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报告

2024-11-11

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报告(精选8篇)

1.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报告 篇一

《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总结报告

中国医科大学于1996年至1999年完成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项目《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取得很好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于2000年申请并获得教育部批准《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1291B13211)作为“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对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教育部资助18万元,学校专项配套40万元。项目进行了四年半时间,按照立项预期计划和目标,很好地完成了项目要求,并取得丰硕成果,现进行项目总结。

一、研究对象及人员

本项目研究我国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现状与构建,包括重新修订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规格、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等,并予以实施。我校从2001年起临床医学专业一至五年级3000余名学生参与实践。全校60余个教研室,200多名教师参与项目研究与实施。项目研究第三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归属的16所医学院校参与后期协作研究及推广应用。项目后期向全国医学院校推广应用。

二、总体目标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总体目标

在完成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工程”中我校承担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项目实施的基础上,认真借鉴国内、外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通过拓宽医学专业口径,重新修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制定新的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基本要求,改革和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及方法。以加强素质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达到“宽口 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实施“一个目标、三个结合,四项规格、八组内容”宽口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二)解决的关键问题

1、通过现状调查,比较研究,总结传统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从50年代以来,按照医疗专业对口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国家急需的通科医生,解决建国初期经济不发达医疗卫生系统的急需医生的需求,取得很大成绩。1955年全国医生约50万名,到2003年全国医生有184万名,每千人口执业医生数1.47名,超过WHO提出千人口1名医生的目标。现在社会对本科医学人才的需求由专科医生到需要大量全科医生。本科生由大城市大医院需求转向小城市和农村医疗机构需求。因此传统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过窄,过单一,已经不适应21世纪社会的需求。

传统模式具体表现在:

(1)以培养通科医生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口径过窄,人才类型单一。

(2)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求面过窄,存在着重医学专业,轻人文学科;重医疗能力,轻预防保健能力,重技术轻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3)在教学模式上,单纯以学科为中心,“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阶段。截然分开,缺乏联系。理论脱离实际,基础脱离临床,单纯传授知识,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基础不厚,素质不高。

(4)在课程体系设臵上适应“诊断-治疗”模式,课程设臵内容过窄。

1999年,我们统计国内69个医学院校教学计划必修课中设臵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代表性课程:医学心理学占47.8%,医学伦理学占34.8%,卫生学占34.8%,社会医学占5.8%,老年医学占2.9%,卫生管理学占1.4%。

对反映现代医学科技新进展的代表性课程:分子生物学占4.4 %,医学遗传学占47.8%,细胞生物学占37.7%,临床免疫学占1.4%,急救医学占2.9%。反映现代方法论工具性的代表课程:流行病学占47.8%,卫生统计学占27.5%,文献检索占26.1%,临床科研设计占1.4%,医学专业英语占17.4%。

(5)在人才培养方法上,教学方法落后,单纯以注入式为主,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缺乏培养学生创造力、自学能力和个性发展的措施。教学手段跟不上信息时代技术。

(6)人才评价方法落后,重分数轻能力。以考知识记忆、认知能力为主,缺乏对实践能力考核的现代方法。

2、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病,重新拓宽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实行“一个目标、三个结合、四项规格、八组内容”的宽口径培养模式。

一个目标:拓宽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即本专业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专门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初步达到临床医生的基本要求,为进入毕业后实践与专科教育与实践奠定基础。

三个结合: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上,实现医学与人文社科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医疗与预防结合。

四项规格:提出四项专业培养规格即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掌握医学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技能;掌握公共卫生及医学相关方面的知识。

八组内容:新课程体系以综合性系统性为特点组成八组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教学时数约占总比例7%);

2、普通基础(教学时数约占总比例25%);

3、医学基础(教学时数约占总比例18%);

4、基本诊疗技能(教学时数约占总比例20%);

5、人体的器官系统与疾病(教学时数约占总比例15%);

6、全身生理变化与疾病(教学时数约占总比例10%);

7、医学与社会(教学时数约占总比例5%);

8、临床实习(45周左右)。

三、项目研究与实施阶段 本项目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2000年4月----2002年2月):总结经验,完善方案,试行新模式。项目执行初,学校成立了包括管理、研究、专业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的项目指导组,以便于项目顺利实施。在完成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的基础上,组织项目组成员收集国内外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内容的演变更新,主要课程体系及特点,现行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新世纪对医学人才的要求等方面的资料。派遣项目组有关成员分别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实地考察其“新途径”十年教改成果和赴日本考察日本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情况。先后召开由专业人员、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的研讨会12次,深化医学本科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基础,应充分体现基础扎实和专业覆盖面广的特点,统一认识,并达成共识。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涉及17个省市自治区,调查对象包括公共基础和医学基础教师、临床各专业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各专业医生、病人等不同层次人员共2110人,调查内容为专业设臵、人才需求、新世纪对医生的要求、医学本科课程安排的总体情况、课程的设臵等,收回调查表2000余份,为进一步完善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和培养模式的设计,提供了基础材料。

按照新的观念,重新制定医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目标、基本要求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深入开展课程模块化整合改革,在先期完成人体形态科学整合课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细胞的化学与生物学,整合人体生理学,遗传学和生殖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免疫与感染性疾病,神经科学,药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病理学,系统病理生理学等整合课程改革,所有整合课都已完成教材的编写,并都开始进行了教学。继续实施早期接触临床教学,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基础和临床一些学科开始采用以问题或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帮助同学融会贯通的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开创性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科在有关的教学内容开始尝试自学讨论式的教学,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完善毕业考试方式,建立临床医学专业理论和实践综合考试国家试题库,保证毕业生质量。

(二)第二阶段(2002年3月----2004年7月):正式实施,实 践新模式。

为了更好的完成该项目,我们将研究内容进行分解,经过专家评审全校设立61个子课题,其中重点30个,一般31个,投入经费近20万元。同时实行课题主持人负责制,子课题负责人向项目执行负责人负责,项目执行负责人向项目主持人负责。现以完成子课题检查验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第三阶段(2002年4月---2004年7月):本校实践同时,向全国推广应用。

项目在中国医科大学实施过程中,并取得一定成果后,于2002年2月底经教育部高教司批准,征得有关院校同意,我们与不同地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大连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青海医学院、南开大学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锦州医学院等16所院校协作研究,推广应用,多次召开协作院校项目研讨会,就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研讨,并多次征求各校专家和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同时部分协作院校设立子课题组,2003年7月在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第三届第二次理事会上做大会报告成果,2003年12月教育部高教司下文正式向全国150所医学院校推广改革专业目标方案,要求试行新方案。推广研究成果,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四、项目成果与创新点

(一)理论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1、重新拓宽了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以培养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重新确定了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培养四项规格:职业素质、基础知识、临床能力、相关知识。

