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

2024-09-05

辅导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精选15篇)

1.辅导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 篇一

担任暑假辅导班老师社会实践报告

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也为了体验生活,这个暑假我当起了老师,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明白了很多道理!

为期二十天的暑假实践,这其中有辛苦,也有快乐。我学到了知识,增长了经验,同时也思考了很多。

作为一名大学生,最终是要走出校园,走入社会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引导我们大学生从校园生活过渡到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效途径。暑假是我们进行实践的重要时间。我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座这样的桥梁:它引导我们大学生去更好更多地认识和接触社会,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园中成长的大学生完成由校园走向社会的转换,避免了大学生在出入社会时所发生的不知所措。

这个暑假我带了两个学生,一个初中生和一个小学生。他们的情况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好,个个都是家里的宝贝。

初中的这个学生我给她带物理课,她性格内向、腼腆,反应较慢,由于从小学开始基础就比较差,所以到初中以后除语文外各门功课都亮起了红灯,尤其数学使她非常头疼。由于她理科底子较差,我严格采取了BDA模式,B—before即课前充分备课。要想讲好一节课,那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查阅资料备教案,准备教具等;D—during课中引导授课。要让学生充分吸收老师所讲,那么这节课堂必须是有声有色,能够凝聚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兴趣的课堂,所以我尽量的使授课形式多样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时我会让她上台讲给我听,这样的方式她反而更喜欢,掌握的也好;A—after课后及时巩固。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易混淆点和重难点进行及时的巩固,我会通常让她做大量的习题,自己总结解题技巧、考点的考查形式等,然后我再加以修正。长时间下来,她告诉我物理没有数学那么难,她觉得物理很简单,这让我很欣喜,我觉得这也不正表明了她对物理这门课来了兴趣么?!在课间,我会拿出一部分时间和她闲聊,和她谈生活谈学习,久而久之我们聊的很亲密。就这样,我慢慢打开了她的心扉,她感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起来就更积极主动了,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竟达到了九十分的好成绩。

我的第二个学生是一个十岁的小男孩,今年九月份升五年级。他的眼睛小小的,身子胖胖的很结实,顶撞老师时小眼睛里散发着危险的气息。这个学生很叛逆不服管,很多老师拿他没办法。我给他带的是数学课,刚接触他,他对我态度冷淡,貌似对这个新老师没有太大的热情。在学习上,我尽可能的帮助他,生活上,当他为亲弟弟一样关爱,长时间相处下来,他开始尊重我爱戴我了,这让我很是欣慰。通过阶段性的测试,他的成绩不尽人意,我分析原因为两点:

1、扣手、吃手、扣鼻孔的坏习惯致使他上课不能认真听讲;

2、对于数学没有足够的兴趣。孩子们终归是孩子,拥有一颗天真的心,遇到什么问题还是“自我”起着主导作用。只有从孩子们的需要出发,充分理解他们,把握学生情况,全面掌握学生动态,做到一切真的是为了孩子,才能使他们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因此,我对他制定了“一动一罚”和“你听我讲”政策,从而改掉他的坏毛病,提升他的学习兴趣。在最后,孩子的改变了不少,我也得到了家长的肯定。

在暑假辅导班中,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将自己的价值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在每天结束课后,我都会认真回想和总结。分析自己的不足和优秀之处,想出新的方法。认真记录。根据不同的学生想出不同的办法。

一、和他们沟通,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

二、要有热情和耐心。热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激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地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

三、要在适当的时候主动出击。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把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勤学、勤问、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些都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将奉之为难得的经验铭记于心,生活是公平的,哪怕吃了很多苦,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即使最后失败了,也会获得别人没有过的经历„„

很快,辅导马上就接近尾声了,我们根据学生的几次考试成绩及平时表现颁发了奖状及奖品,孩子们高举着自己的荣誉向我们炫耀。最后我们将孩子的真实情况适当反映给了家长,以帮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进步。时间匆匆而过,而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充实起来,让我们收获了很多。看着这群天真的孩子,有说不出的感动„„

通过这二十天的辅导孩子们的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这次的实践也让我们的暑假生活非常充实,丰富多彩。这是我第一次当老师,我用心的付出,得到了家长的好评,收获了团结和友谊,见证了我和孩子们的成长。但是我同时也收获了经验和教训,这帮助我进一步的成长了。

经过暑期辅导班的实践,我学到了许多校园里学不到的理论。通过这次实践,我从另一方面检验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特别是自己主动解决问题和与人沟通方面有了不小的进步。我的暑假生活变得快乐而多姿。更重要的,不仅得到了学生对我的肯定,而且获得了学生家长的信任与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己处事的耐心,对于年龄小的学生来说,想要让她们学有所得、服从管理,就更加需要耐心和技巧,但自己在耐心这方面还是有些不足。做任何事情,对待任何人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对我们这样血气方刚的青年人来说,更加意气用事,遇事容易冲动,不能很好的控制和把握自己的情绪。像对待孩子不应该随便的发脾气,应注重引导和鼓励,而不是采取强硬的态度和措施。

这次的实践让我们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也了解了很多,从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份真心,加一份耐心,加一份专心,加一份动力,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虽然每天过的很辛苦,但却是充实的,满足的。想做一个老师不容易,做一个好老师更不容易,除了有较好的教学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有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在成绩上的收获让我所学的知识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然而,工作以外的人生经历,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社会实践是艰苦的,但收获是巨大的。实践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社会和大学一样是一个学习和受教育的地方,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这短暂的二十天里,我的观念,我的心态,我的能力在逐渐地发生变化,从中我也领悟到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戒骄戒躁,要时刻以一种学习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注重经验的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必须的过程。通过在假期的这段实践生活,让我得到了很多感触。让我实践了老师这个工作,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以及一些职业技能。这些收获将影响我们以后的生活与学习,并对以后的工作有积极的影响,会让我们受用一生。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关于“担任暑期辅导班老师”的社会实践心得

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2.辅导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 篇二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人生抉择的重要阶段,是身心走向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生涯发展的探索时期。高中生在进行生涯发展的探索和选择方面会面临诸多的困惑与问题,特别需要相应的生涯辅导。我校坚持“自主+选择”的学生生涯辅导核心价值,这既是源于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又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追求,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学生生涯辅导的内涵

生涯规划是个人对生涯发展的自我设计,并努力促进目标的实现。生涯辅导指对进行生涯规划的个人或群体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生涯辅导与生涯教育的内涵基本相同,有关生涯教育定义的普遍说法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发展的观念、学习生涯规划的知识与技能,在认识自我、大学、专业、职业等因素的基础上确立生涯发展目标,进行决策与选择,自主规划生涯发展。

经过前期大量调查,并结合教育实践的经验,我校梳理出了高中生生涯规划主要存在的薄弱之处与具体问题:大多数高中生发展目标不明确,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与学习压力下,他们对于自己的学业能力并没有充满信心,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成就感低,常常会产生因学习压力而带来的烦躁、焦虑、恐惧等情绪,学习动机消退,行为被动。他们不了解生涯规划,对自身个性特点、能力发展、职业兴趣、价值观等的了解也不清晰,欠缺对大学、专业、职业的认识,在选择专业时表现迷茫,父母一般也都以自己的经验作为职业选择的标准来指导和要求孩子,对学生将来的物质待遇和社会的热门专业与热门职业考虑较多,对社会发展与孩子个人的兴趣、能力、人格、价值的协调发展指导较少,这样的指导不仅功利性太强,而且盲目、不理性。高中生欠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规划的主体意识、方法和能力,也不知道如何规划生涯发展。这些情况必然影响学生生涯的健康发展,对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获得终身职业成就造成种种困惑和挫折。

基于此,围绕我校育人理念,结合适应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我校开展学生生涯辅导不只是为学生选择学科、选择专业、规划职业、填报高考志愿提供指导帮助,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自我成长与人生发展规划,其主要内涵如下。

1. 唤醒学生生涯规划的自觉意识

我校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来: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想进一所什么样的大学,从事一份什么样的职业,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人生目标等,从而让他们有机会思考想象“未来的我”,引导高中生从毕生发展的角度谋划自己的成长并激励自我,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

2. 发展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

我校积极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发展的信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我校致力于提升学生人际沟通、情绪调控、自我管理、决策选择、社会适应以及自主发展的能力,从而应对环境的变化要求及发展的不确定性。

3. 增进学生自我探索与生涯体验

我校促进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帮助学生了解与明确自己的兴趣、能力、人格、价值观、需求、学习兴趣、学科潜质等决定学科选择、专业选择、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我校组织学生多角度进行生涯探索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大学、专业、职业,增进学生生涯体验;引导学生在了解自己、专业、职业的过程中,确立发展目标,思考在高中三年如何发挥潜能、实现目标并规划行动。

4. 提升学生生涯规划的自主性和生涯选择的科学性

我校重视让学生在生涯发展目标引领下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调整;指导学生依据自身个性、兴趣、价值观、需求、能力特长、学科潜质、学业成绩等,理性选择学科、专业、大学、职业,确立生涯发展目标,自主规划生涯发展。

二、学生生涯辅导的实践

2004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开始对学生生涯辅导进行探索与实践,积累有关专题内容与操作经验。2010年,在区级重点课题“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学生生涯辅导”的引领和推进的基础上,我校从整体层面上对学生生涯辅导进行思考、构架,把德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分别承担的学生生涯辅导内容进行整合,开发实施了学生生涯辅导校本课程。2013年,我校的市级项目“以生涯课程与发展卡优化学生生涯辅导的实践研究”又进一步推进了这项工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我校研发运作了“学生生涯发展规划信息平台”。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积累,我校形成了“课程+平台”的学生生涯辅导操作模式。

1. 校本课程

我校明确了学生生涯辅导的阶段性目标:高一年级侧重生涯认知、自我发现;高二年级侧重生涯探索、自我选择;高三年级侧重生涯规划、自我定位。我校课程结构对学生的生涯发展需求做充分考量,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引导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特长、需求合理选择课程,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自身的生涯发展。

学生生涯辅导课程内容包括学科教学、德育工作、专题辅导等。学科教学类学生生涯辅导课程有学科实践类、人文底蕴类、科学技术类、艺术修养类、身心健康类等五大类课程。德育工作的学生生涯辅导课程有学科节、生涯辅导主题班会课、生涯辅导专题交流、生涯辅导社团探究活动、职业访谈体验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等角色体验活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致力于学生生涯辅导专题课程的开发,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内容与操作经验。

目前,学生生涯辅导校本课程分为生涯认知课程、生涯探索课程、生涯规划课程三类(见图1),内容包括认识自我、能力培养、健康人格、学科选择、认识专业、认识学校、认识职业、专业选择、职业规划、志愿填报等层面。

(1)生涯认知课程

为促进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以及对大学、专业、职业的了解;为引导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规划与行动,我们主要依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发此类课程,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形成了系统的课程内容。

(2)生涯探索课程

我校注重开展生涯辅导实践体验活动,包括职业采访实践体验活动、专业考察探究活动、志愿者服务等生涯体验活动等,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探索自我,增进学生对专业、社会职业的了解和体验,同时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以“职业采访实践体验活动”为例,我校事先制订好职业采访纲要供学生参考,在寒假里组织高一年级全体学生进行“职业采访”。随后,我校组织开展了“职业采访报告会”。也许一个学生眼中再熟悉不过的职业,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是新鲜又陌生的,相互交流让学生发现不一样的职业世界,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职业,使学生对生涯规划有更加具象化的了解,促进学生做出进一步的生涯选择与规划。

