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精选10篇)
1.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加快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一,红桥区民营企业的现状
二,战略布局与产业定位:电气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三,红桥区电气产业方面的优势
1,资源优势
2,地缘优势
3,人力资源和产业工人的优势
四,发展规划
1,形成研发、制造、试验检测的基地性产业聚集
2,树立“旗舰型”龙头企业,带动引领小企业的发展
3,依据区情,走“两头在外,中间在内”与现代都市工业相结合 五,成为都市工业的排头兵
1,战略规划
关于加快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一:红桥区民营企业的现状
有资料显示,截止日前全市注册民营企业总数达到78601户,占注册企业总数的99.8%。就业人数247.8万人,占全市GDP总量的87%。资产总量12512.17亿元。红桥区企业注册总数4401户,注册总额60亿3917万元。红桥区民营企业的数量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民营企业在规模方面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就目前区内注册企业在外区经营的比例很高。从国家属地化管理的要求考虑,这部分企业作为税源的一部分可能面临流失。
二:战略布局与产业定位—电气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战略是一种决策模式,决定和揭示区域经济的目的和目标,提出实现目的重大方针与计划,确定区域应该从事的主导产业,明确经济类型(型式)与人文组织类型,以及决定区域政府对区域民众和社会做出的经济与非经济的贡献。
红桥区有着悠久的工业文明史,是天津市的发源地。在电气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红桥在电气产业方面的地缘优势
天津市是国家重要的电气产业基地之一,天津企业生产的电器产品在全国享有盛誉,象天津开关厂,天津低压电器公司,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这些电气产业企业大多集中在红桥周围,象三开、电控、海洋开关厂、华荣继电器、红桥电器、105厂、天开、津华等。这为我们准备了大量这方面的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
2、红桥区近年来在电气产业方面的准备
95年成立科技园区,为这类企业开拓了第一片土地;2002年区委区政府
审时度势,把电气产业作为发展红桥经济的主导产业;2003年提出“两园”建设规划;2004年区政府斥资2000万购置金兴科技大厦,成立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电气产业孵化器,成立了电气产业协会。
由于历史的原因,原来的电气产业骨干企业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企业已不在有昔日的辉煌,改组后的集团仍然是国营机制。有的已经消失。但由此也诞生了无数新的生命—民营电气产业企业;也正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企业大多数集中在红桥,时间有长有短,规模有小有大。这些企业的聚集,给这一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他们自发产生,自然生长。如能因势利导、积极培育,会在其中尽可能早地产生龙头企业,成为旗舰,进而形成产业链条。
技术上红桥区内有科、研、院所多座,有充足的技术发展储备。
三:以现有的科技园区为基础,确立红桥电气产业发展十年纲要
1、发展两园,定位高科技,面向国际化,确定主导产业—电气产业,在现有的电气产业孵化基地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基础上,为弥补红桥工业用地不足的实际情况,放眼周边地区,把自己的产业优势和其他区县的地理优势相结合,走互惠双赢的道路。
2、建立电气科技产业园,搭建“三级”产业舞台
一园:电气科技产业园;三级舞台,孵化期金兴科技大厦、培育期“光荣道科技园”、发展期“红桥电气产业基地”。让这些企业创业在红桥,成长在红桥,发展了还在红桥。
四:电气产业发展目标
1、园区建设:硬件分三级,也要有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走“两头在内,中间在外”与现代都市工业相结合的道路
一是金兴科技大厦就目前的功能保持不变,大力扶置,孵化初创企业;二是加快光荣道科技园的建设,借助大学科技园,以现代都市工业运营模式,整合建设工业地产,拉动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形成电气产业聚集,把孵化好的本区企业以及外区现成的小规模企业引入;三是和周边兄弟区县协商一次性购置1000-3000亩工业用地,填补工业用地之缺憾(或合作或以企业名义促成此事),这将是立足于红桥的百年基业,以此地块建设自己的电气工业园,作为生产基地。
2、园区运作模式
①区级起点,借助河北工业大学科技园最终形成国家级园区,依托在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内,并充分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这为园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②企业化运作,象泰达之于天津市,象鑫茂之于华苑,代表政府的创投公司控股,吸收民营企业加入,成立董事会,编制园区十年发展规划作为企业的发展纲领,招聘总经理。
③整体开发,分步实施
象“泰达工业园”和“空港”一样,可以在大的规划完成的情况下分步实施,边开发边建设边发展,采用土地转让,建筑物转让出租等多种土地出让手段,采用一次性付款收款收费优惠,分期付款,银行按揭,以租代卖等多种付款方式,既考虑企业之难处又考虑园区发展,两者兼顾。
3、打破区域概念,立足红桥的长足发展,积极吸引外埠,甚至国外企业入园,保证区级税收稳步增长。
当你有了“育婴室”、“中小学”、“大学”时,还愁他们外流吗?这样既能控制孵化成长的区内企业外流,还能吸引外埠企业入园。
五:园区的企业引导路线
1、孵化:孵化是我们的“育婴室”,利用现有孵化器的政策,进一步加强管理,理顺各职能部门的关系,让这些企业在襁褓里健康的成长。
2、促进:孵化到一定程度,要加强系统管理,这时要帮助企业上台阶。
3、技术:好多的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技术研发是纲领,我们的园区有科研院所,有技术优势,而且我们有电气产业协会。
4、资金:中小民营企业开始时规模小,资金往往是问题,但资金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一瓶颈,我们有创投,有担保公司,这样就容易在资金方面注入企业,而且因为这些企业是园区企业,好管理,更甚有房产做返担保将降低风险系数。
5、跟进:在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向大规模发展时,入股跟进,大力扶持,让他们更快做强做大。
6、龙头:打造龙头企业,走集团化发展之路,提升地区整体水平,形成产业链,进一步拉动行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产业优势和产业聚集。这样3年内凸显上亿元企业,5年内出现10亿元企业,10年内出现20亿元以上企业,到那时这些企业的税费将在亿元以上。如此红桥无忧矣。
申随章于2008年7月
2.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篇二
房地产成为一个理想工具,只要房价能够持续上涨,依托金融创新,居民工资虽然没有提高,却使财富增加,收入上升,消费扩张。经过10年的连续上涨,美国房价最终步入下降周期。整个金融和经济大厦也随之坍塌。美国信贷过度扩张的增长模式也宣告结束,未来很难在依赖信贷扩张来维持经济增长。美国居民债务比例已经占到GDP的100%,金融机构的债务高达GDP的120%。美国急于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美国经济很可能在短期或中期保持经济低速增长,直至其找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他工业国与美国基本相似。这对新兴经济体意味深长,由于工业国需求萎靡,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长期缓慢增长甚至是负增长。新兴经济体未来经济增长应依靠内需。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正在深刻改变着经济增长模式。各国政府在经济危机中纷纷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其规模、合作程度,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非常规工具的应用,都是史无前例的。各国经济刺激计划,高达全球GDP的2.7%,比如美国,除了7000亿美元的资产救助计划以外,还推出了7870亿美元的刺激规划,约占其GDP的5.5%。欧元区的刺激计划约占GDP的1.9%。中国更高,推出了40000亿元的刺激经济计划, 占到GDP的13.3%。对这样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进行解读,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延续或者支持各自原有的增长模式。特别是中国,主要是通过大幅投资制造业和基建项目。工业国则是继续鼓励信贷与交汇。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100%都是由政府投资和政府支出,而美国经济刺激计划的60%是政府转移支付和减税, 其余40%是政府投资和政府支出。德国这一比例是60%和40%,法国也是60%和40%。所以,各国面对金融危机都在实行原有的策略和经验。因为固有模式是最为熟悉的, 并且世界经济正面临着中长期结构调整的挑战,工业国应该着眼于恢复制作业产能降低对信贷扩张的依赖。同时,新型经济体应该更多地刺激国内需求,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工业国和新兴经济体能够成功转型吗?这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问题。但是,金融危机历来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契点。金融危机可能为全球经济转型带来最佳的契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还没遇到过真正的挑战,亚洲金融危机时受危机的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中国反而因此受益。这次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对于中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这次必须由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推动型来发展经济,解决长期结构失衡的问题。对中国来说,人口众多,可以开发巨大的市场潜力,来反冲衰退的作用。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众多的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巨大的消费市场。
一、中国经济展望复苏之路———转型中实现增长
中国经济应该是一个U型复苏的过程。现在来看,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大。40000亿元的投资计划正在显现它正确的效应,投资强劲增长可望保持;保民生政策护卫下消费稳步增长;全球经济见底使外需不再进一步恶化。经济回升动力渐次递进,第二季度去库存基本结束,第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加速,第四季度出口降幅收窄甚至正增长,加上基数因数,预计2009年GDP增速将逐季回升。全年GDP增长8.2%是可以预期的。
物价即将进入上升周期。通缩已经接近尾声,预计物价水平第三季度触底,第四季度转为正增长。物价水平回升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促使国内工业品价格水平上涨,推动非食品类价格止跌回升;货币信贷高速增长刺激总需求增加,促进物价上涨;农产品及食品类价格的下降周期将于第三季度结束,转而进入上升周期。工业盈利可望年内止跌回升。目前工业企业盈利降幅仍在30%以上,但经济和物价水平回升将改善企业的盈利环境,能源价格以及利率水平相当于2008年处于低位,有助于工业企业降低成本。我们预计盈利状况在年内会有明显好转,第四季度将恢复正增长。
危机加速我国经济向内转型。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过度依赖外需的脆弱性迅速暴露,外需下降导致经济大幅下滑。我们的测算表明,中国经济如果延续过去10年的增长模式,未来5年年均出口额必须达到2008年的2倍,这是难以实现的。未来3~5年全球经济很可能只有1%~2%的低速增长,外需拉动将明显减弱,若想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型,由“外需+投资”模式向“消费+投资”模式转变,否则将进入较低增长期。
中国消费正处于由降转升“转折点”。经验显示,消费率在工业化进程中,先下降后回升,呈U型变动。我国已经完成下降过程,正处于由降转升的拐点。由于城市化滞后、分配格局不合理、服务业受到压制等因素影响,我国消费率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相比明显偏低。转型将消除上述制约因素,可提高消费率8~14个百分点,至60%左右。
二、后金融时代内蒙古经济发展战略转型
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连续7年在全国领先。经过前期的资源开发,引进大企业、投资大项目,我们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如果再靠原来的模式,是难以为继的。因为我们的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亿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钢铁产能5亿吨,煤化工、有色金属等也已经增长有限。自治区政府已经对此早有研究,并且提出了新的转型战略。这个战略转型可以简称叫做“三中”战略。“三中”即中小企业、中等城市、中等收入。
中小企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中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最新统计数字表明,全区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率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非国有中小企业在吸纳安置国有企业下岗分流人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1.5亿就业职工中有1.1亿分布在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75%。中小企业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小企业在产品、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等方面作用明显。自治区金融办如何支持自治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将是下一步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于中等城市,内蒙古的很多城市已经具备了中等城市的规模水平。加速城市化可以进一步释放消费产能。可以进一步提高消费能力。通过产业集聚,通过人口集聚,来提高我们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
三、建设西部金融强区,推动内蒙古经济战略转型
2009年以来,我区金融运行开局良好,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第一季度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068.5亿元,比年初增加723.8亿元,同比增长31%;各项贷款余额5251.2亿元,同比增长33.3%;全区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21.8。
