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年度管理计划

2024-10-27

医疗废物年度管理计划(16篇)

1.医疗废物年度管理计划 篇一

2012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计划

1、医院成立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履行职责确保对医疗废物的安全管 理。

2、建立培训制度,对全院医务人员以及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 送、处置等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 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玻育。

3、医疗单元须做到定位收集、存放使用后的医疗废物。禁止在非收 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

4、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全院统一规定医疗废物使用黄色有标识 塑料袋盛装、生活垃圾使用黑色塑料袋盛装,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 它废物和生活垃圾中。

5、加强医疗废物的院内交接管理。各医疗单元的医疗废物袋必须使 用有医疗废物标识的黄色垃圾袋,指派专人每日与垃圾运送人员进行 交接,并做好记录。登记资料至少保存 3 年。

6、垃圾运送人中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7、医院设有醒目标志区分的生活垃圾区、医疗废物贮存区,并在医 疗废物贮存区进出口加锁由专人管理,严禁拾捡垃圾。生活垃圾区,医疗废物贮存区每日定时搬运、定时清洗、定期消毒、保持清洁。

8、每日收集的医疗废物交由卫生局指定人员集中处理,并做好交接 登记。

9、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工作人员应遵照 “应急预案” 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按规定的时限上报主管部门。

10、严禁任何个人或单位私自转卖医疗废物。如有发生或有人举报,一经查实将予严厉的处罚。

海门市包场镇卫生院

2011年12月30日

2.医疗废物年度管理计划 篇二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6家乡镇卫生院, 15家村卫生室进行调查。

1.2 方法

采用现场查看及询问、查阅资料等方法。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从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及制度, 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正确分类、包装、运送、移交, 医疗废物暂存场所及存放时间, 医疗废物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方面进行调查。

2 结果

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及制度落实情况乡镇卫生院83.4%、村卫生室43.4%;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正确分类卫生院91.7%、村卫生室33.3%;包装、运送、转移合格率乡镇卫生院67.7%、村卫生室20%;乡镇卫生院布局均合理, 专门设置医疗废物收集暂存地点, 但多数暂存空间偏小。村卫生室多数布局不合理, 未设置医疗废物暂存地点, 只有医疗废物存放装置。

3 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分析

3.1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不健全

乡镇卫生院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但制度落实不到位, 责任分工不明确, 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无害化处置的方式不清楚。大多数卫生院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由保洁公司人员来承担, 由于清洁工流动性大, 大多来自农村, 文化水平低, 接受新知识能力慢, 卫生习惯较差, 清洁工对锐器盒的使用、感染性垃圾袋分装、运送、移交及无害化处理不清楚, 对医疗废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了解。 村卫生室人员未经过系统培训, 缺乏医疗废物管理知识与技能, 多数对医疗废物的分类不明确, 对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用后能及时毁形, 但对用后的棉球、棉签、纱布、敷料等其他医疗废物与医疗垃圾混放。

3.2 缺乏医疗废物管理意识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16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 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 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各卫生院大多能将医疗废物放在专用容器内, 但因专用容器属一次性物品, 成本较高, 少数卫生院考虑到经济效益, 将废物直接放在垃圾袋中, 在包装、运送、移交的过程中极易被污染的针头扎伤。部分医护人员仍对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区分不清, 且平时宣教不到位, 输液结束后按压的棉球大多扔在生活垃圾中。不知医疗废物管理不善会导致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也可能导致医源性感染发生。一些高危科室, 如口腔科、检验科等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认识不清, 医疗废物全部以感染性废物处理, 或部分以生活垃圾处理, 容易导致收集人员或清洁工人发生职业暴露危险。大多村卫生员不知道医疗废物、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有何区别, 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分类不清, 混放现象严重, 甚至一小部分卫生员将具有再生价值的部分废物 (皮条、输液瓶等) 定为非病人接触性废物, 仍采取回收方式处置。

3.3 基本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与工具不到位

卫生院专门设置了医疗废物收集暂存地点, 但暂时贮存场所建筑简陋、无照明设备、通风条件差、无明显标志、无警示标志。大多数村卫生室缺乏医疗处置设施, 如垃圾袋不分色、无专用容器、无医疗废物暂存地点。由于医疗废物产生量少且无规律, 存在医疗废物贮存时间难以执行不得超过两天的规定的情况。

3.4 培训不到位

部分医护人员和清洁工培训不到位, 对医疗管理条例及规范不清楚。清洁工经常更换, 缺乏系统感染知识培训及医疗废物知识教育, 常被污染的针头扎伤而不知道上报等。村卫生人员更加缺乏系统的感染知识培训。

3.5 登记不完善

大部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登记内容不全面、不规范、过于简单, 不能全面反映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责任人等。

4 对策

4.1 加大卫生监督管理、质量控制及奖罚制度

加强监督、监测与指导, 卫生监督部门必须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监测与指导, 加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的法律、法规的贯彻力度, 强化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 增强法制观念。各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 使医疗废物工作层层负责落实, 并设立医疗废物管理考核评分表, 每月采用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质控方式, 对各部门的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将考核结果与各部门医疗质量目标考核、绩效挂钩, 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4.2 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各医疗机构应制订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预案;设置监控部门或专 (兼) 职人员, 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及村卫生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并对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进行登记, 保存资料。

4.3 加强培训及防护

各医疗机构应制订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计划, 强化医疗废物管理意识, 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当作防治传染病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对负责人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培训, 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医护人员、村卫生员、清洁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明确自己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把对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变成自觉行动。同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4.4 加强硬件设备

医疗机构应加强硬件设备, 对废物暂存处进行规范化建设, 有严密的封闭措施, 使其真正具备防淋、防流失、防泄漏、防扩散和消毒、应急处置等功能。要求将感染性垃圾、生活性垃圾分别用2个容器内放置不同颜色的垃圾袋, 黄色为医疗垃圾, 黑色为生活垃圾, 要求各部门对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严格区分放置并有明显标志、严密包装、密闭清运、不得遗散、泄漏[1]。各锐器严格放入有损伤性废物标志的一次性专用锐器盒内, 警示标志醒目, 便于操作又符合操作流程, 保证密闭, 避免外流。对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及时毁型, 并放入黄色垃圾袋中。各部门医疗废物每日按规定时间送废物暂存处交接、称重并登记, 暂存处管理人员根据储备要求及废物分类安全放置, 并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防止医源性损害。

