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江苏三市一县学习考察报告

2024-10-09

赴江苏三市一县学习考察报告(共9篇)(共9篇)

1.赴江苏三市一县学习考察报告 篇一

5月25日至29日,在市委于书记、刘市长的带领下,赴滨州、潍坊、临沂三市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考察学习。在这有限的五天里,我们参观了一些园区、企业、学校,听取了所到之地领导关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经验介绍。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更重要的是我们吸取了很多有价值的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经验,这些地区思想解放程度之高,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城市环境建设之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的确确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他们的许多发展理念和工作措施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此次考察对我触动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敢想敢干,大抓规模,思想解放引领经济发展。

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速度是以思想解放的程度为先导的。唯有思想解放才能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才能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因此,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发展的速度。从所考察的地方看,他们的思想观念新,发展的理念十分精深。

一)解放思想,敢闯敢试,膨胀规模,瞄准世界。

发展经济及社会事业必须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目前世界上纺织能力最大的魏桥创业集团,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把目光瞄准了世界,他们极力膨胀公司规模,现在集团下辖魏桥纺织、魏桥热电、魏桥铝业三家子公司,形成了以“纺织—染整—服装”和“热电—金属冶炼—金属压延加工”为两翼的产业格局。目前魏桥集团占地1000公顷,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规模。只要拥有了规模,就有了企业发展的强大后劲。山东晨鸣纸业集团在“内抓滚动式发展,外抓低成本扩张”战略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大了占地124万平方米的晨鸣工业园的建设力度,抓好重点项目的建设,极力膨胀集团规模。费县正在建设中的特大型火力发电项目,分四期建设,投资50亿元的一期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投资100亿元的二期也已正式启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72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投资50亿元的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经建成投产,引进意大利技术的二期工程正在实施,全部工程建成后,公司销售收入可达到10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医药基地之一。这些企业无疑是站在了发展的最前沿,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机遇意识,精于运筹,善抓机遇,抢抓机遇,才一次次抓住了“赚钱”的机会。他们将目光已经瞄准了世界,“建就建最好”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共识。由此可见,敢想敢做是一个优秀企业家必备的素质之一。

二)坚决克服“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

从表面上看,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是差在指标和数字上,但其根源是差在思想观念上: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稳妥有余、开拓不足,怕担责任、怕冒风险,大局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够。由于缺少干大事业、求大发展的气魄,因而放不开手脚,迈不开脚步。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此行所参观的魏桥创业集团、潍柴动力、寿光晨鸣集团等企业不仅在国内企业界掷地有声,在国际上也是响当当的名号,但是通过交流与观察,他们还是远远没有满足现状,他们一直明白自己的缺点在哪里,这种思想很重要,正是这种永不满足的竞争意识,使这些大企业屹立不倒。

二、企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氛围。

搞好、搞活一个企业,需要好的机制、好的产品、好的班子、好的干部队伍,纵观各个著名企业,都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优秀的领导班子和过硬的产品质量。

一)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机构职能。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包括政策优惠、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环境营造等等。目前,残酷的市场竞争,让各大企业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只有政府领导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企业才有可能越过一道又一道的门槛。XX年临沂市降低门槛,放宽政策,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使得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0.5%,有力的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二)要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企业发展的直接执行者是经营者,如何调动广大经营者的积极性,成了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经营者的积极性高了,就会在工作中投入极大的热情,就会引领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企业发展越好,经营者的积极性就越高,如此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鲁南制药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企业发展到现代化综合大型制药企业,这与经营者高度的积极性分不开的。

三)企业扩张规模,必然要占用耕地。如何调动占地农户的积极性成了首要问题。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中国要富强,归根结底是要看工业。如何在工业与农业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无疑成了重中之重。企业扩张规模,形成规模经营,必须让农民改变陈旧观念,从长远利益出发,支持企业扩张,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准备充足的后劲。

四)必须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发展的不法分子。当前,经济发展总的趋势是好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仍然会有一些不法分子出来捣乱。在与兄弟企业交流时,他们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对此,政府一定要出面,严厉打击邪恶势力,为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努力抓好招商引资,解决发展资金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招商引资成了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纵观各发达地区,无不是招商引资显有成效,我市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也同样离不开招商引资。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政府要始终树立敢于吃亏、善于吃亏的意识,将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区域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上新台阶的突破口。政府要更新观念,做好服务工作,让客户投资放心。在滨州,莱钢投资好几个亿建设会展中心,政府出让给莱钢XX亩地让其开发,这是非常精明的打算,XX亩地的开发,莱钢又需要投巨资开发。政府却是一举两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努力解决改善我市投资环境,让客户愿意来我市投资。由于地理位置局限,我市一不靠海,二不靠山,如何吸引客户,成了关键问题。俗话说“栽下梧桐树,不怕飞不来金凤凰”。潍坊开发区一划就是上百平方公里,为改善投资环境,政府投资8亿多元,修建了长80余公里的路,同时加大了开发区生态建设,加之政策优惠,很容易就引来了大量客户。现开发区民营企业已达到288家,仅XX年就引进项目30多个,总投资40多亿元,极大的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为我市的发展树立了一个典型。

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视高科技项目的引进。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的研发离不开市场,市场的竞争就是人与科技的竞争,就是用人的智慧来研制科技产品,新的科技产品才是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有了人才的支撑,新产品才会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新产品的开发是企业保持旺盛活力的因素,科技创新更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地带动新产品的开发,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才能形成特有的竞争优势。

一)我市高科技人才匮乏。众多大型企业都与高校联手,力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让我们看看鲁南制药的科研实力:公司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产业”,设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联合组建了“鲁华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山东大学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联合组建了“超临界流体技术研究所和天然药物研究院”;同时还与全国36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常年科研合作关系。如此雄厚的科研实力,然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鲁南制药强大的生命力。

2.赴江苏三市一县学习考察报告 篇二

望城、宁乡两县同属湖南长沙市辖县, 工业经济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综合竞争力强, 均列中部六省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十位, 其中宁乡县跻身2008年度全国百强县。与长沙县、浏阳市号称“县域经济长沙四小龙”。近年来, 两县发挥比较优势, 抢抓发展机遇, 致力扩大开放, 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 县域综合实力强, 城乡居民收入高

望城县总面积946平方公里, 现有人口53万, 辖15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2008年, 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4亿元, 同比增长16%,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亿元, 增长3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亿元, 增长15.9%;财政收入14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6200元和7150元。2009年第一季度, 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7亿元, 同比增长26.6%;财政总收入2.85亿元, 同比增长38.34%,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8亿元, 同比增长44.6%。宁乡县总面积2906平方公里, 人口132万, 辖33个乡镇、2个经济开发区。2008年, 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2亿元, 增长15.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4.3亿元, 增长13.7%;财政总收入14亿元, 增长29%;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3元, 增长17%, 农民人均纯收入6919元, 增长18.2%。2009年第一季度实现GDP69亿元, 同比增长15%;财政收入5.6亿元, 同比增长3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6亿元, 增长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69亿元, 增长1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48元, 增长17%。

(二) 工业主导地位突出, 项目投入支撑有力

两县均坚持工业强县战略, 以项目工作为核心, 将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有效投入的重要途径, 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望城县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0亿元, 增长4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亿元, 增长43.3%, 工业对县域经济贡献率达49.7%;2002-2008年, 望城累计引进落户项目448个, 工业项目268个, 其中上市公司15家, 投资150亿元的长沙电厂、投资30亿元的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和投资28亿元的晟通科技以及金龙铜业、中航起落架等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14个、过亿元的项目66个, 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4家。宁乡县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20亿元,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38家, 总产值314亿元, 工业对县域经济贡献率达60%。2006-2008年, 宁乡新增规模项目911个, 其中, 5000万元以上项目159个, 投资超百亿元的三一重工、中财集团等亿元以上项目65个, 实际到位县外资金319亿元, 其中外资2.8亿美元。宁乡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上提出了“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惟一选择, 把项目工程建设作为发展的惟一载体”的战略思想, 定位于全球范围招商, 定向于珠三角、长三角引资, 定点于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 突出引进战略性项目, 用“两个唯一”创造了宁乡发展的辉煌。

(三) 平台建设力度大, 产业承载能力强

两县分别投入3.2亿元、3亿元高标准建设金城大道、金洲大道, 与长沙由“多点对接”到“全面融入”。宁乡县坚持现代中等山水城市定位, 做到建设有聚有拓、布局有开有合, 通过成立城投公司等融资平台, 在“十五”期间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46亿元, 县城建设区面积由2003年不足8平方公里拓展到2008年28平方公里, 县城人口由10万增加到23万, 城镇化率达40.2%。望城经开区由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湖南省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和湖南省台商投资区组成, 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 入园企业90余家, 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财税收入5亿元。宁乡经开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 由中小企业发展园、食品工业园、服饰工业园、制造园构成。目前, 园区引进企业140余家, 合同引资超过100亿元;启动105个项目工程, 建成投产企业68家。

(四) 农业产业化程度高, 现代农业发展快

两县都坚持农业特色化、特色规模化、规模专业化, 致力引进牵动性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望城县先后引进了旺旺食品、光明乳业、亚华乳业等国内知名企业, 2007年, 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2家。宁乡县精心打造宁乡猪、温氏鸡、沩山茶、超大菜等优势农产品品牌, 先后引进了温氏集团、北京资源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泰国正大集团现代化生猪养殖工厂等项目, 建成8000亩超大蔬菜基地。2007年, 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190多家, 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 52家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38亿元, 实现利润5.2亿元。2008年家禽出笼4050万羽, 居全省第一。肉猪出栏225万头, 居全国第四, 成为省级生猪储备基地。

二、收获和体会

(一) 科学对比找差距, 发人深省

与望城、宁乡相比:第一, 总量不大、发展不足是长丰存在的主要差距。2008年长丰实现GDP98.5亿元, 财政收入7.73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2亿元, 分别是望城、宁乡的53.5%、34.9%, 55.2%、55.2%、56%、35.7%。第二, 农民收入低、城乡消费市场活力不足是长丰的薄弱环节。2008年, 长丰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 人均消费额1908元, 分别是望城、宁乡的64.3%、66.9%、39.1%、30.3%。第三, 长丰投资总量在安徽省处于前列, 但力度不够强。2008年, 长丰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6亿元, 分别是望城、宁乡的63.7%和74.9%。为此要把存在的差距看作是发展的空间, 要有后来居上的雄心奋力赶超。

(二) 科学发展出成果, 催人奋进

望城、宁乡两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取向, 以新型城市化为目标, 立足先导区建设总体规划, 整合提升现有规划成果, 加速县域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规划编制, 突出重要地段和节点的规划设计, 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共融、人居环境优美、人文生态协调的科学发展体系。2008年望城县森林覆盖率达36%, 城镇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城镇建成区绿化达到40%,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宁乡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5%, 其中城区绿化达到35.9%, 城区人均公用绿地面积达到8.29平方米, 被授予全国文明县城称号。

