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情况是什么

2024-08-14

基层工作情况是什么(精选17篇)

1.基层工作情况是什么 篇一

但是, 数年观察下来, 我对于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多少也有了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愿意与大家共享。这里使用排除法, 先描述“什么样的工作不一定是好工作。

首先, 赚钱多的工作不一定是好工作。有人会说, 赚钱多不是好事吗, 为什么不是好工作?人生很多事情像是硬币, 有正反两面。一份工作, 赚钱多是正面, 辛劳就是反面, 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以我教授的金融学来说, 毕业之后有一些学生去投资银行工作, 投行就是个赚钱很多的行业, 但是也是一个最辛苦劳累紧张的行业。我的一位硕士生毕业之后, 在国际著名投行工作了七年, 深知其中的滋味。每天早上全体员工和高管一起看股市行情的时候, 不少人需要携带速效救心丸——因为太容易心动过速——股市行情如过山车一般翻腾上下, 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计算自己掌握的客户财富的数值, 跌了多少, 增了多少, 是十分刺激的。除了心动过速, 这个行业的另外一个职业病就是胃病, 加班加点吃饭不准时, 再加上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胃病自然不期而至。导致我这个学生最后辞职的一次事件是, 在一次上午召开的股市行情分析会议上, 她突然说不出话了, 不是嗓子哑不是感冒, 就是张着嘴发不出声音, 像一尾脱了水的鱼。救护车把她送到医院, 医生诊断是由于神经过分紧张导致的失声。

其次, 父母眼里的好工作不一定是你自己的好工作。中国父母对于子女的生活, 总是有诸多的设计和安排。这些设计和安排虽然很多时候是出于爱心, 但是未必就适合子女的个性和发展。我的一个女学生在北京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习了九年金融学, 虽然是南方人但是也适应了北方的气候。但是, 在她毕业时, 家长希望她到南方找一个大学教书。女孩子很听父母的话, 在上海的一个大学找到了一份教职。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 自己既不喜欢当老师也不喜欢在南方生活, 于是再度辗转北上, 找了一份证券公司的工作。

第三, 他人眼中的好工作不一定是你自己的好工作。找工作这个事情要说不在意他人的眼光, 是不能完全做到的。但是, 被他人的眼光左右自己的工作选择最要不得。我认识的一个熟人的孩子, 在大学学习的是文史哲专业。毕业后凭借家里关系, 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谋了一个职位。在旁人的眼中, 这是多好的工作啊——收入高待遇好说的出去找女朋友容易。但是这孩子“之乎者也”读多了, 天天在银行数钞票实在觉得乏味无趣, 辞职之后考入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读博士。

第四, 人际关系过于复杂的工作不一定是好工作。诚然, 无论哪一份工作都会牵扯到人际关系, 都离不开处理好人际关系, 这方面, 应该说, 大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是, 有些工作岗位的人际关系格外复杂险恶。需要你每天揣测上司的心意, 兼顾同事的眼光。白天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夜晚夜不能寐冥思苦想:谁是谁的人, 谁不是谁的人, 自己站哪条线上不会站错队, 说哪些话不会踩地雷。时刻如惊弓之鸟, 分秒需草木皆兵。这种工作在我看来不是什么好工作。长此以往, 一个人会变得过分敏感和猜疑, 失去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勇气, 也失去了自如平和的心态。闹不好, 尽管步步为营如履薄冰,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一步踏错满盘皆输。当然, 不能否认有些人特别长于此道并乐在其中。

说了半天什么不一定是好工作, 那么, 什么是好工作呢?这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探索去寻找, 一步不能到位也不要灰心丧气, 允许“试错”。年轻人来日方长有时间方面的优势。这份工作应该是你大致上感兴趣和喜欢的, 你稍加努力就可以做的不错的, 基本令你丰衣足食成家立业的, 当然使感到开心和愉快更好。从事这份工作, 你当然会辛苦但是不会筋疲力尽, 你自然会投入但是力所能及, 主要是你的精神状态保持的比较好——虽然离开了校园, 但是还保有书卷气;虽然告别了青春, 但是还没有老气横秋;虽然脱离了幼稚阶段, 但还是锐意进取;虽然以工作为重, 但还是有诸多的业余兴趣和爱好。简言之, 你还是一个永远行进在路上的朝气蓬勃的人——这和年龄无关!

以我的一个学生为例。我的一个女学生是北大元培学院的尖子生, 到我教课的金融学系学习金融学。最后发现自己并不擅长也不是很喜欢金融学, 更喜欢国际关系和外交。毕业之后去英国留学学习相关专业, 毕业后打算做外交官。现在她每天过的都很开心。

2.抓基层打基础是一切工作的根本 篇二

古人云: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求水之远者,必浚其源。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明白,高楼大厦需要稳固的地基,一个家庭要想和睦幸福,也必须有稳固的感情基础。大到一个政党、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个人,我们都能从其变化的轨迹中感受到稳固基础与加快发展的辩证关系。

漯阜铁路公司的前身,设施装备陈旧老化,职工冗员过多,经济效益低下,组织建设残缺不全,有诸多遗留问题;干部职工懒洋洋地干,慢腾腾地熬,随意作业更是一种常态。新的漯阜铁路公司重组两年来,虽有不同程度改变,但仔细看来,依然旧迹斑斑。要想旧貌换新颜,消除“老病根”,迫切需要我们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此其一。

由地方铁路转变为由国铁控股的合资铁路后的领导体制,要求我们自我加压,以良好的成绩早日成为国铁大家庭中合格的一员;当前,复线电气化改造完成在即,管好用好发挥好全新高等级的装备设施,要求我们一丝不苟,以良好精神状态与技能水平与之匹配;公司重组后的现状,与国铁要求相比,在管理上仍有较大差距。要全面实现与国铁接轨,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夯实管理基础。上述三种现状表明,我们必需刻不容缓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此其二。

争创“全国合资铁路名牌企业”目标,是我们认真分析了漯阜铁路具有的各种优势和条件之后,慎重提出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认真做好添砖加瓦的工作,干部职工人人都要争当高素质漯阜人,各个基层单位都要争创漯阜发展杯,争创名牌班组、名牌车间、名牌站段。只有这样,才能层层筑起漯阜铁路名牌企业的高楼大厦。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此其三。

要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繁重任务,我们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形势更加严峻。笔者认为可能会有三种结果:一是任务没能圆满完成;二是虽然完成了任务,但却捅了娄子,发生了问题;三是不仅完成了各项任务,全面建设都很出色。全体漯阜人都愿意选择后者,而不是前者。那么,要防止一边出成绩、一边冒问题,还是离不开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

通过抓基层要打牢哪些方面的基础?

