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管理

2024-08-24

创新型城市管理(共8篇)

1.创新型城市管理 篇一

“城市革命与城市文化”主题征文比赛活动参赛文章

创新城市管理 建设和谐城市

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城市管理水平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综合实力、整体品位的重要标志和直接体现。高效能的城市管理,能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扩大城市功能空间,降低城市运营成本,提升城市对资源要素的聚合力和功能的辐射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作为城市管理部门,只有进一步转变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才能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

一、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城市

把城市管理的“关口前移”,在规划、建设、管理等各环节中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即“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打造城市细节,规划建设管理到社区,由“以城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充分体现“城市建设管理无小事,人民利益大于天”的城市建设管理理念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

在思想上要着手解决普遍存在的“轻规划、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尊重人、关怀人、方便人的理念,发挥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兼顾社会群体的广泛利益,在规划上就要关注城市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重大市政建设方案要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在城市建设中要坚持标准、精心组织、确保质量,城市管理要主动接受市民参与和监督,市政公用设施设计上要为民,效果上要便民,要把人文关怀充分体现在每项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

通过精品城市的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的内外环境,赢得市民的认同,激发社会参与热情,持续不断地推进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为“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打下良好的硬件基础和人文氛围。

二、树立“服务意识”,打造和谐城市

坚持把“精细管理城市,温情服务市民”的科学理念贯穿于创新城市管理的全过程,实施“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深化执法服务”的“三步走”发展思路,把“管理是服务、执法还是服务”作为干部队伍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行为准则,着力在加深理解、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转变作风上狠下功夫,实现城市管理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手段从执法型向监督型转变、对象从违章行为人向权属和责任主体转变、方式由粗放型、突击型向集约型、长效型转变,进一步夯实了创新城市管理的思想基础。

和谐管理是主旋律。我们现在的城市管理,刚性的、强力的、简单化的较多,缺乏深入的调查、交流、疏导、协调,缺乏人文关怀和宽容体谅,易酿成冲突。因此,要突出强调“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市民化待遇”的和谐管理理念,高度重视和维护市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减少几分刚性,增添更多柔性管理的内容,通过春风化雨的教育、耐心细致的劝导,在以不牺牲市容秩序为代价的大前提下,从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人群的就业问题,解决部分业主的经营问题,解决部分企业的生产问题。

文明执法是强音符。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必须始终高奏文明执法这一强音符。文明执法就是要讲究行为规范,遵守执法程序,做到礼貌待人、文明待人、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和法制宣传工作,以理服人,以法治人。文明执法必须形成制度,并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一是要建立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做到着装整齐,仪表大方,二人成行,三人成列,四人成方,执行公务时要做到“四先”,即敬礼在先、亮证在先、恰当称呼在先、指出违法事实在先。用“法”说话,杜绝说情、走后门现象。二是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在处理违法案件时,形成“一次教育、二次整改、三次轻罚、四次重罚”的执法方式,纠正“违法就要处罚,处罚就要从重”的错误思想。三是充分尊重违法者的正当权利。主动听取其陈述、申辩,重新审核后,再决定是否处罚,并作出充分解释。

全民参与是基音色。城市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是广大市民,城市管理实际上就是做群众工作。城市管理者失去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协助,就会是无本之术,无源之水,整个管理工作就将陷入一种“单边管理”的状态中,导致城市管理的路越走越窄。因此,创造优良的市容秩序离不开全体市民;保持优良的市容秩序,同样也离不开全体市民。只有依靠群众,宣传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才能把城市管理这一难事做好。一些权威的意见说得好:市民(包括城市摊贩)是城市管理秩序的共同建设者和维护者,而城管部门仅仅承担辅助性职能和协调性职能,他们的作用仅仅是为这种秩序的形成提供最基本的规则,以及对可能的违规者进行惩罚。因此,全民参与是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探索多样化和复杂性的治理策略,是避免管理矛盾激化的重要手段。

三、树立“创新意识”,打造现代城市

创新城市管理,应坚持把尽职尽责整顿市容环境秩序、尽心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放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以亲民、爱民的工作措施,进一步促进城管执法工作有层次、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在规范执法上,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要求,规范执法文书和执法程序,建立健全城管执法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监察管理执法责任追究,强化依法管理,规范化执法。在执法实践上,身体力行,深入一线,对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市民生产生活的“热点”、“重点”、“难点”敢抓敢管,丝毫不懈怠。乱吊乱挂的广告招牌、多拉快跑的渣土车辆、深夜扰民的建设施工、震耳欲聋的烟花爆竹、乱扔乱丢的车窗垃圾……要象“啃骨头”,一个一个地去啃,不言放弃。要从“妖魔化”城管的舆论下突围,全力打造“学习型、工作型、创新型、竞争型、模范型”团队,狠抓政务、党务公开,注重社会监督评价,加大督察考核力度阳光操作,全面接受监督。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人、财、物、事管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规范权力运行,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把干劲凝聚到事业上,把功夫体现在工作中,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努力争当城市文明使者。

总之,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激发创新的动力、营造创新的氛围、完善创新的体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谋划新思路、研究新举措,城市管理才能实现和谐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2.创新型城市管理 篇二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河北工业大学尹志军等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比较研究》一文中对目前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评价方法应用的进展情况[1]。河南科技大学王丽在《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中提出了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之外又增加了加减分项, 对企业具有的上述指标无法显示的特色和优势予以加分, 经营亏损的企业予以扣分, 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洛阳市17家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2]。与其它研究相比, 该研究力图通过增加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以达到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完整、全面的评价。河南财经学院王慧、李印海运用神经网络法对河南安彩集团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把对安彩集团的19个评价指标数据输入优化后的神经网络, 得到安彩集团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得分[3]。天津大学白彦壮利用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该研究充分利用了专家评判信息的模糊性与灰性, 将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集成, 从而构建了灰色综合评价模型, 该研究试图通过这一方法以消除伪信息的干扰而导致的判断上的偏差。天津大学曹亚克、和金生利用集合、权重和模糊数学的思想, 在构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 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客观评价。山东科技大学张杰利用灰色聚类理论得到的指标灰色统计量, 建立了一种灰色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客观量化的实证研究。

综上所述, 现有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在理论上实现了不少创新, 在理论研究中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但其中一些方法有严格的假设条件, 其度量指标和因素难以实际测度, 要应用到现实的科技创新管理的实践中有一定难度。例如, 在指标可靠前提下,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计算精度较高, 但实践中不易于操作。因此, 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如何选择和提出科学又便于操作和计算的评价方法, 从而在管理实际中客观准确地评价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仍是我们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力图在这一方面进行一些新探索。

二、石家庄市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提出的指标评价体系, 根据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企业创新的要求, 参考科技部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标考核体系[4], 依照近几年石家庄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和管理理念, 按照可操作性、统一性和可比性的原则进行。评价体系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 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类, 指标体系结构分为1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 其中定性指标评价值由评审专家组给出, 定量指标评价值通过计算得出。如表1所示, 表中同时列出了根据专家意见法确定的指标权重。

