业应建立重大危险源辨识登记、安全评估、报告备案、监控整改、应急救援等工作机制和管理办法。设立重大危险源警示标志,并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管理措施、应急预案等信息报告有关部门,并向相关单位、人员和周边群众公告。
(三)利用科学的方法加强预警预报。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积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建立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有效的实时动态预警。遇重大危险源失控或重大安全隐患出现事故苗头时,应当立即预警预报,组织撤离人员、停止运行、加强监控,防止事故发生和事故损失扩大。
八、加强应急管理,提高事故处置能力
(一)加强应急管理。要针对重大危险源和可能突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组织、应急队伍、应急预案、应急资源、应急培训教育、应急演练、应急救援等方案和应急管理办法,并注重与社会应急组织体系相衔接。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及时分析查找应急预案及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予以修改完善,防止因撤离不及时或救援不适当造成事故扩大。
(二)提高应急救援保障能力。煤矿、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当依法建立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不具备单独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小型企业,除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外,还应当与邻近建有专业救援队伍的企业或单位签订救援协议,或者联合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根据应急救援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装备。
(三)做好事故报告和处置工作。事故发生后,要按照规定的报告时限、报告内容、报告方式、报告对象等要求,及时、完整、客观地报告事故,不得瞒报、漏报、谎报、迟报。发生事故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坚守岗位,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严肃事故调查处理。企业要认真组织或配合事故调查,妥善处理事故善后工作。对于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防范措施和整改意见,要认真吸取教训,按要求及时整改,并把落实情况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各地区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的指导、督促和检查,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10.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篇十
意见
2011-3-30 15:46:36
川建发[2011]8号
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府发电[2010]59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建质[2010]164号)精神,全面提高我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结合我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贯彻力度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省政府、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实施意见的重大意义,从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宣传贯彻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结合建筑施工特点和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会议、电视、报纸、网络、杂志、板报、民工学校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使国务院通知和省政府、住房城乡建设部两个实施意见精神,落实到每个企业、项目、班组和个人。把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努力推动我省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二、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
(一)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和指导有关单位和企业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建立以建设单位为中心,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各负其责的责任制,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建设单位要依法履行安全责任,不得任意压缩工程项目的合理工期,不得要求企业低于成本价承包工程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安全生产费用。建筑业企业要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强化安全管理职责,并根据其资质类别、等级、生产规模和项目管理的需要,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确保本企业所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监理企业要熟练掌握建筑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严格依法、依规实施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理。
(二)强化施工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企业要切实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日常安全管理。建筑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抽查,每月至少带队组织一次对在建工程项目的安全检查,要有检查记录和整改回复。监理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至少对所管理的在建项目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工程项目要有建筑业企业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项目监理负责人在施工现场带班,并与施工人员同时上班、同时下班。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巡查、督查时,应检查施工现场领导带班制度执行情况。对无负责人带班或擅自脱岗的,要对有关负责人按擅离职守处理,同时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发生事故而没有负责人现场带班的,对企业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并依法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三)落实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制度,继续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筑业企业要严格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
[2009]87号),严格执行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程序,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必须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未经论证通过的,不得组织实施。要开展经常性的安全隐患排查,以防范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和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等为重点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予以消除,对存在重
大隐患的,企业负责人要亲临施工现场,挂牌监督整改,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确保安全隐患消除后再继续施工。对不执行政府及有关部门下达的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不认真进行隐患整改以及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从重追究企业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强化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按照有关规定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后方可从事相关建筑活动。项目负责人应当持有本单位相应国家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应当依法经过专门的专业技术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特种作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建筑施工企业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该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建设工程施工前,建筑施工企业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认可。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书面告知作业人员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保证作业人员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臵等知识和技能。企业用工要严格依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凡存在项目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不经教育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暂停施工。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定期对安全监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保证安全监理人员掌握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具备发现安全事故隐患的能力。