要打牢组织基础。一要加强班子建设。班子是一个组织的龙头,其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是一个组织战斗能力的根本体现。班子成员要刻苦学习、多谋善思、科学统筹,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要转变作风、拼命苦干,要清政廉洁、公正合理处理问题,要尊重同志、相互支持、维护集体权威。二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要加强党群组织建设。公司党委要严格按照“四强”要求,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支部、党小组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组织党员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工会组织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切实维护职工权益,组织发动群众,全面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团组织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好团员青年突击队作用。三要加强车间、班组建设。这是过去未曾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薄弱环节。抓基层打基础,就要注重抓好基层的基层,打牢基础的基础。

要打牢思想基础。共同的思想基础,是每一个社会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建设“精神家园”,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当前,我们共同的理想就是要加快漯阜铁路发展,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作基础,而各自强调个人和单位利益,别说完成调整任务,恐怕连稳定也难以保证。

要打牢安全基础。当前,对铁路安全问题,党和国家领导、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铁路安全无小事,安全不稳地动山摇。各级领导对铁路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深刻论述,已经到了无已复加的程度。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细节决定成败,打牢安全基础必须有这样的精神状态。人人都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打牢安全基础。确保施工安全、线路轨道安全、设备质量安全、道口管理安全、客货车运行安全和操作使用新装备安全。

要打牢人才基础。人才资源已经成为第一资源,人才优势已经成为推动发展最重要的竞争优势。为此,我们必须加大人才建设力度。必须改变当前党政领导干部中好人多,能人少;机关干部中掂掂跑跑的多,能扛大梁担重任的少;职工队伍中干体力劳动活的多,懂专业精技术的少的“三多三少”状况。要通过各种措施,切实打牢公司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基础。

要打牢财力基础。资金如同企业的血脉,有了财力,企业就有了发展后劲。要打牢财力基础,一要增运增收,二要加强财务管理,三要勤俭治企。

要打牢管理基础。管理贯穿和体现在完成各项任务和日常生活之中。现在我们在管理上层次太低,要切实在加强管理上下工夫。一是标准要高,二是责任要清,三是要求要严,四是权威性要大,五是贵在经常。

要打牢稳定基础。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企业良好发展的必备环境。要保持职工队伍稳定,领导干部一是对职工的心肠要热,二是待人处事要客观公正,三是要学会借助法律。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抓基层打基础?

抓基层打基础,领导机关必须眼睛向下,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建设上。必须正确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如果只求对上负责,整天揣摩领导心思,工作浮在面上,图形式、走过场,基层建设根本就不可能搞上去。领导机关必须牢固树立对下负责的思想,通过基层建设的全面加强和提高,实现对上负责的一致性。领导机关必须眼睛向下,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建设上,坚持心往基层想,劲往基层使,身往基层去,钱往基层花。

抓基层打基础,各级干部必须转变工作指导思想,自觉克服短期行为。抓基层打基础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各级干部长期抓、经常抓、反复抓才能见到实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各级干部要处理好显绩与潜绩的关系。我们有些同志由于考虑个人前途进步较多,心浮气躁,往往注重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这些显绩,而不肯在时间长、见效慢、难度大的潜绩上下工夫。这样,可能也会取得一些成绩,出名挂号,受到赞誉,但最终会因基层基础薄弱,甚至潜藏着一些深层次危机,一旦出问题就可能是大事,最终还会掉下来。

抓基层打基础,必须提高基层干部骨干抓好自身建设的能力。在这个问题上,方法有多种,以会代训、请人授课、专题辅导、正反典型剖析、定期召开行政的党务的例会、参观见习、到国铁挂职锻炼、出题调研、集体探讨等。至于如何提高各级干部的能力素质,主要有:把上级指示同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抓工作落实的能力;抓班子、带队伍,形成和谐奋进的能力;一级抓一级,层层分工负责推进工作到位的能力;学会授权,能够充分发挥车间主任、班组长骨干作用的能力;公平处事,平等待人,善于沟通,做深入细致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敢于严格管理,扶正祛邪,奖优罚劣的能力。

抓基层打基础,必须广泛发动群众,激发干部职工抓好基层建设的内在动力。我们只有深入挖掘和充分激励、调动广大职工加强基层建设的潜能、动力和积极性,抓基层打基础才能广泛、深入、持久,才有基础、才能更加有效。

抓基层打基础,必须切实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事关漯阜铁路的发展,事关基层基础的层次,事关各级干部的前途命运,要把基层建设建立在稳固可靠的基础之上,必须下真工夫、苦工夫、实工夫来培训员工、提高员工。

抓基层打基础,必须促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基层。再好的规章制度如果不落实,或者不认真落实,就等于没有或者形同虚设。我们只有把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实到了基层,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才算有了可靠保证。

抓基层打基础,必须切实推进三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基础单位和技术骨干在基层建设中的基础作用。首先,要完善优化站段管理结构;其次,狠抓车间、班组建设;再次,要加强主要行车工种队伍建设。实现结构达标、素质达标、作业达标,只要把这三项工程建设搞好了,把这些“基础”建设中用的沙、石、砖变成钢筋混凝土了,基层建设也就稳固了。

抓基层打基础,必须加强“三线”建设。大力加强生活线、文化线、卫生线“三线”建设,标准是十能:能吃饭、能喝水、能睡觉、能看电视、能看书、能看报、能打球、能娱乐、能看病、能进站(有进站道路)。这是抓基层打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

抓基层打基础,必须抓典型推动,用榜样力量提升基层建设整体水平。在抓基层打基础过程中,各基层单位要形成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把我们的基层建设好。

抓基层打基础,必须改革评判标准,努力形成狠抓基层建设的强大合力。基层站段必须是全面发展、均衡发展、整体提高,在这个基础上,有些工作形成了鲜明特色、优势,这是好上加好。在抓基层打基础过程中,我们必须党委一条心、机关一盘棋、上下一股劲形成强大合力。

3.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是 篇三

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给我们的发展进步带来了新机遇、新活力,也带来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高发、多发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的相互交织中做好群众工作、处理好社会矛盾纠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我们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我们红眼川乡以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下乡住村帮扶活动为抓手,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已先后组织开展了5次不同主题的干部下乡住村帮扶活动,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8111件,整理出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建议3624件,其中已整改落实2420件,正在整改和规划落实的有1204件。目前,全县农民群众心齐气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形势和谐稳定,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面对面”宣传,使群众充分了解党的方针政策

群众对政策的理解、拥护程度,决定政策的落实力度。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发现,因群众不了解、不理解而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常常发生。广灵县是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全县农业人口占80%以上,受历史及客观因素制约,工业经济规模小不发达,农业生产要素分散效率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在贫困地区很具有代表性。在推进全县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县委定目标,政府抓落实,但真正实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全县每个乡村各有优势,影响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也不尽相同,面对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群众了解不了解,买不买账,他们在想什么,准备怎么做,具体到每个农村发展的亮点在哪里,中长期发展怎么规划,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全县总体发展目标的落实程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中,10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每次都要在所帮扶的村住上几天,组织召开群众见面会,与群众面对面座谈,广泛深入讲解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将党的方针政策、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原汁原味、完完整整地交给群众,让群众及时了解、入脑入心,取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共在农村开展政策宣传活动2700余次,宣传对象涉及 4.2万户、8万余群众。与群众面对面,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和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推动了党在农村多项政策的深入落实。