3、重新确定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实现三个结合“医学与人文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医疗与预防结合”,在主干学科课程、授课时数、实验实习等明确具体要求。

4、构建临床医学本科八项整合系统化教学内容单元。

5、建立基础医学九门整合课程。

(二)实践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1、加强人文社科教育,增设选修课及社会活动,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

2、早期接触临床,实施“临床医学导论”教学。

3、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实施,将16门课程整合为9门,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4、实施机能学科综合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5、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自主论文报告等。

6、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增加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和社区卫生保健实习等。

7、构建临床教学以病例为中心的PBL模式,强化临床能力培养。

8、实施回归基础选修实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9、实施临床高级选修实习,拓宽毕业生临床能力。

10、开展标准化病人多站考试,保证毕业生质量

(三)本项目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 发表著作

(1)孙宝志主编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北京大学医学出版

学基本要求 社

(2)孙宝志主编 高等教育“十五”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家级规划教材——临床医学导论(第2版)

(3)吕永利主编 人体形态科学 科学出版社(4)张君邦 临床病例诊治演习科学出版社

刘国良主编

(5)王恩华主编 病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6)于晓松 网络版临床医学专业高等教育出版社

孙宝志总编理论综合考试国家试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审 题库 出版社(7)于晓松 网络版临床医学专业高等教育出版社

孙宝志总编实践综合考试国家试高等教育电子音像

2003年 2003年

2003年 2003年 2003年 2002年

2002年 审(8)孙开来  发表论文(1)孙宝志等

题库

人类发育与遗传学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02(2)孙宝志

(3)孙宝志(4)孙宝志

滕卫平(5)孙宝志(6)于晓松

孙宝志等(7)路振富

孙贺一(8)乔 敏

路振富等(9)张君邦

赵丹枫等

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医学教育与探索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起点、高质量修订与中国高等医学教实施医学本科专业新育 一轮教学计划

从新编《临床医学导中国高等教育 论》看教改

新世纪医学专业培养医学教育探索 目标的国际视野及借鉴

中国与美国医学课程医学教育 详细比较及重要借鉴

临床综合能力评价的中国高等医学教探索与改革 育

日本最新确定的医学中国高等医学教教育模式——“核心课育 程教学内容提高”简介

学习哈佛经验 建立中国高等医学教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育 系的实践

临床教学“SSE”模式中国高等医学教的构建与实践 育

2004年

1期 2000年1期 2000年5期

2002年1期 2002年4期

2000年5期

2001年5期 2002年4期 2001年5期

等共发表论文58篇  学生发表论文 学生共发表论文33篇

五、社会评价 1、2004年8月在大连召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暑期骨干教师培训班推广“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2、2003年7月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报告“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基本要求”论证报告。3、2002年11月在台湾召开第六届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研讨会,大会发言题目“新世纪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国际视野与借鉴”。4、2002年5月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召开《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研讨会》,大会发言“中国与美国医学课程详细比较及重要借鉴”。5、2001年11月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第五届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研讨会,大会发言题目“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我校应用与评价”。6、2000年7月在大陆昆明医学院召开第四届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研讨会,交流论文题目“医学伦理学课程改革”。

六、项目推广价值

本项目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总结国内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情况,吸取了全国2000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中国医科大学全校200多名教师和3000余名学生参与研究与实践,以加强素质教育基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达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项目第三阶段有16所不同层次医科院校参加协作与应用。项目完成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已由教育部高教司正式推向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项目有关人员多次在不同的会议和有关院校,介绍推广项目成果,受到了充分肯定,对深化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函件[2003]228号,于2001年委托中国医科大学,在其主持的我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础上,联合相关院校,组织专家编写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经研究,我司决定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印发给你们,希望各有关高校接此通知后,认真学习研究,对照本校临床医学专业教 育大纲进行补充调整,积极开展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学校,可在新教学模式改革中试用本教学基本要求,并将在试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形成的意见及时反馈给项目总负责人,为建立医学教育质量监控机制做出贡献。”

七、参考文献

1.Can MEDS’2000:Project Societal Needs Working Group Report,Medical teacher,Vol.22(6),2000.2.John D.Hamilton,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Medical Education: a global responsibility.3.Greneral Medical Council,Tomorrow’sDoctors.December 1993.4.The medical School Objedtives Writing Group.Learning Objectives for Medical Student Education Guideline for Medical Schools:Report I of the Medical School Objectives Project,Academic Medicine.Vol.74(1),1999.5.Andrzej Wojtczak,M.ROY Schwarz.(2000).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and standards in Medical Education,Medical Teacher,Vol.22,No.6.6.A AME Curriculum Directory 1996-1997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7.教育部高教司:“中国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版,第91页。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6年6 月13日)

2.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报告 篇二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新时期,高等教育肩负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培养急需人才的重要任务。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般比较适合于理论研究和科技开发型人才的培养,通过这种传统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缺少实践应用知识,动手能力较差,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本科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对本科人才类型的需求趋向多样化,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对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的本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迫切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在素质、能力、知识等诸方面都适应工作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在这样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趋势。新老本科高校都在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新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以适应社会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在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应用型本科教育早已存在,但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个教育概念在我国提出的时间并不长,起步比较晚。人们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认识比较模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尚不充分,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保障措施等层面进行的系统研究还非常欠缺,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力度与深度。

该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借时代之势,聚高校之智,围绕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优质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实训等诸多方面的改革与发展,逐步探索和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通过向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广泛征求建议与意见,遴选了数学、物理、化学化工、机械、材料、电子与电气信息、土建、计算机、生物科学与技术、英语、人文素质、经管、法学、教育、艺术设计等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意义的专业与学科开展研究。各个子课题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体系、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的系统研究。

(二)研究方法

鉴于该课题研究范围较广,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开展课题的研究。

1. 文献检索法

该课题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这些对于建构课题的理论框架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2. 问卷调查法

该课题通过社会调研访问、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得有关研究的一手信息。

3. 实践反馈修正法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下结论。因此,经过试运行后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进行广泛的调研,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本人当裁判员,来检验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反馈意见以及建议及时修正,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4. 对比研究法

对学生新设置的课程实行试点,并将此学生和以前课程设置中的学生进行比对,找到两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最后取长补短,找到一个最佳的课程设置方案。

5. 实验试点法

结合该课题的具体实践进行试点研究,最后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形成普遍适用的结论。