金融办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经济发展:第一,全力打造地方金融龙头企业。其中一是尽快组建内蒙古银行。拟将呼市商行的资本金额增加到15亿元,自治区政府入股3亿元,实现相对控股,吸收各盟市政府入股,其余股本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向社会投资者公开募集,尽快实现分支机构向各盟市扩展;二是积极支持包商银行在北京、成都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和在区内增设分支机构,进一步增资扩股,实现上市,向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三是推动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在区内扩大服务网络;四是加快组建国泰财产保险公司,一方面为农牧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另一方面通过保险渠道聚集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加快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内蒙古近几年虽然经济发展很快,财政收入也大幅提高,可还是不能满足地区各方面建设的需求,所以,下一步自治区要借鉴其他省的做法,组建一个自治区政府的投融资平台。计划把自治区政府所拥有的国有企业产权、国有资产整合在一起,组建一个规模大概在500亿元的金融投资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来融资。另外,我们可以把内蒙古的矿产资源整合进来,实现矿产资源的资本化、证券化。把矿产资源作为资本注入平台公司,以提高政府的投融资能力。通过这个融资平台来为自治区的民生工程、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环境。
第三,抓紧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实现金融普惠制为方向,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村金融主体,创新农村金融服务,进而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第四,全面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力度。把推动各家银行建立完善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作为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三大举措,中小企业贷款公司已经成为银行信贷资金流向中小企业的关键环节,成为我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项重要创新。内蒙古的小额贷款公司应该是走在全国前列的,自治区政府已经批准了将近200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将近180亿元。小额贷款公司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和农牧民。而且我们鼓励产业集团、物流集团设立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它们来辐射周边的中小企业。
3.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篇三
一、关于投资问题
2002年,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超常规增长,成为我区经济生活的一大亮点。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15亿元,增长44%,增加219亿元。在这样一个大的基数和平台上,如何保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投资完成情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左右我区整个经济发展的走势。对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分析:一是从需求结构分析。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中,消费需求,当然要积极培育。但从当前乃至今后来看,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一个过程,这是因为从近期看,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2001年,分列全国第23位和第20位。由于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还很难上一个新的台阶,消费需求拉动只能是一个平稳上升的态势。出口需求,主要的问题是基数太小,2002年,13.7亿美元,难成气候,出口占GDP的比重只有6.6%,比全国水平低了十几个百分点。所以,在三驾马车中,投资理所当然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二是从我区工业结构分析。我区工业结构是一个重型结构,2001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占到70%,这种以原材料为主的工业结构,主要生产的是投资类产品,它和投资是一个正相关关系,投资增加,原材料工业看好;投资下跌,原材料工业也要跟着下跌。2002年工业的高速增长也证明了这一点,由于投资看好,因此我们的钢、煤、水泥、有色金属等看好。这也正是我们的担心所在,这种重型结构,是一种高度依赖投资的结构,一旦投资掉下去,势必对我区工业有较大的影响。
三是从我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分析。储波书记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区经济正处在总量扩张和结构升级的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明显呈现出速度效益型特征。”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就要保持一定的投资,要把速度搞得快一点,就必须把投资搞得多一点。在这个发展阶段,速度和投资又是一个正相关关系。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全力以赴,真抓实干,保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稳定增长。现在来看,GDP增长10%,投资增长15%是一个最低限,必保15%,力争20%是我区2003年努力奋斗的目标。
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2003年投资目标,有三个方面的工作要紧紧抓在手上,并扎扎实实地加以落实。
一是全力以赴做好争取国债的工作。2003年国债投资实行“五个倾斜”,这对我们是有利的机遇。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把工作做实做细,即:捕捉产业信息,搞好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加大攻关力度。国债的争取要在2002年65亿元的基础上力争有所增长。
二是抓紧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骨干项目。要积极争取煤制油、岱海电厂、正蓝电厂、海电三期、满洲里机场、三座店水库、呼准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上马,全面开工建设集宁—满洲里东西大通道和国道110高速公路;在续建原有六大生态工程的基础上,启动草原退牧还草工程、牧区水利建设工程;争取桑张铁路、鄂尔多斯机场、阿尔山机场、赤峰机场、包钢冷轧薄板等项目的前期立项审批;继续加快托电三期、达电四期、丰镇电厂三期等一批能源项目的前期工作。
三是出台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搞活民间投资。在这方面,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个重点来抓,2002年我们引进了210亿元,其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0亿元。2003年要在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全力推出一批能够吸引区外客商特别是大客商前来投资的“双赢”项目,力争引资规模达到250亿元。
二、关于工业问题
2002年工业生产高位运行,规模以上工业达到了19%的增长率。从大的方面来看,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一是投资的拉动作用;二是工业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三是大企业、大集团的骨干作用。2003年工业能否保持强劲的势头,还要看这三个作用发挥得怎么样。
1.加快工业重大项目建设。总量扩张、存量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升级靠什么去实现,一定要通过项目这个载体去实现。首先,2002年已建成的56个重点工业项目在2003年要充分发挥效益,这是一块新的增长点;其次,在建的90个重点工业项目明年将有40个建成投产,有的在当年就可发挥一块效益;第三,抓好企业技改,特别要抓好列入国债贴息的27个重大技改项目,5个食品工业专项;第四,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滚动发展的原则,继续推出一批新的重点工业项目。
2.继续做大做强大企业、大集团。20户大企业、大集团是我区工业发展的命根子。2002年包钢首次突破销售收入100亿元。對这20户企业要一户一户进行分析,明年的发展态势究竟如何?哪些还能够实现超常规发展?抓住这20户重点企业,就抓住了工业发展的牛鼻子。在抓好20户大企业的基础上,对一些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成长性强的企业要加快培育,使其尽快进入大企业集团范围。
3.开放引进,借助外力实现更大范围的资产重组。在这方面要抓好三件事,一是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二是通过开放搞活旗县经济;三是着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在煤炭、电力、天然气等领域,有一定的行业规模效益要求,企业进入门槛较高,因此必须下大力量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比如象神华煤制油项目,包头的希望铝业开发,锡盟的兖州集团煤炭开发等。要借助电力体制改革的机遇,争取2003年在电力上引进几个大企业集团参与电源点的开发。从长远看,我区天然气深加工必须要引进象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特大型企业,我区东部的俄罗斯进口木材深加工也需要引进或依托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作为项目法人。
从旗县经济发展看,主要是靠开放引进。凡是旗县经济搞得好的地方,都是开放引进搞得好的地方。和林引进了“蒙牛”、“兆君”、“宇航人”,杭锦后旗引进了“娃哈哈”、“汇源”、“蒙牛”、“草原兴发”、“大好大”,鄂托克旗依托资源优势,开办高耗能工业园区,引进一大批区内外企业,这几个旗县的经济都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加快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争取一批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企业上市融资,是2003年工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区现有20户上市企业,2003年能有多少企业融资扩股?现有进入辅导期的企业,有多少能够在2003年上市融资?这一块如果搞得好,实际是项目、资金、市场三位一体的运作,是一块实实在在的增长点。企业债券发行,2003年国家可能要松动一块,我们要千方百计支持一些有条件的强势企业争取债券发行规模。另外,直接利用外资,重点是在工业领域,2003年要力争有较大突破。
总之,大项目、大企业、大的开放引进应当成为2003年工业发展着力抓好的三件大事。
三、关于“三农”问题
2002年农牧民收入增加115元,但税费改革等政策性因素,就使人均增收60元,占到52.3%。2003年政策性因素变成了存量因素,靠什么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或者更多一点。以下几件事如果抓得好,可能成为我区农牧民增收的现实渠道。
一是抓住生态建设和国债投资向农村牧区倾斜的机遇,通过以工代赈,增加农牧民的劳务收入。截至到2002年,我区已有72万户农牧民享受到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待遇,预计到2003年,退耕还林将广大到120万户以上,按每户平均3人计算,享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待遇的人口将广大到360万人,也就是说,这部分人可以得到国家长达8年的粮食和现金补助。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这360万人在八年内靠国家政策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从这个意义上,退耕还林工程也是我区最大的扶贫工程和最大的增收工程。从2003年情况看,我们算了这样一笔帐,从2000年到2002年的粮食和现金补助在2003年要继续延续,这一块为78520万元,2003年当年的粮食和现金补助为73120万元,两项相加为151640万元,应当讲,这15亿元的粮食和现金补助是农牧民实实在在能够得到的,这样,2003年农牧民大约从退耕还林工程中人均增收108元。另外,我区2003年将启动退牧还草工程,京津沙源治理区内及治理区外新开展的退牧还草面积将达5500万亩(其中京津沙源治理区2500万亩,区外约3000万亩),每亩国家补助陈化粮11斤(每市斤0.50元),总计折合现金为27500万元,这一块也是农牧民能够直接得到的,人均增收约19.6元。
初步预计,2003年用于生态、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生态移民、县乡道路等方面的投资,大约在90—100亿元左右,其中如果通过以工代赈形式,有大约15%的资金转化为农牧民的劳务收入,就可使农牧民增加劳务收入13—15亿元。
二是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推进上实现农牧民增收。从2002年情况看,据测算,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约辐射了130万农牧户,占到农牧户总数的36%。在这方面,牛奶产业超常规增长,成为自治区确定的七大产业中的排头兵,牛奶产量达到155万吨,比上年增长42.2%,成为2002年农牧业产业化的一个亮点。因此,靠产业化增收是2003年农村牧区工作的重点,要突出抓好主导产业、基地建设这两件事。继续抓好几个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带。牛奶产业要加快扩张,在抓好呼、包及呼伦贝尔东西两大奶业基地的基础上,向周边地区辐射扩张,带动乌盟、鄂尔多斯市、巴盟、通辽市、兴安盟奶业产业的发展,进而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使奶业成为我区一个兴区富民的大产业。另外,通辽、赤峰的肉牛带,乌盟及其周边地区的马铃薯以及肉羊、羊绒等主导产业都要加快发展步伐,尽快做大做强。要结合生态建设,把沙产业、草产业尽快培育成大产业。
基地建设是目前制约产业化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龙头企业上去了,基地建设跟不上去。这在肉羊产业发展上尤为突出,制约肉羊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肉羊出栏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特别是不能做到四季均衡出栏。另外,在奶业基地发展上,通辽市、兴安盟、巴盟的加工生产线上去了,但奶源基地建设滞后。肉牛发展也有类似问题,通辽“三维”、赤峰“万旗”两大肉牛龙头企业建成后,马上面临的就是牛源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农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问题,即农畜产品的质量、品种不能适应加工企业和市场的需要。这种情况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上尤为突出,因此,产业化的基地建设需要在2003年大力加强。
三是加大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力度。要想增加农牧民收入,必须减少农民,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需要我们在每个年度扎扎实实落实并推进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计划“十五”城镇人口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这样五年城镇人口大约增加190万人,除了城镇人口本身的自然增长外,其余要靠农村牧区人口的转移。“十五”大约转移多少人,初步测算是120—150万人,平均每年24—30万人。
4.关于我区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 篇四
一、基本情况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年初“两会”精神
要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继续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发展特色经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5亿元,同比增长7.3,连续20个月保持了7%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按新的产业划分标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财政收入完成0.76亿元,增长19.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亿元。经济格局有进一步的转变,三次产业比重为34.7:20.8:44.5。
