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教案-藏北草原-鄂教版

2024-09-30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藏北草原-鄂教版(精选9篇)

1.五年级上语文教案-藏北草原-鄂教版 篇一

五 年 级 科 技 制 作

教 案

肖 莉

1、回旋飞镖

教学目标:

回旋飞镖是一种简易的飞行玩具,自制一个飞镖,课余时间开展掷飞镖活动,十分有趣。

课前准备:硬纸板、胶水、小刀、砂纸。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2—3页。

1、剪3-4块形状相同的硬纸板粘合在一起。

2、按图纸用砂纸打磨飞镖,只打磨正面。

3、试飞,在空旷的地方。

4、观察轨迹,你有什么发现?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1、反复练习和琢磨技术。

2、还可以用其他材料制作。

3、制作创意飞镖

四、试航记录

五、上交作品

课后记

2、气动模型火箭

教学目标:

利用废弃饮料瓶制作一个模型火箭,想办法应用压缩空气制作。

课前准备:饮料瓶、塑料薄膜、棉线、气针、软木塞、粘胶带、气筒、锥子、钳子、剪刀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4—5页

1、在塑料瓶中加入一些水,然后塞紧软木塞。在软木塞上插上充气针。

2、用铁丝扎制一个发射支架。

3、制作尾翼,并做好粘接。

4、用气筒想塑料瓶中充气,塞上软木塞,火箭随机飞上天空。

5、增加运载回收装置。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1、在空旷场地试飞,做好记录。

2、和同学比赛。

四、制作记录

五、上交作品

课后记:

3、帆船模型

教学目标:

用泡沫塑料制作一个你喜欢的帆船,到小池塘、水池去试航。

课前准备:泡沫塑料、细砂纸、塑料片、橡皮泥、钢锯条、粘胶带、细铁丝、吸管、橡皮筋、剪刀、小刀。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6—7页。

1、做船体

2、装支架

3、做风帆

4、装配

5、试航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1、在安全的地方试航。

2、装饰帆船。

四、试航记录

五、上交作品

课后记

4、线动玩具

教学目标:

线动玩具一定会让你产生许多的想法,动手做一个手拉转转花试试看。

课前准备:硬纸板、木螺钉、塑料管、棉线、纸杯、锥子、细铁丝、吸管、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7—8页。

1、将木螺钉拧在一个长约10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的正中心。

2、纸板上的木螺钉固定在吸管转轴上,在转轴的中上方系在一根棉线。

3、找一节长约12厘米的细塑料笔管或竹管,用锥子在笔管的侧面钻一个小圆孔。

4、转轴上的棉线从竹管的小孔中穿出来。

5、还可以将纸杯剪成花瓣,用木螺钉将花瓣固定在吸管转轴上做成立体的转转花。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材料替代转叶?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替代竹管?

四、活动记载

五、上交作品

课后记

5、创意万花筒

教学目标:

从万花筒的小孔向里看,哇!好奇妙,真有趣。告诉你,如果把万花筒加上你的创意,会更有乐趣。

课前准备:六面体饮料瓶、透明胶片、半透明塑料膜、不透明塑料袋、彩色碎纸片、香烟盒、剪刀、钳子、锥子、双面胶带。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10—11页。

1、简易万花筒。

2、水晶万花筒。

3、卡通万花筒。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分析万花筒的内部结构,你认为从万花筒中看到的景象是怎样形成的?

四、活动记载

五、上交作品

课后记

6、水滴“显微镜”

教学目标:

观察细小的生物需要一台显微镜,我们可以利用小水滴和一些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做一台简易“显微镜”。

课前准备:六面体饮料瓶、透明胶片、半透明塑料膜、不透明塑料袋、彩色碎纸片、香烟盒、剪刀、钳子、锥子、双面胶带。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12—13页。

1、将一个饮料瓶的瓶身剪下来,在瓶身的上部和中部对着开四个口。

2、剪2块透明塑料胶片,插在瓶身的中部;在瓶的底部用橡皮泥支起一面小镜子。

3、剪一块透明塑料胶片插在瓶身的上部,在透明塑料胶片的正中心滴一滴小水珠作为观察镜。

4、用自己制作的水滴显微镜观察树叶的叶脉等,把你观察的图形画下来。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想一想水滴有什么作用?

四、活动记载

五、上交作品

课后记

7、平衡杂技

教学目标:

怎样保持物体的平衡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我们来玩平衡杂技游戏,也许会从悟到物体平衡的规律呢!

课前准备:尺子、铅笔、钢叉、土豆、线。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14—15页。

1、活动一:平衡尺子。

2、活动二:平衡训练。

3、活动三:平衡杂技。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用铅笔刺穿土豆,再把叉子刺入土豆的另一边。将铅笔尖放在桌子边缘。你能让他们平衡而不掉下来吗?

四、活动记载

五、上交作品

课后记

8、剪纸游戏

教学目标:

给你一张不规则的纸片,你能不能只用剪刀和铅笔,不用其他工具,把它剪成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六边形呢?

课前准备:白纸、剪刀、铅笔。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16—17页。

1、活动一:把一张形状不规则的纸片剪成长方形,然后剪成正方形。

2、活动二:把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成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

3、活动三: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成正六边形。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探索更多图形的剪法。看谁剪得又多、又快、又好。

四、活动记载

五、上交作品

课后记

9、检测室外空气

教学目标:

灰尘容易使物体变脏,空气中悬浮的灰尘较多时,还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你知道我们校园内哪些地方灰尘最多吗?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测试。

课前准备:白纸、剪刀、铅笔。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18—19页。

1、活动一:制作测试盒。

2、活动二:放置测试盒。

3、活动三:分析、比较测试结果。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测试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果灰尘较多时,可以缩短时间。

四、活动记载

五、上交作品

课后记

10、承重的结构

教学目标:

把20根火柴梗用胶水粘连起来,制成一个每边长度等于火柴梗长的木结构,它能承受一叠书的重量。如果不相信,请你自己试试,然后进行比赛,看谁的结构承受的书本数量多。

课前准备:火柴、胶水、瓷盘、书本、小刀。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20—21页。

1、活动一:做框架结构。

2、活动二:承重测试。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影响结果承重力的因素很多,形状设计尤为重要。挑选质量好的、无明显缺陷的火柴梗也会提高成绩。

四、活动记载

五、上交作品

课后记

2.五年级上语文教案-藏北草原-鄂教版 篇二

1,选出下列各组中字音有误的一项并加以改正。(4分)

(1)A,阳夏B,伛偻C,觥筹D(

)(

)

(2)A,颓然B,鸿鹄C,恂恂D,霏霏(

)(

)

(3)A,间令B,霪雨C,阴翳D,嗟乎胆(

)(

)

(4)A,顿踣B,山肴C,社稷D,间左(

)(

)

2,古诗文默写。(10分)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2):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3)《陈涉世家》中表达陈胜胸怀大志的句子是:

(4)《桃花源记》中与《桃花源诗》中的诗句“荒路暖交通,鸡犬相鸣吠”意思相近的语句是:

(5)《与朱元思书》中表达作者厌弃尘俗和对大自然向往的富有哲理的语句是:

(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醉翁亭记》中的“

”意思相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B,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在这样美好的天气里,同学们来到邻水大峡谷,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D,宿迁自然资料丰富,投资环境宽松,许多外地客商针锋相对地前来投资兴业。

4,下面这段话有三处语病,找出来并加以修改。(3分)

①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②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免将来走入社会不被淘汰。③我们的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这些能力,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①句的修改:

②句的修改:

③句的修改:

5,写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6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2)?王然出涕日

古义:

今义:

(30去国怀乡

古义:

今义:

6,写出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4分)

(1)身被坚执锐。一同一(2腹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同

(3)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二、阅读理解(50分)

㈠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11题。(14分)

岳阳楼记

汪曾祺

岳阳楼值得一看。

长江三胜,滕王阁、黄鹤楼都没有了,就剩下这座岳阳楼了。

岳阳楼最初是唐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所建,但在一般中国人的印象里,它是滕子京建的。滕子京之所以出名,是由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国过去的读书人很少有没读过《岳阳楼记》的。《岳阳楼记》一开头就写道:“庆历四年眷,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虽然范记写得很清楚,滕子京不过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然而大家不甚注意,总以为这是滕子京建的。岳阳楼和滕子京这个名字分不开了。滕子京一生做过什么事,大家不去理会,只知道他修建了岳阳楼,好像他这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滕子京因为岳阳楼而不朽。而岳阳楼又因为范仲淹的一记而不朽。若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会有那么多人知道岳阳楼,有那么多人对它向往。《岳阳楼记》通篇写得很好,而尤其为人传诵者,是“——,——”这两句名言。可以这样说:岳阳楼是由于这两句名言而名闻天下的。这大概是滕子京始料所不及,亦为范仲淹始料所不及。这位“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的范老夫子的事迹大家也多不甚了解,他流传后世的。除了几首词,最突出的,便是一篇《岳阳楼记》和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哺育了很多后代人,对中国知识分子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呜呼,立言的价值之重且大矣,可不慎哉!

写这篇《记》的时候,范仲淹不在岳阳,他被贬在邓州,即今延安,而且听说他根本就没有到过岳阳,《记》中对岳阳楼四周景色的描写,完全出诸想象。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他没有到过岳阳,可是比许多久住岳阳的人看到的还要真切。岳阳的景色是想象的,但是其思想却是久经考虑,出于胸臆的,真实的、深刻的。看来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思想。有了独特的思想,才能调动想象,才能把在别处所得到的印象概括集中起来。范仲淹虽可能没有看到过洞庭湖,但是他看到过很多巨浸大泽。他是吴县人。太湖是一定看过的。我很深疑他对洞庭湖的描写,有些是从太湖印象中借用过来的。

现在的岳阳楼早已不是滕子京重修的了。这座楼烧掉了几次。现在楼上刻在檀木屏上的《岳阳楼记》系张照所书,楼里的大部分楹联是到处写字的“道州何绍基”写的,张、何皆乾隆间人。但是人们还相信这是滕子京修的那座楼,目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实在太深入人心了。也很可能,后来两次修复,都还保存了滕楼的旧样。九百多年前的规模格局,至今犹能得其仿佛,斯可贵矣。

我在别处没有看见过一个像岳阳楼这样的建筑。全楼为四柱、三层、盔项的纯木结构。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纯用木料构成,逗缝对榫,没用一钉一铆,一块砖石。楼的结构精巧,但是看起来端庄浑厚,落落大方,没有搔首弄姿的小家子气,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很压得住,很有气魄。

岳阳楼本身很美。尤其美的是它所占的地势。“滕王高阍临江渚”。看来和长江是有一段距离的。黄鹤楼在蛇山上,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宜俯瞰,宜远眺;楼在江之上,江之外,江自江,楼自楼。岳阳楼刚好像直接从洞庭湖里长出来前。楼在岳阳西门之上,城门口即是洞庭湖。伏在楼外女墙上,好像洞庭湖就在脚底,丢一个石子,就能听见水响。楼与湖是一个整体。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湖中帆船来往,渔歌互答,可以扬声与舟中人说话;同时又可远看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湖水,远近成宜,皆可悦目。“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并非虚语。

夜读《岳阳楼诗词选》。读多了,有千篇一律之感。最有气魄的还是孟浩然的那一联,和杜甫的“昊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化大境界为小景,另辟蹊径。许棠因为《洞庭》一诗,当时号称“许洞庭”,但“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只是工巧而已。滕子京的《临江仙》把“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整句地搬了进来,未免过于省事!吕洞宾的绝句“朝游岳鄂暮苍梧,袖里青蛇脾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很有点仙气,但我怀疑这是伪造的(清人陈玉垣《岳阳楼》诗有句云:“堪惜忠魂无处奠,却教羽客踞华楹。”他主张岳阳楼上当奉屈左徒为宗主,把楼上的吕洞宾的塑像请出去,我准备投他一票)。写得最美的,还是屈大夫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渡兮木叶下”。两句话,把洞庭湖就写完了!

(选自《湘行二记》,有删改)

7,结合上下文,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诗句填上第三段中所空缺的句子。(2分)

8,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岳阳楼值得一看”的理由。(至少写出两条)(4分)

9,文中“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一句应该怎样理解?(3分)

10,“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呜呼,立言的价值之重且大矣,可不慎哉!”你能再举一例来证明这句话吗?(本试卷中的材料不得引用)(3分)

11,文中所提到的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文中提到的洞庭湖、太湖也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两个。请根据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再写出两个属于五大淡水湖的湖泊名称。(2分)

㈢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12-15题。(13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问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解释加点字词。(4分)

(1)此人——为具言所闻(

)(2)各复延至其家(

)

(3阮论魏晋(

)

(4)此中人语云(

)

13,翻译句子。(4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想一想自桃花源人来到桃花源到渔人进入桃花源期间,桃花源外的世间发生了哪些战争?请至少写出三个战争的名称。(3分)

15,陶渊明在无力改变黑暗现实的情况下,营造了一个并不存在的桃花源。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社会的状况,有人称他笔下的桃花源为“乌托邦”。请结合以下这则材料,简要说明“乌托邦”的意思。(2分)

材料链接:著名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出生在湖南凤凰一个美丽而又闭塞的小镇上,这里民风纯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小镇受到城市文明的影响,民风发生变化,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尔虞我诈。这让沈从文先生很痛心。面对已经不复纯朴的民风,他只能在他的小说中用文字去塑造一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风景秀美、民风纯朴的湘西世界。因此。人们把他笔下的“湘西世界”称为“鸟托邦”。

㈢阅读《哀溺文》节选,完成16—17题。(6分)

衰弱文

柳宗元

永之氓成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既寻常。其侣日:“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日:“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日:“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注】永:永州。氓:百姓。绝:渡。寻常:长度单位,两寻为一常。去:丢弃。怠:疲乏,困乏。蔽:蒙蔽,引申为看不清简单的道理。

1 6用一句话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17作者想通过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㈣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2题。(17分)

【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日:“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署,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毗②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④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日:“何为不去‘地?”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⑥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①夫子:即孔子。②式:通“轼”,车前横木。③一:或。④而:乃,即指你。⑤去:离开。⑥识:记住。

18,找出【甲】文中能表达下列成语含义的句子。(4分)

(1)尸横遍野:

(2)十室九空:

