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生辅导

2024-09-17

优秀生辅导(共12篇)(共12篇)

1.优秀生辅导 篇一

优秀生辅导措施

培养出优秀学生的多少从大的方面它代表了一个地区、一个学校的教育水平,从小的方面代表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优秀学生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人喜欢优秀生,人人都想成为优秀生。

一、培养目标:

(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艺术优秀生的培养措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自主创新,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二、主要任务:

(1)通过优秀生培养计划的实施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使班级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2)使教师和学生真正确立等级加特长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鼓励、关注、培养在艺术等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我班在英语方面的“名学生”。

三、改变和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培养意识: 加强对优等生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方面,既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为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就我班的实际情况而言,拔尖学生的数额仍不足,主要是指导、培养不力,因此,要积极创设各种条件,让优等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具体措施

1.保护优秀生的学习积极性

优秀生的知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积极举手发言,积极与其他学生配合。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比以前多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错误。我经常给予鼓励和肯定。培养他们大胆实践,不怕出错,增强信心。2.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教育教学中要加强自理教育,要教育学生做到“生活自理、人格自主、学习自信、交往自尊、行为自律”,就是要建构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健全人格。现在对优秀生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优秀生的培养在做好自理教育基础上要对他们自主学习这个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功夫。培养他们追求卓越,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使他们能客观地认识自我,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培养优秀生养成良好习惯是优秀生成功的保证。由于情商水平(如意志力水平、情绪的自我调节、心理健康水平等等)制约和影响着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情商的培养和发展。一个具有高水平的情商同时又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正是我们要培养的目标。从高一开始对优秀生的各个方面提出要求,而且比一般学生标准要更高,让他们自觉养成,老师不断督促检查。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特别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及时复习的习惯,练后反思的习惯,积极应考的习惯,总结归纳的习惯,动手实习惯,积极探究的习惯等等。4.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的知识

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学有余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对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常会有些课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根据这一特点,可结合课本的知识,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5.给予优秀生个别的具体指导

优秀生每人的情况不同,学习上各有特点和长处。有的优秀生思维活跃,反应较快,但考虑问题欠周到,缺乏深度,粗心,易出错;有的优秀生较细心,善于总结归纳知识,但只局限于课本的知识,缺乏大胆质疑。教师要分别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扬长避短,进步更快。对个别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进行提高性的练习,强化自学能力,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能。6.加强挫折教育

优秀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往往一帆风顺,学习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有很多还一直任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突出,深得老师器重,同学羡慕,是在鲜花和掌声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顺风顺水,造成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一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他们极易产生感情的波动,痛苦、忧郁,甚至受到很大的心理打击和心理伤害,往往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优秀生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也是他们今后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7.让优秀生有更多为学困生服务的意识

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团队的精神,木桶原因作为优秀生很容易理解的,在优秀生中,我时常跟他们讲了做人的道理,让他们这些优秀生发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为学困生服务,这样增加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也培训了学生为他人为集体社会的服务的意识。8.鼓励学生质疑

我要求优秀的学生在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提出的问题,从而学会或引导学生提出重难点问题,提出创造性问题。这样,经过一年半载训练后,学生敢于提问了,会提问了,乐于提问了,并且学会善于把问号变为句号,又从句号中产生新的问号……。

现在优秀生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根据这一个特点,我组织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外开展提高性的自学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我适当作一些指导。

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平时协助教师做好这方面的培养工作。

2.培养优秀生要着重在平时教育。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有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题目,课后要有培优学生多练习。

3.以点带面,起到鼓励优生,带动一般的作用,定期组织优秀生进行学习经验每个优生带两个后进生。

4.加强对优生的检查工作,经常组织各类型的测验,使这批学生永远感到自己的不足,永远在竞争中前进。

5.培养工作定人、定时、定地点、定内容,方法落实,目标落实。平时对优等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外设“小灶”。

6.建立优生档案,经过每次的测验与摸底进行比较、评比,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优秀学生是学生本人,家庭,老师乃至社会协同努力“做”出来的结果,师者之乐也主要来自于其间进行的创造性工作,当然也包括最终的成就感。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优秀生培养工作将会作的更好!

2.优秀生辅导 篇二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工作,学生心理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 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是国家的有用之才, 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但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相比, 他们也有其独特的一面。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专职辅导员, 直接承担着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 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 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院校辅导员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和挑战。基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笔者就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称职的高校辅导员进行了以下探讨。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1. 个人理想和现实差异的心理矛盾

高职院校学生也曾有过远大的理想, 有很高的个人目标, 期望能踏进重点本科院校, 他们努力过、付出过、竞争过, 但由于“命运”不如人, 未能如愿, 到高职院校就读是无奈的选择, 看着昔日的同窗好友高高兴兴地进入了理想的大学而心理失衡, 甚至怀疑自己, 进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尤其是在新生入校之初产生的巨大心理落差, 对他们今后几年的学习和生活会造成很大影响, 学生难以较快调整心态, 适应到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去。

2. 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文化基础薄弱, 对学习失去目标和动力, 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 学习习惯不好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全面扩招, 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综合素质明显下降, 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是如此。高职教育的学生已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 考生只要过了专科提档线就可以上高职院校, 所以其文化基础可想而知,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课的成绩令人担忧。这对于学生本身的自我控制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目标、长远打算缺乏认识, 缺乏青年人对知识广泛涉猎、锐意进取的精神。

3. 对专业不了解、不热爱, 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所学专业感兴趣了, 他们才会热爱自己的专业, 才会想办法把专业学好、学透、学深。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高考填报专业志愿并没有对专业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大多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 加之学生文化基础本身就差,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面对大学全新和陌生的专业学习, 感觉学习难度大, 学习压力也大, 学习无从下手, 从而对专业学习缺乏强有力的动力。

4. 缺乏自控意识和能力, 易受不良风气影响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迅猛发展, 计算机已成为学生学习和娱乐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之一。网络信息量大、复杂, 学生极易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同时高职学生自控、自我约束能力差, 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中, 忘记自己的学习任务, 导致学生上课睡觉, 休息时间去网吧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 大部分高职院校实行开放式教学, 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大大增加, 而当前社会迅速发展, 思想观念和行为潮流杂乱, 学生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历都较浅, 故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各种诱惑的影响。

5. 学生以个人为中心, 集体观念淡薄, 缺乏集体荣誉感、纪律观念

“90后”大学生现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 他们大部分是家中的独生子女, 是宝贝, 在父母、亲朋的众多宠爱与呵护下长大, 这导致学生与人分享的能力、合作能力相对较差, 占有欲相对较强。在学校集体生活中常以个人为中心, 一切以个人利益为重, 缺乏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他们在室友和同学之间常因为小事而产生矛盾, 参加班级、院系集体活动不积极, 怕吃苦, 组织纪律较为散漫。目前的大学生也缺乏家庭生活的磨炼, 缺乏社会生活的锻炼, 导致学生独立生活能力、适应能力相对较差。

6. 学生心理问题较为明显

目前,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因家庭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心理素质导致自卑感具有普遍性;对自己信心不足, 认为自己学历低, 对未来不抱希望;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不适应周围的一切, 经受不了挫折, 不服学校的严格管理, 学校管的越严, 学生的逆反心理越严重;学生对出现的情感困惑不知所措;面临毕业后就业的压力, 感觉前途渺茫等, 这些主客观原因导致学生心理异常, 使得学生上课分心、下课揪心、平常上网、考试作弊、挂科等现象普遍存在。

二辅导员工作思路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 这类学生大部分在思想上、学习上、纪律上有一定的偏差和困惑, 上述问题与辅导员工作的薄弱环节不无相关。因此, 辅导员的工作对学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教育指导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必不可少的。