摘要:为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 采用现场查看及询问等方法对21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在医疗废物的组织管理、分类、包装、存放、运送、移交、最终处置、培训等方面存在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

参考文献

3.医疗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医疗废物;医院感染;管理;问题;相应对策

医疗废物是指由于各个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保健、预防以及其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毒性、感染性以及有危害性的废弃物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的不断改变,医疗废物的产生、管理以及对人类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已经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现行医疗机构为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安全,避免医院环境的污染,终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性,减少其对人类、社会和医务人员的各种伤害,根据国家的卫生部相关文件发文有关医院应对医疗废物做出相应的管理具体从产生、收集、包装、处置以及运转全程进行密切的管理。

1医疗废物管理在医院感染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严格的对医疗废物的产生及分类进行把关,做到降低医疗废物的量,节约医疗用品资源,同时减少污染。生活垃圾要与医疗废物分开放置,具有损伤性废物应置于利器盒内,医疗废物袋和利器盒应有规定的标识。

1.2经济原因医疗废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因此医疗废物的管理要投入人力、物力的资源,一所中等医院每年大概支付18-20万元的医疗垃圾的处理费,而且此费用逐年上升,因此就医疗废物的处置费用已经是医院的一大负担。在经济利益的角度,医院对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置造成影响。

1.3科学处理医疗废物的理念滞后目前医院中一部分医疗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处置认识不够正确,对其概念不清,把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混为一体,有的就当作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使医疗废物分类不符合要求或者分类不清楚。使其处置不合要求,造成数量加大,从而使医疗废物管理的难度加大。

1.4医疗废物管理不健全在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中,医院在建筑设计时缺乏有关医疗废物正确处置的设施。根据新华社记者报道,在医院的污水的有关处理,广东省有关医院,特别是乡镇一级医院,对医疗污水及化粪池的水直接排入河流或者排入市政下水道,有一部分的医院没有设立焚烧炉,医疗废物未作特殊处理与普通生活垃圾相混淆。这一类的现象在县级医院普遍存在。同时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容器、运送工具、暂时贮存地以及终末处置设施已经缺乏正确的设施或者设施完全不合要求。

1.5相应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有效监督医疗垃圾督导部门难于有效行使督导职能和责任,履行其相应权利义务,存在相互之间推诿现象。在医疗废物处置的全过程中完全缺乏监督工作,使医疗废物产生不明、分类不清、运输不好。在管理中从制度建设、人员组织以及检查监督工作等都有一定的缺乏。在医疗废物管理中没有相应的储存和处置等一系列重要的环节,无健全的专人专项管理和监督体系,因此,一些相关医疗机构对此要需采取对策。

2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做好从根本上完善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体系从医疗废物产生的根本基礎上做好分类收集把关,必须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开放置,所有医疗废物都应放入黄色的废物袋或桶内,对于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废物分类培训,保证废物的正确分类处置,其他垃圾一旦放入医疗废物垃圾内后不能再取出。

2.2根据国务院的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要求健全医疗废物管理组织,组织相关的人员进行医疗学习培训,特别是医院内的医护人员和保洁人员。制定明确的责任,进行合理分工,对于医疗废物的严格执行分类,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盛装、明确标识、 准确登记和运输。抓好医疗废物的基础工作,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措施。

2.3尽快出台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标准,实施按比例、多渠道的分摊收费法,妥善对于医疗废物的处置费用问题进行解决;建议采用“市机关、医疗机构、患者进行按比例、多渠道的分摊的收费法”确保医疗废物管理的资金的收费来源。

2.4各级医院尽快建立相适应的医疗废物处置的实施制度完善医疗废物的储存、运输体系医疗废物的相应定点储存制度与运输单管制度,使用医疗废物进行密封运输,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储存的设备与设施,禁止将医疗废物露天存放,且医疗废物暂时存放的时间不得过长。

2.5建议采用国际上通用的 “五联单制”规范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对医疗废弃物交接流程的每个环节就其数量内容等进行严格的登记,防止医疗垃圾不当流向对社会与遗失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另外,按照医疗废物监督管理的相关原则规定,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的定期性监督检查,增加检测设施,要加强监测技术,建立关于医疗废物的监管档案。各级卫生医疗的主管机构应派专门人员认真学习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以及健全各种配套的设备,管理规定、实施规划、规范标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实施明确分工,规范监督系统以确保法律的执行,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章制度者予以强制性惩罚。

总之,医院是防止疾病传播的主要场所,以保障人民健康和社会环境安全为主要目的,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和危险废物处理为重点,以建立医疗废物处理的全过程管理机制为主要保障,切实履行各级政府职责,加强管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保证重点,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改善我国医疗卫生废物处理的现状问题,保障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

参考文献

[1]李月东.医疗废物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39.

[2]张屹.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5):154.

[3]梁道宝,李书建.医疗垃圾集中处理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2):252-253.

[4]李月东.医疗废物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39.

4.医疗废物管理总结 篇四

二、院感科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每月的院感管理质控检查范围,按照相关要求,完善医疗废物管理的质量控制标准,规范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转运路线、时间、暂存管理等,并实行称重结合袋数回收的管理模式,杜绝医疗废物流失。同时,将专项督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加大监管力度,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科室并协助进行整改。

三、包装容器规范,医疗废物全部使用专用的包装物和容器分类收集、贮存,有警示标示和警示说明。暂存点设有防盗、防蚊、防蝇、防鼠、防止儿童接触等安全设施,张贴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安排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暂时贮存、登记、交接、清洁消毒等相关工作。

四、各科室均建立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详细记录产生的时间、种类、重量、袋数,并双方签名,医疗废物处置专职人员再将医疗废物统一移交给绵阳市环卫处集中无害化处理,交接登记资料保存齐全。

五、制定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演练,根据演练情况及时修订预案内容。

六、每年定期及不定期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清洁消毒、职业防护、医疗废物管理等知识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及培训力度,提高意识。

