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

2024-07-26

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精选8篇)

1.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 篇一

文言文的教学应重视诵读

诵读有助学生读准字、词的语音。语音是组成语言的三个要素之一。只要读准语音,才能对语言产生语感。而学生对语言产生语感之后,必然会理解字、词的含义。所以文言文教学之时,教师要范读,或放录音给学生听,学生将会在听录音中纠正自己的读音;或者让学生通过纠正诵读中的语言,了解字、词的意义。如锄耰棘矝(《过秦论》)中的棘、耰是少见的字,学生在一般的情况之下是不会读准的。但是如果通过听老师的范读或者听录音就可以正确地读出棘与耰的标准读音了。另外在必要的情况之下,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查一查其中的意义是什么?这样学生既可以正音,也可以明义,何乐不为?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诵读。

诵读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意。语意即自字、词和句的意义,而语意就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学习语言必须要正确理解语阿姨你的含义、内涵,否则就不能更好地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真正内涵了。在文言的教学中,要注意诵读的轻重音的不同,其意义也是不同的。如在《鸿门宴》这篇文章中就有这么一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而此字,如果读重音,那么它将会作为主语;若读轻音,那么它就会作为定语。显然两种读音,将会导致句义的差异。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或听录音时,就会明白文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了。所以重视诵读在文言教学中是很必要的。

诵读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语气的领会能力。因为语言是表达一定思想情感的,而这种情感就是通过语气来表现的。比如语言有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等四种语气。而学生在诵读时,可以听老师的范读或听录音,就要辨别语气。由于读法不同,语气也将会迥异。因而其所表现出来的人思想情感也是不同的。如《鸿门宴》中就有两类人物:一类是以刘邦为首的张良、樊哙;另一类是以项羽为首的范增、项庄等。显然,在文中的刘邦与项羽的对话的语气是完全不相同的;张良玉范增、樊哙跟项庄的对话的语气也是不相同。因此学生在诵读时应该带有感情色彩,以敌我之情趣诵读。如果你站在刘邦的那边,那么你在诵读的过程中,就应该用褒义的语气去朗读他的.对话;如果你站在项羽那边,认为项羽是个可悲的历史人物,值得你可怜与同情,那么,在诵读的时候,也应该用褒义扬的;否则就相反。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应该重视学生诵读。

诵读也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层次。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书读百遍,层次自见。就是说,文言文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多听与多背,那么对于文章的层次的理解就不太难了。因为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字、词、句就已经很熟悉了,那么于文段也自然地熟悉起来,而至于要划分层次结构,就会不成问题了。比如,对于文中的那些起、承、转、合之句,学生将会在诵读的过程中理解得更加透彻,那么文章的层次划分也就不言而喻了。如庄子的《秋水》中有于是焉这个句子连续出现好多次,其实这个反复出现的句子就是起着起承转合的作用。如果学生多多诵读这篇文章之后,对其句子就了指掌,显然要划分文章的层次也就没有问题了。

总之,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对读准语音、明确语义,断定语气和梳理文章的层次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2.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 篇二

一、教师专注地讲, 学生无趣地记

多年来,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听话的记笔记, 回家按照笔记背诵。其实换位思考一下, 十多岁的孩子, 根本看不懂文言文, 又何谈兴趣?再去机械地背诵, 无非是既耗时又费力, 那种记忆怎么会长久呢?所以, 上述的这种学法,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谈“文”色变, 畏惧心理越来越严重。教师如果逼紧了, 就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久而久之, 就与让学生享受文言文学习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二、重视字词句, 轻文章诵读

文言文是脱离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 而且用词精练, 不符合现代文的阅读习惯, 学生在读文时是有一定障碍的。可部分教师宁愿把时间花费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 也不愿把时间浪费在诵读课文上。因为中考只考字词句的翻译, 不考朗读。日复一日, 学生的思想意识就形成了只要掌握了字词句、死记硬背, 中考就不会丢分。

