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精选16篇)
1.小学英语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篇一
浅谈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大连34中学 吕肖博
生物学科的教学不仅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还要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教材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物世界,增强了教与学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转变了教师教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有效转变了学生学的方式。因此,优化教学过程离不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那么,信息技术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领域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原有的教学要素,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设了丰富多样的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没有信息技术的时代,我们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十分有限,而且大多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有些资源还因为现实条件的局限无法呈现给学习者。比如,生物的微观结构、生物的生理现象都无法通过图片或空间想象建构起完整的知识结构。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却使得我们可以模拟或直观的去观察生物的真实结构、通过动画演示生物生理活动的过程等等,可以开发出更多仿真性高、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为教师和学生展现了一个庞大的资源库。
2.信息技术能够有效促进探究式教学
其一,在探究问题的提出、假设的形成和证据的收集验证等各个环节,信息技术充当着学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工具。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从多方途径搜集、分析、整理资料,更好的促进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其二,在探究试验和论证等环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模拟实验。模拟实验能够逼真的演示无法实现或表达不清楚的教学内容。
其三,在探究学习的表达与交流环节,信息技术起到了展示工具的作用。采用动态视频、动画、图片和声音等来展示相关内容,使现实中无法呈现的过程再现于课堂教学中,并按照教学要求逐步地呈现给学生。
3.信息技术的运用转变了师生的教学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互动内容、互动角色都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在互动方式上,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仅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单向互动,还可以通过网络等增强彼此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在互动内容上,书本上的知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可以轻松地获取更多的信息,完成学习任务。信息技术的运用对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师如何组织、处理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关注知识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互动角色上,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技术、技能传授者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促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以及作用的重大变化。教师由原来知识的传授者、提供者、灌输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教学设计由过去的单纯考虑“如何教”转变为现在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启发、诱导、引领学生去“如何学”;教师的主导作用由“幕前”转移到了“幕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得更为协调。
4.信息技术为体验式教学提供平台
体验式学习方式的实施的关键在于有一个让学生能认知、能体验、能感悟的时空,即教学情境,而现代信息技术在体验式学习情境创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开展体验式学习,教师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将固定的、静止的教材内容活起来。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学习的机制,把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引入教学过程,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生动有趣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现在各种信息技术的手段,如幻灯、实物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等,不仅可以增大体验情境的信息量,还可以通过其直观的听觉、视觉的冲击力,强化体验,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加速学生内化的过程。在强化反馈阶段,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体验获得的情感、方法和知识提供大量实践、操作和检验机会,具有一定的教学效益。
二、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功能――超强的交互性、参与性、信息资源的大量存储和共享等等特点将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2 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其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权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1.信息技术促使学生从为分而转为为兴趣而学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促使课堂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向协调发展的“探究型” 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则由过去的“问答式”递进转变为现在的“探究式” 递进;教学方法从过去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转变为现在的启发式、独立研究式和协作探究式的教学;教学手段从过去单纯的教具演示或实验,转变为现在运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了形象生动的学习氛围,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
2.信息技术能促进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不是通过教师教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的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在 网上查阅资料,进行文本的输入,并能在网上进行交流,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3.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现代教学的目标定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很容易采取“师讲生听”的教学方式,并且更注重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的传授。教师成为真理和知识的代言人,具有绝对权威;而学生则是被动的客体,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往往受到忽视,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就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则为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首先,信息技术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其次,信息技术的运用给予了学生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借助信息技术,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更具平等性、更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精神的发展;对于促进学生社会知觉的发展、交往技能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克服自我中心都有着非常重要 3 的意义。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由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学习,由个别学习转向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获得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基于网络环境教学的质量往往还不能尽如人意。为不断完善其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在教学中使用多种直观媒体时,必须依照学生的感知、注意等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有效地控制:
1.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学生疲劳,分散注意力。
2.信息技术多种手段的使用时要注意变换呈现的形式,以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要尽量变静为动,以引起学生注意。
3.多媒体教学时,应充分凸显教学所致内容,有效利用教学环境的时间及空间条件,教师要站在屏幕侧面阴影里,手口一致、边讲边指出图上明确位置,同时要与讲解、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协调,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在设计多媒体时,仍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应用确实带来了新时期学科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我们将加强学习,深入地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不断解决新问题,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改革进行到底。
2.小学英语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篇二
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转变的前提
教学过程是一个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发生转变的过程。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课堂上不仅有知识技能方面的交流,还有情感意志方面的信息交流。小学生创新精神生长的土壤就是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环境,只有当学生把你当成他的朋友,他才敢想敢说敢议,才敢于把自己的见解感受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也才能兴趣盎然地学习。
记得在观摩一堂研究课时,当教师刚引入新课要求读课题时,孩子们竟然把整首诗都读出来了,这既出乎听者的意外,更出乎教者的预料。执教老师没有让孩子们停下,而是听完后,做出很吃惊的样子说:“真了不起!你是怎样学会的?”孩子们个个争先恐后地说:“我是婆婆、爷爷教的。”“我是提前学的。”“我是猜的”“我是爸爸、妈妈教的。”这个环节看似与课文内容没有多大关系,其实是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反映;也是符合新教材强调的多元结合方式,是学生个体生命价值在课堂上的具体体现,就是把课内外、学科间、教学与生活所得语文知识结合起来,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这难道不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最佳结合吗?课后执教老师感慨地评说这个环节:“真的不能低估学生学习能力啊!”
