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质量管理汇报材料(共11篇)(共11篇)
1.安全质量管理汇报材料 篇一
精益安全管理推进汇报材料
为了确保各项安全管理上水平、见实效,按照“系统抓、要求严、推进快、绩效好”的原则,安全生产科对精益安全管理项目推进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专业安全管理方面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制定了详实的管理措施和实施计划,对精益安全管理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跟踪了各安全指标完成情况,加大了安全管控力度,实现了第一季度安全绩效平稳的目标,精益安全管理项目一把手亲自抓,全员参与,科长亲自组织,多次召开安全精益管理项目立项、推进工作会议,亲自带领职工到现场调研。2月14日安全精益管理项目评价、立项研讨会议在综合楼三楼召开,会议要求全速推进“运用精益思维推进精益安全管理项目”工作。
全员参与,集体讨论,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最终将15个精益安全管理项目确定下来。明确了2015年安全精益管理项目立项要求、实施措施与计划、落实考核要求等系列工作,同时定期对精益安全管理情况实施评价分析。
在当前严峻的极端市场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时刻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只有全厂广大干部职工全力应战,各车间、单位加大精益安全管理工作力度,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安全生产工作才可能取得良好的绩效。第一季度主要的安全工作亮点是:一是第一季度安全事故伤亡率为0;二是职业安全卫生劳动防护费用浪
费率为0;三是安全红线碰触率为0,比预期要好;四是精益安全管理工作全面启动并初见成效;五是紧紧围绕生产安全、积极应变,各类隐患得以有效控制;六是安全捷报:我厂的三个关键职业危害预防控制项目获得山东省安监局、国家安监局的立项,现在三个项目正在责任书整理上报阶段;七是安全管理、职业卫生管理、护品管理、特种设备管理等各管理工作任务均按照计划提前完成。这些成绩都体现了精益安全管理实效,让我们对下一步深入推进精益安全管理有了新动力。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差距,一是具有炼铁特色的安全管理理念体系、文化体系有待提炼;二是15个精益安全管理项目阶段目标完成不理想、参差不齐;三是安全管理状况与国家新标准要求存有差距;四是精益安全管理手段与安全先进方法有待探索和改善;五是安全管控职责不够清晰,有待进一步细化;六是安全管理制度、措施等没有全方位落到实处;七是当前严峻形势下,职工收入、老龄化、轻工思维活跃、职工身体家庭情况等多因素为安全管理埋下隐患。
针对问题,做好以后的打算。把“运用精益管理理念推进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全厂上下安全生产工作今后的总抓手,按照安全管理工作提出的“三位一体”和“12334”的要求,将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与预期安全指标和安全绩效考核全面挂钩,通过重点关注安全KPI指标完成情况,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就下一步工作的推进,明确了四个方面要求:
第一,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一是全科人员把《加快推进运营转型、全面实施精益管理工作推进方案》学习好、领会好、研究透,结合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情况,逐步提高对“运用精益管理理念推进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二是围绕《精益安全管理提升方案》,认真推进15个精益安全管理项目,思考好如何用精益管理的思想推动每项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真正做到“一分布置、十分落实”;三是发动全员职工的积极性,以“抓精益,求生存,保稳定”主题系列活动、“精益管理进班组”等系列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安全精益管理项目;四是开展好精益安全管理月度达标、季度评选活动,多手段多渠道实现安全绩效良好,将安全管理目标提得再高一些。通过以上活动,推动干部职工学精益、用精益、抓精益,全员参与到精益安全管理工作中来,通过精益安全管理、精细安全管控、精准安全操作,实现KAI对KPI的支撑。
第二,再培训、再努力、再提高。从去年安全精益管理项目的完成情况和评价结果看,精益安全管理能力还是很欠缺,我们要多角度、多层次加大精益安全管理的培训力度,开展大量的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运用精益理论、工具、方法推进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安全生产科与各单位积极主动联系协调,主动组织和参与培训,提高运用工具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实实在在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绩效让别人服气。
第三,再识别、再查找、再推进。提高精益安全管理项目识别的广度和深度,抓精益安全管理要渗透到安全生产的角角落落、方方面
面,通过识别查找安全问题,通过安全问题确立精益安全管理项目,通过精益安全管理项目抓到良好安全绩效。
第四,再细化、再落实、再加力。目前有些单位的安全工作力度、措施和执行力还不够,各单位负责人要进一步推动精益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一是安全管理工作目标再加力,要把达到的目标固化好,目标制定要高标准、具有挑战性,不能把达到的指标当成目标,有些安全指标要再作调整,安全管理目标要体现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和能力,不能沾沾自喜,一定要做到自己与自己比、与兄弟单位比、与国家安全标准比,要时刻关注职工在想什么、安全管理工作在干什么。我们目前安全管理存在短板的原因一方面是自身努力还不够;二是安全管理工作措施落实不够。需要进一步细化好措施、制定好计划、落实好责任;三是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再加力,15个精益安全管理项目的目标已经确定,责任、措施、进度等已经明确,需加大工作力度,把工作想在前、把措施落到位,抓好指标、措施的细化、分解、评价、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坚定完成全年安全管理任务目标。
总之,第一季度,安全生产管理精益项目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深入研究分析了存在问题及下步举措,我们将继续加大项目推进和管控力度,确保安全绩效良好的目标最终实现。
2.安全质量管理汇报材料 篇二
1 机构简介
宣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设3个职能科室、9个专业技术科室。实验室是疾控中心发展的基石。中心各任领导均高度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发展, 不断从实验室改扩建、仪器设备添置、人才引进及人才培养、参加国家或市级能力验证活动、提高检测能力等方面, 夯实实验室发展的基础, 最终在一些项目上彰显出特色。
1.1 流感国家级实验室
2004年, 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在全市区县率先应用细胞学培养技术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培养。2005年, 成为全市区县中唯一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依托此项技术, 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又先后开展肠道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分离培养, 并于2007年启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1.2 取得的成绩
2005年, 中心在市疾控中心年终考核活动中取得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2006年, 中心在北京市疾控系统技术练兵活动中, 基础理论知识荣获全市第二名, 专业知识荣获全市第二名, 现场技术实操荣获全市第一名, 实验室三次盲样考核均取得优异成绩;2007年, 中心在参加市疾控中心年终考核中取得全市优秀的好成绩。
2 组织机构简介
绘制中心的外部及内部组织机构框图。外部组织机构框图应明确表示组织的隶属关系、各种外部关系, 包括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在母体单位中的地位等;内部组织机构框图应真实反映机构的内部设置, 包括最高管理层的组成和分工、各管理部门和专业部门的设置、非常设机构的设置以及他们各自在实验室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1]。信息包括中心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内审员的数量、取证及任命情况, 各部门质量监督员的数量、任职条件及任命情况。
3 申请认证的技术能力领域及项目数
3.1 申请领域及项目
中心申请专业领域类别为卫生医药类中的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卫生、辐射防护与监测、健康体检、职业卫生、医用材料、病毒、寄生虫共9个项目272个参数检测的能力。此次复查及扩项评审, 中心共保持239个参数检测的能力, 扩增33个参数检测的能力。
3.2 申请授权签字人
申请的授权签字人分为授权范围内环境、学校、职业、放射卫生现场检测43个参数, 消毒现场检测1个参数, 微生物检验86个参数, 理化检验142个参数。每个授权范围领域至少有2个授权签字人并注明新增授权签字人。
4 管理体系文件的转版工作
4.1 转版依据
依据2007年1月1日实施的国认实函[2006]141号《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家认监委要求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实验室于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转版工作。
4.2 颁布、实施
经中心主任批准, 转版推出的第三版质量手册、第二版程序文件、第二版作业指导书于2007年9月1日正式实施, 同年9~10月中心新版管理体系试运行。
4.3 转版结果
质量手册由原有的13要素扩增到19要素;程序文件由原有的28个扩增为41个, 转版后管理体系文件的规范性得到大幅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不断发展, 对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托这次管理体系文件转版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中心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4.4 宣贯工作
宣贯内容包括《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相关法律、法规、中心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宣贯形式采取分层分级培训, 即中心级培训和科室自行培训, 操作人员, 执行人员和管理人员、质量监督员、内审员等重点人员相结合。由质量控制科组织中心所有人员参加新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宣贯并考核, 对重点人员进行特殊培训及考核;各科室实施科内培训, 内容包括新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对于管理体系文件修订部分的宣贯, 中心也实施了同样的培训。针对此次计量认证复查和扩项评审, 中心先后组织了3次开卷考试及1次闭卷考试, 以巩固并加深所有人员对新准则及管理体系相关知识的掌握。
4.5 体系文件修改、补充、完善新版管理体系试运行一段时间后, 中心组织了对新版管理体系文件的修改、补充、完善。
5 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并有效运行