(三) 科学发展主战略, 令人鼓舞

长丰与望城、宁乡在发展上有差距, 但可学可比性较强。从地理位置看, 区位相同。都属于省会市辖县、城郊县, 同样具有10分钟上高速、半小时进市区的区位交通优势, 都与省会城市实现了多点相接、互通互融。从发展思路看, 思路相近。望城提出实施“融城强县、工业兴县、创新先导、产业提升”四大发展战略;宁乡提出实施“兴工强县、特色强农、三产活县、融城提质、交通先行、资本运作”六大发展战略;长丰始终坚持“快工强县、三产兴城、优农富民、融入合淮、与市俱进”的发展思路, 都是主动对接融入省会城市发展, 都是坚持以工业为主导统筹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都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科学发展。从发展历程看, 态势相似。2003-2008年, 望城县GDP从2003年的60.9亿元增至2008年的184亿元, 年均增长24.7%;财政收入从2003年的3.29亿元增至2008年的14亿元, 年均增长33.6%。宁乡县GDP从2003年的99亿元增至2008年的282亿元, 年均增长14.5%;财政收入从2003年的4.4亿元增至2008年的14亿元, 年均增长25%。长丰GDP从2003年的25.6亿元增至2008年的98.5亿元, 年均增长30.9%;财政收入从2003年的1.76亿元增至2008年的7.73亿元, 年均增长34.4%。长丰与两县GDP和财政收入均实现了五年翻一番甚至翻两番, 经济发展都是以速度赢得增量, 以增量壮大总量, 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

三、长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 进一步解放思想, 创新科学发展新境界

面对发展现状, 长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 强化危机意识, 增强跨越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克服畏难不前的心理, 始终保持奋起直追的精神状态;摒弃因循守旧的观念, 强化创新意识, 真正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在努力实现“三年倍增、跻身十强”阶段性目标的同时, 要跳出省外看长丰, 放眼中部找定位。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在科学发展上进入认识和实践的新境界。

(二) 坚持工业立县战略, 打好发展组合拳

工业不强、企业不大、载体功能不完善的县情决定了长丰必须狠抓工业发展。要牢固树立发展为上、投资为本、项目保证的理念, 找项目、跑项目、上项目、运作项目, 力争在大项目上有大突破, 按照“一二三产业一齐引、大中小项目一齐上”的思路, 整合各类招商力量, 实行县领导驻点招商、驻外联络处、乡镇和县直单位捆绑招商制度, 构筑“上下联动、合力招商”的工作格局和“领导抓、抓领导”的工作机制。要下大力气招引大项目, 对大项目明确县级领导和专人跟踪联系, 紧盯不放, 促成建成投产。要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作重点, 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规模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 走出一条长丰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充分发挥城间县的区位优势、“五湖连珠”等资源优势, 加快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抓住合肥提升交通枢纽地位的历史契机,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吸引合淮市民“住在双城”, 促进房地产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三) 加快平台载体建设, 全面融入滨湖大城市

3.赴江苏三市一县学习考察报告 篇三

本站

现代商业步行街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仅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而且对提升城市内涵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国内发展的情况看,现代商业步行街已经成为弘扬商业文明、示范诚信经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浓缩历史文化、体现地域特征的集中亮点。为了进一步推动“商贸东莞”工程的实施,加快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今年4月底,由市经贸局陈桂明局长带队,组织了局有关科室的同志与莞城、南城、万江、大朗、常平、长安、虎门等镇街的分管领导、经贸办主任以及市糖酒集团、南城富民商业步行街的负责人共14人组成考察团,先后赴重庆、成都、西安等地考察商业步行街的发展。考察团分别与三地主管商贸的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听取了对方关于打造商业步行街,发展商圈,推动商业集聚区建设的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了重庆的观音桥,成都的春熙路、琴台路、锦里古街和西安的西大街、回坊文化风情街等商业步行街以及以商业街为重点形成的商圈,其中重庆的观音桥和西安的西大街已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著名商业街”,成都的琴台路被命名为“中国特色商业街”。从考察的情况来看,各大城市商业街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在打造商业街,发展大商圈的过程中体现了“规划起点高、统筹力度大、开发模式新、文化融合好、政策制定早、管理机构全”的特点,形成了以商业街为重点,以“大商圈”为重要抓手的“大商贸”的发展模式,商业街的建设对推动当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市借鉴学习。

一、三大城市商业步行街及商圈发展概况和主要做法

(一)发展概况

重庆市。2007年,重庆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2.5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1.23亿元,同比增长18.4%。近年来,重庆市把加强商圈建设作为推动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中央商务区、主城商圈、区县商圈、中心镇商业中心四个层次,构建了层次分明、特色突出、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流通功能完善的现代商业设施网络,形成了“多中心、组团式”的商业格局。这次考察的观音桥商圈位于重庆江北区核心区域,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平方公里,是集商业购物、商务办公、金融贸易、总部基地、文化娱乐、生态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服务区。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按照“高品位打造、精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优质化服务”的理念,以7.5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吸引社会投资近200亿元,实施30余个项目,成功处置了十余幢“烂尾楼”,盘活商业设施面积5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商业设施面积150万平方米,仅用三年时间缔造了西南首条“中国著名商业街”,并成功引进经营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网点39家,200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及2000多个国内知名品牌,拥有35万平方米的超大型购物中心,其中单店年销售突破10亿元的新世纪百货获全国百货店最高奖“金鼎奖”;5万平方米的地下不夜城;五星级国际影城、高科技主题公园、绿化覆盖率达40%的20万平方米的生态公共空间。从2005年开街至今,商圈人气、商气、财气加速聚集,商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递增,每月客流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2007年,商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80亿元,占江北区的70%。

成都市。2007年,成都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7.6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7.2亿元,同比增长17.5%。这次考察的春熙路,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面积约300亩,业态非常丰富,拥有大型商场及众多精品专卖店,云集了西武、太平洋、王府井、时代百盛、伊藤洋华堂、伊势丹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大型商贸企业以及数家著名的百年老店,网点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全长1.1公里,道路规划宽度20米,每天客流量达100万人次,是成都市最繁华的中心商业区。经过改造,春熙路已不是单一的商业街,而是多条步行街组成的商圈。目前,春熙路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扩建改造,与另一个核心商圈连为一体,实现商

圈大融合。另外,琴台路和锦里古街是成都市两条有着浓郁民俗风情,沉淀着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特色商业步行街,是外地游客必到之处。充满“汉风汉韵”和道教文化的琴台路全长900米,是汉唐仿古建筑名胜街,展示了汉代礼仪、舞乐、宴饮等风土人情,被命名为“中国特色商业街”;以“三国文化”为背景的“锦里”民俗休闲街采用清末民初的四川古镇建筑风格,与紧邻的武侯祠博物馆现存清代建筑的风格相融合,在短短350米的距离内,就能享尽原汁原味的川茶、川菜、川酒、川戏和蜀锦等古蜀文化。

西安市。2007年,西安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1.3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1.58亿元,同比增长18.7%。这次考察的西大街位于西安莲湖区,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2001年开始,西安市政府和莲湖区政府投资6亿元,吸引社会投资35亿元,历时四年对西大街进行了综合改造,改造后的西大街秉承唐代建筑风格,道路全长2088米,宽60米,商业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云集了世纪金花、香港ITAT集团、民生百货、中环广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60多个世界顶级品牌,其中单店年销售近8亿元的世纪金花购物中心获国家 “金鼎奖”。商业街还引进了知名度高、发展前景好的老字号品牌店,挖掘、恢复一批老字号商铺,发挥历史积淀下的良好商业信誉和较高的知名度,使商业和文化、旅游得到很好的结合。商业街拥有金融、酒店、百货、餐饮、旅游等多种业态,形成了联系紧密的商业链,道路两侧错落分布了9处景观广场,拥有城市景观绿化公共面积4万平方米。另外,西大街两侧延伸的商业街也各具特色,其中有着浓郁穆斯林文化的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全长545米,是西安市乃至全国闻名的集旅游、观光、购物的特色商业街,高峰期客流量高达10万人。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1.高度重视规划

三大城市在建设商业步行街,打造商圈之初,都经过了详细论证和多方征求意见的过程,把科学规划作为成功建设商圈的关键。一是科学选点,集中打造。作为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商业资源丰富,消费人口多,消费能力强,三大城市均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消费力集中,具有浓厚商业氛围和深厚历史积淀的城市中心区,集中各种优势资源,重点打造一至两个商业集聚力强、规模大、档次高的大型商圈。重庆的观音桥、解放碑,成都的春熙路,西安的西大街都是当地政府全力重点打造的商圈。如观音桥商圈,在建设之初,就完成了《观音桥商圈综合整治规划》、《观音桥商圈功能定位和业态布局规划》、《观音桥商圈交通规划方案》和《观音桥商圈景观规划》四个重要规划,确定了观音桥商圈基础设施及城市景观建设的主要原则和建设框架。二是准确定位,合理布局。三大商圈均是中高定位的城市中心商圈,对培育高端消费,吸引高端商家,提升消费档次和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注重与周边地区错位经营,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商业网络。如西安西大街按照“盛唐文化的综合体验区,城市主格调的重要载体、城市中心旅游区”的功能定位,确立其在西安商圈中的主导地位,同时,沿西大街向南北两侧鱼刺状延伸发展商贸业,形成错落有序的、合理的商业布局;观音桥按照“重庆名片、城市客厅、市民乐园、消费天堂”的定位,高品位打造主城商圈,与县区商圈和中心镇商业中心错位经营。三是配套设施完善。各大商圈的建设均能够与道路交通建设和休闲娱乐等其他功能设施的建设结合起来,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如观音桥建设的“地下直行,地面环行”立体交通体系,包括单向循环4车道的环行道路工程,双向直行4车道隧道工程和轻轨3号线观音桥商圈段,确保商圈畅通无阻。同时,商圈内“吃”有美食一条街;“住”有两个超五星级的大饭店;“购”有国内著名的六大主力百货和大型购物广场;“游”有主城最大的开放式城市生态公园;“乐”有科幻乐园和中国西部最大的地下娱乐城,形成了一个集消费、休闲、娱乐为一体,功能配套齐全的生态商圈、文化商圈和时尚商圈。

2.管理机构健全

各商圈均设立了商圈办或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对商圈的开发、建设、管理进行统筹,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商圈建设的高度重视,保证了商圈高效、规范运作。如重庆江北区先后成立了观音桥商圈步行街综合整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观音桥商贸中心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商圈办”)和重庆观音桥商圈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全面负责观音桥商圈规划、拆迁、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并由区领导任商圈办主任,作为商圈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西安西大街成立了由沿线项目单位组成的西安西大街商会和区政府成立的管理委员会,两者协调运作,形成商家自律机构和政府管理机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为商家提供了便

