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古诗词答案(共6篇)(共6篇)
1.八下古诗词答案 篇一
八下课外古诗文练习精选(附答案)(8)
八下课外古诗文练习精选(附答案)(8)文章来自:爱师网 八下课外古诗文练习
(一)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⑥道上。麋至死不悟。(《柳河东集·三戒》)【注释】
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á):惊恐。③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确。⑤俯仰:周旋,应付。⑥狼藉:散乱的样子。【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6分)①畋得麋麑()②自是日抱就犬()③习示之()④然时啖其舌()⑤麋至死不悟()⑥走欲与为戏()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打猎②靠近③给……看④咬⑤醒悟⑥跑2.①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②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3.“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落日怅望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1分);临水不敢照,惊恐平昔颜(1分)。2.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思。(大意相同即可)(2分)(二)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僮:仆役,奴役。仓廪:粮食仓库。庖厨:厨房。椸(yí):衣架。盗暴:盗吃食品、糟踏物品。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生岁直子()室无完器()假五六猫()臭数月乃已()()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两句话。(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4.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①里的仓库、厨房,全任凭老鼠放纵横行不管。
②哎!这些老鼠以为可以一辈子过着那种吃饱喝足而又无灾无祸的日子。
文章来自:爱师网 八下课外古诗文练习
(一)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⑥道上。麋至死不悟。(《柳河东集·三戒》)【注释】 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á):惊恐。③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确。⑤俯仰:周旋,应付。⑥狼藉:散乱的样子。【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6分)①畋得麋麑()②自是日抱就犬()③习示之()④然时啖其舌()⑤麋至死不悟()⑥走欲与为戏()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打猎②靠近③给……看④咬⑤醒悟⑥跑2.①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②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3.“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落日怅望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1分);临水不敢照,惊恐平昔颜(1分)。2.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思。(大意相同即可)(2分)(二)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僮:仆役,奴役。仓廪:粮食仓库。庖厨:厨房。椸(yí):衣架。盗暴:盗吃食品、糟踏物品。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生岁直子()室无完器()假五六猫()臭数月乃已()()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两句话。(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4.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①里的仓库、厨房,全任凭老鼠放纵横行不管。
②哎!这些老鼠以为可以一辈子过着那种吃饱喝足而又无灾无祸的日子。,文章来自:爱师网 八下课外古诗文练习
(一)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⑥道上。麋至死不悟。(《柳河东集·三戒》)【注释】
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á):惊恐。③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确。⑤俯仰:周旋,应付。⑥狼藉:散乱的样子。【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6分)①畋得麋麑()②自是日抱就犬()③习示之()④然时啖其舌()⑤麋至死不悟()⑥走欲与为戏()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打猎②靠近③给……看④咬⑤醒悟⑥跑2.①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②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3.“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落日怅望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1分);临水不敢照,惊恐平昔颜(1分)。2.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思。(大意相同即可)(2分)(二)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僮:仆役,奴役。仓廪:粮食仓库。庖厨:厨房。椸(yí):衣架。盗暴:盗吃食品、糟踏物品。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生岁直子()室无完器()假五六猫()臭数月乃已()()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两句话。(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4.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①里的仓库、厨房,全任凭老鼠放纵横行不管。
②哎!这些老鼠以为可以一辈子过着那种吃饱喝足而又无灾无祸的日子。文章来自:爱师网 敷浅原①见桃花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梁。1.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答案:示例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和美好际遇来抒写情志,不落俗套。示例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历曲折有致。示例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
评分:答对一种示例即得2分。意思对即可。8.答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评分:情感、志趣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三)黔之驴柳宗元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qián):地名。②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③遁(dùn):逃走。④噬(shì):咬。⑤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⑦跳踉(liàng):跳跃。⑧(hǎn):虎怒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驴不胜怒,蹄之()
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B.驴不胜怒,蹄之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蔽林间窥之 3.翻译下列句子。(2分)技止此耳!译文: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译文: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4分)成语: 启示:
【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9.(1)《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绘静态的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2)都通过孤傲的钓翁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文章来自:爱师网(四)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1.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楚庄王欲伐越B.此智之如目也 齐师伐我其家甚智其子 C.王之伐越,何也D.庄王乃止 无丝竹之乱耳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自见
之
谓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B 9.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才是明智。
10.示例:知(智)者不惑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战百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襄邑道中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1.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2分)
_____ 2.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4分)(1)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2分);(2)表现了船行的轻快(1分),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1分,意对即可)3.(共4分)(1)运用了静中见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2分)
(2)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意对即可)文章来自:爱师网(五)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十六年,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奋,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