三、重视书本内容, 轻视情感反思

一些语文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时喜欢按照现代文的教学方式, 给文章分段、分层, 归纳主旨和写作手法, 结果经常是把一篇优秀的作品教得支离破碎, 而缺少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 同时, 缺少对文章中情感教育的引导, 对作品中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鉴于以上几种现象, 教师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文言文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事实上, 文言文教学的尴尬局面的确有所改观。下面, 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几点浅显的认识。

首先, 要明确课程改革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及时转变自己的“主角”的地位, 重新给自己定位,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当然, 教师要做好更加充足的准备工作, 要时刻保证自己是一条源源不断地流淌着知识的小溪, 能随时去滋润那些渴望求知的干渴的心田, 随时让学生们迸射出智慧的火花。因此, 教师一定要精心导好“这场戏”。而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就好比导游, 决定着前进的方向、前进的速度, 只是沿途的风景需要学生自己去观赏、去收获、去品味和珍藏。

其次, 要调动各种手段,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浓厚兴趣。 (1) 巧设导语, 激发兴趣。一个好的教学导入注定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导语不一定要有多精彩华丽的语言, 但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或与他们的知识基础相吻合, 才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才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原动力, 进而轻松地走进文本, 主动去探究相关的知识。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它能对现在正在进行的活动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学习来说, 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本身感到兴趣, 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相反, 学生对这门课毫无兴趣, 既使教师花大力气迫使他学, 他也只能是勉强地、形式地去学。所以, 学习一门课程之前, 要首先备好“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该科的兴趣”这第一课。这一课上好了, 后面的课程就容易多了;这一课如果没上好, 就算教师再多么努力去传授知识, 收到的效果恐怕也会是事倍功半。 (2) 利用好诵读环节, 激发兴趣。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无论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应重视诵读环节。学生对于文言文诵读的确有一定障碍, 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智慧的教学手段, 如赛读、示范读等, 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有了兴趣, 学生就会主动去读, 就能主动地在诵读中品味出文章语言的美感、作者的思想内涵, 真正品尝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最后, 要重视文本的思想内涵, 进行情感教育。课本中选入的文章都可谓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除了记诵和字词句的积累,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就是对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引导和渗透。因此, 教师要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 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历史人物身上的那些优秀的品质。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 反过来也会促进学生对文言文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结束语

总之, 教师只有在文言文阅读教学领域不断探索和研究, 才能为传承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献上绵薄之力,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摘要:从教师专注地讲, 学生无趣地记;重视字词句, 轻文章诵读;重视书本内容, 轻视情感反思三方面, 研究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 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兴趣提高

参考文献

[1]申玉辉.魅力文言文[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1.

[2]韩有莲.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3) .

[3]周雪梅.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提高教学有效性之探讨[J].语文教学之友, 2009 (07) .

3.诵读——文言文教学之本 篇三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诵读;国学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教学难点。

一、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文言文承载着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积淀。学习文言文可以鉴古知今,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因此,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勿庸置疑。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七至九年级学生要能“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要“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综观初中语文课本,以人教版为例,六册书共涉及文章46篇(其中尚不包括课外古诗词60首)。内容涵盖古代主要文体,如诗、词、曲、铭文、记、传、诸子散文、历史散文等数十种文体。时间跨度从《诗经》时代至近代初期。

二、文言文的学习现状

初中学生不大喜欢文言文,原因很多。第一,教法简单,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要求学生弄懂每个字的意思,还要掌握名词做状语、定语后置、倒装句等语法知识,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可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效果很差。第二,背诵内容多,学生感到压力太大,还认为背诵文言文今后无多大用处。第三,死记硬背了很多文言文,学了很多古代语法,但是考试的时候却还是拿不上满意的分数。很多学生反映,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好拿分,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相对还少,而且占的分值还大。

