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是一朵美丽的花

2025-02-22

放弃是一朵美丽的花(精选7篇)

1.放弃是一朵美丽的花 篇一

友谊是一朵美丽的花初中记叙文

3月10日下午,我们09级4班举行了以“中学生里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班会。由李灵鹤翔和田金玉担当主持人。班会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其一:人际关系重要吗?同学们纷纷回答了自己的观点,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认为友谊是我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了它,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起来。试想,如果是一个苹果,你把快乐分享给它,那么便会有两分苹果快乐;而你把悲伤向它诉说的话,就等于把它切成两半,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会开心一点呢?

其二:怎样搞好人际关系?谁不想拥有好朋友呢?但是,我们必须要运用一定的方法。伊舒琦同学说得好,首先要尊重别人,以诚相待。是啊,我们还要多为别人考虑,多为他人着想,这才是搞好人际关系的根本。之后,我们还讨论了同学之间的矛盾,“三八线”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其实这也是友谊的`体现,如果我们都互相谦让一下下,这个问题还会解决不了吗?

其三:交友的原则是什么?什么样的朋友该交,什么样的朋友不该交,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不过,总结出来,只有短短的几个字: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快结束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50多个完美的音符混合在一起,见证了友谊,放飞了快乐。伊舒琦的爸爸和崔永浩的爸爸也代表家长发了言,气氛十分活跃。最后,班主任孙老师给我们放了一段视频,让我们再一次学会了交友的原则。

友谊是一朵美丽的花,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去灌溉。让它慢慢地发芽,长大啊!

2.放弃是一朵美丽的花 篇二

自然间的动物尚且明晓的道理人类又何尝不明白呢?鲁迅舍弃了冰冷的手术刀才换来了文学史上光辉的一笔, 成了闻名中外的一代大师。也许在那黑暗时代, 需要的就是那一个个刀剑般犀利的文字来剖开血淋淋的事实, 唤醒沉睡的国民。

医学能救人体格却不能拯救人的灵魂, 鲁迅深刻的思想和正义的精神如甘霖般滋润了这片久旱的土地。他放弃了一些理想却拯救了无数愚民, 点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前行之路。

伟人总是懂得放弃, 智者总是懂得舍得, 要得到更大的利益, 不舍弃一些较小的代价如何能实现?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就是生活中的一位智者, 他放弃了安逸舒适的教授生活, 选择踏上一条艰苦研发之路, 最终取得成功。

李开复说过:“人生的意义就是要让这个世界上有你, 和这个世界上没有你, 两者的区别达到最大。”而要达到这样的人生境界, 必然要付出一些代价。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没有人能拥有所有美好的东西, 需要人们选择, 是要芝麻还是要西瓜, 贪婪无度最终将会一无所得, 放弃才会创造另一种美丽。

人生往往如股市一般, 有收益就会有风险, 当风险来临时, 要懂得止损, 以较小的代价博取较大的利益。这就好比在人生的转折点, 你会选择放弃局部, 还是选择全盘皆输呢?鲁迅选择放弃医学, 他收获了人生辉煌;李开复选择放弃教授职位, 他收获了事业成功。

由此思之, 新一代的我们也应该具有放弃的智慧, 当高薪就业变得艰难时, 我们是否该放弃高不可攀的目标, 不切实际的理想?看看如今那些自主创业和当起了村官的大学生们, 现在他们的力量也许还很弱小, 但以后他们必将成为撑起中国的脊梁!

人生之路就像行走在一座开满鲜花的花园, 要想采摘到终点那朵最艳丽的花儿, 就必须放弃旅途中无关紧要的野花杂草, 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明智的放弃才可成就未来的辉煌。

导师:陈吕红

3.那是一朵刺激的花 篇三

最刺激的当然是情事和性事,这本书就是满足了所有张迷对于张爱玲的情事和性事的窥探。书中写了主人公九莉的三段恋情,让读者知道了:原来,张爱玲有那么多的情事,还堕过胎;原来,张爱玲对于胡兰成的感受是这样刻骨缠绵啊;原来,张氏含蓄轻柔的性爱描写竟也可以变成了这样的赤裸露骨。从前似乎清高得不谙风月的张爱玲借着《小团圆》告诉大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也备受情感折磨,受到欲望的诱惑,堕过胎,洗过米汤味的内裤,还被人在公共汽车上欺负过,就是那个后来成了著名戏剧家和文化领导人的荀桦“乘着拥挤,忽然用膝盖夹紧了她两只腿”,也有过非常美妙的性爱体验,“他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像鱼摆一样在她里面荡漾了一下,望着她一笑”,张爱玲全然忘却了这是一本小说。