1. 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爱心温暖每一位学生

辅导员的工作要以爱为基础。首先要爱这份平凡的职业, 其次要爱自己的每位学生, 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感化每位学生。辅导员要做到关爱自己的学生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在生活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更应施予特殊的爱, 让他们时刻感觉到老师是在关心爱护他们的, 让学生在校能感觉到家的温暖。辅导员要晓之于理, 动之以情, 用热心、爱心、耐心、细心、恒心教育每位学生, 要以爱动其心, 以严导其行,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人格力量感化、影响学生, 让学生感觉到离开父母后老师就是他们可依靠的对象。

2. 以学生为本,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就是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一切, 尤其是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 并做好思想政治相关工作。辅导员要了解学生, 就必须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通过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及需求, 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沟通从心开始, 实践证明, 辅导员与学生能进行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拉近师生的距离, 取得学生信任, 加深师生感情。辅导员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 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 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人”, 学生才会和你无话不谈, 辅导员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理念。

另外, 结合国家重大节假日, 如国庆节、建党节, 在班级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 以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操, 弘扬正气, 激励上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 加强班风、学风建设, 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班风、学风是班集体在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风气, 也是班级工作方方面面的体现, 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对班级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行为,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 努力加强班级班风、学风建设, 让学生在宽松、温暖、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习、生活是每位辅导员的工作重心。

第一, 从班级管理的小事做起, 如做好学生考勤、教室和宿舍卫生、各种考勤办法的落实等, 辅导员对每项工作都不能放松, 要一丝不苟地抓好班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做到工作有始有终、一抓到底, 形成反复抓、抓反复的工作机制。做好学生考勤工作, 完善考勤机制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纪律,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态度, 进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第二, 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生存教育、情感教育等, 并结合上述内容开展一系列班级活动, 增加学生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 增进彼此的感情, 增强学生们的情感体验, 以此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努力拼搏的精神, 激励学生以前人为榜样, 自觉学习, 逐步确立“为生存而学、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三, 发挥班干部队伍推进班风、学风建设的作用。班级有一支好的班干部队伍, 对整个班风、学风建设的好转和加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班干部队伍建设要从班干部的选拔入手, 选拔一批学习认真、关心集体、团结同学, 并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服务精神, 能真正意义上为班级同学服务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班干部选定后, 要注重对班干部的管理和培养, 对班干部要坚持“放手不甩手”的原则, 既要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开展班级各项工作, 又要根据实际具体指导。对班干部的管理要严格要求, 班干部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都应是同学们的榜样, 在学习上要高标准、高要求, 在工作上要勤奋务实、认真负责, 全心全意为同学们办实事、办好事, 在生活上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处处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进而带动全班同学积极向上, 形成良好的学风。

4. 及时排查和疏导心理状态异常的学生

目前, 高职院校学生存在心理异常的现象比较普遍, 这就要求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 仔细观察发现每位学生的行为举止, 从中排查出心理状态异常的学生, 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状态异常的学生, 辅导员要倍加关注, 以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对于心理状态异常的学生, 应经常找其谈心交流, 不要简单地说教, 应查找导致其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 寻找解决问题的适当办法。经常与其家长联系, 共同探讨教育的方法, 一起为解除学生心理问题而努力。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选修课, 聘请一些心理专家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在班级组织一些积极向上、健康元素的心理主题活动等,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5. 结合专业,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作为一名辅导员, 首先要对自己所带专业班级的专业进行大致了解, 新生入校后, 辅导员应请专业专任教师给新生讲解相关专业知识, 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本质, 本专业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及就业前景和方向有所了解, 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学习。同时, 辅导员还要向学生介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以供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加以选择和改进, 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领域。

三结束语

面对新时期的高职教育,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辅导员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完善学生管理, 更好地适应新要求、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 顺利完成社会赋予的责任。做一名新时期优秀且受学生欢迎的辅导员,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优秀的辅导员要始终贯彻落实上级和学院的工作精神和指导方针, 并把学生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优秀的辅导员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人生导师, 还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优秀的辅导员要对辅导员的工作性质、任务和内容有明确的认识, 善于学习和借鉴别人先进的工作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 不断反思, 改进, 进而实现个人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

[2]杨健.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21)

[3]邹立琴、廖明生.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辅导员学生工作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32)

3.优秀生辅导 篇三

一、因漏就简,整合资源,配合教学,利用好现有资源

现有小学实验教学资源主要来自普九配置的自然课仪器设施设备,由于课程的设置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之耗损和老化都比较严重,很多仪器设备都已不能再使用。为了给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尽力使用好这些有限的资源,能用的尽可能派上用场,能替代的尽可能替代,将小学科学课时尽可能地错开安排,避免同一时间因上同一课程时出现仪器设备紧缺,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设备设施的作用。同时,科技辅导员既要协助行政领导抓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和水平,还要努力协助学科教师制订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计划”,为他们写好教案,提供方便,包括制作教学软件、选择音像教材资源等。

二、培养兴趣,积极动手,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何让学生热爱科学、提高科学素养,这就需要科技辅导员付出更艰辛的劳动。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往往是靠老师通过多种形式去激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无疑,实验是学科学最有效的手段。动手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但是任何一个实验都不是让学生随便动手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就行了,还需从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验证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次次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真正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例如,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升天之后,有几个学生问我有没有办法做个模拟飞船,我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翻阅了大量资料,启发他们去思考、去创作,引导他们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我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终于使他们成功制造了自己的“宇宙飞船”。

科学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习惯,而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就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教师要善于使用各种废旧的、生活化的材料,充分运用现有资源,让学生感知、体验。

三、均衡发展,活动开路,利用好远教资源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动手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知识最有效的手段。作为科技辅导员,最重要的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自己动手。辅导员必须在学年或学期初制订出本学年或学期内的各种科技活动规划,并有计划、有系统、扎扎实实地予以实施。如“三小”制作、社会调查、科技发明、模拟航天飞行、专题网站、夏令营等。通过开展小科学家、小发明家等的评选活动,从中发现人才,并予以培养,并对优秀作品、优秀人才予以推荐、表彰。近几年,我辅导学生撰写的科技论文、科技制作获得县级奖励就有十几项。这些论文和作品充分显示了学生科技素质的提高。

此外,一堂40分钟的科学课,是由多个实验活动—问题—实验活动组成的,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幻灯片、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样就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了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得出结论,启发学生思维,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用力寻找,虽然资源有限,但是也一定能找到适合的教学内容,学生喜欢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4.优秀生辅导工作总结 篇四

抓好优秀学生的培养,使他们的学习水平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并且逐步提高,并且通过他们起种子的作用,带动全班的英语学习,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保护优秀生的学习积极性

优秀生的英语知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积极举手发言,积极与其他学生配合,进行英语对话练习。上了六年级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比以前多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错误。我经常给予鼓励和肯定。培养他们大胆实践,不怕出错的精神,增强信心。

二、鼓励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我在每堂课结束前安排几分钟给学生提问题,以此激励学生不断地向老师质疑,向权威质疑,也就不断地去探索、学习、提高。

我要求优秀的学生在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提出的问题,从而学会或引导学生提出重难点问题,提出创造性问题。这样,经过一年半载训练后,学生敢于提问了,会提问了,乐于提问了,并且学会善于把问号变为句号,又从句号中产生新的问号……

有几个优秀的学生一下课就围着我提问题,由于课间时间有限,我教他们准备一本记录本,记录自己在课中提的和想要提的问题,记录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记录在预习课文和课外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我用自习课或放学后专门约定的时间答疑,如果他们所提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我就在全班上课时讲解,并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是由谁提出,让大家向他学习。提出问题的学生得到了我的肯定,以后会更为积极。