(3)生涯规划课程

我校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规划,从而加强学生学科选择指导。通过学生社团,学生走出学校,走进高校,开展大学与专业的考察活动,加深学生对大学、专业的认识。同时,我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生涯辅导课程,形式有生涯辅导必修课、生涯辅导选修课、生涯辅导主题班会课、生涯辅导专题交流、生涯辅导体验活动等。此外,我校还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团体辅导与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我,确立切实可行的生涯目标,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

2. 学生生涯发展规划信息平台建设

学生生涯发展规划信息平台是我校自主设计研发的、为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提供服务的电子信息平台。由生涯能力发展平台、生涯方向测量平台、生涯学习选择平台三个子平台组成(见图2)。通过三个子平台,我校将学生的职业兴趣、能力特长、学业成绩与大学、专业的选择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了整合。

(1)生涯能力发展平台——学生进行能力自评

学生通过生涯能力发展平台,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情绪调控、人际交往、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能力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我校每学期都会让学生上机操作进行自我评价。平台系统会及时进行过程性的反馈,主要是两种方式:一是群体均值(年级或班级),学生在下一次操作时,能够看到每个项目的上一次学生自我评价的年级或班级群体平均值;二是颜色反馈,用不同颜色来呈现学生两次自评之间的变化,同时进行注释。通过生涯能力发展平台,学生既可以直观、清晰地看到自己各项能力的自评情况,还可以看到每个项目的学生年级(或班级)群体平均值。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促进学生主动调整自己的自评与群体中的位置。

(2)生涯方向测量平台——职业兴趣与专业群匹配

生涯方向测量平台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职业倾向测验,包括意愿判断、兴趣爱好、能力、职业价值回报等内容。学生通过三年六次的职业倾向测验,累积生涯发展的过程性信息,由此促使学生将日常的行为上升到理性的认知,推动学生的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自主发展。二是把职业兴趣和专业群进行了匹配。考虑到高中生离就业还有一段距离,所以他们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专业。依托大量的专业和职业的信息数据库,我们把全国大学的专业群与各类职业群进行了匹配。学生通过完成多次“职业倾向测试”,形成吻合自己职业兴趣的专业群,从而帮助学生科学地选择。

(3)生涯学习选择平台——学业成绩与大学及专业的录取分数匹配

3.辅导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 篇三

关键词:社会音乐 实践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24-0096-03

中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兴趣爱好。更多的人学习音乐,促使音乐教育机构逐步兴起,形成音乐与社会文化经济相融合的状态,更多的学习音乐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将自己所学的专业传授给下一代孩子,使音乐教育在市场上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拓宽了就业面,逐步带动了音乐文化产业在社会中的发展。

徐州这边的学校对孩子的艺术培养并不重视,几乎没有专门培训孩子学习艺术的学校,这边几乎是以培养文化为重点,努力搞好孩子文化成绩,以文化分带动升学率。在笔者上小学的时候,是经熟人介绍才开始学习音乐,才对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说相对于班里的学生对音乐有更深的体会。后来学校的一位教音乐的老师开始在学校里广招学生学习萨克斯和单簧管,一方面是想传播音乐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好意想要孩子们学习一技之长,总归是没有坏处。这个时候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的思想方面也有了新的改观,带来了一波学习器乐的热潮。通过老师对家长思想上的疏通,家长逐渐支持孩子学习器乐。有的学习单簧管,有的学习萨克斯,有的学习长笛。并且学生们将自己所学的特长应用到生活中来,在元旦晚会上,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特长,增加了晚会的节目种类,使晚会更加精彩,让更多的同学领略到音乐的魅力,让更多同学对音乐展开向往。老师最初的目的是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很多孩子只是三分钟热度,一时兴起才学的音乐,很少有坚持到最后的,只有其中一个吹萨克斯的同学是真的喜欢音乐,并下定决心往音乐方面发展。当时很多人不了解,音乐也可以用来考学,大部分人都认为音乐只是业余爱好,认为专注音乐就是不务正业。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当时就已经有初中升高中艺术特长加分的政策,有艺术特长的同学以自己的特长考入这所高中,文化成绩相对的降低很多,让一些文化成绩并不是很理想的学生也可以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继续他们的学习之路。这样带动了当时很多的学生学习器乐,也是考学的一大捷径之路。最初简单的想要丰富孩子视野,多个兴趣爱好,后来无心插柳柳成荫,艺术伴随了孩子一生的道路。不仅初中升高中有艺术加分政策,高中升大学也是如此。当时我们以艺术成绩考入高校,艺术分占最大比重,基本上我们高三那一年时间全部花在音乐上面。在临近艺术考试的那段时间不学习文化课,主攻艺术成绩,在外面找老师上课。艺术考试不仅仅学习器乐,还要考察乐理,我们就需要找音乐教育机构学习专业的乐理知识。高校只以艺术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文化成绩只需要过线就可以录取。这样使很多学习成绩很差的同学,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就可以顺利的考上理想的二本大学,甚至是一本大学。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国家的这一政策让很多学生有了自己的选择,不再苦恼于学习文化课这个自己不擅长的方面,而投身于自己更喜欢的专业上来,也使我们看到了国家政策人性化的一面。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更多的人选择了艺术,中小学开始增设艺术特长班、艺术培训班以及不同种类器乐的老师,把对艺术有兴趣的孩子们汇集到一起,进行积极的艺术文化教育,并针对他们的专业进行专门的辅导。一些小学更加设了简单的乐理课程,为以后孩子学习乐理知识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升初、初升高以及高考,国家都有艺术加分的政策,这项政策促使更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获取更好的发展,更多的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同时也提高了升学率。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家长的思想不再那么局限,较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从小学习一门乐器,多个一技之长,学习为主业,乐器为副业,培养孩子全方位发展。孩子不仅在学习文化上有很大造诣,更是受到音乐的熏陶,变得活泼开朗,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更加学会了与他人如何相处,音乐带给一个孩子的改变由此可见。中国艺术培训行业中,音乐、美术以及舞蹈占主导地位,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来源显示,舞蹈培训市场规模占到中国艺术培训行业规模的29%,美术占到27.5%,音乐占到28%,三者的市场规模属于持平的状态。相比较来说,由于学习音乐的人大多都要买乐器,因此音乐在这之中会花费更多资金,也就是说音乐投资更大。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素质教育给了艺术教育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使艺术教育有了更广泛的教育面,如今我们的素质教育在教育领域中有着更高的发展,社会音乐教育也会随之蓬勃向上。它刺激着更多的人选择艺术这条道路。越来越多的家庭对于艺术的投入也比较大,从小让孩子接触音乐,找老师学习音乐,从小开始投资,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条件,在音乐这条路上绝不吝啬,不惜花重金去学习音乐。一般来说学习艺术的学生家里都是有经济基础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音乐这条路走不远。更多的家长在音乐上投资,促进音乐教育领域在社会上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促使音乐教育机构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大量涌出。徐州近几年就出现了很多艺校,广大的社会需求促使艺校的兴起,艺校从中获取很大的利润,虽然前期花钱创作良好的艺术环境,但是后来广招生源,学生带来的利润远大于之前的投资,像笔者之前所在的艺校,一个学生一学期的费用大概在一到两万之间,况且不止一个学生,当时艺校里就已经有三四十位学生,这之间的利润不言而喻。随着艺校不断发展,生源只会越来越多,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近百位学生。

各大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出去代课,他们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并且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经验,在获取经验的同时从中学习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在学校学习时这些大学生担任的是学生的角色,而在出去实习时他们担任的角色就变成了老师,角色的互换让学生体会到做老师原来也是很不容易的,老师是要承担比学生更大的壓力,做老师更要巩固自己的专业水平,学术上要远高于学生,不然不能让学生信服。还要树立威信,这一点在刚开始是很难做到的,这就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和积累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累经验为以后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获取一定收益,很多大学生都可以不用问家里要钱,自己代课赚得的钱足以供自己使用,这大大减轻了父母在经济上的压力。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便可以赚钱养家,在这个失业率越来越高的国家里,这一点真是难能可贵的,社会上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毕业即失业,而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不同,即使他们找不到公司上班,也可以招揽学生自己代课。学生们在见习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他们将这些问题汇报给老师,使得老师在制定学习计划时有所改变和针对,更能准确的把握教育的方向,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避免了教师教学之中的误区,并且做到更好的改善及调整。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可以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他们可以在给学生讲述曲子的内在含义时,更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又重新审视当初学曲子时所没有领会的要点,在这个过程中又是对自己水平的一个质的提升。

nlc202309091404

钢琴在音乐教育领域上有着较优势的发展前景,是现在艺术教育中发展较快较广的领域,有“乐器之王”的称号,它音域较广,钢琴在音乐当中被广泛应用,因此更带动了广大的人学习钢琴。钢琴声音优美动听,吸引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兴趣,钢琴能都第一时间被人们接受,因此学习钢琴的人数不胜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琴童学习钢琴,他们带动了钢琴文化的发展,以及钢琴培训的发展。钢琴的销售有很大的光景,一般开设琴行的人,不单单只传道受益那么简单,他同时会销售钢琴,销售钢琴会带来更大利润,远大于授课的利润,这样就形成了教学带动钢琴销售的模式,有的琴行不仅销售钢琴,还销售钢琴谱,不仅给自己带来额外的利润,还方便了在琴行学艺的学生。钢琴是一个非常能够抒情的器乐,孩子们能都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获得乐趣,结识更多有共同爱好的小伙伴,坐在一起畅聊对钢琴的畅想,是孩子们能够与人交谈,使内向的孩子更加开朗,而开朗的孩子可以带动那些不爱说话的孩子一起玩耍,从而改变他们。钢琴可以抒发人的情感,学习音乐的人会更加快乐。在孩子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孩子抒发情感,还能使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孩子从小接受外国作品的熏陶。例如:门德尔松的作品。他的一首最广为流传的作品《乘着歌声的翅膀》,是门德尔松年轻时,从诗人海涅的诗中获得启发创作而成的。門德尔松的这首《乘着歌声的翅膀》已成为现在最通俗的作品,它曲调优美、婉转动听,给人一种好似在天空翱翔悠然自得的感觉;贝多芬钢琴小品《致爱丽丝》,这是贝多芬在教授钢琴时,对其中一个女学生产生好感,有感而发,特地为这位女学生写下了这首轻快优美的曲子,曲子的前半部分娓娓道来,中间部分变得活泼起来,结尾重复第一段,又似呼应开头;德彪西创作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曲风新颖别有情调,亚麻色头发的青春少女形象给德彪西带来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作出了这首短小精悍的作品,曲子细腻温柔,生动的描绘出少女的清纯柔美,学生在弹奏这个曲子时就要注意情感的释放以及指尖的力度;舒曼的《快乐的农夫》,短短几分钟的钢琴小品,是为他女儿所作的,是送给女儿的生日礼物,技巧上非常简单,曲子活泼开朗,特别适合初学儿童弹奏。在此之中,孩子了解了作者在写作时的心情与写作时的背景,以及曲子的来历,作者的生平事迹,丰富了孩子的视野。孩子在弹奏作品了解了这些,有助于孩子更好的弹奏曲子,更好的领悟曲子的情感,从而演奏出更好的效果。所以,孩子在学习音乐过程中能过学到在学校里学不到、领悟不到的知识,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

中国在音乐教育方面显然还存在着不足,很多方面都没有系统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新时代中的我们要肩负起这个责任,努力做好本专业分内的事情,为音乐教育事业更添一份力!