该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基于三个“结合”的方法,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即边研究、边应用实践、边应用、边总结提高;分散研讨与集中交流相结合;专家指导与教改实践相结合。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我国传统的本科人才的培养体系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理论体系的完整,忽视应用能力的构建。实践教学也是依附于理论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延续和验证。这种教学体系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历史性转变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需从自身特长出发,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立足地方,面向全国,建设具有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特色的大学,培养具备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能在生产和管理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一)创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着力点带动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只有创新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一是转变高等教育质量观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承担课题的高校普遍认识到教育质量观念要从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对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也应当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二是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权利,学校应当保证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学会学习、锻炼实践能力。三是树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学校不应当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应当全方位育人,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二)创新教学模式,以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该课题首先在理论上加以研究,总结出应用型人才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应用型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属性加以研究和归纳,在理论上对应用型人才有了更深刻认识。在实践中,创新培养方案,以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如下:一是改革理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方法改革,从形式改革入手,采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二是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门数多,各门课程之间重复交叉严重,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忙于听课,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必须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减少课程门数和课内学时数,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与学分工配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三是重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重构课程体系的同时,根据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要求重新设计课程内容,确定教师讲授内容与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并采取开放性的设计方式,及时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学会获取新知识。

(三)创新评价机制,以评价为导向助推教与学的全面改革

只有创新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机制和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机制,才能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和学生主动适应教学改革。一是要变革用试卷考核的单一知识性学习评价方式,采取多元化过程性综合能力评价方法,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二是要改变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将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内容,重在激励与发展。三是要改革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四)创新实践教学,以实践能力为重点引领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一个延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强化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应用能力培养是应用型本科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实践教学活动,尤其是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该研究澄清了过去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提出将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积极发挥内因作用,深化改革,强化建设。一方面,将实践教学改革落实在制度建设上,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打造“双师型”特色教师队伍、提高实验室建设整体水平、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承担项目的高校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着重在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多种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实践。

(五)创新培养途径,以学科、产学研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学科”在本科教育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培养目标决定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课程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学科为基础的。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学术水平不指向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学科体系,而应指向以应用为目的的学科体系,以对能力培养起到理论支撑作用。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既要重视专业建设,也要重视学科建设;既要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也要重视学科团队的建设;要努力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各类学术活动。

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培养的综合应用能力不可能仅在教育内部,或仅依赖于学科建设完成。产学合作、产学研结合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又一基础和必然途径,包括以下内容: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产学合作教育和在工作中学习,在实战中培养应用能力;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和当地政府,建立高校和产业界互利互惠合作机制,研究和实践各种产学合作教育形式;充分利用企业人才与管理优势、设备与技术优势,建立产学合作的企业实习基地、培训中心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基地;开展应用型科研,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Research Outcome成果报告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成果报告

该课题采用系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德尔菲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高校“德育为先”的有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研究认为,高校的“德育为先”之于教育,强调的是深入地完成其德育的功能与任务。“德育为先”要求优先渗透思想道德认知,优先培养思想道德情感,优先树立思想道德信念,优先塑造思想道德意志,优先养成思想道德行为,让它真正地深入人心,发挥德育应有之功效。高校的“德育为先”之于教育,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功能与任务。

对此,该研究提出,高校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思想观念要切实更新,德育目标要循序渐进,德育内容要丰富拓展,德育方法要不断创新,德育路径要独辟探索,德育组织要适时完善,德育制度要健全体系,德育队伍要重点建设,德育投入要持续增加,德育机制要优化运行,德育评价要科学客观。

——“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报告

该课题运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实践反馈修正、对比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围绕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优质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实训等诸多方面的改革与发展,逐步探索和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3.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报告 篇三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人才模式 就业情况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后攻坚阶段“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情况,研究“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学生在校学习与参加社会实践之间的最佳方案,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办学模式。从而在全区加以推广,解决当前中职人才培养上的问题。走出一条产教结合,自我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调查方法

针对毕业生就业的主动性、态度、所需信息等方面的内容,本调查通过向国家级重点职校2013届毕业生发放问卷以及访问学校及部分毕业生等形式进行。具体内容主要由五大块构成,分别为:(1)个人基本情况;(2)入学前对专业的态度;(3)求学期间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4)毕业后对“现代学徒制”的办学模式和就业情况之间关系的看法;(5)总体上对“现代学徒制”的办学模式的态度和对前景的预测。

其中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

▲▲三、调查分析

(一)用人单位对这批毕业生的评价

在对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调查中,从回收的问卷结论来看,用工企业对中职学校毕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给予肯定,在基层岗位上的称职表现,以及他们所表现出的技能大加赞扬。

例如:

东芝家用电器制造(南海)有限公司联系人操香娥说:“实践操作能力与社会交际能力较强,基本知识扎实。”

但是,有部分企业对我校在学生的就业理念、竞争意识、心理素养等方面的培训提出了意见。主要有以下四点:

1.个别学生不能安心工作,整天想着换工作,换岗位,人员流动频繁。企业希望学校能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使学生真正能够做到爱岗敬业。

2.个别学生心理素质不过关,不接受批评,承受不起挫折。企业希望学校大力加强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心理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3.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意识的教育和培养需要加强。

4.有些企业还反映到我校各专业的实训与企业的需求结合这一块需要进行调整。

(二)毕业生对职校实施后攻坚阶段“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评价

在对100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统计中可看出:毕业生对学校实施后攻坚阶段“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较好。

例如:

东芝家用电器制造(南海)有限公司李锦兰(电商15班)说:“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错,特别是学校的管理是相当严厉,这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必要的,建议学校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加大实验实训投入力度”。

两年半的学习生活,毕业生们对母校有着较深的了解,他们一致认为校园里幽雅的学习环境,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严谨求实的学习风气,以及这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他们在用人单位成功的重要因素。

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对母校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1.不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部分课程教学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3.教学设施需要改进。实训设备跟不上时代,新技术不能及时引进。

▲▲四、调查启示

1.将后攻坚阶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引向深入,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大幅度提高。在后攻坚阶段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进程中,学校基本形成了产学合作、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职中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且畢业生供不应求。

2.学校应该成立现代学徒制教学指导小组, 由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和师傅代表组成, 具体负责现代学徒制教学实施规划, 审查师傅资格, 制定考评办法,组织中期与考核等。

3.企业培训人员的水平问题。目前大多数企业培训人员基本来自于业内工作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至于这些人怎么教,完全就看个人水平了。所以我们认为可以用送出去或请进来的方法对企业培训人员进行再培训,缺什么补什么;或是对企业培训人员进行高、新技术的培训,并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取得相应的高级技术等级证书来提高他们自身的水平;或是开展经常性的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指导者的教育和管理水平,以此来缩小培训人员之间的水平差距。

