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陵源旅游区景区管理

2024-09-24

浅析武陵源旅游区景区管理(14篇)

1.浅析武陵源旅游区景区管理 篇一

浅析旅游景区危机管理

摘要:通过对景区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其主要问题是由于景区开发不科学、危机管理不到位、应急预案不完善及景区与游客之间的交流沟通度不够造成的。为了更好地管理景区危机,降低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合理开发景区资源,提高对于危机的重视程度,完善应急预案,和游客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危机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景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旅游景区,危机管理,问题,建议

一、旅游景区危机管理

由于景区危机具有突发性、危害性、急迫性等特征,从而使得危机的处理必须要科学及时,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危机所带来的损失,维护旅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旅游景区危机不仅包括自然灾害、个人极端组织的破坏活动而且还包括人为对景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破坏行为,从而给景区或者游客造成经济上、身体上的损失,影响旅游景点的正常化开放、运行,甚至危害正常的旅游市场秩序,更有甚者会危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景区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景区开发不科学

由于旅游景区的开发大多数都是自然景色秀丽,而且具有一定的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地区。旅游景区的选址是一项非常具有技术性的工作,如果景区选址不合理,就会引发很多不必要的自然灾害从而危及景区的运行和来景区参观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也阻碍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但是有些景区却是以经济效率为最终的目的,没有很好地关注生态环境与景区开发之间的管理,对于旅游景区的管理方式也不科学,没有对景区开发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有的甚至为了追求经济效率,对自然资源进行无节制的过度开发,严重破坏了景区周围的生态环境。

(二)景区危机管理意识不到位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多条措施来加大力度保护景区文物,对名胜风景进行划区保护,但是由于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强,对于破坏景区环境的行为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和惩罚,有的景区只是对破坏者进行简单的口头说明和劝阻,并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来预防和制止这种破坏行为,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破坏之风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损坏了景区的相关设施,而且也损害了旅行者的形象,这些也是造成我国旅行者在外国旅游景点遭到歧视的一方面因素。

(三)景区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

目前我国很多的景区对于景区危机管理的应急预案做的还不够到位,纵使有些景区制定了应急预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不能及时地分散滞留游客,平息游客的紧张情绪。而且有些景区对于应急预案的演练程度不够,从而使得在危机来临时,操作流程不熟悉,延误了危机营救的最佳时刻,由于危机的来临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对于时间和效率的要求程度较高,如果操作过程不熟练,很可能错失解决的最佳时机,从而加大了危机所带来的损失。

(四)景区与游客缺乏沟通

由于很多景区与游客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够,从而加大了景区与游客之间的联系度,由于景区与游客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够,使得景区对游客信息的了解度不够,造成在危机形成后,不能及时地联系到游客,从而更好地让游客避免或者减小危机所带的危害程度。而且由于景区信息的透明度不高,使得游客对于景区信息的了解度不够,当危机来临时,不能及时地与景区取得联系,及时得到救援和帮助,这种信息的不透明性阻碍了景区危机的有效管理。

三、提高旅游景区危机管理效率的建议

(一)科学开发景区资源

在对景区进行开发之处,就应该采用科学的方式对景区周围的自然资源进行勘探调查,确保景区周围不会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比如说泥石流、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而且对于景区的开发要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相协调相适应,不要一味以经济效益为目的,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征集不同专家学者的意见,采取科学的评估方式对景区进行勘探、评估,从而在源头上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二)增强危机意识

景区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加强对于危机管理的重视成度,不断提高危机管理意识。景区管理人员应该树立危机意识,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管理景区的危机事件,加强对于危机事件处理方式方法、技巧的学习。管理人员还要不断加强对于景区内的日常管理,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还能够在日常的管理中发现一些景区内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早防范。

(三)完善应急预案

由于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具有一定的案例和经验作为基础,所以,相关人员在制定应急预案时,要充分利用原来的救援和解决经验,最好是能够采取不同人员的建议,比如说心理医生、武警官兵、警察、消防队员等,多方面征求建议,使得应急方案的制定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而且还要加大对应急预案的演练程度,从而加快解决事件的效率和质量,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

(四)提高沟通交流

为了使得景区和游客之间更好地沟通交流,景区应该加强对于必要的公共信息的服务,不断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相关信息的透明度。两者之间信息的透明有利于旅游者通过网络、微博、二维码、微信等渠道加强对景区的了解,从而减少危机的发生,也可以加强对景区信息的了解程度。在危机来临时,及时相互联系,从而减小危机带来的损害。

参考文献:

[1]王兴贵,杨荣金,税伟. 突变视角下的海螺沟景区旅游危机管理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02:141-146.

[2]董晓梅. 罗平九龙瀑布群景区的旅游危机管理分析[J]. 中国城市经济,2011,17:200-201.

[3]杨秀翠. 试论资源型景区旅游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0:27-28.

杨智鹏(1993-),男 ,云南昆明人,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1级学生,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方面的研究。

2.浅析旅游景区宣传营销策略 篇二

关键词:旅游;营销策略;景区

引言

旅游业的发展极大的迎合了市场的需求,为生处城市中的人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放松场所,并且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旅游开发区而言,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再就业,为加快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机遇。旅游宣传营销是旅游景区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有很多的旅游景区不被人们知晓,宣传营销的力度也不够大,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1、景区旅游宣传营销的重要性

优秀的景区旅游宣传营销,是一个景区获得经济效益的重点所在,同时也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旅游市场的营销能够最大限度的根据景区的特色,全面推广当地的文化发展,促进文化的传播[1]。对景区进行宣传营销很大程度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当地居民再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很多城市上的人都被受工作压力,人们迫切的需求进行一次旅行,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进行景区旅游宣传营销,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感受到旅游的优点。

2、旅游宣传营销现状探析

第一,旅游产品开发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旅游景区的产品大多都比较单一,没有独特性,不能够吸引游客,主要是因为旅游景区的产品结构较少,并且大多数的旅游景区都是靠观光为主的,不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营销策略方面,并没有着重突出自己的特色,阻碍了景区的发展。

第二,旅游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大部分的景区都是根据别人的产品进行炮制的,并没有很据景区的特色进行旅游开发[2],那么这就会导致游客认为景区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缺乏新鲜感。

第三,旅游景区没有建立售后服务体系。目前大部分的旅游企業在进行旅游产品服务之后,并没有建立与游客相关的档案服务体系,不能够定期的对游客进行回访,甚至大多数的旅游企业认为没有必要建立售后服务体系,那么这就会导致景区的游客流失,影响景区经济的发展。

第四,旅游宣传营销缺乏长期的规划。大部分的旅游景区追求的都是短期的销售目标,而不是景区长期的发展[3],一般都是针对景区新推出的景点进行营销策划,并没有制定相关的营销计划书,那么就会导致景区无目标的经营,严重影响着景区的长期发展。

3、旅游景区宣传营销策略探究

旅游景区进行宣传营销,必须要整合景区的资源,将景区的形象形成一定的联系,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旅游宣传营销规模效益,制定一些旅游宣传片,制造出一定的热点,吸引游客的好奇心。我们将从网络营销、体验营销以及事件营销来具体的分析旅游景区宣传营销策略的实施。

第一,景区网络营销策略。也就是充分的结合互联网技术,来拓宽自己的市场,目前大部分的景区都设计了景区官方网站,游客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发布的消息来了解这一景区的特色。由于网络媒介的传播速度较快,并且传播的范围也比较广[4],这就促进了景区的发展,游客还可以通过网络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能够较大程度的方便游客观光。甚至景区还可以开辟直接营销的渠道,利用互联网在网上进行支付,帮游客预订酒店、火车票或者飞机票。

第二,景区体验营销策略。体验营销是以吸引游客为目标的,将有型的产品作为载体,通过营销让游客真实的感受到景区的特色。实施体验营销能够提升景区的竞争优势,景区可以开展抽奖的方式,或者是利用微博平台,在转发者中随机抽取幸运用户,给予旅游门票,让游客来景区免费体验,以此来拉动景区的发展。此外实施体验营销还能够促进景区的更新升级,可以听取免费体验旅游人员的建议,对一些有问题的地方进行改进,以促进旅游景区的全面发展。

第三,景区事件营销策略。事件营销策略也就是通过名人或者是新闻等方面来吸引媒体以及消费者的关注和兴趣,以此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5],树立景区良好的品牌形象,比如可以邀请一些真人旅游秀节目人员来景区拍摄,观众通过观看节目对景区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可以利用一些文人轶事来对景区进行宣传,以此拓宽景区的知名度。

最重要的旅游景区宣传营销就是建立具有独特优势的景区,比如江西景德镇的陶瓷,这就是景德镇景区独具特色的魅力,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还有就是杭州西湖,因为苏轼等文人的传颂,以及许仙和白娘子的神话传奇而被大家所知晓,还有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的节庆活动。东山已连续举办23届“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被国台办列为对台交流的重点项目。因为东山关帝庙是台湾600多座关帝庙的香缘祖庙,每年都有数千名台胞前来进香谒祖,有利于推进两岸经济、旅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总之,就是景区应该充分的结合当地的特色,深度的挖掘文化旅游,也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来转换设计旅游风格,给游客一种新奇感。还应该积极的结合新兴的媒体,比如互联网、微博等展开对旅游景区的大力宣传营销,拓宽景区的宣传渠道。

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是能够给人以放松的,能够有效的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旅游景区应该积极的根据当地的文化特点,以及本土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知名景点,以此来提高旅游景区的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世明,李蔚.灾后旅游市场赢回策略影响研究——基于汶川地震后四川旅游的实证[J].旅游学刊.2011(12)

[2]甘露,刘燕,卢天玲.汶川地震后入川游客的动机及对四川旅游受灾情况的感知研究[J].旅游学刊.2010(01)

[3]马晓苗,宋向东,刘云芬.基于SWOT分析的南疆铁路沿线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1(10)

[4]王怀採,罗芬.基于SERVQUAL模型的户外拓展训练成效测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3.浅析旅游景区产品营销创新策略 篇三

摘要:营销是景区产品发挥其价值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国景区的发展一直比较忽视的就是营销部分,不过近些年来各种营销策略也相继被运用。本文是分析现在景区产品营销创新的策略,主要在解析了景区营销创新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具体阐述了关系营销、网络营销、体验营销以及事件营销的涵义、特点、以及策略等方面。