现在优秀生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根据这一个特点,我组织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外开展提高性的自学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我适当作一些指导。

三、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的知识

英语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对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经常拿着一些课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来问我。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我结合课本的知识,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四、指导他们自学课外的辅导材料和阅读文章

课本学习的内容不多,学生完成作业后仍有较多的课余时间。我指导他们订阅英语报刊,购买阅读等材料,每周布置一定量的练习和阅读,寒暑假也让他们坚持阅读。大量的阅读,使学生能较好地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词汇。此外,也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讲英语国家人们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丰富课外知识。

五、课余时间为优秀生作学习指导

优秀生在学习中喜欢质疑,我用课余时间耐心地给予解答,并作学习方法指导,如:如何归纳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

三、学习迁移等。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持续,能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习比课文更深的知识,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六、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让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

设置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探究,鼓励优秀生解答难题。此时,我采用分小组竞赛的形式,安排优秀生做组长,发挥他们的作用。

七、给予优秀生个别的具体指导

优秀生每人的情况不同,学习上各有特点和长处。有的优秀生思维活跃,反应较快,但考虑问题欠周到,缺乏深度,粗心,易出错;有的优秀生较细心,善于总结归纳知识,但只局限于课本的知识,缺乏大胆质疑。我都分别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扬长避短,进步更快。对个别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进行提高性的练习,强化自学能力,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能。

于村小学

5.优秀中队、优秀辅导员评选条件 篇五

1、队员遵守少先队章程,自觉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是一个团结友爱、蓬勃向上的集体。

2、执行学校少先队大队工作计划,做到有中队计划,按时开展中队活动。在开展中队活动过程中,主题突出、形式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各队员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寓教育于活动中的目的。

3、积极配合、支持学校和少先队的工作。如:支持少先队督导队、仪仗队、红领巾广播站、板报等工作及各类比赛。

4、自主化程度高,队员们能真正做到自己的干部自己选,中队设有中队长、小队长,定期选举,定期召开队干部工作会议,注重队干部的培养。

5、参加学校大队比赛获奖的班级优先考虑。

6、能评为优秀中队的该中队的中队辅导员自动当选优秀辅导员。

7、能协助班主任抓好学生归程队纪律和定期更换教室板报,成绩突出。

6.优秀辅导员事迹 篇六

无怨无悔

三尺讲台,悠悠我心。自从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了中队辅导员工作,几年来我兢兢业业,毫无怨言,用“心”工作。

一、用爱心温暖学生的心灵

爱是什么是黑夜的星光,为孩子们照亮前行的路;爱是酷暑的清泉,为孩子们送来夏日的清凉;爱是寒冬的火苗,为孩子们送来春天般的温暖;爱是全心全意的奉献,让孩子们快乐的成长。

我是一名中队辅导员,但我更是一个母亲,工作中我也像爱我的孩子那样爱我的学生,用爱心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用耐心去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用决心去激励他们的进取心,使他们茁壮成长。今年我带的一(3)班来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今年九岁了,他的父母几经辗转,来到了我们学校。这个孩子虽然左脑先天性发育不完全,但智力正常。可是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无故咬人,打人,老师也未能幸免,小朋友也不愿意跟他玩我。课堂上又哭又闹,甚至连课也无法正常上下去,严重影响了我们正常的教学秩序。自从担任辅导员以来,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呢?我首先换位思考,就把这个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一有空我就仔细观察这个孩子,发现虽然他的有些行为跟一般孩子有些不一样,但是他身上也有许多闪光之处。他非常喜欢上学,高兴的时候乐于帮助其他的孩子,偶尔也乐于帮老师做事情。我抓住他的这些优点,首先想办法让他爱上我的课堂,做游戏,变魔术,做小老师,让他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渐渐的在课堂上他不闹了,经常举手回答问题,我一喊不到他,他就非常失望,让我倍感欣慰。无数个不眠之夜,我上网查阅资料,发现这类孩子内心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经常伤害别的孩子,另一方面他们又有和别的孩子正常交往游戏的渴望。于是课后我就经常带领其他孩子和他一起做游戏,老鹰捉小鸡啊,丢手帕啊,找朋友啊,渐渐的他和别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咬人了,很少打人了。最让我感动的一次是别的孩子都在外面玩的时候,他一个人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把讲台擦得一尘不染,我感动得一把他搂在怀里,说:“辉辉真棒!”以后经常看见为孩子们服务的他,为孩子们送牛奶桶,清理座位上的垃圾„„我欣喜地看到了这个孩子的进步,虽然他现在有的时候还控制不住自己,但我相信,有我的爱心激励,他的进步会越来越大!

当然,我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并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允许学生犯错,要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随时要把自己摆在儿童的新立场上,这样孩子们的快乐、烦恼都与我一起分享,孩子们的心灵在健康成长。

二、用耐心提升孩子们的能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的小学生活充满阳光,更能提升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自从担任中队辅导员以来,我一直重视孩子们能力素质的培养,用足够的耐心积极组织孩子们参加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各项活动。在今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我披星戴月组织排演了舞蹈《荷塘月色》,孩子们以整齐划一的动作,柔美的舞姿征服了所有的评委,获得了一等奖。孩子们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我的心也随着跟着孩子们在舞动。后来捷报频传,我们班的表演唱《爱我你就抱抱我》获得了二等奖第一名,在唱红歌比赛中,我们又一举夺魁,并且获得了优秀组织奖,运动会比赛第一名,会操比赛第一名,黑板报及环境卫生评比第一名„„孩子们在这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了各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一直带进了我的课堂上,从孩子们高举的小手中我看到他们的提高,从孩子们的成绩中我看到了他们的进步,从孩子们那灿烂的笑脸上,我感受了他们的身心在健康成长。

三、用决心提升自身素质

学无止境。我知道,要想做一个成功的辅导员,就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与时俱进。于是,我一有时间,就自觉学习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新理论,研究和探索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虚心向前辈学习,争做一个新时代的优秀辅导员。另外我还积极参加函授学习,并取得学士学位。

7.优秀生辅导 篇七

一、高校辅导员“深度辅导”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

所谓“深度辅导”, 就是在深入了解大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关注大学生个性发展, 并依据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 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业、情感、心理、就业、生活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深层次辅导, 以适应大学生发展多样化需求。由此可见, “深度辅导”强调的是以人为本, 是对新形势下, 由于大学生面临多样化发展环境, 多样化发展需求而提出的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具体要求, 是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保证。

1. 强调辅导的科学性是“深度辅导”的本质要求

“深度辅导”就是要“依据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大学生的全面成长进行深层次辅导, 其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建立在科学依据之上, 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有目的、全面的、系统的对学生进行深度辅导。离开科学性, “深入辅导”就会因缺乏科学依据, 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是“深度辅导”的基本目标

在传统体制和教育模式中, 由于学生的趋同性较高, 辅导员通过“抓两头促中间”就可以较好地达到教育目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使得学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这也使得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日益明显。因此, 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工作就需要辅导员在做好整体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同时, 必须一对一的对学生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是“深度辅导”的根本要求

这是因为, 除了学校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之外, 每个大学生都会在思想、学业、情感、心理、就业、生活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特征和现实问题, 所以就需要辅导员从粗放的工作模式向精细化的工作模式转变, 这也是“深入辅导”的根本要求。而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目的, 深度辅导又必须具有针对性并能解决具体问题, 而如果失去了针对性, 深度辅导的作用将无从体现,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则易成为空谈。