4.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心得体会 篇四

一、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随着我国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学生的数目越来越多而教师数目变化相对较小的实际情况,怎样加强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中的作用就渐渐的提上了日程。因此组建一支高效、务实、具有团结协作、创新精神的班委、团支部势在必行,这是展开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学生干部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工作最基层的依托气力,在学生中起着示范和领导作用,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教育,进步他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觉悟。在工作上压担子,在方法上多指导。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构成正确的***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气力,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束缚、感染、熏陶、鼓励的作用。在平常班会中,我们也经常引导学生对一些身边的现象进行议论、评价,构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奔腾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成长中的学生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会碰到种种困难和挫折。作为辅导员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呢?心理教育是重要的,也是重要的。要找同学谈心,帮助他们改变观点,将自己正确定位,从思想上酷爱自己的学校,酷爱自己的专业。找出自己的突破口,塑造一个新的自我。

三、建立贫困生挡案,关注弱势群体 随着高校的贫困助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加上各企业和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对高校贫困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对班里的贫困生更细致的了解,在了解的条件下,对贫困学生进行分类,只有这样才能更公平的选出相应的贫困学生。所以建立贫困生档案是真正完善贫困助学体系的条件和基础。

四、加强对入党积极份子的教育、培养、考察 加强对入党积极份子的教育、培养、考察,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党员在班级中能够发挥积极带头作用。因此,对入党积极份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是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班级建设的需要。首先,对入党积极份子进行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使他们端正入党动机。其次,分配给入党积极份子一定的任务,在活动与实践中对积极份子进行培养考察,使他们得到锻炼进步。

5.学生心理辅导心得体会1000字 篇五

原本以为心理辅导就是教授级人物给我们学生讲“道理”,但是这次的活动却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老师安排了一系列游戏,并通过游戏让我们感受一个集体是怎样的,被同伴遗弃的感觉是怎样的不好受!

然而我们多媒体一班是如此的团结,当老师玩遗弃的孩子游戏的时候(游戏规则:老师讲出一个数字,我们就按照老师说的数字组成一组人并且手拉,多出的人就是遗弃的孩子),刚开始有一名男生被“挤”出去了,他说遗弃的感觉很不好受、很无助,心得体会《参加心理辅导后的心得体会》。但是当老师玩第二次游戏的时候男生把多出来的人藏起来了,即使被发现了,第二次男生还是把人藏起来了,女生则不完成任务也要手拉手!

之后进行了男女生互相认识环节,还有同星座、血型的同学互相交流环节。游戏中我们玩出了友情玩出了团结。

6.辅导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 篇六

做家教是近年来大学生暑期勤工俭学的主要方式之一。暑假开始后,总是有不少准备做家教的大学生等待家长们挑选。虽然不少大学生在从事家教中受益浅,但是大学生们在做暑期家教的过程中需要警惕五大“陷阱”,懂得自我保护,才能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成长:

陷阱一:家长子虚乌有。武汉大学的小庞去年来到华中师范大学西门附近的一个家教中介公司,中介公司要求小庞办会员卡,收费标准为10元会费,介绍第一份家教收取信息费40元。小庞按中介公司提供的家教信息联系“家长”时,“家长”约他在武昌区阅马场见面,但他久等也未见人来,再打电话时,这位“家长”却说自己正在外地旅游,一周后再打过去,“家长”的手机总是关机。两个星期之后,小庞再去找那家公司的时候,他们居然早就搬走了。

陷阱二:只管收费,服务低下。华中师范大学的小刘在交信息费时,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可是当介绍了两份家教均没有成功后,工作人员就总是爱理不理,等待很久之后得到的答复也总是现在没有适合你的家教工作,下次再来。“那种冷眼真让人受不了,要回中介费也肯定没戏,只有算了!”小刘叹了口气,显得很无奈。

陷阱三:短暂“成功”的中介家教有“做笼”之嫌。华中科技大学的小韩在交了60元中介费后,仅仅去教了两次,家长就以教学效果不好为名把他辞退了。“我想要回信息费时,公司说都去过两次了,算是成功,不能退。这会不会是他们联手做的’笼子’也不好说。”小韩十分怀疑其中藏有“猫腻”。

陷阱四:某些家长的用意令人担忧。一名男性家长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女生小王在公共汽车站见面后谈家教的有关具体事宜。“我到了之后,他说改在咖啡厅聊吧,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他进了咖啡厅,哪知他根本就不提家教的事,反倒提出要和我交朋友,幸亏我当时跑得快,不然还不知道他会做什么。”在说起做家教中的这段不愉快经历时,小王还是心有余悸。

陷阱五:无诚意的反复要求试讲,意图免费。华中科技大学的小马告诉记者,有个家长先后叫了自己和自己的七八个同学到家里试讲,都表示不满意。因为是试讲,所以大家都没拿到报酬,可是该家长却得到了七八次免费的家教服务。“我怀疑他根本就是想无偿占有我们的劳动成果。”

7.辅导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 篇七

何安明等人立足于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以感恩的认知情绪理论[7]和情感体验理论[8]为基础,吸纳感恩的拓宽建构理论[9]与道德情感理论[3]的合理内容,借鉴智力三维结构理论和情绪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的框架结构,构建了本土化感恩理论模型———感恩三维结构理论。该理论模型由“对象”———他人、社会、自然,“内容”———状态感恩(即时性情绪)、特质感恩(持久性情感)和“操作”———感知和体验、表达和回报,三个维度构成[10]。状态感恩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即时性地感知和体验、表达和回报他人、社会或自然恩惠的情绪状态;特质感恩是个体持久性地感知和体验、表达和回报他人、社会或自然恩惠的情感特质。

在有关感恩的干预研究中,主要围绕感恩日记、报告、善行、拜访等方式进行。研究表明,创设感恩情景,进行感恩训练可以提高感恩水平[4,11,12]。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通过团体活动交流与互动,彼此启发、相互鼓励,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积极情绪及乐观、开朗性格的培养。同时,团体辅导因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容易使参与的学生产生厌倦,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干预效果更佳[13],值得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推广[14]。

青少年时期是感恩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感恩干预能促进青少年的积极发展[15]。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实践研究,为提高学生感恩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及幸福感提升探索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在贵阳市某中学八年级选取两个平行班。一个班为感恩团体辅导组(n=54),其中男生24人,女生30人,平均年龄14.2±0.4岁。另一个班为常规教育组(n=54),其中男生26人,女生28人,平均年龄14.2±0.2岁。

2.研究工具

采用感恩问卷 (The Gratitude Questionnaire-6,GQ-6)。该问卷包括6个项目,要求被试根据最近的实际感受进行评价,该量表用七点计分,其中项目3和6为反向计分题,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感恩倾向越强;GQ-6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采用奇偶分组法的分半信度为0.82,重测信度为0.70,信度指标均达到了测量学可接受的水平,GQ-6具有较好的信度[16]。该问卷题量少,不容易使参与测试的中学生产生疲劳效应,从而能收集到更加真实有效的数据。

自编团体活动满意度评价表。主要调查成员对团体活动的满意程度,团体活动带来的收获。采用“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完全同意”5个等级评价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感受。

3.研究方法

本次团体辅导是发展性的团体心理辅导,目的是培养良好的感恩意识、促进感恩行为。此次团体辅导结合感恩三维结构理论,围绕感恩认知、感恩情感体验及感恩行动设计团体辅导方案(表1),共开展6次活动,每周1次,每次2小时。团体辅导教师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团体辅导过程主要采用讲授、游戏、讨论等形式。每次活动结束后让成员写下自己参加活动的感想及建议,合理调整团体辅导活动。常规教育组不进行任何团体心理辅导,也不告知其为常规教育组成员。

整个团体辅导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导入阶段。加强成员之间的认识和沟通,使彼此不熟悉的成员相互了解,营造愉悦的氛围,建立安全、信任的团体环境。

第二阶段:展开阶段。创设感恩情境,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感受到的恩惠,产生感恩情绪,逐渐形成感恩意识。并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进行感恩,将感恩落实到日常行为。

第三阶段:结束阶段。分享活动感受,回顾成长过程,结束团体辅导。[1]

4.效果评估

干预前后,两组分别填写感恩问卷(GQ-6)。感恩团体辅导组在活动结束后填写团体活动满意度评价表,进一步评价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

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

二、结果

1.干预前后两组的感恩倾向评分比较

(±s)

团体辅导前,感恩团体辅导组和常规教育组感恩倾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团体辅导结束后,感恩团体辅导组感恩倾向得分显著高于常规教育组。感恩团体辅导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常规教育组前后测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干预前后两组的感恩倾向量表差值比较

(±s)

感恩团体辅导组感恩倾向得分的差值显著高于常规教育组。

3.团体活动满意度调查

[人数(%)]

感恩团体辅导组在7个调查项目上持“同意”和“完全同意”态度的百分比分别为96.3%、92.6%、85.2%、88.9%、98.1%、100%、96.3%。

三、讨论与建议

本研究以感恩三维结构理论模型为依据,结合团体辅导的特点对中学生感恩倾向进行了实践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教育组的学生相比,感恩团体辅导组学生经过团体辅导活动干预后,感恩倾向得分明显提升。这一结果也再次证实了感恩倾向可以通过训练提高。

此次团体辅导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感恩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内在感激情绪的产生,从而有效转化为感恩行动。感恩意识作为感恩行为的推动力,对塑造、培养良好的感恩行为十分重要,是此次团体辅导的重点内容。家庭是陪伴学生成长最重要的环境,此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侧重于对家庭成员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感恩行为的训练,如:“我名字的故事”、“假如我是妈妈 / 爸爸”、“我从哪里来”、“我成长的足迹”等主题活动。结果表明,感恩团体辅导组中96%的学生对此次团体辅导活动感到满意;团体辅导结束后,部分家长也反映,孩子近来更加开朗、积极,懂得关心家人;统计分析结果也显示中学生感恩倾向总分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团体辅导形式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感恩水平,适用于中学学校教育及教学。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干预时间较短,感恩意识及行为培养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合理、有效地开展感恩团体辅导,及时观察、评估其效果能够更有效地为学校教育工作服务。同时,本次团体辅导侧重于培养对家人的感恩,增加对他人、事物、生命等的感恩教育内容会更加完整,这也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摘要:基于感恩三维结构理论模型对贵阳市某中学八年级两个班开展团体辅导。一个班为感恩团体辅导组,另一个班为常规教育组,对感恩团体辅导组实施提高感恩倾向为目标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处于常态教育。使用感恩问卷作为评估工具。干预后,感恩团体辅导组感恩倾向得分显著高于常规教育组,且感恩团体辅导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感恩团体辅导组感恩倾向得分的差值也显著高于常规教育组。研究证明:基于感恩三维结构理论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中学生的感恩倾向具有积极作用。

8.辅导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 篇八

一般说来,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基本上处在同一水平上,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及情感活动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大体呈现出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学校通过开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可以使同一年龄段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能整体性地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可预防因缺少必要的关注、疏导而可能发生的心理不适应、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不过,如果误用、滥用和盗用团体辅导,却会带来负面的效果,如使团体成员蒙受伤害,学习错误的行为,加深其自卑感和挫败感等。因此,在进行团体辅导时,要不断充实团体辅导的专业知识,仔细推敲各个环节的设计,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组织和实施有效的团体活动。以下是我在设计与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一、创建接纳、安全的团体氛围

