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论文

2024-08-28

自主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论文(精选13篇)

1.自主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论文 篇一

1、蓝瓶子实验

亚甲基蓝是一种暗绿色晶体,溶于水和乙醇,在碱性溶液中,蓝色亚甲基蓝很容易被葡萄糖还原为无色亚甲基白。振荡此无色溶液时,溶液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溶液中氧气溶解量就增多,氧气把亚甲基白氧化为亚甲基蓝,溶液又呈蓝色。

实验目的 了解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作用 通过观察亚甲基蓝和亚甲基白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学习观察方法,体验对比实验法

实验原理

静置此溶液时,有一部分溶解的氧气逸出,亚甲基蓝又被葡萄糖还原为亚甲基白。若重复振荡和静置溶液,其颜色交替出现蓝色—无色—蓝色—无色……的现象,这称为亚甲基蓝的化学振荡。它是反应体系交替发生还原与氧化反应的结果。由蓝色出现至变成无色所需要的时间是振荡周期,振荡周期长短受反应条件如溶液的酸碱度、反应物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当反应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通常采用只改变某个因素,而维持其他因素不变的对照实验法进行研究。

实验用品

0.1%亚甲基蓝溶液、30%NaOH溶液、葡萄糖、蒸馏水。

锥形瓶、试管、滴管、橡胶塞、烧杯、酒精灯、量筒、托盘天平、温度计、计时器。实验步骤 锥形瓶中加50mL水,1.5克葡萄糖,逐滴滴入8~10滴0.1%亚甲基蓝,振荡至溶液呈蓝色。加入2mL30%NaOH溶液,振荡并静置锥形瓶,观察并记录现象。再振荡锥形瓶至溶液变蓝,又静置锥形瓶,连续记录两次振荡周期(NaOH的用量不能太多)。将溶液分装在两个小试管中,1号试管装满,2号试管装半管,均用塞子塞好,振荡,静置。把1号试管溶液分一半到3号试管中,再在3号试管中加5滴0.1%亚甲基蓝,塞好两支试管,振荡、静置。将1、3号试管置于40℃水浴中,约10min后振荡、静置(水浴加热至40℃,水温不能太高。否则,溶液变黄失效)。实验结束时,集中回收反应溶液,留作以后使用。

实验现象

1.溶液呈蓝色

2.溶液褪色 约25秒

3.1试管 始终呈无色 2试管 振荡后变蓝,然后自下而上褪色 约45秒 4.1试管 振荡后变蓝,然后自下而上褪色 19秒 3试管 振荡试管后蓝色较1试管深,然后自下而上褪色,16秒

5.振荡后迅速变蓝,然后迅速褪色 2~3秒

注意事项 NaOH的用量太多或水浴加热的水温太高会导致葡萄糖在强碱性条件下形成双键在不同位置的烯醇式和碳键断裂分解为醛,醛又聚合生成树脂状物质,最终溶液变黄失效。

NaOH浓度太高也会使葡萄糖还原能力过强而导致无法变蓝。混合液静置较长时间后也会变成金黄色而失效。

2、人工琥珀的制作

工具与材料

酒精灯、三角架,烧杯,石棉网,玻璃棒、特级白松香,酒精,白卡纸,小型鞘翅目昆虫。活动过程

1.用白卡纸折一个5厘米X 3厘米X 3厘米的纸盒(图2-2-7—])。

2.在盒子内壁涂一层薄薄的凡士林或食用油。把事先处理好的小型鞘翅目昆虫固定在盒子正中。

3.把松香放人烧杯中,再加上少量酒精(10份松香加1份酒精)。放在酒精灯上慢慢加热,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直到松香熔化。待烧杯中酒精蒸发完后,取下烧杯稍稍冷却(图2-2-7-2)。4.把松香慢慢地浇人事先放好昆虫的纸盒内,以免生气泡。浇制最好一次性完成,以免产生层次交界的痕迹。

5.当松香凝结变硬后,小心去掉纸盒,用快刀削去标本四周的多余松香。这时,琥珀标本仅上面一个面是光滑透明的,其他五个面均呈粗糙半透明状。6.用手指蘸少许酒精快速地把五个面分别摩擦到透明为止(图2-2-7-3)。

说明与延伸

松香包埋标本在夏季应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因为松香的熔点较低,室温超过35℃时容易变形。

3、滴水生烟

“滴水生烟”实验中的金属粉末不仅可以是铝,还可以是镁、锌、铁、铜等。其中反应的发生,是由于金属与碘水中的酸(碘与氯相似,有与氯类似的与水反应生成少量酸)发生放热反应,从而引发金属与碘的放热反应,并导致“多余”碘单质的升华(产生美丽的紫红色烟)。

实验原理: 碘与锌反应(水作催化剂)时放出大量的热,使碘升华成碘蒸气。实验用品: 药品:碘、锌粉、Na2 CO3 溶液 仪器:锥形瓶、胶头滴管、药匙、橡皮塞、纸

实验步骤:

(1)用药匙的小匙分别取少量干燥的碘和锌粉,在纸上混合均匀。

(2)用小纸条将碘和锌的混合物送入锥形瓶底中央,用带滴管(预先吸入水)的橡皮塞塞住锥形瓶口。

(3)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4滴水,观察现象。

(4)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Na2 CO3 溶液,振荡以吸收碘,防止污染。

4、叶脉书签

叶脉书签就是除去表皮和叶肉组织,而只由叶脉做成。书签上可以看到中间一条较粗壮的叶脉称主脉,在主脉上分出许多较小的分支称侧脉;侧脉上又分出更细小的分支称细脉。这样一分再分,最后把整个叶脉系统联成网状结构。把这种网状叶脉染成各种颜色,系上丝带,即成漂亮的叶脉书签了。

实验材料:

1.叶子。一般以常绿木本植物为好。如桂花叶、石楠叶、木瓜叶、桉枝叶、茶树叶、玉兰叶等。2.氢氧化钠。3.无水碳酸钠。4.烧杯。5.铁架台。6.酒精灯。7.毛质柔软的旧牙刷。8.玻璃板(刷叶脉时垫)

所选的用作书签的叶子要符合两大要求:

1、叶脉为网状脉。横向脉如银杏树叶、针形叶如松针均不可取。

2、叶脉清晰、完整,这样才能确保叶脉不会与叶肉一起被腐蚀烂,也减少去除叶肉时叶脉被刷断的发生率。

实验步骤:

1.选择叶片。选择叶脉粗壮而密的树叶。在叶片充分成熟并开始老化的夏末或秋季选叶制作。

2.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煮叶片。在不锈钢锅或铁锅内将配好的碱液煮沸后放入洗净的叶子适量,煮沸,这时常用玻棒或镊子轻轻翻动,防止叶片叠压,使其均匀受热。(应开窗通风,因为煮叶片时有臭味)

3.煮沸5分钟左右,待叶子变黑后,捞取一片叶子,放入盛有清水的塑料盆中。小心翼翼的用清水洗净。(注意:该操作取放叶子一定不要用手直接取放,防止氢氧化钠腐蚀手面。用镊子或夹子取放。)

4.当叶片上残留碱液漂洗干净后取出,把叶片平铺在一块玻璃上,用小试管刷或毛质柔软的旧牙刷轻轻顺着叶脉的方向刷掉叶片两面已烂的叶肉,一边刷一边常用小流量的自来水冲洗,直到只留下叶脉。

5.将叶脉放入双氧水中浸泡24小时,以达到漂白效果。

6.刷净的叶脉片,漂洗后放在玻璃片上晾干。当晾到半干半湿状时涂上所需的各种染料,然后夹在旧书报纸中,吸干水分后取出,即可成为叶脉书签使用。干燥后用红、蓝墨水或其它染色剂染成你所喜爱的颜色,再在叶柄上系一根彩色丝绸带,便制得一片叶脉清晰、色质艳丽、美观实用的叶脉书签。

5、人造纤维的制作

2.自主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论文 篇二

一、以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双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系列学习活动。“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在化学学习中, 除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外, 教师更要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而化学实验是最形象、生动、直观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之一。

