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战略(10篇)
1.物流系统规划战略 篇一
近年来,中国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物流信息化产业的持续火爆,物流软件市场已成为国内应用软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
物流信息化是指在物流活动中全面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流调控和主导物流,有效配置物流资源,创新物流管理方法,使物流活动具有更好的业务处理能力、客户反应能力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提高物流效率,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
《2012-2016年中国物流信息化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2010-2015)》已编制完成,《规划》提出了八项典型发现和试点示范项目的支持方向。物流巨大的市场份额以及良好的发展潜力,成功吸引了世界资本市场的目光,而物流信息化市场的井喷,也正在引起投资机构日益的垂青。
赛富、贝恩等国外大型基金公司都在寻找物流信息化的投资对象,而SAP、用友、金蝶等知名管理软件厂商亦正在寻找蚕食的对象,他们不约而同正以参股、并购的方式来染指这块潜力无穷的蛋糕,抢占先机。
前瞻产业研究院物流信息化研究小组分析预测,2010,中国物流供应链信息化解决方案市场整体规模达到了18.12亿元,未来几年是物流信息化大发展的几年,物流信息化市场需求增长幅度将超过20%,后几年增长速度更快,2015年增长速度将达到30%以上,保守估计“十二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为26.44%,到2015年中国物流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51.12亿元。
在一个供大于求的需求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
随着物流信息化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物流信息化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物流信息化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物流信息化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物流信息化行业中的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物流信息化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本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情况;物流信息化的细分市场;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物流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各类物流信息化领先企业经营情况;以及物流信息化的投资及预测。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物流信息化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物流信息化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物流信息化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物流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物流信息化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以及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资料转载自:前瞻网《2013-2017年 中国物流信息化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2.物流系统规划战略 篇二
以物流活动的规模化、物流企业的集约化和协同化、物流服务的优质化和物流覆盖的全球化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业[1]对城市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城市竞争力提高、交通压力的减轻、市民生活环境改善、加强对历史名城的保护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规划合理、运作高效的物流园区系统和城市物流配送系统是复杂的现代物流大系统中两个重要的联系紧密的协同效应大的子系统。
布局合理、运作高效的物流园区, 可有效地提高运送、装载效率;可推进装卸机械化;可减少重复、交错运输, 有效使用运输工具, 提高作业效率, 降低能耗、减少社会道路占用面积等;可建立一体化的输送体系, 实现设施共享[3]。
物流园区是指政府在主要交通要道附近开辟的专门用于物流企业运用的区域, 即物流园区是一家或多家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 它提供一定品类、一定规模、较高水平的综合物流服务的物流集结点。物流园区主要是一个空间概念, 与工业园区, 科技园区概念一致, 是具有产业一致性或相关性且集中连片的物流用地空间。[4]
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必要性已为我国物流业界及其相关业界、政府相关部门等所认知。不过, 从我国已规划且建成的物流园区的运营状况来看, 空置率高达60%, 沉没成本巨大。显然, 在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运营中存在战略性失误。
北京一物流园区负责人曾极力邀请世界航运巨头马士基中国公司入驻, 但被后者婉言谢绝。事后问及原因, 这位马士基的部门经理称, 我们怎么可能将仓库建在一个既无交通枢纽优势, 又无足够运输力量的一片空地上呢?[5]这个物流园区的规划显然存在战略性失误。
本文试从战略角度探讨我国物流园区规划以避免高空置率, 提高全国物流系统效率、效益。
二、物流园区规划中应考虑的战略因素
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是一项投资大、回收期长、占地多、短期经济效益不明显, 可能带来较好长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投资项目, 涉及城建、交通、土地使用、区域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政策、生态、环保等一系列问题。对其规划、建设和运营应予以战略关注。
一般说来, 对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运营具有长期、全面、重大影响的因素就是物流园区规划中应考虑的战略因素。
现代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具有整体性, 只有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 各功能领域协调运作, 才可避免重复建设与资金浪费, 实现规模效益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货畅其流”, 提高整体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6]
物流园区属于四大物流平台之一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 (见图1) 。通过分析影响物流需求发展的影响因素, 根据各因素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城市物流发展的需求, 在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基础上, 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进行物流园区的规模预测、布局规划[7]。
在物流园区的规划中, 我们可以根据我国国情借鉴日本和德国的相关经验。作为世界一流的物流咨询和研究机构, 德国物流研究院在众多的国际性物流园区规划项目实践中总结出了基于需求驱动、竞争驱动和最佳实践驱动的MSFLB物流园区规划方法论[8], 很值得我们借鉴, 如图2、图3。
市场分析、战略定位、功能设计、布局设计、商业计划这五个方面都是进行物流园区规划时应该从战略角度加以考虑的, 尤其是市场分析和战略定位这两个方面。比较正确的市场分析和战略定位可以从战略上保证物流园区规划的合理性, 即使后面的功能设计、布局设计和商业计划出些问题, 调整起来也比较容易, 也不会导致该物流园区完全的较长时间的陷于空置的窘境。当然, 如果上述五个方面都做得比较好的话, 那就是成功的物流园区规划了。
市场分析中, 特别要注意需求分析, 这是整个规划的最重要最基础的分析。首先, 区域物流需求量预测是物流需求分析的关键, 这是个比较有挑战性的课题。张锦博士提出的基于L-OD的物流需求量模型[9]是个有效的物流量预测工具。其次, 物流企业入驻园区的需求和潜在需求分析是确定园区建设与否、规模大小等的重要基础工作, 这个分析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建成后的园区是否空置及空置程度。
战略定位中的SWOT分析也是整个规划中的重要的基础分析。笔者根据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实践和相关研究文献, 列出了一些在物流园区规划中进行SWOT分析的要素, 如表1。在SWOT分析中, 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要素划分以行业为界, 物流行业内的因素属于内部条件的要素, 反之为外部环境的要素。
三、我国物流园区规划方面的战略特点及相应战略对策
在借鉴他国经验教训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我国的物流及其相关因素的特点, 这也是我们特别要考虑的战略因素。笔者认为, 最大的特点是:与欧美日的经济稳定增长不同, 由于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和内需的强劲增长, 由于人口红利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我国经济处于强劲增长时期, 相应的物流服务需求也处于强劲增长时期, 所以, 在进行物流系统规划包括物流园区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物流业务的高成长性和长持续性。
其次、我国的物流企业也处于高成长时期, 物流业界重新洗牌时有发生。普遍看来, 物流企业实力不强, 其运作不够专业化、规范化。
第三、我国物流服务外包的比例较低。1996年, 58%的美国被调查者采用了第三方物流的服务, 2000年这个比例上升到73%。在欧洲, 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更高, 1996年, 比例已经达到了76%。2001年在我国:原材料物流只有18%被分包给第三方物流, 成品销售物流中只有16.1%被完全分包给第三方。大部分企业的物流部门都是"小的吃不饱, 大的干不了, 难的啃不动"。[10]这几年我国物流外包比例虽然有所提高, 但总体来讲仍然很低。
第四, 政府有关部门有利用物流园区建设搞政绩工程的倾向, 有时这个倾向相当强烈, 容易盲目决策上马物流园区项目, 投资责任不明确。
第五、物流园区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 投资风险大而集中。
第六、我国区域物流规划包括物流园区规划各自为政, 缺乏区域协同、功能协同和行业协同。
第七、非零起点, 我们已拥有一定的物流资源。
第八、适应我国国情的物流规划理论和方法还不成熟。
第九、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水平总体不高。
前三个特点表明了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的客观必要性, 同时要求我们在规划时必须保持相当的弹性、前瞻性。有的是规划后即建设 (规建一致) ;有的是整体规划后分阶段建设运营 (规而分建) ;有的是规划后暂时不建设 (规而不建) , 具有三四十年的前瞻性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既可以使规划保持一定的前瞻性又可以规避未来物流园区需求的不确定性, 特别是后二者可以规避将来建设物流园区及其配套交通建设时产生大量拆迁安置成本。
第四个特点要求, 一定要努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可以成立专门的政府物流园区规划领导小组和物流专家咨询委员会, 发挥集体、专家的作用。