(一)林产工业稳步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林产工业总产值实现亿元,同比增长3.8。通过产业产品结构我区林产调整,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优化资本结构等措施,林产工业深加工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林产工业企业已开发出了以集成材、拼版、细木工板、建筑模板、家俱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和名优产品。我区林产工业整体实力得到了进一加强,林产工业企业形成了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培育出了一批先进技术、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形成产业“龙头”带动产业发展。
(二)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我区各地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目标,继续加大企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区农作物种值面积为8777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58576公顷,同比增长6.8%;经济作物28414公顷,下降24.6%;饲料作物780公顷,下降3.3%。粮、经、饲作物比重由上年的58.8:40.4:0.8调整为66.7:32.4:0.9。
(三)绿色食品业迅速崛起。全区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绿色产业。2003绿色食品标准监控种植面积58.3万亩,同比增长2.6。1—5月份主要绿色产品销售收入为3168.1万元,增长43.3。全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加,在北芪神、丽雪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批具有市场的占有率、辐射能力强、科技含量高、档次高的产品在绿色食品资源的开发,如图强公司矿泉水、都柿、亚格达等本地山特产品为原料绿色产品的龙头企业,通过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种类等方式,使企业效益稳步攀升。
(四)特色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以来,我区特色养殖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上半年全区实现畜牧业产值1.21亿元。一是重点蓄种存栏大幅度增长羊、牛、鹿的数量分别达到7.8万只、2.3万头和1823头,同比分别增长77、23和127。貂、狐、兔、鹅等也正在积极扩大规模。二是领导重视,政策扶持,措施得力。今年地区将发展特色养殖业列为今年十大专题推进重点工作之一,层层落实领导责任,狠抓落实。各地也都高度重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如呼玛县筹集100万元资金,采取1:2的形式匹配用于再购进绒山羊1万只,同时采取招商引资办法,扩大养殖规模,年末可达到4.1万只。塔河县筹集特色养殖业贷款贴息额100万元,为群众贴息贷款。呼中区采取三个1/3的办法(养殖户1/
3、包扶单位1/
3、工会借款1/3)筹集资金60万元用于发展养羊等.图强公司按照“山上特色养殖建基地,山下招商引资搞加工”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扩大珍贵皮毛动物养殖基地规模,大力发展獭兔、鹅等特色养殖。
(五)对俄境外采伐步伐加快。今年我区把境外采伐工作列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使境外采伐的规模逐步扩大,木材采伐量逐年增大。今年上半年完成采伐任务11.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3.3%。从2000年到今年4月已累计完成木材采伐量33.9万立方米。目前全区已有8个林业局实施了境外采伐项目,其余2个局也在积极筹备。各林业局精心组织深入实地调研,考察寻找合作伙伴。利用地缘和地域优势,通过直接与俄罗斯合作、林业局与外地公司合作、劳务输出等形式发展境外采伐业务。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对俄采伐的新突破。
(七)、个私经济稳步发展。在全区非国有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下,全区上下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全力推进发展个私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个体私经济实现产值9亿元,同比增长24、5;实现税收3066万元,增长37.9,占全区总税收的19.4。自营经济产值达6.8亿元,实现增加值3.38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7。全区从事自营经济的已达46153户、71642人,累计安置企业富余人员达2万人,使7000户贫困职工脱贫。各地吸收外地先进经验,切实加大服务力度。以实现基地化、规模化、产
业化、多元化发展的目标,不断加大在政策、项目、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和指导。如把职工自营经济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真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不断健全和完善自营经济工作领导体系,做到分工明确,包片负责,层层落实责任,积极扶持引导广大职工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
我区经济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近几年的发展动态分析,经
济结构调整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县、区、局对结构认识程度不高,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长期受“独木经济”思想的影响,一些县、区、局还是围绕着以发展林产工业为主的思路,把农业和畜牧业放在次要位置。受旧体制观念的影响,市场观念不强,市场经营意识较淡泊,仍处在自我发展及分散。有些地方想发展畜牧业又担心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差不干发展畜牧业。
(二)县、区、局在发展非国有经济受招商引资奖励不活积极性不高。
由于几年来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时,不按政策规定确定资金承担单位,致命基层领导怕承担奖金,不愿上报招商引资成果。导致个私经济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技术素质差。一些县区局受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陈腐观念影响。地委、行署先后制定出台了一些鼓励、培育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但有的地方在执行有关政策时,措施不到位,导致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滞后。
(三)林产工业占工业比重较大,后续产业尚未形成规模。非木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大,各地已形成一批具有名优产品、先进技术、竞争力强的大型林产工业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独木经济”的经济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新兴产业项目少,替代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大项目库建设还在建设中,缺乏大项目支撑,导致发展缓慢。
(四)经济发展环境不宽松,个私经济发展参差不齐。有些单位的领导在观念上很落后,在招商引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重视不够。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的县、区、局成立了经济环境投诉机构和服务机构。各地执法部门执法不公和执法水平不高还很严重。职能部门服务意识差在办理业务时“吃拿卡要”和“三乱”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部分优惠政策不能完全落实,招商引资奖励兑现难。强管理、轻服务,制约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使县、区(局)的个私经济出现参差不齐现象。
(五)项目建设上存在问题,缺少高科技含量项目。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的项目少、深度浅,对区域经济有拉动力的项目少。项目谈判人员在事业心、国际惯例、谈判技巧、专业知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些新项目规模能力不够,对经济的贡献率小,虽有所发展,但实力仍需进一步增强。
二、对下一步我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近几年来,我区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做了不少新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在当前的形势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区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实施天保工程、享受西部开发优惠政策、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有利时机,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高起点地发展特色经济,实现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大力发县(区、局)域经济,积极谋划结构调整。
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我区的资源,扬长避短,集中力量,形成“拳头”,建设“龙头”,突出重点,全面发展。调整存量资产,整合企业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明确我区下一步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发展项目工作不能盲目,要以转产、技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林产工业上规模,上档次。在确保现有企业达产增效的同时,尽快建立起符合林区实际的多元经济支撑体系和与市场经济、生态林区建设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模式,集中资金建设和改造一批对林区经济发展起拉动作用的大中型骨干项目。按规划和布局进行有序调整、调控、杜绝一哄而起,在岭南地区可以发展以绒山羊为主,科学规划,超常规养殖,迅速形成规模。北部县区局,可从自身气候特点出发,选准项目,既发展狐、貂等珍贵毛皮动物,积极探索走出自己的路子。重点把漠河的旅游业做强做大,把漠河和加格达奇旅游景区建设作为旅游工作的重点,下大力气打造加漠精品旅游线,搞好漠河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好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可研报告,为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资金做好准备。呼中、新林、塔河、十八站的林工业基础好,要大力发展林产工业。要利用好这一资源优势,花大气力搞好木材精深加工业。我区林产工业具备一定的基础,立足我区的资源现状,借助于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机遇,积极谋划改造建设一至两个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对本区产业有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对我区现有林产工业企业和项目,要加大资产重组、布局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打破地域和行政区划界限,整合资产、设备、技术和人才,按市场经济要求,筹建专业性集团,实现集团化运作。对市场前景好、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加大扶持和技术改造力度,限期达产达标。
(二)发挥我区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业、林产工业、畜牧业、北药开发业和生态旅游业。一是突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打响兴安绿色牌。我区的资源和环境优势,结合当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实际。要做大产品的深精加工,创知名品牌,闯国内国际市场,联系农户和自营经济户上下功夫,争取把我区建设成为全国较大的绿色食品的开发加工基地和绿色食品种植基地。要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龙头。依托北奇神、林田、丽雪公司等知名公司和知名名牌,通过集团组建实现“六个统一”,形成整体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要发挥企业集团的优势,集中资金,共同打好大兴安岭的“绿色牌”,拓宽国内外市场。二是大力开展北药开发业。以北药资源开发为依托,带动全区中草药的综合开发。在选择上要做到高起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走中药西制的道路。要以野生药材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对重点药材进行科学认定,在中草药种植、收购、销售和药品开发做文章,力求有所突破。三是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开发大冰雪、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北极光等旅游资源,努力促进旅游业尽快上规模、上水平。把旅游业作为振兴大兴安岭经济的突破口来抓,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净化环境、优化服务,努力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在发展特色养殖业上要有新突破。根据我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按照我省提出把我省畜牧业建成农村经济“半壁江山”的总体要求,确定我区以发展牛、羊、鹅、兔为主要的食草型畜牧业;以狐、貂、鹿为主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充分利用岭南、呼玛两个开发区农户经营土地面积大,周边紧靠山林、草原和水面的优势,大力发展食草型畜牧业。根据畜牧业发展先进地市,发挥养殖、屠宰、精深加工项目拉动作用,筹建我区畜牧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组织农户建立广泛的家庭养殖。四是发展外向经济大力发展对俄采伐。发挥地缘优势和森工采运企业优势,向俄罗斯市场进军,大力推进对俄采代。要搞好规划,树立长期发展思想,发挥集团公司的整体优势,调动各林业局的积极性,吸引多方力量把境外采伐做大。继续把境外采伐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中以推进,优化推进方案,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林业局。
(三)所有制结构
要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当前最关键的是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WTO规则的、长期稳定和明晰的林业产权制度。在结构调整中大力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非公有制林业是我国林业系统在新时期的体制创新,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和家庭林场。对我区的现有国有小企业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退出国有资本,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促进存量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进一步改革对企业的科技分配机制,积极鼓励以技术、智力、才能等要素入股参与分配;要通过及时改革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建立既有利于人才流动、人尽其才,又能吸引人才的管理体制。要努力进行管理体制的组织形式创新。对我的森林资源增长、企业振兴、职工致富为目的,采取职工分户承包、集体承包等形式实施有效管护。要进营林组织形式创新。