(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节)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不耻劳辱.()(2)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徐令彪之少子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D.超乃顺风纵火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填空。(2分)(1)班超“诈侍胡”“约火攻”“杀匈奴”等细节表现了他_______(成语)的性格特点。
(2)文中“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的句意与司马迁《陈涉世家》中“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10.(1)耻:认为……羞耻。(2)然:通“燃”,燃烧。
11.B12.(1)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里?(2)其余的人全都拿着兵器埋伏在门两旁。
13.(1)智勇双全(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田园乐(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1.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1分),给人以阴凉之意(1分)。评分标准:意对即可。共2分。
17.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得1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1分。共2分。文章来自:爱师网(六)秦巨伯
瑯琊①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叩头言:“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伯意悟。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人也。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②。出著庭中,夜皆亡去。伯恨不得杀之。
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杀之。(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注释:①瑯琊: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②坼:裂开。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A.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B.乃置伯去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C.伯意悟目似瞑,意暇甚 D.夜皆亡去广故数言欲亡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怀刃以去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C.乃是两人也陈涉乃立为王
D.伯恨不得杀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孩子。
B.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杀了两孙子。
C.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
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杀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4.翻译下列句子.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6.C7.A8.C 9.翻译。(6分,每小题3分)
(1)译文:(我们)做子孙的,难道能这样做吗?恐怕是鬼魅作怪,求你再去试试看。
(译出“宁”、“更”得1分,整个句子通畅2分)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地白(白)凄清(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16、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文章来自:爱师网(七)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⑤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孰:熟。⑥从:纵。
1.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⑴屏人论事()
A.当门的小墙B.忍住C.退避D.除去 ⑵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B.与“阴”相对C.外露的D.通“佯” 2.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大将军甚爱之
A.怅恨久之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C.小大之狱D.宋何罪之有 3.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⑴C⑵D(2分,每小题1分)20.B(2分)
21.大将军与钱凤商议叛逆的事情,忘记了王右军在帐中睡觉,担心他们商量的计谋被右军听到了,为此感到大惊。(2分,意思符合即可)22.机智(聪明)、沉着(冷静、镇定)(2分)不见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①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2分)2.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 7.(1)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1分)
(2)“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3分,答到“怀才不遇”或“疏狂自放”得1分;答到“才华横溢”得1分;结合具体词句解答得1分)
(3)①对好友的挂念;②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③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文章来自:爱师网(八)大鼠蒲松龄
万历间①,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④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⑤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选自《聊斋志异》)【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②阖(hé):关闭。③逡(qūn)巡:从容,不慌不忙。④啻(chì):仅;止。⑤龁(hé):咬。1.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2)适异国来贡狮猫()(3)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4)既而鼠跳掷渐迟()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句子: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翻译:
4.以下计策中,与文中猫所用的计策相类似的是()(3分)A.釜底抽薪B.走为上计C.欲擒故纵D.调虎离山E.声东击西 19.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20.(1)总是;(2)正巧(恰逢)(3)都(全)(4)慢慢(迟缓)21.看到这情况以后,才知道猫(原先)的躲避,并不是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跳窜后)的疲乏。22.C 社日①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注:①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
1.开头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怎样的景象?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2分)___________ 2.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⒒⑴(2分)村外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内猪满圈,鸡栖埘。反映了农家是一片富庶的景象,真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⑵(2分)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正因为心里高兴,才不觉贪杯,而这种高兴又是与丰收的喜悦分不开的。(九)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善回人主意(2)故中辍耳(3)外皆严装已毕(4)上尝得佳鹞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分)(1)善于、擅长(2)停止(3)完成、结束(4)曾经
.22.(3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
23.(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文章来自:爱师网 古离别韦庄
晴烟漠漠①柳毵毵②,不那③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①漠漠:弥漫。②毵毵: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③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1.首句写景,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淡淡的烟岚弥漫晴空,垂柳柔条迎风轻拂,多么骀荡的春光,多么融和的初日。
2.作者通过描述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设宴置酒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一种淡淡的惜别之情。
(十)阮孝绪传(节选)
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②之母,闻者咸叹异之。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③,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笳管④,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爲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⑤之及。”竟获免。