4.要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鼓励学生联合就业或自谋职业。克服依赖学校安置的思想,为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5.职业教育虽然是业前教育,但学校不能一劳永逸,安置过就万事大吉,而应在学生走出校门后经常到用人单位了解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继续教育他们为社会多做贡献。争当技术标兵,这方面我们以前想了不少办法,今后仍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通过对这部分毕业生的回访调查,其结果让我们很受鼓舞。我们欣喜地看到我校的毕业生在新的培养模式下学得的一技之长,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也为我们分析“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与其它模式在安排在校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推荐就业等方面的利和弊;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动手的能力, 就业方面的反映; 用人单位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对毕业生的素质能力的评价,对校企合作的态度和时间的要求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徐谦(1980-),男,广西梧州人,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教学和实训研究。

4.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总结提纲 篇四

一、原则思想:以现代学徒制为培养模式,以省市技能大赛为载体,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及职业技能鉴定为抓手,以深度校企合作为突破,以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指导,多点多级,众星拱月,推进人才培养。

二、具体做法:

1、现代学徒制

照片、文字、部分效果

2、省市技能大赛

照片、文字、获奖情况

3、高技能人才培训(高级工)、职业资格通关达级(护士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

照片、文字、效果

4、校企合作

1、学生成长

2、教师成长(双师型)

照片、文字、效果

5、专业建设专家委员会

5.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报告 篇五

一、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

(一)专业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为了实施21世纪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为了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重视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进行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要求我们进行高职专业教学改革。

(二)专业教学改革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为迎接挑战,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机械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更大,制造业仍是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各地区为提高竞争力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其设备逐渐向智能化、数控化方向发展,高新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因此要求高职教学要不断改革,使人才培养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机械行业的发展需要专业教学改革 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要求。

适应我省工业基地的技术结构调整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适应机械行业向高科技化发展的需要。高科技化发展使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应用于制造业,使得行业观念需要不断更新。而机械专业一直沿袭过去大学本科专业模式,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传统技术有余,先进技术不足,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有脱节的现象;特别是主干课程必须跟上时代的技术发展。

(四)专业教学改革是为培养高等应用性技术人才,适应岗位群的需要

机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已经跨越不同的行业,其技术应用背景也发生很大的变化,需要扩大专业的适应面,面向整个工业,甚至是建筑业和服务业。这就对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预测分析

机械制造业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是其它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制造业在“十五”期间年增长10%,5年后将增长4倍。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2002年8月16日中国经济增长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仍然在制造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还得靠制造业来牵引。邱晓华表示,中国过去20多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制造业的成长。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虽然有一定的起伏,但基本维持在40%左右;中国的财政收入50%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吸收了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制造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出口一直维持在80%以上,创造了3/4的外汇收入。所以对于中国,无论是从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还是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来讲,至少在21世纪的前20年,制造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21世纪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等应用性人才。

目前,在中国经济的成长过程中,制造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国制造业居全球第四位,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这种比较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国际竞争优势,促使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出口贸易产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已取代初级产品,占80%以上的比重。因此,制造业需要更多的高等应用性人才。

中国已加入WTO,外资进入中国将使制造业出现更迅速的增长,对从事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需求将大幅度地上升。

机械行业向高科技化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应用,需要更多的高等应用性人才。

机械行业的现状需要更多的高等应用性人才

企业的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加工技术。师傅带徒弟的技术培训方式不能适应机械行业的要求。

机械加工、制造技术向数控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需要更多高等应用性人才。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也是机械人才的培养基地,由于我省改革开放同南方城市相比较晚,导致大量制造业人才外流。因此急需大量的高等复合型技术人才。

从近几年我院机械制造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机械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中从事技术类毕业生为65%,从事管理类的毕业生为14%,从事专业营销类毕业生为9%,专业对口率为88%,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较高,且毕业生已连续多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急需加大投入,加快机械类高职人才的培养,以满足企业对应用性技术人才的需求。

根据我院调查显示,大多数毕业生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在21世纪的未来若干年内,机械专业是极具发展前途的专业,78%企业急需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先进技术,设备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等专用设备的普及,数控加工机床及计算机控制自动生产线的广泛使用,使高等应用性人才就业岗位逐年增加,社会将需要更多的高等应用性人才。(详见附件四:机械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提高人才质量为目的,以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特色,经过3~5年的努力,建立起特色鲜明的,适应二十一世纪对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学校和社会的结合,教师与实际劳动者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立起一支适应全新教学体系的“双师型”教学队伍,确保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同时进一步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的原则。加强实习、实训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探索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开展多方面工作,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解放思想,改革教育观念,打破旧有的办学模式,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服务社会,依靠社会,以产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基本特色,重点放在应用上,为此应我院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以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为保障。培养出的学生直接为生产第一线服务,走产学结合的道路。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原则,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教学以实验课、金工实习、实训、能力培养为主干,增加实践教学学时的总量,力争经过2~3年,使实践性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的比例接近1:1。

在院党委支持下,我系已对今后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建设进行了规划,部分项目已实施完毕。今年对实验室投资40余万元,建立了先进的数控实验室。使我们的数控实训从一开始就有了较高的起点,给学生今后开展传统的和现代的加工技术实习和实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按照规划在2~3年内,力争完成校内实习基地和专业实验室建设计划,为全面推行专业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校内环境。

我系已与4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联合科研基地,今后需进一步加强联系,探索厂校结合的新路子,以产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力争做到“双方介入、深度参与、互惠互利”。为专业教学改革创造更好的校外环境。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除加大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引进的力度外,更注重从生产第一线聘请一些有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工作。对现有师资队伍,我们提出了机械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工程是:用3~5年的时间,做到每位教师上好两门专业课,确定一个研究方向,掌握一种专业技能。为此我们将制定较为详细的实施计划。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是我们专业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根据教育部《21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的要求,我院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校际交流,采集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并经过实践--总结--再实践的循环,用3~5年左右时间建立起适应专业教学改革要求,满足21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一)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改革特色 构建了“一五三”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建立了以素质教育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一条主线,建立了人文模块、基础模块、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块、检测与控制模块和专门化模块五大模块,打破了原有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人文模块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语文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基础模块培养学生机、电方面较宽的知识面和专业基础知识。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块培养学生应用机械加工与设计的能力。检测与控制模块培养学生对机电设备进行操作、控制及数控化改造能力和机械加工检测环节安排与实施的能力。专门化模块是针对机械行业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的三个专业发展方向供学生选择一个来发展——数控专门化、模具专门化、设备维修专门化。

构建了“三三制”的育人方式

构建了“三个不断线”和“三个结合”的育人方式

“三个不断线”教学模式是指:专业思想教育、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断线;素质教育不断线;计算机、外语能力培养不断线。

“三个结合”是指坚持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通过上述措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了社会对高等到应用性人才的需要。

构建了“三明治式——2+1+2+1”教学模式

通过理论教学2个学期——实践教学1个学期,再理论教学2个学期——再实践教学1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加强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

构建了模块化理论教学体系

即按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要求,建立了模块式理论教学体系。(详见附件一教学计划37页)

