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2024-09-14

对语文素质教育的思考(共11篇)

1.对语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篇一

浅论语文教育对未来的思考

【摘要】语文教育只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未来社会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社会。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是一个国际化大市场。文化、信息的传播极其广泛,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在全球资源日渐枯萎,人类为突破增长的极限而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开发人类自身的潜能之时,未来社会的强者,是掌握最先进科学技术的国家。国家的强大人才是生力军。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优秀的人才,这就是教育的所面临的任务,做为基础学科的重中之重语文更是任务艰巨,如何应对?如何发展?这就是本文所谈到的。

On the future of language education thinking

Liu Yan

【Abstract】Language education only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an be recognized by the community.The future of society is a highly globalized society.Is an ecological and civilized society, is an international market.Culture, a wide range of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s rapid.Withered in the growing global resources, human to break the limits of growth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potential of its own, the future of the strong community is the most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lent is a powerful national force.How to foster social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needs of talented people, which is facing the education mission,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s as the basis of language is an arduous task, how to deal with? How to develop? This i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language education;the future;thinking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有延续性的一面,同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具有时代的烙印。在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语文学科分类。在最基层的私塾,一位先生带领几个学生学习中国的古典著作,高一级的书院则又由有学识的官吏,或因不能为官的知识分子带领一批学生探讨学问。直到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教育制度,才有了学科分类,班级授课。而语文也就被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分类出来。(《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主编 周南照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6页)就是因为它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被分离出来,就使得语文教育的涵盖面变得复杂,内容也变得繁杂,有诗词歌赋有历史地理无所不包。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始终是文学熏陶和道德教育。所以说: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偏重知识教学,忽视学生实际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学进度也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谢象贤主编《语文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第131~133页)。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必然会对语文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只有适应这一要求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在1995年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做总结发言时强调指出:未来教育要按照现代社会对青少年的知识需求,能力需求,道德需求来育人育才。这一思想明显的告诉我们,教育要顺应社会的需求,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完成社会所赋予的使命,也才能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要认识这一点,就要了解未来社会的时代特征:

21世纪的未来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趋向极限、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的双重挑战的形势下,人们越发深刻地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只会造成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的严重后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崇高目标迫切要求改变“增长即发展”及与此相关的工业文明时

用心爱心专心 1

代的发展观,而代之以新的科学发展观。我国政府提出的“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和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在此基础上政府勾画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制定了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大了对如何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目标和方向,倡导以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特征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这就充分说明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评价的标准和最终实现的目的。看一个国家是否文明就是要看其对生态环境的态度,教育的作用要集中表现在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服务上。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建制,使生态道德家喻户晓,形成生态道德优越的社会舆论氛围。明确教育的这一发展方向,构建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教育,使受教育者都能掌握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所需要的科学思想、科学知识、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随着经济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市场经济不断深化,金融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必然导致财富的大规模重新分配,也导致经济政策宏观,微观调控不断出现。我们必须认识到市场化经济的这一特点,必须认识到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分配问题上有公平也有不公平,这种观念的转变对于我们的生活将产生极为重大、深远的影响。各阶层的即得利益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在过去的改革过程中,我们的生活所受影响还是比较小的,我们基本上是从改革中获益而很少付代价,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要有更新的价值观,投资理念和财富观。这就迫使我们必须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学习新的技能技巧。要学会从改革中获利,更要从付出的代价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可见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这么简单。

全球化进程是21世纪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化进程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必须适应这个环境,谋求独立于全球经济体系、开辟出一个新世界的宏伟计划,唯我独尊的做法终究过于偏激,只要融入其中。用我们厚道的民族文化精神感召世界,才能把握时机。科技的高度化,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经济整体结构,而且还将深刻影响到人类社会文化形态的变化,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交流。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相一致,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影响也日益全球化。这种传播、影响和交流的作用同经济的交流一样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加快先进文化的传播,更广泛地造福于人类,也可以让落后甚至腐朽的文化给人们带来更大、更广泛的危害,或由于毁灭各地各民族文化的个性而给人类带来长远的危害。如何趋利避害,既吸取别人的有益于自己的文化,又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信息的高度化,使得人类的信息传递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使人类的交流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一时期教育将处于一个较先前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那么中国未来的语文教育该何去何从?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学界前辈的研究表明未来人才的人格和能力倾向模型是这样的:

(1)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形成生命,信仰,尊严,文明,创造,社会接受等有关的积极价值观兵建立和谐价值关系)

(2)广泛的社会经验和完整的生活概念(高度社会适应型的基础)

(3)高度敏感型(对变化的敏感和对可能性的敏感)

(4)自我定向能力(独立性,自我引导与自我负责)

(5)主动适应能力(迎接挑战与逃避挑战)

(6)对不明确情景的耐受力(冒险型和自我拓展倾向)

(7)抗拒压力与耐受挫折的能力(压力激发针对目标的反作用力而不是我向或他向破坏力)社会角色意识与沟通能力(社会定位概念

(8)高度创造力(创造独特和新颖失望的能力)

(9)持续发展倾向(自我超越和自我提高的要求)

(10)人际关系调整能力(情感目标定向的人际关系)

(11)高文化(道德)修养(文化修养正成为人们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一部分)

(12)善于竞争和合作(工作目标定向的人际关系)

(13)专业知识和技能。

(邰启扬 徐志勤著《语文教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5~6页)

这些能力和特征,显然是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而这些只有经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形成。正如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所说:要考虑现代文化科学教育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各项工作,对于每个受教育的人在语文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这些要求可能是过去就有而现代格外突出的;有的可能是现代社会提出的新要求。选编教材和进行教学,都必须从这些要求出发设计方案,简单内容,采取措施。(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214页)。关注未来世纪的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世界各国也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21世纪的教育。美国1991年提出“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教育策略”;日本1989年“临时教育审议会”通过的报告书中,就提出了“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日本新国民”的观点。那么,正在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作为中国普通教育基础的语文教育未来的发 展,该怎样呢?

1从全球化的观点出发,具有世界性的眼光,结合未来社会对教育和人才的要求构建新的语文教育知识体系,培养能够在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中国人。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联成一体,各国文化也不可能孤立发展,因此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也会大大地发展起来,必须珍视自身文化,尊重和理解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保持自身民族文化传统,承认和接受其他国家民族文化,建立一种文化多元化的格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把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通过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相沟通,充分吸收西方文化基础,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界限被打破,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更加紧密。课本的研制者注重引进并强化言语知识、强化和完善常用文体的结构知识、结合世界各民族文化,丰富和拓深文学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深度。扩大同各学科的联系。教师在这过程中的使命主要是帮助学生建构人际间真诚协商、平等对话、和谐相处,解决问题,阅读、鉴赏、重构文本以及课程学习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而学生是以涉取课外读物、积累人生经验和阅历的方式,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以个体独特的认知结构建构课程知识和人生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以及自我的元认知知识。(《课本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方武,《课程o教材o教法》2004年第4期)即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不仅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还包括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在未来文章学,文艺学,文化学,信息科学都是语文教育的范畴。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以及这些学科的许多分支学科的研究,都和语文教育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因此构建新的语文知识体系,扩大涵盖面,使未来的语文教育应当面对整个生活,未来的语文教育不仅要把日后大多数人能够适应生活作为出发点,而且也应为培养少数文学精英做出努力。