刺激的还有索隐的快感。《小团圆》里集合了多少张氏小说中的男男女女,全好像是熟悉的人物。霓喜的姿态、白流苏的味道、王娇蕊的温情、川娥的命运等等都在这部小说中可以找到。姑姑楚娣和五爷的关系,“九莉也曾经看见他摩娑楚娣的手臂,也向她借钱”,不就是《金锁记》里七巧和季泽的关系吗?一个作家的作品自然都会有自己的人物谱系,相似总是难免,因为生活经验的来源是相同的。如果说这种索隐还是有文学意味的行为,那么人们更多地纠缠的“真的是柯灵?”“真的是桑弧?”“张爱玲真有这样的经历吗?”之类的问题就纯粹是一种娱乐窥探。人们拿着《小团圆》,努力地验明正身,查明真相,兴趣盎然,孜孜不倦。无论怎样强调这是一本小说,可是对号入座的民众阅读习惯是不会改变的,而且,这种阅读是多么契合我们这个寂寞无聊的娱乐时代啊!人们需要了解的是:小说里的人物到底是谁?宋淇不让《小团圆》面世真是为张爱玲着想,小说里的人物如果一一坐实,张爱玲笔下的那些恩怨情仇不知会掀起多少风浪。

在对《小团圆》的宣传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这部小说充满了张爱玲的自传色彩”。书中描写女主角九莉幼年在处于新旧世代冲击的传统大家族的阴影下挣扎长大,然后到香港读书,又与身为汉奸的有妇之夫邵之雍热恋,都让读者很容易将其与作者张爱玲挂钩,男女主角的恋情更宛若张爱玲与胡兰成,这自然是“索隐派”的根据。张爱玲从未为自己出版过传记,这本书的面世,几乎令现有的所有张爱玲的传记都要重新写过,而研究论文更是可以大做特作了。因为她道出了很多秘密。例如以前很多人认为,张爱玲在胡兰成之后再没有爱过别人,“从此就萎谢了”;姑姑是个老处女,同辈女作家中她最欣赏苏青等等。但是在这本书中,我们知道“九莉”跟电影导演曾经爱过,彼此交情匪浅,“仿佛找回初恋的感觉”;在纽约为第二任丈夫赖雅打过胎;姑姑早就和家族中的一个子弟有过关系,还跟张爱玲母亲的情人有过一段情。苏青与胡兰成也不是朋友这么简单。更不用说,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精彩得让人发抖。

这部小说,其实已经很难用文学价值去评判了,先入为主的阅读经验让读者陷入了各种八卦迷阵。“九莉”和“张爱玲”的对等阅读,抹杀了这部小说的文学意义。确实,没有张迷会把它看成一部纯粹的小说的。而它能激起这许多人的热情与兴趣,也正是因为人们没有把它看成一部文学意义上的作品。

悲哀的是,张爱玲的人生以及小说中的情节,都已成为消费时代娱乐大众的口水。至于小说本身的叙事目的,好像并没有多少人关注了。

如果一个没有张爱玲背景知识的读者来看《小团圆》, 应该可以比较客观地评判吧?其实,张爱玲写盛九莉与邵之雍的爱情只占了全书不到一半的篇幅,整部小说更用力描写的是盛九莉的家族、九莉和母亲的关系。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九莉对母亲的怨恨情绪。

