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调研报告

2024-12-21

中华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调研报告(精选10篇)

1.中华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调研报告 篇一

四川民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政策研究/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经济研究文库

作者: 庄万禄

出 版 社: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10月 版次:

印刷时间: 2007年10月 开本:

I S B N : 9787105089451 包装:

分类: o 其他

编辑导读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本书目录

成果简介

课题调查研究说明

第一章 四川民族地区水电资源概况与开发规划

一、总量大,可开发量大二、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水电资源的具体分布

三、“三江”水力资源在四川省的地位 1 2

1四、“三江”流域水电开发淹没指标与全国比较

五、2005_2020年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开发规划

六、规划开发中的部分骨干水电站

第二章 四川水电资源开发与民族经济发展

一、将大幅度地增加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收入

二、水电工程建设期内的强大投资将全面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三、水能资源的开发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巨大发展

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 水电工程移民与水电开发工程关系研究

一、水电工程移民的性质

二、水电工程移民的一般特征三、四川民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的显著特征

四、水电工程移民与水电开发的关系

五、2005~2020年四川民族地区规划移民概况

第四章 凉山州移民工作与移民政策调查

一、雷波县第一次座谈会记录

二、雷波县第二次座谈会记录

三、考察溪洛渡水电站建设工地

四、考察“投亲靠友”的县内安置移民

五、考察第一期蓄水后将要淹没的部分村、组

六、西昌市移民安置点调查

七、对话西昌市移民局

八、对话凉山州移民局

九、冕宁县漫水湾水库移民调查

第五章 甘孜州移民工作与移民政策调查

一、两河口电站工程情况简介

二、工程移民状况简介

三、关于移民状况的调查

四、关于移民安置难点的几点思考

第六章 阿坝州移民工作与移民政策调查

一、马尔康双江口水电开发调研

二、民族地区农村水电移民的社区发展??以理县狮子坪水电开发为例

第七章 溪洛渡大型水电站移民专项调查报告

一、金沙江水利资源开发简况

二、溪洛渡水电站建设的规模、成本和作用。

三、溪洛渡电站移民地域范围、户数、人数

四、溪洛渡电站移民群众不愿意移迁的主要原因

五、溪洛渡水电工程典型移民户案例

六、溪洛渡水电工程的开工建设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七、雷波移民工作的经验值得推广 移民工作者的精神值得弘扬

八、目前溪洛渡移民工作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九、溪洛渡水电工程移民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第八章 四川民族地区移民工作与移民问题专题研究

一、关于“群体性事件”

二、四川民族地区水电移民心态研究三、四川民族地区现行移民工作和移民政策总体

上是比较成功的四、移民工作和移民政策存在的某些不足

第九章 四川民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政策创新研究

一、水电工程移民工作和移民政策的问题与矛盾分析

二、扫除民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政策创新的观念障碍

三、民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政策创新的基本理论依据

四、民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政策创新的基本原则五、四川民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政策创新的具体建议

第十章 国内移民问题研究参考与借鉴

一、移民贫困问题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二、关于移民政策的研究

三、移民工作研究

四、完善移民立法、依法移民问题研究

五、关于加强水库移民理论的研究

六、涉及少数民族移民问题的研究

第十一章 国外水电开发工程移民政策研究与借鉴

一、关于移民决策程序与移民方式

二、关于移民补偿方式

三、关于移民补偿的责任主体

四、各国水利工程利益补偿与收益分享的若干模式

五、国外移民政策的启示与借鉴

参考文献

后记

2.中华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调研报告 篇二

据数据统计, 从1993年到2006年, 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数量呈10倍的速度在向上猛增, 而到了2009年, 这个数字又较之2006年的数字又翻了2.5倍[1], 可见近几年的公共危机事件的发展速度在逐年快速升高。我国民族地区具有其特殊复杂的地理、历史、宗教、自然环境、风俗习惯、民族地方性语言等因素, 导致经济文化教育程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尤其民族地区在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思想认识、处置经验、执行能力等方面也略显不足, 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水平有限, 相关体制不健全。有鉴于此, 研究如何完善政府危机管理体制与机制, 有效提高民族地区危机防控、危机管理、危机处理的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刘新苗的《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研究》, 突出民族地方政府要突出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分析其特殊性, 找出问题完善治理机制, 促进地方稳定, 创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2]。但现有研究对于如何完善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并不深入, 鉴于此种情况, 本研究围绕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通过剖析当前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深入研究如何完善现有管理体制与机制, 有效提高民族地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与水平。

二、公共危机、民族地区公共危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我们在文章中所研究的“公共危机”具有“公共行政”性质, 对它的控制已经超出政府管理制约能力, 并且它的爆发性足以严重影响、威胁、扰乱及破坏到国家、社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正常生活状态, 因而, 政府及社会对危机的一种关注及重视性也将决定必须对其作出措施的指定和反应。这就是我们对“公共危机”概念的理解和界定。

民族地区公共危机是指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日常管理过程中, 社会出现不利因素与突发非正常秩序状况不受控制。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不受人为控制的自然地理因素及灾害, 比如:地震、泥石流、海啸等;人为造成的恶劣因素引起的危害等。其特征具体体现在:民族性、盲目跟从性、民族矛盾转变性、明确的动机性、目标性、复合性、区域联动性、隐蔽性等方面。

孙元明认为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必要手段和措施对危机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应对的策略和机制, 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生活、生产秩序建立行动保障,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3]。李经中认为政府危机管理是指一种指标性管理, 具有不可逆转性和非常态性。要求政府危机管理机构和人员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里作出重大行动策略和应对反应[4]。综上所述,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是指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为管理主体, 运用有限手段对公共危机实施有效管理, 控制危机的发展势态和局面, 减少危机给社会带来的损害的过程, 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治理危机的核心与关键。

三、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

1.经济发展水平不对等, 心里不平衡

首先, 民族地区与其他沿海城市相比经济发展相差甚远, 多年来, 此问题一直被保持着却从来没有过真正解决的办法, 国家政府一直坚持在改变差距现状, 但实际成效并不大, 我们看到的经济落差始终改变不大。所以, 从这一问题分析, 我们感受到的是经济方面的差距同时带给民众的是不平衡感和不平等感。其次, 发展进步是目标, 但要考虑到全局利益。国家西部大开发策略使经济发达的东部带动西部经济发展起来, 热情极高, 因此, 就要出现一些组织、企业为了求得自身利益而放弃民族利益、破坏民族权益。

2.思想文化与宗教信仰不同, 民族融合不畅

虽然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有着很深厚的沟通来往和感情交流, 但是在民族文化、修养、教育、礼俗等方面有着很大差异和悬殊, 这一特点, 同样发生在少数民族之间, 还有少数民族牧区与城镇间。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之间很封闭, 彼此之间不想过多地了解对方和融入接受对方的民族文化, 思想僵化固执, 如果有外民族及其宗教信仰的流入, 如果双方不接受彼此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就很容易挑起事端, 引起冲突。

3.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方式存在弊端

首先, 民族地区各级政府预测危机的能力方法不够, 技术手段不充沛, 人员必备知识不足, 预报不准、消息滞后的情况有很多。其次, 民族地区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政策法令不规范不健全, 根本没有基本的安全保证。再次, 政府对机构部门的设置和工作分工与部署凌乱混杂、职责权限不清, 容易造成职能部门处理问题时权责推诿, 怠工误工, 不利于人员及部门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梳理沟通, 办事效率低下, 延误正常工作。最后, 民族地区政府对危机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入, 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欠缺必备的人才和资金储备, 政策制定和法令的颁布有待完善和提高。

四、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民族地区政府忽视公共危机管理

民族地区政府部门办事人员及当地民众对危机的认识程度和预防应对能力都较弱, 在当地这一点具有社会普遍性, 民族政府好像在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这一点上并没有引起很多的重视和关注, 警惕性较低较弱, 察觉和反应速度较慢, 信息传播渠道平台少, 救灾知识的基础性教育和学生课堂自救常识欠缺。

2.相关法律不健全

民族自治地方应对危机的软件设备与配套设施不够先进, 颁布应急办法和条令也是明显做得不够全面, 从现阶段看, 我们国家的部分相关民族危机治理方面的法律规章是具备的, 但从关及的内容上和规模性上都是离我们预想的状态有一定差距。而且, 在现有法律的执行力度上和效果上也大有折扣, 人们经常是忽视法律于不顾, 行政不到位, 执管不严, 不能为民众做到实处。

3.部门内部管理职责分配不明, 工作协调能力差

在对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的政府权责部门的工作配合上看, 上下级单位信息不沟通, 同样问题也出现在同一单位的部门与部门之间, 一旦出现问题就相互推诿责任, 但在之前的权责关系上并没有明确的任务安排和分工关系。政府部门的配合协调工作的能力还在“培养”阶段。

4.未建立完善的危机信息预警平台

信息报警监管机制不完善, 没有具备信息传播数据平台, 信息流通测报速度慢, 不及时, 知情不报、谎报或者错报危机事故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因此, 工作人员对危机产生的信息情报的理解和分析不足, 危机信息公布不透明, 信息沟通时存在延误现象, 一些损失的造成是人为因素较多。

由此可见, 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相关制度缺失与体制不完善削弱了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五、完善我国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讨论

本研究针对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这一主题, 围绕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 以及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旨在研究如何完善现有管理体制与机制, 有效提高民族地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与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 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与机制

在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问题上, 政府部门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思想完备、组织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 不断更新和改进, 使其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广泛呼吁民众的参与积极性, 赢得社会的认可, 保证老百姓的联合状态, 强化信息传播沟通技术,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危机方面的法制条令政策的颁布,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民族地区政府遇到任何危机情况都能从容面对、轻松解决, 变危机为转机, 把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把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放到第一位努力完成。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的政府管理应该按照严格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执行。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合理制定和不断完善政府相关法律制度,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规范属于民族地区特色的法律管理制度, 这是我们开展危机管理工作的前提和要求。政府在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的法律化建设中必须要加强危机应急时效跟踪意识。首先, 政府要颁布和制定危机事件紧急处理状态的法律规定。其次, 伴随公共危机事件政府管理出台颁布的各种立法依据, 我们还要考虑在这样的法律依据背后还要有伴随性与合作性的配套制度和法令, 也要同时授予相关合作协调部门以部分必要的权利和职责, 这样所有部门才能联合采取行动, 各自依据自己部门应该遵照的法律程序按章办事, 协调行动。立法之外, 宣传也至关重要。