第五个特点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投资模式, 可以实施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共与私人共同参与) 模式[11], 如位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州府市郊的图林根物流园区, 其建设投资比例为:市政府占42.5%, 州经济开发部占35.5%, 联邦铁路 (DB) 占14.7%, 行业协会占7.3%[12]。投资主体多元化, 分散投资风险。当然, 由于此类项目的部分公益性质, 政府应居主导地位。
第六个特点要求我们组建区域性的跨行业的物流协同机构, 在物流园区规划阶段就要进行区域协同、行业协同, 这也是物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特点所要求的。
第七个特点要求我们在规划时应该注意现状分析, 回溯分析, 双重优化。不能双重优化, 宁可不建设。
第八个特点要求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的物流规划理论和方法。我们应该组建全国性的物流园区规划专家团队进行成功规划案例和失败规划案例分析, 主要分析我国的物流园区规划案例, 总结经验教训, 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以指导实践。
第九个特点要求我们在规划时要仔细研究本地各方面实际情况, 实事求是, 不能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还应积极加大物流教育培训、物流技术研发投入, 提高我国的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水平。
四、物流园区规划战略目标函数 (Max SSLPP)
在进行物流园区规划时通过战略思考谋求园区战略优势的最大化。设SSLPP表示物流园区规划谋求的战略优势, 则有物流园区规划战略目标函数:
其中:
X0=园区物流信息优势;
X1=区域经济优势;
X2=区域位置优势;
X3=货物运输优势;
X4=仓储效率优势;
X5=中转效率优势;
X6=集成服务优势;
X7=园区之间的协同优势;
X8=园区的绿色环保优势;
X9=园区物流政策优势;
X10=园区物流人才优势;
X11=园区物流管理优势;
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撑技术, 所以物流信息优势与其它优势是乘数关系。各个子优势的权重不同, 且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另文探讨) 。如果在规划中不能谋求上述目标函数中的若干优势, 那么园区的空置问题必然要发生, 即使需求充足也要空置的。
为了及时优化规划方案, 尽量降低规划建设风险, 可以使用相关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检验, 可以利用ARENA开发相应的应用仿真软件。
五、结论
本文虽然提出并分析了物流园区规划中的战略问题, 列出了SWOT分析的要素, 构建了物流园区规划战略目标函数, 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建议。但在这方面还需要继续进行系统化的深入研究。毕竟, 规划是对事物的全局性和不确定性等的一种把握和挑战。
参考文献
[1]、[11]何愈:国外城市物流规划方法与实践[J].城市问题, 2005 (5) :88;
[2]刘志学等:城市物流战略规划环境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 2005 (3) :47——50;
[3]刘伟文:日本物流园区的规划与运营[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5 (24) :60-62;
[4]、[6]林勋亮:广东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研究[J].江苏商论, 2007.6:57-58;
[5]佚名:物流园区规划是关键合作是趋势[EB/OL].http://www.wlogisticsm.com/showart.asp-art-id=5979, 2007-12-25
[7]ELEND Fernandez:Justo puerto multi-objective solution of the uncapacitated plant location problem[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3 (145) :509-529;
[8]房殿军.德国物流园区规划方法[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5 (16) :61;
[9]张锦:L-OD预测理论与现代物流规划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4;
[10]佚名: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状况[EB/OL].http://blog.sina.com.cn/s/print-4935bddd010006uu.html, 2007-12-27;
3.物流系统规划战略 篇三
关键词:贵阳;空港物流园区;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46-02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内外的资本不断向我国的西部地区转移,贵阳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面临着有史以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不断向我国的西部地区转移,供应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所以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贵阳空港物流园的建设也面临着复杂环境,尤其是国发〔2012〕2号文件提出的贵阳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的目标,在《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当中也将贵阳市的物流园建设定位为国家二级物流园区,这些文件的制定催生了《贵阳市空港物流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建立的紧迫性。空港物流园区规划的编制,对贵阳市空港物流园区的建设目标、布局规划、未来物流发展战略等内容进行了明确,不断提升贵阳市现代物流业的效率和质量,打造一套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物流服务体系,不断提高贵阳市在区域经济发展当中的优势和竞争力,推动贵阳市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一、贵阳物流业发展现状
自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阳市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公路、铁路以及航空运输为主,水路运输为辅的现代物流体系。截至目前,贵阳市的区域内运输路线近一万公里。综合运输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贵阳市目前的年货运量在22000万吨左右,相比较2008年提升了三倍。其中公路货运量由2008年的5800万吨增加到目前的近200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在32%。铁路运输的货运总量呈现一个稳定增产的趋势,目前的年货运量已达到1500万吨。
在未来即将开通运营的改貌铁路货运中心、龙洞堡航空货运场站二期改扩建工程及开阳港通江达海通道一期工程的开工建设,并将会改变目前贵阳市的货运结构,航空运输以及海路运输的货运量会相应提高,全年货运量会不断攀升。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物流园发展多式联运网络以及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重要基础。如下图所示,为2009年到2013年贵阳市的年货运量及增长率走势图。
二、贵阳空港物流园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还存在一定盲目性。
在贵阳空港物流园建设的统筹规划方面,缺少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造成了目前空港物流园的规划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布局不合理;在定位方面,由于对空港物流园区的发展方向方面没有足够的认识,在空港物流园的建设和管理过程当中,将原有的功能进行变更,片面的追求短期的投资效益,忽视了空港物流园的公共属性,浪费了土地资源,并且留下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隐患;在规模方面,由于缺少规划片面的追求规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物流设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在衔接方面,由于空港物流园区的规划与整个贵阳市的规划缺少衔接,从而导致了整个园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衔接存在一定风险和问题。
(二)园区技术与装备水平低。
空港物流园区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也是目前空港物流园区存在的一项重要问题。由于空港物流园区建设完成时间较短,很多管理水平还不完善,技术与装备还比较落后。园区内的搬运还是以人工为主,机械化的装载技术还没有大规模的应用。目前已经入住园区的企业较少,园区内的本地企业还多以传统仓储、运输业务为主,专业化水平不高,整体技术与装备水平低下。园区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低,在仓储、运输、配送及日常管理等方面与现代化物流园区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政策扶持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对空港物流园区的管理各个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和分工,对空港物流园区缺乏统筹规划,存在很大的行政壁垒。目前在空港物流园区发展当中存在的税收、投融资等问题缺少可靠的标准,政府对园区的支持力度不够,普遍存在“落地难”、“用地贵”和园区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问题。
三、贵阳空港物流园区发展战略对策
(一)合理规划空港物流园区。
对贵阳空港物流园区发展战略的制定,首先从合理规划空港物流园区。在这里以龙洞堡空港物流园为例,其可以主要发展临空保税物流、快递分拨配送和电子商务物流等。临空保税物流即加快建设保税仓库、国际货物存储、检验检疫用房、卡口等空港保税物流设施,加强园区与海关等众多功能于一身的B型保税物流中心。快递分拨配送即在物流园区当中积极引入国内外的物流集运公司建立快件作业中心,建立物流集运中心与航空公司之间的桥梁,逐渐形成以龙洞堡机场为中心的轴辐射式航空快递物流网络。
(二)推动空港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空港物流园区的发展同样要推动信息化的建设。空港物流园区是一个航空物流集散点。比如上海浦东机场的空港物流园区,整个产业链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在海关、“三检”部门、空港办以及航空公司等多部门的系统当中都分散着大量的物流信息。由于目前信息化水平的仙子,导致了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孤立状态,制约了物流运营效率的提高。所以,在推动空港物流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
在贵阳空港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当中,可以充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交换技术、数据存储等先进信息技术,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物流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完善对提高物流园区的工作效率和货物处理能力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信息化建设的提高能推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同工作,加强数据处理能力和物流链的透明度,有效的实现现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之间的无缝对接和共享,提高空港物流中心的运作效率。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产业政策:严格落实贵阳市政府2013年1月11日出台的《关于加快进口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贵阳市进口贸易便利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贵阳空港物流园区在加强对进口企业管理的同时,要住家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产品分销企业,建立一个完整的商品交易平台,完善市场体系;在产品进口方面,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在稳定大宗商品进口的同时,逐步提高先进技术设备以及能源原材料等商品的进口,积极拓展境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贵阳市主要打造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商品贸易中心。
