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复习资料

2024-07-09

《数控技术》复习资料(8篇)

1.《数控技术》复习资料 篇一

1、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要注意一下三点:

一、教育技术的应用提倡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和理论为指导;

二、教育技术是以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为研究对象;

三、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教育技术的本质: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饿效果和效益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关系:教育技术中所指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这才是教育技术的真正内涵。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主要指与信息的产生、获取、表征、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有关科学技术。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区别:(1)所属学科、研究对象、研究范畴不同;

(2)目标不同(3)内容体系不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信息技术培训的关系是:信息技术培训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了基础,信息技术培训的下一步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是形成具有技术含量的教学能力。

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与作用:1)、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2)、教育技术有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新课程标准3)教育技术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2、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失忆布卢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2.《数控技术》复习资料 篇二

关键词:录井,资料,解释

油气水层解释可分为测井解释、录井解释、综合解释等, 国际上的惯例是以测井解释为核心, 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 在解释中参考和应用录井现场资料, 也称之为测井综合解释或综合解释。本文就录井资料解释中的单项录井资料解释方法进行了阐述, 说明其原理及优点。

一、录井资料解释概念和内容

1. 录井资料解释概念

录井资料解释是指由录井公司及专业的录井技术人员, 依据录井、测井、岩心分析、测试等资料作出的综合解释。录井资料解释是以录井资料为基础, 测井等其它资料为辅助, 这是其不同于测井解释以及其他家综合解释的主要特色之处。

2. 录井资料解释内容

广义的录井资料解释内容包括:

(1) 地层岩性剖面的建立

(2) 油气水层的解释

(3) 异常地层压力的解释

(4) 钻井工程施工中的异常事件的解释

录井队以及井场地质家们依据现场录井采集资料可以提供初步的解释结论, 其中, 岩性剖面建立和钻井工程异常事件预报是以现场解释判断为主的。

3. 油气水层解释的目的

油气水层解释就是要回答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 储集层的油气显示落实

2) 解释参数的获取

3) 产液性

4) 产出量

二、单项录井资料解释方法

1. 岩心等实物观察判断方法

岩心等实物观察一直是录井判断油水层的最直接有效方法, 但是, 所能看到的岩心并不是地下真实状况下的岩心, 而是取到地面以后常温常压下的岩心, 在取心的过程中, 岩心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分析研究地面岩心实物观察的现象, 反演到地下岩心的本来面貌, 在试油资料的验证下, 得到岩心从地面到地下的规律性认识, 这个过程就是岩心观察判断油气水层的过程。

1) 岩心资料的影响因素分析

(1) 温度、压力变化的影响。地面岩心由于温度、压力降低, 岩心孔隙中油气瞬间就将大量逸散, 并且随着放置时间增加而不断逸散, 比如, 岩心出筒时能看到原油外溢现象, 而岩心久放后, 就只能看到残存于岩心表面的原油外溢后侵染的痕迹了。

(2) 钻井液侵入的影响。目前多数钻井方式都是过平衡钻井, 钻井液侵入的影响不可避免, 一方面驱替了岩心孔隙中的部分原油, 降低含油饱和度, 一方面泥浆滤液进入岩心后造成含水假象, 在钻井液侵泡时间较长的岩心或者破碎的岩心, 以及岩屑、井壁取心, 钻井液侵入的影响就更大。

(3) 储集层自身特性的影响。孔隙性储层, 高孔渗岩心受钻井液侵入影响大, 侵入环深, 地层含水与泥浆滤液不易区分, 造成油层与油水同层的混淆;低渗透高含泥岩心, 泥岩吸水, 含水特征难辩, 储层压后产液性质判断难。洞、缝性储层, 油气逸散很快, 非岩心手段, 或者不及时和正确地观察岩心, 都极易漏失油气显示, 同时, 含水性观察也更难。

(4) 原油自身物性的影响。气油比高的油层、凝析油层、轻质油层, 油气逸散快, 含油产状以及饱满程度与实际相差很大, 在高孔渗岩心中, 不易与产水层区分, 低渗透岩心中, 不易与低产层或干层区分。中、重质油及稠油层, 岩心呈现出的含油产状往往较高, 不易区分油层和残余油饱和度较高的差层或产水层。同时, 由于岩心含油与地下原油组分的差异, 岩心含油颜色常常与原油实际颜色有较大差异的。

(5) 人的视觉和认识差异

2) 有效含油厚度及含油规模的确定

录井采集到的只是井筒柱状岩心 (岩屑是破碎的岩心, 井壁取心是横向的断点小岩心, 以下将三者都统称为岩心) 的资料, 在井筒以外的较大空间上, 搞清真实的含油分布状况需要与测井曲线结合, 需要与井间资料对比, 因而, 首先要对岩心归位, 落实含油位置, 建立纵、横向的含油剖面。根据岩心含油产状、饱满程度和储层物性, 结合地化等分析资料, 落实不同位置含油岩心的含油性, 扣除不含油以及无效含油井段, 划分有效含油厚度, 确定储层含油规模。

3) 含油丰度和渗流能力的确定

由于岩心受钻井液侵入以及油气在常温常压下自然挥发的影响, 孔隙中液态可流动部分的原油将不同程度地被驱替或逸散, 当可流动原油只是部分地被驱替或逸散时, 一次观察时还可以看到孔隙中液态的原油, 而如果液态可流动原油全部地被驱替或逸散时, 岩心能看到只是赋着于孔隙或岩石颗粒表面的残余油, 因此对岩心的含油现象应该综合辨证地分析认识。

4) 含水性及产液性质的判断

所有的储层都不同程度地含水, 即, 岩心可不含油气, 但一定含水, 只是有的水可动, 称为可动水或自由水, 有的水不可动, 称为束缚水。油水相对渗流曲线表明, 当水相相对渗透率为0时, 水不流动, 此时的含水饱和度为束缚水饱和度, 当Krw大于0时, 储层就要产水, 当Krw很大时 (Kro→0) , 储层就只产水。研究岩心含水性对储层产液性质的判断是非常关键的。

三.单项资料的可信度评估

1.资料的真实可靠性分析。由于测、录井资料受当时的测、录井环境影响, 测量值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比如, 不同的钻井液性能对测井参数和气测分析参数都有较大的影响, 地化分析受分析时间、取样位置等因素影响较大, 等等, 资料的影响因素分析是正确应用单项资料提供的参数和结论的前提。此外, 针对特殊、矛盾的现象应分析首先分析其它的客观或人为因素的影响, 确定资料的真实可靠程度。

2. 单项资料有效参数优选和权重确定。

各项资料分析方法不同, 其反映储层特征现象的侧重点不同, 在反映储层某方面的特性的可靠程度也不同, 因此在分析资料的真实可靠性前提下, 优选各项资料有效分析参数、综合处理参数、图形处理表征参数, 用于多参数图版解释以及定量参数标准解释, 根据区块统计的单项解释符合率, 确定单项资料解释结果的权重, 用于单项资料的综合定性判断。

总之, 单项录井资料解释方法是综合录井资料解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录井开展油气显示半定量、定量解释与综合解释评价提供了首要的技术基础和研究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彬凌, 李黔, 王悦田, 综合录井水平井地质导向方法探索[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年第12期[1]赵彬凌, 李黔, 王悦田, 综合录井水平井地质导向方法探索[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年第12期