二、心理辅导是高校辅导员“深度辅导”的基础和切入点

传统的“深度辅导”方式强调的是以谈心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教育手段, 其本质上仍是属于一种心理辅导方式。由于近现代心理学的迅猛发展, 使得各种科学研究方法开始在心理学研究中得以运用和实践, 并取得较好地研究成果, 而这些成果又对如何开展心理辅导有着科学的指导作用。因此, 要想有效地进行“深入辅导”, 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 往往可以让辅导员在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心理辅导是辅导员开展“深入辅导”而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由于现在高校中的辅导员来源非常广泛, 涉及的专业方方面面的都有, 可又缺少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基础和工作技能, 尤其是心理辅导方面的技能较为缺乏, 因此容易在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中产生分歧, 进而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据一项抽样调查统计显示, 辅导员对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是非常紧迫和热切的, 有55.0%的辅导员认为“非常有必要”掌握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有42.5%的辅导员认为“有必要”掌握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 两者合计占受调查人数的97.5%, 所占比例极高。由此可见, 越来越多的辅导员已经认识到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是开展“深入辅导”的一项基本技能, 是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 是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的有力保证。

2. 心理辅导是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的一把钥匙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 都是做人的工作, 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人生观, 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养成, 引导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没有一定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是很难实现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 面临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 大学生中出现的网络成瘾、学习问题、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就业升学等问题, 或多或少的都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特征。辅导员虽然无法取代心理医生去为学生治疗这些心理疾病, 但是如果辅导员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 却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 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预防、判断和疏导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现象, 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3. 心理辅导是形成师生“心理契约”的较好途径

心理契约是“在组织中, 每个成员和不同管理者, 以及其他人之间, 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套期望”。从心理契约的角度看, 学生与辅导员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期望, 其中学生对辅导员在学识、能力、为人等方面表现出的人格魅力的崇拜, 辅导员对学生表现出的学习、理想、纪律、能力等方面优点的欣赏, 都可能形成彼此间的心理契约, 而心理契约一旦形成, 良好的沟通渠道也会随之建立, 这恰恰是为“深入辅导”搭建了良好平台。因此, 辅导员要善于运用掌握的心理知识和技能, 在日常的工作中、在细心的关怀中、在平等的沟通合作中去培育这样的“心理默契”。只要师生间形成了良好的心理默契, 那么“深入辅导”就可以取得较好地预期效果, 就能真正实现教育关系双方的良性互动。

三、以心理辅导为基础创新深度辅导方式方法

目前, 高校辅导员“深入辅导”工作还处于认识和探索阶段, 缺乏现成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 因此必须要在认真总结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经验和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及心理特征的基础上, 不断创新“深度辅导”的方式方法, 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辅导员应将心理辅导广泛运用于“深度辅导”的各个环节

“深入辅导”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应该遵循一定的辅导模式和教育规律, 才能确保达到预期的辅导效果。这其中, 如何在“深入辅导”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反馈阶段和持续教育阶段等各个环节, 正确运用心理知识和技巧进行科学而有影响的辅导就是对辅导员提出的明确要求。因此, 学校要重视对辅导员心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与交流, 注意通过交流学习等形式对辅导员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并长期不懈的坚持下去, 比如:心理辅导技巧、团队辅导技巧、职业规划技巧等培训交流, 使辅导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才能确保“深度辅导”持续坚持下去。

2. 辅导员要善于结合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度辅导”

“深入辅导”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 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必须具有针对性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失去针对性, 就失去了深度辅导的意义。因此, 运用科学的心理知识和技能, 通过“看、听、说”等形式, 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 并根据不同学生面对的不同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辅导方式, 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就业困惑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就能较好地与学生形成“心理默契”, 从而达到深入辅导的根本目的。

3. 辅导员需灵活使用各种现代传媒工具开展“深度辅导”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 已经使辅导员在“深入辅导”的过程中可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辅导方式, 而是可以充分利用QQ、Email、手机短信、个人博客等新兴网络技术进行立体式的辅导。这不仅更加贴近青年学生的特点, 容易被青年学生所接受, 而且可以获得更多地信息和交流渠道, 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动态。因此, 要鼓励辅导员多运用各种现代沟通媒介构建“深入辅导”的立体网络, 真正形成深入辅导的社会合力, 才能切实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总之, 由于“深入辅导”的内容涉及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人际交往、就业发展以及生活问题等方面的问题, 归根结底是涉及解决人的深层次的思想问题, 因此, 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和技能, 不仅可以推进“深入辅导”方式方法的创新, 而且还可以有效地促进辅导员“深度辅导”水平的整体提升, 推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萌.辅导员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深度辅导初探.科教文汇, 2010.11月上旬.

[2]蒲晓业.谈心制度:高校辅导员“深度辅导”的必由之路.新西部, 2010.20期.

[3]王晓艳, 邹丹杰.高校辅导员心理知识技能需求调查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11.

8.优秀生辅导 篇八

关键词:辅导员;“深度辅导”;长效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27-02

深度辅导是目前教育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构建辅导员“深度辅导”长效机制能够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辅导员素质稳步朝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深度辅导要求辅导员对所带的学生要有一个全面扎实的了解,要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落到实处。各大高校应该积极开展辅导员深度辅导学生的活动,让辅导员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这样学生可以更加健康地成长。

一、辅导员“深度辅导”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明确的“深度辅导”工作机制。深度辅导的开展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目前各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量过大,任务繁重,这是深度辅导开展的主要矛盾,尤其是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比较宽泛,不论是学习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上的问题,学生一般都会去找辅导员帮忙解决问题。辅导员的工作没有明确化的分工,日常事务性工作太多;辅导员的工作也没有专业的培训,所以大多辅导员对深度辅导没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做好,表示自己能力不足,甚至感觉到了自己职业的危机感。辅导员工作存在的这些问题使一些高校辅导员不认真工作,出现了应付工作的现象,影响了深度辅导工作的进行。因此,为了更好地响应深度辅导的号召,各高校应该确立明确的机制保障,增加辅导员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这样辅导员才能掌握学生的动态,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有条不紊地进行深度辅导工作。

2.辅导员自身辅导能力不足。目前高校的辅导员普遍年轻化,缺乏有丰富经验的辅导员,他们自身工作经验和能力比较少,知识结构不系统,在学生的学业问题、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理想信念问题等方面不能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做到专业的指导。有些辅导员在深度辅导中只知道指出学生的错误,单方面地打击教训学生,而不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少和学生谈心沟通,辅导工作无法发挥出积极的引导效果,这样就使得学生对辅导员过于失望,甚至厌恶辅导员,极大地影响了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另外,一些辅导员由于不具备专业的系统的辅导知识,在进行深度辅导的过程中,与学生谈话中会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过分强调行政工作的重要性,使学生陷入被动的地位,脱离学生的实际,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3.学生对深度辅导的开展认识不足。当前全球化格局促使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及政治等各个方面多样化发展,在强有力的文化冲击面前,大学生这个年轻、纯真的群体很容易接受社会的多变性和一些不好的导向,一部分学生由于依赖和信任大学辅导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非常愿意向辅导员寻求帮助,而且很多学生也能够接受和辅导员进行面对面的谈话,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同时也能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深度辅导的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和普通交谈没什么区别。有的学生认为这种工作的开展没有必要,还有的学生存在惯性思维,总觉得被老师找就意味着自己有什么事情做错了,老师找他肯定就是要批评他,从内心深处就对“深度辅导”非常排斥,要不就认为辅导员要找他帮什么忙,不愿现身。还有的学生不喜欢这种深度辅导的方式,不喜欢与老师谈自己的问题,不愿意敞开心扉与辅导员进行沟通。对于这些现象的存在,我们有必要在建立辅导员“深度辅导”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加强宣传和调研,使学生能够对深度辅导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辅导员“深度辅导”长效机制的建设路径