[注释]①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王晏:南朝齐尚令。后因贪财专权被杀。③绵纩(kuà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⑤坐:因事入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闻者咸叹异之()(2)不服绵纩()(3)孝绪度之必至颠覆()2.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2分)
A.屡至其门B.故人不独亲其亲C.安陵君其许寡人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兔子的意思。(2分)及晏诛,亲
戚
咸
为
之
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惊异(认为……奇异)(2)穿(3)估计 22.C 23.等到王晏被杀,内外亲属都因此很害怕。24.不爱财(不慕富贵);有远见;孝顺。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下列四项是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B.首联中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现了书生从军的愿望和卫国的坚强决心。C.颔联由“辞”到“绕”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和军队凌厉、逼人的气势。D.颈联以北国的雪(暗)风(多)烘托战斗的激烈悲壮。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B 14.(2)表达了诗人投笔从戎、卫国立功的豪情壮志。
2.八下古诗文鉴赏 篇二
【课内讲读文】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一、文学常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
二、内容分析
1、释词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弃置:抛弃。翻:副词,反而。长(zhǎng):增长,振作。
2、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怀念故友徒然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三、情感体会
首联紧承白诗末联,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颔联运用了两个典故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颈联蕴含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尾联是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四、诗词赏析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引用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后人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赤壁 【课内讲读文】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译文
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拾起磨洗一番认出是前朝东吴破曹的遗物,倘若东风不来,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了,那样曹操建造铜雀台的时候,大乔(孙策夫人)和小乔(周瑜夫人)可能就深锁铜雀台了。
二、释词: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三、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四、名句赏析:
1、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是议论,意思是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将会重写。诗人认为,历史上的英雄成功都是有某种机遇的。
“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不直接写出政治军事形式的改变,而是通过两位贵妇人的命运改变,形象生动的写出东吴失败的屈辱。这比直白的表述更有诗味。
这两句实则是诗人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慨叹。过零丁洋
【课内讲读文】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南宋爱国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末,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他后期的诗作主要记述了抗击元兵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写。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招降南宋抵抗人士时,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三、释词:
干戈:两种兵器,这里指战争
寥落:荒凉冷落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丹心:忠心
汗青:史册。纸张发明之前,用竹简记事。制作竹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汗青。
四、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在战火中已度过了四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一生坎坷似漂泊无根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五、思想解读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首联诗人回顾平生,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余。颔联、颈链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六、名句赏析
1、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颈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尾联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本句中表现了诗人为了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七、主题。
作者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二、译文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
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三、赏析
1、背景: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府。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月光如雪,人在月圆时常常会思家乡,念亲人,词人苏轼此时想起了已经分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子由)。词人举杯望月,不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随作此词。
2、内容:这首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的佳作。词中反映了作者由幻想游仙超脱凡尘转为热爱人世生活的过程,体现了一种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缺憾仍然豁达乐观的精神。
上阙:本词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气势豪爽、潇洒,仿佛成了天地之间局外之人,似有超然物外之神态。“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时间上的对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不满与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可天上又如何呢?然而天上和人间没什么两样,同样也有不可逆转的缺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则是诗人的想象,诗人想象着自己已然身处“琼楼玉宇”,与仙人一同翩翩起舞。可能是酒的作用吧,觉得月下清影好像不是在人间。
下阙:“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转动的月光照着华美的宫殿,照着雕花的门窗,照着难以成眠的思想思亲之人,叫人觉得凄清,冷落,孤独。按理说,月亮不应该有怨恨吧,可它为什么常常要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在思念亲人的时候才圆呢?仿佛与人过不去一般。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及此,词人由情感的激越转入了理智的超脱,化悲怨为豁达,告诉人们,这原本是自然规律,没必要死死纠缠于其中,应退而思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要健康常在,可以千里共赏一轮明月,共同寄托相思之情啊!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乐观向山上的人生态度。
3、写法: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蕴含着人间情事。词作虚实并举,通篇观之,意境在虚虚实实中跳跃,情感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世间徘徊,借自然界中月的阴晴圆缺,品味浓厚深刻的人生哲理,词人终于求得出了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来消解,只能以旷达的心态一笑而了之。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作者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
二、注音 踌躇(chóu chú)阙(què)
三、译文
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
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
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唉!一朝建立,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
四、中心
本散曲由潼关而怀古,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在作者看来,不管封建王朝的兴还是亡,带给老百姓的都是苦!封建王朝“兴”时,必大兴土木,剥削压迫百姓,百姓受苦;而亡时,老百姓因战祸流离失所,百姓更遭殃!