三、文言文学习为什么要重视诵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意思是说反复朗读能领会文章的旨意,强调了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初中生学习文言文应该先是感知内容,然后过渡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文言文与现代语体文有很大的差异,初中生学习文言文,只有先通过反复的诵读吟咏,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之后,再经教师点拨分析,才能进入理性认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所以,学习文言文先进行诵读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的。

语言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还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的把握的能力”,即要注重对语言的直接吸收和对语感的直接把握。初中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大多是传承中华文化、内蕴丰富的经典,只有经过学生反复的诵读,慢慢地品味揣摩、领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学生的收获才更大。

学习语言要重视积累。学生学习文言文进行诵读,是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的最好方法。初中生学习文言文,就要在诵读上下功夫,多读多背,甚至是陶渊明式不求甚解式的“死记硬背”。学生先有丰富的积累,再长期消化吸收,学习古文就会事半功倍。

四、怎样诵读文言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习特别是古文学习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文言材料,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掌握。加强文言的诵读就是最有效的实践活动。

1.要求学生能够大声地朗读。教师要让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字典,自学生字,然后自主、顺畅地大声朗读。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2.重视教师的范读。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具有榜样作用,而且对学生还有熏陶感染作用。对于初学文言文的学生,教师的示范性吟咏诵读是引领学生开启文本之门的钥匙。教师要引领学生,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细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文言断句、重读的规律。对于难以读准的片段和句子,教师可在语法知识的辅助下,帮助学生揣摩涵泳,找准重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

3.对中学生进行诵读训练。诵读起点要低,要求要严,循序渐进,切不可急躁冒进。诵读训练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正音断句,顺畅朗读。起初读慢一些,字音要读准确,停顿要划分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楚。这样有助于学生恰当地领悟文章表达的意思。第二步,揣摩语气,感情朗读。要让学生体会出经典文本语言的精炼优美。体会作者或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感受到人物的音容笑貌。这一阶段的诵读要注意文章每句每段的语气,准确把握语气,要揣摩作者和文章中的形象,在感受形象的过程中,把握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意图,获得理性的审美感受以及对文化的体认,开阔了视野,陶冶了心灵。第三步,凝思冥想,品读评价。这是诵读的最高境界,有人称之为“审美诵读”。这时要反复诵读,反复咀嚼,把文章中的一些抽象概念转化为富有乐感的形象画面,再现作者的意象,通过声音创造性地传达给听众,用心体会文章抒发的思想感情。当然,这并非所有人都能达到的,但应该成为每一个学习文言文的初中生所努力的方向。另外,还要感悟文本的谋篇布局、思路脉络、结构关系、遣词造句及其奥妙所在,不断引导学生吸收内化。诵读的形式可采用默读、漫读、散读,留出诵读空间,“与作者对话”,使之渐入境界。

4.学习诵读文言文的方法 篇四

文言文学习中诵读是核心、是关键、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

朱自清先生对诵读有独到见解,他认为:“诵。”

由此可以看出,在诵读教学中,除掉老师的范读外,学生所要作的就是“跟着读”、“练着读”、“背诵”和“看着书(读)”。

换句话说,诵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探究的学习过程。

读,首先要听老师范读。从老师的范读中应该领悟些什么,请看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讲课:

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于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要通过朗诵表达出来。

而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也正要获得对文章的`这方面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以达到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

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文字所蕴藏着的意义等等,不是一下子就读得出来的,它是学生在不断地听范读、跟着读、练着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体会、领悟、感知得来的。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读音正确。

这是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

这里要着重提一提“破读”的问题。所谓“破读”,就是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如“衣”用作名词时读yī,用作动词(穿衣)时读yì;“食”在表示吃时读shí, 在表示给人吃时读sì。

不过现在有的破读音已经进入现代汉语中,一般字典也已有注明,如美好的“好”(形容词)读hǎo,爱好的“好”(动词)读hào,难易的“难”(形容词)读nán,灾难的“难”读nàn等等。

而有些破读现在已不加特别区分,如叶公好龙的“叶”,旧读shè,现在可以读为yè了。掌握破读,对辨析词性词义,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要注意停顿。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明了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这要在对词句含义理解的训练中,通过诵读来实现。