2未来的语文教育要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随着电脑和多媒体的普遍使用,随着人机对话成为现实,读写听说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将会出现新的变化。导致语言符号的产生、传输、存贮、加工等媒介系统的巨大变化,人类的语言生活自然也要随之发生改变。作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语文教育,也必须适应语言生活发展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当前信息技术和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变化如同本世纪之初的白话文、国语标准音、简化字和新式标点符号的出现一样,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产物。整个社会则正潜在地不知不觉地经历着、并将在新世纪初继续经历一场巨大的文化变异和转型。我们的语文教

育改革应该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顺应时代的发展,认识和把握这些新变化、新特点,研究人们对声像语言、网络语言的兴趣与解读方式,重新建构合乎声像语言、网络语言规律的语文教育教学新体系,中国的传统审美文化也出现了许多过去从未有过的新现象,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电视节目、电脑、网络等,正在改变大众的阅读习惯,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出现和普及,电子文本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书写方式和习惯,其中,经典文本的难产和对“经典”观念的消解,便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我想这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且,由于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如电脑多媒体、网络等高级电教手段介入语文教学,已为语文教学建构声像语言教学新体系做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使我们认识到获得知识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的本身更关键。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力求于交给学生一个方法库、工具库和程序库,所以,我们无论从未来社会的知识结构来看,还是从人才需求来看,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育的前瞻性和可预见性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更是要及早地改革和调整其原有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适应于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

3未来的语文教育要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的责任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追求“开放”的教育格局。总书记在讲到创新时说:“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在教育。”用良好的教育手段,培养有知识有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把知识和素质合理的融合使之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打破社会传统、习俗和他人意志对人的奴役,鼓励个体的创造性。冶炼和挖掘我们自我超越的精神和品质。当前,业内一些学者正在致力于幼儿教育中的大脑潜能开发,积极地为未来的人才培养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因此培养儿童潜能,对超常生进行重视教育,为学生树立创新观念,为他们开辟创新环境和空间,注重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高级思维的培养。改变传统的语文教育格局,追求一种开放,和谐的教育模式。只有在民主的氛围当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主,开放的精神氛围不仅是语文创新教育所必备的。而且其本身就是最好的创新教育。

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即解放眼睛;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语文教育也应从这个角度来做些改变,建立新型的语文教育体系,它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育,是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适合未来语文教育发展需要的新的知识结构,新的理念和创新精神。

2.对语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篇二

一、对“文字功夫”与“口头功夫”的反思

儿童在入学前已基本掌握了口头语言, 入学后学语文, 虽然口头语言尚待继续提高, 但重点和难点无疑是书面语言的读与写。 加上汉字这种表意文字的特点, 远比表音的拼音文字复杂。因此, 识字、写字教学任务特别繁重。 一个人语文功底不扎实, 往往是由于文字功底不扎实所致。 文史学家周汝昌先生读了《一屋子大学生写不出“钥匙”二字》, 感慨良多, 写了篇短文呼吁教育专家“多动动脑筋”寻找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总钥匙”, 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 反思我国的语文教学, 课堂上教师讲问, 学生答读颇为忙碌, 但一堂课下来往往很少用笔, 语文课成了“君子动口不动手”。

二、对“习得”过程与讲析过程的反思

我国的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 “心理语言学”认为, 每个人的第一语言 (母语) 都是在他一岁半到六岁之间, 随着发育成长而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自己获得的, 这就称为“语言习得”。这种习得过程, 一无专职教师, 二无专用教材, 三无专课讲授, 四无强化训练, 其习得的迅速、高效与进入学校后“学得”书面语言时的困难重重形成了鲜明反差, 其原因何在, 值得反思。当然, 儿童学前期的“习得”与上学后的“学得”是有区别的, 前者是无定的, 自然而朦胧的;后者是规定的, 自觉而明确的。 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把两者对立起来, 儿童在“习得”过程中固然不免有某些“学得”因素;儿童在“学得”过程中, 更应当借助“习得”的规律, 借鉴 “习得”的经验, 即应当注重自主的实践演练, 在生活中运用。 现在的问题是语文教学总是有意无意地违背了母语的习得规律, 如课堂教学过程以讲解提问分析为主, 割断了与生活交际的联系。 学生在瞄准考试的题海中沉浮, 既失去了主体地位, 又缺少真正的语文实践。

三、教育是永远指向未来

技术化、国际化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提出了人的发展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 我们关注的是现实性、技术性和一大堆没有与社会整合的知识, 而不是人, 这是教育的悲哀。 雅斯贝尔斯在《教育是什么》一书中一语中的:“当代教育已出现下列危机征兆:非常努力于教育工作, 却缺少统一的观念;每年出版不计其数的文章书籍, 教学方法和技巧也不断花样翻新。 ”每一个教师为教育花出的心血前所未有的多, 但因缺乏一个整体, 却给人一种无力之感。 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富于语言创造力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作品学习, 掌握丰富的语言, 传承精神遗产。 学习语言的形式应该是教师帮助下学生自主地识字、朗读、阅读、思考、讨论、背诵、写作和进行口语交际。 新的小学语文大纲出来之后, 大家都认为很好, 重主体、重整体、重感悟, 确实道出了小学语文教学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但就操作而言, 小学语文教师却处于“失范”的状态, 怎么“整体”, 怎么“感悟”, 早自习读, 晚自习读, 回家读, 上课还读, 读什么, 怎么读。 我认为, 抓住“读书”就是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古代童子“口而诵,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练就了语言的童子功, 而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弊端时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了, 造成了多年来语文教育的极大浪费。 读的目的是训练语言的记忆力、语言的感知力, 强化语言鉴赏力。 大量语言信息的贮存及对词汇、句子、段落、篇章和对文章技巧、逻辑修辞的敏感是生成语言的关键。 没有丰富的语言信息贮存, 怎么谈得上创造性地理解和表达呢?然而我们今天是在肢解课文的基础上, 进行大量的习题式的语言点的训练, 这是舍本逐末, 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 在读书问题上应该思考三个问题:读什么, 怎么读, 读到什么程度。

具有创见的思想家、 文学家所呕心沥血写成的充满智慧火花和文采斐然的经典作品, 也就是文质兼美的作品。 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个关键点, 那么, 选择高质量的阅读材料就应该是阅读教学的核心, 语文教师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任。 我认为阅读教学如果有序, 就是阅读材料的语言难度和思想深度, 而不是各种能力的人为的琐碎的逻辑划分。 每篇课文都要整体感知, 都要理清思路, 都要筛选信息, 都要理解关键语句, 都要体验思想感情, 都有许多思维的训练, 但不管怎样, 对字词的掌握、对文章整体的感知和成块语言的记忆是核心。这样, 我们就可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大胆选材。 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中国的古诗词、古希腊的神话、各国的童话、一些适合孩子读的小说比如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大学》等都是极好的阅读教材。 我曾经向小朋友推荐过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 语言亲切自然, 如涓涓的溪流, 童趣盎然, 其中有一种理想的东西在引导孩子。 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编了一套“新世纪教育文库”, 儿童部分选了 《宝葫芦的秘密 》、《草房子 》等好的作品, 广大教师可以关注。

在纷繁的课改大潮中, 作为一线教师, 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 瞻前顾后不好, 裹足不前不好, 邯郸学步也不好。 语文课堂教学要化繁为简, 追求简单、纯朴, 强化目标意识、训练意识, 有效抓好朗读训练, 让学生“读读写写、写写读读”, 定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罗剑宠.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03) .