3.信息技术课如何进行复习 篇三

关键词:信息技术;复习形式;采取方法

遗忘是学习的大敌。对于遗忘的进程,各国心理学家很早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作了大量的研究。艾宾浩斯实验表明,每个人的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就是著名的遗忘曲线。许多专家和学者对遗忘进行了研究,发现学习以后在最初的很短的时间里就会发生大量的遗忘。如果过了很长时间,直到考试前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了。我们学习和掌握了遗忘规律理论,目的就是要把它应用到教育之中,指导学生利用遗忘规律合理地进行复习,以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对信息技术课复习好多老师没有去足够的重视,我感觉与其他学科的复习有一个距离,怎样合理地进行信息技术的复习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做法。

一、常用的复习方法

1.及时复习

信息技术课的结构中,最后一个内容就是总结,这是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概括,也就是说,总结的内容是这一堂课要求掌握的知识,这个部分很重要,不能省。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这一环节,根据知识内容的不同,我会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总结,通过回顾和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回忆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通过总结,让学生达到掌握程度。

2.分散复习

初中信息技术是学校课程设置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每周1-2学时,属于会考性质的课程,属于三类科目(一类科目语、数、外,二类科目是政、史、地、物、化,三类科目是音、体、美、信息),三类科目的特点是所学知识全部在课堂上完成、掌握、巩固,课外没有作业,每个学期一类科目复习时,三类科目完成考查,学期授课时间在三十教时左右,信息技术要像一类学科那样安排整课复习是不可能的,因此,信息技术复习必须采取分散复习的方法。由于信息技术的知识量并不是很大,所以,我的做法是在课堂结构中,在新课授课前安排一个复习内容,复习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复习上一堂课的知识,二是复习与这一堂课相关联的准备性知识,三是有的放矢地安排一些概念知识。前两个方面是课堂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第三个方面是专为巩固知识而增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复习巩固以前的知识,做到细水长流,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减少了考前的复习时间。另外,分散复习是指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复习一次或把一些知识技能有目的地掺杂到其他内容学习之中,使学生反复接触这些知识,从而在不知不觉之中掌握这些知识。

3.集中复习

我的做法是把集中复习分为章节的复习和每周、每月的复习。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章节复习作为集中复习的主要形式。每个章节结束以后,利用三分之一节课左右的时间进行复习,这个过程主要以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为主。根据遗忘理论,章节以后,大部分学生对这一章节的知识的遗忘已经超过一半了,如果再不及时复习,这些章节的内容很快就会被遗忘干净,所以,章节之后的新课授课中,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结构中安排一段复习时间,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我把这个章节的复习看做是固定的形式来执行。

二、采取相应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在教学教程中,我采用以下方法来达到提高复习的效率。

1.“寓教于乐”是提高复习效率切实有效的方法

学生总是喜欢以“玩”为乐,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尽可能把一些理论或技术题,制作成游戏形式,让学生以得分的形式来复习,学生以得高分为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复习效率的作用,效果极好。

一般我采用网页的形式来制作简单游戏,主要以得分的形式吸引学生,题目随机反复出现,以得分高低为判断,使学生在玩中学。由于本人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这种游戏的制作还是初级阶段,还不能算真正的游戏,如果游戏能达到一定的水平,效果还要明显。这种“寓教于乐”的复习方法一般是不占学习时间的,只是利用课余时间和眼保健操时间进行。学生利用这个时间自行复习,一般每周可利用5~7分钟的时间。

2.兼顾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有侧重点进行复习,效果更佳

信息技术的考查分两个部分,一是理论知识部分,一是理论化了的操作技能(我们用的是龙芯教材,不是省编教材,考查采用的是笔试形式)。新课程倡导的是体验的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的内容很大部分只是达到了解程度,龙芯教材也遵循新课程标准,所以,在组织复习时,注意把握知识部分与操作技能方面的复习,在基础知识方面,把握好学会、掌握、了解三个层次,有侧重地进行复习。复习时,注意理论题和操作题的关系,结合起来复习,理论能指导操作题。反之,操作题能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效果会更佳。

3.对重点内容和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全面的内容反复进行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我注意学生平时知识的掌握程度,平时注意积累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有关情况,然后根据学生平时的状况组织复习,对重点内容或学生平时掌握知识有问题的方面或不全面的问题,采用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形式反复组织题目,以起到有的放矢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时候,有些知识和操作技能,必须达到过度学习的程度。

4.运用信息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来提高复习效果

信息技术考查采用的是纸质形式,而复习却可利用信息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进行复习,形式独特,效果明显。如龙芯教材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信息的概念地图表达》,其内容是思维导图,学生学习了思维导图,在复习时就派上了用场,利用思维导图,把所学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组织起来,这样复习,章节清楚,思维清楚,条理清晰,识记的内容清晰,学生的知识巩固也符合科学,复习效果明显。

5.提倡学生自己总结复习,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让学生自己总结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是复习的最高形式,如果学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学生的知识体系将自然而然得到巩固。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提倡这一点,在这个方面,我的主要做法是引导和指导。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比较简单,但也取得了实际的效果。

4.家政与生活技术复习资料 篇四

第一单元 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一 追寻理想的家庭生活

1.2.3.4.家庭是幸福最直接、最方便、最可靠、最持久的源泉。

生活质量是指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的全面、综合的满意程度。生活质量高低的衡量标准是丰裕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和谐。

快乐指数——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以愉快生活时间的长短作为快乐指数的指标来衡量人们愉快的程度。

5.每个家庭不同结构、规模、价值取向,决定了在创建幸福生活时所具有的个性化特点。6.家政是指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对家庭生活进行科学化设计与管理。

7.家政涉及到物质方面,如衣食住行等,还还包括生活方面,如家庭人际关系、休闲娱乐、艺术修养等。

8.家政的内容主要有:居住与环境、食品与营养、服装与织物、儿童养育、家庭关系等方面。

9.学习家政的重要意义

a)协调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b)了解儿童成长规律和教育儿童的恰当方式,有助于孩子健康发展 c)掌握家务管理的科学方法,提高家务劳动效率,缓解家务带来压力 d)运用科学的家庭理财策略,开源节流,确保家庭生活物质基础 e)学会家庭保健的一般知识和技法,保证家庭成员健康享受生活 10.家庭理念:人们对家庭生活的认识和看法,它涉及到家庭生活的各个层面,如家庭管理、家庭教育、家庭理财等等

11.中国传统家政理念:敦亲:正家而天下定矣;家齐而后治国

贵和:家和万事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重教:“孟母三迁”、《学记》、《劝学》勤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两本书:《朱子家训》《颜氏家训》 12.外国的家政理念:独立

平等 13.走向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a)学会选择:要为自己所做选择负责任

b)学习家政:可以尽可能预防问题发生,储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要从小树立家政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 家庭文化与家庭生活

1.文化的概念:人类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家庭文化的概念:发生在家庭内部,由家庭成员共同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步创造并共同遵守的,带有家庭特色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总和。

3.家庭文化的特征:自发性、继承性、稳定性、凝聚性、导向性 4.家庭文化的构成与形成

a)物质文化:以各种物质形态出现的家庭文化。如家居布置、环境设计等 b)规范文化: 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交际习惯、习俗、家庭制度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分配、相互关系。

c)观念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家庭文化。表现为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情操。包括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审美观念、道德情操、文化追求、心理素质和是非判断能力等。

5.在家庭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民族、社会制度、宗教、历史等方面都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6.家庭成员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状态、伦理道德、行为方式、兴趣爱好或多或少会存在差异,他们的综合素质或是某些专长也将会决定其家庭文化的特色和发展。但有时也会由于个人的努力,家庭原有的文化氛围发生变化。

7.家庭生活方式

是指一个家庭在一定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中,为谋求自己的存在与发展而选择、确立的日常生活诸方面的构成方式和实现方式。包括这个家庭谋求生活资料的方式、消费方式、精神需求的满足方式、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交往方式和社区活动方式等。