关键词:景区产品,营销,创新。

1.旅游景区产品营销创新的理论概述 1.1旅游景区产品的一般概念

旅游景区产品是一种服务业的产品,是借助一定的资源、设施而向旅游者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总和。[1]旅游景区产品实质上是指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或销售点以货币形式向旅游经营者购买的一次旅游活动所消费的全部产品和服务。1.2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的概念

所谓旅游景区营销,就是从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开发商的角度出发,区分、确定旅游景区产品的市场所在,建立景区产品与这些市场的关联系统,保持并增加景区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2] 1.3营销创新

营销创新就是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寻求营销要素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变革的过程。

2.旅游景区产品营销创新策略分析 2.1旅游景区的关系营销策略 2.1.1景区关系营销的内涵

景区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景区与旅游者、相同类型景区竞争者、政府旅游管理机构及其他公众等发生互动作用的一个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个人和组织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旅游景区关系营销是景区促销手段的一种,其目的是在旅游景区与旅游者或者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使旅游景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竞争力。2.1.2景区关系营销思想的体现——4R营销

首先,4R营销是指反应(Reaction)、关联(Relativity)、关系(Relation)、回报(Retribution)组合的营销模式,它提出了如何建立关系、长期拥有客户、保证长期利益的具体操作方式,真正体现和落实了关系营销理论。景区站在游客的角度及时地倾听旅游者的需求,迅速作出反应满足顾客的需求,通过设计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景区产品和游客需求建立关联,提高游客的忠诚度,巩固并吸引了旅游者,从而获取景区的利益并且提高景区的价值。

2.1.3景区关系营销的实施建议 2.1.3.1 设计景区的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代表旅游景区的品质,在资源类似的竞争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景区的识别性和竞争力,不仅可以提高景区被选择的机会,也为旅游者降低了选择的成本和精力,通过提高旅游者的忠诚度,提升旅游景区产品的价值。2.1.3.2建立顾客关系管理机构

顾客关系管理机构负责顾客的关系管理,通过收集和管理顾客信息。景区建立顾客关系管理机构收集游客的需求信息和体验后的反馈,协调景区各部门做好顾客服务,以此维持景区和顾客的良好业务关系。顾客关系管理不仅可以维持现有旅游者的回头率,使得初次消费者成为景区的经常性消费者;还可以提高游客的推荐率和吸引力,争取潜在旅游者成为景区的现实旅游者。2.1.3.3建立通畅的景区内部沟通体系

有效的内部沟通可以使景区及时地得到景区内、外部顾客的信息,帮助景区做出决策。该体系通过与员工的交流,了解顾客的需要,以使决定公司怎样才能使员工对顾客的服务更具有针对性,便于进行协调配合,树立高质量服务的整体景区形象,最后达到以助于员工更好地服务顾客的目的。2.1.3.4借助网络平台发展顾客关系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利用现代流行的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系统及时了解顾客的信息,并积极开发自己的网络平台为游客提供咨询,达到景区管理同游客近距离接触,可以结合网络营销的相关技术达到关系营销的目的。

2.2旅游景区的网络营销策略 2.2.1景区网络营销的内涵

网络营销是结合互联网技术与现代营销学的一种营销理念,在网络发展的过程中网络营销一直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且目前已有部分景区利用该营销模式拓展自己的市场。2.2.2网络营销在我国景区中的利用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景区的网络营销还不是应用的很广泛,但一些著名的景点是有自己的一个官方网站,例如泰山、九寨沟等知名景区景点已相继拥有自己的旅游官方网站,我们可以在其网站上了解该旅游景点相关活动和设施。国内旅游景点的网络网站还仅限于信息的一个单方面的给予,主要内容还是景区的一个介绍,而一对一的咨询以及预定票务等官网上还没有实行,相对而言,旅游行业中饭店业、旅行社业的网络营销就发展的较为完整。2.2.3景区网络营销的优势

(1)网络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无时间地域限制等特点,有利于提高景区营销信息传播的效率,增强景区营销信息传播的效果,降低营销信息传播和景区营销经营的成本;

(2)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在网络平台下进行充分比较后进行自由选择,有利于节省景区产品购买者的交易时间与交易成本;

(3)景区网络营销网上交流,无实体租赁店面的经营成本,使得旅游景区具有小成本、大收益的特点;(4)网络平台操作快速,景区可以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即时调整产品和价格,同时也可以快速向游客提供最新信息, 便于沟通。2.2.4景区网络营销的策略

(1)利用网络高科技,通过高清影片制作及配音等在网络上仿真模拟地宣传景区资源特色,景区服务等;(2)将网络与旅游线路设计体系、旅游产品设计系统相组合,利用网络进行形式多样的景区旅游者调查活动以此来定制旅游产品,充分体现和满足个性化旅游的需要,在信息化系统支持下,实现景区产品的个性化定制;

(3)开辟景区直接营销渠道,利用互联网和日益推广与完善的网上转账支付方式进行景区产品的网上直接交易,并通过网络尽可能地给旅游者提供方便,如帮忙预定机票、火车票、住房等,并且提供咨询服务;(4)注重景区网络热门搜索与关注度,景区的官方网页宣传一定要进入网络搜索排名的前列或者在其他热搜网络排名平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以此吸引对搜索到关键词感兴趣的人群,发展潜在客户与品牌形象。

2.3旅游景区的体验营销策略 2.3.1景区体验营销的内涵

体验营销是以创造、引导并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产品为舞台,以有形产品为载体,通过整合各种营销方式,营造顾客忠诚的动态过程。[3]旅游景区的体验营销是以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求为目标,在景区景点内开发体验参与性的活动,让顾客在景区体验中理性与感性并存,在参与过程中体现景区产品的价值。

2.3.2景区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1)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的需求发生改变,同时改变营销时代

目前,我们已进入了营销3.0 时代,这一时代超越了以产品为基础的1.0 时代和以消费者为基础的2.0 时代,以更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消费者,把他们视为具有多维性,受价值驱动的人群,甚至是潜在的合作者。[4]消费者更看重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旅游者也从被动的接受景区的现有产品积极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当中,他们一其自身的情感需求为依据对景区他提出要求。

(2)实施体验营销有利于提升景区的竞争优势既经济,是景区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转变为现在的说的体验经济,体验经济下体验营销也就应运而生,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注重体验产品的获得,所以整个景区的营销趋势向体验方向发展。虽然体验营销是一个发展趋势,但是很多景区运用不够灵活,所以实施好体验营销对景区来说就是一种竞争优势。

(3)实施体验营销有利于景区产品的升级换代

景区产品分为观光型产品、度假产品和专项产品,其中专项产品是指以供给专门化、主题化、特种性的产品为目的的景区产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专项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体验产品。景区通过实施体验营销向游客推出体验型旅游产品,有利于增强景区产品独特的卖点,使产品得到升级换代,从而延长景区 的生命周期。

2.3.3景区体验营销的组合策略及应用

景区体验营销的组合策略是指从体验的角度为游客提供包括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关联体验在内的五类体验,组合方法相互合可以提高体验营销的效果,加强景区和游客之间的互动。

在笔者看来该营销策略利用的最好的就是迪士尼乐园,从美国加州第一间主题公园开业至今的五十多年间,迪士尼不仅在美国深受民众和游客的欢迎,而且在其他文化背景相差悬殊甚至是中国在继香港之后也要在上海开一家,这些坚实地奠定了全球游乐园行业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迪士尼乐园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为游客提供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难忘体验,让游客们在游玩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细细领会、品味并积淀迪士尼品牌的核心内涵:对童真、梦想、快乐的美好追求。

2.4旅游景区的事件营销策略 2.4.1景区事件营销的内涵

事件营销是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 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 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5] 2.4.2景区事件营销的特点

(1)以某一特殊活动强化景区的品牌形象,比较典型且长期进行的就是节庆活动的策划,以这种方式将景区策划成具有某一特色的地方,使其成为大众期望的旅游目的地;

(2)事件营销的传播相当于景区打了一个广告,不仅自己参与宣传,如果事件足够吸引人,那么媒体和公众也会从正面积极地散播该景区消息,以此扩大影响力;

(3)在淡旺季游客量差异很大的景区进行事件营销可以缩短景区接待不均的差异,例如青岛冬季和夏季在只依赖海滨资源的情况下游客接待季节性差异很大,而冬季举办的糖球会、萝卜会等有效的吸引了周围地区的游客,适当增加了冬季游客量,增加游憩设施的利用;

(4)事件营销还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景区的关注度,通过事件的关注度吸引景区的关注度,再配合景区景点相应的宣传,增加景区景点的游客量。

参考文献:

[1]禹贡、胡丽芳.景区景点营销[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111 [2]吴忠军.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75 [3]焦晓波.体验经济时代顾客忠诚的结育[J].经济问题探索,2003(11):P125—129)[4]Philip Kotler.Marketing 3.0: From Products to Customers to the Human Spirit [M].NY: Wiley,2010.