3.对语文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三

当今社会,是一个讲求实用的社会,是一个科学主义凸显、人文主义弱化的社会。时代的主流思想不可避免地给语文教育带来种种弊端:如注重知识和应用,忽略道德和人性;注重规律,忽略多样性和丰富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忽略学生的情感意志;注重学生全体,忽略个性。对此,语文教育界人士已形成一定的共识。笔者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高扬人文主义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把人当作一个个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生命进行研究。它要求尊重人的需要、情感,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它也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总之,它要求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

目前,单纯强调专业和职业的实用主义教育造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风气,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破坏了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人文精神的内涵对于当前实用主义的教育无疑是一剂清醒的良药。人文主义不仅强调人性的培养和理性的养成,而且趋向于培养“完美的人”,也就是集真、善、美三位于一体的人。

语文教育,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政治功能曾经强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从教学大纲到教学文本,无不体现出政治功利主义目的。而真正体现语文教育特性的文学功能被挤压在狭小的角落,少得可怜的文学教育除了揭露就是批判,缺少温馨的人情和平和的心态,使学生习惯于用一种绝对对立的眼光看待他人和世界,逐渐变得冷漠、偏狭和刻板。强权和政治使语文成为空壳,因此造成人文价值和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

目前,语文教育中文学功能得到强调和突出,文学作品在教材中占有的比重日益增大,文学教育成为语文教育的重点。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人情”。这是可喜的一面。但是,教师对文本“肢解式”的分析、冷静客观的讲解,使得学生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感悟,作品变得索然无味。文本成为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例子,不过是考试内容而已,教师想到的是如何将文学作品中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想到的是怎样才能使学生拿分或不丢分。因此有些教师甚至模仿考试出题的方法,将活生生的文学作品转化为一道道僵硬死板的标准化试题。所有学生的眼里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所有的作品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

笔者认为,语文教育包括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两部分。尤其在道德滑坡日渐引人忧虑的今天,“学会做人”尤为重要。必须高扬人文精神,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共同指导下构建语文教育。

二、提倡人性化教育

语文教育的人性化,其内在含义是:语文教育要高扬人性,遵循人道的原则,既是理性的,又是充满人类情感的;既依据学生的生理规律,又满足其心理需求;既促进当前的语文学习,又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既满足个体需求,更是通过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语言的习得和运用。语言既是社会的,又是个体可以感知的。语言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语言具有强烈的交际功能,决定了语言在交际过程中必须受社会的规范与制约。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称,人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必须具有一种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对什么人讲什么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的能力”。而语言又是可以感知的,这说明语言的学习与使用同主体的感觉、认知与情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活动中实际上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一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一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被称为智力过程,后者被称为非智力过程。语言的智力过程一般对应着语言的社会属性,而语言的非智力过程一般对应着语言的可感知性。

语文教育还有审美教育和伦理教育功能。语文教育作为人的精神自由的外化,对于实现人的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对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有着重要意义。如果语文教育通过实现个体(学生)发展来实现共体(自然、社会)发展,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社会对人的奴役,这种语文教育就是人性的、人道的。

三、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同时发生,它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文字里有民族的情结,我们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精华积淀在我们的语言文字中,因此,它是民族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命根子。这样一个人文的学科,千万不能把它教成技能技巧,重术轻人”(于漪)。语文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语文教育对此做了一定的尝试。素质教育提出以后,语文课堂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在教改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解。比如,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涌进课堂: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作家作品介绍变成人物掌故: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课堂上“为媒体而媒体”,用声像的欣赏代替语言的品味,以屏幕画面代替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为了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教师将语文课堂变成舞台,表现为形式主义的过度表演。语文教育浮于表面,无益于学生的发展。

因此,有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教学民主”一说,民主之于课堂,不仅仅指向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指向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当然,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对他人尊重。而这一切,都应该通过每一堂课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运用“情境式”、“探究式”、“尝试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放飞学生的心灵,进行理性的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我们的教学真正成为“目中有人”的教学。

4.对高三语文复习的思考 篇四

蒋祖霞

一、语文训练的价值

每年高考结束之后,都有这样一个景观,就是学生卖书。他们尽数卖出所有学科的教材和讲义,其时整座楼上气氛热烈,喧声震天。我不知道形容这个场面,用“壮观”好呢,还是“悲壮”更确切。尽管课本和讲义上面有他们的快乐和痛苦,有

他们人生路上最重要的一段成长经历,有我们教师的辛勤汗水的见证。我发呆,他们以后拿什么来回忆这段旅程?但他们不

管这些,高考已经成为历史,这些曾经与他们同患难的朋友的使命也已结束,还要它做什么?每每对此,我就感慨横生,又

是一届学生过去了,我今年的语文训练价值几何?滋养学生生命与浪费学生青春的比值是大还是小?如果我的语文训练也仅

仅是作为他们高考的敲门砖,那我,作为语文教师实在可悲,价值也实在太低了。

我觉得语文训练的价值,不应该仅仅体现为高考的需要(这是很实际的需要),而更应该体现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或者

说人文素质的需要。

高三语文复习离不开做题和讲题,不少教师和学生热衷于题海战术,甚至乞求同高考题撞车,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凡是

送过几届的老师都知道,在高考考场,对语文来说,最可怕的不是题目没有见过,而恰恰是见过的甚至是做过的“熟悉的东

西”。

训练是必要的,不然高考肯定要吃亏。高考是射门,是临门一脚,平时练习是热身赛,如果没有平时的刻苦训练,高考

肯定考不好。所以我常对我的同学们讲,你不要期望在考试中碰巧碰到你做过的题目,如果那样想,你肯定会失望的。那么

平时练习有什么作用呢?这是在热身,在找感觉,找语言的感觉。因此我教育我的学生不要把语文训练看做是一件痛苦的事

情,而要看成是智力测验。

有以上认识,在每一次语文训练之后,我很注重考试后的整理、消化和吸收,及时积累语言素材和作文素材。学生自觉

完成,比较而言,我的评讲就显得简单多了。我只是督促学生,对试卷的题型错误分门别类做好记录。我觉得语文基础知识

本就是靠积累得以厚实,比如字音、字形的辨别、成语运用、病句类型、近义词使用,到了一定的境界,学生即使说不出所

以然,也能作出正确判断,这就是言语感觉,并不需要我们讲这个方法那个方法。语文训练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其效果可能

比教师讲要好。

二、读什么,怎样读

语文训练不能代替阅读,也代替不了阅读。高三语文需要阅读。

读什么?

读教材上的文言文,读小学、初中、高中古诗文必背篇目,读《语文报》,读《读者》等,再有时间,还要读读《文化

苦旅》《生命的留言》《相约星期二》等能让人对历史、对生命、对生活思索、回味良久的东西。有时我宁可三堂试卷讲评

课并为一堂,也要留下时间让学生读书。

语文课听不到琅琅的书声,这是语文教师的悲哀。所以我经常对学生说:“葛朗台看到金子,就觉得暖和;我是听你们

读书,就觉得暖和。”当早晨的阳光投射到教室,我徜徉于书声浩荡的海洋,便觉得这是一天中最美妙的享受。

但是我们有不少学生虽然上了十多年学,不要读书,不会读书。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激发兴趣,让他们了解读书对

人的重要作用。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

质,气质是精神上的,潜在于生命中,是一种精神属性的美。要改变自己的气质,只有多看书,不断增加文化素养,腹有诗

书气才自华。

怎样读?