(γij为三级指标相对于二级指标的权重, 三级指标相对于一级指标的权重为γij/4)

(一) 指标释义。

1.企业家创新意识。为定性指标, 指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经营理念、企业创新活动开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企业家创新意识强弱。

2.企业创新战略规划。为定性指标, 指企业是否有明确的科技创新活动战略规划与配套措施, 创新战略规划实施情况等。

3.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为定性指标, 指企业内部员工踊跃参与各类创新、鼓励创造、宽容失败等文化氛围的营造情况。

4.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为定性指标, 指企业内部是否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5.创新激励制度。为定性指标, 指企业是否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政策 (包括技术股份、期权、培训、提升等激励方式) , 以及实施效果情况。

6.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 (个) 。指企业拥有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

7.承担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数量 (个) 。指企业承担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数量。

8.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比重 (%) 。企业所拥有的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百分比。

9.研发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 (%) 。企业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占当年企业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10.消化吸收费用占技术引进经费比重 (%) 。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占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百分比。

11.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 (%) 。企业所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 (服务) 占企业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12.百名研发人员拥有发明专利数量 (件/百人) 。企业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数与企业百名研发人员数量之比。

13.科技成果获得市级以上奖励数量 (项) 。企业科技成果当年获得市级以上奖励数量。

14.拥有市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 (驰名) 商标数量 (个) 。企业拥有市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 (驰名) 商标数量。

15.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企业年增加值与企业全体员工数量之比。

三、石家庄市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一) 定性指标的评价及计算方法。 定性指标由5项任务 (C11、C12、C13、C21、C22) 组成。由评审专家组依据各企业的年度工作情况和年度报告给出年度评价值, 评价值的基数为60, 每项任务的评价值Cij的最低值为60, 最高值为100。

(二) 定量指标的建立及评价。 定量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参评企业上报的年度指标值。对乖离度较大的数值要进行审查, 要求企业做出具体说明和解释。对于不实数据该数据以最后一名进行处理和计算。 对于定量指标的所有三级指标 (C23~C45) 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5] , 称为功效系数, 用fij表示, 因为所有定量指标都为正向指标, 所以fij= (实际数值-该组数值中的最小值) / (该组数值中的最大值-该组数值中的最小值) 。某企业第Cij项指标的评价值:Cij=fij×40+60。其中, Cij最低值为60, 最高值为100。

(三) 二级指标的评价方法。undefined (对j求和) 。其中, Bi的最低值为60, 最高值为100。

(四) 总体评价方法。 由于4个二级指标平权, 所以总体评价值:A=Σ (1/4) rijCij=1/4ΣrijCij=1/4ΣBi, 其中, A的最低值为60, 最高值为100。

四、结语

制定石家庄市创新型企业的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是石家庄市创新型城市管理实践的重要内容。上述评价方法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选取了5个定性指标和10个定量指标, 指标力求既要准确全面反映企业科技创新的状况, 又要容易获取。在评价方法上, 由于二级指标平权, 计算过程进一步简化, 使得评价指标的统一性、易得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了结合, 可用于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管理实践中。

摘要:在研究参考国内有关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和相关文章的基础上, 结合石家庄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工作实践, 按照可操作性、统一性和可比性的原则, 构建了石家庄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管理中创新型企业指标评价体系和方法, 用以推动和加强石家庄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工作。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评价,石家庄

参考文献

[1].尹志军, 郎飞燕, 陈立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4:1~3

[2].王丽.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2:69~73

[3].王慧, 李印海.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科技管理研究, 2007, 11:78~80

[4].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0, 4

3.创新管理模式 治理城市顽疾 篇三

一、建设背景

在流动商贩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管理这一特殊群体,为城管执法与商贩生存寻求一个均衡点,缓解执法部门与流动商贩的矛盾,解决流动商贩给城市管理带来的问题,促进城市有序发展,成为城市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摊经济门槛低

广州市作为全国的第三大城市,有着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优越的就业环境和条件,充满了商机,成为吸引外来人口的巨大磁石。据统计,广州市目前有流动商贩约23万-25万人,最多时超过了30万人。流动商贩作为一种地摊经济,进入门槛低、进入障碍小,这是流动商贩集聚的主要因素,也是其谋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影响城市管理

流动商贩数量的逐年增加,带来了严重的负效应。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流动商贩多在主要路口、交通要道、居民小区、学校周边等人流量大的地段摆摊设点,而且时间往往集中在人流和车流的高峰期,不仅占用了大量公共空间、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占道经营,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给社会安全带来风险。

(三)传统管理方式低效

以往,对于流动商贩的治理,广州市主要采取“堵”和“赶”,形成了取缔→回潮→再取缔→再回潮的怪圈,管理手段单一且缺乏弹性,容易引发群体事件,造成公共管理危机。

二、疏导区建设成效

2011年,广州市进一步加强了对流动商贩疏导区的管理,先后颁布、实施了《广州市流动商贩疏导区管理试行办法》和《关于划定乱摆卖严禁区的通知》等管理办法。《办法》和《通知》要求,广州市各区要建立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实行“划地经营、分区管理”;对流动商贩的管理要从“无序变有序、粗放变精细、流动变固定、扰民变便民”,实现为流动商贩提供专业服务和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按照《办法》和《通知》要求,广州市各区积极行动,经过5年建设,截止到今年3月,在广州市城管委网站公示的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已有103处,总面积约87767平方米,摊位户数7677个。

(一)疏堵治理新模式见成效

疏导区既是流动商贩新政的创新点,也是治理的关键所在。按照《办法和通告》要求,执法部门对全市的148条主要道路、82个重点地区,实行严禁乱摆卖管理,其他区域按照“做好布局规划、控制规模数量、提高准入门槛、优化管理措施”的原则,实行疏导管理,要求做到“严禁区禁得住、疏导区管得好”。各街道和社区统筹规划集中场地、规定经营时间,为流动商贩提供固定的经营场所。在规定的经营地点、经营时间、经营范围内,让有意愿进入疏导区的流动商贩,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申请,并在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后入场经营,从而既保障了流动商贩有了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场地,也为流动商贩的集中化管理提供了条件。五年来,广州市通过这种“有的放矢”的差别化管理方式,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城市特色的流动商贩治理的新模式。

(二)改善流动商贩生存环境

在进入流动商贩疏导区之前,流动商贩工作地点不固定、工作环境差,风吹日晒。而在进入疏导区后,流动商贩有了固定的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不必忍受烈日暴晒、风雨侵扰,可以更好地经营生意。比如,京溪街流动商贩疏导区交通便利,靠近地铁和公交车站。疏导区环境好、摊位多、客流量大,地理位置优越,摆摊时段为18时至22时。