3.重视信息沟通, 加强上下联动

民族地区的公共危机管理中, 对危机发展信息的上下传递、互通消息、沟通联系都是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应该加以重视和强调的。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信息传播一定要及时更新的、高度正确的和保证信息是客观公正的正面报道, 现代化通讯技术手段要广泛运用, 并且要高度注意设备的安装保护, 必须随时确保信息的畅通无阻, 危机信息的传播一定要法制化, 书面化、规章化的信息传播一定要加以严格的责任化和制度化。民族地区政府应该提高危机管理机制的综合评估体系, 对各个部门、机构、单位实施政策的合乎情理性、合乎法理性加以评判和分析, 加强政府管理公共危机的综合水平。

4.重视舆情工作, 正确引导舆论方向

政府应该在公共危机管理当中注重危机舆论导向和向外透露、传播、交流等素质的培养建设, 把信息传递决定关键、关乎成败的重要思想观念渗透在心, 牢牢把握这一理念和宗旨, 联合各部门综合治理危机。政府必须培养必备的传播技巧和方法, 掌握其他渠道的传播方向, 把公共危机的发展势态引导到光明的希望和态势上来。信息内容一定要保证客观、公正、全面、合情合理, 在民众心目中不断提升形象和威信力。各个地方性的配合管理机构一定要反应灵活、积极配合宣传和报道工作, 引导势态的发展方向, 对较为敏感的话题和事件环节不应加以刻意回避, 应该配合政府统一口吻、积极响应表态, 传播稳定、积极、正面的危机信息, 为危机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力。

摘要:近些年来, 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但现有危机管理机制未能有效预警并应对此类突发事件。因此, 研究如何完善现有管理体制与机制, 有效提高民族地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法指出公共危机、民族地区公共危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同含义。其次, 深入分析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 以及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相关制度缺失与体制不完善削弱了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应对能力。最后, 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现有民族地区政府管理体制与机制, 有效提高其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与水平。具体建议包括: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与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重视信息沟通, 加强上下联动;重视舆情工作, 正确引导舆论方向。

关键词: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国

参考文献

[1]吴廷俊, 夏长勇.我国公共危机传播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0, (06) .

[2]刘新苗.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3]孙元明.西部城市安全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与处置[J].甘肃社会科学, 2005, (03) .

3.中华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边疆民族;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5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我国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意见》还提出要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积极推动边疆治理,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边疆地区的社会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文化建设方面,边疆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逐渐增多、文化事业逐步发展;但从边疆民族地区的总体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建设总量上看,与沿海、内地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民族边疆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率、人均图书量、公共卫生服务等与发达地区相比严重落后,造成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给社会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一、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时代诉求

公共文化服务就是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 。当前全面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服务的现代化、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当前边疆治理的重要任务。

1.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就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确保人民能够表达文化主张、参与文化创造、享受文化成果 。推进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就是要保障边疆民族地区民众的权利、落实文化惠民的民生理念,满足民众在文化上不断增长的需要,使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体现。

2.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指的是和睦融洽、社会各阶层齐心协力的一种社会状态。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民族边疆地区由于经济较为落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上与内地及沿海存在较大的差距。自古以来,“不患寡而患不均”,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是为了使边疆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能够尽快的跟上本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进而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3.文化自觉自信的内在要求

文化人同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和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其作为精神动力和依托,从来都是国家与社会不可忽视的非凡领域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充分的发挥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促进民族认同、增进民族团结和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使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正是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和实现文化认同的基础。

二、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境遇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随着政策的不断细化,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但在民族边疆地区,受自然环境、民族差异、文化差异等影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边疆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内地、沿海存在较大差距,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存在失衡现象。

1.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配置不均

2015年,我国公共预算支出175768亿元,其中文化事业费682.97亿元,占0.39%;而2010年我国文化经费525亿元,占比0.59%。通过对比发现,我国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同时,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速度低于同期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与文化事业投入“增幅不低于财政收入增幅”的要求相悖;此外,国际图书联合会人均藏书量标准是1.5-2.5册,而我国2015年人均藏书量仅0.61册。再者,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文化投入不平衡,2015年县及县以下的文化事业支出比重相较于2014年下降1.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文化事业费占42.1%,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占24.1%,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占28.4%,比重反而下降0.9个百分点。

2.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观念落后

我国由于地理环境、历史、社会、经济发展等原因,虽然近年来东西部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但总体水平差距仍很大。以2015年各省GDP为例,排名第一、第二的广东、江苏两省GDP分别为72812.55和70116.4亿元,西部地区12个省(直辖市)的GDP不过145521.4亿元,仅相当于广东江苏两省的GDP。西部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西藏五个省的GDP总额仅22470.33亿元,不到广东的三分之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造成边疆民族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滞后,民众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如宗法观念、臣民意识等因循守旧的思想还较为普遍,公民意识薄弱。

3.文化人才工作队伍缺乏,素质不强

公共文化人才主要是指的是为人民群众、社会发展等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作、传播人员以及文化服务志愿者等,需要一定的专门知识,与其他公共事业相比有一定特殊性。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存在缺乏人才的现象,现有的人才存在学历偏低、专业不强、年龄老化、知识陈旧、结构失衡等问题,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推动。同时,由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层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够重视,缺乏人才主体意识和文化自觉,对人才引进、人才发展等问题去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科学的把握,人才发展需要从属于工作需要的现象还较为普遍。

4.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不足,有待挖掘

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的文化资源,蕴藏着极高的文化、艺术等价值;但少数民族文化属于边缘文化、弱势文化 ,目前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还停留在表面上,未形成富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效应,资源整合程度有待加强、开发宣传和推广还有所欠缺。民族文化在传承上缺乏系统的传授,很多文化资源面临失传。民族语言濒危,很多少数民族的年轻人不会讲民族语言;民族作品失传,某些民族口头流传的文学艺术作品面临失传的困境;民间工艺日渐消失、民族特色消失,特色的服饰被汉族服饰取代、日常生活风俗和礼仪被废止或遗忘等。

三、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构建

1.健全财政保障机制,坚持均等化导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要摆脱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较低的现状,实现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水平的趋同,需要政府坚持均等化导向,把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纳入考量范围,在政策制定以及财政支持上向民族地区体现政策性的倾斜。由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方财政收入薄弱,文化事业发展经费存在较大缺口,使得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较差、水平较低,甚至部分项目仍处于空白状态。这就需要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提高公共文化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 ,鼓励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这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战略的需要,也是公平原则在公共文化分配领域上的体现。

2.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入市场机制构建多元化供给体系

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程中,政府单一主体的供给方式存在着不足之处,同时一些政府“家长式”作风,造成了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建设上发展失衡。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考虑其特殊性,而政府作为单一供给主体很难保证既全面又高效的服务质量,需要努力构建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等社会其他主体参与到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事业中,将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相对接,进一步提高供给效率和供给水平;尤其是要鼓励边疆民族地区的本土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参与到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中,由此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程。

3.促进公民精神觉醒,发动群众力量挖掘利用民族民间文化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具有无穷的力量。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需要鼓励本地区公民个体积极参与到文化事业的建设上来。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相对较为封闭,民众思想上不够解放,观念仍然比较落后,缺乏公民精神和参与意识。文化资源是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 ,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礼仪、语言作品、民间手艺等由于缺乏系统的传授,多采取口口相传的途径传承,因此发动民族群众的力量,促进公民精神和公民意识的觉醒,提高他们在文化事业建设中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不仅可以保护民族本土文化,还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的优秀文化,对加快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进程有着重大的意义。

4.创新服务供给手段,构建协同机制推动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4.中华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调研报告 篇四

单位:喜德县拉克乡中心校

组长:冉启梦成员:赵发林赖小芳潘诗清杨龙关键词: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培养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校位于喜德县拉克乡,全乡85.7%的人口为彝族,这里山高沟深,土地贫脊,经济条件十分落后,人们生活艰辛贫穷。自90年代初,每年外出务工的家长逐年增加,他们撇下了年老的父母,也留下了年幼的孩子。据统计,2010年我乡外出务工人员已占全乡人口总数的21.3%,留守学生已占全校学生数的15%。小学阶段是人生情感品德、行为习惯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但这些留守儿童绝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有些甚至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这些监护人大多年老体衰,基本属于文盲,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成了重“养”不重“教”。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中缺少关爱监护,这些留守学生的心理人格难以健康成长,有些变得内向孤僻、胆小懦弱,不愿与他人交流,缺乏自信心;有些变得好吃懒做,厌学,乱花钱;还有些则脾气暴躁,刁蛮任性,喜欢惹事生非,有的甚至染上吸烟喝酒、打架赌博等不良习气。

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面临的问题正日益凸显。很多留守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进取心 ,成了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学生”。如果不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势必造成留守学生的不良发展,学校教育质量的下降,甚至造成各种社会问题。留守学生的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一个班级的问题,一个学校的问题,更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为使留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校开展了留守儿童品行培养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1准备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1月)。完成课题方案的制定,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通过调查分析,拟定“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2研究阶段(2010年3月-2011年4月)。根据实施计划进行研究,集思广益,搜集第一手资料,整理分析,写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11年5月-2011年8月)。对课题研究的进程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课题总结报告,并将专题论文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1、现状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了解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现状及其心理特点,了解教师对留守学生教育的认识和方法;了解家长对留守学生当前教育现状的评价及期待。

2、原因分析研究:分析留守学生不良品行形成的原因,教师对留守学生品行教育的影响、认识及方法。家长及监护人自身文化素养对留守学生品行教育产生的影响。

3、个案研究:对品行不良和优秀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4、对策研究: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掌握基本情况。创建“留守儿童之家”,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真情关爱,定期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设立亲情热线,定期与留守学生父母及监护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开展对留守学生监护

人的培训与指导。

四、课题研究与实践过程

(一)对我校留守学生凸显的心理问题和不良习惯的调查

1、因为缺少父母关爱,一部分留守学生变得胆小懦弱、内向孤僻,缺乏与同学和监护人积极的交流和互动,没有安全感,缺乏自信心。

2、长辈的溺爱,产生放纵心理。大部分留守学生都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由于祖辈的溺爱,一部分留守学生变得自私自利、为所欲为,无法管教。

3、懒惰厌学、不求上进。从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查来看,只有5%的成绩优秀和12%的中等偏上。大部分留守学生认为“读书没有意思”,想出去打工挣钱。可见,厌学心理在留守学生身上表现较为普遍。他们往往表现出对学习毫无兴趣;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