捷的服务保障,也确保了商圈的高效、规范运作;成都也成立了由锦江区副区长任主任的春熙路管委会,加强对商圈的领导。

3.政策制度完善

为确保商贸业朝着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运行,各地在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完善制度建设。如重庆商务局制定了《重庆市餐饮业服务质量规范(试行)》,江北区除制定了观音桥商圈的一系列规划文件外,还制定了《观音桥商贸中心2006-2010年业态调整指导意见》、《大型商业网点准入听证制度》、《江北商圈政府部门联手服务特事特办制度》、《观音桥商圈商业及商业地产纠纷应急处置预案》、《江北区商贸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西安市政府制定了《西安市商贸业发展十五规划》、《西安市商业零售业态规范》、《西安市商业分级设置规范》、《西安市商贸业分类发展指导目录》、《西安市关于进一步发展连锁经营的指导意见》、《西安市设立大型零售商业网点听证办法》等政策文件,莲湖区也制定了《关于西大街商业业态调整指导意见》;成都市制定了《成都市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

4.开发模式创新

各条商业街基本上按照“政府规划、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模式进行开发建设,多方招商。观音桥采取“政府为主、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筹集商圈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通过科学论证,建立了“找钱、用钱、还钱”的运行机制,即通过环境打造,引进品牌企业入驻商圈,用土地出让金及辖区内新增税费收入偿还建设债务,在实施高强度招商时,坚持以政府引导为主,并积极采用市场运作方式,以商招商,并引导企业先定位、后招商,再量身定做,成功以7.5亿元的政府投资,吸引了200亿元的社会投资;西安在实行多元化投资的同时,开展多方共同招商,整条商业街由多个开发商分片开发,并分别由开发商在拆迁、建设的同时开展招商,大大提高了运作效率,改造期间,共拆迁3万户,40万平方米。

5.融合文化内涵

西安、成都、重庆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当地政府在规划建设商圈和商业步行街时就充分考虑到了商业与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如西安西大街传承盛唐历史风韵,对沿街原有和新建建筑都进行了以唐代特色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改造,同时对有600多年历史的都城隍庙进行了修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教古乐进行保护性开发,形成了旅游、观光、庙会为一体的体验式旅游购物新亮点。同时,整合开发回坊文化风情街、清真大寺等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引入全国各地老字号企业入驻,达到文化与商贸的完美结合;重庆观音桥广场上的大型景观构筑物“观音桥”与“古榕屏风”、雕塑“江北龙”、“九龙喷水”、“重庆言子”雕塑墙、音乐喷泉等动感水系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果。另外,还通过欢乐消费节、火锅美食节和“渝州大舞台”等各类大型商业和文艺活动,营造了商圈“月月有演出,年年有盛宴”的良好氛围;成都春熙路商业步行街南北入口处设置的浮雕艺术墙,描绘了唐代成都的八大景观,各个不同时期的街景照片分别镶嵌在北入口太平洋百货底层步行道分隔墙上,从而完整、连续地重拾老街历史,传承着城市独特的文化气质。另外,琴台路和锦里古街两条特色商业步行街,分别以“道教文化”和“三国文化”为背景,有着浓郁的民俗风情,积淀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小、精、特”的独特优势,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消费。

二、我市商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与三大城市相比,我市商贸业发展有着自身的优势:一是商业网点覆盖面广,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特别是社区商业发展水平较高,业态业种较齐全,消费便利性、服务便民性突出;二是规划了商业主、副中心,2007年主、副中心(不含松山湖)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1.39亿元,占全市60.21%,初步形成了商贸业相对集聚、组团式的发展格局,在大城区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圈,为下一阶段重点打造城市中心商圈奠定了基础;三是会展经济发展强劲,产业关联度大,对酒店、餐饮、交通等服务业带动作用明显;四是物流业蓬勃发展,物流水平不断提高,为商贸业大规模扩张和网点快速布点提供了便利,降低了营运成本。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商贸业的发展水平与三大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政府统筹能力不足,商贸业发展比较散乱;缺乏高端中心商圈,高端消费外流;开发模式单一,缺乏历史文化内涵。就发展现状看,我市既没有形成“大而强”的大商圈,又缺乏“小而精”的特色商业街。

(一)政府统筹能力不足,商贸发展比较散乱,没有形成大规模、上档次、集聚度高的中心商圈

我市商业容量大,商业设施多,但大型项目无序扩张,定位不清,业态雷同,同质化现象明显;小型网点业种散乱,沿街随意开设;全市共有26条商业步行街,分布在19个镇区,处于粗放型经营状态,经营质量和效率较低。商业资源分散,总体上呈现分布散乱,规模小、档次低的局面。造成这种状况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一是政府统筹能力不足。虽然我市在2005年已出台了《东莞市2005-2015年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但由于缺乏有效手段,网点规划执行不到位,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的协调性也不够。对于我市商贸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心商圈的打造,政府缺乏整体规划和发展思路,没有配套相应的优惠措施和政策加以扶持,又缺乏对各镇街的发展进行有效调控,造成网点规划没起到应有的引导调控作用,存在“重规划,轻执行”的问题。大城区在全市范围内最有基础,最有条件打造中心商圈,但由于缺乏从全市的高度规划统筹,四个街道都强调自身的商业地位,各自为政,定位不清、随意性大、档次偏低、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严重,至今没有形成真正的城市中心商圈,缺乏辐射力和消费拉动力。尽管万江华南MALL硬件设施一流,开发商旨在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但由于选址不尽合理,政府缺乏规划,整合资源和调控发展力度不足,大城区四个街道商业资源分流,同质化竞争严重,加上经营水平有限等因素,华南MALL目前经营状态欠佳。二是与我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关。我市通过引进外资,依靠市、镇、村、组“四个轮子”驱动的发展模式,快速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但也造成了工业布局散乱的状况,商贸业发展与我市工业发展轨迹息息相关,由于消费人口和商业网点分散,商贸业散、乱、小的问题比较突出,规模、档次提升难度较大;三是与我市特殊的行政架构有关。全市行政区域设置过多,各镇街各自为政,商业资源集聚度不够高,仅从商业步行街来看,全市的26条商业步行街分布在19个镇街里,同质化严重,商业资源分散,特色不明显、层次结构不清晰,缺乏区域商业中心,不利于商业资源的相对集聚和结构升级。

与我市相比,这次考察的三大城市,政府的统筹力度都非常大,各市都成立了商业街管理机构,由区领导任负责人,统一协调商圈范围内的商业、市政、城建、国土、交通、工商等相关部门,集中资源重点打造1-2条商业步行街,形成1-2个重点商圈或中心商业街区,消费力和辐射力都很强。

(二)缺乏高端消费圈,高端消费外流,整体消费力不足

据调查结果表明,全市26条商业步行街中,没有一条高档次的步行街。只有虎门步行街、莞城香港街步行街和东城区东城风情步行街的中高档品牌店比例超过40%,其余23条商业步行街的店铺均为中低档,占全市的88%,全市有46%的商业步行街无一品牌店。东莞市商业步行街的档次水平整体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地理位置看,我市处于广州、深圳之间,毗邻香港,交通极为便利,加上本地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对香港、广州、深圳中高档商品有较高的心理认同,造成中高端消费严重外流。从消费群体的构成看,我市庞大的外来务工者大部分收入不高、素质不高,购物消费主要以满足日常生活为主,没有需要也没有能力进行职业化消费,城市化和职业化消费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高端消费市场的发展。从高端消费的载体看,由于我市没有规划打造高端消费商圈,也没有有计划地引进高端品牌店,缺少培育高端消费的高端品牌集聚区。目前我市个别名牌店都是分散于不同的街区,被孤立和边缘化,缺乏高端商业氛围,经营效益不理想,大多数无法维持下去,甚至出现名牌店开一家倒一家的现象,严重打击名牌店进驻我市的积极性。从市场环境看,由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监管力度不足和部分经营主体守法自律意识薄弱等方面原因,目前我市无牌无证经营、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现象仍在不少范围内存在,严重损害我市整体商业形象和信誉。市场经营环境不规范,导致市民对在本地消费购物特别是对高端商品消费的信心不足。与我市相比,这次考察的三大城市地处内陆,周边没有其他高端消费地,存在很大市场需求,世界一线品牌店进驻率高。同时,当地政府科学规划,提高商业集聚度,引导错位经营,形成真正的高端消费商圈,聚集了高端消费群体,从而吸引更多的名牌店进驻,形成良性循环,拉动了整体消费力的提升。

(三)开发模式单一,同质化情况严重,商业缺乏历史文化内涵

一方面,开发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就我市目前情况看,60%以上的商业步行街是由民营企业规划和开发建设管理的,占而政府规划和统筹建设管理的很少,政府的调控作用不能有效发挥,而且这些商业步行街大多数是伴随着房地产项目而建,由于民营投资缺乏整体规划,投资一个房地产项目就配套一个商业

街,只考虑商业地产的短期单一利益,不顾长远的经营和整体集聚功能,把全部商铺出售后,不再对商业街有任何的投入,而是将经营风险全部转嫁到商铺业主的身上,因此,开发前就没有对功能定位、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建成后又缺乏有实力的运营商对项目进行整体包装、宣传推广和培育,进行有效的营销活动和招商规划,造成招商随意性大,经营商品雷同,档次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形成恶性竞争,空置率较高的局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不理想;另一方面,商业项目缺乏与文化的融合。文化内涵是商业街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由于我市商业地产的过度开发,很难形成自身特色,更谈不上与历史文化的融合。从我市的步行街看,现有的26条商业步行街,除了市桥路商业街有历史渊源外,过半数是商业房地产项目(新建步行街15条,占57.69%),完全没有考虑与我市特有商业特色和历史文化的融合。各镇街在发展商业街时也没有注意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缺乏商业特色和文化内涵,难以与旅游业相结合,发挥不了旅游消费的拉动作用,形成不了特色消费和旅游消费。

与我市相比,这次考察的三大城市在对商业街的功能定位、营销策划、招商规划等方面调控力度都很大,对商业街的良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重庆市的观音桥、成都的春熙路、西安的西大街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地政府和开发商在规划开发时就充分考虑这些要素,并在商业街的商业设施中充分体现,形成了具有旅游特色的文化街区,消费特色显著,消费能力强,既是当地人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旅游者必到之处。各街区管理机构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形成浓厚的商业氛围,也有效地拉动了消费。

