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课堂教学亮点

2024-09-01

如何打造课堂教学亮点(共10篇)(共10篇)

1.如何打造课堂教学亮点 篇一

如何打造考场记叙文亮点

每年的高考作文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大家的眼球,上至专家学者,下到平民百姓,无不津津乐道,从而形成了一道说长论短、见仁见智的独特风景,这是其他学科的考试所难以企及的“待遇”。众多学生对考场作文更是不敢有一丝怠慢,如履冰临渊,甚至有学生将其上升到关乎升学成败的地位,所谓高考语文“成也作文,败也作文”。

考场作文能获得一个像样的分数,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善于设置所谓的“亮点”。何谓“亮点”?担任过江苏省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的何永康教授曾如是说:一篇作文总得有发光之处。没有太阳,也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也得有颗星星;没有星星,也得有个萤火虫。这句话中的“太阳”、“月亮”、“星星”和“萤火虫”都是对“亮点”的巧妙设譬。而如何打造“亮点”,让考场作文提档升格则是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话题。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就打造记叙文的“亮点”谈一点浅见。

考场记叙文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宜从五个方面打造“亮点”:①新颖的选材;②别致的构思;③浓郁的生活气息;④深刻的立意;⑤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例文展示】

每次去买菜,奶奶总会挤到秤杆前看老半天,生怕摊主缺斤少两。对此行为,我一直很不屑,干吗把人看得那么坏,不是谁都会做这种缺德事的,信任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嘛!——以前的我一直是这么觉得的。

我和妈妈平时都不喜欢买衣服,但一看到什么“大减价”、“几折起”就会忍不住停下来逛逛买几件。拎着“战利品”喜滋滋地回家,总觉得捡了个大便宜。减价时一定比平时更划算,这应该是大多数人都有过的想法吧?

一次放假回家,以前的一位朋友让我去她店里玩玩。因为没上高中,她家里人就给她找了份看店的工作。

一进店门,就看见她正给一排排衣服贴标签。看她那么忙我也不好意思干坐着,也起身帮她一块儿贴。依葫芦画瓢,看着她把原来的.标价撕下来,又重新贴上一个新的价码。贴了一会儿,我发现新的价格怎么都比原来贵了二三十元啊!看到我疑惑的神情,她笑了笑,说:“贴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她又故作神秘地笑了笑。

一个小时过去了,所有的衣服都贴上了新的价码。这工作刚结束,她又抱出一大摞花花绿绿的彩纸,贴在店门上和墙壁上,那彩纸上都写着“换季清仓”、“大减价”等字样。

这下我懂了。

“怎么能这样做呢?这不是欺骗消费者吗?”朋友无奈地耸耸肩,说:“我也没办法呀!老板交代的,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我们才会赚钱呀!”原来顾客不是上帝,光顾折扣店的消费者原来是被商家榨取暴利的“冤大头”!

倍感失望地离开时,朋友说了一句话:“那群老板减的哪儿是价呀?减的分明是良心!”我很赞同,却也很无奈,有一种被人耍的感觉。

当“三鹿奶粉”、“红心鸭蛋”、“地沟油”等事件发生时,商家们“鼓腰包,减良心”的做法早已受到了全社会的谴责。但这种风头却一点也没减。商家怙恶不悛,顾客无可奈何,已然成了商品交易的常态。

减少了对顾客负责的态度,人们也就减少了对商家的信任,社会多了隔阂,少了应有的和谐美好,一个个恶性循环让人心冷漠了。

减掉良心,天地何容!只有人人都以诚待人、以心交心才能让社会在和谐与信任中日益美好。

【一家之言】

首先,从选材来看,作者一反常态,跳出了“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两个广大学生百写不厌的藩篱,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以一无良商家打着“大减价”的幌子忽悠顾客人题,让人耳目一新,一下子就抓住了阅卷老师的兴趣点,这就是“亮点”。

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的地方主要在于选材要力求新颖,避免千人一面、人云亦云。事实上,很多阅读面逼仄的学生写作总离不开父母、同学和老师,然而,要想从这三类人物身上挖掘出点新意真是很难。这时,我们不妨充分调动一下我们的生活积累,将笔触延伸到我们可能相对不是很熟悉的社会生活,在此过程中宜突出心灵过滤和筛选,让题材在情感体验中内化。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宜兴中学王希的《拒绝平庸》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文章以当天赶考路上偶然瞥见的一家名为“风沙渡”的餐馆为引子,材料十分鲜活而又切合题旨。这篇佳作不仅红了作者,也红了学校,更出人意料地红了那家名叫“风沙渡”的餐馆。

其次,作者可谓匠心独运,构思别致。开头由奶奶那让我深感不屑的“总会挤到秤杆前看老半天,生怕摊主缺斤少两”的“坏习惯”为引子,看似无意为之,实为精心设计。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借写自己放假无所事事而来到初中同学上班的店铺去玩,无意中目睹了不良老板以“减价”为名欺骗顾客的可耻行径,这既让“我”愤恨不已,又引发了“我”对周围同类社会现象的思考,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减价”而不能“减掉良心”的主题。

再次,文章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有句话说得好,“生活永远是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作者以奶奶的一个“坏习惯”开头,可谓生活气息浓郁,这样的“坏习惯”是在当下诚信普遍缺失的大环境下很多家庭主妇被迫养成的必要的警觉。接着写自己应邀到同学看店的地方去玩,然后帮同学一起贴标签,再到无意中了解到“减价”背后所隐藏的猫腻,详细描述了一个让人感觉特别真实的经历,而这样“宰你没商量”的事情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绝非“只此一家”,而是到处都有这样的“分店”,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本文给我们最好的启示就在于从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上挖掘出“接地气”的题材,这永远是打造“亮点”并获取高分的不二法门。

最后是深刻的立意。考场作文深刻高远的立意总是与“小我”绝缘的,所以我们在立意时必须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信仰、价值和情感。同时,不要就事论事,而应尽量用以小见大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生活、生命和人生。本文在写作时真正做到了大题小做和小中见大,作者透过不良商家以“减价”为幌子欺骗顾客的这个“表象”,将主题上升到我们在为人处世时不能“减掉良心”的高度。作者对这种卑劣的伎俩“零容忍”,予以坚决的否定和严厉的抨击,结尾处“减掉良心,天地何容!”可谓振聋发聩,激发了阅卷老师情感上的共鸣。

《减》一文的成功得益于作者精心设计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并将事件的经过做了详细的描述,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写作才情。这对于我们的借鉴价值就在于其教会了我们如何从选材、构思和立意等方面打造“亮点”。

2.如何打造课堂教学亮点 篇二

1、体育课堂上打造课堂亮点的意义

课堂亮点是激发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枯燥的课堂学习过程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无聊, 从而失去运动的欲望。有了课堂亮点, 学生会眼前一亮, 学习动力大增, 实现对于运动要领的习得, 实现知识课堂生成。有了亮点学生参与运动的思想也会发生转变, 由被动进行运动改为主动进行活动, 在运动中实现健身的目的, 实现健身。正因为这些课堂亮点的存在, 学生会对体育课堂充满期待, 无形中思想和肢体都跟随教师的课堂组织, 快乐地动起来, 实现运动能力的提高, 身体的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和生活, 给学生带来美好的未来。

2、打造课堂亮点的要求

2.1、思想转变, 学生主体

新课改强调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变。只有创新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打造出课堂亮点。为了使教师可以成功地打造课堂亮点, 教师首先要思想转变, 摆正体育教育学的关系。在思想和认识上, 教师要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 把“授之以鱼”转化为“授之以渔”。思想决定行动, 只有教师思想上的转变才能够在行动上有所转变, 处处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运动主体的角色。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促进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运动和健身, 成为运动的主体。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运动才能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 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和快乐, 在运动中陶冶情操, 实现身体素质的提高。

2.2、方法创新, 激发热情

为了打造课堂亮点, 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时刻给学生带来惊喜。创新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耳目一新, 从而关注课堂, 产生运动热情和主动性, 积极地进行运动。“教学有方, 教无定法”只有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为此, 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 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 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运动实力的爆发。在体育运动中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采用“发现式”、“探究式”、“对话式”教学, 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和引导, 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展示。不断变化的方法会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 发自心底地关注课堂, 进行运动健身。