(四)企业组织结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调整经济结构,必须加快公司制改造步伐。重点是逐步完善林业局和各类直属国有企业经营运作机制,强化市场导向,精简管理机构和人员,剥离各类社会职能。在有条件即产权可以多元化的前提下,对林业局进行有限公司制改造。继续加大林场、贮木场撤并的力度,加大人员分流和再就业的力度,实现林场自立。针对部门和行政区域分割的状况,进行资产、企业、产业和产品的整合。打破县区局和部门的界限,进行资产和企业的重组。建立跨行政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实行产业化经营,从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在岭南开发区及沿江一带,组建一些中小企业国工农产品、畜牧产品,做为绿色食品业和旅游记念品的生产基地。
三、保证措施
(一)充分认识结构调整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从国际国内的形势看,经济结构调整迅猛展开,经济全球化的步子加快,科技进步突飞猛进,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新产品层出不穷,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在各国之间竞相追逐,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林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外低价林木产品大量涌入,带来巨大冲击,使国内林木产品面临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从我区来看,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区经济结构单一的问题比较突出,森工采运业由于可采资源衰竭已开始萎缩,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近年来发展的新兴产业虽已有一定规模,但尚不足以支撑林区的经济和社会。我区所有制结构单一,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不够充分,导致经济发展缺乏生机与活力。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区实际出发,顺应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增强结构调整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重新审视结构调整的现状,科学地规划和预测未来,整体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实施。要真抓实干,加大抓落实的力度。对结构调整的论证、决策、实施、经营过程中出现人为失误,造成损失的,应予追究责任;对调整结构消极应付、迟迟不见成效的,应予调整。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结构调整必须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在统一规划、科学调控之下有序进行。一是请专家论证结构调整的战略规划。对产业调整的方向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宣传等事项,请国内、国际资质较高的咨询机构或经济专家予以分析论证,以准确定位。适时调整、充实、完善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和某项产业发展规划,如对发展绿色食品业、林产工业、畜牧业、旅游业和北药开发业等规划,都应这样论证。吉林森工集团请德国的罗兰、贝克公司、河南安阳机床厂请经济学家钟朋荣等9位专家的论证,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是科学制定、调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要切实可行、措施要具体得力。特别是一些大项目的建设,必须在全面、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论证;杜绝临时拼凑,几个人捏点子,致使可研报告仅具可批性,而无可行性。从而既避免投资分散,乱上项目,又防止投资无回报,甚至上一个项目背一个包袱。三是合理进行区域布局。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上,应从各地资源、人才、技术、基础等条件出发,合理布局。各县区局应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开发独具特色的产业、产品,形成自己的支柱,避免雷同。如加格达奇应以绿色食品等为重点,呼中应以林产工业为重点,塔河应以畜牧业(产加销中心)为重点;漠河应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等等。这些重点应辐射周边,周边为之配套生产、提供原料、零部件、半成品等。四是实施科学有力的调控。按规划和布局进行有序调整、调控、杜绝一哄而起,打乱仗;重点谋划、实施好几个大项目,集全区之力予以实施。建立松散型的咨询研究机构。由经济研究、综合、执法、专业部门和企业的领导、专家参加,不定期地研究产业、产品调整、项目论证、市场开发等问题。尤其对新上项目的论证,应综合、集中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防止单个部门、单位的偏颇、狭隘或有意造假。五是搞好项目储备。虽然对一些项目有些人说得头头是道,但到关键的时候却往往拿不出可研论证。因此,应加大项目可研论证工作,凡有条件、有资源、市场有前景、开发有效益的项目,都要搞好前期论证。对重点储备项目地区应组织进行重新论证。各地、各部门应设必要的前期工作费用,以开展此项工作,做到有备无患,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
(三)推进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我区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动力和必然选择。通过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结构调整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以引进应用高新技术和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为重点,以新产品开发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科技进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企业、政府和社会相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新体制及风险投资机制。二是大力提高新产业、新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发新产业、新产品,如绿色食品业、北药开发业等,应积极引进使用高新技术,以产品的高起点、高性能、高技术含量赢得市场、赢得效益。三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区人造板生产设备、大多技术落后、工艺老化,应切实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不断提高其技术、工艺水平。
(四)创建优良环境,加大扶持力度。一是结合学习浙闽经验,营造最优、最佳的调整和发展环境,提供最好、最高的优质服务。各行政执法、经济综合、杠杆部门和政法部门,应结合新形势,制定真正优惠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在开发新产业、新产品,兴办新项目、新企业,以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减轻企业负担、积极吸引外来客商经商办企业和从事城市建设改造等方面,都要全面放开搞活,简化审批程序,坚持“一站式”办公,突出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坚持特事特办,善于变通。有关经济结构调整的新产品、新项目、新企业等问题,要确保各方服务到位,一路绿灯放行,凡有阻碍、一律追究责任。加强法制建设,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营造有利于加快结构调整的宽松环境。要突出加大资金、技术的扶持力度,对特色养殖、职工自营经济等,既要充分发挥储金会资金的作用,又要积极寻求有关专项贷款及金融机构贷款的支持;如对颇有前景的养鹿业,可采取贷款给养鹿大户,由大户对小户以“放母还犊、还茸”、小户首付10-20%购物款的形式,推动养鹿业发展。对特色养殖业有关管理、饲养、防疫、治病等知识培训和技术服务以及收购、加工、销售等产业化服务必须到位。三是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抓住实施“天保”工程和享受西部开发优惠政策的机遇,加大项目的可研与开发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努力使更多的项目列入西部开发范围,争取有更多的项目纳入省财源建设项目之中,以此推动结构调整;抓住我区被列入生态保护示范区的机遇,争取有关政策、项目和实行生态效益补偿金制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和层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围绕调整重点筛选一批项目,吸引国际、国内资本参与我区结构调整和经济建设。
(五)制定政策,积极进行制度创新。
5.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篇五
1、企业规模偏小,总量偏低我区民营企业在数量上发展很快,但很大部分仍停留在个体企业上,真正形成规模的企业很少。民营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
2、融资渠道不畅,企业发展缺乏资金尽管近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要求,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其效果不尽人意。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金融部门强调金融风险,对个私企业贷款仍然过于谨慎。二是从民营企业自身方面看,有些小企业缺少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企业统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时效性无法保证,给银行贷款带来了难度和潜在风险,所以金融部门难以对其经营状况做出正确评估,给予资金支持。
3、发展环境仍不宽松
一是民间资本投资尚未享受国民待遇。比如在税收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减三免二”的优惠,民营企业则不能享受同等待遇。土地、规划方面也是不平等待遇,比如对投资较大的外商企业土地价格非常优惠,而对民营企业地价大多在每亩6—8万元左右,土地价格悬殊太大,激励机制依然如此,本地民间投资无奖励,引进其他外资有奖励。二是
中小企业“融资难、用地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征地困难,用地成本高。三是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不完善,民间投资难有安全保障,风险较大,部分投资者缺乏安全感。
我区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建议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后天的财政收入和就业,抓投资就是抓发展、抓和谐、抓稳定。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凡是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其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就快。对于我区这种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要快速发展,就必须努力消除一切妨碍民营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弊端、政策规定和不合时宜的做法,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确保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大力培育社会投资主体。
1、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各有关部门按照生产过程上下游关系,或市场范围、业务类别进行分解,大力营造市场竞争的氛围和条件,以利于社会资本进入。凡是有条件完全市场化运作的项目,政府投资就逐渐退出,具有一定公益性的项目,由政府投入部分资金,尽可能多地吸引各种投资主体投资,即使是主要由政府投资的经营性弱、公益性强的项目,也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经营者,鼓励中小社会投资者竞投经营权,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采取财政补偿、市场补偿、市场和财政复合补偿等多种方式,让投资者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激发其投资的积极性。
2、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鼓励国有、集体企业下民间资本投资的工作对于我区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岗职工、待业、失业人员自主或联合创办各类企业。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生产流通企业和科研人员以技术投资举办科技型企业。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民营企业。推进私营、个体经济资产重组,鼓励社会投资主体之间以及社会投资主体与其它经济主体之间通过联合,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的方向发展。支持私营、个体企业加强技术更新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现代化生产水平。引导个体、私营企业不断增强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3、积极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采取独资、联合投资或与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投资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分工协作机制。主要由政府投资的项目,要鼓励个人资本、法人资本投资参股。疏通投资渠道和信息渠道,引导法人资本进行跨行业投资,使各类暂时闲置的资金得到有效利用。积极拓展政府投资项目融资渠道,推动民营公司向投资主体转化。
4、大力引进省外投资。进一步作好招商引资工作,鼓励省外企业、个人到砀山投资,鼓励省外企业兼并、收购、租赁区内企业。建立能进能出、来去自由的人才流动机制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管理体制,加速人才流动,吸引外地人才参与我区投资。筹办民营科技园、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园、民营工业园,因地制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进园投资。积极吸引省外公司参与砀山建设,鼓励砀山民营企业与外界公司合作,建立紧密的资产联系。
(二)、简化社会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
一是简化工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程序;二是简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内容,实行谁投资,谁决策;三是建立社会投资项目审批会办制度,尽量减少报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对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实行分类指导,完善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服务和管理。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社会投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促进社会投资快速发展。