与作文结合起来读,强调读中思,思中读。强调记笔记,不记笔记不读书。

读一篇文章一定要潜心揣摩它的几个要点:一是文章的思想,思想永远是文章的第一要义;二是文章的结构;三是开阔的思路、巧妙的联想、丰富的内容;四是富含哲理或者文采斐然的语言,因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语文是一种积累,其实作文更是一种积累。我们看那些水平高一点的学生作文,发现他们都是很巧妙地将自己平时所读

所思发散在自己的文章中,引人思考,引发阅卷人的共鸣。

记得南通市一模考试前有学生问唐神秀偈和慧能偈的内容,偈就是佛教徒的短诗警句。他分别记了去,神秀偈是:“身

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偈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讲评试卷,发现他已经巧妙地将这两首短诗引用进了关于“态度”的话题作文,作文得了高分。在文章的最后他这样写: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菩提的非凡之处就在于其叶有心,永不老去,就像生生不息的难老泉。正确的人生态度引进了生命的活水,使沙漠变成了绿洲。当信奉“态度决定一切”的米卢圆了国人44年足球梦之

时,我们在欢庆之余是否也该意识到态度对成功的重要?对于我们高三一族来说,学习是艰苦的,目标是遥远的,但只要端

正好学习态度,不为分数所累,只为目标而奋斗,我们就能圆了自己的梦。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乃人生之最高境界,在这极平淡的日子里,我们

只能用积极的态度来激活我们的心灵,不让心老去。#<

态度决定一切。

读书使他提升了作文的境界。

三、关于作文

1.作文讲评

我不认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教师培养的。我觉得一个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靠

教师讲出来的,因此,我从来不

很认真于作文讲评,到今天为止,没有给我的学生讲过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细致分类。作文做出来后,第一步很快看完,将文章优点、缺点一一写出,把文章中那些充满智慧和力量的语句圈起来。第二步个

别谈话,每次可以谈十多人。第三步指导写作感想,从文章的构思、内容选择、结构、语言等方面谈自己的体会。“写作后

感”非常重要,坚持下去你就会品尝到学生作文水平提升的喜悦。

一段时间后,我还会要求他们自己学着给他人评点,主要抓住这样几点:一是文章的思想在哪里?思想是文章的第一要

旨,要能给阅卷人以思考。你的文章让阅卷人思索了,那你的文章一定错不了。二是文章语言有没有深度,有没有亮点,最

好有能使文章熠熠生辉的绝妙语段。三是文章有无清晰的层次。相互交流,一段时间后,他自然知道一些文章作法。

2.素材积累

平时的素材积累绝不放松,比如写周记,写读书笔记。我强调思想是流动的活水,要经常看书读报,做读书笔记,保持

思想活跃。因为考场作文要求倚马可待,容不得磨蹭,如果你平时思想不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那么考试时势必思维枯竭,语言无味。

我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最新著作,要求他们阅读,如果时间紧张,也要知道个大概,比如陆幼青的《生命的留言》,余

秋雨作序的米奇·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其他如泰戈尔的《飞鸟集》。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的名篇佳作一定要

烂熟于心。每次考试我都习惯地提醒一句“请带上苏轼、泰戈尔上路”。考场作文如果能“站到巨人的肩上”,那文章肯定

就有了深度和厚度,也有了思想,而有思想的文章从来就是美丽的。

3.联系生活

要让学生作文有丰富的内容,必须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其获得广博的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增加学生们的阅

读量,内容应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历史,也应阅读一些自然科学的书籍。二是从课本中走出,投入到生活中去,在实践中增

长知识。这其实是一个大语文的概念。如走进实验室做实验、参观博物馆、游览山川等,务必使学生学到活的知识。头脑里

有了丰富的感性和理性东西,才能激发出他们写作的激情和灵感,写出血肉丰满的好作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

读”“多写”是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不二法门。

有一次全县作文阅卷,我们惊讶地发现,一个美术班级的学生作文水平生动流畅,内容新鲜,原来他们参加专业考试,刚刚出去了一个月。丰富的生活积淀给了他们语文的收获。生活即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4.作文要有“我”

作文是写给自己看的,可又不全是写给自己看的。“写给自己看”强调要有情感,“不全是写给自己看”则是强调不孤

芳自赏。作文自己觉得好不行,要充分考虑读者尤其是阅卷人的心理感受,作文要想感动他

人首先要能感动自己,一篇自己

都不想读下去的文章肯定不是好文章。所以我强调文章一定要有“我的体验”“我的思想”。与往届学生一样,他们卖掉了所有的讲义和课本,惟独留下了小学、初中、高中古诗文诵读教材以及自己的读书笔记、剪报积累本、自己的作文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这些可以终身受用”。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无奈中含一丝安慰,他们

毕竟还认识到语文对他们今后人生的重要作用。

5.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思考 篇五

摘 要:近年来,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学习内容应该随之不断调整,适应这一变化。实践中的关键在于把“如何将书本知识迁移为学生的实际能力”、“如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思考方向,以学生为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特点 教学改革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比较重视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文化课的教学则相对受到了冷遇。那么,中职学校到底要不要进行文化课教学,中职学校文化课到底该怎么教?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批学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缺陷,这对于职校语文教师来说,在工作上存在很大难度;由于当前严峻的升学和就业形势,导致一些人认为上中职学校没有发展前途,基础好的学生都上了高中,中职学校的生源都是被挑选后剩余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总结,我发现中职学生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勇于思考却难免幼稚。社会窗口的全面敞开,大量信息的输入,使他们大开眼界,这个时代赋予了他们许多优势,思想活跃,勇于思考,容易接受新事物,形成新观念,但是他们有明显的不足,如缺乏知识经验,往往以个人的肤浅见识认识和评价复杂的社会现象,他们不管在语言上、行为上,还是穿着打扮上片面追求新、奇、异并以此为美。

第二,敢于质疑却难免偏激。他们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享乐等,根本无心学习。影视文化的导向,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的天平发生倾斜,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很容易在他们思想的堤防上拉开缺口。

第三,他们渴望成熟,渴望到社会中锻炼,但稍受挫,又裹足不前,容易产生自卑情绪,或以自我为中心,让自己孤立起来,或渴望老师的关心和表扬,但做出的事往往令老师伤心失望。

这些特点表现在语文学习中就是语言和表达能力比较差又喜欢幻想未来,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事实上,职业中学的学生多数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语文素质不高,尚未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注,而中职阶段是他们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为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另外,中职生源知识基础比较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且追求时尚,追求财富,出人头地的梦想非常强烈。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努力实施“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针对语文教学现状和学生特点,我制定了语文教学目标。首先,用人文精神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找回自信。其次,着眼于终身发展的需要,让语文课走进学生的生活。再次,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注重学生交流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树立了“以学生为本,回归生活”的语文教学观。