因此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是否获得发展。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转变的主要途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教学拼音“b p”时,设计的b p和学过的几个单韵母相拼的扩展学习环节,我没有出示大量的板书、拼音卡片,而是让同桌结成合作伙伴,其中一名同学拿出自己准备的声母b p,另一名同学拿出单韵母a o i u。“同桌自己先读读,再互相考考拼音”,孩子们互为老师,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帮助同学拼读、记忆,在自主活动、互教互学、探究的过程中共同提高;同时好学生在帮助他人时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一对一的合作也使较差的学生掌握了知识,为今后的小组合作奠定了基础。教师在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相互讨论的时空基础上,学生自主性充分展现,教师在关注学生共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实施新教材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时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学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学生能讲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能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只有这样,才能暴露出学生思维的过程,闪现出智慧的火花,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三、教师适时引导、恰当点拨是转变的催化剂
有人说,普通的教师只作讲解,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去理解,真正的教师能点燃受教育者主动学习的热情。一个好老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并跟学生一起进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需要教师在关键时刻适当的引导或者做出恰当的点拨。
如:在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与学生商量:“这节课你们来当一次老师吧。”学生跃跃欲试。别具一格的语文课就这样拉开了帷幕,学生板书、讲解,颇有老师架势。学生积极讨论,有的用朗读的形式;有的用表演的形式;有的用讲故事的形式,花样还挺多。学生在轻轻松松中不知不觉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在这样平等的交流、对话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的甜蜜,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这既关注了学生个体差异,而且使课堂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让每位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交往,获得了成功的心理体验。
四、重视学生的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是转变的深化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样也必须重视学生的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教科书中,安排了若干次学生自检、互检,学生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时刻保持着一分积极向上的心态,因此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自身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对待,认真组织好这些活动。
例如,学习习惯培养方面让孩子们检查自己的站姿、座姿、握笔的姿势是否正确;在家里,在学校能否专心致志的学习;不依赖家长是否能独立完成作业等。学习能力培养方面,让孩子学会自查、互查学过的拼音会拼了吗?教过的课文会背了吗?生字词会读了吗?故事讲得好听吗?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的自检,可以加进“自我满意度”的总体性评价,用笑脸、大拇指或五星等图案或大苹果等表示;学生的自检,包括小组评价,互检是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同学的评价对每个学生的进步,都起着老师和家长替代不了的作用;学生的自检,可以和老师的评价记录在一起,它们之间如果有差异,是正常的,没必要统一,更不能借此责怪学生。
教师正确地评价学生,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让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再参与评价,进行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则更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主体参与的评价,促进自我意识的成熟和主体精神的觉醒,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增强发展信心,增加相互学习的机会,形成发展的动力,提高教育效果。
3.小学英语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篇三
关键词:转变;高中教学;数学教学;教与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33-02
随着新课标改革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发生了一些变化。新课标规定教育要遵循将学生作为教学开展中心的准则,任何教学方式都围绕学生展开,进而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且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行,我国教育者已经明白教师真正的位置与作用,从而摆正自己的立场,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但是新课标的改革也会给教育带来一些挑战,所以本文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方式进行探讨,从而帮助教师找到更高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1. 理论依据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是目前开展教学主要依靠的理论,理论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不在于教育者,而是在于学生自身,学生是学习的载体,而教师仅仅作为一名引导者,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帮助学生展开学习。而且新课标改革中明确提出,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性格特点等,然后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合理地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并且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等重要思想。
结合构建主义学习理论,高中院校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保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保证基础并努力发展。而且还要保证学生是教育开展的中心,而且教师还要准备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教学材料和计划。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将每个部分进行有效的结合,结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从而对学生展开更全面、系统的教学。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开展教学时,要积极地联合实际,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意识。而且教师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高昂的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保证教学的效果。
2. 转变教与学方式的重点
2.1 教学主体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开展的关键,而学生被动的开展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束缚,进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受到极大的压制,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所以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一切的教学计划和方案都围绕学生展开,将学生作为教学开展的中心,进而保证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学习,解放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明白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而并非教学的决定者,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2.2 教学重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育者过于重视教育的结果而忽视的教学的过程,进而导致学生往往只记住了死板的知识,而不会应用知识,甚至不理解知识的具体含义。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行,要求教育者要将教育过程作为教学的重点,要将更多的重心放在学生的主动学上,进而保证教学中心能够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并且教师还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而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学习。
2.3 教学方向
在新课标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探索更加深刻的知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且如果学生不能自行解决问题,要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引导,保证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通过这种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且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并自行解决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大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在这种主动学习的氛围下,学生能够更加快乐地开展学习,进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如果想要实行这种学习方式,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教师必须进行合理的引导,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学生不能进行方向正确的思考,反而会降低学生学习的效果。
2.4 教学渠道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黑板是教师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而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很多的高中院校的每个教室已经配备了多媒体工具,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开展教学,将枯板的知识变成生动的图片,这样能够有效地将实际应用例子列举到学生眼前,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意识。但是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工具,不能简单的将教材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如果这样,虽然应用比较先进教学工具,但是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依然是枯板的理论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依然不会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甚至很多同学只进行了简单的观看,而没有留下更深刻的记忆,反而降低了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合理的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实验、辩论、竞赛等方式开展教学,拓宽教学的渠道,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果。
2.5 教学目的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多的注重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新课标改革的环境下,教学的目的已经不同于传统教学,而是更加注重学生是否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保证学生具有自主挖掘知识的能力。在开放式教与学的环境下,教学不是为了学生记忆基础的理论知识,而是为了挖掘更深刻的知识,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保证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 . 转变教与学方式的建议
3.1 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初中与高中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知识含量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教育者必须要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工作,从而才能保证刚升入高中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从而更快地投入到高中生活中,更好地开展学习。如果教师一味地追赶教学进度,而忽视了衔接工作,很容易导致学生不适应高中教学,而厌恶学习,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压,最终导致学生更加厌恶学习,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学生完全跟不上教学进度。所以教师要做好衔接工作,从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性,保证学生更好地融入高中数学教学。
3.2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充分的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特点,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对学生普遍不足的知识进行补充,对学生掌握良好地知识简要带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尤其高中数学具有非常大的知识量,所以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可以平等沟通的平台,进而学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将自己的学习的实际情况反映给教师,然后教师结合总体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对学生普遍掌握差的知识点进行重点教学,对于个别学生掌握差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自行解决,对于不能理解、解决的问题要与同学或教师进行交流,直至掌握为止。
4. 总结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将学生作为教学开展的中心,而且教师不但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还要注意构建课堂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建立更加开放的课堂,保证学生能够作为课堂的主人,保证学生能够快乐的开展学习,自愿配合教师开展学习。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这项能力也对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教与学方式,只有科学的教学方式,才能够保证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有效转变高中数学课堂教与学方式的研究”(编号:SJ-404,主持人:徐建东,李宏铭)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胜光.论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读写算(教
育教学研究),2013(31).