二、“心贴心”交流,使群众的所思所盼成为决策的依据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温家宝总理也指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策略安排,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在下乡住村中,全体下乡干部始终带着感情,真正融入群众之中,与群众说得了话,交得了心,干部与群众感情增进了,距离拉近了,关系密切了,成为群众的知心朋友。他们进村入户,了解民情,广泛收集社会信息,敏锐观察和分析社会热点、焦点和难点,及时捕捉和把握群众的呼声、需求、心理情绪以及各种负面的矛头倾向,获取群众所思所盼、所喜所忧的第一手资料,收集民意,倾听民生,汇集民智,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梳理归纳,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民主

决策、依法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新建和修缮了学校,减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书本费、住宿费;投资2.6亿元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45个,在9个乡镇新建了高标准寄宿制学校,实现了校舍安全全覆盖;招聘特岗教师300余名,充实了师资力量。全县学校软硬件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教。同时,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了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手牵手”帮扶,使群众的困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我党从建党之初就舍弃特殊利益,视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党的根本宗旨。这不仅是党始终高扬的一面旗帜,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住村帮扶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千方百计解群众疾苦、帮群众急需、化群众忧愁、为群众办实事,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与180个行政村建立了定点长期住村调研帮扶对子,针对群众遇到的各种困难实行“手拉手”帮扶。在春耕备播时组织了“千人万户大调研,关注民生促发展”主题活动,入农户,摸实情,做好规划;在夏初遭遇旱灾时组织开展“保播种,保民生”万人抗旱活动,干部与群众心连心,冲锋在前;在秋后农闲时组织了“抓农廉、强党建、千人住村谋发展”主题活动,规范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农历岁末年初组织了“进万家门,解万家难,暖万人心”帮扶活动,逐户访寒问暖,总结当年,谋划来年;在“十二五”开局之初又组织了“弘扬右玉精神,争创时代先锋”主题活动,在帮助群众、服务群众的同时增强干部的群众观念,设身处地多为群众着想,遇事不是站在群众之上,而是站在群众之中,不是站在群众的对立面,而是站在群众一边。在下乡住村帮扶中,每年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0余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脱贫难等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四、“肩并肩”劳动,使群众的艰难、艰辛成为干部转变作风的砥砺石

我们党90年来的历史,就是党同人民群众共克时艰的奋斗史,是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发展史。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也正是在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只有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群众才会从心底相信党,拥护党,各项工作才能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干部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要求下乡住村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下乡住村的县乡干部在与群众肩并肩劳动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群众是衣食父母”,也深深体味到了群众的艰难、艰辛,思想真正受到了触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牢固了,锤炼了党性,转变了作风,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群众高兴地说:“老八路的作风又回来了!”过脑经心的亲身劳动体验,是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换来了干部由衷的爱民情怀和服务意识。干部们争先恐后结对帮扶全县142名孤儿,两年来帮扶款物折款共20多万元;从2008年开始,连续三年累计捐资439万元建成了涉及6乡镇、总面积4159平方米的16所农村康乐院,现已供养农村五保户126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五保户的生活状况。

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使干部下乡住村这一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方式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在推动常态化、系统化、制度化和力戒形式化方面下功夫。

第一,干部下乡住村要常态化。干部下乡住村要真正发挥应有作用,必须坚持不懈,长期开展。既可根据季节安排,又可按照要求安排;既可普遍安排,又可根据专项任务安排;

既可逐村进行,也可根据特殊情况在部分村进行。总之,要使干部下乡住村成为一项经常性的活动,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去,哪些村急需就先去哪些村。既不能为“装点门面”而敷衍应付,也不能时断时续、半途而废。

第二,干部下乡住村要系统化。一要上下联动。既需要县乡干部下乡住村,也需要上级领导干部抽出一定的时间下乡住村。这样能使各级干部及时了解群众衣食住行、体察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从而增强各级领导决策的针对性、准确性。同时,也使各级领导干部在教育群众、帮助群众、鼓舞群众中得到锻炼,转变作风,增强履职的主动性、有效性。二要进行延伸。将干部下乡住村这一做法延伸到住厂、住校等等,把做好群众工作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层次,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确保群众工作全覆盖。

第三,干部下乡住村要制度化。一是建立长期定点住村帮扶制度。将住村地点、人员,帮扶的目标任务,不同层级干部住村的时间、具体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特别要强调坚持“四要四不”:即要坚持住在农家,不住村委会;要坚持轮流在农家吃派饭,不在村集体吃;要坚持住村时间,保证时间不减少;要坚持办好事、办实事、真办事,事事有记录,不敷衍了事。二是建立干部下乡住村督查制度。成立专门的督查组,采取抽查、听取汇报等形式,随时对住村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防止个别干部图形式、走过场、敷衍应付现象的发生。三是建立干部下乡住村评比表彰制度。对下乡住村坚持得好、实事办得好、群众工作做得好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并优先提拔重用,对下乡住村表现差的干部严厉批评。

4.基层工作情况是什么 篇四

一、当前基层连队在开展文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重视不够,认识上存在偏差

一是只重视工作、忽略了军营文化建设。

二是缺乏计划,随意性大。

三是制度不落实,活动不经常。

(二)活动内容“老套”,不能适应新时期广大官兵对文化活动的需求

(三)方休活动器团少,开展活动的内容形式受限。

(四)文艺骨干少,活动质量低。

二、搞好部队基层文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认识,加强领导,形成抓文化工作的合力。

1.认识要到位,工作要熟悉。

2.组织要到位,领导要带头。

3.责任要到位,作用要发挥。

(二)注重加强对挖掘和培养

加强基层文化建议,关键在于培养优秀的文化人才。

1、注重发挥大学生士兵的作用。

2、建立文化骨干发现、培训和保留机制。

(三)把握中心,以人为本,唱响基层文化主旋律。

1、要有鲜明的思想性,体现部队特色。

2、要有前列意识,体现时代特色。

3、要有创新意识,体现群众特钯。

(四)依托红色文化育人活动,营造军营文化活动氛围。

5.什么是党务工作 篇五

党务工作是个广泛的概念,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纪律检查工作等各项内部的事务性和业务性工作统称为党务工作。实际工作中,党务工作就是围绕党的建设而进行的一系列具体的党内管理活动。比如,发展党员工作、党员教育工作、党员管理工作、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党内监督工作、党的组织宣传工作。

二、党务工作与党的工作、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之关系。

党务工作与党的工作、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有联系,又有不同。

党的工作,是外延最大的概念,它是指党所从事的全部活动,除包括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党务工作以外,还包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军事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以及处理与外国政党关系的外事工作等。当然包括党务工作的全部,而党务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一小部分。