运输政策:航空运输业是民航机场发展的主业。在满足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不断探索多层次的航空运输体系,是目前贵阳空港物流园区的一个发展的重要方向。充分利用目前我国推行的发展支线航空的优惠政策和扶持,大力发展中小机场之间的支线航班。积极促进同国际之间的联系,促进与一些亚洲的主要城市之间的航班联系。贵阳空港物流应按照“一次报关、一次报检、一次放行”模式与航站区直接衔接,进行开放式管理,园区保税物流中心与境外之间进、出货物实行备案管理。
人才兴港政策: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在贵阳是发展空港物流园区时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所以,贵阳市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为各类人才进行培训,应专列临空经济类人才、空港物流园区运营人才的培训专项。同时要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大招聘力度,大力支持更多的创业者在园区内进行创业,加强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并且在贵阳市的一些高校当中适当的增加一些临空经济管理专业,提高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场与物流管委会应规划建立一支研究队伍或委托聘用外部研究团队,形成机场空港物流发展的智库。
参考文献:
[1]蒋长兵,郑雯雯.关于宁波空港物流园区的发展策略与定位分析[J]. 物流技术. 2010(12)
[2]周良毅,夏之君.中国航空物流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商机[J]. 物流技术. 2007(11)
[3]王威,姚赛芬.宁波空港物流园经营策略研究[J]. 中国储运. 2007(07)
基金项目:贵州财经大学2014-2015年度在校学生科研资助项目。
4.物流系统规划战略 篇四
0 2020 年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0 3480 字 范文
“十四五”时期(2021~2025 年),是 XX 县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 XX 县抢抓发展机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为切实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准确研判未来一个时期 XX 县发展的基本趋势和阶段特征,科学合理的提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编制工作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五个扎实”要求,注重规划统筹衔接,突出问题导向,认真总结分析 XX 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短板、弱项和优势,准确把握好“十四五”期间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任务,使“十四五”规划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符合 XX 发展实际,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规划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立足我县发展实际,谋划好“十四五”期间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从我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打好发展基础。
(二)坚持统筹协调。在规划编制中,要进一步厘清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注重规划衔接,坚持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下级规划服务上级规划、等位规划相互协调。
(三)坚持务实管用。在规划编制中,对规划编制目录进行严格遴选,确保规划接地气、可操作。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规划的内容要明确思路方向、重点任务、空间布局,既要加强对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谋划,又要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约束力,做到可操作、能落实、易评估。
(四)坚持民主开放。扩大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平台,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研究深、研究透,广开言路、问计于民,使规划编制过程真正成为汇聚民智、协调利益、形成共识的过程。
三、规划体系
(一)总体规划编制。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县委、县政府对未来五年的战略部署和安排,是全县各级各单位的行动纲领,是编制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计划的重要依据。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由县政府组织编制,县发改局牵头,县级各有关部门、各镇全力配合、共同完成。经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实施,并报市政府备案。
(二)空间规划编制。空间规划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细化落实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由县政府组织编制,县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起草。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按程序报批。
(三)专项规划编制。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该领域重大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专项规划由县级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专项规划报审前须送县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与总体规划和空间规划进行衔接,编制完成后,按程序报县政府审定并发布。未纳入重点专项规划但是需要编制的行业专项规划,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实施,报县发改局备案。
(四)区域规划编制。区域规划是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各镇政府组织编制本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全县总体规划在各镇的细化和落实,是指导各镇发展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区域规划报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前,应报送县发改局与总体规划衔接,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实施,并报县政府备案。
四、进度安排
为确保按期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任务,根据我县实际,规划编制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重大项目谋划及重大问题前期研究阶段(2019 年 X 月~2020年 X 月)
2019 年 9 月份,县发改局启动了“十四五”重大项目谋划工作,目前已征集到“十四五”项目 X 个,总投资 X 亿元。各镇、县级各部门要对拟列入“十四五”规划的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进行再梳理、再论证,尤其是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券投资及社会投资新方向,谋划上报一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带动力强的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重点围绕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旅游、通讯等领域谋划项目,要加强项目的前期研究论证及手续办理工作,为做深做实“十四五”规划编制打好基础。同时着手开展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本行业领域对“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找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县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实施举措等建议。2020 年 X 月 X 日前,将各自研究成果、基础设施工程、重大项目汇总表,经主要领导审签后及时报送“十四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重大项目基础设施
专班办公室,各单位报送质量将是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重要支撑。承担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任务的部门和单位 4 月底前要将各自“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一并报送。
(二)拟定纲要框架阶段(2020 年 X 月~2020 年 X 月)
2020 年 X 月底前,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研究课题和各专项规划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形成全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报县委、县政府审核。全县各规划承担部门和单位组织开展县级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并做好与中省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形成空间、专项、区域规划初稿,并报送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就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初稿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将重要的内容纳入到县“十四五”规划纲要。2020 年 X 月底前,根据中央和全省、全市关于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建议,结合 XX 实际情况,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研究起草,形成纲要框架,并与中省市发展规划、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
(三)纲要起草审定阶段(2020 年 X 月~2020 年 X 月)
在 2021 年县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形成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听取各镇、县级有关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代表意见,修订后报县委、县政府审定,提请县人大审议。县“十四五”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原则上与规划纲要同步部署、同步研究、同步编制,2021 年 X 月前全部出台。