5.医疗废物管理自查报告 篇五

根據“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關於開展醫療廢物專項檢查の通知”の要求,結合我單位情況,對我中心の醫療廢物管理工作進行了自查自糾工作,具體內容如下:

一、健全組織、完善制度: 我中心成立了醫療廢物管理小組,明確了工作職責。完善了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醫療廢物交接登記制度、醫療廢物暫時貯存點工作制度、專用盛裝、運送工具の消毒制度、醫療廢物管理工作人員職業安全防護制度、醫療廢物管理人員職責、制訂了本中心院內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の應急預案,做到醫療廢物規範管理。

二、專用設備、專用包裝

醫療廢物收集、轉運過程中使用專用包裝袋、專用利器盒、專用運送收集桶,設置醫療廢物暫存處,並貼有警示標誌和警示語。

三、收集、運送、暫存管理: 從醫療廢物產生地到分類收集、內部轉運、暫時存放過程等各種行為規範。

1、分類收集規範,嚴格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杜絕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混裝。

2、將醫療廢物分別放入帶有“警示”標識の專用包裝物或容器內,損傷性廢物放入專用利器盒內。

3、運送前應檢查醫療廢物標識、標籤、封口,防止運送途中流失、洩漏、擴散。

4、運送結束,及時清潔消毒運送工具,有清潔消毒記錄。

5、每日清潔工作人員對醫療廢物暫存間進行紫外線消毒及室間牆身用含氯消毒液噴灑。

四、人員防護: 醫療廢物管理人員在收集、運送過程中,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防護鞋等。

五、人員培訓情況: 醫務人員每年培訓2次,內容為: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醫院內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醫療廢物管理應急預案等。

六.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

通過這次對我中心の醫療廢物管理工作の自查,我們

發現了一些不足,主要問題有:

1、工作人員有時會把感染性廢物和損傷性廢物混裝。

2、醫療轉送時科室記錄不及時。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我們做了具體の整改措施:對工作人員加強培訓,提高醫療廢物分類の熟悉度;各科室規範醫療操作流程,及時做好登記等。

6.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篇六

1、成立本单位专门医疗废物管理组织,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2、建立培训制度,每年对全体医务人员以及从事医疗废物回收管理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教育。

3、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统一使用黄色有标识塑料袋、桶、利器盒分类盛装医疗废物,禁止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装。

4、加强医疗废物的交接管理。各单位(科室)指派专人每日对医疗废物进行交接,并做好记录。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5、回收人员每天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将医疗废物送至指定的暂存地点。

6、医疗机构设立醒目标志区分的医疗废物贮存间(区),并实施专人管理,严禁在其他位置倾倒、堆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贮存间(区)每日定时搬运、定时清洗、定期消毒、保持清洁。

7、医疗废物每48小时交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集中处理,并做好交接登记。

7.医疗废物年度管理计划 篇七

1 成立组织, 建章立制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定, 以及上级行政部门的要求, 我院建立了由法人为第一责任人, 由业务分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及主要临床、医技科室主任组成的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 由分管院长任组长, 并相继制订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置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登记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具体措施、医疗废物院内转运程序、医疗废物应急预案、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等, 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 加强培训, 提高业务素质

2.1 医护人员的培训

为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职工进行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培训, 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学习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场所要求及处置过程中的安全防护知识,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紧急处理措施等, 积极宣传医疗废物的危害及相关法律、法规, 努力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危害的认识, 使他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工作[4,5,6], 并将此项培训列入新职工岗前培训的常规内容, 我们还把培训内容以院感通讯的形式下发到全院各科室, 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再学习, 进一步强化意识。

2.2 保洁人员的培训

大部分保洁人员文化水平低, 不懂得医院感染的知识, 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不了解, 必须注重和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定期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知识、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医疗废物的危害性, 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明确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和熟记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包装、运送、贮存、处置等过程中的各项规定要求, 指派专人对保洁人员的工作进行示范指导, 并对每日医疗废物管理进行检查监督, 严格做到医疗垃圾分类放置, 及时清运。在培训之后, 每月对保洁员进行一次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流程的考试, 并将考核的结果记录在案, 与经济效益挂钩, 使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措施得力、监管到位、奖罚分明。

3 加强管理, 狠抓落实

3.1 分类管理

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实行医疗废物分类管理。首先, 生活垃圾要与医疗废物分别放置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内, 不得将医疗废物混装生活垃圾中。医疗废物按感染性、损伤性、化学性、病理性和药物性5类分别处理, 并放在指定污染区内。损伤性废物应放在防刺破、防渗漏的黄色专用锐器盒内;感染性废物放在有医疗废物专用标识的黄色包装袋内, 严密封口, 注明科室、时间、废物种类等;化学性废物应交由专门的机构处理;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药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3.2 严格交接班登记

暂存处专职人员应携带医疗废物登记本与科室人员进行登记。登记时应如实记录废物来源、种类、数量或重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等并有双方签名,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3.3 职业安全防护

凡从事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人员均存在被感染的危险, 应严格执行正确操作规程。专职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 穿工作服, 戴口罩、帽子、橡胶手套、防水围裙、防护眼镜、雨鞋等;上岗前体检, 建立专职人员健康档案, 同时进行乙肝疫苗注射等免疫接种。

3.4 暂存地管理

专职人员每天运送医疗废物后, 在贮存地对运送工具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后备用, 集中贮存地的收集箱、地面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冲洗, 贮存地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并有防蝇

我院网络信息系统优化药剂科工作实践

商庆辉1, 林涛2, 周文君1

(1.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临床药剂部, 内蒙古牙克石022150;2.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辽宁沈阳110001) [摘要]目的:在医院信息系统 (HIS) 的基础上, 为适应我院的管理模式, 利用局域网改进和开发计算机办公软件来优化药剂科的工作与管理。方法:利用和开发计算机软件来优化药剂科工作后的实践与之前作比较。结果:医院信息系统不仅提高了药房的行政管理水平, 而且加强了业务技术水平, 提高了工作效率, 又节约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结论:医院信息系统在被不断的改进和开发后对药剂科的工作具有优化作用, 值得借鉴推广。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优化;药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B