(30f顷家荡产:

(4)颠沛流离:

1 9,下列各项朗读停顿有误的是(

)(2分)

A虽鹏狗不得宁焉

B,而/乡邻之生日蹙

C,使子路/问之

D,曩,与吾祖居者

20,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是(

)(2分)

A,悍吏之来吾乡

B,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C,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D,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21,翻译句子。(4分)

(1冷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2)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2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蒋氏大戚的原因是什么?“妇人哭于墓者而哀”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妇人一家有三人被老虎吃掉为什么仍不搬家?【甲】文中蒋氏的乡邻为什么要“号呼而转徙”?你认为在文中所述的社会里,老百姓要想活命唯一的出路是什么?(3分)

三、写作(40分)

第五单元中,我们欣赏了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美景;我们跟随吴均一起领略了富春江到桐庐一带“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我们和范仲淹一起神游了气势磅礴的洞庭湖和江南名楼岳阳楼;我们还同欧阳修一起陶醉在秀美的琅琊山风景中,醉翁亭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我们欣赏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其实,人、事、物都可以成为让我们流连、品味的美丽风景。

请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得少于25行);要有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悟,不能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1)A(2)C(3)B(4)A

2,(1)另0是一般滋味在心头(2)无可奈何花落去(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6)醉翁之意不在酒

3,A

4,①句“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改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②句去掉“不被淘汰”中的“不”。或将末句改为:“将来走人社会才不会(致于)被淘汰”③句将“处心积虑”换成“沤心沥血”等带褒义或中性色彩的词

5,(1)古义:妻子与子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2)古义:眼泪今义:鼻涕(3)古义:离开今义:离开……到某地

6,(1)“被”同“披”(2)“要”同“邀”(3)“属”同“嘱”(4)“具”同“俱”

二、阅读理解(50分)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1)岳阳楼结构精美;(2)登楼可观赏洞庭湖的美景;(3)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9,因为有洞庭湖的烟波浩淼,才有了岳阳楼的宏大气魄;因为有了岳阳楼丰富的人文内涵。才使洞庭湖名声大振。(言之有理即可)

10,示例:周恩来总理从小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抱负,他的这句话不仅影响了他自己,也成了许多年轻人的座右铭。(言之有理即可)

11,鄱阳湖、洪泽湖、巢湖。

12,(1)i羊细地说出(2)邀请(3)更不用说(4)告诉

13,(1№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再也没有出去过。(2)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了,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14,示例:陈胜、吴广起义;巨鹿之战;垓下之战;赤眉起义;绿林起义;淝水之战;赤壁之战等

15,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但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的空想社会。

16,一个永州的百姓在船沉落水之时舍不得丢掉身上携带的钱财而被淹死。

17人生应有正确的取舍态度。为人不能贪,更不能为了一时之利而损失长远的利茄。(言之有理即可)

18(1)往往而死者相藉也(2)今其室十无一焉(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4)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

19 B

20,C

21略

22(1)作者说要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妇人之舅、夫、子均死于猛虎。(2)苛政猛于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推翻封建制度。

三、写作(40分)

3.五年级上语文教案-藏北草原-鄂教版 篇三

第五单元提升练习

一、字词乐园。

1.读句子,看拼音写汉字。

(1)哥哥领着小mèi()chuān()梭在人来人往的

jí( )市中。

(2)蜘蛛正在墙角zhāng( )开了它的sī( )网捕食猎物。

(3)diàn( )主发现门外bàn( )袋垃圾不知被谁清理干jìng( )了

2.辨字组词。

样( ) 洋( )

眯( ) 迷( )

胡( ) 故( )

穿( ) 空( )

半( ) 羊( )

3.填上合适的动词。

( )金光 ( )唇儿

( )裙儿 ( )声音

( )翅膀 ( )笑脸

( )树林 ( )理发店

4.模仿写词语。

丁丁丁

笑眯眯

大摇大摆

二、句子乐园。

1.按原文填空。

(1)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

(2)大家 成一支铁环的队伍,一齐 跑,跑向霞光,跑向太阳,跑进春天的怀抱……

(3)小贝当 鼻梁上的眼镜,对理发师说:“我是大人了,你该叫我贝当先生。”

(4)只在此山中, 。

2.句子大观园。

(1)朝霞张开绚丽的翅膀,飞来了;太阳露出笑脸,走来了;鸟儿们的歌声传出树林,飘来了;学校摇响的清脆的铃声,迎面扑来了……(仿写排比句)

(2)小妹妹撅着两条小辫,跟在后面。 (扩句)

(3)小贝当把报纸翻得哗哗响。(改为“被”字句)

三、课文回顾。

1.《雨后》描绘了 的`场景,表现了。

2.《滚铁球》一文中晨光里的上学路上,孩子们滚动的铁环声与 声、 声、 声组成一支动听和谐的乐曲,欢唱着孩子们的 。

3.《刮脸》向我们展示了 。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课内阅读。

小贝当大摇大摆地走进理发店。他嚷道:“我要剃头!”

理发师笑眯眯地说:“哟,是我们的小贝当呀,请坐。”

小贝当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对理发师说:“我是大人了,你该叫我贝当先生。”理发师递上报纸,改口道:“请先生看报。”

小贝当才读二年级,报上许多字他还不认识。但他读得很认真,把报纸翻得哗哗响。

轮到小贝当剃头了。他坐到椅子上,叫理发师给他理个小分头。

1.写出近义词。(

认真—( ) 笑眯眯—( ) 嚷—( )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满不在乎、大模大样地走动。 ( )

(2)指微笑时上下眼皮稍稍合拢的样子。 ( )

3.从小贝当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出 。

4.我觉得理发师是一个 的人。

(二)课外阅读。

荷 塘 晚 会

荷塘里正举行文艺晚会。柔和的月光轻泻在水面上。荷香阵阵,清风徐徐。晚会开始时,只见穿着绿色西服的男高音——青蛙,鼓起了气囊,呱呱地唱着欢快的歌;娇小的萤火虫们在空中跳起优美的集体舞;秀美的红蜻蜓低飞做滑翔表演;可爱的银鱼儿拨动着水藻,弹起了动听的乐曲……荷塘晚会真是丰富多彩,情趣盎然。

1.这段话共有( )句话。

2.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阵阵 ( )徐徐

( )的月光 ( )的乐曲

( )的萤火虫 ( )的红蜻蜓

3.荷塘晚会上,、、、都进行了精彩的表演。

4.谁还会参加这个荷塘晚会,他会干些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

五、习作。

仔细观察,图中有几位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发挥想象写几句话吧。

第五单元提升练习参考答案

一、1.(1)妹 穿 集 (2)张 丝 (3)店 半 净 2.模样 海洋 眯眼 迷路 胡子 故事 穿衣 半空 半月 山羊 3.闪着 咬着 提着 响起 张开 露出 穿出 走进 4.咚咚咚 沙沙沙 啾啾啾 笑哈哈 笑呵呵 亮晶晶 自言自语 无忧无虑 多才多艺

二、1.(1)一片海洋 (2)集合 朝前 (3)扶了扶 (4)云深不知处

2.(1)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书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 (2)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紧紧地跟在后面。 (3)报纸被小贝当翻得哗哗响。

三、1.一对小兄妹雨后踩水嬉戏 孩子们的童心 2.脚步 鸟鸣 铃 快乐生活 3.充满童真的小男孩渴望长大,年龄虽小,心却不小的成长宣言

四、(一)1.仔细 乐呵呵 叫 2.(1)大摇大摆 (2)笑眯眯

3.他盼望自己快快长大,并希望自己周围的人也能像对待大人一样对待他 4.幽默风趣

(二)1.5 2.荷香 清风 柔和 动听 娇小 秀美

3.青蛙 萤火虫 红蜻蜓 银鱼儿

4.示例:小虾捋着胡须,不紧不慢地背着自己作的小诗。

4.三年级上五单元鄂教版作文:梦想 篇四

我的梦想,就是做像我的王老师一样的伟大的老师!我的王老师,像我慈爱的母亲。每当有同学病了,不用同学说,她总是主动问同学怎么了,用药了吗,如果病情严重的,她还会亲自带同学去就医,使同学的病得以及时治疗。一次我和同学在玩耍时,不慎将脸上被划破了,王老师知道了,便急忙带我去我校卫生室进行处理。血止住了,并涂上了药膏,当时我特别激动,我觉得王老师就是我的妈妈。我的王老师,像我严爱的父亲。有一次,我写的字歪歪扭扭的,非常难看。

王老师把我留了下来,让我重新写。一直让我把字写工整、规范为止,王老师才让我回家。回到家中,我就和爸爸说老师干嘛要这么严格,爸爸说:“王老师这么严格要求你是对的,字就像一个人的脸蛋,你能写得一手好字,就是你比别人先迈出了一步。”我的王老师,还像我亲密的朋友。记得那天我看到两个同学吵架,我见我的劝说无效后就叫上另一个同学把不听劝的同学打了一顿,当然,我被王老师留了下来。王老师没有骂我,而是像朋友一样轻声细语的和我分析整件事情对的和错的地方,让我自已明白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我的王老师,更是我学习知识的源泉。

王老师会用给我们讲很多课堂里的知识,也给我们讲很多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她总是用她渊博的知识让我们不知不觉就度过了愉快的上课时间。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用我辛勤的汗水让祖国的花园里盛开更多鲜艳的花朵,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强大,让我们每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5.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五

学生学习情感的生成有时是自然而然的,有时则基于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和利用这学科独具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将火热的感觉收集,依托情感传递的载体——知识的小舟,装载起字、词、句、段,听、说、读、写,寻找合理顺畅的路径,谋求精当生动的方式抵达学生心灵的港湾。课上,我以“爱”为主题,让学生了解这种爱,感动这种爱,赞叹这种爱。课文的爱虽然是展现于一头身为母亲的老牛身上,是借着老牛来传递的,但,这活生生的场景,这明白白的爱,能让学生了解:动物身上存在爱,有生命的个体都会爱,生命同样值得尊敬……

我以为,教学过程是在“情”的牵引下收获“理”的感悟,情理交融,整合而同步地提升学生听的能力、读的能力、理解的能力、赏析的能力、表达的能力。教学需要传输知识,而知识内容的寻找设计,重点、难点、关键点的设置应该是伴随着情感而喷发涌出的。

二、对教学机智的思考

按照教案设计是,我利用配乐陈述激发学生的感情,然后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感受。教室里安静极了,大家都在思考,很多学生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轮到他们谈感受了,教室里却没有几个人举手发言,这个反常让我没有想到,我观察了孩子们,他们默默的感动着,看得出他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想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为了完成我的教学设计,我还是叫起同学谈,但我觉得更多的孩子似乎都沉浸在自己的思考里……现在回想:学生的思考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应该及时让他们写下来,不能再走教案了……是啊,那个时候如果及时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感受,远比浪费时间更珍贵!教学机智很重要,它可以让课堂“生花”。

三、对文章内容的思考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表达了老牛对小牛深深的爱,这爱,不仅感动了同学们,也感动了我,当音乐响起,我把自己眼前浮现的画面娓娓道来时,孩子们流泪了,我知道那是感动的泪,里面有很多的思考……这样的文章内容很吸引学生,也让他们懂得了更多的道理,我们要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切不可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最后的落脚点应该在如何指导学生完成读后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对预设和生成的思考

教学的境界莫过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多元感悟、别样表达。这需要教师给学生一片天地去驰骋,让学生有机会去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梳理自己的情感。因此,这部分我采取了“放手”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说说对老牛的理解,找找令自己感动的内容来倾述、交流和朗读。课堂一旦成为学生释放能量的舞台,学习的效果自然就越佳。然而,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堂,很难设想,教师备课中精心的预设能够在课堂有完整的进行和实施,因为教师不能完全知道学生的体验会是如何,不能完全清楚学生到底会有哪些想法,也很难把握学生的理解究竟能到达怎样的程度。正因为这样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对备课的挑战,能预设的越来越少,新生成的越来越多,教师按部就班,依“设计”画“葫芦”显然不再行得通,如何把握教学成为有难度的事。

6.鄂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六

二0一0年九月

第二单元难忘的岁月 第一课时

唱一唱《红星歌》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红星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中进行取得雄壮的风格。

2、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3、练习二声部合唱

一、组织教学:

二、新歌学唱:

1、分别出示王二小、刘胡兰、海娃、潘冬子人物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谁来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2.教师:简介人物及历史背景。潘冬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的一首插曲也被人们广为传唱。(放录音《红星歌》)

战争岁月里,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少年儿童,他们不仅机智勇敢,而且从小就立志干大事,电影《闪闪的红星》里塑造的少年潘冬子更是坚定地跟着党走的典范。

3、放录音,说说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4、再次听录音,请同学们划着拍来听;

5、教师范唱。

6、教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

7、学生跟着录音唱。

8、歌曲的处理分析:

1)听一遍录音,让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表现音乐雄壮的气氛。你了解《红星歌》的真正含义吗? 2)“〉”重音记号(简单说明),当看到有重音记号的地方我们就握拳来重打拍,大家来试一试;大家齐唱。9)分成二组尝试二声部合唱。

三、创作活动:

学生边走步边演唱歌曲。(让学生充分体会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四、总结

同学们,你们现在有好吃的有好穿的,还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多么幸福呀!大家不要忘了你们现在拥有的一切,有一部分是我们这些小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吧!