中心自从1997年首次通过计量认证评审、建立管理体系以来, 一直依据计量认证的相关要求, 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外部审核、日常质量监督等活动, 不断修订、完善管理体系, 并通过有效管理使之持续运行,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 限期整改并跟踪验证。中心不断从实验室用房、仪器设备、人才引进及人才培养、能力验证、提高检测能力等方面, 大力推进实验室的发展。
5.1 实验室用房
2003年初, 在宣武区政府和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 中心主楼内部装修、改造, 重新进行实验室布局, 扩大实验室面积500平方米。微生物检验科实验用房由主楼的二层增加至三层并建成一个千级洁净室;理化检验科实验用房由南楼三层增加至四层。2006年7月, 依据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微生物检验科购置了6台生物安全柜, 重新改造实验台, 先后建成了7个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同年11月, 中心进行外装修, 理化检验科增加2间实验用房。目前, 中心用房总面积达3830平方米, 实验室用房占中心总面积的53%。
5.2 人才引进及培养
中心陆续引进4名高级职称技术人员, 使业务人员结构更趋合理。中心现有职工111人, 专业技术人员95人, 中高级职称占31.5%, 硕士生7名,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4%。中心高度重视人员培养, 2007年, 派出理化检验科全体人员参加宣武区组织部和科协联合举办的预防医学专业检验人员集体培养资助项目, 以提高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微生物检验科结合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 先后有针对性地选派4名中青年业务骨干去市疾控进行为期3个月的进修、学习;监测评价科也派出1名人员去市疾控放射卫生防护所进行为期3个月的进修、学习。中心每年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的比率均达100%, 学习时间累计达到72学时的比率均达到98%以上。
5.3 仪器设备
中心近年争取资金约780万元, 先后为微生物检验科、理化检验科、监测评价科购买、配备大量新的仪器设备, 以满足检测/校准的需求。中心现有检测仪器设备276台, 总价值约1 530万元, 其中强检仪器207台, 均按要求及时外送规定的相关单位进行检定/校准。
5.4 能力验证活动
中心鼓励、支持检验科室参加各种级别与检测参数的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活动。在末次取证期间中心先后参加过国家认监委、北京市卫生局职业资质、中国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市临检中心组织的理化检测领域、微生物检测领域的能力验证活动, 结果均合格, 其中艾滋病抗体初筛实验更是由于连续两年取得优秀而获得免考一年的奖励并成为全市10个满分的实验室之一。
5.5 不断提高检测能力
2003年11月, 中心有233个检测参数通过计量认证;2005年10月, 扩增7个检测参数通过计量认证;2007年3月, 扩增25个检测参数通过计量认证;2007年8月, 扩增17个检测参数通过计量认证。
5.6 外审活动
中心在末次取证以来, 多次顺利通过了市质监局及区质监局的外部评审活动。评审组一致认为, 中心检测活动基本符合计量认证的相关要求, 中心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并不断整改、完善。
5.7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中心在奥运会期间, 重点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将生物安全纳入管理体系, 重新调整了生物安全委员会, 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各种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分级落实管理责任制, 制订《奥运期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和生物恐怖防范工作实施方案》, 重新修订《实验室生物安全及生物恐怖事件应急预案》, 组织生物安全评估, 加强人员培训、考核, 规范管理各种实验活动, 积极开展自查及集中检查, 在市、区卫生局的生物安全督导检查中成绩优异。
6 扩项准备工作
为了备战“08奥运”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中心依托计量认证复评审进一步提升检测能力, 准备扩增食品卫生、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病毒等项目共33个检测参数。此项工作得到了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在领导的协调下, 质量控制科、微生物检验科、理化检验科、监测评价科、流行病科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6.1 新项目审批
依据中心程序文件的要求, 各业务科室完成了食品卫生、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病毒等领域相关新项目的审批工作。
6.2 人员培训及持证上岗
依据中心程序文件的要求, 各科室对参加新项目的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对成绩合格人员核发扩增项目人员上岗证。
6.3 设备和标准物质
扩项涉及的强检仪器, 均依据中心程序文件的要求, 按期外送规定单位进行检定/校准。扩项涉及的标准物质, 均正确使用并标注状态。
6.4 结果质量控制
各科室质量监督员均针对扩增项目从人、机、环、法、料、溯、抽、样等环节进行有效质量监督活动;各科室均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开展内部质控, 对质量控制的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及判断。
6.5 结果报告依据相关标准, 各科室分别对样品进行检测, 出具一份典型检测报告。
6.6 修订作业指导书
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各业务科室对作业指导书做相应的增补和修订, 编写扩增项目的作业指导书、原始记录表格等, 并负责宣贯、考核工作。
6.7 评审前的内部审核
2008年6月对中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1次内审。内审覆盖管理体系全部要素和所有实验活动。内审显示, 中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良好, 符合要求, 对不完善之处进行改进, 以确保管理体系有效、持续运行。
6.8 评审前的管理评审
2008年1月对中心管理体系进行了一次管理评审。结果表明中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基本能够满足检测工作需要。中心检测人员对管理体系文件明确并规范执行, 保证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对评审中各科室提出的建议, 加以改进, 并对其结果进行了验证。
7 经验
7.1 申请认证的技术能力领域
中心作为疾控系统成员, 首先要明确申请认证的专业领域类别为卫生医药类, 此类别下的检测项目有生物制品、药品、药材、医疗器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基因遗传、卫生检疫、实验动物、食品卫生、食品包装、辐射防护与监测、血液制品、健康体检、职业卫生、医用材料、病毒、寄生虫, 将本单位申请认证的参数明确归类在上述检测项目中。
7.2 申请认证的项目数
项目数应与申请书一致, 因现场考核项目涉及每个领域的每类产品。对维持项目的每个参数, 以样品复测、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的方式进行考核的参数覆盖15%~30%并涉及所有仪器, 对新扩增项目的每个参数必考。
7.3 能力验证活动
着重向评审组介绍本单位自末次取证以来, 参加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 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的检测参数及成绩, 这部分项目经认可后将免于现场考核。针对新扩增的检测参数, 建议参加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活动, 此次本单位需扩增的生活饮用水项目中的若干检测参数, 就与北京市市疾控中心进行了实验室间的比对。
7.4 扩项准备
首先要在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申请前, 请各科室确定需要扩增的检测参数及依据的检测方法, 然后按照本单位具体程序的相关要求完成新项目的审批工作, 完成后各科室进行模拟实验, 出具典型报告。各科室还需完成的工作:人员培训;考核, 应包括笔试及实操两部分;核发上岗证, 每个检测参数至少有2名检测人员;质量控制应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上, 预先确定判断依据、监控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纠正出现的问题;修订作业指导书;各科室质量监督员从人、机、环、法、料、溯、样、抽等检测环节对扩项工作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检查应具体并详细记录。
7.5 管理评审
此次汇报材料中关于末次取证以来实验室改扩建、仪器设备添置等方面的资料, 以前在质量控制科并不掌握, 为此到档案室查阅了许多资料进行汇总。此次汇报材料的编制, 提示以后本单位管理评审资料的输入应增加实验室用房变化、仪器设备添置、人员结构变化等方面的资料, 也提示单位的管理记录应保存至少20年。
参考文献
3.安全质量管理汇报材料 篇三
巧克力常见质量问题及其对包装的要求
巧克力质量问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当属起霜、变质和生虫。起霜是指在加工、贮藏和销售期间,巧克力表面布满凸凹不平的白色斑点,甚至全部变为灰白色,同时巧克力内部逐渐呈砂砾状,失去坚脆、爽滑的口感。根据前人的研究,巧克力的白霜分为糖霜和脂霜。当巧克力周围湿度过大时,水蒸气便会促使巧克力表面砂糖晶体溶化,当湿度降低后,砂糖再度结晶,从而在巧克力表面形成糖霜。相比糖霜,脂霜的发生率更高,对巧克力品质的影响程度更大。微观下,巧克力内部遍布由脂肪分子组成的结晶网络,部分液态脂肪分子和可可粉、糖粉等原料均匀分布在结晶网络中。当周围环境温度上升时,高熔点的液态脂肪分子逐渐向巧克力表面迁移,伸出表面形成脂霜。
果仁巧克力是巧克力的重要类型之一,是将榛子、杏仁、花生、核桃等富含蛋白质的坚果融入巧克力中或均匀包覆于巧克力表面,给巧克力原本醇滑的风味中增添了坚脆的口感,备受人们喜爱。但也正因坚果富含油脂,这类油脂易受光照、温度、氧气和水蒸气等因素影响,发生水解酸败和氧化酸败变质,从而散发不良的哈喇味,损害巧克力的风味。
相比以上两种问题,虫害的影响更为直观。虫害一方面来源于巧克力原料和生产过程中的虫卵污染,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包装密封不严,或存在微小的缝隙损伤,虫子就会趁虚而入,在巧克力上生长繁殖。
无论是巧克力的起霜、变质还是生虫,引发的因素复杂多样,包括原材料组成、加工过程、贮藏条件和包装方式等。对于生产期间和销售贮藏期间的巧克力,我们可以通过改良原材料配比、控制添加剂、优化调温工艺和冷却工艺,以及调节贮藏温度来实现巧克力的品质控制。然而,一旦产品售出,贮藏条件不再可控,此时包装的作用将被凸显。
根据上述分析,巧克力包装要想实现对内容物的品质保障,至少应具有如下特性:
(1)包装应具有优异的水蒸气阻隔性能,防止外界水蒸气侵入包装内部,使巧克力受潮变质和起霜。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大部分地区的空气湿度高,对包装的阻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由于高温和强烈的温度波动都会促进巧克力脂霜的形成,因此包装的隔热性不可忽视。
(3)针对果仁巧克力,包装除了要具备阻湿性,还应表现出良好的阻氧效果。通过减少包装材料的氧气透过率,降低仓储期间巧克力包装内的氧含量,从而控制内容物的氧化变质。
(4)在包装工艺方面,需采用低温封合的方式,同时保证包装整体的密封性,杜绝外界虫害的侵入。
巧克力包装的现状