三、我市加快商业街区发展的主要思路

(一)注重商圈规划选点

要更加注重高标准搞好商圈规划,在不同商圈之间构筑有序竞争的商业环境,既避免社会资源浪费,又通过对商圈之间优化整合,来吸引社会资源有效投入。一是要拉开层次。在市区层面,既要更加注重以大城区来统筹四个街道的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商业主中心引领时尚消费、发展多元化商业,辐射整个市域和周边地区的核心作用,又要有所侧重,充分考虑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等因素和各自的比较优势,在莞城、东城、南城和万江发展各具特色的商圈,形成竞争与竞合的和谐共处关系,促进都市商圈的共同繁荣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与此同时,在市镇之间,要形成层次感明显的空间布局,以8个城市商业副中心作为镇街商业组团的主要集聚地形成区域型商圈。二是要加强集聚。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底蕴、传统商贸基础、区位特色和影响力、经济发展水平、商业步行街现状等各种因素,选取一到两个商圈,精心打造市一级的中心商圈。作为东莞传统商贸重地的莞城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我们可以借鉴重庆观音桥商圈实行旧城改造并将商圈建设与历史文化底蕴及旅游紧密结合的经验,在莞城以西城楼和文化广场为中心,将市桥路、西正路、运河两岸至可园连片开发打造商业集聚区。同时建议对这片区域从市的层面集中资源予以倾斜扶持,成立市级专门机构牵头做好规划,并由莞城具体实施建设、招商和管理。三是要严格约束。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一些违规建设、违规经营的项目,维护商业网点规划的权威性,彻底杜绝未报先建设、未批先开工的现象。

(二)科学定位发展商业街

一是要准确把握经营定位。对新建或改造的商业步行街要实行统筹规划,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已建的步行街应对消费人群、客流量、城市规划、交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动态跟踪和分析并及时修正定位。现有步行街定位出现偏差的要适时调整,逐步完善和改进步行街的经营方式和服务功能,找准市场支撑点和经营着力点。对经营出现严重问题和困难的步行街要引导其转型,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二是要合理组合业种业态。商业街的业态取决于当地的商圈情况、人文特点和消费水平,并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不能盲目追求大型、高档和千篇一律的现代化。要根据商圈的定位配置业态和业种,避免同行过度竞争,满足顾客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吸引更广泛的潜在顾客。三是要改进营销监管方式。要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对商业地产过度开发加强调控,避免房地产项目与商业街发展机械捆绑,促使开发商把获益方式由一次性收益向兼靠物业升值赢得长线投资回报转变。在商业街内部要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发展机制,可以将商业街严格按功能分区由不同的主体进行招商、宣传和促销等活动,提高招商效率和质量。

(三)强化政府统筹能力

一要落实网点规划。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进一步贯彻落实《东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5-2015》,将城市商业网点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调整现有商业步行街定位,创新管理模式,以发展新型业态、调整网点结构为主,大型商业网点与中小型网点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二要成立组织机构。强化商业中心区的管理,成立发展协调指导机构,并赋予相关职能,统筹协调商圈内立项登记备案、拆迁安置、规划建设、土地审批、招商宣传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三要强化引导扶持。一方面要限制房地产项目与大型商业项目捆绑立项,同时围绕模式、业态、原则、重点等内容制订落实进一步加快商业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商贸流通业专项资金,从招商引资、业态改造、配套设施、流通技改等方面进行有效支持。另外,要尽快建立完善商业网点的市场供需和业态变化等市场预警机制,引导投资者客观评估、理性投资、有序开发。

(四)大力打造品牌商圈

一是发挥龙头作用。要创造条件加强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进驻,同时抓好本土企业的扶持发展,尽快培育若干个省级甚至国家级的商业龙头企业,吸引知名品牌集聚。通过龙头带动,提升商圈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消费力。二是培育高端消费。要通过规划和引导,在大城区和中心镇区内形成一定范围的高端商业区,集聚高端品牌,与其他商业区拉开距离和层次,迎合高端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吸引高端消费回流。要严厉打击销售假冒名牌产品的行为,营造国内外知名品牌放心进入、高端消费者放心购物的大环境。三是注入人文元素。要创新观念,将历史文化和商业文化内涵充分结合起来,增强商圈的商品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和景观特色,营造与城市生活相适应的本土文化和饮食文化。在总体上要按适当比例减少购物功能,增加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教育、旅游观光功能。四是举办各类活动。外来购物是商圈繁荣的重要保障,尤其是都市型商圈,通常50%的购买力来自该区域以外的地区。要推动旅游产业和城市商业资源有机对接,促进商业、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定期组织举办影响力大、特色突出、品位高的系列商业文化活动,吸引外地游客来莞消费。五是完善交通体系。便利的交通对凝聚商圈人气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要构建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按照“增加线路、增加站点、增加密度”的原则发展公共交通,争取使每个工业区和社区都有公交线路直通中心商圈,扩大中心商圈的消费规模,同时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注重抓好地面或地下停车场的配套,保障人流和车流畅通。

(五)加快区划适度调整

4.赴江苏三市一县学习考察报告 篇四

作者:欧阳挺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737 更新时间:2011-7-2

2赴江苏、浙江农村商业银行学习考察报告

郴州办事处副主任欧阳挺

当前,郴州市农村信用社正在积极朝着农村商业银行模式转型。外在的、体制上的转型只需一纸批文即可实现,但是内在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上的转型却是关键的,也是最难的。为此,郴州办事处决定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进行借鉴。今年5月,办事处请上海银院的教授来郴州进行了理论上的培训;6月,安排我带领正在进行农商行改制的宜章农商行、桂东联社、北湖联社和苏仙联社的同志,到江苏、浙江考察学习。我们先后考察了浙江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海安农村商业银行,还与中国光大银行南京分行的客户经理进行了交流。他们解放思想、锲而不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主要特点

1、经营理念新。两家农村商业银行地处华东经济发达地区,引进了国外战略投资者,以设立农商行为契机,一是推进中长期战略管理。以建立现代金融企业为目标,建立决策与监督相制衡、鼓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法人治理机制。二是推行精细化管理,施行差异化经营。他们非常注重企业内在和外形的规范化、标准化,精准地将制度覆盖到每个环节,合理地将绩效考核计算到每笔业务。杭州联合银行实施“集中差异化”发展战略,深耕目标市场;海安农商行以“科学定位,细分市场,差异化经营”作为经营策略,注重地域差别,将经营区域分为六类地区进行考核。三是推广中间业务。这两地金融衍生产品、支付结算手段、代理业务市场十分活跃。杭州联合银行去年单POS机和特约商户就分别增加了2551台和 2462家,手续费收入达到4514万元。

2、核心竞争力强。一是服务规范化。两家农村商业银行大力推进文明规范服务工作,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后台为前台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总行为支行服务,支行为客户服务”的服务理念。服务流程规范、服务礼仪标准,置身其中,无时不刻感觉到自己是尊贵的客人。光大银行南京分行聘请专业培训机构为员工培训服务礼仪知识,并聘请“神秘人”对员工的服务态度进行暗访,以此作为考核依据。二是网点转型快。两家农村商业银行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加大财务投入,对辖内所有营业网点实行升级改造,网点装修风格相同、标识统一、功能齐全、综合服务能力强。三是金融产品多。两家农村商业银行都在快速推进电子银行建设,开办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POS机终端、理财业务和贷记卡等新型业务,高端产品多。杭州联合银行还开办了国际金融业务,办理外汇存款、出口业务、进口业务、特色汇款、贸易融资、保函等业务。四是员工素质高。杭州联合银行2010年末在编在岗员工1346人,平均年龄36.32岁,本科以上学历811人,占比60%以上,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59人。海安农商行现在编员工620人,专科以上学历占比60%以上,每年新招大学生40多名。五是品牌形象好。两家农村商业银行都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在社会公众中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海安农商行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员工升职、进机关、进县城,都要考试或竞聘,员工的职业追求在这里得以实现,员工的晋升渠道在这里得以畅通。形象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在这里得到较好的体现。海安县已有13家银行进驻,还有两家正准备开业,但海安农商行员工没有一人到这14家银行去应聘。

3、业务发展快。杭州联合银行下辖139家(3家异地支行)分支机构,2010年末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39亿元、445亿元,增幅均为23%,五级分类不良率0.79%,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362%,拨备覆盖率465%,净利润8.7亿元,资本充足率13.93%。海安农商行下辖56家分支机构,2010年末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55亿元、114亿元,增幅均为18%,五级分类不良率1.61%,净利润2亿元。今年前5个月,两家银行存款分别比年初净增30亿元、25亿元,业务呈现超常规发展趋势。

二、主要经验

1、不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提升发展层次。两家农村商业银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先改制成农村合作银行,再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层次不断提升。

杭州联合银行是杭州办事处下辖的机构,是在原杭州市区信用联社的基础上,于2005年6月8改制成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合作银行,当时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86亿元、127亿元。2006年7月引进荷兰合作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学习国际银行先进的管理技术,发展层次得到提升,存款平均每年以75亿元净增。2009年9月启动了股份制改造,于今年3月12日挂牌成立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海安是江苏省南通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人口93万多人。2008年11月11日,海安农村合作银行挂牌,当时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02亿元、76亿元。挂牌开业后,存款平均每年以26亿元净增。2010年上半年启动了股份制改造,于今年2月28日挂牌成立海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展速度继续加快,今年前5个月净增存款25亿多元。

2、不断加快机制转型,提高竞争能力。一是加快对服务的转型。两家农村商业银行转变服务理念,以客户为中心,对总行和支行的服务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总行负责政策制定、科研开发、业务指导、隐蔽监督,大力提倡马上办、主动办、限时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彻底改变了以前总行的“官本位”作风。支行服务角色也从简单交易型向销售服务型进行转变,改变过去“皇帝女儿不愁嫁”、等客上门、坐堂放贷的工作作风,坚持主动出击,“藤缠树”、“傍大款”、“嫁豪门”,深入企业、农户选择优质项目和黄金客户群的服务理念。二是加快对管理的转型。杭州联合银行深化支行转型,出台公司客户经理和零售客户经理管理办法,开展营销型分理处转型试点工作,提升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及网点综合服务能力;增设公司二部,负责制定部室转型工作计划,组织转型培训;建立实施营销工作例会制度,加强部室与支行间的交流和沟通;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发“全额贷”、“设备通”等新产品,推出汽车金融供应链融资产品,推出以小额贷款卡为载体的“小额创业贷”业务,开展银行卡主题营销,稳步推进网银业务;初步建立了“乐惠”个人业务品牌、“乐盈”中小企业品牌及“乐通”国际业务品牌,丰富了产品种类,提升了市场竞争能力。海安农商行以创建苏中最优秀的社区银行为目标,依靠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和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培育和发展长期稳定的基本客户群。三是加快对控案的转型。两家农村商业银行都实行全面的风险管理,杭州联合银行是下派风险经理,海安农商行则是下派主任会计,风险管理覆盖到每个部门、每项业务、每个岗位、每名员工。海安农商行对不良贷款的源头控得比较严,对失职的追责比较重,他们最大的一笔责任人罚款达到了50万元,累计已达到500多万元。此外,海安农商行还建立了员工风险责任保障基金。

3、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激发员工作潜能和积极性。杭州联合银行作为一个东部省城的农商行,他们的市场份额不降反升,绩效考核是制胜的法宝。因杭州联合银行的工资只有比例控制没有总额控制,且地处大城市,所以他们实行的是模拟利润(内部计价)薪酬分配法。这种计酬法的特点是差距大、难度大,但有利于发展大业务,去年有两个客户经理的薪酬超过了董事长,与此同时该行过亿元业务的客户也增加了不少。他们对每个客户经理制定一个任