[2] 刘莉平.新课改下高中“高效课堂”反思[J].中学生数理化(学
研版),2014(2).
[3] 杨志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
4.小学英语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篇四
【摘 要】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全面推动了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为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搭建了广阔的工作平台。教育改革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条件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方式,整合课程内容,营造整体氛围,从而提高了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新型教学方式;运用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发展对教学、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往我们的教学手段单一,一个黑板、一盒粉笔、基本教材,靠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演练,抽象性很大,教学质量受到很大的约束。学生们接收着“填鸭式”教学,对抽象的知识也难以掌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及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丰富的资源,对我们的教学、学习模式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如何将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与教学融合,促进教育手段的改进、促进学习模式的变革成了各级学校重点研究实施的方向与重点。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效果等)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在屏幕上将多媒体各个要素有机的组合,来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操作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化环境下的“教”
(1)利用自制或网络上的动画:多媒体网络技术是一种把文本、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例如:在教学《血液循环》时,过去我们通常是借助心脏模型,在黑板上用利用红色粉笔笔迹表示动脉血,利用蓝色的粉笔笔迹表示静脉血。画出体循环和肺循环,可是学生老是还是难以理解血液是不断循环流动,通过血液循环为组织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并且把细胞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带走。而现在有了动画就能理解这一内容。
(2)热点聚焦,关注新闻:生活中处处都有生物学,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播放的有关生物的知识进行导课。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学”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主体教育、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当今教师谈论最多的话题。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学校,许多教师只是轰轰烈烈地讲,却没有实实在在地做,老传统、老方法照用不误。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了主要靠教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能力水平与独特的学习方式去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自主地决定学习进度,主动探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打破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模式,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新型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势是
(1)它具有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友好的人机界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育。(3)它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4)它有助于师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师生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5)它还将推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建设。
四、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方式研究
(1)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改革是要改变教育的主体,变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协作教学。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领悟透教学任务与目标,根据任务与目标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掘学生们的个人潜能,将不同特质的学生引导到健康的学习氛围中。新的教学模式里,教师更多的是起到引导、指导、评价、解疑的作用。
(2)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老师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与设备,大量运用幻灯片、ppt、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教学。教师要注重协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资源,遵循学生的认识水平,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网络化技术、在协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在网上找到相关的知识内容,给学生共享在网络上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选择和想法直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及时给以解决。学生之间能够清晰的看到其他同学的想法,对知识的思考和提出的问题,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帮助、指引、碰撞,引出新的思考或修改自己的意见。
(3)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指导与监控作用要发挥好。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学生学习问题的发现、发掘,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他们做出指导。还要通过监督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非学习行为的发生几率。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协作教学中的有效性与高效性。教师的指导与监督还应体现在对学生的心理导向上。教师教授的不但是知识、还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之,信息化时代的学与教,更要重视授学生以“渔”。只有学生掌握了“渔”的技巧,才能更多的捕到“鱼”。自主学习与协作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他们的共同点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新型教学方式方法有利于在学校教育中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体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本领。信息技术渗透在信息化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素养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致力改变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工具,革新课堂教学,以实现课程的最优化,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惠愤,陈含章译.《个别指导式远程学习:教育体系的重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吴洁,盛琳阳.网络环境下自主协作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4)
[3]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编写.《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5.高效课堂教与学的三个相长 篇五
学学相长就是通过同学之间的对学与群学,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达到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良好效果。应该说这在传统的课堂上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传统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与学生之间基本没有相互合作与探究的过程和机会,所以传统课堂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同听(共同听教师讲)而不是真正意义的同学(共同学习)。也有人经常这样问我,这种学习方式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带动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进步,但对于好学生就没有好处了,他们都会了,还得去教别人,岂不影响了好学生?现在我们可不能以牺牲升学率为代价,搞什么课堂改革。这个问题应该是我们当前改革反映的关键问题,也是最大的思想误区。我这样和他们解释什么叫学会了,学会分三种层次和境界:第一层次是会写不会说;第二层次是会写也会说;第三层次是不但会写会说,还能给不会的说会了。如果你能把别人教会,你说你是不是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所以,不存在好学生被耽误的问题,相反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学识,还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修炼了自己善于帮助别人的爱心,所以高效课堂为学学相长提供了可能。
教学相长就是通过教学过程,学生提高了,教师也提高了。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提高了,这没有疑义,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提高。因为我们的教师没有办法关注每个存在差异的学生,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得到了关注,学习成绩提高了,而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往往是学不会,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就放弃了学习。所以,基础差的学生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就教师而言,通过满堂灌的课堂,也没有办法真正提高自己,因为你只能讲你会的,没有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提出问题,没有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提高基本就没有可能。那么,高效课堂把时间和空间交给了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会生成许多教师在备课时不可能预设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需要和学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教师就会提高。所以,高效课堂为教学相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教教相长就是不同个体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提倡集体备课,集体教研,但那基本都局限于研究知识。由于没有统一科学的教学框架和流程,教师基本是各自为战,尽情展示自己的所谓教学艺术,集体备课和有效教研就会流于形式。而高效课堂技术本身就是整体的组合拳,本身就要求教师整体协同作战,不论是导学案的编制,小组建设与文化的构建,课堂基本流程的把握,课堂评价机制的建设,都需要教师在课前,课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锁定问题的研究,所以高效课堂,为教师的教研提供了平台。
高效课堂为真正实现学学相长,教学相长,教教相长不但提供了可能,而且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高效课堂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知识营养,还给学生提供了生命狂欢的舞台。高效课堂不但给教师提供了成长的平台,也给教师增强了职业幸福感。
6.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反思 篇六
一、教师如何用心教:
1、备课时要精心设计
2、内容上要有所侧重
3、训练点要重在能力
4、时间上要合理安排
二、学生如何主动学
1、明确目标,课前预习。
2、发挥主动,学当“小老师”
3、全员参与,合作学习。