8.家庭生活风格是家庭生活方式个性化的表现形式。

三 生活科技与家庭生活 1.科技与家庭生活

a)科技发展影响人们生活观念 b)科技发展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2.科学素养与家庭生活

a)科学素养(Sicence Literacy)是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构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补影响的有机整体。

b)不科学的行为会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应强化自身的科学素养。3.技术素养与家庭生活

a)技术素养(Technology Literacy)是由理解技术、选择技术、使用技术和管理技术构成。

b)

技术素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主动运用技术的意识。

第二单元 和谐有序的家庭生活

一 家庭管理的实施

1.家庭管理的概念:家庭管理是指选择并运用有效的方法和资源,以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达成家庭生活目标的活动。

2.家庭管理的目的: 使家庭生活有条不紊的进行,营造出一种安定、祥和的氛围,让家人感到生活舒适、愉快。3.家庭管理的内容包括家庭经济管理、物资管理、饮食管理、环境管理、娱乐管理、安全管理、家务管理等。4.家庭资源:合理利用各种家庭生活资源是家庭管理的核心

家庭资源包括一个家庭内部具有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家庭生活环境中的自然与社会资源。右图

5.家庭管理的原则: 首先要遵循柔性原则。其次要遵循平等、民主的原则。再次要具有科学的、与时俱进的观念。

6.家庭管理实施的步骤:家庭管理本质是一种管理行为,家庭管理过程一般经历计划、组织、执行、控制四个一般性的实施步骤。7.计划环节的核心内容则是制定家庭生活目标。家庭生活目标可按目标的大小与达成目标的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8.家庭事务的管理:

生活资源的统筹:

人员分工: 人人参与、激发家庭成员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时间安排: 确定时间法、周期规律法、顺路搭车法、见缝插针法等。

空间利用: 合理布置居室、巧妙收纳、科学美化使家庭空间得到充分利用。财与物的使用:修理改造、功能创新、一物多用。

社会资源的运用: 政策法规、福利机构、社会服务和商业服务等资源的使用。9.家务工作

a)家务工作ABC法:将家务工作按其重要程度或紧急程度排除次序,A类最优先安排完成,以此类推。

b)家务工作简化法:一是家务工作量的减少。二是家务工作要求适当降低。三是家务工作过程的优化。c)家务工作快乐法 二 人及关系的协调

1.家庭人际关系:也称家庭关系,是家庭成员依自身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

2.家庭关系主要包括 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等。

3.和谐、平等、民主、和睦的家庭关系是家庭管理的润滑剂和家庭幸福的催化剂。4.不同家庭成员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a)青少年富有朝气,憧憬未来,敏感冲动,反应强烈 b)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承担家庭重任,稳重务实

c)老年人阅历丰富,既喜欢追忆往事,又希望老有所为。

5.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明确和承担自己的责任;理解和体谅其他家庭成员的责任;家庭有需要时主动承担责任。

6.家庭人际交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利用语言、文字、动作、表情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过程。

a)血缘与亲情: 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和朝夕相处的亲情。正确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应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即家庭伦理。合理、文明的家庭礼仪可以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b)沟通的艺术

耐心倾听,得体应答,坦率而不鲁莽,坚定而不生硬,互相理解与信任。c)夫妻之间的沟通

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多注意对方优点,多赞美和欣赏,多提携和帮助。d)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

找准自己的位置,调整好心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子女应多体谅父母的用心,多分担家务,多表达一些尊敬和关心。多公开、坦诚、无拘无束的交谈。

家庭成员还可以以书面的方式交流感情,一条短信,一张便条,一封邮件,一枚贺卡„„ 也可以采取非语言形式:微笑、眼神、眼泪、拥抱、叹息、无声的帮助„„ 7.家庭矛盾的解决

a)保持冷静

视点转移法和暂时回避法

b)就事论事

对事不对人,不提过去的事,不起别人家的事 c)互谅互让

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自我批评 8.家庭危机的应对

a)家庭危机

家庭遭遇的是家庭成员生活发生变化的重大事件。可能是一些人的幸福的终止,也可能是另一些人追求更大目标的契机。

b)家庭危机的种类

失业、灾难、家庭解体、亲人离世等等 c)家庭危机对生活的影响

d)摆脱家庭危机的策略: 未雨绸缪; 积极面对;相扶相持;转变角色;科学救助 9.家庭法律关系

有关的法律知识: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母婴保健法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等。三 家庭氛围的营造

1.家庭氛围:家庭凝聚力、生活情趣

2.家庭活动的设计与家庭氛围的营造: 家庭日常活动、特别的日子与特殊的事件 3.学习型家庭的构建

第三单元 经济高效的家庭生活

一 家庭理财与生活

1.家庭理财 家庭对金钱的筹划、运用和管理。主要包括家庭理财计划和预算、家庭消费、家庭投资三个方面。

2.家庭理财计划和预算

是指根据家庭情况对家庭收入、支出做计划性的安排和调节。3.家庭消费 是指家庭购买商品或付费享受服务的各种活动。

4.家庭投资 是指以获得收益为目的而运用资金的行为。包括保障性投资(如储蓄、保险、债券等)和风险性投资(如股票和房产等)

5.家庭理财对生活的影响:家庭稳定、生活秩序、工作效率、人际关系、个人心理平衡、经济保障、生活质量等等方面

6.家庭理财方式:即家庭中的钱财物由谁管,如何管,涉及家庭理财的管理、组织形式。7.影响家庭理财方式的因素:

a)家庭经济水平:是影响家庭理财方式的最基本的物质因素。b)家庭成员结构

c)家庭文化: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在在家庭文化对理财方式的影响中起着核心作用。8.家庭理财方式的选择:民主协商是英明决策的前提,人尽其才、物尽其力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公开、透明、公平是保持和睦的秘诀。二 家庭收支与消费

1.家庭理财计划

计划是理财成功的关键

a)合理的理财计划要考虑家庭所处时期。一个家庭从建立到解题一般要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解散期五个时期。P89 b)合理的理财还要考虑家庭成员的特点,如能力、职业、爱好等。

c)指定合理的理财计划,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 估量机会、确定理财目标、了解理财工作前提条件、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确定理财方案、预算量化理财计划 d)理财可采取“滚动计划法”

2.家庭预算,是指对家庭收入、支出等作遇见性的安排。

3.家庭收入:通过各种渠道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的总和。家庭收入一般包括:

a)从工作单位领取的工资、奖金、津贴,从事农林牧副渔劳动所得等; b)劳保福利性收入,如交通费、出差补助等; c)从事第二职业的收入,如家教、技术顾问等;

d)其他现金收入,如存款利息、股票交易获利、遗产、退休金等。4.家庭支出:是指家庭通过各种途径所购买、消费的款项的总和。常见的家庭支出项目有:

房租、水电费、食品、衣服、医疗费、教育费、交通费、通讯费、旅游费、交际费、购置家用电器和家具等日常耐用品费用、个人所得税、消费税、捐款、赡养费等。5.编制家庭收支预算,有以下步骤

a)确定预算周期 b)设计预算表格 c)计算本期收入总和

d)安排家庭支出并计算总和 e)计算本期储蓄额

6.家庭消费结构:是指各类家庭消费资料在家庭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家庭消费资料一般分为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三大类。7.消费资料比例的计算:比例法和对比法两种

a)比例法:(某一类资料消费额/家庭消费总额)*100%=消费资料百分比 b)对比法:A类资料消费额:B类资料消费额=A、B两类消费资料之比

8.消费结构的分析: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消费规模、消费比例、消费主体、消费对象。