(三)缓解执法矛盾

近年来,城管部门和流动商贩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多,削弱了执法效果,影响了社会安定。据报道,2013年1-8月,广州市城管执法共发生暴力抗法199宗,城管人员受伤(含轻微伤)99人,几乎平均每个星期就有三名城管队员受伤。流动商贩疏导区的建立,有效避免或减少了此类事件的发生。疏导区的建立有利于形成有序管理机制,给流动商贩提供了一个合法、有保障和受扶助的经营环境,也让流动商贩可以安心做生意,减少了和城管的冲突,城管与流动商贩的关系也从对立转向合作。疏导区建立后,城管对流动商贩的管理更有程序性和条理性,大大提升了城管文明执法的形象,树立了良好的为民服务的政府形象。

(四)提升市容市貌

市容市貌是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衡量政府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广州市的市容市貌直接影响到其在国内外的整体形象。

广州市在建立流动商贩疏导区之前,经过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大的框架是在不影响交通通畅的情况下,要与城市风貌相契合,因此对选址的要求比较高。实践表明,流动商贩疏导区的建立,既吸引了大量的流动商贩入场经营,乱摆卖明显减少,又保证了城市交通安全有序,城市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

(五)方便市民生活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由于商业网点和农贸市场布局的不合理,造成部分区域商业覆盖面不高,加之交通上的不便利,在一定程度上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如买菜、买水果、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等,需花费一定的交通费和时间,出行成本较高,流动商贩疏导区的建立则有效弥补了这一短板。比如,食品类的疏导区建在地铁口、公交车站附近,为来往上下班的市民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综合类的疏导区距离居民生活区较近,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方便,符合城市居民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此外,疏导区物品的价格较为便宜,满足了普通市民的消费需求。有部分疏导区属于“夜市”,可以逛地摊、吃宵夜,不仅提高了流动商贩的经济收益,也增加了城市的活力,成为广州市夜生活的一道景观。

nlc202309020313

三、经验和启示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广州市有效运行的对流动商贩 “疏堵结合”的管理模式得益于以下几个措施。

(一)转变观念从管理到服务

在城市管理者眼里,流动商贩影响市容市貌,制造脏乱差,是城市管理的负担、城市问题的制造者,因此对他们一直持排斥态度。近年来,政府部门逐渐认识到,流动商贩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对他们不能排斥,不能简单地“堵”和“赶”。流动商贩大多是社会的底层群体,他们主要由“种田无出路、就业无门路”的农民、城市下岗工人,以及少数城市就业困难群体构成,允许流动商贩的存在,无疑可以解决这类群体的生活问题。同时,流动商贩也方便了市民生活,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广州市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城市管理部门将流动商贩看作是“新广州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态度由过去的排斥转变为接纳,管理理念由单一的管控转变为服务。这一转变,在广州市流动商贩疏导区的标识上可以得到体现。标识的两旁是两只手,中间代表一个人,又似一棵新芽,还像货币符号;流动商贩像一株新苗,需要公众的帮助和支持,希望流动商贩疏导区能在政府和社会“两只手”的共同呵护下健康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广州市城管部门还组织开发了《广州市流动商贩公众网上服务系统》,举办流动商贩管理业务培训班,对各区、街(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临时疏导区和摊位申请工作规范透明。同时,从政策上给予倾斜,经济上给予扶持,加快建立流动商贩疏导区,积极协助做好疏导区的环境卫生和消防等工作,尽可能多地为流动商贩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此外,广州市的各区、街(镇)均成立了流动商贩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流动商贩管理服务中心),按照“疏导、规范、服务、和谐”的管理思路,为流动商贩提供日常管理服务。

(二)完善体系 制度先行

建立流动商贩疏导区离不开制度保障,只有从法规层面解决流动商贩的合法性问题,才能让流动商贩获得正式身份,同时也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为流动商贩提供较为稳定的空间使用权。

当前,在国家、省级层面并没有关于流动商贩的明确法律规定,我国《个体工商户条例》仅在第29条规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2011年,广州市率先颁布、实施了《广州市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管理试行办法》、《关于划定乱摆卖严禁区的通告》、《广州市整治和规范流动商贩管理工作方案》等管理法规,并制定了流动商贩疏导区《摆卖准入制度》、《持证摆卖制度》、《进场承诺制度》、《违规记分制度》、《对话沟通制度》、《场地达标制度》等。每年,市、区流动商贩管理领导小组要对流动商贩的疏导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体系。《广州市流动商贩疏导区管理试行办法》,为流动商贩管理提供了法规保障和依据,从制度上解决了流动商贩的身份和规范管理等问题,使流动商贩疏导区做到了标准统一、划线统一、标识统一,保证了疏导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循序渐进 因地制宜

广州市流动商贩疏导区的管理实行市、区两级政府统筹,街(镇)具体管理,区、街(镇)、居(村)委会和物业小区按规范设置的模式,本着“成熟一个、批准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因地制宜设置,疏导区的面积、摊位数量、摆卖时间、摆卖商品范围,根据不同情况具体规定。正是这种良性循环的管理发展机制,有效避免了“一哄而上、管理混乱”,确保了疏导区的特色和稳步健康发展。目前,在广州市的103个流动商贩疏导区中,面积最大的有6万多平方米,最小的仅有20多平方米;规模最大的拥有1000多个摊位,最小的仅有6个摊位。各区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流动商贩疏导区。例如:黄埔区的流动商贩疏导区有五种类型:

1.结合旅游文化特色,在旅游景区附近建立的流动商贩疏导点;

2.通过规范城中村自发形成的流动商贩聚集地建立的疏导点;

3.依托农贸市场、专业市场,建立的流动商贩疏导点;

4.结合村庄的赶圩习俗,合理规划的流动商贩疏导点;

5.结合波罗诞庙会、长洲杨桃文化节、长洲龙舟赛等重大活动,设置的临时流动商贩疏导点。

从经营时间来看,全市大约有70处疏导区为全天经营,一般为早6时开始,晚11时结束,仅有个别的疏导点经营至凌晨。全天经营的疏导点一般主要经营服饰、食品、杂货等,经营环境相对较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一般都会有固定的篷房或帐篷。有的流动商贩疏导区仅在周六、日经营,如海珠区远安路疏导区;有的疏导区仅在夜间经营,恢复了广州市传统的夜市。分时段经营的疏导点,主要以新鲜蔬菜、水果、宵夜为主。此外,还有的疏导区根据所在地的文化与习俗,确定摆卖时间,如越秀区解放北路901号兰圃公园正门,经营时间为9时-17时,以及每周五或伊斯兰教节日,根据地理位置来看,附近主要为伊斯兰教民众聚集地,因此经营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这一区域的特色。又比如:番禺区海傍街、新丽园一街、新丽园三街疏导区,每逢农历五、十才会摆卖,契合了当地民俗。由以上可以看出,广州市疏导区选址具有一定的可调节性及适用性,配合本区域居民的生活习俗,既规划了流动商贩的经营场所,又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便利,并且成为了当地的一种文化符号,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自永,方正森,林岱华.纽约市流动商贩管理的历史演变及其对广州的启示[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2-2:79-81.