此外,还要注意读出语气、读出语势,等等。

5.文言文诵读法古今谈的论文 篇五

诵读法是文言文教学中一种重要方法。什么是“诵读”呢?从词义学的角度理解,有认为是“念(诗文)”的(《现代汉语词典》),有认为是“念、熟读”的(《辞源》),有认为“念、熟读、背诵”的(《汉语大词典》)。作为一种通俗的解释,这些说法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仅此解释,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不够的。

“诵”和“读”,从词源上是有区别的。《说文解字》:“诵,讽也。从言,甬声。”“讽,诵也。从言,风声。”许慎是将二字互训的,段玉裁作注时,依据《周礼·大司乐》对二字作了精辟独到的辨析,他说:“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对“吟”的解释,《说文》谓之:“吟,呻也。从口,今声。”而对“呻”的解释则是:“呻,吟也。从口,申声。”段玉裁注:“按呻者,吟之舒;吟者,呻之急。浑言则不别也。”“呻吟”联用有“诵读”之义,《庄子·列御冠》:“郑人缓也,呻吟裘之地,只三年而缓为儒。”可见“吟”的急促声音活动,与“呻”的舒缓声音活动的配合,可以形成“诵读”“缓急”的情态。所谓“吟咏”,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诗·周南·关睢序》):“吟咏情性,以风其上。”孔颖达疏:“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故言吟咏情性也。”“长言”,是汉代注家譬况字音的用语,意思是发音舒缓,为字调中的舒调,可理解为曼声长吟。由此可见,“诵”,是一种有情态,而又寓情于声、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

“读”,《说文》解释为“籀书也”,段注则解释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进而他又解释:“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蕴。”可见“读”不仅包括“诵”,它还特别侧重于内容的理解。

正因为“诵”和“读”的含义有差别,古人在运用时也有区别。如: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论语·子路》)“又尚论古之人。颂(同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周礼·春官·大司乐》中记载:“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礼记·文王世子》记载:“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左传》中记载:“公读其书。”先秦典籍中,多把“诵”和“读”分开运用。一般说来,对韵文是“诵”,对散文是“读”。这些可理解为古人对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究其实质,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诵”能增强阅读的刺激量,另一方面“读”能加深阅读的理解性,二者配合相得彰益,因此,实践中的二者结合也就顺理成章了。随着实践的加强,人们对“诵读”结合的重要性逐渐加深,在读书中将二者结合起来运用就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了。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可诵读之。”其实,“诵”是“读”的一种表达方式,“读”是“诵”这种“吟咏以声”的理解基础,二者是难以截然分开的。所以“诵读”和“读诵”成为一个整体,经常出现在汉以后的一些典籍著作中。

集前人读书的经验,宋代朱熹将“诵读”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记载于教育论述之中。元代程端礼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第二册,卷三,《朱子读书法》中记载了朱子读书有六条,其中有一条曰“熟读精思”。朱子阐释道:“荀子说,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乃知横渠(人名)数人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朱子这里的“诵”。其实也把“读”的含义包括在其中了。他理解的“诵读”,其意义是“真道学第一义”,其内容是“熟读精思”,其步骤是首先“必须成诵”。而且对“诵”他还作了如下阐释:“诵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对这种熟读精思中的“诵”,他在另外的文中又具体解释道:“凡读书须整顿儿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子蒙童须知·读书写文字》)朱子不仅对“诵读”时的形体提出了要求,也不仅对“诵读”的要点作出了规范,而且对“诵读”的精髓也作了进一步揭示,即读书应“三到”,进而对“心到最急”又作了强调,这就更充实了“熟读精思”中的“精”。