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中对母亲永远是歌颂的,母爱的伟大是亘古的事实,但是这里却开始了另类叙事:对母亲的审视。小说中九莉对母亲的称呼是“二婶”,叙述中多用“蕊秋”,二人关系的疏离竟使母亲对九莉的抚养成了九莉心中的重重的债,九莉长大之后将二两黄金给母亲,说:“那时候二婶为我花了那么些钱,我一直心里过意不去,这是我还二婶的”,完全不是通常的亲情表达。而母亲为此落泪痛言“虎毒不食儿”;对于九莉的成功,母亲自然是满意的,但是九莉却“心里纳罕道‘她也变得跟一般父母一样,对子女的成就很容易满足’”,可见母女之间的情感纠葛是多么深刻沉重。张爱玲开始重返中文写作的1971年6月,在接受学者水晶访谈时,明确表态:“我现在写东西,完全是还债——还我欠下自己的债,因为从前自己曾经许下心愿。我这个人是非常Stubborn(顽固)的。”张爱玲到底要还什么债?是不是就是对母亲、对家族的债?在《小团圆》中始终贯穿的就是她与母亲的紧张关系和微妙情感。张在《私语》中写过母亲,散文小说集《张看》的《自序》中再次提到过姨祖母、母亲和母亲的家庭,夏志清读了《自序》后就曾写信建议她写“祖父母与母亲的事”,以至于她在1976年3月9日致夏志清信中回答:“你定做的那篇小说就是《小团圆》,而且长达十八万字(!)。”同年4月4日致宋淇信中对此又有进一步说明。所以,书写母亲和自己的家庭是她根深蒂固的一个心愿,绝非心血来潮,而是考虑很久了,她早晚要把自己对母亲的复杂情感完整地写出来。正如她自己1975年11月6日致宋淇的信中所言:“《小团圆》是写过去的事”,“是我一直要写的”,因此,《小团圆》表达的不仅是爱情的倾诉表白,更多的是张爱玲对自己与母亲关系的回顾和审视,表达了自我成长中母亲对其影响。

其实,我不喜欢《小团圆》,因为小说没有以往张著的那种繁复华美的文字和精妙叫绝的比喻,这是我的阅读快感的直接来源,也许是远离了中文语言环境而对汉语的驾驭有失水准,或者是年华老去而归于平淡,知人论事已经收敛了尖刻的锋芒,嘲讽也显得大度而宽容,小说的文字失去了以往的那种飞扬魅力,剩下的是平静。平静中是心灵的创痛、创伤,尤其是在写她的母亲和邵之雍的时候,总是顾不得收敛得紧张,叙事显得跳跃而激愤。对于我这种寻找文字刺激的读者来说,《小团圆》就不是合适的欣赏对象了,花的色彩自然也就不那么鲜艳了。

4.你是一朵羞涩的花爱情诗歌 篇四

开在我的身旁

我怀念过的地方

你是一朵羞涩的花

阳光下红透了脸

见到我你微微点头

我也沉醉其中

你是一朵羞涩的花

偷偷看过我留下的足迹

愿我把你采撷

摆在房间夺目的地方

春天里有你苏醒的痕迹

深深把你呵护 把你来爱

纵使凋敝会发生在七八月份

纵使与你会有分别

如今与君为伴

胜似明月共存

当败落最后一瓣时

轻轻捡起

藏进古老的圣书中

来年的初春会想起

一片感伤而动人的花瓣

破碎的枝干破碎的恋情

忘不了藏起的你

会在秋风瑟瑟中想起过去

在雪花纷飞中感伤此生

在春意浓浓的时候

不免心碎

四月的时候邂逅四月的你

但愿五月还会看到你的笑容

把你捧在手心

染红了双手

红了秋后的枫叶

还会记得

5.放弃是一朵美丽的花 篇五

高二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挫折,那么就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泪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昭君走出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叮当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贿画师,终致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正是这次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短暂的和平.?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水天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呢?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滋润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要想让我们心的戈壁荒原开满花,只有在遇到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更新更深刻的意义!?

6.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作文 篇六

--题记

葬花吟

哀伤的语调犹如飞逝落红,淡若烟罗的冷香氤氧那抹曾绚烂过的婀娜。

你轻蹙两弯黛眉,玉手软软摆弄手中的花簇,将无数落红尽埋于净土之中,随土化去。

你也期望如这花,“一抔净土掩风流。”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苦,幸福可望而不可即,大观园的种种丑态在你心中留下千万到旧伤新疤,汩汩涌动的鲜血融化不了你心中的哀怨,于是,你奋力一挣,驾起双翼回归天丘的尽头?