[2]黄耿志,徐孔丹,薛德升.广州摊贩空间疏导模式及其成功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沥滘村疏导区的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 2013-6:74-79.

[3]郑佳欣,田博,张意珠.广州今年平均每周有3名城管受伤[N].南方日报,2013-9-9:A05.

[4]广州市城市管理领导小组.广州市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管理试行办法[Z].2011-5-11.

(责任编辑:李静敏)

4.创新城市管理建设魅力广汉 篇四

走进今日之广汉,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整洁有序的街道,时尚气派的高楼,各具特色的居民小区,还有闻名中外的三星堆、以及房湖公园、龙居寺等,真是处处好风光。无论是久居广汉的亲历者,还是小住数日的旅游观光者,无不真切地感受到广汉的环境之变,城市之美;无不从心里道出:这真是宜居宜业的好地方。

广汉的环境之变,城市之美,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60余万广汉人民同创共建的结果,是广汉城市管理系统干部职工既当美容师,又当守护神,创新实践“和谐城管”的结果。今天,让我们一道走近这群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城市守护人。

创新理念城管工作迈新阶

近年来,广汉市城管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 1

工作理念,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优化工作举措,切实提高了城市规范化管理水平,营造出“畅通、靓丽、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

在实际工作中,广汉城管局坚持将“和谐城管”理念融入到日常各项工作之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树立“责任清晰”管理理念,做到每个单位、每个责任人责任明确、任务明确、节点明确和奖惩明确,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局面。二是树立“源头管理”理念,将管理关口前移到规划设计,从规划源头、建设配套上为城管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构建社区主动作为的城管工作动力机制,发挥社区城管工作前哨和基层作用。三是树立“群防群治”理念,借助“大城管”平台,积极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组织企业、学校、居民广泛参与城市环境治理活动,形成“人人参与环境治理,优美环境人人共享”的良性局面。四是树立“市场运作”理念,建立了以项目化、市场化经营为主要形式的环境卫生和绿化管护新型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切实增强城市管理自身造血功能。

创新治理齐抓共管显成效

广汉城管局紧紧围绕“五城联创”、“五个广汉”建设的奋斗目标,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主线,以“和谐城管”为理念,以精益求精为标准,以“五乱”治理为切入点,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总体要求,深入扎实地创新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形象改善、内涵提升、群众满意的良好效

果。

投资1400万元对成绵高速广汉段沿线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沿线风貌焕然一新,受到德阳市委书记李向志的充分肯定。投资

2.5亿元完成北京大道等10余条道路、区域、点位的绿化改造及景观打造工程,实现交通要道绿化36公里,城市景观绿化45万平方米。一个个升级后的农贸市场,一条条美化一新的街道,还有一个个重点打造的公园,让人耳目一新。启动投资1380万元的广汉市城镇垃圾压缩站建设。与此同时,广汉城管局狠抓5项专项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与交警、巡警、交通、运政等职能部门采取“多点发现、多点纠正、及时疏导、联动查处”的联勤联动方式,按照“宣传、规范、查纠”三个环节纵深化、精细化地推进交通环境专项治理工作。二是完成了城区所有大中型户外广告的全面普查并纳入广告管理电子系统,实现了新楼盘新小区所有店招、户外广告的规范设置。三是扎实开展“装修打围”、“工地乱象”专项治理,使建筑及装修等施工工地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四是在不同阶段、时段、地段组织开展了30余次摊位乱摆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良好实效。五是乱张贴乱涂写专项治理,市城管局坚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将源头治理与街面清洗相结合,营造出洁净的城市环境。

广汉城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创新无止境,治理无穷尽,城市管理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以更加崭新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进取的精神,不断创新理念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城市管理,谱写广汉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新的篇章。倾力打造魅力广汉。

5.创新城市管理 给力和谐益阳 篇五

近年来,市城管执法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绿色益阳,实现后发赶超”的目标,积极探索“三化四转变”的新路子,提出“精细管理、温情服务、文明执法”理念,初步构建了“服务、管理、执法”三位一体的城管新模式。同时,全面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更加注重服务、和谐和创新,在解决民生发展、创新城市管理的实践中树立了新形象、实现了新作为、取得了新突破。

一、夯实思想基础,创新服务理念。坚持把“精细管理城市,温情服务市民”的科学理念贯穿于创新城市管理的全过程,实施“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深化执法服务”的“三步走”发展思路,把“管理是服务、执法还是服务”作为干部队伍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行为准则,着力在加深理解、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转变作风上狠下功夫,实现城市管理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手段从执法型向监督型转变、对象从违章行为人向权属和责任主体转变、方式由粗放型、突击型向集约型、长效型转变,进一步夯实了创新城市管理的思想基础。

二、注重社情民意,创新服务方式。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首要位置,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选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重视局长热线,高度关注市长热线、舆情在线,凡投诉必做到100%亲自回复和处理,提高市民的满意度;开展城管执法“进街道、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工厂、进工地、进门店”活动、发放便民服务卡、邀请市民跟班城管执法全过程、带领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节假日“步行看城管”等活动,提高执法为民的优质度;公开社会承诺:真心诚意温情服务——不说假话;严格执行“三三制”——不走过场;认真落实首违免罚——不打诳语;切实做到文明执法——不假斯文;狠抓队伍作风建设——不存侥幸;利用《益阳日报》、《益阳晚报》、《益阳城市报》、《益阳政府门户网》、《红网论坛》等新闻媒体,走进直播间与市民互动,提高社会宣传的影响度;开展送温暖和扶贫帮困、照顾孤寡老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树立了新时期城管复合型队伍的新形象。

三、围绕城市发展,创新执法手段。创新城市管理,应坚持把尽职尽责整顿市容环境秩序、尽心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放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以亲民、爱民的工作措施,进一步促进城管执法工作有层次、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在规范执法上,组织编辑《城市管理规范性文件汇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规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队伍建设规范》(试行),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要求,规范执法文书和执法程序,建立健全城管执法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监察管理执法责任追究,强化依法管理,规范化执法。在执法实践上,身体力行,深入一线,对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市民生产生活的“热点”、“重点”、“难点”敢抓敢管,丝毫不敢懈怠。乱吊乱挂的广告招牌、多拉快跑的渣土车辆、深夜扰民的建设施工、震耳欲聋的烟花爆竹、乱扔乱丢的车窗垃圾……

在上级正确领导、班子的精诚团结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硬是象“啃骨头”,一个一个地去啃,不言放弃。在执法力度上,强力推行产权责任单位“门前三包五不准”责任制,打造康富路精细化管理门店招牌改造示范街,摸索出了适合自身实际的“益阳模式”。