朱子的理论总结,确定了“诵读”在我国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地位,朱子后的教学论集都把它写进教学规范中。朱熹后的真德秀所撰的《家塾常仪》中有一《诵读》规范,它明确规定“专心肃容,记遍数。句句字字分明,每句终字重读则句完,不可添增虚声,使句读不明。遍数未足而已成诵,必足遍数;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加数成诵。”明代屠羲英《童子礼·读书》中规定,“整容定志,看字断句。……务要字字分晓,……仍须细记遍数熟读,如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其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方止。”清代张履祥在《初学备忘》中指出,读书“先令成诵,而徐以涵泳其意味,休之于心。”清代学者张岱在叙述自己的学习时,对诵读的描述是“正襟危坐,朗诵白文数十余过,其意忽然有省。”

综上所述,诵读古代所赋于它的精髓是:熟读精思,口诵心惟。

到了现代,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又由于不同的改革思想在起作用,诵读法这一语文的传统方法经历了浮沉起伏,人们对它的看法也呈现出众说纷纭的情况。

叶圣陶先生在谈论文言文阅读时,没有“诵读”一词,他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这段话表明他对诵读的理解是“熟读”、“成诵”。他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道:“读法通常分两种: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无论文言白话,都可以用这两种读法来读。”他还分别指出两种读法的特点:“至于宣读,只是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而“文言的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的。另外,他还把文言的吟诵与白话的吟诵作了区别。文言吟诵,“各地有各地的调子,彼此并不一致。”这就是说吟诵是有一定的曲调的。白话吟诵,“大致与话剧演员念台词差不多,按照国语的语音,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多多用功夫。”这段话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朗诵。不难看出,叶老把诵读法分解成了“宣读”和“吟诵”,这实际上是将“诵”和“读”,用一表内容的“吟”和一表形式的“宣”作修饰,使其成为更具体化的一种表达形式。从其本质上讲,叶老的不同提法与古代所提的“诵读”没有什么区别。然而由于时代的不同,叶老对“诵读”作用的理解不仅停留在自己的学习上,而且还扩大到宣讲上,因此,叶老提出了文言的“吟诵”还要“畅发读者的感兴”,这种“畅发”虽不同于“白话吟诵”,但它还得通过“调子”表达出来。不过,将这种“畅发读者的感兴”,要学生通过“调子”表达出来的作法,现在可能还暂时做不到。作为教师的文言文教授和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我觉得还是“熟读”、“成诵”好。叶老提出按“调子”“吟诵”的方法,是有特定的时代要求的,那时,按“调子”“吟诵”可能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可到了今天,能按“调子”、“吟诵”,就成了一种特殊的技艺了。当然,如果老师掌握“吟诵”的“调子”,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也未尝不可。

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李德成主编的《阅读辞典》中对“诵读”的理解又不一样,书中有一个“四诵”条,它的`解释是:“朗诵、吟诵、背诵,默诵等四种诵读方式的合称。其中,默诵是背诵的特殊类型。”这个解释告诉我们:诵读包括朗诵、吟诵、背诵、默诵等。另外,它对朗诵的解释是这样的:“声读法之一。指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有声语言转换作品的文字语言的阅读方法。”它对吟诵的解释是这样的:“声读法之一。指一种用唱歌似的音调来诵读作品,从而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韵味情调的阅读方法。……吟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一定的曲调去唱,这类吟诵又叫吟唱,吟咏、吟哦,吟讽;另一种诵读成分较多,曲调感不很强,但听起来琅琅上口,连贯流畅,这类吟诵又叫吟读,朗吟,讽诵。前一类吟诵适用于读律诗、绝句、词、赋等抒情性强的古典文学作品,后一类适用于读长篇歌行诗、古代散文中叙事性强的文学作品。”它对背诵的解释是这样的:“声读法之一。指用反复诵读的方式达到准确记忆文字材料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对默诵的解释是“指在心里默默记诵,是背诵的一种特殊类型。”以上解释好像很详细,由于划分的科学性不太明确,看了以上的解释,我们倒还会产生一些模糊感。这些解释中的大小概念的并列和交叉,倒使人有点莫衷一是。