五、艺术特色
①以动写静,赋予景物以波涛汹涌的气势。
②情景交融,情由景生。小令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形象鲜明,气势雄浑,立意深远。读罢小令仿佛使人看到诗人遥望长安,凭古吊今,关心人民疾苦的形象。
③虚实结合 写出了当时潼关的地理特点,用“聚、怒”,表现华山的重岩叠嶂,黄河的波涛翻滚;回顾历史,感叹历史的兴衰更迭,把眼前的胜景和潼关的历史巧妙的结合起来,以胜景的不变来衬托历史的多变,以潼关来做历史的见证来揭示封建统治者为个人利益的争夺,给人们带来了苦难,抒发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饮酒(其五)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文学常识
陶渊明(约公元365—427),东晋大诗人。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因不满官场的黑暗,政治上的腐败,41岁弃官归田!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二、内容
1、释词
结庐:构筑房舍。
山气:指山中景象,气息。
日夕:傍晚。
相与:结伴而归。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说出来却忘了要说的话。
真意: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的人生与自然之理。
2、译文
把房屋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却没有世俗的喧嚣。你问我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是因为我的)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南山)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而归还。这其中蕴含着人生真义,欲辨明,却忘记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此中:此时此地的情景,指山中景象,也指隐逸生活。)
3、名句赏析与炼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体现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
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形成物我合一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我的天真意趣。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三、情感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作者介绍:
二、写作背景:天宝元年(772),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皇帝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行路难》即作于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三、释词:
1、《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
2、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食物。直:通“值”,价值。
3、闲来两句: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4、济:渡过
四、诗句含义: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遥想当年)吕尚垂钓碧溪,遇文王而重用;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世上行路是多么的艰难,多么的艰难啊;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五、名句赏析: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引用“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意思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句诗运用比喻手法表达诗人宏伟抱负,突出表现了诗人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
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3、情感变化:苦闷抑郁、失望→希望、追求→彷徨苦闷→乐观、自信
六、炼字:
1、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2、“冰塞川”、“雪满山”形象的比喻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3、用典:两个典故课概括为“垂钓碧溪”“乘舟梦日”。作用: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人:杜甫 朝代: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体裁介绍 歌行体
能唱的诗,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体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富于变化。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但极富韵律,朗朗上口,略求押韵而不无顿句,是古代诗文中极有特色的一类。
二、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杜甫流离成都,求亲告友,公元760年,经亲友帮助,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三、主题感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该作品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四、注释
挂罥(juàn):悬挂。俄顷(qǐng):不久,顷刻之间。秋天漠漠:秋季的天空浓云密布,一下子就昏暗下来了。布衾(qīn):棉被。
何由彻:怎样才能熬到天亮呢?(如何挨到天亮)彻,通,这里指彻夜、通宵的意思。
大庇(bì):全部遮盖、保护起来。庇:遮蔽、保护。
寒士:士本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当是泛言贫寒的人们。突兀:高耸的样子 见(xiàn):同“现”,出现。
五、部分译文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六、作品理解