第二课时

欣赏《游击队歌》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内涵,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歌曲。

教学设想: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用不同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游击队歌》。

教学准备:

1、钢琴、录音机、多媒体、部分打击乐器、纸、彩笔、教具(大刀、步枪、红缨枪)。

2、预习贺绿汀的生平及主要作品的介绍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

1、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播放电影〈平原游击队〉的精彩片段),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2、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资源,肆意蹂躏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但是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反映这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新课教学

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2、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版本的《游击队歌》(合唱)(整体感受)。要求: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思考歌曲描述了怎样的一个音乐场景。学生可结合所了解的历史,谈谈歌曲的时代背景,游击队员的作战方式,学生眼中的抗日战争。

3、聆听男声四重唱版本的《游击队歌》。要求: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节奏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4、学唱歌曲。

(1)视唱曲谱。

教师完整视唱全曲。(轻声、慢速、划拍视唱)

学生随教师模唱。(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唱出来。)跟不上的同学可以用啦啦啦来唱(2)填唱歌词。

学生随歌曲录音,试着轻声填唱歌词

(3)随琴完整演出全曲(4)歌曲处理。

我们用怎样的演唱力度和速度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

学生(讨论)。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挥全体学生齐唱。

5、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请大家思考,能否用其他的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作、表现歌曲?大家分组讨论,要注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物品(纸、彩笔、部分打击乐器如小鼓和双响筒、红缨枪及步枪的模型等),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1)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创作。

(2)学生分组展示表演。

表演组:两个同学分别拿大刀、红缨枪等模型走在青纱帐里(要按照音乐的节奏走),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打击乐器组:四名同学分别用打击乐器如小鼓、大鼓、沙锤、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可参照书本P11实践与创造一的节奏型,并打击出力度层次的变化),其他同学演唱。

图画组:投影仪出示画面,一位同学上前讲解图画。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1、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之间可相互补充)。

2、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顽强斗争精神。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游击队歌》的深刻内涵。我相信,这节课同学们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而是找到了艺术审美的自信。最后让我们再听一首反映同一时代同样内容的抗日歌曲《飞夺泸定桥》,大家回去之后再去查找资料有关的内容,下节课再一起交流,好吗?

3、欣赏合唱《飞夺泸定桥》,并穿录象片段,让学生从中感受这首作品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让同学们对查找资料感兴趣。

4、在歌声中结束本堂课。

第三课时

《救国军歌》

教学目标 聆听《救国军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救国军歌》 1.初听《救国军歌》 设问:为什么提出“枪口对外”?

师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解歌词“枪口对外”的含义。 

2.再听歌曲《救国军歌》。

设问:这首歌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在音调、节奏上、风格上……去讨论。

3.教师归纳学生的讨论,音调高昂激越,节奏铿锵有力,风格是进行曲队列歌曲。

4.在歌曲《救国军歌》音乐声中,做队列方整队伍行进步伐操练,在歌词第二段时,可变化队列方向或变化队列。教师要指导学生,步伐要体现音乐的特征——威武、雄壮,展示抗日队伍勇敢前进的形象。

三、小结: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表达我们中华儿女对我们伟大祖国最真挚的感情,最崇高的祝福。

第三单元太阳出来喜洋洋

第一课时

唱一唱《美丽的朝霞》

教学内容:歌曲《美丽的朝霞》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朝霞》,学生能用简单的律动感受3/8拍的拍律并感悟音乐中的情绪与情感。

2、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朝霞》让学生体会“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深刻意义。教学重点:学生能用优美的声音表达出朝霞的美丽。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师生问好!

二、节奏练习:

1、节奏填词游戏:教师— 你(强)好(弱)吗(弱)? 请学生用同样的节奏填词回答— 我(强)很(弱)好(弱)!教师— 你(强)们(弱)好(弱)!学生— 老(强)师(弱)好(弱)!(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语言中的强弱规律。)

2、学生说出问好中的强弱规律:强 弱 弱,并请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示出强和弱。

三、听音乐,读歌词。

1、听《美丽的朝霞》音乐伴奏,律动。将刚刚的动作加入律动中。

2、(播放《美丽的朝霞》范唱音乐)让学生说说音乐中唱出了那些景色:朝霞、太阳、山(教师板书)

3、朗读歌词。(过渡语:那是谁赶走了山头上的黑暗呢?请同学们翻开书第14页,我们来读读歌词就知道了。)

a:轻声跟着音乐朗读歌词。b:跟教师带节奏的朗读歌词。

四、听音乐,赏朝霞。

1、提问:什么是朝霞?

2、欣赏视频《美丽的朝霞》

五、教唱歌曲。(同学们能不能把我们美丽的朝霞唱出来呢?)解决难点:1︱2 2 ︱3 3︱4 5 6 ︱5 0︱ 赶 走 了 山 头 上 的 黑 暗。a:先由教师范唱,请个别学生模仿。

b、通过手势画出歌曲旋律线,使学生掌握旋律走向。

3、巩固歌曲:师生接龙、分组接龙。

六、歌词创编与拓展。

1、学生分组讨论(我们的早晨不仅有美丽的朝霞、太阳,还有那些美丽的景色啊?)花朵、树木、小溪、小朋友、蝴蝶、蜜蜂

2、请学生将自己想好的美丽景色创编到歌曲中去:

“美丽的花朵,花朵,给我们带来蓬勃朝气。美丽的花朵,花朵,美丽的花朵

3、既然我们早晨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色,那我们要不要好好珍惜呢?我们要怎么珍惜呢?(早晨起来要做运动、锻炼身体、读书。)

七、完整的演唱歌曲结束本节课。

第二课时

唱一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目标:

1、能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2、体验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奏、演唱形式,并体验不同形式带来的不同风格。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知道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并喜爱民歌。教学过程 :

(一)、初步感知四川民歌特点、四川风土人情

1、师:四川是个美丽的地方,有谁知道四川有什么好吃的? 生:四川有火锅 四川有九寨沟┄┄

师:听了大家的话,我真想马上坐飞机去四川品尝美味。我还听说四川话特有意思,谁能学说一两句?

师:四川的方言真有意思。下面我们就学着用四川方言来唱一句话 5 06 22 65 6 02 6 0 哐

扯 郎郎 一哐 扯

哐 扯(1)师范唱

师:“扯”字在四川方言里唱“che”,我们来学唱一下,好吗?(2)生学唱

(3)师:这句旋律让你想到了四川人们在干什么?大家的歌声让我想到了四川的樵夫挑着担子在山上行走的情景,我们一边唱,一边来模仿他们挑担的动作。(4)、生边唱边做挑担行走的动作

(二)、感知、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1、听范唱

师:大家表演得不错,四川是一个多山的地方,农民们经常在山里劳动,大家刚才唱的这一段就像他们劳动时喊的号子。(师重复唱一次)另外休息的时候,他们还喜欢放开嗓子高唱一曲山歌,既消除疲劳、由愉悦了身心,老师这儿有一段四川农民清唱的民歌,大家想不想听? 生听原汁原味的《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好不好听?音乐家们也觉得好听,所以他们把农民唱的民歌进行了整理与改进,就变得更好听了,大家一起来听听。生听童声齐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这一次大家的感受还和刚才一样吗? 生说自己的感受 2、学唱歌词

(1)读除衬词以外的歌词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15页,我们一起把歌词读一下,括号里的衬词先不读。(2)师范读衬词

师:下面大家读第一段歌词,老师把衬词加进去。(3)生学读衬词

(4)生连起来读第一段的词。3、学唱歌曲

(1)轻唱第一段

(2)纠正切分节奏、上波音的演唱(3)轻唱全曲 4、处理歌曲

(1)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各段

师:刚才大家唱的时候,五段的歌词都用一种速度来唱,是不是有些单调?谁能动脑筋把哪里变化一下?

(2)欣赏男声合唱团演唱的《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这样唱的感觉好多了,但大家唱的都是同一种声音,如果改成合唱就更丰富了。我们一起来听听。5、课堂小结

师:大家的模仿能力、演唱水平都很高,老师很佩服。同一件音乐作品,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刚才,我们就听到了农民、合唱团的不同处理,人们还尝试用民族乐器来表现它。就让我们在中国民乐“唢呐”演奏的音乐声中来结束这一节课吧。(在民乐《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宣布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小小牵牛花》。

2、体验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奏、演唱形式,并体验不同形式带来的不同风格。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知道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并喜爱民歌。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播放牵牛花图片

(二)、感知、学唱歌曲 1、听范唱 2、学唱歌词

(1)按节奏读歌词

(2)师范读词

(3)生学读词注意3/4拍子的特点。(4)生连起来读第一段的词。3、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段

(2)纠正附点音符的演唱(3)跟琴唱全曲 4、处理歌曲

(1)用不同方式演唱歌曲各段 5、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欣赏《七色光之歌》《我和太阳在唱歌》 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演唱波音与滑音。

2、通过欣赏歌曲《七色光之歌》,让学生从那活泼欢快的旋律中去创造多姿多彩的生活。

3、通过给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教学过程:

1、音乐知识

1)采用先感受后认识的方法认识波音与滑音。并从中找出规律即波音是把本 音一分为二,在其间加入上方或下方辅助音而成,进而介绍上下波音。2)介绍滑音。参照波音的介绍方法。另外,在“唱一唱”的练习中,注意 滑音要顺着它的音势向下滑行到另一音。听这首二声部歌曲

提问:找一找切分节奏出现了几次?

2、歌曲的特点。1)速度:稍快。

2)力度:变化应较大一些可以形成对比。

二、听音乐,读歌词。

1、听《七色光》音乐伴奏,律动。

2、让学生说说音乐中唱出了那些景色

3、朗读歌词。(a:轻声跟着音乐朗读歌词。b:跟教师带节奏的朗读歌词。

4、再次听歌曲从活泼欢快的旋律中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

三、玩一玩

1、聆听《我和太阳在唱歌》

提问:听到这首歌让你想到什么?

2、再次听这首歌,随着音乐律动。

3、挑选合适的打击乐器,从教材21页中选出一个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4、将三种节奏型组合起来敲一敲,听一听效果又是怎样的。

四、课堂小结

第四单元蓝天白云

第一课时 唱一唱《我的蓝天》

教学内容:歌曲《我的蓝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我的蓝天》,学生能用简单的律动感受4/4拍的拍律并感悟音乐中的情绪与情感。

2、通过学唱歌曲《我的蓝天》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教学重点:学生能用优美的声音表现这首歌曲。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3、学生回答

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4、出示课题

二、学唱歌曲

(一)掌握节奏

1、听录音范唱。(出示歌谱)

2、提问“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3、歌曲的演唱速度怎样

4、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5、出示4/4拍节奏图

学生按节奏打节拍。

6、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

小组比赛(按节奏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歌曲的情绪。”

(二)视唱曲谱

1、出示旋律。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的最认真,速度最快!”

3、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在教师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旋律。”

5、学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节奏,体会乐曲情绪。

6、演唱歌曲

(1)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2)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三、扩展:

1、试着在旋律下面加上伴唱。

2、分小组练习。

3、表演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欣赏《行云曲》《奇妙的彩云》

教学目标:

1、认识延长记号,并知道它的唱(奏)法。

2、通过欣赏独弦琴曲《行云曲》,让学生认识小数民族乐器独弦琴,感受乐曲的流畅细腻。

3、通过《奇妙的彩云》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表现力。

教学过程:

1、音乐知识

1)采用先感受后认识的方法认识延长记号。

A、找现曲中出现延长记号的乐段听听有什么不同。B、认识延长记号的唱(奏)法。

2、曲的特点。1)速度:缓慢。音乐流畅

二、听音乐,1、听《行云曲》律动。

2、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3、比一比两个乐段有什么有同。

4、在音乐中简述歌曲:

《行云曲》分为两段,后段音乐清新流畅,抒情细腻,宛如空中朵朵白云随风飘荡。

4、再次聆听,把想像到的画面用图画表现出来。

三、玩一玩

1、聆听《奇妙的彩云》

提问:听到这首歌让你想到什么?

2、再次听这首歌,随着音乐律动。

3、跟着音乐唱一唱这首歌。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彩云。

4、给旋律选合适的结束音。do re sol 分别尝试 视唱旋律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欣赏《山乡的彩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山乡的彩云》让感受乐曲的欢。

3、通过为《山乡的彩云》伴奏、伴舞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感受乐曲

1、听《山乡的彩云》律动。

2、说说这首曲子的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2、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3、再次听乐曲在歌曲间奏处用拍手为歌曲伴奏

4、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表演歌曲

二、玩一玩

1、再次听这首歌,随着音乐律动。

2、跟着音乐唱一唱这首歌。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彩云。

3、学一学,第27页的动作小组合作将动作重新创编起来

4、合着音乐练习动作

三、表演《山乡的彩云》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2、对各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

第五单元草原放牧

第一课时 唱一唱《牧羊人之歌》

教学内容:歌曲《牧羊人之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牧童、羊、白云、鲜花、绿草„„)、音响资料、钢琴、歌谱。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2、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歌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3、学生回答

这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4、出示课题

二、新歌教学

1、学简谱:①初学时老师范唱,学生跟唱,每小节反复2遍; ②再学时,老师范唱,学生跟唱一整句1遍; ③学生跟音乐轻轻连唱;

④注意节奏变化的时候,唱的节奏。进行强化; ⑤学生整体连唱

2、学歌词:

①学生按节奏读歌词(注意节奏的把握); ②分句教唱二遍; ③生随琴填唱歌词。

3、分声部练习:

轮唱部分:学生跟音乐练唱,试着合唱。注意节奏。合唱部分:分声部练习。合唱练习。

四、练习巩固

分别练唱主旋律与二声部合唱部分。巩固和声。

五、总结尾声

再次体会歌曲,在《牧羊人之歌》的歌声中,欢快的结束这堂课。

第二课时

听一听 《牧歌》

教学内容:听一听《牧歌》 教材分析:

无伴奏合唱《牧歌》是一首由上句和下句构成的长调民歌,其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作者瞿希贤根据海默的词,把这首民歌改编成无伴奏合唱曲,使优美的民歌形象更加丰满,色彩更为丰富。不同音色的声部交替出现,互相呼应,加上浓郁和谐的和声效果,使音乐的内涵更为充实,意境得到升华。由于这首无伴奏合唱较原民歌更加丰富、优美动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并成为无伴奏合唱的珍品。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2、《牧歌》的欣赏,拓展学生对原民歌的理解范围,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牧歌》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中。

3、充分了解内蒙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你们知道哪些民族?(学生自由说。)

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老师请你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民族? 播放歌曲《天堂》

(视屏)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3、说说自己的感觉怎么样?(学生自由说)

二、欣赏乐曲《牧歌》。要求会哼唱旋律,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1、蒙古族真美,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老师唱原民歌,并出示歌谱和歌词)

2、简介歌曲的物点

内蒙民歌大体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这首《牧歌》曲调悠扬,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是一首典型的长调。

3、一起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用M唱)

4、念念歌词。

5、听一听

1)

请你闭上眼睛听,(欣赏无伴奏合唱的《牧歌》)

这种只用人声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就叫无伴奏合唱。2)再次听你听到了几个声部呢?