(二)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深入用人单位,调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的要求,确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结构。(见下表)

(三)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分解表

高职教育的特色体现在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培养模式上。实现其特色的关键是教学环节设计,师资水平,实践教学能力上。

我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抛弃了一直沿用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形成了宽基础、活模块、重能力的全新的理论教学模式。教学计划严格按照以岗位能力要求定专业培养目标的办学方针,加强学生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专业能力和加强素质教育。

理论教学体系改革使学生具备掌握专业技术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及相应的应用能力,在课程内容中加强专业理论,完成岗位针对性和应用性的统一,为发展多种专业技术打下基础。立足专业理论的稳定性,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式,在专业技术学习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修不同的专业方向。

理论教学体系改革突破传统的老三段模式,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不间断。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不断线:在第—、二、四、五学期分别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CAD/CAM、英语和专业外语阅读。对于英语课的教学适当提高基本要求,注重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改革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进和规范考核方法。应重点突破以往教学中忽视听、说等应用能力的缺陷,革新英语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边听边说边练习。同时,采用课外英语角,专业课中适当加入英语教学,给学生提供英文版专业教材等方法提高学生专业外语阅读与应用能力。高职教育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知识;讲授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应用理论,舍弃那些不是职业能力培养所必须的应用理论,立足于成熟的技术和规范,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能力要求分解课程,着重加强基本应用能力的培养,并对各门课程进行了必要的选择和整合。为贯彻落实学院关于精品课程建设有关文件精神,机械工程系决定结合我院四次高职教育大讨论和近几年示范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成果,建设一批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平和示范作用的优秀课程与精品课程,并以此为龙头,进一步促进我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推动我系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为确保我系课程建设取得预期的效果,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关于精品课程建设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遵循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和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原则,构建体现机械工程系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建设,加快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有机结合;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建设一批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全面推动我院的教学改革。

二、课程建设的目标

机械工程系课程建设目标。从2006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我系逐步建立系级、院级、省级和国家级四级精品课程体系。重点建设4门左右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运用,从教材编写到课程整合、教学手段创新以及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有机结合等都能代表我院教学水平并具有辐射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力争有2门进入省级精品课程行列,并力争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课程建设应以主干课程为主,在保证全部课程合格的基础上,每个专业原则上应有二门课程达到院级精品课程水平,力争建设1门省级精品课,有30%课程达到优秀课程水平。

三、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1.课程设置“三接轨”。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接轨。课程体系建设,首先要考虑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要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同时,在考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时,要兼顾国家劳动、人事部门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要将劳动、人事部门的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注意借鉴国外的先进的教育经验和科技成果,将课程的设置与国际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标准接轨。

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体系设置必须符合能力指标体系的要求,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设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要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要突出应用性,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整合课程内容。坚持课程内容“三用三精”的原则。基础课要“够用”,提倡“精选”;专业课要“适用”,提倡“精干”;实习、实训课要“有用”,提倡“精练”。在确保课程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化方向(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实施课程内容的整合,以提高课程设置的效益。

(二)完善教学大纲,修订教学计划

1.修订教学计划。对原有教学计划要重新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教学计划要突出高职专业特点,满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职业理论素质、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教学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就业范围与工作岗位、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专业主干课程、实训课与实践环节安排与要求、全学程教学周数分配表、教学计划执行表、毕业要求等方面内容。

2.完善教学大纲。对原有教学大纲要进一步完善,完善后的教学大纲要与专业能力指标体系相适应。教学大纲的制定,要以专业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以及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等等;要有合理的学时分配和进度安排(包括各种形式教学的时数比例);要根据课程性质特点,明确培养能力的要求及培养措施;要阐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等。

(三)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推广五种新课型。核心课程要全部较好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做到“五要五不要”,既要启发式、互动式,不要填鸭式、灌输式;讲课内容要高于课本、活于课本,不要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讲课要有实战内容,多讲案例,不要空对空、就理论讲理论;讲课要旁征博引,富有趣味性,不要枯燥乏味;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乐学,不要使学生厌学。另外,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实训指导书等参考文献目录必须上网开放,鼓励将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

(四)加快考试改革,完善题库建设。要加快建立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科学的考核制度,考核方式和内容实行多元化。要丰富考核方式,改革考试内容,不光要考知识点,还考技能点。要进一步加强题库建设,认真抓好试卷分析,实现教考分离,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五)深入教材研究,加强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集中体现,也是课程建设的重点。优秀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各门课程主讲教师可以依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自行编写理论和实训等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优秀的国家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现代化教材,使学院的教材建设日趋完善。

(六)突出实践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职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都要有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教材或讲义、指导用书等,并将实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编入教学计划。在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时,要使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根据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要求对实验、实训内容进行系统优化组合;跨课程的技能项目,要明确所要完成的课程,以保证技能体系的完整性。通过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双证书”制度。

(七)健全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对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不合格课程,要限期达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要积极承担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实行课程评估制度,完善学生评教制度,促使我院的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课程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基础性建设。各专业、教研室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按照学院、系、和专业建设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系统建设,并带动各层次课程的建设,从而提高学院教学整体水平。

学院成立以教学院长为负责人,教务处、实训中心、评估中心参加的课程建设推进小组。机械系以系主任栾兴和为组长,柳河、李蕾、宫波、李春生、杨波、蒋林敏、刘波为副组长的课程建设小组,对课程建设标准进行具体分析,做好本系承担课程的统一规划,确定重点建设课程-数控编程、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实训、机械CADCAM等,提出课程建设规划,动员每一个教师都积极投身于课程建设中来,按照学院建设目标要求,分级、分期、分批进行课程建设工作。课程负责人是课程建设的直接承担者,要根据课程建设评估指标和标准,负责课程的全面建设。

(二)健全管理制度。要进一步明确课程建设的重点环节,制定相关的考核指标和目标,建立完整的动态管理模式。抓好课程生成环节,在充分市场调查研究和翔实的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实施校内、外专家联合生成课程机制;在学校整体课程建设目标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研室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并重视新设课程的试点、验收工作;坚持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和教学督导员、学生、教师评课制度以及通过学生座谈会、进行教学质量调查问卷等措施,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工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三)规范课程评估工作。系每年进行一次课程评估工作,课程评估主要依据课程建设内容及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和课程评估体系,采取专业自评,系内审核的方式进行。评估后的结果作为推荐省级精品课程和院级精品课程的依据。对在课程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研室、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以推动课程建设。

6.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总结报告 篇六

按市委组织部和市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对人才队伍状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和综合分析。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校人才队伍的现状