2.3、重视反馈, 反思探究

为了成功打造体育课堂亮点, 教师不能始终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思想来进行教学。有时教师的教学设计很精巧, 可是学生却不感兴趣, 没有运动的欲望, 主要原因就是这种运动项目不适合学生。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堂反馈, 不断地从学生的运动情况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 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只有做到了从实际出发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这些教学活动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 产生参与热情。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就是课堂的亮点, 使全体学生都可以发挥他的才能和实力。

3、打造课堂亮点的有效方法

3.1、课堂导入处打造亮点, 引生入胜

课堂亮点应贯穿与整个课堂, 使学生可以关注课堂, 产生愉悦的学习心情, 快乐运动。首先在课堂导入部分就应该有亮点, 起到出奇制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导入部分的亮点会使学生眼前一亮, 把目光聚焦在教师身上, 开始课堂的学习和运动, 整个课堂学习过程都精神振奋, 动力十足。亮点的创设会使学生跃跃欲试, 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实力和潜能迸发出来。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导入部分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课堂学习内容, 机械地说教使学生昏昏欲睡, 毫无运动的欲望。教师要改变这种无效课堂导入的创设, 要通过导入点燃学生内心对于运动的欲望, 产生动起来的积极性。

3.2、新知传授中打造亮点, 别具一格

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 教师往往采用的方法就是示范解说———模仿练习———巩固提高等几个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跟着教师学, 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教师说什么, 学生就做什么, 没有发挥主动性的机会和权利。这样的课堂学生是无趣的, 运动起来也是消极被动的。教师要对授课过程进行创新,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打造课堂亮点, 实现学生学习动力的增加。在新知识传授中, 教师可以把学习内容提前打印到一张小纸条上, 课堂学生人手一份。在进行学习之前先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让他们按照纸条上呈现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 对运动进行揣摩和推敲, 在摸索中掌握动作要领, 形成自己的体会。例如在学习《立定跳远》时, 教师把动作要点打印到纸条上:蹬———两腿蹬地;摆———两腿用力向前上摆动;收———膝空中收腿;举———空中举腿;伸———落地时两小腿前伸;移———两膝弯曲重心前移。给学生机会和时间去感受和交流, 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思维运转起来, 手脚手脚伸展起来, 在运动中和练习中形成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驱动学生对运动要点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的课堂亮点活跃了学习氛围, 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而且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 有了实践练习。在教师讲解时会更明确动作的要领和规范。学生有了思考和体会, 教师再进行讲解和示范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师谈到两腿蹬地, 学生就知道要按起跳要领准备, 不向前跳, 而是向上方蹬伸髋、膝、踝三关节, 体会用力的顺序, 提高了运动的准确性, 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要点, 增加运动的兴趣。

3.3、变式练习时打造亮点, 标新立异

很多时间体育教师的巩固练习就是让学生只有活动, 自己去练习。教师不再管理学生, 学生有了随便玩的机会自然也很高兴。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练习, 没有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使课堂处于“放羊”状态, 学生犹如一片散沙。教师要改变这种无效的教学, 通过有组织, 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 使学生可以参与到练习中, 达到锻炼身体, 掌握运动要领的作用。教师要精心准备练习活动, 使之成为课堂亮点, 用练习来吸引学生的目光, 达到引生入胜的目的。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也是非常符合中学生年两和心理特点的一种课堂授课形式。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练习形式, 寓教于乐, 给学生带来运动的兴趣, 而且起到了对于动作的复习和强化巩固的效果, 成为课堂亮点。例如教师在对“立定跳远”进行练习时,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玩“青蛙跳荷叶”的游戏:学生就是小青蛙, 教师准备好呼啦圈或者使破旧的轮胎在操场上按照一定的距离有规则地摆放好。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组若干人, 但要根据班级人数来确定小组的数量和小组成员的人数。学生站在起跳线处一字排开, 每组学生需要在“荷叶”上进行跳跃之后再返回来。回来后下一位学生开始, 以此类推, 看看哪组学生跳得最快为获胜组。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都会把自己的实力和潜能发挥出来, 积极地进行练习和比赛, 提高了运动能力, 增强了体质, 成功为课堂打造了亮点。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心情放松, 运动兴趣大大增加, 在欢快的氛围中达到了健身的效果。

3.4、汇报展示里打造亮点, 别开生面

课堂展示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展示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于运动要领的掌握情况, 从而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 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汇报展示, 不能忽视这个教学环节, 并且打造出课堂亮点。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汇报展示往往是教师挑出一名学生到全班学生面前把学习过的动作进行表演和示范, 这种老套的方式不会让学生的心潮澎湃。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出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可以产生展示的动力, 进行汇报展示, 达到灵活掌握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篮球》时, 教师可以把展示这个授课环节转变为学生的实战演练, 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比赛。学生的斗志瞬间被激发, 热情高涨, 对于这场激烈的对抗比赛跃跃欲试, 争先恐后, 组织队员, 制定战略计划。这场学生间的角逐成为课堂学习的亮点, 促进学生对于篮球技能的练习和巩固。对于女同学来说, 这个环节也让他们欣喜若狂, 未参加比赛的同学呐喊助威, 展示了运动的魅力和快乐, 使学生久久难忘。

3.5、点拨评价时打造亮点, 激发鼓励

课堂评价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要通过评价激发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评价能够成为课堂亮点, 点燃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全面、透彻、不能是某一个方面的点评, 也不能是某一个环节。教师的评价应贯穿于课堂始终, 激发学生运动的信心, 增加成就感, 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教师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运动能力, 注重运动的规范性。评价学生的参与热情, 了解学生的运动学习态度。同时还要分析学生的合作讨论和自主探究情况, 以及学生对于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师评价的细致全面会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作动作时的不足和缺点, 从而有针对性地改正和纠正, 促进学生动作的规范性。通过教师的评价, 学生也会学会自我批评。自我评价是个人前进的一大动力, 在评价中学生能够找到不足和优势, 从无形中培养学生热爱运动, 积极参与运动的兴趣, 并且可以接受他人批评和建议, 分析和检查自己, 了解自己的缺点, 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要求,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人修养。

总之,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打造课堂亮点会避免课堂的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 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积极性, 促进学生主动地运动, 实现课堂的高效。课堂有了亮点, 会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而积极地按照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进行运动, 主动地进行自我调节, 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运动, 实现运动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施雪梅.初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民营科技, 2010, 05.

[2]杨芳.论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的改革[J].新课程研究 (下旬刊) , 2011, 02.

[3]任德龙.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反思[J].青年文学家, 2011, 11.

[4]裴小艳.浅谈新课改在中学体育熬教学中的现状[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 02.

3.如何打造课堂教学亮点 篇三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学其内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着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是靠铁的纪律和挥动的教鞭“打”出来的,它依赖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依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依赖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在小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变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单向要求为师生互敬的双向统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 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二、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在辅助教学的活动中,通过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对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如教学《插秧》时,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提供的画面朗读,使教学内容呈现出形象生动的特征。给学生以新鲜感和吸引力,调动主体投入,促进学生产生用声音再创情景的更大欲求。

三、运用赞扬倾听营造良好的氛围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 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树立威信,平等待生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的其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但是教师绝不是课堂的全部。首先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不应把自己看成发指令、提要求、检查执行结果的监督者,而应看作教学活动中平等的一员,看待学生的眼光要平等,不分相貌,成绩,家世,关系,性格,不存偏见,使学生的表现机会均等,在老师的观念中不能有优生劣生的区分;其次把老师和学生放在同一位置上,要做到站在学生的立场想问题,经常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要努力认识和了解每一个学生,处理问题要公正,心态要放正,平常心,不要只爱好学生,要知道,差学生也有他们的过人之处;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蹲下去”,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看问题,从而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思维跟你走课堂气氛才能活跃。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良好威信影响学生,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4.创建特色学校 打造学校亮点 篇四

创建特色学校,树立学校品牌,打造学校亮点。近年来,西区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同时,致力于特色学校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和谐育人”方针,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思路,积极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学校。

市三十一中小:

打造儿童漫画创作基地

市三十一中小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倾力打造“儿童漫画创作基地”。

该校根据在漫画教学上的优势,将漫画教学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找准切入点,将艺术教育特有的美化育人功能与德育相结合,认真组织开展了漫画教学、漫画与德育、漫画与校园文化建设、漫画与语文教学、漫画进社区等多项相关的研究活动。2008年11月,该校组织进行了以儿童漫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该课题研究以探索和创新儿童漫画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漫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落脚点,通过开发漫画教学校本教材,创建漫画创作基地,引导学生增强对漫画艺术内涵的了解和认识,积极参与到漫画创作实践中来,营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在开展课题研究中,该校累计投入30余万元,对儿童漫画室进行了装修和设备更新,新建了漫画艺术长廊。以每层教学楼的走廊为阵地,定期展示学生漫画作品;以教室为阵地,展示“讲文明”,“重安全”,“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漫画作品。通过外派教师参加儿童漫画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全体美术组教师开展培训,不断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每年根据不同的教育主题组织一次校内漫画大赛,每学期推出一个漫画教育专题,在美术学科教学中每期每班加入4课时漫画教学。创建“笨鸟”儿童漫画创作工作室,创办校园漫画专刊,出版学生漫画作品集,以多种方式展示学生创作的优秀漫画作品。2009年12月,推出“向不良行为宣战”的漫画教育专题,将1000幅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创作的优秀漫画作品张贴在10张展板上,通过家长教育咨询、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走进社区广为宣传。

通过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推进,该校倾力打造的“儿童漫画创作基地”已初具雏形。近年来,市三十一中小的美术教师分别在《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工人日报》等国家级报刊上发表漫画作品300多幅,指导学生创作并在国家级刊物《儿童漫画》上发表作品18幅,其中,学生作品《误会》获得“银刺猬”奖,指导教师获得“雨露”奖。此外,该校教师辅导学生参加了“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漫画大赛,其中,有10人分获市级一、二、三等奖,1人获省三等奖;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参加“中美史克杯”绘画大赛,共有120人分获一、二、三等奖;该校学生创作的漫画作品《攀枝花的故事》获四川省中小学生艺术节绘画二等奖。

市十九小:

建设典雅古朴人文校园

市十九小学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示范点打造为契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成了典雅古朴的人文校园。

——精神文化促内涵发展。市十九小学校始建于1956年,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结合这一特点,该校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融合时代精神,培养健全人格为办学理念,确立学校文化核心,凸显经典文化教育思想,倾力打造传统文化特色学校。为了在全校形成传统的、经典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该校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并以此丰富全校师生的文学涵养,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真正把学校建成了求知的乐土、精神的家园和道德的圣殿。

——校园文化展特色风貌。在校园文化层面,该校通过简约中式建筑设计风格诠释古朴典雅这一主题。“校园处处润人心,文化滴滴浸骨髓”。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开放图书角,廊厅内处处是古代教育名言和古诗词,墙壁上木质雕刻的温馨提示牌、爱心教育长廊上古代二十四孝故事,无不体现传统优秀文化育人氛围。花台上用木条定制的木椅,绿树成荫、供学生课间舒展心情的“逸心园”,处处体现着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管是通往“逸心园”梯道两旁学生五彩缤纷的涂鸦墙,还是操场四周由老师们亲手绘制雕刻的各式运动图案,都倾注着全校师生为打造优美、洁静校园的艺术匠心。他们用集体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十九小学。

市十中:

创办苏铁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创建于1974年的市第十初级中学,多年来坚持以“合格+特长”为办学特色,以“合规范、有特长、可发展”为育人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成功创办了攀枝花市西区苏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实现了以体育为龙头,推进体艺工作,带动教育大发展的目标。

攀枝花市西区苏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以市十中为依托单位、中国体育彩票捐赠、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2003年12月,正式加入了四川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合会。自创办以来,该俱乐部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建设,争取资金购置补充各种体育设施器材,通过组织青少年体育夏(冬)令营及各种体育培训、科研、选才、竞赛、交流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西区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目前,该俱乐部已吸纳团体会员单位8个,会员近10000人,拥有高、中级教练员18名,以青少年培训为主开设有田径、篮球、击剑、摔跤、乒乓球、羽毛球、武术、跆拳道等培训项目,综合训练馆、健身舞蹈训练房、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运动场所一应俱全,能独立组织开展各类体育运动及综合健身训练。

作为攀枝花市西区苏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依托单位,市十中先后成立了田径队、男女篮球队、摔跤队,目前已成为了四川省传统体育项目示范学校和攀枝花市篮球、足球传统体育项目学校。

近年来,攀枝花市西区苏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多次组队参加省、市和区运动会等各级各类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金牌52块、银牌113块、铜牌188块。其中,2006年8月,组队代表四川省参加了首届“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能比赛”,获得一金二银六铜、团体总分第四的优异成绩。2005年10月,该俱乐部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优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这也是当时攀枝花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06年,被四川省体育总局评为2001——2005“群众体育先进集体”;2007年2月,成功举办四川省首届国家青少年俱乐部健美操大赛,获得了广泛赞誉。

市十八小:

创建阳光校园

市十八小学以“办阳光学校、做阳光教师、育阳光学子”为目标,秉承“阳光教育,开启阳光人生”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阳光教育,不断向为学生的美丽人格播种、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基、创建风和日丽阳光校园的目标迈进。

——开展课程改革,实施同课异构。积极推进分层教学,以研促教,用制度引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研修,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新局面。在教学上,实施探究式教育,采取多维互动的阳光课堂教学模式,推行以生为本的学习方式,由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把生活引进教材,把活动引进课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学科教学手段,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模块,真正体现了“充分尊重、充分理解、充分赏识、充分激励”的校风,让课堂充满活力,让爱心溢满校园”的教风,“快乐求学、合作分享、激发创新、追求阳光”的学风。目前,该校已批准成为市级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校。

——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阳光”为宗旨,开展蓬勃向上的阳光体育运动。该校不断加强对体育课教学的改革和研究,开创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创设足球、篮球、乒乓球、腰鼓、鼓号等多个兴趣小组,参加艺体活动的学生人数占在校学生人数的95%以上。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增强了体质,同时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展示特长的平台和空间。

——以创建全国文明礼仪示范学校为抓手,强化常规管理工作,加强班集体建设。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积极推进家校共育,齐抓共管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处处展示师生文明礼仪风采。坚持开好每周一次班会,每月一次主题队会,每学期两次家长会,每学年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年一次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协调会。坚持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个性。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市十八小学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可喜成绩:连续20年保持了攀枝花市文明单位和攀枝花市卫生红旗单位称号;先后被评为省级无烟学校、省级绿色学校、攀枝花市园林式学校、攀枝花市校风示范学校、攀枝花市家庭教育示范学校、市级德育管理先进集体、市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以及区级科普教育示范学校。

市三十八中小:

培养创新科技人才的摇篮

“我们不期望人人都成为天才,但能为天真的孩子们放飞创新科技的理想出一点力,让他们未来有才也算我们成功了”。这是市三十八中小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工作的信念。近年来,该校以加强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在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成绩斐然。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市三十八中小青少年科技教育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措施、有行动。成立了由校长直接领导的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导机构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小组,组建了青少年科技活动室、机器人活动室,成立了“小发明家”、电脑机器人创意设计、科幻绘画等兴趣小组,并以此作为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主阵地,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小发明、小创新等活动。

该校以培养并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由教科室带领一支科技辅导员队伍开展科技创新教学工作,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活中找到创新的“点”,把“点”提炼成问题,开展初步研究,验证研究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形成初步的创意方案,确立研究思路,并帮助解决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大力营造校园科技氛围,对校园橱窗、走廊、柱子、围墙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用以展示学生的科技发明成果;通过举办“科技节”、“科技创新主题活动”等,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爱好。为了使教师迅速适应创特色学校、办品牌教育的要求,该校还不断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力度,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校本教研活动、科技教师论坛、外派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等,为开展好科技教学提供保障。定期开展学生科技培训,每年坚持从学生中选派一定数量的“创新科技苗子”参加市级、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赛事,以此鼓励和带动全校学生增强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六年来,该校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共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市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科技辅导教师中有一人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科技教师,七人次被评为攀枝花市优秀科技教师;学校两次被评为攀枝花市优秀科技教育组织单位;先后被授予市、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称号;2009年被授予攀枝花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市二十小:

为智障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冬—天—过—去—了,微—风—悄—悄—地—送—来—了—春—天。麦—苗—苏—醒—了,舒—展—着—嫩—绿—的—叶—子……”

在市二十小培智班的教室里,卢桂珍老师正在微笑着教孩子们朗读课文《春天来了》。讲台下,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的手势与口形,眼神专注而明亮,很努力地读出字音来。尽管那声音如同婴儿呀呀学语,很不清晰,但他们练习发音的那股认真劲儿,如同嫩弱的新芽在竭力地舒展,又如羸弱的雏燕在奋力振翅。

市二十小培智班里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行为、习惯也各有不同。他们与正常的孩子有着明显的差别,普遍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根本无法连贯地讲出一句话,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有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举动。

谈起教培智班孩子们的艰辛,从事特教工作的卢老师感触颇多:“和这些孩子们相处,光有诚挚的爱心、坚韧的耐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持久的恒心。每时每刻都要寸步不离,每说一个词都要教很多遍,每一个平常的动作都要训练很多次。而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孩子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来看待,像患难见真情,不离不弃的朋友那样去交往,在交往中去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教他们知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接受你这个老师。”

为了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在市、区政府的关怀下,该校于2003年9月开设了培智班,招收片区内智力有残疾的儿童。针对智障学生的特点,学校坚持不懈地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智障儿童的说话能力,使其在将来的生存中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更好地生活、培养智障儿童与人共处的能力,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幸福、愉快的、培养智障儿童团结互助的精神,使之养成开朗的性格、培养智障儿童参与适度体育运动的能力、培养智障儿童感知音乐的能力、培养智障儿童学习数数和20以内的简单加减法,学会简单的文字,并能正确书写,会背诵简单的诗句、培养智障儿童产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为了让智障儿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近年来,学校添置了窗帘、皮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橡皮泥、拼图等玩具,更换了电视、乒乓球桌、饮水机、电风扇等设施,新增加康复训练仪器两台、蹦床一架、海洋球池一个、电脑一台,建立了特教资源室。同时,学校还在努力提高培智班老师的教学水平上下功夫,先后外派老师到市内外有关学校学习智障儿童教育教学管理知识,并建立了特殊教育学生成长情况记录袋、特教班帮扶、特教资源室家校联系、随班就读等工作制度。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学校的高度重视、老师的不懈努力下,6年来,在这里就读过的十多名智障儿童身心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小瑞(化名),刚到学校时已经五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只会说“爸爸”,几乎没有自理能力。经过长期艰苦训练,现在,他已经能够叫“叔叔、校长、老师”了,能够捡拾垃圾、简单地扫地,而且能够帮大人揉揉肩,捶捶背。小清(化名),刚到学校时,脾气大、不会写字、生活不能自理。现在,该女生基本能写难度较大的字了,而且生活自理能力也有所提高,会自己叠被子、洗碗、擦桌子、扫地了。小翰(化名),才来时几乎不会说话,不会写字,而是像动物一样尖叫,好动。经过长时间的培养,现在,这个男孩不仅能说话,而且还能唱简单的歌曲,他还画了图画在校园艺术节上展出…… 从培智班一个个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我们也看到了他们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强不息的精神世界。市二十小将持之以恒地不断努力,为智障孩子撑起一片蓝天,帮助他们去拥抱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市十二中:

校园信息网络化管理

市第十二中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构建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学校管理、教学工作网络化。市十二中校园网络始建于2003年,后于2008年新校园搬迁后全新重建,是完全自主开发的集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校园网络,并正在逐步成为学校的资源平台、学习的平台和管理平台。

市十二中校园网是西区唯一对外开放的学校网站,也是西区应用最好校园网站。为鼓励全校教师使用校园网络办公、推广校园网络信息化管理,该校设置了信息资源贡献奖。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培训,开展信息技术能力竞赛。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人才优势,鼓励教师开展校园信息化管理的课题研究。近年来,以市级骨干教师杨俊林为代表,主攻《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研究》,开创了教育科研成果的先例;《计算机网络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构建了第一个远程计算机教育网络;《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探索了在网络环境下自主的教学方法,获得了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第三届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小学教学状态查询系统》提出了“教学状态网络化”的理念,使十二中的校园网络应用再一次走在了攀枝花市学校校园网络应用的前列。

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努力,该校目前已形成了集新闻管理、公告管理、资源管理、试题管理、值班管理、继续教育管理、荣誉管理、教学日志管理、课表管理、考试管理等为一体的校园信息网络化管理网站。通过校园网,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校园新闻、值班人员及值班情况通报;每位教职工当天的工作安排;各种校内通知、公告,并能够及时收到同事间发送的文件、资料。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实现了通知、公告、公示网络化、教学计划、总结网络化、成绩管理、分析自动化、功能室使用、管理透明化。校园网自运行以来,发布公告2400多条,实现了通知公告无纸化。通过在网络上登记学校的课表,可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并可形成全校教师、部门、学科组的教学工作日志,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系统管理和智能分析,从而使学校的教学资源、试题资源大大丰富。近两年来,新增资源近2500项、试题2100多套,校园文件流转达39000多次,荣誉管理登记700多条,继续教育登记2000多次。

为了填补德育网络阵地的空白,该校还开通了西区首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网站。目前设有德育阵地、法制讲堂、安全教育、“八荣八耻”、心灵港湾等10余个栏目,成为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载体。

目前,市十二中校园网站技术人员正着手建设教职工目标考核管理体系,以适应教职工绩效考核管理的需要。

如今,西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都在积极发掘自身特点,努力打造特色校园,力争形成“一校一品”,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我们坚信,西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都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已有特色的中小学、幼儿园都会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教育品牌会像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层出不穷!

创建特色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人才。我们杨庄社区学校是一所以主要接收矿区职工子女的地处山区的普通九年一贯制学校,我们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以“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为核心的办学模式,特别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以扎实实施泰安市素质教育“双高工程”为主线,在体育、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办学特色更加凸显。结合我校的办学实际,我深刻认识到创建特色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首先是统一认识、达成共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为目标,才能促进学校发展。把创建特色学校作为立校之本,我们认为特色就是有自己的思想,有独特的举措,特色是学校最重要、最有生命力、最有活力的品质。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发展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在这种思想引领下,我们不断地向着创建特色学校的方向努力着。

其次是多渠道探索有效途径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科研立校,打造特色。我们十分重视对学校特色工作的管理和研究,重视对学生各种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并得到社会的认同。在科研立校的旗帜下,我们的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形成了“自立教育”的办学特色。

体育强校,打造特色。我们在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需求,成立了排球队、乒乓球队、健美操队、武术队等课外运动队,坚持常年训练,并每年举办体育节,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在我们的积极努力下,我校被确定为泰安市的排球训练基地。我们与市体校联合办学,使我校排球队训练更加规范,培养出了一大批体育人才,多次在泰安市获奖。在2008年全市中小学生第17届排球比赛中,我校取得了女子乙组第二名,2010年泰安市排球锦标赛中,我校再次获得第二名。在肥城市排球比赛中我校更是多次夺得女子甲组、乙组,男子甲组、乙组第一名。在肥城市乒乓球比赛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学生个人单打第一名、第三名。

艺术兴校,打造特色。让学生学会审美,引领学生体验美,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移交地方三年来,我们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校鼓号操队获得肥城市第二名。我们的舞蹈《草莓娃》获得了肥城市调研一等。

我们依托音美教学这个主渠道,成立了舞蹈队、合唱队、绘画小组、书法小组等课外活动组织,坚持长期开展活动。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更是我们全校师生共同的节日,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为学生搭起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吸引了众多的学生,使学生的艺术素养有了很大提高,我校已有20余人升入上级艺术学校,走上艺术之路。

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兴校是办人民满意教育努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将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把杨庄社区学校办成名牌特色学校。

