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资金监管案例

2024-06-27

乡镇资金监管案例(精选8篇)

1.乡镇资金监管案例 篇一

关于涉农资金监管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县不断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力度,农村的基本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农民纯收入逐年增长,特别对基础设施建设、种粮直补、农产品品种改良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均有很大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确保越来越大的涉农资金板块能更行之有效地应用于推进“三农”发展,各级财政部门加强了对涉农资金使用、分配、管理等方面监督,我县更率先创新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新模式,为涉农资金安全良好运行打下坚实基础。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涉农资金名目种类繁多,来源渠道广泛,资金性质复杂,资金监管往往存在薄弱地带,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予以解决。现结合斑竹园镇涉农资金监管工作实际,就监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一一罗列,形成报告。

一、斑竹园镇涉农资金监管日常工作开展情况 XXX年,XXX镇财政补贴惠民资金投入XXX万元,用于保障农民群众基本经济利益,投入涉农项目类资金达XXX万元,主要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镇政府及职能部门通过区分资金来源、性质、用途,实施分类监管,从资金流向、到位情况等方面严格把关,多项举措确保涉农资金平稳运行。

一是建章立制注重强化执行。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涉农资金监管制度体系,针对存在的缺失和漏洞,完善项目招投

标、审计验收、资金直达、公示公开、责任追究等制度,大力推进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制度实施。另一方面,利用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横幅标语、电视媒体等多种形式,对涉农专项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项目安排等情况进行广泛宣传,并实施不定期抽查巡查,化制度为行动,确保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以制度管人、理事,源头防范涉农资金领域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二是加大宣传引导社会监督。结合镇、村公开公示、抽查巡查和走访调查,重点对资金拨付、直达、去向情况进行掌握和核实,以村组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入户宣传、公开宣传等方式,引导农户及其他社会人士参与涉农资金监管,并畅通监督渠道,设立群众举报电话,做好群众来访接待,针对其所反映的情况及时进行核实和反馈。

三是电子平台实时监督反馈。注重运用现代化手段为涉农资金运行保驾护航,在资金支付上,实行账户直达,财政补贴惠民资金利用“一卡通”及时足额打卡发放到享受对象,项目类资金细化分解到人,通过银行代发系统打卡发放,减少资金传达中间环节;在监督管理上,强化乡镇资金监管系统维护,及时录入项目类、补贴类、“三资”类资金监管信息,落实监管信息通达和反馈机制。

四是创新方式落实包干监管。把包村干部涉农资金监管作为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监管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落

实包村干部主体责任,实行以奖代补,将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纳入干部年终考核内容,按实际情况兑现奖惩,并精简包村干部履行监管职责的对应材料,规范监管信息填报,注重实效严防形式主义,确保实现监督关口前移和监督全过程无缝隙连接。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涉农资金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总体运行良好,但主观或客观因素造成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其主要表现在:

1、部分项目监管主体与申报主体重叠。基层财政部门按职能划分承担监管财政资金流向及安全责任,按照财务原则规定要实行“账钱分管”,因此财政部门本身不应具备补助资金申报造册职能,否则将造成造册、发放合一而不能实现有效的资金监管,但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仍有部分补贴清册由财政部门造册(如农资综补、粮食补贴)。

2、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成效不明显。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作为一项监管创新举措,本意将监管关口前移,形成立体化监管模式,但从实际开展结果来看,相当部分包村干部未将监管工作纳入包村常态业务,监管结果流于形式。

3、监管工作范围延伸不足。一方面,基层财政普遍面临资金、项目多头管理的情况,很多资金由项目主管部门管理,项目从招投标、实施到验收审计,均无乡镇财政部门参

与,基层财政无法实施有效监督;另一方面,部分监管浮于表面,未进行监管纵向延伸,如资金最终流向是否到达本人,仅停留在填报监管信息上。

通过调研,造成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

1、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申报责任界定认识,主体责任不明确,界限混淆。

2、部分包村干部责任意识缺失,推卸责任,不愿监督。

3、包村干部涉农资金监管作为基层财政部门目标考核内容之一,但基层财政部门与包村干部没有直接管辖关系,难以推动包村干部开展监管工作,只能以协商方式进行,缺乏强制执行力。

4、基层财政部门力量薄弱,业务人员少,除监管工作外,业务人员往往兼任多项其他工作,且许多项目需要专管人员长期深入实地检查,项目多、业务量大、资金分散、多头管理。

三、针对问题谋求解决对策

1、明确主体责任划分。应明确“账钱分管”基本原则,明确资金发放清册编制主体责任单位,建立起主管职能部门提供、财政部门审核监管业务流程,确保涉农资金有效监管。

2、加强干部教育管理。要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干部的宗旨教育和法纪教育,用艰苦奋斗、节俭办事、廉洁奉公的典型事迹教育干部职工,真正把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推上台面,兑现经济待遇奖励。

3、政府主导包干监管。转换包村干部涉农资金监管主体责任,形成政府主导,职能部门配合推动的体系,将考核结果纳入政府年终综合考评内容,改变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被动局面。

4、充实基层财政力量。一方面,精简和规范财政业务工作流程,提升基层财政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加大基层财政队伍建设,逐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合理人员结构。

2.乡镇资金监管案例 篇二

在我国政府结构中, 乡镇是重要的基础管理层级, 也是各项制度和政策落实的重要窗口。国家财政部门对于乡镇地区的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很多指导意见, 并且对监管的职责、范围、要求等进行了明确。但是, 受限于实际执行环境的限制, 很多地区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更好地提高整体财政资金的监管利多和成效, 对于各项惠民政策进行充分的落实于执行, 针对当前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和执行行之有效对策进行控制, 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绩效, 这已经成为了摆在我国乡镇地区开展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中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 当前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 管理制度方面的缺失。对于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开展过程来说, 一套行之有效、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是各项监管工作有效落实的基础。摆在现阶段眼前的一个最主要问题就是, 当前的监管制度存在一定的缺失。首先, 现阶段的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够规范, 相关制度缺乏足够的约束能力。在相关财政资金的使用与发放的过程中, 相关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会存在一定的规范性缺失的情况, 并且很多转移支付制度也不够全面和规范, 会引发一系列的监管漏洞, 从而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其次, 评价反馈制度不完善。由于我国整体乡镇财政资金的投入规模较大, 很多乡镇在对财政资金使用的过程中, 对使用情况的追踪与问责存在不及时、不准确的现象, 很多使用信息的反馈不够及时有效, 进而导致了相关监管工作的开展缺乏一个有效的依据。最后, 监管流程不够科学与规范。现阶段财政资金的适用与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很多财政管理制度的执行浮于表面, 而没有真正的发挥效用, 作用聊胜于无。