杜鹃啼血,独留以超然纯洁浇铸的傲梅,可是你千年不变的咏叹调。

菊花词

东风渐起,吹醒束束残菊,在暗香的浸淫中轻吟浅唱。

空气开始凝固,风欲狂而未能。你最终还是来到了汨罗江岸,脸色憔悴,形容枯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愿赴江流而葬于江鱼腹,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蠼。

风还是很寂寞,在云中犯过的是日的清波,蕴藉着菊香。这就是你,大地坚挺的自豪的脊梁。

沉沦的光明中灼灼生辉的只有这汨罗江沉不下去的心,伴随江畔怒放绮丽的菊,永不凋零。

兰花颂

芳华尽谢,唯留独隅清谷的幽兰,雨霖墨淡,吐尽红尘梦。你俯视百花争艳的痴傻,笑祷一缕轻烟的淡然。马车上向外凝眸的倩影惊飞花香无数,你挽一髻蓬松的青丝吞吐你心中的豪气。半报琵琶的踏上和亲之路,争风吃醋的宫廷已容不下你广阔的胸怀,塞外陌生的广袤世界无法抹去你巾帼红颜的傲骨。

掩眸余思,天作之合的新曲谱成一段佳话,踏着车队的清脆铃声,淡淡地传唱了千年,回荡在幽兰的空谷中,携着兰香,永不凋零。

7.每个女孩都是一朵漂亮的花 篇七

我们见面,总是在饭桌上。倒不是我们善于吃,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才吃很多,她嫌自己胖,所以拒绝食物诱惑。但在饭桌上交流,我们似乎更能肆无忌惮—喜欢美食、美器在谈笑风生间黯然失色的样子。

念大学的时候,我在老乡联谊表上看到亮亮的名字,实在实在,觉得那是个男生的名字。我还猜他一定出身书香世家,爷爷的爷爷早就为他的到来起了这么个响当当、亮晃晃的好名。

我见到了“他”。啊?竟然是个女孩!粉嘟嘟的脸,胖胖的小手,眼睛大大的,十分可爱。还有,她的睫毛长长的,让我忍不住想站在她的侧面看,一直看。

亮亮的性格跟她的名字挺吻合,洋溢着真诚和爽朗。我那时就有跟亮亮交朋友的想法,可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我想,爱情是可以求到的,故有“求爱”一说,友情这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否则,“求情”算什么啊!我还是顺其自然吧。

我们真正认识竟然是在学校的浴室。因为院系调整,亮亮和我一个校区,因为扩招,校园里人口密度增大,比如洗澡,要3个人用一个喷头。那天,我冲进浴室,看到一大堆白花花的身体在蒸气里穿梭,吓得我想直接出去。忽然,我看到了亮亮。我冲过去,讪讪地说:“嗨,你好。”原本以为,亮亮要对我爱搭不理,因为我自己都觉得此时的热情太具功利性。可是,亮亮像见了老熟人一样,给我腾出位置。

接下来的日子,我虽渴望与亮亮在校园里擦肩而过,回眸一笑,发生一段故事,但那时的我,什么都是被动的,无论爱情还是友情。直到大学最后一个学期,当我们都扑了一脸粉,穿着夹脚的高跟鞋为工作奔波,又同样谈到考研烦恼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的共同语言竟然那么多—她说的都是我的感受,她懂我。

毕业了,我找了份很鸡肋的工作,得以在这个城市落脚。而亮亮,因为坚持考研的理想,拒绝低层次的谋生。那时,我们成了天涯沦落人,两个女孩子,除了希望,一无所有。

在陌生的城市里,我们成了彼此的依靠。租住在城郊的小屋里,每天早晨和亮亮抢镜子挤痘痘的时候,陡然间,我会从心底感谢生命里能有这么一个人,在我落单的时候陪在我身边。而亮亮也说过,她每次上晚自习回来,看到屋里开着的灯,心里就特别有着落。

有段时间,我被单位不公平的待遇搞得心情糟糕,常常逃班回来,躺在床上,眼睛睁得很大,特别无聊。晚上,一听到钥匙拧门的“哗啦”声,我就翻个身,脸冲着墙假装睡去。亮亮进来探个头,说:“哇,又睡了?”