周大璞主编的《古代汉语教学辞典》中对“诵读”只是作了如下说明:“诵读可以增强语感。诵读的同时还要提倡精思。”这似乎也太简了。由许嘉璐任总主编的《高中语文学习词典》中则把默读、朗读、吟读、诵读分开并列着解释。它认为,“诵读,心、眼、口、耳并用的出声阅读。采用诵读方式,可以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然后再用语言把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我认为此二书的解释,倒还较为切合实际。他们的说法对“诵读”的本源有继承,特别是许说对“诵读”的内容还有所丰富。

6.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 篇六

谈谈初中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是靠文化来维系。纵观当今世界,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对本民族的文化就越珍惜。未来社会将越来越强调人才的文化素养,加强文言文的学习,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有效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感悟古诗文的魅力。那么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咬定‘根本’不放松”。以下是笔者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对现代学生而言,文言文属于陌生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将枯燥的内容放置在生活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轻松、愉快而又严密、系统的氛围中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1.美读法。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教师范读时必须美读,读出神韵,读得摇曳生姿、回肠荡气,让学生不仅听出语气、情感,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表演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进行即兴表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晏子使楚》《郑人买履》等课文都可以运用。

3.绘画法。许多优美的文言文都可成画。如《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等文章都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精妙的图画,在挥洒自如中,让陌生的语言真实地展现面前,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尽情地翱翔。

二.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正确朗读文言文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点,如:正音、停顿、语速、节奏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

不少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会读就行。其实不然,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文要求掌握的知识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诵读和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文言文教学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指导诵读时要求学生要读出抑扬顿挫和感情,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

三.教师要解疑答惑,指导方法

古文化浩如烟海,教师永远讲不完,这就要求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使之借助工具自己探索历练,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指导学生对所学文言知识进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例如学习《马说》《爱莲说》之后,要归纳说明,“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如:一词多义,特殊的文言句式等。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类化和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以学习文言词语为例,文言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学会归类和积累。考试时不会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题目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就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方法便是分类归纳,加强积累。以《送东阳马生序》为例,文中一词多义现象非常多。如“以”、“之”、“而”等等。这些文言词句很容易记混淆,教师可指导学生归纳该词有几种用法,分类记忆,这样就能事半功倍了。日积月累,收获是非常大的,天长日久,效果将更可观。

四.联系生活学习文言文

“文言”和“白话”二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血缘联系。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学文言。

以学习《幼时记趣》一文为例。文中“以丛草为林”中的“以„„为„„”是常用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把„„当做”。其实学生在生活中早已接触,“八荣八耻”中“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媒体宣传的主题,被配曲传唱,学生早已理解并记忆。本文中的“以„„为„„”与其中“以„„为„„”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教师把文言文和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强了记忆效果。

7.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诵读 篇七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诵读,综合训练

古语云: 置之齐则齐语, 置之楚则楚语。这是说, 学习语言要有一个“活”的语境, 周围的人说的某种语言, 我们时时可以听到, 听了再跟着说, 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别人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从这种情况可以看出, 学语言须从听入手。这大概是学习语言的普遍规律。

文言, 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人们平时说话是不会用它的, 因而无从听到; 既无从听到, 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活”的语境。但这又是可以补救的, 因为作为书面语体的文言有很强的可读性, 张口一读便听到了, 十几个、几十个人齐声朗读, 每天都读一阵子, 连语境也有了。这样读来读去, 许多字、词、句、篇都装在自己的头脑里, 入门又有何难? 这并非现代人的发明, 我们的古人早就是这么做的, 而且做得极其认真、勤苦, “书声琅琅”“口舌成疮”这些词儿的出现便是最好的证明。