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四个声部组成的 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

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广阔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3)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引子和尾声)引子意境宽广、辽阔,音乐慢慢地响起来就好象从远景拉到了近景。

尾声慢慢弱下来,而且有一种没有结束的感觉,给人无尽的遐想。

三、对比

对比欣赏沙汉昆作曲的小提琴独奏《牧歌》说说两种音乐形式在表现同一主题上有什么特点?

四、舞蹈片段欣赏《牧歌》,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舞蹈的基础上再次来体会歌曲的意境美。

请大家欣赏《牧歌》的舞蹈。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动听的音乐加上优美的舞姿,使《牧歌》更加光彩照人。

五、小创作:目的是让学生发挥想象,表达情感。

1、编一段歌词或编一段舞蹈侓动

2、写几句赞美的语言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感情

3、画一幅美图

六、评展: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体验音乐带来快乐,自豪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玩一玩《小牧笛》《牧童》

教学目标:

1、跟随音乐唱一唱《小牧笛》,《牧童》感受不同的民歌风格。

2、抒发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巩固前倚音、下滑音、重音、波音记号,了解变拍子和附点音符的用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 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一片大草原,和放牧的孩子们一起来唱一首歌《小牧笛》。

2、播放录音,生聆听。

3、歌曲中有几个小朋友啊?他们分别是谁?还有哪些小动物?

二、唱一唱歌曲学习变拍子与下滑音的唱法。

1、出示《小牧笛》的曲谱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

2、认识变拍子

3、认识下滑音的唱法。

4、唱一唱旋律

1)学生跟音乐轻轻连唱;

2)注意节奏变化的时候,唱的节奏。进行强化

三、巩固练习

出示前倚音、下滑音、重音、波音记号,说说这些符号在哪些首曲子出现过。唱一唱《山乡彩云》中的前倚音

唱一唱《七色光之歌中》中的重音与切分音。唱一唱《小牧笛》中的下滑音。

四、欣赏牧童 歌曲简介:《牧童》是斯洛伐克民歌,斯洛伐克是一个可爱的国家,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的高山峻岭,牧童们在自己的家乡自由地放声歌唱。首都:布拉迪斯发。人口:539万。面积:4.9万平方公里。

2、风景欣赏:

3、出示《牧童》的曲谱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哪一种节奏型出现的次数比较多。

4、、x x

节奏可以写成附点节奏。x.练习附点音符的唱(奏)法

5、唱一唱旋律

1)学生跟音乐轻轻连唱;

2)注意节强弱变化的时候,唱的力度。进行强化

6、在F调上用竖笛演奏《牧童》 1)独自练习2)全体合奏

五、总结尾声

再次体会民歌的纯朴真挚的感情,随《牧童》欢快旋律出教室。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玩一玩《小绵羊》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轻快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的小绵羊》,感受音乐所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形象

二、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突出本课主题“可爱的动物”,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通过编创动作、歌词,模仿动物的叫声等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导入:“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你能把他们的叫声学出来吗? ”“我也行,我还能用他们的声音唱歌呢,听—”(放《我的小绵羊》伴奏,教师哼唱“咩”)

2、用学生喜欢的动物声音跟伴奏哼唱歌曲。

3、“可是,我的小绵羊不见了,它跑去了哪儿呢?(听歌曲录音)

4、“能帮我找回小绵羊吗?”

5、用听唱法唱会歌曲。

三、综合活动

1、唱着《我的小绵羊》到树丛中去寻找。、唱《我的小绵羊》继续寻找(加动物叫声伴奏)

4、编创活动:找到小绵羊,听《我的小绵羊》音乐传羊,音乐停了由该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编唱新歌词

5、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在这座美丽的大森林中,小动物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它们多开心哪!可是有些人却为了自己的利益,大肆宰杀野生动物,使很多动物都濒临灭绝的危险,同学们,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做保护动物的绿色使者,为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平衡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七单元 教学内容:《春晓》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

——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老师逐句教唱。

3、轻声演唱歌词。

4、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5、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6、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第二课时

欣赏《平沙落雁》、按节奏读古诗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平沙落雁》,让学生感受琵琶的演奏特点。

2、通过为《平沙落雁》伴奏、伴舞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表现力。

3、通过吟诵古诗感受古诗古韵。教学过程:

一、认识民族乐器琵琶

1、出示乐器琵琶,视频播放琵琶演奏片断,感受音色特点。

2、简介琵琶独奏《平沙落雁》

二、听音乐,感受乐曲。

1、初次聆听想想像画面。

2、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3、再次听乐曲在歌曲间奏处用拍手为歌曲伴奏

4、仔细听音乐根据自己的理解创编动作。

5、进行表演

三、玩一玩

1、按节奏吟诵《枫桥夜泊》,再自编节奏吟诵。

2、按《枫桥夜泊》的节奏吟诵《送孟浩然之广陵》

3、自选一段音乐为《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吟诵配乐。

四、课堂小结

第八单元春节闹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一唱看花灯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唱歌,并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2、学习下滑音唱法,表现歌曲欢快的特点。

3、尝试以多种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歌唱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看灯会图片,组织谈话引导学生回忆观灯的情景。

提问:在灯会上都看到些什么灯?观灯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二、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三、学唱新歌

1、引导学唱歌曲。

(1)引导模仿灯会上敲锣打鼓的声音,将难点前置,唱“隆咚一咚锵”和“咚隆咚一咚锵”。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学唱歌曲(3)教师示范唱,(4)教师学生共同分析下滑音部分的唱法,引导尝试下滑音的唱法,表现出歌曲的幽默、风趣的感觉。

(5)教师组织学生采取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唱歌的乐趣。

2、引导表演唱歌曲

《看花灯》有对唱、齐唱和一领众和等演唱形式,请同学们分小组自制花灯,再唱一唱。

3、提供相应的道具,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表演。

4、游戏:自由结伴,分组进行游戏,大家一起闹花灯,看谁的表演更精彩,边唱歌曲边表演。感受合作的愉快之情。

四、小结

回家把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并教爸爸、妈妈学唱歌曲。

第二课时

《春节序曲》 教学内容:

欣赏我国著名音乐家李焕之所作的乐曲《春节序曲》。教学目标:

1、了解作曲家李焕之

2、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

3、在听赏《春节序曲》后,学生能哼唱出音乐主题,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并通过扭秧歌、敲锣打鼓等多种形式参与音乐表现活动。教学重点:

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教学难点:

创编音乐表现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互致问候

二、新课导入

1、初听全曲感受乐曲情绪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佳节。春节一到就意谓着冬爷爷渐渐走远,春姑娘悄悄来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们都欢歌笑语、敲锣打鼓地迎接春姑娘,听„„【MTV课件】

这曲子你们曾经听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名曲《春节序曲》 我们听了作品,它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绪?

2、了解曲作者:李焕之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祖籍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池店村,1919年1月生于香港。李焕之的少年时代是在厦门度过的。16岁时,就创作了曲谱《牧羊哀曲》,这是他的第一部音乐作品。1938年8月到延安,这首曲子创作于1955到1956年间,是他在延安工作生活时的体验和感受产物,作品中运用了一些陕北民歌音乐元素。

3、作品中运用了一些陕北民歌音乐元素,想象一下陕北人过年是一幅怎样热闹、喜庆的场景

三、分段赏析

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赏析第一段

1、李焕之创作的《春节序曲》走出国门,98年到维也纳音乐之都演出。用我国古老乐器编钟、云锣、唢呐等,以它们苍劲的声音讲述着中国民乐悠远深长的历史,铺垫出这一台“虎年春节中华民族音乐会”厚实的文化背景。提问听第一段你们的心情怎样?哪一句你映象最深?

2、【放音乐】曲子开头用了热烈的快板,描写大场的歌舞场面。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第一主题明快粗犷,节奏不断紧缩,表现了秧歌群舞的生动场面和热烈气氛。第二主题活泼流畅,由长笛吹奏主旋律,双簧管吹奏对位声部给予衬托,音乐表现了人们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心情。现在老师把最有特点的一句出示在课件上。请看:【课件】

3、打着拍子自由视唱一下旋律。

4、我们知道陕西人在热闹的春节是用载歌载舞、敲锣打鼓的形式表现的。今天

我们来做回陕西人,5、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形式表现第一段,那我们先把我们会唱的这句进行编创音乐活动,你们利用各自的优势表现这段。小组讨论。

a、生练习师指导 b、分组表演 c、全班表演 赏析第二段

1、听第二段:与第一段相比有什么变化?你对哪一句映象比较深?

2、【放音乐】这段乐曲是抒情的中板,描写小场的舞蹈表演。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也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了对更美好的明天的憧憬。

这段音乐情绪这么优美,你们想到了用什么形式表现? 以小组为单位编创活动。a:生练习师指导 b:小组表演 c:全班表演 赏析第三段

1:听第三段:我看大家听的时候,情绪都很激动,嘴里还哼出了旋律,谁来哼唱部分旋律?

这段与第一段一样吗?

2:【放音乐】小号在变奏上面这个抒情主题后,将音乐引入了这一部分。在这里,引子和呈示部的主题音调部分地重复和变化重复着,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火热的旋律,跳荡的节奏音型,表明更热烈的大场群舞又开始了,将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

喜庆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听一遍注意听,你对哪一句映象最深?

以小组为单位编创活动。

a:生练习师指导

b:小组表演

c:全班表演

五、复听全曲

创编活动

把整首曲子串起来表演,试一试。【课件】

生表演

六、拓展练习

七、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做花灯 活动目标:

1.了解民问花灯的制作材料、工具、程序,产生亲手制作的愿望。

2.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3.在参与装饰花灯的过程中,丰富审美感受与体验。

活动准备:

1.请民间艺人来园现场表演制作花灯。

2.半成品花灯骨架、各色纸。

活动过程:

1.介绍做花灯的艺人,激发参与活动的愿望。

2.观察已经制作好的花灯,讨论制作需要的材料。

3.看艺人现场表演扎兔子灯,了解做兔子灯的工具、材料及制作方法。

(1)猜测兔子灯的制作方法。

(2)观看扎制兔子灯,大胆提出疑惑的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3)讨论、归纳兔子灯的制作方法。(用竹篾扎成兔子的骨架——裱糊白纸——用彩色纸进行美化装饰——装上可以滚动的轮子并安上蜡烛。)

4.分组合作,对半成品花灯骨架进行美化、装饰。

(1)观察半成品花灯骨架,商量装饰的办法。

(2)分组合作,美化装饰花灯。

延伸活动:

在区域中提供可拼插成花灯的吹塑纸、毛线、剪刀、笔等制作材料,尝试用对插连接的方法自制花灯并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装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中华民族弹拨乐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了解民族弹拨乐器,熟悉它们的音色和演奏姿势;

2、通过欣赏《快乐的罗嗦》进一步感受我国民族弹拨乐器合奏的丰富音色和表现力;

3、调动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并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让他们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4、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中华民族乐器中常见的几种弹拨乐器(古琴、古筝、扬琴、琵琶等),了解它们的演奏特点和音色特点。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平台、扬琴、古筝、古琴、琵琶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8月8日的奥运会开幕式大家都看了吗?能告诉老师你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吗?

生:二十九个脚板印、击鼓倒计时„„(指名学生回答)

师:老师也有一个最难忘的片断,大家想知道吗?(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古琴演奏视频)

师:这就是在开幕式文艺汇演中老师最难忘的片断,刚刚同学们在视频上看到的乐器叫——古琴,我们经常说的“琴棋书画”中的琴就是指古琴,有谁知道古琴是属于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哪一类乐器组?

生:弹拨类。

师:同学们真聪明,古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中的一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出示课题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时机,以问题交流的方式导入,教师主动亲近学生,在创设平等教学氛围的同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乐器介绍讲解

师:那究竟什么是弹拨乐器呢?(出示课件)

师边向学生展示指甲、拨片和琴扦边介绍:用手指或拨子拨弦,以及用琴扦击弦而发音的乐器,统称为弹拨乐器。(板书)

师:到底哪些乐器用指甲,哪些乐器用拨片和琴扦演奏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A、古琴

(出示课件)这就是我们刚看过的古琴,它有几根琴弦呢?让我们一起来数数。

生:七根。

师:所以古琴也叫七弦琴,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老师这里有一个

关于古琴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那请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回答老师一个问题:故事中的伯牙为钟子期演奏的乐曲分别是什么?(播放动画视频《知音的故事》)生:《高山》和《流水》

(出示课件)下面老师就为同学们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富有吟唱韵味的曲子,看你们能不能像钟子期一样成为伯牙的知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直观和感官上认识弹古琴,感受古琴的音色特点。

B、介绍古筝:

师:那同学们知道在弹拨乐器里面哪一种乐器跟古琴长得最像吗?

生:古筝(出示课件)

师:虽然长得很像,但还是有区别,你们看出来了吗?

生:琴弦。

师:那古筝有多少根琴弦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数一数。

生:21根。

师:古筝也是用指甲演奏的弹拨乐器(介绍演奏姿势,然后指名学生上台感受)

师:筝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它的音色高洁、华丽、典雅、表现力丰富,既善于演奏优美抒情的旋律,又能表现气势磅礴的乐章。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教学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辨别能力和鉴赏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古筝曲有一首非常出名的独奏曲,它以歌唱性的旋律描绘了夕阳西下,渔人载歌而归的诗情画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独奏曲,体会古筝宁静致远的神韵。听完之后,回答老师一个问题:这首古筝独奏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悠扬如歌„„

C、介绍琵琶

师:“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弹拨乐器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弹拨乐器,它就是琵琶。

师:琵琶呈半梨型,四弦,它也是用手指拨弦的弹拨乐器。(师简介演奏姿势)

师:可是老师也不会弹哦,谁来帮帮老师,使它发出声音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一首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在聆听的过程中,请你们用动作模仿琵琶的演奏姿势。(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欣赏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使同学们了解琵琶音色的特点,用动作表现音乐。

D、介绍扬琴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教室里面还有一种体积大,琴弦很多的乐器?

生:扬琴!

那同学们想不想老师现场为大家演奏扬琴的独奏曲呢。老师可以为同学们演奏,但有一个要求,请你们边听边思考,扬琴的形状和演奏方法和我们刚才介绍的乐器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边听边模仿老师演奏的动作,等老师演奏完了,你们再告诉我答案,行不行?