到2010年10月,我校共有各类人才110人。从结构上来看,管理人才有10人,占人才总数的9%;专业技术人才92人,占83.6%;技能型人才8人,占7%;从学历来看,研究生1人,占0.9%;本科学历98人,占 89%;大专学历8人,占7%;中专学历2人,占1.8%;高中学历1人,占0.9%。从年龄来看,管理人才36至40岁3人,占30%,41至45岁2人,占20%,46至50岁5人,占50%;专业技术人才35岁以下42人,占45.7%,36至40岁37人,占40.2%,41至45岁6人,占6.5%,46至50岁2人,占2.2%,51至55岁3人,3.3%,55岁以上2人,占2.2%;技能型人才41至45岁3人,占37.5%,46至50岁3人,占37.5%,51至55岁1人,占12.5,55岁以上1人,占12.5%。

1、管理人才10人中,正科级2人,副科级5人,其他3人。本科9人,专科1人。

2、专业技术人才92人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40人,初级职称33人,未聘1人;研究生1人,本科89人,专科2人。

3、技能型人才8人中,高级工8人,专科学历5人,中专学历2人,高中及以下学历1人。

从以上我校人才队伍的总体情况看,我校人才队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人才的总量有较大的增长。近五年来,专业技术人才增加了将近一半。二是人才素质较高。从学历看,无论是管理人员的学历,还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学历都比较高,绝大多数都是本科学历,专科学历只有3人。从工作经验看,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人才占绝大多数。三

1是人才队伍的结构合理。从职业构成上来看,专业技术人才占绝大多数,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只占少部分,符合学校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要求。从年龄构成来看,中青年人才占了绝大部分,人才队伍充满活力。从职称构成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现有27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现有40人,高级工8人,高层次人才占的比例大。现在学校形成了以高级教师为学科带头人、中级教师为核心、青年教师为骨干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五是人才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活力逐步增强,作风更加扎实,服务意识更强,党政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在逐步提升;全校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立足本职成就事业,在促进全校教育创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进一步凸现,产生了不少科研成果、出现了一些突出人才:近五年来,学校在国家、省、市发表和获奖的论文有390多篇次,获市级以上优质课教学比武一获奖有136人次;有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工作者1人,物理教学比武国家一等奖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

从总体上来说,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我们的努力,我校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人才总量有较大的增长,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人才队伍的结构分布趋于合理,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绩效比较明显,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我校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

1、提高认识重视人才。近几年来,学校在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加快学校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学校主要领导带头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代领导人关于人才的论述,学习有关人才的政策和法规,不断提高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一切有利于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指定一名副校长分管人才工作。

2、依托载体培养人才。近六年来,我们针对不同的人才队伍,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培养教育。对管理人才,通过校长岗位培训进行培养。每年都选派校长、副校长参加省级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对专业技术人才,重视他们的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每年都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级的教师培训,参加“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培训,经常进行教学业务竞赛活动,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鼓励未达到本科学历的老师通过各种聚道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这几年,未达到本科学历的老师陆陆续续拿到了本科学历,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老师未达到本科学历。

3、利用政策引进人才。近六年来,市人事局、市教育局都有政策允许市直学校过公开招聘引进人才。学校抓住机会,陆续公开招聘了优秀教师60人,有12人来自省、市级示范性中学,学校师资力量大大增强。

4、创造机会使用人才。推行全员竞聘上岗制度。2009年,学校各处室工作人员全部实行竞聘上岗,一批年富力强、有管理经验的教师脱颖而出,加入了学校的管理行列,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管理才能。

三、我校人才队伍及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缺乏拔尖人才。科研型教师缺乏,在教育科研上缺乏带头人和引领者,使教育科研上不去。

2、缺乏名师。在学校里缺乏很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在社会上缺乏有名气、有影响力的老师。

3、科级非实职干部问题。我校是粮校改制过来的。改制后,原粮校科级干部已无实职了。原粮校正科级干部有:曹满光、李一凡。这些科级非实职干部现在都不享受科级干部待遇了,因为改制后上面没有相应文件。而现在这些同志对这个问题很有意见。上面没有政策,学校没有资金,于是科级非实职干部待遇成了一个矛盾。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客观上,由于资金缺乏,人才培养投入不足,因此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虽然每年都有一些老师能够培训学习,但相对而言还是远远不够,能够得到培训学习的老师不多。老师外出交流学习机会也不多。主观上,由于由于学校发展艰难,也顾不及对名师的培养。除了上数相对于人才的外部原因以外,人才自身的种种问题也是形成我校人才队伍现状、影响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能忽视的原因。如对自身估价过高,相互比较中只看待遇不看贡献,对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牢骚多、建设性意见少,积极争取少、消极对待多等。而在上述原因中,资金问题是主要问题,观念问题则是根本问题。

四、今后的工作设想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全新理念,充分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在各种人力资源中,人才资源更为宝贵、更为重要、更为关键。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各个层次的专门人才、创新人才,并使这些人才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统领人才工作。通过加强学习和教育,引导全体教职工站在学校发展、学校兴衰的高度来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用战略的眼光看待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使“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植于全体教职工的头脑中。

2、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规范人才培养行为。学校要有完善的人才培训制度和人才培养目标,这样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才能有计划的进行,有序地进行,否则只能是随意的,乱的。

这种走一步是一步的做法是很难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的。因此学校今后首先要建立健全全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这是学校出人才的保证。

3、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做好人才队伍的培训和提高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因此,对于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有一个长远的、全面的规划,特别是拔尖人才、名师的培养要有一个长远的、全面规划,今后要有目标、有计划地加强培养。

4、加大投入,保证经费。人才培养投资是最耗资的,需要巨大的投资。但是,站在长远看,回报也将是巨大的。因此学校领导要有狠心和决心,舍得下本,这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否则只能是一句空话。

5、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党政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学校党政要把人才队伍建设摆上自己的议事日程、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成立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和负责人由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副职负责此项工作,切实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7.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报告 篇七

德国“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德国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当时, 德国工业高速发展, 企业需要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来担任一线的主管, 开始举办双元制职业学院。德国双元制职业学院仅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巴登符腾堡州、巴伐利亚州、图林根州、萨克森州、柏林州设有。德国的双元制主要招收文理高中毕业生, 学生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 学习模式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一边进行本科教学, 一边在IHK进行职业培训, 完成双元制的教学;第二种是学期三年半, 假期在企业进行实习, 带着专业方向来学习。同时, 职业学院还与应用科技大学、研究性大学合作培养在职硕士, 学制2年, 主要开设在职MBA专业, 也设有商业管理、经济管理、健康管理、体育管理、IT管理等专业方向。主讲教师由教授担任, 教授任职资格要求高, 需要博士毕业, 在企业工作5年以上, 才能应聘双元制职业学院教授职务。