党的领导,是从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地位讲的,是指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从事党务工作,而党务工作又是为了党的更好领导服务的。

6.基层工作情况是什么 篇六

一、强化“三种意识”

(一) 强化责任意识

自银行业监管工作从人民银行单独分离后, 县支行面对矛盾和风险、维护稳定的压力更大, 任务也更重了。在此情形下, 唯有适应新形势, 转变旧观念, 树立新思路, 才能做好县支行案件防范工作。在这里, 强化责任意识可以说非常重要, 即要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是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搞好本单位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始终把维护辖区金融稳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要把加强内控建设、维护安全作为头等大事, 要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要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 防范控制, 主动化解, 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内部和萌芽状态;同时, 要坚持依法行政, 改进工作作风, 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二) 强化发展意识

面临当前加快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大好机遇, 县支行要强化发展意识, 妥善协调辖区各金融机构的关系, 努力构建辖区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强化和谐发展的意识, 改进维护稳定工作的方法, 提高维护稳定工作的能力, 切实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努力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另一方面, 要切实加强安全管理, 严格落实责任制, 有效避免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为实现经济金融业快速、协调发展打好基础。

(三) 强化风险与服务意识

为把服务经济建设贯穿到整个稳定工作之中, 为推进辖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县支行要强化风险与服务意识:一是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 大力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全面落实内控检查力度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把治安防范、治安管理、集中整治、社会控制等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打击、防范、控制工作机制。二是把打击、保护、管理、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把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高度统一到发展央行业务工作中来, 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坚持不懈地整顿和规范辖区金融秩序, 依法严厉打击金融诈骗、反洗钱、制贩假人民币等犯罪行为, 不断优化金融环境。

二、坚持“四项原则”

(一) 坚持全面有效原则, 构筑业务管理控制防线

县支行从整体上规划人民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建立和规范各主要业务、管理工作的三道控制防线:一是对人民银行主要业务岗位, 如会计、发行、国库、再贷款管理等岗位, 严格实行双人、双职、双责管理, 建立自控机制。二是建立对相关部门、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三是建立内部监督部门对各项业务实施全面监督反馈机制, 加大内审监督的力度。

(二)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构筑业务操作风险防线

内部控制、案件防范能否收到实效, 取决于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因此县支行一方面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廉洁自律教育, 开展深入持久的“三铁”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 从职工思想上构筑防线。另一方面加大对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培训, 实行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构筑业务操作风险的防线。

(三) 坚持内控优化原则, 强化对要害岗位的监督

县支行突出内部控制重点, 认真分析研究基层央行业务及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隐患。完善对计算机操作权限的控制, 减少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干扰, 加强对要害环节、岗位的制度化管理监督, 明确职责, 落实责任, 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

(四) 坚持制度先行原则, 加强业务管理制度建设

县支行针对央行业务变化和业务管理不断细化的情况, 不断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 凡是新增业务、新上业务系统, 均在实施前制定相应的操作控制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凡是业务操作及管理程序调整的, 及时对管理制度作相应调整, 并对有关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制度培训。

7.老人经常咬到舌头是什么情况? 篇七

四川 颜先生

答:偶尔咬到舌头是正常现象,主要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除此之外,主要就是因为舌头的运动出问题了,舌头和口腔的感觉出现了障碍,咀嚼和舌头的运动失调了,牙齿的咬合关系不好,等等。但若是老人常咬到舌头有可能是脑梗塞的先兆。

大脑局部梗塞,压迫脑神经,使舌不能灵活运动,常在咀嚼中被牙齿咬伤。除了吃饭爱咬舌头,像吃饭吞咽动作减慢,时间延长,平时爱流口水,端茶杯或饭碗时不自觉掉地,不能吹口哨等生活细节,都是脑梗塞发病的前兆。一般来说,出现这些信号需要去医院做CT检查。

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发病率高又较特殊的脑梗塞,多发生在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的老年人身上,其患者数量占到脑梗塞患者总数近70%。因此,老人如果发现最近常咬舌头,或伴有头晕、头痛、行走不稳、言语不清等,应赶紧就医。

很多人在咬到舌头后就会发展成溃疡,接下来的几天就有苦头受了。那么,咬到舌头后该如何正确处理呢?一般情况下,如果伤口有血肿,但黏膜没有破,不需要特别的处理,血肿也会被自然吸收。但是如果黏膜被咬破,出现溃疡,那么首先要注意消毒和清洁,然后在伤口上涂碘甘油;或用西瓜霜喷剂喷个四五天即可愈合。不要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吃饭时要注意避免食物刺激伤口,吃完之后要立刻漱口。

老人如何正确吃粗粮

我和老伴都有便秘,听说吃粗粮可以缓解便秘。但我们吃了几天,胃开始出现不适。请问老人如何正确吃粗粮?

湖北 冷先生

答:1.老年人吃粗粮最好采用熬粥的方式,这样可以促进粗粮的纤维素被吸收和利用,同时减少肠胃负担避免腹胀的发生,保障肠胃正常循环。

2.老年人吃粗粮应当循序渐进,不能突然增加或者减少粗粮进食分量,这样容易造成老年人肠胃不适反应。为了帮助老年人肠胃适应粗粮,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不可操之过急。

3.老年人应根据个人体质调整粗粮摄取量,一般每天粗粮的摄取量在50~100克之间,进食过少达不到养生保健的效果,进食过多容易造成肠胃消化不良的发生。

8.基层工作情况是什么 篇八

企业安全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涉及到生产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哪里有生产活动,哪里就有安全工作,哪里就需要安全管理。开展安全管理,方法和措施很多,如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开展安全检查、落实隐患整改等等,而这些安全管理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各级管理人员深入基层。

深入基层,可以了解和掌握生产一线的安全动态,便于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决策和工作安排。深入基层,可以及时发现人员、设备、环境、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足。深入基层,可以使隐患整改方案和安全应对措施更加切合实际,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深入基层,可以拉近与职工的距离,密切干群关系,增强凝聚力,激发职工参与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深入基层,管理人员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同时,也可以用实践来检验理论、丰富理论,从中增长见识,锻炼才干,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安全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关键在现场。管理人员深入基层,对做好安全工作,确保生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曾担任车间安全员,对安全工作一直比较关注。现结合矿业公司实际,就深入基层开展安全工作,谈几点个人认识。

一、深入基层,要有正确的理念指导。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矿山特点和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教训,矿业公司经过认真总结和提炼的安全理念是:用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检查落实安全工作,安全工作必须做到100%,安全工作要从零开始。这一正确理念提出后,对于提高矿业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效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在深入基层开展安全工作时,应严格执行这一理念。

二、深入基层,要有制度保证。矿业公司制定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源(点)管理制度、反“三违”检查制度和安全标准化等方面规章制度,是各级管理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安全检查,指导安全工作的依据,对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矿业公司还根据形势变化