务绩效模块,进行业绩管理,对每笔业务进行模拟利润计算,对客户经理实行五级分类管理。针对客户进行产品开发,为其量身定做适合客户自身的一个营销产品。

海安农商行从2009年开始,就致力于绩效考核系统的建设。因海安农商行有工资总额控制,且是县域金融机构,所以他们实行的是结构工资计酬法。这种计酬法的特点是差距相对较小,能调动大部分人的积极性,更适合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他们根据各个支行所处的区域,设不同的系数和参数,共设置了220个参数。各种业绩数据导入不同的系数、参数,系统可自动分析生成。他们对支行行长、内勤主任、客户经理、柜员和总行机关员工分别制定了一个绩效考核方案,与每个员工签订一份经营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九大项经营和管理目标,主要包括组织资金、运用资金、各项收入、清收不良贷款、清收应收未收利息、中间业务、认账利润、内部规范化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等方面。现在,全行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光大银行南京分行用人机制比较活,对不放贷款的客户经理只发少量保障工资,其余全部按业绩计酬。员工感到压力大,但积极性高、自律性强。

三、几点启示

据说清同治年间,在江苏做按察使的郴州人陈士杰,请人将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苏州昆曲传到了郴州,后来结合湖南话的特点,郴州的苏昆曲逐渐变成了湘昆曲,如今已成为楚湘大地上艺术瑰宝。通过考察学习,我们感觉到近几年来郴州农村信用社虽有发展,但与所考察单位差距较大。对此,我市县级行社应弘扬苏昆曲变成湘昆曲的精神,加快推进理念转变、机制创新、战略转型。

1、增强敬业精神,引进精细管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县级行社如何应对新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最重要的是我们县级行社班子成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带领自己的团队迈出跨跃式发展的步伐。我们应按照省联社视别系统的要求装修网点、按照星级服务的标准规范礼仪,按照统一的标准摆放窗帘和办公物品,按照细分的原则制定系统的考核目标,按照结构工资的内容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办法,由过去的相互“推”客户变成相互“争”客户,努力营造一种规范服务、激烈竞争、创新进取的企业文化。

2、充实基层行社,试行事业部制。凡是成功的行社,都是重视基层建设的。海安农商行现有员工620名,在县城以下的农村地区就有418名,占2/3;与之相应的是,海安农商行存款约2/3来自农村地区。他们规定农村地区员工的薪酬增长不低于城区员工的薪酬增长,有些福利如房租、水电、安保费等农村行有的城市行不一定有,就连员工的私家车为农商行打广告的广告补贴,农村地区也多达6000元/台年。反观我们有的行社,有“三集中”的倾向,费用向机关集中、人员向城区集中、贷款向营业部集中。个别基层行社水电费和电话费都没有保障,更谈不上配置简单的交通工具了。存在少人、费用紧、不放贷款的怪现象。我们应该改变这种状况,做实“三基”工作,加强基层建设,占领我们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农村阵地,真正成为党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可选择一两个信用社(支行)或者机关部室试行事业部制,经费相对独立,实行模拟利润计价制。赋予较大的事权:对存款和理财大户进行全方位的营销,对资产大、信誉好的客户发放联保贷款,鼓励全辖员工向事业部推荐客户。利用事业部制为我市农村信用社突破大业务、新业务和信用业务的颈瓶。

5.赴江苏三市一县学习考察报告 篇五

古城中学吴智

江苏洋思中学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而闻名全国。冲着这个“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全国各地“教不好的学生”的家长不惜重金把自己也教不好的孩子送进洋思中学。冲着这个“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全国各地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不远万里、千里迢迢赶赴洋思中学求取真经。2010年11月18---22日,教育局组织包括我在内的56人赴江苏泰兴洋思中学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学习。我作为考察学习成员走进2005年8月从农村迁入城区的洋思中学。听校长、副校长的报告,随堂听课,老师座谈,体味校园文化氛围,可谓收获多多。

一、浓厚的文化气息

走进洋思校园,无不让人产生“如在文化中”的感觉,让人感受着洋思“文化育人”的魅力,学校主楼上张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等标语,校训“真、善、美”的巨石,路灯杆上悬挂着的标语牌,无一不激励着每一位来洋思的求学者,食堂上的标语:“天地粮心,珍惜莫蚀” ;“请爱惜我们的粮食,杜绝浪费行为。” ;“分菜公平,不讲闲话”。厕所上的标语:“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家,请把每个公共场所都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去爱护。”。最有特色的是洋思的“横梁文化”,初中语文古诗词必背篇目内容,初中英语全部单词悬于通前直后的连廓横梁上,“镜子文化”也是洋思人的独到之处,长廓每个坚柱四周无不镶嵌着透明的镜子,镜子上镌刻着“我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等上千条激励进取语句,让全校师生,也包括参观的我们,无论走到哪,都能透过镜子审视一下自己,找找不足,更能不断从中得到启示,获得新的认识,学做一个完善进取的人。

二、实在的课堂教学

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每堂课都是老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练习题,老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老师指导。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紧张,学到了知识,学到了能力,学到了方法,这种课充满了生活般的互动交流,突破了那种老师讲得尽善尽美,学生慑于老师权威而被动、压抑学习的惯例。

三、学校管理科学严格、注重实效。

学校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依法治校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特征,科学管理是学校成为名校的必要途径。在洋思中学,我们并没有刻意去寻找那些文本的管理制度,去了解那些具体的管理组织与结构,但洋思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学校的一切都是那样井井有条,各种活动秩序井然,所有物品摆放有序,每个场所洁净明亮,全部设施完好无损,吃饭就寝守规守矩,上课学习全神贯注。学校少有监督的冷眼,没有大声的呵斥,没有无情的惩罚。

经过五天的学习考察,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洋思中学有着科学而严格的规章制度。制度已经成为师生的行为习惯,制度已经成为学校特有的文化,他们特别讲究管理中的严和实。例如,在常规管理方面,班班有课内纪律记录簿,课上学生违反纪律,教师示意点名无效后,任课教师作好记录,待课后教育。上课间操、开校会、看电影,值日老师都带上常规记录簿,当场记录评分。对各班纪律卫生评分,一周一公布,一月一评比,给优胜班级发循环红旗,给每一个学生每天评红旗。期末累计总分,作为优秀班主任、先进集体、优秀学生的主要条件之一。这样,校园常年无纸屑、果壳,墙壁无一污迹,桌上无一刀痕,课堂上无人乱讲话。严格的管理,养成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在洋思,感觉不到嘈杂、吵闹、高声喧哗、追逐打闹的普通学校的通病。一切都是那么有秩序,有条理,不乱套。学生出教室不拥挤,进教室要排队,课间操要排队,洋思中学的课间操是全校学生集中在运动场做操,只见一个一个班的学生在班长的带领下,整队前往运动场,在主席台的统一号令下,三千多名学生只用了五分钟的时间就做到了横、纵、斜成线列队。吃饭要排队,我们看到,整个食堂共分三层,井然有序入座位。下课铃响后,按照事先排好的就餐顺序,不同年级的学生分时段按规定的路线走进餐厅井然有序,等本桌八名同学都到齐后,方才落座。值日生负责分饭,分菜。楼上楼下三千多名学生同时用餐,听不到喧哗,没有人乱跑。二十分钟左右,所有学生都吃完饭,餐桌和碗筷都被洗干净。最后评出文明餐桌。文明餐桌的条件有四条:1,分菜公平,2,桌面整洁,3,无剩饭剩菜,4,不讲闲话。要求分菜时,学会关心人,先人后己,不厚此薄彼,吃饭时,先多吃饭少吃菜,再少吃饭多吃菜,最后喝汤,保证不剩一粒米饭。课间休息,学生也表现得温文尔雅,不躁不烈。课堂上,学生注意力很集中,学习劲头足,左顾右盼者极少,几乎都能遵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学生每天的起床也井然有序,先醒的同学要叫醒后醒的,上铺的同学先整理床铺,后到水池洗漱,下铺的同学则反之。这样就保证了所有的学生在十分钟内整理好床铺,洗漱完毕,准时到教室晨读。

在洋思中学,行动是军事化的,管理是企业化的,这种严格的管理,达到了准军事化程度。据座谈了解观察,学校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来开展。每周国旗下的领导讲话,每学期的老师演讲会、全校学生演讲会、新生演讲会、班会,其主题都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以此来坚定师生信心,鼓舞师生士气。平时学校通过校内媒体树立典型,如学校宣传长廊、班报,也都开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专栏。“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写进校歌中,天天播放。全校形成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舆论氛围。全体师生已经形成共识,从心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教好。这个共识时刻指导着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每个教师、每个学生都在为完成既定目标而奋力拼搏,每时每刻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马虎。

晚自习,所有的教室里都有老师在辅导,学生学习井然有序,都在紧张的学习,没有东张西望的,“好学、会学、学好”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洋思在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能力上所下的功夫,切实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良好素质。另外,每班的门口都有本班的评比栏,每个学生的表现通过贴小红旗来体现。比如每月学习标兵的树立,作业簿上的整洁分,出操时的纪律,胸卡佩戴等一些很细小的地方。这些都反映了洋思中学对学生的竞争意识、规范行为等习惯的培养工作做得“细”、“实”。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始终坚持“三个一”工程,所谓“三个一”工程,即“从学生进校第一天抓起,听学校老师介绍,他们的做法是:学校首先对初一新生作必要的培训。开学第一周,让新生学习洋思的规章制度,对新生讲初

中学习常规,讲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的联系和区别,讲初中阶段学习的能力要求,让这些学生较早地就在心理上和知识能力上作好准备,做好小学与初中教育的衔接工作;从初一年级抓起,洋思重视初一年级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配备,且做到合理搭配、科学安排,从整体上考虑优势互补,使每位教师的特长得到最佳发挥,加大对初一教师的奖励。我认为这是非常科学的做法。良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从初一开始抓,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基础打好了,初