除以上因素,还需要考虑家庭的实际需要和家庭收入的情况。

9.合理的消费结构的设计,有定额法和定比法。定额法即每月收入中划出固定钱数用于各类消费资料,专款专用。定比法即每月设定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各类消费资料。

10.导致非理想消费的心理主要有:炫耀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补偿心理、逆反心理、贪便宜心理。11.理性消费:

a)运用W、H法制定消费计划:买什么、为什么买、什么时候买、什么地方买、谁去买、怎么付款

b)理性消费需要抵制广告的诱惑 c)理性消费要防范消费中的陷阱

12.消费中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3.信贷消费:指以个人在社会的信用地位,取得银行的贷款提前购物消费,及时实现需求愿望的一种现代消费模式。

14.家庭中的信贷消费主要包括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消费。还包括典押、民间贷款等。15.个人消费贷款指来自银行专款专用的贷款。目前有:购房、住房装修、购车、耐用消费品、旅游、用于出国留学的贷款等。

16.信用卡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签发给那些资信状况良好人士的一种特制卡片,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凭证。

17.信贷消费方案的设计,要考虑:对信贷消费商品的需要程度、贷款是否合算、为了的偿还能力、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保险。三 常见的家庭投资方式

1.保障性家庭投资方式主要有储蓄、保险和债券等。2.储蓄。充足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是家庭理财的生命线。

a)储蓄方式:柜台、借记卡或ATM b)储蓄的种类:定期、活期和定活两便。

3.保险。常见的家庭保险有 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和医疗保险等。

4.保险选择的原则:评估家庭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将家庭最重要的、最容易遭到意外的以及单位或社会福利所不能保障的人或项目首先列入保单。

5.购买保险应注意: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信誉、保险代理人的资格和业务水平、保险合同的具体条款等。利用《保险法》保护自己。6.债券,是由政府和金融机构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7.家庭风险形投资主要有股票、房产、黄金等。8.几种投资方式的对比请参照课本108-118页

9.风险性家庭投资的基本原则:安全保本为先,利润为次;分散投资风险;随时变现能力;树立法律意识。

第四单元 健康安全的家庭生活

一 生活方式与健康

1.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生理的、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2.健康的三个状态:健康、亚健康、疾病。

3.影响健康的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等。4.生活方式因素又称健康行为因素,包括嗜好(吸烟、酗酒、吸毒)、饮食习惯、风俗、运动等。生物因素有遗传、生长发育、衰老等。

5.健康与日常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重视运动和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 6.不同年龄阶段的家庭成员的身体发展特点与保健:

a)婴幼儿

i.呼吸道防御功能差,易着凉;易消化不良;逐渐发展自己的思维、个性和自主行为,问很多为什么。ii.要求:保证婴幼儿摄入充足的能量和营养,关注习惯养成和个性的形成。b)青少年

人生中最健康、疾病最少的时期。

要求:充足营养,劳逸结合,正确看待青春期的变化,家人应给以及时的肯定、支持或干预和矫正。c)中年

i.身体的巅峰时期,但不注意健康保健辉过早衰老、进入更年期甚至死亡。ii.更年期是向老年的过渡时期,人体机能开始衰退,发生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如骨质疏松、活力下降、性格变化等,因人而异。iii.要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及富含钙质食物,作为家人应督促其有规律的运动、注意情绪变化、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让其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d)老年

人体机能全面衰退时期。老年人患缺钙、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的概率不断增加,常产生孤独、怀旧感。

家人应多于老人交流、沟通,帮助老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积极的面对生活。

二 疾病预防与常见病症的家庭护理 1.疾病的预防

a)传染病蔓延

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的关键环节。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传染病的根本环节。

b)慢性病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是慢性病的最主要致病因素。2.身体状况的日常观测:

a)量体温(甩至35摄氏度以下,腋下10min,加0.5度或肛门3min减0.5度,口腔为标准读数。使用前后酒精消毒。口腔测量前不喝热水。)

b)测脉搏(手部测脉搏、颈部测脉搏。放松状态,成人60-80次/分,幼儿100-120次/分。均匀有力)

c)测呼吸(观察胸腹部起伏。一分钟次数。正常呼吸与正常脉搏1:4~1:5,年龄越小,呼吸越快。运动和情绪激动加快,休息和睡眠加满。)

d)量血压(端坐或平卧。血压计放平,袖带里肘窝2-3cm,松紧可放入一指。听诊器贴肱动脉。正常人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注意使用完毕说明。)e)观察大小便

f)观察眼睛、嘴唇、指甲、等 3.常见症状的家庭护理

a)发热

腋下高于37℃或一日之内体温变动超过1.2℃。发热分为超高热(45℃以上)、高热(39.5℃以上)、中等热(38.6-39.5℃)和低热(37-38℃)。发热持续2-4周称为长期发热。

发热是人体对抗疾病的正常反应,不明原因不能急于服用退烧药物。b)头痛

常见的主要有外感谢头痛、血管性头痛、贫血性头痛等。先辨别属于哪一种再采取措施。正确家庭护理:1.让病人卧床休息,测其血压。2.头痛厉害课适量服用止痛片。3.陪护病人到医院做相应诊断和治疗。

c)消化不良

吃易消化、无刺激或刺激小的食物,以恢复消化能力。同时要保持心情愉快乐观,适度休息,保暖,锻炼。必要时遵医嘱适量服药。

4.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

a)感冒

治疗不当会引发气管炎、肺炎、肾炎、心肌炎诱发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牛皮癣等!!

护理:休息,多喝开水;对症治疗;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c;感冒者戴口罩;室内通风消毒。b)中暑

措施:

i.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毛巾包冰块敷于头颈; ii.凉水擦身,尤其是肘窝、腘窝、腋窝、腹股沟等,或用电风扇吹但不要直接对着病人; iii.少量多次饮用含盐饮料、冰水、果汁等; iv.高热和神志不清的病人除上述处理,还要及时送医院。c)高血压

措施:定时测血压;定时服降压药;注意饮食,低盐低糖低脂肪,戒烟酒;坚持适当运动,谨防跌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恼怒、激动,以防中风。d)糖尿病

i.饮食总原则:总量控制;平衡结构——荤素搭配,多样饮食,粗细搭配,不偏食;合理营养——适量碳水化合物,中等优质蛋白,低脂肪,新鲜水果蔬菜,合理分配三餐:、1/

5、2/

5、2/5或1/

3、1/

3、1/3或四餐1/

7、2/

7、2/

7、2/7,控制盐糖摄入。ii.其他注意事项:用药时间,饮食前30min;定期测血糖以调整用药;防感染,外伤、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早发现早治疗; 身边常备食品,如水果糖或饼干,以备药量不准或空腹服药导致的低血糖;外出时随身携带有姓名、年龄、病史、住址、联系电话的卡片;适当运动。

e)心绞痛、中风、老年骨质疏松、冻疮等减课本151页。5.急性病症的家庭应急处理

a)鼻出血

i.松衣领坐下,头稍前倾,捏住鼻孔10-15min; ii.血未止,用棉球压鼻腔,再捏10-15min,同时用冰毛巾敷于额部鼻根部; iii.若血止住,静坐片刻,3小时内不擤鼻涕; iv.若仍不止,送医院。b)烧烫伤

i.烧烫伤程度:

I度,只伤及表皮,皮肤发红肿胀、火辣辣地痛; II度,伤部皮肤起水泡、发热、疼痛难忍;

III度,伤部皮焦肉烂,严重伤及胫骨。II度和III度应到医院治疗。ii.护理:

观察几度烧烫伤;