结合目标,我开始了一系列探索性的活动。

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前三分钟语文活动。这些学生因为成绩平平,长期遭到老师的忽视,所以缺乏自信心,对语文学习没有多少兴趣,课堂上羞于开口或不愿开口。对此,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精彩一面,但不易发现,如若用我们的爱去发扬这份精彩,它才能褪去尘埃发出钻石般的光芒”,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亮点,如果我帮他找到这个亮点,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醒他就等于帮他找回了自信。于是我开展了这个活动,我鼓励他们站到讲台上为同学们表演,形式多样,可以是自我介绍,可以是朗诵,可以是故事复述,也可以是谈谈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想,等等。只要他们敢站在讲台上说,我就让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一方面让他们找到成功的快乐,克服自卑的心理,另一方面,提醒他们相信自己试试就能行,使他们获得激励,得到自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活动进行一学期后,学生对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效果越来越好,课前要求上讲台的学生为了自己的演讲或介绍更吸引人,都做了精心准备,反复修改讲稿,并构思与众不同的辅助表达手段。

第二,以够用、能用、实用为本,把教材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中职的文化课教学强调的是够用、能用、实用,所以我选择了应用文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从请假条、留言条、通知、书信到计划、总结、合同、调查报告,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现在和以后生活工作中能运用到的。应用文教学如果照本宣科,则不可避免地会枯燥乏味,我采用的方法是先从课本中学习每种文体的含义、格式的写法,内容上的要求,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写作。比如说上到计划这种文体的写作时,以我校开展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为例,如果你是这两项活动的组织者,那么如何拟写计划,结果,同学们写的计划比原来的活动组织者拟写的计划还要完善得多。因为这两项活动是他们亲身经历的,他们最有发言权,他们把自己的建议补充到计划里面。再比如上到总结这类文体写作时,要他们针对校园环境卫生状况写一份总结,我带领学生到校园内查看,然后要求每人写一份校园卫生状况总结,内容包括现状、存在问题、整改措施,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一方面觉得有内容可写,另一方面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有时,我也利用某些问题的学习纠正学生一些偏激的思想,比如在上到调查报告这种文体时,我在班级里开展了女中专生对“男女各占半边天”看法的调查,有90%的女同学认为女性应该独立,有自己的事业、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女同学还要做女强人,我问她们为什么要独立,为什么要做女强人,她们说可以不用做家务,当了女强人就没有人管,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见她们的认识是很片面的,并没有理解“男女各占半边天”的真正含义,也不可能理解女性独立背后的责任。针对她们的这些想法,我举了她们熟悉的两部电视剧为例,一个是《牵手》,一个是《中国式离婚》,告诉她们独立并不意味着不要做家务,而是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并始终不放弃,而且要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我这样做缩短了她们的思想和现实的距离,并为她们以后的生活明确了目标。

第三,进行口才训练。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已进入了大协作时代,人际间的横向联系大大加强,在与社会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谈判、辩论、宣传,学生不论她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口才,我也进行了一系列训练,首先是普通话语音训练和朗读训练。语音训练主要是针对蚌埠地区方言特点,纠正发音中的平翘舌和前后鼻音的错误,朗读训练主要强调的是语流音变。其次是交谈能力和演讲能力的培训,通过在班级里开展竞赛的方法,刺激学生掌握这块知识。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探索,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变得落落大方,从容自信,爱好学习,思维敏捷,交流、表达应付自如。从学生的变化中,我尝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甜头。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建立新的语文评价和考核方式,突出过程评价,注重兴趣培养及能力训练,体现职业特点,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素质高、技能强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6.对语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篇六

作者:余丽明单位:上海市复旦中学

教了十几年书,每次在教完一篇课文后处理课后思考题时,总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有选择性地挑一两道题目让学生做做。长期这么下来,突然发现课后思考题很多都没用上。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课后思考题编写的目的是什么?它对学生与老师究竟要起到什么作用?作为老师该如何用好这些思考练习?

打开现行的语文教材,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类:第一类是有关课文总体内容和结构方面的思考,比如: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和步骤论证中心的?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等等;第二类是有关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的理解,比如: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说说下列语句的深刻含义等等;第三类是与课文相关的基础知识的题目,比如:找出句中的修辞手法,改换句式等等;第四类是扩展练习,比如找一段相关的文字与课文作比较阅读等等。其中前三类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是怎样处理这些练习的呢?关于第一类,一般都是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先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边看课文边思考,所以有时觉得这些题目更像是课前预习题。而在课后作思考练习,倒更像是对听课效果的检验。关于第二类,也大都是上课时已经分析或涉及到的,所以作为课后练习,也只是想了解一下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只有后两类倒是真正练得最多的。

这里我并非认为现行的教材中的练习完全不好,因为作为练习它应该有整理、归纳、巩固课堂所学的功能。但是我觉得,作为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它应该更具有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的功能。

关于这一点,我感到香港的国文教材中的练习题倒可以给我们许多借鉴。比如在读完一篇名为《蜘蛛》的文章后,设计了这样两道题目:从蜘蛛捕捉飞虫和蜾蠃捕捉蜘蛛的情形,你想到了什么道理?这篇文章是作者仔细观察蜘蛛活动后写成的,你有过这种仔细的观察吗?试着描述一下。又如在读完《傅雷家书》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一般来说,年青人和年纪大的人看问题有什么不同?既然有不同,双方各应抱什么样的态度来相处?我以为这样的题目设计,至少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常常感慨学生写不出东西,缺少积累,我想这里还有一个认识水平的问题,学生有了再多材料的积累,认识水平跟不上,写出的东西也至多是材料的堆砌。而认识水平的提高,主要靠的是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引发思考、思考、再思考而形成的。而我们的课后思考与练习如能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帮助我们的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他们对社会、对人文的思考,逐渐提高他们认识问题的能力,我想可能会更有意义。课后思考题的设计必须是在读完文章后引发的更多的感触以及由此联想产生的各类问题,比如读完课文后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或最精彩之处;读完课文后带给我们的启示;列举一些对此篇课文的精彩评价,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索引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书名或文章题目,引导学生课外去阅读等等。总之,思考题应激发学生继续去学习、思考、探究的热情。我们以前在编写思考题时过于注重一篇课文的理解上的.“深”“透”,缺乏从课文中“跳”出来的思考,往往只注重课文这一个“点”,而不关注这一个“点”在一定时期内或同类文章中的这个“面”上的价值思考,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也不大习惯于宏观地把握、广泛地思考了。

另外,还有一点也是在阅读香港国文教材后想到的,在他们编写的练习中有一个“语文游戏”的板块,内有成语接龙、走迷宫、猜谜语等等许许多多的文字游戏。我觉得猜字谜、对对联、接成语、吟诗填词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优秀的语文活动,通过这种练习,将学生的兴趣拉回到语文学科上来,让他们在游戏中更多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其实这种语文游戏在学生中很有市场,笔者去年带的一个高三文科班有一半的同学在一期不落地做《南方周末》上的“小强填字”游戏。我校的陈老师教学生填渔歌子,学生兴趣高涨,还自编了一本集子呢。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为什么要轻易放弃这么一块既能吸引学生,又能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阵地呢?