但我们却常常忽视诵读教学, 把语法分析视为“灵丹妙药”, 以为懂得“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之类的名词术语, 便可以一通百通, 简洁而又便利的学习文言。在这种主张下, 课堂上只听到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述, 听不到学生的读书声。这种做法其实无异于给刚学会唱歌的儿童大讲曲式结构原理, 动机虽好, 实际上却行不通。其结果往往是, 学生的厌学情绪日益增长, 而课外的练习和背诵大抵是为了应付考试, 考试一过便忘却大半。这跟熟读背诵几十篇文章而能历久不忘相比, 孰得孰失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文言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感悟, 变“讲”为“读”。这里说的“读”不仅仅是一种方法, 更是一种能力。当然这里的“讲”是指教师一味地讲, “读”却不是学生一味地读。

一、科学读背

记诵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 问题在于记诵什么, 用怎样的方式训练学生记诵。过去的私塾强调记诵并没有错, 错就错在用强迫的方式, 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他们一时不可能理解的篇章。我们要求的诵读则不然, 学生读的大多是历代名篇中的短章, 易于理解; 更为重要的是, 其记诵活动应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之下, 讲究记诵的科学性。看不到这一点, 把我们的诵读跟旧时代的机械诵读等同起来, 甚至干脆让学生死记硬背, 这都是不合适宜的。

记诵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记诵三要素的灵活运用上。这三要素是:

( 1) 口熟, 就是通过反复朗读, 像磁带一样, 把课文的语句按先后顺序“录”在自己的“记忆带”上。这种记诵依靠的是声音的直感, 如吐字、句中停顿、语调、语气等, 背诵起来常常是不假思索的, 如幼儿之背诵诗歌, 因而具有不稳定性。

( 2) 利用支撑点, 就是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 首先记准若干关键语, 包括名句、佳句以及段落的起结和衔接上下文的语句, 用它们作为支撑点将全篇 ( 段) 贯穿起来, 以加强记忆。这种读背已含有很大的理解记忆成分, 但仍然不够。在连贯背诵全篇 ( 段) 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若干个“断层”。

( 3) 掌握文章的思路, 即努力探索作者为文之用心, 特别是要弄清文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者行文方式上的一些特点, 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这就纯属理解记忆了。即便不能完全达到, 能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也有助于巩固记忆。这三个要素尽管层次高低不同, 其间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任何一个都不容忽视, 因而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必须结合起来使用。一般地说, 在起步阶段应以口熟和利用支撑点为主; 待到半熟之后, 就要利用文章的思路来达到连贯记诵。这三个因素又常常是一个循环或交替使用的过程, 关键是要提倡边读边思索。

二、注重语感

学习文言而立足于诵读, 实质上就是要把这种语体变为自己的语言习惯。前面已经说过, 首先, 语言习惯来源于听; 其次, 是说, 能听会说, 就是习惯的养成。换言之, 即有了语感。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提倡反复诵读, 力求课堂上书声琅琅, 正是用出声的读同时进行“听”和“说”两个方面的训练。这样做, 就是将语感的培养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更确切地说, 就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 在诵读中求解, 在诵读中积累, 最后达到将文言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部分的目的。

三、综合训练

学生能否正确地朗读一篇文章, 取决于许多因素, 所以诵读训练, 无疑是一种综合训练; 在文言文诵读中, 这一点表现得尤其明显。例如, 要读准字音。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 又时有通假字、多音字, 这就要求我们进行认读的训练。要读清句读, 要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为此, 必须弄清语句的层次和大意, 这就包含着析义的训练, 要读出语气。文言文中语气复杂而多变, 不仅要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 而且要读得强弱缓急分明, 这就要求较好地了解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要读出语势, 其中包含着对文章层次和思路的理解。

自然, 这些训练在诵读过程中所带给学生的大多偏于感性印象, 如语气和语势往往来自教师的领读领背。但有了这些感性的积累, 再适当地讲一些文言常识, 或做一点单项练习, 学生的认识定能加深。教师应当善于将上述诸多训练统一在诵读指导过程中, 有计划的进行。这是一种精巧的教学艺术, 我们必须学会它。吟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 是培养文言语感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朗朗。叶圣陶先生说: “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 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 必须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诵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促进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 而且有利于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因此, 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能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语文教学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应将诵读贯穿于始终。

参考文献

[1]凌丽.以朗读为利器探古文之幽径——小议初中文言文朗读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 2009, (31) .