一要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安排一部分财政性资金,用于社会投资者的创业资助;二要将财政贴息扩大到国有企业以外的各种所有制企业;三要对于民营企业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民营科技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10%以上的,民营企业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达到一定比例的,以及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四要对于社会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内资项目,其引进设备可按国家规定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四)、金融部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1、政府及有关部门帮助民营企业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督促企业履行还贷义务。建立企业经营信用、完税信用、法人行为信用等信用档案,方便金融机构查询;规范企业的资信评定,建立区域性、地方性的企业信誉网;积极向银行推荐好项目、好企业。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建立市场化运作的民营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鼓励由政府资助、社会力量共同出资设立信用担保机构;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进行直接融资。鼓励社会投资者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允许以人力资本和
智力成果等要素作为无形资产参与投资。政府鼓励投资的重大项目,可以探索以项目直接融资,允许以收费权抵押、项目资产折价抵押等多种方式融资。
2、提供项目载体和投资空间,改变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政府包办一切的局面,进一步扩大市场化运作的范围。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大力推行BOT、项目经营权有偿转让等投资方式,按照“先少后多,先小后大”的原则,在项目上向全社会招标选择投资,给予社会投资者公平竞争的机会,并留出一定的投资份额,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3、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价格政策。民间资本投资城乡供水、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燃气等公用基础设施,其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按高于政府投资项目回报率确定。建立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风险补偿资金,对招标形成的价格与政府制定的实际之间的差额,适当进行补偿。社会投资者投资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可逐步放开价格,对中介服务,在价格上给予适当的扶持。
4、规范、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采取建立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等办法,解决社会投资用地问题,发挥工业集聚效应,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获得用地权。
5、加强对社会投资的法律保护。建立和完善法规体系,保护社会投资者对产权的占有、支配、处分的权利。严厉打击商业欺诈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公子和社会黑恶势力,保护民营企业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五)、为社会投资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1、对社会投资实行与国有投资一视同仁的政策待遇。在项目审批、土地使用、税费征收、贷款获得、贴息享受、股票上市、债券发行等政策制定和执行上,不以所有制设置区别对待政策,而是根据产业政策和项目的优劣,让社会资本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资源配置的机会。
2、加强对社会投资的信息引导。重点加强对一般竞争性项目的信息引导,帮助社会投资者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决策,避免过度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政府定期将产业投资政策、行业发展前景、地区发展规划等投资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发布。
3、建立和完善投资市场服务体系。加快培育投资中介机构,加大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审计业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建设项目与中介服务机构的双向选择。鼓励发展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咨询中心、技术支援中心等中介机构,为社会投资者提供政策、法律、技术、财会、管理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6.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篇六
围绕我区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和教科文卫工委在前期走访了区发改局、经贸局、外经局、科技局等部门的基础上,召开了多次专题座谈会,开展了深入调研,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一、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发展框架初步形成。今年以来,区政府以“保增长”为核心,深入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壮大四大新兴产业集群作为实现经济逆转复苏的重点工作来抓。立足惠山特色优势和现实基础条件,借助开发区和各镇、街道配套园区等发展平台,正确定位、招商引资、广纳贤才,逐步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风电设备、光伏和生物医药新材料及数字信息等四大特色新兴产业发展框架。目前,全区四大新兴产业企业共计400余家,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企业191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50家,光伏企业16家,生物医药新材料及数字信息企业143家。
2、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为加快推进四大新兴产业发展,区政府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多措并举,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了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努力为新兴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四大新兴产业的扶持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四大新兴产业扶持意见”的实施细则》、《关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责任部门的考核意见》等文件,首先明确目标任务,要求对四大新兴产业完成投入45亿元,实现产值300亿元;其次,完善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和四大新兴产业推进办公室,并进一步细化分工,落实发改、经贸、科技、外经为挂
钩推进责任部门,明确责任单位;第三,建立鼓励政策体系,设立5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企业技改贴息,发挥财政贴息“四两拨千金”的政策效应,促进企业项目早投入、早产出。第四,积极发挥行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成立四大新兴产业行业协会,规范行业发展行为。
3、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凸显。四大新兴产业在区政府利好政策推动下,整体发展形势良好,亮点频现,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1-8月份,四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投入27.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8.8%,占全区工业固定投入固定比重的15.1%,其中,风电产业投资热情普遍较高;完成工业产值18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94.2亿元,同比增长21.2%和22.8%,产销率104.4%,实现利税总额11.4亿元。新兴产业产销两旺的良好形势对全区工业经济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全区申报省、市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80项,全区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爱邦、鑫圣慧龙等企业被批准为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和省级院士工作站。全区共拥有专利871个,申请专利2520个;新增生产企业38家,在谈引进生物医药新材料及数字信息产品或项目35只;重点企业扩产扩能势头较好。随着人才科技、地域环境、政策扶持等优势不断集聚,四大产业发展、产业聚集能力在逐步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集聚程度不高。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区的四大新兴产业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聚集效应,但是受制于先进技术和高科技人才缺乏等因素,目前我区涉足新兴产业的企业数量虽然较多,但大多数产业层次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重要核心技术掌握不够,缺少拳头产品,缺少能在行业中拥有话语权的龙头企业、领军企业,总体呈现多、零、散的特点。新兴产业表面繁荣的背后,并未真正走出创新与高水平发展的新路。
2、市场因素制约新兴产业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紧缺状态得到缓解,国际市场油价处于相对便宜的阶段,而太阳能发电相对价格昂贵,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幅减少。同时,国际市场采购商大幅压价,对货品提出更苛刻的质量性能要求,货款延误,导致国内企业即使有了国际订单也不敢生产。
3、产能过剩苗头显现。国内太阳能等产业起步虽然晚,但由于是典型的资金拉动型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形成了很大的产能,在目前经济危机形势下,价格竞争激烈,多晶硅棒、硅片和组件等的降价幅度巨大,几无利润可言,又吸引不到新的资金投入,陷入恶性循环中。区内个别拟进军太阳能产业的企业已改变投资的方向,已投资拟扩产扩能的项目已基本暂停,等待市场转好。
三、几点建议
1、重视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强化服务意识。新兴产业正处于成长阶段,面临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也处在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的关键时期,单纯依靠企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政企合力,多管齐下,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加以推进。而政府关键是要在政策资金扶持和培育机制上下功夫,形成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系统化、集成化的强力机制。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以鼓劲、鼓励、鼓舞“三杆齐下”,提升企业家发展信心;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和落实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有关
减免税收、价格补贴和奖励相结合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同时要把握好市场需求,搞好区域布局,引导产业市场合理有序发展,给其成长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防止一哄而上。要狠抓有效投入,走增量提升促存量优化之路。要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按照各自的职责,创新工作举措、活动载体、服务思路,“坚持一企一策”,实行分类指导,加强组织协调、挂钩帮扶、现场推进。
2、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领军企业和集聚平台。目前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正是新一轮技术突破与产业更替的绝佳时机,我区拥有雄厚的传统工业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抓住科技创新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适时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紧紧围绕做大新兴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做优传统产业的发展导向,有侧重点地发展与传统产业相关联的新兴产业,注重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关掉一批腾龙换凤,改造一批提速发展,培育一批裂变壮大,着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精心打造企业和产品品牌,形成有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形成产业规模,进一步提高新兴产业在全区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份额。在此基础上,还要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从单个优势整合成整体优势,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政府在鼓励单个企业的“做精做强”的同时,更要倡导众多企业相互依存、互为唇齿的“抱团打天下”,最后咬合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
3、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引进力度,实现技术革新。引导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关键是核心技术。有了核心技术才能获取高附加值高效益,才能有竞争力;有了核心技术才可以掌控产业发展,从产品定价、市场
组织、产业链的形成到产业规模大小,都可以由自己说了算。这是应对危机、掌握市场主动权、赢得竞争力的关键条件。为此,要进一步引导和支持企业关注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特别是产业龙头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以及面向行业和区域的技术服务中心,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中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的比重,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支持产业化为手段,推动产业形成消化创新与自主创新并重、多层次的技术开发体系,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在挖掘内在动力的同时,更要善于借助外力,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加快自身产业升级和形成新兴产业集群。要加快高端、核心技术的引进和孵化,着力培育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使之尽快从研发室走向生产线。