随着现代化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已在许多医院得到了应用, 成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1], 医院药剂科信息化 (in formatization of department of pharmacy, IDP) 管理也就成为医疗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组成部分。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 药剂科使用的HIS药品管理子系统, 以下是笔者简述利用HIS系统优化药剂科工作的实践体会, 供大家探讨。

1提高采购计划生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药品采购方面, 我院的药品实行统一采购配送, 其宗旨是:降低药品价格, 减少采购成本, 让利于患者[2]。我院药剂科相关人员和网络中心的网络工程师在原有的HIS药品管理子系统基础上共同研发采购计划软件, 该软件掌握了全院药品信息, 并根据该信息制订药品计划。具体包括:

1.1药品品名、规格、包装及生产厂家

我国药品生产企业较多, 同种药品的商品名称较多, 药品质量也参差不齐, 因此, 生成药品采购计划单时把药品品名维护成通用名而区别在生产厂家和药品规格, 可以避免因不同的商品名而造成一种药品重复计划, 进而造成药品库存积压等问题。1.2上次购进单价

我院采购计划部在每次生成采购计划单时, 对药品的价格实施监控是非常必要的。我院利用新开发的软件系统, 可以很方便地帮助计划员监控药价, 采购药品价格一有调整, 就会立即显示红色警戒, 并与供货公司联系, 备注一栏说明

的纱窗, 平时由专职人员上锁封闭, 严防儿童及拾荒人员进入。

4 加强监督检查

为了使医疗废物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医院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检查的范围, 由医院感染科每月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 对全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处置、登记等情况及安全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发现有违规现象将给予扣分, 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通过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协调、整改, 确保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顺利实施, 有效地避免了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的发生。

[文章编号]1673-7210 (2009) 03 (c) -121-02

原因, 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1.3上月消耗和本次购进

药品采购计划员可在“上月消耗”一栏可以看到各个药剂部门的药品消耗, 根据消耗合计来确定本次药品购进数量。我院药品库存因此大大减少, 2006~2007年库存周转率控制在56.7天, 比2004~2005年手工计划时的90.6天缩短了33.9多天。

2优化库房管理

药库作为医院药品供应的重要环节部门, 药库的管理是否合理对医院的药品供应、是否能有效地避免差错事故、保证库存药品质量、减少库存药品金额、提高周转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药品库房管理在HIS系统的帮助下, 大大优化了库房管理工作, 使库房工作简便、迅速、准确。

3优化调剂室工作3.1医嘱摆药

我院调剂室应用HIS系统后, 从原来的手工处方划价、记账、发药到后来的处方录入发药, 再到医嘱摆药,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并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3.2医嘱退药

以往退药采取处方退药时药品信息较少, 处方上只能标注一些简单的信息, 时有退回的药品与库存药品不一样、不明原因退药, 或者退药数量、规格不相符等现象发生。现在计算机医嘱退药可以方便药剂师查询该患者退药的原因及退

摘要:目的: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建立专门组织, 制订管理制度, 加强培训, 落实管理措施, 加强监督检查。结果:通过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置、登记进行严格全程管理, 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加强对医疗废物环节管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医疗废物管理,医院感染,控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2003:6-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S].2003:10-11.

[3]周海波, 周海鸥.医疗废弃物的处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6) :194.

[4]马建雄, 吉水.农村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13) :131.

[5]肖西平, 张建莉, 黄利虹, 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8) :914-915.

8.医疗废物年度管理计划 篇八

一、医疗废物管理

(一)现场准备

1.医疗废物收集使用医疗废物专用桶及锐器盒;

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标识清楚; 3.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无混装。

(二)资料准备

1.三年医疗废物管理资料备查。

(1)2012-2014年医疗机构与同兴公司签订的医疗废物处置合同(原件或者复印件);

(2)2012-2014年医疗废物转运联单和每次转运交接记录(体现医疗废物48小时内转运);

(3)医疗废物转运许可证。

2.医疗机构内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参加培训记录。

二、依法规范执业

(一)现场准备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墙,亮证行医;

2.《九龙坡区医疗机构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栏》上墙,相应位置(机构、人员)资料,公示完成;

3.现场工作人员均为机构聘用员工,医护人员持有合法行医资质;

4.现场无超范围行医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资料准备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最近一次效验后的复印件,包括所有信息页;

2.《输液许可》复印件;

3.机构负责人或法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4.医疗机构内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资质材料复印件组卷留置机构内,随时备查,包括《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护士执业证》 等等证件的复印件(复印件要求证件内所有信息页都要复印)。

(以上资料请一式两份留置诊所内)

三、医疗广告发布

(一)2012-2014年对外发布医疗广告的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机构医疗广告审核证明》及广告小样,备查;

(二)正在对外发布的医疗广告按照《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要求对外发布。

民营医院要求

一、医疗废物管理

(一)现场准备

1.医疗废物暂存间必查(10项):门口警示标志、清洁卫生、分类收集、标识明显、“四防”(防盗、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通风、专人管理(工人应对)、防护用品、交接记录、基本制度(尤其医废收集流程)备查。

注意:医疗废物收集桶满2/3后不得再装,必须加盖;不准暂存间内放其他废物或垃圾,暂存间周边注意清洁卫生,不准有裸露垃圾或废物堆积。

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2项):

(1)黄色专用医废收集桶、锐器盒,“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标识清楚;

(2)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无混装。

注意:各业务科室,只要产生医疗废物,必须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分类收集、转运、清洗消毒、个人防护、交接记录等等。

(二)资料准备

三年医疗废物管理资料备查

1.2012-2014年医疗机构与同兴公司签订的医疗废物处置合同(原件或者复印件);

2.2012-2014年医疗废物转运联单和每次转运交接记录(体现医疗废物48小时内转运); 3.医疗废物转运许可证;

4.医疗机构内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尤其是要有应急预案)及员工、清洁工等各类培训记录(至少每年一次);

5.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转运记录和转运工具清洗消毒记录。

二、依法规范执业

(一)现场准备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上墙,亮证行医;

2.在岗人员均为机构聘用员工,医护人员持有合法行医资质; 3.现场无超范围行医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资料准备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正副本最近一次效验后的复印件,包括所有信息页;