这是一首古体叙事诗,以七言为主又灵活多变,全诗可分为四段,前三段叙述以“茅屋为秋风所破” 为线索的整个事件,最后一部分直抒胸臆,表达出心忧天下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现实的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至最后共五句为第四段,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深沉,表达了诗人的美好理想和希望,这是全诗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杜甫同情人民疾苦、关心人民生活思想的集中表现。
本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文学常识
.作者: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二.释词
胡天:泛指西北地区的天空。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锦衾:锦缎的被子。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控:引,拉开。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百丈冰:形容冰层之厚。饮归客:请归客饮酒。
“风掣”句:是说军棋上落雪结冰,冻得很硬,风吹不动。掣:牵,这里指风吹。翻:飘扬。三.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四.名句赏析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以春花喻冬雪,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2.最后四句写送别之情,头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与天气;后两句写惜别之情深挚动人:依依不舍,终归一别,人去路空,怅惘难禁。雪满天山路,离情亦满天山路。
作者紧扣当时当地的节气风物去描写送别场景,且将离愁别绪含蓄于叙事写景之中,委婉传达,情景交融,令人回味。五.主题思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己亥杂诗 》
一、原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龚自珍全集》,龚自珍,号定庵,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三、译文
离愁满怀,正对着白日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浩荡:广大无边,这里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离愁:离别的愁思。白日:太阳。吟鞭:诗人的马鞭。] 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化作春泥愿培育出更多新花。[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这二句用来比喻自己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
四、中心意思:《己亥杂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五、写作特色: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六、名句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八下古诗词答案 篇三
整理:丘北县新店乡中心学校严天武2018/3/28
第一首《式微》(暂未搜到考题)
第二首《子衿》
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全诗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答: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最后一句的含义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第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此诗的作者是王勃,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2、说说“风烟望五津”中“望”字的表达效果。
答:“望”字跨越时空个,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面对离别时的乐观积极态度作铺垫。
3、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答:宦游:出外做官。无为:无须,不必。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第四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说说首联“涵虚混太清”中“混”字的表达效果。
答:“混”字形象贴切的描摹了湖水水势浩淼与天相接的恢弘气氛。
2、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
3、品味颔联“蒸”与“撼”字的表达效果。
答:“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这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
4、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示的图景。答:水汽蒸腾,笼罩着广大的云梦泽地带,水波澎湃动荡,岳阳楼好像也瑟缩不安爱的摇晃起来。
5、请赏析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的妙处。
答:颔联从视觉,听觉,触觉几方面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极富艺术感染力,一平,一混,一蒸,一撼便将洞庭湖烟波浩渺、漫无边际、恣意汪洋的巨大形象突现出来,写得壮美,有生机有活力。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湖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6、这首诗的写景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联系全诗看,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夸张。想渡过洞庭湖却没有舟楫,想出仕却无人引荐,暗示作者想得到对方的援引。
7、诗的最后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窥定诗人怎样的心曲?
答:用典故。这是隐喻想做官二没有途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因此渴望出仕求官,渴望被援引。8.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想为国出仕,渴望得到引荐(意思相同即可)。
9、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4.八下暑假生活指导答案(山东) 篇四
第1节:假期规划
一、在反思中成长。①学习方面更加努力。②兴趣爱好方面大力培养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③实践活动方面与同学一起去河湖调查水质并作调查报告。④身心健康方面:坚持体育锻炼,阅读名著。