[5]韩敬.浅谈我国旅游景区的事件营销[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3):119—121

4.旅游景区管理论文 篇四

中国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问题研究——以古城歙县为例

【摘要】本文通过选取歙县为案例,分析中国文化旅游景区存在的管理问题和原因,探讨文化旅游景区的改革之道。

【关键词】文化旅游歙县景区管理

文化旅游是指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消费在中国家庭的总消费中所占比例快速提升,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推动着人们在假期去比较安静、充满文化的地方体验一种静谧的生活方式,放松自己的心情。这就推动着原始风貌保存的比较完整的古镇古城的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景区管理,指景区的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高效率的实现预定管理目标的过程。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较之风景区的管理涉及的范围更广,牵涉的内容更多,在管理上显得难度更大。静心看看中国文化旅游区的目前情况,大家会发现很多问题,而这种存在的管理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将其解决,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本文以歙县为例进行分析。

一、歙县的景区概况及现状

1.1歙县景区概况

歙县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徽州古城位于歙县县城中心,是历史上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徽文化的发祥地,是黄山脚下徽文化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集中展示地。这里历史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有举世无双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许国石坊,国保单位、徽商之源-渔梁坝,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陶行知纪念馆,徽商故里斗山街,徽商花园-新安碑园,徽派建筑的典范-徽园,还有省保单位太平桥、东谯楼、南谯楼等,古街、古巷、古井、古树遍布,古风悠然。歙县自隋以后的1300多年间一直是郡州府治。尤其是宋以后徽商的发展更带来文化繁荣。新安画派独树一帜,新安医学拔萃医林,徽派艺术技艺精湛,徽派建筑纳徽四雕于一体,在古建艺苑中占重要一席,文房四宝中有“两宝”:徽墨和歙砚出自歙县,还有徽菜、徽剧、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派盆景„„都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徽州文化的古老而又鲜活的课题,“徽州学”已成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并立的三大地方学之一。如今的古徽州城内,古桥、古塔、古街、古巷、古井、古坝、古楼、古坊,交织着古朴的风采;四乡村镇,处处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明清时期的民居、祠堂、牌坊随处可见。秀丽山水与古朴建筑交融化合,使人步入歙县,既仿佛踏入清丽的山水画廊,又仿佛走进古典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1.2景区管理现状

歙县古城景区属于国家所有,由歙县旅游局统一管理和经营,下设歙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营销分公司,这是歙县唯一一家国有独资的旅游企业。公司地点位于歙县徽城镇红旗路一号,接近古城核心区域。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旅游业务咨询及旅游营销活动策划、旅游线路服务、旅游护照销售以及各种预订业务。在它的带领下歙县先后设立了徽州古城分公司、水上旅游分公司和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旅游开发中心,并成功创建了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徽州古城景

区及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该公司总体上遵循“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统一核算、分类经营、合理分配”的管理模式。

二、歙县各景区经营情况及原因分析

2.1歙县景区的经营情况

相比较于同为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丽江,歙县的游客数量显得较少,丽江2009年1-8月接待游客数已逾500万人次;黄山风景区1-9月接待游客数已逾200万人次,杭州1-10月接待游客数已逾3000万人次,江西婺源1-6月接待游客数已达262万人次,而歙县1-9月接待游客数仅为147万人。而且歙县的游客来源集中,据统计,来歙县进行观光旅游的主要在800公里圈以内(以歙县为圆心),即主要为周边地区;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客源相对很稀少(如珠三角、京津地区、港澳台、海外等)。另外。游客在歙县停留的时间一般为几个小时:主要在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徽州古城等进行游览便回市区屯溪或者返程;据统计,70%以上的游客没有在歙县过夜;停留时间短必然使得单人消费额水平较低,而停留一夜所产生的消费额则是门票等收入的几倍甚至数倍。

2.1景区现状的分析思考

作为徽文化的集中地和发散核心,发展现状如此实在令人堪忧。景区发展如此,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行政改革对歙县发展产生一定的打击。建国后为方便管理党中央决定将徽州婺源县划归江西,而后将绩溪县、旌德县划归宣城市,徽州市政府所在地改为屯溪区,在地理形态上徽州支离破碎而,歙县也逐渐被边缘化。1987年徽州市更名为黄山市,从此徽州之名被断绝,徽文化传播之路被人为阻塞。徽州从地理和文化上被肢解,徽文化难成一体,缺乏统一的运作管理,从而导致各地各自为政,景区重复建设。这对于歙县景区的规模化、一体化是很不利的。

2、周边地区竞争激烈,而歙县缺乏特色的文化旅游。歙县在行政上隶属于黄山市,而黄山以及皖南古村落之名覆盖了歙县景区的价值。黄山市更名后,人人知有黄山而无人问有徽州;申遗的成功也使西递宏村迅速崛起,在古村旅游上稳站鳌头。加之今年来九华山的发展和绩溪县的异军突起,更是进一步威胁歙县景区的发展。就风景区而言,歙县与黄山、九华山根本没有可比性,更多的是一种人文景观;而就文化景观而言,歙县没有自己的特色。西递宏村专打古村游大牌,而绩溪主打名人牌(绩溪龙川为胡锦涛主席家族所在地,且保存着完整的祠堂及村落布局),歙县古村、名人着实不缺乏,但缺乏自己的品牌核心。

3、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娱乐休闲设施。这主要与政策以及徽州人的生活有关。政策上过分强调保存古城风貌,而现代化的娱乐设施无疑与之格格不入。歙县拥有众多知名古街,斗山街,小北街等等,但主要还是以生活为主,不提供相应的休闲娱乐场所。旅游班车比较缺乏,酒店旅馆建设比较落后,不能容纳众多的游客,目前比较有知名度的只有徽州大酒店、歙县饭店和披云山庄。

4、管理措施不完善,服务意识比较薄弱。歙县旅游公司的工作人员素质不够高,缺乏相应的培训,主要是事业单位的员工,工作缺乏积极性。很多景点散落分布,不利于游客集中游玩;门票收费制度不完善,主要是一景一票,程序

繁琐,影响游客心情,而且对当地人缺少相应的优惠,引起市民不满。

5、宣传不到位,很多景点被忽视。也许是传统的内敛含蓄,歙县在宣传方面确实不太好,近几年才比较注重向外推广。石潭景区因摄影作品获得世界级荣誉而得名,但是知名度仅限于摄影爱好者,而更多的普通游客更知道婺源的油菜花;鲍家花园与苏州园林同为江南三大私家园林之一,但知名度也限于附近城市,其游客数量更是无法与之相比;陶行知与蔡元培同为近代杰出教育家,但是其在景区几乎被游客视而不见„„这些问题无疑不与歙县宣传有关。

由于上述种种问题,歙县的整体旅游价值不存在相对价值优势,从而落后于周边旅游城镇的发展。

三、歙县各景区改革建议及进一步思考

作为“徽州六子”之一的婺源和绩溪,我们思考他们的发展之路,并从中得到适合歙县发展的道路。

3.1婺源的发展之路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北部。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属于徽州六子之一。婺源东西分别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景德镇毗邻,南隔铜都上饶德兴市与世界自然遗产“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相望,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市。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婺源发展旅游有自身的限制,起点低,规模小,设施严重不足,交通滞后,游客来婺源以观光为主,婺源的景点门票收入是旅游收入主要来源。由于婺源的旅游产品不够丰富,游客在婺源停留时间太短,娱乐活动不足,工艺品开发不够。这些看着与歙县类似,但是婺源抓住自己的特色,走出“婺源之路”。“婺源之路”有两大定位:绿色婺源和乡村婺源。绿色婺源是生态型的旅游景观,其品位与价值立足于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古朴的人文环境的完美结合上,在游览路线上婺源旅游的安排有一点三线,即古城游(紫阳镇文公阙里游),东线游(伟人故里古村游),西线游(山水奇观生态游)和北线游(古洞古建古风游)。“中国最美丽的乡村”,这是今年婺源向外界宣传的最靓口号。这无疑抓住了中国现代化脚步加快的社会现状,许多工薪阶层生活节奏飞快,希望在假期放松心情,而婺源的这种定位刚好抓住了这种心理,所以其成功也是一种必然。所以找准自身定位是很重要的,这直接促进了婺源旅游的兴旺发展。3.2后起之秀绩溪崛起之道

而作为“徽州六子”的绩溪,其发展和崛起有着时代的机遇和自己对机遇的把握。绩溪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徽厨之乡”,“无徽无成镇,无绩不成街”。绩溪县西与黄山区、歙县、旌德县接壤,东与浙江省临安市交界,南与歙县相连,北与宣城市宁国市、旌德县毗邻。绩溪文化资源丰富,有著名的龙川景区等等,而且名人众多,小吃红遍国内外,这些都与歙县有着相类似的地方,但是他的定位却非常明确:徽墨和名人。胡锦涛主席祖籍徽州绩溪,这无疑是对绩溪最好的宣传。绩溪抓住点优势并以此为契机对绩溪的景点进行重新整合,设计出合理的旅游路线。在景区上主打龙川景区,并为此开通专门的专车路线,售票上也采取一票制度,方便游客。另外景区还将景区与酒

店结合-——紫园既是参观的景点园林又是游客的饮食场所,这对于方便游客体验徽州传统生活无疑意义重大吸引游客多消费。另外,绩溪还利用举办全国性的美食节来推广自己,并创办相应的企业如胡氏宴提高知名度。绩溪将旅游业与自己的工业等发展相结合,这符合相互促进的原则,带动旅游和工业的双发展。综合绩溪旅游的飞速发展,与自身的努力宣传是分不开的,这种宣传既需要合适的时机场合,又需要合适方式。

3.3思考歙县复苏之法

结合上述两个成功的例子,歙县的旅游发展之道必须得做相应的改进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符合游客的需要,这样才能真正将文化与经济相结合,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当前对于歙县而言,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定位,有了好的定位才会让更多的人认可。歙县应该重点放在“徽城”上,做好徽文章,打好徽品牌。第一步需要将黄山市更名为徽州市(黄山的名气已经足够多,不需要再用其命名城市而应该恢复其本名),这样既有利于黄山市自己的旅游业发展,也有利于周边整体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易行成规模效应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其次是树立品牌核心,丰富品牌内容。将徽城与徽文化紧密结合,并用相应的符号代替抽象的介绍,让人提起安徽想起徽城,进而想起徽文化、徽商、徽菜等等,使游客对徽文化产生一个完整的印象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老房子、老牌楼。

其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景区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歙县目前在公路运输还是比较方便的,从屯溪市区到歙县可以开通旅游专车,方便游客;开通婺源、黟县等地的直达车,方便游客往来;改善现有的歙县-屯溪的班车运营形象,建议采用更为舒适、空间更大的旅游车作为班车载体,并统一标识。开发经济型商务酒店整合现有酒店、旅馆,建立服务评级体系,招商引资开发一批经济型商务酒店以满足现代年轻人之需求并对现有的大酒店进行综合管理,做到统一服务统一管理。兴建具有徽州特色的娱乐休闲场所,比如激活“徽剧”,培训专职的徽剧演唱人员,并邀请京剧爱好者登台演出;设休闲娱乐文化街,将徽州特有的徽菜,名茶,古玩等集中管理,旅游纪念品商铺实行质量准入制度,确保纪念品的货真价实;恢复徽州府衙并进行模拟的审判,增进游客与当地民众的互动。