根据处于各个成长阶段的小学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非常棒的成长方式,个体在团体中经历各种体验,或是回忆,或是分享,或是挑战,或是寻求支持,或是获得接纳等等,在这些体验中,个体获得支持或者成功的体验,能够得到成长、改善适应和加快发展。依托这个出发点,心理老师在设计完团体辅导活动之后,还需要考虑到一系列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点。第一点便是团体氛围的构建。

我们都知道,当孩子学习走路的过程中摔倒时,最需要的是妈妈的怀抱。孩子在妈妈的怀抱中找到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能够驱散摔倒带来的恐惧和挫败感。同样的,学生在学习各种尝试活动,也强烈需要教师给自己带来安全感,需要教师为自己提供接纳的成长氛围。

由于团体辅导活动课并不是小学教育中的常态课程,往往需要心理老师通过团体招募、教师推荐等方式组建团体,导致团体成员来源于学校的很多个班级。另外,游戏环节中,因为性别不同,男生和女生对牵手、组队这些活动安排比较排斥,常常会影响活动的进行。因此,我在设计团体辅导活动课时,第一阶段的设计原则都是创建温暖的、安全的、和谐的团体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受关注的,自己的任何尝试都是获得接纳的,从而主动向身边的人伸出自己的手,与他们一同游戏。主要的尝试活动有:

1.将“团体契约”改为“我们的约定”

规则是死板的,学生在校学习,每天都要遵守各项规定,他们内心里对规则是非常排斥的。虽然不得不遵守规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却被大大地打压了。将“契约”改为“约定”,去掉了规则的强制性,增加了其情感性,让学生明白,大家是在遵守一个“浪漫的约定”。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这就像小时候“拉钩约定”一样,让他们有了情感的投入,同样具有约束力,是对他们的一种信任,相信他们能够做到。这样可以大大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进行集体性的简单活动

如《感受合作的魅力》一课的设计中,活动课前段部分设计了“接长龙”、“大风吹”和“马兰花开”这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简单,易操作,能够让所有人快速参与进来,同时帮助创设安全、温馨、开放的活动氛围,来帮助打破学生之间最初的沉默,消减陌生感和参与活动的紧张感,让学生们能够放开来,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同时,领导者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信息,以便更好地组织活动。这个环节之后,原本陌生的学生们很快融入到了一起,并表现出对本节接下来活动的强烈期待。

在这个阶段的设计和活动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和谐融洽的活动氛围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辅导过程,同时也是整个心理辅导活动的良好开端。

二、了解潜在、当前的团体需求

由于从未接触过团体辅导,小学三年级学生很容易对团体辅导产生误解,即认为团体辅导活动课就是游戏课,就是单纯的玩。因此在小学三年级学生中实施团体辅导,就必须要了解团体成员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成长诉求,这也是团体辅导主题的重要来源和设计主线。如交朋友存在障碍的学生团体进行社交技巧训练,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人际互动和模仿及演练的机会,较易获得显著的成果。

在了解团体潜在需求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是,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接触的知识和外在刺激有限,因此很难将自己的需求表述清楚。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模仿学习,他们经常会学习别人的行为,将别人的需求当成自己的需求。在进行团体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最有效的需求了解方式是直接对他们进行观察或评估,包括课堂中和课堂外。例如我的班上有一位女生在课堂上从来也不愿意说话,哪怕是老师提问,她也不敢说出一个字。于是我对这位女生产生了兴趣,在课后我观察到,不只在课堂上,在课后她也很少跟同学交流,甚至被同桌欺负了也不敢告诉老师(据家长反映)。以这位同学的问题为原型设计了《轻轻松松交朋友》《大声说出来》等团体辅导课,重点放在团队建设上,比如自行组建团队(教师有少部分干预在里面,确保分组相对平均)、设计团队标志(包括队名、个性口号、成员代号等)、团队完成一幅画、团队协作制作并走上风火轮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团队融合中感受到队友的支持,体会团队合作的快乐,慢慢驱散人际交往的恐惧,变得愿意与别人亲近。

三、设计体验、成长的团体活动

团体辅导活动课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理论和心理学知识,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成长的能力,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因此,团体活动的重要设计原则之一即是渗透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教师最好是能够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就将所学的东西与身边的事情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在课后才有可能会用这些知识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1.重视具体方法的讲授

如《认识自我》一课中,在活动中学生体验到对自己认识的不足。需要注意的是,我的团体中是一群三年级学生,他们不仅对自己认识存在不足,还对认识自己的方法有着很大的盲点,他们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都决定了他们无法从单纯的体验中自行获取认识自己的方法。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具体方法的传授,让他们根据具体的方法来学习认识自己。

2.重视群体力量的调动

“众人划桨开大船”,群体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出来之后,教师要能够调动全体的力量来帮助解决问题,这不仅仅是能够使得问题很快解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在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寻求别人的帮助。如《认识情绪》一课中“小小烦恼盒”的设计:在活动进行之前,让学生把最近一周内发生的一件让他们最不开心的事情写下来,回收到烦恼盒里;之后,老师从烦恼盒里随机抽取“烦恼”,让大家一起给出意见,试着解决烦恼盒里的问题。

3.重视所学知识的运用

由于团体辅导活动课的周期比较长,学生每周或者每隔一周才能上一节课,学生在课上所学知识很容易发生遗忘。因此,在解决问题具体方法讲解之后,通常会紧跟着问题情境,目的即在于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当场运用,强化他们对知识的认识,同时也让他们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4.重视学生情感的接纳

作为心理课的一种形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也常常会伴随着学生的情感流露。如在《我和爸爸妈妈》一课中,有位学生在分享中无意提到了班上一位同学爸爸妈妈离异的事情,那位同学顿时泪如雨下,全班像炸开了锅一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那位同学明显受到了伤害,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立马停下来,把注意力转向受伤的同学做简单的处理。我在这里并没有运用过多的言语,而是给了那个孩子一个拥抱,拍了拍她的肩膀,告诉她:“你是一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的决定与你无关。”在遇到诸如此类敏感的问题时,教师尤其需要重视对孩子的接纳,让他们感受到,无论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在这个群体里都是安全的,受到接纳的。保护学生是每一位心理老师的责任。

团体心理辅导被称为“神奇的圆圈”。一群人围坐在一起,经过几次密集的互动,每个团体成员都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改变,更适应,更快乐,更健康,更和谐。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我,理解他人,沟通改善,增强适应,排除困扰,提升能力,增进身心健康。笔者在接触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这几年中,充分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心理辅导老师的幸福和快乐,与学生一同游戏,一同游戏,一同成长。

9.辅导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 篇九

系别:10级英语系

班级:英本二班

学号:2010573020

姓名:王丹丹 大学生个人暑期辅导机构社会实践报告

黑河学院 10级英本二班 王丹丹 实践时间:2012.7.15-2012.8.15 实践活动:培训机构老师

实践目的;第一,勤工俭学,减少家庭负担;第二,丰富假期生活,充实趣味假期;第三,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实践经历及收获;第四,体验专业实习,积累专业经验,为以后工作打基。

实践前感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转瞬一个炎热的暑假就要过去了。蓦然回眸,不得不感慨时光荏再,然而般穿梭中的那份无奈却无以消逝。当准备整理心情,重新走上那段人生路继续拼搏时,却发现原来匆匆的假期里多了一份沉沉的充实;才发现原来自己在人生旅途中又进了一步;才发现自己的日记中不知不觉又增添了数页,才发现自己又变成熟了,对未来憧憬着却又带着点点忧虑,然而更多的却是希望与好奇„„

感觉昨天还是大一新生,今天却已经将要步临大四的毕业准备生活之中。还记得才上上大学时就大言自己上大学要兼职,可是几年了才发现要实践的话,一个合理的规划是不可少的。才放假时理所当然先回家住了几天,同时也和爸妈讨论了实践的问题,爸妈的支持让我感到很欣慰。即使有着多层顾虑与矛盾,但是为了我能够得到锻炼与韧力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我的实践工作,让我对自己的暑期规划又肯定了一步。

几番寻找,为了顺利安全的完成自己的实践计划也为了自己的专业职练,我去很多家培训机构面试老师,几经衡量后找了家工资较高,收获颇多的教育培训机构。尽管前几次假期带过不少一对一的家教,但是毕竟我们最后是针对班级化教学,所以这次实践对我来说是个很难得的机会。因此我成了一个真正的小老师,心里的感觉无以以言表有的只是自豪与信念。由于家长要求我们只带了几个学生,四个人的高中小班。站在他们面前想起来自己当年的高中时代,几个高大的男生坐在下面让我尤为紧张。毕竟是第一次代高中,压力还是有的,这也要求我提前做好各项准备。而且家长要求重要是孩子的英语学习的提高.看着孩子们那童真的双眼,心里宛如肩负着很重要的使命,心里坚定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而我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做了个详细的报告,接着就开始了与学生们的工作。为了更好的给孩子培训,我具体的规划了一下培训实践的过程计划,更对我的实践起到了显而易见的作用。以下就是我的规划的具体几点 实践过程 第一步,融入到学生的心里,试着去摸索孩子的心理与兴趣爱好,然后才有助于自己对孩子的培训与教学。我认为只有知道孩子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才能让孩子接受自己以及自己教的东西。孩子才能真的得到知识,我想这也是教育的一种必要的环节。而我这个短期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了解学生是我的第一步教学过程。

为此首先,我和几个学生的家长交谈了一下,简短的了解了几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我想一个孩子的学习与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也是影响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了解,我的一个学生家长整天忙于做生意,平时无暇太多顾及。而且我的几个学生都是男孩,比较叛逆。对于我来说还真是是一个“挑战”。然而在与家长的交谈中我礼貌谦虚但又不失自信,我了解到两名学生中,有一名有厌学情绪,懒于而且很排斥学习,贪于玩乐。由于上述诸多原因,孩子的成绩不尽人意。另一名学生成绩中等。家长对他们抱以很大的希望,期望他们能考上重点大学,将来能够得到深造。我甚至可以感受到父母心中那份种孩子殷切期望和急切的心情。因为在谈话中我似乎也感觉到了那个时候自己的父母,让我感觉到自己以前也许也曾经那样调皮,那样叛逆过,这样虽然有学生可能比较困难,然而却更加让我坚定了。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长们,她们都表示很认同我也很支持我,让我对孩子更加有了信心。我认为重要的是自己如何去把这份工作做好而不是无谓的担心教不好怎么办。

第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仅仅于单纯知识方面的学习。都说interest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想象,这几个孩子在“期盼”中学习非兴趣的东西是一种怎样的窘境。但身为“老师”,我有责任激起他们学习英文的兴趣,让他们在这个暑假有所收获。我想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才会愿意去探索去努力去认真。而这过程中我又添加了些有趣的英文小游戏,让他们开始向这方面去看。同时每节课后我都会给大家讲一个希腊神话小故事,听得他们那是眼睛发亮。