1. 要特别注重化学实验中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现象纷繁复杂, 有目的、有条理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才能从复杂的化学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如在进行高中化学有关“原电池”的学习时, 组织学生完成“将一根铁丝和一根铜丝放入稀硫酸中, 观察实验现象并与同学交流”的实验, 由于铁丝和铜丝放置的位置问题, 可能有些学生观察到铁丝上产生气泡, 铜丝上没有气泡产生;有些同学观察铁丝和铜丝上都有气泡产生。而从观察到铁丝和铜比上都有气泡产生, 到产生“为什么铜丝上也有气泡产生的问题”就需要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维能力。

2. 要注意将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和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内容开发成化学实验。

因为学生在其感到熟悉和认为有用的情境中特别能发现问题和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欲望。例如在进行初中化学的关于“燃烧条件”的学习时, 从实验室酒精灯的熄灭、燃烧木柴要把木柴架空、液化气灶及煤炉都留有通风口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实验情境出发, 引导学生思考, 发现问题。

3. 要使化学实验呈现的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影响化学实验现象的因素很多, 产生的化学实验现象也错综复杂。教学中要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方案、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等多种途径, 以最佳的实验方式呈现化学问题, 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顺利地解决化学实验呈现的问题。如可用浓盐酸、浓氨水、酒精等的挥发实验来呈现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的问题, 能使学生顺利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以化学实验验证假说或猜想

在双自主学习中, 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 经过多渠道的收集信息和深入的思考, 将会提出有关问题解决的方案和问题答案的假设或猜想。通过化学实验对提出的猜想或假设进行验证, 是学生进行化学双自主学习常用的方法。

1. 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和经历用化学实验验证假说和猜想的机会。

教师要指导学生, 特别是要帮助和指导那些有困难的学生完成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如在初中化学中物质构成微粒知识学习时, 对“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是有空隙的”的假设的验证, 学生在设计方案时可能产生一定的困难, 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定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的实验方案和“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的压缩”实验进行验证。

2. 要注重引导学生设计一些与假设或猜想“相违

背”的实验方案和采用反证的实验方案, 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演绎的思维方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如学生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时, 可能会提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增大、不变和减少三种不同的假设, 并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些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增加”,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减少”等“反常”的实验方案, 让学生在探究中产生新的问题, 以提高双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3. 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条件。

双自主学习中验证假说或猜想的实验方案, 在不同的条件下, 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 要使实验能够用来验证假说或猜想, 实验条件必须与题设条件相吻合。通过实验验证过程中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和选择, 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实验条件控制是实验的灵魂, 从而有效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 要不断研究开发适合于双自主学习的化学实验, 要注意从生产、生活实际中挖掘素材设计实验方案, 因为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的实验双自主强, 能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如钢铁的锈蚀和防护、燃烧和灭火、金属的活动顺序、气体和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等都可以设计成很好的双自主实验。

3.自主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论文 篇三

一、正视职高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职业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我们物理老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观察现象,通过演示实验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对物理事实形成获得物理原理具体且明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促成他们物理学习和实验的科学态度。这里就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中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但是我们职高学生文化课基础一般比较薄弱,有的可能想学好物理,但是力不从心,有些学生心理上对物理学习有畏惧情结,没有自信。学生中也不乏品质素养不高的学生,上课不认真甚至睡觉捣乱的学生。因而,多是教师示范性的验证实验为主,实验活动开展多是形式化——老师往往认为让学生动手实验效果不好,较少完全放手让学生动手实验。我们一些职高物理教学也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但老师讲实验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这不利于学生物理的学习和提升。另外,学生实验器材的多是陈旧、损坏严重的常规器材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因此,职高物理教学应从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入手,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创新实验中获得物理素质品质和能力的提升。

二、职高生物理自主实验的开展

职高生群体具有一定的共性,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而多是活泼好动,比较活跃的。我们要以生为本,给以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关爱,让他们有学习的自信和提高的渴望。

1.联系生活教学,提高参与实验兴趣

职高物理主要学习物理方面比较基础的光学、力学、热学、电磁学等。我们在教学中,要低起点,多联系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有兴趣,能通过努力透过物理现象获得物理本质规律。如在《长度的测量误差》实验教学中,我们先由基本的长度单位导入,然后让学生动手进行简单的测量实验,让他们获得误差之一概念的认识(我们还可以给学生补一补用刻度尺进行正确测量的方法),可将这样的知识简单进行迁移,如温度计、弹簧秤、电流表等测量仪器等的测量和认读。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减少误差。于是获得多次测量计算平均值,进而引入游标卡尺的使用和测量方法,让学生思考和总结处理数据的方法和有效数字的表示。这样,我们重视引导,突出学生学习和实验兴趣的激发,推动他们自己去阅读教材和思考实验,让他们搞清楚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原理之后进行相关实验,那么,他们就能有信心,有主动性,能够自主改进实验,对测量物体做全方位的测量,寓教于乐,获得自主实验的快乐。

2.提供自主实验,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多做引导,要让学生对实验的原理、实验中的现象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大胆放手,相信学生,既要让他们理解老师的演示实验,也要能思考如何有效实验。如《牛顿第三定律》学习重点是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通过实验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能学会物理学研究现象,初步获得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出示实验,让学生自主参与实验:在平整的讲台面上放一大块玻璃,用细线将两辆相同的小车套在一起,两车间夹一弹簧片。思考,用火烧断线后,两车被弹簧片被弹开,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里可先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多名学生观察实验前后的变化,实验后让学生发挥团队的力量,从力的相互性、同时性、同一性、异向性、力的大小进行探讨。如果学生们分析不准确,或是分析有困难,我们再通过一些类似实验,让学生再观察、分析,还可以让他们自己思考实验、创新实验来验证的方法,不需要老师演示而能得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3.增强创新意识,自主探究实验活动

我们的实验教学往往是老师演示之后,提出实验的步骤、要求让学生实验,而学生的实验多是模仿的验证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他们是否真的实验,实验能否达成预期效果,我们老师也无法一一知晓。因此,一些实验,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教材之后进行实验,老师不提供方法,让他们发挥实验小组团队的力量,自己去选器材,找方案,定步骤。如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教学中,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只教伏特表、电流表的正确使用,然后就给出实验任务:用伏特表与电流表去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如只提供一只电流表怎么测电阻,或者一只电压表进行测试电阻,怎样测量;如无法测量需要哪些辅助器材,如何设计实验步骤,怎么测量才能让数据准确起来。这样的实验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挑战性,而且需要学生对相关物理实验注意事项精准把握,需要一定的思维转化能力,需要很强的测量的计算能力(至少需要掌握电流、灯泡功率等计算方法)。当然,电学内容的实验在强调安全的基础上,还可以布置课后让学生回家自主实验,提高他们的自主实验能力和水平。

总之,中职物理实验教学中要低起点、生活化,重视学生实验兴趣和基本实验素养的培养,只要学生有兴趣实验,能够独立实验,自主发现和创新实验,那么,他们就会有较强的物理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获得物理知识的丰富,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学好用好物理。

参考文献:

[1]蔡云明.浅谈如何加强中学物理实验原理的教学[J].中学物理,2013(20)

[2]耿小翠.浅谈中职学生物理课程学习兴趣激发模型教学[J].数理化学习,2014(03)

4.化学教学与自主学习 篇四

21世纪学习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自主学习。随着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是当代国际社会的共同趋势。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自主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策略, 要提倡素质教育就必须倡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索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努力构建自主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知识的热爱,从而使他们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和乐趣是成功的第一位导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兴趣是学习强大的原动力,也是学习心理因素中最具潜质、最宝贵的要素。但在当前的教学中,强制性的教学,频繁的考试,繁重的作业,马拉松式的复习,疲劳的题海战术,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果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学就意味着失败。兴趣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培养起来的。学校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园地,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学科来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就成为了每个化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新时代的要求使得学生如何学会自主学习已经成为这一任务的重中之重,但如果没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鉴于此,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前提。学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和建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任何发现,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既使是看起来十分幼稚的问题,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指责挖苦。不能抑制、扼杀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而尽量找出其闪光点,小心呵护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时间长了,学生学习的胆量就会大起来,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浓了,学习也就自主了。

2、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化学是初三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对学生来说比较神秘,而且化学实验特别多,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兴趣。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来讲,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这是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分组探究实验、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多种实验手段来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教师可收集大量的趣味化学片断、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史、化学魔术、化学谜语、化学游戏等,通过讲座、表演、比赛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兴趣。