以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1.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概况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的一所公立应用技术大学。位于德国经济、技术及科技十分发达的巴伐利亚州, 世界著名的企业西门子、宝马、奥迪、Dasa航空航天公司和MAN公司的总部都设在该州。该校成立于1994年, 目前拥有在校生4000余人。该校位于下拜恩地区的代根多夫市, 主要教学领域有技术、经济和传媒应用。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教学坚持以人为本, 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教学国际化为办学导向, 学术氛围浓厚, 被认为是德国最好的应用技术大学之一。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共设有5个院系, 分别是:企业经济学/经济信息学系、土木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媒体技术系、工程和机电一体化系、继续教育学院。在上一届高校发展中心排名中, 它有4个课程位于实用教育领域的尖端位置, 分别是: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技术和业务管理。为了适应经济领域的新需求,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还开设了一些新课程:如商务计算机科学、国际管理、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媒体学等。

2.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组织结构

德国的高校像一个独立的公司一样运营, 由董事会、监事会组成, 董事会是高校管理的核心, 大学的领导是校长, 由高校自己来决定, 在法律上就是领导, 在学校里有说一不二的权力。管理是自主式管理, 校长相当于公司里总经理的角色, 任期为3至4年, 可连任一次, 校长有权提名教授, 校董会可以选举校长, 副校长一般设两到三个, 分别是主管教学和科研的, 主管国际化事务或扩建工程的, 以及管理预算和人事的。

各个院系 (专业领域, 学院) 有很多专业领域,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有5个专业领域。各个系的系主任是低一级的管理人员, 在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有5个系主任, 每个系设有副主任, 在主任不在时代行主任职责。每个系设有管理教学质量的教授, 根据院系大小不等还有教授、教学辅助人员、实验人员等。还有财务会计部门、学习相关的事务部门 (包括给高中生咨询建议的部门) , 国际办公室 (给本校和国外对口单位进行求学咨询) , 职业指导中心 (给学生找工作进行咨询) , 质量管理中心。

3.海外实习的安排与管理

海外实习的机会由学生自己选择。每个学期都有介绍会, 介绍项目的问题。它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 给学生建议。海外学习提前要有培训计划, 有相应的培训网站, 网站上随时发布海外学习的项目、实习、论文等信息。

每个学生实习结束后, 都写一个实习介绍的ppt, 培训机构和学校都给学生办理国际学生证, 可以在旅游时打折。

培训的学生要与专业相符, 否则不会获得审批。实习的前期是学徒阶段, 后期学生可以适当拿到薪水, 或者可以拿学校的奖学金。实习的第一周要介绍实习的安排、注意事项, 最后一周也要有一个经验交流, 每个人写一个实习报告作为实习的总结上传到网上。报告主要给实习机构, 由学校评定给定成绩以对学生作出评价, 作为以后是否推荐学生海外培训的依据。

4.教师师资要求与培训形式

根据德国高等学校的框架和条件, 分别有大学教育、教育学的培训和测试、科研研究和论文、专利, 读博士等科学能力以及具体职位如艺术类的要求,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要有5年以上工业界的工作经历, 企业参与大学的师资建设。在应用科学大学中, 有一部分教师是来自于校外 (企事业单位) 的特聘讲师, 具体对讲师、教学、科研、管理 (日常和人员的管理) 都有不同的要求。

对教职员工的职责和范围来讲, 根据讲师的职责再进行相应的培训。高校在职人员培训现状是:对高校不同群体 (讲师和教授) 来说, 进行不同的培训。比如高校教职员工教育方法的培训内容可以是研讨会、小组讨论、论坛和演讲等形式, 就德国而言, 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也是刚刚开始, 对科研人员和教授、讲师的培训有不同的方法和方式。培训的理念是如何把学生引入教学中去, 总的看来德国的教育培训机构有很多, 主要在比较大的大学才有, 在德国的西部比较集中。

此外, 教师培训、继续教育、远程教学等模式也在被广泛尝试。从高校角度来说, 也不会强迫教职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要从激励机制考虑如何调动教职员工进行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鼓励教师们自觉地进行继续教育来强化自己各个业务方面的教学能力。

5.大学与科技园区完美结合

科技园区也叫科研与技术转让中心, 早期是个虚设的机构没有具体的活动, 2010年前没有系统性的规划, 都是教授自己联系工业界企业进行项目研究的。作为高校应考虑整合资源, 可将应用研究学院、科研中心、技术转让办公室组合成为科研与技术转让中心。

学校应用研究学院在副校长直接管理下, 负责在科技园区进行研究工作。技术中心在校外设置, 比如CAM, 在周围区域有8个科技园区, 都属于应用研究学院管理的, 大多数已经进行研究工作两年时间, 各个中心的运行情况良好。

经验与启示

第一, 促进实现多形式、全方位、立体式的校企合作。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与企业以多种形式建立战略联盟关系, 具体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不同方面展开校企合作, 充分调动学生、教师、学校、中介组织 (如各行业联合会) 和政府等主体以各种方式参与支持校企合作。我国的高校, 特别是有条件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可以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与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经验, 积极探索实践与行业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 这既有益于提高专业教学的实践性以及科研的应用性, 培养行业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也有助于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形成相互补充和促进的整体协同效应。

第二, 完善配套法规, 实现校企合作双赢局面。与德国相比,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法规并不完善, 在这中间尤其对于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有效的合作并没有一个可借鉴的健全的法律规范, 我国政府虽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但现有法规未能明确企业参与职教的具体责任和相应义务, 国家缺少明确的政策扶持和具体的实施细则, 所以校企合作有时企业和校方冷热不均, 长期推进举步维艰。德国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这不仅与德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高、德国企业及企业人员严谨的态度、对社会的责任感有关, 同时与其应用科学大学科研实力以及德国学生的能力水平等因素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还是德国的校企合作中长期形成了一种双赢的良性格局。这种共赢的体系当中双方都有内在的动机参与校企合作, 所以德国的经验说明, 校企合作应该让企业从校企合作中切实获益, 激发其内在的合作动机, 不能一厢情愿, 也不能简单地指望通过税收、行政或其他手段“迫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只有大家都受益, 合作才有可能达到其可持续性, 因此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得到政府、企业、中介机构、高校、教师和学生等各方的全面参与和支持。

第三,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前景巨大。当今世界多元化发展方兴未艾, 高科技信息技术革命让人类的空间距离感不断缩小。目前德国在华企业有5000家, 700家中国企业在德国黑森州设厂, 500家德国企业在黑森州和中国企业有密切的业务和贸易往来。德国企业现在不缺技术和资金, 而是缺少人才特别是中国的专业技术人才。与陕西、山东、河北等有多家高校合作, 还与菲律宾、加拿大等多家高校合作。德国生产的产品, 有相当一部分是和中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的企业合作生产。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和平交往、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已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渠道,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办学模式是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对象, 也是德国呈现给世界的亮点,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前景巨大。

摘要:文章以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从其组织结构、学科建设、工学结合等五方面进行探索分析, 并对目前国内高职高专教育在实践教学、工学结合、教育合作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高职教育,双元制模式,工学结合

参考文献

[1]孙进.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校企合作的形式、特点与发展趋向[J].比较教育研究, 2012, (2) .