(五)全面推进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全省建筑业企业要扎实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投入,着力打造临时设施标准化、安全防护规范化、现场管理人性化的新型施工现场,积极鼓励施工企业创建环保节能型工地。对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不达标,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责令其停工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对逾期整改仍未达到要求的,可依法吊销其安全生产许
可证。
三、大力加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设
(一)完善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是提高建筑安全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建筑业企业要加强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强化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按规定配备安全技术人员,确保必要的安全研发经费投入。通过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不断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要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应用高科技手段,逐步实现运用视频监控系统对建筑工程项目重大危险点源的过程管理。要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装备,逐步淘汰影响建筑安全生产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因安全技术问题没有解决而产生重大隐患的,要对企业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给予处罚,发生事故的,依法追究责任。
(二)保证安全生产专项投入。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四川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计价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技术措施费,不得扣减。施工企业必须将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技术措施费全部用于安全生产方面,不得挪作他用。
(三)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建筑业企业应当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建立重大危险源辨识登记、安全评估、报告备案、监控整改、应急救援等工作机制和管理办法,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臵措施。对工程建设中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工程所在地的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应急预案,建筑施工企业要针对重大危险源和可能突发的生产安全事故,依法制定相应的应急组织、应急队伍、应急预案、应急资源、应急培训教育、应急演练、应急救援等方案和应急管理办法,企业应急预案要与当地政府应急预案保持衔接,并定期进行演练。企业施工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等人员有在遇到险情第一时间下达停工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要从重追究相
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四)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奖惩机制。建筑业企业应当加大安全生产挂钩比重,建立以岗位安全绩效考核为重点,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为主线,以杜绝岗位安全责任事故为目标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办法,加大安全生产责任在员工绩效工资、晋级、评优评先等考核中的权重,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企业应当实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委派制度,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待遇不得低于同级同职其他岗位管理人员的待遇。完善企业项目承包人安全奖惩制度。企业应当与项目负责人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义务、权利和奖惩措施,对安全管理不善或不接受管理、拒不整改安全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当予以经济处罚或更换项目负责人。对积极创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样板工地的,企业应当予以奖励和表彰。加强分包单位管理。实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合同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义务,明确安全生产奖惩措施。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四、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
(一)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要严厉查处不办理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等法定建设手续,擅自从事施工活动的行为;严厉查处建筑施工企业无施工资质证书、无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三类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无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无操作资格证书进行施工活动的行为;严厉查处拒不执行政府有关部门下达的停工整改通知的行为。对打击违法违规规行为不力的地区,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加强建筑市场监督管理。要认真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将安全生产作为建筑市场资质(资格)动态监管的重要内容,强化建筑市场准入和部门联动管理。在企业资质审批、工程招投标、项目施工许可等环节上严格
把关,将安全生产条件作为一项重要的审核指标,确保只有真正符合条件的企业才能进入市场。要加大建筑市场清出力度,对企业落实安全责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诚信度不高、信誉不好的企业要坚决取消市场准入资格。对在建筑施工活动中降低安全生产条件,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违法分包、转包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要责令停工整改,并依法追究项目建设方、承包方等各方责任。
(三)严肃查处生产安全事故。要建立生产安全事故查处督办制度,对违法违规造成事故和人员伤亡的,以及有瞒报事故、事故逃逸等恶劣情节的,要依法从重处罚。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加大对事故企业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企业资质及个人执业资格的处罚力度。对于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企业和责任人,查处情况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予以公告。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其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负责人。
11.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篇十一
一、从作为市场竞争的一个独立单位来看,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谋划者
主要体现在:一是建立安全生产统筹与谋划的领导与组织系统,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全面统筹、正确领导、合理规划、科学安排、及时实施及有效控制,使安全生产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二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从最低要求看,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应以保障自身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基本安全生产条件为基本目标;从长远的发展要求看,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应以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并实现安全生产与生产经营良性互动、建立完善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目标。三是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的实施、控制与修正,即组织必要的力量,保持必要的力度,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计划的实施,全面了解计划实施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为做好下一轮计划打下基础。
二、从各相关主体在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中的地位看,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实施者
一是认真执行党和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及重要举措要求,结合本行业、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贯彻措施和落实办法。二是实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三是实施安全生产的预防及防范措施。四是实施改善安全生产基础的各项工作。
三、从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规定看,企业是安全生产保障制度的全面执行者