生:行!

师为学生进行扬琴演奏《欢乐的新疆》。

生:用琴扦演奏、形状是梯形、琴弦特别多„„

师:在弹拨乐器乐器中,除了我们刚刚讲到的古琴、古筝、琵琶和扬琴之外,还有几种乐器是我们比较少见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有月琴、柳琴、三弦、阮„„(师出示教学课件,简单介绍月琴、柳琴、三弦、阮)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拓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了那么多弹拨乐器,你们有没有把记住它们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下,都有哪些乐器?(师生总结)

a、听辨游戏

师: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三段音乐,你们听听都是哪些弹拨乐器演奏的?然后用动作模仿乐器的演奏姿势来告诉老师答案。我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演奏姿势最正确。(师依次播放古筝独奏曲《出水莲》、扬琴独奏曲《将军令》、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的片断)

设计意图:巩固学习成果,保持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启发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体会乐曲的情绪。

b、欣赏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

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不仅能独奏、齐奏,还能合奏出美妙动听的曲子,现在请同学们起立,我们一起跟着欢快的旋律动起来吧!播放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快乐的诺嗦》进一步感受弹拨乐器合奏丰富的表现力。

4、师生总结

期末检测:音乐万花筒

1、这学期你会唱了哪些歌曲在班上唱一唱你最拿手的歌。

2、歌曲有各种演唱形式你知道哪些?举例说一说

3、这学期学了哪些装饰音?你会唱吗?

7.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解析 篇七

第一部分 教材简介

一、教材的编写理念

“整体构建,注重体验,强化探究,主动发展”。

二、教材的基本结构

话题是单元的灵魂。八个话题依次是——“自然奇观”、“书的故事”、“爱国情怀”、“神话传说”、“难忘童年”、“动物情结”、“戏剧人物”、“爱与和平”。

阅读课文是单元的主体。诗词诵读是单元的拓展。

语文乐园是单元的综合实践。其中“口语交际”安排四次;“探究与实践”共两次,分别安排在语文乐园

(四)之中和第21课之后。

教材的附录部分有“生字表”和“查字表”,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三、教材的主要特色

(一)教材拓宽了文体。思想内涵更丰富深刻。表达方式更灵活。

1、教材拓宽了文体。将歌词、剧本、研究性报告等编入本册教材,有些体裁还是第一次进入小学课本。如:本册选编了青年歌手郭峰创作的流行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歌词,剧本《皇帝的新装》《智斗》。在第七单元的习作中安排了《我的研究报告》这一内容。

2、思想内涵更丰富深刻。如:第一单元“自然奇观”,《暴风雨》中谈到的全面看待事物,认识事物的变化、和谐之美;

3、表达方式更灵活。如:第五单元“难忘童年”虽然仍是写人记事的散文,但表达方式各具特色,《我的老师》侧重通过记事来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边叙事,边抒情,情感色彩浓郁;《傻二哥》侧重通过叙述从外貌、动作等几方面来突出人物的多方面的特点,叙述简洁,语言平实;《童年的小花狗》则以玩具小花狗这一物件为线索,回忆童年记忆中难忘的手艺人王大爷,侧重通过作者的心理活动来衬托主要人物王大爷的形象。

又如:第六单元“人与自然”,虽然仍是状物之作,但描写细腻,借物喻理,其中的《隔窗看雀》借描写麻雀的生活图景,抒发了“热爱生活、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生活感悟;

(二)教材的实用性得到鲜明体现。.........导学和练习系统更加完善,导学、导练的功能进一步加强

----语文学习的重点更加突出,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个单元的始终。----课后练习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

---内容的选择与编排,跳出了听说读写的常规范围,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能力进行人文关照和合理指导。如口语交际《请帮帮我》,指导学生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应怎样求助;如语文乐园五教学生“做读书卡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知识的学习习惯。语文乐园

(八)的“读一读”,“钢笔楷书”通过钢笔的自述,教授相关的书法知识及要求:如笔画,字体架构,帮助学习树立正确的书写观,进而改进书写习惯。

第二部分 教学教法分析

一、关于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材内容分析

阅读课文是单元的主体。以叙事性作品为主:包括写人、记事、状物、写景四类。叙事性作品教学的个性要求。

1.引导学生具体感受人或事物的形象

2.通过人物刻画、事件叙述、景物描写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3.让学生了解叙事性作品表达的方式,了解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描写 4.掌握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第一单元 话题 自然奇观

训练重点: 欣赏课文展现的自然美景,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观察和描写方法。关键词:

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

——揣摩时间顺序 如《海上日出》:课文描写了哪几种景象?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如《暴风雨》: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暴风雨的?分别写了那些景色? ——揣摩抓住事物几方面特点来写的顺序

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青海湖。2领悟观察和描写方法 观察方法

① 自然观察法。在自然的状态下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首在把握一段真实。如《暴风雨》描述的是某次令人惊悸的暴风雨之夜。

② 长期观察法。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个事物进行观察。如《海上日出》,“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旨在提炼最为典型的特点。

——体会描写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如《海上日出》: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冲,说明很有力量力。破,是跨越了阻力,势不可挡。跳,有生命的张力。将看似没有生命的太阳写得生机勃勃。)

如《暴风雨》:从课文中找出带有“如同”“宛如”“犹如”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样描写的好处。请你也试着用这些词语写几句话。

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沉闷的恶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悸恐。(1)这些词语的运用,是比拟句的标志,使所表达的事物生动可感。(2)“如同”、“宛如”、“犹如”,比以往所学的比喻词“像”、“好像”、“是”更为丰富,也更有层次,表达效果更具有文采,朗读效果更为悦耳。——领悟描写中对比手法运用的。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课文写的是青海湖,为什么要写道这些著名的湖泊。

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可是此时,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撼,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推翻了。

第二单元 话题 书的故事

训练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交流读书的感受。关键词: 1典型的写作特点: 如:《钟楼读书》中“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一句在课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从全文角度来看,是反复;从具体的语段来看,是叙述加抒情的表达方式。

——有领悟有特色的构段方式并尝试仿写的 如:《钟楼读书》中“先概括写事实,再具体写想象或感受”的典型段落。读书给你带来了哪些快乐?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我好像......关键词:

2领悟谋篇布局特点的

如《钟楼读书》中体会用中心句、关键线索串联全文内容(“一线串珠法”)如《意外》中体会“设置悬念、卒章显底”的方法:

读完课文后,才知道“我”遇到的是高尔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安排独具匠心,既符合事情发展顺序,使事情真实可信,又使文章跌宕起伏,增强文章可读性,使文章耐人寻味。

第三单元 话题 爱国情怀

训练重点: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关键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 如《丰碑》:课文多次描写“狂风”“大雪”,这有什么作用?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没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狂风”“大雪”不仅描述了当时的环境,也起到了渲染故事发生的悲壮气氛。如:《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中课后练习以“我是中国人”开头,写几句话。在课堂体会反复的修辞手法及其串联全文内容的作用,即强化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为自己祖国骄傲、自豪的情感,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并将之运用到语言实践中来。

第四单元 话题 神奇的宇宙

训练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关键词: 想象,自己的看法

教学措施: 引导学生熟读,美读,充分利用复述,改写,扩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教给一些联想,想象的知识;引导学生课外扩展阅读经典童话,神话故事。

第五单元 话题 童年往事

训练重点: 抓住印象最深的情景和人物写人叙事,学习写人叙事的方法。关键词:——领悟人物外貌、动作和场景描写的方法

如《傻二哥》: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写一两段话。他出去卖药糖,总是穿着白布上衣,黑色裤子,挽着袖子,留着偏分头,自额背着一个很讲究的大玻璃瓶子。

如《童年的小花狗》:联系课文,发挥想象,将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其中省略的内容就是要求学生联系语境写人物外貌或事件发生的场景。)

——领悟直接抒情的方式 如《我的老师》:课文中有不少语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老师的怀念之情,请你找出来,读一读。——抓住印象最深的情景和人物写人叙事 《我的老师》叙述了7件小事: 1.佯装发怒。2.教授跳舞。

3.带领我们观察蜜蜂。4.教我们读诗。

5.我们对老师的依恋。

6.正确处理“我”与同学的纠纷。7.睡梦中去找老师。

7件小事前面5件略写,后2件详写。

抓住印象最深的情景和人物,作为刻画人物形像主体,字里行间充溢着学生对老师的一往情深。

第六单元 话题 人与动物

训练重点: 了解观察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内涵。

《隔窗看雀》

关键词: 定点观察。

“定点观察”,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然后再从这一点出发进行观察。

例如:“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楼檐到另一个楼檐,与人共存,生存于市井之间,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它那么小,落在枝上就是近视眼中的一个黑点,连逗号还是句号都看不清楚。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有责任感地孵蛋和育雏„„活着。”

作者隔窗看远处的麻雀,对观察物作由远及近、由广阔到集中的视野调节,对于获取大背景中某一细部的独特之处很有用处,这些独到之处的发现,又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确定观察的重点;

难点:1 你怎样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两个层次来理解

1麻雀是忙碌,平庸的。文中相关语句很多,声音,外貌,能力,很普通。不停的跳跃,飞翔,也非常忙碌。“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有责任感地孵蛋和育雏„„活着。”麻雀飞得不好看,但是不羞愧,经常在飞;麻雀的叫声,很一般,但是它并不感到羞愧,还是在用它的唧唧喳喳来表达它的欢快。它也是可以不羞愧不自卑的。虽然卑微,但还记得自己的责任:孵蛋,育雏„„虽然卑微,但是坚忍,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在冬天里,麻雀要忍受大自然和人类或者其他动物对它的伤害,其它鸟类早已不见踪影。而麻雀“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

难点:2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下面这段话的精妙之处。

它是点缀在人类生活中的活标点:落在冬季枯枝上时,是逗号;落在某一个墙头上时,是句号;好几只一起落在电线上时,是省略号;一对儿追逐翻飞,累了落在上下枝时,就是分号。

妙处;1麻雀比成了标点,形象,生动,精准。

2标点用在句子里的作用是隔开句段,停顿,休息。麻雀也像标点,在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闲趣。

3本段共有三个分号,四个分句,很整齐,为我们描述了麻雀停落时候的四组画面,写得富有节奏,充满诗情画意。

第七单元 话题 戏剧电影

训练重点: 在读一读,演一演中了解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体验自己的学习乐趣。

戏剧(剧本)的特征

-------凝练地反映生活。

------个性化的剧本语言。------有集中的矛盾冲突。------结构布局安排巧妙。

《小兵张嘎》、《智斗》、《皇帝的新装》 教学策略:

1必要的戏剧知识简介,帮助学生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或其他手段,了解完整的戏剧情节和准确的时代背景.2.整体把握人物形象,寻求分析人物形象时不同的切入点和方法。(1)了解文本的形式特点,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和人物形象。可通过默读、浏览,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形式特点;

教学设计应将“某某是怎样一个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身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等认识人物特点的问题的探究作为教学的起点、终点和中心问题。从初读感悟、精读分析到读后评价,要引导学生形成对人物的立体化认识。

(2)着重指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经验揣摩台词和潜台词,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智斗》的教学:

一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整体把握全文,理清剧情。

二理解阿庆嫂是怎样和敌人斗智,体会剧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建议在学生了解剧本基本剧情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运用比较发现的方法,来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发现语言的表达效果,体会人物对话中的潜台词。朗读训练时要把握人物语言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特点。

戏剧可从剧情的矛盾冲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变化处入手,如《皇帝的新装》中,“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是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1)这句话是剧情的焦点,是剧情得以展开的立足点,也是课文的文眼,2)这句话是骗子行骗的幌子,它切中了皇帝和老大臣、官员爱慕虚荣的要害,使骗子能行骗成功。

3)它增强了剧本的戏剧效果和讽刺效果。

3.灵活运用表演尝试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领悟文学的魅力。

---学习剧本必须把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的训练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可指导学生学习表演。教师的示范指导必不可少,让学生产生兴趣,声情并茂的表现。表演能否达到预定要求,关键还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问题、对人物性格的把握问题。

第八单元 话题 和平友爱

训练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生活。

各类文章教学要点小结:

(一)关于写景类课文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整体感悟画面。

----要引导学生落实全文的初读工作,整体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引导学生做好重点段的阅读工作,整体感悟画面的意境美。

----要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味词句运用之妙、领悟描写之功、揣摩表达之序。

2.重视课堂内外的沟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课堂教学应注意调动和激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充分读书,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下工夫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课后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领悟到的方法去观察生活、留心生活、表现生活,多提供练笔的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二)关于写人类课文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初步感悟人物形象。2.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逐步丰满人物形象。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人物所处的环境细细体会;-----引导学生紧扣词句,设身处地、切己体察,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3.交流、表达阅读感受,全面感受人物形象。

-----通过朗读、说话、写话等方式表达感受,把“人物”的形象“立起来”。

(三)关于状物类散文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读书的学习兴趣。2.将学生的初读变为“熟读”,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要点。3.领悟作者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人与动物的深情。

----阅读之时,不忘作者身处何时何地;读懂之后,不忘品味描写之精妙;----学完一篇,不忘将前后课文进行比较,领悟不同的观察方法和描写特色。

如:《游天然动物园》的重点观察和拟人描写,《隔窗看雀》的定点观察和借物抒情就很不相同。

4.落实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的目标,实现读写的积极迁移。

-----可开展文体形式和语言转换练习,如《游天然动物园》的导游词、《麻雀的自述》等。

二、关于古诗诵读和现当代诗歌、歌词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教材内容分析

从诗歌内容上看,本册所选的古诗词大多属于侧重绘景的山水田园诗,但各自的表现手法却不尽相同。有的采用拟人手法,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将景物人格化,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形象;有的长于对偶,如“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以民歌清圆的调子写句,极有吸引力;有的运用对比和衬托,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动静结合,使诗句平添了许多生趣;有的善用夸张,如“千里莺啼绿映红,酒村山郭酒旗风”,“千里”一词,活画出江南春色的辽远,景象繁荣,而意境全出。2.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把握诗歌的特征,了解其特殊的教学规律。------诗歌的形式技巧。

诗歌的外在形式。“诗歌打破日常语言运用的散体文形式,视觉上分行排列,句式整齐,听觉上则合辙押韵,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合于音律。”