第二, 监管工作落实方面的问题。由于乡镇地区的财政资金的来源相对广泛, 并且分配与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在较长的资金流通过程中, 监管工作的落实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由于监管目的、范围与内容方面存在的不明确, 导致了很多监管职能都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由于乡镇财政部门本身的行政级别相对较低, 并且受到上级部门的直接控制和管理, 资金实施与监管中存在漏洞。另外, 财政监管过程中, 很多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政策方面、使用目的以及收益过程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公开公示, 很多环节的监管过程从纵向和横向的两方面都存在监督的缺失。

第三, 信息共享的问题。不同乡镇的财务管理部门和上级单位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沟通平台与渠道, 很多沟通机制的效率和质量都难以尽如人意, 从而导致了相关监管工作开展过程中, 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存在很大的障碍。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办法和使用目的在不同地区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并且不同的项目内容之间的信息共享工作存在很大的不足, 从而整体资金的监管工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 很多财政信息的到位与公开时间存在着不同步的现象, 相关信息公开还不够全面, 群众难以对资金的使用情况有着足够的了解。在资金的使用和下发过程中, 很多环节和程序都过于复杂, 并且使用中信息沟通存在的问题也导致了相关数据信息的共享与掌握收到影响, 信息存在一定的偏差, 财政资金难以实现有效的实时监控。

3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思路

第一, 对乡镇财政的职能进行明确。要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有效性, 就必须对于相关财政部门的职能进行明确, 完成职能方面的转变。首先, 要对于乡镇的财政管理部门的核心地位进行强调, 并且坚持县乡共同管理的监管模式。不同地区的乡镇政府, 本身要结合实际地方的具体情况, 对于自身职能进行合理的转变, 并且重视对资金的分配与管理工作, 提高整体监管力度和成效。乡镇政府本身作为基层行政部门, 其要对自身的职能进行充分、全面的发挥。乡镇的财政部门要对当前的预算和决算进行科学的编制, 并且对于预算和决算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管。

第二, 对监管制度进行完善。乡镇政府和相关财政部门, 要对于财政管理方式进行完善, 提高对收支过程的监管力度, 避免出现资金的流失, 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村财乡管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工作的开展, 也是非常必要的。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上具有较强的复杂性, 财务监管部门要对各项财务和债务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与监督, 并且给与乡村地区足够的资金使用权利。在乡镇财政部门完成资金的下发之后, 要对于其资金的发放使用过程进行监管, 并且结合相关的绩效考核, 确保资金使用过程处于有效的监督管理控制之下。乡镇政府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 对于其债务进行动态的监督控制, 将乡镇政府与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账务管理、票据管理、采购控制、收付管理进行共同控制, 提高监管过程的直接性。

第三, 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在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中, 要对于相关信息的沟通过程构建一个科学的信息沟通与公开机制, 打造一个阳光的信息渠道, 真正的以开放性的角度入手, 就资金的使用管理过程进行公开监管。相关财政管理部门要从上下级渠道入手, 提高上下级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保障一个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 提高财政资金监督的有效性。在财政资金使用的过程中, 要对于资金的发放形式、补助的对象、补助的标准、补助的依据和金额等都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 并且及时进行公开, 接受来自群众的社会监督, 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利。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上, 要结合资金的使用方向, 对于信息宣传进行特殊处理, 保障信息沟通共享过程的有效性, 通过合理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真正的让资金的流通在阳光下更加高效、可靠、安全、高效的进行。

第四, 提高财务管理队伍的培训。乡镇财政部门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中, 要加强对财政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提高财会人员对于会计业务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 并且让财会人员已更加专业的业务素质和高度的职业道德素养来面对日常的工作。在相关会计考核与审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要对于各项制度进行完善。在会计岗位的设置上, 要对于不同岗位的责任和工作范围进行科学的划分, 提高岗位设置的科学性, 让各项资金监管工作的开展更加高效、有序。另外, 还要积极的组织财会资金监督工作的学习, 提高财会队伍的监管经验和能力, 让监管工作更加精细、科学的实现。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我国乡镇地区发展建设的过程中, 其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督管理, 对于其整个发展建设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是提高财政资金的适用效率, 保障各项政策略施的关键。相关的监管部门要提高整体队伍建设力度, 对于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保障各项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让各项财政资金的功能与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摘要:在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和落实的今天,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了关系到各项建设工作开展效果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家为了支持农村地区的发展建设工作, 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利政策, 并且整体乡镇财政资金的投入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当中。在新的发展形势下, 乡镇的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开展也面临了更多的挑战。

关键词: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思路

参考文献

[1]佟伟.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财政监督, 2011 (24)

[2]杨鸿彬.以绩效评价为核心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J].齐鲁珠坛, 2010 (05)

[3]胡双明.强化培训提高素质为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奠定扎实基础[J].山西财税, 2010 (09)

[4]张宗花.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 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安全[J].会计师, 2014 (11)

3.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探索与思考 篇三

一、荆州市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实践

近年来,荆州市紧紧围绕乡镇财政资金“全覆盖、全过程”的监管目标,积极探索完善监管办法,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全面夯实监管基础,大力提升监管能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框架基本形成,监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开展。各县市区成立了由财政局长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及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乡镇政府也相应成立了由镇长担任组长,纪委书记、财经乡镇长担任副组长,财政所、乡镇农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资金监管领导小组。县、乡两级工作机构的建立,为抓好资金监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各县市区财政局出台了县市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细则、制度及流程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了资金监管的目标、范围及监管职责、要求,规范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行为。同时,落实经费,加大监管保障力度。