总之,我觉得课后思考练习的选编,应以引发学生更广泛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认识水平为目的,只有这样才可能与我们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7.对失落的中学语文教育的文化思考 篇七

社会审美环境的变异, 我们失去了语文教育“清且涟漪”的生态资源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天地自然乃一流动欢畅之大生命。所谓“神用象通”, “物我相融”, 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想当年, 孔夫子讲学, 曾皙言志:“浴乎沂, 风乎舞雩”, 那是一种即景入咏、与物为春的潇洒, 也是因为有那大化氤氲流转的“绿色”。

二十世纪以来, 科学主义与商业文化成为时代的关键词。上帝创造的乡村黯淡了, 人类杀害了绿色, 建构起封闭“自我”的城市风光。在钢筋水泥的建筑里, 人类再也找不到腾踔万象的审美体验;在物质碰撞的声音中, 人类再也找不到虚空明净的审美心境。

多少优美的诗词风景“黄鹤一去不复返”, 多少鲜泽的生态活页“纷纷吹落轩辕台”———文化现场自然风物的流失, 意味的不仅仅是我们在实施语文教育时找不到气韵生动的物质参照, 更重要的, 它意味着儿童的心灵已不再投放鸟声与花影, 意味着我们很难再一往情深地去仰观俯察, 驱役众美, 以达到灵光独耀, 迥脱根尘的审美佳境。

语文教师知识分子身份的放弃, 我们失去了语文教育得以腾飞的翅膀

放眼今天的语文教育, 我们不难发现, 我们的语文教师 (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 正逐渐放弃了其知识分子的身份与使命。他们不再以文化、历史、时代、社会真相的守夜人是任, 担荷所谓的“道统”与“学统”;他们没有了“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的责任意识, 更缺乏“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学术底气;他们躲进知识的角落里寻章摘句, 而不再对学术的高峰心驰神往;他们不能充分的生命自治:精神不够辽阔, 学养不够丰厚, 理性不够健正, 人格不够璀璨……一句话, 他们生命格局的狭仄, 造成了我们的语文教育不再生动, 不再优美。

敢问今日之中国教育, 还有多少语文教师的文章风清骨峻, 篇体光华, 音情顿挫, 有金石声?!

对“语文”的理解, 我更倾向于“语言文化”的“定义”, 惟其如此, 我们的语文教师才能戴上“知识分子”的桂冠,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 接受汉语严峻的精神使命;惟其如此, 我们的语文教师才能以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高屋建瓴的学术视野重新审视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 复活汉语汉字的骨血与筋脉, 还原语文教育的雄肆与灵性……

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偏移, 我们陷入了南辕北辙的尴尬境地

问: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答:为了帮助人 (人类) 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对于这样一门“形而上”的学科, 如果我们的教育者没有一种超越现实价值体系的更为广大更为深远的思考, 很难想象, 我们的教育行为不会陷入一种南辕北辙的尴尬境地:

表现之一:我们的语文教育失去了审美的立场

《中庸》说:“人莫不饮食也, 鲜能知味也。”语文教育的功用, 即在于以优雅的内容与方式, 去其浊心, 震其暮气, 从而涤荡出一种生香活意、有滋有味的“诗化人生”。

然而, 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却放弃了审美的立场, 我们的教育者以“知识王国”的君王自居, 津津乐道于字、词、句、语、修、逻, 淡化了对受教育者审美态度的关照和审美趣味的培养, 致使一个受过十二年国语教育的人感觉迟钝, 性灵颓丧, “虽觉如梦, 虽视如盲”。悲夫!

表现之二:我们的语文教育失去了情感的内核

同其他学科相比, 语文学科最为温润, 最具激情。“水尝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发灵光”, 有了情感的“相荡”“相击”, 我们的语文教育才嬉笑怒骂皆成妙笔, “有泪可落, 也不是悲凉”。

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培养了许多知识丰富、学问渊博的“人才”, 然而, 在他们身上, 却难寻真情的流露、个性的释放。如果我们只是带领学生“孜孜不倦地去充塞自己的记性”, 而一任他们的情感荒芜, 那么, 我敢肯定, 他们步入社会后也一定不会生活得春风拂面, 神采飞扬。

表现之三:我们的语文教育失去了思想的深度

不可否认, 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超拔于知识之上。然而, 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却视知识如利器, 弃思想如敝屣;趋知识如孤鹜, 禁思想如鳏寡;我们缺乏对受教育者精神上的引领, 缺乏对“课本知识”承载的价值观的洞见, 缺乏对人类文化“思想的探险”, 缺乏对人类未来“智慧的创生”———如此, 民族精神何等空茫?文化香火如何延续?生命尊严势必践踏!绝对真理必遭离析!

我们呼唤思想, 意味着我们企盼人生的解蔽,

我们光大思想, 意味着我们催生时代的理性。

……

谁能养气塞天地, 吐出自足成虹霓!

8.对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小组学习

一、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思考

在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小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仅仅充当“听众”的角色。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浪费了学生与教师的大量精力,而且最终的教育效果和质量也很不理想。因此,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势在必行,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回归本真。

小学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让小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本质,就必须了解生活本身。教材是生活的结晶,因此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要懂得生活。教师要改变刻板的朗诵和黑板书写,而是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将教学内容放到生活中,这样既减轻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又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语文贴近生活已毋庸置疑,其次还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生活的感悟与语文相互融合,从学生自身出发,释放出真情实感,充分发扬语文的人文精神,充实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最终达到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目的,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语文,对语文产生更多的好奇和兴趣,从而在得到情感和文化的滋养后,创造出更加充满活力和自信的生活。

此外,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还能拓展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渠道,增加小学生思维培养的机会和方法。只依靠书本的教学是片面的,同时也很难引起小学生情感的共鸣。小学生需要更多的亲身体验,在实践中找到属于自身学习语文的方法,使小学生的学习更加富有个性化与人性化,体现小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多样性。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突破思想的狭隘,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优势,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

二、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策略思考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创设情境是将课文文本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让学生主动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和表现课文内容。亲身体验远胜于重复地背诵,语文文章内容的深刻性更需要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文章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以课文内容为主线,帮助学生排练成话剧或微电影等,让学生去模仿每一个角色,在实践中身临其境,感受人物特征,既有趣又有用,可以增强语文的感染力。

2.勤于描绘,变抽象为具体

优美的文字能够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描写景色的文字与优美的诗歌随处可见。利用这一特点,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对课文的理解,动手进行绘画,让心中的景象跃然纸上,既将抽象的文字生动化,同时又提供了丰富的课堂形式,去挖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有利于扩大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交流,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

3.小组学习,展开辩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的魅力在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看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培养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也要从娃娃抓起。在语文课堂中,学生可以就同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对问题的理解,表达自己的思想倾向。因此,教师可以提倡和鼓励小组学习,让学生先通过小范围的看法和思想沟通,再展开大范围的组与组之间的辩论。这种方法,既能让小学生个人表达自己的看法,又能提高其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发挥更大的教学效果。辩论赛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和取向去寻找各种内容和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在观点进行交换和融合的同时,也可以对课文进行深刻剖析,更好地理解课文的精髓,最终达到思想情感教育的目的。

4.加强个性化阅读,训练思维能力

语文教材服务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毕竟有限,需要学生及时补充大量的课外阅读经验。个性化阅读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对课内阅读量少的补充,另一方面是尊重学生的阅读取向,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语文教育要走向生活离不开广泛的阅读。学生要学好语文首先就要掌握好语文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阅读训练,进行有效的思维互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二者相互联系和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文字鲜活起来,使语文课程更加具有生命力和丰富性。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刻板印象,优化了语文教学模式,富有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孙小燕.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探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24).

[2]魏美珠.小学语文课堂的合作学习方法新探[J].考试周刊.2015(55).