诗歌的内在形式。“与诗的外形是相融合的,使诗情、诗意、诗味得以感性显现的表情形态,即诗的意象、意境、象征、隐喻,等等。”------诗歌的情感韵味。

对诗歌的解读,最重要的不是“诗歌写了什么景、说了什么事”,而应感受、领悟作者透过景与事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把握诗歌的情感特征和情感变化,是阅读诗歌的重点。(2)发挥诵读的优势,保护“诗言诗语”和“诗情画意” 要重感悟,轻分析。

(3)破解关键意象,感悟内在诗情。

——在诗歌解读上求深寻美,力图使学生对文本的言外之意、画外之音产生探究的兴趣,如《寒食》的解读: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候家。

------破解关键意向。古诗词中有一些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景象,应指导学生深入感悟,必要时应作讲解。如“柳色”“长亭”含送别留恋之情,“断鸿”“寒鸦”有寂寞冷落之感,又如“西风”与悲哀,“大漠”与豪壮,“明月”与思念都是诗歌的特殊语言。若几种景物几种一处,往往是诗人别有用心的“因情设景”“因情造文”。

——设计整体性的、有启发性的、有弹性的问题,检测学生对诗歌词句的理解和诗境的把握,教师相机予以点拨提升。

如《渔歌子》:熟读之余,问:下雨了,诗人还在哪里在干什么?为什么说“斜风细雨不须归”?于是,可引导学生描述景物,体验诗境,感悟诗情,深入学习全诗。

——指导学生将画面描述得越清晰,越动人,学生的画面感就越强,情感体验就越深刻、越丰富。

三、关于作文教学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八次“习作”,主题分别是:《我喜欢的季节》、《我开的小店》、《饭桌上的故事》、《看图作文》、《给老师“画像”》、《难忘的礼物》、《我的研究报告》和《我成功了》。

与上学期不同的是,在习作类型上,重点安排了写纪事作文,共5次,安排了2次想象作文,还安排了1次写研究性报告这种应用文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

1.本阶段的课堂作文训练重点:

(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

(2)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抓住重点,运用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感受写真实。

(3)修改自己的习作。

2.本册教材对作文训练的具体要求:

(1)能抓住重点,运用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感受写真实。

如,第2单元《我开的小店》:“把你觉得重要的方面说清楚,说具体,其它次要的内容可少写或一笔带过。”

如,第3单元《饭桌上的故事》:“按照一定的顺序,生动具体地记叙饭桌上发生的事或听来的故事。”

如,第4单元《看图作文》:“除了描写对话之外,还可以写一写它们的神情、动作以及 心理活动。”

如,第5单元《给老师“画像”》:“注意描写老师的外貌、语言、动作等,也可以写你当时的心理活动。”

如第6单元《难忘的礼物》:“对礼物进行细致地描写。” 如第8单元《我成功了》:“详写克服困难的过程,突出自己的具体做法及心理活动。”(2)能有条理地叙述、介绍。

如,第3单元《饭桌上的故事》:“按照一定的顺序,生动具体地记叙饭桌上发生的事或听来的故事。”

如第8单元《我成功了》:“有条理地叙述这次令你难忘的经历。”(3)学写研究报告。

见第7单元。

(三)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用好用足本册教材,组织读写训练。1.“教读”时时不忘“教写”,落实阅读教学的重点。2.师生共读“单元习作提示”,落实习作教学的流程。第二,抓好关键步骤的指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1.明确作文教学的任务:

在小学高年段,内容与形式应并重。“写什么”与“怎么写”同样重要,越往后,“怎么写”显得越重要。

2.明确课堂作文教学的要素

(1)获取写作素材,提前解决写作源泉的问题。

-------经常性开展口头、书面形式的交流活动,交流生活见闻,交流奇思妙想,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提前考虑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提前观察生活,提前开展活动,提前搜集资料。(2)随机心理诱导,着重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3)精心组织评改,着重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评改策略:

教师示范评改,学生自评自改,同学互评互改有机结合。

评改要求,应从字词的对错,语句的通顺,好评佳句的引用,上升到习作的结构,段落的衔接等范畴。

如第七单元《学写研究报告》的作文教学设计: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范例《京剧脸谱研究》,认清研究报告的结构,打消学生对写研究报告的恐惧心理,激发学生写研究报告的热情。

2让学生自由地读范例后交流:研究报告该写些什么? 3请学生将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列举出来,越多越好。

想想这些题目中哪个题目是自己最想研究,有最有条件研究的,开展研究。选材应有实践操作性,是他们关注的乐于去做的,且具有积极意义,如:班上有多少近视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避免近视的措施有哪些?再比如:孩子们生日想要什么?喜欢的物品种类 压岁钱 学习用品 图书 服装 装饰品,各有多少人,占多少比重,现在的孩子到底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4学生写完研究报告后,在班上开展交流活动,自豪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请别人提点意见。

四、语文乐园 教学目标(基础部分)

1.加强字、词、句的单项训练,感受词语的丰富多彩,接触成语王国,辨析一字多义的现象。

2.认识了解各种关系的复句,体会双重否定、反向句和感叹句的表达效果。教学内容及要求 :四部分

第一部分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字词类,感受词语的丰富多彩,接触成语王国,辨析一词多意现象。

第二部分 读一读,用加点词语写句子。认识各种关系的复句,体会双重否定,反问句和感叹句的表达要求

第三部分 读一读 记一记 古诗文名句,要求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积累,为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第四部分 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内容,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教学策略:

第一题 常规要求:读一读(字词类),你发现了什么?

难点:发现规律,奥妙以后,点到为止吗?举例:语文乐园4

1.读一读。找出词语的内在规律。

高瞻远瞩 深谋远虑 神机妙算 精益求精 好高鹜远 老奸巨滑 诡计多端 吹毛求疵

2积累。

比赛背读。

提问式解答帮助记忆和梳理。3运用。举例:(语文乐园六P/106)你知道这些词语可以比喻什么吗? 领头雁 和平鸽 金凤凰 报春燕 吉祥鸟 百灵鸟 千里马 孺子牛 变色龙

读一读。理解这些词语可以比喻什么后,创造语言氛围,帮助学生运用。

第二题 读一读,用加点词语写句子。例句分析:(语文乐园二 P/33)

因为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他学习效率很高。.... 知识的海洋是辽阔无边的,所以学习是无止境的。安徒生老爷爷坐在马车上,脸上好像..有一种宽慰的微笑,因为,他已经知道国王和臣仆们赶到城里去了„„ ..①

均是带有明显关联词的复句。

同一单元的复句都进行了归纳,如第一单元,均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语文乐园二,均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

关联词,由固定的一对词,转化到可以一个,可以一对词的灵活模式。练习常见问题:

: 转折句:虽然他考了一百分,但是他从不骄傲。

会写,但是写得不深入,没有层次,或是背相关的例句,没有创造力。△

没有运用到写作等更为深入的范畴,无法扩展实践。解决途径:

1多多开展口头训练,在常态中有意识的使用关联词,是语言更有条理,更具逻辑性,使之具备一定的语感。

2仿造例句的句型,提出具体语言要求,例如,好词佳句。修辞手法的的运用。

五、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第一,继续培养表达的能力:------练习“讲故事”,要讲得生动有趣;

------练习演讲,表达真情实感,并能配合表情和动作。第二,培养倾听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作好交际准备,多方搜集资料。

1.从内容上作好准备。如《我喜欢的书中人物》;

2.从要求和方法上作好准备。如《感动我们的人和事》《请帮帮我》; 第二,创设交际情境,引发互动欲望。第三,摸清学习起点,体现训练层次。

1.教师要心中有标。区别于日常会话和对外汉语教学。2.教师要目中有人。多倾听,多援助。3.教师要手中有法。多示范,多鼓励。第四,拓宽实践途径,提高交际能力

六、关于探究与实践的教学

(一)引导学生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学生。

(二)遵循探究实践程序,落实活动过程。

第一,过程和方法比结果重要。

8.五年级上语文教案-藏北草原-鄂教版 篇八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过程与方法:

1、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

2、学习本课生字词。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经营、丰碑”等。

2、读懂课文,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3、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2、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设计:个性化备课:

一、揭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板书课题丰碑(bei)“碑”字正音、辨形。“丰碑”是指什么?

课文中的“丰碑”到底是指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找找答案。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呢?

2.师范读课文,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教流

问:知道军需处长是做什么工作的? 军需处是一个怎样的部门呢?

4.介绍时代背景

《丰碑》这是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当时物质条件极端贫乏,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为了革命不少革命战士倒下了。课文中的军需处长就是其中的一个。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主要讲什么? 6.指名分段,讨论分段段意: 一(1)讲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一(1-2)二(2)讲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很多困难。二(3-7)三(3-13)讲被严寒冻死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三(8-11)四(14)讲红军队伍一定会取得胜利。四(12-14)7.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找出这一段的一个中心词。什么叫艰难? 2.讨论:从哪儿看出红军在艰难地前进?你找了哪些词语?

(1)“冰坨”是什么意思?这里用大冰坨比喻什么?这里用大冰坨比喻大雪冰封的云中山。(2)“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想一想,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3)“吞掉”说明风雪之大,大得要把这之队伍吃掉。

3.同学们已经有所感染了,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9.五年级上语文教案-藏北草原-鄂教版 篇九

第一单元 阳光中国

教学内容:

1、演唱《阳光中国》

2、听《我们走在大路上》、《翻身的日子》

3、活动:祖国祖国我爱你

教学目标:

1、熟练演唱《阳光中国》

2、欣赏理解其曲目

3、通过活动提升孩子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1=F

do =F 的调性认识

2、后半拍弱起及换气符号“V”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视听

2、探究式学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讨论,你对祖国了解多少?

2、通过视频,对中国进行一定的描述,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的现状。

3、利用多媒体对歌曲进行学习,跟唱,对学生演唱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纠正,直到熟练演唱歌曲。

4、学习“F”调,通过讲解,学生对键盘进行摸索,发现调的规律,从而理解何为调,“F”调是什么意思。

5、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1、讨论,你听过哪些老歌?并举例说明。

2、介绍这两首歌曲的背景、特点。

3、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孩子聆听音乐,听后说出自己所听得感受,再次聆听,然后老师讲解关于这两个曲目的故事。

4、学习倚音,演唱演奏时将小音符很轻快地带过去。

5、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1、简单学唱《祖国,祖国,我爱你》

2、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中国,和值得让我们骄傲的人和事。

3、老师在学生交流之后,通过互联网,寻找一些孩子不为所知的中国人和事。

4、让学生通过这次的交流,说一说自己想为祖国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和更加强大。

第二单元难忘的岁月 第一课时

唱一唱《红星歌》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红星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中进行取得雄壮的风格。

2、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3、练习二声部合唱

一、组织教学:

二、新歌学唱:

1、分别出示王二小、刘胡兰、海娃、潘冬子人物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谁来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2.教师:简介人物及历史背景。潘冬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的一首插曲也被人们广为传唱。(放录音《红星歌》)

战争岁月里,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少年儿童,他们不仅机智勇敢,而且从小就立志干大事,电影《闪闪的红星》里塑造的少年潘冬子更是坚定地跟着党走的典范。

3、放录音,说说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4、再次听录音,请同学们划着拍来听;

5、教师范唱。

6、教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

7、学生跟着录音唱。

8、歌曲的处理分析:

1)听一遍录音,让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表现音乐雄壮的气氛。你了解《红星歌》的真正含义吗? 2)“〉”重音记号(简单说明),当看到有重音记号的地方我们就握拳来重打拍,大家来试一试;大家齐唱。9)分成二组尝试二声部合唱。

三、创作活动:

学生边走步边演唱歌曲。(让学生充分体会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四、总结

同学们,你们现在有好吃的有好穿的,还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多么幸福呀!大家不要忘了你们现在拥有的一切,有一部分是我们这些小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吧!

第二课时

欣赏《游击队歌》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内涵,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歌曲。

教学设想: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用不同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游击队歌》。

教学准备:

1、钢琴、录音机、多媒体、部分打击乐器、纸、彩笔、教具(大刀、步枪、红缨枪)。

2、预习贺绿汀的生平及主要作品的介绍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

1、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播放电影〈平原游击队〉的精彩片段),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2、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资源,肆意蹂躏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但是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反映这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新课教学

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2、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版本的《游击队歌》(合唱)(整体感受)。要求: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思考歌曲描述了怎样的一个音乐场景。学生可结合所了解的历史,谈谈歌曲的时代背景,游击队员的作战方式,学生眼中的抗日战争。

3、聆听男声四重唱版本的《游击队歌》。要求: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节奏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4、学唱歌曲。

(1)视唱曲谱。

教师完整视唱全曲。(轻声、慢速、划拍视唱)

学生随教师模唱。(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唱出来。)跟不上的同学可以用啦啦啦来唱(2)填唱歌词。

学生随歌曲录音,试着轻声填唱歌词

(3)随琴完整演出全曲

(4)歌曲处理。

我们用怎样的演唱力度和速度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

学生(讨论)。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挥全体学生齐唱。

5、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请大家思考,能否用其他的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作、表现歌曲?大家分组讨论,要注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物品(纸、彩笔、部分打击乐器如小鼓和双响筒、红缨枪及步枪的模型等),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1)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创作。

(2)学生分组展示表演。

表演组:两个同学分别拿大刀、红缨枪等模型走在青纱帐里(要按照音乐的节奏走),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打击乐器组:四名同学分别用打击乐器如小鼓、大鼓、沙锤、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可参照书本P11实践与创造一的节奏型,并打击出力度层次的变化),其他同学演唱。

图画组:投影仪出示画面,一位同学上前讲解图画。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1、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之间可相互补充)。

2、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顽强斗争精神。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游击队歌》的深刻内涵。我相信,这节课同学们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而是找到了艺术审美的自信。最后让我们再听一首反映同一时代同样内容的抗日歌曲《飞夺泸定桥》,大家回去之后再去查找资料有关的内容,下节课再一起交流,好吗?

3、欣赏合唱《飞夺泸定桥》,并穿录象片段,让学生从中感受这首作品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让同学们对查找资料感兴趣。

4、在歌声中结束本堂课。

第三课时

《救国军歌》

教学目标 聆听《救国军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救国军歌》 1.初听《救国军歌》 设问:为什么提出“枪口对外”?