4、创设情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高度热爱化学的情绪感染学生,并把课讲得引人入胜,富有情趣。为此,每位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都应精心设计,严格认真地对待每节化学课。化学课上虽然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穿插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讨论、质疑、阅读、设套、比赛等等,这样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学生一旦对自主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5、借用现代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用形象、色彩、声音求思维。”,根据初中生自制力较差,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的时间不会太长这一特点,可以大胆采用幻灯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形象直观地获得信息,以弥补课堂本身的枯燥,改变课堂内容,活跃气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化学学习无疑是事半功倍的。

6、善用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由于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限,特别是第三章以后对一些微粒、化学概念、规律的理解常感到困难,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分化,在学习兴趣上也会有区别,这时,教师的表扬与肯定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次好成绩的取得,教师的一句表扬和赞赏,甚至是一种信任的目光,都会给他们无穷的力量,使他们兴奋不已。教师不仅要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更上一层楼,更要注重发展后进生的潜在能力。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充分信任、尊重、爱护他们,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盎然的兴趣参与下面的学习

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个人的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在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其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极大地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简言之,“教是为了不教”。可见,善教者,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能否“相机诱导”,也就是说好教师不在于“使学生学会”而在于“让学生会学”。然而,许多教师并不完全明白这个道理,包括我在内的老师可能都曾有这样的困惑:经过精心备课,对教材内容烂熟于胸,讲起课来行云流水,学生也听得懂,可是就是学不会。原因何在呢?伴着新课改的春风,我意识到,这并不是老师不努力,学生不认真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思维活动过分提纯,过度包装,没有充分展示出来,因此,不能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改变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旧教学模式,寻找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新教学模式,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是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一场攻坚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情境下,师生之间以饱满的情绪进行交流,使学生饶有兴趣、愉快地学习,自觉主动地习得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庄重而不矫饰,谦和而不傲慢,积极营造亲切、融洽的课堂气氛,努力使得学生的心态轻松愉快,思维活跃敏捷,这种师生互尊,情感共鸣,必将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严格控制教学的每一个程序,将给予学生自由支配的学习空间看成是一种“施舍”,甚至是一种浪费,这是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的主要原因。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1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展科学探究,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学习化学最好的方法是根据所具备的知识,不断地去探究,从而发现了解新知识。教师的工作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发现。因此,自主学习应集中地体现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应让学生广泛参与,充分地探究与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始终参与认识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论。如“空气”这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许多知识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过,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我想,是否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忆、思考,通过观察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呢?这节课,能不能试着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自己来学习呢?在课前我要求学生们收集有关空气的信息,准备参加以“我所认识的空气”为题的课堂讨论。

这节的课堂讨论,出现了我意想不到的场面。1.2设计开放习题,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空间

以往,封闭式题型被教师们奉为法宝,大量的、重复性的试题虽然提高了学生解题的正确率,但是却使学生的思想僵化。而题型的适度开放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广阔的空间。例如在学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后,我安排了这

样一道题:“H2和O2混后气体20克,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了18克水,问混合气体中H2和O2各是多少?”这样设计的习题具有的优势主要在于:⑴由于题型的开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技巧。⑵由于设计的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同时也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的,学生可获得各种水平的解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⑶寻求答案的过程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观察、交谈、提问分析和课堂练习等随时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的方法,从而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信心。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在以往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样教,而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动力和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是难以发挥的,因此必须改革老师的教学习惯,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1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法,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很小,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消极的。在新课标下,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要相信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特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自学的机会。保罗朗格朗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也曾督促我们教师:“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应牢固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倡导学生独立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成自主的行为。而作为老师,应使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计划、自我指导、自我强化。比如说,在上九年级化学(上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这一课题之前,可先给出学习的目标,在学生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后,布置学生自学,采取小先生讲课的方法,请学生上讲台,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步骤,并以一道题目为例进行板演,然后归纳出本课题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再由教师补充讲解。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又可以达到让学生在准备和讲解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归纳总结提高自学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自学学习的习惯。

2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基础和保证。传统的演示实验,总是教师做、学生看,但往往是教师讲十遍,不如学生自己动手做一遍。所以,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中,教师讲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分别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各收集一瓶氧气,然后让学生对他们实验的成功点和不足之处进行讨论,教师只对学生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进行集中点拨。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又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3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而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从别人的意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因此,教学中要倡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上《二氧化碳的制取》这一课题时,我采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每四个同学为一组,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进行全面的探讨,从所给的化学仪器中选择出适当的仪器组装出一套最佳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并探讨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阐述本组探讨的结果,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教师肯定最佳结果。这样的小组学习,最大的优点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给了学生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学习的体验。

5.自主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论文 篇五

语言实验室的陆续引进,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良好的技术设施和语言环境,但是,由于认识不足,这些年来,在外语教学的一般实践中,语言实验室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常常见到的是语言实验课仍然照搬普通课堂的做法,即采用同一教材、同一进度、同一要求和统一训练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同在普通课堂相比没有多大变化。长此下去,基础好的沉重“吃不饱”,不能自主提高。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一旦对学习失去信心,掉队也就成了必然结果。为了探讨改变这种状况,从1993年开始我们在涤纶厂子弟中学进行了“自主学习、分组训练”语言实验室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我与任课教师负责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自主学习,分组训练”的教学方法是依据语言实验室多信道的传递功能而将群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组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示,即:学生按不同层次分组,使用不同教材,自主学习,并分别接受教师指导与训练。

实验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学上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媒体,学习语言形成能力的活动是教学的基本活动。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听讲,坐等结论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使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都有了相应的变化。它反映了一种新的教学结构关系。这种方法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能在同一时间内,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课前,教师将准备好的录音教材发给学生每人一盒,学习内容可以自选,方法可以自定。每个学生都有了充分掌握信息源的机会,能按自己的程度和需求进行必要的重复、跳跃和停顿,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该教材经过一年时间的试用,实验班学生的听说能力到初二期末,同期平行班级比较有了显著提高。

从实验班A、B两组听力测试差异对照统计结果看,对难度大的试题,A、B两组差异很显著,这表明A组比B组进步更大,实现了优生更优的目标。由于学生听说领先,促进了读写能力的提高,使实验班外语教学的整体水平从初一时全学年排第三名,到初二期末,跃居全年级第一,从测试数据看,实验班差生率比初一时降低了10.4%,从而减少了差生掉队现象。该教材还被评为第四届电教年会优秀电教教材二等奖。

“自主学习,分组训练”的教学方法,关键是要有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材。根据实验的要求,我们尝试编制出一套适合普通中学初二学年使用的英语实验教材(包括文字和录音两部分)。这套实验教材是按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新编通用英语教学内容,以单元基本知识为主,附加适当的听、说材料编制而成的。它从设计到内容的选编都是紧紧围绕着课题研究需要的。其特点为:(1)针对性强。A、B两组教材内容难易不同,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2)符合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化难为易适应学生自学。(3)注重趣味性。内容巾近学生生活,依据年龄心理特点,力求生动有趣。(4)练习的形式多样化。听说写导向明确,启发性强,为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留有充分余地。实验教材怎样才能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呢?下面仅就这点谈谈在设计教材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不同水平,分别设计和选编学习内容。

实验学校的语言实验设施档次一般,只能容两组信息同时播放。所以,我们设计的教材也只能是有A、B两组不同程度的教材。因为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由浅入深、由

6.自主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论文 篇六

郑志芳

(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

摘 要: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化学教学实施了模式改革,就该模式实施过程中对五个环节的设计谈谈体会和对此模式的思考。

关键词:自主学习;设计;思考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突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打造生命化课堂,这些都成为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本质要求。化学课堂实施“导学研讨、训练拓展”的改革,其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导下的互动教学,正是体现这种高效性的课堂教学的改革,该模式包括“课前预习导学―当堂检测反馈―课堂互动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提升”五个环节,模式中每个环节既是独立的个体,彼此又密切相关。下面就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谈谈个人的践行体验。

一、化学教学实施自主学习的体会

1.课前预习导学案的设计

化学“导学案”的设计要以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前提,“导学案”关键在“导”,即教师的引导;核心在“学”,即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在“案”,即具体呈现方式。一份优质的导学案,其教学价值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现学习目标的任务单;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图;三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资料包。我在使用导学案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反馈,觉得导学案中的自学检测题如果能以几个有一定思维容量和思维层次的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理解所学知识,预习效果会更好。例如,化学2(鲁科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的预学案的自学检测题可以改为这样设计:(1)为什么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只要100℃,而要使水分解变成氢气和氧气却需要通电?(2)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什么?(3)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分析HCl和NaCl的形成过程,说说共价键与离子键的特点与形成条件。(4)说说化学键类型与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关系。通过以上四个问题把本节教学涉及化学键的概念、物质变化的实质、共价键与离子键形成过程与特点、化学键类型与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关系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学生预习时更有目的性,更容易理解,更有积极性。