再者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档次。对程朱理学、毕昇、陶行知、黄宾虹、张曙等名人进行设计、包装、宣传;添加徽剧、徽雕、徽刻、徽墨、歙砚、徽州女人等作为宣传元素,丰富徽城元素;开展徽州美食节,每年定期邀请六县名厨在徽城内PK厨艺,现场表演厨艺大赛;整合徽商精神元素,扩大徽商大会的影响力,利用其倡导现代商业精神,制造社会舆论;在旅游大市场,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港澳台等地,借用当地徽商力量举行徽城旅游产品推介会(如安徽商会、徽州会馆、徽州商会等);在以上旅客来源大市场,进行定期举行旅游推介酒会、旅游发展论坛;适时在各大旅游市场进行旅游形象广告投放。让外界清晰知道徽文化之都的歙县,逐渐提高歙县的旅游市场的地位。

然后是必须开发出相应的新产品,延长游客主动停留的时间。比如结合新安江山会画廊和花果山等景点的天然条件,开发出自驾游、徒步游、家庭游等高利润产品;利用新安江山水画廊的自然条件开发漂流产品;利用现有的古建筑群、油菜花风光设立“徽州古城国际旅游摄影节”,增加曝光度、吸引专业游客,进而带动社会游客;并且可以与古徽州六子合作,进行轮流的徽州文化旅游节开展活动,创建徽州文化旅游区。

最后是改革旅游管理机构,裁撤不合格的服务人员,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开设相应的培训机构,对景区工作者进行定期定点培训;招募民间能人巧匠进入景区工作,真是民间色彩,突出工作能力;对工作人员进行服务评级制度,完善游客的投诉处理制度,使工作人员尽心服务,游客满意顺心享受服务;对景区实行一票制度,利用景区专车进行一条龙接送服务;加强景区与酒店等服务机构的联系,促进双赢服务。

中国的文化旅游市场相对而言还是一个买方市场,出游的选择权还是在消费者手上,所以想在市场上立足并且很好的成长,不断完善自己是很重要的。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才能更好的发展旅游行业。当然这其中牵涉到的内容广泛而复杂,需要各方的协调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井陉年鉴——旅游文物文物保护中国知网

【2】歙县旅游局旅游新闻网页

【3】孙继胜-旅游景区管理2007 海天出版社

【4】孙明艳——旅游景区管理分析;2010河南农业

【5】歙县旅游发展寻变之策罗健检2009

5.旅游景区管理规定 篇五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有效保护、科学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旅游景区,是**行政区域内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空间或地域。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旅游景区的保护、规划、开发、管理和经营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旅游景区管理坚持注重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 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促进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经营与服务、旅游者活动的指导和相关监督管理。

乡、场、镇人民政府负责协助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做好辖区内旅游景区管理的有关工作。国土资源、水利、环保、规划、建设、林业、民族宗教、文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

第六条 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保护规划应由具有相应规划资质的单位编制,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按规定程序报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旅游资源的义务,有对破坏旅游资源行为进行制止、检举、控 告的权利。

第七条 旅游区及旅游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应当符合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第八条 开发建设(包括新建、扩建、改建)旅游区,应当经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旅游价值、环境质量等进行评价并出具评价意见。

第九条 旅游区和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的建设,建设单位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取得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

第十条 在旅游景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旅游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应当充分论证,合理布局;项目完工后,应当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参与验收并签署意见。

第十一条 禁止在旅游区建设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生态的项目;禁止在旅游景区从事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生态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二条 旅游景区建设选址必须符合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开发建设单位在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用地前,必须将旅游景区项目规划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旅游区管理制度,加强对旅游区的管理,维护正常旅游秩序,保持旅游设施完好和清洁卫生,完善服务设施。

第十四条 开发建设旅游景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损害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以及景区风貌;

(二)在旅游景区内进行开山、开荒、采石、开矿、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动;

(三)盲目、重复建设,或者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建设旅游景区项目及配套设施;

(四)在核心旅游景区内建设宾馆、饭店、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等与旅游资源保护无关的建筑物。

第十五条 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不得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开发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建筑规模和风格应当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破坏旅游资源。

第三章 管理与经营

第十六条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旅游景区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二)监督旅游景区经营者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三)监督旅游景区经营者制定景区管理制度;

(四)监督管理旅游景区经营者的旅游服务活动;

(五)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并接受其投诉;

(六)其他依法应履行的职责。

第十七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合法经营,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 旅游景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应当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国家规定应当具备岗位资格或职业资格的,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第十九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制定景区旅游管理制度或措施,并负责落实;

(二)设置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和受理投诉的游客服务中心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标志;

(三)公开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保证服务质量,不得对旅游者进行欺诈、勒索、胁迫或误导;

(四)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配备与安全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专(兼)职人员和必要的安全设备、设施;

(五)对具有危险性的场所或项目设立明显的提示或者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六)负责旅游景区的环境卫生工作;

(七)其他依法应履行的义务;

第二十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对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应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并向旅游、公安、安全生产的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在旅游景区从事经营和服务,不得有下列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一)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与旅游者的合同或者约定;

(二)不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供服务;

(三)强迫旅游者接受服务;

(四)对服务范围、内容、标准等作虚假的、引人误解的宣传;

(五)提供质次价高的服务;

(六)出售假冒伪劣的商品;

(七)侵害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

(八)其他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对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二十一条 旅游者在旅游景区内进行旅游活动时,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旅游资源、环境和设施;遵守旅游景区安全、卫生等规定。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 拒绝、阻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构成违反治安处罚条例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以暴力、威胁阻碍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不履行法定职责的,使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的,由其所在的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对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的思考 篇六

[关键词]旅游景区 游客管理 游客体验

游客管理的概念及基本内容

游客管理又称游人管理,是旅游目的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政府认为,游人管理是为了适应游人在景区(点)及当地社区潜在竞争需要而进行的一项持续性工作。我国学者何方永(2005)提出了对游客管理的三种理解:游客管理就是游客行为管理,即游客责任管理,目的是规范与引导游客行为,以减少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与资源的破坏;游客管理是游客体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旅游体验质量,增加游客满意度;游客管理是协调环境保护与游客需求关系的一种工具[1]。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的内容侧重点不同。

国外游客管理的实证研究十分丰富,而在我国,游客管理仍属于新兴的研究领域。综合我国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和总结。可以发现其普遍的观点认为此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客需求和偏好、游客行为管理、游客容量管理、游客安全管理、游客体验管理、游客冲击管理、游客投诉管理、讲解接待系统管理等方面。

我国景区游客管理的主要缺陷

由于缺乏有效的游客管理,导致我国很多旅游景区出现了资源损毁、游客满意度下降,旅游需求减退等使多方利益蒙受损失的局面,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经济效益,忽视游客管理。在我国,大多数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关注点还在如何吸引大批的游客,过于重视旅游的经济效益,对大批量游客进入后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考虑或考虑不周全,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一些旅游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让游客尽量配合消费,不仅缺乏对游客环保意识和文明旅游的教育,甚至对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一些旅游地的管理者尽管在理论上已经认识到了保护与开发并重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技术上,尤其是游客管理方面,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知识,缺乏可操作的措施和手段。

2.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不到位,基层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队伍缺乏稳定,基层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加之许多旅游景区和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

管理不到位,缺乏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责任意识的培养和要求,使得他们没有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不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在国内的许多景区,游客随意在文物古迹上拍照、嬉戏,或在景区乱扔垃圾,景区工作人员却对这类不文明行为“习以为常”或“视而不见”,很少上前劝导制止。很多旅行社对组织的出境旅游团很少进行必要的跨文化差异和得体行为举止的宣传和提示,而在旅游过程中导游和领队也没有担当起提醒和监督的职责。一些导游在讲解时,甚至宣扬迷信,误导游客去触摸文物,以求带来好运。

3.缺乏科学规划,服务设施不完善。科学合理的规划直接影响着游客的行为及旅游活动。在我国的许多景区,游客的不文明或破坏性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景区缺乏科学的规划,服务设施不完善所造成的。停车场的位置,游道的设计、游憩方式的选择、牌示系统的引导都与游客的拥挤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密切相关;没有或不合理的功能分区会提高游客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垃圾桶的数量、位置、分布、开口不合理,卫生间数量不足,缺少让游人休息的设施等等[2]。这些客观原因都会导致不文明行为的增加。

4.景区管理混乱,相关服务系统缺乏。在我国许多景区管理混乱:对商贩摊点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商贩只管卖,不管环境卫生的清理;对食品饮料的食用没有要求,加之景区内的商品价格高出市场价格,许多游客便自带食品饮料,随处休息食用;商贩围追游客出售商品,随意圈地占点收取拍照费,游客“挨宰”的情况经常发生;景区收费不合理,重复收费情况严重;清扫人员不到位,垃圾满溢,不及时清运。景区本身的管理已经非常混乱,更无法对游客进行管理、对游客的行为进行约束与监控。

提高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水平的思考

1.重视旅游规划中的游客管理规划。旅游规划直接影响了旅游活动对于旅游的负面环境影响及游客体验。游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及游道的设计、游憩方式的选择都与游客的拥挤体验和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密切联系。如在自然保护区等地,合理的功能分区等会有效降低游客活动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旅游规划同时也是影响游客管理实施难度等的重要因素。如游客乱扔垃圾可能是由于垃圾桶的数量、位置、色彩、开口等问题造成,游客的不文明或破坏性等行为可能是牌示系统的规划设计存在问题,故提高旅游规划的合理性将有效提高景区游客管理水平。

2.加强景区人员及导游的培训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就我国景区实际情况而言,由于对游客管理的认识不够,对于员工的管理技能培训一般都是不足的,并且旅游行业的人员很不稳定,基层管理员工的素质一般相对较低,因此管理水平不容乐观。我国目前还存在大量流动性很强的兼职导游,松散的导游管理使得导游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我国旅游景区应制定相应的管理人员和导游培训管理机制,加强对员工、导游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责任意识的培养。