师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解歌词“枪口对外”的含义。 

2.再听歌曲《救国军歌》。

设问:这首歌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在音调、节奏上、风格上……去讨论。

3.教师归纳学生的讨论,音调高昂激越,节奏铿锵有力,风格是进行曲队列歌曲。

4.在歌曲《救国军歌》音乐声中,做队列方整队伍行进步伐操练,在歌词第二段时,可变化队列方向或变化队列。教师要指导学生,步伐要体现音乐的特征——威武、雄壮,展示抗日队伍勇敢前进的形象。

三、小结: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表达我们中华儿女对我们伟大祖国最真挚的感情,最崇高的祝福。

第三单元太阳出来喜洋洋

第一课时

唱一唱《美丽的朝霞》

教学内容:歌曲《美丽的朝霞》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朝霞》,学生能用简单的律动感受3/8拍的拍律并感悟音乐中的情绪与情感。

2、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朝霞》让学生体会“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深刻意义。教学重点:学生能用优美的声音表达出朝霞的美丽。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师生问好!

二、节奏练习:

1、节奏填词游戏:教师— 你(强)好(弱)吗(弱)? 请学生用同样的节奏填词回答— 我(强)很(弱)好(弱)!教师— 你(强)们(弱)好(弱)!学生— 老(强)师(弱)好(弱)!(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语言中的强弱规律。)

2、学生说出问好中的强弱规律:强 弱 弱,并请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示出强和弱。

三、听音乐,读歌词。

1、听《美丽的朝霞》音乐伴奏,律动。将刚刚的动作加入律动中。

2、(播放《美丽的朝霞》范唱音乐)让学生说说音乐中唱出了那些景色:朝霞、太阳、山(教师板书)

3、朗读歌词。(过渡语:那是谁赶走了山头上的黑暗呢?请同学们翻开书第14页,我们来读读歌词就知道了。)

a:轻声跟着音乐朗读歌词。b:跟教师带节奏的朗读歌词。

四、听音乐,赏朝霞。

1、提问:什么是朝霞?

2、欣赏视频《美丽的朝霞》

五、教唱歌曲。(同学们能不能把我们美丽的朝霞唱出来呢?)解决难点:1︱2 2 ︱3 3︱4 5 6 ︱5 0︱ 赶 走 了 山 头 上 的 黑 暗。a:先由教师范唱,请个别学生模仿。

b、通过手势画出歌曲旋律线,使学生掌握旋律走向。

3、巩固歌曲:师生接龙、分组接龙。

六、歌词创编与拓展。

1、学生分组讨论(我们的早晨不仅有美丽的朝霞、太阳,还有那些美丽的景色啊?)花朵、树木、小溪、小朋友、蝴蝶、蜜蜂

2、请学生将自己想好的美丽景色创编到歌曲中去:

“美丽的花朵,花朵,给我们带来蓬勃朝气。美丽的花朵,花朵,美丽的花朵

3、既然我们早晨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色,那我们要不要好好珍惜呢?我们要怎么珍惜呢?(早晨起来要做运动、锻炼身体、读书。)

七、完整的演唱歌曲结束本节课。

第二课时

唱一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目标:

1、能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2、体验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奏、演唱形式,并体验不同形式带来的不同风格。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知道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并喜爱民歌。教学过程 :

(一)、初步感知四川民歌特点、四川风土人情

1、师:四川是个美丽的地方,有谁知道四川有什么好吃的? 生:四川有火锅 四川有九寨沟┄┄

师:听了大家的话,我真想马上坐飞机去四川品尝美味。我还听说四川话特有意思,谁能学说一两句?

师:四川的方言真有意思。下面我们就学着用四川方言来唱一句话 5 06 22 65 6 02 6 0 哐

扯 郎郎 一哐 扯

哐 扯(1)师范唱

师:“扯”字在四川方言里唱“che”,我们来学唱一下,好吗?(2)生学唱

(3)师:这句旋律让你想到了四川人们在干什么?大家的歌声让我想到了四川的樵夫挑着担子在山上行走的情景,我们一边唱,一边来模仿他们挑担的动作。(4)、生边唱边做挑担行走的动作

(二)、感知、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1、听范唱

师:大家表演得不错,四川是一个多山的地方,农民们经常在山里劳动,大家刚才唱的这一段就像他们劳动时喊的号子。(师重复唱一次)另外休息的时候,他们还喜欢放开嗓子高唱一曲山歌,既消除疲劳、由愉悦了身心,老师这儿有一段四川农民清唱的民歌,大家想不想听? 生听原汁原味的《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好不好听?音乐家们也觉得好听,所以他们把农民唱的民歌进行了整理与改进,就变得更好听了,大家一起来听听。生听童声齐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这一次大家的感受还和刚才一样吗? 生说自己的感受 2、学唱歌词

(1)读除衬词以外的歌词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15页,我们一起把歌词读一下,括号里的衬词先不读。(2)师范读衬词

师:下面大家读第一段歌词,老师把衬词加进去。(3)生学读衬词

(4)生连起来读第一段的词。3、学唱歌曲

(1)轻唱第一段

(2)纠正切分节奏、上波音的演唱

(3)轻唱全曲 4、处理歌曲

(1)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各段

师:刚才大家唱的时候,五段的歌词都用一种速度来唱,是不是有些单调?谁能动脑筋把哪里变化一下?

(2)欣赏男声合唱团演唱的《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这样唱的感觉好多了,但大家唱的都是同一种声音,如果改成合唱就更丰富了。我们一起来听听。5、课堂小结

师:大家的模仿能力、演唱水平都很高,老师很佩服。同一件音乐作品,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刚才,我们就听到了农民、合唱团的不同处理,人们还尝试用民族乐器来表现它。就让我们在中国民乐“唢呐”演奏的音乐声中来结束这一节课吧。(在民乐《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宣布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小小牵牛花》。

2、体验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奏、演唱形式,并体验不同形式带来的不同风格。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知道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并喜爱民歌。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播放牵牛花图片

(二)、感知、学唱歌曲 1、听范唱 2、学唱歌词

(1)按节奏读歌词

(2)师范读词

(3)生学读词注意3/4拍子的特点。(4)生连起来读第一段的词。3、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段

(2)纠正附点音符的演唱(3)跟琴唱全曲 4、处理歌曲

(1)用不同方式演唱歌曲各段 5、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欣赏《七色光之歌》《我和太阳在唱歌》 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演唱波音与滑音。

2、通过欣赏歌曲《七色光之歌》,让学生从那活泼欢快的旋律中去创造多姿多彩的生活。

3、通过给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教学过程:

1、音乐知识

1)采用先感受后认识的方法认识波音与滑音。并从中找出规律即波音是把本 音一分为二,在其间加入上方或下方辅助音而成,进而介绍上下波音。2)介绍滑音。参照波音的介绍方法。另外,在“唱一唱”的练习中,注意 滑音要顺着它的音势向下滑行到另一音。听这首二声部歌曲

提问:找一找切分节奏出现了几次?

2、歌曲的特点。1)速度:稍快。

2)力度:变化应较大一些可以形成对比。

二、听音乐,读歌词。

1、听《七色光》音乐伴奏,律动。

2、让学生说说音乐中唱出了那些景色

3、朗读歌词。(a:轻声跟着音乐朗读歌词。b:跟教师带节奏的朗读歌词。

4、再次听歌曲从活泼欢快的旋律中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

三、玩一玩

1、聆听《我和太阳在唱歌》

提问:听到这首歌让你想到什么?

2、再次听这首歌,随着音乐律动。

3、挑选合适的打击乐器,从教材21页中选出一个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4、将三种节奏型组合起来敲一敲,听一听效果又是怎样的。

四、课堂小结

第四单元蓝天白云

第一课时 唱一唱《我的蓝天》

教学内容:歌曲《我的蓝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我的蓝天》,学生能用简单的律动感受4/4拍的拍律并感悟音乐中的情绪与情感。

2、通过学唱歌曲《我的蓝天》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教学重点:学生能用优美的声音表现这首歌曲。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3、学生回答

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4、出示课题

二、学唱歌曲

(一)掌握节奏

1、听录音范唱。(出示歌谱)

2、提问“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3、歌曲的演唱速度怎样

4、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5、出示4/4拍节奏图

学生按节奏打节拍。

6、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

小组比赛(按节奏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歌曲的情绪。”

(二)视唱曲谱

1、出示旋律。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的最认真,速度最快!”

3、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在教师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旋律。”

5、学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节奏,体会乐曲情绪。

6、演唱歌曲

(1)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2)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三、扩展:

1、试着在旋律下面加上伴唱。

2、分小组练习。

3、表演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欣赏《行云曲》《奇妙的彩云》

教学目标:

1、认识延长记号,并知道它的唱(奏)法。

2、通过欣赏独弦琴曲《行云曲》,让学生认识小数民族乐器独弦琴,感受乐曲的流畅细腻。

3、通过《奇妙的彩云》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表现力。

教学过程:

1、音乐知识

1)采用先感受后认识的方法认识延长记号。

A、找现曲中出现延长记号的乐段听听有什么不同。B、认识延长记号的唱(奏)法。

2、曲的特点。1)速度:缓慢。音乐流畅

二、听音乐,1、听《行云曲》律动。

2、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3、比一比两个乐段有什么有同。

4、在音乐中简述歌曲:

《行云曲》分为两段,后段音乐清新流畅,抒情细腻,宛如空中朵朵白云随风飘荡。

4、再次聆听,把想像到的画面用图画表现出来。

三、玩一玩

1、聆听《奇妙的彩云》

提问:听到这首歌让你想到什么?

2、再次听这首歌,随着音乐律动。

3、跟着音乐唱一唱这首歌。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彩云。

4、给旋律选合适的结束音。do re sol 分别尝试 视唱旋律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欣赏《山乡的彩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山乡的彩云》让感受乐曲的欢。

3、通过为《山乡的彩云》伴奏、伴舞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感受乐曲

1、听《山乡的彩云》律动。

2、说说这首曲子的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2、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3、再次听乐曲在歌曲间奏处用拍手为歌曲伴奏

4、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表演歌曲

二、玩一玩

1、再次听这首歌,随着音乐律动。

2、跟着音乐唱一唱这首歌。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彩云。

3、学一学,第27页的动作小组合作将动作重新创编起来

4、合着音乐练习动作

三、表演《山乡的彩云》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2、对各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

第五单元草原放牧

第一课时 唱一唱《牧羊人之歌》

教学内容:歌曲《牧羊人之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牧童、羊、白云、鲜花、绿草„„)、音响资料、钢琴、歌谱。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2、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歌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3、学生回答

这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4、出示课题

二、新歌教学

1、学简谱:①初学时老师范唱,学生跟唱,每小节反复2遍; ②再学时,老师范唱,学生跟唱一整句1遍; ③学生跟音乐轻轻连唱;

④注意节奏变化的时候,唱的节奏。进行强化; ⑤学生整体连唱

2、学歌词:

①学生按节奏读歌词(注意节奏的把握); ②分句教唱二遍; ③生随琴填唱歌词。

3、分声部练习:

轮唱部分:学生跟音乐练唱,试着合唱。注意节奏。合唱部分:分声部练习。合唱练习。

四、练习巩固

分别练唱主旋律与二声部合唱部分。巩固和声。

五、总结尾声

再次体会歌曲,在《牧羊人之歌》的歌声中,欢快的结束这堂课。

第二课时

听一听 《牧歌》

教学内容:听一听《牧歌》 教材分析:

无伴奏合唱《牧歌》是一首由上句和下句构成的长调民歌,其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作者瞿希贤根据海默的词,把这首民歌改编成无伴奏合唱曲,使优美的民歌形象更加丰满,色彩更为丰富。不同音色的声部交替出现,互相呼应,加上浓郁和谐的和声效果,使音乐的内涵更为充实,意境得到升华。由于这首无伴奏合唱较原民歌更加丰富、优美动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并成为无伴奏合唱的珍品。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2、《牧歌》的欣赏,拓展学生对原民歌的理解范围,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牧歌》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中。

3、充分了解内蒙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你们知道哪些民族?(学生自由说。)

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老师请你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民族? 播放歌曲《天堂》

(视屏)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3、说说自己的感觉怎么样?(学生自由说)

二、欣赏乐曲《牧歌》。要求会哼唱旋律,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1、蒙古族真美,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老师唱原民歌,并出示歌谱和歌词)

2、简介歌曲的物点

内蒙民歌大体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这首《牧歌》曲调悠扬,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是一首典型的长调。

3、一起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用M唱)

4、念念歌词。

5、听一听

1)

请你闭上眼睛听,(欣赏无伴奏合唱的《牧歌》)

这种只用人声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就叫无伴奏合唱。2)再次听你听到了几个声部呢?

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四个声部组成的 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 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广阔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3)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引子和尾声)引子意境宽广、辽阔,音乐慢慢地响起来就好象从远景拉到了近景。

尾声慢慢弱下来,而且有一种没有结束的感觉,给人无尽的遐想。

三、对比

对比欣赏沙汉昆作曲的小提琴独奏《牧歌》说说两种音乐形式在表现同一主题上有什么特点?

四、舞蹈片段欣赏《牧歌》,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舞蹈的基础上再次来体会歌曲的意境美。

请大家欣赏《牧歌》的舞蹈。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动听的音乐加上优美的舞姿,使《牧歌》更加光彩照人。

五、小创作:目的是让学生发挥想象,表达情感。

1、编一段歌词或编一段舞蹈侓动

2、写几句赞美的语言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感情

3、画一幅美图

六、评展: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体验音乐带来快乐,自豪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玩一玩《小牧笛》《牧童》

教学目标:

1、跟随音乐唱一唱《小牧笛》,《牧童》感受不同的民歌风格。

2、抒发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巩固前倚音、下滑音、重音、波音记号,了解变拍子和附点音符的用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 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一片大草原,和放牧的孩子们一起来唱一首歌《小牧笛》。

2、播放录音,生聆听。

3、歌曲中有几个小朋友啊?他们分别是谁?还有哪些小动物?