趁伤口未肿胀脱去戒指手表和紧身衣物;

小面积伤用冷液体冲洗,深度用干净无绒毛布块覆盖,送往医院; 化学烧伤用软刷清除化学剂;

及时补充水分;不在伤口涂油类、乳膏、洗液,不将水泡弄破; 口部烧烫伤,可含冰水或持冰激凌。

c)跌倒外伤

i.了解跌倒过程和身体着地受伤部位; ii.察看受伤部位,若有皮肤初学,局部包扎止血; iii.医院拍X片,头部应考虑做CT,以检查有无骨折和脑出血。3-7天若有异常及时送医院; iv.对易发生跌倒的家居环境做改进

6.造成家庭环境污染的因素

a)有害有毒材料及其释放出的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石棉即人造矿物纤维、铅、氡气、甲醛、苯和苯系物、放射性物质等,厨房油烟等。

b)不合理的光线运用和色彩搭配 c)家用设备产生的噪音、电磁辐射等 d)家用日用品及垃圾

e)家庭中的生物

易滋生细菌的场所,家养宠物

7.保护家庭环境的措施及防范和消除家庭环境污染的方法参见课本158-159页。8.家庭备用药箱与应急预案设计,课本160页 三 事故与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 1.树立事故防范意识。2.事故隐患的检查与发现:安全用电、安全用气、安全交通、防盗防骗的检查P163 3.安全预案:P165 4.常见事故的应急措施

5.雷达原理与对抗技术 复习资料 篇五

二、1察的技术特点。、简述现代雷达对抗信号环境的特点和雷达侦P9,P11(1)辐射源数量多,分布密度大,脉冲重频高,信号交叠严重。(2)信号调制复杂,参数变化范围大,且多变、快变。(3)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以及诱饵雷达和虚假雷达信号日益增多。技术特点:

1、作用距离远,安全隐蔽性好,获取信息多而准

2、简述tTOA测量。P92 3技术特点。、简述雷达对抗的基本条件、基本方法及主要P3 基本条件:雷达发射电磁波;侦察机接收到足够强的雷达信号;雷达信号的调制方式和参数位于侦察机处理能力之内;侦察机能够适应其当前所在的电磁信号环境。基本方法:破坏雷达探测目标的电磁波传播空间特性;产生干扰信号进入雷达接收机,破坏其检测目标和测量目标信息;减小目标的雷达截面积。技术特点:宽频带、大视场、复杂电磁信号环 境;瞬时信号检测、测量和快速、非匹配信号处理。4优点:、简述脉冲压缩雷达的优缺点。

1、通过匹配压缩处理获得高的距离分辨率。

2、脉冲宽度与有效频谱宽度这两个参数可以独立选取,增加了雷达波形设计的灵活性。

3、宽带信号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缺点:

1、存在距离和速度耦合,影响测量。

2、存在距离旁瓣,通过加权处理抑制旁瓣。

3、收发系统比较复杂,在信号产生和处理过程中的任何失真,都将增大旁瓣高度。5信号分选和识别;引导干扰方向;引导武器系、简述测向定位的作用。P51 统攻击;提供告警信息;提供辐射源,方向和位置情报。

三、12、RCS3、UWB;雷达反射截面积;超宽带 4、5、DBF;数字波束形成

6、PDWELINT;脉冲描述字;电子情报侦查

7、STFT;短时傅里叶变换、ESM;电子支援侦查

6.中小学教育技术复习资料 篇六

模块1 培训准备 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教育技术定义

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信息技术要求:

1、有自己的电子邮箱,能收发电子邮件,给多人发送和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在地址簿中保存邮件地址。

2、会登陆论坛注册并发帖。模块2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定义

教学设计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1 System Design),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教学设计的特点

1.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性

2.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性与创造性

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

4.教学系统设计的具体性 教学系统设计的作用

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

由于“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不论是从理论基础还是从实际的设计方法上看,都是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这两种教学系统设计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要想理解和掌握“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并不困难,只需了解以教为主ID和以学为主ID的理论基础,再把前面所介绍的有关以教为主ID和以学为主ID的具体设计方法与步骤结合起来,并加以适当的补充就可以了。

为了更好地比较、分析和理解双主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与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灵活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受”教学分支;

(2)在“传递—接受”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同时也可采用其他的“传递—接受”策略(甚至是自主学习策略)作为补充,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3)在“发现式”教学过程中也可充分吸收“传递—接受”教学的长处(如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和促进知识的迁移等);

(4)便于考虑情感因素(即动机)的影响:在“情境创设”框(左分支)或“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框(右分支)中,可通过适当创设的情境或呈现的媒体来激发学习者的动机;而在“学习效果评价”环节(左分支)或根据形成性评价结果所作的“教学修改”环节(右分支)中,则可通过讲评、小结、鼓励和表扬等手段促进学习者三种内驱力的形成与发展(视学习者的年龄与个性特征决定内驱力的种类)。

由于具有两个分支(右分支对应“传递—接受”教学,左分支对应“发现式”教学),所以显然它应能支持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这两类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此外,由于这两个分支既有公共部分又可相互跳转,因而还可方便地实现双主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要求。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具体教学策略,例如“合作学习”策略还可进一步细分为“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不同子策略,“自主学习”策略也可进一步细分,加上有些策略之间可以相互跳转且有多条不同的出口通路,因而上图能够适用于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况。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何克抗教授在1998年提出的。他在深入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研究所出现的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教师主导作用以及过分强调学习环境设计而忽略自主学习设计等偏向后,提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1)教学目标分析

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是要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总教学目标出发,逐步确定出各级子目标并画出它们之间的形成关系图。由形成关系图即可确定为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如前所述,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由于主题包含在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即知识点)之中,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得出总目标与子目标的形成关系图,即意味着已经列出为达到该教学目标所需的全部知识点,据此即可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关注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智力因素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分析。

(3)学习情境创设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同化与顺应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情境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能激发联想,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4)信息资源设计与提供

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以帮助。

(5)自主学习设计

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作不同的设计。

(6)协作学习设计

设计协作学习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整个合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皆由教师提出。合作学习环境的设计通常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学习的主题事先已知;二是学习主题事先未知。多数的合作学习是属于第一种情况,但是第二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也会经常遇到。

(7)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

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这一步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信息技术要求:

1、在word或wps中编写、修改教学设计,并及时保存。模块3 选用教学的媒体 教学媒体的概念:

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时,则被称为教学媒体。教学资源管理:是指通过对教学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和评价,以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教学资源管理包括硬件资源的管理和软件资源的管理。教学媒体的特性

教学媒体除了具备一般媒体的共同特性之外,还有自己独有的个别特性。

1.表现性:也称为表现力,指教学媒体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空间特征:指事物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时间特征:指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持续时间、出现频率、节奏快慢等;运动特征:指事物的运动形式、空间位移、形状变换等。

2.重现性:也称为重现力,指教学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把储存的信息内容重新再现的能力。

3.接触性:又称为接触面,指教学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递到学生的范围的大小。

4.参与性:指教学媒体在发挥作用时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模型、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媒体提供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可能,使学生可能随时中断使用而进行提问、思考、讨论等其它学习活动,行为参与的机会较多;电影、电视、无线电广播、多媒体计算机等媒体有较强的感染力,刺激学生的情绪反应较为强烈,容易诱发学生在感情上的参与。

5.受控性:指教学媒体接受使用者操纵的难易程度。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分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越来越多。依据不同的标准,教学媒体可分为多种类型。