2.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法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3.人员花名册,必须包括医疗机构内的医生、护士、检验师、药师、放射技师等卫生技术人员(人员信息要包含其专业信息和注册信息),并留有专业技术人员资质材料复印件,随时备查,包括《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护士执业证》等证件的复印件。

(复印件要求证件内所有信息页都要复印)

三、医疗广告发布

(一)2012-2014年对外发布医疗广告的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机构医疗广告审核证明》及广告小样,备查;

(二)清理正在对外发布的医疗广告,按照《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要求对外发布,否则一律撤回。

四、医疗机构临床用血

(一)准备2012-2014年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资料,包括供给血液的来源单位的供血协议或其他证明(比如每次取血的单据);

(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相关制度、组织机构及活动记录;

(三)血液收发、核对登记,用血情况总结,含医疗机 构临床用血工作总结(附用血病历清单),同时用血病历备查;

(四)机构临床用血相应文书管理,比如:制定临床用血审批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不良反应回单等等医疗机构内部医学文书及保管制度和执行情况的印证材料;

9.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篇九

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4.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护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5.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6.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7.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8.医院内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9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10.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11.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到内部指定的暂时储存地点。

12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者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露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13.医院应当建立医疗废物暂储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

14.医院应当将医疗废物交由市卫生局指定的回收单位进行处理。

15.医院要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16.医疗废物转交出去以后,应当对暂时储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17.医疗废物有医院统一回收,禁止任何工作人员转让、买卖。

10.医疗废物监督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篇十

1 现状分析

1.1 基本情况

2003年淄博市政府积极投资筹建了淄博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 并于2004年将50家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首批纳入集中处置, 淄博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实现了常态运行。2005年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被纳入淄博市“碧水蓝天”行动计划中, 实行目标责任制, 通过行政手段极大地推动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工作;卫生、环保两大部门出台了《淄博市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实施方案》, 使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工作在职责明确、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2005年底成立了淄博市卫生监督机构, 进一步理顺了医疗废物监督管理体制, 为医疗废物法制化管理奠定了基础。2006年物价、环保、卫生、财政、建设五部门在《淄博市医疗固体废物处置收费标准》基础上, 适时修订收费标准, 联合出台了《淄博市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标准》, 解决了无固定床位小型医疗机构处置费的收费问题, 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工作, 在淄博市城镇医疗机构全面展开。目前, 淄博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由市政府投资在处置方式、尾气净化、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良, 基本解决了空气污染问题。但是, 在对医疗废物实施全程法制化管理, 集中无害化处置监督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2008年淄博市86家市属、市管、区属、民营医院和1家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的医疗废物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对策建议。

1.2 存在问题

1.2.1 管理制度不健全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时贮存、交接登记、意外事故处理、相关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工作制度制定不全不细, 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工作职责, 过于简单、笼统、可操作性不强, 有24%的医院未制定本机构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方案和报告制度, 有33%的医院无医疗废物从业人员上岗前培训制度。

1.2.2 登记交接记录不规范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记录项目不全, 不能全面反映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交接人等情况;医疗废物交接后, 经办人员不签名或签名不完整、不规范;登记记录年月日未标注齐全;登记资料未保存至3年以上;未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类型填报。医疗废物登记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不强, 资料利用价值较小, 医疗废物通过资料追溯源意义不大。

1.2.3 五大类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外观类同, 为分类收集带来不便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对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在原料、颜色、形状、文字说明、警示标识、包装袋外观、规格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五大类医疗废物使用的专用包装物唯一区别是文字说明, 即感染性医疗废物应在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 病理性医疗废物应在包装袋上加注“病理性废物”字样。医疗废物仅用标签标识中的文字说明加以区分, 给文化层次较低的后勤人员带来识别困难, 极易导致不同类别医疗废物混放现象。事实上在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点发现损伤性医疗废物、病理性医疗废物、感染性医疗废物有混放现象, 多数原因是外观不易识别导致的。

1.2.4 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实际效果差

培训无计划、无总结、无讲课内容、只有考试卷, 培训流于形式。医护人员不能正确区分五类医疗废物的占33%, 保洁员不能正确区别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的占23%。感染性疾病科、预检分诊点 (如肠道门诊、发热门诊) 医务人员、保洁员对其产生的医疗废物实行双层包装的知晓率占54%, 检验科医技人员对产生的如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 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就地消毒的知晓率仅占56%。

1.2.5 措施落实不到位

有些医院医疗废物未能严格分类收集, 损伤性医疗废物与感染性医疗废物混放, 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未按照医疗废物收集, 损伤性医疗废物未使用利器盒;登记交接记录未按照设定内容填写;高危险废物 (如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 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未就地消毒;废弃的血液透析器收集处置前未毁形;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在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前未消毒处理;废弃的人体组织无冷藏、防腐处理等暂时存放条件;未建立人员知识培训、健康检查、职业防护个人档案, 未使用医疗废物专用工具运送医疗废物;未使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等。

1.2.6 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及时收集、集中处置不能保障

对产生医疗废物少、交通不便利的小型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不愿收, 产生单位不愿交, 导致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产生障碍, 甚至在医疗废物被纳入集中处置后, 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存在超时限运输医疗废物现象。

1.2.7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方式单一, 不能实现分类收集, 分类处置

淄博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方式是按照我国《医疗废物处置技术》 (试行) , 实施焚烧单一的处置方式, 使分类收集工作前功尽弃。

1.2.8 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区域设置单一易成医疗废物处置行业服务、竞争和技术发展障碍

我国医疗废物处置实行行政许可制, 淄博市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仅有一家, 这一现象不利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同时变相剥夺了医疗废物产生单位选择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的权利, 事实上在医疗废物及时清运、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的供应、处置收费等方面已经有弊端显露。

1.2.9 技术规范不完善无相应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

目前我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 (试行) 》中的处置技术仅仅规定了适用于固体废物的高温热处置技术, 对血液、消毒液、菌种和毒种保存液等液体医疗废物收集、包装、处置方式等未制定相应技术规范, 无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卫生学效果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

2 建议对策

2.1 建立健全并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当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 制定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工作规范、标准、流程。强化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标识、登记、运送、暂时贮存、交接、职业安全防护等措施的落实, 做到依法管理。在制定《突发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方案》的同时, 做好意外事故应急演练工作, 有效及时地处理好可能发生的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的应急报告工作。