无论何时何代,巧克力包装都在围绕上述需求进行着包装材料的演变。最早的巧克力包装为锡箔纸双层包装,锡的导热系数为67W/mK,具有优异的隔热性,由锡箔纸制得的包装材料能有效阻隔水蒸气和氧气的渗入。但由于全球锡的储量有限,锡箔的成本逐年上升,锡箔材料逐渐被其他材料(如铝箔)所代替。
铝箔是一种柔软的金属材料,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具有高阻隔性,能有效阻隔氧气等非极性气体的透过,且具有良好的阻湿防潮性。但铝箔的机械强度较差,难以单独用来包装产品,且导热系数较高,为203W/mK,单纯使用铝箔包装容易造成巧克力融化。因此,多采用铝塑复合包装、镀铝膜复合包装以及镀铝纸包装方式,在保持铝箔固有特点的基础上,弥补其在强度和隔热性方面的不足。但必须注意的是,铝箔在折叠或揉搓时易产生裂缝,造成阻隔性严重下降,这种现象一旦在巧克力贮藏或销售过程中出现便无法补救。
巧克力包装对于材料高阻隔性的要求,并不意味着实际生产中要过度追求高阻隔性材料,否则会造成成本的浪费和环境的压力。建议广大生产企业应根据巧克力的原料特性和保质需求,基于材料的性能参数,科学地选择高阻隔性材料。另外,合理地优化复合膜结构与厚度,如采用阻隔性较好的普通薄膜与铝箔复合,同时适当减少铝箔层的厚度,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阻隔性。
常见巧克力包装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笔者随机选取了3种类型的巧克力包装材料,分别为PET/AL/CPP铝塑复合膜、OPP/VMPET/PE镀铝复合膜和真空镀铝纸,对其进行了氧气透过率、水蒸气透过率和密封性的测试,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基础的数据参考。
1.测试仪器与方法
(1)氧气透过率测试
根据GB/T 19789-2005《包装材料塑料薄膜和薄片氧气透过性试验》中库仑计检测法,将试样置入OX2/230氧气透过率测试系统内,试样将测试腔分为两部分,一侧通入氧气,另一侧通入氮气,一起进入库伦传感器中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电压,根据电压计算出透过的氧气量。
(2)水蒸气透过率测试
根据GB/T 21529-2008《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 电解传感器法 》,将试样置入W3/330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系统的测试腔中,具有稳定相对湿度的氮气在试样的一侧流动,干燥氮气在试样的另一侧流动;由于湿度梯度的存在,水蒸气会从高湿侧穿过试样扩散到低湿侧;在低湿侧,透过的水蒸气被流动的干燥氮气携带至传感器,进入传感器时会产生同比例的电信号,通过对传感器电信号的分析计算,得出试样的水蒸气透过率参数。
(3)密封性测试
根据GB/T 15171-19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采用真空负压法原理,利用MFY-01密封试验仪分别测试3种包装材料对应包装成品的密封性。
nlc202309011459
2.测试结果与分析
按上述测试方法,以上3种试样的氧气透过率、水蒸气透过率和密封性测试结果对比如表1所示,因试样3镀铝纸多用于包裹巧克力,而非制袋,因此未做密封性检测。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发现,试样1~3的氧气透过率相差很大,呈阶梯状升高,试样3的氧气透过率是试样1的300多倍。而在水蒸气透过率方面,试样1与试样2相差无几,试样3表现最差,较其他样品升高了20余倍。在密封性测试中,试样1的密封性良好,在最大负压90kPa时也未发生漏气,而试样2在较低的负压39.3kPa下即发生泄漏。
之所以出现上述性能差异,与试样的材料构成不无关系。试样1是将一层7~12μm左右的铝箔与多层塑料薄膜复合而成,铝箔的高阻隔性在塑料薄膜的保护下得以正常发挥。试样2是在高真空状态下,将铝蒸气沉淀堆积到薄膜表层的一种材料,镀铝层的厚度一般为40~70nm,仅为铝塑复合膜中铝层厚度的0.57%,因此阻隔性随着厚度的降低也有所下降。试样3的镀铝基材为纸张,与塑料薄膜相比,无论强度还是阻隔性皆存在差距。
由于铝箔生产过程中种种因素的影响,厚度小于20μm的铝箔,尤其是用于食品包装的铝箔,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针孔缺陷。经外力揉搓后,铝箔的针孔逐渐扩大,甚至出现断裂,形成肉眼可见的针孔或折痕。在本次密封性检测的两种试样中,试样2在袋体折痕处漏气,说明该材料的镀铝层可能出现了严重的贯穿性针孔,在负压作用下,发生破裂泄漏。研究表明,适当增加铝箔/镀铝层的厚度能有效减少针孔数,故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铝箔层或镀铝层的厚度,以提高其阻隔性和耐揉搓性。
根据测试数据,3种材料具有不同的阻隔特性,适用于不同需求的产品。对于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可采用试样1包装保质需求长且品质较高的巧克力。而试样2和试样3材料成本较低,阻隔性亦可,是中小企业或贮藏需求不那么严格的普通巧克力的理想选择。无论哪种包装材料,在贮藏和销售中都应尽量避免过多的挤压和揉搓,以免对铝箔层或镀铝层造成损伤。当然,阻隔性只是选择包装材料的参考标准之一,巧克力生产企业还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通过对巧克力易产生诸多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巧克力包装应具有良好的阻隔性、隔热性以及密封性。因此,建议巧克力生产企业利用检测技术对包装的物理性能先进行量化比较,再来选择性价比合适的包装材料,以免因包装问题而导致更多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
4.(修改后)安全质量管理汇报材料 篇四
中铁十局西朱京杭运河大桥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日
安全质量管理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铁十局西朱大桥项目部对徐州经济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徐州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处、江苏省育通监理有限公司等各位领导来我部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一、工程简介
西朱京杭运河大桥中标后,我局及时按投标承诺组建了西朱大桥项目部,项目部共有管理人员 28 人。其中:领导班子成员6人,分别为经理、书记、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各1人,副经理2人。管理部门设有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量合同部、综合办公室和工地试验室(五部两室);下设作业层:有桩基施工、箱梁预制、墩台主体、箱梁架设等组成的四个作业队。该工程从2011年12月15日进场,2012年2月5日正式开工,自开工以来在徐州经济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江苏育通监理有限公司等领导的关心支持与指导帮助下,目前已完成直径1.2m钻孔桩4根、完成直径1.5m钻孔桩22根,折合完成产值约270万元(含临建部分)。其他后续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
新建西朱京杭运河大桥工程,位于老桥下游600m处。老桥由于建桥历史久远,随着公路和水路的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运河通航及公路运输的需要,故改而建此运河大桥,以便利公路航运交通。新桥建成后,南北贯通高新路和310国道,桥面、河面宽广无垠,往来车辆毫无拥挤之感,形成了古运河上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桥的建设对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道路与水路畅通和经济发展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建大桥全长648.2m米,桥宽26米。梁上结构采用30m装配式组合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与三跨60m、100m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构成。全桥共17跨,分3联,每跨由8片预 制箱梁组成,其中:第8至9跨跨西朱京杭运河采用连续箱梁结构。梁下主桥桥墩采用实心墩,基础采用整体式承台,每墩8棵桩,桩径为1.5m;过渡桥墩采用柱式墩,基础采用6棵桩桩径为1.5m;引桥采用柱式桥墩及肋式桥台;桥墩采用“二柱+盖梁”式,墩柱直径1.4米,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桩径1.2米、桥墩桩径1.5米;系梁高1.2米,承台高1.5米,系梁、承台部分均位于地表以下。
二、项目部建设情况
(一)驻地建设
项目部设立在西朱运河大桥南侧,占地面积约3000㎡,办公及住宿房屋全部为彩钢板搭设,会议室、各部门办公室、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和浴室等场所都按标准化工地进行了规划和布置。项目部设施齐全规范;施工现场的各种标示标牌齐全、清晰,施工现场整洁、规范有序,项目部员工挂牌上岗。为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我部对室内、室外及施工现场环境都进行了优化。为了强化企业文化内涵,制作了各种宣传橱窗,包括厂务公开栏、板报等。
(二)施工道路
项目部在新建公路桥的西侧新建了一条约700米的临时便道,直接通往项目部办公区。在运河两侧设计桥位的西侧,新建了两条施工便道,道路宽阔平坦,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能满足工程施工进场设备、物资运输和箱梁架设的需求。
(三)半成品加工
作业区按标准设置了钢筋加工棚、原材料堆放区、半成品堆放区以及材料库。临时用水、场地排水设施统一按标准布置到位,同时做好现场的文明施工、安全警示、宣传标语等布置工作,箱梁预制采用既有的高新路制梁场进行预制箱梁。
(四)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设在运河南北各1台,分别为400KVA 和315KVA的变压器电源。按照用电安全规程架设临时线路至各施工点。同时为保证供电的连续性、防止停电等问题导至施工事故,另外自备1台120KVA发电机组备用,以保证施工质量的有序可控。临时设施的生活用电和生产用电分开,均配置标准电箱,实行三相五线制供电,保证施工用电畅通安全。
(五)工地试验室
施工现场已按标准化建设要求完成了约65平方米工地试验室筹备和建设工作,周围场地均采取硬化处理。试验室设置有力学室、水泥室、混凝土室、集料室、标养室等。试验室配备了万能试验机、弹性模量测定仪、回弹仪、混凝土振动台、混凝土搅拌机、标准筛、电子控温干燥箱、标准温湿度控制仪、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电动抗折机,水泥胶砂震实台,标准稠度测定仪,沸煮箱,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等仪器。试验人员设有检测师1人,试验员1人,实习生1人,辅助工1人。工地试验室授权委托书、试验室组织机构图、试验人员公示牌、试验流程图等已齐全,试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已按规定全部上墙;消防设施存放、废旧物品存放处已设置明示标志。具备了现场各项工程试验的能力,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
三、工程管理情况
(一)内业资料
进场后根据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内业资料。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编制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和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试验计划等报监资料。并随着工程的进展及时编制了桩基、承台、墩柱等专项施工方案。质检试验资料按照监理要求与现场进度保持同步。建立了 “平安工地”建设方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防控制度、危 险源辨识、应急预案、安全生产经费计划、常规的安全培训等全安全管理资料。
(二)质量管理