和工作需要,及时修订旧制度,制定新制度,满足了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去年,矿业公司出台了《管理、技术业务岗人员下基层制度》,该制度对管理人员下基层在时间、内容上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制定了考核监督措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安全管理人员深入基层新的制度保证。

三、深入基层,要在“深入”上下工夫。以安全检查为例,大部分检查人员到工作现场后,能认真查设备、看记录、听介绍、做记录;但也有极少数人,在检查现场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点到为止,没有深入地检查制度的落实、规程的执行,没有深入了解现场的环境、设备的运行,没有与职工进行深入地交流和沟通,这种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检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是在做无用功。管理人员在下基层检查或者调研时,只有真正深入了、用心了,才能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才能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从而促进安全工作的开展。

四、深入基层,要敢于发现问题。桃冲矿职工大多数工作、生活在一起,彼此比较熟悉,有的还是亲威朋友,人情味较重。在安全检查中,有的管理人员发现职工违章和存在隐患,往往碍于面子,没有现场指出和事后处罚。这实际上是对相关人员的包庇和纵容,既造成不良影响,责任人也没有受到教育,这对安全生产是非常不利的。严是爱,宽是害,管理人员深入基层时,对发现的安全问题要敢于提出、严格处罚;其实,这才是最大的“人情”,最大的“面子”,也是最大的责任。

9.基层工作情况是什么 篇九

李玉妹:2009年广东建立第一个中共党代表工作室,至今全省已建立5071个,分布在全省的镇村、街道社区和各领域。党代表工作室是党代表履行代表职责、联系党员群众的工作平台,是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方式的一种探索,对于发扬党内基层民主、加强沟通能力、扩大参与性,是一条非常现实的制度途径。

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开辟领导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新渠道和新平台;二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三是激发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四是通过“解剖麻雀”发现规律,找到共性问题。领导干部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时,可以了解和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和共性的问题,并从群众的意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群众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反映了所住小区物业管理方面的问题,经过仔细询问,汪洋同志觉得居民小区物业管理的问题,延伸开来就是基层自治和社会建设方面的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和信访部门相比,党代表工作室在接待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等方面有哪些不同特点?如何有效整合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

李玉妹:作为中共党代表履职尽责的重要平台,党代表工作室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党味”浓。工作室重在“接待”“接见”而非“接访”,重在联系党员群众,掌握社情民意,树立党的形象,而非包办处理党员群众的所有诉求。关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办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暂行办法》第七条也有明确规定,“属于信访工作事项的,代表应在登记后送信访部门处理。”

中共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可以将其有效整合,共同为群众服务。比如,今年8月,广州市萝岗区在5街1镇建立了59个

“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全区764名中共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以通过该平台直接联系群众。深圳市盐田区将社区中共党代表工作室与人大代表工作室、政协委员工作室整合于一体,成立“民意表达工作室”,全区300多名“两代表一委员”采取包干到户的方式为居民和企业服务。这些做法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中共党代表已经开始在反映民情、协调民生问题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共党代表在参与决策、强化监督上的作用?

10.基层工作情况是什么 篇十

在困难群体医疗保障问题上, 我们应首先明确“问题是什么”, 或者, 更确切的说是“问题有哪些”?笔者认为有两个关键问题要明确, 一是困难群体的概念和范围界定, 这是根本, 直接关系到所需资金数量和医疗保障水平的确定。二是困难群体急需的医疗保障内容有哪些, 以及优先提供的顺序问题, 这是关键, 直接关系到受助对象的主观感受和保障的可获得性。

面对上述两个问题, 答案是什么?一要合理界定困难群体范围和补偿标准, 积极探索支出型贫困测量方法。支出型贫困是指由于家庭成员出现重大疾病、子女就学、突发事件等原因, 导致家庭财力支出远远超出承受能力而造成的绝对生活贫困。由于这些家庭人均收入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 无法享受低保, 实际处于社会救助的“夹心层”, 一旦遇到不测, 往往比低保户更困难。根据家庭支出而非个人经济收入水平界定困难群体的办法虽然复杂, 但公平性和有效性也是最高的。上海、南京、廊坊、镇江等地已经实施的支出型贫困救助制度的有益经验值得推广。二要增加向门诊大病医保付费的倾斜力度, 尤其要提高困难群体的门诊补偿比例。对于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来说, 长期的门诊医疗费用支出对其生活影响最大、直接感受也最明显。优先提高门诊医疗费用的补偿比例, 不但可以增强他们的“获得感”, 还可以减少“小病拖成大病”的人头数, 这也符合《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 (2015—2020年) 》以健康需求和解决人民群众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的基本原则。

11.党建工作标语是什么 篇十一

25.树共产党员新形象 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26.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7.时时作示范 处处当先锋 事事我带头

28.支部创一流 党员争先进

29.树党员先锋形象 做领民共富模范

30.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新跨越

31.党员走在前,工作就不难

32.创建五好党支部,建设社会新农村

33.群众富不富,全在党支部

34.心连心建设新农村,手拉手致富奔小康

35.党员带头闯市场,带领群众走富路

36.实施强基富民工程,深化三级联创活动 1

37.开展双示范双带动双推进活动,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

38.党员发挥先进性,支部增强凝聚力

39.农村经济要发展,党员带富是关键

40.群雁高飞头雁领,先进支书作保证

41.为群众办实事,让百姓说党好

42.发挥党员先进性,创建和谐新农村

43.党员干部领正路,人民群众走富路

44.党员致富把头带,人民群众富得快

45.排忧解难办实事,树立党员好形象

46.好党员带动一片,好支书带富一方

47.以“三级联创”为统揽,努力深化“双培双带”工程建设

48.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49.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加快社会经济发展

12.提出问题是记者走基层的责任 篇十二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 许多新闻单位都各显其能, 活动开展得声势浩大, 轰轰烈烈, 播报的新闻生动活泼, 让人耳目一新。诚然, 记者们深入基层, 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 用感情表达真知灼见, 撰写并刊播了一些鲜活生动、具有较强感染力的作品。这的确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所结出的丰硕成果, 也是值得充分肯定和大加赞扬的。但笔者发现, 不少记者在走基层中存在着应付差事的现象。其表现在所撰写的文章中, 不仅深度不够, 更重要的是介绍当地一般性工作的内容多了, 反映存在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困难太少, 极少有问题新闻。笔者认为, 仅仅是深入基层, 把镜头、话筒对准群众, 把版面留给群众, 歌颂各地的大好形势和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拼搏精神、安居乐业的喜悦心情, 还未能完全尽到记者的职责, 也未完成记者的使命。

在现实生活中, 不少群众遇到一些问题、难题, 记者及时反映诉求和愿望, 更受群众欢迎。同时, 及时发现问题, 真实地反映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促使有关方面尽快解决问题, 才能让记者走基层真正走出成效。