二、唱一唱歌曲学习变拍子与下滑音的唱法。

1、出示《小牧笛》的曲谱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

2、认识变拍子

3、认识下滑音的唱法。

4、唱一唱旋律

1)学生跟音乐轻轻连唱;

2)注意节奏变化的时候,唱的节奏。进行强化

三、巩固练习

出示前倚音、下滑音、重音、波音记号,说说这些符号在哪些首曲子出现过。唱一唱《山乡彩云》中的前倚音

唱一唱《七色光之歌中》中的重音与切分音。唱一唱《小牧笛》中的下滑音。

四、欣赏牧童 歌曲简介:《牧童》是斯洛伐克民歌,斯洛伐克是一个可爱的国家,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的高山峻岭,牧童们在自己的家乡自由地放声歌唱。首都:布拉迪斯发。人口:539万。面积:4.9万平方公里。

2、风景欣赏:

3、出示《牧童》的曲谱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哪一种节奏型出现的次数比较多。

4、、x x

节奏可以写成附点节奏。x.练习附点音符的唱(奏)法

5、唱一唱旋律

1)学生跟音乐轻轻连唱;

2)注意节强弱变化的时候,唱的力度。进行强化

6、在F调上用竖笛演奏《牧童》 1)独自练习2)全体合奏

五、总结尾声

再次体会民歌的纯朴真挚的感情,随《牧童》欢快旋律出教室。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玩一玩《小绵羊》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轻快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的小绵羊》,感受音乐所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形象

二、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突出本课主题“可爱的动物”,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通过编创动作、歌词,模仿动物的叫声等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导入:“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你能把他们的叫声学出来吗? ”“我也行,我还能用他们的声音唱歌呢,听—”(放《我的小绵羊》伴奏,教师哼唱“咩”)

2、用学生喜欢的动物声音跟伴奏哼唱歌曲。

3、“可是,我的小绵羊不见了,它跑去了哪儿呢?(听歌曲录音)

4、“能帮我找回小绵羊吗?”

5、用听唱法唱会歌曲。

三、综合活动

1、唱着《我的小绵羊》到树丛中去寻找。、唱《我的小绵羊》继续寻找(加动物叫声伴奏)

4、编创活动:找到小绵羊,听《我的小绵羊》音乐传羊,音乐停了由该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编唱新歌词

5、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在这座美丽的大森林中,小动物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它们多开心哪!可是有些人却为了自己的利益,大肆宰杀野生动物,使很多动物都濒临灭绝的危险,同学们,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做保护动物的绿色使者,为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平衡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七单元

教学内容:《春晓》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

——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老师逐句教唱。

3、轻声演唱歌词。

4、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5、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6、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第二课时

欣赏《平沙落雁》、按节奏读古诗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平沙落雁》,让学生感受琵琶的演奏特点。

2、通过为《平沙落雁》伴奏、伴舞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表现力。

3、通过吟诵古诗感受古诗古韵。教学过程:

一、认识民族乐器琵琶

1、出示乐器琵琶,视频播放琵琶演奏片断,感受音色特点。

2、简介琵琶独奏《平沙落雁》

二、听音乐,感受乐曲。

1、初次聆听想想像画面。

2、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3、再次听乐曲在歌曲间奏处用拍手为歌曲伴奏

4、仔细听音乐根据自己的理解创编动作。

5、进行表演

三、玩一玩

1、按节奏吟诵《枫桥夜泊》,再自编节奏吟诵。

2、按《枫桥夜泊》的节奏吟诵《送孟浩然之广陵》

3、自选一段音乐为《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吟诵配乐。

四、课堂小结

第八单元春节闹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一唱看花灯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唱歌,并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2、学习下滑音唱法,表现歌曲欢快的特点。

3、尝试以多种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歌唱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看灯会图片,组织谈话引导学生回忆观灯的情景。

提问:在灯会上都看到些什么灯?观灯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二、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三、学唱新歌

1、引导学唱歌曲。

(1)引导模仿灯会上敲锣打鼓的声音,将难点前置,唱“隆咚一咚锵”和“咚隆咚一咚锵”。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学唱歌曲(3)教师示范唱,(4)教师学生共同分析下滑音部分的唱法,引导尝试下滑音的唱法,表现出歌曲的幽默、风趣的感觉。

(5)教师组织学生采取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唱歌的乐趣。

2、引导表演唱歌曲

《看花灯》有对唱、齐唱和一领众和等演唱形式,请同学们分小组自制花灯,再唱一唱。

3、提供相应的道具,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表演。

4、游戏:自由结伴,分组进行游戏,大家一起闹花灯,看谁的表演更精彩,边唱歌曲边表演。感受合作的愉快之情。

四、小结

回家把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并教爸爸、妈妈学唱歌曲。

第二课时

《春节序曲》 教学内容:

欣赏我国著名音乐家李焕之所作的乐曲《春节序曲》。教学目标:

1、了解作曲家李焕之

2、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

3、在听赏《春节序曲》后,学生能哼唱出音乐主题,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并通过扭秧歌、敲锣打鼓等多种形式参与音乐表现活动。教学重点:

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教学难点:

创编音乐表现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互致问候

二、新课导入

1、初听全曲感受乐曲情绪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佳节。春节一到就意谓着冬爷爷渐渐走远,春姑娘悄悄来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们都欢歌笑语、敲锣打鼓地迎接春姑娘,听„„【MTV课件】

这曲子你们曾经听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名曲《春节序曲》 我们听了作品,它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绪?

2、了解曲作者:李焕之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祖籍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池店村,1919年1月生于香港。李焕之的少年时代是在厦门度过的。16岁时,就创作了曲谱《牧羊哀曲》,这是他的第一部音乐作品。1938年8月到延安,这首曲子创作于1955到1956年间,是他在延安工作生活时的体验和感受产物,作品中运用了一些陕北民歌音乐元素。

3、作品中运用了一些陕北民歌音乐元素,想象一下陕北人过年是一幅怎样热闹、喜庆的场景

三、分段赏析

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赏析第一段

1、李焕之创作的《春节序曲》走出国门,98年到维也纳音乐之都演出。用我国古老乐器编钟、云锣、唢呐等,以它们苍劲的声音讲述着中国民乐悠远深长的历史,铺垫出这一台“虎年春节中华民族音乐会”厚实的文化背景。提问听第一段你们的心情怎样?哪一句你映象最深?

2、【放音乐】曲子开头用了热烈的快板,描写大场的歌舞场面。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第一主题明快粗犷,节奏不断紧缩,表现了秧歌群舞的生动场面和热烈气氛。第二主题活泼流畅,由长笛吹奏主旋律,双簧管吹奏对位声部给予衬托,音乐表现了人们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心情。现在老师把最有特点的一句出示在课件上。请看:【课件】

3、打着拍子自由视唱一下旋律。

4、我们知道陕西人在热闹的春节是用载歌载舞、敲锣打鼓的形式表现的。今天我们来做回陕西人,5、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形式表现第一段,那我们先把我们会唱的这句进行编创音乐活动,你们利用各自的优势表现这段。小组讨论。

a、生练习师指导 b、分组表演 c、全班表演 赏析第二段

1、听第二段:与第一段相比有什么变化?你对哪一句映象比较深?

2、【放音乐】这段乐曲是抒情的中板,描写小场的舞蹈表演。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也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了对更美好的明天的憧憬。

这段音乐情绪这么优美,你们想到了用什么形式表现? 以小组为单位编创活动。a:生练习师指导 b:小组表演 c:全班表演 赏析第三段

1:听第三段:我看大家听的时候,情绪都很激动,嘴里还哼出了旋律,谁来哼唱部分旋律?

这段与第一段一样吗?

2:【放音乐】小号在变奏上面这个抒情主题后,将音乐引入了这一部分。在这里,引子和呈示部的主题音调部分地重复和变化重复着,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火热的旋律,跳荡的节奏音型,表明更热烈的大场群舞又开始了,将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

喜庆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听一遍注意听,你对哪一句映象最深?

以小组为单位编创活动。

a:生练习师指导

b:小组表演

c:全班表演

五、复听全曲

创编活动

把整首曲子串起来表演,试一试。【课件】

生表演

六、拓展练习

七、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做花灯 活动目标:

1.了解民问花灯的制作材料、工具、程序,产生亲手制作的愿望。

2.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3.在参与装饰花灯的过程中,丰富审美感受与体验。

活动准备:

1.请民间艺人来园现场表演制作花灯。

2.半成品花灯骨架、各色纸。

活动过程:

1.介绍做花灯的艺人,激发参与活动的愿望。

2.观察已经制作好的花灯,讨论制作需要的材料。

3.看艺人现场表演扎兔子灯,了解做兔子灯的工具、材料及制作方法。

(1)猜测兔子灯的制作方法。

(2)观看扎制兔子灯,大胆提出疑惑的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3)讨论、归纳兔子灯的制作方法。(用竹篾扎成兔子的骨架——裱糊白纸——用彩色纸进行美化装饰——装上可以滚动的轮子并安上蜡烛。)

4.分组合作,对半成品花灯骨架进行美化、装饰。

(1)观察半成品花灯骨架,商量装饰的办法。

(2)分组合作,美化装饰花灯。

延伸活动:

在区域中提供可拼插成花灯的吹塑纸、毛线、剪刀、笔等制作材料,尝试用对插连接的方法自制花灯并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装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中华民族弹拨乐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了解民族弹拨乐器,熟悉它们的音色和演奏姿势;

2、通过欣赏《快乐的罗嗦》进一步感受我国民族弹拨乐器合奏的丰富音色和表现力;

3、调动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并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让他们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4、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中华民族乐器中常见的几种弹拨乐器(古琴、古筝、扬琴、琵琶等),了解它们的演奏特点和音色特点。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平台、扬琴、古筝、古琴、琵琶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8月8日的奥运会开幕式大家都看了吗?能告诉老师你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吗?

生:二十九个脚板印、击鼓倒计时„„(指名学生回答)

师:老师也有一个最难忘的片断,大家想知道吗?(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古琴演奏视频)

师:这就是在开幕式文艺汇演中老师最难忘的片断,刚刚同学们在视频上看到的乐器叫——古琴,我们经常说的“琴棋书画”中的琴就是指古琴,有谁知道古琴是属于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哪一类乐器组?

生:弹拨类。

师:同学们真聪明,古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中的一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出示课题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时机,以问题交流的方式导入,教师主动亲近学生,在创设平等教学氛围的同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乐器介绍讲解

师:那究竟什么是弹拨乐器呢?(出示课件)

师边向学生展示指甲、拨片和琴扦边介绍:用手指或拨子拨弦,以及用琴扦击弦而发音的乐器,统称为弹拨乐器。(板书)

师:到底哪些乐器用指甲,哪些乐器用拨片和琴扦演奏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A、古琴

(出示课件)这就是我们刚看过的古琴,它有几根琴弦呢?让我们一起来数数。

生:七根。

师:所以古琴也叫七弦琴,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那请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回答老师一个问题:

故事中的伯牙为钟子期演奏的乐曲分别是什么?(播放动画视频《知音的故事》)生:《高山》和《流水》

(出示课件)下面老师就为同学们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富有吟唱韵味的曲子,看你们能不能像钟子期一样成为伯牙的知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直观和感官上认识弹古琴,感受古琴的音色特点。

B、介绍古筝:

师:那同学们知道在弹拨乐器里面哪一种乐器跟古琴长得最像吗?

生:古筝(出示课件)

师:虽然长得很像,但还是有区别,你们看出来了吗?

生:琴弦。

师:那古筝有多少根琴弦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数一数。

生:21根。

师:古筝也是用指甲演奏的弹拨乐器(介绍演奏姿势,然后指名学生上台感受)

师:筝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它的音色高洁、华丽、典雅、表现力丰富,既善于演奏优美抒情的旋律,又能表现气势磅礴的乐章。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教学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辨别能力和鉴赏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古筝曲有一首非常出名的独奏曲,它以歌唱性的旋律描绘了夕阳西下,渔人载歌而归的诗情画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独奏曲,体会古筝宁静致远的神韵。听完之后,回答老师一个问题:这首古筝独奏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悠扬如歌„„

C、介绍琵琶

师:“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弹拨乐器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弹拨乐器,它就是琵琶。

师:琵琶呈半梨型,四弦,它也是用手指拨弦的弹拨乐器。(师简介演奏姿势)

师:可是老师也不会弹哦,谁来帮帮老师,使它发出声音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一首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在聆听的过程中,请你们用动作模仿琵琶的演奏姿势。(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欣赏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使同学们了解琵琶音色的特点,用动作表现音乐。

D、介绍扬琴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教室里面还有一种体积大,琴弦很多的乐器?

生:扬琴!

那同学们想不想老师现场为大家演奏扬琴的独奏曲呢。老师可以为同学们演奏,但有一个要求,请你们边听边思考,扬琴的形状和演奏方法和我们刚才介绍的乐器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边听边模仿老师演奏的动作,等老师演奏完了,你们再告诉我答案,行不行?

生:行!

师为学生进行扬琴演奏《欢乐的新疆》。

生:用琴扦演奏、形状是梯形、琴弦特别多„„

师:在弹拨乐器乐器中,除了我们刚刚讲到的古琴、古筝、琵琶和扬琴之外,还有几种乐器是我们比较少见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有月琴、柳琴、三弦、阮„„(师出示教学课件,简单介绍月琴、柳琴、三弦、阮)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拓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了那么多弹拨乐器,你们有没有把记住它们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下,都有哪些乐器?(师生总结)

a、听辨游戏

师: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三段音乐,你们听听都是哪些弹拨乐器演奏的?然后用动作模仿乐器的演奏姿势来告诉老师答案。我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演奏姿势最正确。(师依次播放古筝独奏曲《出水莲》、扬琴独奏曲《将军令》、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的片断)

设计意图:巩固学习成果,保持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启发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体会乐曲的情绪。

b、欣赏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

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不仅能独奏、齐奏,还能合奏出美妙动听的曲子,现在请同学们起立,我们一起跟着欢快的旋律动起来吧!播放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快乐的诺嗦》进一步感受弹拨乐器合奏丰富的表现力。

4、师生总结

期末检测:音乐万花筒

1、这学期你会唱了哪些歌曲在班上唱一唱你最拿手的歌。

2、歌曲有各种演唱形式你知道哪些?举例说一说

3、这学期学了哪些装饰音?你会唱吗?

上一篇:孩子的演讲稿(孩子生日演讲稿)下一篇:高中教师的认错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