第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评估。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与优秀之处。几乎任何一个学生都处在 基础知识薄弱到扎实,学习方法从抽象繁杂到具体简便,解题思路从混乱到精简,解题技巧从稀少到丰富的过程中。从中找出学生处在的位置,还要再了解学生所处的位置即只有知道点然后才能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进行去教习。实行提高薄弱环节,强势环节更加强的计划。了解中得知一名学生基础较差,除了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之外,其余的都不懂,每次测试都是乱蒙的,能蒙对多少就考多少,一直以来都没及格过。这位学生的不扎实基础也许是对我的考验吧。另外一名学生的基础还算不错,就阅读速度过于慢。对他,我找了一些题目给他不断练习,让他做题速度有所提高,同时练习过后我给予讲解。在给学生讲解前,我是实行先让他们给我讲讲他们的理解,最后我在正确的理解给他们听。讲解的时候我也对他们的理解给予表扬和赞成,我不会很直接的去否定他们而是给他们耐心的讲解。出乎我意料的是两个学生很听话,也没有排斥的表现,对我的讲解也是很认真投入。还有概括的一些基础语法加以巩固,在这个月的努力下,几个学生做题正确率提高了许多。而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单词不懂,做起练习来相当的吃力,几乎一个句子下来,认识的单词只有一两个。对于他们,不管是单词方面,还是语法方面,我都抓得很紧,每天固定背下几十个单词同时背单词我还采取了一对一的方法,两个人互相抽背,不会就罚抄。可是孩子们明显很努力。每天固定将一些基础语法,人称代词,冠词的用法以及各种句型的转换。频繁练习后,我还会给他们做小测验,成绩明显提高,我也给了他们肯定和称赞与鼓励。我觉得孩子很需要自信而自信需要他们自己努力,同时作为老师也应该给孩子相应的肯定,这样他们才能更自信更努力,而我就是这样让孩子感觉他们很好很优秀。

第四,互动学习,与孩子进行交流。与学生和家长之间就像一小团队,互相沟通,讲课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如何才能让学生明白自己教的意思。我给他们讲了我的和我同学的经历,给他们阐明学生的职责和学习的目的。他们似乎懂得了什么,不时地点头表示同意。此后,我也经常给他们聊类似的事,不时地与他们交谈学习体会。孩子们也开始放松下来,每天结束后开心的叫我姐姐而不是老师。我觉得和学生就应该这样,不能让孩子怕你远离你。此后他们的听课状态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每天下午工作两个小时,中间有一段休息的时间。因此,我在以后的讲课中,对他们的要求渐渐严格起来,并经常给他们讲解懒惰的害处。他虽然听得进去,但改观不大,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与他们交流对孩子学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在交流方面也花了些时间。要结束时我也给孩子将了很多关于学习方法与解题思路的技巧,以便他们以后的学习。因为每一份培训不可能长期进行,短期效果不易明显,但只要教的方法符合学生,那肯定有效果。这样就要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很重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后,才是尽心尽责,因为后面的学习还很漫长,若没有学习方法,面对新的内容还是无从下手,所以我对学习方法与思路和技巧进行了概括并给他们进行理解。关于解题思路。学习主要是理解牢记知识与解题方法技巧并灵活运用。记住知识不会运用是痛苦的事。如何把这么多年来所学的知识准确的搬到这道题上呢?这就涉及解题思路的问题,在评讲尤其是学生错题时,那就要用解题思路一步一步给学生讲,这样解题思路不仅可以得到巩固,他们会相信解题思路的普遍性,遇到某类问题时才有技巧的就讲技巧。学生家长和我说了些孩子的表现而且很认同,我觉得孩子的进步是他们自己的努力而我只是给了他们一个方向而已。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过多的培训而是孩子自己的兴趣需要,而我们只要给他们起好点就好了。

第五,进行缓冲教学,也就是学生受教后该给孩子一个缓冲与接受的机会。因此在整个过程里,我为学生们生制定了一个“端正态度,循序渐进,劳逸结合”的学习辅导计划,让孩子学习的时候有一个过度缓冲期,从而更有益于学生对所将知识的理解与接受同时对学生思维的转换也有很大的作用。

以上几步就是我个人的实践策略,培训辅导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很快就结束了,而我与孩子们的合作也结束了。然而知识的合作与交流永远没有终点。这是我大学假期的最后份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接下来我们就要为毕业做各项准备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即将步入社会。作为师范类的学生,我也因此得到了一个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也让我的暑假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通过辅导实践让我学会了许多,体味了许多,思考了许多„ 实践后感

通过这次三十天的实践,我也从另一个侧面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发现一些了自己的不足,使我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弥补和提高。可以说,这次实践让我是“受益匪浅”。

首先,我认为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专心”和耐心。我为这次实践的顺利进行,我做了很多预备工作和报告。虽然说对于高年级的知识不在话下,但我还是认真查探了些资料,必须做到在知识上不能传递错误。不仅要注重教什么还要重视怎样去教,还得注意孩子的健康发展。而且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也大不相同,作为老师必须要考虑到这方面,同时更要耐心的去讲解给学生听。

其次,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也要与人“交心”即交流。在教学中不能够只顾自己“闭门造车””,要多与外界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丰富自己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与技能。

10.辅导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 篇十

大约是在五月分的时候,我看见了师兄在我们校内网上面发的帖子,招募创业队员。自己也是一直想做出一点成绩,便立即联系了,从此便慢慢接触到有关创立辅导机构的事情。每一次当有新的成员想加入的时候,师兄都会到我们学校组织一次会面。谈话中,我深深的被师兄的想法打动,做事就应该要有一个伟大的目标,不然和一般的暑期辅导班有什么区别。同样是做一件事,为生活奔波与为理想奋斗给人的动力是完全不同的。后来陆陆续续来了很多的人,但是最后留下的只有我、杨老师两个男生。估计女生还是怕吃苦的原因吧。那时是师兄一手策划,我们参与得还比较少,因为师兄在心中有整个的一个蓝图。不过核心的成员是基本确定了。

内部的会面中,有一次试讲的活动。师兄以前在其他的辅导机构带过老师,对初中的数学了如指掌,讲起来也是轻车熟路,这一点在这一个月的教学中完全体现出来了;杨老师是北方人,讲起话来,字字铿锵、句句有力,语言组织能力胜于一般,雄才伟辩,这一点在以后他做宣传工作和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我,当时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足,现在也是,但是一颗积极的心,让我舍不得不去做这件事情。

时间到了6月22号,我们已经在考试周了。但是这个时候办学点的初三学生也已经放假了,也就是新高一已经开始在报名暑期辅导班了。所以,无奈之下,我和杨老师只能趁着自己没有考试的三天时间,一大早从学校出发,晚上到达了¥¥,开始我们宣传的工作。当天晚上,我们开始走访小区了,在城里绕了几圈,找到了几个学校的位置,没有看见大的小区,却在我们走过的路上,见到了不少于十个辅导机构。第二天,我们开始带着宣传用的海报和展板在各个小区门口摆点,碰见路过的人都会上去仔细的介绍我们自己。并且在家长有意愿的时候留下他们的联系电话。第一天上午我们在一个叫**小区的地方留下了20来个号码,心中满心欢喜,后来证明我们高兴早了。辅导班太多到还不是最严重的情况,后面我们才了解到,**县高中和初中乃至小学的老师,都会在暑期自己开办辅导班,而大部分的人都是直接让老师招走了。这种情况给我们以后的招生过程带来了很多的挑战。

2012/8/7夜

接下来的2天时间,走访了其余的几个小区,也留下了几个意愿比较强烈的家长的电话号码。在做宣传的过程中,我们提出的我们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们的老师都是从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来的优秀在校大学生,我们的老师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第二、我们为了自己的辅导班的发展,肯定会认真负责好好做,争取在**做出我们的成绩,以后再往大的城市发展。第三、老师都是非常年轻,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会做得更好,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第四、我们全部采用小班教学,每个班只招收10人,注重学生的差异,争取与每个学生达到一对一辅导的效果。第五、我们安排有各个课程的免费试讲活动,家长学生试听满意后再报名。在**,这些优势还是有人看得出来的,但是也有人不相信我们,以为我们是骗子,怕我们收了钱就跑。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开办辅导班,被人怀疑也是应该的,相信在以后,我们长期做的话,就不会存在这种情况了。

三天的宣传结束后,带着家长的电话号码,我们又回到北京参加期末考试。自己需要复习的科目的内容还是很多的,同学给我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原本我们是决定在学校马上给家长的号码打电话,因为这样子会起到一个强化对我们的印象的效果,而且我们还商议了这个电话怎么打、由谁打。知识后来师兄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去实施,我想这个是丢失生源的很大一部分因素。以至于我们在开班的时候再联系家长,家长都不记得我们的宣传了。虽然当时我们认为这一次的宣传还算不错,只要能够拿下一半的学生,就可以了,但是后来的实际效果确实是很不理想。

28号我们招聘我们的英语老师,这样子就认识了我们可爱的魏老师。当天由于还得参加一个聚会,所以没有在场听她讲课,但是听说是不错的样子,大家后来也确实是认识到了。教学中认真负责、生活中大方随性,是个不错的女孩子。魏老师使我们这一次唯一招聘的老师,承诺的底薪是3000元,奖金依据到时候的表现和营业额计算。虽然我们最后经营不善,整个辅导班也是亏本,但是我们最后还是兑现了我们的承诺,只是奖金的话没有预期那么高。希望我们的魏老师可以更加优秀,跟我们继续合作。

30号我正式考试完毕,就只身一人来到了**,这个时候师兄已经在**了。后面几天都是我和师兄开始宣传、试讲。那个周日试讲初二的课程,我们讲的还算不错,最后是有3个学生家长交了定金。后面周一安排的初三试讲,由于是上班时间,来得人很少,最后也只有2个人交了定金。当时初一的就更加少了,想来是听到人都没有几个。所以我们意识到生源严重不足的一个问题。后面的几天还是加强宣传的一个过程。

在7月4号的时候,杨老师和师姐也来到了**,魏老师由于是招聘老师,没有负责招聘这个工作就没有叫过来。于是四个人开始一起做宣传工作。这几天又连续去了2个比较大的小区,几乎是每天都去蹲点,直到看到进进出出的家长人手一张我们的宣传单,还是不罢手。为的就是让家长们看到我们的诚意,我们并不是闹着好玩的、骗人的,我们是正规的补习机构。杨老师在整个的宣传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强的主人翁意识,再加上他优秀的表达能力,“战果”最佳。留下电话号码和确定试讲时间后,我们就开始给家长打电话,这个工作也是杨老师完成的。

7月7、8号是周末,也是我们的试讲时间。这两天之后,我们的生源基本上也确定了。魏老师也在期间来到了我们的辅导班。辅导班开课后,我们并没有放弃我们的宣传,依然在我们的小区附近竖易拉宝、派发传单,也招来了少量的学生。师兄一句话说得很对,“总还是有漏网之鱼的”。

总结我们的宣传,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第一、去的次数越多的小区,来得学生越多。去的次数多了,家长看出我们的态度,相信了我们。第二、离辅导班越远的地方,几乎没有学生参加。这一点在以后确定开班地点和宣传范围的时候一定需要考虑到。这次的宣传,我们初期没有在小区附近宣传,是一个错误,丢失了一批学生,以后一定要由近及远。第三、宣传的时间很重要。我们生源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宣传时间晚了,很多的学生已经确定了补习的地点,并且很多都是跟着自己的老师。以后我们只要是宣传得早,给学生多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很多的学生家长还是会考虑我们。第四、家长才是我们主要宣传的对象。暑期休息、玩耍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没有一个学生本身是爱学习的。所以给学生自己做宣传不会取得一点效果,除非是特别特别爱好学习的学生。第五、拿到电话名单后,在确定试讲时,要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给家长打电话,催促他们过来试听我们的免费课程,这样子可以增加几率,因为有些家长留下电话也只是一时兴起,没有很强烈的意愿。第六、免费试听一定要做好,必须是要抓住家长和同学两个人的心,所以讲课内容要偏简单的内容,或者讲课要简单,而且要夹杂生活中的小片段,表现出幽默感。第七、试讲之后,要马上催促家长缴纳定金。利用好家长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只要说服其中一位家长交了定金,其他的家长就会效仿。防止家长回家后,犹豫再三,最后学生也会影响到家长的判断。