二、初三就能大面积的提高质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洋思人的观念是:抓了差生,促了优生,差生上去了,优生更上去了,这就叫做“以优带差,抓差促优”。一是合理分班,调动全体力量。现在洋思招收外地学生,虽然要进行考试选拔,所属六个自然村的学生全部纳入,还有很多在当地属于成绩差、或教不好的学生。学校层次和我们一样,也是不均衡的。学校根据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平均分到22个班中,并分别和分校长、班主任签订“承包”合同。学校定期对分校长、班主任、班级进行评比,优者奖,劣者罚。半学期下来,不及格的很少了。二是结对帮扶,调动优势力量。班主任对差生不歧视、不放弃,安排座位尽量把“差生”放在教室的前几排,并与优生同桌结成学习队子。课堂上,老师先把发言的机会给差生,然后优生补充,自学时让同桌一起讨论,实行“兵教兵”。在管理上“学生管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教室,看到的情景大多数都是优生在帮助后进生学习。在教室里也能看到很多学生结对的安排表和登记表。三是特别关注,调动情感的力量。洋思中学教师不但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思想、情感。我们特别留意老师课余的工作、生活情况,办公室、教室、寝室、教学区、生活区到处都有教师忙碌的身影。有手把手帮学生解答疑难的,有面对面陪学生背课文的,有心交心跟学生促膝交谈的,有手牵手带学生看病、取药的„„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学生在老师充满爱心的关心和帮助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一种情感报答心理——要好好学习,不然会对不住老师。只有持之以恒,始终如一,不时紧时松,才会有今天洋思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实施“三个一”工程是洋思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不放异每一个基础差的学生,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工作,从根本上保证了学校多年的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的100%。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在当前我县教育内涵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结合我们学校实际情况,我认为应该学习洋思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学习洋思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德育教学经验;学习洋思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洋思从严治校、科学管理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强化在校学生的精细化管理,我们应该:

一、相信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思想的核心即博爱、宽容、鼓励,相信学生都有闪光点,并且随时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勤鼓励,少批评、戒挖苦。如对班里学习不好的同学、上课又特别爱做小动作、又喜欢恶作剧,我们如果简单加以训斥、指责或甚至有过激的行

为,那么这个学生也就认为自己是老师不喜欢的人,从此也就破罐子破摔,他也就可能因此真成了一名差生。但是如果我们施以爱心,换一个角度来看待此事,这个小孩爱做小动作,说明他动手能力强,善于动手;爱做恶作剧,说明他善于创新、富于冒险精神,因而从这方面予以引导,是家里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还是其它什么原因,了解清楚的基础上,对症下药。他会认识到老师不仅没有讨厌他,反而对他寄予如此高的希望,如果做不好真对不起老师,结果真的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且上课做小动作、爱做恶做剧的手病也改了,同时又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正如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如果一个人需要做自己所喜欢的什么事情,他就是没有纪律也会经常去做的;所谓纪律,正是一个人能够愉快地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二、让学生向时间要效益:对于学生的管理,要提出了“闲则生非”的观念,认为学生只要有空余的无效时间,就会招惹是非,从理论的角度讲,好象站不住脚,但是在实际操作时确实管用。学校把学生的时间有效的利用起来,让他们没有时间去调皮和违纪。

三、加强养成教育,学洋思人“生活课程”、“三个一”工程

在洋思中学的生活区,随处可见“学会吃饭”、“学会睡觉”、“学会洗澡”等标语,洋思中学的课表中专设有“生活课程”。从列队做操、进食堂进餐等等,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引导、训练、管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体内容涉及吃饭、睡觉、洗衣、洗澡、整理衣物、管理财物、交际交往等方方面面。

洋思中学的学生中不乏千万富翁的子女,不乏娇生惯养的典型,但洋思人一视同仁地进行平等观念的教育,劳动观念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效率意识的教育,友爱思想的教育,还有艰苦奋斗思想和理财观念的教育,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同时,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

洋思的养成教育渗透到每一个管理细节,学生在食堂进餐时,我们发现,伙食规格并不高,四菜一汤,简单朴实,但学生不挑不拈,先是多吃饭少吃菜,后来少吃饭多吃菜。这正如曹副校长所说,洋思之所以不将食堂市场化,就是不想丢掉这一教育阵地。

针对我们学生的特点,我校在学生列队、地面清洁、课间休息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为了学生终生的发展,更应该学习洋思人细致入微的生活养成教育。

四、抓好补差工作,学洋思人“水涨船高”

洋思人有一种说法:不要“水落石出”,要“水涨船高”。其意思是,从最后一名学生入手,提高整体学生的基本素质,自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吸引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就是所谓“水涨船高”,而要摒弃的做法是“水落石出”,也就是只抓那些尖子,搞“精英教育”,让那些平庸的学生“落”下去,让人们看到露出水面的几块石头。

我校历来就有培优补差的传统,但我们往往片面地注重了培优,而忽视补差,结果是尖子生不尖了,差生越来越差,做到了“水落石出”,不能做到“水涨船高”。

五、在学生常出现的问题和常犯的错误学洋思人“抓反复,反复去抓”如我校部分学生抽烟的不良习惯,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男生厕所,只有值周教师和班主任时常到这些地方抓反复,反复去抓。发现一个教育一个,长期坚持这种现象会由有变成没有。部分学生经常不能按时到校,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针对不守纪律的学生抓反复,反复去抓,说清缘由,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转变,使得经常不能按时到校变成偶尔直到没有。

6.赴江苏镇江恒顺集团考察报告 篇六

为了做强做大阆中的食品酿造业,2008年4月1-2日,由市委常委、副市长杜永龙同志率市招商局、阆州醋业有限公司、张飞牛肉有限公司等部门及企业负责人组成的阆中市工业考察组一行5人,对江苏恒顺集团进行了考察。现将有关情况及设想报告于后。

一、基本情况

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朱恒顺糟坊始建于1840年,1933年改名为镇江恒顺酱醋厂,1955年公私合营,1966年改为国有企业•,是我国著名的“老字号”企业。经过百余年的努力,镇江恒顺酱醋厂的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日趋多样化。1994年被确认为国家大型企业、中国食品制造业最佳经济效益企业。1995年经江苏省计经委批准,•镇江恒顺酱醋厂改组为江苏恒顺集团公司,并在镇江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又于1999底变更为国有独资的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在不断拓展主营业务的同时,•逐步向相关产业延伸,形成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经营格局。目前集团公司拥有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镇江恒顺商场、镇江恒顺宾馆、镇江恒华彩印包装有限责任公司、镇江恒生广告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大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其中,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食醋生产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由该公司发行的4000万A股股票正式上市,恒顺也由此成为国内同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镇江香醋的发源地和龙头生产企业,主要生产香醋、酱油、酱菜和色酒等近200个品种的系列调味品,公司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其中,独具“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愈存愈醇”特色的恒顺食醋更是誉满中外,被认定为国宴专用产品、绿色食品、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恒顺商标也被认定为我国酱醋业中首件中国驰名商标。

近年来,恒顺集团在壮大酱醋主业的同时,稳步推进其“集团化,规模化,股份化”的战略步伐,逐步涉足光电、房地产、生物保健、制药等全新领域,古老的恒顺企业正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崛起在古城镇江这片文明的热土之上。

本次考察得到了镇江市政府、国资委和恒顺集团的热情接待,考察组一行参观了恒顺10万吨老厂区和在建的50万吨中新合资新厂区,双方进行了友好交谈,镇江方面虽表示有意与我市企业展开合作,但态度不很积极、强烈。

二、值得学习借鉴的几点经验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充满活力

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曾经是镇江市的大型国有企业,其最为成功的作法是1999年以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股份制改造。股改前的1998年,其食醋销量为 36,065吨,总资产1.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 为1.08亿元,企业产权不明、产销量低、职工收入低、对地方贡献小;1999年通过改制成立了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为上市做积极准备。2001年2月,在镇江市政府的大力帮助下,恒顺A股在上海挂牌交易,募资2.8亿元,成为中国制醋业首家上市公司。其总股本为8,715万股,股本结构为:国有法人股: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 90%、镇江市牛奶公司 2.5%、镇江广玉兰宾馆2.5%;法人股:镇江市豆制品厂 2.5%、镇江生宝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2.5%。

通过股改,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截止2007年第三季度,公司总资产达24.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 为5.2亿元,分别是股改前的20倍和5倍。

2、注重科技创新,保持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现代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恒顺集团于2000年与江苏大学共建农产品生物加工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产品加工技术和工艺水平,推进镇江香醋及其延伸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2001年,公司建立了一个拥有20多人的酱醋研究所,年投入资金达数百万元;2002年,公司在获准设立江苏省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被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年来,恒顺集团展开了膨胀式的多元化扩张,除主要生产醋、酱油、酱菜和色酒等近200个品种的系调味品外,开始进军生物工程、医药、保健品产业,通过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成立了数家专门从事医药、生物工程、保健品的公司,“恒顺胶囊”“青棠胶囊”等等一系列产品相继上市,成为公司新的赢利点。

3、重视企业营销管理,产销量稳居第一

恒顺集团十分重视运用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销售管理,其产品畅销43个国家及地区,供应我国驻外160个国家的200多个使领馆,落户中国南极长城科考站和北京人大会堂,并先后在包括西藏和台湾的中国所有省份都建立了分销机构,从而建立了覆盖全国乃至世界的市场营销网络,年销售食醋和酱油达12万吨。2007年,公司启动了“全国百万人口城市销售工程”,从品牌经销商转型为品种经销商,恒顺旗下的“恒顺、金山、北固山、恒大”及其它10余个地域性品牌等,将同一品牌下的不同产品划分为不同的经销商来分渠道运作,为不同的产品找到最适合的经销商,为不同的经销商找到最合适的产品;同时,让经销商变成小股东,建立特约分销商体系和战略联盟商,将形成近10万人的终端销售队伍,确保恒顺的产销量稳居业界第一的目标。

4、加强对外开放,实现企业双赢

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获取更大利润,恒顺集团也十分注重对外合作及资本运作。目前已控股或参股的企业有38家,其中,调味品及配套产业类:江苏恒顺醋业云阳调味品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云阳县)、上海镇江恒顺酱醋配销有限公司(上海普陀区)、镇江恒大调味品公司、江苏恒丰酱醋有限公司、江苏恒顺沭阳调味品有限公司(沭阳县)、镇江恒顺新型调味品有限公司、山西恒顺老陈醋有限公司(山西清徐县)、上海恒顺醋业有限公司、镇江金顺酱醋有限公司等;高技术产业类:江苏稳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赛尔金生物医学有限公司、江苏恒奇医药有限公司、南京维林克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恒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柔克生物有限公司、天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可尔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其它产业类:恒顺饲料有限公司、江苏恒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双和塑胶有限公司、恒耀特种玻璃有限公司、恒华彩印包装有限公司中房新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等。

在对外合作与资本运作方面,恒顺集团无疑走在了业内许多企业的前面。2007年,恒顺集团与新加坡JHC公司成立合资公司,项目总投资达到7500万美元。2008年10月第一期工程将完工,届时产能将增加20万吨,再加上原有的10万吨产量,相当于山西省整个食醋企业的年产量。项目完成后,恒顺香醋国内市场占有率将从现有的4%提升到10%,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在此基础上实施的二期扩产改造,将使其香醋及其衍生产品产量扩大到5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与恒顺联手的JHC公司的出资方是新加坡第一家食品厂和新加坡超级集团,位居亚洲食品企业的首位,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庞大的营销网络。

三、整合“阆州醋业”的初步设想

1、企业体制的变革

要整合我市的食醋产业,首先必须从企业产权制度上下手,即以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股份制公司,以解决产权、投资、分配、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