4、学会质疑,探究解决。
7.小学英语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篇七
一、明确定位教学目标
明确定位教学目标是提高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在学生培养方向的方面, 新课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 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 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目标制定明确, 就能指导师生的教与学、控制教学程序、协调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
由此可见,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 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 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二、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
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提高中学政治课堂有效性的必要措施:首先要有合理的教学期望。教学期望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构想, 过高或过低的教学期望往往导致全局的失败。教学期望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其次, 精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散会导致教学过程不能深入。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 精选内容, 对教材大胆取舍, 合理组织, 并做出适当的信息处理。最后, 优化教学结构。抓住学科特点、教材特点、学生特点, 着重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顺序和学习方法, 体现教学设计的策略。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提高中学政治课堂有效性的必然途径。现代课堂的主角是学生, 如果离开学生自身的努力, 一切教育都不会起多大作用。因此, 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主体意识,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途径。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空间还给学生, 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要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 要走下讲台, 走进学生, 做学生的倾听者, 遵循“四要三不讲”原则:教材要让学生读、问题要让学生提、过程要让学生说、规律要让学生找, 学生已知的不重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弄懂的不讲、学生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弄清楚的不讲。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指挥、指导、帮助, 做好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帮手。这样, 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要我学”才会真正变为“我要学”, 才会落实学生认知、发展、受教育、健康成长的主体地位。
四、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运用信息技术是提高中学政治课堂有效性的必要手段。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既能增大课堂容量, 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问题的兴趣。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达到用时少、见效快的目的, 必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各种现代教育媒体, 具有形象化、可再现性、综合性等特点, 可以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当然, 要正确将现代化设备作为课堂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人力的作用在课堂上依然是最活跃、最有效的因素, 我们不能极端地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 不能成了放映员, 也不能“人灌”代替“电灌”。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手段有机结合。这样, 课堂教学不仅传播了知识, 也使学生学习了思维方式, 学会了学习, 学会了做人。切记没有一种先进教学手段可以完全取代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8.小学英语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篇八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与学的方式 转变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小学生为主体,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而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在这样的角色转换中,实现了师生互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学生的发展提到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一切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标准,重新定义了小学教育,应运而生了一套全新的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全面学习的教育机制。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因为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加上小学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动脑和动手的实践内容,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和确定学习目标。
导学式教学法重在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取代传授式教学法。在传统教学中,“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已深深扎根于教师的脑海中,教师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将解题思路演变成条件反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成为只会解题、不会思考的机器人。但是,通过导学式教学法,教师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向学生灌输“讲解——探究”的学习理念,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和感悟知识,不仅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储备,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知识沦为答题和考试的工具,并没有与生活充分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对未知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很容易失去对知识的渴望,甚至会认为课堂知识抽象、枯燥和难学。所以,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融入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让他们学会从生活中去寻找知识、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和运用知识。
此外,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学”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谨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和能学不教的基本原则,充分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维护和发展好学生的发散型思维、求异思维和探索思维,打造生动、开放的课堂。这样,教师才能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2.转变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教师始终处于一个至高的地位,致使教师常常以施教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但是,小学生个性比较张扬,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对教师产生隔阂和对抗,所以教师面对的是不成熟、正在发展、充满求知欲的小学生,他们不能完全听懂和理解教师的意思,所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落伍,且逐步被导学式教学法取代,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让原本处在性格培育期的小学生能够完全释放自己的才华和热情。因此,教师要将原有的课堂讲授方式与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注重运用多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创造能激发小学生主动性和无限潜能的条件,并以此来锻炼小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优化教学状态,让教学的主体由教师的教向小学生的学转变,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随着师生关系逐渐趋向平等,评价教学的机会和权力也应该向学生倾斜,增加学生评价教师的机会,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同时,基于小学生自尊心较强,抗压能力比较弱的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评价中适当地增加自我评价、对比评价和小组评价的比重,给小学生留出更多的自主空间。这样,既能在竞争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根本上来说,转变学习方式就是从传统的学习方式向现代的学习方式转变。所谓现代的学习方式,是指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法构成多维度、多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对教与学转变要求的学习方式。
1.加强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是强调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传统学习态度上的“要我学”主要是基于外在的诱因,而“我要学”则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和渴望。向“要我学”转变之后,学生能尽快端正学习态度,不再把学习活动当成负担,而是作为一种体验和享受,他们乐于享受掌握知识和探索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众所周知,问题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学问的金钥匙,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内在力量。没有问题,就不会有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没有问题,教学永远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探索其内涵。
独立性是相对于依賴性而言的。正如前文所言,千百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传道式的教学风格,纵使学生有再强的独立学习能力,都或多或少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对教师和应试教学产生依赖。
透过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契机,笔者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和创造条件来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让他们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2.尊重小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体验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虽说大部分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一套自己的处理方式。独特性让这个世界变得不同,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表现在记忆能力、学习速度、应试水平等方面,所以,在倡导转变学习方式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能采取“一锅端”“一刀切”的方式,而要尊重和保护他们的独特性,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强调学生应把学习当做一个自我解读、自我消化和自我运用的过程,把学习当做一个增长知识和使人格得到健全和全面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秋野.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鸡西大学学报,2008,(2).