四川岳池:突出农村学校特色 打造素质教育亮点

四川省岳池县顾县中学座落在金城山森林公园脚下,位于中国曲艺之乡的千年古镇顾县镇常德街,校园占地面积110亩,市级重点中学,1个党支部,43名党员(在职党员42人、退休党员1人)。学校结合实际,精心谋划,准确定位,响亮地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农村学校特色,打造素质教育亮点,创一流示范中学”活动主题,在“广、实、特”字上下功夫,扎实推进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把握农村学校特点,在“广”字上做文章。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精心策划组织学习。一是学习层面广。以领导干部及党员教师为主体,每周一下午,分学科组组织教师定时学,周五下午全体教师集中学,对特殊原因不能参学的周末补学、老党员教师短信学、重病党员上门送学,确保教师参学全覆盖。二是宣传发动广。发放明白纸、编写《工作简报》、办黑板报,制作展板,悬挂布标、张贴温馨墙语等,营造活动氛围;召开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专题培训,培育发动18名文艺骨干编写通俗易懂的广播稿专题播放;5名政治教师编写科学发展观教案,进课堂宣讲96节次;三是延伸触角广。通过开展“小手牵大手”、“小人教大人”活动,选派40名党员教师、学生代表组成5支科学发展观宣传小分队,走街串巷、搭台设点宣传;双休日,由学校领导带队深入农村院坝发放学习资料,座谈交流,让科学发展观理念家喻户晓。紧扣农村学校实际,在“实”字上下功夫。坚持质量立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一是开门问计实。请教育专家对学校发展现场会诊、登门走访退休党员教师、深入院坝走访学生家长,寻求科学发展良策,归口梳理,学校领导现场办公,着力解决食堂饭菜质量、甲流感防控、校园周边乱摆摊设点等16件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二是师德建设实。集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箱,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和争当教学能手、争做师德标兵的“双争”活动,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三是关爱学生实。推行“德育导师制”,选拔10名优秀教师担任德育导师,与初中、高中三年级的100名学困生建立“1+10”结对帮学模式,每个月至少三次谈话、一次电话家访;建立“贫困生帮扶资助机制”,将贫困生学习成绩及在校表现与资助金额挂钩,对成绩下滑较大的,暂停资助并落实一名党员教师“一对一”帮扶,若该生成绩上升,继续资助。本期倡导教职工捐款1.5万元,学生捐款5000元,资助贫困生60人。四是安全管理实。学校开展师生“同唱安全歌”活动,每晚12点后由校级领导带队检查学生寝室,每周开展一次食堂卫生、校舍安全大排查,将安全工作管理纳入教职工评优晋级考核;狠抓甲流感防控工作,每天指派专人熬制中药,学生免费服用。本学期,学校被评为广安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县级安全档案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及“平安建设红旗单位”,师生膳食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食堂”。

5.山东 打造法律进社区亮点工程 篇五

“五五”普法以来,山东省各地出实招、推新招、亮绝招,将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结合起来,与法治创建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升社区民主法治管理水平,有力促进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出实招:“六个一”建设全面落实

“五五”普法伊始,山东专门下发文件,对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作出部署,提出了实现“六个一”的目标,即每个社区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橱窗,建立一个法律图书室,建设一支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立一套居民学法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义务法制宣传活动,每个市建立一个普法广场或法制公园。济南市历下区在落实“六个一”的基础上,还做到每户居民拥有一套法律知识读本,并建立了全市第一个普法主题公园。公园建成以来,开展各类普法活动50多场次,受教育人员达到10余万人次。目前,全省5000多个社区,建立普法志愿者队伍8517支、法制宣传一条街5113条、法制学校6521个。推新招:“法律进社区”久具活力

“法律进社区”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增强吸引力,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据了解,山东各地在创新思路、完善机制上,不断推出新探索。青岛市加强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服务、法治建设三个体系建设,将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基层法治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法治社区”创建活动,提高基层法治化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稳定社区。革命老区费县创新载体,建立社区普法QQ群,开设普法在线、律师公证在线等栏目,在线发布《每周法律一题》及常用法律知识和近期工作动态,及时解答群众法律政策咨询。目前,这一做法已在山东各地推广。

亮绝招:“法律进社区”便民惠民

6.打造高考作文亮点 篇六

什么是亮点呢?高考作文中的亮点是指富有创意的超凡脱俗之点, 出彩、出新的激动人心之点。怎样才能在短时间的高考作文中打造亮点, 追求到高分呢?

亮点一:审题要准确

首先审清楚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或是图解作文。特别是命题作文, 不得更改文题。无论哪一种都要按照各自的要求去作文。作文要切合题意, 阅卷时把立意的作用强调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立意出现偏离, 则文章基本上就判为三类或三类以下。

如2008年高考作文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 “坚强”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讲, 不仅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 更是一种传统、一种人文财富。古往今来, 有关“坚强”的人与事、情与景、趣与理, 可谓数不胜数。只要我们有真情实感, 有对“坚强”的深刻认知、独特思考、别致感受, 再加上丰厚的文化积淀、扎实的写作功夫, 就一定能够写出令人欣赏的佳作。

亮点二:题目要新颖

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会让评卷者眼睛为之一亮, 顿生好感。以各地高考满分作文题目为例, 《一蓑烟雨任平生》有诗意;《青山一道同风雨》大气而凝重;《米卢与孔明》类似“关公战秦琼”突现错位的时空, 让人有一探究竟的好奇感。

拟题的技巧多种多样, 可以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河南一考生的《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 以青藤喻良言, 新奇而贴切, 形象地昭示了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

可以化用古诗文。古文是中华五千年的精华所在, 上海考生的《忙兮忙兮奈若何》标题由项羽的《垓下歌》中的“虞兮虞兮奈若何”典化翻新而来, 给人一种幽默调侃的怪味感觉。文题所透露出的几丝茫然与无奈, 正是吸引读者阅读的强大磁力所在。

可以化用历史、文学素材。古有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而在山水之间也。”今有江苏考生的《醉翁之意, 不在山水之间也》。

可以揭示哲理。人人都知道“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河南一考生的《带上自信上路》对自信与成功的辩证关系做了更深一步的阐述, 读来受益匪浅。

特别提醒:若是命题作文则不可任意发挥。

亮点三:构思要机智

文章最大的亮点是机智的构思。如: (1) 巧设题记, 题记是写在文章题目下、正文前的文字, 多是扼要说明文章内容或主旨, 起到导引全文的作用, 它可以是几句歌词、一段警语、一句格言或名言, 也可以是自拟的凝炼又有文采的句子。《“回声”的启示》题记:“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 (孟子语) 。”《五彩的幸福》题记:“生活如花, 姹紫嫣红;生活如歌, 美妙动听;生活如酒, 芳香清醇;生活如诗, 意境深远;生活如梦, 绚丽多姿。” (2) 拟小标题, 即围绕话题把一篇文章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再给它们加上一个简洁、恰当的小标题。 (3) 结构波澜起伏, 可采用笔锋突转法、抑扬相生法、巧设悬念法、创设误会法, 等等。

亮点四:开头要精彩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第一缕“阳光”, 考生尤需悉心打造。它不仅奠定了行文的基调, 而且也能带给阅卷者一份好心境。文章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开头方法:开门见山法、引用法、设置悬念法等等。采用排比句式、设问句式。或引用经典诗文, 或采用含蓄隽永语句。如天津考生的《带着感动出发》:因为感动, 人生的光辉与色彩才被我们领略;因为感动, 生命的律动与力量才会给予我们希望;因为感动, 万事万物深层的美好才会被我们碰触, 被我们欣赏。那么, 带着感动出发吧, 用感动充实出一个辉煌的人生。这位考生用排比手法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观点, 一下子就抓住了阅卷老师的心。

亮点五:过渡照应要精巧

过渡是指段与段之间的衔接;照应是指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前后文内部的照应, 各部分与题目之间的照应。一篇文章在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跳跃性很强, 就需要用一两句话过渡一下, 这样文章的思路就会很顺畅, 没有断裂不衔接的缺陷。同时也要注意过渡的内容不能太多, 多了反而显得繁琐累赘。如果文章缺少照应, 就会给人一种不完整或是偏离题意的感觉;如果重视照应, 就会给人结构完整的感觉。