9.对语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篇九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语文教学成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理解思想转变到了解语言文字本身上,通过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实际中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一、让学生在朗读中提高自身的语感

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经验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具备了足够的知识量,才会参与到学习中去,提高自身的表达欲望,所以可以说在学习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朗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要全面做好朗读教学,同时教师还要明确朗读是以学生朗读为主的,教师要站在辅助的位置上来帮助学生进行朗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比较优美的,因此也成为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材料。且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开口进行朗读可以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只有让学生主动朗读,学生才会感受到朗读的乐趣,才能对文章的语言有所体验,体会修辞手法的美妙。在此基础上,才能理解语言文字的使用方法。且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在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比较简短的。而在高年级中,所选择用的文章大多比较长,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朗读了。如学生在学习《秋天的图画》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可以感受到文中所描述中的秋天,并感悟到其中的美好。且在学习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选择自己习惯的朗读方式,如自由读、个人朗读以及齐读等,以此来保证自己发音的正确与顺畅,甚至是实现背诵。另外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朗读以前,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秋天的图片,让学生对秋天产生出一定的印象,这样学生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就会在脑海中进行想象。其次,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朗读时,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并感受到文中的语气。最后,在学生进行朗读时,教师要让学生表达出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阅读,并让学生阐述理由,以此来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

二、让学生在答疑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语言基础

在教师的本职工作中,答疑解惑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并认真地为学生进行解答,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真正实现语用教学。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预设好学生的问题,对于不确定的问题要谨慎对待,不能出现信口开河。如学生在学习《日月潭》的过程中,阅读后,会向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如果教师也没有把握,就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共同查找相关资料,这样才能给学生最为准确的答案。且对学生来说,教师的严谨对待也可以鼓励学生,让学生认为得到了教师的尊重,这样也就更愿意学习语文知识了。

三、让学生在解析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在我国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语言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经过了长期的文化奠基,所以,将语文文字运用到实际中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从课文中来感受到我国语言文字的精妙。如学生在学习《秋天的雨》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让学生提问,教师在通过详细的讲解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也就有兴趣学习了。而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分析古诗词,并从中感受到语言的独到之处。如学生在学习《泊船瓜州》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绿”进行分析,这样来让学生掌握到诗词中的语言魅力。

四、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学会怎样进行语言修辞

在小学语文中,写作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且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因此教师要抓准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模仿,通过模仿教材中的写作手法以及遣词造句等,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如学生在学习《鸟的天堂》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在这一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然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出写作作业,让学生朗读文中的句段,明确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这样学生也就可以在其影响下写出优美的文章了。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辨析语言文字,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好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与方法。另外教师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0.对语文高考命题的实践性思考 篇十

高考制度恢复已经整整20年了。20年来高考语文命题不断发展,日趋完善,到目前“3+2”已呈 现出稳定性和模式化特点,这足以说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特别命题的理论指导意向非常明确:“选拔能力 比较强,而不是仅会死记硬背的新生”,“在考查知识的同时,逐步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1997年《 考试说明》)。但是,高考是非常复杂的社会行为,试题的“选拔”功能和“指导”功能要接受教育实践的 检验。如果我们以素质教育的战略目标作参照,将此与当前大学生语文实际水平、中学语文教学现状、高考 阅卷评分联系起来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高考意图通过试题进入实践以后在某些方面背离了理论的初衷,甚 至走向了反面。所以,当我们充分看到20年高考主流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它尚存在的问题。请看下 面的事实:

之一,本来大学生都是经过了高考严格选拔的佼佼者,为什么社会普遍对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满意,为 此,《人民日报》《文汇报》都曾专门发表实况调查文章,《中国教育报》也曾向社会发出呼吁,组织过全 国性大讨论。

之二,“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喊了几年,为什么“题海”战术屡禁不止,学生负担依然如故 ,为什么有些学校有的教师放弃阅读、写作训练,急功近利,反复大搞基础知识拉练,天网恢恢,“密”而 不漏,什么字音300例,字形300例,什么标点100题,修辞方法100题,什么文学常识500条 ,文体知识200条,古文化知识400条,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居然在高考中屡屡受益。

之三,语文界知名专家学者不止一次指出,为什么“语文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在高考中反而得不到高分” (于漪),为什么“学生在语文课上花了大量时间学到的知识,除了用于对付考试外,实际上都是些基本无 用的”(钱梦龙)。

以上现象,如果完全归咎于高考命题,那是不公道的,因为它左右不了“应试”的形势,但是也不能说 与语言知识题的误导和高考命题效度、信度的部分失真没有关系。

一、对语言知识能力作大量静态低级考查,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语言知识”作为高考考查的内容,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增加的。“文革”前只考一篇作文 ,文科加试古文,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当时社会、学校的反映是良好的,学生的语文水平相比现 在也是较高的。为什么由只考一篇作文变为考语言知识和写作两大部分,而且基础知识题占60%,作文仅 占40%呢?停课闹“革命”,祟尚交白卷的年代,学生最起码的语文知识尚不具备,何谈综合表达?这种 高考命题的“倒退”无疑是一种战略性过渡调整。当然,经过20年的发展,语文高考命题也不断改革,按 其实质变化较大的是现代文阅读、作文、应用文修改和文学鉴赏。1984年章熊先生创立了现代文阅读考 查题型,解决了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难题,开拓了一方新的天地。写作由考查较低层次的表达能力,如197 8年的缩写,1979年的改写,1980年1981年的“读后感”,发展到现在的一材多用,多材结合 ,一大一小,多种文体、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考查形式,逐步实现了高层次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美中不 足是所占总分比重仍然是40%)。文学鉴赏也由1993年对王维一首诗所描写的一个民间传统节令的理 解判断,由最初级的诗歌鉴赏,逐渐发展为对诗、词、曲字句的赏析和意境的鉴赏评价,由1993、19 94、1995年的一题,变为1996、1997年的两题,由1993年的一首诗,变为1997年的 两首诗。这些变化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现代人才的素质要求,突出了综合能力。相比之下,语言知识 题,虽然也逐渐靠近实际应用,但实质性变化不大。纵观语言知识部分,考查的能力主要是识记、理解、应 用三种,而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也都是单项静态的,不属综合性理解和运用。如:标点,某个实词、虚词 的使用,填词语、句子衔接等,至于字音、字形、字义、文学常识、古文化知识等,那纯粹是识记了。由于 语言知识能力层级较低,又是单项考查,所以,命题除形式之外,在能力发展的要求上变化的空间很小。所 谓考查形式的变化主要是指标准化命题的引入。如果把高考测试只看作一项社会性任务的话,标准化命题无 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面,究竟标准化命题符合不符合中学语文教学规律,能不能 选拔出高质量的新生呢?实践已经证明,标准化命题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命题点多、面广,知识量 增大,使学生本来够重的负担更重;学生动笔写的机会少了,文字表述能力下降;助长了投机取巧的侥幸心 理;“四选一”限制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现成答案的设置,使学生的思维程序扭曲、“短路”,思考问 题习惯于或以结论作前提进行逆推,或放弃过程,只在四个答案中作简单比较,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 培养,也不可能选拔出高水平的人才。

纵观现行语文高考题,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应用文修改、写作,已经都涉及到了语言知识的考查 。

1991年全国普遍实行了省级会考,已侧重考查到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参加高考的都是 会考合格的学生,为提高选拔效度,应突出对综合能力的考测,完全没有必要再单独设题,过多地纠缠那些 能力层次很低的语言知识。