2.当堂检测题的设计

“当堂检测”是在教师授课前在课堂上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查测试,既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够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它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因此,“当堂检测”题的设计非常重要,习题要少而精,必须紧扣本节教学的知识点,检测学生是否对知识理解,并学以致用。例如,化学2(鲁科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的课堂检测题可以改为这样设计:下面是我们熟悉的物质:①O2 ②NH3 ③Ne ④SO2 ⑤NaOH ⑥MgO ⑦MgCl2(1)不存在化学键的是;(2)这些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3)只含离子键的是;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4)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这一题中(1)问的设计包含化学键概念的理解;(2)和(3)两问的设计涵盖了对共价键、离子键概念的理解和形成条件的判断;(4)问的设计涵盖了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两个概念的应用即化学键类型与物质类别的判断,这样的检测题只要一题就可以检测本节课所有的知识点。

3.课堂互动研讨的设计

“课堂互动研讨”是一种通过有意义的互动的作用达到信息的交流、感情的沟通、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等重要的语言交际活动,涉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信心、兴趣和情感等方面,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建构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开阔视野,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互动研讨环节教师可从四个方面搭桥:一是指给学生思维方法;二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三是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四是讲授有关学生欠缺的知识。例如,化学2(鲁科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教学中,教师只要讲清以下几点:(1)对化学键的定义强调三点:相邻、强烈、相互作用。(2)强调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同时有新化学键生成。(3)动画演示HCl和NaCl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从成键微粒、成键原因、成键本质等方面找出共价键和离子键之间的异同点,然后把从具体事例得出的结论推广开来,重点强调共价键、离子键的形成条件。(4)强调离子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加深学生对化学键类型与物质类别的关系的理解。

4.课内训练巩固题的设计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掌握与运用规则,可能是人类最重要的智慧技能,要把规则牢固掌握,运用纯熟就必须反复练习,这个观点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把教材知识结构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只是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知识框架,如果没有课内训练巩固题,学生很难把新旧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融会贯通,也很难使形成的认知结构更完善、更充实。由此可见,课内训练巩固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能力,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现实选择。例如,化学2(鲁科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的课内训练巩固题题可以改为这样设计:下面所列的是一组你熟悉的物质:①CaCl2

②CH4 ③KOH ④HNO3 ⑤CO2 ⑥N2 ⑦He ⑧NH4Cl(1)这些物质中,不存在化学键的是什么?(2)这些物质中分别存在哪些类型的化学键?(3)请分别找出属于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物质。(4)对这些物质,你是否有其他的分类方法?标准是什么?题1的设计对化学键的概念以及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进行突破;题2的设计几乎涵盖本节教学所有的知识点,既突出重点又能有效突破难点,特别(4)问中让学生明白根据化学键类型对物质进行分类,只是物质分类的一种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物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5.课后拓展提升题的设计

课后拓展训练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提高,通过对习题加以拓展深化,不仅可以拓展出更丰富的化学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例如,化学2(鲁科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的课后拓展提升题可以改为这样设计:(1)下列变化化学键被破坏,但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A.酒精溶于水 B.液态水变成气态水 C.电解水 D.NaCl溶于水电离出Na+和Cl- (2)下列所有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既可形成共价化合物,又可形成离子化合物的是()A.H、O、S B.Na、S C.Mg、Cl D.N、H、O上述题的设计是对化学键、化学反应、共价键、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的.灵活应用。

二、化学教学实施自主学习的思考

1.情感激励促自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受学习动机的制约,而学习动机的强弱直接来自于情感因素。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师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十分重要,教师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恰到好处地表扬与鼓励学生,都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肯定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促使学生自奋其力。

2.优化小组促合作

合作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学生间交往与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还通过情境因素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非认知品质的提高。因此,要优化小组组合,尽量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让学习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组成一组,达到优势互补,这样小组讨论时才能充分发挥交流与合作功能,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

3.搭设台阶促发展

维果斯基的“支架式教学”提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从现有的发展水平达到“最近发展区”,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支架,通过激活知识生长点,设置合理的思维台阶,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探究等活动,使学生顺利地生成知识,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在教学中搭设思维台阶有利于学生实现在最近发展区内个性的发展和对知识的主动意义构建。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思、议、探,这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而且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也真正实现了化学教学理念中“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徐宾。化学“导学案”的有效编制与使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08)。

[2]毛杨林。化学教学“为不教而教”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03)。

7.自主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论文 篇七

一、当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概况

在当前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 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表现的最差。原因是, 他们当中绝大多数的人在三年的高级中学物理教育中极少做实验, 教师把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放在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上了。所以固然有许多的人具有很强的物理理论知识, 但是动手实验的能力极其缺乏。比如:某个学校的教师在第一堂对于大一新生进行考核的电学实验中, 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有近一半的学生竟然忘记打开电源或者是使电源接触不严而导致操作失败, 同时在操作成功的学生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固有思路进行的, 缺乏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独到见解[1]。

二、当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1. 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生严重缺乏动手操作能力。

许多的大学新生由于以前在实验中就缺乏动手能力, 再加上他自己进入大学校园后也不认真的进行实验教学中的动手操作, 所以一些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极低。

2. 学校教师重视力度不够。

现在有许多的学校和教师虽然在日常的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实验, 但是仍然有许多的关键性实验无法开展, 究其根源是学校的教学经费不充足, 无法购买一些昂贵的物理实验器具和原材料[2]。

三、当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进的方法

1.学校要加大师资质量的投入。没有强大资金作为保障, 是不可能进行新兴的教学实验方案的引入、新型实验器具的购买、大量的教学物理原料的引进、大量物理实验活动的展开。同时还要聘请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民教师来进行日常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全面的自主操作能力。

2.教师要开展层次式实验教学。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操作上要进行层次式的实验教学活动, 也就是渐进式、由浅入深的进行实验步骤、方法的指导和应用。比如:我们可以把实验的层次分为基础实验层次、设计实验层次、物理工程综合实验层次、课外研究实验层次四个方面, 在每一个方面重点的讲述一个实验的内容, 这样可以使实验有条不紊的进行。如进行示波器实验教学时, 可以紧紧的围绕关于波的概念及示波器的使用来进行, 同时还可以把以前一些分散式的实验如声速测量、整流滤波电路、波形动态观测、RC充放电路等在这里进行一个集中的优化和整合[3]。

3. 教师要主题式主动教学。

在大学的物理实验教学中, 想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可以采用主体式主动教学模式。所谓的主体式主动教学模式就是在大学的物理实验教学中, 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 进行抓主旨求精干的实验教学。在具体的操作中就是紧紧抓住一个主题不放, 联系相关的内容整合到一起, 采用引导、思考、问题式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和对于问题的深深思考[4]。

4. 教师要利用软件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大学的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学会利用现代的科技辅助实验教学。比如:在进行物理实验时, 可以借助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实验流程的模拟化操作, 以验证自己实验方案的准确性和实验的效率。

5. 物理实验教学制度的确立。

在大学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想要保障实验教学的日常化和连贯化、保障学校的许多经费对于物理实验进行倾斜, 就必须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的制度, 保证大学物理实验活动的完全展开[5]。

6. 实践化的实验教学。

在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活动课程的全面展开时, 一定要非常的重视教学实验活动的社会化实践。因为物理实验的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 并且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修正和完善。所以学校可以在每年的寒暑假都推荐出一大批的学生到全国的各个物理科研或者是验证物理实验知识的工厂企业去进行短期的实习工作, 这样不仅会锻炼了他们社会实践的能力, 更可以在这种真实的实践中验证在课堂上的实验理论知识;还可以在寒暑假的实践活动中增加一份收入。

7. 课外研究理论创新。

在大学的物理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研究和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外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课堂上的实验知识了解, 而在深刻的了解下、再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可以进行理论上的创新和再加工, 对很多的问题就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不同的处理方式[6]。

进行大学物理的实验活动改革, 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和进行理论知识的重新构建。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验的能力, 是21世纪培养全面智能化素质化人才的重要目标。本文主要就当前大学物理的概况、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概况,问题,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志君, 魏高尧, 隋成华.改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培养自主实验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06:272-274+327.