1.推进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深化“深度辅导”的开展。深度辅导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辅导员工作明确化管理的重要载体。各大高校应该对辅导员进行深入了解和调研,了解他们所带学生的需求以及辅导员自身对深度辅导的建议和看法,根据各院系学生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工作中的明确制度,循序渐进地做好长效机制的构建工作。首先,要使深度辅导得以顺利开展,就必须给辅导员提供充足的辅导时间。所以各高校要对辅导员的个人工作情况做好分析,实行高效的管理人员流动,然后再制定相应的制度,可以适当分一些工作给班主任或者找学生担任辅导员分担日常事务性工作,给辅导员开展深度辅导挤出时间;或者制订措施直接安排好辅导员每日辅导的时间点,让制度这个后盾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于辅导员自身而言,要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学生的繁琐事务很多,几乎一天24小时都会遇到各种事情,甚至下班了也会有学生找辅导员答疑解惑,所以辅导员应该有这个心理准备,有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牺牲自己成全学生的忘我的精神,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工作。其次,制定制度,明确指出深度辅导的工作内容,包括工作开展前的要求、开展的主要群体、开展的详细计划以及开展的汇报工作等。比如可以硬性规定辅导员一学年内至少和每个学生面对面谈一次话,每隔一周去宿舍检查卫生,了解学生平常的生活状态,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将深度辅导的工作落实。最后,对辅导员的工作开展要有一个监督和评价制度,让每个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开展情况做一个详细的总结,也可以定期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比,把一些好的深度辅导的案例或者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方法拿出来分享,然后评选出优秀辅导员,这样辅导员的积极性会被真正调动起来。最后,要成立管理组织来督促管理深度辅导工作的开展,由学生工作处、各院系专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以及优秀的辅导员组成,他们负责落实管理深度辅导的开展工作,为长效机制的建立打好坚实的基础。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深度辅导对辅导员的自身素质要求很高,不但需要辅导员有过硬的知识储备,还要有教师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在解决学生问题的时候,辅导员才能运用综合知识说服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心服口服,打心眼里敬佩辅导员。所以想要保证深度辅导的效率,就必须加强辅导员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提升他们的人格魅力。一是建立行之有效的辅导员培训制度。健全的培训制度是一项很好地解决辅导员队伍零散的方法,通过培训辅导员可以更加专业地开展深度辅导的工作。首先,辅导员的培训制度要考虑到深度辅导工作所面临的现实以及辅导员今后的事业发展,培训工作要有层次地进行,形式要多样化,要寻找最有效果的培训方式;其次学校要和辅导员培训或者研究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选派辅导员去培训和学习,使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并且符合现实需要;再次要对培训课程、内容进行精细设计以及筛选,让辅导员在短时间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符合深度辅导的要求。二是建立辅导员之间交流工作的制度,相互学习和借鉴,提升深度辅导的水平。作为新的一种工作模式,深度辅导工作的经验比较少,可以借鉴的也比较少,目前全国范围正在试行的只有北京地区,其他各省高校也在计划推进当中,由于深度辅导的成效目前还不是很明显,所以各高校之间或者在校内都可以举办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的经验交流座谈会,在会议上可以拿出一些优秀的案例分析,让辅导员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同时辅导员本身应该对深度辅导的工作进行总结,反复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提高自身素质。

3.建立宣传和调研机制,使学生对深度辅导形成正确的认识。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深度辅导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要让学生接受深度辅导,学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对深度辅导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各院系的宣传部门以及学生工作处可以联合起来向学生们开展深度辅导的宣传工作。而且辅导员要做好深度辅导的跟进工作,如果辅导员和学生进行了一次谈话之后有效果,那么辅导员应该继续观察学生的反应。有些学生心理方面有些问题,思想比较偏激,或者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思想负担重,一年和辅导员谈一次话可能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一开始可能会有效果,但是如果不持续跟进,有些学生可能会回到原始状态,有些问题可能甚至会比以前更加严重。辅导员应该制定出适合学生的系统的引导模式,随着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辅导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要做好调研工作,保证工作的实效性。不同于传统教育,深度辅导的重点就是实效性。辅导员只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做好深度辅导工作,将学生教育落到实处。大学生的个性、思想都比较新潮,根据学生实际做好调研工作是很重要的。比如说可以对在校学生做问卷调查、去学生家里家访、定期开展主题班会以及以日常交流的方式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三观”、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学习目标、职业规划等,全方位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的实际状态以及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深度辅导的评价不在于辅导员和学生谈话的次数,而是辅导员切实为学生解决了多少实际困难,这才是深度辅导所达到的目的。

深度辅导目前还没有做到全面开展,但是辅导员应该看到深度辅导背后的潜力,通过深度辅导,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会得到锻炼。当然,深度辅导的工作要有明确的制度作为保障,因此辅导员在深度辅导工作中,要实际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求,找到适合不学生生的辅导方法,拓展自己的工作思路,创新深度辅导的方式方法,保证把深度辅导的工作落到实处,建立起学生对辅导员的尊重和信任,使深度辅导得到更大的动力与支持。

参考文献:

9.辅导员优秀事迹) 篇九

——我和我可爱的孩子们

从我认识我的那帮可爱的孩子已经有快两年的时间了。两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可能不算很长,但是对于大多数像我一样工作在大学校园里的年轻的辅导员来说,可能就是我们辅导员生涯的一半时光了。我很庆幸,在此刻,我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对我的辅导员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的、彻底的思索,我也相信,在这次思索之后,我的人生轨迹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我对辅导员这份工作的感情和意义也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也希望,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索之后,能走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定。

从九年前走进化工大学,就和这块神秘的地方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里,在我的努力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我获得了我想要的一切,特别体验与收获了与人相处最好的工具——爱。在我当辅导员之前,我曾经幻想过很多种和学生相处的方式。比如像姐姐,像朋友,像老师等等。但是,有一种从没有假设过的称呼,却是后来有些学生形容的所谓“慈祥的„„”,不知道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褒义还是含有什么别的意义,可是却让我思考了很多,归根到底,那就是“我到底是学生的什么?”,“我要给他们带来什么?”,“我的价值体现在何处?”。

一、选择,因为爱

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从小我就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和热爱,并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是,也许由于命运的眷顾,在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我非常希望自己对他人有所帮助,并且这种帮助是来自心灵的沟通与碰撞,我想,辅导员就是我最好的选择。从大三开始,我就开始担任大学新生的小辅导员,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自己对于辅导员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我的思想也逐步成熟。研究生学习期间,我兼职担任毕业班辅导员,非典肆虐,让我更加体会了辅导员在平凡工作中的价值所在,并且迫切的希望可以有机会将学生从入学带到毕业。因此,在一次次的碰壁中,我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因为那份潜藏在心底多年的割舍不断的情感和感染人、塑造人的强烈愿望,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辅导员这个职业,并且希望可以在这里寻找到我终身的事业。

二、激情,因为爱

工作如果没有激情就等于身体失去了灵魂,因为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我愿意将它当作我的事业去经营,因此,我的生活每天都是快乐的,我的工作每天都充满激情。激情离不开目标和理想,在工作中,我逐步的践行着自己的理念,将我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学生身上,下面就对我近两年来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回顾。目标——和谐发展 在当辅导员之前,我就根据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大学生活的理解给自己确立了目标,那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正如我们致力于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样,我们也要致力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综合考虑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人的一生发展需要,我认为和谐发展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具有激情,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具备在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生活的智慧;培养竞争中的合作意识;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在我以后的工作中,我就围绕这样的目标,从实现每一项要求的角度出发,尝试将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立场——以学生为本