4、对上积极争取,寻求更多扶持。新兴产业如初生的婴儿,需要一个逐步成长培育的过程,需要各方的支持和帮助。为此,政府应进一步强化对上争取工作,深入研究政策走向,及时掌握上级的各项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对上协调工作机制,积极筛选提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提前完善项目的可研报告、环评、土地手续等前期工作,确保项目申报的完整性和可批性,努力使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省和市项目盘子。
从增长速度、市场潜力、发展前景看,四大新兴产业已表现出了传统工业所没有的高成长性。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必将成为引领我区经济增长的引擎产业和支柱产业。当前,我区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着眼长远,既要加速破解结构失衡的“老难题”,更要严防
7.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篇七
然而,小额贷款公司在具体运营过程中也遇到了法律地位不明、监管归属不清、政策支持缺失、利率受限、税负偏重、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以及自身专业化程度较低和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同时,小贷公司出现的大量呆死坏账和非法集资行为还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使得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严重受阻,有的地方政府甚至紧急叫停审批。本文以内蒙古满达小额贷款公司为例,分析了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满达小额贷款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2009年9月,由民族集团作为发起人,经内蒙古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两级金融办批准,满达小额贷款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主营业务是从事小额贷款融资服务,以民族集团商户、供应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三农”群体等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以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为出发点,经过5年的规范运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满达小额贷款公司设立时注册资本金6000万元, 2013年年初完成增资工作,注册资本金达到18105.14万元。配置工作人员9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财务人员2人、信贷人员4人、法律顾问1人。成立以来,累计发放贷款466户、485笔,共计106306万元贷款,户均贷款额度为228.12万元,每笔平均贷款为219.19万元;未发生呆死坏账和逾期贷款,平均贷款利率为21.43%, 低于国家4倍贷款利率上线的标准。
按贷款对象来分析,企业户数占比为24%,金额占比为39%,而个人贷款和个体工商户占比分别为40% 和27%。同时,农户和涉农企业占比9%。由此可见,满达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体是非农个人和个体工商户。
按贷款额度来分析,百万元以上贷款户数占比为58%,金额占比为92%,低于10万元的小微贷款户数占11%,金额占比不足1%。通过此项数据可看出,满达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资源相对具有一定的实力,客户群体比较稳定。
按贷款形式来分析,保证形式贷款无论从数量还是金额上均占所有贷款的54%;抵押及质押贷款户数和金额占比分别为21% 和8%;信用贷款9笔,8703万元。可以看出,满达小额贷款公司在贷款风险防控方面选择了有基本保证的保证贷款、抵押和质押贷款方式,转移了可能出现的呆死坏账和逾期贷款。
按期末贷款余额来分析,2012年实现9299万元, 较2009年增长近1倍。2010年为10311万元,较注册资本超出4311万元,其中3000万元为银行配套贷款资金,其余为贷款利息收入构成。2011年,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非法融资的浮出水面,内蒙古金融办不再允许商业银行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贷款支持,银行配套资金于期末全部归还,直接影响了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和贷款余额。
按经营收入占比来分析,在满达小额贷款公司5年经营收入占比中, 净利润占营业总收入的75%,所得税占比为15%,营业税金及附加占比为6%,业务及管理费占比为2%。税金总和占到营业收入的21%,是其主要的支出项目。另外,由于内蒙古金融办出台政策将小额贷款公司资产减值准备金率从贷款余额的1% 调整为2%,按满达小额贷款公司2012年期末贷款余额9299万元计算,影响资产总额减少92.99万元,同时,2014年按每股0.09元进行利润分配,2014年末资产总额减少1629万元。此外,资产减值准备比率的提升,也使利润总额减少92.99万元。
二、满达小额贷款公司SWOT 分析
1. 市场优势
(1)经营机制灵活。满达小额贷款公司规模小、人员少,简单高效的组织形式使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能针对市场及客户情况迅速作出反应,避免了商业银行因为规模大、机构庞杂等造成的信息传递慢、反应不及时的弊端。
(2)贷款程序简明清晰、审批时间短。由于满达小额贷款公司对当地经济情况、产业状况比较熟悉,一笔贷款从申请到发放短则一两天,长则三五天,很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和农户对资金“短、频、快”的需求。同时还款方式也很人性化,可以随借随还,还可以循环使用。这种灵活的运营机制非常适合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业者的需求。
(3)信息获取更为人性化。在长期的信贷实践中,满达小额贷款公司主要通过与客户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来了解客户情况,判断客户经营前景及偿债能力,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解决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客户流失。
(4)融洽的客户关系。满达小额贷款公司属于中小企业范畴,和服务对象相同的角色定位使公司更容易换位思考,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加客户的忠诚度。忠诚稳定的客户群、长期积累的各行业的人脉关系、其他有影响力群体的支持和帮助,这些无疑为公司的长足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5)独特的无形资产资源。满达小额贷款公司是民族集团的子公司,秉承了民族集团的经营理念和良好商誉,经过3年的运作建立起了专业、诚信的公司形象,也形成了良好的品牌优势、积极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在行业内也享有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资源使公司在市场上取得了独特的的竞争优势。
2. 竞争劣势
(1)资金不够雄厚。满达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18154万元,这对长期从事专业信贷的小额贷款公司来讲,远远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流动资金的不足限制了公司拓展市场的步伐,使公司扩大业务规模、实现企业快速增长成为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
(2)业务结构单一,金融创新能力不足。目前由于政策和自身的原因,只能发放贷款,这种单一的业务不仅无法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而且增大了企业的市场风险。
(3)专业化程度不够。金融专业尤其是信贷审核的专业人才缺乏,这就决定了小额贷款公司无法从专业的角度认识问题、发现问题,更谈不上对小额贷款公司产品的创新和设计。
(4)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缺乏保障机制。由于满达小额贷款公司受政策导向因素影响比较大,其内部控制制度、流程设计、内控的执行等方面都很欠缺,抗风险能力较弱。
3. 市场机会
(1)国家政策对小额贷款的支持。国家一直在探索将现实存在的民间借贷市场纳入合法、规范的轨道,使民间金融合法化。这种切实的需求催生了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并为其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2)宏观及微观环境为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提供契机。小微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现实情况使小额贷款公司大有可为,更多想贷款又贷不到的小企业成了他们的主要客户群。
(3)市场开发潜力巨大。随着微小金融观念的不断普及,资金需求者的需求会被激发出来,这一市场将继续扩大,小额贷款公司不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有着充足的发展空间。
4. 市场威胁
(1)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家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只有关于试点的一些指导文件和地方性指导文件。而关于资金来源、利率水平、贷款金额等的各种规定,使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完全按照市场供求及市场规则发展运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快速发展。
(2)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随着金融市场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重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纷纷成立专门机构和创新专业的产品为中小企业服务。专业化银行等竞争对手的介入,无疑给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更大威胁,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3)征信缺位风险难控。满达小额贷款公司争取的多是一些被银行拒绝的客户,潜在的坏账风险要高得多,加之征信体系的缺位,小额贷款公司在规避风险上自身也有着先天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公司风险控制的难度。
三、小额贷款公司营运面临的突出问题
不难看出,满达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经营呈现了以个体工商户为贷款对象,客户品质相对较高,风险控制比较到位的特点。但是单笔贷款金额较大,势必带来客户资源选择的局限性,客户资源少、备选客户资源匮乏将是影响满达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虽然注重了担保、抵押、质押等风险防控手段的引入,但是一旦出现呆死坏账对公司整体资金影响较大;“散、小”作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特征在满达小额贷款公司体现不是十分明显。在营运过程中,市场环境、国家及地方政策是影响其正常营运的关键因素,政策环境的不稳定均增加了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的难度。同时,与商业银行相比,小额贷款公司在优惠的税率、政策的扶持力度、专业化的团队、获取信用信息的广度等方面均不具有可比性,而因其从事的是金融业务,承受着更大的监管压力,经营难度进一步加剧。
这一样本也揭示出,小额贷款公司与正规金融机构相比,虽然具有多项优势,然而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律地位不明,监管归属不清,政策支持缺失,利率受限,税负偏重,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以及自身专业化程度较低和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这些制约着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四、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现有阶段,应适当放宽政策空间,积极扶持小额贷款公司生存发展。一是扩大融资范围,对运营状况良好,风险控制能力强的小额贷款公司,应适当放宽融资比例。二是增加资本金,扩大经营规模。对于依法合规经营、且效益较好的小额贷款公司,运营资金不足时,允许其提前通过增资扩股增加资本金;三是减轻其税收负担,制定涉及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给新生小额贷款行业更多扶持;四是给予优惠利率,小额贷款公司可按照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或以同业拆借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向商业银行融资;五是小额贷款公司自身要加大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业务创新步伐,扩展金融服务能力。六是完善相关监管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外部监管机制,在现有管理模式基础上,探索制定统一的、操作性强的监管办法,实施有效监管。
8.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篇八
答:为进一步加快我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保教质量,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今年4月25日,我区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问:如何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答:为了解决“入园难”,《意见》指出了三种途径:第一,继续办好公办园。重点抓好城区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和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的建设。2014—2017年,全区将支持各地新建公办幼儿园590所,其中县城(城区)新建131所,乡镇新建459所。2014年支持新建80所乡镇中心公办幼儿园、20所县城(城区)公办幼儿园和改扩建100所城区公办幼儿园。第二,大力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2014—2017年,全区规划发展4 000所多元普惠幼儿园。2014年自治区认定和扶持1 000所多元普惠幼儿园。第三,鼓励支持示范园和教育集团积极开展集团化办学。鼓励和支持示范幼儿园和经认证有实力的教育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办分园、承办新园、托管薄弱园、合作办园,积极开展集团化办学。2014—2017年支持200所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组建若干个学前教育集团开展试点,带动600所以上的薄弱幼儿园全面发展。
为了解决“入园贵”,《意见》提出了三项举措:一是加大投入,大幅增加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园位,满足更多的幼儿进入平价的公益普惠幼儿园的需要。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认定和扶持一批多元普惠幼儿园,鼓励示范幼儿园创办一批分园,大幅增加公办园、普惠园、优质园的园位,改变学前教育园位供不应求的现状。二是建立多元普惠幼儿园奖补政策。对达到自治区标准的多元普惠幼儿园进行生均补贴,对达到一定星级的多元普惠幼儿园给予一次性奖励,多元普惠幼儿园实行政府限价收费,减轻家长负担。三是建立完善学前教育机构管理机制。各级政府在大力扶持公办幼儿园、多元普惠幼儿园的同时,加强对幼儿园准入审批、规范收费等方面的监管,确保幼儿园规范办学、合理收费。
问:创立公办幼儿园可以得到哪些政策扶持?
答:《意见》提出,2014—2017年,自治区根据具体情况按照“同建同补、以奖代补”的原则对公办幼儿园进行奖励补助。对列入当地幼儿园布局规划和自治区学前教育发展工程新建、改扩建的公办幼儿园,根据建设规模,每所城区、县城公办幼儿园给予400—600万元补助,每所乡镇公办幼儿园给予200—400万元补助。改扩建城区、乡镇公办幼儿园按照每所50万元给予补助。
问:哪些主体可以创办多元普惠幼儿园?创办多元普惠幼儿园可以获得哪些政策扶持?