[2]黄翠梅.文言文朗读教学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 2009, (28) .

[3]金国海.重视文言文朗读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J].中学教学参考, 2010, (15) .

8.文言文教学诵读之策 篇八

一、 古今对接,了解文言文

文言文与现代文有着一定的差异,而且它与学生平时的语言积累和语言习惯有很大的不同,这使得小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为了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可以将文言文与现代文进行对接,令学生能够对文言文的单音节词语进行了解与掌握;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生活实际,来交流文言文的意思,并进行补充;最后,再由教师进行补充说明。这样,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不仅培养了想象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交流、合作学习等能力。

二、 诵读文言文,体验文言文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学生除了要明白文章的意思之外,还要对课文中的情感、内涵有所了解。所以,只有通过对文言文的诵读,才能丰富体验。所谓体验,就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状况及相关的感悟,而“读”是最实用的一种体验手段。学生在刚接触到文言文时,教师一句一句地讲解,还是会令他们觉得难懂,所以,要对文言文进行反复诵读,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对文言文内容进行感悟,把握好中心思想,才能真正地对文言文的内涵有所认识。

1. 逐层诵读

(1)初读:让学生自己朗读,纠正字音,不落字、不加字,做到能够正确、流利地读出文言文。

(2)细读:还是让学生自己朗读,将不懂的词句标出来,结合注释思考它的意思,再请教同伴,请教老师,以明白它的正确意思是什么。

(3)品读:要带着感情去读,这样有利于领悟文言文的内涵。

2. 范读引领。在文言文的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只有教师正确、标准地对文言文进行范读,才能正确地将作品的情感传达出去,更好地感染学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诵读的兴趣,并提高诵读技巧,提高文言文诵读教学实效。其次,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分析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言文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教者在教学中,要进行精心的范读,让学生分析与掌握文言文在语音、节奏、语调、停顿等方面的特点,并进行练习,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诵读技巧,并要求学生开展相互朗诵与点评活动,在小组为单位的学习载体里,进行研究与提高,以此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学生以教师为标准,模仿教师进行诵读,在小组诵读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的语气、发音、神态、表情、情感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融入情感,更好地领悟文言文的内涵。

3. 多样诵读。在一整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不是时刻集中的。如果只采用一种方式进行诵读,会使他们感觉枯燥无味,注意力也不会集中。所以,要采取多样化的诵读形式,比如跟读、自读、朗读等方式。小学生处于成长阶段,表达欲比较强,他们渴望展示自己,也可采取分角色朗读或分角色表演的形式,这样在朗读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们将文字与情感融合在一起,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保持对读书的兴趣。可见,学生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读,要边读边感悟。

三、 复述文言文,感悟文言文

所谓复述,就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用自己的语言将课文内容表达出来,它也是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式。复述与朗读有不同的地方,朗读是让学生运用情感去领悟文字的内涵,而复述需要建立在对文言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复述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只有理解了文言文的意义与内涵,才能进行正确的复述。

四、 创建平台,积极展示

在文言文诵读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重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搭建展示成果的良好平台,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提供良好的平台。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定期组织诵读成果展示活动。作为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载体,笔者每周举行一次诵读成果展示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

位,进行诵读训练活动,每一个学习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参加成果汇报,按照学号顺序依次进行,以实现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机会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在汇报交流活动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诵读活动,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等,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其次,结合学校整体活动安排搭建平台。文言文诵读活动应当积极拓展空间,将活动从课堂与班级的范围内,走向整个校园,尤其是要结合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相关的拓展。另外,开展演讲与征文活动。每一篇文言文都蕴含着一定的教育意义,教师应当注重发掘其中的教育因素,通过举办演讲比赛和专题征文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表达感悟,深化诵读活动成效。

上一篇:县国税局年度述职报告下一篇:高一新生军训感悟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