4、监护主体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负面影响。父母外出打工后,90%左右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是留守孩子监护的主体。这个群体的监护人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没有文化或教育水平低以及身体素质差的问题。由于自身的教育水平所限和思想观念落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留守儿童良好品德的培养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品德是做人的根本。”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政治法律常识和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品德教育的过程必须根据留守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和教师的课余教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并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付诸行动,提高思想认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识意识还比较模糊、不稳定,课题组充分考虑这一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品德教育。

1、通过课堂教学培养留守学生的良好品德

小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对周围的是非善恶逐步认识的过程,同时对这些事物的情感进行确定,从而发展成为相应的品德行为习惯和品德意志。要培养留守学生的良好品德就要正确完成这个过程。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进行思想教育,根据留守学生的特点和思想状况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在思想品德课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今年4月组织各年级留守学生开展了《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并开展了针对留守学生的专题班会,让学生自主评价,进行有意义的德育教育,使学生从活动中有所悟,有所获。

2、利用语言故事培养留守学生的良好品德

小学生品德教育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进行的,可以贯穿融合在各方面开展。结合我校留守学生的一些不良表现,班主任、品德课教师、课题组成员经常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故事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各年级段的学生,教师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寓言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有一次,四(2)班一个留守儿童优生因瞧不起一个留守儿童后进生,扔了这个学生的书,还说了侮辱性的话,结果这个学生把书包砸到优生的头上,两人打了起来。班主任徐老师就利用所学的寓言故事《骆驼和羊》《陶罐和铁罐》教育他们,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不足,一个人不光成绩要好,品德也要好。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不能只看别人的短处,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尽力地克服。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逐步培养良好的品德。

3、开展课外活动培养留守学生的良好品德

我校每周都要开展兴趣活动,开展了“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等小组,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扬学生的长处。小学生是在活动中发展成长的,集体活动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因此,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品德更容易取得效果。但是有部分留守学生性格孤僻、胆小自卑,不敢主动报名参加,有的虽然报了名,却在开展活动时表现不积极。针对这些情况,课题组根据留守儿童名单,联系各班主任,结合学生的爱好长处,帮助学生报名参加兴趣活动小组,并在指导教师处备注留守学生名单,在开展活动时有意培养留守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扬他们的长处优点。在活动中经常教育大家关心帮助留守学生,和留守学生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同时也教育留守学生学会独立,培养坚强的性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锻炼胆量,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4、利用榜样示范培养留守学生的良好品德

所谓示范性,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的教育中,要身体力行,成为学生学习的的榜样和表率。小学生有着较强的模仿习惯,教师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模式。教师本身的品德将影响着学生,学生会产生比较的心理。所以,在教育学生时,教师要坚持示范性,不然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便会削弱。不光是教师做好榜样示范,课题组还在班级、年级和学校树立优秀学生榜样示范,让能力较强的留守学生担任班干部,委以重任,让他们有受重视的感觉,以“表率、模范”来要求他们,他们因想出色完成任务,也会以良好的表现起好示范作用。这样,他们的不良习惯就会逐渐改正,责任心不断增强,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留守学生。

5、针对个体差异培养留守学生的良好品德

针对性是指根据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及时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和纠正不正确的认识。如:六年级(2)班的沙马小体同学受打工潮的影响,不想读书,准备外出打工挣钱。了解到这一情况,我给他讲事实、摆道理,使他懂得学生应该以学业为主,只有专心致志读好书,将来才会挣到更多的钱,建议他可以利用寒暑假做工挣钱。在我的耐心教导下,终于解决他的思想矛盾。还有,针对学生中存在不团结、相互妒忌、关系紧张的情况,我及时了解情况,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劝阻开导,彻底化解矛盾。又一次两个同学因玩乒乓球产生争吵,相互辱骂,最终打了起来。解决这类学生的矛盾,首先要针对事情的严重程度和来龙去脉来教育他们。在这一点上,我列举了村上曾经发生的一宗因学生矛盾而造成双方家长动手打架的恶性事件来教育。通过事例引导他们吸取教训,认识自己的过错和鲁莽。经过教育,他们都作了自我检讨,并相互道歉。他们的表现,同时也影响了其他有矛盾的同学,使这些同学也深受感染,增强了班级的团结。

当然,留守学生的良好品德不仅仅是在学校进行教育就能形成的,它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真正的使留守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孔子告戒过人们:“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相对稳定的,终生都会起作用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缺失正常家庭教育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交往、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缺失而进行的科学地教育和训练,使其同其他儿童一样,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培养勤奋好学的学习习惯

结合各班班主任调查留守学生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课题组和班主任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1)针对大多数学生学习时间不固定,要求学生拟定作息时间表,细致划分课余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的学习时间。懂得“玩就玩个痛快,学就学个踏实”的道理,逐步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2)布置预习任务,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鼓励学生遇到问题主动寻求答案,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并学会使用一些工具书。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大胆问老师同学。

(3)针对上课精神不集中,听课思想“开小差”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时时关注,多提醒多抽问,以督促其课堂上用心,逐步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4)严格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对于不交作业和不认真的学生,了解原因,结合学生实际,做好思想教育并加强个别辅导,力争让学生认真独立完成每一次作业。

(5)鼓励学生到图书室借阅课外书籍,培养读书习惯,拓展知识面;学会积累知识,对于学过的内容,在平时就加强巩固复习。结合检测后出现的失误,要分析原因,汲取教训,避免下次又犯类似的错误。

2、培养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

父母没有在身边,这些留守儿童有的和年老的爷爷奶奶生活,有的和叔叔、姑姑一起生活,有的甚至没有监护人,只有兄弟姐妹自己照顾自己。所以,很多事情都要靠这些留守学生自己决定,自己解决。培养这些留守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点。结合调查情况,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经过一年多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能做的事就自己做,逐步达到生活自理的要求。家长和监护人不能一味地溺爱孩子,该让孩子吃的苦就应该让孩子体验,随时随地给孩子一种大人的感觉,遇到问题尽量引导孩子想办法自己解决。

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不要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务,剥夺孩子自己的选择权。不要惩罚失败,这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挫伤孩子创造的动力。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班主任结合各班留守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和监护人一起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把选择权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3、培养勤劳节俭的生活习惯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家庭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提高,有些留守学生家长认为把孩子留在家里,不能关心照顾他们,就从经济上补偿,在城里挣了钱就过多的给孩子花,希望给自己的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是,家长的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五六年级有几个留守学生家长在外地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每个月给孩子的生活费都很充裕。这几个学生很自然地就成了好朋友,瞧不起那些条件不好的同学。他们经常到街上买小吃,买玩具,甚至上网吧。课余时间只想着玩,家里的农活也不愿做,渐渐变得好吃懒做,相互攀比。

我们联系家长,让家长给孩子讲打工的艰辛,挣钱的不易。教师给学生讲 “成由俭,败由奢”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滴做起,节约一分钱,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让他们懂得“一茶一饭,来之不易”“一丝一缕,物力维艰。”要求每一个留守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农活,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把留守儿童培养成长为具有艰苦奋斗、勤劳节俭的高尚品质的新一代。经过课题组、班主任和家长的共同教育,这些学生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有了良好的转变,在家里变得勤快了,到街上不再乱花钱了。

4、培养安全习惯,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仅仅开展安全教育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树立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我校课题组结合调查情况,积极开展了以下各种安全学习和教育:

心理安全,教育同学之间要互相体谅和理解,多看看别人的长处,尊重同学的不同个性,同时自己也要以平和的心态来处理自己面对的困难。

交通安全,讲解交通常识,了解交通规则,邀请交警和铁路派出所干警到学校开展交通知识讲解和宣传,以血淋淋的现实取得良好的警示效果。

课堂安全,重点是体育课、实验课、课外活动,养成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讲解常见疾病的自我诊断、处理和突发性疾病带来的人身安全隐患,让留守学生具备基本的医学常识。

饮食卫生方面:1.要求做好家庭环境卫生。班主任和课题组成员经常深入留守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卫生和饮食情况,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清洗餐具,使学生有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2.搞好个人卫生。制定个人卫生要求,督促学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做到勤洗澡勤换衣,不留长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3.拒绝垃圾食品。很多学生每天都在校外购买一些小食品吃,这些食品不仅污染校园环境,还存在很大的饮食安全隐患。结合一些实例,耐心给学生讲解垃圾食品对身体的危害和存在的危险,并制定相关制度,逐步改掉学生购买垃圾食品的习惯。

家庭防盗防骗,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能随便把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电话告诉陌生人,以免给受骗。

有专家认为,通过安全预防,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课题组结合学校的实际经常开展针对留守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使学生逐渐树立安全防护意识,极大地减少了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养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做人做事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更是要从习惯养成抓起。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这一重要过程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能力优劣乃至一生命运。好习惯受益一生,坏习惯贻害终生,甚至危及家庭乃至社会。

五、课题研究成效

1.学生方面:通过对本课题一年多的研究,积极地促进了我校一百多名留守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课题组和学校教师结合学校实际,针对我校留守学生的教育生存现状,开展心理调查和教育辅导,使我校绝大部分留守学生具备了正常、积极、乐观的心理,留守学生的整体状况有了极大地改观,孤僻内向的变得活泼开朗了,懒散厌学的变得勤奋好学了,好吃懒做的变得勤快节俭了,自私放纵的变得大方稳重了。逐步培养了留守学生优秀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绝大部分留守学生能正常的融入学校大环境,具备了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

2.教师方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我校教师走向专业化,加强了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了专业基础。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培养了广大教师的爱心和耐心,结合我校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撰写了一些优秀的论文、研究了一些特殊的案例,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3社会方面:通过教育培养,留守学生的不良品行有了转变,在学校里能认真安心地学习,在家里能平安健康地成长,消除了常年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家长的担忧,减轻了留守学生监护人的监管压力,促进了全乡的社会治安,有助于建设平安校园,和谐社会。

4.课题研究成效适用对象及推广范围:本课题研究的留守儿童是山区农村彝族学生,针对凉山彝族地区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惯,结合留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及家里的生活情况,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积累了一些针对少数民族(彝族)地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经验,为留守儿童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素材和案例。我们对彝族留守学生的品行培养所采用的这些方法途径可以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借鉴,可以在凉山少数民族地区有彝族留守儿童的农村小学推广试用。

附:联系方式

课题组长:冉启梦邮箱:303472173@qq.comQQ:303472173

电话:

喜德县拉克乡中心校

5.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五

——xx乡关于开展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脚点也在农村,搞好农村工作,关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没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小康,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小康,更谈不上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少数民族落后地区认识贫困、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富裕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深入到少数民族村寨,对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乡位于xx县西部,距xx县政府驻地34公里,东邻堕却乡,西与水城县红岩乡接壤,北靠堕却乡郎节坝,南与中寨乡接壤,坐标位置为:105°13′18″—105°16′25″,北纬26°13′22″—26°16′58″。

xx乡是一个彝族、仡佬族、布依族、苗族等多种少数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全乡有7个行政村,112个村民组,农户2962户,总人口12510人,少数褡迦丝?spanlang=en-us%26gt;702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6.2%。其中:彝族人口3891人,占总人口的31.1%,仡佬族人口1387人,占总人口的11.1%,布依族人口1013人,占总人口的8.1%,苗族人口738人,占总人口的5.9%。

二、贫困现状

全乡2962户农户中,有贫困户569户,贫困人口2232人,贫困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17.8%。其中:绝对贫困户237户,739人;低收入人口332户,1493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1068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5.2%。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工作,按照《民族乡工作条例》,争取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大力实施扶贫开发工作,始终把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作为整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大多数贫困民族村、民族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正在不断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状况和生活还处于贫困和相对贫困状态。主要表现在:

一是集体经济薄弱,债务负担沉重。全区7个村,经2007年乡村债务清理,村级债务达103.7886万元。主要是通过农发行、信用联社贷款,全部用于农村公益事业,如道路硬化建设、中小学校、村级多功能活动室等的修建。村级无集体经济积累,且普遍受到沉重债务的困扰,有的村多年来都是“空壳村”,村级无钱办事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农业生产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xx乡地处高原地带,全乡辖区内沟壑纵横,呈“三大冲,六面坡”的地形特征,全乡30°以上的陡坡耕地占全乡耕面积的80%以上。石漠化严重,全乡地域面积5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仅有10905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土壤构成以沙壤土为主,还分布有粘土、黄壤土等,土壤呈偏酸性。全乡土地无法实现机耕,还处于传统的种植模式下,广种薄收,离现代农业的差距甚远。由于农业基础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遇旱遇雨成灾,群众反贫率高。

三是群众生活水平低,持续脱贫及后继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2007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759元,少数民族人均纯收入不足1600元,居都村(仡佬族村)还停留在1000元以下的水平。由此可见,我乡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生活还处于低水平状态,有相当一部分群众长期靠吃政府救济,村级自我发展的能力弱。同时,持续稳定脱贫还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尽管有一部分贫困户越过温饱线,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会出现再度返贫。特别是2008年春,我乡遭遇几十年一遇的凝冻灾害,受灾人口就达12400人,农业经济损失达5974.28万元,实施灾后重建还将长期进行。因此,增强持续稳定脱贫及后继发展能力是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当务之急,也是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三、贫困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贫困群体中,有相当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仍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中,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在体现价值观念的道德、伦理、义利、贫富、得失等方面,仍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和小农意识,且根深蒂因。其表现为:农业基础条件差,农业管理仍存在粗放经营、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现象;不能积极挖掘自身潜能,因地制宜改造农田,而是老守田园,得过且过;不积极寻找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而是怕字当头,投入怕赔本,外出打工怕不给钱,没有发展的意识和冲动,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有些人在十分困难的经济条件下还热衷于吃喝玩耍,婚丧嫁娶讲排场、摆阔气;人口出生率较高,一般家庭都有2—3个子女,造成家庭经济负担沉重。

二是低层文化心理突出。从调查走访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意识仍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思维模式上,难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的社会文明。如对科学种养殖等现代生产经营技术心存疑虑,很容易满足于现状,缺乏发展斗志,甘愿过清贫生活。更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加大扶贫投入以及社会各方面在财力物力上的救济和帮助,在客观上助长了一部分人坐享其成、得过且过的懒惰思想,在某种程

度上淡化了奋发图强、穷则思变的意志和能力。

三是生存环境恶劣。由于地处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基础条件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我乡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大多具有人少地多、土质较差、基础条件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等特点。特别是由于沙壤土分布多,气候干旱,降雨量的逐年减少,根本无法满足农作物自然生长的需求。地下水位每年下降,干旱、沙害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大障碍。加之石漠化严重,地质脆弱,灾害频繁发生,少数民族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灾害一旦发生,会给群众带来沉重的打击,在一定时期内将难以恢复。

四是历史遗留问题束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在发展过程中,很多遗留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困扰。由于前些年政府为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兴建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农村进户路面硬化、学校、公路等,因缺少资金投入,靠银行贷款补充,导致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出让土地而得不到相应的补偿,一些村级债务得不到及时清理,造成集体经济苍白无力、负债累累,发展受到严重束缚。

6.乐山地区民族经济问题调研分析 篇六

乐山地区民族经济问题调研分析

文章通过对四川省乐山市峨边、马边、金口河三个民族区、县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指出了在新形势下当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三个民族区、县如何搞好特色经济提出了建议.

作 者:李君  作者单位:四川工业学院管理系,成都,610039 刊 名:经济师 英文刊名:CHINA ECONOMIST 年,卷(期): “”(7) 分类号:F127 关键词:民族经济   特色经济   乐山地区   西部大开发  

7.中华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调研报告 篇七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基础教育也得到普及。作为人口大国, 中国在人才方面的竞争尤为激烈。在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下,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一直备受瞩目。近几年来, 随着民族身份造假事件层出不穷, 人们对于少数民族考生是否应该在高考录取中受到照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应该延续下去, 它对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条件落后的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是一种补偿, 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他们在全国高考的巨大竞争下同教育条件优越的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考生保持竞争力,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壮大, 这项政策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二、华东地区2002-2012年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什么样的少数民族考生能受照顾?加分幅度多少适宜?针对这些疑问, 现整理出华东地区各省 (市) 近10年来民族政策的规定, 如下表:

注: (1) 上表注释内容:宁德市、罗源县、连江县、福州市晋安区的北峰山区 (日溪乡、宦溪镇) 、漳浦县湖西乡、赤岭乡, 龙海市隆教乡, 永安市青水乡, 上杭县官庄乡、庐丰乡, 宁化县治平乡的畲族考生;晋江市陈埭镇、惠安县百崎乡的回族考生;华安县高山族聚居点的高山族考生;生活在高山 (享受高山补贴) 、海岛 (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 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报考我省省属高等专科学校民族班的少数民族考生。

(2) 上表中, 福建省少数民族加分高考照顾性政策适用于全部招生院校, 在闽招生院校中无此项内容。

从上表可以看出, 华东各个地区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从照顾条件, 照顾方式上来看存在差异。2002年至2012年, 就照顾对象条件来看, 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上海市只要是少数民族考生即可有条件享受照顾性政策, 而其他两个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加以限制;照顾方式来看, 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为加分投档, 福建省、上海市为在总成绩上加分, 山东省委在院校调档分数线10分以内的可以向学校投档, 由学校录取。不管是以何种方式, 各地区照顾幅度相差较大, 3分到20分不等。

三、对现有华东地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反思

民族考生在教育体系中是一直受到照顾的群体。上世纪, 少数民族因教育条件差、教育资源短缺等不利的教育环境受到国家的格外照顾。但进入新世纪以来,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和汉族考生接受同等的教育。同时, 国家逐渐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资, 在教育设备、师资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仅根据户籍是少数民族就加以照顾难免有失公平。

总体而言, 少数民族地区在各方面发展上仍与汉族地区有较大差距, 且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的人人平等还不可能实现, 该项政策的正当性仍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但在当今, 对民族考生的照顾必须限定条件。比如福建省已经规定必须是生活在高山 (享受高山补贴) 、海岛 (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 及特定的艰苦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才可以享受照顾政策。因此, 未来少数民族学生应至少满足少数民族户籍和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两项条件才能在高考中加分。

参考文献

[1]刘海峰.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9) .

[2]李立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 .

[3]向莉娟, 孟立军.教育公平视阈下我国高考加分政策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第21卷第6期.

[4]盛铭.从教育机会均等的视角看高考加分政策[J].大学 (学术版) .2012年第12期.

[5]崔华华, 方美.对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理性分析及思考[J].高教探索.2010年第三期.

8.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综论 篇八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民族地区 图书馆事业 政策

分类号 G259.20

0 引言

虽然图书馆事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制约,但是政策因素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始终起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1]。关于“图书馆事业政策”的概念,蒋永福对其作出的解释为:“国家根据需要而制定的有关发展与管理图书馆事业的方针、原则和方法”[1];庄义逊则认为是“国家指导图书馆事业的重大决策,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图书馆的性质,标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指导图书馆工作实践的指针”[2]。这两种认识都强调了国家对图书馆事业的宏观调控功能,图书馆事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的任务、功能、管理和组织等。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政府对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倾斜和扶持,以及所制定的有关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宏观指导的纲领性规划。本文所探讨的政策是属于广义上的政策范畴,包括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法律规章、行动指南、指示、规划以及策略等。从政策的视角出发,对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我国的图书馆政策思想内涵,而且有助于把握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历史特点和规律,对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之意。

1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概述

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国家和政府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和倾斜,包括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有利于民族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等。纵观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这些政策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历史阶段性。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根植于图书馆事业的整体语境,故其历史分期与我国图书馆史的历史分期一致。肖希明教授吸纳了“国史”分期理论,依据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图书馆自身发展特点,提出了图书馆史划分的“六阶段说”[3],对现当代图书馆史划分提出了新的见解,同时也为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历史分期提供了参考借鉴之义。鉴于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真正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结合中国图书馆事业历史分期的观点,本文将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分别为:①改革开放时期民族图书馆事业政策(1977—1989年);②现代化转型时期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1990—1999年);③大发展大繁荣时期的民族图书馆事业政策(2000年—至今)。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历史阶段中对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进行梳理和剖析,可以从总体上把握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内容和意义。

2 各历史时期的民族图书馆事业政策

2.1 改革开放时期民族图书馆事业政策(1977—1989年)

2.1.1 国家“六五”计划(1981—1985年)提出发展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要求

建国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整体缓慢,而民族地区图书馆更是荒凉凋敝,几乎谈不上“事业”。据统计,1949年全国总共有图书馆391个,其中,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仅有14个,县以下基本上无图书馆[4]。新中国成立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民族地区图书馆通常被视作同文化馆职能相同的群众文化工作看待,在为民族地区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并未引起充分重视。在“文化大革命”中,民族地区的图书馆也并未幸免于各种“破坏”。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民族政策的指引以及对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视下,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开始纳入国家政策制定者关注的视野当中。1982年11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其中指出“基本上做到市市有博物馆,县县有图书馆和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切实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文化设施”[5];其后,国家“六五”计划中则进一步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的文化事业,建设和扩充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文化设施”[6]。对此,钱维理先生在全国民族文化工作会议上专门做了《关于发展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几个问题》的发言,解读了“六五”计划对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提出的要求,探讨了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如何落实“六五”计划的问题[7]。“六五”计划中首次从国家的高度提出发展民族图书馆事业的要求,这表明在改革开放启幕后,作为维护边疆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战略措施,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开始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对其自身价值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2.1.2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座谈会”