一是执行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基本规定,主要有: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规定,职工安全培训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有关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规定、设备管理规定、现场检查规定、设备场所租赁承包中的安全管理规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规定、不得与从业人员订立“生死合同”的规定及对从业人员的工伤社会保险等方面的规定。二是企业负责人的安全责任制度,主要有: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依法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并落实企业内部各有关负责人、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行安全生产六项法定职责;主要负责人及有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要求,真正具备与所从事的行业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能力。三是从业人员的权利义务制度。企业必须依法保障与落实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上的各种法定权利,包括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权、检举权控告权、拒绝权、紧急避险权、要求获得赔偿的权利,获得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及获得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的权利等。四是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企业、民用爆破器材等行业的生产企业必须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方可从事生产。
四、从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看,企业是安全生产投入的主要保障者
一是保障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是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之一,企业维持自身安全生产所需要的投入由企业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和个人经营的投资人负责筹措和保证。二是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必须满足企业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需要,通常是指维持企业具备动态的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和直接投入,以及为保持这一条件所必须进行的相关管理活动的间接投入。在实际工作中,由企业依据有关规定和自身行业特点及工作需要提取并自主支配使用。三是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是指企业的安全生产资金必须及时、足额、持续地用于维持和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及其管理中,不能挪作他用。四是企业及主要负责人必须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承担相应的后果,包括企业被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主要负责人的处分及相应的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等。
五、从安全生产相关的要素组合及运行看,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管理者
一是企业应依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并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与能力,具体承担本企业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组织、指挥、协调、检查与落实。二是各类企业量大面广,行业门类众多,产品技术特性千差万别,工艺、过程复杂多样,加之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每个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程度也不一样,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有效的管理。三是企业应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进行控制与管理,及时控制、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存在的风险与隐患,使安全生产各项防范措施得以全面落实。四是作业现场所常常是各类事故发生的现场,企业应通过组织日常检查,督促有关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能立即整改的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报告企业有关负责人,现场检查要有详细完整的书面记录。五是企业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岗位职责,健全劳动组织纪律,强化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等,使安全生产成为每个从业人员的自觉行动。六是通过发挥工、青、妇等作用,调动企业内部各方面齐抓共管,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日常管理。
六、从安全生产对企业所能发挥的作用看,企业是安全生产的最大受益者
一是企业通过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甚至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损失,从而有效防止事故对于企业整体经济实力的冲击与破坏。二是通过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落实,有效地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环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以稳健、持续地开展,避免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正常生产经营链条的中断甚至企业的破产,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增强实力提供了可能。三是通过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推进与改进,在企业内部营造出安全、舒适、体面的生产作业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先进、科学、符合人性要求的安全文化,充分体现对人的生命与健康价值的关怀和保护,并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等理念有机地融入企业的总体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之中,真正从战略层次牢固确立安全生产应有的地位。四是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融入企业每个从业人员的自觉行动之中,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素质、改善企业的形象,使安全生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
七、从责权利对称运行的角度看,企业是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责任及后果的基本承担者
12.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篇十二
关于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内容可以分解如下八点:确立执政理念的能力;明确执政任务的能力;夯实执政基础的能力;确定执政方略的能力;健全执政体制的能力;选择执政方式的能力;培育执政资源的能力;优化执政环境的能力。其中, 很重要的一点是按照依法治国的原则去探索那些符合政党执政规律、符合民主政治规律的原则。集中表现为科学执政 (前提) 、民主执政 (基础) 、依法执政 (保障) 和高效执政 (目的) 四个方面。
建设高度的党内民主、党际民主、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 赢得高度的国际民主, 是政党能力建设的价值指向和目的要求。反过来, 民主的质量水平, 又为政党能力的提高提供根本动力。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说, 民主知识是政党能力发展的基础;民主思想是政党能力发展的核心;民主精神是政党能力发展的支柱;民主方法是政党能力发展的工具;民主发展是政党能力发展的目的。具体的思路与方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明确政党职能是增强政党能力的前提;搞好政党建设是增强政党能力的基础;遵循客观规律是增强政党能力的关键;加强政党管理是增强政党能力的保障;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增强政党能力的途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充分运用我们党8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 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一个政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指一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实干性, 主要体现为执政理念的不断创新及其贯彻落实的执行力度。我党的执政能力主要体现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四个方面。在科学发展观中, 一方面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内容, 必将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创造条件, 从而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另一方面又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 必然使我党打破单一发展观的束缚, 从而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提升, 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最终建成富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 以完成我党的执政使命。