为民解忧是记者走基层的关键

爱因斯坦说:“提出 (发现) 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句话一直被人们奉为经典。同样, 新闻记者在走基层中,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是十分重要的任务。“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替弱者发问, 代弱者传声, 为弱者分忧, 这就是“铁肩担道义”。肩负着社会责任的记者, 不仅要反映时代的风貌, 更要把群众的疾苦和诉求反映出来;要敢于仗义执言, 竭力为民解忧, 而不计较个人得失。

记者在走基层中, 怎样做到牢记使命、仗义执言、为民解忧?笔者认为, 除了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之外, 还必须做到“四不”和“三要”。“三要”, 即要亲身体验百姓的苦与乐, 要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 要认真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四不”, 即不向当地领导机关打招呼, 不要有关部门人员陪同, 不要对方给予的金钱和物质, 不带着“创收”任务走基层。

不向当地领导机关打招呼, 不要有关部门人员陪同, 直接到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 一头扎进基层, 是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但是近年来, 这种优良传统和作风被一些记者所淡忘, 他们动辄通知所采访地方的上级机关, 要求对方找新闻线索、提供车辆、安排接待人员等。记者单独下基层, 排除了一切干扰, 就容易发现问题。在没有领导或有关部门人员的陪同下, 群众敢讲真话、实话, 记者也能了解到实情。去年8月, 新乡日报社记者到深山区采访时, 没有向任何部门打招呼, 在不通车处跋山涉水4个小时, 来到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中, 吃、住在山民家中。记者了解到山区急需发展经济却无致富门路的情况, 根据当地风景秀丽、易发展旅游业的特点, 写出了《岸掌———美丽而贫穷的眼睛珠》一文, 发表在《新乡日报》头版头条位置。文章提出了怎样解决山民“守住金山讨饭吃”的问题, 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不要对方给予的金钱和物质, 拒写“人情稿”;不带着“创收”任务走基层, 拒写“关系稿”, 是记者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无金钱和物质的诱惑, 无“创收”任务的压力, 记者就能一心一意地投入采写活动中。

亲身体验百姓的苦与乐, 是记者肩负社会责任、完成历史使命的前提。满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 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甘共苦, 就能真正了解到百姓的喜怒哀乐。在采访中, 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 更受群众欢迎。

树立了吃苦耐劳思想, 强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牢记使命, 淡泊名利, 做一个讲良心和具有正义感的记者, 在走基层中就会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 就能主持正义、伸张正义。

在走基层中提升发现问题的水平

提出问题必须先要发现问题。发现问题, 是水平、是能力, 也是一项基本功。同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有帮助群众解决难题的良好心愿, 有不怕吃苦、淡泊名利的作风, 有不畏权势、仗义执言的胸襟, 但有的记者在走基层中, 能够发现问题、找准问题, 而有的记者却苦于发现不了问题, 找不准问题, 更找不到问题的症结。这不排除记者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长期的经验积累等因素, 但最重要的是缺乏新闻采写能力。

若要完成好自己的使命, 记者在走基层中就要不断提升发现问题的水平, 锻炼基本功。在提升发现问题的水平中, 笔者认为, 应增强六种能力:

一、增强政治家办报的能力。当前, 各地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服从和服务于党和人民的需要, 特别关注民生, 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新闻记者在走基层中, 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更加密切地关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在对诸多事件、诸多利益和价值的判断中, 忠实有效地体现党的群众观点。找出问题, 提出问题, 反映民众疾苦, 就是围绕中心所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记者在提出问题时, 要用政治家的眼光分析信息、选择素材;在组织报道时, 要用政治家的立场把握基调、阐述观点。

二、增强调查和实践的能力。在基层, 记者若要找出问题、提出问题, 就要充分了解本地区的行政法规、当地的特色和发展商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群众的所思和所盼等。就要深入细致地调查, 掌握各种基本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调查研究中不仅要多问、多听、多想, 更要切身体验群众的生活。当前, 有的新闻单位要求老记者进行“错口”体验, 新入职的记者则要“驻点”, 开展蹲点调研和深入采访活动, 进一步增强调查和实践的能力。新乡日报社每位记者都在山区、黄河滩区等贫困地区建立了联系点。去年初秋时节, 新乡日报社记者在原阳县黄河滩区了解稻农浇水难问题时, 同农民一起编织草垫3个小时, 并赤脚在稻田帮稻农浇水。不愿讲实情的农民很快和记者成了朋友, 许多贴心话都愿说给记者听。

三、增强敏锐观察事物的能力。对于同一事物, 观察力敏锐者, 能比他人发现的问题更多、更全面, 理解得更深刻些, 更有独到之处。能较快、较准确地发现事物具有典型意义的特征, 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做到目光敏锐、观察能力强、及时发现问题, 就必须做到见微知著, 以一个小的新闻事实反映一个大的新闻主题, 就是所谓的“以小见大”;就必须对人、对事、对物的看法不但变得更加深刻, 而且更加全面;就必须拓展思维深度、提升思想高度、延伸思维广度、增加思维速度、改善思维方式;就必须有独具慧眼的识别能力, 分清主要和次要、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被假象所迷惑。

四、增强善于思考、深入思考的能力。观察中动脑筋思考的目的在于对听到、看到、体验到的问题, 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切实把原因搞清楚;要用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多项思维的方法, 多视角、多侧面、多因素、多向度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论证, 用发展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要在发现问题中坚持科学性、辩证性、逻辑性, 从深刻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关系中认识问题的本质;要对新闻事件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等进行解剖和综合分析, 找出问题的症结。

五、增强问题新闻的策划能力。记者的许多观察活动都要首先提出任务, 搞好策划, 做好采访前的各项准备。特别是采写问题新闻时, 更应增强策划能力。确定好观察任务, 策划好报道方案, 不仅可以减少观察活动的盲目性, 增强时效性, 更重要的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 可以保证记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对象身上。新乡日报社记者在基层时, 发现了一些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提出了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受到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其中许多问题新闻, 是在记者走基层前就已明确的观察任务和计划, 进行了认真的策划。

六、增强提问的能力。在基层观察和发现问题新闻的过程中, 增强提问的能力十分重要。记者要运用巧妙地提问题、侧面提出问题、引导和启发对方回答问题等灵活多样的方法, 获取大量信息, 对需要了解和必须掌握的情况了如指掌。为记者有针对性地找出问题、准确地提出问题, 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者在走基层中, 将敏锐的目光瞄准社会, 不断增强六种能力, 就能在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生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写好问题新闻, 履行好记者的神圣职责。

(作者为新乡日报社副总编辑)

13.什么是叛逃,什么是叛国 篇十三

最近,叛逃成为舆论热词,媒体纷纷解读叛逃与叛国的区别。到底什么是“叛逃罪”,什么是“叛國罪”,区别有多大?