民族地区图书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传统观念等原因,与内地图书馆发展存在较大差距,长期以来难以满足民族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鉴于这种情况,为了进一步发挥民族地区图书馆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功能,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对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1983年7月6日至12日,由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民族文化司、国家民委文化司和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座谈会”,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18个民族的7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8]。会议着重讨论了两方面的问题:(1)以党的民族政策为指导,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实现国家“六五”计划为图书馆事业规定的目标;(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9]。此次座谈会上,时任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局长杜克做了《加强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开创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新局面》的重要讲话,就图书馆事业的形势问题、“六五”计划的贯彻、根据民族特点加强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等问题进行了阐述[10]。此次会议是建国后首次全国性的关于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专门会议,在国家高度重视的感召力下,提高了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者为事业奋斗的高涨热情,借助于国家对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建设各项投入,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建设开始进入历史新纪元。

2.1.3 《关于加强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的意见》

改革开放时期,国家政策对于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扶持还体现在所指定的各种指示性的纲领文件当中。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是1984年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意见》着重指出 “加速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建设,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智力开发、技术开发、资源开发事先做好图书资料准备,已成当务之急”[11]。具体发展意见如下:“(1)提高对图书馆事业的认识,加强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2)要重视图书馆馆舍的建设,购书经费不低于全年经费的40%;(3)藏书和图书流通工作要有民族特点;(4)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采取通过在高等院校办图书馆专业民族班、图书馆专业院校适当扩大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招收、办长期的专业班和短训班等多种途径,加强少数民族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5)实行对口支援、智力支边,有关部门向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智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援,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12]《意见》从战略的高度指明了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改革开放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开发的新阶段,指出了加强和改善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性,所提出的相关意见从观念、经费、业务工作、图书馆教育、扶持和支援等方面充实了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实质性内容,强调了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建设的重要性,并为发展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指明了方向。

2.1.4 民族图书馆事业的先例——中国民族图书馆的成立

为了加强对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领导,1959年9月国家开始筹建民族文化宫图书馆,1989年4月,经国家民委和文化部批准,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正式改称“中国民族图书馆”,并面向国内外开放[13]。其成立开创了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史的先例,从此民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了第一个国家级的民族专业图书馆,并成为其后成立的中国图书馆学会民族图书馆委员会的常设单位。中国民族图书馆在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担负着联系和协调全国民族地区600多个民族图书馆的重任,在实现民族文献资源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龙头作用,在支援和扶持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推进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开展及地区间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民族图书馆的成立,归根结底是国家切实落实民族政策的一项举措,其寓意在于使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逐渐走上有组织的、健康发展的道路。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工作的重视,同时也是中华各民族大团结的象征,在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13]。

2.2 现代化转型时期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1990—1999年)

2.2.1 相关条例和法规

20世纪90年代,我国图书馆事业逐渐开始向现代化转型。1992年,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我国走上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道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发猛进以及互联网的投入使用,促使我国图书馆事业走向现代化建设的春天。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在中国图书事业春风的沐浴下,逐步紧跟发展的步伐。“九五”期间,在宏观调控和经济软着陆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要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的主张,如规定“大力发展各类社会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和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加强文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14]。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就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建设另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例如,1993年9月15日发布实施的《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规定:“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和条件,设立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馆(站)、图书馆。”[15]892000年2月,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要重点解决县(市、旗)无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无文化站的建设问题。”[15]256这些法规政策体现了国家对现代化转型时期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关怀,特别是为民族地区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2.2.2 “边疆文化长廊”和“知识工程”

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大多处于广大的边疆地区,国家所实施的“边疆文化长廊”和“知识工程”等文化政策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边疆文化长廊”启动于1992年,旨在推动边疆地区的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契机。如云南省以边疆文化长廊工程为主要内容开展各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5年中建成图书馆49个,极大地丰富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生活。“知识工程”始于1997年1月2日,其标志是由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设立了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并在文化部图书馆司特设办公室,进行专门组织实施[16]。作为一项全国性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知识工程”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主要目的,促进了民族地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普及,发挥了民族地区图书馆为当地经济文化服务的功能。广西壮族自治区是“知识工程”实施的成功典范,自1994年在全区开展“知识工程”活动以来,有效地促进了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的开展[17]。民族地区图书馆是民族地区知识工程实施的主力军,借助知识工程的力量有利于加快民族图书馆事业自身的发展。“边疆文化长廊”和“知识工程”计划的实施,是政府发展社会文化职能的彰显,并带动了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向前推进。

2.3 大发展大繁荣时期的民族图书馆事业政策(2000—至今)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图书馆不仅在数量上迅速增长,并在现代化水平、服务理念上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国图书馆事业进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在图书馆事业建设春风的沐浴下,党和国家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从多层次、多方面和多渠道保护、挖掘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权益[18]。在此背景下,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在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2.3.1 “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

随着2001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为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适当的文献资源建设的优惠政策、经费投入的倾斜政策和人力资本培养的优先政策等,使民族地区图书馆在特色馆藏与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服务、技术应用与现代化转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1年在贵阳召开的第七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就以“为西部大开发服务,走民族地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对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建设、改革和发展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19]。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新世纪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在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激发了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动力。

2.3.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

新世纪以来,构建公益性、均等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当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大主题,并将“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放在突出位置。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拉开了我国新时期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序幕;2007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21],进一步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落实内容。民族地区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战略规划的指导下,重新认识到自身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存及传承所担负的使命和责任,较好地发挥了民族地区图书馆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22]。截止“十一五”末,8个民族省区已经建成县级以上博物馆394个,公共图书馆635个,文化馆75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283个,村文化室31 273个,每10万人拥有的文化单位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保障民族地区民众基本文化权益具有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团结,提升了民族凝聚力。

2.3.3 “十二五”规划与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

在中央政策扶持以及资金投入倾斜下,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在“十一五”期间有了较快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升了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但是由于少数民族的意识、知识程度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影响,“十二五”期间,加快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任务依旧艰巨。继2010年10月党的第十七届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4]之后,2012年7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着力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要求。《规划》重申了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重要性,同时指明了新时期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其中“免费开放”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升华和阐释。在“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新时期,引起了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者对新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诸多方面的思考,多元化服务、数字资源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全民阅读推广等触发了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思路,赋予了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新的时代主题。

3 总结与启示

通过对民族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的回顾,可以表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表达,并彰显着图书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各项政策和宏观战略指导规划表明:①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图书馆作用的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系列指导性的法规、文件是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②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制定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既有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政治社会阶段的纲领性文件,又有中央和地方政府颁布的一系列针对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文件,同时也不乏国家制定的宏观发展规划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相关的规划。③国家和政府对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各项政策扶持和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的开展,维护和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权益,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文化平等的思想。

纵观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历史,国家政策因素始终起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并是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这将给予我们以启示:①政府重视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前提是对民族地区图书馆的价值定位问题,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努力彰显自己的价值和使命,争取国家和政府的关注和支持。②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现了不同时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主题,应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坚持与时俱进,正确处理政策的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③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和国家政策有着互动关系,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发展事关民族政策的落实和实施,政府对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特别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扶持,不仅体现了政府保护、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坚定决心,并且体现了党和政府力求通过发展民族文化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理念。因此,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在增加国家财力支援的同时,应充分挖掘民族地区图书馆自身潜力,调动民族地区、各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积极性,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开创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 1 ] 蒋永福.图书馆政策: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1(3):5-9.

[ 2 ] 庄义逊.国家图书馆政策与图书馆法[J].广东图书馆学刊,1982(3):4-8.

[ 3 ] 肖希明.“国史”与“图书馆史”融合的历史分期:现当代中国图书馆史分期探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 (3):1-12.

[ 4 ] 杨宝华,韩德昌.中国省市图书馆概况1919—1949[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404-408.

[ 5 ] 李晓新.普遍均等:中国公共图书馆的百年追求[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150-151.

[ 6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00.

[ 7 ] 钱维理.关于发展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几个问题:在全国民族文化工作会议上的发言[J].图书馆学研究,1983(6):17-22.

[ 8 ] 崔昌来,鲁德山.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J].图书馆学研究,1983(5):51.

[ 9 ] 《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中国百科年鉴(1984)[M].北

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613-614.

[10] 丁峤,杜克.一项开创性的事业:丁峤、杜克同志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室)座谈会上的讲话[J].图书馆学通讯,1983(4):5-14.

[11] 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国家民委民族政策文件选编(1979

—1984)[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370.

[12] 杨侯第.新时期民族工作概览[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3:502-505.

[13] 崔光弼,宝音.民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展望:以中国民族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3-128.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〇一〇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15-05-14].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01-01/02/content_5003506.htm.

[15]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1990—2002)[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6] 肖东发.中国图书馆年鉴1999[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507.

[17] 张白影,等.中国图书馆事业1996—2000[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0-25.

[18] 刘源泉.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128.

[19] 何丽.民族地区图书馆要可持续发展[J].中国民族,2001(12):47.

[20] 于群,李国新.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

[2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4-11-12].http://testcnci.cnci.gov.cn/2009/6/15/law-0102040000-548

_6.shtml.

[22] 孔稳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曲靖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9):113-115.

[23] 杨志今.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N/OL].中国文化报,2012-08-09(001)[2015-5-14].http://epub.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CWHB201208090011&Db

Name=CCND2012.

[24] 柯平,贾东琴,李廷翰.关于图书馆“十二五”战略规划的若干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3):6-13.