为保证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我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项目总工程师为技术负责人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检测、试验、测量专人负责,明确分工各项工作任务,建立了严格的管理条例。为更好的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开工前,根据控制桩交接情况,我部首先对全线导线点及加密导线点,进行了严格的一级复核测量,并对全线水准点(及加密水准点)进行了四等复核水准测量,复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保证了桥梁控制测量的精确性。我部对施工、技术、质检、试验和测量人员按照本工程的特点进行了严格的质量培训,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控制施工质量,并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中的每道工序质检人员认真检查质量,形成资料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结合目前施工生产的情况,制定了专项的质量管理措施。针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根据施工图设计数据和施工经验,结合本工地的地质、水文条件,制定了泥浆制备、成孔、二次清孔以及水下混凝土灌注的专项施工方案。根据目前桩基的施工完成情况,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各项评定全部合格。
(三)安全管理
项目部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负责本工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成立了青年安全监督岗和群众安全监督员组织。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安全管理责任制,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职能部门、职能人员、各班组管理有方向、有目标,形成层层有人负责,处处有人管理安全的局面。施工现场配备7套消防灭火器、泥浆池防护栏杆2000米、安全警示牌32块等相应物资。建立健全了各类安全管理内业 台账,对本工程危险源进行了详细的辨识,并以警示公告的形式,放置在施工现场醒目的位置,使每一名现场施工人员,都能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对特殊机械设备进场进行了验收,及时向监理报验。对特殊工人进行了分类管理,并单独进行了安全岗位培训,进行了统一考核。对无特殊工种证件的,一律禁止从事特殊工种工作。对危险性较大工程,制定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已经上报。对施工现场危险因素比较大的部位,制定了事故应急预案,并以公告形式,对应急预案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全员传达。对新入场工人,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保证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得到相应的安全教育,针对不同工种,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教育计划,并逐一落实,使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得到相应的安全教育,熟悉本岗位操作规程,掌握岗位技能,把安全隐患控制在最低限度,防止事故的发生。施工用二台变压器的电源接驳点接驳。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了详细的临时用电专项方案,项目部严格按照安全用电规程架设临时线路至各施工点。安全经费的使用计划,根据合同签订标准,编制了安全生产经费总计划、季度计划,并建立安全生产经费使用台账。为了保护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我部为施工人员按时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四)文明施工
针对该工程的创建目标,我们及时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创建“平安工地”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提高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实行安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为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严格控制各种粉尘、废水、固体污染物、噪音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节能降耗,杜绝环境质量事故等要求。建立健全了“平安工地”建设管理制度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努力实现项目管理程序化、施工行为规范化、场区建设标准化。做到施工组织科学、现场布局合理、物流有序、堆码整齐、标识 清晰、环境整洁。对临建工程我们要求“简约而不简单”,一次投入到位,严把临建工程质量,避免反复整修。为了使管理工作更规范,项目部设置了工程揭示牌、管理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保障措施、项目部及梁场平面布置图等。
(五)过程控制
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安全例会,组织一次“安全、质量、文明”大检查,对工地及施工作业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各专职人员每周检查和随机抽查。安全员和施工员每天坚持巡回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质量问题和违反文明施工规定的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整改措施,并及时做好复查,尽量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
积极配合业主解决遗留问题,如征地及地址钻探等各项事宜,争取将有影响的桩基工程的征地和地质问题于5月10前全部解决完毕。随着工程施工的逐步展开,为了防止有重大危险源及较大危险源的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工程施工安全顺利进行,项目部将及时组织大家做好各项应急预案的演练,如防用电安全、防洪水及台风、防高空坠落、防火灾及消防、防机械伤害、防坍塌等应急演练。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安排承台、系梁、墩柱和箱梁的施工。接下来我们将有序安排各项工序,形成流水工作面。力争将无影响施工的墩身全部完工。夏季即将来临,我们将做好混凝土夏季施工的安全质量生产准备工作,特别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案。为保证明年按期完工,及早通行,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抓工期,根据节点工期的要求,及时调整施工力量,确保如期完成施工生产任务。
最后,我再一次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部检查指导工作表示最深切地感谢,对你们检查提出的整改意见,我们会逐条逐项的加以梳理,整改到位,最终 实现我局提出的口号“工程优质、干部优秀”。
中铁十局西朱京杭运河大桥工程项目经理部
5.校车安全管理汇报材料 篇五
一年以来,我校在区教体局和乡中心校的领导下,高度重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关于校车管理的有关规定,把“安全第一”放在校车管理工作的首位,细化责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宣传教育,狠抓落实。一年来校车运行良好,没有发生过不安全的事故,没有违反校车的有关规定,确保了学生的接送工作正常进行和正常的教学秩序。通过对我校一年来校车运行情况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分工明确,细化责任。
为了加强校车运行的监管我校成立了“学校校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校长刘春同志任组长,副校长于峡一同志为副组长,组员包括接送人员,司机,各班班主任,于峡一同志全面负责校车安全工作。同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接送学生进行了明确分工,与相关人员签订了责任书,使有关人员明确知道自己的责任。如:和司机签订安全责任书,校车司机管理条例,和校安签订责任书等,学校制订了《学生接送程序》,并在会上学习,学校配合中心校合理设立接送站牌,各班主任对各班学生进行乘车安全知识的教育。使每个相关人员都感到责任在身,不能马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交通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严格落实校车和驾驶员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审查校车驾驶人员的资格条件,对校车驾驶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司机每次出车前都对车辆进行了例行检查,做好校车的保养和卫生工作,做好校车的运行日志和检修记录,及时学习上级的有关校车的规定,定期学习校车驾驶的条例,使司机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谨慎驾驶。从源头上杜绝校车的不安全事故发生。
三、严把日常接送关。
日常接送学生,校车严格按照乡中心校划定的线路行驶,严格按照站牌停靠,不临时停靠随意上下学生,接送学生时有值班教师严格按照接送学生的程序,组织学生上车,下车,在车上教育学生遵守相关规定,系好安全带等。不违反学校的规定,乘车人员不超员,司机不超速。遇到恶劣天气,学校根据应急预案做好相应工作,特殊天气,学校校车停驶,并告知家长。对学生做好相应的安排。值班教师每日要做好学生的接送卡的记录。每周要把记录归档,以备查。校车加油和临时因公启用都提前向中心校报告。没有私自调动校车运行。
四、定期召开校车安全工作会议,消除隐患,及时整改。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召开校车安全工作会议,对发现的问题,和预想的问题予以讨论,使相关人员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杜绝隐患变现实。
五、做好校车管理的档案工作
我校重视校车运行管理的档案工作,王红军同志负责,及时的把校车运行的相关材料整理归档,完善,以备查看。确保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6.学校安全管理经验汇报材料 篇六
几年来,我区教育系统未发生一起重大校园安全管理责任事故,学校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何抓好中小学校安全管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严格管理,认真抓好学校创安的常规工作
学校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贵在坚持,重在常规。在日常管理中,我们主要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严格坚持值班巡查。局机关和各学校在节假日均实行了领导带班值班制,特防期实行24小时值班,做到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除做好值班守护外,各校护校队还特别注重对“三无”人员、外来人员的盘查和学校周边的巡查,有效防止了违法犯罪分子入校滋事和校园周边抢劫、勒索师生事件的发生。
二是狠抓整改督办落实。对于排查出的重大校园安全隐患,我们除了向学校口头指出和责令整改外,还专门以教育局的名义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学校限期整改,并实行跟踪督办,严格验收,对措施不力、整改不到位的学校,我们严肃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如去年我们就整改了4xxxx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了安全管理中的“定时炸弹”,并对xxxx校长进行了诫勉谈话,确保了整改工作落实到位。三是定期研究创安工作。我局对学校创安工作坚持定期研究、专题布署、及时反馈,充分发挥了指挥、统筹的作用。每年召开的有关安全工作的专题会议不低于3xxxx,及时发布安全预警,传达上级精神,部署工作任务,确保了工作的及时有效。各校则紧扣我局的工作安排,由政教处牵头认真抓好校内日常安全管理,及时向我局反馈情况,并坚持把创建平安校园与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文明班级(学生)评比等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成效。