[2]庞维国.当前课改强调的三种学习方式及其关系[J].当代教育科学,2003,(6).
[3]杨磊.如何达到教与学的共同发展[J].中国农村教育,2011,(3).
9.小学陶艺课程教与学的实践和探索 篇九
陶艺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陶泥制作的艺术品,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玩泥巴”,对于孩子们来说,玩泥巴是惬意不过的游戏了,但如何让这种游戏走进课堂,并成为义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是我一直探索的。分析起来陶艺的主要特点是容易上手、参与性强。更为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与双手创造美,用自己的智慧带来愉悦,促进学生拓展个性想象空间,提高创新能力。这样既陶冶了情操、又养成了陶艺既循序渐进、又大胆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学校开展陶艺教学以来,才让学生真正有了认识陶艺,接触陶艺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造的“舞台”,是他们离开狭窄的书本,放松心情,回归自然。模块教学对象为三、四、五、**个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这几个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感知的掌握的能力大大增强。所以教学起来也相对容易。那么怎样在陶艺的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出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学科的目标与要求呢?《标准》强调,综合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教师又如何在陶艺的教学过程中寻找艺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课程,唤起学生对未来领域的探索欲望,并初步体验愉悦和成就感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与调查研究中的一些初浅认识。
一、注重学生课前准备,进行预习搜寻与新课有关的信息资料,培养学生快速、准确搜集信息的能力 实践证明陶艺的课前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先让学生自主的接触学习内容,通过独立观察去分析所制作对象,使每个学生对学习内容与所制作对象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了解与认识后,将会产生各自不同的想象与疑问,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学生自主的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与讨论。交流自己对有关学习内容与信息资料的收集,使心里的疑问得到了解答,这样既扩大了自己的知识与想象的空间,又增强了制作的自信心。通过多次教学实践的探索,注重课前预习与收集资料的主动自学,不但让问题得到答案,同时又为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节省了宝贵的时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传播信息的途径和方法非常之多,可利用的信息量也是非常之大的。因此,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善于处理和利用身边的信息,是作为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要明确,各种信息实际上就大量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周围(如许多学生家中都有电视、电脑、摄像机、打印机、数码像机等现代化的音像信息设备)大家知道,知识的获取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弥补课堂的知识面和教学条件的不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解决了教学资源的不足。
二、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及汲取信息和动用信息形成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可根据其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教学环节,让学生以同桌或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式的探究学习,使每个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搜集的信息和资料与组内同学共享,进行讨论和交换,从而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与团队精神,引导学生按其新的课本要求进行分工合作,进行想象与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有的同学不知道怎样构思与表现时,教师应要求同学先向组内同学请教,养成向掌握得较快的同学学习的好习惯,力求完成既完美又有个性的好作品来。
作业完成后,各大组之间进行评选,看哪一大组同学的作品最有特色,提出改进的最佳方案,做到既充分又巧妙的发挥学生互动与自由民主的想象空间,然后教师采用总结归纳的教学模块,最终让学生形成观察、分析、思维、想象与创新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有时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有意的叫掌握较好的同学给他们讲述与表演性活动的多样性环节,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学的经验体会,通过同龄人的体会告诉他们并不是自己笨,而是自己平时不够认真,不细致所造成的结果。经过多样形式的表演与讲解,讨论的活动形式,使之明确其中的奥秘。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众多顽皮或坐不住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具有表现欲、思维活跃、想法独特、有创意,但常常因为课前准备不足或者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注意细节、马虎、静不下心来而影响了作业的效果。这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其作业中的闪光点,采用因势利导的教学模块进行启发指导,特别是对于那些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更要正确的引导与肯定,鼓励其大胆尝试,注重观察、思维、想象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力求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各有收获,感受中国画的制作乐趣,使他们从实践中体验出劳动创造美的愉悦心情。总之教师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既是学生信任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又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良心理得到调整,形成自知、自尊、自信、自强等良好的思想品质。以上是我在陶艺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感受到陶艺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它提供给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培养和训练了学生手脑的协调与灵活,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与审美的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心理。实践使我深深意识到,要把新的课程理念贯穿在美术各种课型的教学过程中去,充分体现美术课程的价值,不断用新知识、新的教学理念充实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互转互动、情景统一、上下协调、人人动手动脑,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达成真正的美术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目的。
10.高中英语教与学方式改变的探索 篇十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师角色转变 优质高效课堂 小组建设
新课标下,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是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在优质课堂中,小组建设的创建以及积极发挥作用对于优质高效课堂是一种推动作用,在近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历经山东实验中学,伊春,鹤岗三所学校的教学过程和经验,结合我校全面铺开的小组建设,如何改变自的角色谈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观念的改变—优质课堂中的教师成为了领学者。教师由原来的填鸭式教学的主体成为了优质高效课堂中的领学者,教师每节课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且在每节课开始的时候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做到有的放矢;然后是检查学生的导学案。关于导学案我想谈谈我的感受,在经历山东,黑龙江两省的实践教学,经历两省课堂模式改革的前提下,我见证了山东的导学案的“雏形”,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案,根据自己的教案设置编写出适合学生的“预习案”,“课堂案”,和“课后案”,改变了我们教师习惯用的套题,教师经过仔细研究学生的基础,学习程度,确定预习案的教学目标,课堂案中精选试题,课后案中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提高。
山东起初并没有提出优质高效课堂,也没有把这样的几个环节命名为预习案,课堂案和课后案,我是根据现在我们学校所实行的相对成熟的模式来回想,虽然当时山东的教师编写的只是几张试卷,但是和现在的预习案,课堂案,和课后案可以对号入座。
在预习案中设置的题的难度一般都是较基础的,通过检查预习案让学生到黑板前展示,或者是用每组的小黑板来展示学习成果,这个过程是一个群学的过程,通过各组展示讨论对其他组或者本组的展示内容进行补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时班级中最差的学生也会因为本组的参与而变得紧张起来,从一节课的开始就让全班的思维动了起来,让每位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优质高效课堂下,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教师单纯的讲授模式下的知识记忆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根据金字塔理论,通过团队式学习,主动学习参与式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其次,教师的评价的改变—教师成为学生综合评价的调控者。在优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评,互评,贯穿始终。在传统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只是简单的评语。在优质高效课堂中,小组建设中的评价机制不断在完善,我们在实施的双学分制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了明确的评价。每天,每节课,学生在每个环节所做的事情都与分数有关。