(二)建立五大制度,夯实监管基础。建立全覆盖的财政专管员制度,明确规定各乡镇财政所每村派驻一名财政干部担任专管员,承担该村财政资金监管职责;建立阳光操作的“三资”监管制度,搭建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代理平台和资产、资源产权交易平台,对村级“三资”实施全覆盖代理服务和有效监管;建立上下互动的监管联系制度,包括县级财政部门包点联系制度、乡镇部门联动机制、乡镇财政所资金监管例会制度等;建立典型引路的监管试点制度,各县市区摸着石头过河,采取先行试点、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推动全市的监管工作;建立奖惩严明的绩效考核制度,各县市区财政局逐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乡镇财政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全年工作目标进行量化,下发了乡镇财政绩效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办法等文件,将资金监管信息通过反馈、公开公示、抽查巡查等纳入了绩效考核体系,并分类界定了局机关科室、二级单位及乡镇财政所在资金监管中应承担的责任。

(三)把握重点环节,力求监管实效。采取“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创新监管方式,优先选择乡镇财政所直接管理的补助性资金和项目建设资金实行重点监管,然后逐步扩展到其他部门管理的资金实行突破性监管。具体来说,主要把握财政补助资金分类监管环节、项目建设资金分项监管环节、资金监管公开公示环节、资金监管抽查巡查环节和资金监管信息登记环节。

(四)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全面开展“双争双带”活动、财政所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监管业务培训和打造信息调研平台等。

二、当前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从荆州市的情况看,随着近年来国家投入到乡镇的各项财政性资金大幅增加,县乡两级财政部门监管资金的责任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由于思想认识、管理体制、内部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管意识缺失。当前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主要局限于财政部门,部分乡镇领导和主管部门只热衷于跑项目、争资金,对如何按照规定使用好这些资金并不十分关心,监管意识缺失,使监管流于形式。

究其原因,一是本位主义思想影响,认识有误区。部分行政领导对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的行为不太在意,错误地认为只要没把钱装进个人的腰包就不算违规,争取来的资金是上级额外给的钱,能把钱要到手就是为地方谋了利益。财政内部也有消极思想,觉得乡镇资金涉及范围广、牵扯部门多、工作量大、阻力大,有畏难情绪,大多忙于应付,缺乏经常性、系统性的监管。项目主管部门觉得是自己主管的资金,对乡镇财政部门参与监管存在排斥情绪。少数地方认为某些资金是自己争取来的“关系资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不希望财政部门参与监管,存在抵触情绪。

二是重政绩、轻绩效,重项目争取、轻项目建设。部分乡镇领导只关注项目是否争取得到,不管项目是否该搞,不管有无绩效。

三是权责未统一,问责不明。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上,没有按照权责相统一的原则严格明确财政资金分配者、监管者和使用者的责任,导致问责难以落实到位。

四是县乡财力匮乏,监管无法到位。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些地方的财力保障不足,专项资金更是难以做到专款专用。从荆州市看,目前所属县乡预算安排人年均公用经费标准仅为0.5—0.6万元,与实际需要有较大的差距。为了保运转,弥补公用经费不足,只得在专项资金上打主意,导致专项资金挪作他用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监管能力缺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缺乏监管的依法身份。乡镇财政所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监管人员没有执法证,给入户调查核实、抽查巡查、取证、查处等工作带来依法行政的障碍。

二是缺乏监管的有效手段。乡镇财政所虽然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管理,但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乡镇政府,对于行政干预导致的违规现象,乡镇财政往往是“看得见,管不着”。

三是缺乏监管的专业技能。当前有很多补助性资金和项目建设性资金都有其特定的对象、行为和具体实施部门,乡镇财政人员在监管过程中无法核定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是缺乏监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乡镇财政所干部普遍认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责任无限大,权利无限小,很消极、很被动。

造成监管能力缺乏的主要原因:

一是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后,对乡镇财管所和人员的定位有些忽视和弱化,导致对职能的赋予、人员的补充、培养都有欠缺。

二是乡镇财管所和人员建设跟不上,难以适应。如乡镇财政干部身份不明,积极性难以调动;乡镇财政干部年龄老化,工作主动性下降;乡镇财政干部待遇差,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工作任务繁重,人手少,除本身的业务工作外,还要疲于应付乡镇政府中心工作,财政所正常业务工作都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

(三)监管平台缺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硬件设施陈旧。从荆州市的情况看,目前全市大多数乡镇财政所办公用房陈旧,办公设施老化,办公条件差,虽然通过近几年的更新改造,目前仍有三分之二的财政所办公设施未达到标准,设备匮乏,适应现代核查、监管的计算机、丈量设施、交通工具等设备配备不足,大大降低了监管效率。

二是资金信息上下沟通不畅。乡镇财政对某些资金来源性质不明,资料信息不能共享,导致政策执行的相关进度、数据等信息滞后。

三是监管网络平台建设滞后。从各地的监管实际情况看,县乡财政部门还停留于监管信息的传递层面,没有真正注重监管实效。由于缺乏网络平台,县乡两级财政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大量监管信息的收集、传递上面,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

造成监管平台缺位的主要原因,一是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视不够,没有深入研究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特别是现代网络平台建设严重滞后。二是投入不够,既有重视不够的因素,也有财力不足的原因。

(四)监管十分艰难。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地方配套资金多有缺口,资金到位监管难。

二是资金种类繁杂、层级多,口多层多监管难。目前拨付到乡镇或使用在乡镇的资金种类多达50个,由于归口管理部门不一、拨付时限要求不一,相似的补助资金的基础数据也不一,客观上造成乡镇财政所在监管过程中手忙脚乱,有时张冠李戴。资金涉及的层级太多,纵向层级从中央到省、到市、到县、到乡镇、到村组、到农户;横向涉及众多部门,职能重叠,权力交叉,环节也不少。同时,资金申拨程序不规范,监管风险加大。

三是补助性资金补助对象不易确定,自由裁量标准监管难。部分补助性资金补贴对象有一定的随意性,加之资金主管部门的分配权过于集中,补助对象不易确定,无形之中加大了资金监管难度。

四是惠农补贴资金分配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数据核实监管难。

五是资金来源渠道多,信息不畅范围监管难。目前各乡镇基本上只管住了通过财政所直接拨付的资金,比如惠农补贴类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等,对于其他拨付渠道的资金很难介入参与监管。