[2]李青.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深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4, 01:45-49+53.

[3]刘军山, 邢红宏, 苏学军, 张纪磊.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改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04:189-191.

[4]谢莉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9.

[5]解光勇, 施卫, 屈光辉.面向学生能力培养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大学物理实验, 2012, 02:106-108.

8.自主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论文 篇八

关键词: 生物化学   综合设计性实验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既是文明古国又是教育大国,从古至今,自主学习、终身受益一直是教育家和学者提倡的观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表述都反映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们对于教育的重视,是教育领域思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21世纪,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其基本目标是注重学生技能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每个人都需要不断摄取新的知识满足自己的需要,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然而我们在学校所学的各项知识毕业后不久便会被淘汰,因而学生必须拥有自主学习能力,不断自觉充电,才能在社会上处于不败之地。

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所占比例很大,因此如何提高生化实验教学质量始终是生化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多年来,由于受实验开设方式、实验场地、经费等因素的制约,生化实验的主体内容多是一些简单、重复、验证性的实验,训练技能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结合现有师资力量、实验条件对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改革实验教学大纲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缺乏系统科学的教学大纲,我们根据生化实验的教学目的,在强调生化基本操作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知识的更新,以及教师的科研工作,完善了生化实验内容体系,对本教研室开设的实验项目进行重新筛选,删去部分重复的验证性实验内容,保留一些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同时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生化实验中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鉴定的总体认识,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加大综合性生化实验的比例,增添较前沿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实验内容。修订之后的生化实验内容体系分为三大部分:基础实验,包括生化实验的基本操作、常规仪器的使用,基础验证性实验等;综合性实验,如酪蛋白的盐析及定量分析、酵母RNA的提取及成分鉴定等;综合设计性实验,如质粒DNA的提取、酶切及鉴定、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等。

二、改革实验教材

多年来,我室一直沿用国内某知名医学院的自编实验教材,而该教材中的实验方法陈旧,未更新补充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和方法。2014年,根据上述实验内容,我室教师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摸索,并重新组织编写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并于同年8月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通过实验教材改革,其内容体系更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三、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先讲述实验原理、过程、注意事项等,学生按照老师步骤机械、被动完成实验。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动思维被抑制,学习兴趣不高。在改革中,我们积极引入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总结点评。布置下一次实验课的预习任务时,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预习后解答,上课时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预习及掌握情况。对综合设计性实验则提前几次课先讲明实验目的,逐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引导他们查阅资料自主设计,并批改点评他们自己设计的方案。在实验操作的整个过程中要尽可能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而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验分组的规模尽可能小,如基础实验,一人一组;而对不能人手一台的实验仪器,则进行模拟或虚拟实验等。

四、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实验教学看做是理论教学的辅助课程,学生缺少必要的动力与压力,实验教学收效甚微[3]。以往,对实验内容很少进行单独考核,一般是采取在期未考试题中加入很小比例的实验内容并结合实验报告成绩作为对学生的实验考核,但这种终结性考核的方法不能全面衡量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的了解、掌握情况。为了较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理论及操作技能,制定相应的实验课成绩考核方法。我们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中的导向作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内容包括实验考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与实验考试。其中实验考试包括理论问答和实验操作两部分。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这样能较客观地衡量学生所掌握的实验知识和技能情况,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和主動性。

参考文献:

[1]周晓霞,朱网娣.改革生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1):83-85.

[2]朱素琴.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J].生物学杂志,2004,21,(1):43-45.

[3]李文娟,吴立.实验课考核方法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2:115-116.

9.自主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论文 篇九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自我中心校申报该课题立项后,首先在校内成立了以吕宝松校长为实验课题领导小组组长,由刘丽珊校长、胡三妹主任为实验课题执行组长及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实验教师组成的实验课题小组。同时,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则,要求实验教师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同时还设立了课题研究奖励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使课题小组成员凝聚成了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研究型队伍建设是课题研究的关键,为此,实验教师采取了多种形式的理论方法的培训,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做“科研”的先行者:①自我研读,做好笔记,每位教师在一学期中均自学了多本课改方面的理论书籍,并做了大量笔记。②经常开展交流活动,利用教科研组或每周课改固定学习时间围绕专题进行交流与研讨。③带着问题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不断解决新问题。④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倡教师网上学习和积极交流。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实验教师研究热情提高了,研究能力增强了。

(三)初步探索出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1、创设开放和谐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从本课题组各学期实验教师的实验研究课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被教师牵着走的现象明显少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多了。每节课的教学都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再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在课堂上,创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民主交流,达到较为开放的教学气氛。教师在课堂中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有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建构了多元学习的教学模式。

①用活动引领学习,在动手操作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②加强合作交流,在互动中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③运用探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四)教师成功地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有效学习。我们的教师努力做到:

1、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使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开掘出创新的潜质。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多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

4、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怎样当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深度;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过去,使学生学会不断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二、体会与反思

1、有效的课堂要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

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如果学生不想学,学习的收获很少,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2、有效的课堂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有时把学具的操作流于形式,为了做而让学生做。常会出现一些没有必要的操作,或者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杂乱无序,无从下手。从而没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没有得到学习的体验。要让学生在操作中取得学习体验,我们必须做到首先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其次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再次组织好有序的操作过程,最后,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3、有效的课堂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把学生推向主体,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通过自身积极的思维活动,自主参与,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 研究取得基本成就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式的研究,不但初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师教学思想的大解放,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变化之一:教师能够注重探究过程,在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探究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取知识而不是直接的把

结论告诉学生,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教师在上《厘米的认识》时,她引导学生知道测量应该使用统一的工具是这样做的:让学生们先用自己喜欢的任意一件东西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学生有的用手,有的用书,有的用尺子,有的用铅笔,然后将测量结果记下来,由小组报告人汇报。这时大家发现了问题,为什么桌子是一样的,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通过谈论,大家的得出了,测量应该用统一的工具这一教学结论。

变化之二:课堂不是单纯的“讲课室”,而是实验室。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积极进取的课堂心理环境。既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又能促进教学过程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

10.自主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论文 篇十

专项实验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立项背景

初中地理教学中,课改实验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只需学生懂得、记住,会做题,考试能拿个高分。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还很弱,处在一个敷衍的阶段。根据现在学生的学业状况,年龄特点,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为培养开拓性人才和创新性人才出力,这样才能与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发展接上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是急切需要研究的课题。该课题是在2011年4月分提出,分三个阶段研究。第一阶段:课题文献学习研究阶段 第二阶段:收集好的课例、整理、归纳阶段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结题阶段

二、本阶段解决的主要问题 老师方面:

1、课题文献学习研究

课题研究是需要理论指导的。认真学习有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能力”的文献,充分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领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内涵和实质。

2、分年级分学段将课堂中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片段、收集整理,并进行推广,3、将自己在教学时所用的自主学习的方法与其他老师的方法加以比较,选择效果好的进行推广,将自己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能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理清自己的问题,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学生方面:

1、愿学、乐学

调动并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学和乐学,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厌学、逃学的问题。

2、会学、善学 强化学法指导,使学生知道怎么学习才能省时省力效果好。在新的形势下,使受教育者掌握多样化的技能和方法

通过解决以上问题,最终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具备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学习、生活、交往以及不断促进自身发展的基本素质。

三、本课题研究的对象 范围:七八年级学生。学科:地理学科

四、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在这段时间里,我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围绕课题认真学习有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能力”的文献,充分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领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内涵和实质。拓宽视眼,本人的业务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都有了明显提高。撰写了论文《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并获了奖。(后附件一)

2、学习洋思模式提炼出其流程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能力”专项课题的载体是洋思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流程

环节1 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出示本节课三维目标

环节2(先学)学生根据目标阅读相关教材或资料,回顾所学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可以合作学习完成,不能解决的教师再讲解。环节3(后教 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不能完成的学习内 容由教师讲解。对于重点和难点教师再次点拨。

环节4(当堂训练)教师课前准备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学生先自主完成,然后学生讲并互评,最后教师再讲解学生出错比较多而未能完成的题。

3、本阶段在课堂上运用该模式的课例:(后附件二)

该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学生是课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主人,这也是我应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重要见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它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先学”,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按照老师所揭示的教学目标和自学要求,自学或互相探讨教材内容并尝试回答有关的问题。“后教”,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整理,评价并进行必要的补充、解释和总结。“当堂训练”,是指老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本节课的作业。