2.2 改进医疗废物包装标签

按照医疗废物的分类制作颜色区分明显的标签, 使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运输、处置, 相关工作人员能通过颜色就直观识别医疗废物类别, 便于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置。

2.3 加强人员的培训和防护工作

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处置涉及多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多环节——收集、运输、贮存、处置;多科室———临床、医技、后勤、行政等, 上述环节和部门人员组成不同, 认识不同, 面临医疗废物管理侧重点也不同。对从业人员的相关法律、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应急处置和报告等知识的培训工作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做好进修、实习、新上岗人员的岗前培训, 切实落实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技术要求。同时医疗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要为从业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措施, 建立从业人员知识培训、职业防护、健康检查个人档案。

2.4 探索解决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及时收集安全处置的有效途径

可采用先地域分段收集后集中运输处置的管理方式, 节约集中处置单位运输成本, 最终达到集中处置的目的。

2.5 探索经营运行机制和处置方式

借鉴公路建设、自来水供应等公益行业经营模式, 引用其他资金或者政府投资, 进一步加大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的改良工作, 逐步解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老化、技术设备落后、处置方式单一的问题。积极探索如压力蒸汽灭菌法、电磁波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等离子体法等处置方式[1], 通过经济运行机制和处置方式的改良, 促进医疗废物处置的产业化进展, 实现环保、安全、资源利用的有效结合。

2.6 及时制定与法律法规相配套的技术规范如液体医疗废

物处置技术规范, 医疗器械毁形处置技术规范, 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建筑设计技术规范,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分类包装物具体规定, 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卫生学效果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等。

2.7 探索监督管理新方式, 加大医疗废物监管力度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要依据医疗废物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按照职责分工加大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力度, 进一步做好两部门间监督检查和抽查结果的交换工作, 对在检查中发现的或举报、投诉、检举和控告的, 经调查核实属实, 应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同时建立并执行医疗废物定期检查、考评、考核、奖罚制度, 落实医疗废物一把手责任制, 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并用的管理方式, 促进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1.医疗废物管理调研报告 篇十一

一、现状

(一)我县医疗废物处置方式

根据我执法所对医疗废物的调查情况并结合我执法所的日常监督情况来看,我辖区内各医疗机构所产生的医疗废物量较小,特别是人口总数较少的乡镇卫生院表现特别突出。因为医疗废物量小,目前我县无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点,各级医疗机构均采取填埋和焚烧的方式对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根据调查来看,我县各级医疗机构均已建立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并上墙。所有医疗机构均建立有《一次性医疗用品验收台账》、《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销毁登记表》,要求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按要求做好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毁形、消毒、销毁工作并记录,处置医疗废物人员实时签字。

二、存在的问题

1.我县无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点,除县医院运送到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外,其余医疗机构均为自行处置医疗废物。

2.一次性医疗废物的存放点未能有明显的标示。

3.一次性医疗废物输液器、针头未能分类存放。

4.自行销毁单位未能很彻底销毁医疗废物。

5.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6.没有实行专人专管。

三、相关意见

1.设立集中销毁点。

2.各单位增设医疗废物的存放点,并且分类存放各类医疗废物。

3.设立专人专管收集与销毁医疗废物,并实时签字确认。

12.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 篇十二

成立了医疗废物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防保组长,指定了专职负责医院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医疗废物回收处理的检查监督,进行医疗废物回收,同制订了本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医疗垃圾处理流程图,规范医院的了医疗废物处理。

2、加强医疗废物回收处理贮存设施的配备和保障

各科室配备收集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带盖暂存箱,并购买了相适应的废物回收袋,医疗废物装黄色垃圾袋,生活垃圾装黑色袋。各科把垃圾暂存箱放在固定的卫生处置间,并标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给专职回收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并进行了防护培训。要按要求建立医院医疗垃圾贮存间。

3、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分袋收集处理

3.1感染性医疗废物①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使用后把针头分离放置于损伤性废物内;②使用后的棉签、棉球、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使用后的其他一次性医疗用品、器械等;③各种废弃的血标本;④传染病人使用后废弃物装双层黄色袋。

3.2病理性废物病理切片后及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3.3损伤性废物使用后的针头、手术刀、备皮刀、玻璃安瓿等收集在特制的硬纸盒内。

3.4药物性废物过期、变质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及废弃的疫苗、血库废弃的血液制品等。

4、回收暂存的管理

4.1做好回收人员个人防护在回收运送医疗废物时做好个人防护是极为重要的,下科室回收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帽子、口子罩、橡胶手套,在回收传染性废物时,戴双层手套、防护镜,防护用品用后不能存放在生活区,要及时消毒清洗。收集运送时,防止刺伤、擦伤,保证安全。

4.2医疗废物的内部运送要求专职收集人员每天种分类包装、做好标识的医疗废物按指定路线收回后送到医疗废物暂存处,收集时带好医疗废物交接登记簿,与各科当面交接,做好双签字。对包装破损、包装外表污染的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回收运送人员必须要求科室重新包装,否则,运送人员有权拒绝回收运送,做到日产、日清,时间最长不超过48小时。对医疗废物暂存处用1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一次。

5、进行全员培训

13.医疗废物年度管理计划 篇十三

1 存在问题

1.1 医院废物与医疗废物概念区别不清

医院废物指在医院内产生的所有废弃物(包括未被污染、对人体无毒害作用的各种包装、建筑和生活废物等)属于无危害废物。医疗废物指的是与患者接触并经使用过的医疗物品,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和感染性。由于临床科室部分工作人员概念不清,在处理医疗废物中常出现无害的医院废物与有害的医疗废物混放、混装现象,其中一些被污染的医院废物流入社会,扩散疾病的传播,给社会稳定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1.2 领导重视不到位

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即是医疗物品第1使用者,也是院内医疗废物最先接触者,因此在医患之间、医护之间存在诸多交叉感染因素。有些科室领导防护观念淡薄,缺少督导本科室医护人员预防医疗废物侵害教育的必要手段,这一现象在全院医疗废物管理整体规划中,已被视为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