六是资金管理体制不顺,绩效监管难。目前乡镇项目建设主管部门多,县直每个部门都可以直接下达乡镇项目建设指标,并按资金类别采取对口管理、垂直管理、条条管理等等,自己监管自己使用的资金,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制度设计上存在问题。虽然乡镇财政主动参与建设项目监管,但由于项目主管单位配合不力,使乡镇财政在立项、审核、检查、验收等环节不能做到全程监管,根本就发挥不了乡镇财政就地就近监管的优势,仍停留于做“稻草人”的局面,监管效果实难保证。

造成监管难的原因主要是,顶层设计存在漏洞和缺陷,不配套、不兼容、政出多门,基层监管难以适应。

三、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对策研究

一是建立齐抓共管的资金监管机制。各级政府要把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纳入议事日程,财政部门要把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作为重要的财政工作职能加以落实,除了明确有专门的机构组织协调外,还可以将财政监督专员办事处向县级延伸,并增加其负责监督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使用职能。同时,把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纳入绩效考核的范围,与转移支付、竞争立项挂钩。

二是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在顶层设计上,加强专项资金的整合力度。将对象相同、作用相近、基础数据相似的资金整合,并在财政内部上下尽量归口管理,并增加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减少项目性转移支付的比重。

在制度建设上,划分项类监管,明确监管主体和责任。分项监管包括: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项目资金,上级和乡镇本级安排并由财政所直接管理使用的项目建设资金,对县级财政局直接管理或县级财政局与主管部门共同管理、且用于乡镇的项目建设性资金等。分类监管包括:村委会和个人直接向乡镇财政所申报的补助性资金,乡镇有关单位和个人直接向主管部门申报、且要求乡镇财政所在申报环节予以签章的补助性资金,乡镇有关单位和个人直接向主管部门申报、且要求乡镇财政所支付或发放的补助性资金,县级财政局和县直主管部门直接支付或发放、且委托乡镇财政所实施监管的补助性资金等。

三是建立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操作”。创新乡镇财政资金公开方式,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实现自上而下的全节点公开,把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流程、分配过程和发放过程在受益地区全面公开,把资金的安排、项目规划审批、政策规定等内容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四是创新监管方式,将资金监管与绩效评价有机结合。以县市为单位成立专业资金监管评价机构,对财政部门在技能上无能力监管的一些项目,可以聘请专业机构会同财政部门一起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采取内外结合,左右联合、上下联动的方式开展资金监管,建立起以乡镇资金监管自身力量为主、以抽调相关专业科(股)室业务骨干为辅、以聘用专业机构的会计人员和受益村民代表为补充的监管队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监管工作。

五是加强能力建设,提高资金监管实效。适当增加乡镇财政所人员编制,招收一批经济、会计和计算机类的专业人才,充实到乡镇财政干部队伍中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乡镇财政队伍。给予乡镇财政所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对乡镇财政职能范围内的事,乡镇财政所要有处罚权,对授予委托监管事项,乡镇财政所也要有处罚建议权。加快资金监管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强省、县、乡三级财政的信息化网络建设。加强干部培训教育,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和师资力量,分期分批对乡镇财政干部进行轮训,以满足对各种专业资金的监管需要,提高财政所人员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考核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兑现相应的监管补助、经费,以提高乡镇财政人员对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湖北省财政厅农村处、荆州市财政局)

4.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问题及建议论文 篇四

一、存在的问题

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财政补贴资金分配体制有失公正,群众满意度差。

就当前财政补贴资金分配政策中,类似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从客观上应该以种植面积为补贴标准的财政资金,但实际中由于种植面积难以核实,动态管理难以操作,以致出现了“补而无田”和“补而不种”现象。国家的田地政策长期不变,而人口随时变动,同样是本地村民,有的可享受到多个人的优惠政策,而有的人却连公共财政的一丝一线“阳光”都享受不到。

(二)乡财政资金信息公开不全面,群众误解多

主要表现为公开的时间与资金到位的时间不同步,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例如上级的补助乡财政资金由于资金下拨的环节、程序繁多,政策落实到乡、村、乃至群众,则需要一段时间,产生了信息公开上的时间差,群众难免产生误解。

(三)专项资金监管乏力,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使用效益不高

一方面,根据规定很多农林水、教育等项目涉及的乡镇,项目实施单位只对县级主管部门负责,作为项目实施地的乡财政无权过问,资金监管自然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部分专项资金存在乡财政“看得见,管不着”,致使乡财政监督弱化,影响财政资金的安全性。

(四)乡财政资金监督建设滞后

财政人员由于人员少,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财政所人员配备相对缺乏,财政资金大量工作难以有效完成,同时硬件设施落后,监管条件差,监管效率无法提升,不利于涉农资金监管工作的高效运行。

二、几点建议

为把乡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我们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改进监管方式,健全监督机制。

建议进一步明确各监督主体之间的职权划分,加强相互配合与协作。把监督寓于管理之中,加强事前预警、事中检查、事后评价等监督机制,注重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投入产出效果;加强对社会公共资金、国家重点工程等的事后监督;各监督主体之间要建立广泛的沟通制度,实行监督信息共享,降低监督成本,避免重复检查。

(二)加强指导管理,提高监管效率。

建议各级政府科学合理决策涉农财政资金的投放,对于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项目要特别慎重,尽量避免决策失误,盘活资源,突出重点进行监管。

(三)加大资金监管投入,提高监管能力

。要在监管能力上给予支持,重点是保证必须的资金监管工作经费和交通工具。现行体制下,没有专项工作经费,财政所只有人员经费,在实际工作中是远远不够的。再说加强资金监管,必须深入基层、深入项目实施单位和具体实施地点,没有交通工具是很难履行资金监管职能的。建议上级财政将资金监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专项预算。

三、制度建设和创新

财政制度是规范财务收支活动的基本保障。推进财政制度创新,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要让基层财政所按制度办事,流程操作,把财政的权利锁在制度的笼子里。某财政所依据某乡实际情况,克难奋进,倡导“创新发展、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通过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立公平和谐的政务环境、服务环境和干事创业环境,以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以更高的定位搞好工作,强力助推进了连续三年全县财政所综合考评第一名、省级行风政风先进单位的跨越式发展。