这是一句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的话,而我却是在和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的交往中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的。陷于感情的失败而不能自控,沉迷与网络的虚幻而不能自拔,不愿思考而每天浑浑噩噩等等,这是所有的辅导员都会遇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方法,几千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是最好的解答,也是我对“以学生为本”的理解。只要有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要可以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花再长的时间,再多的精力都是值得的。“谢谢老师,我也在想自己的出路问题,我以后都会早起,尽量不逃课,去年冬天的那次谈心我很歉意,不过我不想骗您,嘴上说不去我最后还是会去的,谢谢您,理解万岁”,这是一条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发给我的短信,是那些学生中的代表之一。我想,任何一个对工作有所追求的人,看到类似这样的话,都会感到欣慰和有成就感,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工作永远没有止境,问题也会不断的出现,但是,只要我们始终记着学生的重要和需要,就能让他们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方法——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针对实际,解决根本

前人们都总结了很多有效的工作方法,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在借鉴和应用的同时,要注意针对性。“以情感人”是我的方式,“以理服人”是我的目标,“针对实际”是要解决具体问题,“解决根本”是我喜欢探讨本质,想让学生具备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能力。真挚的情感是获得学生信任的基础,他们是我的亲人,可以像朋友,也可以像弟弟和妹妹,还可以像是我的孩子。我希望可以像朋友一样,和他们谈理想,谈人生,谈感情;也可以像姐姐一样,在学习和个人发展上引导他们,给他们建议;还可以像长辈一样,从生活上去关心他们,告诉他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告诉他们要心中有爱,让他们体会和感受做人的道理。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也开展了很多的工作,除了通过日常的年级和班级、宿舍等管理的方式外,我也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了很多特色的工作,如“干部团队”每周一次的交流和总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到实处,长抓不懈;“考前辅导班”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感怀﹒成长——我的大一纪念会”让学生感悟成长,树立目标;“英语四级辅导班”为提高四级通过率而努力;“短信网络”缩短和每一个学生的距离,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每学期的颁奖会是鼓励学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机会,以及即将要开展的“将问题留在北区,把希望带到东区”活动等等,都是我和我的团队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开展的。当然,问题层出不穷,要解决根本,就是要让学生有正确的态度,能够自我调整,自我发展,这是工作的根本所在。成绩——属于学生

人的成长过程其实是无声的,对于“做人的工作”的辅导员来说,工作的效果也是不能用具体的指标来衡量的,“润物细无声”就是我追求的境界。但是,我也很庆幸,有一批学生发挥出了他们的潜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些都是他们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我更愿意充当他们的见证者和鼓励者。在过去的两年中,机械0407班和装备0403班获得校优秀团支部;装备0402班获得校先进班集体和红旗班级体;蒋振宗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信息技能大赛特等奖;潘鑫同学获得全国非物理专业物理竞赛一等奖及其它北京市和校级学科竞赛奖项;夏冰同学担任北京化工大学国旗护卫队队长和“首都庆祝学生军训20周年大阅兵”北京化工大学方队队长,并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付佳旭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北京高校“国防杯”辩论赛并获“最佳辩手”称号;多名学生在校内各级学生组织担任主要职务;没有任何学生受到校内任何处分。更重要的是,在班级内和班级之间都形成了家一样的氛围,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和他们长远的人生发展道路上,他们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绩。提高——在于自己

毫无疑问,和学生的交往,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自信,我找到了自己事业发展的方向,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明确了自己需要努力去完善的地方。工作中的思考让我不断的提高自己,工作的要求让我不断去充实自己。我学习理论知识,如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为了让自己的工作少一些感性,多一份理智;我沉淀自己的浮躁,以给学生正确的指导;我用心感受生活,以给学生真诚的关爱,学生们也给了我最大的回报——信任,还给了我“校优秀辅导员”的称号。我在“育学同行”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我参与撰写的论文《论北京化工大学学校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在北京化工大学第三期党建立项研究课题论文评选中被评为二等奖,并发表在了《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科版)上,我参加北京化工大学“我心目中的辅导员”征文活动并获得一等奖。成绩都已成为过去,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我愿意为学生的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三、价值,无限爱 价值——在于责任与追求

从心理测试的结果看,我属于助人型的人,我希望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的帮助上,而辅导员给了我最好的机会和空间,我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和价值;强烈的责任感和“要做就努力做到最好”的原则让我总是追求完美。

问题——我要更加努力

个性需要更多方位的发展,知识需要更进一步的储备,认识需要更加全面的提升„„,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我只能说,我会更加努力!

我非常感谢给我机会和空间的所有的领导,给我帮助的所有的同事,给我鼓励的所有的亲人,特别是给我信心的所有的学生们!“只要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送给自己!

用爱心谱写教育的篇章

缘于一种爱——我倾注了满腔的热情。

缘于一种执著——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在辅导员这个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了十个春秋的我,虽说没有惊人的成绩,但却付出了许多艰辛和汗水。自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我便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辅导员的工作当中去,心中始终牢记一个信念:用我的真心去关爱学生,用我的真爱去温暖学生,用我的真诚去感动学生。

一位教师曾这样说过:“真爱在心,享受孩子。把自己的理想、青春、快乐、幸福融入到为孩子们的服务中去,感受到的必是质朴的泥土的芬芳。”在辅导员工作中,我注重有风格、有创新、有品位,力求用独特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勇于创新,敢为人先

在我担任中队辅导员工作的这十年里,创新是我不竭的动力。上班第一年,我便向校长提出创建学校的电声乐队,得到校长的大力支持,经过艰苦努力,在吉铁分局的文艺汇报演出中获得优秀创作奖。求新求异给我的工作增添了一份精彩。

在“雏鹰争章达标”活动中,我倡导打破“框架式”、开展“开放式”的争章形式,各小队结合各自实际,自定章目,形成人人有创新,队队有特色的格局,队员再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自我奋斗目标,通过自评、小队评、全体队员评的方式,评选出符合要求的队员,颁发雏鹰奖章。为了让每一位少先队员发挥积极性,重视张扬他们身上的管理潜质和组织才能,我打破了中队干部一学期不变的惯例,做到中队干部每月换一次,让人人都能当中队干部,让他们从中得到体验。

——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也始终认为“身教胜于言教”。因此,平日与学生相处,我时时处处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示范,达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就拿一件小事说吧,在学校只要我发现清洁区、教室里有纸屑、果皮时,总是悄然无声地弯腰拾起,发现哪组桌椅不整齐就亲自调整好。久而久之,每当我往教室门口一站,全班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在看自己周围有无纸屑,桌椅摆得是否整齐。

——走进孩子的心灵,珍爱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当中队辅导员的信条。十年来,为了架起师生间相互依赖的桥梁,培养师生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我常利用班会、队会给同学们讲故事,给同学们选精彩的文章,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让他们在感受的同时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去爱每一个人,因为一个真正得到爱的孩子才会有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才会懂得真正去爱别人。

作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和生活中的朋友,我除了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并及时给予他们各方面的帮助外,我还与一些学生家长建立了电话联系,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在校情况进行交流,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以便更好开展工作。同时还利用家长之间的关系为一些下岗的家长解决工作问题。我准备了一本备忘录,记录了一些学生的个人信息,并通过自己的接触将这些同学的性格特征总结下来,还记录了和他们谈心的进展情况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情况,增强了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精心打造,为孩子搭建自主成长的平台