班级中的班主任根据学生入学成绩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配,把程度强,弱适当分散在各个小组,把平时思维习惯快和思维习惯慢的不同学生放在不同组,并且把各个科目的成绩较好或者学困生分开,放在不同的小组,以达到各个小组的实力相对的均匀,以便在平时的小组讨论中能发挥出各个小组的实力,为每周的优胜小组的选拔做准备,那么小组长的选拔就是一个重头戏了,小组长成绩要在中等或者是更好一些,对整个组员的学习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熟悉本组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程度,能够对本组的学生有客观的评价,在小组讨论中能够起到很好的调配作用。副组长的选择主要是协助小组长,在收发作业,分数评定上给予监督和提醒,对于每周十佳组员的选择上两个人的公正,两个人的智慧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每次考试进步的同学也会有加分情况,小小的分数让学生自己形成了我要学,我想学,我要回答,我想回答的氛围。整个一堂课下来,班级中大部分同学都会得到抢答的机会,整个一周下来,班级中分数也有了差别,根据一周的各项情况进行分数汇总,选出英语整个学科的进步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这个看似很小的一个鼓励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根据每月的量化考核对学生进行评价,给予奖励,最后更具每学期的量化考核评价给予奖励,让学生真正理解小组建设中量化考核的重要性。
最后,教师对于网络的使用,以及云盘的推广。新课改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更体现在教师对于新的教育教学手段的运用上。由于我们所教的班级是寄宿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所以对于知识的积累和储备来说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在英语课上让学生把比较复杂的东西在网络上查找,来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既让学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学生把教师规定的东西传到云盘上以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同学之间也可以看到对方的作业的书写以及准确性,另外也减少了纸介质的使用,节约了纸张。
1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与学 篇十一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与学
现代教育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因为好的教育根植于教学观念,彰显于教学行为,决定于教学效果。现代教育以人为本,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固然很关键,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把这个理念恰当的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学生基本处于机械的被动状态,即使有一些自主的活动,也是教师事先设计成限定的范围内,为某个环节服务,与此相适应的事先设计的课堂教学方案,往往是非常详尽的。在备课时设计出精细的提问,预定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甚至准确计算好一节课不同环节的时间分配等。
现在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中心的了,更多的是关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等。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中,尝试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而这些建立在学生的和谐有效地互动、强化自我意识自我感悟以及主动成为知识的积极构建者的基础上。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数的意义之前,我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交流展示的基础上,找准知识的生长点,适时点拨,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拉格朗日说:我把数学看成一件有意思的工作,而不是像为自己建立什么纪念碑。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是结合生活实际的,有意义的、有趣味的。这些内 容可以使学生通过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来实现或完成,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的各方面因素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教师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点一个障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有效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学生的参与,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教师要驾驭教材,不能把教材当成范本,这样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进行教育,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应去自主学习。我听过一节课,关于“扇形统计图”的,课堂中教师表达得非常清楚,提问非常恰当,板书有条理,下课铃起,教学内容正好完成,这节课可以说是滴水不漏。最后讨论这节课时,共同的认识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没有参与,没有活动的空间,教师是主角,一节课下来都是教师在表演,学生是配角,是配合教师的,教师按照预设好的程序教学,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主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困难和疑问,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教学过程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经历了探索的过程,学会学习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习。
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学”。教学要顺应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取向,使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学生的学中引出探索的数学问题,推进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首先通过三组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小比较,第一组等底不等高,第二组等高不等底,第三组既不等底也不等高,对第三组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比较时,学生一下子茫然了,陷入困境,短暂的思考后,学生提出:“如果能知道它们的面积大小具体是多少就好了”,此时,探索当前问题与学习所需要的知识的矛盾自然而然地摆在学生面前,寻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自然成了新的探索目标,它顺应学生学习的需要,顺应学生的思维。
教学的好坏在于是否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进行,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 学服务,教师教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的过程,教师教学效果体现了学生学的效果。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看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趋势,而不是单单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认不认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基础应该是扎实的,思维应该是活跃的,学习态度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激起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12.大学英语教与学的再思考 篇十二
关于大学英语教与学的再思考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分析,本文旨在论述三个关系的.重要性:听说与阅读、写、译的关系;打好语言基础与提高文化素养的关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目的是有助于大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作 者:惠艳妮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攀枝花,617000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 WEST年,卷(期):“”(6)分类号:H3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关系 能力 文化素养
13.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之“教与学” 篇十三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创新;乐趣
小学美术教育,形象生动,对于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或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这样让学生在乐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充分发挥优势作用。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精心选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
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师要精心选编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轻松的进行教学
美术课还要让学生们乐学并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体验。日本的美术课堂教育像个“游乐同”,气氛非常轻松,学生可以自由地与老师探讨,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日本的一节美术课是这样上的。如果课的主题是要学生描绘出自己喜爱的动物,那么并不是马上给学生纸和笔让他们描绘,而是先让学生们做泥塑。当然这种泥塑是最初级的。要求他们塑造出动物的形体特征,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动物的特征和基本形态了。然后才叫学生用线条、块面和色彩描绘出自己喜爱的动物。这种授课方法,在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认清他所要描绘的东西,在进一步让他们发挥想象力,朝着艺术美的方向去发展,用手中的笔画出自己心中美好的事物,最终还是完成了动物绘画作品的课堂任务。
三、学生做老师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我发现有些学生甚至比我们的想法更新颖、更独道、更优秀,不妨就让学生来当“小老师”吧!