四、提升人才素质,创新队伍建设。要从“妖魔化”城管的舆论下突围,只有全力打造“学习型、工作型、创新型、竞争型、模范型”团队,狠抓政务、党务公开,注重社会监督评价,加大督察考核力度,严格执行“三三制”、“四包干”和“五条禁令”,阳光操作,全面接受监督。在全局深入持久地开展“严纪律、强管理、抓作风、树正气、塑形象”的作风建设,重新标示和定位执法车辆和执法人员,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人、财、物、事管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规范权力运行,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号召党总支通过开展“城管之星”、“执法标兵”、“党员示范岗”等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把干劲凝聚到事业上,把功夫体现在工作中,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努力争当城市文明使者。

五、优化执法效能,创新管理方式。为提升管理效能,提出构建“服务、管理、执法”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做到先服务、再管理、后执法。在认真履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能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管理,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要求,确定“一级执法主体、两级管理机构、三级工作平台、四级考核网络”的数字城市网格管理新模式,按照“行业主导、市场运作、企业投入、互利共赢”的办法,快速建起城市管理数字监控指挥中心,初步实现对城区渣土工地、渣土运输车辆、路面管理信息和违法行为的快速处置,提高现代城市管理技术含量,强化完善了四级联动和全方位服务市民的工作措施,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整合了管理资源、提升了管理效率。

6.城市社会管理创新调研报告 篇六

为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健康发展,就必须切实致力于相关法规范和制度的完善,用法规范和制度来规范引导和促进保障社会管理及社会管理创新,形成解决问题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在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各级政法机关依法推进其本职工作,便是为社会管理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其中有些职能本身就是直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我市家族企业众多

家族企业是一种范围极广、种类繁多、应用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即便是在现代企业制度比较成熟的美国,90%以上的企业仍然属于家族企业。家族企业不仅在欧美大陆十分普遍,而且在亚洲各国也非常盛行。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流,家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主要源于家族企业的固有优势,比如集权决策效率高、亲情内聚力强、反应速度快、执行力强、心理契约成本低、恩威并用效果好、家长示范效应强、经营文化传承性好等。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家族企业仍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清晰、管理制度不规范、治理结构不到位等严重缺陷。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就是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家族企业弥补上述缺陷的基本选择。根据国内外家族企业的成功经验,我根据我市家族企业的管理创新有以下几种路径可供选择。

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家族企业的竞争优势将从低成本竞争向差异型竞争转变,增长方式从数量扩张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模式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产权结构由一元化转变为多元化,管理模式将克服家族的束缚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经营领域也逐步走向国际化。概言之,我国家族企业必将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因此,我市家族企业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经营战略的调整。可以说,经营战略的调整好坏决定着企业的未来成败。比如,方太从“点火枪大王”转型为“抽油烟机大王”,吉利从多元贸易转向中低挡轿车,太太药业从保健品行业进入药品行业,这些都是成功转型的典范;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同样为公司赢得了更大的业务增长空间;我市的轴承产业也是非常强壮。

家族企业制度创新主要包括资本社会化、管理专业化、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利用制度安排的互补性,选择一种降低代理成本的机制,控制代理风险。这样既能保证经营管理层拥有足够的经营权,使企业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活动中及时把握商机,又不致使出资人失去对财产的最终控制,双方各得其所,但关键是如何在出资人和经理人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机制。

家族企业要克服家长制的弊端,从人格化的社会网络交易转向非人格化的制度?交易,推进制度创新。首先,要加大产权制度的改革力度,有效地融合社会资本,实现资本的社会化;其次,要借鉴国外大企业的管理经验,实行专业化管理,正确对待职业经理人,激励和发挥他们的才干;第三,要积极规范治理结构,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和专业管理技术。

传统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与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具有尖锐的矛盾。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不是建立在商业原则的基础上,其组织行为不是依据市场原则,而是依据?理规范;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是利益关系,而是个人之间的情感和血缘关系。在这种治理结构下,就容易形成“家长”的实际管理素质与现代管理者角色需求的矛盾。因此,家族企业要在坚持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下,结合家族企业的实际情况,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家庭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二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与价值分析

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或曰启动点,往往是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亦即社会管理手段创新。从社会管理的规律性来看,社会管理整体机制和制度的创新必须以充分全面而客观准确地掌握社会建设以及社会成员的具体状况为基础和前提,而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对相关要素的要求则相对要宽松得多。当然,从实效性的角度来看,社会管理手段创新同样须依托于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机制的支撑。要避免“行政方法不能用、经济方法不好用、法律方法不会用、思想教育不顶用”的尴尬,必须依托于明确规定了各方主体的职能任务、权利义务和职责的法规范。唯有在法规范和制度支撑下,才能使社会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社会事务的管理。

在目前阶段,社会管理方式与方法创新即是完善社会管理手段,实现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转变。社会管理机制制度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制度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所在,是各类创新的支撑和保障。无论是社会建设、社会管理,还是社会管理创新,都必须有法规范作支撑、制度作保障。因此,为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健康发展,确保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效性和持续性,就必须切实致力于相关法规范和制度的完善,解决好权、责、利的统一问题,用法规范和制度来规范引导和促进保障社会管理及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和服务,依良法善治,形成解决问题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变革是完善和发展社会管理的基石。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这是社会管理机制制度创新的指导原则——要形成并健全四种主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新的社会管理格局;要注重对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健全完善;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力。所有这一切,都要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建立一种能够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

管理主体创新是社会管理机制制度创新的关键。社会管理机制制度的创新,要求对各类主体的职能范围作出明确界定,并按各自职能来分别设计管理机制,构筑相应的法规范和制度。在多元主体的社会管理格局中探索一种持续的互动运行模式,更需要坚实的机制制度作为支撑。

需要强调的是,社会管理创新强调从新的社会管理观念、方法乃至机制制度的研究开拓到实际机制或者制度化运用,不应忽略既有的社会管理资源和手段。社会管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善治”,即达成兼顾各方面利益基础上的公共利益最大化。所以,无论是推动参与型乃至自治型社会管理的理念拓展,还是探索社区矫治和特殊人群帮教的新机制,都应当以社会管理的秩序价值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根本目标。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与路径

管理内容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必须创新管理内容,厘清管理领域,强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有效调处社会矛盾,维护各方各类群体的正当权益。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增强社会管理合力

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强调党和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中心位置,强调政府公共财政的更多投入,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社会自治、自律和自我发展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上的主体性及其对政府社会管理的监督制约作用。

建构和实施以权利为导向的社会政策体系,尊重和保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加强社会服务体制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消除社会排斥,推动社会融合。

加强民生制度建设,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民生社会管理发展新机制。改善和保障民生问题不仅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政府行政必须优先实现的基本职能,也是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既要承担起直接提供各类服务的职责,又要善于借助其所掌握的权力、权威和信息、资源,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使其参与解决民生问题。

健全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并形成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和有效处理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社会稳定机制。在群体性事件等危机处理中,要善于做到“情绪疏导”和“情绪管理”,以贴近的感情疏导民情,化解危机,尽量避免机械、简单地运用“物质满足”或者“物质诱导”的方式。