五、保障措施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保障规划工作有序推进和顺利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十四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主要职责是负责统筹协调“十四五”规划编制各项具体工作。各专项规划由县级有关部门负责编制。同时为了做好“十四五”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谋划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十四五”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主要职责是负责统筹协调“十四五”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谋划申报等各项具体工作。各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及时成立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班子,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并确定联络员与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联络和协调,同步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各项工作。各镇、各部门联络员名单及联系方式于文件下发 2 日内,报送县发局。
(二)组建专家委员会。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组成“十四五”规划编制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参与规划编制咨询和研究,对规划重大课题组织评审验收,对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进行评审论证。
(三)落实经费保障。规划编制经费由县发改局向县政府专项申请,专项规划的编制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以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实施。
六、编制要求
一要加强谋划,突出项目。全县各镇、县级各部门要认真梳理“十三五”期间项目进展情况,依据“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中省市战略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认真梳理提出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突出政府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民生工程等领域履行公共职责的作用,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中央、全省、全市相关规划之中。
二要积极对接,有效衔接。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使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增强规划在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县发改局要协调好总体规划与上级规划的衔接,各镇、各部门要主动做好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衔接工作。专项规划须在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审议批准后公布。
三要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筹力量、形成合力,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各项工作任务。县级财政做好配套保障,保证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0 2020 年 深入学习某 物流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心得体会 0 2680 字范文稿
通过进一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我认为,xx 物流的“十四五”战略规划着眼于全局,着眼于深层次矛盾,着眼于解决长期来影响xx 物流发展建设、制约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以清晰的“六个说清楚”“三个说明白”思维逻辑,阐明了如何以“七大变革”为抓手破解“十大瓶颈”问题,从发展理念、模式、机制全要素地重塑企业肌体,描绘了以“六化”为新特征的学习型、创新型、赋能型的企业新貌,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明确地指明了路径。在内心倍感振奋鼓舞的同时,我深刻意识到必须要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才能把变革的宏伟蓝图入脑入心、落地生根,从而转化为胜利实现 xx 物流重大变革的实践力量。
以下分享三点个人深入学习领会 xx 物流“十四五”战略规划的感受:
一、变革是一次重大考验,“观操守在利害时”
在上升到公司意志的重大变革面前,能否做到坚决拥抱变革、积极支持变革,这是对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党性的考验、得失观的考验。作为这次变革的主体,我们都是参与者和实践者,都需竭尽全力、排除万难赢得这场考验,绝不能当变革的旁观者,更不能成为变革路上的绊脚石。变革之难,难在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对于我们而言,关
键在于矫正观察问题的立场、调整审视问题的视角。决不能口头拥护变革,一旦涉及具体局部利益就不行。如果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就会对任何涉及自身利益的调整变革都认为是动自己的奶酪、革自己的命,这样就很难形成拥护变革的政治自觉。当变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时,也正是检验我们的担当之时。我们要自觉从变革大局和公司战略发展高度思考问题,真正看清影响和制约公司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症结所在,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利益调整,妥善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甘愿以局部之失换全局之得,以一时之失换长远之得。
二、坚持躬身笃行、真抓实干,深化投身变革的行动自觉,确保变革举措落地生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腔豪言不如一个实际行动。深化变革蓝图的绘就,唯有靠实打实的行动才能将壮美的愿景变成生动的实践。我们必须以学促知、以知促行、真抓实干,真正把变革的热情转变为投身变革的行动自觉,立足岗位,干好本职。投身变革,最现实的平台是本职岗位,最有效的途径是履职尽责。变革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干扰会无形增多,干部、员工思想容易波动,正常的工作秩序、节奏容易受到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把政治思想工作贯穿全过程,教育干部、员工做到在利益得失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工作任务面前保持一颗进取心。始终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严防“烂尾工程”,决不能因隶属关系变化、人员变动、工作交接等原因发生误事现象,影响和干扰变
革大局,必须以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变革清障、铺路、助力。在变革各项工作实质性展开后,更要听令而行,统筹推进。哪个阶段该干什么,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有章可循,各项工作之间要有机衔接、相互配合、搞好内部协同,防止自行其事。同时要科学地把握好工作节奏和时间节点,既要防止疲惫拖沓、消极应付,也要防止盲目蛮干、急功近利,确保变革任务高质量的完成。
三、以“六化”为引领,结合实际打造全周期的工程物流业务新模式,实现“鹰的重生”
以“七大变革”破解“十大瓶颈”、打造“六化”核心能力为主线的规划,一言贯之直指企业变革发展的二大核心命题:一是企业变革的本质是解决两个基本问题: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二是企业竞争的本质就是资源配置效率的竞争。
紧扣这两大核心命题,对照工程物流公司的发展现状,我们要紧密围绕“数字化是基础、集约化是模式、专业化是支撑、产品化是能力、网络化是赋能、平台化是目标”这一主线,有效提升工程物流公司全周期工程物流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浴火中“鹰的重生”。
1、转型,要靠数字化赋能激活潜能。
数字化是“六化”的基础和引领。工程物流目前信息化建设与运用还处于同行业较低水平。我们要通过总部数字化赋能达到有效的大数据分析运用,从而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在面临外部环境发生
变化时,系统内各个生产要素能依靠数字化系统自动衔接,组成智能链,进而作出快速、实时、精准的系统化分析反应,最终实现最优化的企业资源配置,实现与不断变化中的客户端需求的高度粘合。2、转型,要靠集约化管控掌握主动。
集约化管控的实质是精耕细作,即通过发挥规模效应、协同效应、网络效应和品牌效应从而使企业组织效能最佳化。企业组织效能的最佳化在于组织结构的高效化。xx 物流的“十四五”战略规划打破了金字塔式的旧架构,建立交互式多渠道的新型组织架构,我们要迅速调整好新形势下的各层级组织架构的责、权、利,从分工、授权、沟通各个维度进行全方位科学重构,以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达成组织效能高效化的目标。
3、转型,要靠产品化延伸撬动市场。
xx 物流的“十四五”战略规划指明了工程物流向全周期化进军的发展目标,吹响了工程物流提质增效再发展的冲锋号。面对工程物流新的市场定位和维度,我们光靠目前的日常业务“三板斧”功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着眼于深入研究客户产业链的布局,由上到下,由内及外,逐步渗透到其上下游环节,发掘、引导客户物流需求。同时,做好内部协同,充分运用物流系统网络的优势,充分调动平台化运营的资源,本着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打造理念、成本、技术领先的具有自身特色且与客户物流供应链的需求相匹配的物流产品组
合,从而形成与客户共舞的良性互动局面。在注重内涵“质”的前提下,去扩张外延的“量”,最终实现内涵“质”的与时俱进的丰富。
4、转型,要靠人本化管理凝聚士气。
工程物流二十年高速发展之“芯”在于人,特别是有一支有别于传统物流业务板块的技术人才、项目管理人才队伍,但目前也面临着人员青黄不接、人才上升通道狭窄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切实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科学设计“适配”的人员职业生涯发展通道,注重人文关怀,真正做到运营型、技术型、营销型、管理型等各类人才各就其位,创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迅速成长的宽松环境,使其职业生涯四通八达,最终实现从“人力成本化”进阶到“人力资本化”。
5.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篇五
一、名词、简答、论述:
1、物流系统规划方案的设计步骤:
1)调查分析阶段2)需求预测阶段
3)规划设计阶段4)方案评价阶段
5)实施阶段6)时效评估阶段
2、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内容:
1)成本评价指标2)资产评价指标
3)生产率评价指标4)质量评价指标
5)反应时间评价指标6)供应链密切度指标
3、系统规划常用方法:1)战略目标集合转移法(SST)
2)关键成功因素法(CST)
3)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4)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法(BIAIT)
5)投资回收法(ROI)
6)产出/方法分析(E/M)
7)零线预算法
8)阶石法
4、物流系统仿真:就是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物流系统建模并进行实验,得到各种动态活动及其过程的瞬间仿效记录,进而研究物流系统性能的方法。