“先学”和“当堂训练”都是自主学习,“后教”是合作学习,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不仅如此,它还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堂上,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检测自学效果,从中发现学生在自学当中没有学懂的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学生个人解决有困难,这时,教师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此时的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也有了合作的内容(自学当中出现的问题)、合作的目的(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合作的方式(更正、讨论、教师讲评)和合作的对象(同学、老师),最后还是自主学习。

4、实施该课题学生方面取得的进步体现在: ⑴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乐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每节课刚一上课,老师就把当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用语言的形式告诉同学们,同时提出3-5个问题让同学们看书后解决。问题用课件显示在屏幕上或写在小黑板上,接着同学用6-15分钟的时间看课本,然后解决提出的问题。在这个环节让学生根据提纲在书中找答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乐学,而不是老师灌输知识。

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上课提问是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学好知识的必用方法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从而很好的解决问题。,一个相同的问题可能要同时问四五个同学,有时一个问题通过几个同学象成语接龙一样共同完成。这些对学生们认真读课本内容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提问时,提问的对象要因题而异,对于学习差些的同学,我们可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地理问题,让原来不爱学的同学通过自学,能完成这些任务,老师就要及时地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复杂的、容易出错的问题,可以叫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回答完毕后,再让其他同学再评判正确与否。这样使学生善于学习,而不是盲目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⑶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会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无论是什么学科,几乎都要讨论,因为通过看书,还有许多问题是没有解决。通过问题讨论先要让同学们几个一组进行讨论,比较后,再提问或到大屏幕前指图等,会使许多同学的思路清晰,有时还会弥补老师没有想到的情况或方法。所以教师根据课本内容、班级或个人实际情况,应该有意识地设计或组织学生尽可能多的对实际的问题讨论解决,而不是老师直接说了答案。长期坚持下去,势必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会学,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通过实验研究,我对洋思教学模式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教学目标的展示,让学生听课更有针对性,以学生思考为主,让他们积极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只要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便逐渐会发现思考中的学生最美,思考中的学生最可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够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每一个学生在我们这里都可以成才。两年的实验下来,大部分学生愿学、乐学、善学、到会学地理,感觉地理并不那么枯燥乏味,离我们并不遥远,原来它就在身边,从而对地理课产生亲切感。

五、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课题研究,我发现学生的学习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学生的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活动只停留于模仿,独立思考能力差,只注重文本知识的记忆,忽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和方法的探索。

长期以来,由于不少学校在初中把地理当作“副科”,地理课由其它学科教师担任,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生吞活剥。加之现在初中升学地理选考,因此地理学科基本处于被排斥、被忽视地位。导致许多学生错误认为地理是一门“副科”,学好学坏无关紧要,或只为考试而学习,因而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动力和方向。学习上“懒散”之风普遍,许多重要地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不注重记忆,不求巩固,作业马虎潦草,甚至抄袭。在我国现行的教学体制下,学生从初中开始,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自觉不自觉的产生地理是一门副科的错误认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根深蒂固,从而在学习的时间分配上,潜意识的对地理学科的关注很少。这样的学生没有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内在需要,也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明显影响其思维与主观能动性,由此也产生以上问题 ⑵语言表达能力差,支离破碎,思维混乱

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达上的欠缺主要有:审题不清、答非所问;语无伦次、条理不清;重复啰嗦、角度单一;隔靴搔痒、不得要领;表达随意,辞不达意。文字组织能力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不清;不能正确使用地理专业术语;知识迁移能力差;知识结构体系不完整;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系统性而导致对知识提取存在障碍等。在做地理题时,往往出现学生知道了却不一定能表达出来,表达出来了不一定准确,从而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优”的现象。

⑶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差,只记住了地理事物是什么和在哪里,却不善于思考为什么,进而也就不会应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等。

大部分学生认为地理学习无需太多理解,或根本不必理解,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 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机械刻板的学习地理,思维不够灵活,缺少灵活应用能力和分析比较综合能力。同一题目,只需稍加变通,学生不知如何下笔。

●重文轻图,机械分割。不少学生的地理学习是脱离地理图表的单纯的文字记忆,使大量的地理数据和信息落不到实处,结果只能事倍功半。

●知识迁移弱,前后连贯性差。主要表现在缺乏学科间的交叉联系和学科内的纵向、横向联系,知识点零散孤立,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创造思维能力弱。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缺乏独立见解,创新能力和应变素质。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存在不小的问题,机械记忆的多,思考的少;按教师要求的多,自己思考总结的少等问题。

六、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通过课题研究和实施,需进一步验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我设计了问卷调查,在所带班级中发放,调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问卷(包含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方式的问卷),共8个问题,目的是想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情况。

从“学生地理自主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的方式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后附件三)附件一:

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 石嘴山市第七中学 侯桂荣

新课程改革中地理仅以3%——4%的比例被列入了综合课。那么如何在初中阶段仅有的课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了解和掌握地理这门学科的知识,也成为每个地理教学工作者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手材料。在教学中首先要教育学生重视教材,会读、会用教材。地理教材包括课文内容、插图、读图回答、“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活动栏目。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是读懂教材,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了解知识间的前因后果及内在联系。阅读教材简便易行,让学生做起来难度不大而有趣,费时不多而收获大,学生也乐于自学、勤于自学。具体做法主要有:

(一)指导学生阅读章节目录。在学生阅读章节目录以前,先要向学生交代初中地理教材的编排体系,那就是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在此基础上阅读章节目录,了解本学期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便于学生对知识结构有初步的认识。

(二)通读教材。要求学生用一定的时间通读教材,大概了解本学期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内在联系,领会课文的基本思路,对老师的讲解心中有数,学习的自信心就会树立起来,就会保持积极的主动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三)采取多种形式精读教材。针对教材的不同内容,阅读方式要经常变化,可以采用默读、集体朗读、分组朗读、个别朗读、教师朗读等多种形式。例如我们在学习《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时,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分别朗读北极地区、北冰洋和南极地区、南极洲,无需更多的语言和讲述,南北两极的地理差异明显显现,同时也便于学生记忆。再如学习分区地理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南北方生活习惯的不同,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然后让学生说出他们在吃、住、行、以及群众运动项目上的不同点,进而引导学生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达到消化教材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初中地理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以图释文,再配以工具书——地图册,相得益彰。

(一)指导学生学会读图。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读懂地图是培养学生空间概念的重要途径。每一副地图首先让学生看懂图例,搞清地图的方向、比例尺,然后采用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的读图方法,找出自己需要的内容,观察其位置、特点,找出与之相关的地理事物的关系,建立起空间概念,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出地理成因分析和规律分析。

(二)培养学生用图能力。读图的目的是用图。根据要求让学生读图,然后进行填图、拼图、绘图的练习,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的技能,把知识落实到图上,达到会学、学会、会用的目的。另外,会用地图反过来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学习区域地理这一章时,先让学生看地图册相关内容,学生可以看出各个地区的范围、山河大势、矿产分布,甚至是人文景观,这样无需太多的语言描述,只通过读图学生已基本了解各个地区的概况。教师经常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这样用图,就能培养学生的这种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能力,使学生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灵活自如地运用地图,正确分析和说明地理问题。

三、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新知识不断增加,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并能学以致用是自主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时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如在学习区域地理,分析辽中南工业发展的优势及未来发展方向时,就要联系前面学过的资源(煤、铁、石油)及其分布,使学生明白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丰富的资源,才有发展工业的优势,接着再引导学生分析未来工业发展方向以及可持续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就会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

当然,在这一问题的具体操作中,要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既不能把时间都给学生,也不能教师全部包办。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要参与学生学习和讨论的全过程,积极引导、疏导、诱导学生分析问题,然后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一学习方法。

四、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

地理课中许多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走出课堂,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诸如采集地理标本、搜集地理数据、野外实地考查、乡土地理调查、编排地理板报、组织地理竞赛等让学生感受到活生生的现实教育,从而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思考各种现象,让他们切身体会知识的价值与运用。这种亲身体验的学习,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增强其责任感,从而落实到行动中自觉地去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课教师应当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易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争论性的话题或社会热点问题,要求教师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资料的收集、话题的选择、活动方式的确定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等;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驾驭课堂能力。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见效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贵在持之以恒。教师需要创设一些机会让学生实践,练习自主学习过程,必须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和时间。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在教学各环节上尽可能地减少讲授的时间,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把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附件二:

七年级地理《海陆变迁(2)》

师:大陆漂移的畅想曲,给我们描绘了一部惊心动魄的地球演化史,使人们正确地认识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形成与发展。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板块运动的知识:第四节《海陆变迁(2)》。我们的学习目标是(投影):

一、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能够说出是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学习指导

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需要大家认真紧张的自学,下面看自学指导(投影):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34—37内容。8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看谁完成的速度快,效率高。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2.全球共分为几大板块?分别是哪几大板块?哪些板块交界?