四是适时开展隐患排查。我们十分重视学校安全隐患的排查,开学、期中、期末三个重要时期都派出了由局领导带队、各股室干部参与的校园安全工作检查小组,到全区13xxxx所学校就饮食、饮水、交通、消防、用电、危房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拉网式的排查,真正做到了“排患务尽”,不留死角。平时则随时组织工作人员下校明查暗访,对于发现的问题都当即向校方一一指出,并责令整改。
一、加强领导,努力构建职责明确的长效机制
为确保教育稳定,我们把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当作了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长为成员的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良好的领导机制。全区所有学校都相应建立了由学校一把手任组长的工作班子,并成立了护校队13xxxx,培养了综治骨干50xxxx人,形成了强大的综治队伍和创安网络。
同时,我们积极建章立制,完善了有关安全教育、道路交通、饮食饮水、用电用火用气、学生宿舍、集合集会、楼道疏散、疾病防控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重点完善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度:一是层层签订综治目标管理责任状,实行了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的责任包干制;二是强化了预防领导渎职的一把手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三是将安全管理工作与学校、教师评估考核紧密挂钩并坚决执行“一票否决制”。这样,让人人都增强了“一岗双责”意识,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从而构建了点面结合、人人参与、整体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拓宽思路,全面实现安全工作的综合治理
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拓宽思路,认真抓好与学校安全管理有关的其它工作,实现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综合治理。
一是深入开展普法、安全教育。我们设立了1xxxx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立和完善了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深入开展了“警校共建”活动,还经常邀请干警、专家为师生开展法制宣传讲座,不定期开展消防、水灾、重大疫病防治、伤病救护、野外生存、交友防骗等各种安全知识的讲授或演练,全面增强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力,有效降低了师生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
二是妥善调处突发事件。教育系统点多面广,由于天灾人祸等诱发个别不安全事件也在所难免,但我们紧紧依靠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注重劝解调处,以人为本,坚持原则,把握政策,讲究策略,把突发事件带来的不安定因素控制在萌芽状态,及时化解了矛盾,确保了学校的稳定。如前年我区某乡镇小学五年级学生放学途中被急驰的火车惊吓坠沟,伤情较为严重,家长情绪十分激动,扬言要找学校的麻烦。我们积极与铁路、保险、医院等部门、单位联系,并做好了家长的思想工作,迅速化解了这场矛盾,维护了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是积极参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校园周边的不良环境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为此,我们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市、区文化、城管、工商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对“三无”食品、交通隐患、治安隐患、违规娱乐场所、黑书报摊点进行彻底的清理整顿,大大优化了学校周边育人环境,增强了校园安全系数。四是认真办理信访回复。我局专门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天安排一名局领导坐班接访,还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随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举报。局信访接待室对所有来信来访都热情接待,不回避矛盾,不遮丑护短,认真澄清事实,纠正错误,消除误会,做到了事事有记载,件件有答复,群众满意率9xxxx以上,赢得了家长、社会的广泛信任和好评,消除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四、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安全工作千头万绪,方法措施各有不同。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点心得体会,归纳起来可简称为“四要”:
1、制度上要健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坚持制度先行是落实职责、抓出成效的前提条件。中小学安全工作是否得到真正落实,只有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使之构成一个彼此联系、互相补充的有机体系,做到权责明确,措施具体,严格执行,按章办事,才能有效的提高安全工作实效。
2、思想上要重视。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重视了,行动起来才有力度,工作才会有实效。我局领导十分重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逢会必谈稳定,下校必问安全,真正做到了安全工作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让“安全第一”的观念深深烙在全局干部职工和校长师生的脑海中,让创建“和谐安全文明”校园办学理念,成为每一位校长的追求目标。
7.安全质量管理汇报材料 篇七
依托安徽省地军两用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 构建能源安全与烟火材料工程中心, 搭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技平台。
该工程中心两个本科专业有较强的师资力量, 教师的学历和职称较高, 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强, 学术水平较高, 大部分教师都承担着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 具有丰富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背景。现共有教师30余人, 其中教授5人, 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5人, 讲师、工程师11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5人, 硕士学位的16人。该专业颜事龙教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 是安徽省学科带头人, 国防科工委民爆局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国工程爆破协会理事, 安徽省工程爆破专家组副组长, 安徽省工程爆破协会副理事长, 安徽省爆破器材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在“爆炸冲击”等学术期刊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横向科研项目6项。谢兴华教授被选为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郭子如教授是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长期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努力工作,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3 0年来的专业建设在安徽省和原煤炭部主管领导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 办学能力、办学水平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与成就。1994年荣获安徽省高校先进教学单位, 1995年被增列为煤炭部重点学科, 199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获得安徽省高校先进科研集体称号, 1997年“爆炸技术及应用学科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998年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学校由煤炭部划为安徽省管理, 同时以本专业为核心平台的应用化学学科被列为安徽省重点学科;2001年底本学科经评估验收认定为安徽省优秀重点学科, 2002年被遴选为安徽省首批本科示范专业。
该工程中心在新校区建设中会得到更好的科研教学硬件投入, 研究和教学用房与仪器设备将在原有好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改善。所依托的两个本科专业将形成紧密结合爆炸材料、烟花炮竹、核能防护和爆炸技术的四个研究方向。1978年以来, 工程中心的专业已4次修订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 每年召开规模较大的专业建设和发展研讨会。与毕业生和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和保持着密切地联系, 经常参加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全国性协会和学术组织 (中国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协会、中国工程爆破协会, 中国民用爆破器材学会等) 召开的行业管理、规划和学术交流会议, 能按照行业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已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300余篇,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30余, 编写教材20册, 公开出版发行8册。
2 工程中心建设的背景和依据
该工程中心有全国高校中唯一一个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和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专业结合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点。两专业的特色在于爆炸材料化学、工艺学与爆炸技术相结合, 毕业生主要面向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炮竹等的生产和管理、工程爆破施工等, 近年来亦有相当多数量毕业生服务于军工与军队。爆炸材料化学与制造属于化学化工学科, 而爆炸技术则涉及力学。从行业来看, 国内爆炸材料生产企业为更好地作好售后服务, 也需要具备足够爆炸力学理论知识的人才, 而工程建设单位为更有效地选择和使用爆炸材料亦要求有充分的爆炸材料性能方面知识毕业生。国外爆破器材行业的现状是爆炸材料和爆破技术是一体化的, 我国已经加入W T O, 我国的爆破器材好烟花炮竹行业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如何在化学化工和力学两大学科之间找到本专业教学改革的结合点和平衡点, 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总体要求培养人才是该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 也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最具特色之处。