5、配送的类型: 按配送组织者不同 :配送中心配送
商店配送仓库配送
④生产企业配送
6、集疏配送:是指只改变产品数量组成形态而不改变产品本身的物理、化学形态的,与干线运输相配合的一种配送方式。
7、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对于基本固定的用户和基本确定的配送产品,销售企业可以在自己销售的同时,承担用户有计划供应者的职能,既是销售者同时又成为用户的供应代理人,起到用户供应代理人的作用。
8、代存代供配送:用户将属于自己的货物委托给配送企业代存、代供,有时还委托代订,然后组织对本身的配送
9、配送不合理表现形式:1)经营观念不合理2)资源筹措不合理
3)库存决策不合理4)配上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5)价格不合理6)送货中不合理
10、物流配送合理化措施: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
2)推行共同配送
3)实行送取配合4)推行即时配送
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
11、配送系统的构成:1.配送的主体2.配送的客体
3.配送的环境4.配送的设备
12、配送系统的目标:1.快速2.及时3.可靠4.节约
13、物流配送系统规划和设计: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选择最佳的配送路线,结合内部环境的变化配置适宜的车辆并提高单位装载率,防止交错运输,尽可能降低配送差错率,不断改善流通加工、验货、包装等功能,是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制定出各自发绩效考核指标等
14、装卸搬运系统设计方法:是对搬运系统进行设计时的方案制定,包括确定搬运路线系统、确定装卸搬运设备和确定运输装卸单元,最后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15、托盘作业法:是用托盘系列集装工具将货物形成成组货物单元,以便于采取叉车等设备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的装卸作业法。
16、装卸搬运合理化:1)防止无效装卸2)进行少消耗的装卸
3)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
4)提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
17、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储存空间、货品、人员及设备等要素
18、自动仓储系统:是指能自动存储和取出物料的系统
19、自动仓储系统发展趋势:1)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2)与工艺流程结合更为紧密
3)储存货物品种多样化
4)提高仓库出入库周转率
5)提高仓库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及降低噪声
20、仓储空间评价要素:1.仓储成本2.空间效率
3.作业时间4.货品流量
5.作用感觉
21、货位优化策略:1)周期流通性的货位优化2)销售量的货位优化
3)单位体积的货位优化4)分拣密度的货位优化
22、库存管理模式(论):1)传统库存管理模式
2)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
3)联合库存管理模式
4)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
23、仓库布局合理化:1)提高仓储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
2)采用有效的存储定位系统
3)采用有效的检测清点方式
4)采用现代存储保养技术,利用现代化技术是存储合理化的重要方式
5)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运输装备一体化的方式
24、公路主枢纽:是指在公路主骨架与水路主通道、铁路和航空干线交汇处的全国综合运输网重要节点上,逐步形成面向全社会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和装卸储运、中介代理、通信信息和辅助服务等基本功能的公路运输站场服务系统
25、物流网络:即物流系统的空间网络结构,是指物流系统(物流企业或组织)构造和组织的与经营有关的物流节点、物流线路的空间网络结构。
26、物流节点:是物流系统中货物运往最终消费者过程中临时停靠的地方,如制造商、供应商、仓库、配送中心、零售商等
27、物流节点功能:1)物流处理功能2)衔接功能
3)信息功能4)管理功能
28、流通仓库不同之处:1)仓库的位置不同2)仓库相对的吞吐能力不同
3)仓库内部构造及机械装备不同
29流通性节点包括:1)流通仓库2)集货中心
3)分货中心4)加工中心
5)配送中心6)物流中心
7)物流园区
30、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1)物流网络规划:物流设施选址规划
物流线路规划
2)物流设施平面布局规划
3)物流设备选择与布置设计
4)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5)物流运作系统规划
31、物流系统合理化:是指物流过程中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协调运行,能适应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准则
32、(物流设施设备的)布置设计:就是通过对系统物流、人流、信息流进行分析,对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通道和场地做出有机的组合与合理配置,达到系统内部配置的最优化
二、图题:197-199页
1.自营型配送模式:企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内部各部门、厂、店的物品供应的配送。
2.共同配送模式:物流配送企业之间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联合体。
3.互用配送模式:是指几个企业为了各自利益,一七月的方式达成某种协议,互用对方配送系统而进行的配送模式。
4.第三方配送模式: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
图8-3矩阵图决策法加199页文字
三、计算题:127页定量订货法
定期订货法
四、单选、判断:
1.期中试卷
2.80页----4.3运输决策--1)成本比较法
3.90页----5.2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构成4.107页---5.3物流设施设备规划设计
5.110页---5.4物流设施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6.138页---7.1.3--1)物料分类
2)移动
7.146页---7.3现代装卸搬运的作业方式
8.154页--7.5装卸搬运设备的分类、选择与运用
9.160页--7.6物流装卸搬运系统的设计方法 10.192页--(5)数据分析
6.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判断题 篇六
1.物流系统的长期(动态)分析就是对一个物流系统各项物流活动所涉及的成本在一个时间点 或在一个产出水平上所进行的分析。(错)改正:物流系统的短期(静态)分析就是对一个物流系统各项物流活动所涉及的成本在一个时间点或在一个产出水平上所进行的分析。或改为:物流系统的长期(动态)分析技术强调用长期观点进行分析,需要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流系统的总成本随产量的变化情况,并计算系统 的平衡点。
2.蜂窝损失是由于无效利用存储空间而使存储区域能力损失的百分比。(对)
3.物流信息中心是使物流各项功能有效协同起来运行的指挥调度和掌握全局服务项目、业务量、服务质量、货物动向、车辆状态、运营成本等的控制机构。(错)
改正:物流控制中心是使物流各项功能有效协同起来运行的指挥调度和掌握全局服务项目、业务量、服务质量、货物动向、车辆状态、运营成本等的控制机构。或改为:物流信息中心是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是进行物流过程调控的前提和基础。
4.直线式组织是一种按基本职能组织物流管理部门的组织形式,是一种非正式的组织结构。(错)
改正:直线式组织是一种按基本职能组织物流管理部门的组织形式,是一种正式的组织结构。
5.指标的整体完备性就是指标体系的指标全面性。(对)
6.物流系统构成中的作业子系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流通加工系统(错)
改正:物流系统构成中的作业子系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运输系统和仓储系统。
7.物流系统构成要素不存在“效益悖反现象”。
(错)改正:物流系统构成要素存在“效益悖反现象”。
8.物流组织机构有非正式物流组织、半正式物流组织、正式的物流组织三种可供选择的组织结构形式。(对):
9.集装箱标准按使用范围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城市标准四种。(错)
改正:集装箱标准按使用范围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公司标准四种。
10.物流服务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高质量的顾客服务,可以不考虑成本。(错)
改正:物流服务管理的目的就是以适当的成本实现高质量的顾客服务。
11.配送中心作业区域布置形式中的直线式,适用于作业流程简单,规模较大的企业配送中心.(对)
12.对于一个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而言,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是系统设计阶段要完成的工作。(错)
改正:对于一个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而言,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是系统分析阶段要完成的工作。
13.拉动式生产模式下的物流运作容易产生大量的在制品库存。(错)改正:推动式生产模式下的物流运作容易产生大量的在制品库存。
14..直线型物流管理组织中物流经理只起一个参谋”的“作用。(错)改正:直线型物流管理组织中物流经理对所有的物流活动负责。
15.在物流战略实施模式中,渐进式发展模式是对企业物流不合理状况进行局部的改良。(错)
改正:渐进式发展模式是指分阶段实施物流战略。
16..货运代理人是指专门经营海上、铁路、公路、航空等客货运输业务的运输企业。(错)
17.改正:货运代理人是指根据委托人的要求;代办货物运输的业务机构。有的代表承运人向货主专业好文档揽取货物,有的代表货主向承运人办理托运,有的兼营两方面的业务。
17.解析方法是将实际问题用数学方程和逻辑关系的模型表示出来,然后通过模拟计算和逻辑推理确定最佳的配送中心选址布局方案。(错)
改正:解析方法是通过数学模型进行物流网点布局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需首先根据问题的特征、外部条件和内在联系建立起数学模型或图解模型,然后对模型求解,获得最佳布局方案。
18.专业化的自营物流战略是指企业与一个或多个业务相似或互补的企业发展物流战略联 盟,整合其业务流程特别是物流资源,或者共同投资建立物流服务设施,共享这些物流资源,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或范围经济效应。(错)
改正:专业化的自营物流战略是指企业把物流独立出来,自己或与别的企业合资或合作成立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和服务体系,独自面向市场开展经营。
19.物流线路的多样性是指不同类型的物流线路都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错)
改正:物流线路的多样性是指物流线路具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如铁路、公路、水路等。
20.潜在物流需求是指由专门经营物流业务的企业承担的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物流业务需求。(错)
改正:潜在物流需求是指企业自行承担的物流需求。
21.水路运输运费较高,但速度较慢。(错)
改正:水路运输运费较为低廉,但速度较慢。
22.在仓储系统设计合理化的标志中,分布标志是指被储物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花色的储存数量间的比例关系。(错)
改正:在仓储系统设计合理化的标志中,分布标志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储存的数量比例
7.物流系统规划战略 篇七