**民风淳朴,宣传过程当中,大部分的人都会停留下来听听我们的讲解。结论是,女的比男的更容易交流,小区的居民比做生意的更容易交流。宣传过程总共发生了2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第一是有一次去小区做宣传时,没有给小区的保安打招呼,后来那个厉害的保安老大叔直接进来没收了我们一部分的传单,将我们赶出了小区,并且拒绝归还,以后一直也没有让我们进去过。这件事给我们的启迪就是只要是进去小区宣传,一定要与门房老大爷搞好关系,不尊重他们的职责会让我们自己很难做。第二是某一次在一个拥挤的小区门口做宣

传时,城建处没收了我们的宣传物品。那一次是由于小区的大门就在繁忙的大街上,我们的宣传可能造成了小区门口一定的堵塞,某一个人可能就举报我们了。其实在城建处来之前,有一辆公安的车停在了我们前方不远的位置,我看见了,但是我没有“政治敏感性”,没有让大家撤离。有可能也是他们举报的。所以,宣传的地址以及沟通一定要做好,还要时刻保持优秀的察觉能力。

宣传没有做好,我认为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暂时还不是一个注册的正规辅导机构,而且没有自己的办公地点,所以导致做起事来蹑手蹑脚,时刻都在担心别人会找我们麻烦。明年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我们能不能注册为正规的公司,能不能有自己的一个办公门市部。如果这点解决了,生源方面就会好做很多,只不过这时资金的投入就多了,并且需要缴纳的税款以及与政府官员打交道是避免不了的。

11.辅导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 篇十一

摘要:本文从某医药类高校“药者·企行”国情社情观察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个案出发,尝试剖析此类实践类项目的意义,并反思辅导员对于此类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指导与推进。

关键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国情社情观察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辅导员工作

有数据显示,每年全国约有500万名大学生参与到各类暑期社会实践中。暑期社会实践作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活动载体,在引领广大学生争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方面,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深入了解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现状以及现实意义,反思一线辅导员工作重点,对于落实团中央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精神,培养时代青年,是非常重要的。

一、实践现状

(一)实践背景

据《关于开展2016年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知》精神,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应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衔接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志愿服务、专业学习、就业创业。医药类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基本覆盖理论普及宣讲、国情社情观察、教育关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美丽中国实践、爱心医疗服务等六大重点领域,甚至一些专项领域(如关爱老兵)等。但是就衔接专业知识与社情体验而言,走访药企类实践活动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二)实践内容

2016年7月2日至7月15日,某医药类大学共50余名学生赴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开展“药者 企行”暑期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线路涵盖南京圣和药业的联合厂房、研发中心、新制剂大楼、立体仓库以及质量部实验室等。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对厂区的硬件设施(产房、设备)、工程环境以及企业的成长历程以及未来规划有了初步了解。在活动后期团队成员与企业的质量管理部沈菊平副总经理、研发中心赵立文常务副主任等诸多高管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就药业行情、发展前景、所需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极大地加深了同学们对于国情社情的了解。

(三)实践成果

“药者 企行”作为医药类大学生深入药企,了解未来工作领域,加深自我认知,衔接个人发展与行业需求的重要举措,对参与其中的学生群体有着自内而外的教育引导意义。在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自发就活动开展中规划性、参与性以及收获、感悟及未来规划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终形成团队图片展1次,校级调研报告1篇,相关论文成果1篇。并建立了核心队伍,拟定了未来三年的活动计划及相关制度。

二、实践意义

(一)衔接专业学习与岗位需求

药学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以课堂理论学习与实验为主,虽然工作领域可能覆盖到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政策修订等诸多环节,但是对于通识类的本科教育而言,仍然难以避免割裂专业学习与社情考察。此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多以我国医药500强企业为走访对象,是药学类大学生毕业去向中的主要单位。工作岗位基本覆盖了药学类大学生的所学专业,是微观“鸟瞰”药学专业知識与岗位需求的一个有效窗口。

(二)了解国情社情与行业动态

此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获悉我国较具代表性的药企发展现状后,让同学们对于我国医药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经济发展带动力依然强劲、医药产业优势明显、国家政策扶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等,这些对于学好专业知识、确定职业目标、把握行业脉搏、了解国情社情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三)推进职业规划与自身发展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相关企业对药学类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同时对其素质的要求也愈渐提高。然而,对药学生自身而言,其实践能力并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要求,且自身发展也有所限制,真正了解实践并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提升药学生实践能力与基本素质,拉近其与企业等实践单位的距离,使其能够适应发展的需求,并成为真正的社会所需的药学人才是迫切需要的。此外,当代大学生目前所具备的能力及素质与企业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也成为药学生难以适应企业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之药学生对企业文化背景的不够了解,对企业文化背景的了解也是作为药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因此,对于药学生而言,将自己锻炼成为企业所需人才,尤其是具有针对性专业技能的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成为我们大学生的同等大事,而企业参观、学习与交流是为之有效的方法。

三、工作反思

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主体力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即是辅导员的责任使命,也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以灵活的方法教育引导学生衔接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落实推进团中央教育“五有”青年的指示,是辅导员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一)结合教育目标与市场需求

指导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是每一个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并深知社会人才需求,才能更好的践行本职。学校与企业作为人才输送与接收的两个端口,需要一种衔接方式,才能更好的达成彼此的社会责任。提前规划、有意引导、及时总结此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我们辅导员群体真正的了解到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同学们了解自身使命,修炼自身本领。

(二)融汇企业发展与个人成长

新时期下雇主与员工的关系,是辅导员应及时传达给学生的观念。与传统的观念不同,中国现有药企中,组织和员工的关系更像是合作者,企业向员工提供横向、纵向的职业发展,而员工则在接受新的工作或任务时能够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以适应公司需要,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以恒瑞医药为例,公司人力资源部人员曾阐述了这样一个实例:在公司中,本科生经过3年内发展与当年招聘研究生,就同一工作岗位来说,是不相上下的。所以及时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和就业观非常重要,学习型社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以及方法是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就业和职业也绝非一蹴而就的,有一个好的平台、好的规划,才是应有的职业态度。

(三)贯通职业规划与专业教育

12.辅导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 篇十二

一、团体心理辅导含义及特点

(一) 团体心理辅导的含义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心理环境下, 由专业心理导师针对有关成员进行心理辅导的方式。团体心理辅导强调团体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 通过采取适当的辅导方法来增强个体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帮助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实现自我认知与自我探索, 并逐步改善人际关系及提高适应能力, 最终达到预防和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的目标。

(二) 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

1.影响范围广。团体心理辅导为成员提供了参与多项沟通的机会, 成员可以在团体情境下学习与模仿对方的适应行为, 在交流心理过程中对自身进行多角度地审视、认知。团体心理辅导不仅要求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还要将成员对团体的信任感与归属感拓展到学校、周围的人乃至整个社会。

2.辅导效率高。相对于个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往往表现出更高的辅导效率。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面临的心理问题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因此, 就有必要对这些有着类似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扰的学生展开统一的团体心理辅导, 使有限的人力、时间发挥最大程度的效能。

3.辅导效果显著。团体心理辅导将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显化, 营造出良好的社交氛围, 成员在此过程中也展示出其日常生活的真实言行并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在这样的团体环境中, 成员能够顺利与周围人建立信任, 并且在此基础上, 构建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4.十分适用于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差的群体。由于一些主客观上的原因, 部分大学生不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对他人难以形成足够的信任, 从而影响到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团体心理辅导对帮助这类不适应人际关系交往的人群提高心理素质有着很强的针对性。

二、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应用

(一)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大学生对他人的信任感与集体适应能力

团体辅导的特点与氛围为成员改善情感体验创造了良好条件。成员在集体中能够认识到彼此的共性, 也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接纳与温暖, 从而对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充满希望、力量。此外, 成员受团体凝聚力影响, 集体意识与信任感增强, 并由此放下心理包袱, 能够以轻松、踏实的心态融入到集体生活与人际交往中。为了提高学生彼此间的信任与集体适应能力, 我们在进行团体辅导时可以组织“背心摔”的小游戏, 即:一名学生在同学们的围聚中, 以失重的状态朝任意方向摔倒, 由围在边上的学生负责支撑倒下来的同学。这样的活动, 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无限的乐趣, 而且能够使得参与者, 真切的感受到集体带来的支持和保护, 以帮助摆脱恐惧、孤独等消极、悲观心理, 与此同时, 学生在充满乐趣的交流体验中, 也能够自然地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大学生自信心

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是很多大学生自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团体心理辅导涵盖了许多不同性格与心理问题的成员, 通过彼此的交互作用逐渐影响到成员个体的自我认识及评价, 进而引起其他一些心理观念的连锁转变。成员在这样的集体氛围中形成了温暖、安全与依赖的感觉, 并重拾自我, 增强了自信心, 这对其心理问题治疗与自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用。在帮助大学生重塑自我评价、增强自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 可以先明确主题, 如“自我认知与发展”, 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读格言, 诉心声”、“做一幅成功的形象图”等心理情境表现活动, 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自己、评价自己, 使其能够明确自身定位、客观认识与评价自我, 对自己充满信心。此外, 团体成员之间的彼此赞赏, 也为成员自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而此时成员的自信心也大大增强。

(三)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团体心理辅导是以团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帮助和指导, 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并逐渐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 这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帮助。通过团体心理辅导, 学生能够正确的表达自我、接纳自我, 也学会了去聆听、赞美他人, 从而更好的处理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 解决心理困扰。为培养学生的交往主动性与正确交往技巧, 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时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心理短剧表演”、“头脑风暴”等内容,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投入到人际关系处理表演中, 使学生在真诚的交流合作中领悟到人际交往的真谛, 并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养成新的交往习惯和行为。

三、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原则与策略

(一) 要以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点为出发点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要以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点为出发点, 提高服务针对性和专业化水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思想独立性强, 追求平等。大多数在交往中能够平等相处, 而那些傲慢、孤僻的学生很难融入团体;第二, 心思单纯, 内心理想化。大学生交朋友大多怀着真诚纯洁的理想, 但现实中常常受到挫败和心理打击。第三, 重感情、讲义气。大学生容易与同学建立深厚的友谊, 但也会因为不成熟理智而导致一些情感问题, 滋生消极情绪和负面心理;第四, 主动性强, 不愿受外力束缚。当前大学生交往观念开放, 没有年龄、性别、专业等因素的限制, 同时大学生有着多样化的交往方式和多层次的交际行为。综上述, 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 我们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也应明确方向, 制定真正符合大学生特点和需求的辅导计划。

(二) 结合时代要求和人际交往原则

21世纪, 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人际交往关系的革命。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不能脱离要时代发展, 应与时俱进, 紧紧把握时代要求与人际交往原则。这些原则和要求主要有:第一, 诚信为本。大多数学生思想纯洁、保持着诚信的品质, 但也有部分学生受到不正之风误导, 需要增强诚信意识;第二, 平等互助。当代大学生独立性和自尊心强, 但不能固步自封, 要学会与他人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第三, 既讲原则, 又能包容别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坚持自己的立场, 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 同时也应宽容大度、理解与包容他人的错误, 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和冲突。第四, 紧急情况下要有应变意识。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在突发情况来临时能够摆脱思维定势, 从容面对, 轻松应对繁杂的生活问题。

(三) 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由于缺乏客观的自我认识和他人认知,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各样的心理问题或不良行为, 进而影响到其人际交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第一, 羞怯心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重表现羞涩, 甚至胆怯, 由此产生社交恐惧心理, 交往存在很大障碍。第二, 猜忌心理。一些学生生性多疑, 对他人的言行过于敏感, 缺乏必要的信任, 他们往往存在很多负面情绪, 表现自卑或自傲, 很难与他人建立真正的友谊。第三, 自我封闭心理。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较为封闭, 不愿与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 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很强, 他们往往是生活学习中的独行客, 朋友很少, 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 得不到身边的人的认可。对于上述一些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辅导老师应做好有针对性的备案计划, 结合学生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结束语

当前高校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虽取得一些成就和突破, 但由于起步晚、重视与扶持力度不够等原因, 其水平和规模还难以满足时代发展和大学生心理问题激增的需求。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 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应对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引起充分重视, 并加大资金、人力支持力度, 针对大学生团体心理健康状况, 实施科学有效的辅导方案, 切实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工程。

摘要: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需求的日益增长, 深入研究并切实开展科学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立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重点分析了团体心理辅导, 在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过程中的作用。以期通过笔者努力, 找到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得以提升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素质,含义,特点,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礼翠, 陈捷.新生适应新环境团体心理辅导效果比较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15) .