冯 云 西藏民族学院图书馆馆员、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陕西咸阳,712082。

孔繁秀 西藏民族学院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陕西咸阳,712082。

9.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 篇九

和困境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教育科技调查报告

xxx

号 0901118

院系(部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

任课教师

xxx

完成日期

2010

年 8 月

29日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科技发展现状和困境

摘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是以壮族为主体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群众生活条件艰苦,教育科技问题严峻。自治区成立后,党委、政府从民族地区实际、少数民族特点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把发展教育与振兴当地经济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更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三江侗族自治县 教育 科技 现状 短板

一、广西教育50年现状——沐浴在公平教育的阳光下

1、实现“两基”,大山深处响起读书声

从1986年到2007年的20年间,广西分四个阶段开展“两基”攻坚,投入60多亿元资金,重点对41个重点贫困县的教育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建设,很多山村首次有了学校和教室。

2001年起实施的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两免一补”政策,给成千上万农村贫困学子带来了福音。广西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进一步提高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的补助标准,小学生按每生每年90元、初中生按每生每年180元核定。同时,对全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进行补助,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天补助2元,初中生每生每天补助3元。

目前,广西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08%,初中毛入学率达104.33%。2007年7月31日,教育部正式下文认定广西全面实现“两基”,广西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两基”目标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2、职教攻坚,服务壮乡发展需要

2005年底,广西启动实施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工程。2007年1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又作出了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计划从2008年至2010年,投入60亿元建设100所自治区级示范性职业院校。目前,广西共设置中等职业教育专业163个,高职教育专业298个,涵盖了三大产业的19个行业大类,基本覆盖了广西的产业,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

为保证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目前,广西中等职业学校都设立了国家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1500元;高职学校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同时,广西实施“职教攻坚”学生资助政策,对一些特殊专业的第三年级顶岗实习学生继续给予每年1500元的生活补助。2008年区本级财政已安排中等职业教育学费资助及特定专业学生第三年生活费资助经费6789万元,让3.6万特定人员和1.3万特定专业学生受益。3年内,各类助学、资助、奖学的投入将超过20亿元。

2007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已发展到457所,招生27.9万人;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39所,在校生24.35万人。很多贫困学生得到资助完成学业后,已成为专业技术人才,顺利实现就业。

3、跨越发展,高等教育培育高级人才

1958年,时任自治区主席的韦国清强烈要求国家给广西办一所大学。他说:广西不能没有一所综合性大学。在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停办的广西大学因之恢复重建,广西有了自己的第一所大学。

如今,广西的高等院校已发展到74所,全区14个市已有13个市设有高等学校,是自治区成立之初的24倍。在校学生规模有60多万人,是自治区成立之初的316倍,高等教育入学率超过15%,已进入大众化发展新阶段。

针对相当数量的贫困生无法上大学的情况,2007年,自治区政府将“帮助家庭贫困子女上大学”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建立健全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积极帮助经济困难的学子入学。截至2008年10月底,广西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累计审批通过6.04万人,发放金额6.25亿元。自治区副主席李康说,广西推行的以“奖、助、贷、补、减、缓”为主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让寒门学子也同样享受到了公平的教育。

二、广西科技50年历程——八桂科技抒写辉煌

1、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创新加快了农业发展。五十年来,引进、培育了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了大批先进适用技术,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平均超过90%,森林覆盖率达52.71%,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0%以上。水稻平均亩产从1958年的120.5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385公斤,增长了1.9倍,抛秧技术、免耕技术、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单交种系列、南校系列、墨白玉米系列和玉美头系列等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使广西玉米大幅增产,玉米平均亩产从1958年的65.5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277.5公斤,增长了3.23倍,并实现了由高产向优质高蛋白方向突破。培育成功的广西三号无籽西瓜,在国内近20个省区及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推广,是国内无籽西瓜推广面积最大、经济效益最高的品种。畜牧禽、水产良种繁殖和推广也取得大量科技成果。广西黄牛、水牛繁殖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奥尼罗非鱼、彩色珍珠等繁育成功,并大面积推广养殖。全区肉类产量从1979年的37.4万吨提高到2007年329万吨,增长了7.8倍。

科技创新提升了工业水平。五十年来,广西逐步建立了一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创新平台,依靠科技进步,形成了电力、化学、医药、轻工、冶金、机械、制糖、汽车、建材等门类比较齐全、具有广西特色的工业体系。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广西木薯研究中心,对木薯深加工开展了系列研究。金属产业在科技创新支撑下,已由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广西成为我国重要的铝、锡生产基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铟生产基地。金属锰的开发利用水平达到国内先进。玉柴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率先在国内推出达到欧Ⅳ、欧Ⅴ排放标准的柴油发动机。工业新产品产值率由“九五”期末的11.2%上升到“十五”期末的15.75%。节能减排成果显著,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从1985年的5.25吨标准煤下降到2007年的0.69吨标准煤。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从9.6%提高到92.8%。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高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广西先后建立了桂林、南宁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和柳州、北海两个自治区级高新区,其中1991年桂林高新区成为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在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下,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高新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广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近年桂林、南宁、柳州、北海四个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5%,高新区对所在市的贡献进一步加大。

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五十年来,广西围绕社会科技发展和关系民生的医疗卫生、中药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开发、自然灾害防御技术、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仅2000-2008年,社会发展领域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就达898项,投入经费9690万元。组织实施的“广西岩溶山区生态重建及桂中旱片治理技术研究”项目,建立了8个不同类型的示范区,有效地缓解了示范区农业用水紧张、人畜饮水难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受益人数达2.8万人,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项目实施前提高50%以上。另外,在石漠化、四江流域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整治方面也取了可喜成绩。

科技合作和交流得到加强。五十年来,广西大力开展国内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组织“一招三引”(招商、引技、引智、引资)活动,利用广西科技活动周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深圳高交会、北京科博会、杨凌农高会等各种会展及一些大型外事活动等平台,积极“走出去”和“引进来”,进行展示、交流、洽谈与合作。先后与65多个国家和地区130多个机构,开展政府间或民间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2000多项,引进人才3.6万人次,涉及农业、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卫生、机电、生态环保等领域。仅1999至2007年,广西先后组织参展科技项目2.8万项,与国内外客商签约合作合同、协议2100多项,合同金额达380亿元。

2、创新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自治区成立前,广西科研机构数量较少,规模不大,科研基础相当薄弱(1957年,广西仅有29个科研机构)。1958年自治区成立以后,科研机构得到较快发展,“九五”以来,广西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到2007年,广西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拥有了县及县以上政府部门所属研究与开发机构数210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9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8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个,企业技术中心101家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9家。同时,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103家,常设技术市场14个,各类农村技术推广服务组织1900多家。

五十年来,广西各级政府建立健全了科技投入体系,科技经费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自治区成立的1958年,广西财政划拨科学事业经费为140万元。到1978年,广西财政科技拨款为2146万元。1986年,广西实施科研事业费拨款制度改革,改进科技经费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建立健全了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科技投入快速增长。“九五”期间,自治区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8.25%,到了“十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6.65%,比“九五”期间翻了一番。到2007年,广西财政科技拨款达到10.22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47.62倍。

3、自主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五十年来,科技管理体系和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在科技管理体制、科技服务、知识产权、科技激励等方面,自治区党委、政府相继出台了一批重要决定和政策法规.。1984年以来,广西先后建立了专利和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制定了保护专利和知识产权法规,建立了鼓励发明创造和知识产权制度,使广西的专利知识产权从无到有,快速发展。自“七五”以来,广西专利申请量由1986年的282件发展到2007年的3480件,年均增长12.7%,专利授权量由1986年的57件发展到2007年的1907件,年均增长18.2%;有26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全区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广泛开展。

当前,广西科学技术发展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区上下正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关科技发展战略方针,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深入实施科教兴桂、人才强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跨越之路的”战略思想,加速广西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推动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广西创新特色少数民族教育体制——民族教育获大发展

1、构建民族教育保障体系

从2003年起,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实施科教兴桂和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加快广西民族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科学有序发展。一是拨出专款,建设独立建制的民族小学157所,民族初中36所;二是在24个民族县、边境县、革命老区县50多所中小学举办寄宿制民族高小班、初中班;三是每年投入1400万元,其中自治区本级投入950万元,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寄宿民族班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受益学生达3.8万人;四是采取措施重点提高民族学生在其他学校的入学率,民族学生还能享受高考加分或降分录取政策。

大力开展支教工作,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教育。我区从1996年开始启动支教工作,开展了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府帮扶教育工作,全区共组织了830个支教队,近4万名支教队员,投入支教款4.63亿元,支教物资、设备价值1.3亿元,受益县69个,受援学校2.4万所,援建校舍65万平方米。此外,广东省等派到我区82个支教队,队员394人,支教款物、设备、图书总计为2亿多元,受援学校341所。除了物质援助以外,广大支教队员还通过培训、上课、教研、出谋划策、言传身教等多种形式,帮助受援学校更新教学理念,提高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2、创新特色少数民族教育体制

为改变民族贫困地区重男轻女旧观念,女童入学率低等问题,从1995年起,我区分别在龙胜、融水、西林、三江等地举办少数民族女童班,确保偏远村寨的贫困女童优先入学。经过10多年的实践,我区现已经形成女童班、女子初中班和女子高中班的女童教育“一条龙”模式。截至2007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08%,其中男生入学率为99.08%,女生入学率为99.07%;初中在校生221.98万人,其中女生104.16万人,占全部初中在校生数的46.92%。这说明,广西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男女差异已基本消除。

20世纪80年代,我区开始创办寄宿制中小学民族班,在12个民族自治县和部分贫困山区县、边境县办学条件较好的中小学举办,招收本市、县品学兼优的农业人口少数民族学生,自治区财政每年都投入大量经费用于补贴寄宿制中小学民族班学生的学习补助。到目前为止,全区寄宿制民族班在校生总数达3.8万人。寄宿制民族班的创办,有效地配合了民族地区“两基”攻坚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持续、稳定地发展。

自1981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了汉壮双语教学的教育,壮文是广西唯一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校教育的文字,自治区财政每年单列专项经费413元用于开展壮汉双语教育。目前,全区共有24个县(市、区)的68所壮文试验小学、66个教学点,分布在46个乡镇小学生近3万人;有民族中学(壮文初中)24所,学生近2万人。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广西的壮汉双语教育学工作正积极稳妥地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受到各组干部群众的广泛欢迎和支持。

与此同时,我区在高等学校招生中,执行降分照顾、定向招生、定向推荐就业等照顾少数民族考生的一系列政策,保证各少数民族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考生进入高校学习。20多年来,民族预科教育共为高校输送了1.3万名学生,这些学生有的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3、民族教育人才促进民族团结

广西一直重视在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学校管理人。目前,我区培养、培训了一支合格的“双语型”教师队伍,民族地区教室队伍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2006年,49个民族贫困县和58个民族乡,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4.2%和87.83%。由于少数民族教师掌握本民族语言,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在促进民族团结、民族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小学生为160万人,占学生总数的35%,初中生为84万人,占学生总数36%;少数民族在校生所占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学龄人口所占的比例,小学高7.4个百分点,初中高8.66个百分点。全区少数民族学生毛入学率小学达到132%,初中达到137%,分别高于全区小学、初中毛入学率28和33个百分点,分别比实施“两基”攻坚前提高17和31个百分点。