受原材料、燃料、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部分地区中小物流企业陷入困境, 开始退出物流市场, 大型物流企业利润普遍下降, 有的已出现严重亏损。一些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开发创新型、增值型业务, 寻求新的生存发展空间, 市场面临重新“洗牌”, “缓”成为市场主基调。一是物流市场需求趋缓。在社会物流总费用中, 运输费用比重下降的同时, 保管费用快速增长, 说明库存增加, 市场供大于求开始显现。二是物流市场价格涨幅趋缓, 波动明显。运价的大幅下降, 造成市场起伏很大, 不利于物流市场的稳定发展。三是物流总体效益增势趋缓, 反映出现代物流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有所下降。四是物流业投资增长趋缓。
自去年9月份以来, 为遏制经济快速下滑趋势, 我国适时进行了宏观调控, 推出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部署, 规划立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解决当前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保先进生产力, 保重点骨干企业, 促进企业平稳发展, 同时兼顾解决制约物流产业振兴面临的体制、政策和设施瓶颈, 促进产业升级, 提高产业长远的竞争力。针对物流业作为新兴产业的特殊性, 规划第一次完整地、科学地明确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提出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不仅是物流业自身的需要, 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物流规划的出台的确推动了国内物流市场的发展, 在金融危机的负面作用下, 2009年第二季度的物流需求系数并未如业界预计的下滑, 而是依然与2008年全年物流需求系数持平, 保持了3.0的位置, 这一点与中国物流市场自然增长的趋势不谋而合。据统计, 在经济下行的拉力和物流规划出台的推力的双重作用下, 依然有5%的物流公司业绩逆势上扬, 同时也有80%的物流公司无法响应规划, 其中尤以中小型物流企业为甚 (见图1) 。绝大多数受访企业体现出对物流行业标准和物流供应链信息化的强烈期待, 认为标准化和信息化是我国现代物流建设事业首要解决的问题;而区域物流和重点行业物流在2009年第二季度呈现出逐步回暖的趋势。另一方面, 物流外包市场走势乐观, 37%的受访企业已经将其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服务商, 在已经外包物流业务的企业中, 多达46%的企业表示将增加其物流外包业务 (见图2) 。在所有的制造、零售流通企业中, 89%的企业对其专业物流服务商的物流供应链信息化系统提出了要求 (见图3) 。所以, 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 不仅流通环节会有很好的发展, 物流供应链软件行业将伴随着物流的发展而保持高增长的态势。
在金融海啸下, 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物流业, 国家的主要任务不是抛救生圈, 而是抛改善和升级市场的生态圈, 抛救生圈应该是企业家的主要任务。在中国当前市场形势下, 如何营造一个“道法自然”的和谐物流产业生态圈?在2006年的国家“十一五”规划中, 已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这次物流规划不但真正意义上提升了物流产业地位, 而且将推动我国完善和升级物流市场环境。国家已经抛出物流规划的生态圈, 企业家或企业高管要抛救生圈。不过, 救生圈除了企业量身定制自救措施外, 还要从战略发展角度决胜未来。物流规划出台, 给物流业发展带来诸多发展机遇, 但也有诸多挑战。挑战既有来自自身的, 也有国际的。建议企业能够抓住机遇, 实现四个战略转变。
第一, 人才战略上, 从聪明人才战略变智慧人才战略。人才战略仍是未来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一大关键。日本、韩国、台湾物流业能在全球领先, 靠的不是船队和车队, 而是人才队伍。中国物流业目前已经不缺底端操作人才, 而是缺既能操作又能管理的中高层人才。
物流生态圈里食草动物要变食肉动物, 就要善于运用智慧。而我们第一批民营物流企业家, 10个可能有9个出身于司机、搬运工等, 他们靠头脑聪明, 抓住机遇发展起来。但今天的物流业已经从传统的运输、仓储等简单服务, 变成依赖管理服务和技术服务的新型服务业, 需要运用管理的智慧、科技的智慧, 创新的智慧。
第二, 管理战略上, 从拥有资源战略变驾驭资源战略。这一点美特斯邦威总裁周成健说得好, “这个时代不是你拥有多少资源, 而是你驾驭多少资源。”在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的全球化供应链上, 正在升级发展中的中国企业, 犹如上山爬坡, 如果在行囊背包里装太多资源, 可能爬不到山顶就累倒了。我们的工商企业物流管理者一定要学会驾驭供应链, 我们物流企业的管理者也一定要学会驾驭产业链。
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 奥运物流并非都是UPS做的, UPS只是统筹整个物流运作, 对于大量琐碎物流服务, UPS分包给大大小小的中国物流企业。结果谈奥运物流, 人们只知UPS, 不知中国企业做了很多事。因为中国企业做的是牛马活, 我们虽有主场优势, 丰富资源, 但被驾驭被管理。
从拥有资源战略向驾驭资源转变, 需要我们物流企业建立适应市场发展的运营和管理制度, 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和管理模式。
第三, 科技战略上, 从劳动密集型变技术密集型战略。物流业在国人印象中可能就是脏兮兮的司机、搬运工, 或灰头土脸的快递员。
物流规划明确提出了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并把物流科技攻关工程列入九大重点工程之一。这些都利于物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第四, 服务战略上, 从中国价格战略变中国价值战略。我们过去说的中国式物流服务更多是靠价格战打天下, 这种导向使我们服务品质不高。现代物流服务是消费为导向, 以客户为中心的。物流企业必须从客户出发, 通过提升客户价值来获得自身的价值回馈。
8.物流系统规划战略 篇八
【关键词】企业战略规划;ERP系统;应用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迅速,我国的网络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随着导致了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开始越来越激烈,信息化技术正随波逐流进入到企业的管理中来,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企业需求,为了迎合现在的发展,信息化已经变成企业面对全球竞争,提升企业主旨竞争力,尽快融入市场需求的重要方式。尤其是青海城市已经把信息技术做到极致了。现在,有许多大型企业已经发现信息化做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将大量的成本都放到企业信息化中来。但是我们要清楚的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这条道路上会有许多难题需要我们解决,而不是盲目的追崇侥幸心理就会等到回报的泡沫。企业一定要充分的了解信息化建设的严重性。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挑选适合自己企业今后发展的方法,做到稳稳当当,小心谨慎,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
一、企业战略规划的拟定步骤
企业战略规划一共分成五分部分:第一,企业一定要明确公司的职责和任务。第二,企业要对拟定的战略进行分析。第三,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战略。第四,企业根据战略实施的效果反馈采取适当的战略决策。第五,企业根据战略实施效果反馈进行管理。
二、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
企业可以根据战略规划的以下步骤具体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企业战略规划的内容。
1.明确企业任务
我们根据企业的背景文化和企业管理风格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客户的需求和期望,设身处地为相关人员的不同需求,清楚认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总的来说,我们只要着重两个问题进行解决。
(1)企业的主旨问题
①企业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企业?
②企业今后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企业?
③企业应该成为什么类型的企业?
(2)企业经营目标的问题
①谁才是企业的真正顾客?
②顾客究竟想买些什么?
③企业应该进入什么类型的市场?
④什么样的市场发展前景最好?
2.企业战略解析
企业战略分析即是根据企业所处市场的结构特点,前在要求以及对竞争对手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等相关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对企业的内部环境也要进行合理的分析。
(1)市场细分
我们根据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和购物习惯进行市场化分将其分成几个统一的顾客群体。例如我们跟已根据消费者的职业特征,年龄以及收入状况进行划分。企业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合的市场并实行市场定位。而市场定位的概念就是按照产品的特点在顾客心中留有理想的位置。
(2)组织分析
企业要根据所处的环境和行业,行业的产品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行业对立的事物和界限等问题分析。比如,产品之间的集中度,在市场上,我们根据排行在前几位的的企业产品的销售量与市场整体的销售量进行比较,进而了解了行业的操纵水准。
(3)对手分析
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我们要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因此我们就要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状况,并进行分析。好的竞争对手就想我们的一面镜子,不仅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企业的优势,又能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不足,这对拟定竞争战略是非常重要的。
哈弗大学里有一位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企业要想得到好的发展,就必须要面对五个竞争对手,它们分别是现在行业中存在的竞争对手,正在等待机会的竞争对手,生产替代品的厂商,消费者和提供货物的人员。其实这5个对手并不可怕,最可怕的競争对手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3.选择合适的企业战略
在与竞争对手竞争时,我们一定要选合适的企业战略。好的战略不仅可以很好的击退竞争对手,也为企业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1)总成本当先战略
为了占据主导市场,更加吸引消费者,首先我们就应该在货物的成本上加大力度。好的产品不仅可以占据好的市场,这为今后产品的稳定性能和市场的需求都得到个提高。产品的好的包装不仅可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差别化战术
由于市场上商品千篇一律,包装不同但是里面的内容大致同一样,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那我们就从产品的质量和顾客的服务上着手,例如我们可以创建自己的品牌形象,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顾客,并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网上商城,顾客不用出门也可以过买我们的商品,我们并提供上门服务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
三、企业战略规划及其在ERP系统中的运用
在ERP中,在计划上就分为5个层面。一是企业经营规划;二是制定生产大纲;三是主生产计划;四是车间工作及购买计划;五是实操计划。ERP中的规划就是根据企业战略规划演变来的。换句话来说,企业战略规划就是根据ERP的规划展现出来的。
四、结束语
截至到目前,通过本篇文章的阐述我们对对企业战略规划有个新的认识,我们了解了EPR系统在企业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执行ERP的过程中,应掌握好ERP数据化流程,全力推进企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梅. 企业战略规划及其在ERP系统中的应用[J]. 四川兵工学报,2003,05:13-16+24.