增强全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力,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要建立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平等、民主的社会合作机制,倡导参与型行政理念,形成兼顾各方各类利益、维护全体人民的发展利益与环境生态利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二)社会管理创新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既要全面展开工作,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重点在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

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要公平对待,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就业、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入手,不断创新统一有效管理新机制,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服务全覆盖的人口互动管理模式,疏堵有机结合,使流动人口能够全面参与并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变流动为活力,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不稳定和不和谐等问题。

推进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创新,要建立健全对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教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特别是青少年以及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常态化帮教管控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推动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工作双延伸。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要有措施、有方法、有体系,应在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尤其是应当致力于建构和完善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机制制度,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

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的创新,要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治理和城乡规划、地区改造相结合,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切实处理好整治、服务、管理和发展的相互关系;要对小旅馆、娱乐、洗浴场所等实行耐心指导、重点防控、过程监管,完善长效机制,突出指导服务理念。

推进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创新,要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注重研究互联网的内在规律和规则,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互联网的建设与有效管理,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既要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和评估舆情影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地制定互联网管理建设政策,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秩序,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创新,要致力于对社会组织的研究,承认社会组织在国家发展与建设中尤其是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并按照社会组织发展规律施以有效监管,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范。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首要的是搞好制度建设,完善社会管理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范,建立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特别重要的是要完善参与型及自治型治理结构,重视对优秀的管理者、优秀的专业人员和优秀的社会组织的培养和培育,通过对社会管理领域进行过程引导和规范,实现政府对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的有意识引导、调控和激励,形成卓有成效的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机制。

社会管理创新要确立正确方向和科学路径,要促进社会活力而不是要限制社会活力,要对利益调整进行结构性改革,强调要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倡导不同的行为模式,倾听不同的利益诉求,重视沟通与协调。社会管理创新要对利益调整进行结构性改革,同时要尽可能地兼顾各方各类利益。但是,强调兼顾各方各类利益绝不是不能损害任何利益,绝不意味着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性手段。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中的利益调整要着眼于整个社会发展进步,要引入行政过程论,对各方各类利益进行综合的全面衡量,依法作出科学合理的裁量判断。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依赖于不同思想、意见和利益诉求的相互交流和撞击,依赖于开放性、自由交流、容忍不同观点的环境,更依赖于相关各方全方位参与管理、决策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规律性特征,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要予以最大限度的尊重。

四、政法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能发挥

社会管理创新主要涉及到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关系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法机关没有什么用武之地。相反,各级政法机关依法推进其本职工作,便是为社会管理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其中有些职能本身就是直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无论是法院依法判决、裁定,还是检察院的依法抗诉监督,对于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制度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提高其制度化、法制化乃至法治化的水平,都具有重要的规范、促进和监督制约作用。而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把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保障工程来抓,有助于推动政法工作全面发展进步。

“人民检察院通过检察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国家,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主动服务第一要务,不断提高执法办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各项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通过执法办案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司法公正,理顺群众情绪,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执法办案是履行一切检察职能的本源和归宿,也是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工作。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当代社会管理的创新始终要求加强法治建设,唯有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制体系、法治程序和规范为支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市人民检察院深刻领会三项重点工作的精神实质,积极探索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从社会稳定大局出发,突出工作重点,延展服务领域,采取得力措施突出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更好地发挥了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一)是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增强党员干部的法制意识

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更加注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努力实现从查办案件向预防犯罪延伸,从事后预防向事前预防延伸,从个案预防向制度和机制建设延伸,深化预防宣传、警示教育、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工作。去年以来,该院结合办案实际,向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报送专题调查报告4篇,发出《检察建议书》26份,对遏制和减少各类犯罪,加强社会管理起到积极推进作用。该院以预防先行,在工程建设领域开展以摸底调查、预防动员、建立重点岗位人员预防档案、以案释法、帮助整章建制、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学法竞赛等内容的预防工作,有力地增强了工程建设领域干部职工预防犯罪意识,提高了建筑行业社会管理创新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对特殊群体的管理服务水平

落实检察环节上的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平安创建活动,结合检察职能,拓展管理和服务渠道。把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被宣告适用缓刑和适用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等在社会执行刑罚的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服务纳入社会管理的重点来抓,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妥善安置、融入社会;积极探索适应社区矫正特点的检察方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的法律监督。去年以来,通过协商办法,解决了10名劳教、劳改释放人员就业出路,并协助用工单位与其签订用工合同,落实了帮教措施。健全完善社区矫治机制,在对特殊人员管理服务的同时,建立和健全了《社区矫治工作实施办法》,使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做到有规可守,有章可循。

(三)是加大查办社会管理领域职务犯罪力度,净化社会管理环境

不断加大对社会管理领域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把查办涉及社会管理领域的职务犯罪作为服务社会管理、服务大局稳定的中心工作来抓。去年以来,集中力量先后在教育系统、政法系统、经济管理领域等查办了管理领域涉嫌职务犯罪案件10余起,涉农职务犯罪案件8件,其中在教育系统查办和经济管理系统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案值大、影响广,社会效果好,有力地促进和加强了社会管理领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四)是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人群管理,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结合办案,经常性开展青少年违法犯罪问卷调查活动,掌握其违法犯罪规律。针对部分青少年违法犯罪与网络毒害有关的实际,与公安、文化等相关部门开展多次清理校园周围网吧、录像厅活动。参与制定市政府关于出台加强文化娱乐场所管理规范,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减少了不良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率较以前呈下降趋势。围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开展“担任法制副校长”、“法制进校园”、“送法进课堂”活动。去年以来,共建立联系点27个,举办中小学生法制讲座28场次,深受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好评,有效地减少预防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发生。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城乡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城镇人口从.亿增加到.亿;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已有%以上的城镇从业人员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工作。“单位”管理是以往中国社会管理的一大特点,许多制度和政策都和“单位”有关,要通过“单位”实施。现在发展市场经济,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以计划经济体制和过去那种权力构架为基础的社会整合功能削弱,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改革内容来看,我们需要推进的主要是一些涉及面宽、利益调整层次深、配套性强、风险比较大的改革,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加大。从改革动力来看,改革初期,人心思变和较低的社会预期激发着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社会的动力与政府的牵引力紧密结合,推动着改革快速推进。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人们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要求明显增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社会管理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完善社会管理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五创新管理理念,整合社会资源