在《民间面塑》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充分欣赏、交流各式民间面塑图片后,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面塑。师:你们的作品让老师大开眼界,老师都不知道你们的小手是怎样制作出这些漂亮的作品的,哪些“小老师”愿意来教教我和同学们呀?学生纷纷举手。
“小老师”边示范边讲解,老师当学生和同学们一起跟“小老师”学做,顺便帮“小老师”做一些准备材料、展示作品、提醒补充之类的助教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小老师们”总是争先恐后的把自己的方法教给大家,而且多有经典之作和出乎意料的惊喜。实践经验证明,这样做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才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感;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从而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学生当“评委”
法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卡也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在课程改革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建议:“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问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在以往的作业展评和课堂小结中,我们多采用展评优秀作业或概述教学内容的方法。这样的作业展评和课堂小结有诸多弊端:
1.它只对极少部分学生进行了片面的评价,大多数学生不能获得发展性评价;
2.评价方式单一,权威性过强;
3.评价易脱离学生实际,易用成人的尺子去量学生的“长短”;
4.强化了评价方式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打击了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我在作业展评和课堂小结环节中。采用了全班集体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人人当“评委”,评自己的长短,评别人的优劣;自己给别人提建议,别人帮自己出主意。老师则可坐听“百家争鸣”,当好“嘉宾”,在适当时候给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这样的评价方式切合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强化了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14.高中英语口语教与学现状调查问卷 篇十四
学校:
年级:
性别:
同学们,你们好!为了更好落实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探索日常英语教学中更有效的口语交际策略。这份调查表主要想了解你们对口语教与学的情况,以下选项均为单项选择,请同学们如实回答。谢谢合作!
1.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你最薄弱的是哪一项? A
听
B 说
C 读
D 写
2.你对英语口语的兴趣是:
A 很感兴趣
B一点点感兴趣
C不感兴趣
D因为高考不考,放弃学习
3.目前你认为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如何? A 很好,发音标准
B很好,但发音不标准
C一般般
D很差,基本不用英语与人交流
4.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你更多的时间花在哪部分学习?
A 听力
B 语法与词汇
C 英语阅读与写作
D 口语练习
5.在日常英语学习中,英语老师重视英语口语训练吗?
A 非常重视
B 一般般
C 不重视,只重视语法
D 偶尔练习6. 英语课上,说英语的机会:
A 非常多
B 不多
C 很少,但积极地学生说得多 D 几乎没有 7.上课时若有机会,你会:
A 抓住机会好好练习口语
B 答错没面子,还是听别人说
C 老师问就答,不主动回答
D 从不说 .当老师叫你回答问题时,你会焦虑紧张吗?
A 有
B 没有 .英语交际中遇到不会说的单词,你会:
A
问老师或同学 B 用中文 C 用手势,表情 D 换个同义词来表达
10. 如果老师举办课外口语练习活动,你会参加吗?
A 会
B不会宁可做其他作业
11. 你认为练习英语口语,哪种方法最好?