3.科学观测结果表明珠穆朗玛峰还在不断升高,你知道它升高的原因吗? 4.火山喷发与地震是怎样形成的?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主要集中分布在哪? 5.地震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

过度:(8分钟)时间到了,自学内容完成的同学请举手。很好,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看法。

四、后教,即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点拨

引导: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分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那么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呢?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是由大小不同的板块构成,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过度:板块构造学说的第一个观点告诉我们,全球是有大小不同的板块构成的,那你知道全球共分为几大板块?分别是哪几大板块?哪些板块交界?

2.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基本上由大洋组成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其中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交界。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相交界。

过度:好,板块构造学说的第一个观点我们已经很清楚了,那第二个观点“各个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它们是怎么运动的?来看第三题。3.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

过度:地球上有很多奇特而且壮观的景象,比如火山、地震,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我们来看第四题。

4.地球内容灼热的岩浆岩着地表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景象壮观的火山喷发现象。地球内容能量的释放往往使地壳中的岩石产生断裂、错动从而引起震动,形成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过度:5.12纹州地震,我们并不陌生,这次地震给我国特别是四川同胞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谁来说说地震对人类的影响? 5.地震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心理、财产等造成伤害。(此题学生自己发挥即可)

五、巩固记忆

师:本节课的知识点就是这些了,下面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背诵自学指导第1、2、4题,8分钟后抽查记忆效果。

六、检测,抽查记忆内容(要求人人过关)

七、当堂作业 师:请大家合上课本认真做《基础训练》第一、二、三、四题,时间为15分钟,15分钟后比谁能得满分。

附件三:问卷调查

“学生地理自主学习情况的问卷”

1.你认为自己地理学习自主权处于哪一种状态?

A 受到充分尊重 B 有一定的自主权 C 基本上没有自主权 2.你希望自己怎样地理学习?

A 听老师讲解 B 老师讲为主,自学为辅

C 自己地理学习,有地理问题再向老师或其他人请教 3.你个人的地理学习主动性如何?

A主动寻找并完成地理学习任务 B主动完成地理学习任务 C不得不完成地理学习任务 4. 你上课的思维状况是

A紧紧跟着老师走 B带着疑难地理问题听讲 C只听重点和知识要点 5.你参与课上讨论的情况是

A 经常参加 B有时参加 C 偶尔参加 6.在上课时,你习惯采用那种方法做笔记? A 不停地记笔记,课后再复习B 认真听老师讲解,偶尔记笔记 C 只听老师讲解,从不记笔记 7.你认为自己的知识、本领主要来自 A 老师的讲授 B 自己独立地理学习C 父母及社会 D 不同的学科情况不

8.如果地理老师上课让你回答问题,你会怎样?

11.自主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学与实验结合 初中物理 自主创新 学习

学与实验结合教学的特点所谓学与实验结合,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下简称“四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

(一)学与实验结合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因材施教,切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课的容量是指一节课内运用新概念、基本规律、技能、科学方法的多少。高密度思维是指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若比较多的采用学与实验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

学与实验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由于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自己做实验,还可以讨论讲述,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学与实验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阅读教材,实验现象观察不清楚时,也可以反复做几次,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同样,由于可以自定学习步调,优秀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展开,自己可以学得深一点,多学一点。可见,学与实验结合不仅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能力,而且解决了将课堂教学统得太死,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能因人制宜的弊端。

学与实验结合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学与实验结合,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验證性和测量性实验,一般都安排在新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之后进行,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则往往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往往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学与实验结合的教学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边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学与实验结合课一般安排在教室里进行。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与实验结合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进行学与实验结合教学的形式可以根据教材、学生以及器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它可以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学,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也可以安排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用来建立物理概念或得出物理规律,作为学生辨疑解难的一种手段,起到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解决疑难问题的作用;还可以安排在下课前的几分钟,作为复习巩固之用。在教学时间上,可以用一整节课时,也可以用半节课或几分钟。总之,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可能灵活掌握,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

学生认识事物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形象的感觉和知觉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教学要适应和促进这个过程,就要加强直观教学,例如:在教学生“功”这一章,对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三个概念容易混淆。我设计了一堂比赛形式的实验课;比比谁做的功最多,谁的功率最大,谁的机械效率最高。每个同学都把五块砖以最快的速度从一楼跑到四楼,测出自己的做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实验由学生自己设计案,自己进行测量、记录、计算、设计表格填数据。学生通过对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确凿数据进行回忆、对比、联想、分析,终于明白了道理。这比我在课堂自己演示,枯燥讲学要好得多。这样,在教师演示的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实物,如“摩擦”一节,教材用推大衣柜的方式导出,教室里没有,但有电视柜,因此,让学生推电视柜来说明,学生用亲眼见到的实验现象总结规律 ,记忆势必深刻,又如“杠杆”一节,可利用教室中的扫把,请几位同学上讲台扛起来,然后改变扫把的不同位置放在肩上,让其感受用力大小变化,增强了实验的真实性和机动性,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很多,提倡多观察、多分析,对学习和巩固物理知识很有必要,这也能时时记起,不会遗忘,自然界的电闪雷鸣,雨后的彩虹,太阳光的色散,冬天人们呼出的“空气”,汽车的发动,发光的电,照相机照相,工人利用杠杆把很重的东西滚上去,都离不开物理知识。我叫学生多观察,随时联系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其中的道理,这样,既能让他们掌握课本知识,又能让他们开阔眼界,还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回答问题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也不可能与你的标准答案一字不差,因此,我总是先肯定他们回答正确的一部分,再帮他们分析不足部分,或经过学生讨论共同分析学生为何错的那部分,而不是一概否定他的答案。这样,他们就有勇气回答下一个问题,积极参与老师的教学,不懂就问。老师做到上课随和但不随便,学生也能在老师的肯定和赞许中自主学习,学习积极性就会更高。

12.自主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篇十二

一、传统式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我国沿用多年的一种实验教学模式和体系, 它在实验内容上强调严格的二级学科框架, 即相对独立的、因循渐进的模式。该模式将化学实验内容划分为无机、分析、有机和物理化学实验等。有规定的项目、实验时间、操作步骤、标准结果和实验报告书。教师准备好所需一切, 学生没有自主、选择可谈。

二、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见图1) 是针对“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封闭性弊端而提出的,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拓展知识面, 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的职能由传授型转变为指导型, 学生由被动接受角色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探索的主体, 是原化学学科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建立的实验教学模式, 在本科教学评估中受到了好评。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开放。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实验室开放, 更重要的是实验项目、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评价等环节的开放。

2.实验教学内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以分层次、模块化的实验内容体系为其主要特征, 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段内、在规定的模块中选择实验项目和实验时间。依据实验对象和教学目的, 按照化学一级学科实验教学内容, 分三个模块设立。[2]

第一模块为基础性实验, 这一模块是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基础, 并为下一层次的模块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模块为综合、设计性实验, 侧重点是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综合设计性实验中, 项目的整体性由螺旋式的循环实验过程来构成。对实验结果的要求较高, 但是更重视的是实验过程。所以开放式实验教学中, 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的整体性和联系性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第三模块为研究性实验, 学生以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为基础, 和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 查阅相关文献, 选择实验课题。

3.效果。开放式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与人合作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可操作性。但是, 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概念和体系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实验内容的开放局限在一个模块范围内, 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模块之间的联系与界定是人为的, 其相互关系也比较脆弱, 循次而进有余, 而凝练和整合不足。

三、自主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自主实验”是学生根据自己本身的水平和兴趣, 在较大范围内自主选择题目、设计方案, 独立的安排时间完成的一种实验教学方式, 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上。自主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见图2) 就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为中心,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 把各个实验教学模式中的专业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研究型实验、创新型实验和论文型实验等多种实验形式综合为一体, 供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设计和独立完成的实验教学模式。