她关上门,我睁开眼睛。我听见她给朋友“哇啦哇啦”打电话,听见她跟着收音机唱拐调的歌—她总是那么开心。然后,她用酒精炉子煮面条,炒鸡蛋,换上绣着毛毛熊的睡衣享受晚餐。我赖在床上不起,等她掩门温课的时候,再悄悄爬起来找吃的。每次,我都看到她留给我的菜,或者在一碗白米饭的下面,翻出一截她藏的我爱吃的粉肠。

这个时候,我的心里就潮潮的。

多数时候,亮亮出去吃饭,同学请,老师请,朋友请……我就纳闷,她哪来那么多关系好的人?我怎么没有?亮亮“哒哒哒”的语速和“格格格”的笑声,时常传到我耳朵里,让我的耳朵都快长出一朵花了。

终于忍不住,亮亮问我为什么不开心。她似乎憋了好久,眨巴着眼睛,像个孩子似的。我跟她讲工作上的事,她点着头,“嗯啊”着不打断我,我一路说下去,从愤愤不平到慷慨激昂。听后,亮亮并没有安慰我,而是瞪着大眼睛很无所谓地说:“他们这样对你,其实很好啊!”亮亮的语气让我释然。人比人死,不知足者肯定不快乐,或者,还有更多的人,根本没有在意过我的坏心情,反而是我脸上的苦色让他们远离我。亮亮提醒我说:“要想别人喜欢你,必须先自己喜欢自己。”

一语点破梦中人。我决定明天早晨买个粘满芝麻的马蹄烧饼,好好吃一顿,然后换种心情去上班。

我这样做了,结果很受用。我的工作展开了,虽然很慢很慢,但是有了进步。

有时,我会从单位食堂买些炸鸡腿,悄悄放在亮亮的小桌上。等她晚上回来看到的时候,会高兴一小会儿,这让我很满足。那次,我冲着墙笑的时候,终于知道亮亮为什么有那么多朋友——付出和得到是成正比的。如果我没得到,就要问问自己到底付出了没有,或者付出了多少。

亮亮最开心的事是谈论她爸爸、妈妈、姐姐和弟弟,说到高兴处,她那从腹腔里发出的笑,让我觉得那种爱好深邃。对于家里的趣事,我很模糊,也许从来没有留心过。因为嫉妒亮亮的笑,于是,我也搜肠刮肚,使劲回忆我和家人相处时的快乐,或放大,或渲染,讲给亮亮听。忽然,我会想起我的家,点点滴滴的快乐是有的,我以前总以为没有。原来,我用不着那么悲情,痛苦不需要放大,只要小小的快乐就会淹没它们。

我的男友小D那时很可恶,他不知道哪来的优越感,觉得全世界的人都要爱他,照顾他。如果我和亮亮单独出去吃饭或者逛逛,他非要弄个清楚:你到底去哪里了?除了亮亮还有别人吗?为什么要去?你们说了什么?下次出去的时候,一定跟我讲清楚。以后不能和我之外的人出去。

我对这样的相处方式已经麻木,但亮亮忍不了。她看到我对着电话跟小D乖乖地解释,万般不理解,大骂我没出息。我为了挽回面子,就跟小D大吵了一架。从那之后,他再也不那么小气了。我也反思了一下,他为什么那么依赖我?因为他没有朋友。我开始鼓励他去跟一切可能交流的人交往。我们的圈子大了,生活丰富了,这是亮亮的功劳。因为每次我无原则地顺从小D的时候,很多人都夸我贤惠,只有亮亮骂我。《圣经》上说:“朋友加的伤痕是出于忠诚。”我感谢她。

我们曾经共同面对一些令人心惊肉跳的事情,那样的经历让我们的心靠得更近,于是我也理解,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战友,为什么感情那么深。那次,深夜1点多,有个人喝醉了,大喊大叫,使劲砸我们的门,吓得我跳到亮亮的床上,紧紧抱着她,她也紧紧抱着我,一声都不敢吭。然后,就这样偎依着熬到天亮。

第二天,我害怕回那个屋子。下班了,我一个人在空调开得很足的商场里逛,看漂亮的我却买不起的商品,看美丽的骨子里却阴冷的导购小姐,看牵着手却貌合神离的女人男人……22点多的时候,估摸亮亮该下晚自习了,我蹲在学校门口的马路崖子上等她。亮亮用她那辆小破自行车带着我,颠簸着一起回去。