1、强化备用金管理。

在制定《某乡备用金实施细则》后,强化了备用金提取的范围、流程、签字人员,进一步规范了备用金的使用。

2、细化财务收支。

制定了《某乡村级财务收支管理办法》,做到“收入有来源、支出有预算、补助有清册、基建有合同”,形成一本明明白白的财务收支账本。

3、制定报账要件。

(1)印制在提取备用金、支取项目类资金、拨付“一事一议”资金时的《提前告知书》,告知村级报账员在拨付此类资金时所需的报账要件,提前一次性告知。(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四条: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共九条),需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的规定,某财政所制订了专门的表格,对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支出,需两委会会议记录、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签字,方能报账。

4、建立资金监管台账,设立村级资金监管员。

把每一笔财政资金的收支节余都动态的计入监管台账中,方便人民群众的翻看、查阅和监督。制定了村级监管员职责,要求各村推荐出一名资金监管员,负责本村的政策宣传、公开公示、补贴和项目资金的监督。也解决了财政所人员少、监管不到位的问题。5、及时公开公示、随时抽查巡查。配合乡镇制定了某乡财政资金监管、信息通达反馈、公开公示、抽查巡查四部实施细则文件,编制了流程图。在乡镇资金监管上,不是我们没有履行监管职责,而是我们不善于把监管资料固定起来。某财政所规定,每次下村检查验收,都要带上资金监管记录表、数码照相机,年终把记录表和照片装订成册归档。做到有记录可看、有照片为证的监管档案。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人是财政管理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财政所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才为财用”的用人理念,结合每个同志的素质、能力、性格,把他放在最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增强财政所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干部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诚相待,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团队。打造一支群众满心、单位称心、同志舒心、领导放心的财政所队伍,打造一支敢打仗、能打仗、打胜仗的财政干部队伍。同时,用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财政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对提高学历、职称的同志给予奖励,评先、表彰优先推荐,学习气氛日渐浓厚。

四、总结

5.乡镇资金监管案例 篇五

财政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检查组来疆工作方案

为认真落实财政部关于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检查的部署,按照财政部的安排和厅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关于“组织好、安排好、配合好乡镇财政资金检查工作”的要求,切实做好青海省来我厅检查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制订本方案。

一、检查地点

根据财政部的要求,此次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检查对象为省、县、乡三级财政部门,每省检查3个县级财政,每个县检查2个乡镇财政所。根据我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开展情况,我们初步选定伊犁州新源县、伊宁县,塔城地区乌苏市、沙湾县,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沙雅县等六个县市及所属12个乡镇。

二、检查日程安排

(一)5月10日接机,住乌鲁木齐市

1.西宁市—乌鲁木齐市航班号:CZ3629

起飞时间16:55分,到达时间19:25分,副调研员茹仙古丽、干部卡米里江接机。

2.晚20:30分晚餐;

3.晚住乌鲁木齐市。

(二)5月11日上午,检查区本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 1.09:30分,财政厅310会议室汇报自治区乡镇财政资金监

管工作(财政厅党组成员、自治区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薛江参会,财政厅资金监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会);

2.中午12:00午餐。

(三)5月11日下午,赴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检查工作

1.下午乘坐CZ6865(乌鲁木齐—阿克苏市)抵达阿克苏市,起飞时间:15:10分,到达时间:16:20分,接机人员:阿克苏地区相关领导接机;

2.下午17:00,听取温宿县资金监管工作汇报、检查温宿县资金监管工作;

3.晚19:30分晚餐,入住温宿县香格里拉酒店。

(四)5月12日,检查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两个乡镇资金监管工作

1.上午09:30分,检查温宿县佳木镇财政所、托乎拉乡财政所资金监管工作;

2.中午13:30分午餐;

3.下午15:30分,温宿县考察;

4.晚19:30分晚餐,入住温宿县香格里拉酒店。

(五)5月13日,赴塔城地区乌苏市检查资金监管工作

1.上午10:10分,乘坐CZ6862航班(阿克苏市—乌鲁木齐市)到达乌鲁木齐市,到达时间:11:20分;

2.中午12:00,乘车前往塔城地区沙湾县,中午14:30分在沙湾县午餐;

3.下午17:00沙湾县活动;

4.晚19:30沙湾县晚餐,入住沙湾县宾馆。

(六)5月14日,检查乌苏市及2个乡镇资金监管工作

1.上午09:00整,从沙湾县到乌苏市(路程约1小时);

2.10:20—13:20分,听取乌苏市资金监管工作汇报,检查乌苏市西湖镇财政所资金监管工作;

2.中午13:40分,乌苏市午餐;

3.下午15:30分,检查乌苏市甘河子镇财政所检查资金监管工作;

4.下午17:00整,乌苏市考察;

5.晚19:30分,乌苏市晚餐,入住乌苏市宾馆。

(七)5月15日,赴伊犁州新源县检查资金监管工作

1.上午乘车从乌苏市到乌鲁木齐市机场,乘坐CZ6897航班(乌鲁木齐市—那拉提镇)到达那拉提镇,起飞时间:16:30,到达时间:17:25;

接机人员:伊犁州、新源县相关领导;

2.下午18:00—19:30分,检查新源县那拉提镇财政所资金监管工作;

3.晚19:45分晚餐,入住那拉提镇。

(八)5月16日,检查新源县及则克台镇财政所资金监管工作

1.上午09:30—13:30,新源县考察;

2.中午14:00,那拉提镇午餐;

3.下午15:30—19:30分,听取新源县汇报,检查则克台镇

财政所资金监管工作;

4.晚19:30晚餐,住新源县宾馆。

(九)5月17日,从乌鲁木齐市到阿勒泰市

1.上午09:00,乘车从新源县到伊宁市(车程约3小时);

2.中午12:00,伊宁市午餐后,乘坐CZ6836航班(伊宁市—乌鲁木齐市)到乌鲁木齐市,起飞时间:13:55分,到达时间:14:55分;

3.下午乘坐GS7555航班(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市)到阿勒泰市,起飞时间:18:05分,到达时间:18:55分;

4.晚19:10分,布尔津县晚餐后,乘车到喀纳斯;

5.晚住喀纳斯。

(十)5月18日,全天喀纳斯活动

1.下午17:30分,乘车从喀纳斯到布尔津县,晚餐后入住布尔津县。

(十一)5月19日,从阿勒泰市返回乌鲁木齐市,转机返回西宁市

1.上午乘坐CZ6844航班(阿勒泰市—乌鲁木齐市)到乌鲁木齐市,起飞时间:11:05分,到达时间:12:00;