[2]王丽娟, 梁瑾, 乔小兰, 李万金, 张志钢.中职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05) .

[3]王慧, 孟婷婷, 陈仙.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 2007 (11) .

13.辅导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 篇十三

社会工作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领域,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社会上的老弱贫者,预防一些由于经济困难引起的社会问题等,主要作用是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将社会工作导入大学生就业辅导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的主要应用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如前文所说,大学生就业群体在就业中都有一些不合理的心理认知,而社会工作能够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根据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对自身缺乏足够的认识是这些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而错误的自我认识正是由于缺少专业的指导方法,因此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来加强学生对自身的正确认识,首先是自己对自我能力的了解和肯定,既不盲目自信,也不要妄自菲薄.这样,学生才能对自身实力有一个起码的了解,这样在求职过程中,才能做到理性行动;其次是让他人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求职就是一场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见面会,因此如何让别人了解并认可自己,也是学生们应该掌握的一项求职技巧;最后,对自己进行综合评价,做到实事求是,并且有针对性的扬长避短.因此,社会工作能够通过大量的辅导工作,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自我剖析,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工作奋斗目标;第二,为学生制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古人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但是在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大多数都有“临渴掘井”之感,也就是在进行求职之前,对自己没有一个合理的职业规划,只是在毕业之后,盲目从众或者依赖外力.因此,如何制定一份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就业中不可缺少的一张人生蓝图.职业规划又称作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测定和分析,根据自己的优势、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综合安排,并结合时代特点确定自己最佳的奋斗目标.因此,针对大学生就业中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问题,社会工作的及时介入能够在就业辅导中,帮助学生弥补这重要的一环,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奋斗目标.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意识的按照职业规划上的步骤进行努力,这会使他们的目标变得非常明确,这对于学生们的未来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一项工作.第三,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法律援助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对于众多的就业信息不能够进行正确筛选,因为自我准备不足和缺乏求职经验,大多数关注的就业信息都比较单一,而且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也是比较狭窄.因此,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的就业辅导工作中以后改变学生们传统的就业理念,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爱好进行职业信息的选择,因此社会工作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能够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工作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讲解,增加学生的维权意识.因为,大多数学生涉世未深,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因此在求职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些利益上的损害.所以,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

2.2社会工作可以协调各方社会资源

社会工作的主要形式有三种,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在上文中提到的社会工作对学生的个体帮助,就包含了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而社区工作相较于前两种形式,调动的社会资源会更多.因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产生原因,除了学生自身之外,还包括了许多社会因素,比如经济环境、用人单位的限制还有学校的专业设置等,因此,社会工作的社区工作形式就能够有效的联系这些利益方,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帮助学生缓解就业难问题.比如用人单位的限制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用人单位依旧还存在性别歧视问题,所以在这一方面,社区工作就能够发挥作用.宣传就业政策,转变用人单位的错误观念,为女性求职者争取公平待遇.又比如,学校的专业设置问题,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表示,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对于这一块不能充耳不闻,而是应该积极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3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大众化的教育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依然庞大,就业困难的情况依然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之外,还要进行多方的合作与努力.而社会工作介入能够很好地解决一些大学生的就业辅导问题,因此可以在高校中逐步实施并推广,这对于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和提升就业素质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刘杰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01):72-76.

〔2〕刘梦.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1(06):149.

〔3〕赵东彧.社会工作在大学生就业辅导中的应用[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09):57-59.

〔4〕李江丹,钱剑峰.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270+331.

14.辅导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 篇十四

【摘要】本文以高职类院校的宿舍辅导员工作的实践及特点展开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学生宿舍辅导员工作是德育工作的延伸,需注重其工作的内涵,在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和培养学生自治能力等多方面多渠道指导和关心学生的成长,深化宿舍辅导员的工作职能。

【关键词】宿舍辅导员 宿舍管理 德育工作 团队精神 工作职能

近年来,为了更好的对大学生实施系统化管理,部分高校已开始在辅导员岗上新增了“宿舍辅导员”岗位。高职类院校和本科类院校相比更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独特性。本文力求从高职类学生的特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在工作实践中,打开思路,在做好宿舍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宿舍辅导员工作的特点。

1 宿舍辅导员是学生德育工作的延伸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学生宿舍是学生除学习以外的主要场所,大约二分之一的时间会在宿舍内活动,除休息外普遍状况是大多数学生在宿舍是上网,聊天,打扑克等等。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宿舍管理由学校后勤或宿舍管理中心等部门管理,以物业管理为主要任务,疏于对学生生活及思想的管理。

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思想活跃、积极、个性彰显,追求独立。单纯的物业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管理需要。他们在宿舍这一特定环境中,需要和谐安全、需要人文关怀、需要丰富的课余生活等等,这些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认真探讨研究。

宿舍辅导员的设置,增加了宿舍管理的内涵。体现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全面实施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宿舍辅导员,他们零距离的接近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能够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将宿舍形成安全稳定和谐的思想文化环境。宿舍辅导员通过管理工作,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延伸了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德育工作,使以教育为出发点的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更加具体。

2 注重提升宿舍辅导员工作内涵

宿舍是学生业余休闲、平时自习和晚间休息的多功能场所。宿舍辅导员在日常的一般管理工作中,应注重提升其工作内涵。

2.1 强化安全教育 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生宿舍是宿舍辅导员管理工作的主要载体。当代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范能力不强。加强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教育的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目前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于高职类院校学生的特点,宿舍辅导员对学生安全教育更是不能忽视的。

在宿舍管理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一旦发生学生安全事故,不仅仅是个别学生受到伤害的问题,还会牵动学生家长,波及其他学生的情绪,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还会影响到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目前发生在高校中安全事故,大多是由于学生安全意识不强、不遵守安全管理规定造成的。因此,要把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到能否营造优良育人环境;能否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能否实现高校的教育培养目标这一高度来认识,时刻把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宿舍辅导员的工作范畴,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教育管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管理中采用的一套完善的学生联络网及学生家长的联络网,为做好稳定工作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防患于未然提供了保障。尤其是在特殊情况,特殊时段要及时收集、传递信息,及时到位并按学校的要求将发挥作用。

2.2 建立沟通平台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高职类学生大都在高中阶段就读于当地的职业高中或职业学校,他们在年龄上已成年,但在心理上尚不成熟。他们思想比较简单;单纯,性格多样化,难以有效沟通,一些学生对学习和集体活动的自觉性还远远不够;学生更多地考虑张扬自己的个性,缺乏顾及他人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宿舍里男生相互之间普遍比较容易相处,出现矛盾容易解决,但男生性格外向粗犷较多,有时难以控制,易发生突发事端。而女生之间的矛盾较多,关系比较敏感。这些特点的存在,对宿舍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宿舍辅导员在加强政治理论和形势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工作水平的.同时,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深入学生,与学生建立沟通的平台。通过管理建立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需要大家共同的营造,良好团队精神不仅在学生阶段重要,对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会更加重要。

我们看到,交流与沟通,宿舍间的联谊活动等,培养了学生相互关心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使不少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校正和升华,良好的寝室文化在逐步形成。

3 不断深化宿舍辅导员的工作职能

学生宿舍辅导员的工作不仅承担着日常的宿舍管理,同时需要从多方面多渠道指导和关心学生的成长,深化宿舍辅导员的工作职能。

3.1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在青年学生这一群体中,性格十分复杂,多种多样的心理特征以独特的方式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影响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院校在学生宿舍内频频出现了一些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广泛关注,使管理工作任务加重。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管理,成为宿舍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内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独立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 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学生宿舍辅导员不仅需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根据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做好宿舍个人文明考核,营造学生宿舍和生活区学生宿舍良好的文明卫生环境,公开、公平、公正地做好综合测评、奖惩等日常工作外,需要进一步深化工作职能,充分利用课余后时间,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学生工作中去。通过丰富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应成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值得深入探讨。我们在工作中探索实践,除指导学生自习外,开展系列活动,如宿舍联谊、内务大比拼、定期和不定期的放映电影录像等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充分认识,大学生活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是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刻、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场所,不可荒废宝贵的课余时间。

3.3 培养学生自治能力

目前的高校在校生,大部分是“90”后。他们思想活跃但自我约束和管理自己能力较差。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课相对较少,实践活动和课余时间较充裕。从这个意义上讲,宿舍这个每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点便成了不可或缺的“理论实践的场所”,而不是只打牌、聊天、上网玩游戏的地方。因此,宿舍辅导员在日常管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在日常的巡查中,时时提醒学生在宿舍更好的进行复习温习,合理安排时间,消化理解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真正的做到知识的升华,对下一步的实践环节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在完成学习后的实践中拥有“一技之长”。

综上所述,宿舍辅导员还是新兴的岗位,如何开展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实践,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探索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论高校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赵荣军.高教论坛 2008年,2.