1.按照媒体使用时用“电”与否,可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两大类。

2.按照媒体的制作方式,可分为印刷和非印刷两大类。

3.按照媒体的物理性能,可分为光学投影媒体、电声媒体、电视媒体和计算机媒体等4类。4.从传递信息的范围来看,可分为有限接触和无限接触等两类。

5.从能否及时反馈信息来看,可分为单向和双向两类。

6.从传递信息与现实事物的关系来看,可分为实物型、模拟型和符号型等三类。

7.从使用者对媒体的可控性来看,可分为可控型、基本可控型和不可控型三类。

8.根据使用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教学辅助媒体和学生自学媒体。自学媒体是指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学生可进行自学的媒体。

9.按媒体呈现的形态,罗纳德·安德森(Ronald.H.Anderson)将媒体分为10大类:

听觉媒体、印刷媒体、听觉-印刷媒体、静止图像投影媒体、听觉-静止图像投影媒体、活动视觉媒体、有声活动视觉媒体、实物媒体、人类与环境的资源、计算机。

10.根据教学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不同,分为非投影视觉媒体、投影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和综合媒体等5类。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

(1)依据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3)依据教学对象(4)依据教学条件 选择教学媒体的原则

1、最优决策原则

2、有效信息原则

3、优化组合原则 模块4 理解和熟悉信息化教学资源 信息化教学资源

是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数字化素材、课件、数字化教学材料、网络课程和各种认知、情感和交流工具„„。常用教学媒体

挂图、标本、模型、实验仪器

教科书、文献资料

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影片、幻灯片

光盘(CD-ROM、VCD、DVD)、硬盘

网络

常用多媒体素材的文件格式:

一、文本

.DOC: Word文件格式.TXT: 是纯文本文件.WPS: WPS文件格式.wri: 写字板文件

二、图像

.BMP Windows位图文件

.JPG JPEG图像文件格式.GIF 图形交换格式文件.tif 标记图像格式文件

三、动画

.mov 动画文件

.swf Flash动画文件格式。

.gif GIF格式是常见的二维动画格式。

四、视频

.AVI Windows视频格式

.wmv 微软开发的视频文件格式.DAT VCD视频文件存储格式。

.mpeg MPEG视频文件

.rm

Real video流媒体视频文件

五、音频

.WAV 标准的Windows声音文件.MID 乐器数字接口音乐文件

.MP3 MP3是以MPEG Layer 3标准压缩编码的一种音频文件格式。.ra

Real Audio流媒体音频文件

.wma 微软开发的用以联代mp3的音频格式 模块5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处理 获取不同素材的常用方法:(要求大家会用就可以)

1、文本素材的获取和处理

来源有键盘输入、扫描、网络电子资源中获取。

2、图形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从资源库中查找或从素材光盘中寻找及网上寻找。

3、音频素材的获取和处理

一、光盘或mp3素材光盘中获取。

二、资源库。

三、网上查找。四CD、VCD中获取。五是从录音带中获取。

六、从课件中获取。

七、原创。

4、视频的获取和处理

从资源库、电子书籍、课件、录像片、网上、VCD、DVD中获取。最方便的方法是用超级解霸进行采集。

基于网络的检索学科信息化资源的几种常用方法:

1、利用专业网站或专题网站进行检索。

2、利用搜索引擎查找

3、利用专业的数据库进行检索

4、浏览的方法(1)偶然发现

(2)顺“链”而行(3)书签浏览

5、分类目录和网络资源指南检索

6、利用专用搜索软件进行检索 信息技术要求:

1、学会素材资源下载方法。

2、掌握管理资源的方法。(建立文件夹,并将文件夹整理)

3、对图片素材的简单加工。(如:调整图片的大小、剪贴图像、切换格式、添加文字)

4、使用浏览器的“收藏夹”和“历史记录”收集常用网站。模块6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集成与开发 课件的分类:

助教型、助学型、单机型、网络型、演示型、交互型。本模块信息技术要求: 教学演示课件的制作

1.教学演示课件

内容

演示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制作教学演示课件的常用软件

PowerPoint

WPS Office

要求

了解演示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知道可用于制作演示课件的常用软件

2.制作教学演示课件

内容

(1)模板与版式的选用

(2)文本的输入与编辑

(3)图形、图像、文本框和艺术字的插入与设置

(4)幻灯片中动画与幻灯片间切换方式的设置(5)超级链接

(6)设置幻灯片的切换

模块7、8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实施与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

1.教学评价的功能和类型

内容

(1)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功能、诊断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

(2)教学评价的类型

按评价基准分类(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按评价功能分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按评价分析方法分类(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要求

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

了解不同分类标准下的教学评价类型及其特点

2.教学评价的内容

内容

(1)教学资源

(2)教学效果

要求

了解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1.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内容

数据的收集

平时作业,测验、考试结果

小组协作学习的各类文档及成果

调查问卷

数据的处理

学生的总成绩、平均成绩和成绩排序

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

数据统计工具的使用

Excel

WPS Office

要求

选择合适的方式收集学生的评价数据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对评价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2.统计结果的分析与公布

内容

评价数据的分析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评价结果的表达

评语

表格

统计图表

要求

了解数据分析的一般方法与内容

根据数据的统计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1.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内容

(1)教师教学过程评价表

要求

从教学过程评价表中分析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2.教学反思

内容

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与效率

教学反思的方法

撰写教学日志

观看教学录像

教师间的交流讨论

要求

初步形成教学反思意识

了解可用于教学反思的方法

通过评价数据反思自己的教学 模块9 体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设计者从一章或是一个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的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成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主题式学习: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主题式学习类型:单学科、多学科、超学科的主题式学习。模块10培训的总结与提高 网络道德规范 教师专业素质 终身学习

7.海洋资料浮标制造技术发展研究 篇七

关键词:海洋浮标,价值工程,全寿命维修,经济价值

0 引言

我国拥有总长1.8万公里的海岸线, 所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 蕴含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 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公里, 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 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万公顷。在“十二五”规划中, 国家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 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将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也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从保障国家的安全和海洋灾害的防护监测等角度, 都应该把海洋事业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虽然近几年在海洋科技上的投入有所增强, 海洋人才队伍有所扩大, 我们参与和处理国际海洋事务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 我国海工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还相对滞后。提高海洋设备的自主研制能力, 扩大生产规模, 成了当务之急。本文将以典型的海洋设备———浮标———为例, 提出海洋浮标等产品的生产应以价值工程为基础, 实践全寿命维修理论, 提高部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 并注重海洋工程产品的经济实效, 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

1 以价值工程为基础

价值工程 (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 是一种以最低总成本, 实现产品必要功能, 寻求最佳经济效益的现代管理方法。VE于1947年产生于美国, 创始人是麦尔斯 (L.D.Miles) [1]。他认为应该抓住产品最本质的东西———功能, 追逐低成本的研究重点应是产品功能的分析。价值=功能/成本。海洋浮标的研制, 也应该以价值工程为基础, 对其功能进行分析、管理。区分哪些是为反映该产品根本目的而设计的基本功能, 哪些是与基本功能并存但是次要的、附带的辅助功能, 保留用户要求实现的必要功能, 去除可有可无用户没有明确要求的不必要功能 (包括过剩功能) 。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功能, 同时降低成本;或成本不变, 设法提高功能;或功能不变, 力求降低成本;或成本稍有增加, 而功能大幅提高;或功能稍有降低, 而成本大幅下降。