A 朗读练习B 用英语口语做游戏
C 角色扮演,戏剧表演
D 英语课堂讨论或辩论
15.小学硬笔行楷教与学的研究 篇十五
工作总结
2005年课题成立,至今已有三个年头,在谭老师和课题组成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实验班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积极探索硬笔行楷字教学的方法、策略和途径,实验活动取得了一些实效,现将我几年来的研究实验工作做以下简要总结:
一、课题活动情况
课题准备阶段
1.确定了五(1)班为实验班以后,我从行楷字的实用性、审美性、可行性等方面向学生介绍课题实验的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行楷字的积极性。再加上中高年级学生,各方面开始突显个性,在书写方面表现为,追求书写速度,喜欢模仿成年人笔迹。因此,课题还没开始进行,学生便已跃跃欲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为以后的活动的开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2.实验班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行楷字帖,进行摹写。这样学生对行楷字的基本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能比较快地进入行楷字的书写状态。
3.召开实验班学生家长会,向家长介绍课题实验的意义,得到了家长的充分认可和热情支持。
4.对学生进行前测,从学生的书写状况、兴趣态度、基本认识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课题实施阶段
1.每周一次实验课。以课题组自己研究编写的教材为依据,从连笔入手,学生在掌握了横连、竖连、撇连、点连等几种连笔的基本方法以后,开始进行部首的教学。先后教了提手旁、牛字旁、左耳旁、右耳旁、两点水旁、三点水旁等所有基本部首的写法。教学中,尝试运用“引导发现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使他们能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上《左右结构》,老师先出示所要练习的字,以开展“小小写字比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一过程实际也是学生尝试练习,大胆探索的过程,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读例字,悟规律)揣摩这些不同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法上的变化,然后把自己对例字的感受通过书写表达出来。赛后,老师以记者身份采访获奖学生: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什么发现吗?这样就形成了学生教学生的局面,使“教”不露痕迹,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也更易被同化。
2.每学期结束,对学生的书写状况进行检测。对检测成绩进行统计量化,深入了解实验的进展状况,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找出改进办法,使实验能顺利进行。
3.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将本实验班各学科的任课老师及家长联合起来,在学生认真书写的同时,严格督促学生良好的书写姿势。我们编了一首《姿势歌》,学生能个个熟读成诵。4.组织学生天天练。学生通过每周一次的实验课,能基本掌握行楷字的书写要领,但要得到巩固提高,并熟练运用,还远远不够。我每天利用中午上课前十分钟,组织学生或临帖或巩固新知。
5.利用班级活动,借助班级小建设,开展写字竞赛,举行书法展览。班上形成了浓厚的写字氛围,学生的书写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16.小学英语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篇十六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教学现状分析 有效策略
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可是,在农村中小学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方法方式落后,学习目标单一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把握和分析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探索应对措施,解决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落后、方法陈旧等问题,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一、存在问题
1.师资力量问题
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中,全日制本科毕业的几乎是零,大部分教师是师资班的,或者是通过自考、函授、远程教育等实现学历“达标”,迄今为止,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学历达标率没有达到100%,更有部分临时代课教师,或者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情况等,这一切,和城区的初中英语教师的师资力量相比,悬殊甚大。教师学历的不达标,严重制约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师资情况更不尽如人意,90%是代课教师,或者是非专业英语教师,这导致初中学生在小学时,在他们刚刚接触英语时,就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接受良好的英语教育,到了初中,形成英语基础特别差的现状。
2.教学中的问题
随着每一年的教师进城,更使学历达标的老师、农村中优秀年轻的教师等都出现流动现象,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成为一个大缺口,一人教学2-3个大教学班,还要兼任班主任等,工作量之大,出现课后的辅导跟不上、作业精批无法实现等问题,更没有时间研究教学方法,潜心研究教学创新等,使灌输教学、随意教学等屡见不鲜。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灌输教学,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落后,忽视英语的交际功能和实践性,忽视教学创新,这些都是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突出问题,致使学习兴趣不浓、应试色彩浓重及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3.教学设备不足
在21世纪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今天,农村中学教学设施落后仍然是大问题,“一费制”政策、“减负不断”理念决定学生只有一本教科书,加上经费的不足,导致设备不齐全、设施落后等,直接影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的学校购置了一些硬件设施,如多媒体、投影仪、DVD等都形同虚设,设有几个农村中学的教师会熟练操作,对“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张嘴”而“走天涯”、“遨游于教海”的方法更觉得得心应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英语教学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家庭教育与社会、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家长对英语的不重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
二、教学对策
师资问题、设备问题等是上级领导和学校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教师可以改进的就是课堂教学问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是优化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突破口。
1.激发兴趣和学习动机
教师的灌输法,毋庸置疑,学生毫无兴趣可言,跟着教师走、随着教师转,无疑让学生毫无学习动机,英语教学应注重“好之”、“乐之”兴趣的培养和动力的激发。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英语都有浓厚兴趣,都有学好英语的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兴趣浓、动力强,唯一的方法是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用学生都喜欢的游戏,实现乐学氛围的营造。如Guess游戏、Brainstorming游戏及竞赛游戏、词语接龙游戏等。
同时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对学习的关注。如学习“Best friends”时,呈现教师的一位朋友的照片,这位朋友貌不美、名不扬,又胖又矮,学生一看就哈哈大笑:“长得真够的寒碜的”,“谁呀,这么有型!”我对学生说:This is my best friend. He is very fat and quiet short. And he is not good looking. But he is very kind and helpful. He can keep secrets for me. He is also honest and never tells a lie...从而让学生清楚交朋友的原则和立场,不一定要相貌好,更重要的是诚实、守密、守信、乐于助人等。这样的小精彩镜头经常在课堂出现,课堂定会成为学生的乐园。
再如学习语法反身代词时,借助于吴老师带领学生游玩南山的照片,令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Simon被从岩石上解救下来,和Linda“拉钩”“约定”不把这个秘密说出来的生活小镜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2. 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死记硬背”直接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应从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学习的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如果夸夸其谈,高谈阔论,则学生会如听天书,毫无收获。养成上课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创新学习是新课改的主题。以单词教学为例,抄写是低效行为,而引导学生根据单词拼写、构词规律、搭配等内在联系而记忆,形成联系记忆、归类记忆、比较记忆、情境记忆等,可以事半功倍,且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强化学习效果。
农村英语教学虽然问题很多,困难也重重,但只要教师从自己做起,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进课堂,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且行且思,且思且行,农村英语教学中的不足就可以得到弥补,英语教学质量也会逐渐提升。
参考文献:
[1]贺向珍.浅谈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4).
【小学英语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推荐阅读:
认真回顾《小学(初中)语文“教与学”微课展播》这门课,课程中哪一个观点或一句话08-27
英语课堂提问方式09-11
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07-13
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思09-24
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07-16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10-10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规则07-26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反思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