为了充分发挥中队干部的潜能,培养中队干部,让他们成为中队工作的智囊团,发挥智囊团的作用,我别出心裁,成立了“中队干部活动营”,活动营由中队长主持工作,定期活动,中队干部共商中队中的大事,讨论中队活动计划,筹备各项中队活动。无论中队开展什么活动,我都会来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参与活动,分享快乐。活动营就像一个摇篮,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中队干部。

——设计新颖的活动,为孩子积累宝贵的精神资源

活动是培养队员各项素质、增强中队凝聚力的最有效的载体,是培养优秀种子的最好的土壤。因此,只有队员成为集体活动的主体,他们身心发展的巨大潜能才得以发展。为了使中队活动不断创新,我经常从报刊、电视少儿节目以及社会生活中寻找信息,搜寻有益的活动线索。我策划并组织了“老师,我爱您”、“我为祖国献贺礼”、“我健康·我快乐”、“绿色的呼唤”、“奥运圣火在我心中”、“心中的领巾永远红”等活动,丰富了队员们的课余生活,增长了他们多方面的知识和实践能力。

人生的乐趣在于创造,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青春的美丽在于未来。我的人生才刚刚起步,我将带着儿时的夙愿坦然挫折,理智面对诱惑,用拼搏去迎接挑战,用奉献铸就人生。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平凡的选择 大学毕业后,玉山可以选择的工作岗位很多,但他注意到,新疆各高校十分缺乏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的思政专业人才,经过反复思考和斟酌,玉山决定作为一名高校专职辅导员。当他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几乎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吃惊和不解,因为辅导员工作的繁重和艰辛,以及难以做出成绩的忙碌与平凡。为什么选择当辅导员?这是二十多年来玉山不断被人问及的问题。“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辅导员是一份充满挑战而又极富艺术性的工作,在这里能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10.十佳辅导员优秀事迹 篇十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多年担任少先队中队辅导员,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少先队员,做了许多微不足道的工作,现将工作中的收获与感想简述如下:

一、热爱学生是工作的源动力。

热爱学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我像父母爱子女那样热爱自己的学生,把爱的感情毫无保留的全心全意地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用爱的感情去打开她们的心灵之门,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励他们的进取心,使他们茁壮成长。基于此,工作才细致入微,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成绩的优与劣,家庭的贫与富。

二、构建合理可行的中队制度。

要搞好一个中队单靠中队辅导员孤军作战,是一件很难的事.多年的实践,使我知道培养一支有力的中队骨干队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我带的中队都采用了“中队委民主选举制”和“轮流值日制”。每学期伊始,进行中队委改选:不论成绩,只论是否愿意为同学们全心全意的服务。定职定位,明确职责,主动参选,民主投票,确定人选。中队制度建设上,我还注意树立班队干部的威信,点拨他们的工作方法,鼓励他们放手工作,热情为同学们服务。轮流值日制是为减轻班队干部的工作量以免影响正常的学习而采用的,每天班队干部三名,全面负责班级和中队的事务:早晨领读,课间纪律,领巾

佩戴,零食纸屑,清洁卫生,集合放学,关锁门窗等。两个制度的执行,确保了干部服务的积极性,表率性,确保了一个集体的正常健康发展,在学生的学习、行为等习惯上有规范监督和表率作用。

三、丰富多样的少先队活动。

11.优秀生辅导 篇十一

【摘 要】大学新生面临着生活适应、人际关系、学习与自我意识等心理问题,通过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进行辅导可以帮助大学新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熟悉与适应环境;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加强新生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培养主动、自主的行为习惯;加强新生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促进高凝聚力的大学班集体的形成。【关键词】团体辅导 新生 心理辅导团体辅导(group counseling)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的一种形式,它以团体为载体,让参加成员互相交往,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支持、鼓励,令成员在互动体验中成长、学习和改进其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①。团体辅导最大的两个特点是经济性与高参与度:其一次可以对一个团队实施,相对“一对一”的教育模式消耗较少的人力资源,能够缓解当前高校心理辅导师资不足与教育体制改革后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之间的矛盾。同时,采用团队活动的形式,开放、活泼、生动的辅导方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具有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效性的特征。具体辅导过程中,参与者在资源分享、真实场景、群体互动、归属体验的条件下,大致经历热身、凝聚、探索与结束四个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完成不同的任务和内容,最终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效果。大学新生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第一,生活适应问题,大学新生需要适应的环境主要包括校外环境和校内环境。对城市社区环境而言,大部分大学新生需要面对地域环境与文化差异的冲击,他们在语言口音、饮食口味,住宿环境等方面都需要面对较大变化。他们远离家乡,感受新的地域文化,会存在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这在跨南北地域界限的学生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对校园环境而言,一些缺少独立生活能力与住校经历的学生适应困难,而军训活动也会给身体素质不佳的学生带来冲击,加重其不适程度。在正式开始大学生活后,部分新生在无人监管的环境中,养成懒惰散漫、饮食习惯不当、作息无规律、上网成瘾等不良嗜好。所有这些大学新生环境适应不良和生活习惯中的问题都必然会直接影响其学习和生活。第二,人际关系问题,大学新生面临着维持已有人际关系与发展新人际关系的社交任务。在尚未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前,新生可能会过度留恋中学朋友、沉迷于过去经历。对新生而言,新同学在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异质性,新的师生关系、异性关系及寝室关系也更加复杂,这些都对新生的心态与方法提出考验。第三,学习心理问题,大学新生在军训结束后便正式投入学习活动中。他们在原来的“被管理者”转变为“自我管理者”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类学习心理问题。部分新生在没有外来压力的条件下缺乏内部学习动机,欠缺学习主动性。在脱离了中学时期同伴群体共有单一目标的环境后,茫然而没有努力的方向。第四,自我意识问题,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自己与别人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大学新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而调查显示,大学新生的自我的认识层面得分最低,他们对自己的認识比较欠缺。同时,大学新生的需要层次不断提高,他们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希望独立自主的发展,从中得到激励、自信和归属感。以上这些大学新生的主要问题皆为适应性心理问题与发展性心理问题,但若得不到及时、合理解决就会演变为障碍性心理问题,产生心理疾病。由于大学新生所面临的生活适应、人际关系、学习心理及自我意识问题具有暂时性与共有性,大一上学期也是班集体形成凝聚力的关键时期。因此以班级为单位,在大学新生中开展以游戏活动为方式的团体辅导,可以帮助新生快速适应、顺利发展。我在接手华东政法大学07级新生后,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和研究,现对团体辅导的作用进行如下探讨:第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熟悉与适应环境。大学的人际关系不同于中学,同学间人际距离拉大,个人空间更独立。大学生毕业之时还有同学叫不出名字、没有说过话的现象并不少见。大学新入学阶段,是熟悉与适应环境,结交新朋友的关键时期,建立有质量的友谊也能帮助新生适应生活。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问题上,大学新生有着类似心理需要或目标,因此,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可以起到良好效果。第二,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前文已讨论新生中的自我意识问题,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团体辅导通过活动设计,使新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自我体验,映照自我镜像,通过互动与交流去发现自我认识中的问题,澄清内心业已存在的自我意识问题,最终实现调整自我认知,达到自我调控的目的。大学新生入学之初大多努力追求美好、完善的自我,迫切希望能有新的成就与创新,但面对优秀的同学,又会产生自我剥离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上演“心理剧场”、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使新生能心平气和的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异己的行为作设身处地的考虑。开展“红色轰炸机”、“头脑风暴”、“生命线”、“生存选择”、“我有一个梦想”、“共度好时光”、“给自己写封信”等活动,就能让新生在他人评价与自我反思中,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达到正确了解自己、明晰理想信念、克服认知失调、增强延迟满足能力、悦纳真实自我、加强自我调控能力的目的。最终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对自己的未来拟定更合适的目标与计划。第三,加强新生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培养主动、自主的行为习惯。感恩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培养主动、自主的良好行为习惯则是德育的最终目的。第四,加强新生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促进高凝聚力的大学班集体的形成。团体归属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但并不是每一个团体都能让其成员感受到归属感。目前,高校学生班级就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凝聚力、归属感缺乏的问题,这削弱了学生班级的教育与管理功能,也削弱了学生班级为其成员提供社会心理支持的能力。具体而言,在分组对抗类活动中,小组成员具有共同的团队目标,共同分担目标责任,在类似于生活的情景体验中实现组织承诺,体验团队归属感。同时,在活动中帮助克服男女间交往的敏感心态,破除可能出现的隔阂现象,营造出一个具有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这些辅导活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了新生的认知方式与行为方式,使辅导效果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班级活动中自动迁移,促进学生个体和班级团体的共同和谐发展。参考文献:① 摘自吴增强著《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12.优秀生辅导 篇十二