(1)公司的设立

暂定名:“四川阆州醋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四川省阆中市。

(2)股本总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为便于以后公司股票上市,设计“四川阆州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总额为10000万元。

(3)股本分布、股本结构及持股比例

国有法人股: 四川省阆州醋业有限公司35%

法人股:四川张飞牛肉有限公司30%

上海安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5%

社会公众股: 个人或自然人10%

(4)资本来源

四川省阆州醋业有限公司,以评估后的全部资产入股;四川张飞牛肉有限公司、上海安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个人或自然人等均以现金入股。

2、发展规模及方向

(1)发展方向

新设立的“四川阆州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继承和发扬四川麸醋的传统工艺及品质的前提下,以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调味产品”、“功能性产品”和“生物工程”为主要发展方向。

(2)工艺路线

综合考虑产量、品质、投资、长远结合等因素,实行“液态发酵工艺”与“固态发酵工艺”并举的工艺路线。

(3)产销量及利税

计划年产销量为2-3万吨,年销售收入2亿元,年利润3000-4000万元,税收1000-1500万元。

(4)投资

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000万元(厂房占地100亩,2000万元;设备2000万元);流动资金:2000万元。

3、项目运作的建议

(1)成立机构

市上成立“阆州醋业整合推进领导小组”,由蒋建平市长任组长、杜永龙副市长任副组长,招商局、经济局、国土局、阆中蚕种场等一把手为成员,落实责任,分工负责。

(2)工作进度

力争在2008年8月前完成前期可研、资产评估、土地征用等事项,10月前完成出资到位,12月前完成公司注册并正式挂牌运作。

(3)优惠政策

本项目作为我市2008年“工业上总量”的重点项目,特事特办,在规划、用地、建设、办证等各环节应给予最优惠的政策待遇,市上单独研究制定,促使公司早日挂牌、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阆中市人民政府赴江苏工业考察组

7.赴江苏镇江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篇七

一、要创新理念,坚持发展为本,明确发展方向

创新理念在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我认为我们与苏州的差距除了不可比的地理差别外,主要一条是领导干部的理念差别,如华西村吴仁宝书记讲的:“有条件不发展是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真道理。什么叫科学发展:首先,要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科学发展”、“不怕亩产不上顿,只怕人的思想不奔社会主义”的理念、“富口袋”与“富脑袋”的理念、“一分部署三分督查六分落实”的理念、“跑部前进”的理念,也就是说分析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层次上的差距,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思想理念上的差距。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当全面上下都在为姓“社”姓“资”你争我论时,他们率先突破了传统的理念束缚,民营经济红红火火。

8.赴江苏三市一县学习考察报告 篇八

[关闭窗口]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信息> 专题调研>[发布日期:2007-2-1 15:20:49] [被阅次数:668]

为了借鉴江苏、浙江省林业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在产业建设、平原绿化和市场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现代林业建设,2006年8月30日至9月5日,省厅黄建兴厅长和黄家铭副厅长率领九个设区市林业局局长和厅有关处室局站主要负责同志一行26人前往江苏、浙江考察。考察组实地参观了两省8个市、县(区)的23个现场考察点,与两省林业厅(局)以及有关市、县政府、林业(园林)主管部门、林业企业召开了9场座谈会,并与南京林业大学签订了科技项目成果开发合作协议,收获很大,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的主要收获

总的看,这次学习考察,时间安排十分紧凑,内容丰富,一路上所见所闻对大家触动很深,启发很大。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收获:

一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省林业基础比较扎实,森林覆盖率、产业发展等许多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我们林权制度改革名声在外,来参观的人很多,听到的赞扬话也很多,许多同志都不同程度存在飘飘然,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忧患意识不够。但出来一看,大吓一跳,甚至在某些方面大大落后,感到压力很大。浙江省森林资源不算多,全省有林地面积876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仅1.94亿立方米,只有我省的39%,但林业产业总产值2006年预计突破1200亿元,比我省要高出100多亿元。江苏省原来是个典型的缺林少绿的平原省份,有林地面积仅1472万亩,但“十五”以来,发展很快,每年新造林面积均保持在150~180万亩之间,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每年以一个百分点速度增加,特别是在产业上,“一棵杨树撑起了一个产业”,2006年实现林业总产值716亿元,居全国第5位,以占全国0.7%的林地(2134万亩),实现了占全国7%的林业产值,是名符其实的“小林业大产业”。看到这一点,让大家知不足而奋发,这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

二是看到了理念机制的重要性。福建林业这几年立足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激活了林业,取得一定成绩。但出来走走,更让我们看到了理念机制的重要性,看到了这方面与江浙存在的差距。江苏和浙江都是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社会对林业的多功能需求更加明显,市场机制发育也比较完善,因而他们在林业发展的定位上、市场运作的操作上都体现了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比如,浙江省的“农家乐”,全省命名公布了82个省级林业观光园区(农家乐),年森林旅游达1500多万人次,经营收入90多亿元,为什么有这样的理念?因为它看到了社会的需求,就是城市居民生活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后,渴望回归自然,到乡村休闲度假的巨大市场;张家港的绿化,每年投入8~10亿元大手笔搞绿化,为什么肯投这么大资金?因为党委、政府的领导认为,钢材、发电全国都有,不可能是名片,但绿就是“名片”,就是“品牌”,因此不惜巨资打造“绿色张家港“这个品牌。这都是理念上的问题。同样在机制上,江苏提出“不栽无主林,不种姓公树”,产权明晰、权责利明确,这就是机制;浙江抓合作组织建设、抓专业市场建设也是机制。所以我们认为,只

要大家认识到这一点,福建林业就有希望,今后只要大家一门心思抓理念、抓观念更新,抓体制机制的改革,福建林业就一定能上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

三是看到了人生路不平。这次学习参观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吴奕同志不小心摔断了骨头,坐轮椅回来,让我们深切感到“人有旦夕之祸”,还好问题不大,小灾化大吉,过了这一关,今后就会平安无事。但其中也说明了一个道路,就是人生是坑坑洼洼,不可能一生都很平坦,搞林业改革也一样,坎坎坷坷,只要我们瞻前顾后一些,小心翼翼一些,人生和事业一定会平安顺利。

四是看到了接待上的差距。这几年,外省来我省参观学习的人较多,有些部门、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厌烦情绪,有的敷衍了事,消极对待,必须认真克服。这次考察,他们高度重视,所到之处受到了热情周到的接待和周密细致的安排,我这里讲不是要花大钱摆阔气,也不是要什么都包了,而是指热情服务、周到服务方面,“一个简单的欢迎条幅(牌)”、“一本详细的服务指南”、“一份专门的介绍材料”等等,接待工作细微之处,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主人的细心和用心。所以,我希望厅机关各部门和各地林业部门都要认真对待外省来参观的兄弟单位,热情接待,周到服务,这也体现了我省林业部门的形象和素质。

二、考察的三点启示

应该说,这次江浙之行考察的收获和启发是方方面面的,两省在林业改革与发展中有许多亮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这里,我着重介绍感触最深的三个方面:

㈠学宿迁,大种树。

宿迁是苏北的一个地级市,地域不大(8555平方公里)、人口不多(526万人),属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十五”以来,宿迁市致力于“杨树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每年植树以3000万株速度推进,全市活立木蓄积达1000万立方米,年采伐木材100万立方米,年生产板材300万立方米,销售80多亿元,覆盖率虽然才23.5%,但因为是平原地区,所到之处满目青翠,所有的庄台都变成了林区,所有的荒地都变成了林地,所有的河道都变成了林带,所有的窑场都变成了“林场”,基本做到应栽尽栽,初步形成了“路在林中,林在田中,人在景中”的格局,被誉为华东的“一块净土”、江苏的“两湖清水”和黄淮河地区的“最大氧吧”。学习宿迁,学什么?一是学习它改天换地的精神。以前的宿迁也是一个黄河古道上风起沙落的地方,缺林少绿,生态环境很差,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发动全社会把树一棵一棵栽种起来(不象我们有大自然的恩赐,可以封山育林),很不容易,改变了宿迁的生态环境,改变了宿迁人的面貌,改变了宿迁的形象,形成了今天的“生态宿迁”、“绿色宿迁”。二是学习它利益驱动的原则,江苏省林业局夏局长跟我们讲,如果说宿迁林业崛起,政府引导起了重要作用的话,他认为利益驱动起了更大的作用。老百姓没有积极性,在效益不高的情况下,九头牛都拉不动,但当他们看到有利可图时,想控制都控制不住。宿迁林业的利益驱动在哪里?①明晰产权。早在2000年,江苏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苏政发〔2000〕39号),允许通过租赁、承包、拍卖、股份合作等形式,鼓励全社会参与造林绿化,进一步明晰了林权,落实了政策。如今的宿迁,造林已不造无主林,除机关部门参与的示范林外,基本都是有主的林子,而且连路边的“树坑”都可以拿来拍卖,高的一个树坑能拍卖100多元钱(杨村一个轮伐期8年左右),产权十分明晰,利益自然也就十分直接。②产业拉动。宿迁有种杨树,也有种水杉等树种,但为什么水杉种

不起来,而单单杨树能种起来?关键还是杨树产业的拉动。目前全市杨树木材加工企业2384家,对原材料需求很大,每年消耗杨树原来近400万立方米,木材价格持续走高,现在大一点的木材能卖1000多元/立方米,中小径材也能卖700-800元/立方米,你说老百姓怎么会没积极性。三是学习它政府推动。相比其它地方而言,宿迁杨树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很重要一条:党政强力推动。市委、市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万人规模的大会,从市四套班子到村(居)两委负责人全部参加。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在造林绿化期间逢会必讲绿化,下乡必查栽树,检查必到田头,并制定了“拉网式检查”、“诫勉谈话”等一系列检查评比制度。市纪委等部门还专门对植树造林实绩情况进行检查,作为实绩评定重要依据。据他们介绍,农村工作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放在杨树生产上。我们学习宿迁,就是学习他们林业部门的运作操作,主动向领导宣传鼓动,让领导重视支持,把部门的想法上升为党委政府的想法,我们的工作就比较主动,也更好推动。这一点,在我们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已得到很好的验证。