亮点六:语言要有文采

要使文章有文采, 并有文化底蕴。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恰当地借用和化用诗文名句, “拿来”为我所用。这些名句, 言简意赅, 寓意深刻, 以一当十, 可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思考。如2004年湖北高分作文考生《矮纸斜行闲作草》文中有这样一段:“对着月亮, 买一面明镜, 手掬一捧清辉, 抚摸着那凝脂般的肌肤。猛然深谙, 这用浓黑装饰的夜的本质竟是那么可爱!有了这面明镜, 你不会让自己的心迷离彷徨, 不会让自己的心黯然神伤……相反, 你会体悟出‘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韵致, 寻觅到‘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的空灵。”

2008年高考山东卷满分作文《蝶变》开头的句子:“谁不期盼破晓的绽放绚烂一季的辉光?谁不渴求篱下的花艳夺魁满园的荣耀?谁不梦寐蒹葭的双生双息羡煞湖光的潋滟?”三个句子构成了排比的句群, 既总领全文, 提挈下文, 同时读起来朗朗上口, 富有诗意。

亮点七:材料要生动

在议论文论述中, 要做到“有理有据, 层层深入”, 必须要有充足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值得考生注意的是, 叙事时宁简勿繁。旧材料可“以旧翻新”, 可“新瓶装旧酒”, 可变换角度。如一位江苏高分作文考生在《选择永恒》中, 这样论述永恒:“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 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 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 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 也不随其流扬其波, 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 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 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 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 这是高雅的选择……”

亮点八:卷面要清爽

高考阅卷时间紧迫, 卷面印象很重要。首先要求卷面整洁清爽, 不涂改;其次字不要求很好, 但要工整、清楚。“字好一半文。”采用网上阅卷, 作文被扫描进电脑, 字丑一放大就更丑, 应考时一定要重视。考生字迹要工整, 保持卷面整洁, 减少不必要的失分。要远离错别字, 卷面整洁, 字迹工整、美观能使评卷者心情愉快, 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不是每个考生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 但做到字迹工整并不难。错别字太多给评卷者的第一印象是, “这个学生语言水平极差”。一些最常用的字不能写别字或写错, 特别是文章标题更不能有错别字。

亮点九:结尾要有意味

李渔曾说:“终篇之际, 当以媚语摄魂, 使之执笔留连, 苦难遽别。”结尾是留给阅卷者的最后一道“风景”, 一定要给阅卷者“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惊喜。写文章结尾应注意四点, 一是让阅卷者感到你这个结尾总括了全文, 即有“总而言之”的感觉;二是一定要再次回应话题;三是如果写议论文, 就必须在结尾处强调论点, 如果写记叙文, 就应该在结尾处通过议论点题;四是语言有文采, 含义隽永, 让读者回味、思考。

2008年高考山东卷满分作文《蝶变》结尾的句子:春来草自青, 等待那初春、仲春或是暮春的来临, 让春点亮你彩色的人生, 拥有心底的期盼, 怀抱着坚守的本真, 我们都会有蝶变时绝美的容颜, 惊诧整个世界的脸庞。最后一段以有文采而又抒情的句子点题, 让读者回味、思考。

7.打造亮点学校材料(李坡屯小学) 篇七

欢迎大家光临李坡屯学校指导工作。我叫彭山兰,受我们学校张校长的委托来给大家介绍我们李坡屯小学的工作亮点和特色。

在县教体局和东官镇中心校的庄正确领导下,我校积极规范办学行为,多年来,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办学理念,我校的各项工作都扎实有效的稳步开展。下面我就我们学校其中的几个亮点简单同大家交流:

亮点一:辛勤付出,加强校园、班级文化建设。

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我校不仅栽种了各种花草树木,修葺了绿化带,还增添了大量校园文化标语,美化了校园环境。充分利用班级闲置的区域,人人参与设计,构建特色班级文化。我校设计的班级环境,凸现出班级特色和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教室的墙壁变成了学生学习创造的天地。走进教室,如同走进了知识的海洋,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栏目。彰显个性的班风折射出班级特色。

亮点二:以习惯养成教育为核心,开展写字教育活动。

好行为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是在反复的、长期的培养中形成的,我校特别注重低年级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且还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课间操、眼保健操、卫生、纪律、放学路队等都有专门小组管理、评比、打分。加强写字教学的开展,利用每周一到周五的下午第三节课20分钟的时间,训练学生的写字,规范字体要求,双姿要求,坚持不懈。亮点三:教研教改,扎实有效。

加强常规教学管理是我校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规范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我们开展校本教研,要求教师“作课”而不“作秀”;领导、教师人人参与,面对新分配的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的现状,我们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数学组以王永生、彭山兰,语文组以张倩、张配老师为代表为他们上示范课,深入到他们的课堂,利用每周一例会学习,每周二、周三、周四的时间进行语文、数学、综合科的评课、议课、研课活动,帮助他们发现问题。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丰富了年轻教师们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推广了优秀经验,使年轻教师能够尽快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缩短教学适应过渡期,督促老师们把思想放在教育上,把精力放在教学上,把行动放在课改上。学校还先后派出老师去外校听课学习。

亮点四:活动引领,打造阳光体育第二课堂。

我们围绕办学目标,以张卫军校长为组长,倾力打造阳光体育第二课堂。先后组织全校性的拔河、跳绳、踢毽子、长跑、短跑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在2015年秋季镇中心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上,我校取得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使我校焕发青春光彩。

成绩是暂时的,我们知道我们的这些工作和其他兄弟学校相比,还有诸多不足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同仁提出宝贵建议,以使我们以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我的解说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8.如何打造课堂教学亮点 篇八

确保城市综合整治行动见实效

一是明确标准,落实责任,打造清洁西彭。明确清扫保洁标准,对清扫工、管理人员、驾驶员及上车工进行考核。规范环卫设施,在农民新村21个安置点设置垃圾坑,统一清运垃圾;规范公厕和垃圾中转站。与居委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和长效管理考核实施细则,明确居委会清扫保洁范围(辖区内居民区、背街小巷、楼院、边坡、堡坎、沟渠、绿地等)。实行全天保洁制(每天保洁时间不低于15个小时)和两班轮换制(早上5:30-12:30,下午12:30-20:00),保证垃圾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努力打造清洁西彭。

二是突出绿化,市场运作,打造绿色西彭。以“国家园林式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实施增绿、建绿工程。打造一批绿化档次高、景点特色突出的景观大道及居民社区;加强对楼院、边坡的绿化建设;管理和维护工程实施市场化运作,把西彭镇域范围内的绿化管护承包给专业队伍管理,增强绿化力度,保证绿化质量。

三是规范标识,加强整治,打造畅通西彭。加强交通组织和设施建设,规范交通标志、标牌和防护栏。加强“三车”和“三点”整治,清理规范摩托车、三轮车、机动车上人行道的问题;坚决杜绝乱停乱放行为,规范停车、修车、洗车场管理,达到 1 行车有序,停车入位要求,规范停车场管理和停车场办证问题。

四是统一规划,严抓严管,打造亮丽西彭。一是加强占道经营整治。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主干道严禁摆摊设点,次干道、背街小巷摊点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置,严格管理,继续管理好恒安百货至商业大厦一带的游摊问题,整治老街十字路口、东大街及老开发区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二是开展占道清理行动。清理规范“亭、棚、伞”和占道摊点;规范废品收购点,对不符合要求的广告设置进行限期整改,确保户外广告设置有序、规范美观。以“只取消不新设”为原则,突出整治十八楼转盘一带。整体规划、统一管理,及时更新,全面推广“门前四包责任书”;实施“网格化”管理,城管执法人员到段、到点逐一落实存在问题。三是加大扬尘控制力度。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地开工之日须到市政大队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出渣车须办理渣土准运证,市政大队全程进行跟踪管理。加大“四乱”整治力度,对乱涂、乱画、乱废及乱张贴问题进行清理,在城区适当位置设置符合市容要求的张贴栏,满足市民发布信息需要。