答:《意见》指出,多元普惠幼儿园可由社会组织、国有企业、优质公办园、个人等多种社会力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等法律、政策创办。
《意见》提出,自治区将建立奖补分开新机制,支持多元普惠幼儿园发展。
一是设立生均补助经费。对达到自治区一星级以上的多元普惠幼儿园,从2014年秋季开始按照在园幼儿数给予生均每学年200元的补助。补助经费可用于支付教职工社会保险、园舍租金、补充保教和生活设施设备、校舍维修改造等。
二是实行升级奖励政策。2014—2017年,经教育行政部门评估认定,对达到自治区示范幼儿园标准、自治区星级幼儿园标准的多元普惠幼儿园予以一次性奖励。对于自治区示范幼儿园、自治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标准的多元普惠幼儿园,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元、20万元、5万元和3万元。
三是落实建设用地优惠政策。多元普惠幼儿园可通过划拨、出让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享受公办学校同等的用地优惠政策。
四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免征营业税。涉及的城市建设配套费等行政性、服务性收费及供电、供水、供气等方面收费,均与公办幼儿园享有同等待遇。
五是建立限价收费和体现优质优价的收费制度。对办园水平较高、办园具有特色的多元普惠幼儿园,其最高收费标准可适当高于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其保育教育费最高收费标准可视办园成本比同辖区同等级的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分别上浮适当比例。
六是建立师资扶持机制。建立公办、民办幼儿园结对帮扶制度,由辖区内公办幼儿园派驻师资对多元普惠幼儿园进行帮扶,帮助多元普惠幼儿园规范管理,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多元普惠幼儿园的整体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
问:什么叫集团化办园?开展集团化办园试点可以得到政府哪些补助?
答:自治区教育厅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试点办法》,规定学前教育集团的构成采用“1+X”的方式,“1”为1所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作为1个学前教育集团中的龙头园;“X”为若干所潜力园,作为学前教育集团中的分园;每个集团包括2所及以上分园。集团龙头园应获得市级示范幼儿园1年以上;园长任职年限3年以上,幼儿园领导班子按标准配备;教工队伍实力雄厚,指导能力强,其中幼儿园高级教师3人以上,一级教师6人以上。集团模式主要有自办分园模式、加盟分园模式、混合分园模式。各地可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其他形式的集团化办园模式。
我区建立集团化办园工作激励机制,对经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开展集团化办园的龙头示范幼儿园,自治区每年对每所补助10万元,用于龙头示范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指导集团内幼儿园的工作经费。优质公办园承办的新园或分园,可享受多元普惠幼儿园的办园政策。
问:如何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待遇?
答:《意见》提出,建立幼儿园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公办幼儿园教师执行统一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享受规定的工资倾斜政策。多元普惠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由创办者依法保障。公办幼儿园聘用的编外教师和多元普惠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依据幼儿园创办者和聘用人员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执行。
《意见》规定,幼儿园应依法为其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经认定的多元普惠幼儿园,将获得生均每学年200元的补助经费,补助经费可用于支付教职工社会保险,进一步保障聘用教师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
问:《意见》对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提出了什么新要求?
答:我区大力推进幼儿园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及评价机制。参照与小学教师职务结构比例相当的原则确定幼儿园高、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幼儿园教师,在教师职称评聘方面实行倾斜政策,让有能力、有上进心的公办和多元普惠幼儿园的教师能安心乐教、长期从教。
问:幼儿园教师可以得到哪些免费培训?幼儿园教师有没有个人提升和发展的空间?
答:我区开展幼儿园教师分类培训。对于新聘任的教师,坚持岗前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对于在职教师,实行全员培训,每位教师每5年接受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由自治区、市、县、幼儿园四级分级负责,自治区级主要负责培训骨干园长和骨干教师。今年自治区将重点对1 000名普惠幼儿园园长和5 000名骨干教师进行免费培训。
我区将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提升激励机制,支持公办园和多元普惠幼儿园的教师进行在职学历提升和参加培训,为广大幼儿园教师提供个人提升和发展的空间。
问:如何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
答:第一,落实学前教育机构安全保障措施。各地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建设标准,加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建设质量监督,加强对现有幼儿园、幼儿看护点房屋、设备安全检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加强幼儿园食品安全检查监督,建立晨检记录、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制度。
第二,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日常监管,建立学前教育机构公示制度,各县(市、区)公布辖区内有招生资质的幼儿园、看护点名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学前教育机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公布相应等级的幼儿园名单。
第三,建立学前教育机构黑名单制度,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保教质量差等问题的学前教育机构实施重点监管,开展无证幼儿园、幼儿看护点治理整顿工作。
问:如何认定多元普惠幼儿园?
答:自治区有关部门配套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办园基本条件》《广西壮族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评估细则》等系列配套政策,作为认定多元普惠幼儿园的依据。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由所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据自治区有关政策,对申报单位进行认定,并根据得分情况划分为相应的星级。拟认定的多元普惠幼儿园名单向社会公示无异议后,予以认定为多元普惠幼儿园。凡认定的多元普惠幼儿园,当地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其签订提供普惠性服务的范围和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问:如何确保学前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
9.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篇九
近年来,我区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旅游局的大力指导下,坚持以邓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
旅游兴区的发展战略和
高位求进,跨越发展的主基调,牢牢把握
创A
工作主线,抢抓发展机遇,切实加快旅游产业综合开发,不断推进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延伸旅游产业发展链条,旅游产业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连续几年来,全区游客接待量、旅游经济收入年均增幅保持25%以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朝天处在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上,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旅游资源种类多,既有历史人文景观,又有自然山水景观,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独具特色:
一是人文景观独具特色。
具有以中国天然交通博物馆
明月峡为代表的三国、蜀道历史文化景观,资源品味高,其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在国内具有代表性,具有高知名度,以麻柳刺绣、曾家民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景观,以红军遗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景观也独具特色。二是自然景观瑰丽雄奇。全区现有可开发的自然景观多达60处,奇山、奇峡、奇水、奇石、奇洞数不胜数,其中曾家旅游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溶洞、落水洞、漏斗、天坑等星罗棋布,大小溶洞数千个,人称
溶洞王国,夏季凉爽宜人的气候,适宜发展避暑休闲度假旅游。水磨沟景区集森林、峡谷、草原、瀑布等各类景观于一体,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有
小九寨
之称,适宜发展野外探险旅游。龙门阁景区后山怪石嶙峋,风景迤逦,景色迷人,龙门三洞,洞内景色奇特,适宜观光、休闲度假及探险旅游。
10.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篇十
根据区委总体部署安排,我们先后以现代观光农业发展为课题,进行了三次深入调研,一是8月28日,对全区12个观光景点,按照企业类、采摘类、种养类、综合类等不同类型,深入景点,就建设情况、经验做法、存在问题、要求建议等进行了调研;二是8月30日深入帮扶村龙居镇茂盛村,组织村干部、群众代表召开农民增收调研会议;三是9月9日,组织龙居、上王、陶村、三路里、泓芝驿、金井五个乡镇和畜牧、果业、蔬菜等相关部门,在龙居镇进行了专门座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进展情况
(一)关于景点的调研情况。今年以来,我区围绕创建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县(区),集中建设12个观光景点,以水果采摘休闲为主的有翠枣飘香生态示范园、鸣条岗桃花观光采摘园、岳坛水果休闲采摘园、北古梨园采摘点、石碑庄葡萄采摘观光点,以养殖休闲为主的有上王金凤凰养生特色餐饮休闲观光点、颐源乳业循环养殖科技园,以蔬菜种植休闲为主的有绿港科技园、杨家门山神食尚养生谷休闲观光点,以花卉栽种休闲为主的有润源花卉观光园,以循环农业为主的有瑞杰循环农业观光园,以林业生态休闲为主的有东阳绿化示
范点。
我们先后深入到岳坛水果休闲采摘园、颐源乳业循环养殖科技园、北古梨园采摘观光点、杨家门山神食尚养生谷休闲观光点、瑞杰循环农业观光园、上王金凤凰养生特色餐饮休闲观光点等6个景点。每到一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岳坛水果休闲采摘园,占地面积470亩,是在原有葡萄生产为基础改造而成,早在6月30日就已经开园运营。区、办支持力度很大,区民政局作为帮扶单位深入园区了解情况,并给予了5万元资金支持。6月30日开园以来,采摘游客100余人,营业额达1万多元。目前,道路硬化、葡萄长廊已经完成,农家乐再十多天就可竣工完成。
颐源乳业循环养生科技园是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的,它紧邻209国道运稷路,占地面积624亩,是盐湖区政府2011年十大重点发展项目之一。今年主要完成有机饲草饲料生产基地、有机奶牛养殖基地、沼气池建设。我们在建设工地看到,经理耿海潮亲临督战,目前,围墙已经做起来,园区道路、奶牛饲养场正在建设。日光温室大棚即将开工。