一、开展深度辅导的必要性

时代赋予了现在的大学生很鲜明的个性特点, 概括起来是: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作为独生子女, 他们缺少亲情、友情而孤独, 但不缺少自信;他们的成长过程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自我意识较强, 崇尚自由;他们很务实但也功利;敢于参与竞争但心理脆弱;经济独立意识也相对较差。而深度辅导的特点是辅导员在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时需要进行差异性和区别性的调整, 要求辅导员在深入、动态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个性发展倾向, 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 给予学生合理的教育和引导,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各种问题并成功地走出困境。

二、深度辅导工作的思路

深度辅导要树立新的工作观念:“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 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客观要求进行辅导。

1. 全员性。

传统的学生工作都是顾“两头”, 即经常关顾或倾向于比较优秀的学生干部和一些特困生以及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 很少关心或忽略了中间那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深度辅导就是既要面向存在有各种问题和困难较多的学生, 也要关心到一般学生, 明确的讲就是要面向大部分学生, 这样就需要在发扬“抓两头带中间”的传统经验的基础上, 做到“全员覆盖”。使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学校老师的关心、关爱、帮助与服务。

2. 针对性。

当前, 大学生的个性化趋势虽然越来越明显, 但学生的兴趣关注点并非一致。因此, 深度辅导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 找准切入点, 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内容的辅导。大一学生重点谈“适应”, 引导学生转变角色, 重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在建立人际关系、了解专业、了解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帮助。大二学生要谈“充实、发展”, 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初步确定毕业方向以及相应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认识到自己的需要, 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大三重点谈“就业准备”, 指导学生在坚持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 可考虑有针对性地获取与目标职业 (或目标考研学校的相关信息) 相关的有时效性的各类证书等, 提高求职技能。大四要针对性地“冲刺”, 首先, 帮助学生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 检验自己的目标是否明确, 准备是否充分;其次, 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 积极准备参加招聘会或进行研究生考试的冲刺阶段, 为正式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3. 融入性。

辅导员要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家庭甚至他们的情感当中, 这样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以及存在的实际困难, 同时也能了解到现阶段学生普遍的思想动态、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甚至有哪些最困惑的心理问题等。这种融入指的不仅是形式上的深入学生中去参与活动, 更重要的是要心灵的融入, 达到生活化、情感化、交流化。使学生感受到辅导员时刻在他们身边, 在学生眼里辅导员不再是“家长式”的说教者, 而是他们的益友。这样的优势在于能从被动的解决问题变为主动地发现问题, 比如学习困难、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障碍和不良行为等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困难问题能及时得到辅导员的正确引导、教育和帮助, 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

三、深度辅导工作的方法

1. 辅导员要转变“角色”。

辅导员是学生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管理者, 从传统意义上讲辅导员与学生是站在对立的角度。学生对辅导员一般会采取敬而远之或防范的姿态, 而这种防范正是深度辅导工作的严重障碍。为了消除或减少这种障碍, 师生间需彼此信任。信任是深度辅导的基础, 学生信任自己的辅导员, 就会愿意接受辅导员的引导和帮助。当今的大学生叛逆心理很强, 无休止的说教只会遭到学生的抵触和排斥, 从学生内心来讲更希望平等的对话, 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责备[2]。因此, 辅导员要转变角色,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仅是他们的良师, 还要做他们的益友, 在位置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创造亦师亦友的宽松氛围。这样进行谈话时学生愿意敞开心扉而不是沉默不语, 益友比良师更易被学生接受。

2. 深度辅导内容要分类型进行。

根据大学生成长中的常见问题, 深度辅导谈话内容应分三种类型:普遍性谈话、选择性谈话和特殊性谈话。普遍性谈话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覆盖面要广。主要内容是认识和了解学生, 如:个性特长、兴趣爱好、日常生活和大学期间的发展规划等。选择性谈话主要考虑有可能在某一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 如:学业预警、经济压力、心理辅导、择业准备。特殊性谈话主要针对出现问题的学生, 如有违纪行为、学籍异动等。

3. 深度辅导注重的方式。

深度辅导对学生来讲是具有个性化的辅导方式。因此, 在谈话方式和方法上要讲究策略、注意场合、把握时机。在辅导前辅导员要做好准备工作, 可列出谈话提纲、改进措施与建议。另外, 对辅导对象的性格特点要有一点了解, 这样就可以初步确定在谈话中采取何种谈话方式会比较恰当。对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的人, 谈话可以坦率直言;相反, 则应慎言开导;对性格暴躁者, 应避其锋芒, 以柔克刚;对性格懦弱者, 应和风细雨, 多加鼓励。谈话形式可以灵活, 地点也可以灵活, 但谈话内容要规范, 重点要突出。也可以先由班会、报告会等的“点对多”形式和QQ群等“多对多”的形式进行辅导, 然后发展到“点对点”的形式, 即在一定范围内完成辅导员与学生一对一的深度交流。在深度辅导的过程中, 针对一名学生可以有多次和不同类型的谈话内容, 无论辅导内容是什么类型, 都要做好记录备案工作。

4. 注重分析探究, 促进辅导成效。

深度辅导一定要重视分析、探讨和研究工作, 这是辅导员分析问题、研讨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重要环节, 也是辅导员职业技能提升的重要环节。具体来讲, 一方面通过分析研究, 可以发现和总结出某一年级或某一类学科学生的普遍性问题。学生所表现出的问题或行为方式不仅仅是个人或者群体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客观的反映出学生所处环境、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状况。分析学生的群体需求和思想状况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改进、创新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 辅导员们通过研讨、交流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工作技能和工作艺术, 提高工作水平。二者的有机结合也会进一步提高深度辅导工作的成效。

深度辅导工作不是一时兴起, 心血来潮, 而是基于长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思考后, 总结出来的能够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举措。高校秉承全员育人的理念, 致力于人才的培养, 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和任课教师都是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 深度辅导不能仅是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情, 而是需要各方面工作的老师和多部门的参与。学校应以辅导员为骨干, 统筹好各方面的力量, 一起担负起深度辅导工作, 充分利用教学、科研活动的渠道, 使深度辅导工作卓有成效地长期持续下去。

摘要:高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高校辅导员的工作, 深度辅导是教育专业化与学生个性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学生成长辅导是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多样化需求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作为高校辅导员应不断探索深度辅导的思路与方法, 以促进深度辅导实效性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深度辅导,个性化

参考文献

[1]暴占光.个性化深度辅导的心理机制与工作模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8) .

[2]邸飞, 李小婵, 齐凯棣, 魏易光.高校辅导员嵌入型深度辅导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 2012, (1) .

上一篇:高一政治教师述职报告5则范文下一篇:论党内权力控制的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