四、民族地区教育的“短板”在哪里

虽然自治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农村教育仍然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我们通过对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调查,对其只有一所高中学校,3所中专职校感到忧虑,以此了解到了以下教育还存在的问题。

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农村税费改革的启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农村义务教育也出现了复杂的新情况。例如:“一费制”的实施,尽管国家和自治区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大幅度增加了教育专项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但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抽掉了维持农村义务教育运转的主要来源,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量出现较大缺口。由于办学经费不足,有的学校因无钱买试剂,停止了化学试验;由于无法支付水电费,只得让学生在晚上点蜡烛或油灯上自习。投入不足也造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资助贫困学生等工作缺乏资金来源。

2、一些地方辍学率居高不下,且有上升之势。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三江侗族自治县2004年报上的初中辍学率是4.04%,加上休学的学生数,辍学率将高达7%-8%。其次是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尤其是在贫困地区蔓延。另外,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课程偏多、教学内容偏难等多种原因也造成学生厌学或失去学习兴趣等等。

3、在民族地区广大农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步履维艰,民办教育陷入困境。一些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一年不如一年,班级、人数呈逐年递减趋势,部分职业技术学校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办普通高中。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孩子上学的目的是为“跳龙门”,而农村职校教育改革滞后于农村社会经济改革,办学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为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同时城市职校敞开招生,与农村职校争夺生源。

4、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改革和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广西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总数的73%左右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依然十分薄弱,人才短缺现象非常严重,而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村教育的不均衡性和滞后性,正是因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整体偏低,造成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规模低和效益低。

对于民族地区教育存在的严峻问题,不止需要国家与政府的支持与投入,农村地区的文明开化也是解决其问题的基本着手点。对此,经过资料查询与深入探讨,我认为目前加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可以着眼与以下几点:

第一,要继续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经过调查了解到,要发展教育就必须在资金投入上保持连续性,迫切需要在各项转移支付补助中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给予倾斜照顾,在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中给予民族自治县特殊照顾。地方财政在预算中要专项安排资金,用于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制定并实施激励政策,鼓励市县级财政在财力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对民族自治县教育方面的财力性补助。

其次,要放宽视野,拓展教育形式。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应当积极探索建立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文化教育与技术培训、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发展模式。在这方面,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十分重要,大力发展以广播、电视、网络为载体的教育形式,使人们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学习掌握文化知识和各种实用技术。同时,应通过设立科技文化集市、提倡赶科技文化集等形式,为广大农民群众接受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开辟新途径。

第三,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在开展职业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此外,还应当以就业为导向,把毕业生专业基本对口的就业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主要依据,强化东部与西部的结合,强化校企结合,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充分利用城市各类教育资源,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转移培训,努力扩大教育培训的范围,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工作技能和再就业的能力。

第四,继续下大力气改善民族地区教师待遇,提高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我们在一自治县了解的情况来看,许多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较低,一些代课老师每月的工资在200元以下,学校住房困难,一些津补贴至今未得到解决,城乡教师实际收入差距大。为此,各级政府应切实解决农村教师待遇问题,并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和管理。此外,由于待遇低、工资拖欠、专业教育程度低、师资来源复杂、管理松散等多方面原因,一些农村教师工作责任心、职业意识淡薄。

总之,通过这次调查实践,我真正深入到基层群体去了解农村的现实状况,更深一步的了解家乡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困难,并为家乡以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更坚定了我回归本土为家乡做贡献的决心。调查的这段时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也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于实际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我以后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0.中华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调研报告 篇十

副标题:穆斯林殡葬中的“古兰”文化

姓 名 学

刘安琪 09021099 院系(部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 业 任 课 教 师

汉语言文学 李安辉

完成日期

10年7 月28 日

穆斯林殡葬中的“古兰”文化

摘要:《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古兰”一词系阿拉伯语“Quran”的音译,意为“宣读”、“诵读”、或“读物”。中国旧译为《古尔阿尼》、《可兰经》、《古兰真经》、《宝命真经》等。中世纪伊斯兰经注学家根据经文的表述,说它有55种名称,其中常常以“克塔布”(书、读本)、“启示”、“迪尔克”(赞念)、“真理”、“光”、“智慧”等等来称呼。它的全部内容确立了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制度,同时也反映了穆罕默的时代阿拉伯半岛希贾兹地区的社会现实和伊斯兰教传播过程中的斗争概况。分为:

1、开端章(法谛海哈),2、黄牛(巴格勒),3、仪姆兰的家属(阿黎仪姆兰),4、妇女(尼萨仪),5、筵席(马以代),6、牲畜(艾奈阿姆),7、高处(艾耳拉弗),8、战利品(安法勒),9、忏悔(讨白),10、优努斯,11、呼德,12、优素福等等。

关键词:十堰市清真寺,穆斯林殡葬,《古兰经》,伊斯兰教

这次的调查选在我家乡,在十堰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就是回族,市内也有大大小小的回族乡,回族村,如湖北口回族乡,郧县的回族湾,长望的回族村;这些地方都生活着回族人民,这块土地也蕴涵着回族的宗教,习俗,节日等等文化,在近十年中,在省、市委、政府及宗教文化保护协会的协助下,回民文化及伊斯兰文化进一步传播,进一步被其他民族所了解。

十堰市城区清真寺在茅箭区武当路20号,十堰市委市政府为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在1991年商议建一座清真寺,92年便开始兴建,1993年年底竣工,并请宁夏银川市ma阿訇任清真寺教长,这几年也进行了改善维修,为伊斯兰教教民们提供更好的宗教场所。

穆斯林会定期在这里诵读圣训,做多的还是《古兰经》,现在这部真经也可以说是穆斯林社会礼仪习俗的规范和准则,所以通过穆斯林的一些习俗文化可以稍稍了解其中所渗透的“古兰文化”,我主要做了关于穆斯林殡葬文化的调查了解,通过大致介绍穆斯林的丧葬文化来感受《古兰经》的魅力。

穆斯林的殡葬——

《古兰经》中说:“凡是有气血的,都要品尝死亡的滋味。我以祸福考验你们,你们只被召归我。”伊斯兰教认为:每个人都要死亡,都要离开这个物质世界,回归造物主——安拉。因此,死亡是必然的,死亡之路就是回归之路。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肉体消失精神升华。有穆斯林说,穆斯林的殡葬仪式是真主赐予的最完美的丧葬礼赞。亲临过穆斯林葬礼的葬礼的人都知道,他们的葬礼仪式是很考究的,而且不同地方也会有很多差异,但大郅顺序是一样的,大概分为两个大阶段:

一,病人弥留之际到病人“归真”,这段期间主要是守病人的圣行,以及守圣行的人在得知病人归真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要做的筹备。(此处的病人多为愿意在家里寿终正寝,不愿被解剖的)

(一)病人在弥留之际的时候(病人鼻歪脚软,太阳穴凹进,是病危的预兆)1,病人应该做的

(1)不能有怨恨,要真心祈求真主原谅自己犯下的过错,将福泽赐给所有的人。(2)头朝北,向右侧,或者头朝东,面容迎向天房方向。

(3)在“无常”前要留下遗嘱,尤其是关于物质方面的需要交代清楚。伊斯兰教认为每个穆斯林人都应做好死亡的准备。但有的人的死亡有预兆,有的人没有,所以在“无常”时应做好遗嘱,病人一般在卧床两天后要交代后事,尤其是关于物质方面的需要交代清楚。如果还欠有外债,应嘱托亲属代于还清(穆斯林去世后,灵魂会应债务而悬挂,直到还完债务);有积余者,拿出三分之一济贫。亲属应谨遵遗嘱。2,探望病人

穆斯林认为疾病是真主给人的一种祸福考验,穆斯林中有人患了重病,亲朋好友都应该及时去探望,这是穆斯林的基本义务。见病人时做“嘟阿宜”,念如下内容【安拉混麦,哎兹嘿比勒拜俄塞,我西法,安叹霞非,俩霞飞也,印俩西法五开】(意为:主啊,请您消除病人的疾痛吧,您快为他治疗吧,您是万物的主宰,除了您以外,再没有人能治疗疾病)

这点在《古兰经》中有记载,从记载得来此探望之礼。记载——真主说:“我必以些微的恐怖和饥馑,以及资产,生命和收获等损失,试验你们,你当向坚忍的人报喜。”(《古兰经》2·155)穆圣说:“报酬的大小与考验的大小相等,当真主喜悦一些人,便要磨砺他们,喜悦者当得到主喜,怨恨者将得到主恼。”又说:“穆斯林对穆斯林的义务有五件:回答色兰;看望病人;参加殡礼;答应邀请;为打喷嚏的人祝福。而且,你们在病人或者亡者身边,你们只能做好‘嘟阿宜’,说好话,因为你们任何一句话,众仙都会乞求真主承领。” 3,守病人的圣行

(1)请阿訇给病人念讨白,祈祷真主原谅病人生前所犯下的一切罪过;(2)“口唤”,平时接触的亲戚朋友,邻里乡亲与病人发生过矛盾,口角的,甚至是接下仇恨的,这是要主动向病人说“色俩目”,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互相原谅。

(3)保持室内外肃静,不得喧闹,病危时只有病人的亲骨肉和懂得伊斯兰教教规的人可以入室。为病人守圣行的人要做大小净(大小净是穆斯林的盔甲,邪魔不敢侵扰),向病人提念清真言,作证言。以便能使“无常”在“伊玛尼”上。

(4)“无常”前病人会很干渴,要常给病人水喝,不可乱哭乱叫

(5)会诵读《古兰经》的人在病人旁边默诵被称为《古兰经》心脏的《亚辛章》(穆圣说:“谁的最后一句话是:‘万物非主,只有真主’,他必会进入乐园。”又说“你们为临终的人提念清真言,你们为病人念诵《亚辛章》。”

(二)病人即“归真”后

1,在场的家属和其他人应该做的

(1)病人刚过世时,家人帮亡者合上双眼,用手巾将他的下巴托起合上嘴。穆圣说“如果病人咽了气,你们要给他抹闭双眼,因为眼睛是跟随生命的。”

(2)然后帮助他脱去平常的衣物,把身体放平,双腿顺直,放在转过香的木床上或大水盆上,并使亡者头北脚南的仰卧,脸稍微面向西,并在尸体上覆盖一块洁净的白布单。在腹部放一重物,以免肚子胀起。