i:壹读iRead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仁文。

在刑法上,叛逃罪与背叛国家罪有不同。《刑法》对叛逃罪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

以上,有三个关键词必须同时满足。

首先,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一般公民叛逃,并不构成“叛逃罪”。其次,叛逃必须发生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比如国家机关代表团在外访问期间。再次,就是不管怎么说,你“逃”到外面去了。

而“背叛国家罪”是“勾结外国或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否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不管是你否是在“履行公务”期间,还不管是你否是“逃”到了境外,只要你有勾结行为,且危害了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就是“叛国罪”。

曾有媒体将二罪混淆,也有引用叛逃罪的旧条文规定,认为叛逃罪需要达到“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后果才入罪。但事实上,去年《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后,已将这句话删去,即只要求有“叛逃”的行为便入罪。

还有媒体认为叛逃罪的最高刑是死刑。但根据规定,本罪最高刑应为10年有期徒刑。即使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叛逃罪的,也只能在10年以下有期徒刑内“从重处罚”,而不是在法定刑以上“加重处罚”。

但背叛国家罪则最高可判处死刑——刑法“危害国家安全罪”一章的最后一条中对此做了规定,而叛逃罪被排除在外。

14.账务员工作职责是什么 篇十四

2、单据管理。负责对入库单单据录入台账、按日周月年整理、存档,出库单单据打印、监督承运商签字、录入台账、按日周月年整理、存档,

3、物料卡管理。每天按出入库单据数量登记,随时制作更新物料卡,按日周月年整理、存档,

4、出库扫码上传稽查。协助物流主管对每天出库产品扫码上传情况进行检查,对未上传成功数据进行补传,确保每天扫码出库到达100%。

5、进出库人员登记管理。每天对进入库区人员进行实名登记,确保进出人员有迹可循。

6、盘点。随时与实物主管核对台账,月度盘点时数据提供与跟随盘点。

15.什么是最高工作高度 篇十五

什么是最高工作高度

通常三脚架的高度是可调的,将三脚架高度调整到最高时的高度就是最高工作高度。三脚架高度的调节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调节三个脚之间的角度,角度越小,高度越高;另一种方法是有些三脚架中间的`杆高低可调。高的三脚架拍摄的自由度大一些,但不容易稳,此外三脚架高度调节范围是有限的,最高高度大那么相应最低工作高度(此处为连接形式)就可能也高一些,会造成某些情况的拍摄不变,因此选购三脚架时要根据需要选择。

16.什么是创新 篇十六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什么是创新”。我先举几个科学技术研发中的创新例子。

第一个是双螺旋。Crick和Watson于1953年写了一篇文章, 震惊了世界。大家今天公认他们的文章是二十世纪生物领域里头最重要的一篇文章, 发现了DNA的结构是双螺旋。

任何一个生物, 它的遗传信息就在他体内双螺旋的结构里面。非常重要的是他们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 是一个划时代的创新, 展示了生命的一个基本奥秘。他们说“我们提出的双螺旋对应结构, 可能是细胞一分为二的复制基础”,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双螺旋如果从中间切开, 变成两个单螺旋的话, 每一个单螺旋都有全部的DNA的信息。所以可以各自补一个单螺旋造成两个相同的双螺旋。这个奥秘他们当时就认识到了, 确是一个划时代的创新, 它引导出来今天的生物研究与生物工程。

今天全世界的生物研究经费加起来, 已经超过了别的各类科研经费加起来的总和。这就代表他们二人的创新对于全人类整个发展的重要。这个发展中先有基础研究, 然后有发展研究, 最后有生产研究, 这一系列的连锁起来的发展, 中间当然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创新, 这些创新的性质不一样, 可是每一个都是对人类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工作。

第二个例子是发电机。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英国人Faraday, 十九世纪的大实验物理学家。1831年他的一篇文章上有一个图, 是非常简单的一个实验。他用一个线圈, 当中放一个磁铁。他发现假如磁铁不动, 线圈中电流是零, 可是他把磁铁动一动, 不管向外拉、或向里拉, 线圈中立刻就有电流了。这就是电磁感应。这个创新是影响全人类生产力的大贡献!

因为他的发现过了几年就产生了这样一个仪器, 叫Faraday Disk, 今天在很多学校实验室里都有。再发展下去就成了这样一个比较大的机器, 这个机器可以产生两千瓦。前两天在电视上看到, 这次四川大地震, 有很多救灾的物资, 其中有一排排箱子, 就是这种发电机的近代的样板。然后就变成了近代的大发电机。比如三峡今天就有32个大发电机, 每一个可以发电70万千瓦, 一共可发电2200万千瓦。发电机的历史是极好的例子, 从基础创新, 到发展创新, 到最后生产所需要的创新, 这种连锁性的、一系列的创新是所有科研发展创新共同的模式。

第三跟大家讨论一下近代的计算机。上世纪30年代在美国波士顿的一个计算机, 叫做Differential Analyser。里面有转轴, 齿轮和皮带。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 美国发展出来一个机器叫ENIAC, 可以说是近代计算机的祖先, 在1946年战争结束后完成。这个机器的内部有18000个真空管和1500个继电器, 一秒钟可以做300次乘法, 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它不能继续发展下去, 因为它需要18000个真空管, 有18000个真空管是很庞大的。可是它还没有今天的一个PC本事大。为什么呢?因为今天的PC不用真空管, 取而代之的是半导体与芯片。如果没有半导体今天就不会有PC, 不会有手提电话, 不会有网络工程。

缩小的关键是半导体, 那么半导体是怎么产生的呢?它是一门基础科学———量子力学的产物。量子力学是理论物理学20世纪的一个大发现, 我想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革命性的发现, 它整个改变了人类跟物理世界的关系:用半导体可以生产芯片, 芯片可以代替笨重的真空管, 这样就发展出今天的计算机。有了今天的计算机才有今天的世界。

其他类型的创新

今天国内讨论创新, 往往倾向于仅指科技领域中的发现跟发明。可是科技领域以外的创新, 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流水线。流水线对于今天整个世界有决定性的影响。福特公司的创始人Henry Ford, 1878年他15岁上中学的时候辍学, 自己去搞一个公司, 在1908年他制造出来一个叫做Model T的汽车, 这是人类汽车工业历史上最重要的第一次大规模生产的汽车。在1919年他又引进了流水线的观念, 对于今天的世界流水线的创新想法是划时代的。

第二个重大的创新是邓小平讲的一句话,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句话, 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的GDP从1980年到今天成长了30多倍, 就是翻了五番。所以能够翻五番, 一个基本的观念, 就是邓小平的那个创新。对于中华民族, 对于整个世界的未来, 其影响是没法计算的。以下我要讨论另外一种创新———“争夺国际话语权”