3 工程中心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目标:解决爆破器材、烟花炮竹、火工烟火和核能与防护的科学技术难题, 增强工程适应性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目标为建成在国内相关院校及爆炸技术、核工程防护、火工烟火、爆破器材生产与流通、航空航天和公共安全管理部门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科研教学机构, 为我国军民两用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和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行业转型升级和增强国际自主创新能力而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
4 工程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加强科研教学队伍, 出成果, 培养更多高质量合格特专业人才。
高水平的科研教学队伍是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保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 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和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专门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这些人才培养要求往往得不到很好的兼顾与协调。我们认为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实验手段等改革是根本出路, 而作好这些改革的关键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名师出高徒”在今天的高等教育中仍然适用, 没有一流的教师, 就培养不出一流的学生。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中, 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师资力量。如果教师水平高, 就会对所讲授内容有很好的理解和认识, 就能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 既能使学生基础扎实又能给学生宽广的知识面。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既要主动培养又要积极引进, 使教师队伍在学历、职称方面有较大的改善。为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和技术创新, 选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投身于行业发展, 到爆破器材工厂挂职培养, 同时选派教师到学术水平高的国内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培养。另外教师不能只教书, 还要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教育教学研究, 这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校地处以农业为基础、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学校的科技实力具有明显的优势。地方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要, 当地政策的优惠指导, 这是我校利用科技开发促进发展的机遇。同时, 经济发展需要提高科技水平和人才素质, 年龄结构变化使生源萎缩, 消费提高对薪金需求的影响等, 都是我校不可避免的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本文探讨了构建能源安全与烟火材料工程中心的建设规划与措施。
8.安全质量管理汇报材料 篇八
冷冻食品最大的特点是在低温环境中完全维持食品原有的品质,最大限度地保存食品的营养成分,而无须借助任何防腐剂或添加剂。然而,在冷冻食品的包装、运输、仓储等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不安全的环境及人为因素,如温度的波动、转移和搬运过程中冷冻食品受到冲击、震动、压力等影响,以及运输、储存过程中堆放环境的影响等。因此,冷冻食品的安全和品质的保证,除了生产企业的技术控制,运输和储存等物流环节的环境条件控制以外,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包装材料的选择。
常见的冷冻食品包装材料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冷冻食品包装袋多采用以下材料结构:
(1)PET/PE。此结构在速冻食品包装中比较常见,防潮、耐寒、低温热封性能较好,成本相对较低。
(2)BOPP/PE、BOPP/CPP。此类结构防潮、耐寒、低温热封拉力强度高,成本相对比较经济。其中,BOPP/PE结构的包装袋外观、手感较PET/PE结构好,能提升产品档次。
(3)PET/VMPET/CPE、BOPP/ VMPET/CPE。此类结构由于镀铝层的存在,表面印刷精美,但低温热封性能稍差,成本较高,因此使用率相对较低。
(4)NY/PE、PET/NY/LLDPE、PET/NY/AL/PE、NY/PE。此类结构的包装耐冷冻、耐冲击,由于NY层的存在,其耐刺穿性能很好,但成本相对较高,一般用于包装有棱角或较重的产品。
另外,还有一种是单纯的PE袋,一般用作蔬菜、简装冷冻食品的外包装袋等。
除包装袋以外,有些冷冻食品需要用到吸塑托盘,最常用的托盘材质是PP,食品级PP卫生性较好、可在-30℃低温下使用,另外也有PET等材质。瓦楞纸箱作为通用运输包装,其防震、抗压性能及成本优势,是冷冻食品运输包装首先考虑的因素。
冷冻食品包装的检测标准
合格的商品必须有合格的包装,商品检测除对产品本身进行检测外,也必须对包装进行检测,合格后方能进入流通领域。
目前,冷冻食品包装的检测没有专门的国家标准,行业专家正在联合冷冻食品生产企业积极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因此,冷冻食品生产企业在采购包装时,必须满足相关包装材料通用国家标准。例如,GB 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规定了卫生标准;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规定了不含纸基和铝箔的复合膜、袋和干法复合、共挤复合工艺制成的塑料复合膜、袋的外观、物理指标,并对复合袋、膜的残留溶剂量做了规定;GB 9688-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对食品用PP类成型包装的理化指标做了规定,可作为指定冷冻食品用PP吸塑托盘标准的制定依据;GB/ T 4857.3-4以及GB/T 6545-1998《瓦楞纸板耐破强度的测定法》分别给出了瓦楞纸箱堆码强度及耐破强度要求。此外,在实际操作中,冷冻食品生产企业也会根据实际需求,制定一些符合自身情况的企业标准,如对吸塑托盘、泡沫桶等成型品定量的要求。
冷冻食品包装材料选择原则
冷冻食品包装的基本要求是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的过程中能保持内装食品的品质特性,防止细菌污染,且使用方便。为此,在选择包装材料时,首先要研究影响冷冻食品中主要成分,特别是影响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敏感因素,包括光线、氧气、温度、微生物及物理、机械力学方面的影响因素。然后,根据内装食品的防护要求、运输环境等,确定包装材料的类型及包装工艺技术的操作方式,以达到保护功能及适当延长贮存期的目的。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讲,选择冷冻食品包装材料时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卫生性
从安全性角度来看,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如塑料包装袋、吸塑托盘(通常称为托盒)等,必须达到食品级。由于冷冻食品的包装及运输过程,往往很难保证全程处于连贯的低温环境,尤其在转移和搬运过程中,极可能造成冷冻食品的温度在一段时间内会发生大幅升高,如果材料不过关,很容易滋生细菌。回收料或工业级材料制成的包装外观上与食用级材料制成的包装没有太大区别,但由于含有超标的塑化剂等物质,一旦使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2.耐寒性
冷冻食品通常在-18℃或更低温度下储藏和流通,特别是部分带托盘的冷冻食品,生产过程中通常将食品与托盘一起在-30℃以下条件下急速降温,直至产品中心温度-18℃以下,然后再进行包装。在温度骤降的情况下,包装材料的力学强度也随之下降,导致包装材料易碎。而且,冷冻食品在转移和运输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遭受冲击、震动、压力等多种环境危害。此外,汤圆、水饺之类的冷冻食品在低温条件下质地坚硬,容易造成包装袋破裂及开裂。这就要求包装材料的低温性能良好。在冷冻食品中,尤其对于吸塑托盘,在选择材质时必须经过冷冻试验,如将规定数量的托盘叠放在一起,在冷冻隧道温度下放置2小时以上,并在隧道温度下180°横向弯折和纵向弯折无开裂,且跌落试验无破损。
3.耐冲击性
冷冻食品在运输、装卸、货架摆放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力的破坏,包装袋耐冲击性较差时,极易出现破袋、开袋的现象,不但影响包装产品的外观,同时也会使内装食品受到污染。包装袋的耐冲击性可以通过抗摆锤冲击实验来测定。
4.热封强度
如果包装袋的热封强度不够或者虚封,轻微冲击即可造成封口处开裂;如果热封温度过高,则容易导致热封层损害,使封合线处的材质强度减弱,一旦遭受强烈震动或冲击,极易造成破袋和大面积烂袋现象,无法实现对内装食品的有效保护。
nlc202309040239
5.拉断力、层间剥离强度
如果包装袋层间剥离强度小、拉断力不够,则包装袋的力学性能较差,容易造成包装袋分层、无法达到应有的承重作用,造成包装袋的保护性能降低,大大缩短内装食品的保质期。
6.耐穿刺性
冷冻食品冷冻后一般比较坚硬,特别是鱼、肉制品,含有骨头及硬质物体,运输及堆放过程中产品受到挤压后很容易将包装袋穿破,使包装袋的密封性遭到破坏,因此冷冻食品对包装袋的耐穿刺性要求很高。
7.抗压性
瓦楞纸箱等运输包装不仅起到对产品的保护作用,也要保证内部的销售包装不被破坏。冷冻食品在转移、搬运、储存的过程中,不断经历冻、化交替的过程,温度的变化必然引起湿度的变化,而对于瓦楞纸箱而言,湿度的变化又会造成瓦楞纸箱性能的衰减,所以需要对瓦楞纸箱进行抗压性测试。
除上述原则外,还应根据冷冻食品的防护要求、运输环境等进行相关的安全测试。例如,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会因震动、跌落或冲击等对运输包装,甚至内部的销售包装造成危害,所以对冷冻食品包装要进行相关的震动或跌落测试。最终,选择出既能保护冷冻食品质量,又能体现其商品价值,并使综合包装成本合理的包装材料。
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冷冻食品包装在满足安全性的基本要求下,将向低成本、外观新颖、设计独到的“功能性”包装发展,使包装不仅展示出便于携带等实际功能,更能增强食品本身的魅力。
1.低成本包装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往往会通过控制成本来保证利润,而削减包装费用通常是企业降低成本的一个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出于减少包装垃圾、加强环境保护的需要。因此,食品等快速消费品包装材料的薄型化、轻量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冷冻食品包装也不例外。
2.材料使用安全化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这就要求食品生产企业逐步加大对自身产品的安全控制力度,严格控制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性,扩大包装材料的防护范围。
3.生产设备高效化