9.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实训报告 篇九
一、实训目的主要是通过“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实训课让学生对物流战略做一次系统的设计训练,它是物流行业系统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物流战略流程设计、物流组织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工作实践奠定基础。
2、通过分析企业的内外环境,找到企业的准确定位,掌握企业物流战略制定的基本原理与运作方式,培养学生将理论用于实际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通过常用数学优化方法的使用,数学模式的建立,进一步强化学生业务基础知识,强化学生对其它业务工具的应用能力。
4、组织结构与职位设计的训练,主要是为了学生走入实际工作进行物流组织变革,形成高效的物流管理运行机制以及毕业后快速走上中高管理层奠定理论基础。
二、实训内容
我们小组的实训题目是广西钦州保税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经过我们组员的讨论后我们确立了大概的框架。然后我们开始分头行动查找资料,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站的电子文献和网络资源,在百度、SOSO、谷歌里面找内容。然后我们找了有关钦州保税物流园区概况,钦州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定位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中国-东盟合作以及面向国际开放开发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发展目标是: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面向东南亚,力争成为运行高效、功能完善、开放度高的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和资源配置枢纽,进一步促进广西北部湾港口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以及钦州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包括港区概况、功能定位、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根据这些基本资料,接着开始整理,对钦州保税物流园区进行SWOT分析,明确钦州港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判断所处环
境和外部存在的机遇和威胁,分析出钦州保税物流园区发展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找出钦州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对策。参考所找到的文献,我们就针对制定加快钦州保税物流园区发展做出了一些比较好的建议:完善钦州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高效的口岸服务系统和信息系统;完善保税物流园区政策法规体系;构建服务型、技术性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集装箱货源的招揽力度;开展特色保税物流业务。
三、实训总结
10.中国物流发展战略与物流体制改革 篇十
物流这一概念的形成和物流管理科学的建立只不过几十年的历史,引入我国也仅仅十几年时间。但是物流这一概念赖以形成的流通行业,却已历史久远,早在人类社会出现商品交换的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覆盖最广泛的产业。
传统的观点认为交通运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增加,人们对这一传统观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近些年来,物流管理与物流技术在工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应用和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包含交通运输在内的、包括了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诸环节的物流系统,已成为国家经济在高起点上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物流行业已成为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
因此,我们必须用一种新的思维与观念,从整个物流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和探讨中国生产、流通、消费等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中生产和流通被当作两个彼此隔绝的要素,运输也被分割成许多不能有机联系的过程。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这种模式已经发生变化,相互之间的界限开始逐渐被打破。生产与消费,以及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的流通等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将被“物流”综合在一起,形成为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客户要求为宗旨、获取系统总效益最优化的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行业。
一、目前中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物流业也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一样有了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改革了流通管理体制和流通组织形式,逐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机制;加强了对交通、通讯等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了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与物流相关的交通运输、信息通讯、仓储、包装和配送等各行业都有较快的发展。
1?交通、通信等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为提高,市场物流网络逐步扩大到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5?7万多公里,其中复线1?9万公里,复线率达33?1%;电气化铁路1?2万公里,占总里程21%。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771公里,一、二级汽车专用公路约2万公里。内河通航里程11万多公里,沿海主要港口码头泊位已达1330个,其中万吨级泊位449个。民用航空航线里程达到186万公里。输油输气管道总长约2?04万公里。各种运输工具的数量和质量也都有很大提高。以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交通运输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已经大大缓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邮电通讯事业从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公用通信网的通信能力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邮电通信网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城镇,全国城乡电话网总容量超过1亿门。网络规模居世界第2位。数字数据网总容量达到46万个端口,已具备提供现阶段国民经济信息化所需要的通信能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专用物流信息网络开始在一些部门和地区建立。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品流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目前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已通过市场解决,物资流通市场主体向多元化发展。过去从事物资流通的企业已经脱离了计划体制的束缚,大步走向市场经济的海洋,初步形成一支社会化、专业化的产业队伍,并建立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乡一体的流通网络。19,全国各类消费品市场总数已达87000个,其中批发市场14000多个。作为流通领域的新型营销方式连锁商业和配送服务正在兴起,全国已有连锁公司1000多家,连锁经营网点达15000个。物资配送试点企业已扩大到40多个城市。
2?物流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
物流规模是从量的角度反映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主要包括物流活动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的作业量。但中国一直没有系统的专门的社会物流量统计。由于货物运输是物流过程中真正实现产品位移的中心环节,用货物输送量和输送能力来衡量社会物流规模是最接近实际的。根据统计资料,年全社会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货物运输量127?6亿吨、货物周转量3?8万亿吨公里。
在全社会货运总量中,公路运输所占比重达到76?5%,居五种运输方式之首,在社会物流中具有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国际经济交往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快速增长,1997年全年进出口总值3250亿美元,居世界第10位。代表中国国际物流发展规模的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量在近几年平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1997年首次突破千万TEU,达到1076万TEU。以沿海主要港口为中心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初步形成。
3?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
物流质量主要由物流时间、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率来衡量。中国物流业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物流质量总体水平比较低。
(1)物流时间。据有关资料介绍,工业生产中物流所占用时间几乎为整个生产过程的90%。在货物运输中,中国现行运输管理体制也制约了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衔接,一定程度上也减缓了物流速度。目前,全国铁路货运列车的平均技术速度仅为45公里/小时;因散装、集装箱运输技术尚未普及,装卸效率低,铁路货车中转停留时间约5小时。公路运输营运货车平均车日行程仅200公里左右,车辆工作率约60%。城市内运输由于道路面积增长与车辆增长不适应,车辆运输速度不断下降。在一些大城市,平均车速已下降到每小时15公里,严重影响了城市物流效率。
(2)物流费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运输费用在生产费用中因各部门产品对运输的依赖程度不同,其所占比重也不同。根据1992年国家投入产出表,运输邮电费用在农业生产总费用中占3?29%,在工业生产总费用中占7?15%,在建筑业中占8?63%,在商业饮食业中占14?98%,在其他服务部门中占7?8%。如果从物流业总体费用考虑,有关资料显示,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从帐面反映已超过40%。
(3)物流效率。在总体上分析计算物流效率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流过程非常复杂,物流活动的不同内容和形式,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分析物流效率。这是我们用物流相关行业的成本费用总和与GDP的比值来评价物流总体效率。据有关资料介绍,1986年美国物流费用支出为4430亿美元,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39800亿美元的11?1%。在1979年到1986年间,美国物流费用支出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呈现下降趋势。1981年最高,达到14?7%,到1985年下降到11?1%。这说明物流效率提高了。
根据1992年全国第三产业普查资料,把交通运输、仓储、代理和批发等行业的成本费用之和与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比较,大约占比重为15?47%。如果考虑其他相关流通环节的费用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损失,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
4?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中国的物
流行业发展滞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管理体制的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目前为止,中国物流业仍然是分散的或者称多元的管理方式,涉及到铁道部、交通部、民航局、国内贸易局、外经贸部、能源部、农业部等专业部和国家计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由于体制没有理顺,各部门之间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种种问题。
另外,已经形成的社会物流系统与企业物流系统由于管理的目的、手段不同,二者不能有效地结合和协调发展,也对物流合理化产生不利影响。
5?物流科学研究亟待加强
物流科学是融汇了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的综合科学,其内容包括相当广泛,如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流通科学、运输科学、仓储科学、营销科学、再生科学以及机械、电子等方面专门技术。物流科学是现代大生产、大流通的必然产物。
中国对物流科学的研究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专门的研究机构不多,在理论上尚未形成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科学体系。目前,对于企业物流的研究比对社会物流研究要深入一些,对于物流技术的研究水平比对物流管理的研究水平要高一些。今后,随着人们对市场经济理性认识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将对中国物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都会对中国物流科学和理论研究的进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二)中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中国物流业经过近些年的加速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但是从总体上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物流效益不高、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物流业相对于第三产业中其他行业和其他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关系仍不协调,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规律要求的物流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加强。主要表现在:
(1)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仓储设施落后,大量的仓库是五、六十年代的老旧建筑。
(2)技术装备落后。现代化的集装箱、散装运输发展不快;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低。