3.建立景区游客规则,加大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景区必须加强各种类型的旅游者行为规范的制定、宣传和实施。例如英国发布的《在英旅游告诫20条》,除了告诫游客不要乱扔废弃物、乱涂乱画、触摸展品外,还针对具有不同文化习俗的外国游客的提醒,如:“要压低嗓门,特别是在夜间和那些幽静的地方,如教堂和乡村”、“如果要把别人摄入自己的镜头,须先征得对方的同意”等等[3]。所制定的行为规范一定要切实可行,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宣传和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以达到对游客进行教育和引导的目的。

另一方面,采用约束型措施,通过制度和技术手段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制约与管理;诉诸法律法规,加大不文明行为的成本,加大处罚力度。让不良行为的人付出高昂的代价,吸取教训。以罚治脏,以罚治不文明,已是被国内外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如新加坡)。

4.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结合。对景区而言,游客是他们的服务对象,从这种角度讲,柔性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人性化的管理,用对游客的关心理解和尊重换取游客对景区的爱护与保护。对于少数故意破坏景区环境的游客要施之以刚性措施,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比如,制作诸如“小花多可爱,请您别伤害”之类的人性化的标示牌、温馨提示和公益广告;采取措施尽量缩短游客的排队等候时间和枯燥感,采用提供排队的详细资料、超额估算剩余时间、使人们排队时有事可做、提供幽默滑稽互动表演、利用计算机预订系统引入绩效排队体系等等。总之,景区要为游客创造舒适的游览环境,为游客的文明游览提供便利。

结论

游客管理作为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景区正常运转的前提之一,它不仅可以维持旅游资源质量、优化游览环境、保证游客心情舒畅,从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还可以减少因旅游者不文明行为造成的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维护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带动游客旅游文明素质的提高。今后,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游客管理的重要意义,采取正确的方法对游客进行管理,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景区和游客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何方永.城市游客管理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马勇,李玺.旅游景区管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3]曹霞,吴承照.国外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7.旅游景区导游管理条例 篇七

一、导游处罚条例

1. 2. 不服从管理者,扣20元。

被游客投诉者,第一次扣10元,第二次扣20元,第三次予以辞退。3. 4. 5. 6. 7. 8. 9. 带团中脱岗,私自并团者,扣10元。带团中减少游玩景点、导游词者,扣10元。迟到、早退者,扣5元;旷工者,扣20元。上班时间不穿工作服、不挂导游证者,扣5元。值班导游打扫卫生不合格,垃圾不及时清理者,扣5元。导游讲解时,接听手机、将手放入口袋者,扣5元。有接待任务,泡茶由当日卫生值班导游负责,因为带团不在者,按顺序向下排列,不泡茶者扣5元。

10. 客人购票后,导游应及时备好工具迎接客人,铃声响后15秒未带团者扣5元。(前一位导游离开时需通知下一位导游做好带团准备,通知不到位造成延误的,扣前一位导游5元。)11. 对导游服务、讲解质量进行抽查,不合格者扣10元。12. 工作时间,脱岗不带团者扣5元。

13. 上下班不允许替别人打时间卡,违者扣5元。

14. 有接待团队时,由接待导游负责,如果接待导游休假,将由领导在二级导游中选择负责接待,不服从者,扣5元。15. 导游讲解规范(具体要求如下),违者扣5元。(1)、致欢迎词。(2)、自我介绍。

(3)、告诉游客要原路返回,介绍洗手间位置等。

(4)、进入祠堂要提醒游客不得吸烟,不得触摸文物;过木桥时提醒游客注意安全。(5)致欢送词。

16.上班时间拉帮结派、挑拨离间、吵架、打架者,扣20元。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

17.下班16:50(时间以打卡机为准),快下班时,有团队不得要求坑口值班导游替代。违者扣双方5元。

二、导游奖励条例

1.导游带团受游客书面表扬者,奖励5元。2.上班时间拾金不昧者,奖励5元。

3.在报纸、新闻上发表公司文章者,奖励10元。

4.每月带团数第一名者,奖励20元。

三、导游等级管理条例

1.定期对导游进行培训和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辞退。

2.景区导游分为三级,分别是接待导游、二级导游、三级导游。3.工资分级:接待导游基本工资400元,带团5、6元

二级导游基本工资360元,带团4、5元

8.武陵源旅游导游词 篇八

武陵源景点,集山、水、林、洞于一地,融万象之美于一体,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奇妙的溶洞、幽静的峡谷、茂密的森林、多姿的溪涧、变幻的云海和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田园风光,构成了一幅雄、奇、幽、野、秀的天然画卷,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自然博物馆”和“地球纪念物”,是一个能让诗人惊叹不语、让画家无从下笔的绝妙自然生态世界。原国务院朱镕基先生实地考察后即兴赋诗盛赞“张家界顶有神仙”。中外游客观赏之后无不感慨万千,说:奇得不可思议,“莫明其妙”;美得“岂有此理”,羡慕至极。

武陵源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脉中部,隶属于张家界市,与永定、慈利、桑植三县区交界,东邻慈利县三官寺乡、阳和乡、许家坊乡,南抵永定区兴隆、禹溪、新桥、沙堤和合作桥五乡,西与张家界永定区教字垭、桥头和桑植县瑞塔铺等乡镇接壤,北同桑植县竹叶坪、汨湖、空壳树三乡毗连。武陵源区是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县级行政区,张家界旅游核心景区就在武陵源区境内。武陵源即是张家界的核心景区,又是一个行政区。

武陵源景点中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在国内外均属罕见,素有“奇峰三千”之称。在217.2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中,有石英砂岩山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几十米至400米不等。峰林造型若人、若神、若仙、若禽、若兽、若物,变化万千,这些突兀的岩壁峰石,连绵万顷。每当雨过天晴或阴雨连绵天气,山谷中生出的云雾缭绕在层峦叠嶂之间,云海时浓时淡,石峰若隐若现,景象变幻万千。武陵源水绕山转,素有“秀水八百”之称。众多的瀑、泉、溪、潭、湖各呈其妙。金鞭溪是一条十余公里长的溪流,从张家界沿溪一直可以走到索溪峪,两岸峰林对峙,倒映溪间,别具风味。武陵源的溶洞数量多、规模大,极富特色。现已探明的大小溶洞40余个,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黄龙洞,全长7.5公里,洞内分为四层,景观奇异,是东南亚岩溶景观的缩影。

武陵源宝峰湖,是临听愿生态土家山歌的绝纱去处。想在对歌上一显身手的朋友,宝峰湖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武陵源有十分丰富植物资源。境内森林覆盖率已达74.75%,并保存着两处原始次森林,为我国重要的古老孑遗生物的生长地区。境内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首批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种子植物有珙桐等35种。在众多的植物中,武陵松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形态最奇,有“武陵源里三千峰,峰有十万八千松”之美誉。

武陵源有宝贵的野生珍稀动物。经调查,境内陆生脊椎动物共有50科116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单》中的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10种。武陵源动物世界中,较多的是猕猴,据初步观察统计为300只以上。当地人叫做“娃娃鱼”的大鲵,则遍布于溪沟、泉眼和深潭之中。

猕猴最喜欢的食物猕猴桃,每年还在猕猴桃未成熟时,天子山等景区游道上被这些淘气的猕猴扔得满地都是

武陵源有珍奇的地质遗迹景观。包容了砂岩峰林、方山台原、天桥石门、岩溶峡谷、岩溶洞穴、沉积构造、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等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其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地貌景观,包存几乎没被扰动的原始自然状态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因此从科学的角度和美学的角度评价,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与石林地貌、丹霞地貌以及美国的丹佛地貌相比,其景观、特色更胜一筹,是世界上极其特殊的、珍贵的地质遗迹景观。

武陵源有多姿多彩的气象景观。武陵源的春、夏、秋、冬,阴、晴、朝、暮,气象万千。云雾是武陵源最多见的气象奇观,有云雾、云海、云涛、云瀑和云彩五种形态。雨后初霁,先是膘胧大雾,继而化为白云,缥缈沉浮,群峰在无边无际的云海中时隐时现,如蓬莱仙岛、玉宇琼楼,置身其间,飘飘欲仙,有时云海涨过峰顶,然后以铺天盖地之势,飞滚直泻,化为云瀑,蔚为壮观。

此时的武陵源景区像是一位躲在轻纱帐里的妙缦姑娘,微风拂过,纱帐被慢慢撩开,还未看清芳容便瞬间即逝,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张家界武陵源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对张家界武陵源旅游经济发展都寄予厚望。江泽民同志1995年3月视察张家界时亲笔题词:“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为张家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9.浅析武陵源旅游区景区管理 篇九

关键词: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体系构成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得以存在发展的核心载体,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吴必虎通过对全国69所开设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的调查并进行分类统计,其结果是管理类课程高居榜首,其中旅游景区管理在管理类课程中占的比重为5%。事实上,许多旅游管理专业都开设了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并将其定位为专业必修课程。旅游景区管理课程是直接为旅游业服务的应用性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与此相适应,实践教学就成为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与理论教学一样,实践教学也自成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及教学考核等。

一、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B.S.Bloom等人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应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等三大领域。同理,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在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宏观上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目标应紧密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以旅游景区管理理论为指导,不断巩固深化旅游景区管理课程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对旅游业和旅游景区的热爱感和责任感。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的认知目标主要表现在巩固、领会、应用与拓展四个方面。实践教学最首要的问题是要弄清楚哪些理论需要用实践加以强化。通过实践教学,该部分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会潜移默化而得到巩固与深化。领会按照程度的深浅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转化,即通过实践,学生能用不同的说法表达旅游景区管理课程中的相关概念,二是解释,即通过实践,学生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景区管理相关问题加以说明,三是推断,即通过实践,学生能把景区管理相关问题进行逻辑推理。拓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实践,学生会产生新的认知,即认知到旅游景区管理教材中没有的知识,二是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活跃的思想,对旅游景区管理课中的相关知识点有创新性的认知。

(二)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是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情意方面可能产生的改变。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序,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五个层次: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个性化。结合旅游行业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旅游景区管理课程情感领域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在上述五个层次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热爱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速度快,旅游人才缺口较大,但是,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平均薪酬较低,进入门槛较低的矛盾,这就直接导致旅游管理专业高层次(主要是指本科生和研究生)学生对旅游业的热情与责任感不强。通过生动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旅游景区对于旅游业、国家经济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从内心深处对于旅游景区管理课程的接受,产生良好的反应和正向评价,进一步增强其对旅游景区、旅游业的热爱感、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