[2]谢绪磊, 李智.试析德国大学的“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J].现代企业教育, 2011, (11) 下.

[3]张帆, 黄玮, 佟云峰.德国“双元制”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探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3) .

8.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报告 篇八

关键词:制浆造纸专业 人才培训 企业调研

课 题:本文系基金项目:广西2014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2080712)研究成果。

为加快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制浆造纸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调整人才培训模式和人才培训目标,整合专业教学资源,建立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更好地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笔者学校组织制浆造纸专业小组深入企业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背景

1.调研目的

明确制浆造纸技术专业人才的定位目标,进一步完善制浆造纸技术专业人才培训方案,了解企业专业岗位工作要求及对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训质量。

2.调研对象

制浆造纸专业小组成员走访或电访了广西南宁凤凰纸业有限公司、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两面针纸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东亚纸业有限公司、云南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等20多家大中型企业。调研对象包括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分析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分析岗位班组长、一线技术人员和毕业生代表。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10份,回收185份。

3.调研方法

(1)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围绕目前部分制浆造纸企业的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职业面向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人才职业发展阶段、中职学校毕业生问卷调查情况等,通过与企业专家、中职学校毕业生直接面谈和发放调查问卷,获得大量基础资料。

(2)查阅文件和资料。主要查阅国家规划、行业背景及政策支持的文件和材料,查阅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查阅有关招聘信息、行业规划等资料。了解广西部分纸浆造纸企业的发展,纸浆造纸行业需求情况,及时掌握人才需求动态和政策背景,分析人才市场供求信息。

二、调研情况分析

1.制浆造纸专业人才需求

(1)专业人才层次结构分析。本次调研的20多家企业中,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分别占40%、37.5%、22.5%,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60%、25%、15%。调研结果表明,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以上占18%、中级工占20%、初级工占40%,另外还有22%未取得技术等级资格。企业专业人员中,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占18%,操作人员占82%,中级工所占比例偏大。调查发现,未来企业需要制浆造纸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资格等级比例分别是:技师以上6%,高级工23.3%,中级工54.9%,初级工2.8%。

制浆造纸企业对制浆造纸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这是因为:第一,随着广西工业的迅猛发展,制浆造纸生产过程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迅速转化,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制浆造纸技术岗位需要更多具有高层次职业技术能力的人才。第二,飞速发展的制浆造纸行业使用了很多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大型检测仪器,迫切需要能使用先进检测技术的高技能分析化验人才。

(2)专业人才年龄结构分析。调查发现,在20多家企业中,从事制浆造纸技术专业的人员年龄相对偏大。近些年来,制浆造纸专业发展较快,技术不断革新,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使企业更趋向于引进年轻化的专业人才,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这对制浆造纸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2.制浆造纸专业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需求

调研发现,制浆造纸企业要求制浆造纸技术专业学生面向制浆工段、抄纸工段、碱回收工段岗位操作,学生须熟悉制浆造纸工艺、设备和仪表的操作和维护等;而制浆造纸化验专业学生主要面向制浆工段、抄纸工段、碱回收工段的化验部门,从事原料分析、中间产品质量控制、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与车间化验技术管理等工作。

根据调研单位意见与建议,制浆造纸技术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有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及网络等,需要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主要有机械制图、电工知识、制浆造纸工艺、制浆造纸设备与操作、制浆造纸化验、造纸机械设备维修、制浆造纸仪表及自动化等,需要具备的操作技能主要有开停机操作、设备和仪表的操作和维护等,需要具备的其他素质还有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安全文明生产意识等。而制浆造纸化验岗位要求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有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及网络、数学等,需要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主要有化学基础知识、制浆造纸工艺基础知识、制浆造纸化验基础知识、化验室管理等,需要具备的操作技能主要有采样、制样、称量、滴定操作、打浆度仪的使用、白度仪的使用、抗张强度仪的使用、柔软度仪的使用等,需要具备的其他素质还有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安全文明生产意识、获取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调研还发现,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非常重视,并作为考核从业人员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能吃苦耐劳,善于思考和自我定位,有上进心;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有奉献精神;工作态度端正,踏实,勤学好问,严格遵守企业制度,有礼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素质,最好还有一些特长。

3.制浆造纸专业人才职业发展阶段

通过对分析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的访谈,获知制浆造纸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过程大致是:跟班学习,了解实验室需要检测的各项指标,熟悉样品的采样、制样、检验方法,能独立操作一些简单的分析项目;考核合格,能胜任本职工作,对新方法、新标准能独立运用,能对简单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积累经验,能熟练使用高级精密仪器,协助部门领导管理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修订岗位作业指导书和部门标准,指导新员工等。

4.中职学校毕业生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通过对中职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可知:对所学专业一般感兴趣的学生占70%;所学专业的最大特点是社会需求量大,工作好找;对职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操作技能、专业理论、沟通合作和思想品德等;学校比较重视学生专业理论、操作技能、思想品德和遵章守纪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对质量意识、工作方法、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的培养较少,学校应重视学生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的培养;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专业理论、操作技能和文化基础得到了显著提高;所学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联系不够;所学专业应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习内容和工作岗位任务的衔接、拓宽专业适应面等方面进行改进;教师应多了解和宣传企业文化,教师的企业经验和技能水平应有所提高;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学校的硬件设备应跟上企业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制浆造纸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应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协调统一, 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即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实用性知识;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要从够用、实用的要求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的更高要求转变。根据调研和分析,确定了制浆造纸技术专业定位(见下表)。

2.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调研,分解职业任务,归纳职业能力,将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三者整合,并有效地融入职业教育。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包括制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碱回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造纸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成品纸质量控制四个学习领域的课程。不仅要重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还要注重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不仅培养学生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化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资料查阅和整理能力、分析能力等,以及沟通交往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学校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根据人才培训的需要,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形成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在校外,要继续拓展和落实实习实训基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使学生实践的机会更多,面更广;在校内,积极建设实训教学中心,营造职业氛围,使学生的实训有更高的平台,让学生在仿真职业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为保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应高度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具体做法包括: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增强动手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在职深造,参加课程进修、新技术培训,开展课题研究,考取专业技能资格证书等;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

5.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获得职业能力的标志,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通行证。在双证书教育模式中,要强调实践教学体系的能力训练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结合,要求学生不仅要取得学历证书,还必须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以满足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准入的要求。

上一篇:种植牙活动主持词下一篇:军训总结500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