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对我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它要求我党按客观规律办事, 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求我党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诉求, 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求我党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们的发展积极性, 同时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群众;还要求我党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 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总之, 科学发展观在要求我党转变执政坐标的基础上, 从执政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三个维度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实践科学发展观必然会提高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二、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 真正使党的执政方式建立在科学、务实、理性的基础上
党的执政方式是指执政党通过掌握、运用和控制国家政权实现党的执政目标的途径、方法、体制和机制的总称, 是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在执政行为中的具体化。执政方式是执政能力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是执政能力的实现形式和实践依托。判定党的执政能力的一条重要标准, 就是看党的执政方式是否科学、合理、高效。党的执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执政方式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否适应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 是否符合党的执政规律, 是否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科学的执政方式来源于执政理论的不断创新, 来源于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运用。党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立足于党的执政环境和新的执政实践,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并大胆借鉴国外政党执政的有益经验, 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 真正使党的执政方式建立在科学、务实、理性的基础上。落实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坚持科学执政的根本, 党要通过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科学执政方略、执政方式和执政体制,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没有执政行为的法制化就没有执政方式的科学化。坚持依法执政, 就要依法处理执政党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协机关、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依法规范党组织在这些组织中的地位、功能和活动方式, 依法组织和领导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要善于通过法定程序经由立法机关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 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 依法行政;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加强与参政党的沟通合作, 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序, 更好地发挥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支持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自主管理内部事务。要严格用宪法和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 按照法定的范围、程序、内容和手段来行使执政权力。
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探索民主执政的方式
巩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增强政治体系的包容性、创造力和生命力, 要求执政党必须实行民主执政。探索民主执政的方式, 既要着眼于发展党内民主, 也要着眼于实现人民民主;既要保障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管理的权利, 也要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既要理顺党内权力的授受、运行和制约体制, 也要构建党的权力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运行机制。党一方面要加强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的各项制度建设, 另一方面要抓好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有效衔接,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积极探索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多种实现形式, 把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政治诉求整合容纳在体制之内。
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关键在搞好党的建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 关键在我们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关键在搞好党的建设。党的各方面建设成效最终都要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全党同志一定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结合起来, 同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结合起来, 同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结合起来, 同不断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结合起来, 同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摘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试图运用我们党8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 对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实现途径进行粗浅探索。
关键词:执政党,能力建设,基本内容,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R].新华网, 2013
[2] .姚蓉.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3] .慎海雄.新媒体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记者, 2012
13.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篇十三
一、坚持强化“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一根本领导体制。由于我院的前身是两所中专学校,当时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党委主要发挥保证和监督作用,教职员工对党的领导缺乏比较深刻的认识。学院组建以后,按照新的领导体制要求,我院党委充分发挥了党对高校的统一领导,在确定学院发展方向、重大问题决策、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干部选拨任用等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有力转变了教职工以前的模糊思想认识。通过健全党的各级组织,有力加强了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学院党委建立了6个党总支、25个党支部,行政处室主要负责人同时兼任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在党委办公室设立机关党总支,统一领导各行政处室党支部的党建工作,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党委重大决策的贯彻实施;在系部党总支之下设立教师支部和学生支部,强化了党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在学生处设立学生工作部,系部设立学生工作办公室,保证正确的育人方向,为加强党的领导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团队和教育团队两支队伍建设。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书育人是学校的神圣职责。为了使青年学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团队由思政课教师组成,学院成立了思政部,主要担负通过课堂教学传播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工作任务,发挥着主渠道作用,这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主阵地。教育团队由学生管理人员和辅导员组成,主要担负课堂以外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由学生工作部领导,各系学工办负责,专职辅导员实施。我院规定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聘任的条件之一必须是中共党员,确保这两支队伍政治可靠、理想坚定、素质过硬。学院还经常性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加强他们的业务培训,这两支队伍的成员每人至少接受过一次以上的省级培训,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人员保障。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推荐阅读:
国有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10-20
如何加强企业文化07-12
浅谈加强新时期县域农行企业文化的建设09-08
企业加强组织建设07-26
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09-13
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浅见07-15
加强改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难点和对策08-15
对加强工会民主管理促进和谐企业建设的探讨11-30
加强党建工作 促进企业文化建设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