动作技能领域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的行为方面所产生的改变,它包含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等层次。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具有从事旅游景区管理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一是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开放意识和质量意识。二是实践操作能力。旅游景区管理课程的操作性强,操作能力可通过单项能力、模块能力、综合能力和扩展能力的顺序分阶段逐步提高。三是创新创业能力。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学生迎接未来的方式之一。通过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二、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确定应根据教师所选具体教材、课程定位、课时总量、当地旅游业发展状况和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状况而定。下面以广西大学旅游景区管理课程为例加以说明。广西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现状一言以蔽之就是整体实力还不够强,突出表现在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景区品牌建设还有待于提升。据此,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按9课时工作量计算可设计为: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体验实践、旅游景区品牌建设实践和旅游节庆策划实践三大主题。期望以这三大主题而盘活所有理论知识点,同时加深学生对广西旅游景区管理现状的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景区管理责任感。具体见表2-1。

三、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总体上可分为三个步骤,即前期准备、实践组织和实践总结。

(一)前期准备阶段是指学生按照教师布置任务,做好理论准备、材料准备、工具准备及心理准备,这是实践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一般而言,前期准备工作要求教师对实践内容及教学目标要十分明了,同时要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对学生的准备过程要进行检查。

(二)实践组织阶段是指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这是实践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在做好准备的基础上,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引导作用,使学生能愉快地参与进来,从而实现实践教学目标。

(三)实践总结阶段一般以两种方式进行:一是教师的及时总结,实践完毕后,教师应针对本次实践进行即时总结,把实践中的体验与学生一起分享,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及时肯定,对学生存在的不足给予明确指出;二是学生的课后总结,每一次实践,必须要求学生按规范填写或撰写实践报告,让学生翔实分析自己的实践体验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亮点与吸引点,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旅游景区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可以多元化,灵活多变,让学生既有新颖感,又有刺激感。实践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在旅游景区管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先后使用了三种实践教学方法,即虚拟景区网游式实践教学法、实验室开放互动式教学法和实践基地亲身体验式教学法。

(一)虚拟景区网游式教学法是指结合旅游景区管理的基本理论,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虚拟景区,有效利用网络优势,指导学生欣赏、体验、分析网络虚拟景区,并把两种虚拟景区综合比较,给学生以启迪,让学生在充满期待与刺激的体验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可以贯穿于旅游景区管理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比较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教学方法。该方法的重点是两个虚拟景区的构建与结合,一是学生自己要构建一个虚拟景区,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自己创业当老板,发挥其能动性,培养其创业意识和能力,二是网络虚拟景区,该景区可直接从网上下载(如笔者下载的网络虚拟景区是北京故宫),或者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要求,事先设计好一个三维虚拟景区,区让学生直接网游,体验该景区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三是两者的结合分析,让学生感悟出景区管理的要点与精髓。

(二)实验室开放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结合旅游景区管理的相关理论,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随着旅游类实验室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现代科技旅游应用产品及软件的逐步增多,实验室开放互动式教学法在旅游景区管理课程教学中业越来越多地得到利用,许多学校都开设了实验课。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该方法,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

(三)实践基地亲身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利用实践基地教学平台,让学生走出第一课堂,到旅游景区实地考察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该方法融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与一体,是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又一特色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阐述该方法的应用。

实践基地亲身体验式教学法的基本思路可高度概括为“123”模式,即亲身体验一个基地,融会贯通两大课堂,合理衔接三大环节。

1.亲身体验一个基地是指选择好一个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到该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采取系列措施与活动,让学生能身临其境体验到旅游景区管理的全过程。目前,本科类旅游管理专业应该有自己的实践基地,选择基地的标准是成熟的旅游景区,至少应该是A级以上。亲身体验并不是像普通游客一样去旅游,而是要带着问题、带着准备去考察。为了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亲身体验实践基地时做到“五个一”,即创意一个虚拟景区、制好一份调查表格、听好一堂景区讲座、亲历一回旅游服务、撰写一份实践报告。

创意一个虚拟景区:旅游景区管理课程主要是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而开设,学生已经有了相关学科的基础。因此,对于企业的相关理论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在本课程的第一个课时便布置该任务,要求学生先从宏观上虚拟一个旅游景区企业的框架,然后,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把该虚拟企业加以充实,在课程结束时,进行全面总结,要求学生上交自己虚拟企业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答辩、点评与竞赛,同时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考核指标。在进行实践基地亲身体验时,要求学生必须把自己创意出来的虚拟景区与考察的现实进去进行比较,找出不足,得到感悟。

制好一份调查表格:指导学生结合旅游景区管理课程中的相关问题,重点围绕本次实践教学的内容,制定好一份实践调研表,必须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亲身制定。这是实践基地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前提。

听好一堂景区讲座:事前与该景区沟通好,结合考察实践基地的机会,直接聘请该景区高层管理人员为学生在景区内做一堂讲座,讲座的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景区管理的相关问题,二是旅游景区创业的问题。讲座中,学生与老师之间、与主讲人之间需要互动,这种互动发生在景区内部,情境感非常强烈,学生的体验也就更加深刻。

亲历一次景区服务: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是让部分学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在该景区提供诸如讲解、清理垃圾等方面的服务,最后让其与大家谈感受;二是现场模拟旅游服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组扮演游客,一组扮景区服务员,游客组故意刁难,综合考察服务组的反应。

撰写一份实践报告:综合上述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旅游景区管理的基本理论,写一份关于该景区的管理报告。

2.融会贯通两大课堂是指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第一课堂是指学校内的教室课堂,第二课堂是指实践基地的野外课堂,两者融汇点在于科学的组织与周密的安排。

3.合理衔接三大环节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把实践前期准备、实践中期体验、实践后期检查合理衔接起来。考察前,要求学生围绕旅游景区管理的基本知识,分组搜集该景区的书面及影像资料,在此基础上,拟好问卷调查表;考察中,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调查,适度辩论;考察后,整理好调查表,写一份调查报告。

五、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考核

实践教学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20%。实践教学考核的主体为教师和学生,二者共同参与,民主评议。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掌握好评价尺度,根据实践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而给予恰当的评价;学生应发挥辅助与监督作用,实事求是地向教师反映情况,学生相互之间督促实践教学相关材料的整理与撰写。考核方式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点评三结合,客观公正考核每个学生的表现。评价维度结合实践教学的目标可概括为三大块,认知、情感和技能。评价手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方面,主要是根据学生实践中的行为表现而综合给予等级评价,定量方面,主要是根据教学任务,学生能否按照教师要求提供相关的材料如搜集整理的资料、实践过程记录、实践报告等,每一项材料按照质量的高低给予计分,最后两者结合综合评分。

结束语:

实践教学在旅游景区管理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离开了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之学就会有欠缺。宏观来看,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环节、方法与考核等。但是,由于旅游景区管理的内容庞杂,管理的理念、方法与手段都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新内容、新方法将会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旅游景区管理课程的教师们共同来研究并推进,最终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与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必虎,黎筱筱.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9-15

[2]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1):72-73.

[3]郭进辉.《旅游景区管理》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J],武夷学院学报,2009,(6):104-106.

10.旅游景区管理课程论文题目 篇十

1.海南旅游景区游客管理探讨

2.海南旅游景区设施管理探讨

3.海南旅游景区环境管理探讨

4.海南旅游景区质量管理分析

5.海南旅游景区营销管理分析

6.海南旅游景区规划管理分析

7.海南旅游景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8.海南旅游景区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

9.海南亚龙湾旅游景区的调查与分析

10.海南东寨港旅游景区调查与分析

11.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调查与分析

12.海口野生动物园调查与分析

13.三亚亚龙湾热带森林天堂公园的调查与启示

论文要求

1.按照期刊论文格式写。

2.字数6000字左右。

3.不得抄袭。

4.书面手写版。

11.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论文 篇十一

一、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概述

(一)景区门票价格的概念

景区门票是景区准入制度,本质上是景区的一项管理工具。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狭义上是指游客为获得游览参观景区的观赏许可,向游览参观景区经营单付出的门槛费用。广义上的景区门票价格,包括自然景区、文化景区、大型活动、休闲、娱乐等观赏和参与费用以及景区内为观赏景观配套服务的载人运输工具费用、导游讲解服务费等。

(二)景区门票价格的作用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功能,景区经济价值是景区门票定价的经济基础;二是环境保护功能,景区门票价格作为可以引导游客消费的信号,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经济调控性,是控制景区游客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景区实行淡旺季差别定价的依据;三是社会功能,如世界遗产地等旅游景区具有社会公益性,决定了其景区门票价格承载着社会福利方面的非经济功能。

二、当前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从20世纪末至今,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其现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景区门票价格偏高,上涨幅度过大。

景区门票上涨幅度越来越大,多个景区近年来互相攀比,引发一轮又一轮的抬价大战,不少景区门票低则几十元,高则上百元,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且当前这种提价之风仍在发展之中。

(二)非正当竞争手段泛滥

其突出表现就是目前我国旅游景区景点回扣现象严重。许多旅游景区景点为多拉顾客,采用组导游、司机回扣的做法,特别是一些人造景观更是如此,回扣有时占了票价的一大半,这种做法在客观上提高了票价,短期看来,由于导游、司机为了一己私利可能会拉来一些客人,但长期势必会影响景区景点的声誉,而且极易造成恶性循环,票价越高,游客越少;游客越少,票价就抬得越高。游客被骗至此,发现如此高价非常不值,就会产生极强的反感,同时也会意识到导游、司机的居心何在,对景区景点的高票价更觉难以接受。

三、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机制研究

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机制是指旅游景区根据其开发、经营和维护产生的成本以及利润、税金等内容,按照市场调节和政府指导的原则,综合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形成的门票价格的制定体系。其内容包括门票价格的制定原则,选择相应的定价模式,适当的定价方法。