北古新科果吧,是集农业观光、采摘、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成效型农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香港新科有限公司和关帝山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00万元建设,引进建设10万亩西洋梨基地。今年主要完成梨园和果吧建设任务。餐厅
大厅主体基本完工,厨房、住宿房屋建设就要开工。
沿途以林业局为主建设的东阳绿化示范点上,正在组织人员进行路旁景观整治,走廊、喷泉、凉亭已经建成。
杨家门山神食尚养生谷休闲观光点,今年主要建设任务是完成种植窑洞200眼、建设餐饮窑洞和园区道路。新铺设的柏油道路已经完成,一幢幢用兰砖新砌的窑洞门面分外引人注目。基地上,铺设供水管道的,建设彩钢棚架的,水泥厂送水泥的、水利局送管道的,好不热闹。福昌食用菌合作社经理王思明介绍说,目前共完成窑洞100眼,其中,42眼从去年11月开始装料生产,加固完成50眼。30眼窑洞正在准备装料生产。新建设了3眼窑洞准备作为农家乐餐厅。
瑞杰循环农业观光园,新建的大门高高矗立,主道硬化基本完成,农家乐长廊架子已经搭好,沙石路已经铺设,莲藕池建设完成,综合体验厅、鸡舍已经建起来了。农家乐方面,作为餐厅的掩体也已经挖好,搭建材料堆放到位,休闲亭正规划建设。财政局作为帮扶单位已经支持到位60万元。
总体感到,围绕各景点工程,建设单位毫不懈怠,帮扶单位倾其全力,牵头单位积极主动。6月30日以来,各景点陆续开园,运行营业基本顺利。
(二)关于茂盛村的调研情况。茂盛村共有950口人,2100亩耕地,2010年,全村种植棉花1100亩、经济林业500多
亩,发展设施蔬菜10个棚共56亩。全村人均收入5100元。
村民有种植棉花的传统,经济效益平衡,与经济林,特别是近年大棚蔬菜比较,收入不高。以去年为例,产量高价格好,每亩收入好的达到2000元,亩平均收入1200元。今年预计产量价格都有所下滑。从经济林看,主要有梨、桃、苹果,技术不成熟,不成规模,经济效益有限,每亩收入3000元。其它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两茬收入1000多元。但从大棚蔬菜来看,虽然建棚迟了些,11月建成种植西红柿,但每棚收入都在15000元以上,效益十分明显。群众从中看到了希望,今年建设日光温室积极性很高,全村计划再扩大发展弓棚300亩,种植西瓜。群众乐观地预计,亩收入在1万元以上。
我们感到,发展设施农业,要在经济效益上做文章,让农民看到实惠,只有得到实惠,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三)关于相关乡镇及部门的座谈情况。
龙居镇、金井乡坚持以运金路为轴线实施大棚建设,发展观光农业。特别是龙居镇赵村,去年共建设了200个大棚,占地1000亩,主要栽种辣椒、西红柿,每棚平均收入2万多元,有力调动了群众建大棚的积极性,今年计划再发展1000亩。金井乡千亩以上观光农业园区有四个,分别位于西
王、候村、南扶、赤社四个村,特别是南扶村引进林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准备投资8000万元,建设一个占地1500亩的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园。目前已投资2300万元,完成了草莓、美国樱桃种植大棚的建设,人工养殖天鹅、鸿雁的品种已经引进,年底实现收入300万元,为观光农业发展增添了后劲。除此,龙居镇正在申请项目建设南庙核桃生态基地;通过精致包装,提高上义村大棚冬枣产品档次;积极支持发展联众旅游公司等,希望把生态建设、产业支撑、休闲旅游三者结合发展,为观光农业奠定基础。
上王乡从本地实际出发,决心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扩大凤乌生态养殖规模,通过产业支撑观光农业发展;二是积极申请项目,通过项目支持产业发展;三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优观光农业发展环境;四积极申请省著名产品品牌提高产品附加效益。
三路里镇,对于杨家门土窑洞种植鸡腿菇产业,积极帮助解决技术问题,多方聘请专家指导。对于瑞杰现代综合示范园,框架已经打好,规模已经形成。正在寻求循环农业项目支持,引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同时,积极规划本镇观光农业发展,申报瑞杰现代农业示范园与杨家门的道路连接建设工程。
泓芝驿、陶村两镇坚持对景点文化渗透,增强景点内在生命力。泓芝驿全镇5万亩耕地,其中酥梨种植达到3.5万
亩。决心以区现代示范园区北古新科果吧为主,参透梨文化和驿站文化。陶村镇通过鸣条岗桃花岭采摘园、石碑庄葡萄采摘观光点运营,一方面决定增加品种引进,延长采摘时间;一方面积极挖掘村镇文化丰富景点内涵。
参加座谈的农机、安监、果业、蔬菜、畜牧等单位从实际出发,积极总结工作实践,提出了许多工作可贵设想建议。
一是观光农业要有重点,亮点要突出。做为休闲观光景点,看了要能留住人。
二是观光农业要以产业为支撑,以市场运作为活力,增强经济效益。
三是观光农业品种要丰富,满足人们四季采摘愿望。四是观光农业从大到小都要做好规划。大的要规模发展,连片发展,小的要打造精品,要有突出品牌。
五是注意发挥农民建设观光农业的主体作用,吸引和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体会与启示
一、发展观光农业是实现现代农业一个重要步骤和内容。从全国形势看,我们的步子迈的还不快,力度还不大。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建设观光农业的路子走下去。
二、确定建设单位、帮扶单位、牵头单位,坚持三位一体,整合人力、物力、资金,不失为有力推进观光农业建设一条成功做法与经验。从全区来看,围绕目标任务,建设单
位毫不懈怠,帮扶单位倾其全力,牵头单位积极主动是一个总的印象。
三、发展观光农业要坚持以产业为支撑。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正在逐步被人们接受,并得到力群众支持。杨家门福昌食用菌合作社现已发展社员102户,其中本村12户村民建设的42眼窑洞,从去年11月开始装料,截止今年5月底,共生产收入63万元。杨家门村民李勤荣家投资8000元建成一眼窑洞,他在外跑车,主要由妻子经营,截止8月28日,共产成品菇90箱,4500斤,除去刮菇5000元,纯收入17500元。李道升从5月开始经营妻舅一眼窑洞,止8月底,生产净菇1400斤,纯收入5000余元。
四、发展观光农业要坚持发挥党员干部关键作用。十二个观光景点中,李沁洲、王思明、吕建波、郝建设、靳运清都是农村党员干部,他们是发展观光农业的带头人。他们在选择产业、土地流转、协调关系、资金投入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五、发展观光农业要坚持以企业和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在十二个观光农业景点中,有六个以公司为主体,其中大型企业三个,有五个以合作社为主体。这种发展模式,使观光景点具有自主发展的能力,特别在前期投入和后期管理上有保障。
六、发展观光农业要坚持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和帮扶
作用。在十二个景点的建设中,政府部门单位,不论作为牵头单位、建设单位还是帮扶单位,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作为牵头单位,主要在协调工作上做的比较突出;作为建设单位积极主动;作为帮扶单位,认真负责,毫不懈怠。
七、发展观光农业坚持招商引资,吸纳社会力量是一条快捷可行途径。如金井、泓芝驿、陶村等乡镇办的做法值得借鉴。
存在问题
从全区看,一是虽然骨架布局已经形成,但景点建设过于分散,缺乏规模化连片发展效果。
二是群众参与观光农业建设的主体作用还不明显。三是存在认识问题。没有把观光农业当作休闲旅游资源来建设,直接影响着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或者只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缺乏对整体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认识。
四是基础设施滞后,与目前观光农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如上王金凤凰养生特色餐饮休闲观光点的道路建设问题。
五是科技指导不能及时跟进。如杨家门土窑洞种植鸡腿菇产业至今技术指导不太适应,直接影响着产量、产品和农民进一步发展的积极性。
就园区景点建设情况看,一、加强游园安全维护。岳坛水果休闲采摘园反映,当地百姓,对园区葡萄偷窃严重,有的用蹦蹦车行窃,把一些不成熟的葡萄都糟蹋了。经理自觉是外地人,无可奈何,希望协调解决。
二、宣传力度不够,坛水果休闲采摘园游客反映,路不好找,找不到园区。
三、要加紧园区土地流转工作。颐源乳业反映,全部用地624亩,现完成流转手续520亩,还有104亩未完成。其中南相40多亩,北相50多亩。北相的因为承包合同要明年3月才能到期,南相的40多亩虽然经北相镇和工业园多次协调,但仍无结果。根据规划,这104亩地是园区主道建设用地,严重影响着工期完成。另北相1组在温室大棚建设区有20多亩地,对赔青漫天要价,一直协商不下。
四、加强对企业后续政策引导。北古新科果吧企业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些后续优惠政策,比如政府客饭向园区饭店倾斜,促进企业有利发展。
五、要加强农民艰苦创业教育。王思明对土窑洞种植鸡腿菇的实践后,一再感叹,“如果懒就不要种蘑菇,种多赔多。”他把12个种植户作了比较,最多半年收入12000多元,最小收入8000元,原因就是懒字当头,不及时喷水、采摘直接影响了产量、价格等。
六、加快推进景区建设。一是加强景点设施建设。全区
12个景点中,杨家门土窑洞种植鸡腿菇、瑞杰循环农业观光园等以产业拉动的景点,产业发展规模已形成,希望加快旅游设施建设。二是加强景点管理培训。有游客反映景点饭菜质量差,要价过高,饭店没正式发票等问题。
七、加强资金扶持。瑞杰循环农业观光园是一个综合性企业,项目多,工程量大,资金投入严重困难。经理吕建波希望政府协调贷款40万元。同时希望农委支持太阳能灯建设农家乐。
措施建议
为了加快我区现代观光农业建设步伐,特提出以下十条建议:
1、领导要重视。区成立了以王志峰书记为组长,王吉敏区长为第一副组长,我为常务副组长的创建观光农业示范县(区)领导组。希望组织专人,成立班子,能够设立常设机构。
2、认识要提高。加强观光农业的宣传引导,从干部到群众,要充分认识观光农业的休闲旅游资源价值,通过新的创意,提高产业附加效益,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目的。
3、规划要到位。规划程度体现着科学含量。我区观光农业建设目前大的规划已经拿出来了,但具体到村、到产业、产品的规划发展还基本没有。比如赵村的大棚建了不少,但具体种什么,缺乏统筹安排。希望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科学规
划。
4、布局要科学。从目前我区观光农业建设规划看,重东片建设,轻西片规划;重产业发展,轻社会效益;重景点建设,轻规划连片;重规模推进,轻精品打造。希望进行科学合理布局。
5、措施要得力。我们一些项目还没有落实,还缺少企业投资,在这方面,建议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奖励奖金,招商引资,解决难题。针对我区观光农业长远发展大计,土地流转要力求规范运作,按照总体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挂牌出让,建档登记。
6、政策要倾斜。创建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县(区)是全区今年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所有单位要做好政策倾斜,对这项中心提供最大帮助支持。特别通过整合资源资金,提升建设实力。
7、项目要支撑。创建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县(区),仅靠我区的力量难以实现,我们要尽最大限度申请项目,取得上级支持,增强我区建设现代观光农业综合实力。
8、结合要搞好。以现代观光农业为龙头,带动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整体推动效果。观光园区与当地旅游景点结合发展,休闲文化与餐饮文化结合发展。
9、作用要发挥。尤其是政府单位要从各自职能出发,积极想办法为我区现代观光农业建设出谋划策,出力流汗,发挥应有作用,做出应有贡献。把支持观光农业建设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10、目的要达到。希望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一是实现观光农业建设任务完成,二是实现观光农业经济效益健康持续发展,达到政府满意,群众满意。
【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促进我区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09-12
我区外经贸工作状况调研报告06-16
关于我区殡葬改革和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06-16
我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9-26
2022年我区住房城乡建设的主要预期目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