二、我的假期我做主。①特长培养:信息技术。②健康锻炼:长跑、跳远、足球、篮球、握力、跳高。③实验制作:二氧化碳的性质。④预习计划:根据各地教材自主选择即可。⑤亲近社会:参加敬老院的有关活动。⑥社会调查:调查所在地域的生态情况。⑦参加公益活动:植树、义务帮扶等。
第2节:快乐读书
读书时间 所读书名 读书心得
7月1日 《史记》 略
7月2日 《名人传》 略
7月3日 《野草》 略
7月4日 《呐喊》 略
7月5日 《彷徨》 略
一、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二、共闻书香。①每天早上都读书。②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品味书中情怀。
第3节:我自信我成长
①我永远也不可能有成功的喜悦。②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容易自暴自弃。③只要坚持下去一直努力总有一天会成功的。④自信,是一次次在失败中站起来的勇气。
第4节:安全伴我行
查一查:禁止攀登、禁止接触、紧急出口、安全出口、禁止入内。说一说:示例: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禁止带火种、禁止用水灭火、禁止放易燃物、禁止启动、禁止合闸、禁止触摸、禁止跳下、禁止停留、禁止通行等。按要求服药:问题:只要身体上感觉到一点不舒服,不管病情严重与否总是立即吃上大量的药物,病好之后仍吃个不停。建议:用药前应三思而后“用”,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学会摆脱对药物的依赖。
第5节:文明礼仪
一、扩大交往圈。大约近千人。不满意。同龄人较少。学会交往。
习惯的行为举止 改进方法
我的语言:随意评论他人 学会谦虚
我的态度:瞧不起他人 学会反思
我的衣着:个性化不强 学会打扮
我的动作:不随和自然 学会亲近
二、公共礼仪:初次与他人见面时要积极与他人谈论,并最好他们记住你。学会展示自己,明夸对方暗抬自己,这种方法能够向别人推销自己。敬语是一个人身份修养的标志,应学会对别人说敬语。
第6节:养成劳动习惯
一、九个劳动好习惯:拖地或扫地,打扫卫生间,用抹布清除家具的一些尘土污垢,帮父母倒垃圾。洗菜、洗碗筷等。以及收拾饭后餐桌。
公共场所清除杂草污物的活动,社团义务服务敬老院,主动帮助老人。清扫社区楼梯,对社区小广告进行及时清理。
二、劳动好处多:劳动使我明白了做事的艰辛,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第7节:低碳生活
一、养成低碳生活的良好习惯
在各大酒店餐厅食物浪费严重,有些“自恃”有钱的人仍驾驶耗油量高的汽车出行,许多未用过的餐巾纸也经常“光顾”餐厅的地面。自己家中的灯光总是亮着,垃圾箱中只用了几页的笔记本随处可见。许多未变质的剩饭剩菜总是被人倾倒。
生活中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有:随手关灯,能做到人走灯灭;将笔记本节约使用能,做到无一张空白纸;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能做到节约能源又不会污染空气。在家中能做到一水多用和节约用水,不使用有氟冰箱空调,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筷子,饭盒等。
记录低碳生活小窍门:①心中应不时地发出低碳的呼喊,使低碳生活时时烙印在自己的心中。②用自己的低碳行为去影响他人,并积极向他人宣传低碳意识、宣扬环保观念。③落实好自己的具体行动:人走灯灭、不做高耗能的机动车或汽车、出门上班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循环使用可再生资源,如一水多用、节约使用非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洗衣服时少用洗衣粉、不使用含氟空调冰箱,以保证空气质量,当实在太热时可吃冰块或吹风扇等。
二、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倡导低碳生活:
将所有家用电器在“地球一小时”内全部关停一小时。
不仅要重复上述活动,还要将以前没利用好的物体再次重新利用。
希望将“地球一小时”活动纳入世界各国宪法,使这项活动靠法律强制力保证实施,从而使世界人民来实践低碳生活,增强人们的环保观念与低碳意识。
第8节:阳光运动
连续跳段生、跑楼梯、在早上进行长跑、及时扩胸。
举单杠、杠铃、哑铃等运动,练习握力。
跳远、前滚翻、单脚跳、跳高、蛙跳。
俯卧撑、仰卧起坐、仰卧举腿。
力量方面:打沙袋。四肢协调方面:游泳。
第9节:假期盘点
按计划完成的:《暑假生活指导》和《暑假生活指导意见》。
比原计划完成得好的事情:通过在网上学习制作电子动画,使信息技术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好经验:有利于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未做好的事:没有练习一项新的特长,也没有练习书法。
生活教训:大力加强爱好培养,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补救措施:开学后加入学校社团。
成长感悟:一个充实的假期不仅能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5.八下古诗词答案 篇五
作业一 中国近现代史总线索
一、知识梳理
1.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洋务运动;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五四运动;
4.新中国成立;
5.九一八;卢沟桥(七七);
6.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7.新中国成立;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8.三大改造完成;
9.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巩固练习
1.D 2.D 3.C 4.C 5.D
6.⑴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⑵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进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大革命;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领导解放战争取得胜利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⑶①通过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通过“一五计划”、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施三大改造等措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②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不能忽视规律、急于求成。
作业二 侵略与反抗
一、知识梳理
1.《南京条约》; 圆明园 ;甲午中日战争 ;《辛丑条约》;
2.林则徐;黄海大战;收复新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二、巩固练习