随着冷冻食品生产企业生产集中度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包装设备正向大型化、快速化、高效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因此,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必须紧跟新的发展趋势,不断地为客户提供适应性强、生产效率更高的包装材料。
4.包装材料智能化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人们对商品包装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保护商品不受损坏等基本功能,同时还要求其具有保鲜、防腐、抗菌、防伪、延长保质期等多种功能,以满足客户对高端产品的体验感。因此,智能化的包装材料将成为包装企业的重要研发方向。当然,目前智能化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亟待攻克的难关,但其发展潜力可期。
5.结构形式新颖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性逐步减小,品牌使用价值的同质性逐步增大,产品销售对终端陈列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在性价比相同的情况下,什么样的产品能吸引消费者并刺激他们购买,这些问题使企业对同类产品的终端陈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接导致企业在产品销售包装上下功夫,以求通过包装来突出产品的差异化,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汇报材料 篇九
职业健康安全汇报材料
一、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在公司正常生产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承 “把职工当家人,带着感情抓安全,凭着党性和良心抓安全”的安全管理理念,把安全环保生产做为公司的立业之基、兴业之本,严格按照《国家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以及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行为。公司成立安全监察科并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7名,专职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同时设立了各车间的兼职安全员,将安全管理工作渗透到各个角落,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齐全,各部门、各车间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人,并制订了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安全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2012年公司全年杜绝了轻伤以上事故,共查处“三违”现象86人次;安全问题251项,安全隐患19项,下发整改指令270项,检查记录368份,消除安全问题248处,安全隐患18处,整改到位率达98.5%。使公司的安全形势得到根本改观。2012年在公司广大职工和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公司通过了国家二级安全标准化审核,同时完成集团公司和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总体目标,即1.杜绝轻伤以上人身伤害事故;2.职业病的发生为零;3.事故隐患整改率达100%;4.职工持证上岗率100%;5.“三级”安全教育率100%;6.安全奖惩兑现率达100%。公司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坚持高点起步、高标准要求,实现了安全生产、跨越发展,实现循环经济及清洁生产。
二、公司职业危害
职工是企业的财富,公司一直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将职业危害、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的重点,公司根据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种类进行了评估,我公司的职业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粉尘:我们公司是以生产水泥为主的,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主要是在烧成车间制粉系统、成品车间水泥粉磨系统和水泥发放系统。
2.高温中暑:水泥熟料烧制过程中,其工艺条件要求回转窑温度在1400多度,其工作区域的环境温度也相对较高,尤其是在炎炎夏季,极易发生高温中暑。其危害主要分布在烧成车间预热器和回转窑处。
3.噪音:我公司噪音源的产生均来自于大功率设备运行时所产生,其主要包括空压机、各种大型风机和各种大型电动机。
4.特种设备:公司现有二十八台起重机械、二十七台压力容器和二台余热发电用锅炉,会产生爆炸、起重伤害等。
5.危险作业:主要有预热器清堵作业、篦冷机清大块作业、交叉作业、高温作业、高空作业、起重作业、受限空间作业、清库作业。
6.危险化学品:公司危险化学品分布在化验室和余热发电水处理系统,主要为强碱、盐酸、硫酸等。
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高度重视,针对生产现状进行了自查及整改,以减少职业危害,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对于以上职业危害,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治理及改善:
1.粉尘方面:(1)配备73台各种型号的袋式收尘器;(2)对水泥粉磨系统进行部分封闭;(3)为职工配备防尘口罩。通过以上措施,使我们公司的粉尘得到有效控制,极大的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境。
2.高温防暑方面:(1)公司针对性的制定并下发了夏季防暑方案;(2)对高温工作场所的职工设立休息室;(3)在夏季,公司统一全员发放防暑降温药;(4)设立专职人员,对于突发中暑等职业危害的员工予以及时救治,并配备齐全的急救药品。
3.防治噪音方面:(1)在各大功率、高噪音设备增加减震设施,降低噪音的产生;(2)对各高噪音设备设置隔音实施,进行封闭式运行,降低噪音的散播;(3)为职工配备防护耳罩。
4.特种设备:(1)公司严格执行上岗证制度;(2)每年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3)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
5.危险作业:(1)公司危险作业实行许可证制度;(2)每次作业时,相关人员必须制定安全措施;(3)作业时现场配备应急救援器材;(4)制定对应应急预案。有效的防范了事故的发生。
6.危险化学品:(1)公司实行专项专人管理,对危险化学用品进行严格登记制度;(2)对有关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坚持执行上岗证制度;(3)使用过程实行严格监护制度;(4)为职工配备有效的防护装备。
7.强化培训,防微杜渐,识别职业危害类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职工对于公司的特点、生产形式以及职业危害形式不能够做到全面的了解或者掌握,因此对职工职业危害的培训尤为重要。公司对职业危害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包括车间产生职业危害的环节、如何识别、如何防治,以及其他企业发生过的职业危害案例等方面的内容,让员工从保护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自我控制和防护,保证员工的职业健康。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主要工作
除以上现场实施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外,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省、市安监局的要求,我公司制定并下发了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措施和要求,认真进行部署,认真宣传发动。各部门、各车间按照要求,认真进行自查、整改。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1.组织从业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前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公司对每名新入厂员工都进行了健康查体。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每年组织一次有针对性的职业健康体检,一人一档,全面记录职工个人信息,岗前、在岗、离岗体检及教育培训等情况,并将体检结果如实告知员工。
2.做好职业危害和防治措施的培训告知工作
为提高员工自我防护能力,公司组织安全专职人员利用班组安全活动、每周学习等时间对员工职业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危害程度、危害后果、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危害防护用品使用注意事项等进行培训教育。
3.做好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对全公司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如实申报职业危害因素,郑州市安监局审核后出具了回执。
4.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检测和评价以及结果公布情况 为保障员工的健康,每年委托有关机构对公司生产区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一次全面监测,及时了解作业现场有害因素的浓度,并将监测结果报郑州市安监局备案,同时将监测结果在各单位宣传栏及看板进行张贴和在并通过会议形式进行传达,让每名员工了解自己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情况。
5.告知从业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危害后果,并在作业场所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6.通过入厂三级安全教育、日常培训和每周安全活动进行培训教育,有职业危害因素的场所都悬挂了职业危害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告知员工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并将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等
在各单位宣传栏上进行张贴,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7.设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情况 为保证职业防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建立了职业危害治理设施台账,并列入检修计划定期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设备科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8.淘汰落后,采用先进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9.职业健康防护用品配备与从业人员的管理
公司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和《劳保护品的发放标准》,按照标准定期发放护品,并建立了劳保发放台账。各部门、各车间管理人员指导职工做好劳保护品佩戴和使用。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对劳保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不使用或使用不当的行为进行监管和考核。
10.根据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情况,公司制定了《事故管理制度》,并建立事故台账,现在公司没有发生职业危害事故。