(3)室内可以放一些卫生香,来避免污气。室内不能有人或者动物的画像,否则天仙不进入房内。

(4)亲属应遵照亡者的遗嘱,也要尽快准备丧葬(穆斯林提倡速葬),缝制克番。(5)尽快讣告病人的家人、亲属、朋友、邻居,说病人已经“无常”,说话要平和,不能给病人的亲属带去过大的打击(注意这和报丧是不同的)。

(三)停尸期间的探埋体(注意的问题:丧家家属不能有任何特别的服饰,如戴孝,戴袖章,穿白鞋等。守护亡人的亲朋好友都要洗大净,保持停尸房内的干净卫生。不可高声喧哗,只可追忆亡者,谈信仰,严禁守夜期间抽烟、喝酒、赌博。丧家不可在家中设灵堂,摆花圈、挽幛、遗照、香烛之类的。前来吊唁的人不可以向亡人跪拜、鞠躬嚎啕大哭等)1,探埋体 相当于遗体告别,阿訇,亲朋,乡邻向丧主家致哀,到停尸房揭开亡人头上的白布单,看看面容,多方面劝说丧家节哀。2,家属应该做的:

(1)忍耐,接受亡者的逝世就是接受真主的决定。《古兰经》的《黄牛》章上有:“我们确实是真主所有的,我们必定只皈依与他。这些人都是蒙真主的庇佑和慈恩的人这等人确实是遵循正道的。

(2)念“回归“词,即亡者都是要皈依真主去的。

(3)亲属去世,女人可守制三天,不化妆。如果是自己的丈夫去世,必须守4个月零十天。

3,家属切忌做的

(1)嚎哭,穆斯林认为这是愚蠢时代的一种作为。

(2)大脸、扯衣服。因为圣训上说:“抽打脸者,撕扯衣服者、做愚昧的祈祷者都不是我的教生。”(布哈里圣训集)

(3)剃发,根据《本·埃布穆萨传》述埃布穆萨痛晕过去后,他的头在家属中一个女人的怀里,这女人叫他,他没有答应,他醒来说:“我和圣人与之无关的那些人无关,圣人和遇到灾难大叫,剃发的女人、扯衣服的女人无关!(布哈里圣训集)(4)为表悲痛,男人留几天胡须,过几天再剃掉。这是异端行为,《古兰经》有:“凡是异端都是迷误,凡是迷误都导人入火狱。”(5)报丧。

二,入土为安,分为洗埋体,穿克番,行站礼(也叫折那子),抬埋体,埋埋体五大过程。

(一)洗埋体

1,脱掉埋体的衣服,用布遮住羞体 2,拿熬过的碱水从头到脚浇一遍

3,洗埋体的人净手,戴上手套为埋体洗净下半身

4,洗埋体的人第二次净手,拿棉花擦洗埋体的口和鼻,洗面容 5,洗右手到肘子,洗左手到肘子 6,摸头 7,洗右脚,洗左脚

8,埋体如果蓄有头发,再洗一洗头发

9,埋体左侧的人洗右边,从上到下洗三遍;右侧的洗左边,从上到下洗三遍 10,稍微扶起埋体,轻揉其腹部,在洗一次下半身 10,(二)扯克番及穿克番,分男女

1,男性的克番有三件

(1)大卧单(从头到脚,两头有能扎住的量就可以)

(2)小卧单(从头到脚,能将头和脚正好遮住就行,不能过长)(3)砍夹子(从脖颈到脚背,顺肩膀开缝)

给男人穿克番时,先铺大卧单,把小卧单放于大卧单上把坎夹子放在小卧单上面,把埋体抬来穿上坎夹子,先卷小卧单的左面,再卷小卧单的右面,然后卷大卧单的左面,再卷大卧单的右面,两头各用一条布条绑住。

2,女人的克番

(1)大卧单(从头至脚,两头长出能扎住的量就行);(2)小卧单(从头至脚,能把头和脚遮住就行,);(3)坎夹子(从脖颈到脚背,上面顺胸开缝);(4)盖头(三尺长);

(5)、缠腰布(长能缠埋体一圈,宽从胸部到大腿)。

给女人穿克番时,先铺大卧单,把小卧单铺在大卧单上面,再把缠腰布放在小卧单上面,最后把坎夹子放在缠腰布上面,把埋体抬来穿上坎夹子,把头发分成两股子放在前面,再把盖头蒙在上面,从左向右缠缠腰布,从左向右卷小卧单,最后卷大卧单的左面和右面,两头各用一布条绑住

(三)行站立(也叫站折那子)

1行站立的条件

(1)逝者要是穆斯林(即信仰伊斯兰教);

(2)埋体是净洗了的、穿了克番的,站礼的地方要洁净; 在此从右到左,从头到脚洗三遍(3)站折那子的人符合礼拜外边的诸条件(4)埋体放在前面;

(5)埋体的全身或大部分或头和一半在场,不给个别肢体站折那子,也不给不在场的埋体站折那子;

(6)埋体是放在地面上的;(7)举意给这个埋体站折那子。

2,站折那子的步骤

(1)举意给这个埋体站折那子,(2)抬第一个泰克比了后,念如下内容【素卜哈乃,坎拉洪麦,我笔亥目迪克,我特巴乐,克斯目克,我特啊俩,展读克,我俩一俩亥,唉录克】(意为:主啊!赞你超绝万物。万物赞颂你,你的尊名是多么吉祥!你是那么伟大!除你之外再无人可以受拜。)

(3)第二个泰克比了后念如下内容【 安拉洪麦蒜立,二俩穆罕麦丁,我二俩阿立,穆罕麦丁,我巴雷克,二俩穆罕麦丁,我二俩阿立,穆罕麦丁,克马蒜来特,我巴乐克特,二俩一卜拉嘿麦,我二俩阿立,一卜拉嘿麦,兰白那,银乃克,亥咪东,麦芝得】(意为:真主安拉啊!求你赐福和吉庆于穆罕默德及其家属,犹如你赐福和吉庆给伊布拉欣及其家属的那样,你是伟大的。)

(4)第三个泰克比了后念如下内容【 安拉洪麦饿费了,立喊一那,我满一替那,我啥嘿迪那,我啊一笔那,我索诶类那,我克毕类那,我则克类那,我文仨那,安拉洪麦,麦乃艾亥yai特乎,民那,发艾亥一嘿,二勒里一斯俩米,我满特完fai特乎,民那,发特完发乎,二勒里移吗尼 】(主啊!祈你饶恕我们的活人、亡人、在场的、不在场的、年少的、年大的、男的、女的。主啊!我们中你让谁活,就让他活在伊斯兰教上;让谁死,就让他带着伊玛尼而死。)(5)、第四个泰克比了后出色俩目。3,站礼的可憎事项

(1)在清真寺里站折那子,下雨或伊玛目在做静;(2)在大街或不经他人许可在他人地方站折那子。4,占折那子的伊玛目的人选先后顺序(1)、苏丹;(2)、苏丹的委派人;(3)、当地清真寺的伊玛目;(4)、亲属监护人

(苏丹、苏丹的委派人和当地清真寺的伊玛目之间的先后是“瓦之布”,苏丹或苏丹的委派人在场,必须让苏丹或苏丹的委派人当伊玛目站折那子;当地清真寺的伊玛目和亲属监护人之间的次序是“穆斯特罕布”(也叫“嘉仪”),让谁站都可以,但如果埋体在世时,对清真寺的伊玛目有成见,则其亲属站最好。)

(四)抬埋体,就是讲埋体送到墓穴处

1,抬埋体的圣行

(1)四个人抬,每一边抬上走十步,能赦免四十件大罪;(2)快走,不要跑;(3)不抬的人随在后面走。

2,抬埋体的可憎事项

(1)高声念赞词或古兰经文;(2)有妇女跟随;(3)在埋体没放下之前坐;(4)号丧、挽联、悼词、撕衣服。

(五)埋埋体 1,埋埋体的过程

(1)墓穴需要挖一人长,半人宽大小,最浅也要到胸部的位置,越深越好;(2)女埋体要用布遮住;

(3)坟堆用土垒成鱼脊梁形(不可过高)

(4)下埋体的人念如下内容【笔斯民俩嘿,我二俩损乃替,乐苏林俩嘿。安拉洪麦,哈杂,二卜读克,我卜努,二卜迪可,我卜努,艾麦替克,乃则勒笔克,我安特,嗨录,„„】(大意为我凭真主的名义、按照使者的行为而安放他。主啊!该亡人是你的仆人,是你的男仆和女仆所生,他到了你的阙下,你是最好的待客者,他放弃了尘世,主啊!„„)(5)把埋体右侧卧放下,或平放,但在左侧垫一点土,类似右侧,在埋体头底下用土做一个枕头,解开两头的绑绳,但不揭开埋体的面容;(6)下埋体的人出来后朝坟内撒三把土,第一把念如下内容【米乃哈,合勒个那苦目】

第二把念如下内容【我飞哈,努诶读苦目】

第三把念如下内容【我米乃哈,努合雷竹苦目,他了特乃,务合拉】

(7)埋完后念古兰经文,叫 “特里给尼 【 呀二布胆拉嘿,务子库了,低乃砍勒贼,孔特二来嘿,明社哈得替乃,安俩一俩亥,银兰拉乎;我安乃,穆罕麦胆,乐苏龙拉嘿;我安乃里展乃特,寒公„„】(大意为真主的仆人啊!你当当记住你所坚持的教门,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天堂是真的;火狱也是真的„„);(8)在归真的地方将坟墓掩埋 2,埋埋体的可憎事项(1)、妇女到坟地;

(2)、用水泥、砖、木版等修建;(3)、在坟上书写;

(4)、两个埋体埋在一个坟坑里;(5)、埋在家里;

(6)、把埋体从甲城运到乙城埋;掩埋后再起坟为非法。

这大概就是伊斯兰教所提倡的墓葬礼仪,从中我们可以略微地感受到博大的“古兰”文化。人类的殡葬是因为人非草木,所以没人愿意将自己的亲人草草安葬,穆斯林的殡葬中,参加葬礼的人们不仅来缅怀死者,更是一起为生者祈福,为民族,为国家,为世界祈福,乞求真主的庇佑和慈恩,在死者逝世的情况下考虑自己的生命本体,人生价值。

“古兰”文化博大精深,从穆斯林的殡葬中可见一斑。(有引用经文的地方,大致是音译),各个地方的穆斯林殡葬也会结合当地的风俗,在细节方面会有些微的差异,但大致过程还是一样的。

上一篇:福建漳州中考作文题目:作文二选一下一篇:2011幼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