(3)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由于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加剧,加上市场发育滞后,全国物流企业处于小、多、散、弱的状况,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
(4)物流行业人才培训和物流信息工作亟待加强。物流人才和信息化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的根本条件。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做得很不够,主要是没有一个部门来负责。近年来国内贸易部门加强了物流学会的工作,这对于物流人才的培训和信息化会推进一大步。但这只限于内贸部系统,依然不能解决整个物流行业的问题。
2?第三产业领域改革和管理相对滞后,一方面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管理法规不健全,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商品放开后市场流通秩序比较乱,物流企业普遍自身经济效益不佳。国有物流企业从运行机制、组织化程度、经营方式等方面都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骨干或主渠道地位发生动摇。
3?没有对物流系统发展的.统一规划。物流业既然是全社会的服务行业,覆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产业,就更应该重视它的总体发展规划。应当把物流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来抓,就像对工业和农业进行总体规划一样,制订具体的发展目标,分部门组织实施,使物流行业各个部门协调发展。
4?对于搞好物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不深,思想观念仍旧没有脱离旧体制的束缚。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流通不再只对生产起一种反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流通对生产起一种决定作用。朱?基同志说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真正搞好,解决好流通问题最重要”,“只要把流通领域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正确地解决了,那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就基本完成了。”我们必须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角度来认识搞好流通、建设好物流系统的重要性。
二、中国物流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当前物流发展面临的经济环境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大为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正在形成,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曾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已经结束。进入九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需求不足、市场过剩的矛盾加剧,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局面和严峻挑战。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的结构转换时期。在买方市场稳定形成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约束强化的环境下,现有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支撑能力明显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生产供给结构不适应消费(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需求的变动,多年来条块分割的投资体制所推动的过度重复建设,使企业组织、生产力结构的不合理和市场中的一些行业过度竞争现象加剧;同时,消费结构升级又受到现行体制和政策因素的制约而困难重重。上述问题必须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实施一系列的结构调整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才能逐步解决。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中国这样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告别了短缺经济并向买方市场转化,不仅仅反映出社会生产供给能力的量的增加,更深刻地反映了经济素质的质的变化。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它标志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从资源约束为主转向需求约束为主,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不仅只存在于生产领域,而且已经开始转移到流通和消费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快速的发展是由生产领域的产业资本扩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来推动的。但是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流通领域却未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突出表现在以国有商业企业为流通主渠道的地位日益削弱和商业信用的急剧下降,以个体商贩为主体的“集贸市场”式流通方式正在成为城市日常消费品供应的主渠道。流通行业的高度分散化经营不仅使社会商品流通费用增加,而且将成为生产发展与消费扩大的障碍。
为了启动经济增长,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并把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政府投资重点。投资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一方面是量的增加,更重要地是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基础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这是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我们应当抓住这次机遇,使中国的物流产业在进入21世纪的头一个五年里取得较快的发展。
(二)中国物流发展战略和目标
1?物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新形势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给物流业提出了既要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又要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双重任务。物流行业要适应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地实现从思维方式到经营方式的转变,真正做到在争取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为生产企业挖掘“第三利润源泉”搞好服务。物流行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要在提高整体的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扩大规模和专业分工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不断用市场需求的变化为目标来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方式。
2?发展我国物流业的战略和目标
(1)发展战略
①坚持调整和优化结构、速度和效益相结合,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化服务为根本目的,使物流业的发展在整体上有较大的突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体制、机制、制度和政策上为综合性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②坚持城乡结合,促进全国物流系统合理布局。以中心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战略重点,把城市物流体系与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结合起来。 ③坚持统筹规划,加强宏观政策指导。要把制定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相互配套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作为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加快研究制定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政策。
(2)发展目标
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和深化体制改革,使物流业初步建立起基本适应社会物资流通需要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在经济中心城市造就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物流企业;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效率的区域物流网络;进一步完善若干条以沿海重要港口城市为中心的国际多式联运系统,以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和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需要。
(3)物流业发展的重点
根据中国物流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物流业发展的重点应当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强中心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和管理系统的建设。中心城市一般都是交通枢纽,不仅是不同运输方式的联接点,也是物流的集散地。中心城市物流系统的建设对于全国物流系统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②加快物流企业改革步伐,按市场经济一般规律要求,组建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大型物流企业。特别在中心城市,结合交通部公路主枢纽建设规划和国内贸易局物流中心建设规划,积极推进物流团地的建设,加快流通代理制发展,形成一大批服务社会化、经营专业化、内外贸易结合、批发零售结合、流通与加工一体的新型流通产业群。
③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和标准化的建设。物流设施、物流管理和信息是现代物流的支柱。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我国至今未形成统一的物流信息系统。国家邮电通信业高速发展,给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应该把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和制定物流技术标准放在优先的地位来抓好。
④加强有关政策研究。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在新旧体制并存的环境下,制定正确的政策就成为推动物流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环节。研究制订符合促进实现二个根本性转变的相互配套和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将会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物流事业的积极性,广辟筹资渠道和扩大资金来源,加快物流业的发展。
三、加快物流体制改革的措施
物流系统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而建立、为保证社会生产和流通正常进行的各相关物流行业的综合体系。这个系统不管其内部组织结构如何,都应具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经济效益的要求。因此,为了达到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统一,使物流系统整体合理化,就必须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走社会化、专业化道路,变分散的一家一户办物流的小生产方式为集约化的综合物流生产方式。
长期以来,在中国经济领域里,物流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而是若干个行业的综合和协作,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物资和对外贸易等部门的有关企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上述各行业在政企分工的条件下通过资产为纽带的联合,使物流形成独立的产业成为可能。但是由于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的状况依然存在,使物流业的发展大大落后于市场经济的需要。为了加快物流体制改革,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切实的行动。
1?加强政府对物流工作的领导,建立权威的组织协调机构
物流业(包括运输业、仓储业、商业、物资业和对外贸易业等)是第三产业的基础产业,经过多年的建设,物流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但是由于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使得物流业发展不快,处于“小、多、散、弱”的状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社会物流整体效益差。现在我们要大力发展物流业,仅靠某几个部门或行业自我封闭式的发展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应当像过去抓联运、集装箱运输和散装水泥推广等工作一样,国家设立具有统一协调职能的专门工作机构,组织各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全国物流的各项工作。建议由国家计委或者国家经贸委牵头,交通、铁道、国内贸易、外经贸易等有关部委参加,组成一个高层次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全国物流发展工作,组织各方面力量,尽快制定规划和各项政策,并纳入到“十五”计划之中使我国物流业在进入21世纪初期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2?重视对物流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目前国内已有不少部门和大专院校设立了专门的物流研究机构或科研项目,但这些工作大都是分散的、独立的。物流的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统一协调、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各个有关部门分别按照系统发展的要求开展技术、经济和管理等专业化的研究,才能使我国物流业发展走向健康轨道。因此,建议由一个部门(比如中国物流学会)牵头,在政府部门支持帮助下,组织全国的有关科研教育单位的专业力量,研究制定物流科学的具体研究计划,分别对企业物流、社会物流的技术、经济、管理等问题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
【物流系统规划战略】推荐阅读:
大学物流系统总结09-07
物流信息化系统07-15
物流信息化与信息系统07-10
物流实训系统的简介07-21
物流系统中的电子商务07-20
浅议生产物流系统及其运作方式09-08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示例09-17
绿色物流系统中包装材料选择研究10-14
京东物流企业战略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