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潮》教学设计

2025-01-22

《浙江之潮》教学设计

1.《浙江之潮》教学设计 篇一

《浙江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并能疏通古文的意思。

2.感受文章中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精准美妙,感悟到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所带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感受古今语言的异同,增强语感,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

4.了解钱塘江潮雄伟壮观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的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并能结合《观潮》疏通古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感受古今语言的异同,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资料、朗读配乐等)教学过程:

一、引用诗句,激兴导入

1.师:同学们,李白在《将进酒》中这样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可是钱塘江水则不是这样,她呀,每年八月都要趁此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来的时候气势雄浑,令无数游客叹为观止。同学们想不想一睹它的风采呢?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3.学生自读古文,读后交流读古文的感受。(语言简练,富有节奏,琅琅上口)

三、指导朗读古文并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古文,读完后请学生进行评价。

2.教师出示朗读古文金钥匙的方法,让学生自由练读。3.个别学生展示朗读(师生点评,激发朗读兴趣)4.课件出示词语注释,指导学生通过合作疏通古文大意。5.交流自学结果,教师相机指导难点词的含义。(如:既望)6.课件出示译文,指名读。

四、合作学习、品析古文

1.自读思考:这篇古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钱塘江潮的雄伟壮观?(形状、声音、颜色、气势)

2.在小组内讨论:作者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去描写江潮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江潮的?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3.交流汇报学习结果,感受比喻、夸张带来的感染力。4.再次回到学生前面提出的不理解的句子,让学生尝试自主解决,教师点拨。(如诗句“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这个句子的意思)

5.再次配乐品读古文,感受古文语言的魅力。

上一篇:《小王子》读后感小学生作文300字下一篇:医学学术会议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