社会管理也叫社会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社会公共组织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种公共事务,通过制定必要的制度和公共政策来实施的有效管理。社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完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形成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对社会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其一是以政府为主体,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其二是以社会为中心,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一项涉及层面广、触及问题多、解决难度大的社会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十六届届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社会管理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从根本上减少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从源头上减少因利益冲突引发的社会矛盾;必须实现成果共享,使构成我们社会的各个阶层,参与社会发展的不同群体,都能够实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发展,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必须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最大程度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必须着力减少社会发展的成本,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公正,努力降低社会发展的成本,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加快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中,政府要切实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扩大公共财政对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投入,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上。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不断改进公共服务方式,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创新管理制度,为群众和基层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按照《决定》“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变政府以往介入市场过多的′越位′和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现象,顺应全球社会公共管理新趋势,加快传统的“经济管理为主”向现代的“社会管理为主”转变。

(三)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社区是城乡居民生活的基层单位,是政府社会管理与社区自治组织、民间组织自我管理的结合点,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社区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创新社区管理,构建和谐社区,要从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入手,积极探索新的社区发展和管理模式,健全社区管理组织体系,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企业在社区建设中的伙伴关系,把一部分政府可以不直接承担和企事业单位剥离的社会职能、服务职能交由社区承担。发挥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大力推进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多元化,完善社区就业,社区保障、社区救助、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体育、社区安全等各项公共服务;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和特殊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强化社区服务保障功能,探索建立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的网络化的社会管理机制,把为民服务的工作渗透到社区各个领域。农村社区建设则要把构建社区救助体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各类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要加强城乡社区自治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通过提高居(村)民的自治程度,培养民主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城乡居民自治组织成为协调民众利益、化解民众矛盾、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有效载体。

(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要有利于调动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力量;有利于实现公共资源、公共信息整合共享;有利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只有科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探索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才能有效解决目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实现加强社会管理和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的目的。因此,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市民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政府调控、社会组织和市民协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机制。要大力培育、发展各种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包括律师、公证、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机构和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社会管理。同时,要边“放水”边“筑堤”,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政府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针对目前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一是降低准入的门槛,因地制宜的确定准入条件,不搞“一刀切”。二是逐步实现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彻底“脱钩”。政府过多或不适当的干预,往往会削弱社会组织的自治性,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组织自身能力的发展。三是引导社会组织进行公开、透明化的运作,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四是加强立法,通过法律的手段,明确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工作范围、经费来源、管理手段、管理程序等。依法管理和监督各类社会组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六社会管理创新的对人们的影响和启示

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履行好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抓住改善民生这一影响社会稳定的根本问题,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更新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措施,实现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转变。

要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体制机制,积极组织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认真落实社会风险 要深入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在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问题上实现评估制度,进一步筑牢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基层综治机构等基层基础建设,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帮助基层干部开展工作,确保基层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办、群众有依靠、稳定有保证。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我国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已经明显地集中到与人民群众基本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环节。这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决定》提出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抓住了利益关系,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必须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必须严格遵循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改革方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程度,妥善照顾各方面群众的关系;政策措施的调整,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大型项目的实施,事前必须认真进行科学论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平衡点;公共资金的投向,必须首先用于解决低收入阶层特别是最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将拟制定的社会政策向社会公开,使人民群众对于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政策设计有着充分而广泛的民意表达,确保社会政策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更多采用调解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引导各阶层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培养社会公德和法制精神,使社会各阶层都能按照法律和政策,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

7.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篇七

1 城市规划管理的系统组成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有功能和意义的系统一般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即决策、执行、反馈,三个子系统围绕城市规划管理的中心工作展开各种活动,在协调发挥各项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各项职能。

1.1 城市规划管理的决策系统

决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编制和审定城市规划,决策系统的工作具有超前性,决策主要将设计和意识方面的构想转化为实际决策的过程,是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城市规划管理质量的重要基础。

1.2 城市规划管理的执行系统

执行系统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点,它的主要功能是围绕城市规划将工程与工程建设统一起来,使城市规划得到顺利执行,进而发挥城市规划管理的真正价值和作用。

1.3 城市规划管理的反馈系统

反馈系统的基本职能是为整个体系提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城市规划管理反馈系统通过对城市规划实施过程的检查、监督,形成对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和执行系统的反馈,以帮助整个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发现问题所在,并作出解决问题的判断和建议。

2 存在于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问题

2.1 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系统的问题

由于我国城市规划管理长期处于计划经济阶段,因此,出现了很多弊端、问题和障碍。当前决策系统中较为典型的问题有:第一,城市规划的时效性差,造成规划的失误。第二,城市规划的应变性差,对于市场经济经常出现的不确定性没有很好的适应和变更能力,显现不出决策的先瞻性和动态性。第三,城市规划可操作性差,特别是在决策系统制订计划的时候,由于没能充分论证,导致城市规划出现各种难题,进而出现规划执行难的实际问题。第四,城市规划的整合性不强。城市规划需要对道路、水网、园林、景观等体系进行设计,而当前的情况却是各体系各自为政,在规划上相互矛盾,难于发挥城市规划整体性的优势,对各部门和各功能的整合也就成为空谈。

2.2 城市规划管理执行系统的问题

第一,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依据还存在问题。当前行政依据存在两个主要弊端,其一,行政依据不公开,这使得城市规划管理得不到全面的监督,使城市规划管理有“暗箱操作”的嫌疑。其二,行政依据存在落后的问题,不能对新时期、新问题做出恰当的规定和约束。第二,城市规划管理人员裁量权过大,这给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带来权利寻租的可能,会影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1]。

2.3 城市规划管理反馈系统的问题

第一,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行政监督机制尚不健全,特别是对行政主体缺乏监督,没有明确技术违规和行政失职责任的追究程序和责任人的具体界定。第二,社会监督机制尚未建立,如何将公众参与、社会监督融入到反馈系统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第三,规划监督的巡查、处罚力度有待加强[2]。

3 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的方法

3.1 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系统的创新

强化规划决策咨询系统,奠定论证的严谨性。调整规划编制主体和程序,突出参与的广泛性。完善城市规划体系,重视成果的有效性。

3.2 城市规划管理执行系统的创新

规范规划审批权限及程序,改善开发控制模式,更新规划管理工具,使规划信息系统可应用于规划的编制、审批、跟踪研究、监督协调以及公众参与等环节,以提高规划信息的利用率、规划决策的准确性和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在提高规划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规划管理更公开、更向公众负责[3]。

3.3 城市规划管理反馈系统的创新

健全行政监督机制,避免规划行政机构集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于一体,要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形成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要进一步完善规划公示制度,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审批前和审批后公示[4]。建立健全城市规划行政和司法救济,进一步提高监督的效力和作用,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透明度,在此前提下编制近期规划,完善控制性详规和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要强化近期规划的“刚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提高规划的强制力和约束力[5]。

4 结语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汇聚地位和领头羊作用应该得到加强,应该将城市规划管理作为当前重要的任务来抓,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不断践行科学化、民主化、系统化的原则目标,加快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制化建设,通过改革、重组和创新等手段,形成城市规划管理机制的变革,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规划管理的机制创新奠定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凯.非零和博弈——城市规划制度发展变迁的理性思考[J].规划师,2002,(01):32-33.

[2]孙汉青,卢明山.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初探[J].测绘软科学研究,2002,(04):112-113.