1.A 2.B 3.D 4.C 5.C 6.D
7. 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⑵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演进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作业三近代化的探索
一、知识梳理
概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一、1.先进生产技术;封建统治;
2.自强;求富;
3.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
4.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2.维新变法;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
3.“公车上书”;“戊戌变法”;
三、1.孙中山
2.革命;清朝统治;资产阶级共和国;
3.民族;民权;民生;
5.清朝统治;封建帝制;民主共和;
四、1.陈独秀;李大钊;
3.《青年杂志》
4.民主;科学
5.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6.思想大解放;马克思主义
二、巩固练习
1.C 2.C 3.B 4.B 5.B 6.C 7.C 8.C
9.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⑵由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
⑶近代化的探索
作业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知识梳理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
二、巩固练习
1.D 2.A 3.B 4.B 5.D 6.D 7.A
8.⑴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⑵图一:毛泽东(或陈独秀等)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图二:朱德(周恩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图三:毛泽东(或朱德等)建立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图四:毛泽东。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作业五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知识梳理
1.局部;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七七;全国;
4.南京;
5.台儿庄;百团大战;
二、巩固练习
1.A 2.D 3.D 4.D 5.C 6.C 7.D 8.C
9.⑴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
⑵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⑶南京大屠杀;
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抗议;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面向未来、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
作业六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及近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一、知识梳理
重庆;中原;大别山;渡江;一战;张謇;辛亥;
二、巩固练习
1.C 2.C 3.D 4.B 5.C
6.⑴重庆谈判;抗战胜利;达成双十协定。
⑵为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作业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知识梳理
1.开国大典;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2.中国历史;独立自主;站起来了;壮大;鼓舞;
3.统一;大团结;
6.八下语文作业本第五单元答案 篇六
21课 与朱元思书
一、1.(1)Piǎo
(2)tuān(3)miǎo(4)líng(5)yīng(6)yuān lì
2.(1)“转”通“啭”鸟叫声
(2)“反”通“返”返回
3.(1)一样的颜色。(2)独一无二。
(3)青白色。(4)高。远。
(5)向。
(6)全都。(7)比箭还快。
飞奔的马。
4.略
5.略
6.梁
吴均
叔庠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二(一)7写景抒情的散文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8总写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总领全文。9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写“奇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声的奇; 10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可以说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一个总体特点。1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作者由景生情,从侧面表达了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鄙弃功名的思想。
1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3(1)连接。(2)河流。(3)飞鸟。(4)覆盖,长满。14绝壁、孤峰、绿嶂。15到这里随意走走,可以消除烦恼,怡情养性,在自由自在地欣赏山水美景时,人的内心会有所感悟的。16①山之雄奇;②山之绿;③溪流清澈;④鸟兽满山;⑤四季有景。17寄情山水,排遣烦恼;避世隐居;怡情养性。22课
五柳先生传
一1(1)处所。(2)体会、领会。(3)往,到。
就。
(4)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5)心情急切的样子。2.(1)喜爱读书,却只求领会其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2)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3)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4)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的,遮不住风和阳光。3不求甚解
先生的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工夫。
指不求有深入理解,停留于一知半解。4(1)魏晋 诗人 元亮