2.乌鲁木齐市午餐后,下午16:00市区活动2小时;

3.晚上乘坐CZ3630航班(乌鲁木齐市—西宁市)返回西宁市,起飞时间:20:15分,到达时间:22:25分。

三、检查方式

1.按照财政部《关于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检查的实

施方案》及《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统计表》,区、县、乡三级财政部门对照自查本地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同时,财政厅乡镇财政管理局及被检查县、乡准备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相关文件、资料,总结资金监管工作中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形成完整的汇报材料,填列《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统计表》。

2.通过座谈交流、翻阅资料、实地查看等形式进行检查和统计。

四、检查人员及陪同人员

1.检查人员:青海省财政厅预算处及县乡负责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相关同志。

2.陪同人员:财政厅乡镇财政管理局局长吕文平、副局长刘秀和乡财局干部卡米里江陪同。

财政厅乡镇财政管理局

6.乡镇资金监管案例 篇六

报 告

xx市财政局:

按照上级财政部门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要求,2014我县积极组织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大力加强在组织领导、信息通达、信息反馈、抽查巡查、公开公示、工作保障等方面工作,现将2014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情况汇报如下:

xx县位于xx省东部,地处xx交界的xx脉西麓,与xx省光泽县、本省xx县、xx县、xx县、xx市相邻,国土总面积1251平方公里,总人口12.6万,现辖5镇2乡和5个国有林场,70个行政村,共设乡镇财政所7个,编制28个,现实有工作人员21人。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按照省委“十六字”方针的要求,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培育绿色产业,更加注重增进百姓福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进步。2014,实现财政总收入60001万元,财政总支出101166万元。

一、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情况

(一)组织领导情况 1、2014年召开6次专题会议,安排布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详见“组织领导”县级材料)

二是强化内部联动和协作。为使资金监管工作得到具体落实,全局上下高度重视,多次召开资金监管会议,明确各业务股室、乡财局、财政所的监管职责,细化资金拨付流程,规定乡镇所有财政资金通过乡财局“一个漏斗”向下,建立资金监管信息动态监控机制。各相关业务股室明确一名财政资金监管信息联络员,负责接收、整理、登记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所有下发乡镇资金文件主送乡镇财政所,报送财政局,为乡镇开展财政资金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保证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涉及乡镇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局和主管部门制定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县财政局根据资金使用和分配方案将资金指标下达到各乡镇,乡镇根据项目实施情况提出资金使用计划和申请,由项目主管单位、财政局业务股室审核同意,主管领导审批后,交乡财局下达使用。乡镇财政及时将资金使用情况反馈主管部门和县财政局。

(二)完善监管制度,夯实监管基础

1、建立乡镇各单位及农户基础信息数据库。一是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认真核实掌握乡镇各单位财政供养人数、车辆等情况,为预算编制及执行提供依据;二是建立农户基础信息库。以xx省财政厅“惠农补贴一卡通支付系统”为平台,以村为单位,建立和完善财政涉农补贴农户基础信息数据库,将农户的各种信息资料包括户数、人口、承包土地面积等信息全面掌握,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补贴资金能够准确、及时发放到位。

2、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构建资金监管新局面。我们不断从完善制度入手,加大宣传,构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新局面。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内部制度》、《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办法》、《乡镇项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基层财政所业务工作考评办法》等制度,规范了乡镇财政管理。结合资金监管工作实际,制定资金监管岗位职责,明确了资金监管员的责任。制定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办法和流程》等监管业务流程,构建了资金监管新局面。

(三)把握重点环节,力求监管实效

1、加强预算管理,规范乡村两级资金和财务监管。一是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我县从2008年开始要求乡镇按照县直单位采取部门预算办法进行编制预算,要求乡镇按照《预算法》和“乡财县管”的有关规定,科学合理地编制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乡镇年度预算,按经济分类和功能分类细化了预算编制,确定了乡镇支出范围与标准,规范了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调动了乡镇当家理财、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乡镇财政的公共保障能力。二是建立“三资”监管平台,实现管理科学化。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联网的动态监管和村级的即时查询,进一步加强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理,提高了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三是深化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我县运用科技手段,以“金财

6管协调会,根据资金管理要求,召集乡镇财政所、局业务股室对资金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好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讨论,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以便更好的开展资金监管工作。

(四)多措并举,提升乡财干部素质

一是为了促进乡镇财政工作,制定了《xx县基层所业务工作考评办法》,通过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乡镇财政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全年工作目标进行量化,乡财局负责组织实施,财政所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进一步调动了乡镇财政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制定下发了《xx县乡镇财政干部培训规划》,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业务素质。

三、存在的问题

(一)与业务主管部门沟通不足。上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行文、下文涉及乡镇的资金指标,未明确规定乡镇财政监管要求,使乡镇财政在资金监管中处于被动地位。

(二)部门项目实行县级报账制,部门即管项目又管资金,项目资金存在风险。一些部门按照自身的要求对强农惠农项目实行项目县级报账制,项目实施单位凭项目资料直接到县项目资金专户报账,资金直达施工单位,虽然缩短了资金运行时间,但也减少了基层财政所的监督,信息也不通达,给乡镇项目资金留下监管死角。

(二)涉农资金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政策性强、资金量大,信息掌握比较困难,监管难度较大,需自上而下进一步从源头规范。

(三)乡镇干部队伍业务能力亟待提高。乡镇财政人员由于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偏低,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情况和新的任务,迫切需要乡镇财政干部加强培训,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

(四)乡镇工作条件艰苦,乡镇财政干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财政所人员配备相对缺乏,乡镇财政干部待遇有待提高。当前,乡镇发放强农惠农资金,每项都涉及到千家万户,从数据录入、登记核实到落实发放,工作量大,时间紧,人员缺乏,大量工作难以有效完成,现急需增加工作人员,同时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的待遇,进一步促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开展。

四、改进建议及今后工作重点

(一)扩大资金监管范围,将涉及到乡镇的所有资金纳入资金监管范围。继续做好信息通达工作,特别是项目实施地点在乡镇,由县财政与主管部门共同管理或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财政资金,乡镇财政要全面收集下发的项目资金文件,及时掌握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到各站所、村委会的项目资金信息,严格监管。