[3]周建军.论新城市时代城市规划制度与管理创新[J].规划师,2004,(03):64-65.

[4]陈虎,崔功豪.由分化到整合:对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思考——以常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2,(03):91-94.

8.关于城市规划管理和创新应用 篇八

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是党和人民政府关于经济建设工作的重要方针。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创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城市的规划是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计划和目标,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1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小城市规划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城市规划水平较低

城市的定位不够准确,规划没有特色。不少城市盛行图纸规划、政绩规划或官僚规划,规划仅仅停留在图纸上和挂在墙上,甚至一些领导视规划为儿戏,好大喜功,大搞“政绩工程”,严重破坏了规划的严肃性。

1.2 城市名片意识不强

千城一面,不讲特色,互相雷同,缺乏品位,盲目追求大广场、宽马路,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有限的政府财力,缺乏城市魅力,缺乏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1.3 城市绿化重视不够

重建设,轻绿化,常常以环境作代价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绿化覆盖率低,忽视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直接损害着市民的身心健康。

1.4 城市管理严重滞后

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城市脏、乱、差问题突出,乱堆乱倒、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涂乱画,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形象。

1.5 城市经营理念不够

仅靠财政来解决城市建设资金短缺是远远不够的;仅靠拍卖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更新经营城市理念,走市场化运行的路子,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才能推进城建城管事业的发展[1l。

2提高小城市规划管理水平的主要举措

小城市要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树立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必须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2.1 科学超前,规划城市

1)规划要突出地方特色。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风土人情、产业特色的实际,突出城市个性的塑造。走特色立城、特色建城、特色兴城之路,建设高品位、有特色、丰富文化内涵的城市是小城市当前规划建设的方向。

2)规划要科学超前。遵循“搞一流规划,建一流城市”的原则,对城市重点项目,如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街景规划等,要成立规划审查委员会,实施规划设计招标、评审,从部门单独决策向科学、民主决策转变,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广开言路,采取专家学者、市民、部门参与相结合的办法,减少规划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3)规划要狠抓落实。规划一经确定,必须保持其严肃性和绝对的权威性,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做到一个规划不动摇,一张蓝图画到底。

2.2 多种举措,建设城市

1)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完善提高城市载体和服务功能。城市绿化要抓住重点,加快道路绿化、小区绿化和拆墙透绿步伐,从规模和档次上实现较大突破。

2)完善投融资体制,引进竞争机制,激活市政公用事业。放开市政公用市场,打破垄断经营。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鼓励集体或个人、内资或外资等多元化城市建设投入。

3)加快住宅建设和旧城改造,促进房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在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基础上,加快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宅建设,形成合理的供房体系。同时,着力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使用功能和居住环境,努力在小区配套设施建设和完善物业管理上实现新突破。

2.3 创新理念,经营城市

1)强化城市理念。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与人力作用资本(如路、桥)及相关延伸资本(如路、桥冠名权)等进行重组,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吸引增量,探索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城市发展之路。

2)落实城市资源储备制度。凡是控制区内的土地一律实行储备制度,实行政府统管,实现城市土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3)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对土地出让金、城建配套费及房产开发费等,除有特殊情况外,其余一律足额征收,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城市建设。

2.4 全民动员,管理城市

1)建立疏堵结合机制,整顿市容市貌。严格“一书两证”制度,严厉查处违法建设;对乱贴乱挂、乱写乱画等影响市容环境的行为要及时遏制;规范店前门牌和户外广告,统一制订标准。

2)建立建管并用机制。对马路市场进行一次全面整顿,严禁店外经营、乱摆摊点,彻底解决“有场无市、有市无场”问题。

3)建立施工场地封闭管理机制。所有建筑工地都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实行封闭作业。各单位在办理建设手续前,必须签订建筑垃圾管理合同和占道协议。

4)建立协同管理机制,整顿交通秩序。建设部门要严格划定停车场和行车路线。公安部门加强车辆疏导和执法检查,保证人车分流,各行其道。

5)建立齐抓共管机制,整顿城市环境卫生状况,争创文明卫生城市。

3对城市规划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3.1 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创新

1)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培训工作体系。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广泛应用,对规划管理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规划管理者对规划的意图、构想以及城市规划的新技术处理方式的理解,直接影响到规划的实施,所以规划管理者不但要具有良好的思想职业道德,还应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因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职工的思想、职业道德教育和组织各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树立密切联系群众、勤政务实、廉沽奉公的优良作风,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提高规划管理工作的水平。

2)建立多学科专业化人才的管理队伍

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管理者面临各种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经济效益、公众利益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就要求规划管理者有广泛的多学科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的能力。在人员选择上,要求一专多能;在队伍的人员配备上,要增加土木工程、给排水、水利水电、法律、经济等专业人员。

3)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管理工作定期考核制度

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城市开发建设的经济成分早多元化,建立起管理人员项每日报批管理工作的定期考核制度,能加强廉政建设,加快城市建设开发进程。

4)建立专家评审制度

城市规划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因此,对重要的城市规划项目的编制或城市大型基础设施,熏大建设项目的审批,应聘专家评审小组来把关,发挥专家群体的作用。

5)建立联合审批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打破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旧习俗,缩短材料报批、审核流程、方案修改、验收发证的时间,建立以规划部门为主,园林、环保、人防、消防、交通、电信、煤气等部门参加的联合审批制度,联合办公,限定审批时间,统一收件,发证。这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办事人。

6)建立健全富有特色的城市规划地方性法规体系

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管理应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的“人治”方法,用“法制”代替“人治”。而且市场经济愈发达,愈要加强法制。重视走城市规划法制化的道路,一方面是城市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法律手段保障规划实施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开发商合理、正当利益的保护,是优化投资环境的体现。

7)建立灵活多样的城市规划管理政策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对投资的争取成为各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而国际国内的资金总是流向回报率高的地方。投资环境成为政府与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作为政府行为的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环境的形成与改善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必须运用灵活多样的政策,以吸引城市建设资金,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8)建立城市规划管理权限制度

随着城市化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活动日益增加,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量也将越来越大。所以,必须正确处理好规划管理权下放与统一的关系,遵守规划管理权限制度,以确保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一个城市只允许有一个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各类开发区)的规划管理都应置于这一规划主管部门领导之下,因此,对于规划管理权的下放,应坚持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则,应坚持统一全局管理而不是块块分割各自为政。

4结束语

只有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只有把握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性质及工作程序、内容,依法监督,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方法,才能避免出现规划编制成果“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结果,全面做好新时期的规划管理工作。同时,城市规划管理创新的方法以及城市新信息技术的运用都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与相关法律,“以法管城,以法治城”加上正确的城市规划管理方法,才能使城市走上健康發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车淳碧 浅谈城市发展战略规划[J].山西建筑,2004(7):4—5

上一篇:职高教研组工作总结下一篇:社会发展主要靠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