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校使用和建立纠错本的几点思考
1.关于我校使用和建立纠错本的几点思考 篇一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目标,模式
通识教育的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
在西方,19世纪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20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一、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1. 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
在通识教育中,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素质教育”,可把通识教育分解成人文素养、哲学社会科学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等。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鼓励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自主选课,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素质。
2. 通识教育是“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途径。
现代大学,大多数都贯彻和践行“民主、科学、真理、正义、自由、宽容”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不仅需要大学体制保证实现,而且需要课程体系实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力图把学生培养成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尊重他人、善于沟通的人才。
3. 通识教育是弥补偏科学生知识匮乏的不足的重要方式。
中国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偏科、专业过窄的情况比较严重,在中学打基础时就分文科、理科,进入大学又产生较严重的文理分家。而通识教育则规定学生必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使学生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另外,因为通识教育特别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全面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帮助“高分低能”学生走出困境,提高能力。
4. 通识教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
如果对通识教育没有国际化的认同,就会在相当程度上失去话语权,失去国际共识,从而也就失去国际交流的一些前提。对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使通识教育融入中国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中,从而丰富和发展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二、通识课程的设置
1. 确立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要解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到底学什么的问题,学校可以以通专结合教育观,指导课程改革,推动通识和专业内容相互渗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在畅谈如何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时说,南京大学在本科生阶段进行一年半的“通识教育”,实际上就是大学阶段实行“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是西方国家已经实施了很多年的教育模式或人才培养理念,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是专一教育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学科设置窄,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快培养出社会上实用的人才,但是不能适应现代化的社会。采用“通识教育”的模式,学生会具有开阔的视野、全球化的眼光,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比如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的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等。陈校长还说,在南京大学主要瞄准三个大的领域,一个是人文,一个是社科,一个是自然科学。这三大领域实际上是构成人类自身的体系。如果一个人既具有人文的知识和素养,又具有社科方面的知识,还对自然科学有所理解,那么今后无论从事哪一种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我院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可确立“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该培养目标为通专结合课程体系的建设、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和具体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确立了根本依据和方向。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整体规划。学校拟形成由思想政治教育类、身心健康类、审美与人文类、就业与创业类、通用技能类等构成的系列通识课程是比较合理的。另外,可加上其他类,关注学生特殊的爱好兴趣。在教学计划中,设置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体系,均包括必修课、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个模块。在学时、学分分配上,各系科可略有差别。
2. 探索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既要用大部分学时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较系统地学习文学、公文写作、数学、法律、哲学、政治等通识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责任,培养完整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美国《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建议学生必须修读的通识教育课程应该包括: (1) 人文学科:文学名著、哲学、美术等;(2)社会科学:政治、社会、经济、人类学、心理学,人类关系等;(3)科学和数学:数学课、科学课、物理等。1971年,博克担任哈佛校长后,提出课程改革计划,并于1978年提出了在专业课和选修课之外建立一个“核心课程”体系。根据哈佛大学对核心课程的定义,“核心课程”是“一种综合传统学科中的基本内容、以向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知识背景为目的的课程设置”。核心课程最初被分为五大类:外国文化、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分析和道德观、科学等。按规定,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修读32门课程,其中16门为专业课,8门为选修课,8门为“核心课程”。8门核心课程必须在所提供的五大类9个领域中的8个领域各选一门课。
核心课程认为通识教育有一个共同的总目标,有一个“核心”,即通识教育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既是人文教育的标志,又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这些基本的知识通过名著代代相传,因此核心课程选择某些优秀的内容。同时,核心课程的指导原则并不是注重记住一些人名、时间和名著,而是通过“学习方法”和“探索模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它注重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正确的判断思考方式,使学生善于学习、创造,符合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要求。
借鉴美国通识课程模式,我院可以将相关的公共基础课按照通识内涵及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形成通识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个模块,设置以《大学语文》、《普通心理学》、《大学体育》、《职业生涯规划》等为核心的通识必修课模块。通识限选课让学生从课程组中选择,如在实用语文这一核心中设置普通话训练、交际与口才、应用写作、书法、商务秘书、《论语》与大学生修养等;在文学欣赏这一核心中设置戏剧欣赏与表演、电影欣赏、女性文学、中国时尚文化史、《诗经》选读等;在体育这一核心中设置篮球、排球、健美操、跆拳道、太极拳等;在心理学这一核心中设置青年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生命与健康教育等。通识限选课可由各教研室推出一系列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每一个课程组中选修一至两门,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又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至于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任选课,内容可涉及文学、数学、艺术、哲学、工程等领域,要求每个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如宠物饲养、中国茶文化等。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既重视挖掘原有课程中的通识教育要素,又适当加入新的知识内容。
3. 提高教师胜任通识教育教学的能力。
教师通识的学养及严谨治学态度,为人师表的品行,对推进课堂教学中的通专结合非常重要,但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学经验的积累非一朝一夕之功。为了提高教师通专结合素质,学校可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与指导,促进教风建设;通过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优质教师“传帮带”作用,从企业聘请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学校的优质教师队伍,进一步营造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氛围;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修提高;定期派教师外出交流学习。
美国通识教育运动代表人物Robert M.Hutchins曾说:“没有通识教育,就没有大学。”利用通识课程进行教育,主动打破学科壁垒,探索更为广阔的知识图景,开阔视野;深入研读经典,领略人类思想的深度和力度;积极进行人生与社会等方面的反思,培养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最终使学生形成健全而有力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刘小枫, 甘阳.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开放时代, 2005 (1) :41-44.
[2]陈向明.从北大元培计划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北大教育评论, 2006 (7) :71-85.
[3]陈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理念与实践探析.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1) :77-81.
[4]刘梅.中国通识教育实践模式述评.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70-73.
【关于我校使用和建立纠错本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基层政权的几点思考07-12
关于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08-05
关于矿井瓦斯管理的几点思考08-16
关于发展柘荣茶产业的几点思考09-19
关于完善监狱信息化的几点思考07-06
关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几点思考08-29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09-06
关于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09-26
关于景区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10-10
关于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