7.乡镇资金监管案例 篇七

一、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性

(一)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落实财政部“两基”建设的重要举措

“两基”建设即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就是对“两基”建设内容的融汇贯通和具体实施, 是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基层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是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贯彻落实财政“三农”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两基”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二)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推进乡镇财政职能转型的有力推手

财政部相继出台的两个关于乡镇财政管理改革的指导性的文件:《关于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乡镇财政干什么的问题, 即职能问题, 在界定乡镇财政职能中就明确了资金监管的职责, 突出乡镇财政层级, 全面具体明确其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措施, 弥补了乡镇财政在涉农资金监管工作中无“位置”、无职责的制度缺陷, 要求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作为新形势下乡镇财政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来大力推进。

(三)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落实各项涉农惠农政策的迫切需求

近几年来,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公共财政的建立, 财政涉农投入逐年大幅增加。而资金的使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挤占挪用支农资金现象时有发生, 乡镇财政参与监管的力度严重不够。这要求乡镇财政必须发挥职能作用, 发挥就近、就地优势, 加强各种涉农惠农资金的监管。

二、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 财务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到位

国家尽管宏观上出台了一系列的乡镇财务管理制度, 对乡镇财政资金的运用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大多数乡镇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财务制度,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当前很多乡镇的制度制定流行于形式, 不够具体和完善, 不切合当地实际, 只是为了有制度而制定, 并不是为了真正规范和执行, 缺乏可操作性。

(2) 财务制度监管不严, 导致财务人员执行力度欠缺, 实际执行过程中, 制度流于形式。部分乡镇领导不按财经制度办事, 利用自己的职权, 以权谋私, 制造假账, 不接受财务人员的监督, 出现挪用公款等现象。

(二) 预算编制不完整、执行不到位

1. 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内容不完整

目前很多乡镇的预算编制基本采取“上年基数+增长”的方法, 虽较好地发挥了财政总量控制的优势, 但未能将“零基预算”和“综合预算”相结合, 从而导致预算不能很好地起到控制和执行预期。同时在预算编制内容上不够完整, 当前乡镇预算编制存在着项目不细化、具体资金使用单位不明、所需资金未能在编制中详尽体现, 财力无从保证, 财政监督难以到位。

2. 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 基本流于形式

乡镇预算执行中存在重预决算轻预算执行与调整的情况,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调整随意性大, 预算控制流于形式, 不能真正发挥预算控制职能。

(三) 财政资金浪费严重, 使用效益不高

目前乡镇财政普遍存在专项资金支出不够规范, 招投标、预决算手续不完善, 因审计人员缺乏及乡镇重视程度不够, 工程不审计的现象时有发生, 财政的监管职能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资金效益低下。

(四) 资金监管制度建设不完善, 难问责

近几年国家关注民生的政策越来越多, 乡镇财政的工作内容也同时在发生较大的变化, 但适用于乡镇财政的管理、考核、监督、评价机制未能及时充实和完善起来, 不利于财政资金监管的高效运行。有些乡镇一级政府由于目前事权财权不对等, 预算控制不严等诸多原因导致财力紧张“被迫”拆东墙补西墙保运行。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是由于行政行为造成的, 如决策失误, 管理不到位等。地方监督管理部门在问责时, 往往从宽、从轻处理, 长此以往致使监管不力, 甚至是放任自流。

(五) 基层财政人员缺乏, 业务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 虽然省市县都高度关注基层财政建设, 但是乡镇财政人员年龄偏大, 人手较少, 业务水平偏低的局面在很多地区依然未发生根本改变。乡镇基础条件较差, 工作环境艰苦, 报酬不高, 人员上升空间狭窄, 从而导致无法留住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很多地方基层财政人员流动较快, 人心浮动, 这都给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因素。愿意留在乡镇工作的财务人员又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匮乏, 素质较低, 业务生疏, 以及一人多岗精力难以为济等问题, 难以适应财政监管的要求, 无法胜任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工作。

三、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措施

(一) 切实加强财务制度建设, 强化制度执行的约束力

加强制度建设, 上级政府及财政部门督促、指导各乡镇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出台切实可行的财务制度, 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会审通过, 然后发布执行。同时切实发挥乡镇财政部门的就地监管职能, 定期上报监管数据, 接受上级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强化制度执行的约束力。

(二) 强化预算管理, 科学完整编制预算, 严格执行预算制度

一是要增强预算观念, 强化预算约束力, 杜绝支出随意性和重支出轻收入现象。二是上级财政部门要指导督促各乡镇在编制财政预算时, 要对收入支出进行调查、摸底, 使预算的编制全面、科学完整, 具有可执行性。要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按照预算年度所有事项的轻重缓急, 测算出每一科目和款项的支出需求, 同时根据乡镇经济状况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 实事求是地预算出各项支出需求, 在政府编制出年度预算草案的基础上, 要多方征求意见, 反复讨论修改, 提交人代会审议。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预算制度流于形式和预算约束软化、预算编制滞后的现象。

(三) 制定完整的乡镇资金监管制度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必须以制度为依据, 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资金监管职责, 通过乡镇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 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 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等, 明确财政所在每个监管环节的监管职责, 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 使财政所在加强资金监管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从制度上强化资金监管工作。

(四) 加强业务培训, 充实工作人员, 提高资金监管能力

1. 完善干部培训, 打造业务素质强队伍

制订业务培训计划, 分期分批对乡镇财政干部进行轮训, 使其尽快掌握和熟悉资金监管的基本内容和程序, 达到有效开展乡镇资金监管工作。主管部门要经常性深入各乡镇对资金监管工作做具体指导, 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 全面提高财政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2. 完善用人机制, 打造高素质乡镇财政队伍

完善乡镇财政所机构人员管理, 按照量力而行、人尽其才的原则, 合理增加工作人员, 选派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热心财政工作的干部充实到乡镇财政队伍中来。同时积极探索财政所机构人员管理新模式, 为基层财政人员的晋升创造上升的通道, 从而努力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熟悉政策、精通业务、爱岗敬业”的乡镇财政干部队伍, 为扎实开展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打下良好人才基础。

摘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 它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各项强农惠民政策的落实, 关系到财经纪律在基层的执行, 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的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为促进乡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完善和规范乡镇财务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问题,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丁琳.对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思考[J].财政研究, 2013 (12) .