价值工程在美国海军海洋气象自动观测装置VE NOMAD的改建过程中实现了最佳的功能与成本的统一。他们所设计制造的6m VE NOMAD型浮标在兼具之前10m和12m NO-MAD船型浮标的性能之外, 还进一步优化了结构, 而建造总成本更为低廉。例如, 通过成本分析了解到, 材料费用大约只占浮标全部成本的25%[1], 而运输、维修等方面的费用相当可观。浮标的壳体采用钢质时, 其材料费用只比采用铝质略低, 而钢质壳体在维修和运输方面的费用却较铝质高很多。综合考虑最终优选铝材, 在制造时采用5086铝合金作为主壳体的制造材料。该浮标在设计制造时注重优化其结构, 将原有的8个舱室减少到4 (1个仪器舱和3个电池舱) 。优化设计使制造时劳动力成本大约减少50%, 总造价降低40%[1]。

我国的浮标研制工作虽然刚刚起步, 但仍有很多值得积累的经验。FZS2-1型浮标是由FZF2-1浮标改进而来。其最大的改进之处就是采用国际海事卫星INM ARSAT-C通讯取代短波通讯。不仅将实时接受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95%, 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例如, 蓄电池由原来的305块减少到137块, 降低了自重的同时节省了近18万元, 并能用太阳能, 将电源造价降低至7万元;电池寿命也由原来的8年延长到12年, 减少维修更换的费用;接收设备由原来的独立接收室, 缩小为西瓜大小的可移动接收机, 既方便使用又节省成本和空间。

这些都是价值工程思想给实际生产带来的显著效益。而要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全寿命维修理论不容忽视。

2 实践全寿命维修理论

全寿命维修理论是指将现代维修科学贯穿于产品全寿命的5个阶段:论证、设计、制造、使用和淘汰。由维修论证、可靠性和可维修性设计、可维修性检验、维护与修理、淘汰处理等组成[2]。在海洋浮标设计制造过程中, 实践全寿命维修理论能有效的提高功能与成本的比值。

例如对于海洋浮标中的漂流浮标而言, 是否回收一直是浮标淘汰处理的重点研究内容。在过去, 漂流浮标中的表层漂流浮标主要用于大洋, 一般不考虑回收。随着全球定位系统 (GPS) 的建立, 实现了精确定位, 出现了一批可回收的近海的表层漂流浮标。而是否将其回收则取决于浮标购置费与船时人工费的权衡比较。例如, 法国SERPE-IESM公司的SC25/SC25G型、加拿大Seimac有限公司的C-AST型和日本Toyo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的C-2383型等, 都在此列。但是浮标本身的功效与费用比也提高了。那么浮标的淘汰处理问题在论证设计之初也就开始考虑并实现了。

实践全寿命维修理论, 必然要注重系统的可靠性。现代技术飞速发展, 虽然让产品实现了更丰富的性能, 但是复杂的系统也使得产品的可靠性大大降低。因此, 在选用高性能部件的同时, 应充分考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使系统所有部件种类和数量尽量减少, 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尽量简单[2]。英国MAREX公司在设计DS14型浮标时选择了9种来自荷兰、美国、英国等不同国家的传感器, 均以可靠性为前提。在选用罗盘时, 综合考虑耐用性、可靠性以及不需要更换等因素, 摒弃了市场上一些更先进的同类设备, 选用了属于早期罗盘种类的磁通门罗盘。

3 提高部件的标准化

部件的标准化能使得零件互换性更强, 生产、制造、维修上的成本更低, 设计更有依据可循, 更好的实现全寿命维修。在汽车工业中, 虽然曲轴、连杆等特征性技术性强的部件还没有标准化, 但是紧固件、轴承、轴套、传动链、传动带等标准化程度已经相当的成熟了。我国的海洋浮标产业可以借鉴汽车工业和国外海洋浮标产业的经验, 对产品共性的部分如数据采集、控制、传感器、电源、线路板、接插件、资料传输设备等实行标准化和通用化设计, 以增强浮标部件的互换性, 将研究工作缩小到一定范围内, 避免不同单位对部件的重复研制和生产。有利于我国海洋浮标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品的批量生产, 实现使用上的一致性, 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以英国MAREX公司的DS系列浮标为例, 从DS10至DS17经历了多次易型。若没有标准化和通用化的前提, 他们将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另外, 部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设备间的互换性, 有利于生产和维修, 以及淘汰回收再利用, 这正实践了全寿命维修理论。而标准化、通用化的实现也将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制造成本、备件成本等, 是价值工程的有效体现。

4 充分体现其经济价值

无论是漂流浮标还是锚泊浮标都是海洋观测中十分重要的工具。在很多先进国家, 海洋浮标的作用和地位已经等同甚至超越了海洋站、调查船和遥感卫星。它们实现了海洋站在空间上的延伸;完成了调查船在时间上的延续;与遥感卫星互相配合, 覆盖全球, 监测海洋。它们与卫星、飞机以及海滨观测站等构成现代化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应该发挥其灵活机动特性和全天候定点连续测量的优势, 为海洋资源开发、环境预报、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提供其卓越的经济价值, 与市场接轨, 实现其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5 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教学资源的开发

目前海洋工程专业人才还十分短缺。尤其是由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而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海洋浮标等海洋工程专业教学资料面临全面缺失的窘境。甚至没有一本适合高职高专的教学需求的教材。现有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教材中只有很少部分涉及海洋工程实例, 教学针对性不强, 无法满足海洋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 更缺乏相关的适合教学培训规范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 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资源等等。另外, 对海洋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非常紧迫。在高职院开设相关专业课程, 力求让学生能很好地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专业技术和生产经验, 并将其应用到生产一线, 推进我国海洋工业技术和海洋工业产品的快速发展。在教学设计中应合理安排, 采用模块化教学, 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等教学模式。努力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学特色。

6 结语

人类经济高速发展, 资源、能源成为永恒的主题。随着“十二五”规划开启海洋经济的蓝图。我们国家将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创新基地与平台等6个政策方面上给与新兴的海洋产业以的大力支持。未来我国海洋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将不断扩大。海洋产业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为了更好的让海洋为人们服务, 在海洋工业发展过程中应该以价值工程为前提, 尽可能的实现成效与成本的最优比。同时将现代维修科学贯穿于从产品论证、设计、制造、使用到淘汰的全寿命过程, 并注重系统整体的可靠性。为扩大生产规模, 加速现代化生产进程, 应该尽可能的提高部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高等院校, 尤其是相关的高等职业院校, 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 培养更多面向世界的专业人才。让海洋工业的产品与市场经济挂钩, 多为工业、军事、生活等服务, 有效实现其经济价值, 达到产业的可持续性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乃敏.浮标技术的新发展价值工程浮标[J].海洋技术, 1994 (3) .

[2]谢荣.船舶检修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3]孙仲汉.关于发展我国漂流浮标和锚泊浮标技术的建议[J].海洋技术, 2000 (2) .

[4]陈天福.关于我国海洋资料浮标工程若干问题的探索[J].海洋技术, 1998 (1) .

[5]孙仲汉译.Marex公司的波向浮标研究[J].海洋技术, 1987 (2) .