我个人觉得这个创新的需要, 今天在国内没有受到足够的认识、足够的注意。

1962年中国跟印度打了一仗, 那时西方媒体一面倒地攻击中国。我那个时候在美国, 对这个现象知道得很清楚。这个现象是怎么样改变了的呢?是因为英国的一个新闻记者Maxwell, 写了一本书叫做《INDIA’S CHINA WAR》。这个名字就很有意思, 是说印度先挑起了战争, 跟西方的媒体说法完全不一样。这本书改变了西方对中印战争的看法, 是一个十分及时的创新。

今年3月14日西藏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西方媒体又是一面倒地攻击中国, 今天所需的是Maxwell那样创新精神, 写出西藏的过去、今天和未来, 写出3月14日的真相。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亟须的创新。

今天的国际媒体上大大渲染一个说法, 就是“中国威胁论”, 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呢?是因为西方不了解中华文化传统, 不了解中华文化传统跟西方的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分别。这一点应该负责任的不只是西方媒体和西方知识分子, 我觉得中国媒体跟中国知识分子也应该负责任来纠正这一点。

中国的文化里面有一些主体观念, 是西方没有的, 西方不了解的。关于政治哲学、外交哲学方面, 中国文化从古来就有一些观念, 比如“德”跟“和谐”。这些观念在中国的传统里头是很古而且很重要的, 而在西方是没有的。最近十年来发现的一个三千年前的西周青铜器。前几年李学勤教授带我去北京保利博物馆看到它。这个青铜器里面的铭文, 讨论的是当时的政治哲学与历史, 包括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知道约八十年前顾颉刚先生写了一本书, 要推翻很多中国传统历史上的说法, 他说根本就没有禹这个人, 说“禹”其实可能只是一个“虫”。他的理论在当时十分重要。今天这个青铜器的发现证明三千年以前就已经讲大禹治水了, 顾颉刚的说法不能成立。

请注意, 90多个字的铭文里面有6个“德”字。所以“德”在中国的政治哲学里至少有三千年了。

立德、立功、立言, 是中华文化传统里面的重要观念, 以立德为先。而西方只讲立功、立言, 不讲立德。这是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一个重要的原始性的深层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跟周边的国家签了很多国界划线的条约, 仔细去看看这些条约, 都基于和谐、平等、尊重双方意见的总原则。可是这一点总原则没有被国际媒体所认识, 没有被认识, 才有了今天的“中国威胁论”。

17.基层工作情况是什么 篇十七

中 文 名:《楚门的世界》

外 文 名:The Truman Show

其它译名:真人世界

出品时间:1998年

出品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

制片地区:美国

导 演:彼得·威尔

编 剧:安德鲁·尼科尔

制 片 人:安德鲁·尼科尔

主 演:金·凯瑞劳拉·琳妮诺亚·艾默里奇艾德·哈里斯娜塔莎·麦克艾霍恩

片 长:103分钟

上映时间:1998年6月1日

对白语言:英语

色 彩:彩色

类 型:剧情

主要奖项:

7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7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71届奥斯卡金像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楚门的世界》是黑色喜剧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影片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平凡的小人物是怎样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制造成闻名的电视明星,却完全被剥夺了自由、隐私乃至尊严,成为大众娱乐工业的牺牲品。

剧情简介

30年前奥姆尼康电视制作公司收养了一名婴儿,他们刻意培养他使其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纪实性肥皂剧《楚门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公司为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这一切却只有一人全然不知,他就是该剧的唯一主角——楚门。

楚门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座叫桃源岛的小城(实际上是一座巨大的摄影棚),他是这座小城里的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纪人,楚门看上去似乎过着与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但他却不知道生活中的每一秒钟都有上千部摄像机在对着他,每时每刻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他,更不知道身边包括妻子和朋友在内的所有人都是电视节目《楚门的世界》里的演员。

虽然感觉到每个人似乎都很注意他,而且从小到大所做的每一件事却都有着一些意想不到的戏剧性效果,

但这些都没有使这位天性淳朴的小伙子太过于在意。可节目的制作组由于一时的疏忽,竟让在楚门小时候因他而“死”的“父亲”再次露面,“父亲”立即被工作人员带走,直到楚门悲痛万分开始怀疑后,他们编织了一个完美的谎言让他们“父子”相见,从而达到了让他们满意的效果。

多年前一位既是《楚门的世界》的忠实观众又是该节目群众演员的年轻姑娘施维亚十分同情楚门,楚门对她一见钟情。她给了楚门一些善意的暗示,自己却被强行带离片场。回忆起施维亚的楚门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渐渐地楚门发现他工作的公司每一个人都在他出现后才开始真正的工作,他家附近的路上每天都有相同的人和车在反复来往,更让他不敢相信的是,自称是医生并每天都去医院工作的妻子竟不是医生。楚门开始怀疑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包括他妻子、朋友、父亲等所有的人都在骗他,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油然而生。

痛定思痛,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逃出这个令他噤若寒蝉的小城,去寻找属于自己真正的生活和真正爱他的人。然而,楚门却低估了这个肥皂剧的制作人、导演和监制大权于一身的克里斯托弗的力量。克里斯托弗将一切都设计得近乎完美,近30年里牢牢地把楚门控制在自己打造的超现实世界之中。

几次逃脱都失败后,楚门决定从海上离开这座小城,然而他却绝望地发现他面前的大海和天空竟然也是这个巨大摄影棚的一部分,这时克里斯托弗在天上巨大的控制室里向楚门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告诉楚门他如今已经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明星,他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如果他愿意留下就可继续过着明星般的生活,但楚门不为所动,毅然走向远方的自由之路,开始了他新的人生旅途……

影片评价

《楚门的世界》是黑色喜剧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楚门的世界》因为有着离奇设计的剧情,因而让很多观众为之着迷。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部跟奥斯卡擦肩而过的电影却被越来越多的影迷所津津乐道。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影片故事情节的商业化成功运作外,还跟导演彼得·威尔在电影中注入了很浓的象征成分有关。

导演把桃源镇比作了伊甸园,或者说,比作了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电影中的导演克里斯托弗则可看作是上帝之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十岁之前的楚门,几乎就是克里斯托弗一手创造出来的,这跟上帝造人如出一辙,后来楚门的反抗则可以看作是人类对上帝的反叛。

《楚门的世界》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平凡的小人物是怎样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制造成闻名的电视明星,却完全被剥夺了自由、隐私乃至尊严,成为大众娱乐工业的牺牲品。影片反映了人类的希望和焦虑,同时也因触及到最敏感的社会问题而备受瞩目,它以现代派的艺术风格深刻揭露了西方商业活动中惟利是图、践踏人权的丑恶行径,对美国的道德、人情及世态的消极一面进行了有力的讥讽。影片有力地批判了“媒体万能”的价值观,用类似“乌托邦”的虚拟的完美世界寓意着“笼中鸟”式的生存悲哀。

经典台词

1.你无法在我的脑内装摄影机。

2.我们向来接受呈现给我们的世界。

3.有时候世界虽然是假的,但并不缺少真心对待我们的人。

上一篇:2010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下一篇:【精华】叶子作文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