(一)景区门票价格制定原则分析

1.价格与价值相符原则

旅游景区景点对消费者来说,是因为其有价值才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每个景区景点的价值各有不同,消费者在市场上通过对比、通过选择,最后通过价格实现对价值的消费。而价值问题是极为复杂的问题,从自身的角度讲,它包括生态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体验价值、服务价值等。

2.市场供求关系原则

我国旅游资源多为观赏类旅游产品,其供求关系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景点质量高低和季节需求量的变化两个方面。为了避免旅游热点和旺季景区内人满为患、旅游冷点和淡季景区闲置低效,景区制定门票价格时应采用需求导向定价法,实行优质优价和季节浮动价,使冷热点和淡旺季有明显的差价,以平衡景区之间、景区内季节之间客流量的分布,实现保护和增效双得益的目标。

3.保护与适度开发原则

有些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在经营开发时必须注重资源的保护。控制门票价格的涨跌变化有利于控制旅游客流量,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保护措施。

(二)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模式的选择

景区门票定价模式是指对旅游景区开发时,价格制定行为和经营过程中价格调整行为进行描述的总体框架。现有景区的定价行为可归纳为三种模式:

1.主体效益导向模式

所谓主体效益导向的定价模式,是指景区门票价格的制定和调整完全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通过经营成本、经营收入以及景区效益目标的差距来确定价格的行为方式。用公式可以简单表示为:价格收入-经营成本=景区效益。

2.功能管理导向模式

功能管理导向模式,又叫中性定价模式,是指景区门票价格的制定要以特殊功能的实现为依据,而不是简单地从景区的经济效益出发。

3.营销策略导向模式

营销策略导向定价模式,又叫柔性定价模式,最具有变通性和灵活性,是以旅游景区的市场竞争策略和发展战略为依据来制定价格。

(三)旅游景区门票的定价方法

根据景区门票的定价原则和定价模式,可知成本导向定价方法是基于成本、利润为主要依据的定价法,而需求导向定价法和竞争导向定价法都是在成本导向定价法的基础上,加以考虑市场需求而进行的。现在着重进行基于成本、利润的门票价格构成因素分析。

1.成本的构成因素

景区经营的成本是影响门票价格高低的关键因素,在景区门票价格确定中起基本的和主体的作用。其内容包括景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所需要的费用,开发和维护景区的劳动和资本的投入,还要考虑到景区资源的等级因素和影响力因素,即景区资源本身的价值。细化后分为人工成本,公用设施管理成本,专项开发建设成本,其他成本等。

2.利润的构成因素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景区需要自负盈亏,就必须适当地发挥其经济价值。所以景区拥有正常利润是正常的。景区的正常利润是指景区门票总收入扣除各项有关业务支出的剩余部分,扣除向政府缴纳税金、贷款利息、保险费用以后所获取的正常净利润,在景区门票价格确定中主要起价格修正和微调的作用。

3.景区门票价格的构成因素的比重分析

为了验证景区门票价格的构成因素分别在景区门票中所占的比重,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着重让调查对象对景区的经营成本、正常利润、税金、外部环境引起的浮动价格进行评价打分,本文采用的是叠加平均法进行计算:

比重(%)=∑(所选的分数i*选i的人数p)/1000*100%

i=0.5

其中i代表游客为门票价格的某一构成因素所选的分数(0

在门票价格构成因素上可以看出,景区经营成本所占的比重最高,为36%,其次是景区正常利润、税金、外部环境,分别占的比重是29.8%,19.25%,14.95%。由此可推出景区门票价格的计算公式:

P=0.36A+0.298B+0.1925C+0.1495D

这说明了以下问题:

1.游客是希望景区可以有正常利润的。表中可以看出景区的经营成本所占比重是36%,而景区的正常利润是29.8%,这表明在游客心目中,景区的利润和经营成本是基本持平的,他们也认为景区的利润在景区门票价格的制定中应占有很重的比重,并不反感景区盈利。

2.游客认为税金在景区门票价格中所占比例挺大。通过表1,可以看出,游客认为税金在门票价格中应该占19.25%,这反映了游客希望景区所收的门票应该多交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重视公共设施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结论

12.武陵蚩尤大峡谷:旅游富民新支点 篇十二

武陵蚩尤大峡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武陵蚩尤大峡谷指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保靖县和吉首市三地交界处,以“武陵”或“蚩尤陵”(“蚩尤山”)为核心,由无数似断似续的大小峡谷连接而成的峡谷区域;广义的武陵蚩尤大峡谷则指“武陵”或“蚩尤陵”核心区峡谷地带发育的河流溪谷区域,集中在流往吉首市区的峒河上源,即花垣县排料乡金龙蚩母洞瀑布和补抽乡大龙洞瀑布以下流域,还包括花垣、保靖、吉首、凤凰三县一市毗连区众多苗族村寨。本文所述武陵蚩尤大峡谷主要是从狭义角度而言。

受地质构造运动影响,武陵蚩尤大峡谷域内山峰陡峻险要,大小峡谷彼此相连,远近山崖奇形怪状,地下暗河发育若隐若现,有众多尚未开发的隐秘洞穴群,原生态自然风光引人入胜。特别是举世无双的“武陵-蚩尤陵”天然陵墓,独具神韵的金龙云海,充满阳刚之气的“武陵金刚”,苗祖圣山吕洞山,地造天设“天问台”等自然风景。

在人文景观方面,该区域也极为丰富,且别具民族特色。有“悬崖苗寨”等特色苗寨、吊脚楼、矮寨公路奇观、湘川公路纪念碑、亚洲第一悬索斜拉桥、鼓文化博物馆、民俗园傩堂、大型苗家婚俗和服饰表演、大型农事表演、“山风鼓韵”大型跳歌篝火晚会、巴代祭祀、苗族民间特技表演、苗族民间体育活动、苗族手工艺。

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有助于构建武陵蚩尤大峡谷文化旅游圈。特别是随着吉茶、张花高速公路的开通,制约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文化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逐渐被打破,武陵蚩尤大峡谷有望成为继张家界-凤凰之后湘西又一条新的乡村旅游生态长廊。

做好旅游规划,打造“武陵之魂”

构建以花垣金龙为核心的“武陵蚩尤大峡谷文化旅游圈”,要确立金龙村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价值,以打造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重要方向,创新生态文化旅游长廊,提升世界苗族的“寻根之旅”,依靠张家界集散方向的客源市场,将“武陵之魂”作为该旅游环线今后的旅游主题。

要正视“市场之手”作用,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及其走向,既卖资源,更要卖品牌,推动资源和要素的高效优化配置,确立品牌优先原则,做好品牌营销,开发多元化产品,提高旅游业经济效益。主打“武陵牌”、“蚩尤牌”,围绕“蚩尤圣山·武陵之魂”,打造“悬崖苗寨·云上金龙”、“苗祖圣冠·魅力吕洞”和“鼓舞天下·神奇德夯”三个核心品牌,将更多旅游产品推向世界。精品旅游线路的设计也不可小嘘,决定着旅游开发成败。另外,在做好旅游产品营销的同时,还要做好民族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让“武陵之魂”唱响天下。

争取政策扶持,确保“旅游扶贫”的制度保障

当地政府要充分利用武陵山区连片开发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通过“旅游扶贫”将该区域打造成湘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旅游扶贫”一旦成为“定心丸”,资源规划差、基础设施弱、旅游规划小等问题有望逐一解决。

当地政府要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利益关系,着力培育、包装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促进扶贫产业做大做强。如在规范市场时,可引导农户建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武陵人家”,实行“规划布局、形象标识、品牌营销、经营规范、服务承诺”“五个统一”的运营模式,既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也解决村民担忧的客源问题。此外,政府主导形象宣传,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旅游,为吸引社会资金成为投资主力做明智之举;遇到项目融资难问题,可设立旅游股权投资基金。

在深入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同时,用好用细用活用足各种扶持政策,依托生态旅游,从经济扶持到政策帮扶上都要给予大幅度倾斜,解决好民族地区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如省委驻村扶贫组和国家民委派驻武陵山片区联络员,要把脉民族企业发展现状,确立金融支持思路,扩大执行民族优惠利率政策的承贷银行,使更多的民族企业享受到优惠利率政策。

要加强民族宗教工作,让宗教工作与旅游发展相结合,通过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大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力度,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发展质量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依托较好的民族资源,传承发展具有特色的民族产业,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施 “旅游富民”战略,改善区域基础设施

发展旅游可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给政府带来财政收入,给相关行业带来商机,给百姓带来就业岗位、经济收入和生活品质。打造武陵蚩尤大峡谷文化旅游圈,要从“旅游扶贫”的高度看问题,实行“旅游富民”战略,改善当地区域的基础设施条件,切实通过旅游带动当地百姓增收。

以矮寨镇德夯景区为例,该景区旅游开发初见成效,却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部分核心景点属于排料乡芷耳村范围,演艺人员大多来自排料乡。夯沙乡重视旅游开发,在规划尺度下有序开发,交通瓶颈仍非常突出。排料乡正设计完成交通发展规划、村庄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但与德夯、夯沙一样,均未将所有规划纳入“武陵蚩尤大峡谷文化旅游圈”视野,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区域合作少,交通因素严重制约着三地可持续发展。已见效益的德夯景区不屑于捆绑发展,夯沙-金龙-德夯共计7.5千米,交通设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旅游圈的构建和延伸。因此,可以精确设计线路并缩短三地间公路长度,以节约投资,三地联合申报项目,争取上级支持。三地须总体旅游规划布局,联合挖掘整理旅游景点,创新产品,共谋市场发展。

当前,金龙村发展思路清晰,加快对旅游资源的挖掘、整理,悬崖游道建设论证后已经开工,新村部设施和演艺广场正在施工,寨门即将动工修建,旅游公司正在注册成立之中,各种软硬件不断完善。但项目种类少,资金缺口大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因此,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加大对该区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景区相关旅游硬件设施,为旅游圈的打造提供基础保障。

(作者系湖南省花垣县民族中学高级教师,本文节选自《构建湘西地区武陵蚩尤大峡谷文化旅游圈的调查与思考》论文)

1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篇十三

第一条 为了全面推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工作,规范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程序,促进旅游景区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及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有关评定细则进行。

第三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工作,遵循自愿申报、分级评定、动态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