1.3 检验科废弃的菌种有处理不规范现象

由于检验科存在有各种各样的菌种,病原生物的各种培养基、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的鉴定卡和药敏卡、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必须首先高压消毒或用含有效氯2 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至少30 min,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各专业组的各种血液、血清标本、各种体液(如胸水、腹水、脑脊液、关节积液等)标本必须首先高压消毒(121℃高压蒸汽灭菌45 min[2])或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至少30 min,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但这些感染性废物大多是由保洁工操作,存在科室监管不到位,消毒液浓度监测不规范现象,如果废弃的菌种处理不当可造成院内交叉感染,后果将非常严重。

1.4 医疗废物包装袋、存放容器不符合要求

包装袋厚度不能达到《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和警示标识标准》的要求,盛放太满,超过3/4,袋口封扎不规范;容器敞口,不能密闭。

1.5 院内医疗废物运送人员防护不到位

院内运送人员为保洁工,年龄偏大、无专业知识,往往为了方便而忽略了防护,在收集过程中,不戴手套、口罩、帽子;对转运车清洗消毒不彻底,配置的防渗透衣不能按照要求进行防护。

1.6 利器毁形不彻底

由于临床科室工作量较大,个别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废弃的注射器、输液器针头有未分离现象。

2 对策

2.1 成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

由院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施行三级管理,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职责,确定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2.2 制定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由医疗废物管理小组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和职业安全防护工作;负责组织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的紧急处理工作。

2.3 规定各级职责

各临床科室由科主任指定人员,负责本科的医疗废物管理,如医疗废物容器的定点设置和清洁消毒、医疗废物容器、包装袋的质量检查及警示标识;负责检查本科每天产生的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类放置;负责科室特殊医疗废物的处理,负责填写《医疗废物交接记录》,并与保洁公司进行医疗废物联单交接。

2.4 确定保洁消毒员的职责

负责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对医疗废物包装袋的质量包括封口、标识进行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2.5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组织全员学习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使每位工作人员熟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要求;新毕业生只有参加医院统一组织的学习、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6 发挥领导小组作用

定期或不定期对院内医疗废物的处置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奖罚分明,责任追究到位。

3 结果

通过采取这些对策,提高了我院工作人员医疗废物管理的依从性,使医疗废物处置进入规范化、制度化;工作人员加强了自我防护,有效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杜绝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扩散。

摘要:目的探讨医疗废物处理的全过程,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的环节管理,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方法建立健全领导组织,以主要负责人为第1责任人的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强化医护人员关于医疗废物知识的培训;制定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图;发挥监督检查作用,采取问题反馈,奖罚分明。结果管理措施得当,医疗废物处置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结论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的环节管理,可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扩散,对保护医院环境和控制医院感染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医疗废物,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苏小青,许顺清,王育英,等.泉州市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理的实施研究[J].中国医院,2004,8(11):46-48.

14.医疗废物管理自查自纠总结 篇十四

根据《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物监督检查方案>的通知》(京卫计字【2011】5号)文件精神。我院对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自查自纠工作,自查结果如下:

一、加强管理突出“法人是医疗废弃物管理第一责任人”观念,我院特成立以院长为首的工作小组。院领导亲命亲为,组织本院全体职工及辖区内所有卫生室相关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的学习及培训,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治理工作的熟悉,并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治理人员进行了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设备操作、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等12学时的培训,以及对《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废物分类目录》8学时的强化学习。使培训人员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治理,进一步完善本单位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及处置的管理规范,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安全,切实维护群众健康。

二、加强管理,专人负责。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小组,相关科室制定相应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并有相关的人员兼职负责收集和处理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损伤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三、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医疗垃圾全部使用专用包装物和容器,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例如感染性的医疗废弃物存放在黄色垃圾袋内,注射用器用利器盒毁形,在按规定分类存放。由于本院地处偏远山区,医疗业务量较小,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较小,所产生的医疗废弃物由专人每天定时及时焚烧,不存在贮存、转运等问题。

四、相关科室建立医疗废物管理情况登记表。登记核对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相关人员将医疗废物交于指定的人员进行交接点数,详细记录重量、袋数、时间并双方签名。登记资料保存齐全。

五、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均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必要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并上报院感负责人存档跟踪。

六、我院辖区内共有8个行政村,11个村卫生室,近些年随医疗模式的改变,以防病为主模式深入人心,村卫生室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及出售零差率药品工作,基本以不从事产生医疗废弃物的相关的医疗活动,所以不存在医疗废弃物相关的管

理及处理问题。

七、存在问题:由于我院地处偏远山区,平时业务量不大所产生的医疗废弃物量较小,所致个别同志对医疗废弃物处理办法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牢固。个别卫生室管理人员对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和重视程度不够等现象。今我院将进一步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及学习,提高医疗废弃物科学处理意识,使我院医疗废弃物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南窖卫生院

15.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篇十五

1、各临床科室、门诊部主任、辅助科室负责人、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为本部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人,要经常性组织本科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增强管理意识,落实部门医疗废物管理职责。

2、各科室对产生的医疗垃圾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医疗废物要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容器内。

3、盛装医疗废物前,认真检查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有无破损、渗漏。盛装医疗垃圾达到包装袋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袋的封口紧实、严密,以防在运送过程中遗撒。

4、化学性废物中,批量报废的化学试剂要交专门机构处理。

5、批量报废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械要交专门机构处理。

6、医疗废物中有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前,应当就地消毒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7、放入包装袋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包装袋或容器的外表被感染性废物污染处要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每个包装物或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中文标签,同时填写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

8、医疗废物运送人员每天将分包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路线运送到医院暂存地点并加锁防盗,医疗废物在院暂存时间不应超过日。

9、收集运送医疗垃圾的专职人员要按要求做好自身保护,避免与医疗废物直接接触,同时防止包装物或容器的流失或破损而造成医疗废物的泄漏。

10、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处必须由专人负责,应定期对暂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并做好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

11、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负责人应当做好对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数量、交接时间、处理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16.医疗废物年度管理计划 篇十六