8.乡镇资金监管案例 篇八

【关键词】 财政资金 监管 科学化 精细化

乡镇财政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乡镇政府履行各项社会经济职能的财力保障。乡镇财政所干部是乡镇经济发展的参与者与管理者,财政管理体制实行了“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体制后,乡镇职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其领域内充分发挥职能,彰显改革和管理效应。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工作,已成为当前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然要求,随着国家财政用于乡镇的资金大幅度增加。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工作,健全财政职能、发挥财政监管优势是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强化财政资金监督

近年来,乡镇范围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事业建设及惠农资金逐年加大,为确保资金落实到位,更好服务于三农,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有其必然性和紧迫性。

1.1建立乡镇财政财务公开制度,财政预算支出、财政补助性资金、财政涉农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通过规范公开内容和程序,认真接受群众监督,有效发挥政务公开的作用。

1.1.1预决算资产情况公开、公示,做好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真实反映本级财政收支情况,预算执行情况。

1.1.2监管范围。各级财政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以下各种财政资金,以及部分乡镇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等,全部纳入乡镇财政监管范围。包括:对人员和家庭的补助性资金,支农惠农和农村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资金,对村级组织运转补助资金乡镇财政本级安排资金,上级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下达到乡镇范围的各项政府性资金。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乡财政要联系或配合有关站所、单位,及时公开各种补助政策,要把有关《公开信》和“一折通”(或一卡通)等及时发放到农户,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要联系或配合有关站所、单位,交村委会上报的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联系电话等信息通过“村务公开栏”或“财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加强社会监督。

1.1.3建立项目档案。对于县级财政与主管部门下达到本乡的资金,乡财政及时纳入监管范围,并建立日常信息联络制度,及时掌握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管理要求,建立项目档案。做好项目库建设。乡财政要按照本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搞好本乡范围内的农林水利、乡村道路、环境保护等项目库建设。

1.1.4监管工作目标。通过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分类监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防止数据不实,虚假立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财政资金行为;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质量,推进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努力提高基层财政科学化规范管理水平。

1.2乡镇财政资金数据库制度,建立乡镇财政资金数据库,设立财政涉农建设资金监管项目、财政涉农建设资金项目、财政补助性资金、乡镇债务管理等台账。

(1)建立补助性资金数据库,各种补助项目的制度政策、相关基础数据的来源及根据基础数据建立的《财政补助性资金管理台账》和各种补助资金发放明细、建立分类档案,确保基础数据完整、真实、准确,数据库专人管理,明确责任。(2)建立乡镇项目资金数据库。(3)建立乡村债务数据库

乡镇财政要按照“大财政、全过程”的原则进行监管,即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监管范围,在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事后实施监管。(1)监管范围。各级政府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及以下的各种财政资金,以及部分乡镇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等。(2)监管工作目标。通过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分类监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防止数据不实、虚假立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行为。

加强乡镇财物完善制度措施。乡镇财政要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和审批程序,加强对政府非税收入、乡镇票据、单位银行账户和国有资产的管理,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认真开展乡镇财务清理,规范乡镇单位的会计行为。

细化乡镇财政监管职责。乡镇财政要充分发挥完善预算管理、支持。乡镇经济发展、建立服务机制和强化资金监管的职能,积极做好财政预算管理、惠农管理和发放、乡村财务监管等各项工作。细化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内容、重点、主要环节和责任,制定各类各项资金具体监管办法,明确职责、规范程序、完善机制。

健全乡镇财政职能 ,完善机构人员管理,加强财政人员培训,保障乡镇财政实施监管工作的必要性经费,改善工作条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并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完善有关制度措施。健全乡村财务管理,发挥县级财政的作用,县级财政是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关键,是上级部门与乡镇财政间监管信息反馈交流的枢纽,担负着承上起下和横向协调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推进“乡财县管”改革,严格乡镇财政支出和会计核算管理,加强县级财政对乡镇的监督检查。

2. 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强乡镇财政及财政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本质需要。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解决现存的突出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符合乡镇现代管理发展趋势更高水平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高度重视和加强乡镇财政工作。把加强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执行的重要部门和落实的关键环节,必须在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逐步提高乡镇财政支持发展、服务“三农”、公共保障和综合调控能力的基础上,推动乡镇财政创新制度体系,完善预算编制,硬化预算执行,实现绩效管理,强化财政监督。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乡镇财政改革管理的方方面面,为实现全省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2.1加强乡镇财政职能建设。根据“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原则和新形势、新任务对乡镇财政提出的新要求,围绕有利于服务乡镇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有利于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和有利于保障党和政府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四个有利于”的要求,突出完善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为民理财职能、资金监管职能、各项惠农政策落实职能和服务发展职能的。特别是针对目前三农政策和资金大量倾斜的现状,明确了“各项涉农补贴补助政策的落实、各项民生财政政策的落实”的职能。在强调乡镇财政保障职能的前提下,突出了发展职能,向乡镇党委政府和上级财政提供政策建议”等服务发展职能。

2.2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优化政府工作环境,以提高执行力、创造力、凝聚力为目标。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个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营造一个好氛围,创建一个好机制,树立一个好形象。对外向社会着重推出服务承诺,待人热情、服务公开、办事快捷、责任落实、服务主动、行政依法、答复满意,为政清廉,使我镇的政务环境不断优化,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该进,财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2.3狠抓创建工作,一是针对青年特点抓深化。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全所职工的道德教育,引导全体工作人员,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坚持思想标准和道德要求,教育引导爱岗敬业,最大限度地把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凝聚到更好的做好本质工作上来。二是紧扣中心抓形象,做到创建工作与財政工作、与财政事业发展 、与重大建设和改革活动相融合;坚持会计原则,坚持会计报帐标准,认真做好日常工作日报账、算帐、记账工作报表、整理及保管会计档案。发挥职能作用,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掌握工作进度当好“参谋长”。三是增强先进意识抓教育。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廉政工作建设,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努力提高全所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同时把住财政关,把精神文明建设和财政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财政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结论:

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工作,关系到党的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建立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加强乡镇财政精细化管理,以促进乡镇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上一篇:广西大学毕业论文封面下一篇:发廊合作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