学习宿迁的这三种精神,是学习它内在的机制、规律和经验,而不是我们也去种杨树。结合福建实际,种什么树?我们认为,在抓好山上一般造林的同时,在理念上要突出种“两种树”:一种是风水树。大种风水树是老百姓的情节,以前各村各户房前屋后都有大树,是大人小孩夏天乘凉的好去处,也是防治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重要屏障,宣传大种风水树,老百姓容易接受。另一种是财富树。莆田市提出“户种百棵黄檀,留下百万家产”,且不论其口号提得确切不确切,但这是一种理念,就是种名贵树种的理念,今天种一棵名贵树种,20-30年一晃而过,留下的就是一笔可观的财富。所以我们要大力宣传种风水树、种财富树。在具体工作中,怎么抓?我们认为,结合非规划林地造林和“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突出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抓机制。充分运用利益机制,落实“谁造谁有”政策,对“四旁”等闲散地,可以采取承包、拍卖等方式,鼓励社会参与种植,不造无主林,并依法及时发放林权证书,让经营者吃下“定心丸”。二是抓政策鼓励。结合落实省厅《关于非规划林地植树造林的若干规定》,加大对种植风水树、财富树的政策扶持,在工作起步阶段,各级都要安排适当资金,推动这项工作的顺利启动。三是抓宣传鼓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加大宣传种植风水树、财富树的好处,学会用算帐的办法和典型的事例鼓动群众,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四是抓种苗准备。种苗是基础,没有种苗,其他一切准备工作都会落空。种苗抓什么?省里就定三棵树:楠木、樟树、花梨木。为什么只定三棵?因为开始时各地也收集了20多种,抓多了,就等于没抓。这东西只有规模才能形成产业,泛泛而抓,没有规模,形不成产业,所以省里重点只抓“三棵树”,全省南北皆宜,老百姓能容易接受,黄小晶省长对此也十分赞赏。但各地在具体的工作中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抓。五是抓示范引路。各级党政和林业部门都要抓些示范,选择一些积极性比较高、具备条件的乡村先行开展试点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林业部门要带头种植,这不是与民争利,并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一起参与,引导和推动这项工作。

(二)学南浔,扩市场。

南浔区隶属浙江省湖州市,总人口51.4万人,财政总收入9.7亿元,基本没有森林资源,主要两大优势:①区位优势。南浔区位于长三角腹地,距上海、苏州、杭州等大城市均只有100公里,交通便利,被誉为“江浙雄镇”。②人文优势。居民素有经商的传统,涌现了近代中国最大的丝商群体,目前南浔木材经销商遍布世界各地,在许多国家都设有办事处,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有木材的地方,就有南浔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没有森林的南浔充分依托这两大优势,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培育木材市场和加工中心,做

到“无中生有”。目前全区已拥有440家规模型实木地板生产加工企业,2005年销售实木地板6000多平方米,占全国总销量的60%,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实木地板生产基地,被誉为没有木材的“木业之都”、没有森林的“林产大县”。我们学南浔,学什么?主要有三条:一是学它“无为”的理念。产业发展、市场的发育,不是靠行政命令、政府安排就能做好的,关键是靠市场运作,南浔区产业发展上的“无为”,并不是说放任不管,而是遵循市场规律,因势利导,用市场的机制促进林业生产要素的集聚,做大做强林产业。二是学习它强烈的服务意识。经济规律是不可违的,南浔能够办起这个市场,首先得益于长三角这个大市场的需求,有巨大的人流物流,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市场面前就无所作为。南浔区委、区政府采取了政府扶持(投资4000多万元建了一个木地板城)、搭建科技平台(政府出面帮助企业与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举办木地板博览会扩大企业影响)等一系列措施,优化投资环境,引导和加快市场的形成。三是学习它的注重品牌的战略眼光。品牌是一个巨大的无形资产。为了树好“南浔地板”这个品牌,南浔市提出“诚实是打不倒的品牌,信用是用不完的资本”的口号,开展了“诚实立身、信誉兴业”活动,引导地板生产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和品牌战略意识。目前,全区已有方圆、世友等7种产品被评为“国家级免检产品”,格尔森等4家企业跻身全国重点30家“实木地板双承诺”单位。

南浔木地板加工市场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无林地可以有大作为,无资源也照样可以办成大产业。从我省实际看,目前福建也有以下几个比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走一步,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加快招商引资、强化优质服务、优化发展环境等措施,进一步加快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①莆田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利用莆田秀屿港这个我国海运进口唯一的检疫除害处理区的便利,发挥莆田的区位和人文优势,加快推进莆田秀屿成为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建设,逐步建成全国重要的木材集散地与加工中心。②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充分发挥闽台两岸气候相近、林业互补性强的优势,加快推进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加强与台湾在林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经营高优林业项目等领域合作,主动承接台湾林产业转移,逐步建成全国林业对台示范窗口。③闽北林产工贸园区。利用闽北森林资源丰富和林产加工业较为发达的优势,启动了闽北林产工贸园区建设项目,力争把它建成闽浙赣地区最大的林产品加工、贸易、展示、电子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④建瓯笋竹城。充分发挥闽北竹资源丰富、笋竹加工企业多的优势,加快建瓯笋竹城建设,促进闽北笋竹特色产业集群形成。

(三)学安吉,抓机制。

浙江省安吉县是“中国竹子之乡”,拥有林地面积197.9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00.5万亩,毛竹蓄积量1.45亿根,竹加工企业1600多家,年销耗竹材8000万株(其中本地年产商品毛竹2500万根,杂竹8.3万吨)。2005年,全县竹业总产值达53.6亿元(其中山上资源产值5.1亿元,山下加工48.5亿元),出口创汇8亿人民币,农民人均竹业收入4000元,占其总收入的80%以上,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安吉竹资源只有全国的1%,不及我省建瓯市,但竹产值都占了全国的20%,占我省的41%,是建瓯的3倍。安吉竹产业为什么能够做得这么大?有科技的原因、有投入的原因,但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机制问题,就是市场经济运作的机制问题。这里,重点介绍两件事:一是安吉的协会。按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制,全县建立了各类民间林业协会组织38个,为维护经营者权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举一个竹制品协会维权打官司的例子: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安吉许多企业就在生产一种“镶边竹地毯”的产品,但因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没有

申请专利,前两年被江苏一家企业申请了专利。据此,该企业要求安吉生产该产品的企业每年要支付近1亿元的专利费。为此,安吉竹制品协会出面打官司,花了200万元,历时一年多时间,终于使主管部门撤销了该专利,打赢了官司,挽回了企业的巨大损失。这个例子说明了协会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它能打官司,能起自律维权作用,有服务功能,能把产业做大做强。这些仅靠政府行为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市场行为来解决,这就是机制。二是安吉农家乐。农家乐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休闲旅游项目,许多地方(包括我省一些地方)也都有类似的形式,但没有形成规模,成不了产业,为什么浙江安吉能搞成?关键也是机制问题。什么机制?就是“大户+农户”的机制,即企业在大户投资开发,当地老百姓参与,两者结合,以人为本。每个乡镇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农家乐服务中心,对外负责联系旅行社,寻找客源,对内负责分配安排客源,协调各农家乐点之间的关系,实行统一接团,统一标准,统一价格,防止恶性竞争。目前全县已有农家乐400多家,接待床位4000多张,占旅游床位的平壁江山,2005年营业收入达3500万元,接待旅客35万人次,2006年预计还将增长20—30%。我们参观的大溪村农户每年收入高的达20多万元,少的也有5—6万元。这两件事都充分说明了市场机制在产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必须高度重视。

9.赴江苏三市一县学习考察报告 篇九

为推进婺源非遗传承展示基地项目建设,2017年6月25-27日,婺源县文广新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群英、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揭凌峰等一行赴苏州、南京先后学习考察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江苏省非遗馆(南京博物院5号馆),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考察点概况

1、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位于江苏省园博园内,2016年建成开馆,非遗馆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主展陈面积4500平方米。展馆将苏州的非遗资源融入寻常百姓的生产生活之中,通过“光耀历史的一刻”、“市井生活的一天”、“岁时节令的一年”、“人生礼仪的一生”、“生态苏州的一城”五个主题厅来多方位、多视角地演绎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厅“一刻”,撷取了昆曲入选第一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香山帮走出国门、御窑金砖结缘天安门、宋锦惊艳APEC等4个瞬间来重温苏州非遗史上光耀世界的时刻。“一天”将众多非遗融于苏州人日常生活的一天,绘就了一幅幅别有韵味的苏州市井风情画。“一年”和“一生”,以春夏秋冬苏州的传统节俗为平台,以新生、婚俗、寿俗等人生重要礼仪为背景,结合展示非遗各类项目。“一城”,通过苏州市非遗保护工作大事记和苏州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布图,从“传承”及“传播”两个层面介绍苏州的非遗资源与保护工作。

2、南京市非遗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址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宅第。甘熙宅第又名“ 甘熙故居”,建于清嘉庆年间,民间俗称“ 九十九间半”、“ 甘家大院”,是清代著名文人、方志学家甘熙的故居,占地面积近万平米。2010年1月,南京市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增设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立全国首家民俗、非遗“双博馆”,2012年6月建成开放。

南京市民俗、非遗“双博馆”在展陈上主要有《一脉文心、千古流传——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金陵工巧——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展演》、《南邦巨族、江南甲姓——金陵甘氏家庭历史陈列》、《榴开百子、百年好合——南京育儿、婚嫁习俗展示》、《梨园雅韵》、《金陵十八坊》等六个专题陈列,既有静态的展示,又有动态的展演。

3、江苏省非遗馆(南京博物院5号馆内)江苏省非遗馆是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中一院六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综合博物馆内搭建非遗馆的一次创新尝试,江苏省非遗馆主要包括江苏省非遗概览展厅(如意工坊)、民俗艺苑、老茶馆、剧场四个组成部分,是以活态为主、静态为辅,视频、音频等多种展览形式相结合主题展馆。

二、考察展馆建设亮点

1、苏州市非遗馆在建设理念上突破传统的一项目一展厅的陈展方式,以一刻、一天、一年、一生、一城为主线,以春、夏、秋、冬的传统节俗为平台,将诸多非遗项目串连起来,同时辅以众多的互动点播、投影、LED等多种现代科技的展陈方式和展现手段,如昆曲(戏台投影)、船拳(大型投影)、鼓吹堂(LED立体呈现)、轧神仙(观众互动)、微雕互动投影等等,给参观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2、南京市非遗馆设在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之一的“甘熙宅第”内。陈展内容上,既有静态的展示,又有动态的展演(昆曲、白局),观众可以在动静结合中体会老南京悠远的文化韵味。在形式上,采用了一定的现代科技展示手段,并邀请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绝活表演,这种互动式的参观体验,可让观众收获亲身参与的乐趣,更好的满足观众对民俗、非遗文化的求知、鉴赏、娱乐等需求。

3、江苏省非遗馆除以墙面图片加多媒体的形式对非遗项目和民俗展示、介绍的基础上,还设有手工技艺类非遗展台,由传承人现场展示制作步骤,另外在非遗剧场和老茶馆还定期有表演类非遗项目的演出,民俗艺苑开设一系列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文化体验活动等。

三、考察的几点启示和思考

1、婺源非遗传承展示基地布展理念上可借鉴苏州市非遗馆的做法,在布展理念上进行创新,挖掘婺源特色的文化内涵和主题,将展示的非遗项目点线串联起来。

2、非遗展示要坚持静态与活态相结合,借助现代科技展示手段将非遗项目直观的呈现给观众,同时兼顾非遗的互动性体验项目建设,通过体验的方式让观众得到提升。

上一篇:四字成语故事-牛鼎烹鸡成语故事下一篇:励志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