8.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专题复习 篇八

学习本专题,一要理清一条基本线索: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二要突出四个重点: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认识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差异;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三要形成两个观点:近代以来,科学与技术逐步结合,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对论和量子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对经典力学的继承和发展。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从内容上看,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物理学取得的重大成就,尤其是蒸汽机、电力的广泛应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都是高考的重要命题点。从命题的角度来看,主要侧重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政治、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考查。

三、重点解析

1.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1)文艺复兴后,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的风气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17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将科学实验与数学相结合,发现了落体定律,确定了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两个新概念,从而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17世纪后期,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经典力学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出现。掀起了物理学的革命,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2)19世纪中叶后,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生物学领域终于迎来了革命性变化。

(3)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瓦特在此期间改良了蒸汽机,从而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把人类社会带人“蒸汽时代”;19世纪晚期,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动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从而把人类社会带入“电气时代”。

(4)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的产生使人类开始跨入信息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及学习和思维方式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在美国首先产生并在世界各地得到全面发展。

2.达尔文的进化论

(1)达尔文进化论诞生的条件和原因:①思想文化基础: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基督教神学遭受重创,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思想更加开放。②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③理论基础:19世纪前期,德意志人施莱登和施旺相继提出和确立了细胞学说,为进化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有些生物学家,如法国的拉马克确立了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这为进化论的确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达尔文进化论诞生的标志和内容:①标志: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出版,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②内容: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他提出,生物不是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异,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育后代,必须适应或对付周边环境的挑战,还必须与其他种类的生物相互竞争,同时,生物个体之间还存在着本种类内部的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凡是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的个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而那些发生了有害变异的个体则将遭到淘汰。这个过程实际卜就是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那些被自然选择了的微小的有利变异,通过世世代代的传递,逐步积累为显著的变异,从而形成生物新种。这就是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

(3)达尔文进化论的意义:①对欧洲思想界: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直刺神学的要害;它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命世界,使人们不再把动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人之间的区别看作是绝对和神圣的。②对欧洲科学界和宗教界:它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和激烈争论。③对中国思想界:引起中国思想界的巨大震动,晚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进行积极的宣传和介绍,他们著书翻译,宣传进化论,唤醒国人,以免亡国灭种之灾。

3.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

4.中国未赶上或没有及时赶上世界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及启示

第一次明清时期:①自然经济限制生产力发展,不能对科技提出迫切要求(缺乏推动力);②重农抑商政策限制资本主义发展,使之缺乏物质条件;⑧文化专制使知识分子脱离生产,不务实际,不利于自然科学研究。

第二次19世纪中期:①民族资本虽有发展,但发展程度不高,不能对第二次科技革命提出迫切需求和提供基础;②列强侵略的加深,主权进一步丧失,帝国主义的掠夺,使重工业无从发展;③清政府的腐败,科技水平不高,不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不断开阔。科技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6.西方近代科学与技术兴起的原因

(1)社会对科学进步的需求。包括经济与生产技术方面的需求,国际竞争、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需求。近代自然科学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产物,手工工场、大机器生产不断地采用新工具,使用新能源,追求最高的劳动生产率,在生产和技术上向科学家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这是推动自然科学创立与发展的前提。

(2)思想解放运动的促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3)社会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能够支持、吸引和稳定一批优秀的科学人才,并能够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科学研究的条件。

(4)整个社会能为科学发展提供充分的学术自由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鼓励创造的良好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

(5)建立了良好的科学教育基础和保持较高的科学普及水平。科学不可能孤立地产生,必须有相应的科学普及、有较高程度的科学教育才有可能产生一定数量和水平的优秀科学家队伍。

(6)政策保护。欧洲先进国家实行保护科学发展的政策,允许自由讨论学术问题,保障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等,又为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7)科学的方法。16、17世纪,伽利略、培根、笛卡尔等人创立的科学方法论,为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指导性原则。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能够逐步形成世界体系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B.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成功

c.工业革命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

D.西方列强殖民侵略促成了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2.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产生的原因有

()

①生产的迅速发展对基础理论提出了迫切要求②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已有坚实的基础③牛顿个人的天才和所作出的巨大努力④同时代众多著名科学家协同一致的通力合作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是

()

①相对论彻底否定了牛顿力学②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③相对论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④牛顿力学为相对论力学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

11.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4.进化论在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引起巨大震动,其传人中国

()

A.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B.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c.引起中国生物学的革命

D.使中国避免了亡国灭种之灾

5.下列事件中给基督教神学以重创的有

()

①文艺复兴②宗教改革③启蒙运动④生物进化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20纪初,电力逐渐取代蒸汽动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原因不包括

()

A.电提供的动力比蒸汽大得多

B.电力比蒸汽动力使用起来方便

c.电力适应更大规模工厂的建立

D.电力的应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轻

7.“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来临

()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②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③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④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或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8.推动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直接社会动力是

()

A.瓦特勤奋好学,且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

B.早期蒸汽机存在着大量的弊端

c.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便捷可用的动力驱动机器

D.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有浓厚的兴趣

9.首先将蒸汽机运用于交通运输业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0.下列两幅图中的发明都是

()

A.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B.社会生产发展需要的结果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11.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它

()

A.将天体的运动与地球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同一理论之中

B.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c.具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D.建立了一套实验观察和数学演绎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12.资产阶级之所以能够确立对世界的统治,根本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改良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B.“电气时代”的来临使资产阶级掌握了更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

c.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有利于资产阶级殖民扩张的进行

D.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

13.使工厂开始摆脱了自然条件限制的发明是

()

A.纺纱机

B.电动机

C.发电机

D.蒸汽机

14.18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是

()

A.工业文明——知识经济——农业文明

B.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知识经济

C.知识经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D.“电气时代”——“蒸汽时代”——现代信息技术

二、非选择题

1.经济发展、交通工具进步等因素,决定着不同文明交流的范围和结果。结合史实,试从经济发展、交通工具进步、不同文明交流的范围和结果及其特征等方面,比较在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不同文明交流的表现。

2.“人们注意到了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其实,世界科技文化重心又何尝不是如此。单是14世纪以来,意大利、英国和美、德就先后扮演过科技发明大本营的角色。”举出这些国家在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分析它们各自成为科技发明大本营的原因,扼要指出科技发展对它们各自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如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无数事实表明,现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就像一把“双刃剑”,对人类是利弊得失共有之。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谈谈你如何认识其“双刃剑”的作用。

4.科学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既能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也能改造人的客观世界,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教会宗教神学产生了极大冲击。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冲击教会宗教神学的。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重视科技的发展。请任举一例说明,新中国的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B 5.D 6.D 7.C 8.C 9.A 10.B 11.D 12.A 13.D 14.B

二、非选择题

1.工业革命:经济:以寻求市场、原料为目的商品交流为主,进入“蒸汽时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交通工具:出现轮船、火车等。范围:以大陆内部各地之间和各大陆之间的沿海地区的交流为主。结果: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特征: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征服世界的单向交流为主。

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以资本输出为主的经济交流,进入“电气时代”,处于垄断帝国主义阶段。交通工具:出现汽车、飞机等。范围:扩展到各大陆的内陆地区。结果:政治交流加强,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特征: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征服世界的单向交流为主。

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交通工具:出现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现代通信等交通和通信工具,世界成为“地球村”。范围: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国家。结果:生产力高速发展,向经济全球化发展。特征:出现以社会主义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等为主的世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融、和谐共存的多向交流的特征。

2.意大利(15、16世纪):伽利略和布鲁诺证实和发展了“太阳中心说”,伽利略奠定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影响:意大利成为欧洲的经济中心。

英国(17—19世纪中期):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电磁学理论的建立,近代化学、生物学的创立,瓦特改良蒸汽机等。原因:英国较早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影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美、德(19世纪末以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内燃机的创制、汽车和飞机的研制等。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经济发展后来居上,美国经济持续发展。影响:德国经济居欧洲第一位,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3.积极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③政治上要求进一步民主化,使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普遍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④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垄断组织,部分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⑤科技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⑥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

消极影响:①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造成当地的贫困与落后。②带来环境污染问题。③如果无限制发展工业,必然造成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总之,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解决好环境及协调发展问题,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4.(1)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打破了教会的“地球中心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进一步冲击了教会的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答出两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上一篇:成长不烦恼500字作文下一篇:《用数学》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