医疗废物指患者在医疗机构医疗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相关医疗废弃物。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疗废物具有较强的空间污染、急性传播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如不加强管理,随意丢弃将对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 医疗废物的处理在我国被高度重视,我国出台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的整个产业链: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处置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有严格明确的规定,但由于巨大利益的驱使,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违规和违法行为不断出现, 如何加强监管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棘手问题。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信息化发展的网络时代。 物联网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把物资、人员、传感器、机器等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组合成一个整体,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 其应用模式:一是通过二维码、无线射频技术(RFID)等技术标识特定的对象,作为对象的智能标签。 二是基于物联网云平台和智能网络,依据传感器网络获取的数据进行决策分析,进行对象的智能控制。

本文从物联网的两个方面应用入手, 将物联网对象智能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到医疗废物处理的收集、分类、存储、运输、分拣、销毁及再加工的整个产业链实现医疗废物信息化全产业链管理。

2基于物联网医疗废物全产业链管理概述

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理产业链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医院内部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储运; 医疗废物由医疗机构到销毁企业或者再利用企业的中转运输; 医疗废物销毁或再利用机构的销毁再利用。 基于物联网医疗废物全产业链管理应用就是实现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中整个产业链条的信息化管理, 其目的是提高医疗废物处理的科学化、有效化、可追溯化、可控化和智能化。 具体的信息化的实现包括:基于二维码的医疗废物信息化分类;采用RFID技术的分装和转运追溯管理信息化; 基于无线网络和GPS的医疗废物运输智能控制系统; 基于视频监控的全产业链视频监控信息系统。

2.1 基于二维码的医疗废物信息化分类

基于二维码的医疗废物信息化分类是按照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规定,实现每一件医疗废物的信息化、分类管理。 其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包括医疗废物条码信息库的建设、条码的制作、条码信息的登记与维护等部分。

医疗废物条码信息库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数据库: 一个是医疗废物分类信息库,其主要职责就是按照国家《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产生一个智能化的分类信息,用于医疗废物采集时生成分类指导。 一个是条码信息库,登记了每一个条码对应的医疗废物的信息,如类别、产生时间、名称、传染性、收集人员、分类方式、处理形式等信息。

条码制作生成由垃圾收集人员收集并通过手持终端输入垃圾名称、科室等信息,由逻辑处理模块依据分类信息库的标准,产生分类的信息,并生成二维条码,贴于相应的医疗废物表面,并由采集人员给出相应的处理智能指导。 条码信息的登记与维护伴随着相应医疗废物处理的每一个环节, 采集人员实现最初信息登记, 分类运输人员通过扫描及登记设备实践转运信息登记,医疗废物处理机构完成相应垃圾的最终处理信息的维护。 可以说通过条码信息的登记与维护实现了相应废物处理的整个链条的活的档案,是实时和后期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分析的关键。

2.2 采用RFID技术的分装和转运追溯管理信息化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物联网发展和实现的关键通信技术,可以通过非接触的形式,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完成对特定目标的识别,完成信息的读写。

采用RFID技术的分装和转运追溯管理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了RFID技术的操作简单、快速扫描、体积小、读取方便、数据容量大、数据动态维护和动态实时通信等优势。 在分装和运输过程中, 对收集后已经简单包装的医疗废弃物外包装安装电子标签,在医院内部运输转运车、医院内部医疗废物储藏室、专业院外医疗废物运输车、 中转站及医疗废物处理公司安装电子标签阅读器,就可以实现医疗废物的信息化管理。 相应信息通过在安装电子标签阅读器的位置和部门设置的无线或有线网络传输到提供信息存储与管理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网络(考虑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独立性和信息的隐私性, 很少采用在现有HIS系统上进行功能拓展的模式实现网络信息化, 而是采用第三方的云计算服务实现),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远程权限认证,访问相应的信息化平台,了解医疗废物分装以及运输的整个链条。

利用RFID技术,在真正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实现中采用云计算服务,将充分利用云计算的网络和强大的数据分析优势,建立医疗废物从包装开始到最终无害化处理链条信息监控系统,是实现可追溯化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2.3 基于无线网络和GPS的医疗废物运输智能控制系统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医疗废物运输的智能化控制是利用GPS提供的车辆定位、防盗、行驶路线监控及呼叫指挥等功能。其实现包括GPS终端、无线移动传输网络和监控平台三个部分。

医疗废物运输智能控制系统信息化的实现, 为每台专用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安装GPS终端, 并配备与其相连的无线4G移动通信网络设备,GPS终端采集的医疗废物运输车辆的信息通过4G移动无线网络传输到监控平台(考虑到车辆定位、防盗和行驶路线数据半结构化等特性, 监控平台往往采用提供大数据处理功能的云计算平台), 监控平台根据采集的信息进行预警、智能指挥等。 如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事故,监控中心就会结合医疗废物的RFID信息和条码信息,确定车内废物的性质和危害性及紧急处理方式进而产生相应的预警给交通、环保和消防等部门。

基于无线网络和GPS的医疗废物运输信息化智能控制管理,其目的不只是监控车辆的运输行为的规范性,同时还包括紧急情况处理,运输的路线合理化等各个方面。

2.4 基于视频监控的全产业链视频监控信息系统

基于视频监控的全产业链视频监控信息系统实现了整个医疗废物处理过程的实时视频监控手段, 其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整个过程的透明化。 其信息化管理的实现需要在医院科室、转运通道、 转运车辆和废物处理公司内部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配置相应的无线网络。

3结语

医疗废物由其特殊性导致其收集、运输、存储和集中处理整个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每一极小的管理及操作失误都会对环境、社会等造成巨大的危害。 其处理国家也有严格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和指导,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化管理技术的长足进步, 医疗废物的全产业链信息化管理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全产业链信息化管理,通过使用二维码、RFID、GPS、无线移动网络和视频系统,从业务处理的角度,提高其业务处理的效率,使其更具科学性;从监控的角度,规范了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了人为或非法行为的出现; 从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角度, 整个链条的信息化管理是实现最终智能化管理的起步和关键,是智慧医疗、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商惠英,贾华清.医疗垃圾的现状及处理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24(5):312-313.

[2]高延秀,刘梅.医院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的原因及管理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6,6(9):19-20.

[3]洪建,邵华钢,李志.物联网在医院垃圾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0(10):95-97.

上一篇:烤鱼沟一日游五年级作文下一篇:创新水务投融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