济南的夏天很热,晚上10点了,热浪还是让人难以呼吸顺畅。我们穿梭在臭水肆溢的夜市,有气无力地垂着头。马路边冒着浓烟的烧烤,泛着泡沫的扎啤,还有光着膀子大声猜拳的男人,让我们不置可否。

我敲敲亮亮的背,说:“唉,我真想哭。”

她只叹口气,并没说什么,忽然,自行车骑得飞快。

回到小屋,我们将门锁了又锁。我倚在门框上,几乎有点儿心碎地说:“我真的想哭。我们抱头哭一场吧。”

但最终,我们都没哭,洗刷一番,睡觉了。我们都明白:如果不努力,可能一辈子过这种没有安全感的生活,所以,我们要为未来做点儿什么。从那天后,抛掉了琐碎和无聊,生活有了方向。

冬天的时候,亮亮考研,她说考得不好,但她每天的生活依然有规律地进行,还去健身房跳操,做瑜珈。不像我,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觉得世界都要塌陷,索性破罐子破摔。她心态好得让我佩服,我想,我得向她学习。其实,生活里破罐子只有一只,不去理它,只挑好罐子欣赏就没事了。

成绩下来了,亮亮考了第一,我比她还高兴。她搬进了学生公寓,我在单位争取到了宿舍,我们的“同居”生活由此结束了。散伙那天,我们一起吃火锅,小D想跟我坐在一起,我推开他,挤到亮亮身边,很亲热地搂着她的肩膀。吃啊,笑啊,但最后还是没能忍住眼泪。小D很妒忌地看着我们,但也为我有这么好的朋友而高兴。

成了研究生,亮亮一下子从紧张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心里忽然空了。她在我面前长吁短叹,告诉我她的困惑和无聊。我本以为她是个完人,不会有不开心—我看人容易走极端,要么好死,要么就赖死,没有中间之道。她展示给我她的弱处,让我学会客观地认识一个人。

她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似乎有很多事情等待她做,但一件都找不到。她一感慨,我就安慰。其实,我特别不会安慰人,总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废话。但是,我想,只要她想对我说,我就认真地听,这是我起码能做到的。

经过一阵准备,她终于找到事情做了,课余去一所学校教外语。虽然既费力报酬又少,但她坚持了下来。她说:“就看你想从中得到什么了。我只想得到经历,我得到了经历,人家还给我钱,岂不快哉!”

有段时间,我和小D闹得几乎分崩离析,实在坚持不住了,我去找亮亮。亮亮给我擦眼泪,说美味佳肴都被我的眼泪浸涩了。她告诉我,我是个智慧女孩,会处理好这一切。听到了吗,亮亮说我是个智慧女孩,所以,我才有更大的信心去面对问题—这比其他人手把手教我应该怎么做更策略。

后来,风平浪静了。我从眼泪中,或多或少积攒了一些恋爱的小聪明。我真的变成智慧女孩了吗?

亮亮一直有人暗恋,她却坚持不点头,所以,在恋爱方面,我比她多点儿经验。我真想亮亮赶快好好谈一场恋爱,那样,我就可以小小地卖弄一下,当她爱情的参谋。

她说,不急不急,恋爱的感觉还没来。又说,她长得不漂亮,是不是没人要啊。

那天,好久没见面的我们,再次坐在饭桌前大块朵颐。正在我大嚼特嚼的时候,她忽然停下来,眨巴着长睫毛对我说:“嗨,告诉你,我恋爱了。”

彼时,我正喝下一大口豆浆,听到她这么说,那口豆浆差点儿喷到她脸上。

在我胸口的位置,好像有朵花绽放,就像乾隆爷手中那把折扇,“刷拉”,就打开了。.

我特别虔诚地说:“真是太好了!我说过的,每个女孩子都是一朵漂亮的花。”

收音机里,我喜欢的女主播举例子的时候,总是说:“我女朋友……我女朋友……”她的女朋友非常多,而她们又给了她人生的无限启示,她因她们而快乐和丰富。

上一篇:幼儿教师的幸福感下一篇:中考命题思路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