西彭镇

9.语文试题评讲课的“亮点”打造 篇九

一、在“难题”上打造

一套考试题, 其难易程度的表现要比课文更鲜明更突出, 这里的“难题”, 就应该是评讲着力打造的对象, 打造的目的是化难为易。“难题”的认定虽然因人而异, 但相对而言, 最近几年涌现出来的“探究题”普遍认为是比较难的, 因为它的设置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 答案不唯一, 运用角度多, 覆盖材料广, 具有思辨性和发散性, 语文能力较弱的同学, 常常“望题兴叹”。评讲时, 可根据题意指向, 从不同方面进行打造:①角度:正面、反面, 主观、客观;②范围:社会、家庭、学校;③跨度:纵向时间、横向空间; ④内容:人物、情感、态度、影响;⑤形式:构思、结构、手法、修辞、语言;⑥层面:原因、过程、结果、表象、深层。但针对某道探究题来说, 这些方面不一定都要涉及, 命题指向何方, 就向何方打造。

例如,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第12题第 (4) 小题:“谢思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对于这道探究题的评讲, 可从“对象”和“内容”上打造, 打造的层次有:①明确人物是“谢思德”, 内容是“诚”。②“诚”体现在:对祖国, 对事业, 对亲人。这些文中都有关键词句, 可以直接拿来揉为答案。这样打造, 将问题分解, 使难度变易, 尽管涉及全文材料, 但主人公“诚”的角度和表现, 便逐渐明朗化和清晰化, 难题也就不难了。

二、在“重题”上打造

“重题”就是指重点试题, 重点的体现通常为分值多、阅读量大、费时长。据此可知, 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三部分当是考查重点, 也是评讲时打造亮度的重点, 它们分别占有分值85%, 阅读量90%, 解答时间90%, 它们是三驾马车, 构成了每套试题的主体。对于这种重点板块试题, 评讲时就要投入重兵, 包括多时间、多角度、多活动、多精力, 形成包围圈, 用足攻击力。如果将这三块重题打造到位了, 就打造了全卷150分的130分左右。

例如, 2012年江苏高考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有四道主观题, 共20分, 选文属于小说, 学生模拟后评讲打造的层次有:①四题涉及小说的要素为人物 (第12题, 6分) 、情节 (第14题, 6分) 、环境 (第11、13题, 8分) ;②四题涉及材料位置有:11题 (全文) , 12题 (第四段) , 13题 (结尾) , 14题 (全文) ;③四题涉及考点有:11题 (整合信息) , 12题 (鉴赏形象) , 13题 (语句含意) , 14题 (发掘内涵) ;④四题之间的联系有:11题与14题有联系, 14题题干”舒缓“二字启示了第11题, 12题与14题有联系, 都涉及人物特点和性格, 11题与13题有联系, 都与环境有关。通过这样四个层次的评讲打造, 将小说全文与试题整体梳理得一清二楚, 使“重题”被打造得亮丽生辉, 扫清了答题障碍, 产生了很好的评讲效果。

三、在“错题”上打造

每次模拟考试, 学生的答案总会有致错的现象, 这说明同学们还没有认知和掌握这道错题。这里所说的打造“错题”, 主要是指全班同学错率最高甚至全错的一道乃至几道试题, 在评讲时就要对其进行反复打造, 重槌敲击, 直至攻克为止。攻克的标志是同学们明确了答题角度、规律、方法、步骤等, 知道如何应对, 如何变通。这样打造, 错题就会发出亮色, 就达到了评讲的目的, 学生今后遇到类似题型时, 就不会再错了。

四、在“好题”上打造

“好题”就是指设置得十分精美的题目, 其特点是考查知识恰当, 命制角度巧妙, 检测意图明确, 拟设形式新颖, 难易程度适中, 选拔功能明显, 受评耐评, 深得社会广泛赞誉。应该说, 每一套正规的考试题都会有若干好题出现, 高考真题中, 好题更是不胜枚举。对于这种好题, 本来就已经赏心悦目, 再通过评讲打造, 就会更加流光溢彩。例如, 2012年湖北省高考语文第22题:

“欣赏这幅漫画, 请为其题诗或配文。要求:①符合画面情景;②表达鲜明生动;③字数不超过40字。”

这道好题, 好就好在图文并茂, 诗文并举, 虚实并呈, 雅俗并赏。学生模拟考试后可以这样打造: ①让题诗和配文的同学各展风采, 比较特长, 显示优劣;②让题诗和配文的同学各换体裁当场重新创作片段, 突破难点, 挑战自我;③将学生中的一般作品进行修饰加工, 侧重从“鲜明、生动”上来运作, 这也是题意要求, 增加色彩, 提升文质。可见, 在好题上打造的过程, 就是认知和提升的过程, 既可以让同学们懂得好题的检测价值, 又使他们在评讲中获得真知灼见, 好题也就在这反复打造中亮丽多彩。

五、在“新题”上打造

“新题”就是指那些具有独创性的新鲜试题, 通常很少见到, 独树一帜。新题具有多种功能, 在命题领域往往引领着发展潮流, 吸引众人眼球, 提升命题档次, 有利于考查选拔。因此, 在高考命题时, 专家们都会绞尽脑汁创设新题。新题主要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二者的巧妙结合上, 是主观与客观、外在与内在的完美统一。这种试题, 解答是一种快乐, 评讲是一种享受。例如, 2012年湖南省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作文。

伸出是温暖的服务, 摊开是放飞的想象, 张大是创造的力量, 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根据上述图文, 自选角度, 自定立意, 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这道作文题十分新颖, 不仅图文并茂, 彼此说明, 外在悦目, 内在丰蕴, 主观有倾向, 客观有实情, 而且所用的导语富有诗情画意, 富有书志、激励、启迪和感染效果。根据学生写作情况, 评讲时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打造:①请自我感觉写得较好的同学当堂朗读自己的作品, 并进行自我评判, 意在张扬创作成果;②请同学们找出自己的文章与材料中对应的某句话, 以说明扣题程度, 意在明确材料作文真谛;③请每个同学将自己的文章主题归纳为两个字, 看与命题者所供材料中的某个词语是否重合或相近, 若有, 主题就吻合, 没有, 主题就偏离, 意在增强概括能力和主题认知水平。通过这样全方位打造, 使这道作文命题的亮度显得格外耀眼。

六、在“规律”上打造

命题也好, 做题也好, 评题也好, 都是有规可循的, 这种规律性的东西, 应该是评讲试卷的重点, 因为只有掌握了某种规律, 才可以上升为解题能力, 一旦某种能力形成了, 完成某道试题解答也就不难了。因此, 教师在评讲时, 不能就题论题、就知识讲知识、就正误讲正误, 要通过便捷高效途径, 给学生传达一定的应试规律。掌握了规律, 犹如掌握了杠杆原理, 复习答题不仅会省力许多, 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正确率, 降低难度, 加快速度。如我们在每次模拟考试后进行作文评讲时, 不必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多管齐下, 也无须从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环节面面俱到, 可就某一关键点、某一重要处进行规律性的打造, 让学生在具体实在的评讲中提升写作能力, 掌握写作技巧, 让某种规律熠熠生辉。

例如, 在评讲作文时, 自然要讲到“发展”等级和“创新”因子, 可以一边讲得失, 一边给学生提供使文章升值的有关途径:①揭示本质, 因果缜密, 使内容深刻警醒;②多种多样, 多彩多姿, 使材料丰富充盈;③构思新巧, 个性盎然, 使创新机制独特; ④修辞纷呈, 文采飞扬, 使语言美不胜收;⑤情理相济, 画龙点睛, 使表达综合多样;⑥清新洒脱, 摇曳多姿, 使行文自然流畅;⑦别出心裁, 另辟蹊径, 使体裁鹤立鸡群;⑧哲理横生, 富有意蕴, 使涵咏悠远深长;⑨想象神奇, 虚实并呈, 使内容瑰丽多彩; ⑩小巧翻新, 别有洞天, 使切点出人意料。这十种创新方法, 可以概括“发展”等级的全貌。这样评讲, 以规律揭示和总结为特征, 以评讲实例为印证, 打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七、在“活动”上打造