第四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开业从事旅游经营业务一年以上的旅游景区,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旅游景区,均可申请参加质量等级评定。

第五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是指对具有独立管理和服务机构的旅游景区进行评定,对园中园、景中景等内部旅游点,不进行单独评定。

第六条 国家旅游局负责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评定细则的制订工作,负责对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条 国家旅游局组织设立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负责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各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设立本地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并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备案。根据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的委托,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进行相应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八条 3A级、2A级、1A级旅游景区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委托各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负责评定。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可以向条件成熟的地市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再行委托。

4A级旅游景区由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

5A级旅游景区从4A级旅游景区中产生。被公告为4A级旅游景区一年以上的方可申报5A级旅游景区。5A级旅游景区由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第九条 各级旅游景区的质量等级评定工作按照“创建、申请、评定、公告”的程序进行。

第十条 参加创建质量等级的旅游景区要按照国家标准和评定细则的要求,制定创建计划,明确责任目标,落实各项创建措施。

第十一条 旅游景区在创建计划完成后,进行自检。自检结果达到相应等级标准和细则规定的旅游景区,填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并向当地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提出评定申请。经当地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审核同意,向上一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推荐参加相应质量等级的正式评定。

第十二条 现场评定工作由负责评定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委派评定小组承担。评定小组采取现场检查、资料审核、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现场评定工作。

第十三条 现场评定符合标准的旅游景区,由负责评定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批准其质量等级,并向社会公告。

第十四条 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适时公告新达标的各级旅游景区名单。第十五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现场工作由具有相应资格的检查员担负。根据所评定的旅游景区的资源类型与特色,应有一名相应专家作为评定小组成员。

第十六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检查员分为国家级检查员和地方级检查员。国家级检查员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聘任。地方级检查员由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聘任。

第十七条 检查员要接受旅游景区的监督,不得徇私舞弊。各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要加强对检查员的监督管理,对有违规行为的检查员取消其检查员资格。

第十八条 被委托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出现违规操作的,上级评定机构可以撤销委托其已获得的最高等级的评定权限。

第十九条 各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对所评旅游景区要进行监督检查和复核。监督检查采取重点抽查、定期明查和不定期暗访以及社会调查、听取游客意见反馈等方式进行。全面复核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

第二十条 等级复核工作主要由省级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和实施。全国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有计划、有重点进行复核。

第二十一条 经复核达不到要求的,或被游客进行重大投诉经调查情况属实的景区,按以下方法作出处理:

1、由相应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签发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等级的处理。对于取消或降低等级的景区,需由相应的评定机构对外公告。

2、旅游景区接到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等级的通知后,须认真整改,并在规定期限内将整改情况上报相应的等级评定机构。

3、凡被降低、取消质量等级的旅游景区,自降低或取消等级之日起一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新的资质等级。

第二十二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签发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等级的处理权限如下: 1、1A、2A、3A旅游景区达不到标准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有权签发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等级。降低或取消等级的通知,须报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备案。2、4A、5A旅游景区达不到标准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有权签发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并报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备案。如认为应作出降低或取消等级的处理,须报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批。

3、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有权对各质量等级的旅游景区,作出签发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等级通知的处理,但需事先通知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

第二十三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标牌、证书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统一制作,由相应评定机构颁发。

第二十四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标牌,须置于旅游景区主要入口最明显位置,并在对外宣传资料中正确标明其等级。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旅游局负责解释。

14.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 篇十四

随着玉龙雪山旅游景区的发展,事故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丽江高原红旅游服务公司作为景区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实施部门,负有安全生产职责,有必要不断加强对本公司旅游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因此,对高原红公司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做出指导性的规范。

适用于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各生产经营单位、公共场所。规范性引用文件

为使丽江高原红旅游服务公司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风景名胜区条例》、《云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方针

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细则

4.1 旅游景区必须正确处理保证安全与经营效益的关系,在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要保证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各项设备、设施符合安全管理的要求,发现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消除,不能为了赶任务、追效益而置安全于不顾。

4.2 旅游景区安全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综合监管、行业监管、专项监管三结合的监管模式。

4.3 旅游景区应当根据本单位经营活动的特点,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完善安全设施、设备,确保旅游安全。

4.4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旅游景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统筹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4.4.1 贯彻国家和北京市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相关规定,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

4.4.2 组织制定本景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4.3 保证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配备必要、有效的安全保障设施;

4.4.4 定期研究本景区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4.4.5 组织制定并实施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4.4.6 负责调查、处理本景区内发生的安全事故;

4.4.7 按规定及时、如实地向有关部门报告各类旅游突发事件;

4.4.8 履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其他安全管理职责。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机构

安全管理机构是旅游景区依法设置的专职安全管理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都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旅游景区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工作的助手,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法律赋予的职责和其应尽的义务。是法律法规对企业安全要求的执行人,其职责是根据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要求而综合制定的。主要职责是:

5.1 接受旅游、公安、消防、卫生、安全生产、质量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对景区安全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5.2 建立并完善本景区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5.3 建立并落实本景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5.4 建立本景区的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本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通报有关工作信息;

5.5 建立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本景区各类安全隐患,对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5.6 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演练,新聘员工应当接受安全教育培训;

5.7 从事法律、法规规定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当经过专业主管部门的培训和考核,取得合格证方可上岗;

5.8 履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其他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安全管理例会制度

安全管理例会是指以安全为主要内容定期召开的会议。旅游景区要形成定期研究各种安全问题的机制,以定期召开安全会议的形式,听取安全工作汇报,对发现的各种安全问题,认真组织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同时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要及时检查验收,将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立旅游景区内部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7.1 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是指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以往的经验教训,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引发事故的部位,利用现有条件和科学手段加以控制和预防。

7.2 旅游景区是区域安全的责任主体,根据各类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分析和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找出容易发生事故的领域和环节,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达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的目的。旅游景区主要负责人应当组织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或者事故隐患指定专人负责消除;难以及时消除的,应当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研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免对人身财产造成损害。建立游览安全管理制度

8.1 按照《旅游管理条例》的规定和景区规划容量的测算,将游客数量控制在最佳接待容量之内;

8.2 完善景区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工作人员规范操作规程;

8.3 在景区内重点部位和危险地域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8.4 在节假日、黄金周等重点时期设立景区游客安全疏导缓冲区;

8.5 禁止游客在未开发或无安全保障的地域开展旅游活动;

8.6 景区安保人员要加强景区内巡视,禁止游商尾随游客兜售商品,保证景区内良好的游览秩序。9 建立安全信息发布制度

9.1 通过有线广播、安全须知、宣传手册等形式,及时发布地质灾害、天气变化、洪涝汛情、交通路况、治安形势、流行疫情预防等安全警示信息以及游览安全提示信息;

9.2 根据消防、用电以及道路交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景区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采取安全措施;

9.3 完善景区的解说系统,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无障碍游览通道;

9.4 景区内的施工现场应当设置易于识别的安全提示标志;

9.5 非游泳区、非滑冰区、防火区、禁烟区等区域应当设置明显的禁止标志。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安全用电管理制度,严禁违章用电。

10.1 景区用电装置和材料应当符合国家规定,配电装置的清扫和检修应当按照《用电单位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执行;

10.2 景区安装或者移动电器设备,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0.3 景区内重点用电设备应当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对该类装置的拆卸和移动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执行。11 建立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11.1 游览线路的规划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道路交通条件;运营中的游览工具须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游览工具的驾驶员应当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景区内夜间游览区域应当配备数量充足、功能有效的照明设备。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2.1 保持消防通道畅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组织检查;

12.2 建立义务消防队伍,定期组织所属员工的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

12.3 加强景区内建筑物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内堆存易燃、易爆物品;动火、用电应当按照《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12.4 有森林资源覆盖的景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专项消防管理;

12.5 景区餐饮场所内灭火器材配置点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在厨房操作间、燃气调压室等重点部位应当设置可燃气体报警探测器;

12.6 景区停车场应当配备专用灭火器材。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游览活动的有序进行。

13.1 景区内的特种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每日设备运行前,应当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定期维护保养工作;

13.2 景区内各类游乐项目的运营场所应当公示安全须知;对游客进行安全知识讲解和安全事项说明,并配备相关人员具体指导、帮助游客正确使用游乐设施,严禁超员运营;

13.3 旅游景区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劝阻游客的各种不安全行为;

13.4 在景区内开展的攀岩、冲浪、漂流、骑马、拓展、蹦极、速降等特种旅游项目,应当制定内容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提示手册;

13.5 景区内的制高点和高层建筑设施应当安装避雷、防雷设备,并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进行检测和全面维护;

13.6 景区应当向参与特种旅游项目的游客推荐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13.7 景区装置的电视监控系统应当符合公安机关的相关规定。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景区内生产和销售食品,应当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餐具、饮具、酒具等器皿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餐饮场所工作人员应当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建立安全环境监控制度

景区内环境噪声应当严格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规定,景区讲解员及导游人员不得使用扩音设备进行讲解;空气质量应当严格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规定。在突发疫情期间,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做好防疫警示等安全防范措施,为游客创造安全的公共环境。建立大型活动风险管理制度

旅游景区举办大型活动前严格履行申报审批手续,主动接受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安全检查,坚持“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进行事前风险评估,制定大型活动的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预案制度

17.1 根据各类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突发意外事件后,救援人员能够按照景区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启动救援机制,有效开展救援行动。

17.2 根据本景区内易发事故的特点建立消防、用电、交通、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应当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危险目标、启动程序、处理与救援程序、紧急处理措施等部分。

17.3 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每半年至少演练1次,并做好记录。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安全事故发生后,景区应当按照国务院发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及《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规定》,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部门报告。建立安全管理档案制度

旅游景区将经营场所或大型娱乐项目出租或承包的,应当与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旅游景区对各承租单位的安全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健全完善医疗救援机制

旅游景区内设置医疗急救中心,各经营单位设立医务室,配备专业救护人员及急救车、急救箱、担架、医用氧等设施设备,对外公示救援联系方式。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

《森林防火条例》

《风景名胜区条例》

《云南省旅游管理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用电单位电气安全工作规程》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上一篇:作文 桂树干下一篇:工程项目部安全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