五柳先生《陶渊明集》(2)略
二(一)5好读书;性嗜酒。6环堵萧然……晏如也。
7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8是一个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人。(言之成理即可)(二)9告诉10围绕“屋漏,日晒雨淋,读书自若”或“家人埋怨环境艰苦,读书自若”回答皆可。11结合陶渊明品行高洁、安贫乐道和他的诗文流传千古、影响深远,围绕“读书人若无高洁品格,一定不会写出好作品”回答即可。23课 马说
一、1.略
2(1)B A
(2)A
B(3)B A
3(1)“食”通“饲”,喂养。(2)“见”通“现”,表现。
(3)“邪”通“耶”,语气词。4(1)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2)想要它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3)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根本不认识千里马啊。5(1)它 难道 表肯定语气
(2)一顿 吃 喂养(3)鞭打 马鞭6.C 7.略
二(一)8如果没有“伯乐”的发现和爱护,“千里马”就会“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有也等于没有。作者借此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控诉。9统治者平庸浅薄,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大批的人才被埋没。10需要广阔的施展空间,需要统治者的赏识和提拔。11示例:文章托物寓意,寓理于事,字句上是在说马,其实是阐发关于人才问题的一些道理,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寄寓在人们熟知的故事之中,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12(1)动词,显灵(有灵异)。(2)靠近。遮盖。感应。产生神妙。(3)使……神妙。(4)降雨,滋润。水奔流的样子。13(1)失去它所凭借依靠的东西,真正不行呢!(2)奇妙啊!龙凭借依靠的东西却是它自己创造出来的。14一段:龙凭借云能变化无穷。二段:龙失去云则毫无神异。三段:云的有无全靠龙自己创造。15A√B×(提示:“信不可欤”表达的是感叹语气。)C√D√16略
24课 送东阳马生序 一1.B2.(得到)(借给我)(担心)(等待)(最终)(腰佩)4D 5A
6B7.(1)支通肢,肢体(2)(3)被通披,穿8(1)汤:热水;汤汁(2)走:跑;行走(3)趋:快步走;趋势(4)或:有时;或者(5)卒:最终;士兵(6)假:借;不真实
二
(一)9.勤奋刻苦10.远道求师,表现了求师的迫切愿望和坚定的学习信念 11.侧面表现前辈道德声望高,学识渊博,求教的人多。
12.色愈恭……又请焉。不论求师多么艰难,都恭敬地求教。
(二)14.(1)偷偷地(2)总是,常常(3)入迷(4)安静的样子(5)离开(6)通“披”,穿着15C 16(1)为什么不由着他呢?
(2)自己穿着古代的衣服亲自跟在车后
17,品质:勤奋好学,孝敬母亲。原因: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25课
一、积累运用
1.Kē jǐ, liáo què
qǐ
chóu chú(1).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2)增强、振作(3)销蚀(4)荒凉冷落(5)这里指史册(6)不能承受
3、(1)唐
刘禹锡
白居易(2)杜牧
唐 《樊川诗集
(3)文天祥
履善,宋瑞,文山、浮休道人
《文山先生文集》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4)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宋
文学
苏洵
苏辙。《东坡乐府笺》(5)
张养浩
希孟号云庄。元代
散曲家
4、(1)沉舟侧畔千帆过⑹,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阅读简答
5、交代作词的缘由,领起全篇
弟弟
苏辙
6、天
月
人生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9、B
10、B
词牌名
题目
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3、我千百次寻找她,都没看见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深处
14、幼安,稼轩
南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5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16树
雨
路
舞
缕
去
度
处17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8、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入大荒流
后天下之乐而乐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举杯消愁愁更愁
病树前头万木春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不尽长江滚滚流
单元五答案
1、B
2、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4、至
通“返”凭借
美丽的.5(10(重重叠叠的)山峦各倚仗着自已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的最高,伸的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2)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6、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7、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百里,虽乘奔御风以疾也。
8、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9、①借 ②周到 ③报酬 ④感到奇怪
10、D
11、①我站在他旁边侍侯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②主人被感动了,赞叹他的精神,把书借给他,后来,他就成为大学问家。
12、甲文:①“余”凭诚信借书苦读。②“余”毕恭毕敬请教老师。乙文:①匡衡凿壁借光读书。②匡衡劳作不求报酬借书。
13、一个人要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就应该:①刻苦勤奋
【八下古诗词答案】推荐阅读:
八下课外古诗词十首11-28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文07-01
八下古诗文默写及名著阅读10-02
八下语文人教版课外古诗文赏析分析11-14
兰州市教科所八下古诗文背诵默写竞赛题11-27
轻松作业本八下答案09-13
八下语文课后题答案10-19
八下地理总结06-15
八下历史复习提纲06-19
《云南的歌会》八下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