11.为了提高公司的应急能力,锻炼一支反应能力强,组织严密的应急队伍,在公司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公司2012年先后进行了四次应急演练,演练指导思想明确,准备工作充分,程序设置合理,安全保证可靠,过程公开透明。通过演练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强了所有人员的忧患意识,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了指挥人员处置重大事故的能力。
四、现存问题及改进措施
1.部分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存在问题,未能做到设备本质安全。2.部分重点区域安全监管不够,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事故隐患排查不细致,任然存在事故安全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公司制定了相应措施,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推动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公司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真正建立起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网络体系。
2.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工作。组织好每周二的安全检查,对于检查出的问题,必须限定时间跟踪落实。安监员必须深入现场认真检查,对于危险作业必须进行旁站监督,排除一切安全隐患。
3.对设备本身的安全隐患,做到发现一个,整改一个,坚决不留后患,并设置专项资金进行整改。
4.探索安全管理的新办法,适应新时期的安全工作。
10.安全质量管理汇报材料 篇十
一、工程概况及进展情况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土建工程施工TJ1215标段从中河路站起,里程从K42+833.939至K46+353.286,均为高架结构,包含2站2区间,分别为中河路站、中河路站~长江路站区间、长江路站、长江路站~朱塘村停车场出入段。
中河路站2012年9月21进场施工,至2012年11月2日退场,目前已完成中河路站Z轴(4-11轴)共14根桩基的施工,其中Z10-
2、Z6-
1、Z4-1为试桩,桩径1米,桩长34米。
(一)安全文明施工 1.1施工用电及消防安全管理:
施工用电一直是项目部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现场用电严格按照三项五线制、一机一闸制敷设、配备,专职电工每天对现场投入使用的变压器和一级箱、二级箱、三级箱的用电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用电检查记录;
项目部建立有消防管理制度,现场宿舍区、办公区都按照灭火器配备要求进行了配备,并明确了消防责任人,项目部每周、每月每日对施工用电和消防管理组织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截止目前未发生一起施工用电和火灾事故。1.2机械设备管理情况
施工现场尚未有机械设备进场。1.3安全教育情况
1、进场工人25人,三级教育25人,教育率100%。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岗前培训工作完成。
2、项目部与协作队伍签订了2012安全生产责任书。
3、项目部于每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临时用电、文明施工进行检查,主要参加人员由项目部个部门及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员,检查出的问题已书面通知形式下发施队伍并限期整改。
(二)、工程质量情况
工程质量是我们的立足之本,对工程实体结构的质量问题不能有半点马虎,为此我们编制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按照管理体系实施,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对原材料的进场进行了严格的把关,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检测报验,对钢筋焊接等施工工艺进行检测,检测报告已出,均为合格。
截止目前为止完成中河路站Z轴(4-11轴)共14根桩基的施工,其中Z10-
2、Z6-
1、Z4-1为试桩,试桩检测采用自平衡法检测,检测结构为合格。所有桩基的资料已整理完成。
11.起重机械常用材料组成及安全检验 篇十一
一、起重机常用材料组成
1、起重机金属结构的常用材料
起重机金属结构的材料主要是钢材,选择钢材时主要考虑结构的类型和重要性、载荷的性质、连接方法、结构的工作温度、结构的受力性质等方面。起重机金属结构的主要承载构件规定采用Q235B、Q235C、Q235D(镇静钢),对于一般起重机金属结构构件,当设计温度不低于-25℃时,允许采用沸腾钢Q235F,工作级别为A7、A8的起重机金属结构,宜采用平炉镇静钢Q235C或特殊镇静钢Q235D,需要减轻结构自重时,可采用16Mn或15MnTi。
2、起重机主要零部件的常用材料
中小起重量起重机的吊钩是锻造的,大起重量起重机的吊钩采用钢板铆合,为片式吊钩。随着锻压能力的提高,目前大起重量起重机的吊钩也有采用锻造的。锻造吊钩材料应采用吊钩专用材料,DG20、DG20Mn、DG34CrMo、DG34CrNiMo、DG3oCr2Ni2Mo2钢制成,加入少量铝(≥0.02%)以防止老化。片式吊钩由若干片厚度不小于20mm的Q235、20或Q345的钢板制造。
钢丝绳由钢丝和绳芯组成,钢丝要求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通常由含碳量0.5%~0.8%的优质碳素钢制成,在热处理和冷拔过程中的变形强化使钢丝达到很高的强度,通常约为1400~2000N/mm2(Mpa),表面状态分光面、镀锌、镀铅;绳芯分为有机芯、石棉芯、金属芯。
滑轮,最常用的材料为灰铸铁,而在粗暴工作和不易检修的条件下多改为钢质滑轮,目前多用铸钢,近年为减轻自重,多采用焊接代替铸造,钢材采用焊接性能好的Q235。有时采用铝合金的滑轮又经济又能减轻重量,热扎滑轮在国内外也有使用,目前还有采用铝合金或尼龙绳槽作为衬垫的方法。此外,用球墨铸铁代替铸钢,工艺性较好,对钢丝绳寿命也有利,使用时不易破碎。
卷筒的材料一般采用强度不低于HT200的灰铸铁,重要卷筒可以采用高强度铸铁或球墨铸铁。大型卷筒多用Q235钢板弯卷成筒型焊接而成。
齿轮的材质一般采用中碳钢经调质处理或高频淬火处理。要求较高的齿轮采用低碳合金钢经渗碳、齿面淬火等处理,从而获得较高性能。联轴器齿轮的材料一般采用45钢或ZG55Ⅱ,齿面经高频淬火处理,提高硬度和增加耐磨性。
制动器中制动轮通常由铸钢制造,转速不高的制动轮也可以用组织细密的铸铁制造,制动臂可用铸钢或钢板制造。
3、金属结构的联接
金属结构的常用联接方式主要有焊接、螺栓联接、销轴联接等,焊接是最广泛的一种联接方法。螺栓联接主要分普通螺栓联接和高强螺栓联接,普通螺栓一般为六角头螺栓,以碳素钢Q235制造。高强螺栓分摩檫型和承压型,由中碳钢或合金钢等经淬火并回火后制成,我国采用的高强螺栓分8.8级和10.9级两类,8.8级高强螺栓常用材料为经过热处理的40B、45或35钢,10.9级高强螺栓常用材料是20MnTiB和35VB钢等,两者的螺母和垫圈均采用45号钢经热处理后制成。重要轴、销轴宜采用力学性能不低于45号钢的材料,调质后硬度一般应为HB200~280,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1.6μm.。
二、常用检验项目
1、理化试验
理化试验主要由宏观检验、化学成份分析、机械性能试验、工艺性能试验、金相分析、物理性能试验组成。由于理化试验为破坏性试验,主要进行材料硬度或强度测试和宏观检验,必要时进行金相分析,检验金属材料的组织及缺陷,一般检验夹杂物、晶粒度、脱碳层深度、晶间腐蚀等。
宏观检验是指利用肉眼或10倍以下的低倍放大镜观察金属材料内部组织及缺陷的检验。常用的方法有断口检验、低倍检验、塔形车削发纹检验及硫印试验等。
化学分析法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通过定性分析,可以鉴定出材料含有哪些元素,但不能确定它们的含量;定量分析,是用来准确测定各种元素的含量。实际生产中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方法分为重量分析法和容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是采用适当的分离手段,使金属中被测定元素与其它成份分离,然后用称重法来测元素含量。而容量分析法是用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溶液)与金属中被测元素完全反应,然后根据所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出被测定元素的含量。各种元素在高温、高能量的激发下都能产生自己特有的光谱,根据元素被激发后所产生的特征光谱来确定金属的化学成份及大致含量的方法,称光谱分析法。通常借助于电弧,电火花,激光等外界能源激发试样,使被测元素发出特征光谱。经分光后与化学元素光谱表对照,做出分析。火花鉴别法主要用于钢铁,在砂轮磨削下由于摩擦,高温作用,各种元素、微粒氧化时产生的火花数量、形状、分叉、颜色等不同,来鉴别材料化学成份(组成元素)及大致含量的一种方法。
机械性能试验包括强度、硬度、弹性、韧性和疲劳强度试验;工艺性能试验是确定材料的成形性、可焊性、切削加工性等;金相分析是研究金属及其合金内部组织及缺陷的主要方法之一,物理性能试验,包括光泽、颜色、密度、熔点、导电性、磁性、热膨胀性等。
2、无损检测
起重机械的所有部件均不允许裂纹及损伤,各机构在试验后也不允许出现裂及永久变形等损伤;部分磨擦部件表面磨损量也有严格规定,某些部件内部缺陷的当量尺寸也有明确规定,某些专用零部件也有专用的质量要求,有的对表面防腐涂层厚度也有规定。具体要求可参考各种起重机械及零部件的技术规范,必须根据相应的技术要求,针对不同的检测对象采用适当的无损检测方法和检测工艺。
起重机械的主要无损检测方法有:目视检测、电磁检测、金属磁记忆检测、声发射检测、应力应变测试和振动测试,主要在安装和定期检测中应用,射线检测主要在制造和安装中采用,超声、磁粉和渗透检测在制造、安装及定检中都有采用,而金属磁记忆检测、应力应变测试和振动测试主要应用在应力和结构的评定和测试。
目视检测主要检查材料的表面状态(有无锈蚀、分层等)和金属结构的几何尺寸测量等,主要采用量具测量和肉眼观察。
射线检测,主要应用于起重机械制造安装过程对对接焊缝的检测,在用设备较少使用。
超声检测可对材料或角接焊缝的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在起重机械焊缝质量检查中是较为常见的方法,可检测材料内部的裂纹、白点及夹杂等缺陷。
磁粉探伤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和零部件及焊缝表面及近表面的裂纹检测,但有时由于材料和结构形状等原因不利于磁探的操作,且对于表面开口裂纹的检测中多用渗透检测。
电磁检测主要有涡流膜层测厚、涡流裂纹检测、钢丝绳检测。涡流膜层测厚主要应用于精确测量出膜层的厚度值。涡流裂纹检测精度与常规磁粉相当,适合对起重机械进行快速裂纹扫查。钢丝绳检测一般漏磁方法检测,可进行定性(断丝或腐蚀等)和定量(断丝数或横断面积损失量)分析。
三、结语
起重机械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特种设备,在材料和检测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选择正确优质的材料和较为先进的检测手段是保证起重机械安全运行的基础,以上介绍了一些关于起重机械常用材料类型和检测手段,希望在起重机械检验过程中能加大对材料使用隐患的排除,加大对起重机械相关的无损检测,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安全质量管理汇报材料】推荐阅读:
质量安全环保汇报材料11-05
安全质量事故反思汇报材料(武汉通信)07-09
安全质量大反思会议汇报材料(监理公司)06-26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创建情况汇报材料08012-15
质量安全汇报09-10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总结材料07-22
班组长、验收员、材料员安全质量责任12-30
瑞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范文12-18
新建初中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汇报材料08-10
食品安全管理汇报材料5则范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