二、语言知识与阅读写作相比,分数离散度大,影响了全卷的效度和信度。

语言知识部分之所以倍受命题者的青睐,是因为标准化后扩大了命题空间,阅卷效率高,学生得分离散 度大。但笔者认为两个“有利于”是高考命题的生命,决不能本末倒置。在阅卷的实际操作中,考生语言基 础知识得分所起的区分作用举足轻重,直接影响了整卷的信度和效度。

现代文阅读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并不像判断字音、错字、标点那么容易。从历年高考的统计数 字看,一直是得分率最低的一个大题,被称为“全卷的难点”。其一,科技说明文多属高科技研究成果介绍 ,专业性太强,学生不熟悉。尽管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发言人一再申明,不是考专业知识和专门术语,是从语 文角度考查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但是,这种撇开内容只考语言的做法只能使学生望而生畏。其二,科技说明 文的阅读全部标准化,为了迷惑学生,命题者在设计四个选项时费尽心思,故意设置圈套。好学生绞尽脑汁 ,不得其解,甚至误入陷阱;差学生反正不会,乱选一气有时还能碰对几个。其三,记叙文、议论文阅读中 的文字表述题多属概括归纳,也是难点。概括和归纳是语文各种能力的基础,概括表述又是属于高层次的语 文能力,由于标准化命题在平时教学训练中的泛滥,再加教材编写注重知识结论(“预习提示”、教学参考 书),教师授课重绎轻归纳诸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普遍更差。总之,现代文阅读式题偏难,而 且梯度不明显,区分度不理想。

作文评分误差的解决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章熊先生曾在《中学语文教学》(1994.6)撰文《评分误差的 调查分析》,对大规模考试作文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影响作文评分误差的原因有很多,除去阅卷教师 的素质水平之外,还有思维定势、风格偏爱、第一印象、位置效应、光环效应、情绪心境等。笔者认为趋中 意识是影响响高考作文阅卷质量的最大的因素。高考阅卷受到时间、经费的制约,通常由某一大学承办,阅 卷人员有大学教师、研究生、职员、中学教师。为避免复核小组长找麻烦,多数人以三类卷为切入线上下浮 动,打保险分,即很难说过高,也很难说过低。再者时间紧,赶任务,时值酷暑,连续作战容易疲劳,阅卷 教师对作文优劣的区分能力降低,时间越长越明显。据江西省1990年高考阅卷7月13日、14日和16日三天抽样 统计,满分为40分,平均分从22.69上升为24.23分(引自章熊文章)。经试点,1994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在 全国推出了“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它的好处是降低了评分的误差,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缩小了 考生间的分数差距。分项分等评分办法并没有使那些写出好文章的优秀考生受益,而得到优惠的却是那些文 章有缺陷(或思想内容、或结构形式、或语言表达)的考生。总之,在客观上缩小了考生作文成绩差距,使 本来受趋中意识影响下的作文成绩,在分项分等评分标准之下离散度变得更小。

语言知识部分考生得分能拉开距离,离散度较大。比如甲乙两考生,对“一叶知秋”之“知”字的解释 ,甲选择了“了解”,乙选择了“知道”,按标准答案甲比乙可多得3分。对“载歌载舞”之“载”字的注音 ,甲选择了zài,乙选择了zǎi,甲比乙又多得2分。对“惹事生非”错别字的判断,甲选择“×”,乙选择 “√”,甲比乙又多得2分。对一个句中标点,甲选择了“;”,乙选择了“,”,甲又多得3分。仅在字义 、声调、字形、标点四个知识小题上甲就比乙多得10分。以上例子说明,与阅读、写作相比,仅在这些琐细 的语言知识上就使考生分数拉开了距离,阅读和写作虽属综合能力考查,但考生得分比较集中,相对权重变 小,语言基础知识部分差不多就决定了整卷的区分程度。

11.对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德育; 语文教学; 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85-001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有一定文学素养的人才。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和阅读分析能力的水平。它强调的是一种语文方面的基础训练,但是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训练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语文教师把握住这些内容,并且利用拥有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众多机会,因势利导,必然能在育人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加强德育渗透,有效地做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实际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阅读教学中,第一个要关注的问题就是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使德育目标、智育目标和美育目标能够得到综合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选入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虽然都有其闪光的思想和精神,但侧重各有不同,有的是爱国主义,有的是集体观念,有的是自强不息,有的是舍己为公……有时候,一篇课文有多方面的教育意义,存在着多向性。此时,语文教师就要突出重点,抓住中心。在此,可以用综合、对比、选择的方法,找准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突破口。

当我们教完一篇课文时,完全可以把课文中高尚情操和闪光思想联系起来,综合在一起,让学生们进行一些热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议,最后让他们作出选择。例如教学苏教版第四册《狐假虎威》时,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站在狐狸的立场或换位来思考的话,狐狸在这么危急的时刻还能保持冷静,想到以强压强的办法,实在是难能可贵。对学生思想价值的正确引领,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心把握,用心引导,真正做到让情从心出,爱依情生。应该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理性的看待问题,学会精神境界的自我不断完善。这种方式,对德育渗透来说,是极其自然地突出了重点,有机地统一了课文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最终达到作品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的效果。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努力去挖掘它们,展示它们,做到“文道结合”,在学习课文中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它们,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作文教学方面,《语文标准》要求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他们在作文中创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指导他们在作文中不断的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向,使他们的精神健康发展。这就为渗透德育教育提供了契机。

例如,一次指导学生完成《我的烦恼》这篇作文练习时,我告诉学生要想写好文章,必须有真实的情感,要敢于倾诉自己的心理感受,宣泄自己的积怨。当我在不知不觉中批改完全班作文的时候,我震动了。学生们的烦恼竟是如此纷繁复杂!其中有一篇作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那是我班一位分外内向的小女孩写的。她在文章中无奈地说:“为什么父母不给我自由?我真想有自己的一角天空啊。”看完作文我难以置信,这位小女孩在班上是优等生,她的朗读,声情并茂,很有感染力,在学校朗读比赛中经常获奖。书法、绘画都非常突出,这样的孩子还需要训斥吗?我立刻意识到,这个女同学沉默寡言的性格一定和家长的做法有关。于是立即和这位学生的父亲交流了看法,这位父亲对女儿的此举非常惊讶。他以前真没意识到孩子长大了,也没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妥,当时就决定以后要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多考虑孩子的感受。不久我看到这位原先沉默寡言的小女孩居然像春花一样活泼烂漫,幸福的泪水溢满眼眶。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德育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在作文教学中,消除不良学风、文风的影响,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关注学生作文的价值取向问题,这对青少年人格的养成、对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极其有利的。所以说只要抓住了教育契机,作文课也能成为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课。

三、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坚持心里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中指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现代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参与教学的心理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知因素,另一类是情感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和情感相统一的过程,两者同时发生并相伴而行,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下面几个要求,能尊重学生,对学生有亲近感,能走进学生心灵,能觉察孩子的变化,懂得呵护孩子的自信,懂得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孩子,懂得发现孩子的亮点、长处、不足。能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孩子,去亲近孩子,以坦诚的胸怀去理解孩子,会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尤其是能尊重那些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的学生。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当学会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学会信任和理解每一位学生。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在学习中既学作“文”,又学做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准确地处理和把握好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中“渗透式”的德育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思考的命题。

参考文献:

[1]钱威.语文教学艺术导论,新疆大学出版社,2007

[2]陈永明.基础教育改革案例,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盘点《滕王阁序》考点下一篇:少儿英语教材怎样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