现在的试题“评讲”课, 一般表现为教师主讲, 学生倾听。也就是说, 缺少学生活动, 没有拓展延伸, 最多只是分析一下对错原因。实际上, 没有活动就没有活水, 评讲课更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机会, 因为被评的对象是学生和试卷, 将来进考场的也是学生和试卷, 现在的评讲是为了将来的应考, 通过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 有利于巩固对复习评讲内容的记忆, 有利于群策群力解决疑难问题。

例如, 在模拟2012年北京卷的作文题写作之后, 评讲时进行如下几个层面的打造:①分组讨论, 所供材料涉及的关键词语有哪几个, 结果形成共识为三个:“巡视”、“敬礼”、“回响”;②分人对照, 让学生将自己的文章定位, 看是否对应了关键词语, 结果是直接或间接对应者达3/4;③发散思考, 关键词语对写作有何意义, 结果获得一致意见是:关键词语是立意、构思、达情、创新所遵从的主要信息点, 是不伤题、不跑题的重要依据, 是快速成文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这样多种形式的打造, 不仅评判了写作得失, 通晓了材料作文的写作真谛, 更主要的是明确了抓住关键词语对写作的永恒价值, 这是极其可贵的。

八、在“练题”上打造

试题评讲就是总结学生练的得失情况, 同时也要通过当堂有针对性的训练, 来巩固所考成果, 打造评讲亮点。训练是为评讲服务的, 评讲是为再次应试铺垫的。这里所说的训练, 并非指放手让学生做复习资料, 而是指教师在评讲某种题型之后, 将自己在课前精心编拟的同类精题、好题、新题及时发给学生, 当场“练题”, 跟进实战, 快速完成, 体验考点内容, 印证考查实例, 形成综合比较, 获得应试经验, 巩固评讲成果。

九、在“题干”上打造

“题干”就是指每道试题的指令语, 是题意的集中体现。客观题是由题干和选支构成的, 主观题的题干是考查的问题。考生在做题时, 关注最多的往往是选支和解答, 老师在试后评讲时也一般只重视选支或答案, 这种“师生同病”导致了评讲效率的低下。要使评讲上档次, 必须在“题干”上反复打造, 使之闪闪发光, 以明确命题所指, 掌握答题角度。打造题干就是将题干涉及的所有信息点, 都弄得一清二楚, 不遗漏一点, 不放过每一个关键词语。

例如, 2012年广东卷第10题第 (1) 小题, 题干是这样的:“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以此为评讲范例, 可以这样打造:“颔联”即第二联, 即三四句, 明确考查范围;“写景”即表达方式, 明确考查角度;“多种”说明不止一种, 但只要抓住“一种”, 明确考查对象;“表现手法”, 涉及概念很多, 包括对比、映衬、渲染、烘托、讽刺、幽默、反语、夸张等, 明确考查要点;“简要”是简明扼要, 不必详实鉴赏, 明确表述要求。通过这样五个方面的打造认知, 学生在答题时就不会摸错门路和方向, 提高了评讲成效。

十、在“关系”上打造

高考语文试题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 表现最充分最频繁的是题与文、题干与题支的关系。这种客观事实摆在那里, 可并没有引起广大师生的足够重视, 无论教师讲题还是学生做题, 往往没有认真梳理和认知其间关系类型及意义, 于是学生答题如盲人摸象, 教师讲题如空中楼阁。作为评讲试题的教师, 应该意识到这是一种失误, 是对复习无所用心的表现。而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从关系上来评讲试题和指导学生, 特别是有关阅读题。评讲时, 先定位关系, 再指出正误, 接着分析原因, 最后确定方法。学生如果在考场上都这样做了, 就会大大提高答题效率和速度。

10.在打造基层党建亮点中创先争优 篇十

永德县班卡乡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以“支部共建、党群联动、和谐共促”为载体,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在打造基层党建亮点中创先争优。

支部共建:搭建乡村联创平台

班卡乡党委针对机关党支部是难点,农村党支部是重点这一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打破地域界限、跨支部、跨行业抓党建,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全乡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新提高。

机关党支部互动。俗话说“不是多面能手的基层干部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干部”。在“支部共建”活动中,乡党委把6个机关党支部的党员干部集中起来,结合工作实际探寻双方工作中的疑点、难点,开展调查研究,探寻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研究机关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方法,围绕加强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员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交流在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共同探讨创建“服务型”机关的措施,剖析双方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促进双方机关党组织建设。如:在2010年4月开展的集中培训中,政府支部李建平同志传达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农业党支部书记李忠仁同志对甘蔗种植、玉米大小斑病防治技术进行讲解,兽医站党员赵雪娥同志就生猪养殖知识作了介绍等,让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学到了多项本领,使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成为举一反三的多技术能手。

机关与农村联建。在“支部共建”活动中,一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联建,采用上级党委拔一点、基层单位筹一点、部门支持一点的途径筹措经费,用于村级活动场所、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和添置电教设备等,确保村级组织有钱办事、有址议事。政府党支部筹措资金30000多元为各村党员活动室装饰窗帘1000多平方米,配备桌椅240套。目前全乡8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都按建设标准峻工投入使用。二是机关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联创,通过共同上党课、专题学习讨论、共谋发展,关注回应热点问题,找准结合点,优势互补,激发了党员对党支部活动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党支部活动的吸引力,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教育党支部与乡党校、农业党支部等还组建创先争优宣讲队,深入各村党支部上党课、讲政策、授技术等。活动开展以来,全乡机关党支部深入共建联系点指导党建工作21次,集中上党课11场次,开展党员培训15场次,培训党员803人次,发展党员36名。三是党员干部群众联帮,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了解村情,体察民意,开展好“三个一”活动,即慰问一次群众,帮扶一户困难农户,办一件实事好事,采取“一帮一”的方式与共建党支部的困难党员群众结成250对帮扶对子,从思想上、观念上和物质上对农村党员给予帮助,同时,通过深入接触和交心谈心,使机关党员亲身体验农村生活,在互帮互助中锻炼党性,转变作风,提高素质,促进工作。

党群联动:构建资源共享格局 不断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构建乡村党建资源共享格局,树立“统筹协调”理念,不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人才资源共享。强化党建工作指导,从乡机关企事业党支部选派8名优秀党员干部驻村并担任党建指导员,指导各党支部开展好党建工作、帮助村里制定发展规划,传授发展经验,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同选拔、培育和启用一批“经济型”、“技术型”村“两委”干部,并轮流到乡机关学习,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班子的整体素质和党员的“双培双带”能力。目前有8名村副主任、文书轮流被选拔到乡党政办、统计站跟班学习、协助工作。

公共资源共享。一是统筹利用机关、企业党组织的场所、设备、信息、资金等资源,向农村党组织援建或开放党员活动室,实现机关、农村间组织阵地整合使用,实行区域内各种活动场所和公共服务设施相互开放,统筹利用。如:把各村流动党员服务站点、农民服务点、文化活动场所等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统筹使用,现全乡利用场所共享共设立了1个流动党员服务站,1个农民服务站,8个农村流动党员服务点,8个农民服务点和文化活动场所。二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建设,以乡党校、村委会、田间地头为主阵地,通过理论培训、业务培训、技术培训和实地教学等方式,拓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途径,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分片分区整合培训机构、培训力量等资源,并采用邻近统筹、片区联建等方式建立了5个“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不断提高党员的带富能力,加快发展产业能力。如:河西三个村在忙东新寨建立了烤烟种植、烘烤培训基地,放牛场村、放马场村、鱼塘村在放牛场冷水箐建立了药材种植培训基地。今年,通过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党员培训基地举办村干部培训3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多期,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1800多人次。

组织资源共享。在团委、妇女联合会、工会等群团组织中建立了2个“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党支部建立了以党员干部为带动、各阶层共同参与的村志愿队伍,开展各种帮扶、援助等群众性活动,最大程度地把群众资源转化成党建资源,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如:农业党支部组织农科员志愿队伍,筹资3000元用于全乡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免费防治;卫生院为放牛场村、鱼塘村等5名贫困病人免去了医疗费2000余元;2009年旱灾,全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了8支抗旱工作服务队,带领全乡各族人民群众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募捐抗旱资金2.15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和谐共促:各项事业喜结硕果

上一篇: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下一篇:感动在这一瞬间小学生日记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