15.辅导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 篇十五

同时,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在具体运算阶段, 小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应该以游戏、活动等体验性设计为主, 然而, 只是以游戏和活动为载体, 对班主任、科任教师等心理学专业水平相对较低、教学任务较重的教师来说, 无论是开发设计还是课堂驾驭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探寻一种既符合小学生思维水平, 又更具操作性、普适性的载体, 也是小学心理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基于以上两点思考, 本研究者与浦东新区某小学4名教师 (其中3名班主任, 1名为持有国家二级心理证书的兼职心理教师) 组成研究小组, 探索了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 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发现, 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既调动了班主任在小学生班级心理辅导中的积极作用, 又拓展了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与方法, 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以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基本含义与特点

以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是指遵循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法, 引入优秀绘本为教学载体, 将绘本故事走向或绘本主角的心理成长作为教学主线, 根据读书治疗的步骤 (回忆和摘要故事、确认主角的感觉、确认自己与主角的状况、探寻结果、归纳结论等) 将主线切割成导入绘本-共读绘本-内化绘本三部分, 加入提问、小组活动、心理游戏、讨论等活泼的形式, 在动静结合中完成心理辅导, 提升学生心理品质。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以绘本故事的走向或绘本主角的心理成长作为课的主线, 融入多样化活动, 动静结合达到心理辅导的功能。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以活动的方式, 在教师的设计和指导下, 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受……从而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 学会交往”[2], 是以团体动力学、团体心理辅导等理论为指导, 整个课贯穿“动”的规律。

读书治疗是指透过以印刷或非印刷品的媒介, 经由读者与媒介的互动产生变化的历程[3]。儿童读书治疗的众多阅读材料中, 绘本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绘本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 甚至在书中不出现任何文字的读物 (郑丽文, 1999) [4], 对儿童的知、情、意、行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5,6,7]。

以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引入读书治疗的原理与方法, 将绘本阅读这一相对安静的活动融入, 帮助学生在静的阅读感悟与动的游戏体验中获得心理疏导的效果。

第二, 发挥绘本本身具有的知、情、意、行等心理辅导功能。

绘本具有四个重要要素:主题、人物、情节和画面。这四个要素都具有一定的心理辅导功能:透过主题, 孩子能感受友谊、勇敢、尊重等概念;透过人物, 儿童会将自己的经验、感情等进行投射, 与之建立连接, 获得意义与成长;透过情节, 儿童进入故事的世界, 感受所要表达的意义;透过图画, 儿童感受到视觉的享受与刺激, 被故事的氛围感染。将绘本作为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载体, 充分发挥绘本要素的心理辅导功能, 对课的达成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施过程

(一) 准备工作

1.研究人员接受专业培训

近年来, 众多台湾学者将绘本应用到发展性心理辅导上, 其中以台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学系黄迺毓教授研讨的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台湾“故事妈妈”绘本授课在国内有较广的运用[8]。因此, 两位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主要研究人员在深入研读读书治疗理论、绘本相关研究后, 全程参加台湾“故事妈妈”生命教育基础研习班, 对“故事妈妈”绘本课程做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 对研究小组开展培训, 帮助他们掌握读书治疗理论的原理与方法、绘本相关研究成果、台湾“故事妈妈”绘本课程及本实践研究的设计思路等。

2.确定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 选定参与教学实践的班级。在参与研究的学校选择二年级 (低年级) 和四年级 (高年级) 各一个普通班级, 两个班的班主任全程参与本次教学实践, 并承担相应的组织协调工作。二年级升三年级后由更换的班主任继续教学实践。

其次, 设计课程思路。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借鉴“故事妈妈”绘本体系[8], 结合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设计“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与生命”4个大主题与9个次主题, 挑选符合并凸显主题的优秀绘本, 在遵循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法的基础上, 依照读书治疗的方法, 结合台湾“故事妈妈”绘本阅读技巧进行教学设计, 由具备心理资质的2名研究人员带领班主任团队开展实施。

(二) 开展教学实践

1.精选优秀绘本

在分析大主题与次主题的目标、内容基础上选择绘本。所选绘本都是经典绘本, 且能突出相应主题。

2.进行教学设计

本研究的教学流程为:暖身活动导入绘本-多种形式共读绘本 (教学主体) -学习单内化绘本, 因此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设计暖身活动

暖身活动同一般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破冰游戏, 但都与对应的绘本紧密相关, 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预期与准备, 又能自然地引入绘本内容。

(2) 设计教学主体

导入绘本后, 师生共读绘本, 并通过问答 (遵循读书治疗的提问方法) 、游戏、小组讨论、体验活动等对绘本进行深入的解读与感悟, 这些活动或穿插在绘本中间, 或在完整呈现绘本之后。本研究探索了两种共读绘本的方式:

1嵌入式。意即根据绘本内容嵌入提问、游戏、讨论或活动。这种方式适用于内容丰富、篇幅较长的绘本。研究中大部分绘本都做此种设计。

2完整式。意即完整呈现绘本之后再加入提问、游戏或活动, 以增进对绘本的理解。这种方式适用于内容较简单、篇幅较短小的绘本。《我不知道我是谁》《最想做的事》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3) 设计学习单

本研究通过学习单的形式, 将绘本中的感悟内化或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单根据每一课的主题与绘本内容设计, 或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的心理状态, 或设计小任务与父母一起完成, 或重新完成课堂上未成功的事情等等。

完成教学设计之后, 研究小组还拟定了教学实践推进表、每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时间、教学人员、班级场地、活动材料以及注意事项等。

3.开展课堂教学

按照导入绘本-共读绘本-内化绘本的流程开展课堂教学, 教学结束后, 将学生的学习单收集整理, 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收获及对绘本的理解内化情况。每次教学都进行现场录像, 课后对录像做分析、总结与反思。

研究发现, 课堂教学中呈现绘本的形式和朗读绘本的方式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对这两个问题做了深入的探索。

(1) 呈现绘本的形式。分为书本式、电子书、视频式, 本研究主要采用“电子书”, 即PPT课件呈现扫描绘本。因为:1PPT课件具有视角开阔、易于观看的优点, 是班级授课中比较高效的呈现方式;2节约了购买纸质绘本的较大成本;3易于回放、倒看, 能够帮助学生回忆绘本, 增强对绘本的理解与分析;4可以根据阶段需求在绘本中穿插提问、游戏等, 增进对心理辅导内容和绘本内容的理解。

(2) 朗读绘本的方式。本研究主要探索出三种方式:

1教师通读。意即全程由教师朗读, 学生观看绘本画面的共读方式。这种方式适合的情况为:绘本以成人的“我”为主人公, 文字以“我”为描述者, 且带有大量的心理描写, 若由学生朗读比较难把握文字中渗透的情感、情绪与跌宕起伏。比如绘本《刚达尔温柔的光》。

运用这种方式, 教师应提前试读绘本, 感受绘本的画面、线条、色彩、文字、情绪情感等, 课堂上也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内容。

2师生共读。意即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绘本的朗读。这种方式一般由教师完成旁白部分, 选择一些学生分角色朗读绘本的各个角色, 其他学生观看绘本画面。这种方式适合的情况为:绘本内容为叙事, 且涉及多个角色的对话与交流。比如绘本《南瓜汤》和《威威找记忆》。

运用这种方式, 应选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提前阅读绘本, 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示范, 朗读时充分注入情绪与情感, 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发现课前准备中未关注到的内容与情绪, 在课堂中充分表达绘本的内涵与外延。

3学生通读。意即教师不参与, 全程由一个或多个学生朗读, 其他学生观看绘本画面的方式。这种方式适合的情况为:绘本内容以叙事为主, 整个基调以儿童的口吻完成, 或以儿童的“我”为主人公, 或由多个儿童角色组成。比如绘本《最想做的事》。

运用这种方式, 应选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提前阅读绘本, 教师在课前做一些辅导, 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将绘本的情绪情感充分表达。由于选择的多为儿童视角展开的绘本, 因此也可鼓励其他同学在课堂上一起参与绘本的朗读。

(三) 考察教学效果

所有教学结束后, 学生填写《活动反馈单》, 授课班主任撰写教学感想, 结合每课的《学习单》综合考察教学效果。

三、以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积极效果

一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主要有:

(一) 学生跟随绘本故事的前进或主人公的成长获得心理成长

以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以绘本故事的走向或绘本主角的心理成长作为课的主线融入多样化活动, 学生在阅读和游戏中逐渐认同文学作品中的角色与他们自己相似, 这种联结能够帮助学生释放情绪, 获得生活的新方向, 探索新的互动方式:当他们发现自己不是唯一面对特殊问题的人的时候会感到宽慰, 通过回想书中主角怎样解决问题来学会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整个教学结束后, 研究者统计分析了两个班级共84位学生的《活动反馈单》, 学生“上课的收获”如表3所示。

在每一个主题的教学后, 学生都取得了相应的收获 (由于近摄效应, 后面两个主题的人数偏多) , 学生能够跟随每堂课、每个绘本的进行而获得相应成长。有位四年级学生在反馈单里这样描述到:“我觉得《南瓜汤》对我帮助最大, 我知道了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 一起合作, 做事的效果才会更好”。

(二) 学生从优秀绘本的画面、文字、色彩、线条、情节等获得知情意行多方面的熏陶

本教学实践中, 师生共读绘本时能够清楚地看到绘本的每一张图画, 以及图画中的背景、人物、造型、色彩、线条、表情, 能较清楚地感受画面展现的氛围、情绪以及韵律, 这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学习、语言学习有所增益, 也能提供生活经验、涵养美学、增进阅读乐趣与培养创造想象力[6]。

84位学生的《活动反馈单》中, 学生自述了“上课后的改变”, 归类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归类的五条“改变”可以看出, 学生在认知、情感、人格、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这充分说明, 绘本整体图文的感觉, 鲜明的色彩, 创意的线条, 人物的造型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意义, 对学生的情绪情感、人格行为等都具有熏陶作用。有位四年级学生在反馈单里这样描述到:“以前我一直不敢主动找陌生人说话, 可自从上了心理课后, 我更开朗阳光了, 会主动找人说话。”

(三) 班主任改变了与学生互动沟通的方式, 探索了班主任开展班级心理辅导的可行性

本研究中, 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两位老师开展教学示范, 3位班主任全程参与。开展教学前, 班主任认真学习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材教法, 观看示范课光盘, 学习读书治疗、绘本相关理论与方法;教学过程中, 研究小组定期观课议课, 为班主任传递心理辅导的技术与方法。

课题结束后, 班主任都表示对学生心理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改变了以往批评教育式的师生沟通, 转而更加民主、倾听与尊重。尤其是四年级班主任, 主动学习心理咨询相关著作, 完成了与外区联动的心理示范课展示, 还与课题组一起完成一名学生的个案跟踪辅导, 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整个课题很好地带动了学校尊重学生心理的教育氛围, 验证了班主任开展班级心理辅导的可行性, 为更多的班主任探索和开展心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四、以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注意事项

以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由于涉及的面较广, 在实施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细化绘本选择和绘本处理

低、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的发展都有不同, 因此对绘本的处理和设计应该也有不同, 比如, 同一个主题可挑选不同年龄层次的绘本, 进行不同的活动设计, 高年级可做角色的扮演、绘本的续写等, 低年级则加入更多的游戏与活动。

(二) 对参与教学的班主任进行筛选与培训

不同的班主任在经验、热情、准备程度、自我效能、分享自身体验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对教学效果会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 应在研究前选择学习能力、自我发展意愿、亲和力等都较强的班主任参与, 且在研究过程中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充实他们的心理辅导技术与理论、读书治疗和绘本的理论。此外, 还应做到课前集体备课, 课上现场观察和指导、课后深入研讨等, 对整个教学实践进行全程的监控。

(三) 尝试更多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本研究统一采用导入绘本-共读绘本-内化绘本的教学模式, 这能较好地利用绘本、调动学生的认知准备程度和认知情感投入度, 也能为从未上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班主任提供可操作的教学样式。然而, 学生在反馈单中建议增加更多游戏、活动与绘本故事, 因此今后的研究可探索更为丰富的教学模式和游戏活动。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育活动课的“专业门槛”不宜过高[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 (1) .

[2]吴增强, 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2.

[3]褚佳男.基于读书治疗的绘本阅读对儿童情绪智力的影响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 2010.

[4]庄孟蓉.读书治疗与绘本运用[D].台湾:台北教育大学, 2002.

[5]黄佩贞.运用儿童绘本进行情绪教育之研究[D].台湾:新竹教育大学, 2008.

[6]林敏宜.图画书的欣赏与应用[M].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0.

[7]陈美姿.以儿童绘本进行儿童情感教育之行动研究[D].台湾:东华大学, 2000.

上一篇:考研就业经验交流会主持稿范文下一篇:高频电子线路考试试题