(一) 自主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特色

1.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开放度和更高的自由度——不仅是实验时空和实验项目的开放, 而是教学资源和实验内容的开放, 成绩评定也将随之更为灵活;

2.学生对实验内容的选择范围——在更广范围内选择实验内容, 而非单一模块中实验项目的选择;

3.实验方案的自主设计——在其他模式中是没有的、崭新的形式, 符合实验教学改革方向;

4.能够促进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互动;

5.能够使实验师资、设备和场地资源实现优化组合, 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6.能够促进凝练学科特色——实验教学是学科特色的一种体现, 学科特色的培养对象是学生, 所以学科建设是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 应该同时反映学生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自主型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交叉点, 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凝练学科特色的创新基地。

(二) 构建自主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对策

1.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引导、合作”作用

因为实验项目的多样化、综合化, 从选题、方案设计、准备、实验到总结的全过程中, 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师要一一予以启发、引导和协助解决;充分利用教师的科研课题, 教师的科研项目是最有效、低成本, 且能够反映学科特色的教学资源, 且围绕研究课题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进行研究, 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实验教学必然发生某种关系与联系, 这对实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2.实验内容选择范围的界定

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选择范围是实验内容模块, 在自主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中没有这种界定, 而是要靠“学生的兴趣—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科的特色与优势—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等多方面、多层次上的协作来界定。学生在低年级时主要培养基本实验技能, 进入高年级则可进入“基础实验—开放实验—毕业论文”实验教学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3.实验成绩评定

自主开放式实验允许实验的失败, 鼓励敢于探索的精神, 注重得出结论的过程;没有实验项目数的限制, 所以学生和学生之间没有可比性。成绩应该是对实验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实验项目设计水平、查阅和综合文献资料的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评价结果。评价方法上, 可采用学生、教师和“教师+学生”三个层面上评价结果的总和评定, 使对学生的评价公开公正, 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挥。

4.实验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为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需要建立一套实验教学保障体系。建立与实验教学体系相适应的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实验室结构体系, 即“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实验室+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科研实验室体系;充分依托学科优势开展实验教学;并加强教学实验室与科研实验室的联系, 实现科研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 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

5.实验教学实验管理队伍建设

要培养一流的人才, 必须有一流的师资, 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是自主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根本保证之一。组建以课程组为纽带的教学团队, 如化学基础课程团队、实验课程教学团队、合成化学教学团队、环境监测与分析教学团队等。通过教学团队, 优化课程设置, 协调教学内容。另外, 还需注重的是青年教师的培养。

除此之外, 学校各相关部门的鼎力相助和政策方面的倾斜是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总之, 实验教学体系、开放的实验室体系、优秀的教师队伍和学校的政策、投入是构成完整的、可操作的、高效率的化学实验教学的前提。

四、结语

在研究传统式、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基础上, 提出“开放+自主”的自主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与其他模式相比, 具有更大的开放度, 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引导, 学生完成”的教学理念, 有效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凝练学科特色。

摘要:在研究传统式、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基础上提出自主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阐明了自主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的概念和特色, 并提出了构建自主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实验教学,化学,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自主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易红.高校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 (2) :1-4.

13.自主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论文 篇十三

邹城市匡庄中学 课题组

本课题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索中发展,达到了预定的研究目标。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及观点

1、构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实验与研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进行的,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构建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基本模式,即:创设情境、激活思维——自主探究、构建新知——汇报评价、体验成功——分层练习、拓展创新。教师通过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按照要求自主学习、课本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并标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不明白之处,在分小组合作交流中解决,通过小组内相互讨论、相互交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在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适时组织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并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自得出的结论,最后抽象概括、揭示本质,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是地,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体会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分层练习时,不断设置思维障碍,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通过自学、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2、学生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增加了学生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求知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仔细观察、实验操作、积极探究、主动思考、互动交流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分辨实质,启发思维、突破重难点,提高学习实效。同时,改变了学生以单一的书本为主要知识来源的狭窄渠道,构建出开放性课堂,使学生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在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里,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形成实验教师的改革意识,改变了教师行走方式。

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学定教、以改促研、教研并重”的原则,实验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制作并应用各类教具、学具、课件,广泛使用多媒体,熟练地掌握了操作技能,提高了应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能力。变革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改革了教师的行为方式,特别是实验教师行为的改变带动了广大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形成积极改革创新的意识,科研型、专家型、学者型教师不断涌现,在校内逐步培育出一支作风过硬、改革意识浓厚、钻研精神强烈的科研队伍。

4、学校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摇篮,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了更广阔的平台。创新在于不断超越,进步依赖于实践和学习的互动,没有实践、没有学习活动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是学生得以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已动手制作学具、观察、构建新知、探究新知,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提高。

二、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本实验主要采用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研讨法、课堂实验、经验筛选、归纳总结等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谈话、问卷等形式,摸清学生实际情况,收集存在的问题。

2、比较分析法:通过互听互评活动,比较分析,相互取长补短,实现教学相长。

3、研讨法:召开专题研讨会,及时沟通信息,展示成果。

4、课堂实验:选取实验班级和对比班级,获取实验数据资料,创新处理,从中发现新现象。找到新规律。

5、经验筛选:通过实验对比,来发现实验因素对不同水平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实验效果是否显著。

6、归纳总结:针对筛选的各实验阶段的初步经验,归纳总结出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的辅助教学的最佳模式。

上述方法的创新性表现为:

1、研究过程中,突破原有方法的局限性,不满足于现有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断拓展创新,归纳概括出新的理论、方法,能从新的角度、深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2、针对新问题,能改变传统思维方式(静态思维、正向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运用新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动态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分析处理新问题。

三、实验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在实验过程中,以学生自主构建新知,合作探究疑难问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综合活动的形象、生动、高效取代了传统口授的单调、抽象和低效,使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课堂结构、教学手段、学习方式、师生关系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实验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也加速了教师课改和科研的步伐,更新了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切实提高了课堂实效。

四、学术价值应用价值的自我评价

1、本课题的研究适应了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亟待研究的现实任务。

我们确定以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探索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能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观察、操作、探究、交流等融合在一起,将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开展分析、操作、实验、研究等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获得人类认识的丰富成果,也获得人类认识过程的思考方式和方法,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使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2、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学生发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育的根本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课程改革与构建都在关注学生可持续性的发展,因此,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实验与研究,首先应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等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课题的实施达成了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一终极目标

在实践活动中创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手段,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没有人类的自我超越,就不会有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教育活动更要促使学生敢于思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造就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人才。在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之一。开展这方面的探讨研究工作,能创设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学习环境,对于突破课堂教学经验层次和传统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也是值得探讨的热点。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进行,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于创新,为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教育责无旁贷的义务,学校理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摇篮。

五、成果的社会和校际影响

1、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学校全体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有助于推动课堂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同时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

2、课题的深入持续研究,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尤其是在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得到加强,实验为学生的发展构筑了广阔的平台。

3、通过课题研究,推动了教改科研之风,深化了校本研究,提升了教师素质,一批县级教学能手、优质课执教者涌现出来,各级各类论文发表或在评选活动中获奖,教师的理论水平大大提高。参加实验的班级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2003年至2006年我校整体教学工作成绩一直保持在全市农村中学前3名。

六、实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1、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到先进的教育理念上来,要加强引导、深入学习、确实将新课程改革深入持久进行下去,将新课程改革落实实处,让先进的理念作改革的先

导。

2、教学改革中放不开学生,不能够完全把问题放给学生去解决探究,因此要立足“自主”,特别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情感态度,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积极调整“引探”策略,激活学生思维,努力达到学生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发展的理想境界,构建出真正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3、合作交流的形式单调——单纯以小组合作交流,应扩展交流形式,可适当调整了小组成员或打破小组界限进行交流,交流的形式要多样化,探究的广度、深度应不断拓展。

4、要再次完善评价标准,科学客观地计量学生在不同学段取得的成绩、获得的进步,以便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鼓励,取得更大的成功,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成效。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授课方式,给学生较大的施展空间,而教师对教材、授课方式的把握难度由此而增加,对教法的选择呈现出多样性,教师对课堂的操作显得不系统、不连贯,理想的课堂设计与实际操作效果有些差异。

6、新的授课方式可能由于学生潜质的差异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今后应注重鼓励基础较差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避免差生更差。

上一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下一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